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加法交换律》精品教案

时间:2019-05-12 17:19:4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加法交换律》精品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加法交换律》精品教案》。

第一篇: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加法交换律》精品教案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加法交换律》精品教案

一、教学内容:四年级下册教科书27-28页。

二、教学目标:

1、探索和理解加法交换律,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单的计算。

2、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等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灵活解决实际问题。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并通过用字母表示数来渗透数学的简洁美。

三、教学重点:理解加法的意义,掌握加法交换律,灵活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难点:从现实的问题情景中抽象概括出加法交换律。

五、教法要素:

1.已有的知识和经验:(1)加法的意义。(2)加法的计算。

(3)解决加法实际问题的能力。

2.原型:例题1及相关加法算式引出的新算式。

3.探究的问题:(1)40+56和56+40这两个算式有什么关系?(2)是否所有的两个数相加,交换其位置,和不变?(3)通过前面这些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六、教学过程:

(一)唤起与生成

出示情景图,让学生说说图中告诉了我们哪些信息,要我们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引导学生解答并交流。

学生列出算式:40+56=96(千米)56+40=96(千米)教师引导,这是两道有联系的加法算式,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关于加法的有关知识。

(二)探究与解决

(遵循由个别到一般,由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过程,引导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一定的理性认识。为促进学生理解,让学生再举出几个这样的例子。引导学生经历“猜想一验证一归纳”的过程。)

1、初步感知

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上面两道算式有什么关系?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列出算式:40+56=56+40。引导学生用数学术语表述这个算式。加数40加上加数56,交换它们的位置,和不变。

2、形成猜想

首先教师引发猜想:根据上面的算式你能想到什么?是否别的两个数相加,交换其位置,和不变呢?

3、举例验证

要求每个学生写出不同的加法算式以验证,并叙述。如:50+40=40+50 1000+100=100+1000 „„

4、归纳概括

通过以上的这些算式,你发现了什么?让学生同桌说说自己的想法,再全班交流。然后教师揭示以上发现的这个规律这就是加法交换律,并板书其内容。

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加法交换律。

可以这样启发:用语言表达加法交换律比较麻烦,怎样表示既简单又清楚?

让学生用喜欢的符号(图形、字母等)表示两个加数,用式子表示加法交换律。结合学生的交流,教师引导得出a+b=b+a之后,再让学生说说,这里的a、b可以是哪些数。进而引导学生比较用字母和用语言文字表示的加法交换律,体会用字母更能简单明了地表示:任意两个数相加,交换位置和不变。

(三)训练与应用

1.课本做一做。独立试做,交流想法。2.练习五1-3题。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四)小结与提高

结合学习内容说说这节课的学习收获。学生对加法的意义和加法交换律的理解。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表现进行评价。

第二篇:四年级数学下册 加法交换律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加法交换律

教学内容: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数学下册加法交换律第27、28页。教学目标:

1.能从实际例子中,观察、概括出加法交换律。2.理解掌握加法交换律,会用字母公式表示加法交换律。3.提高观察、概括能力。教学重难点:

从现实的问题情景中抽象概括出加法交换律。教学过程:

一 呈现事实,形成问题

1.出示准备题:

27+73 73+27

58+37 37+58 2.学生计算得数。

3.请学生观察两组算式,说说有什么发现?是否任意一个加法算式中调换两个加数的位置,都会出现和不变的现象?

4.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猜想——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它们的和不变。5.问题:这个猜想正确吗? 二 验证猜想,形成结论

1.验证我们的猜想是否正确,我们可以举更多的例子,符合猜想的例子越多,猜想将被认为越可靠。

女生完成:3024+76 96+237 男生完成:76+3024 237+96 学生汇报答案。加数相同,调换位置,得数也相同,符合猜想。2.同学自己设计一组式题验证,小组交流结果,汇报结论。

3.这种猜想看起来比较可靠,但我们不可能把符合猜想的例子全部举完,这就给我们的证明留下了遗憾,有没有其他的办法呢?我们来看生活实例。

用心

爱心

专心 1 例:一家电影院,走廊的左边有476个座位,走廊的右边有518个座位,一共有几个座位?(用两种方法计算)

(1)口答列式:476+518 518+476 为什么这样列式?

