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意象鉴赏与艺术还原法》教学设计

时间:2019-05-12 17:07:4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诗歌意象鉴赏与艺术还原法》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诗歌意象鉴赏与艺术还原法》教学设计》。

第一篇:《诗歌意象鉴赏与艺术还原法》教学设计

诗歌意象鉴赏与艺术还原法

漳浦一中 许志东

一、教学内容分析

在深化素质教育、全面实施新课程改革的今天,语文学科的文学性越来越显示其重要性,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越来越受到重视,而诗歌以其高度概括的内容、凝练含蓄的语言和真挚纯美的情感,成为文学领域里最为璀璨夺目的明珠,并作为最集中精练的文学样式,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青睐。诗歌鉴赏也成了高考大家园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课本必修1》第一单元就安排了诗歌鉴赏,单元教学要求这样写道“鉴赏诗歌应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着重分析意象,同时品味语言,发挥想象,感受充溢于作品的真情。”这说明诗歌意象鉴赏与情感把握是本单元学习的重点。众所周知,意象是一个古老的美学概念,也是鉴赏诗歌的最基本而又最重要的审美单元,诗歌的意象鉴赏是开启诗歌大门的一把重要钥匙,可以说抓住了诗歌的意象也就能很快领悟诗歌的意境、风格及作者蕴涵在其中的思想情感,传授给学生意象鉴赏的方法也就可以让学生拿着钥匙去打开诗歌殿堂之门,这是语文老师共同的心愿。教师只有授之以“渔”,教以方法,才能让学习主体以不变应万变,切实提高鉴赏能力,积极应对高考试卷中变换莫测的试题。而艺术还原法是诗歌意象鉴赏的一种有效且常用的方法,因此,本课试图通过意象鉴赏示例,引导学生学习掌握艺术还原法,切实提高鉴赏能力、审美能力。

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诗歌鉴赏是高中语文教学的一大难点,虽然高一学生正处于诗一样的年龄,对诗歌充满向往,对诗歌鉴赏已有一定的常识与生活积累,但经典诗歌学习不多,鉴赏术语的积累还很单薄,面对诗歌的抽象语言符号不知从何下手;与此同时,学生的审美观正在逐步形成,有一定的审美冲动,因此,必须从审美兴趣的培养、鉴赏术语的积累、鉴赏方法的传授和鉴赏能力的培养上加以积极的引导,授之以“渔”。

三、设计思想

本课依据新课标的精神和要求制定教学目标,以学生的思维训练和能力的培养为主线,以学生的“探究性学习”为主,采用“启发点拨式”的教学和“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与教师评价、点拨作用,借助多媒体,采用“受激共振”的教学法,用屏幕显示诗歌意象的画面,化无形为实体,变抽象为具象,体现直观性教学原则,使学生更容易理解诗歌意象鉴赏的方法。教师将引导学生充分调动生活积累,展开丰富的想象和联想,把抽象的诗歌语言符号还原成具体形象的画面,建构心灵的图象,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并绘制诗歌情景图,教师借助多媒体设备展示具体生动的诗歌意象、情景,让学生比较、感悟,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把意象鉴赏的“钥匙”交给学生。

四、教学目标:

1、了解掌握部分传统意象的寓意。

2、了解掌握意象鉴赏方法——艺术还原法。

3、提高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提高文化品位与审美情趣。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掌握艺术还原法。

难点:鉴赏诗歌的意象。

六、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准备:制作课件、多媒体教室

课前作业:要求学生搜集常见的诗歌意象并分析意象的寓意,按照学习小组集中讨论,尝试为意象下个定义。

(一)导入: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先秦的诗经、楚辞,汉、魏晋的乐府古诗,唐诗、宋词、元曲以及现当代诗歌就是我国源远流长的诗歌发展史中一颗颗璀璨明珠。历代诗歌中有大量脍炙人口的名篇佳句,堪称我国文明史河的积淀、汉民族语言的结晶。本单元我们将学习一组现当代诗歌,先看单元学习要求第二段中“鉴赏诗歌应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着重分析意象,同时品味语言,发挥想象,感受充溢于作品的真情。”这说明诗歌意象鉴赏与情感把握是本单元学习的重点。众所周知,诗歌常常用具体的意象来营造诗歌的意境,表达抽象的思想情感,可以说诗歌的意象鉴赏是开启诗歌大门的一把重要钥匙,抓住了诗歌的意象也就能很快领悟诗歌的意境、风格及作者蕴涵在其中的思想情感。

那么什么是意象呢?大家搜集了多少常见的诗歌意象?这些意象又有何寓意呢?

