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1、再认识动画 教学设计
1、再认识动画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动画设计、制作的基本过程。(2)能对简单的动画作品进行分析。(3)了解动画作品的版权要求。(4)掌握动画制作编辑合成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习完整的动画范例“学校开放日”,引导学生以独立探究和小组合作学习结合的方式,对动画表达的主题思想、情感和场景布局的衔接、合成的实现细节进行分析、模仿、体验多情景动画创作与合成的基本设计过程,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整合信息应用的能力,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自主创新、团队协作学习、理论联系实践的信息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增强学生独立意识和团体协作精神,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成就感和美术鉴赏水平,培养学生热爱信息技术的兴趣,陶冶学生热爱家园,校园,社会的情操,渗透知识产权保护和环境保护的意识。2学情分析
教学对象分析
小学五六年级学生的求异思维已经比较活跃,学生经过前面几节的学习,已经掌握了一系列动画效果的制作技术,因此,普遍存在渴望独立创作一个完整动画的想法。然而,学生缺乏对动画创作合成过程的基本思路,所以在现实制作中无从下手,因此,本课教学过程中,在尊重学生的兴趣和操作欲望的同时,加强对动画设计合成的基本过程要义的强调、引导和点拨。
教材分析
1.本节课的作用和地位 本节课是对前面一系列动画效果技术的回顾总结,并对动画创作与合成的基本过程的剖析学习,是学生动画创作全局构思意识提高的关键一环,是奠定动画制作思路的基石,也为下一节学习“主题动画创作”做铺垫,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2.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对动画“学校开放日”表达的主题思想、情感和场景布局的衔接、合成的实现细节进行分析、模仿,体验多情景动画创作与合成的基本设计过程。3重点难点
重点:动画构思与设计过程。难点:动画制作与合成。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再认识动画
反复播放范例动画“学校开放日”。
1.提问:同学们感觉这个动画跟前几节课的动画相比,是不是有点不一样?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请小组讨论后,请一名同学说一说。讲评:这个动画有多个情景,集中表达了一个明显的主题思想,展示了学校欢迎家长的热烈气氛、优美的校园环境和同学们良好的精神面貌。2.动画里哪些画面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这些画面里有什么景物?画面是怎样变化的?变化次序是怎样的?(展示五个情景的画面,指出各画面的衔接变化过程。)
3.举例说说,制作这段动画,用学过的哪些方法可以实现?还有哪些地方你不会做?(展示教材第75页“对情景一制作方法”列表,了解各运动对象的运动方式和制作方法。)活动2【讲授】动画构思与设计
1.提问:动画表达的内容越丰富,就越离不开创作前的构思与设计。请仔细阅读教材,说说构思与设计过程有哪几点。
(1)创作前必须明确创作目的。动画“学校开放日”的目的显然是展示开放日学校热烈的欢迎气氛、良好的校园环境和同学们良好的精神面貌。
(2)有了创作目的还需要构思动画,用简要的文字进行概述(展示学校开放日的概述)。(3)概述性文字还不能转换为动画,需要进一步设计具体的画面和动作。动画“学校开放日”由5个情景组成,制作前要清楚每个情景的画面背景、角色和运动对象的运动方式(展示情景一草图)。
2.提问:请从“学校开放日”中选一个场景描绘动画情景,分析其中的动画元素。活动3【活动】动画制作与合成1.制作动画一般经历哪些过程?(1)准备素材。素材包括动画场景的背景图,动画元素图、配音配乐等。注意:我们采集素材和动画制作过程中要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 ①引导他人作品时,要注明作品的名称和作者姓名。②避免使用未经授权的素材。③在动画显著位置标注版权声明,标明采用素材出处、和自己的联系方式。