(2)判断:得数会相同吗?

(3)计算结果,得出结论:476+518=518+476 为什么会相等呢?因为根据加法的意义,这两个算式都是把两个相同的部分合并起来,所不同的只是加数在算式中的位置,它们的意义是一样的。所以,在加法算式中,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4.揭题: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加法交换律”(板书)5.学生自学书本、质疑。6.小结:

(1)什么是加法交换律?

(2)用字母a、b表示加法交换律。板书:a+b=b+a 三 应用成果,巩固知新

1.“练一练”

先计算出得数,再用加法交换律进行验算。问:验算方法运用什么运算定律? 2.“练一练”

(1)分组完成。(每组一生板演,比赛形式进行)(2)指名说出验算方法和根据。四 反思过程,学会学习

1.这节课我们发现了什么?是怎样获得证明的?(举例证明——意义论证)2.这一规律已有哪些运用?

3.质疑:满足“和不变”这一要求,有没有其他可能? 如:37+73=()+()在()中可以填哪些数据?

用心

爱心

专心 2

第三篇:小学数学:加法交换律与加法结合律_教案(人教版四年级下册)

世纪金榜 圆您梦想 www.xiexiebang.com 加法交换律与加法结合律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

P28-29例

1、例2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探索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过程,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初步感知加法运算律的价值,发展应用意识。

2、使学生在学习用符号、字母表示自己发现的运算律的过程中,初步发展符号感,初步培养归纳、推理的能力,逐步提高抽象思维能力。

3、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究问题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点:

让学生在探索中经历运算律的发现过程,理解不同算式间的相等关系,发现规律,概括运算律。

教学难点: 概括运算律,尝试用字母表示 教学准备:作业纸。教学过程:

一、探索加法交换律

1、看谁填得又对又快?

96+35=35+()204+()=57+204 23+()=15+()

()+257=()+63 ☆+()=△+()()+□ =()+○

【预测:前4小题是填数字,学生的思维会比较直接,基本上能填对;有了前4小题的铺垫,后2小题填符号,学生也基本上能填对。】

2、观察与发现

提问:仔细观察这6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第1页(共6页)

山东世纪金榜科教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世纪金榜 圆您梦想 www.xiexiebang.com 【预测:有的学生会说,前4小题的算式里都是用数字,后2小题的算式里用的是符号,这时老师要及时地提醒学生——这6个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老师不需要再引导,学生自己会发现每个算式的等号左边与右边相等,加数没有变化,位置发生了变化。】

3、猜测与尝试

是不是所有的加法算式,加数交换位置以后,结果都相等呢? 试一试吧!

【预测:有的学生可能只是傻傻的“想”,不会去动笔列举一些算式来验证猜想;老师及时表扬动笔进行列举的孩子,并且宣读出这个孩子列举出的算式,再给时间让学生继续尝试。】

【预测:也许有的学生在之前使用符号的的练习的启发下,写出使用了汉字或者别的符号的算式,老师可以对他进行引导:使用字母行不行?】

指名宣读出自己列举的算式,选择有代表性的算式进行板书。

4、生活中的应用 图示:

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从图中你了解到了什么?能提出数学问题吗?我们选择一个:跳绳的有多少人? 【预测:学生通常会列出28+17这样的算式,如果出现了17+28,让学生评议是否正确?28+17表示什么?17+28表示什么?】

5、用自己的话说说你的发现

【预测:学生的说法可能不够简练和准确,教师用肢体、表情等引导学生说清楚,再归纳】 教师小结:类似这样的等式能写完吗?虽然咱们写出的等式各不相同,但是仔细观察,它们却蕴藏着共同的规律,那就是——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这就叫做加法交换律。

6、用字母表示加法交换律

教师:在数学上,我们通常用字母a和b来表示两个加数,那么,加法交换律可以写成:a+b=b+a。

第2页(共6页)

山东世纪金榜科教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世纪金榜 圆您梦想 www.xiexiebang.com

7、加法交换律的应用之一:验算

加法交换律是我们的老朋友了,想一想,什么时候曾经用过它? 加法验算,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再加一遍就是运用了加法交换律。

8、思考

教师提出猜测:加法有交换律,那么减法有没有交换律呢? 【预测:学生一定会兴趣盎然,勇于尝试。】

【预测:也许有的学生会不假思索脱口而出,有或者没有。】 【预测:辩论开始,但是会马上得出结论,没有减法交换律。】 【预测:也许还会有更多的猜测——有没有乘法交换律和除法交换律?