(二)介绍意象的概念,举例分析鉴赏诗歌的意象

1、请部分学习小组代表介绍所查找的常见的诗歌意象及其寓意,并尝试为意象下个定义。

教师等学生讨论结束后,展示一组诗歌意象图片,每张图片都配有诗句。归类总结:(屏幕展示)意象是融入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它必须是经过诗人主观的筛选与情感化合,以符合诗人的美学理想和美学趣味与人格情趣的物象。

部分传统意象的寓意:

杨柳—惜别 圆月—思乡 落花—伤春 浮云—漂泊 流水—惜时 古迹—怀旧 黄叶—悲秋 莲花—高洁

[特别提醒] A.积累传统意象及其寓意。鉴赏古代诗歌需要了解这些意象特有的文化内涵,如岁寒三友中的“松”,中国文化赋予它“坚韧挺拔”的性格,“竹”则赋予它“刚正有节”的节操,“梅”则赋予它“傲霜斗雪”的风骨,“水仙”则是“冰清玉洁”的象征,“杜鹃”则代表一种悲剧氛围,倚栏杆而凭吊,见流水则思年华易逝,听梧桐细雨则倍感凄楚悲凉。

B、知人论世看意象。由于诗歌语言的多意性、不确定性决定了大部分的意象含义是不确定的,它随着诗人的生活阅历、情感体验、人生理想、审美情趣的不同而千差万别。

2、(屏幕展示)一组黄昏画面

同样是黄昏,不同情境,不同人有不同感受。看到这些画面,请大家说说感想。并用一句诗来描述该情景。

学生回答后,提示:同样是黄昏,在王勃笔下是“落霞与孤鹭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雄阔壮美;在李清照看来却是“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地,怎一个愁字了得”的哀婉悲凉;李商隐面对黄昏觉得“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发出了生命暮年,青春难再的人生感慨。

因此,解读诗歌的意象,要注意结合作者的身世、遭遇、心理状态去分析。

3、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2002年的鉴赏题。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曾说“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

引导学生联想柳树形象,分析提示:柳树长长的柳枝迎风飘动,像一支多情的手在挽留着远去的离人,由此有了《诗经.小雅。采薇》中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的情景,仿佛柳树要与戊守边关的人依依惜别。再者“柳”与“留”谐音,故古人有折柳送别之举。折柳表惜别之情。另外,人已去而柳树犹在、柳条依依,似乎在怀恋远方的亲朋,故又有怀恋、怀远之意。诗中的折柳是指北朝乐府《鼓角横吹曲》中的《折杨柳枝》,诗人静夜闻笛,听折柳曲,思绪被悠扬的笛声勾动,引发浓浓的思乡之情,所以说,折柳是关键。

(三)介绍艺术还原法,授之以“渔”

刚才,我们在分析折柳这一词时,已自觉不自觉地用上一种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艺术还原法。众所周知,诗歌作品提供给我们的只是一个抽象的语言符号,而不是具体可感的形象、声音、画面,诗人创作时借助语言符号把他内心世界、思想感情、人生理想外化。因而阅读鉴赏时,我们只能依着语言符号所提供的线索。展开丰富的想象和联想,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艺术地还原出符号所指向的形象、声音、色彩、线条、画面,从而准确把握诗的意象与意境,领会诗人的内心情感与写作意图。这种方法就是艺术还原法。

(屏幕展示)艺术还原法的流程图:

还原 情境

符号————意象————意境————主旨

联想想象 情感

1、展示FLASH课件《致像树》,通过课件中意象与画面的对应还原,让学生对用艺术还原法还原意象有感性认知。

2、(屏幕展示)还原《天净沙·秋思》的意象,想象诗的情境,把还原的情景绘制成图像,并用语言描述情境,分析把握诗的意境。(要求学生讨论交流,推荐优秀图片。)

《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学生讨论后,教师巡视作图情况,表扬优秀图画作品,请部分同学描述诗歌的情景。

教师点评:一个浪迹天涯的游子,在一个深秋的傍晚,牵着一匹瘦马,于瑟瑟秋风中走在有“枯藤老树昏鸦”的古道上,猛一抬头,看见潺潺的水流上横着的小桥和炊烟缭绕着的人家,一种酸楚的流落感和着人生的失落感一起涌上心头,这滋味是难以诉说的,作者借助九个富有表现力的意象用蒙太奇的手法构织了一幅萧瑟、凄凉的画面,再加上“断肠人在天涯”,便把萧瑟之秋与游子之思有机结合起来,把悲秋推向极致。难怪有人因这首而称马致远为“秋思之祖”。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诗歌的意象鉴赏并不难,只要我们能根据诗歌的语言提供的信息,充分调动我们的生活积累,展开丰富的联想与想象,艺术地还原出符号所指向的形象、声音、色彩、线条、画面,从而准确把握诗的意象与意境,领会诗人的内心情感与写作意图。那么,我们的鉴赏活动可以说已迈出了一大步。

