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沙漠中的绿洲》第一课时
《沙漠中的绿洲》(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通过抓住访问记的特点来梳理文脉。
3.通过部分内容的精读,感悟阿联酋人民保护环境的强烈意识。【教学流程】
一、导入质疑
1.同学们,看老师在黑板上写个词语,课题板书:沙漠。读着这个词语,你的脑海中浮现了什么画面呢?
2.在亚洲西部阿拉伯半岛上,就有这样一个沙漠国家,盛产石油,它有个很长的名字叫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人们把它简称为阿联酋。来,读准这个国家的名字。
3.同学们,再看老师写个词语,课题板书:绿洲,一起读一读,读着这个词语,你又想到了什么?
4.那么当你读到沙漠中的绿洲时,你心中又有什么疑问吗?
5.有个作家和你们一样好奇,他带着这些疑问来到迪拜进行了访问,写下了这篇参观访问记,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的的课文,读题。
二、初读理脉
1.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课文,第一标上小节号,第二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第三边读边想作者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问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2.交流
(1)看到了什么?(2)听到了什么?
原先不毛之地
a.这两句话中有你不理解的词语吗? b.多种方式理解词语。C.读好句子。
种植花草树木过程
a.指导读好长的短语读好句子。(3)问到了什么?(4)想到了什么?
三、精读第二小节
1.读到这儿,你想不想看看迪拜的风光?让我们跟随作者的镜头来读一读,看一看吧。自己读一读课文1—2两小节,说说你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 2.迪拜的环境给你留下怎么样的印象?
3.同学们,不同的表达写成了不同的风景,而不同的风景又让我们领略了不同的语言。而简洁就是访问类文章的语言特点。4.谁能通过朗读读出这样的特点?
四、精读第三小节
1.你们的朗读让我看到了一个优美干净的迪拜,那么听他朋友介绍之后,这座城市又给我们留下怎么样的印象呢? 2.交流:
(1)很富有 花大代价 哪里读出来的?
(2)不毛之地
当你读着“不毛之地”的时候,脑海中浮现了怎么样的画面?你能通过朗读读出来吗?指读
(3)阿联酋人民非常勤劳
哪里读出来的?
相机学习“挖”“填”
辨析“培植”“培育”“培养”
3.读到这里,我们来想想,访问类文章的语言除了简洁,还有什么特点呢?
五、小结
1.在问和想的内容中,作者又给我们留下怎么样的思考呢?访问类文章还有哪些语言特点呢?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
2.作业:沙漠中的绿洲不但国外有,在我们中国也有。课后请同学们观看视频《公益广告——塞罕坝精神》,和同学讨论讨论:如果你到那里访问,你会怎么做?
板书:
看
听
沙漠中的绿洲
问
想
第二篇:《沙漠中的绿洲》第一课时
沙漠中的绿洲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联系上下文、同桌交流等理解、运用文中词句。
3、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了解阿联酋人民精心侍弄花草营造良好的生存环境的壮举。教学重难点:
从课文的字里行间体会阿联酋人民侍弄花草树木的精心,体会对他们的敬佩和赞美。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题。
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一个神奇的国度看一看。想去吗?
亚洲西部有一个国家叫阿联酋,那里到处是白茫茫的沙漠,气候炎热干燥。但在这片白茫茫的沙漠中,有着星罗棋布的城市,这些城市绿树成阴、鲜花遍地。这就是——沙漠中的绿洲。(出示“沙漠中的绿洲”)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18课。请同学们伸出手跟老师一起写课题。【板书课题】 课题质疑
看到这个课题,你有什么想问的吗? 预设 :(1)沙漠中怎么会有绿洲?
