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愚公移山教学案
语文公开课教学案
授课题目:《愚公移山》 授课类型:文言文复习课 授课地点:胶州第九中学 授课年级:九年级 授课时间:4月17日 执教人:
胶州7中杜运凤
教学目标:梳理归纳文言知识点,复习把握词语的文言现象和句子
的特殊句式。教学重点: 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 教学难点: 词类活用 教学手段: 多媒体 教学步骤:
一 激情导入。
二 明确复习任务,梳理归纳文言知识点。三 复习把握词语的文言现象和句子的特殊句式。
1. 一词多义。理解“固 亡 方”等实词和“于 其 而”等
虚词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含义
2. 通假字。1始一反焉
“反”通“返”,往返
2汝之不惠
“惠”通“慧”,聪明 3河曲智叟亡以应
“亡”通“无”,没有 4一厝朔东
“厝”通“措”,放置 5无陇断焉
“ 陇”通”垄”,高地
3.词类活用。
(一)找出文中的两个属于词类活用现象的词。
1.吾与汝毕力平险
2.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二)归纳几种词类活用现象
(三)重点讲解名词做动词和名词做状语的区
别,以及使动用法和移动用法的区别。
(二)句子。
重点讲解四种特殊句式:省略句、倒装句、被动句、判断句。
四.归纳总结以上复习内容。
五.中考链接。出示“青岛市2010中考试题‘课内文言文阅读’ ”
部分。
六.考题回顾。出示近几年中考题“课外文言文解释词语”部分。七.拓展迁移。完成课外阅读《管仲、隰朋从于桓公而伐孤竹》 八.课堂小结。
九.布置作业:1 识记相关文言现象,完成导学案。学以致用,做《升学指导》273 页课外阅读
十.课后记。
第二篇:愚公移山教学案
《愚公移山》教学案
九年级语文备课组 主备老师:李洲
姓名:______________ 班别: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
一、知识点拨与学法引导
(一)整体感知
《愚公移山》选自《列子·汤问》。列子,名寇,又名御寇,郑国人,战国前期道家代表人物之一。《列子》是东晋人搜集有关的古代资料编写而成,里面保存了不少先秦时代的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本文着重塑造了愚公的形象,通过愚公移山的成功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也说明了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不懈奋斗的道理。
文中愚公的形象:坚持不懈,有变通和发展的眼光,大智若愚。文中智叟的形象:用静止的眼光看问题,只会嘲笑别人。愚公精神比喻不怕困难、坚持到底的精神。
(二)学法引导
反复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探究文章的内涵,培养文言文自读能力。把握愚公这一人物形象,体会对比、衬托手法的表达效果。学习愚公精神,正视成长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勇往直前。
二、预习课文,完成下列题目。
1、《愚公移山》选自《
》,体裁是
,本成语故事说明了 的道理。作者,名,郑国人,战国前期 家思想代表人物之一。
2、给加点的字注音。
【愚公移山教学案】
始龀()穷匮()厝()...万仞()魁父()亡以应()
...
3、重点字词解释。【愚公移山教学案】
(3)一厝朔东,一厝雍南。通 词义:(4)甚矣,汝之不惠。通 词义:
5、一词多义
且:①年且九十_____________ ②且焉置土石____________ 之:①冀州之南__________ ②跳往助之___________ ③汝之不惠_____________
6、重点句子翻译。
①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②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③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④甚矣,汝之不惠!
⑤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⑥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⑦河曲智叟亡以应。
⑧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愚公移山教学案】
7、仔细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1)愚公的妻子和智叟对愚公移山的态度有什么不同?
(2)写京城氏之子也来帮忙有什么作用?
(3)写两山的高大,运土路程的遥远有什么作用?
(4)故事的神话结尾告诉我们什么?
(5)你是如何看待愚公移山这事?你认为愚公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6)你是如何看待智叟?
(7)学习本文对你有什么启示?(联系自己谈谈)
(8)根据课文内容用原句答题。
A 反映愚公移山艰苦情形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智叟阻止愚公移山的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 愚公能够移山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 文段中表现愚公移山深得人心的一处典细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愚公移山教学案】
第三篇:初三语文愚公移山教学案
初三语文愚公移山教学案
“以自学为主的堂教学模式”学教案
题愚公移山授时间授时:1自学:1
自读要求
.1
学习古代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
2辨析文言词语3领会这则寓言丰富深刻的内涵,认识愚公精神的可贵学习重难点学习顺畅诵读文言文。难点:
辨析文言词语(学案)一自学指导根据文言文与现代文的不同特点,翻译时可采取以下几种方法:(1)加。文言词以单音节为主,而现代文则以双音节为主。有些文
言实词的基本意义保留至今,只需在原词上加一个字,变成现代的双音
节词。如“方”即“方圆”指面积。(2)改。有些文言实词至今已不用了,可以改换一个意思相近的词
来代替。如“切”可改为“丈”。当然,“侧”的长度不等于“丈”,但这里的“万例”是虚数,所以,可以用“万丈”来代替。(3)补。文言文中通常有省略主语、介词的宾语和量词等,所以翻译
时,必须补出。如“二山”即“两座山”。(4)调。文言文的语序有的与现代汉语不同,翻译时需要调整。如
“甚矣,汝之不惠”这是谓语提前的倒装句,翻译时可作“你太不聪明
了!”()省。文言文中的发语句,即句首的助词,或句中语气助词,如果
省略后不影响原意的可省去。如“虽我之死”“之”字是助词,在句中起取
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翻译时可省略不译。
在学生翻译时,老师可穿插提问重点词语的解释。
者:相当于“……的人”。面:面向着,名词用为动词。毕:全。险:指
险峻的大山,形容词用为名词。其妻:其,代词,他的,指代愚公。以君之
力:以,介词,凭,靠。之,助词,的。遂:于是。箕畚;用箕畚装土石,名词
用作状语。笑而止之:而,表修饰,相当于“着”。之,代词,他,指代愚公。
毛:草木。加增:加大增高。自此:从此。二学生自学古今词义
阳
古义:山之南,水之北
今义:太阳阴
古义:山之北,水之南
今义:阴天指
古义:直,一直
今义:手指曾
古义:乃,并
今义:曾经
诸
古义:之于
今义;各个、许多
荷
古义:负荷
今义:荷花毛
古义:草木
今义:毛发息
古义:叹气
今义:休息虽
古义:即使
今义:虽然已
古义:止
今义:已经2.词性活用险:形容词活用为名词,险峻的大山。箕畚:名词用作状语,用箕畚装。面:名词用为动词,面向着。3.一词多义且
年且九十将近且焉置土石况且4.通假字始一反焉反同返,往返。甚矣,汝之不惠惠同慧,聪明。河曲智臾亡以应亡同无,没有。
一靥朔东后同措放置。虚词
之代词,他例:跳往助之。
助词:的例:隐土之北。
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择
例:甚矣,汝之不惠。
教学过程设计(教案)一导入:《愚公移山》一文着重塑造了愚公的形象,通过愚公移山的成功,反
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也说明了要
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奋斗的道理。毛泽东同志曾经用这个故
事教育全党:只要能团结全国人民大众和我们一齐奋斗,就一定能夺取
革命的胜利。二自学展示:理解词语、句子。方:方圆,指面积。
本:原来。之:的。河:黄河。阳:山的南面或水的北面叫做阳。三质疑点拨::1问“方七百里,高万仞”,这两句写什么?其用意何在?(这两句写太行、王屋两座山异常高大。写此二句,用意在于说明要挖掉这两座山简直太难了,这事非平常人所敢想、所敢为。这两句为后面写愚公作了铺垫。)2问:“本在冀州之南”中的“本”,去掉行不行?为何要有此字?(有此“本”字,说明了这两座山原先的位置所在,这就为山被移走打下伏笔。若无“本”字,这句就失去此意,无此作用。)
3问:从寓言故事这个角度看,先写这段有什么作用?(这段是愚公移山故事的前奏,先写这段是要为故事制造一个“悬念”:这么高大的两座山已经不在原先的地方,这是怎么回事?增加了故事的吸引力,激起读者探求答案,乐读的兴趣。)教师启发提问:愚公为什么要发起移山呢?愚公召集的“家庭会议”开得怎么样?4问分析“家庭会议”。
A、愚公提出的“移山”目标代表了“北山”人的共同愿望,首先是“杂然相许”。
B、愚公妻“献疑”是:第一,出于对丈夫的关心;第二,提出“移山”的具体问题,完全是为了更好地完成“移山”任务。、意见一致,立即行动。参加“移山”的一共有几个人?(五人)写愚公及其子孙们移山,为什么要穿插京城氏之孀妻弱子“跳往助之”的情节?(A、“遗男”“跳往助之”,表示得到了邻居的支持,连小孩子都来了,说明是“北山”人的共同愿望;B、从表达上看,增加了的生动性,避免了单调,“跳往助之”四字,把孩子欣欣然的神态写出来了。)Xb1四总结:这一段写了愚公的什么思想精神?(这一段写了愚公具有崇高的思想、宏远的志向、坚强的决心。愚公要开山除障的打算是为了子孙后人着想,泽及后人,他的思想是崇高的;愚公要子孙们和他一起“毕力平险”,开出一条能豫南、达汉阴的道路,亲自领着子孙坚忍不拔地挖山运石,其志向之宏远、决心之坚强可知。)