(四)小结

这节课我们一起了解诗歌意象,重点探索了诗歌意象鉴赏的方法——艺术还原法,分析了一些诗歌意象,希望能在诗歌方面找到一个突破口。

(五)布置思考题

1、同样写秋天,马致远用“枯藤老树昏鸦”写得萧瑟、凄凉,毛泽东却用“鹰击长空,鱼翔浅底”写得气势磅礴,请阅读《沁园春 长沙》,分析鉴赏毛泽东笔下橘子洲头的秋天里的意象特点与传统写秋天的意象有何不同。

2、阅读《再别康桥》,鉴赏“金柳、夕阳、小草、彩虹、康桥”等意象,分析诗人在这些意象中融入了怎样的情感。

3、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回答问题。(2000年高考题)

闻 雁 寒 塘

韦应物 赵 瑕

故园渺何处? 归思方悠哉。晓发梳临水,寒塘坐看秋。淮南秋夜雨,高斋闻雁来。乡心正无限,一雁过南楼。简答: 这两首诗为什么都写到雁?

七、教学反思:

1、本节课课件主要运用POWERPOINT软件制作,融音乐、图片、文字为一体。凡课件设计到的诗歌意象尽可能配上清晰、优美的图片,音乐以极富古典韵味的古筝曲为主,用以营造良好的诗歌氛围,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诗歌的意象美和意境美。

2、本课采用“启发点拨式”的教学和“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以学生的思维训练和鉴赏、审美能力的培养为主线,以学生的探究学习为主体,进行知识的课堂内化和布控,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本课以欣赏诗意盎然的音乐与图片导入,以诗歌语言符号为元点,引导学生充分调动生活积累,展开丰富的想象和联想,把抽象的诗歌语言符号还原成具体形象的画面,建构心灵的图象,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并绘制诗歌情景图,教师借助多媒体设备展示具体生动的诗歌意象、情景,让学生比较、感悟,化无形为实体,变抽象为具象,既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形成学习的动机,又有利于知识的保持记忆,便于学生在认知图式上建筑新的认知结构,切切实实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充分体现了课堂教学的科学性和审美性的统一、理论引导与实践操作的统一、传授技能与培养能力的统一,做到师生互动,循序渐进,教学相长。

3、学生在课前积极搜集诗歌的传统意象,思考并将这些诗歌意象的寓意并进行归类;课堂上积极参与活动,展开丰富的想象和联想,还原出诗歌的意象、意境,从而获得审美的愉悦,陶冶情操。课后,认真进行发散引申训练,能举一反三,形成能力。

点评

本设计能够突出新课程的理念,符合学生的学习要求和认知特点,教学思路清晰,可操作性强。

关于诗歌意象的理解,作者能够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累,以学生已知的常见的诗歌意象及其寓意为支撑,进而导入对意象的整体把握。如何正确地理解意象?作者从“知人论世看意象”提出了“还原法”,意即借助诗歌所提供的诗句以及与诗篇相关的作者的身世、遭遇、心理状态等去分析。显然,这是一个很不错的方法,也符合文学作品“知人论世”的阅读规律。为了使学生真正把握这一方法,作者以《致橡树》和《天净沙·秋思》这二篇学生并不太陌生的作品为例子,验证并使学生掌握这一方法。按照这一思路,后面的练习,还是以掌握和巩固这一方法为训练的目标。可以说,本课的教学目标已经达到了。

但是,作为中学生的诗歌鉴赏,“还原法”只是理解意象的一种手段,更重要的还在于学生的审美。这一点作者显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其次,就中学生而言,“还原法”在实际运用中也有一定的局限性,这一点也是需要加以注意的。

第二篇:诗歌意象鉴赏与艺术的教学设计

诗歌意象鉴赏是一门艺术?你GET到了吗?下面就有小编来讲解一下诗歌意象鉴赏与艺术这部分的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教学内容分析

在深化素质教育、全面实施新课程改革的今天,语文学科的文学性越来越显示其重要性,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越来越受到重视,而诗歌以其高度概括的内容、凝练含蓄的语言和真挚纯美的情感,成为文学领域里最为璀璨夺目的明珠,并作为最集中精练的文学样式,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青睐。诗歌鉴赏也成了高考大家园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课本必修1》第一单元就安排了诗歌鉴赏,单元教学要求这样写道“鉴赏诗歌应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着重分析意象,同时品味语言,发挥想象,感受充溢于作品的真情。”这说明诗歌意象鉴赏与情感把握是本单元学习的重点。众所周知,意象是一个古老的美学概念,也是鉴赏诗歌的最基本而又最重要的审美单元,诗歌的意象鉴赏是开启诗歌大门的一把重要钥匙,可以说抓住了诗歌的意象也就能很快领悟诗歌的意境、风格及作者蕴涵在其中的思想情感,传授给学生意象鉴赏的方法也就可以让学生拿着钥匙去打开诗歌殿堂之门,这是语文老师共同的心愿。教师只有授之以“渔”,教以方法,才能让学习主体以不变应万变,切实提高鉴赏能力,积极应对高考试卷中变换莫测的试题。而艺术还原法是诗歌意象鉴赏的一种有效且常用的方法,因此,本课试图通过意象鉴赏示例,引导学生学习掌握艺术还原法,切实提高鉴赏能力、审美能力。

