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数的再认识》教学设计[模版]

时间:2019-05-12 17:32:2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平均数的再认识》教学设计[模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平均数的再认识》教学设计[模版]》。

第一篇:《平均数的再认识》教学设计[模版]

北师大版五年级第十册第八单元

《平均数的再认识》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第十册第八单元《平均数的再认识》,教材第87-88页

二、设计理念

随着科学技术和数学本身的发展,统计学已成为现代数学方法的一个重要部分和应用数学的重要领域。大到科学研究,小到学生的日常生活,统计无处不在。新《数学课程标准》中也将“统计与概率”安排为一个重要的学习领域,强调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本单元正是在此基础上,向学生介绍统计的初步知识的。本课则是在学生初步认识统计后进行教学的。“求平均数”作为一类应用题,若教学内容脱离学生的生活,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因此要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活动为主线,以创新为主旨”,积极创设真实的、源于生活的问题情境。而在本课中,本人从学生的生活出发,利用学生熟悉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为导入,使学生通过思考如何计算一年级学生的平均身高,进而回顾有关平均数的求法。并紧扣本校近期举办的汉子规范书写活动,进行合理有效的加工使之与新知相融合,成为行之有效的教学资源。另外,本人采用多媒体教学等有效手段,以引导法为主,并联系生活实践经验,给予学生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扮演好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角色。

三、教学目标

1.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进一步认识平均数,体会平均数的实际应用。2.在运用平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生活现象、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发展数据分析观念。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学情分析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认识平均数,能用自己的语言解释其实际意义的基础上进行的。平均数是一个重要的刻画数据集中趋势的统计量,在日常生活中,特别是在工农业生产中经常用到,它既可以反映出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也可以用来进行不同组数据比较,看出组与组之间的差别。为了学生深刻体会平均数的这一特性,本人秉着一切尊重学生的原则,利用学生身边的熟悉生活资源,结合教材加以整合,使之形成适合本校学生学习的有效教学资源。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本 课则更具亲切感,能更好地融入本课的学习,进一步加强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五、重难点和关键

教学重点: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进一步认识平均数,体会平均数的实际应用。

教学难点:能运用平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生活现象,在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发展数据分析观念。

关键:教师引导学生复习学过的关于平均数的知识,鼓励学生举例说明自己对平均数的理解,进而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利用启发式的引导及相应的讨论交流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新知,并能在实际的生活中加以运用。而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应鼓励其查阅更多的资料,进一步了解平均数,感受平均数与生活的联系,体会平均数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发展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

六、教学课时

本教学内容共设1课时

七、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学习任务单 学生准备:计算器、课堂练习本

八、教学过程

㈠回顾旧知,情境导入

1.课件呈现武夷山市兴田枫坡小学一年级学生在2016-2017学年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中的身高统计表,引导学生使用计算器计算出该校一年级学生的入学时的平均身高。

学生汇报、交流求平均数的方法。

【设计意图:不仅能有效利用身边的资源为教学所用,进而引导学生对平均数求法的回顾,领会平均数是一种数据集中趋势的统计量,极具代表性,而且还为解释免票线的合理性做了论据及思想上的准备。】

2.出示课件:根据有关规定,我国对学龄前儿童实行免票乘车,即一名成年人可以携带一名身高不足1.2米的儿童免费乘车。1.2米这个数据是如何得到的呢?

引导学生思考,并进行讨论交流。

3.呈现相关的统计信息:目前北京市6岁男童身高的平均值为119.3cm,女 同身高平均值为118.7cm。请根据上面信息解释免票线的合理性。

(在此,教师可引导学生联系该校一年级学生的平均身高来理解1.2米作为免票线的合理性)

4.引出平均数的意义:一组数据中所有数据之和除以数据的个数。它是反映数据集中趋势的一项指标,具有代表性。

【设计意图:进一步复习近平均数的求法,认识到平均数在实际生活的意义。】

㈡新授

1.出示问题情境:

为了进一步规范汉字的书写,兴田枫坡小学这学期开展汉字规范书写活动,并每周进行全校最优书写作品的评选。下面是各位评委老师对本周全校前三名的学生书写作品进行评分的情况统计:

⑴请把统计表填写完整,并排出名次。

(引导学生思考:如果五位评委中任何一位的评分有变化,平均数是否也会发生变化。)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思考、辨析,理解平均数的特点——灵敏,即“一组数据中,任何一个数有变化,平均数都有反应”。】

⑵在实际比赛中,通常都采取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然后再计算平均数的计分方法,你能说出其中的道理吗?