第四篇:《愚公移山》导学案
《愚公移山》教案教案
教学目的:
一 重点学习下列文言词句:
实词——方、仞、阴、阳、惩、君、汝、孀、龀、长息、穷匮、加(增)、何苦、亡(以应)。虚词——且、焉、诸、以。
句式——省主句(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倒装句(甚矣,汝之不惠)。二 学习愚公移山的精神,树立为祖国“四化”建设努力奋斗的思想。教学设想:
一 布置自读,要求:凭借工具书和课文注解逐字逐句读懂课文,同时记下疑问,准备在老师教读时提出。自读在课内进行。
二 试改变由教师逐句串讲的传统教法,在学生认真自读的基础上,从抓字、词、句入手,逐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中心,务使学生对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人物形象获得完整、鲜明的印象。
三 讲读过程根据“以思维训练带动语言学习,以语言学习促进思维训练”的设想,尽可能把文言文的字、词、句教学和对学生的思维训练结合起来,做到在发展智能的前提下落实基础知识。
四 “以提问与指点代替多讲”(叶圣陶:《语文教育书简》),减轻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着眼于培养学生自读浅近文言文的能力。
五 安排三教时(包括课内自读。如自读放在课外进行,只需要安排两教时)。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一 解题,了解“寓言”的体裁特点。二 学生自读全文。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 解题。
(一)板书课题:愚公移山。
(二)布置学生看本文题注,了解文章出处。
(三)提问:什么是“寓言”?(学生查词典,先说明“寓”字的含义,然后根据词典中“寓言”的条目说明这是一种什么体裁。)
(四)教师小结,同时布置自读:大家查了词典,知道了寓言是一种文学体裁,它的特点是寓一定的道理于简短的故事之中。好的寓言,往往给人以有益的启示和深刻的教育。《愚公移山》就是一则长期在人民中流传的好寓言。老愚公的故事是大家早就熟悉的,这是我们学习本文的一个有利条件。这一堂课,请同学们借助于词典和课本的注解,逐字逐句读懂课文,然后想一想:这个故事寄寓着什么深刻的道理?我们应该从中受到什么教育?自读中有什么疑问,请大家在书上打个问号,准备下一节课提出。
二 学生自读。教师板书要特别注意的词语(见“教学目的一”),学生边读边在这些词语下加着重号。教师行间巡视,随时了解学生自读情况。
三 布置作业:朗读全文,要求读准字音,不读破句。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一 人物分析。着重引导学生通过语言的比较,了解不同人物对待“移山”的不同态度。二 在人物分析的过程中落实若干文言词句。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 检查自读:
(一)学生齐读全文,结合正音:仞()、惩()、塞()、迂()、荷()、箕畚()、龀()、匮()、亡(,同“无”)、厝(,同“措”)
(二)学生质疑。学生提出各种问题后,尽量要求他们自己查字典或在老师的引导下共同讨论求得解决。教师只解答学生经过努力仍然无法解决的问题。二 教读新课。
(一)初步理清“人”和“事”:
同学们提了不少问题,说明预习是认真的。许多问题经过大家一起思考,都得到了解决,可见只要开动脑筋,同学们是能够自己读懂的。现在由老师提出一些问题来问大家,看看大家对课文究竟理解得怎么样。1.提问:这则寓言一共写了哪些人物?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人物表:愚公、其妻、其子孙、遗男、智叟。
2.提问:老愚公有多大年纪了?智叟是个年轻人吗?那个“遗男”姓什么?有几岁了?他去移山,他的爸爸肯吗?
通过问答,明确下列词语的含义:年且九十——且,将。智叟——叟,老头。京城氏——氏,姓;京城氏,姓京城的。始龀——龀,齿旁,小孩换牙;始龀,七八岁。孀妻有遗男——那孩子的爸爸死了,他母亲是“寡妇”,他自己是“孤儿”。“遗男”是生下来以前就死了父亲的孩子。3.提问:再请大家计算一下,参加移山的一共有多少人?
通过问答,引导学生读懂“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一句:本句省主语“愚公”;“荷担者三夫”即“三个能挑担的男子(子孙)”。全句意思是“愚公就率领了子孙中三个能挑担的人,敲石挖土,用畚箕装了土石运到渤海边上(去扔掉)”。这样看来,愚公一家一共去了四个人,再加上京城氏孀妻的遗男,一共五个人参加移山劳动。
4.提问:“移山”这件事做起来困难吗?他们的劳动艰苦吗?
通过问答,明确下列词句的含义和作用:方七百里,高万仞 ——方,方圆、面积,方七百里,写山之大,是约数;仞,古代以七尺或八尺为一仞,万仞,虚指,极言山之高。山又高又大,说明移山之难。寒暑易节,始一反焉——冬夏换季(即一年),才返家一次。说明劳动的紧张、艰苦,也显示了愚公移山决心之大。
教师小结:从上面的讨论可以看出,太行、王屋二山又高又大,愚公他们人数不多,而且老的年近九十,小的才七八岁,工具又落后,要移山的确是千难万难的。在艰巨的任务面前,最能显示出人们不同的精神面貌。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人物表”里的这些人,在“移山”这个巨大的困难面前各自表现了怎样的精神面貌。
(二)人物分析——重点:智叟和愚公妻;并及愚公子孙、遗男。
愚公妻和智叟讲的话差不多,态度似乎很接近。我们的分析就从这两个人入手: 1.学生朗读有关语句,进行比较:
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2.提问:哪些话只有愚公的妻子讲而智叟不讲,哪些话只有智叟讲而愚公的妻子不讲?即使是两个人都讲的话,在内容和语气上有什么差别? 通过问答,要求学生明确:
“甚矣,汝之不惠。”这句话是只有智叟讲的。倒装句式的运用(谓语“甚矣”提前),强调了愚公不聪明的程度,说明了智叟对愚公的轻视。愚公的妻子是不会讲这样的话的。
“且焉置土石?”这句话是只有愚公的妻子能讲的。“况且把土块和石头放到哪里去?”她有这个疑问,说明她对自己丈夫去移山更多的是关心和担心,不同于智叟的根本否定。智叟是不会提出这样的疑问的。“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这两句话,句式相同,内容相近,但表达的语气、感情却很不相同。愚公的妻子说:“凭您的力气,还不能削平魁父这样的小山,能把太行、王屋怎么样呢?”这是很合乎情理的疑问。智叟却说“凭你这一大把年纪和剩下的一点力气,还不能毁掉山上的一棵草,又能把土块石头怎么样啊?”话说得过于夸张,带着讽嘲的意味;“其如土石何”与“如太行、王屋何”句式相同,但智叟的话中多一“其”,同“岂”,加强了反问的语气。这些都说明了智叟对愚公移山的态度是反对和嘲笑,亦即反对得更加强烈,跟愚公的妻子的“献疑”有所不同。
再从称谓看,愚公的妻子称愚公为“君”,智叟则称愚公为“汝”,显得不客气,也说明了智叟对愚公轻视的态度。“汝”在文言里一般是轻贱的称呼。
教师小结:愚公的妻子对移山的态度是“疑”,智叟而是“笑”和“止”。“近似之迹,不可不察”,读书时经常注意从“近似之迹”的比较中找出它们的相异之处,就可以把死书读活,发展我们的思维能力。下面再来讨论另几个人对移山的态度: 1.提问:愚公的子孙对移山的态度怎样?
学生找出“杂然相许”、“杂曰:„投诸渤海之尾……‟”两句。“杂然”、“许”写出他们纷纷赞同、坚决支持的态度。“杂曰”句则进一步写他们不仅赞同,而且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解除了愚公的妻子的“疑”,使移山之役得以顺利开始。
2.提问:那个“始龀”的“遗男”对移山怎样?
学生找出“跳往助之”一句;“跳”、“助”,说明这个孩子是乐于相助、积极参加的。
教师总结:上面我们比较了除愚公以外的几个人对移山的态度。现在我们把课文中的有关部分再朗读一遍。学生朗读(从文章开头读到“其如土石何”)。
3.布置思考题:愚公是坚决主张移山的,有人就说他笨。“愚公”这个名字本身也表明他是个“笨老头”。请大家课外再认真读一读文章,想一想:愚公到底笨不笨?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
一 人物分析:愚公实不愚,智叟未必智。二 这则寓言的深刻教育意义。三 继续学习和巩固若干文言词句。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 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一)提问:愚公多大年纪?(年且九十)太行、王屋二山有多大多高(方七百里,高万仞)凭愚公的一点力量能不能把山移掉?(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那么愚公坚决主张移山,是不是太笨了呢? 在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展开充分讨论以后,教师继续启发提问:要看愚公笨不笨,关键在于弄明白他对移山这件事是怎么考虑的。请先想想:是什么情况引起愚公移山的动机的?
学生回答“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教师讲解“惩”字 含义:惩,苦,是意动用法;此句意即“以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为苦”。板书:痛感迂、塞之苦。追问:山移掉以后的好处,愚公想过没有?
学生找出“指通豫南,达于汉阴”。“指”、“达”与上文“迂”、“塞”相对;阴,是水南山北。教师板书:确知移山之利。
追问:那么,愚公认为山一定能移掉的理由是什么呢?他是怎样针锋相对地驳斥智叟的反对和嘲笑的? 学生找出“汝心之固……何苦而不平?”
启发:这段句子念起来感到特别有力,这是什么原因呢?
教师引导学生体会“顶针”的修辞作用:一句顶着一句,充分表现出语言的力量。“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是对“甚矣,汝之不惠”的有力回答;“……子又生孙,孙又生子……”顶针法的连续运用,显得子子孙孙,绵延不绝,最后总结一句“子子孙孙无穷匮也”,使人感到特别有力。继续追问:“而山不加增”,这个“而”字的作用是什么?“加增”是什么意思?
教师引导学生体会“而”字的转折作用;“加”是“更”的意思,“加增”就是“更增高”,不是“增加”的倒装。子子孙孙无穷尽,然而山不会更增高了,挖去一点就少一点,这样一算,自然引出了一个结论:“(山)何苦而不平?”这个结论水到渠成,很有说服力,无怪智叟要“亡以应”了。这就说明愚公在移山之前考虑得很周到,他不仅“痛感迂塞之苦”,“确知移山之利”,而且还“深明可移之理”(板书。)一个笨的人能这样考虑问题吗?