(2)分段制作。动画分段制作有利于动画的修改和编辑。在动画“学校开放日”中的情景很多,分段制作可以降低制作难度,如玲玲是按情景划分成5个部分,由小组同学分工完成的。此外,每个部分还可以在划分成一些小片段做成剪辑软件(展示5个场景的源程序和效果)。
(3)编辑合成。各个片段制成剪辑元件,最后合成起来就是一个完整的动画。注意:这时要配合声音和时间长短的要求进行适当的编辑修改。
2.演示制作合成过程: 例如:合成“学校开放日”中“情景一”和“情景二”到“学校开放日”文件里,其步骤如下:
(1)启动Flash软件,新建一个文件,另存为“学校开放日.fla”。
(2)打开“情景一.fla”文件,复制“情景一”影片剪辑元件到“学校开放日.fla”文件的“情景一”图层中。
(3)设置情景一的播放时间。
(4)打开“情景二.fla”文件,同样复制“情景二”影片元件到“学校开放日.fla”文件中,并调整播放时间。
3.布置任务:小组比赛,每个小组第一个成功把其他场景合成一个完整的动画故事的同学代表本组同学的成绩。活动4【作业】课堂
提问:本节课我们学会了什么?(1)掌握动画设计的基本过程。(2)能对简单的制作进行分析。
(3)了解动画作品的版权要求。(4)掌握动画制作的编辑合成的方法。
第二篇:认识动画教学设计
认识动画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动画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类型;
2、了解制作动画的一般步骤;
3、了解FLASH工作环境。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综合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2、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
3、鼓励学生在学习中的创新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
1、激发学生兴趣,克服制作动画的畏难情绪。
2、引发学生学习动机,激发学生思维、激发创新意识。教学重难点:理解动画原理和制作过程。
二、教学策略:情境导入---探究学习---总结拓展
三、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工作:
1、搜集有关动画的典型作品。
2、自制课件,发放制作素材。
3、教师用计算机和学生用计算机调试。
四、教学过程
1、情景导入 师:说到卡通片,相信在座的各们同学都不会陌生,大家小时候都看过哪些动画片还记得吗?(生畅所欲言)我们看过我动画片,不管是我们小时候看的还是现在网络上流行的充沛创意的都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么什么是动画?动画是怎么做成的?我们能不能做动画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畅游动画王国,探索其中的奥秘,揭开动画神秘的面纱。
2、新课教学
提问:动画到底是什么呢?首先来看一段视频(展示一幅翻忆的图片动画)
看完视频学生结合自己的经验体会,回答该问题。
总结:简单的讲就是会劝的画面,使一幅幅图像“活”起来的过程。那从原理上讲是什么呢?
① 动画原理
师:同学们自学课本内容。(生自学课本内容)
在这段文字中出现了视觉暂留这么一个词语,哪们同学可以解释一下。(生根据课本回答)
师:也就是人的眼睛在进行视觉分辨的时候,有一种特性叫做暂留,当一个景物从人的眼前消失的时候,它的影像会在视网膜上停留一段时间,这个时间大约1/10秒,电视、电影和动画都是利用这一特征,只要快速的将一连串的图像显示出来,然后再对每一张图片做一些稍微的改动,比如说造型、位置的修改,就会欺骗眼睛造成动画效果了。目前非常流行的FLASH动画也是利用这一原理,其默认速度为12帧/秒。②动画类型
师:(出示动画片)像这种平面的动画,称之为二维动画,那么是不是只有二维动画这一种呢?我们继续学习动画类型这一部分的内容。(生自学,交流学习结果)
师:大家的收获真不少,自主能力挺强的,下面我想考验大家一下,先来欣赏这个动画。
生欣赏,师提问:这是二维动画效果吗?(生回答)
师:它和二维动画最大的区别是什么?(生回答)最大的区别是有立体感。这是三维动画效果。它与传统的二维动画在创作的步骤上是类似的,但在视觉效果和动画生成形式上则有很大的不同,而且其技术难度比较大,一般需专业人员来制作。而传统的平面动画,也就是二维动画有它强大的生命力,制作简单,能更充分的表达作者的意图,因此适合普通动画爱好者,也包括我们,来学习制作。
大家想不想自己制作动画呢?想制作动画就一定要了解它的制作步骤。
③ 动画制作的确般步骤
生自学课本中制作步骤内容并交流