(避免了平均数受数据太大或太小的影响,而最终影响结果。)

【设计意图:启发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谈谈“在实际比赛中,通常都采取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然后再计算平均数”。进而结合平均数的灵敏性,使学生理解极端数据对平均数的影响之大。】

⑶请你按照上述的计分方法重新计算3幅作品的最终成绩,然后排出名次。

第一名:作品2 第二名:作品1 第三名:作品3 ⑷说一说你对平均数的新认识?

平均数有代表性,能表示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平均数很灵敏,任何一个数有变化,平均数都有反应;平均数易受极端数据的影响,这是因为平均数反应灵敏,每个数据或大或小的变化都会影响到最终结果。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计旨在培养学生分析、概况的能力,同时适时培养学生自主查阅资料的能力,进一步了解平均数,感受平均数与生活的联系,体会平均数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发展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

㈢练习巩固

1.一个10人小组想知道他们小组更喜欢数学还是英语,于是他们展开了调查。下面是他们调查时使用的评分标准。

⑴分别计算数学和英语喜欢程度的平均分。

⑵根据这些得分判断,对于这个组的学生,哪个科目更受欢迎?

【设计意图:本环节利用问题串,鼓励学生利用平均分做出判断,加深学生对平均数的理解。】

2.淘气调查了操场上做游戏的小朋友的年龄情况: 7岁,7岁,7岁,8岁,8岁,8岁,9岁,9岁。⑴计算这些小朋友的平均年龄。

⑵这时,老师也加入做游戏的队伍。他的年龄是45岁,估计并计算此时做游戏的人的平均年龄。说一说你对平均数的认识。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在熟悉的情景中,计算出平均年龄,加深对平均数的理解,进一步认识极端数据对平均数的影响。】

3.下面是某班4个小组学生对8种水果(香蕉、苹果、梨、桃、橘子、西瓜、葡萄、菠萝)喜好程度的排序结果,1表示喜好程度最高。

根据上面的结果,将8种水果按照喜好程度从高到低排序,并说明排序的理由。

【设计意图:这是一道拓展题,能有效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数据的整理及分析的能力。】

㈣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2.作业:练习册《平均数的再认识》

九、板书设计(根据实际需要而定)

平均数的再认识

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代表性)

↑(灵敏)

极端数据

第二篇:《平均数的再认识》教学设计

《平均数的再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际再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的基础上,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2、能运用平均数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平均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学重点:

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教学难点:

体会平均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教 法:

情境引导法 学 法:

合作交流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出示课件:根据有关规定,我国对学龄前儿童实行免票乘车,即一名成年人可以携带一名身高不足1.2米的儿童免费乘车。1.2米这个数据是如何得到的呢?

2、学生质疑,说一说你的看法。

二、新授。

1、解决疑惑。

学龄前儿童,即0-6岁的儿童,而这就意味着0-6岁的儿童身高普遍不会超过1.2米,那么我们首先就要调查一下0-6岁儿童的身高数据,但是我们无法确定一个准确数值,这就需要计算出数据的平均数来解决问题。

出示平均数的意义:一组数据中所有数据之和除以数据的个数。它是反映数据集中趋势的一项指标,具有代表性。

2、求平均数的方法。

出示课件:“新苗杯”少儿歌手大奖赛的成绩统计表。

(1)把统计表填写完整,并排出名次。

(2)在实际比赛中,通常采取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然后再计算平均数的记分方法。你能说出其中的道理吗?