(2)沙漠中的绿洲是怎样建造起来的? 二 初读课文 1 出示自读要求 2 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词语,重点指导(侍 劣 霎)
(2)理解重点词语的意义
(3)指导写字 重点指导“劣”“挖” 指导长句子朗读 指名分节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并评价。
三、理清脉络、把握文意。
1:书读通读顺了。请同学们再浏览一下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一分钟思考)谁来说说看?(出示三组词语,引导归纳课文)
四、精读,1、2、3自然段,质疑问难。
过渡:是的,阿联酋人民花费很大的代价,培植花草树木,让沙漠变成了神奇而美丽的绿洲。那阿联酋的沙漠究竟是什么样?请你们默读课文,找一找,划出相关的语句。还记得默读要求吗?谁来说。1:阿联酋的沙漠是什么样的呢?文中是怎么写的?
预设一:从飞机上往下看,阿联酋到处是白茫茫的一片。这不是白雪,而是沙漠。
预设二:原先这里是沙漠,地面全是白花花的盐碱,好像罩着一层硬硬的壳。这里,土是咸的,水也是咸的,简直是块不毛之地!
(1)指名读。(2)阿联酋的沙漠给你怎样的印象?你从哪儿看出来的?(3)理解“白茫茫”“一片”“盐碱”等词语(4)指导有感情的朗读(5)齐读。
五、转折留疑。
1:就在这样一片白茫茫的沙漠中,却有着星罗棋布的绿洲,那是绿树成阴、鲜花遍地的城市。想看吗?(播放组图)
【描述:瞧!高高的椰树像一把把大伞,倒映在碧水之中。碧绿的草坪像一块块绿绒地毯。五彩的鲜花竞相开放,组成了绚丽的花海。飞溅的喷泉,整齐的街道,美丽的公园,视野所及之处都是绿色。迪拜是个绿意浓浓的天堂。站在这里,你绝不会想到,脚下曾是一片贫瘠的沙漠……】
2:刚才老师听到了同学们一声声的惊叹,能告诉我你在惊叹什么吗? 3:迪拜曾是一片白茫茫的沙漠,在短短的几年内,脱胎换骨变成了一个绿树成阴、鲜花遍地的城市,(板书:绿树成荫、鲜花遍地)阿联酋人民创造了奇迹——沙漠中的绿洲!(再读课题)
4:为什么是不毛之地的沙漠能变成绿树成阴,鲜花遍地的城市?这奇迹到底是怎样创造出来的呢?(板书“?”)让我们下节课再一起去探讨这个问题。
师:这节课就上到这。下课。板书:
沙漠中的绿洲
绿树成阴
不毛之地---?--
鲜花遍地
第三篇:《沙漠中的绿洲》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词串三弄”透整合 听说读写见语用
——《沙漠中的绿洲》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及评析
★设计:江苏省宝应县开发区国际学校 赵春松(邮编:225800)★点评:江苏省宝应县氾水镇中心小学 戴连红(邮编:225819)
一、教学内容:
苏教版国标本四年级下册第18课
二、教材分析:
《沙漠中的绿洲》是一篇有关环境改造的课文。课题中的“绿洲”并不是沙漠中自然形成的地方,而是指阿联酋茫茫沙漠中有绿树、鲜花的美丽城市。阿联酋的这些城市绿洲,全是人工建造的,阿联酋人民为此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和汗水,表现了阿联酋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热切追求。这些沙漠中的绿洲来之不易、极其宝贵,所以阿联酋人民倍加珍惜。纵览全文,“飞机上往下看”“来到迪拜访问”“在迪拜最大的中心公园漫步”„„循着这些词句,我们可以发现文章的写作顺序。作者在文章中主要运用了对比的手法:一是绿洲与沙漠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二是将培养孩子和“精心侍弄”花草进行对比。
三、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积极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本设计中主要围绕文章中心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因为本文是介绍性的文字,学生能自主地获取信息,把握住作者是怎样介绍这些信息的,并在阅读中感受着“我”的感受,思考着“我”的思考,感悟“我”介绍这些信息的意图。因此,设计中通过设置悬念的导入让学生产生强烈的阅读期待,在一唱三叹的词语教学中让学生初步了解课文的内容,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在对比朗读中抒写迪拜街头的美景,同时明白阿联酋人民的不易,在发展语文素养的同时发展学生的公民素养。