师:其实总结起来就是三步,情节构思和创意→素材的收集与创作→动画的编辑与合成。动画的灵魂就在于创造和想象,如果你在创作思维空间上受到限制,作品就很难充满活力。那么有了构思有了故事,就要对场景画面进行创作,就需要有一个制作软件来帮我们完成。下面就来认识一下功能强大的FLASH动画制作软件。④ FLASH工作界面 师:演示软件的打开方法。
生:自主打开软件,对照课本插图认识工作界面,并学习相关作用。师组织集体指认。
师:现在我们已经初步认识了FLASH软件的工作界面,今后它会成为我们制作动画的得力助手,帮我们制作出更多更精美的作品。
下面我们来欣赏一们网友的作品。
5、伴随着鸟语花香的画面,我们这节课已接近尾声了。本节课学习了动画原理,了解了动画类弄(两大类),知道了动画的制作步骤,熟悉了FLAH工作界面。大家都能积极参与。
6、师组织学生关闭程序,正常关机。
第三篇:分数再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第34—35页。设计思想:在三年级下册教材中,学生已经初步理解了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母小于10)分数加减法及应用,解决与分数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这节课是五年级学习分数的第一节课,是后面继续学习分数的基础,它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所以这节课既要对以前的知识的重点回顾,又要在此基础上有所发展。这节课通过开展一系列的活动,使学生经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下,丰富学生对分数的认识,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知识与技能:在具体的情境中,进一步认识分数,理解和掌握分数的意义,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丰富分数的内涵,发展数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教学重、难点:突出分数意义的建构,使学生充分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深化对分数本质的理解。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展示平台。学具:彩笔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老朋友,你认识吗?(出示分数二分之一)提问:看到二分之一这个分数,你想到了什么? 请你用二分之一说一句话。
小结:同学们刚才所说都是我们以前学的,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二份,其中的一份,都可以用二分之一来表示。
2、师:请你在图上表示出对应的分数。(课件出示)①全班交流。
②讨论:在表示1/2的过程中,你有什么发现?
③教师质疑:这里是把谁看作整体“1”?一份是几个?这个整体“1”还可以指哪些呢?
3、师:同学们对分数了解到真多!今天我们再次来探访分数这个老朋友,相信你会对分数有更新的发现。(揭示课题:分数的再认识)
[设计意图: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由“根据1/2说一句话”和“在图上表示出对应的分数”进一步唤醒学生以往对分数的认识,揭示课题。这样的设计,抛弃以往切入课题的浮华,通过两个知识复习,让时隔一年的分数知识再次明朗,轻松的谈话,使分数的知识在学生脑海里一步步清晰起来,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二、探究新知 活动一:拿彩笔
1、全班分成八个组。每组从彩笔盒中拿出彩笔总数的1/2。
2、汇报、展示:小组汇报所分铅笔总数、拿出的支数及拿法。
3、学生质疑:你发现了什么?
生:拿铅笔的方法相同,都是把铅笔总数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成2份,拿出了其中的1份。生:我发现他们拿的支数有的一样,有的不一样。这是为什么呢? 生:会不会数错了。
4、学生验证。经过验证是对的。
5、各组都是拿全部彩笔的1/2,拿出的彩笔支数有的一样多,有的不一样多,这是为什么呢? 请大家独立思考,再和附近同学交流。
请台上的三位同学把所有的水笔都拿出来,并告诉同学们总支数是多少,1/2是多少支,验证刚才的结果。
师生小结:总支数不一样,同样是1/2,所表示的支数却不一样。活动二:说一说
1、小明看了一本书的1/3,小军看了一本书的1/3,他们看的一样多吗?
2、比较、讨论:“都是一本书的1/3,但表示的页数不一样多,为什么?”