(3)按照上述的记分方法重新计算3位选手的最终成绩,然后排出名次。

3、教授解题策略。

题中数据众多,无法直接比较,可以先求出每位选手的平均成绩,再进行比较,这样就容易排出名次。

求平均数的方法: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选手1:(92+98+94+96+100)÷5=96(分)选手2:(97+99+100+84+95)÷5=95(分)选手3:(90+98+87+85+90)÷5=96(分)

4、计算完毕请补充统计表,并排出最终名次。

三、作业布置

完成课后练一练1,2,3题。

板书设计:

平均数的再认识

平均数的意义。

求平均数的方法: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

第三篇:认识平均数教学设计

《认识平均数》教学设计

汉邑小学

詹梅

教学内容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材第90页 教学目标 :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创设情景和学生自主探究,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平均数的意义在生活中的应用,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 :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教学难点 :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玻璃珠、筷子和杯子。教 学 过 程 :

一、游戏引入

1、夹球比赛,分男女两队

比赛规则在30秒的时间内将玻璃球用筷子从一个杯子子夹到另一个杯子中,掉在杯子外的玻璃球不算数,夹球总数多的队获胜。

2比赛结束,教师把成绩填在黑板上,判决输赢,教师加入输的队,输的队加教师成绩后宣布赢了。

3、学生提出不公平,应该用平均数来比。今天,我们就来认识 “平均数”这个新朋友。(板书:平均数)

二、探究建模

1、引发质疑,探索新知。

教师:看到这个课题,你想通过这节课学习到哪些知识?(指名回答)

2、平均数的意义和求法。

(1)用“移多补少”法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课件出示教材第90页例1情境图)

师:这是环保小分队的同学们收集饮料瓶的统计情况,仔细观察,你从图中知道了什么?你能根据统计图提出什么问题?(指名回答)

你怎样理解“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瓶子?”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每人都有这个图,请同学们独立在图中表示出你的想法,然后小组交流你的想法。

指名学生说自己用的方法,结合学生的口述和学生动手操作,用课件演示“移多补少”的过程。

这样移的最终目的是什么?(为了使他们每个人的瓶子数量同样多)能给这种方法起个名字吗?(指名学生试着回答总结)

师:像这样把多的饮料瓶移出来补给少的,使得每个人的饮料瓶的数量同样多,这种方法叫“移多补少”,(板书移多补少法)

这里平均每人收集了13个,这个“13”是他们真实收集到的饮料瓶吗?(不是,而是4个人的总体水平。)

(2)平均数的求法。

你能列式计算吗?

用他们一共收集的矿泉水瓶个数总和除以人数,得到平均每人收集多少个。

(14+12+11+15)÷4=13(个)。

师:像这样先合并然后再平均分的方法叫“先求和再平均分法。” 无论是通过移多补少还是先合后分,其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使原来几个不同的数变得同样多,这样得到的数就是这组数据的平均数。

(3)理解平均数的含义。

教师:刚才我们通过移多补少和计算,求出平均每人收集了13个矿泉水瓶,看这个平均数13,它是不是每个人真正收集的矿泉水瓶数量?

引导学生体会13不是每个人真正收集的矿泉水瓶数量,而是4个人的总体水平。

小结:平均收集13个矿泉水瓶,不是每个人真正收集的数量,是一个“虚拟”的数,反映了这组收集矿泉水瓶数的情况。

(4)回到夹球比赛,利用平均数判断胜负。(4)生活中的平均数 教师:生活中你还在哪些地方或什么事情中遇到或用到过平均数吗?举例说一说。

三、练习巩固

1、李强所在的快乐篮球队,队员平均身高是160厘米,李强的身高可能是155厘米吗?(课件出示)指名回答,说理由。

2、课件出示5位同学为灾区小朋友捐书的情况统计图,平均每人捐了几本?

3、课件出示某小组6名同学的身高和体重情况统计图。请你算出这些同学的平均身高和平均体重各是多少。

4、身高是140厘米的李东,打算到平均水深110厘米的小河里游泳,下水会有危险吗?学生独立思考后判断并说理由。

5、课件出示生活中那些地方用到平均数。

四、回顾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指名谈收获)

附:板书设计:

平均数

(1)移多补少(2)总数÷份数=平均数

(14+12+11+15)÷4 =52÷4 =13(个)

第四篇:五年级下册数学《平均数的再认识》教学设计

五年级下册数学《平均数的再认识》教学设计

五年级下册数学《平均数的再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平均数的再认识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际再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的基础上,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2、能运用平均数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平均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

难点 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体会平均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出示课件:根据有关规定,我国对学龄前儿童实行免票乘车,即一名成年人可以携带一名身高不足1.2米的儿童免费乘车。1.2米这个数据是如何得到的呢?