四、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多种形式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借助词串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3、初步感受迪拜街头的美丽风光,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五、教学重难点:
在多种形式的朗读课文中学习字词,整体感知课文。
六、教学过程及评析:
(一)对比导入,由题入文
意思。
⑥请同学们在书后田字格中把这个“劣”字描红1遍,临写2遍。(出示正确写字姿势图,配音乐和文字:写端端正正的字,端端正正地写字)
【点评:第一课时应让学生扫除生字词的障碍,不过应该与低年级有所区别。中年级第一课时的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预习能力,尽量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应扣住重点进行教学。抓住一个“劣”字,用形象化的手法让学生迅速、容易地记住了字形,还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中理解了意思,彰显了文化的力量,可谓一箭双雕。学生在悠扬的音乐声中当堂练习写字,及时巩固了课堂所学,易于牢牢掌握。】
(2)课件再次出示生字词:
①哪些词语的意思,你已经弄懂了?能跟大家说说嘛?
②还有些词语的意思,我们暂时没弄懂。请你在文中做好记号,课后通过联系上下文、查词典等方式解决。
③我们再来齐读一遍。
④我们再竖着齐读一遍。你有哪些发现?
【点评:生字词的教学有讲究,除了掌握字形,了解字义外,还应该与课文的内容结合起来。此环节的设计颇具新意,让学生竖着读,在读中有所发现,学生如果不熟读课文,怎能发现其中的奥妙呢。】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1)第一自然段。
这个自然段中,提到了一个西亚国家,那就是阿联酋。(课件出示)其实她的全名是“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谁来说说对这个国家的了解?
(2)第二自然段。(指名两人读。)(3)第三自然段。
课件出示:恶劣的自然环境并没有难倒阿联酋人民。他们从国外买来泥土,买来淡水,买来树苗和花草。他们又把咸而板结的沙石挖去,填上适宜种植树木的泥土,并在土中埋下自来水管。由总水塔输出的淡水,通过纵横交错的自来水管,源源不断地送到树木花草的根部。
①指名读,师生评价。
②要想读好课文,必须得读好长句子。谁先来读读这个句子的? ③你能说说,读好这些长句子应注意些什么吗?
3、留下思考题:听了你刚才的朗读,我知道了现在的迪拜街头不再是不毛之地,而是鲜花遍地。同一块地方,从“不毛之地”到“鲜花遍地”,到底是什么造就了这样的神奇呢?
【点评:对比朗读,让学生从语言文字中体会沙漠环境的恶劣,绿洲风光的绮丽,从而感悟绿洲的来之不易和阿联酋人民劳动的艰辛,真正懂得良好环境的重要性。这时再让学生将迪拜街头的美丽风光写出来,他们有了课文语言的积累,有了迪拜街头风光的欣赏,表达起来就会水到渠成。读写并举,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学生在读中理解了课文内容,在写中又丰富了课文的内涵。】 【总评】
本设计体现了以下几个特点:
一、“词语三弄”,整合教学资源
设计者以检查学生预习情况为契机,在词串首次出现时融字词的音形义教学于一体,且在竖着朗读词串过程中感悟左、中、右边的词语分别描写了阿联酋沙漠的前后对比及阿联酋人为改善环境所付出的艰辛努力。在词串第二次出现时,它又起了帮助学生概况课文的功用;更为巧妙地是,词串还可以作为学生描写现今迪拜街头迷人风光的备选词语,对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也起了不小的作用。小小的一个词串,每次运用时都能发挥其不同的功用,展示了它在不同的教学环节中所散发出的独特韵味,而这些教学流程设计的背后则不光整合了教学资源,更处处闪烁着教师的教学智慧。
二、听说读写,体现语言运用
