第一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救护车夫”和“关心女佣”两部分。【教学目标预设】
1.感受“救护车夫”和“关心女佣”两个小故事,抓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等反复揣摩、体会鲁迅“博爱”的胸怀。
2.整合文本,在反复的感悟和融情的想象中,发展语言。3.在读中提升情感,唤起对鲁迅“博爱”的共鸣。【教学主线】
跨越时空整合文本,将周晔的《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和巴金的《永远不能忘记的事情》中经删改的语句融合对照参读,铺设“周晔的泪——小孩的泪——青年的泪——老人的泪——巴金的泪”情感主线,立体多维地推进教学。【教学过程】
一、回想画面,感受对孩子们的爱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鲁迅先生是那么幽默风趣、关心他人,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他内心充满对劳动人民的爱。
2、当小周晔想到再也无法享受伯父的至爱关怀了,怎能不万分悲痛呢!
出示:
我呆呆地望着来来往往吊唁的人,想到我永远见不到伯父的面了,听不到他的声音了,也得不到他的爱抚了,泪珠就一滴一滴地掉下来。
学生齐读这句话。
3、站在伯父的灵柩前,小周晔可能会想起些什么呢?
(学生想象。)
──学生可能会说小周晔会想起伯父送给她《表》《小约翰》等书籍这一细节。
教师接:《表》是苏联作家写的儿童小说,《小约翰》是荷兰作家写的童话,这两本书以及其他一些儿童读物,都是鲁迅先生在百忙之中为少年儿童翻译的,他时刻想着“帮帮孩子”“救救孩子”“能为孩子做点什么”。他把爱给予了每一个需要关爱的孩子。
──孩子们知道如今失掉一个爱护他们的老人了,怎能不伤心落泪呢?在当时,有一名青年,名叫巴金,他为我们记下了一些永远不能忘记的事情:
出示:
一群小学生恭敬地排成前后两列,一齐抬起头,痴痴地望着那张放大的照片。忽然一个年纪较大的孩子埋下头低声哭了起来,其余的孩子马上低下头来小声抽噎着。
──巴金《永远不能忘记的事情》(有删改)
指名读、齐读。
二、学习“救护车夫”部分
1、除了孩子,还有哪些人也曾经得到过鲁迅先生的爱?请自己读读后面两个小故事,把最能够拨动你心弦的句子用波浪线画出来。
学生读课文,边读边画。
2、读给大家听听,好吗?
学生读“爸爸跑到伯父家里……扎好绷带”这段。
3、说说各自的体会。
4、这段文字读一两遍显然是不够的,请你再细细地读读,一边读一边看看文中的插图,先生的哪个动作最能打动你?
生自读后交流。
若有孩子提到“半跪”,先让其说说体会,然后引导咀嚼“半跪”:孩子,怎么样的跪才是半跪?你能做一个动作吗?你这样半跪着,有什么感觉?
引导学生看课文插图。画面中半跪着的正是鲁迅先生,请闭上眼睛,想象这样的画面:鲁迅先生小心翼翼地夹着、一点一点地洗着、轻轻地敷着、一圈一圈地包扎着……我们真切地感觉到在这凄风冷雨中,鲁迅先生就这样半跪了很久、很久……睁开双眼,你感觉到了吗?你看到了吗?快速找一找,从课文中的哪些文字中能证明先生就这样半跪了很长一段时间。
生寻找后交流。
老师在想呀,在那个凄冷的傍晚,难道发现这位受伤的车夫的就只有鲁迅先生他们吗?
但是他们都……
(行色匆匆,视而不见,置之不理,归心似箭。)
而鲁迅先生,就这样“半跪”着救护这位车夫。这一个像电影中特写镜头的“半跪”,印证了先生的一颗怎样的心?
(怜爱心、同情心、亲切心……一个字,印证了“爱”。)
请你带着自己独特而真实的感受再读读这段话。
指名读。
5、刚才,这位同学是从鲁迅给予车夫的救护中体会到这份爱的,这个故事确实非常打动我们。如果请你把目光投向小周晔,还有使你的心弦为之轻轻一颤的地方吗?请把它读出来吧!
当学生读到“这时候,我清清楚楚地看见……变得那么严肃……”这段时:出示:
这时候,我清清楚楚地看见,而且现在也清清楚楚地记得,他的脸上不再有那种慈祥的愉快的表情了,他变得那么严肃。他没有回答我,只把枯瘦的手按在我的头上,半天没动,最后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6、先让学生说说体会,然后引导咀嚼两个“清清楚楚”:
这里连用了两个“清清楚楚”,小周晔当时“清清楚楚”的是什么?