2、学生质疑,说一说你的看法。

二、新授。

1、解决疑惑。

学龄前儿童,即0-6岁的儿童,而这就意味着0-6岁的儿童身高普遍不会超过1.2米,那么我们首先就要调查一下0-6岁儿童的身高数据,但是我们无法确定一个准确数值,这就需要计算出数据的平均数来解决问题。出示平均数的意义:一组数据中所有数据之和除以数据的个数。它是反映数据集中趋势的一项指标,具有代表性。

2、求平均数的方法。

出示课件:“新苗杯”少儿歌手大奖赛的成绩统计表。

评委1 评委2 评委3 评委4 评委5平均分

选手1 92 98 94 96 100

选手2 97 99 100 84 95

选手3 90 98 87 85 90

(1)把统计表填写完整,并排出名次。

(2)在实际比赛中,通常采取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然后再计算平均数的记分方法。你能说出其中的道理吗?

(3)按照上述的记分方法重新计算3位选手的最终成绩,然后排出名次。

3、教授解题策略。

题中数据众多,无法直接比较,可以先求出每位选手的平均成绩,再进行比较,这样就容易排出名次。

求平均数的方法: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

选手1:(92+98+94+96+100)÷5=96(分)

选手2:(97+99+100+84+95)÷5=95(分)

选手3:(90+98+87+85+90)÷5=96(分)

4、计算完毕请补充统计表,并排出最终名次。

板书设计

平均数的再认识

平均数的意义。

求平均数的方法: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

第五篇:认识平均数教学设计2(范文模版)

一、建立意义

师:上星期,小强、小林、小刚小明他们四人还约我进行了一场“1分钟投篮挑战赛”。怎么样,想不想了解现场的比赛情况?

生:(齐)想!

师:首先出场的是小强,他1分钟投中了5个球。可是,小强对这一成绩似乎不太满意,觉得好像没有发挥出自己的真实水平,想再投两次。如果你是张老师,你会同意他的要求吗?

生:我不同意。万一他后面两次投中的多了,那我不就危险啦!

生:我会同意的。做老师的应该大度一点。

师:呵呵,还真和我想到一块儿去了。不过,小强后两次的投篮成绩很有趣。

(师出示小强的后两次投篮成绩:5个,5个。生会心地笑了)师:还真巧,小强三次都投中了5个。现在看来,要表示小强1分钟投中的个数,用哪个数比较合适? 生:5。

师:为什么?

生:他每次都投中5个,用5来表示他1分钟投中的个数最合适了。师:说得有理!接着该小林出场了。小林1分钟又会投中几个呢?我们也一起来看看吧。

(师出示小林第一次投中的个数:3个)

师:如果你是小林,会就这样结束吗?

生:不会!我也会要求再投两次的。师:为什么? 生:这也太少了,肯定是发挥失常。

师:正如你们所说的,小林果然也要求再投两次。不过,麻烦来了。(出示小林的后两次成绩:5个,4个)三次投篮,结果怎么样? 生:(齐)不同。

师:是呀,三次成绩各不相同。这一回,又该用哪个数来表示小林1分钟投篮的一般水平呢?

生:我觉得可以用5来表示,因为他最多,二次投中了5个。

生:我不同意川、强每次都投中5个,所以用5来表示他的成绩。但小林另外两次分别投中4个和3个,怎么能用5来表示呢? 师:也就是说,如果也用5来表示,对小强来说—— 生:(齐)不公平!

师:该用哪个数来表示呢?

生:可以用4来表示,因为3、4、5三个数,4正好在中间,最能代表他的成绩。

师:不过,小林一定会想,我毕竟还有一次投中5个,比4个多1呀。

生:(齐)那他还有一次投中3个,比4个少1呀。师:哦,一次比4多1,一次比4少1„„

生:那么,把5里面多的1个送给3,这样不就都是4个了吗?(师结合学生的交流,呈现移多补少的过程,如图1)

师:数学上,像这样从多的里面移一些补给少的,使得每个数都一样多。这一过程就叫“移多补少”。移完后,小林每分钟看起来都投中了几个?

生:(齐)4个。

师:能代表小林1分钟投篮的一般水平吗?