3、质疑:怎么样的情况下,两本书的1/3是一样的? 师:通过刚才拿彩笔、看书的活动,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同一个分数,对应的整体不一样,那么分数所表示具体的数量也不一样。活动三:画一画 一个图形被两张纸遮住了,只露出了这个图形的1/4是□,画出这个图形来。
[设计意图:开展“拿彩笔”的活动,通过小组动手操作,合作探究,使学生体会:同样是“1/2”,彩笔的数量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这是因为原有的彩笔的总数有的相同,有的不同。“画一画”是借助直观图形体会一个图形的1/4都是一个□,但这个图形的形状有可能不一样。“拿彩笔“是直观操作,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把学生对分数的朦胧经验抽象成理论知识;”画一画“既有利于加深学生对分数的理解,又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三个活动,由直观到抽象,遵循学生知识螺旋上升的原则,让学生逐步掌握知识。]
三、反馈提升
1、分数小游戏
请1个同学站起来,请学生先后说出这位同学占大组人数、小组人数、全班人数、全年级人数(467人)、全校总人数(2863人)的几分之几。
思考:请同学们想一想,同样一个人,怎么可以用那么多不同的分数来表示呢? 发散:你还能举出这样的例子吗?
2、估一估
出示题目:一个整体的2/3是(8个圆),这个整体会是下列哪个图形? 请学生先估计,然后再算一算,说说思考过程。
3、辩一辩
导语:“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每年的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设定这样一个节日是让世界上每一个角落的每一个人都能读到书,让读书成为每个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学们,你们现在窗明几净、桌凳整洁的教室里读书,你们真幸福。而在我国西部有这样一群孩子,他们要读书有何等困难。请看屏幕。课件播放“西部贫困山区孩子读书图片”。你想说什么?
课件出示:为了帮助西部贫困山区的孩子们读书,小明捐献了零花钱的1/4,小芳捐献了零花钱的3/4,小芳捐的钱一定比小明多吗?请说明理由。学生独立思考,全班交流。
[设计意图:反馈提升设计了“分数小游戏、估一估、辩一辩”三个环节,力求体现基础性、层次性,趣味性,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同时,利用新颖多样的题型,把基础认知与思维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以达到内化新知、形成技能、发展提高的目的。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让数学用于生活,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的价值。]
四、回顾反思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老师相信同学们一定有许多收获和大家分享。请你选择:(1)我感触最深的是……(2)我学会了……(3)我发现……中任选一种方式和大家交流。
2、还有什么不明白的知识吗?
五、拓展延伸
分数的产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你知道吗? 课件播放录音。
课后,大家还可以通过查阅资料、网络等形式去了解分数的知识。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顾总结全课,重温本课学习的知识,进一步沟通知识间的联系,加深对所学知识的印象。同时,从课内延伸到课外,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并鼓励孩子们利用网络资源继续学习,使学有余力的孩子得到更大的发展。也符合新课标“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一理念。]
教学反思:
教学完这节课,我有以下的收获:
1、注重结合实际展开教学。
从这节课中可以看出,学生的生活经验、知识基础已成为教师教学的重要资源。如教师利用学生已对分数意义有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让学生体会相同的1/2,得到不同的结果,从而激起学生的兴趣,体验整体“1”不同,同一个分数所表示数量的不同。
2、注重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
在本课的教学中,注重为学生创设自主探索的空间,在学会动手实践、合作交流下,学生通过拿彩笔、画一画、分数小游戏、辩一辩等活动,在各种感官协调参与下分数意义的建构。学生通过分组合作讨论,全班展示交流,体会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既发展了求异思维,又在交流中深化了各自的认识。
3、让学生在生活大背景下学习。