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诗歌鉴赏是高中语文教学的一大难点,虽然高一学生正处于诗一样的年龄,对诗歌充满向往,对诗歌鉴赏已有一定的常识与生活积累,但经典诗歌学习不多,鉴赏术语的积累还很单薄,面对诗歌的抽象语言符号不知从何下手;与此同时,学生的审美观正在逐步形成,有一定的审美冲动,因此,必须从审美兴趣的培养、鉴赏术语的积累、鉴赏方法的传授和鉴赏能力的培养上加以积极的引导,授之以“渔”。

三、设计思想

本课依据新课标的精神和要求制定教学目标,以学生的思维训练和能力的培养为主线,以学生的“探究性学习”为主,采用“启发点拨式”的教学和“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与教师评价、点拨作用,借助多媒体,采用“受激共振”的教学法,用屏幕显示诗歌意象的画面,化无形为实体,变抽象为具象,体现直观性教学原则,使学生更容易理解诗歌意象鉴赏的方法。教师将引导学生充分调动生活积累,展开丰富的想象和联想,把抽象的诗歌语言符号还原成具体形象的画面,建构心灵的图象,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并绘制诗歌情景图,教师借助多媒体设备展示具体生动的诗歌意象、情景,让学生比较、感悟,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把意象鉴赏的“钥匙”交给学生。

四、教学目标:

1、了解掌握部分传统意象的寓意。

2、了解掌握意象鉴赏方法——艺术还原法。

3、提高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提高文化品位与审美情趣。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掌握艺术还原法。

难点:鉴赏诗歌的意象。

六、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准备:制作课件、多媒体教室

课前作业:要求学生搜集常见的诗歌意象并分析意象的寓意,按照学习小组集中讨论,尝试为意象下个定义。

(一)导入: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先秦的诗经、楚辞,汉、魏晋的乐府古诗,唐诗、宋词、元曲以及现当代诗歌就是我国源远流长的诗歌发展史中一颗颗璀璨明珠。历代诗歌中有大量脍炙人口的名篇佳句,堪称我国文明史河的积淀、汉民族语言的结晶。本单元我们将学习一组现当代诗歌,先看单元学习要求第二段中“鉴赏诗歌应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着重分析意象,同时品味语言,发挥想象,感受充溢于作品的真情。”这说明诗歌意象鉴赏与情感把握是本单元学习的重点。众所周知,诗歌常常用具体的意象来营造诗歌的意境,表达抽象的思想情感,可以说诗歌的意象鉴赏是开启诗歌大门的一把重要钥匙,抓住了诗歌的意象也就能很快领悟诗歌的意境、风格及作者蕴涵在其中的思想情感。

那么什么是意象呢?大家搜集了多少常见的诗歌意象?这些意象又有何寓意呢?

(二)介绍意象的概念,举例分析鉴赏诗歌的意象

1、请部分学习小组代表介绍所查找的常见的诗歌意象及其寓意,并尝试为意象下个定义。

教师等学生讨论结束后,展示一组诗歌意象图片,每张图片都配有诗句。

归类总结:(屏幕展示)意象是融入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它必须是经过诗人主观的筛选与情感化合,以符合诗人的美学理想和美学趣味与人格情趣的物象。

部分传统意象的寓意:

杨柳—惜别

圆月—思乡

落花—伤春

浮云—漂泊

流水—惜时

古迹—怀旧

黄叶—悲秋

莲花—高洁

[特别提醒]

A、积累传统意象及其寓意。鉴赏古代诗歌需要了解这些意象特有的文化内涵,如岁寒三友中的“松”,中国文化赋予它“坚韧挺拔”的性格,“竹”则赋予它“刚正有节”的节操,“梅”则赋予它“傲霜斗雪”的风骨,“水仙”则是“冰清玉洁”的象征,“杜鹃”则代表一种悲剧氛围,倚栏杆而凭吊,见流水则思年华易逝,听梧桐细雨则倍感凄楚悲凉。