《课标(2011年版)》中说,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如何让课堂上的每一次听说读写活动扎实有效,从而让语文教学真正做到“接地气”呢?仔细研读本篇教学设计,发现设计者的确是费了一番心思的。课堂伊始,组织学生交流预习的方法;教学当中,让学生说说朗读好长句子应该注意些什么?哪怕临近下课,设计者仍不忘为下一课留下了易于操作的思考题:听了你刚才的朗读,我知道了现在的迪拜街头不再是不毛之地,而是鲜花遍地。同一块地方,从“不毛之地”到“鲜花遍地”,到底是什么造就了这样的神奇呢?课堂上看似琐碎的听说读写活动,实则处处体现了语言文字的运用。更难能可贵的是,设计者不忘语文课程对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作用,不论是朗读,还是书写,抑或是概括,体现语用中更见语文对学生精神世界的丰润。
(备注:本教学设计已发表于《新课程〃小学语文教学案》2014年第3期)
第四篇:18、《沙漠中的绿洲》第一课时 教案
18、沙漠中的绿洲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绿线中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指导书写生字词。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出示沙漠的图片。
哪些同学了解“沙漠”?谁能说说“沙漠”的特点?
2、板书课题:7 沙漠中的绿洲
看到课文的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题解:“绿洲”指沙漠中有水、有草的地方。课文《沙漠中的绿洲》中所指的绿洲并不是沙漠中自然形成的有水、有草的地方,而是指阿联酋茫茫沙漠中有绿树有鲜花的美丽的城市。阿联酋的这些城市绿洲,全是人工建造的,阿联酋人民为此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和汗水,表现了阿联酋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热切追求,这些沙漠中的绿洲来之不易、极其宝贵,所以阿联酋人民倍加珍惜。沙漠中的绿洲是神奇的,课文以此为题,能引人关注,激人兴趣。
二、初读课文。
1、范围课文。
教师范读课文。读后讨论:听读课文后,你了解了什么?
2、自读课文。
(1)出示自读要求。
①拼读生字表中的生字,注意读准每个生字的字音。
②自由练读从课文中画出的生字组成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想想词语的意思。
③注意读顺长句子,难读的地方可标上着重号。④标出各自然段的序号,想想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2)学生按照要求自读课文。
(3)检查自读情况。
①检查生字掌握情况。
指读小黑板上的生字。
提醒注意下列生字的读音:
霎(sha)罗(luo)劣(lie)适(shi)侍(shi)良(liang)
②检查词语掌握情况。
抽读词语卡片。
指名说说下列词语的意思:
恶劣 侍弄 适宜 培植 纵横交错 不毛之地
③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指名逐段试读课文,要求不错字、不加字、不减字、不破词破句。
师生共同纠正读错的地方。
下列句子重点指导:
在这白茫茫的沙漠中,有着星罗棋布的绿洲——那是城市。
地上没有一片落叶,更不见有人攀树枝、摘鲜花,或是在草地上行走。
他们又把咸而板结的沙石挖去,填上适宜种植树木的泥土,并在土中埋下自来水管。
④检查自然段段意,了解情况。
指名说说各个自然段的意思。
三、指导写字
“夸、劣、宜”是上下结构的字,不要写得太长。
“价、漂、侍”是左右结构的字,不要写得太宽。
“良”要居中写。
四、作业
1、描红。在习字册中描红、仿影。
2、抄写词语。(文后练习3)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18、沙漠中的绿洲
精心
爱护
第五篇:沙漠中的绿洲第一课时教案设计
沙漠中的绿洲第一课时教案设计 南通市实验小学
佘树丽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运用已有的识字策略学会本课6个生字;运用查字典及结合生活经验、想象画面等方法理解文中“星罗棋布”“纵横交错”“不毛之地”等词语的意思.3.学习阿联酋人民营造绿洲的句子,让学生初步感受到迪拜的美丽风光以及这美丽的来之不易。
[设计重点]:
让学生初步感受到迪拜的美丽风光以及这美丽的来之不易。[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启发谈话:
1.板书:沙漠,同学们,在你们的印象中,沙漠是怎样的? 再板:绿洲,你所知道的绿洲又是怎样的?