生:(齐)能!

师:轮到小刚出场了。(出示图2)小刚也投了三次,成绩同样各不相同。这一回,又该用几来代表他1分钟投篮的一般水平呢?同学们先独立思考,然后在小组里交流自己的想法。

生:我觉得可以用4来代表他1分钟的投篮水平。他第二次投中7个,可以移1个给第一次,再移2个给第三次,这样每一次看起来好像都投中了4个。所以用4来代表比较合适。

(结合学生交流,师再次呈现移多补少过程,如图3)

师:还有别的方法吗?

生:我们先把小刚三次投中的个数相加,得到12个,再用12除以3等于4个。所以,我们也觉得用4来表示小刚1分钟投篮的水平比较合适。

[师板书:3+7+2=12(个),12÷3=4(个)]

师:像这样先把每次投中的个数合起来,然后再平均分给这三次(板书:合并、平分),能使每一次看起来一样多吗?

生:能!都是4个。

师:能不能代表小刚1分钟投篮的一般水平? 生:能!师:其实,无论是刚才的移多补少,还是这回的先合并再平均分,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

生:使原来几个不相同的数变得同样多。

师:数学上,我们把通过移多补少后得到的同样多的这个数,就叫做原来这几个数的平均数。(板书课题:平均数)比如,在这里(出示图1),我们就说4是3、4、5这三个数的平均数。那么,在这里(出示图3),哪个数是哪几个数的平均数呢?在小组里说说你的想法。

生:在这里,4是3、7、2这三个数的平均数。

师:不过,这里的平均数4能代表小刚第一次投中的个数吗?

生:不能!

师:能代表小刚第二次、第三次投中的个数吗?

生:也不能!

师:奇怪,这里的平均数4既不能代表小刚第一次投中的个数,也不能代表他第二次、第三次投中的个数,那它究竟代表的是哪一次的个数呢?

生:这里的4代表的是小刚三次投篮的平均水平。

生:是小刚1分钟投篮的一般水平。

(师板书:一般水平)

师:最后,该小明出场了。知道自己投篮水平不怎么样,所以正式比赛前,小明主动提出投四次的想法。没想到,他们竟一口答应了。前三次投篮已经结束,怎么样,想不想看看小明每一次的投篮情况?(师呈现前三次投篮成绩:4个、6个、5个,如图4)

?

生:他们可能会想:完了完了,肯定输了。

师:从哪儿看出来的?

生:你们看,光前三次,小明平均1分钟就投中了5个,和小强并列第一。更何况,小明还有一次没投呢。

生:我觉得不一定。万一张老师最后一次发挥失常,一个都没投中,或只投中一两个,张老师也可能会输。

生:万一张老师最后一次发挥超常,投中10个或更多,那岂不赢定了?

师:情况究竟会怎么样呢?还是让我们赶紧看看第四次投篮的成绩吧。

(师出示图5)

师:凭直觉,小明最终是赢了还是输了? 生:输了。因为你最后一次只投中1个,也太少了。

师:不计算,你能大概估计一下,张老师最后的平均成绩可能是几个吗?

生:大约是4个。

生:我也觉得是4个。

师:英雄所见略同呀。不过,第二次我明明投中了6个,为什么你们不估计我最后的平均成绩是6个?

生:不可能,因为只有一次投中6个,又不是次次都投中6个。

生:前三次的平均成绩只有5个,而最后一次只投中1个,平均成绩只会比5个少,不可能是6个。

生:再说,6个是最多的一次,它还要移一些补给少的。所以不可能是6个。

师:那你们为什么不估计平均成绩是1个呢?最后一次只投中1个呀!

1个,但其他几次都比1个多,移一些补给它后,就不止1个了。

师:这样看来,尽管还没得出结果,但我们至少可以肯定,最后的平均成绩应该比这里最大的数——

生:小一些。

生:还要比最小的数大一些。生:应该在最大数和最小数之间。

师:是不是这样呢?赶紧想办法算算看吧。

[生列式计算,并交流计算过程:4+6+5+1=16(个),16÷4=4(个)]

师:和刚才估计的结果比较一下,怎么样?