二、探索加法结合律。

1.运用加法交换律使计算简便

出示例题: 回到操场,刚才是跳绳的同学,现在有什么变化?(屏示:23个踢毽子的女同学)

学生独立完成,要求列出综合算式。展示(选择有代表性的几种进行展示): 28+17+23 28+17+23 28+17+23 =45+23 =17+23+28 =28+(17+23)=68(人)=40+28 =28+40 =68(人)=68(人)【预测:以上三种不同的算法,学生做出前两种应该没有问题。至于第三种,学生能够想到,能运用小括号使计算简便,就一并观察探索研究。】

第3页(共6页)

山东世纪金榜科教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世纪金榜 圆您梦想 www.xiexiebang.com 【预测:如果第三种算法学生没有算出来,先探索运用加法交换律使计算简便之后,再进行引导。】

观察比较以上算法,你哪一种更简便?

小结:在加法中,可以运用加法交换律,使计算更简便。强调:在计算中,能简算的要简算。

2、探索加法结合律

28+17+23 思考,如果不使用加法交换律调整加数的位置,有没有办法先计算17+23呢? 【预测:学生能很快想到,使用小括号,可以改变原有的运算顺序,使计算简便。】 指明一位学生板演。

3、猜测规律,举例验证。

这个发现,会不会仅仅是一种巧合呢?如果换成其他的三个数相加,左右两边的得数还会相同吗?你能不能再举些例子来验证?同桌互相验证,全班汇报。

像这样举出的例子,被同桌证实和不变的举手!有没有同学举出的例子左右两边和不相同的?这样的例子能举完吗?

4、归纳什么叫加法结合律

学生观察,教师提问:计算28+17+23,按照四则运算法则,应该先算什么?(指明学生回答)

继续提问:可是我们发现,先算17+23,可以得到一个整十数,再跟28相加,计算就会简便的多,所以我们选择先把后两个数相加,这样的话,结果会不会改变呢?

归纳小结: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结果不变,这就叫做加法结合律。

5、用字母表示加法结合律

鼓励学生尝试用字母表示加法结合律。

【预测:之前尝试了用字母表示加法交换律,困难不大。教师巡视,必要的时候提示一下,有三个或者三个以上的加数。】

6、巩固与练习

你能在方框内填出合适的数吗?(45+36)+64=45+(36+□)(72+20)+□=72+(20+8)第4页(共6页)

山东世纪金榜科教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世纪金榜 圆您梦想 www.xiexiebang.com 560+(140+70)=(560+□)+□

【预测:学生急于尝试刚学到的运算定律,可能只是急着填数,而忽略了计算结果。教师在充分肯定学生的练习正确之时,多提一个要求:现在你能马上算出它们的结果了吗?可以让学生更深地感受到运用运算定律使计算简便。】

7、猜测:那有没有减法结合律呢?

教师提出猜测:加法有结合律,那么减法有没有结合律呢? 【预测:学生一定会兴趣盎然,勇于尝试。】

【预测:也许有的学生会不假思索脱口而出,有或者没有。】 【预测:辩论开始,但是会马上得出结论,没有减法结合律。】

【预测:也许还会有更多的猜测——有没有乘法结合律和除法结合律?】

三、课堂练习

1、你能把得数相同的算式连一连吗?(1)72+16 A.(75+25)+48(2)45+(88+12)B.16+72(3)75+(48+25)C.(45+88)+12(4)(84+68)+32 D.84+(68+23)【预测:第四个算式和D选项算式是连不上的,因为其中的一个加数32在D选项中改成23了。但是定势会使大部分学生想当然地连上了。也会有少数学生能及时发现问题。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争论,去甄别。】

集体订正后,教师小结。

2、计算比赛:

一二两组算左边,三四两组算右边,不写过程,直接写得数,半分钟,看哪组速度最快!45+(88+12)(45+88)+12 【预测:学生跃跃欲试,兴致高涨。在这里,无需教师过多的讲解,学生在计算中便感受到了运算律的作用。】

3、拓展练习

水果店运进四筐苹果,分别重45千克、63千克、37千克、55千克,水果店这次一共运进多少千克苹果?