2.补全课题,一齐读。读了课题,你的心中会有哪些疑惑? 3.过渡:就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去迪拜访问一下,看看能否解开你心中的疑惑。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轻声自读课文,并且能做到: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之处多读几遍。
(2)尝试解答心中的疑惑。2.生读,巡视。
3.检查:刚才大家读得很投入,相信大家一定能把这些词语读好。
(一)出示生字词:(我会读)......代价
挖去沙石
填上泥土
漂亮
侍弄
恶劣
霎时
盐碱(1)这些词,你会读吗?同座试读一遍,遇到不认识的字互相提醒。(2)请一个同学当小老师,提醒一下加点字的读音。(相机出示拼音)
(3)相信有了这些小老师的帮助,你一定能读准确。指名读。(4)齐读。
(5)你认为哪个字需要特别提醒大家注意的?看老师写,伸出手指跟老师书空,再完整书空一遍。
(二)出示第二组词(我能读好)
白茫茫的沙漠
白花花的盐碱
咸而板结
不毛之地
环境恶劣 星罗棋布
绿树成阴
鲜花遍地
纵横交错
源源不断 这些词语,大家可能会读,但不一定能读好(1)同座两个同学试着读读看。
(2)同座汇报(一男一女汇报,男生读描写沙漠的词,女生读描写绿洲的词)其他同学仔细听,他们有没有读正确。
(3)这两组词描绘的是两组画面,一个字一个词就是一幅画,如果能边读边想象画面,就更好了。
(4)男同学,你们仿佛看到了什么画面?女同学你们呢?(5)下面我们分组读,男同学要读出沙漠的可怕,女同学要读出绿洲的美好。
(6)把这些词放进课文里,同学们就能更好地体会它们表情达意的作用了。
(7)指名轮读课文(每人读一节),其他同学注意听,他们有没有读正确。
(8)你们解开了心中的哪些疑惑呢?预设:是的,课文中就是以迪拜为例的。补充交代:你要是把这三个词之间的关系理解了,就能说清了。
出示:阿拉伯
阿联酋
迪拜
(地图)阿拉伯地区包括阿联酋在内二十二个中东国家。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是一个中东国家的名称,简称阿联酋。迪拜是阿联酋的第二大酋长国,那里全年气温偏高,雨水稀少。沙漠中的绿洲指的就是那里的一些城市。这样的绿洲还不止一处两处,课文中有一个词——“星罗棋布”。就是说绿洲像——
课文中的2—6自然段就以迪拜为例,详细地向我们介绍了沙漠变绿洲的情况。让我们跟随作者的脚步到阿联酋看看,人们是怎样建造绿洲的。
三、自主研读,多元展示:
1.请大家读读画画,找出相关的语句画下来。出示自学提示:(请一个同学读一读自学提示)
(1)自由读第三自然段,将文中描写阿联酋人民建造绿洲的句子划下来。
(2)划好后,同座间交流交流,互相启发:哪些字眼让你眼前一亮,从中可以看出什么?
(学生读读画画,教师巡视)
四、诵读积累、学用结合: 1.引导交流:谁愿意来说一说。
出示:他们从国外买来泥土,买来淡水,买来树苗和花草。指名读一读,说说哪些词一下子跳入了你的眼睛,通过你的声音把自己的理解读出来。师:三个买来,再读。预设:
我听出来,他强调买来的东西。我听出来了,他强调这些东西是买来的。如果把三个买来去掉两个,怎么样?