(伯父的面庞。)
还记得上节课,在“趣谈《水浒》”“笑谈碰壁”中,鲁迅先生是如坐春风、谈笑风生,现在为什么变得那么严肃了呢?(学生谈感受)此刻,鲁迅先生可能在想些什么呢?
7、请拿起你的笔,把先生想到的写下来。
学生练笔后交流。
有了这样的体会,你再想想,当小周晔长大成人之后,直到现在,她“清清楚楚”的,难道还仅仅是伯父的面庞吗?她“清清楚楚”的还有什么?
(她“清清楚楚”的是伯父的那颗爱心、痛心……)
──我们再来读这两句话,你的感觉肯定跟刚才不一样了,完全不一样了。
指名读、齐读。
8、就是这样一位让人动容的鲁迅先生走了,从此以后,劳苦人民再也得不到他的爱了,怎能不让人落泪呢?在前来吊唁的人群中,出现了那位似曾相识的饱经风霜的面庞,他或许就是鲁迅救助过的那位车夫,或许跟鲁迅根本就不相识,只见一位:
出示:
一位拉黄包车的青年人端端正正地立着,抬起他那饱经风霜的脸茫然地望了望前面,又低下头,恭恭敬敬地行三鞠躬,几颗泪珠从他那干涸的眼角滚落下来。
──巴金《永远不能忘记的事情》(有删改)
指名读这句话。
三、学习“关心女佣”部分
1、在“关心女佣”中,同样有拨动你心弦的句子,谁来读?
指名读阿三说的一段话。
2、显然,女佣是在回味先生在世的时候,给予她的关怀,想着想着,不禁潸然泪下……在巴金的《永远不能忘记的事情》中,还有两个老太太:
出示:
两个老太太埋着头,闭着眼睛,默默地合掌祷告了一会儿,脸上挂满泪痕,继而响起了悲痛的哭声。
──巴金《永远不能忘记的事情》(有删改)
学生接读这句话。
四、拓展延伸,总结全文
1、感谢周晔,感谢巴金,他们为我们记下了这些永远不能忘记的事情。作为一名热血青年,巴金自己也深情地写到:
出示:
我的眼睛是不会受骗的,我的耳朵是不会误听的,像这样的哭声我每天至少要听到好多次,我的眼泪也常常被它引出来。
──巴金《永远不能忘记的事情》(有删改)
教师读、学生齐读。
2、现在,把所有的“泪”联系在一起,把所有的“泪”聚焦在一起,把所有的“泪”融合在你心头,你想呀,对于鲁迅先生的逝世,为什么有那么多人流泪呢?
学生说体会。
正如周晔在课文最后所写的……
齐读课文最后一节。
第二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第二课时导学案
1、继续学文,了解具体事件,体会人物的崇高品质,知道鲁迅先生是一个“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
2、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3、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重难点:标1、2 学习过程:
一、复习
1.出示:生填空,反馈,修改,齐读识记。
囫()吞()张()李()()经风()北风()()然大()()痛哭 2.回忆四件事情并板书。
二、研读课文,重点探究 自主学习
(一)谈《水浒传》
默读课文第二部分,再完成下列习题。
伯父摸着胡子,笑了笑,说:“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
这句话是对鲁迅先生的 描写,鲁迅先生的这句话表面是在
,实际上是在。从这个句子中,我能感受到。
(二)关心女佣
默读这一部分,我从女佣的话中能感受到。组织交流,师相机引导并板书。
(三)笑谈“碰壁”
1.默读,你能提出哪些有价值的问题? 2.生汇报,师板书并梳理问题。
3.再次默读,尝试自己独立解决问题。
4.组织交流,师相机出示资料帮助学生理解:
当时社会黑暗,劳动人民过着饥寒交迫、暗无天日的悲惨生活,鲁迅先生写了很多文章,用笔猛烈抨击国民党反对派的黑暗统治,揭露旧社会的罪恶,号召人民奋起抗争,引起反对派极度恐慌,他们千方百计的查封鲁迅的作品,不允许发表。为了发表文章,他竟然使用了120多个笔名,还多次面临被暗杀的危险,但他仍然与黑暗势力作不屈不挠的斗争。
1)“你想,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我把句子换一种说法,不改变原意。
2)伯父说的“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究竟是什么意思呢?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资料想一想。
“四周黑洞洞的”比喻当时的社会黑暗,没有光明,人民没有民主和自由。
“碰壁”形容与反动派作斗争时受到的挫折与迫害。
3)从这件事我体会到鲁迅先生 不怕挫折、不惧迫害的顽强斗争精神和革命的乐观主义态度。4)同桌分角色朗读这部分内容,去感受我的天真幼稚与鲁迅的乐观坚强。
(四)救助车夫。
1、读这个部分,我能找到具体描写伯父和爸爸救助车夫的句子,请用波浪线勾画下来。
2、组织交流。出示句子。用点将这句话中的表示动作的词是标出来。最打到我的词是,从中我体会到了。
3、小结:用上了一连串的动词,突出了鲁迅先生对普通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与关爱,突出了“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形象。
4、当时的情景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直到现在还记得当时伯父的神情,画出相关句子,读一读,把自己的体会标注在书上,与大家交流。组织交流,感情朗读。
三、总结
1、学到这里,鲁迅先生是个怎样的人?