B、知人论世看意象。由于诗歌语言的多意性、不确定性决定了大部分的意象含义是不确定的,它随着诗人的生活阅历、情感体验、人生理想、审美情趣的不同而千差万别。

2、(屏幕展示)一组黄昏画面

同样是黄昏,不同情境,不同人有不同感受。看到这些画面,请大家说说感想。并用一句诗来描述该情景。

学生回答后,提示:同样是黄昏,在王勃笔下是“落霞与孤鹭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雄阔壮美;在李清照看来却是“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地,怎一个愁字了得”的哀婉悲凉;李商隐面对黄昏觉得“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发出了生命暮年,青春难再的人生感慨。

因此,解读诗歌的意象,要注意结合作者的身世、遭遇、心理状态去分析。

诗歌意象鉴赏与艺术的教学反思:

1、本节课课件主要运用POWERPOINT软件制作,融音乐、图片、文字为一体。凡课件设计到的诗歌意象尽可能配上清晰、优美的图片,音乐以极富古典韵味的古筝曲为主,用以营造良好的诗歌氛围,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诗歌的意象美和意境美。

2、本课采用“启发点拨式”的教学和“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以学生的思维训练和鉴赏、审美能力的培养为主线,以学生的探究学习为主体,进行知识的课堂内化和布控,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本课以欣赏诗意盎然的音乐与图片导入,以诗歌语言符号为元点,引导学生充分调动生活积累,展开丰富的想象和联想,把抽象的诗歌语言符号还原成具体形象的画面,建构心灵的图象,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并绘制诗歌情景图,教师借助多媒体设备展示具体生动的诗歌意象、情景,让学生比较、感悟,化无形为实体,变抽象为具象,既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形成学习的动机,又有利于知识的保持记忆,便于学生在认知图式上建筑新的认知结构,切切实实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充分体现了课堂教学的科学性和审美性的统一、理论引导与实践操作的统一、传授技能与培养能力的统一,做到师生互动,循序渐进,教学相长。

3、学生在课前积极搜集诗歌的传统意象,思考并将这些诗歌意象的寓意并进行归类;课堂上积极参与活动,展开丰富的想象和联想,还原出诗歌的意象、意境,从而获得审美的愉悦,陶冶情操。课后,认真进行发散引申训练,能举一反三,形成能力。

诗歌意象鉴赏与艺术的点评

本设计能够突出新课程的理念,符合学生的学习要求和认知特点,教学思路清晰,可操作性强。

关于诗歌意象的理解,作者能够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累,以学生已知的常见的诗歌意象及其寓意为支撑,进而导入对意象的整体把握。如何正确地理解意象?作者从“知人论世看意象”提出了“还原法”,意即借助诗歌所提供的诗句以及与诗篇相关的作者的身世、遭遇、心理状态等去分析。显然,这是一个很不错的方法,也符合文学作品“知人论世”的阅读规律。为了使学生真正把握这一方法,作者以《致橡树》和《天净沙·秋思》这二篇学生并不太陌生的作品为例子,验证并使学生掌握这一方法。按照这一思路,后面的练习,还是以掌握和巩固这一方法为训练的目标。可以说,本课的教学目标已经达到了。

但是,作为中学生的诗歌鉴赏,“还原法”只是理解意象的一种手段,更重要的还在于学生的审美。这一点作者显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其次,就中学生而言,“还原法”在实际运用中也有一定的局限性,这一点也是需要加以注意的