数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并且用于生活。本节课创设了多个生活化情境,让学生在小组交流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新知。如“分彩笔”、“猜本数”、“分数小游戏”、“估一估”等,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实践、讨论交流中不知不觉地认识了分数,使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感受数学的价值。
4、注重学生的全面参与、合作交流。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实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教师通过组织各种教学实践活动,使全休学生始终积极主动参与整个学习活动之中,课堂气氛很活跃。教师在课堂上确保学生有充分的合作交流时间与机会,让学生在动脑思考、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掌握新知、发展思维、提高能力。
在教学中我还应注意学生的表达能力培养,让学生能清晰地说出心中所想,使听者更加明白。
5、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教学中,通过“世界读书日”引入,观看贫困山区孩子读书的图片,教育孩子们要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生活,好好学习。进而引出捐款。课尾,又介绍了分数的历史,使学生了解知识的产生与发展,体会数学在人类发展历史中的作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总之,整节课由“复习引入→探究新知→反馈提升→回顾反思→拓展延伸”五部分组成,环环相扣,设计了一系列的数学活动,学生在动手操作、独立思考、合作交流中,在教师的引领下,在宽松和谐,富有挑战力的情境,主动构建知识体系,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
第四篇:分数再认识教学设计
《分数的再认识
(一)》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的情境与直观操作,经历概括分数意义的过程,理解分数表示多少的相对性。
过程与方法:结合具体的情境,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感受分数的相对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能积极参与操作活动,主动地观察、操作、分析和推理,体会分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体会一个分数对应的“整体”不同,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相同,从而深化对分数本质的理解。
教学难点:结合具体情境,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感受分数的相对性。
三、教学准备
课件、方格纸、两盒数量不同的铅笔等
四、教学计划
(一)了解起点,激疑导入
课前谈话: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是“分数的再认识”,看着课题,你觉得哪个字很特别呢?为什么要加个“再”?我们以前对分数已经有了哪些认识呢?你能举出一些分数吗?
(1/
2、1/
3、3/
4、2/
5、4/7 „„)你能说说它们分别表示什么意义吗?
出示大圆片,谁能说说它的1/2怎么表示?对折并涂出它的1/2.出示小圆片,那它的1/2呢?
请同学们认真对比观察,在表示1/2 的过程中,你有什么发现?(学生质疑:为什么同样是“1/2”,涂出的面积却不一样呢?)这就是本节课我们即将对分数进行的再认识。(板书课题)
(二)创设情境,深化理解分数意义: 1.活动一:拿铅笔
创设情境,老师这儿有两盒铅笔,你们能分别拿出它们各自的1/2吗?老师请两位学生到讲台前,并问台上学生:你准备怎么拿呢?(我准备把这盒中全部铅笔平均分成2份,拿出其中的一份就是1/2。)
师:你有什么疑问?为什么他们两人都是拿出全部铅笔的1/2,拿出的支数却不一样多呢?
验证:现在请刚才的两位同学把盒子里所有的铅笔拿出来,告诉同学们你们各自的总支数分别是多少,它们的1/2又是多少? 2.活动二:说一说(1)小明看了一本书的1/3,小军看了一本书的1/3,他们看的一样多吗?
(2)比较、讨论:“都是一本书的1/3,但表示的页数不一样多,为什么?”怎么样的情况下,两本书的1/3是一样的?
师:通过刚才拿水笔的游戏、观察讨论看书的情境,你发现了什么? 总结:分数相同,整体不同(相同),那么分数所表示具体的数量也不同(相同)。3.活动三:画一画
(1)师:同学们表现得真出色,老师奖励给大家一幅精美的图案,(出示一张图片,用白纸遮着,白纸中间打开一个孔,露出一个正方形)这个正方形是老师这幅图案的四分之一,那你能猜测出老师这幅完整的图案吗?
(2)请大家打开练习本,试着画一画。
(3)同学们都很有创意。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些图形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4)质疑:这些图形的形状明明不相同,为什么它们的四分之一却是一样的呢?