生:的确在最大数和最小数之间。

师:现在看来,这场投篮比赛是我输了。你们觉得问题主要出在哪儿? 生:最后一次投得太少了。

生:如果最后一次多投几个,或许你就会赢了。

(生估计或计算,随后交流结果)

二、拓展展开

师:下面这些问题,同样需要我们借助平均数的特点来解决。

1、瞧,学校篮球队的几位同学正在进行篮球比赛。我了解到这么一份资料,说李强所在的快乐篮球队,队员的平均身高是160厘米。那么,李强的身高可能是155厘米吗?

生:有可能。

师:不对呀!不是说队员的平均身高是160厘米吗?

生:平均身高160厘米,并不表示每个人的身高都是160厘米。万一李强是队里最矮的一个,当然有可能是155厘米了。

生:平均身高160厘米,表示的是篮球队员身高的一般水平,并不代表队里每个人的身高。李强有可能比平均身高矮,比如155厘米,当然也可能比平均身高高,比如170 厘米。

师:说得好!为了使同学们对这一问题有更深刻的了解,我还给大家带来了一幅图。(出示中国男子篮球队队员的合影,图略)画面中的人,相信大家一定不陌生。

生:姚明!

师:没错,这是以姚明为首的中国男子篮球队队员。老师从网上查到这么一则数据,中国男子篮球队队员的平均身高为200厘米。这是不是说,篮球队每个队员的身高都是200厘米?

生:不可能。

生:姚明的身高就不止2米。

生:姚明的身高是226厘米。

师:看来,还真有超出平均身高的人。不过,既然队员中有人身高超过了平均数——

生:那就一定有人身高不到平均数。

师:没错。据老师所查资料显示,这位队员的身高只有178厘米,远远低于平均身高。看来,平均数只反映一组数据的一般水平,并不代表其中的每一个数据。好了,探讨完身高问题,我们再来看看池塘的平均水深。

2、(师出示图11)师:冬冬来到一个池塘边。低头一看,发现了什么?

生:平均水深110厘米。

师:冬冬心想,这也太浅了,我的身高是130厘米,下水游泳一定没危险。你们觉得冬冬的想法对吗?

生:不对!

师:怎么不对?冬冬的身高不是已经超过平均水深了吗?

生:平均水深110厘米,并不是说池塘里每一处水深都是110厘米。可能有的地方比较浅,只有几十厘米,而有的地方比较深,比如150厘米。所以,冬冬下水游泳可能

会有危险。

师:说得真好!想看看这个池塘水底下的真实情形吗?(师出示池塘水底的剖面图,如图12)

生:原来是这样,真的有危险!

师:看来,认识了平均数,对于我们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还真有不少帮助呢。

下载《平均数的再认识》教学设计[模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平均数的再认识》教学设计[模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分数再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第34—35页。 设计思想:在三年级下册教材中,学生已经初步理解了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

    分数再认识教学设计

    《分数的再认识(一)》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的情境与直观操作,经历概括分数意义的过程,理解分数表示多少的相对性。 过程与方法:结合具体的情境,体会“整体”......

    五年级下册《平均数的再认识》教案范文合集

    五年级下册《平均数的再认识》教案 【教学目标】 经历平均数的产生过程,体会学习习近平均数的必要性,了解平均数的统计意义,掌握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的方法,能根据统计图去解决简单的......

    《平均数》教学设计

    《平均数》教学设计 《平均数》教学设计1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P42页例1教材简析:教材从现实生活出发,选取学生身边的事例,将生活素材贯穿于......

    平均数教学设计

    平均数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情景中理解平均数产生的必要性及平均数的意义; 2、理解平均数算法的多样性,通过活动让学生初步获得一些数学活动的经验,养成从数学角度思......

    平均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体悟“平均数”的意义,构建“平均数”的概念。 2.探索求“平均数”的多种方法,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3.感受“平均数”概念所蕴含的丰富、深刻的统计与概率背景......

    平均数教学设计(范文大全)

    平均数教学设计 王口镇第一小学穆军 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42~45页。 教材分析:平均数是统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它非常抽象。以往在教学平均数......

    平均数教学设计

    《统计与平均数》教学设计 南京市江宁区秣陵中心小学 张继安设计、执教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92~94页的“例题”和“想想做做”。 [教材分析] 这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