进一步追问:那么为什么有人觉得愚笨呢?
教师启发谈话:这样的事在现实生活中也是屡见不鲜的,例如雷锋同志,不是也有人说他是“傻子”吗?这是什么原因呢?通过谈话,引导学生认识:要解决愚公笨不笨的问题,关键在于用什么观点去看愚公移山的精神。用“为子孙后代造福”的观点去看,愚公不仅不笨,而且是一个大智大勇的人。这叫做“大智若愚”。
(二)提问:既然愚公不笨,那么反对愚公移山的那个智叟,是不是聪明老头呢?
学生议论,教师小结:智叟知难而止,无所作为,这种人自以为聪明,其实不过是一点“小聪明”罢了。可见“愚公实不愚,智叟未必智”。这就是这篇寓言中“愚公”和“智叟”的取名所寓有的深意。“叟”是老人的意思。
(三)提问:我们再来看一看最后一段文章。有人说,这个故事到最后还是靠了神仙的力量把这两座大山搬走的,这样看来,愚公到底是无能的。你们同意这个观点吗?
学生齐读最后一段,自由发表意见,教师小结:“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说明愚公移山的决心行动(不已),使山神都害怕了,不得不向天帝报告;“帝感其诚”,愚公精神(诚)连天帝都感动了。这不仅不是说明愚公的无能,相反,恰恰显示了愚公移山的力量之大和精神的感人之深。愚公千百年来被人称颂,正是由于他这种排除千难万险、不达目的不止的顽强精神。二 课堂练习:
(一)学生齐读全文,要求:从文章的遣词造句、谋篇立意,进一步体会文章的深刻寓意。
(二)指定一个学生口译第3自然段,如有误译,共同订正。
(三)发课堂练习资料:
给下面一段文字加上标点符号,并概述大意。
甲乙二生共读《愚公移山》。生甲掩卷长息曰:“甚矣,愚公之愚!年且九十而欲移山,山未移身先死矣,焉能自受其利乎?”生乙曰:“愚公之移山也,盖为子孙造福,非自谋其私也。以利己之心观之,则谓愚公不惠;以利人之心观之,则必谓愚公大智大勇也。”生甲亡以应,默然而思。生乙复曰:“今欲变吾贫穷之中国为富强之中国,其事之难甚于移山。我十二亿中国人皆为愚公,则山何苦而不平?国何苦而不富?”生甲动容曰:“善哉,君之所言!愚公不愚,我知之矣。”(发给学生时不加标点)检查练习结果:
1.指定学生加标点并口述大意。
2.要求学生找出其中两个倒装句(“甚矣,愚公之愚”、“善哉,君之所言”)并作解释。
3.要求学生找出这一段文字中的关键句(我十二亿中国人皆为愚公,则山何苦而不平?国何苦而不富?)教师点明:学习愚公移山的精神,为祖国的四化建设奋斗不懈,这就是我们从《愚公移山》这个寓言故事中受到的有益启示和深刻教育。三 布置作业:
(一)背诵全文。
(二)结合作文教学,写《老愚公的故事》(不是翻译)。
(三)“思考和练习三”(适当补充内容)。附 教学参考资料:
1.《文言文的语言分析·愚公移山》,(南通师专中文科《科学与研究》丛书之一,张拱贵、黄岳洲著。)2.钱梦龙《〈愚公移山〉教学实录》,(见《语文战线》1981年第8期。)(饶杰腾 主编《中学语文教参新编》初中第五册)
教学目的:
一诵读课文,做到字音正确,停顿恰当,并注意语气。
二了解全文内容,理解其中深刻的寓意。
三了解一些常见的文言词语的意思和用法。
教学设想;
从第五册开始,文言文集中编排单元。这给学习文言文带来了方便,也提出了问题。方便的是,集中学习文言文,有利于培养学生文言语感,以新带旧,学起来比较容易些;问题是,前面四册教材的文言文数量较少,而且与现代文混合编排在一个单元里,可以说,学生对文言文还比较生疏,这又给集中学习文言文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前面的准备不足。
因此,五六册的文言文教学,需要有一个总体设计,由浅入深,遵循学习文言文的规律,按照教材的规定,从诵读训练开始,在“读”上下功夫。然后,再逐渐的深入到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上去。
读文言文,一是读准字音,二是读好停顿,主要指句中的停顿。一个长句中,哪个词与哪个词连在一起读,不该连在一起读,就决定了句子内部的自然停顿。读好句中的停顿,句子的意思也就大致明白了。
熟读能够成诵。背诵文言文的篇或段,也是五六册教学的重点。所以,加强读的训练,有益于背诵。
对课文内容的掌握,按照教材规定,能够领会文句的大体意思,懂得文章的主旨就行了。因此,教学中,不一定要直译课文,大体意思知道了,就基本上达到了要求。在这个基础上,着重指导学生弄懂文章的主旨。
课文中遇到的常见的文言词语,包括古今意义不同的词,一词多义的词,以至通假字、虚词等,选择重点的,让学生了解它们的意义或用法。所谓重点,一般来说,限于课后练习所列的词语。
本课教学目的,依照以上的认识而制定。教学重点、教学过程,乃至作业,都从教学目的出发,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
教学时数: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
一读准下列字音:
仞惩塞(惩山北之塞)迂汝曾(曾不能损魁父之丘)遂荷叩箕畚龀匮亡(亡以应)厝朔
二读好下边句子中的停顿:
1.惩山北之塞
2.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3.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4.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
5.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三借助教材上的注释。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
学生自己放声读一遍课文。其间,遇到读不准或不会读的字,看注释或查字典。教师不予指导。
二互读课文。
两个学生一组:一个学生读,一个听。听者发现读音有错,当即指出。两人对某字的读音意见不一致时,记下这个字,留待一会儿解决。如是,二人各读一遍。
三订正读音。
教师逐一出示写有下列字的卡片(或将下列字集中写在一块小黑板上),请学生个体回答,集体订正。正音时,有意识引导学生了解字词的意思。为后边了解课文内容做准备。
万仞惩山北之塞迂汝曾不能遂荷担者叩石
箕畚始龀穷匮亡以应一厝朔东
四再读课文。
学生再次放声读一遍课文。教师提示:注意读准字音。
[说明]至此,学生已经读了三遍课文,听读了一遍;加上正音(并有释词),可以说,教师借助“读准字音”这一要求,基本上实现了熟读课文的目的。在反复的朗读中,相当一部分学生会对课文内容有所了
解,这就为完成后边的教学环节打好了基础。但这并不算完全达到了“读”的要求,下一步,通过指导“读好句中停顿”,再读课文的重点语句,并为完成“了解课文内容”这一教学目的进一步做铺垫。
五读好停顿。
教师逐一出示下列语句(制成卡片,或写在小黑板上),请学生读出其中的停顿,然后,对为什么这样读作一点解说。其间,随时提示学生会借助注释来读,慢慢培养使用注释的习惯。
下边语句中所画的“/”为停顿处,供参考。
惩/山北之塞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
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说明]句中的停顿,一般依据句意或一定的语法关系来读,但又不能限制的过于死板。有的长句,可以停顿两次。这里没有标示出来,是为了供施教时灵活掌握。因为读好停顿,一是为了会读文言文,二是为了弄明白句意。初始阶段,不必为究竟在什么地方停顿而纠缠不休,只要明白了句意,就基本上达到了目的。学生随着读文言文数量的增多,尤其是随着对内容的深入理解,会慢慢读好句中停顿的。
六试译课文。
两个学生一组,由一位学生根据书上注释和自己的理解,串译课文大意;另一位学生订正或补充。二人遇到不会解释或意见不一致的语句,将它们画下来,留待一会儿解决。
[说明]在前面诵读的基础上,大部分学生对课文语句的意思能够做到大体了解。两人互相研究、讨论,创造了较准确了解课文内容的条件。提倡借助注释来疏通文意,这也是在培养学生一种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
此时,教师作巡视,注意了解学生出现的问题,使后面的教学更有针对性。
七集体讨论。
每一组提出疏通文意时遇到的问题,全班研究、讨论。意见不一致时,教师适时给予点拨。
待学生没有问题再提,教师提出下列语句,指定学生说出大意,以检查刚才学生们自译的效果,也是将重点突出,以加深学生的印象。若下列有的语句,学生们已提出,此时教师不必再检查。
说出下列语句的意思和加点词的意思。
1.方七百里
2.河阳之北
3.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4.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5.叩石垦壤
6.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7.甚矣,汝之不惠
8.而山不加增
9.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八听读课文。
教师读课文,学生听读。要求:边听边想每句话的意思,不看书。
[说明]这个环节,是在前面读、译、议的基础上,通过听读,回忆强化学生对课文文意的了解,也是对前面施教内容的小结。
以上,可安排一课时教学。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
一理解本文深刻的喻意。
二积累文言常识。
教学过程:
一研究内容。(讨论如下几个问题:)
1.能用一句话概括这篇课文的意思吗?(本文写了愚公移山的故事)
2.你认为愚公是不是很“愚”呢?为什么?
(讨论这个问题,要紧扣课文内容。要点是①愚公是为了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而决心移山的--“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②下定了决心移山,就毫不动摇--“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③故事的结尾,终于感动了天帝,将山搬走。移山的成功也说明愚公不“愚”)
3.智叟的话似乎也有道理。他是不是很“聪明”呢?
(回答要点:表面看起来,智叟好像是聪明。因为愚公毕竟“年且九十”了,两座山又这样大,很难移走。但是,他却没有看到愚公一家子子孙孙不断挖下去,“山不加增”,终于会成功的哲理。他讥讽、阻拦愚公移山,更说明他不是“智”,而是真正的“愚”)
4.叫愚公的做事并不“愚”,叫智叟的做事并不聪明。课文要告诉人们什么道理呢?