第5页(共6页)

山东世纪金榜科教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世纪金榜 圆您梦想 www.xiexiebang.com 【预测:可能没有时间在课堂上完成了。如果在课堂上还有时间,鼓励学生列出综合算式以后,运用加法交换律调整一些加数的位置,再运用加法结合律调整运算顺序,使计算更简便。】

四、课堂小结

原来巧用运算律还能使一些计算更简便呢!这就是我们下一节课继续研究!

第6页(共6页)

山东世纪金榜科教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第四篇:四年级数学下册 《加法交换律》教学反思

四年级数学下册 《加法交换律》教学反思

选择这个内容中作为赛课内容,我是考虑再三的,也是没有什么更合适的内容的情况下选择的。首先,它是一个计算为主的内容,而计算教学历来都是比较枯燥的,没有多少的趣味性,再次,这个内容看似简单,加法交换律不就是: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吗?所以,上好这个内容还是很具有挑战性的,总算还是成功了。

本节课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整个过程学生从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实际状态出发,通过质疑、猜想、例证、观察、交流、归纳,亲历了探究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这个数学问题的过程,从中体验了成功解决数学问题的喜悦或失败的情感

首先是引入环节,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那么如何引入,才能在课的开始就能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我说,刚才老师走下来的时候,有个同学问我:老师,你什么时候去教一(4)班了?我说,没有啊,我教的是四(1)班啊,别、别、别你就别骗我了,我都看见了,你教的就是一(4)班了。同学们,这位同学是把什么和什么看错了?由此引出生活当中像这样交换以后闹笑话的事情可多了!看大屏幕:人骑马。哥哥在河边钓鱼。花猫在捉老鼠。交换以后得什么呢?学生在嫣然一笑的同时,引入到了数学:数学上有时候也不能这样换,如27,交换2和7的位置,得什么呀?能换吗?学生显而易见是懂得的。接着接着过度:是啊,不光是生活中,数学中有时候也不能随便换。这里的语言过度还是自然、恰当的。可是教师在这个时候在语言上转折,巧妙地提出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不过,今天的这节课,老师特别想和同学们共同思考的问题是:在我们的数学上,有没有有的时候换了以后大小却不变的 呢?

这样的导入,是富有情趣的,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对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提出了质疑。

那么接下来,本节课的重点就是举例子验证: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这个数学规律。首先,通过共同计算,得出几组三组等式:7+8=8+7,26+4=4+26,12+31=31+12。

师:不过老师觉得呀,数学课堂上光会算是不够的,聪明的孩子还会思考,谁在刚才计算的过程中发现黄老师出的这主题目有什么规律?学生积极举手,都想做聪明的孩子,发表自己的看法,有个学生就说:两数相加交换位置,和不变。老师随即把这话写在黑板上,但没有标上句号。而是随即问学生,你觉得这样的例子还能找到有一些吗?只有这三组?没有还是不止?师:那你猜猜看,像这样(用手势表示)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的例子还会有多少?,学生的回答是无数。既然是无数,那问题就来了:是不是任意的两数相加交换位置,和都不变呢?学生的思维集中在了这个问题上,有效地激起学生思考问题的主动性。用举例子验证的方法来进行验证。接下来的时间,学生埋着头,静静的思考问题,希望自己能聚更多的例子。有的学生举了10个例子,有的举了3个左右。还分别举了分数的,举了一些比较大数,全班同学,把各种各样的例子合起来,是否可以说明了: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了呢?知识的形成是那样的自然而然,水到渠成。而在这个过程中,探究出了本节课学习的数学规律,是完成了教学任务,但是,我觉得更重要的是不仅仅是教会了学生知识,学生学会了用举例子验证数学规律的方法,举例子,不单单是多就可以的,而且要全面,这样才更具有说服力。我想,这一点,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具有更多的帮助,数学课堂的内涵、延伸都得以有效体现。