第三篇:诗歌鉴赏常见意象

诗歌鉴赏常见意象

边塞怀古诗: 边关、玉门关、羌笛、胡人、胡马、黄河、长城、明月、阴山、黑山等。1吴钩 泛指宝刀、利剑,借指诗人报效祖国,建功立业的情怀。2乌衣巷 原是东晋王谢两大豪门的住宅地,借指极其繁华之所在。3淮水 秦淮河是历代王公贵族醉生梦死、彻夜笙歌的游乐场,常借指繁华之所。4 山河 指国家或祖国。5 折戟 指战争的惨烈。6 柳营 指军营。7 后庭花 荒淫而亡国的陈后主所作的乐曲,借指统治者的荒淫无度。8芦荻 一种秋天的植物,借以渲染萧索的气氛。表现要点:边塞风光、奋勇杀敌、誓死卫国、征人愁怨、思乡思亲、同情批驳烽火、狼烟、宝剑、马、铠甲等。9关山 关塞山河。关,关隘要塞;山,山河。送别诗: 杨柳、杯酒、明月、江水、芳草、眼泪、残阳、孤云、远帆、歧路,长亭饯别,饮酒泣别,日暮伤别,夕阳 1水晶帘 闺中的一种帘子,借以表现思妇的寂寞之情。2辽西 边关地名,借以表达思妇怀念出征在外的丈夫。3玉阶 台阶,借以表现思妇远眺而思念丈夫。4屏风 古代用来隔离或挡风的饰物,借以表现闺中人思念亲人。5娥眉 女子的眉毛,多指美人的梳洗或揽镜自照、顾影自怜的情景。6罗幕 精美的帘子,多表现思妇对远人的思念。7乱红 指落花,借以表现女主人公对花慨叹年华的逝去。8危楼 高楼,多指女主人公眺望远处,思念心上人。9落花(落红、残红)往往代表生命的短暂,惜春、伤时的惆怅和对于死亡的焦虑、忧伤。多传达青春易逝、人生无常的深沉喟叹和哀愁。10南浦 南浦是水边的送别之所,表达送别之意。11长亭 长亭是陆上的送别之所。12芳草 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常用来比喻离恨。13班马 班马意为离群之马,后送别诗多用以抒发惜别之情。14灯(烛、蜡、炬)多传达离情别绪、孤寂落魄和愁苦之情。15折梅:表示离别、赠送寄思 16折柳:表示送别、离愁别绪 17蟋蟀 怀念征人。蟋蟀被直接唤为“促织” 18吹笛、吹箫、吹笙 多传达离别之苦、相思之情和内心的孤寂。分类:送别、留别、赠别、酬别、话别、宴别、饯别、寄别 山水田园诗 1绿树 常表现一种幽静的环境。2黄鹂 常以黄鹂鸣叫强化环境的幽静。3空山 常表现空旷、幽静的环境。4 明月 常以明月渲染一种清幽的环境。5 柳绿 渲染一种如诗如画的意境。6桂花 表现一种宁静、清远的情境。7 春山 渲染静寂的环境。8 竹 常寄托主人公一种清高脱俗的情怀。9云 常表现主人公的恬淡隐逸之情。10海棠 表现对美好景物的珍惜。11 白鸥 一种水鸟,多借来表现自由恬静的生活。12 白鹭 一种飞在水田或沙滩上的鸟,常表现一种安谧清幽的环境。13 稻香 表现农村环境及农村生活的恬静与清幽。14 细雨 写环境的宁静、恬淡。15 蛙 写农村风光与环境,衬托人的悠闲心情。羁旅行役诗 1猿啼 出现在诗歌中常常象征着一种悲伤的感情,2水 在中国古代诗歌里和绵绵的愁丝连在一起 3琴瑟 比喻夫妇感情和谐,亦作“瑟琴”。比喻兄弟朋友的情谊。4鸿雁 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南迁,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5红豆 红豆即相思豆,借指男女爱情的信物 6日暮、落日、夕阳 常用来表现游子思乡 7西楼、高楼、小楼、危楼 借人在楼上或登楼远眺表现思乡之情,8茅店 指荒郊野外,多表达漂泊之思与思乡之情,9月亮 对月思亲,常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10柳树 以折柳表惜别。11丁香 常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12芭蕉 常表达孤独忧愁的离情别绪。13梧桐 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和芭蕉差不多,大多表示一种凄苦之音。14杜鹃 于是古诗中的杜鹃也就成为凄凉、哀伤的象征了。15鹧鸪旅途艰险和满腔的离愁别绪。思乡、凄清 16乌鸦 常与衰败荒凉的事物联系在一起。17水 古代诗歌中常和绵绵的愁丝连在一起。因水的柔和清冷,常用水比喻月色之类虽具体可感却难以把握的事物。18鸿雁 鸿燕 雁书 雁足 鱼雁 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怀之感。19红豆 又名相思豆,借指男女爱情的信物。20日暮 常用来表现游子思乡。21落日 表现迟暮的老年。22高楼 借人在楼上或登楼远眺表现思乡之情。23茅店 指荒郊野外,多表达漂泊之意与思乡之情。24青鸟 青鸟是传书的信使。25莼羹鲈脍 指家乡风味,借指思乡之情。26沙鸥 沙鸥,是诗人们常常用来抒发内心因漂泊无依而伤感的意象。

27白云 见月怀人,望云思友,是古代诗词中常表现的情感。

28双鲤、尺素 借代远方来信。

29燕子:惜春、思念亲人、昔盛今衰、亡国破家之感、羁旅情仇、飘泊之苦

30(孤)雁:孤独 思乡 思亲 音信、消息(多为喜讯)孤独寂寞、飘零。写景咏物诗: 1哀鸿 比喻哀伤苦痛、流离失所的人。2野渡 常表现诗人自由自在的生活。3渔舟 表现一种恬静幽美的景象。

4鸳鸯 表现自然界一派生机、和谐宁静的景象。多传达相思相爱、离愁、的情思。

5桃花 表现充满着蓬勃生机的春天景象。象征美人。6青山 表现赏心悦目的绚丽景色。7蝴蝶 表现一种宁静安谧的生活环境。8早莺 表现一种融和骀荡的春意。9夕阳 表现对年华易老的慨叹。