2、课文总评,生有感情朗读。
3、课文第一部分提出的问题解决了吗?
四、拓展延伸:
1、鲁迅先生离开我们已经70多年了,一个伟大的身影越去越远,但他留给我们的又太 多太多。他给我们留下了什么?
2、同学们,此时此刻,你们最想对鲁迅说什么?或者你学了这篇课文以后,最想表达的 感受是什么?可以是一段话,可以是一首诗。
第三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南门外小学
李焱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鲁迅先生对待学习的认真态度和痛恨旧社会,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2、抓含义深刻的重点词句,联系上下理解意思,进行概括中心思想的初步训练。教学重难点:
1、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
2、初步练习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导入课文
1、认读生字。
2、回顾课文讲了几件有关伯父的事。
(二)深入理解课文,品读感悟
1、回顾文章内容,了解“伯父”是怎样的人,并画出有关句子。(伯父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
2、课文中哪些地方还表现了鲁迅先生“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1)学习第四段“救助车夫”,了解鲁迅先生是怎样救护、资助车夫的。①边读边想,从这件事中可以看出鲁迅是个怎样的人? ②从那里可以看出来? A、指导学生找出课文中描写鲁迅救助车夫的动作语句,想想这一段表现了鲁迅先生的什么品质。
a请同学朗读。想想这段话是从哪个方面来进行描写的。(动作)b请大家在书上圈出表示动作的词。
C他们把那个拉车的扶上车子,一个蹲着,一个半跪着,爸爸拿镊子给那个拉车的夹出脚里的破碎玻璃片,伯父拿硼酸水给他洗干净。他们又给他敷上药,扎好绷带。(“扶、洗、敷、扎”等词表现了鲁迅先生关心、爱护劳动人民,憎恨旧社会的感情。)
d请同学们再读这段话,体会这一连串动词的用法。从这里我们知道了可以通过人物的动作描写来反映人物的品质。
B还可以从哪些从地方看出鲁迅是一个同情关心劳苦大众的人?