最后,即将结束的时候又通过一个个练习题丰富了课堂,也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第一个导问题:“你们想知道数学家是怎样说明加法和乘法的交换律的吗?你们想去看看吗?”,让学生经历下数学家的证明思想,加法用的是“集合图”,第二个练习中的思维拓展题:“()+()=()+()”,又给学生渗透了“用字母表示数”的数学思想,提高学生的符号感。

不足的地方:教师忘记强调,a和b 可以表示任意的两个数。

第五篇:四年级下册数学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专项练习题

四年级下册数学加法交换律、结合律及减法的性质专项练习题

姓名:

一、填空

1、两个加数(),和(),这叫做加法交换律。用字母表示为()。

2、先把()相加,或者先把()相加,和()。这叫做加法结合律。用字母表示为()。

3、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减去这两个数()。这叫做()用字母表示为()

4、在连减算式里,可以任意交换()之间的位置。a -b-c = a -()-b

5、根据运算定律在方框里填上适当的数或字母。

63+a=□+□

369+d+142=369+(□+142)(28+47)+53=28+(□+□)603+(97+a)=(603+□)+□ 85-(a+c)=85-□-□ b-(65-a)= □+□-□ 43-(□-25)=□-c+□ 88-m-56=88-(□+□)(87+n+m)-20=(87+m)+(□-20)

二、下面的算式分别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把它填写在括号里。175+281=281+175()

452+364+136=452+(364+136)()23+351+177=(23+177)+351()

44+68+36+32=(44+36)+(68+32)()

三、怎样简便就怎样计算。

598+99

396—28—22

355+260+140+245

109+(291—176)

43+189+57

591+482+118

986+1999

216+89+11

473+79—63

645—180—245

1022-478-422

987-(287+135)

478-256-144

672-36+64

36+64-36+64

487-287-139-61

500-257-34-143

2000-368-132

1814-378-422

155+264+36+44

698-291-9

568-(68+178)

561-19+58

382+165+35-82

155+256+45-98

236+189+64

759—126—259

569—256—44

514+189—214

369—256+156

512+(373—212)

228+(72+189)

169+199

28+45+72 123+38+62 1+13+85+7+99 100-57-23 37+56+63+44

275+46+25

1457-(185+457)68+24+32+76 425+64+75+36

235+102

608-(208-149)

725-(350-275)

845-(401-155)

902-98

900-(500-109)

602-(433-298)

729-(395+171)

634-273+466-127

504+273-304-173

3+99+999+9999

四、拓展

1、用6、7、8、9编4道得数相同的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算式。

2、小华出了一道题考小明:计算98+998+9998+2×3,聪明的小明想了想,马上说出了正确答案。你知道小明是怎么算的吗?

下载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加法交换律》精品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加法交换律》精品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四年级数学下册《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7、28、29页的例题1和例题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2、 让学生学会用符号或字母表示加法交换律......

    四年级数学下册《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教学设计教案板书

    四年级数学下册《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教学设计PPT课件教案板书 第三单元 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P28例1(加法交换律) P29/例2(加法结合律) 教学目标: 1.引导......

    小学四年级下册加法结合律和加法交换律试题 2

    小学四年级下册加法结合律和加法交换律试题(375+1034)+(966+125)(2130+783+270)+10177755-(2187+755) 2214+638+2863065-738-10652356-(1356-721) 1235-(1780-1665)1200-624-762100-728......

    新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教案教学设计

    新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教案教学设计 第六单元运算律 课题: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第 1 课时总第课时教学目标: 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发现加法交换律......

    《加法交换律》教案

    《加法交换律》教案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八册教科书P28/例1加法交换律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 2.让学生学会用符号或字母来表示加法交换......

    加法交换律教案

    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从熟悉的实际问题的解答入手,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初步感受加法运算律。 2、使学生在学习用符号、字母表示自己发现......

    加法交换律教案

    加法交换律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尝试解决实际问题,观察、比较、发现并概括加法交换律。初步学习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观......

    加法交换律教案

    《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教材的安排是先教学加法的运算定律,再教学乘法的运算定律;先教学交换律,再教学结合律;先教学运算定律的含义,再教学运算定律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