(面对困难,要敢于斗争,坚持不懈地努力,终会取得成功。能够这样做的人,才是聪明的)
5.怎样理解课文的神话结尾?
(这是对愚公移山巨大力量和伟大精神的肯定和歌颂。也表达了古代人民借助想象,寄托于神话,向自然斗争并取得胜利的愿望。这个神话结尾,增强了故事的艺术效果,使“愚公移山”的形象更为高大、感人)
6.这是一篇古代寓言,它着重塑造了愚公的形象,通过愚公移山的成功,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呢?
(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奋斗)
[说明]这6个讨论题,旨在理解全文深刻的喻意。有两点注意:①学生的回答,不必如教案所写参考答案一样,重要的是看他们的理解。②第5题,学生可能答出反映了“封建迷信”或“作者的思想局限”这一类内容,教师注意引导。
二词语练习。
学生做课后练习三、四。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积累文言常识。先个体做,后全班订正。
有条件的,可适当补充以下内容:
1.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始一反焉(反--返)
汝之不惠(惠--慧)
河曲智叟亡以应(亡--无)
一厝朔东(厝--措)
无陇断焉(陇--垄)
三背诵课文。
背诵教材指定的段落“河曲智叟笑……亡以应”。
方法:给2-3分钟自己背;然后,教师读这段话,学生随之默读(不看书);请若干学生站起来试背,全班背。大约5-7分钟完成。
四扩展研讨。
读练习五第1题。讨论“我们今天仍然需要'愚公移山'的精神吗?为什么?”
[说明]此题旨在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深化对课文中心意思的理解。研讨时间不要过长,注意把握讨论的话题。
布置作业。
1.再背课文要求的段落,直至记牢。
2.写一篇读后感。
参考题目:愚公不“愚”、有志者事竟成--读《愚公移山》有感
译文:
太行、王屋两座山方圆700里,高七八千丈,本来在冀州南边,黄河北岸的北边。
北山下面有个名叫愚公的人,年纪快到90岁了,住在大山的正对面。由于北边的大山挡路,出来进去都要绕道,他感到很苦恼,就召集全家人商量说:“我跟你们尽一切力量把这两座大山挖平,(使道路)一直通到豫州南部,到达汉水南岸,好吗?”大家纷纷表示赞同。他的妻子提出疑问说:“凭你的力气,连魁父这座小山也难挖平,能把太行、王屋怎么样呢?再说,挖下来的土和石头往哪儿搁?”众人说:“把它扔到渤海的边上,隐土的北边。”于是愚公率领儿孙中能挑担子的几个人(上了山),凿石头,挖土,用箕畚运到渤海边上。邻居京城氏的寡妇有个孤儿,刚七八岁,蹦蹦跳跳地去帮助他,冬夏换季,才能往返一次。
河曲智叟讥笑愚公,阻止他干这件事,说:“你简直太愚蠢了!就凭你在世上这最后的几年,剩下这么点力气,连山上的一棵草也动不了,又能把土块石头怎么样呢?”北山愚公长叹一声,说:“你的心真顽固,顽固得没法开窍,连孤儿寡妇都比不上。即使我们死了,还有儿子在呀;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儿子又有儿子,儿子又有孙子;子子孙孙无穷无尽,可是山却不会增高加大,还怕挖不平吗?”河曲智叟无话可答。
握着蛇的山神听说了这件事,怕他没完没了地挖下去,向天帝报告了。天帝被愚公的诚心感动了,命令大力神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走了那两座山,一座放在朔方的东部,一座放在雍州的南部。从这时开始,冀州的南部直到汉水南岸,再也没有高山阻隔了。
【总体说明】
学文言文,熟读课文是第一件要做的事。课文读得不顺畅,像字音读不准,句中停顿读得不恰当,是不利于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基本内容的。
读课文的方法很多。齐读、自读、互读等等,根据课文实际和学生实际选择方法。但是,不论采用什么方法,都要有益于提高教学效率,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和积极性、主动性。这是我们编写这课教学方案以及其他文言文教案的重要原则之一。
14.《诗经》二首 ◎课前自主
【走进作者(品)】
如果说中国的诗是浩瀚的海洋,那么《诗经》就是这片海洋的发源地;如果说中国的诗是高耸的山峰,那么《诗经》就是这座山峰的奠基石;如果说中国的诗是绚丽的花园,那么《诗经》就是这座花园里的奇葩。《诗经》是中国诗歌乃至整个中国文学一个光辉的起点。是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又名《诗》《诗三百》《三百篇》。自西汉武帝始称为《诗经》,意为诗歌的经典。共305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其中最有价值的部分是“风”。“风”又叫“国风”,是当时各诸侯国的民歌。因此有时又用“风”代指《诗经》。“邶风”“卫风”就是“邶国的民歌”,“卫国的民歌”。●诗歌形式以四言为主
●章法上具有重章叠句反复咏唱的特点。
●在表现手法上主要运用赋、比、兴手法(参课后练习第二题)。赋”:陈述铺叙的意思。
“比”:就是比喻,对人或事物加以形象的比喻,使其特征更加鲜明突出。“兴”: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的发端,以引起所要歌唱的内容。●《诗经》的“赋”“比”“兴”和“风”“雅”“颂”合称“六义”。
【背景感知】(略)【预习检测】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静女其殊()踟蹰()()
卜筮()愆期()偕老()
淇水汤汤()美人之贻()
2.根据课文填空。
()我彤管 乘彼()垣()首踟蹰 说()女美 士()其行 匪我()期 3.解释下列词语: 蚩蚩:
愆期: 复关: 咎:
无与士耽: 其黄而陨:
二三其德:。女也不爽:
夙兴夜寐: 不思其反:
4.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项是()
A.《左传》《史记》《资治通鉴》是历史散文的三个里程碑,其中《史记》和《资治通鉴》的体例是一样的。
B.律诗、绝句、词、曲在字数、平仄、押韵、对仗等方面都有格律规定,都不能称为古体诗。
C.在中国古代文学的长河中,现实主义的《诗经》和屈原浪漫主义的骚体作品交相辉映,并称“风骚”。
D.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主张的是唐代诗人白居易。
【课文初探】
5、《氓》叙述了一个什么故事?请简单概括情节。
6、《氓》采用了什么方法描写“氓”和女主人公的性格?
7、女主人公从自己的遭遇中得到的最痛楚的认识是什么?(请用原诗句回答)
◎堂上演练 【夯实双基】
1、对下列注音进行判断并纠正错误。
第一首 《邶风•静女》
邶:bèi 姝:shū 隅:yū 见:xiàn 踟:chì 躕:chú 娈:luán 炜:wěi
说:yuè 怿:yì 归荑:kuìtì 洵:xún
2、第二首 《卫风•氓》
氓:méng 蚩:chí 愆:qiān 将:qiāng
垝:guǐ 垣:yuán 筮:shì 咎:jiù
于:xū 说:tuō 陨:yǔn 组:cú
汤:shāng 渐:jiān 罔:wáng 靡:mǐ
夙:sù
咥:xì
隰:xī 泮:pàn
3、翻译《静女》全诗(分组安排)提示:
两种方法:直译-------力求逐字逐句求准确; 意译-------力求理清段意求流畅。第一段:
第二段:
第三段:
4、尝试背诵《静女》。
【疑难探究】
5、《氓》与《静女》有何异同?