a他的脸上不再有那种慈祥的愉悦的表情了,突然变得那么冰冷,那么严肃。他没有回答我的话,只把那枯瘦的手按在我的头上,半天没动,最后深深地叹了口气。
b你准备抓住那些重点词语来理解?说说你的理解。
c这一段话是从那方面来进行描写的?从这里我们知道了可以通过人物神情的描写来反映人物的思想品质。
鲁迅先生在救助车夫以后,为什么脸上变得那么严肃?他在想什么? 老师小结。这样一位关心、同情劳动人民的伯父去世了,作者再也见不到他的面了。请同学们回到现实,一起读一读第一段的最后一句话,体会作者当时的心情。(2)(2)默读第五段“关心女佣”,体会鲁迅先生对劳动人民的感情。A鲁迅先生是怎样关心女佣的?从鲁迅的话中可以看出鲁迅先生什么品质? B默读本段,完成填空练习。伯父是一个(同情劳动人民)的人。C小结
请大家再读第一段的最后一句话,体会作者的情感。
3、总结伯父的品质
(三)学习第一段“深切的怀念”
1、请同学们认真读第一段,了解什么事使“我”惊异。
2、指导学生从课文内容思考作者惊异什么。
3、为什么呢?请同学们讨论这个问题,从三方面来找一找原因。指导朗读,体会作者因“年纪还小”而产生的“惊异”。
人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因为鲁迅生前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因此人民爱戴他。
(三)巩固延伸
1、出示填空
你觉得这是一个(关爱下一代、同情劳苦大众、忧国忧民、爱憎分明、受人爱戴)
2、说说自己对鲁迅先生的评价
(四)板书设计
18、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趣谈“水浒”
笑谈“碰壁” 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 救助车夫 关心女佣
南门外小学
李焱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反思
开学第三周我上了《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课。在课的伊始,我由回顾内容而迅速呈现课的主旨,开门见山,提纲挈领。同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走进文本,走进鲁迅先生。我发掘了与课文内容、情感相关的大作家巴金的作品让学生参读,对于形成与课文特定情境相一致的氛围,这样有利激发师生的感情。
在救助车夫一部分,教材为了准确地写出鲁迅兄弟俩救治受伤的情景,连用九个动词“扶、蹲、半跪、拿、洗、敷、扎”,突现了鲁迅先生的“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感人形象。在教学中,我抓住这些有特色的语言,引导学生在反复的阅读中学习领悟。
在教学中我把救助车夫的部分作为重点,深入挖掘。而关心女佣部分则采用明快简洁,一笔带过的方法,制造一种排球中的“短、平、快”的特点。
最后总观全文,要求学生把所有的泪联系在一起,把所有的泪融合在一起,把所有的泪夹杂在一起,把所有的泪糅合在你的心头,让学生去思考一个极其平常而又非常不平常的问题,所有“泪”的交织一刹那间于学生心头凝结成“爱”,凝结成“博爱”。
同时,本课教学中我存在许多问题:
1、教学应当是“预设与生成相益得彰”的:但在教学中,我只顾着讲教学设计步步为营地进行实施,对教学现场学生提出的一些疑问,以及产生的认识和感悟,没有做到及时捕捉,只是轻描淡写、蜻蜓点水地点到,甚至忽略不计,没有使之成为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基础,更没有被用作新的生成资源。
2、“鲁迅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这个问题,由于学生基础的差异,知识水平和思考角度不同,对于这个问题的感悟也就处在不同的层次上,但是,我拘泥于寻求惟一的答案——鲁迅先生是一个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缺乏敏锐的洞察和不失时机地充分利用,没有真正把“以学生为本”的理念落实到教学行动中去。
因为上述原因,本课的教学显得教条而不灵动。
其实,课堂上即时呈现的动态生成资源是格外可贵的,因为它反映了学生学习的需要。在以上的生成资源面前,倘若能及时调整教学预设,根据学生的不同感悟,组织教学,学生不才能不但读懂、悟透,而且更有兴趣,课堂也会更有活力,更具生命气息。
教学是一门艺术,它永远需要教师不断提高应变能力,锻炼教学智慧,增强教学技艺和魅力。
南门外小学 李焱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
第四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一、导入
1、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板书课题: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你对鲁迅先生了解多少?能给我们大家介绍一下吗?或者如果你读过他的作品也可以读读你的感受?
2、上节课我们已经读过课文了,大致理解了文章讲了几件事情?谁能说说文章讲了哪几件事情?
(悼念伯父谈《水浒传》谈碰壁救护车夫关心女佣。)
二、学文
1、学第一个故事:悼念伯父:
谁愿意给大家读第一个故事?读到许多人都来追悼他时,停下。
⑴上节课我们还提出一些不理解的词语没有解决?追悼就是一个,那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呢?请你继续读,大家仔细听?(读到整间屋子。)谁听明白了追悼是什么意思?
师小结:
致敬,痛哭,送挽联,送花圈,这些都是追悼的具体内容。通过这些方式表达对死者的怀念。
⑵接着读:
(把这段读完。)
这里又出现一个词吊唁它和追悼有相同的意思,都是对死者表示纪念和怀念,你知道吊唁还有一层什么意思吗?
(对死者的亲属进行安慰。)
师过渡:所有的人都是怀着沉痛的心情来悼念鲁迅先生的,作为鲁迅先生的侄女,想到再也看不到伯父了心里也很悲痛,你能体会到这种情感吗?
谁来体会读读这句话?
(投影出示句子。)
(点评:体会得不错,鲁迅先生的去世也引发了你的悲痛。)
2、学习第二个故事:
⑴鲁迅先生是怎样爱抚周晔的?相信同学们读了第二个故事以后一定会明白的。
⑵谁来读?