10彩袖 表现对心上人的一种爱恋、珍惜之情。11锦瑟 表现一种美好的往事或青春年华。12蝉 常用来表现品行的高洁。悲秋 13梅花 一种高洁人格的象征。14松柏 松柏是傲霜斗雪的典范,自然是众人讴歌的对象,用以象征孤直耐寒的品格。15竹子 竹子、竹林深为隐者所爱。竹子具有“性直”、“心空”、“节贞”等特点,用以表现君子的品德修养。16菊花 作为傲霜之花,它一直得到文人墨客的亲睐,有人称赞它坚强的品格,有人欣赏它清高的气质。17杨花 飘零之意。

18松 喻傲霜斗雪的坚贞品德。

19莲花 由于“莲”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20牡丹:富贵 美好

21草:生命力强 生生不息 希望 荒凉 偏僻 离恨 身份、地位的卑微、草木繁盛反衬荒凉(禾黍:黍离之悲(国家的今盛昔衰)),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22兰:高洁,友谊

23荷花:表示夏季,清雅高洁 24莲草:表示孤单一人,漂泊无依 25芙蓉 又称为“荷”、“莲”。a.或宁静或欢愉.b.离愁别绪、相思之苦。怀念之情和凄美意境。c.寄寓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节操。

26花开 希望青春人生的灿烂;花落:凋零失意人生、事业的挫折惜春对美好事物的留恋、追怀。27树的曲直:事业、人生的坎坷、顺利

28黄叶:凋零 美人迟暮 新陈代谢 绿叶:生命力 希望 活力 落叶:表示悲秋,含有悲苦之意 红叶:代称传情之物,后来借指以诗传情 29海浪:人生的起伏 30东风:春天 美好

31西风:落寞 惆怅 衰败 游子思归 表示凄清之情,忧愁之绪

32秋水:盼望.33春风:旷达 欢愉 希望 34秋风:表示萧条,冷落

35狂风:作乱 摧毁旧世界的力量 36露:人生的短促 生命的易逝

37冰雪:纯洁 美好 环境的恶劣 恶势力的猖狂心志忠贞,品格高尚。

38小雨:春景 希望 生机 活力 潜移默化式的教化

39烟雾:情感的朦胧、惨淡 前途的迷惘、渺茫 理想的落空、幻灭

40暴雨:残酷 热情 政治斗争 扫荡恶势力的力量 荡涤污秽的力量 41霜:人生易老 社会环境的恶劣 恶势力的猖狂 人生途路的坎坷、挫折 42江水:时光的流逝 岁月的短暂 绵长的愁苦 历史的发展趋势

43云:游子飘泊石灰天阴:压抑愁苦寂寞 44天晴:欢愉光明

45天阴:压抑 愁苦 寂寞

46海浪的汹涌:人生凶险 江湖诡谲 47浮云:游子、飘泊。48鱼:自由 惬意 49鸿鹄:理想 追求

50乌鸦:小人 俗客庸夫 衰败荒凉 51沙鸥:飘零 伤感

52狗、鸡:生活气息 田园生活 53(瘦)马:奔腾 追求 漂泊

54鹰:刚劲 自由 人生的搏击 事业的成功 55寒蝉:表示冷凄,含有凄惨萧索之情 56鹤:象征长寿

57庄周梦蝶 庄子以此说明物我为一,万物齐等的思想。后借指迷惑的梦幻和变化无常的事物。●地点类

1、古迹:怀旧明志昔盛今衰(国家)衰败萧条(古迹一般和古人密切相联);

2、乡村:思归厌俗田园风光生活气息纯扑美好安逸宁静;城市(市井):繁荣热闹富贵奢华;

3、草原:辽阔人生境界人的胸襟;

4、仙境:飘逸美妙洁净忘尘厌俗;

5、南山:代表隐居的地方桃源:代表着一个理想的乐土武陵人代表隐居的人;