【课文探究】
6、为什么自由恋爱竟以悲剧收场
◎拓展提升 【基础知识】
1、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被儒家列为五部经典著作之首。
B、《诗经》中的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又叫“国风”共有15国风,160篇。大都是劳动人民创作的民间歌谣;“雅”分为大雅、小雅,共105篇,大多为周代宫廷
乐曲歌辞:“颂”分为周颂、鲁颂、商颂,多为周天子及诸侯们祭礼时的乐歌,共40篇。
C、《诗经》反映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社会生活,共305篇,古时也称为“诗三百”。其创作方法基本上是现实主义的。
D、《诗经》中都是四言诗,普遍采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
2.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A.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B.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C、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D、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阅读《邶风;静女》,完成3~7题。
3、对这首诗词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题目“静女”,是指文静美丽的姑娘。
B.“爱而不见”的意思是说故意藏起来不出现,逗小伙子着急。
C.“说怿女美”的意思是指姑娘美丽的彤管映衬得你更美。
D“自牧归荑,洵美且异”这两句称赞姑娘送给他的荑草实在美得出奇。
4、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首诗基调欢快而富有情趣,叙写了一对青年男女约会的过程。
B.“爱而不见,搔首踟蹰”这个细节惟妙惟肖地描绘了小伙子当时那种焦灼不安的情态。
C.无论是赠彤管,还是赠荑草,都发生在同一天,可见这对青年男女的恋情已到极致。
D.这首诗除了细节描写外,还运用了双关及移情手法,因而生动活泼.富有情趣。
5、选出对《静女》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静女》是一首赋体诗,它运用“直陈其事”的手法,采用三章连唱的形式来叙写故事,感情回环往复,内容富于变化,充分体现了民族的特色。
B.本诗以生动的语言,风趣的细节,表现了一对男女青年热恋中的情趣,人物神形毕现,呼之欲出。
C.“说怿女美”、“匪女之为美”这两句借物抒情,意涉双关,表面上男青年是在赞美姑娘馈赠给他的信物,实则表达了他对姑娘挚爱之情。
D.“自牧归荑,洵美且异”用借代的手法,以初生荑草白而柔嫩的特点,象征爱情的真诚和纯美。
6、选出对“彤管有炜,说怿女美”二句翻译正确的一项()
A.红色的彤笛有色彩,漂亮的乐器让我喜爱。
B.彤笛鲜艳又光亮,漂亮的乐器真让我喜爱。
C.彤笛鲜艳又光亮,美丽的姑娘更让我喜爱。
D.彤笛鲜艳又光亮,静女叮嘱我要喜爱它。
7、下面对此诗赏析错误的二项是()
A.此诗以第一人称“我”——男青年写第一次恋人的约会的情景。
B.全诗三章,二章重在写场景,一章重在写心理。
C.第一章写青年之约,第二章写青年之恋,第三章写青年之诚。
D.作者由静女而彤管,由荑而静女之情,把人、物、情巧妙地融合起来,表现了男女青年热烈的纯朴的恋情。
E.诗歌重章复唱,不注重细节描绘,从大处着笔,风格朴实,增添了艺术魅力。
8、《氓》下列诗句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A、尔卜尔筮(shì),体无咎(jiù)言
你用龟板、蓍(shī)草占卦,没有不吉利的预兆。尔,你。卜,用火烧龟板,看龟板上的裂纹,推断祸福。筮,用蓍草的茎占卦。体,卜筮的卦象。咎,灾祸;蓍,一种草。
B、于嗟女兮,无与士耽(dān)
唉,姑娘呀,不要担心心爱的男人。士,男子的通称;耽,担心。
C、士之耽兮,犹可说(tuō)也
男子沉溺在爱情里,还可以脱身。说,通“脱”。
D、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姑娘沉溺在爱情里,就无法摆脱了。
9、下列诗句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A、将子无怒,秋以为期:请你不要生气,把秋天订为婚期吧。
B、乘彼垝垣,以望复关:登上那倒塌的围墙,遥望那复关(来的人)。
C、士也罔极,二三其德:男人的爱情没有定准,他的感情一变再变。
D、信誓旦旦,不思其反:誓言如在早晨,没想到你会变心。
10、比较下面两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组是()(1)言既遂矣,至于暴矣
(2)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3)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4)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A、(1)与(2)相同,(3)与(4)相同。
B、(1)与(2)相同,(3)与(4)不相同。
C、(1)与(2)不相同,(3)与(4)相同。
D、(1)与(2)不相同,(3)与(4)不相同。
11、对文中有关词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载笑载言”中“载”字的含义和成语“载歌载舞”中“载”字的意思是一致的。
B、“夙兴夜寐”即早起晚睡,和现在的成语含义相同。
C、“及尔偕老”意为等你老了,与现在常讲的“白头偕老”不相同。
D、“信誓旦旦”即真诚恳切地发誓,和现在的成语含义相同。
12、下列对该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的女主人公以无比沉痛的口气,回忆了恋爱生活的甜蜜,以及婚后被丈夫虐待和遗弃的痛苦,读来十分感人。
B、这首诗所写的婚姻悲剧,反映了当时社会普遍存在的情与礼的矛盾与夫权对妇女的压迫。
C、本诗充分运用了赋比兴交替使用的手法,时时注意情与景的结合,诗两可窥见古代的集市贸易和婚嫁礼俗。
D、诗中一条淇水贯穿全诗,淇水水流的变化揭示了人物悲剧命运的必然性。
13、简要分析《氓》诗中男女主人公的性格:
男主人公:
女主人公:
14、写出下列诗句中加点字词的古今意义。
①至于顿丘:古义 ;今义
②秋以为期:古义 ;今义
③泣涕涟涟:古义 ;今义 ④渐车帷裳:古义 ;今义
⑤总角之宴:古义 ;今义
【阅读提升】
15.对《诗经•相鼠》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相鼠有齿,人而无止。人而无止,不死何俟①!
相鼠有体,人而无礼。人而无礼,胡不遄死②?
注:①俟(si),等待。②遄(chuan),速或快。
A.这首诗三章,每章四句,将那些不知廉耻的贪官污吏、达官贵人揭露得体无完肤,骂了个痛快淋漓,表现了当时的劳动人民对统治者的憎恨和鄙视。
B.从思想内容上看,这首诗和《硕鼠》都表现了劳动人民对统治者的压迫剥削的不满,但这首诗显得更有思想深度,更有境界。
C.从艺术手法上看,这首诗和《伐檀》都运用了铺陈和比喻的手法,但,《伐檀》还用了起兴手法。
D.《伐檀》《硕鼠》《相鼠》三首诗都有民歌的风俗,同属《诗经》的“国风”,都具有现实主义的特色
【写作训练】
改写《静女》为300字左右的小话剧。
14.诗经二首 ◎课前自主 1 略;
2、略
3、蚩蚩:课文翻译为“老实”,另有版本翻译为“嘻皮笑脸”。愆期:耽误、拖延日期。
复关:地点。本文借指“在复关的那个人”。
咎:灾祸。
无与士耽:沉溺而不能自拔。其黄而陨:飘落。
二三其德:他的品行变化无常。女也不爽:差错(毫厘不爽)。夙兴夜寐:早上。
不思其反:没想到你会变心。
4、答案为A。讲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题中即考到了本课所学的有关古体诗和《诗经》的知识。这类知识应在平常的课文学习中逐步积累,然后形成系统知识。本题题干要求找出错误的一项,这就是说,有三项是正确的。《史记》是纪传体,《资治通鉴》是编年体。A项中说“《史记》和《资治通鉴》的体例是一样的”,属明显错误。
5、一个女子由向往爱情到与负心男子决裂的故事。
6、对比手法。氓在态度上前后对比,“我”由追求到决裂的对比。
7、士之耽兮,犹课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堂上演练 隅:yú踟:chí荑:tí
2、蚩:chī罔:wǎng
3、文静的姑娘多漂亮,等我在城角好地方。你躲藏起来看不见,我抓耳挠腮又彷徨。文雅的姑娘多美好,送我一支红管箫。红箫颜色多亮丽,美得让我乐陶陶。赠我郊外白茅草,的确又美又奇妙。不是茅草多美丽,美人赠送乐逍遥。
4、略
5、明确:《氓》与《静女》都是《诗经》中优秀的爱情篇章但两者无论是思想感情还是艺术特色都有异同。首先是思想感情上,两首诗都表现了追求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静女》大胆热烈的爱情表白是自然健康的人性之歌。《氓》的主人公感情更为复杂,初始她怀着爱情的忠诚决心“及尔偕老”建立了家庭,因此丈夫的负心就给她造成了巨大的感情伤害,但她并没有现在“静言思之,躬自悼矣”的痛苦中不能自拔,而是在总结出“无与士耽”的教训后,决心“反是不思,亦已焉哉”,义无反顾地离开丈夫,开始新的生活,更表现了人格的尊严。
而在艺术特点上,两首诗都写得十分动人形象。如,同时盼望着约会中迟到的恋人,《静女》中的男子是“搔首踟蹰”,焦急和烦躁全然没有掩饰,而《氓》中的姑娘却“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抑制不住的眼泪泄露了深埋心底的爱情。再入,写女子给男子的馈赠,《静女》写恋爱时节赠的是浪漫的茅草,《氓》写结婚,带上的是整车的嫁妆,准确的写出了民间习俗和人物在不同情境中的表现。
6、(以下内容为课后整理)
生1:先纠正一下这问题的问法,好象自由恋爱一定是幸福的一样。在现实中,这一观点站不住脚。(老师表示认同)回到课本里去,这场悲剧应该由女主人公买单。她不识人,人家一求婚,她就答应了,迫不及待地把自己嫁出去。头脑发热,没有心计。不像静女中那姑娘还躲起来考验一下小伙子。她这种表现,说得好听就是对爱情的忠诚,说得不好听是失去理性。
生2:这与社会背景有关。封建社会里女子地位低,(有学生纠正是奴隶社会)奴隶社会中女子地位就更低了,完全是男人的奴隶。(爆笑)她们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嫁个流氓就随流氓了,没有严密的法律制度去维护她们的权利。所以说一个女人的悲剧是社会的悲剧。要消灭这悲剧,只有男女平等一条路。(教师表示十分欣赏)
生3:不同意扩大化。这故事中对立的双方就是两个人,女子固然轻信,是她不好,但是,根源是在那男子身上。这家伙整天游手好闲,文中也没交代他的工作,估计是拈花惹草去了。诗句“二三其德”很能说明问题。应该让氓承担全部责任。(教师追问,你是法官,是同意他们离婚,还是不同意呢?)同意。让这女的重获自由。尊重她的心声。
生4:主要原因是氓。他看不上自己老婆了,认为她老了,不好看了。呵呵。(学生笑)有什么好笑的?文中有写桑树叶子的句子就是说明她自己老了,暗含着她丈夫不再爱她了。(教师追问:女子青春不在难道是她的过错吗?)不是,关键是男人的心态要好。你想啊,现在女的老的快,男的呢,没什么变化。男人要懂这个规律,好好地爱自己的妻子。
师:大家说的都挺有理,最重要的是把文本利用起来了,不是无稽之谈。我在这里提供几种说法,供大家参考:(学生记笔记,教师板书边解释)
1、士之变心说(前有伏笔,“不见复关”,他到哪去了?后有照应“士二其行”)
2、伦理道德说(家人反对自由恋爱。本来已经给你找好了勤劳忠厚的王老五,你偏偏不要。好了,现在被你抛弃了吧?“兄弟不知,歙其笑矣”。有点幸灾乐祸哦。)
3、社会制度说(经济落后的社会,男子骗情其实为骗财,看,拿的是布,换的是丝,而且空车子来,连人和嫁妆一起搜刮了。婚后估计挥霍得差不多了,就不客气了。扁~~~~恩格斯说:“家庭、婚姻反映出经济关系”,此言不虚。而且女生平等问题一直得不到解决。)
4、年老色衰说(用比的句子,学生也说了)
◎ 拓展提升 【基础知识】
1、D.