⑶这一段出现几个四字词语,你能把它挑出来,推荐给我们大家积累吗?
(贴词卡。)
⑷你能根据上一段的读书方法,在这一段中找出解释这两个词语的句子。
(点评:同学们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对于不理解的词,我们多读几遍就会弄明白其中意思。)
⑸面对我的这种读书态度,伯父没有批评我,只是夸他自己记忆好,为什么我却又羞愧,又悔恨呢?
(表面夸自己记忆好,实际上是批评周晔读书不认真。)
⑹这种委婉的批评正体现了伯父对我的──爱抚。可是伯父去逝了,周晔也得不到这种爱抚了,让我们再来体会读这句话?
(点评:同学们比刚才体会得更深刻了。)
3、小组合作学习后三个故事:
同学们,还有三个感人的故事,老师教给你们自己去学习好吗?我们共同回忆一下,都有哪些学习方法?
汇报:
⑴谈碰壁:
理解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①小组同学谈体会。
②全班同学互相补充。
③资料补充。④师总结:
鲁迅先生经常受到敌人的迫害,为了登一些革命文章,鲁迅先生曾用一百多个假名字,可见当时社会的黑暗,但鲁迅先生毫不畏惧,用笔杆子当武器,同敌人作斗争。可是,伯父去逝了,周晔再也听不到他那风趣,幽默的声音了。让我们再一次体会周晔的情感。
⑵救护车夫:
①最后两段含义深刻,我想邀请你们组的一位成员和我一起读一读。请其他同学谈谈体会。
②自由读这两段话,你们想说什么?
师小结:
鲁迅先生表情上严肃,沉默,让我们感受到的却是他内心的痛苦和愤恨。如今,这样一位对劳动人民富有同情心的伯父去逝了,周晔再也见不到他慈祥的面容了,让我们和周晔一起体验这悲痛。
⑶关心女佣:
①伯父就是这样一个人,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这里的别人单单指的是阿三吗?
②你有资料补充说明鲁迅对别人的关心吗?
③老师也从网上或得一个信息。课文前面提到鲁迅送给周晔的两本书:一本是《表》,它是苏联作家写的小说;另一本《小约翰》是荷兰作家写的童话。鲁迅先生在百忙之中,为少年儿童翻译了这两本书,从这件事,你们想想他关心的只是周晔吗?──是全国的青少年。
三、总结
1、同学们,鲁迅先生的一生就是这样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他的一生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2、著名作家臧克家为纪念鲁迅先生专门写了一首诗《有的人》同学们可以课后阅读。
第五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三-教学教案
湖北竹溪实验小学 甘新东
[教学目标]
初步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专心致志,边读边想,做好记号和学以致用。理解课文中“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等含义深刻的句子。
初步了解鲁迅先生是一位关心、爱护青少年,热爱劳动人民,憎恨反动势力,深受人民群众爱戴的人。感受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崇高品质。
[教学重点]
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人物的思想品质,激发学生对鲁迅的爱戴之情。
[教学难点]
体会“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的含义。
[教学过程]
㈠听写导入。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我们先来听写几个词语:礼堂、追悼、失声痛哭、惊异、爱戴、爱抚。校对。
㈡提炼主题。
过渡:同学们,你觉得这些词语中哪一个词语与整篇课文的关系最密切,我们最值得研究?
从学生的回答中确定主题。
a 学生可能会回答:爱戴。这时教师评价:的确,人们爱戴鲁迅先生这种情感贯穿了全文,值得研究。
b 学生可能会说:爱抚。这时教师评价:这是从另一个角度来反映鲁迅先生的品质的,也可以研究。
c、过渡:那怎么去研究呢?老师有三个要求。
㈢小组研读。
交待任务,提出研读要求。
(①默读课文,边读边想哪里看出鲁迅先生受人爱戴或哪里看出我得到伯父的爱抚;②把你的感受写在句子旁边;③小组成员之间交流一下。)小组研读。
教师巡视,深入到学生中间给予必要的帮助。
a 发现有学生对“你想,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这句话理解时有困难,教师便指出:有些内容与我们的现实生活比较远,怎么理解?有一种方法: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来理解。这里,老师给大家提供一份资料,请仔细阅读,看能否结合资料上的内容,对这句话的意思“恍然大悟”。(学生看教师提供的资料,深入思考,联系资料内容展开讨论。待学生“恍然大悟”之后,再要求他们发言。)
(小资料:当时的社会非常黑暗,劳动人民过着饥寒交迫暗无天日的悲惨生活,鲁迅先生写了许多文章,抨击国民党反动派的黑暗统治,揭露旧社会的罪恶,号召人民奋起抗争,引起反动派的极度恐慌,他们千方百计地查禁鲁迅的作品,不允许发表,而且对他本人进行了残酷的迫害。)
b 发现有学生对理解“他的脸上不再有那种慈祥的愉快的表情了,变得那么严肃。他没有回答我,只把他枯瘦的手按在我的头上,半天没动,最后深深地叹了一口气。”这句话有困难时予以帮助:
教师点拨:人的行动往往是与他的内心有关的,伯父这一叹气,你能揣摩一下他的想法吗?