(三)巩固练习,反馈分析
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学习,相信你对分数已经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下面我们利用刚才学习的知识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1.填一填:用分数表示各图中涂色部分。
先让学生独立填一填,在组织学生交流。(图1是把一个正六边形平均分成6份,取其中的4份,可以用4/6或2/3表示;图2是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8份,其中有2份没有分开,用分数表示的时候要注意;图3是12个小圆圈组成的一个整体,蓝色部分占整体的9/12,也可以用表示3/4;图6则是需要旋转,把内圆和外圆组合起来看,用分数4/8或1/2表示。)
2.选一选:根据一根圆木的1/3,判断这根圆木。根据一个圆的1/4,判断这个圆的3/4。
3.辩一辩: 为帮助四川汶川地震灾民重建家园,小明捐了自己零花钱总数的1/4,小芳捐了自己零花钱总数的3/4。小芳捐的钱一定比小明捐的多吗?请说明理由。
4.(机动)游戏:请1个同学站起来,请学生先后说出这位同学占小组人数、大组人数、全班人数、全年级人数、全校总人数的几分之几。想一想,同样一个人,怎么可以用那么多不同的分数来表示呢?
(四)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对分数有了哪些再认识呢?
五、板书设计
分数的再认识
整体 部分 4
6 3 4 2 2 1
第五篇:认识计算机动画教学设计
认识计算机动画
西双版纳州第一中学杨志坚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选自教育科学出版社高中信息技术教材选修2《多媒体技术应用》的第四章第二节课计算机动画基本原理及应用,主要内容为计算机动画基本原理、计算机动画生成技术以及计算机动画的格式及其分类。涉及内容比较多,篇幅较长,理论性较强。如果全部采用“讲授”式教学,枯燥乏味,又不容易理解,对学生的吸引力不大,课堂教学效率不高。因此,如何将枯燥的理论相对直观的表现出来,让学生容易理解,有必要对教材做一定的处理。由于后面的教学内容是计算机动画制作(应用Flash),所以我将理论中的有关知识用直观的Flash动画来表现,预期这样可以让学生更能领会动画理论相关知识。【教学对象分析】
本课教学对象是高一年级学生,他们具备一定的计算机使用和操作经验,对计算机动画的学习具有浓厚的兴趣。在对没有涉及具体操作的动画理论学习时,不能给学生留下学习计算机动画制作枯燥无味的印象,因此在教学内容的处理和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应该尽可能让学生易于接受和理解,让学生明白优秀动画的制作是建立在对动画理论的深刻理解和认识上的。在面对困难时,要给学生建立勇于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为下一步的学习做好准备。【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计算机动画技术的基本原理;
2、理解计算机动画生成技术及其应用;
3、了解计算机动画的格式和分类以及制作工具的选择。●过程与方法:
1、不同的计算机动画生成技术,产生不同的效果;
2、计算机动画技术在我们身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观看动画实例体会计算机动画的表现手法的优越性,从而建立学好计算机动画的信心,为接下类的学习定奠基础。【教学重点】
1、计算机动画原理;
2、动画帧的概念;
3、计算机动画的生成技术。【教学难点】
1、实时动画的理解;
2、计算机动画的生成技术。【教学方法和策略】
导学案教学法结合演示、实例教学。从实际的动画实例分析入手,对计算机动画原理的相关知识点融入进来,对教学的重难点做细化分解,各个击破,从而达成预期的教学目标。【评价方法】
知识+技能,过程+结果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环境】 局域网教室、多媒体教学平台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流程
设计意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课 堂 引 入
让学生观看两段素材(交通安全知识,分别为普通视频和flash动画),从内容生成的角度分析其中的不同。
学生认真思考
由学生分析对比问题并引出本节课