2、C(应在主谓之间停顿: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3、C,4、C,5、D(比喻手法),6、B,7、(B一章重写场景,二章重写心理;E注重细节描写)
8、B,9、D,10、A,11、C,12、D,13、男主人公:男主人公:始乱终弃,用情不专;女主人公:女主人公:勤劳、温柔、坚强。
14、①古义:到;今义:连词,提及另一事物②古义:把……当作;今义:认为③古义:眼泪;今义:鼻涕 ④古义:浸湿;今义:逐步⑤古义:欢乐;今义:酒席
【阅读提升】
15、讲析:《相鼠》是一首具有现实主义创作特色的古民歌,如同原高中老教材的《伐檀》《硕鼠》一样都出自《诗经》的国风。全诗三章,重章叠句。题中四项主要是围绕作品的主题思想、艺术手法、写作特色设题,解答此类题要善于从已学的相关课文所积累的知识能力中寻求思路并注意作比较阅读。“相鼠”是“有皮、有齿、有体”,而作威作福的统治者是“无仪、无止(即不知耻)、无礼”,诗歌抨击得淋漓尽致,极尽憎恶与鄙视。但是与中学课本篇目《硕鼠》相较,后者的末尾还有“乐土、乐国、乐郊”的理想追求,即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乐园。故此《硕鼠)更有思想深度、更有境界。答案应该是B。
【写作训练】(课后整理)教师从学生习作中挑出最好的一个剧本,并请出写此剧本的小组表演。
师:先秦时,诗、乐、舞不分家,载歌载舞的。所以先秦诗歌往往具有很强的表演性。千载之下,让我们在时空隧道里乘风逆行,在溶溶月色中去领略《诗经·邶风·静女》中那馨香的约会吧!
第一幕,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第二幕,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第三幕,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人物:“我”(扮演者:黄建金)和“静女”(扮演者:范静雅)
旁白:张名杭
道具:柳树,陈秀清,曾文芳; 月亮,黄振。改编: 第六小组(成员:黄建金,范静雅,张名杭,黄振)第一幕: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时间:黄昏 地点:城之角楼
旁白:(播放音乐《My hart will go on》)“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我‟和静女青梅竹马,两小无猜,一转眼到了情窦初开的年华……”
男:(走上舞台,抬头望月)“凉风有信,秋月无边,亏我思娇的情绪好比度日如年,虽然我不是玉树临风,潇洒倜傥,但我有广阔的胸襟跟强健的臂弯。”(在台上久久徘徊,左顾右盼。)
女:(躲在角楼里捂着嘴偷偷的笑,在小伙子背过身去的时候,偷偷把头探出来,小伙子回头的时候,一伸舌头又把头缩了回去。)
男:(在舞台上走的更急促了,焦急的抓耳挠腮。)“等你等到我心痛……”
女:(在小伙子背对角楼的时候,从角楼后边蹑手蹑脚地走出来,悄悄地走到小伙子的身后,偷偷地蒙上了小伙子的眼睛。)第二幕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时间:月芽儿初升 地点:城之角楼
(两人并排坐在角楼的下边,播放音乐《莫斯科郊外的晚上》)
女:(从怀里摸出一支红笛子,在小伙子的面前闪了闪。)“金哥,我喜欢听你吹箫,送给你!”
男:(从衣袖里掏出一只红艳艳的苹果)“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两只手紧紧握在一起,红箫和红苹果交相呼应。)
(旁白)“红色,那分明是心的颜色!红色,那分明是火的颜色!红色是爱情的见证,更象
征着爱情的真挚和热烈!”)男(深情地)“在天愿为比翼鸟!” 女:(眼含热泪)“在地愿为连理枝!” 第三幕: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时间:月儿当空 地点:郊外
旁白:(“我”和“静女”在郊外散步,继续播放音乐《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女:(弯腰采了一棵纯白的荑草,双手递给了小伙子。)“金哥,你看这草儿美不美?” 旁白:(白色是雪的颜色,是云的颜色,象征着爱情的高尚和淳朴。)
男:(郑重地接过了草,不看草,却拉住姑娘手,盯着姑娘目不转睛地看。看得姑娘直低头。)“手如柔荑,肤如凝脂,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草儿虽美,但你比草儿美万倍!”(两只手紧紧握在一起!)男:“执子之手,” 女:“与子偕老!”
旁白:“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在下一幕中,艳丽如桃花的静女将在亲友的祝福声中成为阿金的最美的新娘,在这里我们祝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全班热烈的掌声经久不息)
《诗经》二首教案
《诗经》二首
教学设计
一.教材简析:
《关雎》《蒹葭》是《诗经》中表达古代人民追求美好爱情的经典作品。这两首诗句式整齐,结构清晰,语言朴实,其内容和行文章法是比较容易理解把握的。因此学习重心应该引导学生感悟和欣赏诗歌形式和内容上的美。
在两首诗歌的处理上,我准备重点点拨《蒹葭》的学习,然后让学生运用学到的方法去分析《关雎》。
二.学习目标:
1.了解《诗经》的有关知识,掌握学习四言诗歌的方法。并力求让本节课成为点燃学生对《诗经》学习兴趣的“星星之火”。
2.在对诗歌的反复朗读和吟咏中,体会诗歌的“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3.理解和体会诗中所表达的美好情感。
三.时间安排:一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1.查阅《诗经》的有关资料。
2.大声朗读诗歌,并运用工具书和页下注释了解诗句大意。
3.用一两句话概括两首诗歌的主要内容和思想感情(参考课文提示)。
二.导入新课:
金庸小说《倚天屠龙记》第一回中有这样的片断:“文武双全的何足道为郭襄弹了一曲《蒹葭》,全心沉浸在琴声之中,似乎见到一个少年在山泽之中漫游,远远望见水中小岛站著一个美丽温柔的少女,于是不理会山隔水阻,苦苦追寻她的身影„„ ”何足道为什么选择《蒹葭》这首诗歌呢?非常高傲的他想委婉表达什么样的心思呢?今天我们就走近《蒹葭》,走近《诗经》,聆听华夏先民的吟唱,感受东方文明的辉煌。(板书课题)《诗经二首》《蒹葭》
三.走进文本:
(一)交流展示 展示你搜集到的和《诗经》有关的知识。
(二)读出美
1.读准,读准字音,教师适当点拨四言诗的朗读技巧:四言诗的诵读,一般读成“
二、二”节拍,即读二字后稍作延长或停顿。
2.读懂,用自己的话描述诗歌的内容。并分析导入新课时的问题:何足道含蓄地向郭襄表达了怎么样的感情?
3.读美,通过画面再现意境,配乐渲染气氛,体会诗歌的音乐美与绘画美。
(三)发现美
体会诗歌形式上和内容上的美,适当点拨诗歌重章叠句的写法,“兴”的手法的运用,并且体会主人公对美好事物锲而不舍的追求的精神。
(四)创造美
仿写《蒹葭》,参考《在水一方》
(五)运用所学的方法,分析《关雎》,在“读出美”“发现美”“创造美”的三个环节中,让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个,然后交流展示。
四.拓展延伸:
1.电影《夜宴》中,周迅和腾格尔演唱的《越人歌》的歌词,也是活用《诗经》里面的《越人歌》,你能通过搜集资料了解歌词的含义吗?并且想想,导演用《诗经》中的诗歌,表达了人物当时什么样的心情?
2.电视剧《还珠格格》插曲《当》的歌词耐人寻味,其实也是活用了《诗经》里面的一首《上邪》,你能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原诗的含义吗?
3.台湾女作家琼瑶非常喜欢《诗经》,不仅在自己的作品中多次引用《诗经》中的句子,就连自己的笔名“琼瑶”,也是活用《诗经》中《卫风·木瓜》的一句。你能找到这一句吗?