学生可能会说:从他的叹气中,我想象鲁迅先生可能想,我这一辈子还没有完成我的事业。从他的动作中,可以想象他把希望寄托在下一代身上。
学生还可能会说:他想,我们应该怎样把这个黑暗的社会推翻呢?
学生会说:他想,我们老一辈没有推翻旧社会,一定要教育下一代,把革命进行到底。
c 发现有学生在研究“谈水浒”这部分内容时,引导学生体会:我为什么比挨打挨骂还难受?
d 发现有学生在研究“关心女佣”时,引导学生理解:“他对自己的病一点儿也不在乎,倒常常劝我多休息,不叫我干重活儿。”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㈣反馈交流。
交流从哪里看出鲁迅先生确确实实值得爱戴。
a 若学生说从“你想,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这句话看出鲁迅先生确确实实值得爱戴,教师点击:既然鲁迅先生想讲的是自己常常遭到国民党反动派的迫害,那为什么说鼻子被墙壁碰扁了?
b 预计学生会说:因为“我”还小,听不懂那么深奥的话;由此可以看出鲁迅先生很幽默。
c 指导读好这句话。
d 若学生说从“他们把那个拉车的扶上车子,一个蹲着,一个半跪着,爸爸拿镊子给那个拉车的夹出碎玻璃片,伯父拿硼酸水给他洗干净。他们又给他敷上药,扎好绷带”这句话看出鲁迅先生确确实实值得爱戴,教师则点击:表面看来,帮人包扎伤口是件很平常的事情,然而就在这件很平凡的小事上,却能看出鲁迅先生不平凡的品想品德。为什么这么说呢?请同学们想,鲁迅先生当时的身份、地位是怎样的?
e 预计学生会说:他是一位伟大的人物;他是一个名人;他是一个很有名望的学者。
f 教师继续点击:是的,鲁迅先生当时在国内外都是一个很有影响的人物,而黄包车夫处在一个什么样的地位呢?
g 预计学生会说:他是一个受压迫、受剥削的人;他是一个下层社会的人;他是一个在贫穷、饥饿中挣扎的人。
h 教师小结:鲁迅先生和黄包车夫这两个人的身份、地位这样的悬殊,但鲁迅先生给黄包车夫包扎伤口时,却是那样的精心,而且没有一点架子!让我们读读这两句话。
i 学生朗读。
j 学生交流完对这句话的了解后,(“他的脸上不再有那种慈祥的愉快的表情了,变得那么严肃。他没有回答我,只把他枯瘦的手按在我的头上,半天没动,最后深深地叹了一口气。”)教师点击:伯父的表情和动作都说明了鲁迅先生是为谁着想的呀?
k 预计学生会说:为人民着想;为下一代着想;为别人着想。
l 过渡:请大家自由读读这句话,看看能不能把自己独到的理解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m 抽三至五位学生读。
n 过渡:鲁迅先生是这么关心、同情劳动人民,因此得到那么多人的爱戴。交流从哪里看出“我”得到伯父的爱抚。(略)
㈤小结。
是呀,大家从“„„”这几句话中读明白了鲁迅先生是一个受人爱戴的人,(体现了课堂教学的随机性,因为不可能每一个班级都刚好交流了三句或四句。)“我”得到了伯父的爱抚。课文当中还有好多内容可以看出鲁迅的的确确是受人爱戴的,能够使我们进一步看到鲁迅是一个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咱们到下节课再来交流,好吗?
㈥作业。
作业本第6题。
有兴趣的同学课后请阅读《鲁迅》这本书(教师出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