通过实地拍摄学校大门来提升学生兴趣,同时把生活中的交通安全巧妙融入课堂
目的:通过引入现实生活中的真实情景,让学生思考计算机动画在实际生活中的价值,并带着学习计算机动画的愿望来学习相关知识。
导 学 启 思 1
【导学启思1】动画和视频的视觉特征及计算机动画的优势 两个关键词:
空间:相邻图像之间具有关联性;时间:要以一定的速度放映
动画和视频在视觉上的共同特征:利用人类的“视觉暂留”特征(人眼看到图像后,该图像在视网膜上会停留1/24秒)。动画和视频在视觉上的不同特征。给出视频和动画的相关知识以便学生进行区别。任务一:通过上面的学习得出如下结论:
让学生区分动画和视频,明确需要学习的知识点
让学生学习相关的知识,并进行分析对比,然后加以相应的练习进行巩固
导 学 启 思 2
【导学启思2】计算机动画的基本原理
计算机动画就是利用计算机生成一系列可供实时演播的画面的技术,它采用连续播放静止图像的方法产生景物运动的效果,也就是使用计算机产生图形、图像的运动技术。任务二:
1、观看演示:使用Flash制作连续播放静止图像;
2、观看教师演示后操作。参考操作步骤:
打开桌面flash程序,执行“文件”→“新建”,新建一个flash文档; 选中图层1时间轴上的第一帧,选择“刷子工具”,选择喜欢的填充颜色和刷子大小; 用刷子在舞台上写自己名字第一个字的第一画,然后按”F6”键快速添加一个关键帧,再写下第二画,再按“F6”写下第三画,以此类推直到名字写完; 执行“控制”→“测试场景”观看逐帧动画效果。
学生观看老师的演示
学生进行实例操作,并熟悉flash界面
通过前面的引导使学生十分自然地进入理论学习的角色,并通过实践操作进一步加深理解
导 学 启 思 3
【导学启思3】复杂动画如何实现 观看演示:奥运五环 【概念解析】
实时动画:也称算法动画,它是采用各种算法来实现对事物运动状态的控制。在实时动画过程中,计算机对输入的数据进行快速处理,并在人眼察觉不到的时间内将结果显示出来。那么,实时动画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实时动画举例:电脑游戏画面。
通过观看奥运五环动画来加深对实时动画的理解
让学生通过实例来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比单纯的知识阐述效果更好,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导 学 启 思 4
【导学启思4】计算机动画生成技术
用计算机制作动画,期中最关键的一步就是动画生成。目前最常用的动画生成技术有以下5种。
逐帧动画技术; 关键帧动画技术; 变形动画技术; 运动路径动画技术; 物理模型技术。
任务三:请观看任务3素材包中的动画,试辨别它们主要使用了哪种动画技术并连线。
学生阅读导学案的相关知识,并完成任务三
让学生进行知识阅读,并观看五个动画,根据动画内容结合理论知识来了解计算机动画生成技术
导 学 启 思 5
【导学启思5】计算机动画有哪些格式 任务四:试一试
保存动画并注意观察Flash动画的格式,源文件格式为,导出动画的格式为。计算机动画的其它格式:
计算机动画的格式与制作工具的选择。
了解计算机动画的格式与制作工具
通过填空与表格直观分析计算机动画格式
导 学 启 思 6
【导学启思6】计算机动画如何分类
任务5:通过上面的学习,尝试填空,也就是让学生进行课堂练习从视觉效果:、根据图形、图像的生成方式:、从播放效果:顺序动画、交互动画;
按创作工具、存储方式的不同,动画格式有、、等。
学生进行知识回顾和知识巩固提升
通过练习来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课 堂 小 结
1、计算机动画的基本原理;
2、计算机动画生成技术;
3、计算机动画的格式及分类。
小结本节课所学到的知识
对学生所学的知识进行梳理和回顾
作 业 熟悉Flash界面,尝试运用Flash制作简单动画; 预习下一节:计算机动画制作的相关内容。
课后完成作业
让学生在课后巩固知识
【教学特色】
1、通过导学案教学,让教师的教学重点放在引导学生怎么学。通过教学内容的任务分解贯穿始终,使学生的学生变为主动学、学得好;
2、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尽量做好自己分内的“导演”工作,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进行探索性学习。【参考资料】
1、《多媒体技术应用》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
2、西双版纳州第一中学课堂教案模板,优秀模板之《信息技术教案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