五.板书设计
《诗经》二首
《蒹葭》 《关雎》
读出美 发现美 创造美
《诗经》二首
作者:璐西 出自:教案专页 浏览/评论:870/1
日期:2007年12月11日 16:46
知识目标
1.了解《诗经》的一般常识,体会《诗经》开创的现实主义风格。
2.了解两首诗的结构和主题。
3.掌握文中重点实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4.了解四言诗的特点,重章叠句的形式。
能力目标
1.理解鉴赏《诗经》中开创的“赋、比、兴”诗歌艺术手法。
2.培养通过诵读对作品进行理解和欣赏的学习习惯。
3.通过对本诗的写法分析,形成初步鉴赏诗歌的能力。
学习重点
1.理解鉴赏“比、兴”的表现手法和重章叠句的结构形式。
2.理解《关雎》中幻境的妙用,分析《蒹葭》中的人物形象。
学习难点
1.理解鉴赏“比、兴”的表现手法。
2.学会诵读的基础上,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学习实践
在网上查询有关《诗经》的资料,每人搞一个《诗经资料汇编》,看谁搞得好。
解题
关睢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它收录了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按内容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又称“国风”,是各地的民间歌谣。《关睢》选自十五“国风”中的“周南”,是“国风”的第一篇,也是《诗经》的第一篇。把它放到三百篇之首,既说明了它的重要,也说明了古人对它的评价很高。
《关睢》是我国爱情诗的开山之作。抒写了一个痴情男子对一位端庄美丽的女子的爱慕和追求。全诗语言质朴明快,感情真挚、纯洁,充满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
蒹葭
《兼葭》是秦国的民歌,是一首爱情诗,写爱情中的一个辞痴情人的心理和感受。十分真实、曲折、动人。“兼葭”是荻苇、芦苇的合称,皆水边所生。《诗经》中的诗歌常常从第一句话中选取两个字作为题目。
结构分析
关睢
《关睢》共五章可分三层。请划分层次,并概括每层的意思。
参考:第一章是第一层。借睢鸠和鸣来起兴,写“淑女”是“君子”的好配偶。第二、三章是第二层。这两章借荇菜难采起兴,写“君子”追求“淑女”不得的痛苦心情。第四、五章是第三层。这两章写男青年彻夜难眠时,产生的美妙幻想。
解析:首章“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起兴。成双成对的水鸟在河洲上相娱相嬉,引发了作者美好的联想和憧憬:“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那位既美丽又贤惠的女子,就是他要追求的理想伴侣啊。诗一开篇,就点出对“窈窕淑女”的追求,明快而直率。此为第一层。从第二章开始,便细腻而层层深入地抒写对姑娘的爱慕和追求。姑娘河边采荇菜的美好身影撞入了这位贵族小伙的脑海中,怎么也磨灭不了。回家后,便开始了朝思暮想。第三章,是第二章的自然延伸,“求之不得,寤寐思服”紧接第二章的“寤寐求之”,已有“忧从中来,不可断绝”之感。而“优哉游哉,辗转反侧”,更通过失眠,将相思之苦推进一层。所以二、三章为第二层。第四、五章写思极之幻。在想象中,他求之既得。“琴瑟友之”、“钟鼓乐之”便是神思飞越时的幻境。此为第三层。
蒹葭
全诗共三章,每章八句。每章均分为两层,请概括出每一层的大致意思。
参考:前两句是第一层,写秋水岸边凄清的秋景。后六句为第二层,写主人公追寻心上人的艰辛和执着。
解析:每章一、二句以蒹葭起兴,展现一幅河上秋色图。这种境界,是在清虚寂寥中略带凄凉哀婉色彩,因而对诗中所抒写的执著追求、可望难即的感情,起到了很好的气氛渲染和心境烘托作用。每章的后六句展示了诗的中心意象:抒情主人公在河畔徜徉,凝望追寻河对岸的“伊人”。虽望穿秋水、执著追求,但“伊人”却缥缈阻隔、可望难即。
重点理解
关睢
1.《诗经》中多用赋、比、兴的手法,“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也就是铺陈叙述;“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也就是譬喻;“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你能就“睢鸠和鸣”、“淑女”谈谈比兴关系吗?
参考:借睢鸠和鸣,兴淑女是君子的好配偶;睢鸠这种鸟雌雄相爱,情真专一,也是男女诚挚爱情的象征,因此,又是兴中有比。
解析:本诗首章“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起兴,“雎鸠这种鸟儿雌雄相爱,情真专一,如果一只鸟先死,另一只忧伤不食,憔悴而亡”(闻一多《诗经通论》)。成对的水鸟恩爱和鸣,极容易引起诗人的联想,有了对“窈窕淑女”的追求。本句是兴中有比,兴比自然。
2.谈谈二、三章如何运用了起兴的手法。
参考:这两章借荇菜难采起兴,写君子追求“淑女”不得的痛苦心情。
解析: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物的方法叫“起兴”。起兴的作用主要靠联想来实现。
3.四、五章写小伙子彻夜难眠时,产生的美妙幻想。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参考:思念之极,产生幻境,幻境在凝想中产生,其入迷入醉的程度比起梦境还要深得多,因而也就能更生动地表现强烈的相思之情。
解析:如果用梦来表现日夜思念,已比一般的直接叙述要深一层,而用幻境就更为深刻。梦是在睡着后出现的,而幻境在凝想中产生,其入迷入醉的程度比起梦境还要深得多,因而也就能更生动地表现强烈的相思之情。
蒹葭
1.第一章中的“白露为霜”、“在水一方”采用了什么方法?
参考:以水边秋景起兴。
解析:点明季节为深秋,地点在水边,既交代了主人公出场的环境,也对主人公的心情有烘托和渲染作用。
2.本诗塑造了两个什么形象?
参考:可望而不可即的伊人和上下求索的诗人。
解析:诗中的“伊人”,从“在水一方”到“在水之湄”再到“在水之涘”,从“宛在水中央”到“宛在水中坻”再到“宛在水中沚”,地点不断的转移,缥缈难寻,可望而不可即。而诗人却从“道阻且长”到“道阻且跻”再到“道阻且右”,上下求索从未停止,表现抒情主人公坚执不已的精神。
3.阅读第一章的后六句,体会这一层中所说的“伊人”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参考:伊人是诗人痴心追寻的意中人。
解析:这一层中的伊人是诗人痴心追寻的意中人,是一个及其完美而又及其虚幻的形象,她可望而不可即。黄中松《诗疑辨证》说:“细玩‘所谓’二字,意中之人难向人说,而在水一方,亦想像之词。若有一定之方,即是人迹可到,何以上下求之而不得哉?诗人之旨甚远,固执以求之又远矣。”可见“伊人”、“一方”均非实指,而是诗人心目中追慕的理想境界。
4.在第一章中找出关于主人公的两次幻觉的描写。
参考:第一次是“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第二次是“宛在水中央”。
解析:主人公的第一次幻觉是“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大意是:明明看见对岸有个人,可是怎么走也走不到她身边。他的第二次幻觉是“宛在水中央”,大意是:忽然觉得所爱的人又出现在前面流水环绕的小岛上,可是怎么游也游不到她的身边。
5.说说第一章主要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
参考:运用的是虚实相互生发的手法。
解析:这里运用的是虚实相互生发的手法。诗人把实情实景与想象幻想结合在一起,借助“伊人”这一意象的模糊性和朦胧性,来表现主人公追求爱人的艰辛和信念,增强了诗歌的抒情性和感染力。
难点理解
关睢
1.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参考:赞颂男女爱情的诚挚美好。
解析:这是一首爱情诗,全诗通过写一个痴情男子对一位端庄美丽女子的爱慕追求,歌颂了男青年对爱情婚姻执着追求的精神,赞颂了男女爱情的诚挚美好。
2.第一章和第四、五章对于展现主题,起到怎样的作用?
参考:用睢鸠和鸣起兴,确定全诗主题,奠定感情基调。
解析:“睢鸠”这种鸟儿雌雄相爱,情真专一,如果一只鸟先死,另一只忧伤不食,憔悴而亡。第一章中,用睢鸠和鸣起兴,兴中有比,象征了男女诚挚美好的爱情。为全诗确定了主题,奠定了感情基调。
第四、五章,通过写青年男子思极之幻,生动形象地刻画出幻境中他求之既得的喜悦行为和心态。是二、三章相思之苦的延续。
第四、五章幻境中的“乐”与二、三章现实中相思的苦形成鲜明对比,将君子始终如一的强烈而真挚的爱情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充分表达了主题。
3.这首诗在结构上的突出特点是什么?
参考:采用了跳章叠咏的方式。
解析:《诗经》中的诗,在结构上多采用重章叠句的写法,而《关睢》却采用了跳章叠咏的方式。
因为此诗第一章只是为全诗确定主题和基调。第三章为了突出“求之不得之苦”用的是急促的入声韵,所以这两章都不便于最后淑女求得。
这种跳章叠咏的形式将前后两种感情表现得更为鲜明,利于充分展现主题。
蒹葭
1.“意象是融入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阅读全诗,找出诗中的主要意象。
参考:主要意象有:兼葭、霜露、秋水、伊人、诗人。
解析:意象是融入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或者是借助客观物象表现出来的主观情意。物象是客观的,它不依赖人的存在而存在,也不因人的喜怒哀乐而发生变化。但是物象一旦进入诗人的构思,就带上了诗人的主观色彩。这时它要受到两方面的加工:一方面,经过诗人审美经验的淘洗与筛选,以符合诗人的美学理想和美学趣味;另一方面,又经过诗人思想感情的化合与点染,渗入诗人的人格和情趣。如“梅”这个词表示一种客观事物,但由于古代诗人反复运用,“梅”这一意象已经固定地带上了清高芳洁、傲雪凌霜的意趣。本诗中的“兼葭”、“霜露”也是这样。
2.阅读这首诗各章的前两句,说说兼葭、霜露等意象对于表现主题有什么作用?
参考:勾勒寒霜浓重的清凉景色,渲染烘托主人公的心情和感受。
解析:诗歌借助兼葭、霜露等意象,勾勒出一幅秋苇苍苍、白露茫茫、寒霜浓重的清凉景色。这既点明了主人公此时所见的客观景色,又暗喻了诗人此时的心情和感受,使诗人愁思苦想的凄清心境在这秋凉之景中得到渲染烘托,得到形象具体的表现。
3.反复阅读全诗,分析诗中所描写的诗人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参考:是一个为了自己心爱的人而上下求索,不管艰难险阻,矢志不移的痴情青年男子的形象。
解析:诗人所追求的“伊人”的倩影一会儿“在水一方”,一会儿“在水中央”;一会
儿在岸边,一会儿在高地。本是在幻景中,在梦境中,但主人公却坚信这是真实的,逆流而上、顺流而下,不惜一切努力和艰辛去追寻她。生动深刻地表现出他对所爱者的强烈感情,真实地揭示出恋爱中一个痴情人的心理和感受。成功地塑造了一个为了自己心爱的人而上下求索,不管艰难险阻,矢志不移的痴情青年男子的形象。
写法分析
关睢
1.《关雎》的结构特点是什么?
参考:运用了跳章叠句、反复咏叹的手法。
解析:本诗中的二、四、五章采用了、反复咏叹的手法,二、四、五章内容相关,音调相同,表示了事情的发展进程。这种形式将前后两种感情表现得非常鲜明,反复咏唱,不仅不觉得重复啰嗦,反而起到了强调主题、深化感情的作用。
2.说说这首诗在表现手法上的特点。
参考:运用了兴中有比的手法。
解析:在表现手法上运用了兴中有比的手法。如:“关关睢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用成对成对的关睢在河中陆地上嬉戏的情景,象征了青年男女的钟爱之情。以关睢和鸣起兴,比喻诚挚的男女爱情的美好。
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的方法叫“兴”。兴的作用主要靠联想来实现。
蒹葭
1.全诗三章,每章八句。诗的旨意在第一章就全部体现出来了,第二、三章的内容与第一章相同,只有个别字的更换。你能概括出这首诗在结构上采用了怎样的写法?