出示:他们从国外买来泥土、淡水、树苗和花草。(同一屏幕出现)(对比朗读)交流,说一说有什么感觉? 把你的感觉放进去再读。师:还有想读的吗?
师:真的是来之不易啊。在阿联酋这个地方,水可比石油还珍贵呢。师:还有哪些语句也深深地触动了你,让你感受到绿洲的来之不易。交流,出示:他们要把咸而板结的泥土挖去,填上适宜种植树木的泥土,并在土中埋下自来水管。
默读这一段,用小圆点点出表示人们动作的词。这里的“挖”和“填”是两个生字。说说在写挖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填呢?师范写“挖”字。学生描红:挖、填两个生字。)
4、生找,说,点出——通过这些词语你感受到了什么?(辛苦的劳动)这可不是普通的一挖、一填、一埋,他们挖去的是(),就像硬硬的壳;填上的是()那是精心挑选的;埋下的是()——理解“纵横交错”——就这样,水才可以源源不断地被送到树木花草的根部。
可见,这沙漠中的绿洲真是来之不易啊!小练笔:
读着,感受着,我们眼前似乎又浮现出当年阿联酋的人们劳动的场景。请同学们展开丰富的想象,写一写。
“他们正在()呢!瞧:有的(),有的(),有的(),虽然(),但是他们想到了(),于是()。”(1)生写,教师巡视,指导,找三名学生。
教师巡视中指导说:呀,你仿佛就在他们的身边,看到他们在辛勤地劳动着。
(2)交流:让我们聚焦那个普通的日子,1.人们顶着炎炎烈日,冒着肆虐的风沙,他们正在()——生1读所写——(多么不易,多么坚定)是啊,恶劣的自然环境并没有难倒阿联酋人民。
2.又见,他们正在()——生2读所写——(你走进了他们的内心!)是啊,恶劣的自然环境并没有难倒阿联酋人民。
3.再看,他们正在()——生3读所写——(你仿佛就是他们中的一员啊!)是啊,恶劣的自然环境并没有难道阿联酋人民。(1)他们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生1、2、3说——指读(2)看来,除了花费大量金钱,他们付出更多的是——血汗(板书)难怪阿拉伯朋友告诉我们——出示句段,齐读,(板书)代价——指读句子“培养—”你是怎么理解的?——培养孩子除了金钱,还需要什么?
5.“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在这里培育一棵树就是培养一个人的代价。但这里的人民觉得这样做值得,因为他们深知——出示句子读——板书美丽生活
6.就让我们在朗读中再次感受那永不放弃,追求美好生活的信念吧!齐读
五、得知增智,课外延展:
让我们一起到现在的迪拜来看一看吧。怎么样?(观看图片)
师:此时此刻的你,想对大家说些什么呢?(交流)师:是啊,难怪作者发出这样的感叹:(出示)你看,他们更漂亮了!
人类有了绿树、鲜花和小草,生活才更加美丽。
六、布置作业:
让我们期待下节课再次走入这沙漠中的绿洲,去感受那里的人们是怎样对待这些花草树木的。相信你会有更新的认识。1.正确、工整地抄写词语。
2.上互联网浏览有关阿联酋的图片或文字资料。
阿拉伯朋友告诉我们,这里的每一株小树,每一棵小草,都是国家花很大的代价培植的。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这里,培育一棵树的费用抵得上培养一个孩子。原先这里是沙漠,地面全是白花花的盐碱,好像罩着一层硬硬的壳。这里,土是咸的,水也是咸的,简直是块不毛之地!恶劣的自然环境,并没有难倒阿联酋人民。他们从国外买来泥土,买来淡水,买来树苗和花草。他们又把咸而板结的沙石挖去,填上适宜种植树木的泥土,并在土中埋下自来水管。由总水塔输出的淡水,通过纵横交错的自来水管,源源不断地送到树木花草的根部。“人类有了绿树、鲜花和小草,生活才更加美丽。”阿拉伯朋友这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