参考:采用了重章叠句,反复咏叹的手法。
解析:这是《诗经》中的民歌常用的表现手法,大大加强了诗歌的抒情色彩和美感享受。本诗从“白露为霜”到“白露未晞”再到“白露未已”,这是时间的推移,象征着抒情主人公凝望追寻时间之长;从“在水一方”到“在水之湄”再到“在水之涘”,从“宛在水中央”到“宛在水中坻”再到“宛在水中沚”,这是地点的转移,象征着伊人的缥缈难寻;从“道阻且长”到“道阻且跻”再到“道阻且右”,则是反复渲染追寻过程的艰难,以凸现抒情主人公坚执不已的精神。
2.本诗三章的开始两句都是写景,后六句都是写寻找自己心目中的“伊人”,反复吟咏,请你说说这种写法的作用是什么?
参考:强化了诗歌的抒情性和音乐的美感享受。
解析:本诗三章的开始两句都是写景,渲染一种寂寥凄凉的气氛;后六句都是写寻找自己心目中的“伊人”,反复吟咏,强烈地表达了诗人寻求“伊人”的殷切焦急的心情,大大强化了诗歌的抒情性和音乐的美感享受。
3.将诗人追求“伊人”时,可望而不可即的境界,放到水边芦苇、霜露、秋水苍茫无边的凄清景色中来,使人触景生情,感受到诗人愁苦、凄婉的心境,感情强烈。诗中哪些地方运用了起兴的手法?
参考:每章的前两句运用了起兴的手法。
解析:每章一、二句以蒹葭起兴,展现一幅河上秋色图。这种境界,是在清虚寂寥中略带凄凉哀婉色彩,因而对诗中所抒写的执著追求、可望难即的感情,起到了很好的气氛渲染和心境烘托作用。
4.概括出这首诗的艺术特色。
参考:创造了一个情景交融、扑朔迷离的意境,具有一种朦胧的美。
解析:诗中迷茫的景象和幻境中可望而不可即的“伊人”的形象朦胧、模糊与诗人焦急凄婉的心境完美的交织到一起创造了一个情景交融、扑朔迷离的意境。使全诗具有一种朦胧的美,生发出无穷的艺术魅力。
课文小结
关睢
1.《诗经》的艺术特点:语言上,以四言为主;结构上,有重章叠句、反复咏叹的特点;表现手法上,采用赋、比、兴的手法。
2.这首诗充满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特色。
3.这首诗的写作特点:通篇兴中有比 ;二、四、五章跳章叠咏。
蒹葭
从表现手法上看,这首诗以秋景起兴,情景交融。在结构上采用了重章叠句反复咏叹的手法,增强了诗歌的抒情性和美感。艺术风格凄迷、朦胧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第五篇:2013愚公移山第二课时导学案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导学案
学段:初中年级: 九年级学科:语文 单元:第六单元课题:《愚公移山》第二课时课型:新授课 主备学校:主备人:初审人: 终审人:合作团队:初中语文教研组
【教学目标】
1.分析愚公这一艺术形象,领悟其思想意义。
2.理解课文中运用对比、衬托的手法突出人物形象的写法以及运用神话结尾的作用。
3.学习愚公移山的精神,理解愚公形象的现实意义。
【教学重点】
分析愚公这一艺术形象,领悟其思想意义。
【教学难点】
1.学习愚公移山的精神,理解愚公形象的现实意义。
2.理解课文中运用对比、衬托的手法突出人物形象的写法以及运用神话结尾的作用。
【学法指导】
要多作练习。“学习知识的目的是为了将知识长期保存在大脑中,但仅凭对新知识的识记是不能保证这一目的的实现的。”要想牢固地掌握知识,还必须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巩固练习,以积累知识,进一步提高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要善于积累资料。撰书立说,需要引经据典,旁征博引,需要用大量 的资料,这些资料往往要靠平时的点滴积累。积累资料的方法各有所不同。有的人喜欢在读过的书上作记号,有的人善于作知识卡片等,这些都是很好的方法。黑格尔年轻时并没有特殊的天赋和才能,可是他善于积累,把读过的东西详细地摘要在一张张活页卡片上,然后分门别类地加以整理、排列,逐一贴上标签。这样的日积月累,反复思考运用,终于使他成为知识渊博的大哲学家。我们在读书求学中注意积累资料,必将受到很大的益处。它不但能培养和提高你的阅读、分析能力,“使人精确”(培根语),而且还能减轻你的大脑负担,当这些资料变成你的“第二大脑”时,你使用这些资料便能得心应手,八面来风,人家“踏破铁鞋无觅处”,你却“得来全不费功夫”。
【呈现目标】
1.分析愚公这一艺术形象,领悟其思想意义。
2.理解课文中运用对比、衬托的手法突出人物形象的写法以及运用神话结尾的作用。
3.学习愚公移山的精神,理解愚公形象的现实意义。
【自主学习】
一、温故知新
1.背诵课文。
2.解释本课的实词、虚词的用法。(总结归类的知识点)
二、研读共品、展示交流
(师导入本课教学内容)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北山愚公移山的原因是什么?
2.愚公的宏伟目标是什么?
3.愚公之妻提出了两个什么问题?
4.愚公在移山时遇到了哪些困难?为什么要这样写?
三、交流感知
1.河曲智叟讥笑并且阻止愚公移山的理由是什么?
2.文中两处表现愚公移山的决定得到大家支持的句子是
3.移山路途遥远,时间长的句子是愚公批驳智叟的话与第三段有关内容形成对比的一句是
四、互助释疑
1.愚公在批驳智叟的话语中阐明自己的观点话语是
2.文中和愚公相反的人物形象是(智叟),本文通过愚公移山的成功,反映了
(),也说明了()的道理。
3.愚公认为自己能移山是从()观点出发,看到了人力的无穷,认为
(),所以驳斥有力,坚持移山;智叟认为愚公不能移山是从()观点出发,认为人在()的,所以对移山之举采取()的态度,阻止移山之举,愚公是真正的(),智叟是真正的()。
4.比较愚公妻子和智叟的言行,其态度和感情是否相同?(注意读法)
【点拨升华】
一、反馈矫正
从表面上看,智叟的“智”,愚公的“愚”表现在哪?实际上智叟不智,愚公不
愚,如此命名寓意何在?
二、总结升华
1.愚公精神的实质是什么?
2.智叟这一人物在文中所起的作用是什么?
交流感知:不屈求变精神:不甘于命运,不畏惧困难,求变图新。善用集体智慧:
愚公“聚室而谋”,并得到全家“杂然相许”。通力协作精神:子孙、邻人无不奋勇。契而不舍精神: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敢于胜利精神:惧其不已,帝感其诚。
三、拓展提升
1.文中写了山的高峻,遗男的相助,智叟的阻止,神的搬山,这对表现愚公的形
象有什么作用?
明确:文中写的这些,都有利于愚公这个人物形象的塑造。具体来说,山的高峻显示愚公的决心大;遗男的相助,说明移山是符合人民利益的,受到了乡邻的拥护;智叟的阻止,则是通过愚公智叟两人截然不同的态度,形成鲜明对比,以突出愚公为子孙后代造福而移山的远大抱负,看到人的伟大力量和长远目光;写神的搬山,则是突出愚公精神的感人。
2.下面两题请任选一题作答。
①有人认为愚公这种做法不值得提倡,你认为如何呢?请阐述你的观点。
②毛泽东同志曾经用这个故事教育全党,“立下愚公移山志,敢叫日月换新天”,请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我选第题,我的解答:
【课堂作业】
一、作业当堂清
1.表明愚公移山任务艰巨的两句话是。
其:其妻献疑曰()惧其不已也()其如土石何()帝感其诚()
之:河阳之北()以君之力()笑而止之曰()毁山之一
毛()
3.智叟认为愚公很“愚”的原因有二:一是二是其妻对愚公的举动是从角度说的,话语中带有的语气,其目的是话语中带有
二、挑战自我(中考链接)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
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
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2分)
① 年且九十()② 寒暑易节()③杂然相许()④汝之不惠()
2.从文段中另找出与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一句(2分)
① 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② 面山而居。.
3.将画线句子译为现代汉语。(3分)
译文:。
4.作者在叙述愚公移山的过程中,写小孩“跳往助之”的用意是,写愚公与智叟辩论的作用是。(2分)
5.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你如何看待愚公的“移山”行为?(3分)
6.下面对本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愚公移山的故事,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顽强毅力。
B、河曲智叟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因而嘲笑愚公自不量力,太不聪明了。
C、文中写“太行”、“王屋”二山“高万仞”,始用夸张的手法写两山的高大,意在衬托愚公形象的高大。
D、“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既表明愚公的事业受到众人的拥护,也是为了和下文的智叟形成强烈的对比,加强了讽刺的艺术效果。
(答案:1.① 将要② 改变、变换 ③ 答应、赞同 ④ 聪明2.① 山之一毛(“之”作
助词的句子)(1分)② 聚室而谋(或:笑而止之)(1分)3.略。4.说明愚公移山的行为得人心(1分)突出愚公移山意志之坚(1分)。5.愚公移山体现了坚韧不拔的精神(1分),这种精神可以鼓励人们战胜工作中的困难(1分)。因此,愚公精神永远有价值,有意义(1分)。6.B)
【板书设计】
愚公移山
《列子》
愚公(对比)智叟
愚公精神
一种面对困难、乐观进取、坚忍不拔,用顽强意志战胜困难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