7、乡村、山水间:厌俗思归、纯朴隐逸。

8、仙境:飘逸自由、高洁厌俗。

9、天地山川:生命短暂、个人渺小,情感孤独,心胸开阔。

10、城市(市井):繁荣热闹 富贵奢华

11、东篱:出尘脱俗之境 ●典故及其他 36逐鹿 比喻群雄并起,争夺天下。1登高、凭栏 多传达相思之情、报国之志和壮志难酬的37三尺 三尺,也叫“三尺法”,法律 悲伤与激情。38杜康 为酒的代称。2饮酒 得意喜悦或失意愁苦之情。39秦晋 两姓联姻为“ 3英雄:追慕自叹 40彭祖 长寿的象征,以“寿如彭祖”来祝人长寿。4小人:鄙夷明志自省鞭挞。41谢家(1)用谢安、谢玄家事,意指人有风度。(2)5六朝旧事、南朝旧梦:表示往日富贵繁华的生活。指山水诗人谢灵运之事。指居家的幽美。42高山流水 借6击楫:谓立志报效国家,收复失地。指知音或乐曲的高录。7娥眉(蛾眉):美女; 43青眼 对人喜爱或器重。8峨眉:高尚的德行; 44钓鳌 喻豪迈的举止或远大的抱负。9青青子矜:有才能的人 45还珠 喻官吏为政清廉。10巴歌:亦称巴唱、巴讴、巴人之曲。表达自己的微不46虞美人 丽春、寒牡丹。闻虞兮歌而起舞之说。足道。47豆蔻 称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11山林宫阙: 表现诗人的理想和现实之间的矛盾与冲48精卫 比喻有深仇大恨,立志必报;也比喻不畏艰难,突。“宫阙”,受到重用。“山林”政治理想破灭或者是怀努力奋斗。才不遇、报国无门时,心生怨愤而转向归隐山林息影草49击楫中流 也作“中流击楫”,楫,船桨。指决心报效祖泽。国,收复失地。12君子之行:后来一般文人以此指代自己怀有节操的囚50碧血 化碧 借指为正义事业所流的血。徒生活。54人杰 典出《史记•高祖本纪》,指才智突出的人物。13玉:高洁 脱俗 14簪缨(冠):官位 名望 55仁人 典出《论语•卫灵公》喻指有博爱思想、以天下为15珍珠:美丽无瑕 己任的人。16丝竹:音乐; 58采薇 借指陷居生活。17衣砧:妇女对丈夫的思念。59白衣苍狗 亦叫白云苍狗,比喻世事变幻无常。18汗青:史册; 60折桂 比喻科举及第。19南冠 指办犯。61方家 典出《庄子•秋水篇》,原指深于道术的人,后特20轩辕:祖国; 指精通某种学问、某项技术的专家。21怀桔 指孝顺双亲。62西席 典出《称谓录》,代指老师。22咏絮 谓女子咏雪。指女子工于吟咏,有非凡的才华。63心许 典出《史记•吴太伯世家》,心中暗自答应的意思。咏絮”即指咏雪,“咏絮才”即非凡才华。64三味 典出《邯郸书目》,比喻深含的意思(多含褒义)。23桑梓:故乡; 66抱璞 典出《韩非子•和氏》,比喻坚持美德(也有作怀24寸管:笔; 才不遇之意)。25船:兰舟、征帆去棹(往往比喻孤舟)、樯撸(借代大67请缨 喻杀敌报国。船、战船)。68射影 典出《苦热行》(南朝宋鲍照诗),比喻说此喻彼,26昆山玉:比喻杰出的人才。别有用心。27神器 指帝位、政权。” 28陶朱 富商。69辞第 喻为国忘家。29祝融 火灾称为祝融之灾。70问鼎 喻篡夺政权。30秋水 秋水,喻指眼睛,形容盼望的迫切。71方寸 典出《三国志•蜀志》,指人的心。31连理枝、比翼鸟 思爱夫妻的比喻。72下榻 典出《后汉书•徐稚传》,礼遇贤者,32孔方兄 钱(含诙谐兼含鄙视意)。73春秋 典出《诗经•鲁颂》,比喻年岁、岁月 33青梅竹马 形容男女小的时候天真无邪,也指幼小时就74梨园 后世的戏曲班,戏曲艺人称“梨园弟子”。相识的伴侣。34问鼎 比喻图谋帝王权位。75抱柱 后以喻坚守信约。35见背 背,离开。谓父母去世。●时间类

1、春日(含有喜庆、希望、美好之意)

春风、青山、梅花、粉蝶、霞日、横管、春光、东风、晴云、柳絮、新燕、新莺、春色、杜鹃、花树、草芽、黄鹂、黄鸟、芭蕉、春昼、草色、杨花、浮萍、绿葵、翠柳、翠微、早燕、桂花、红树、海棠、绿锦、兰花、黄蜂、麦雨、柳花、垂柳、娇莺、芍药、蔷薇、桃花、杏花、红杏、绿波、春雨、兰溪、鹅湖、鸳鸯、桃红、飞燕、点红、戏蝶、山榴、晴翠、棠梨、春流、梨花、白鸥、芳树、白鹭、烟笼、梅杏、菜花、鞭笋、鹊声等。

2、夏日(表示青春、热烈、畅舒情怀)

子规、蚕桑、蛙声、蜻蜓、小荷、黄梅、梅子、鸣蛙、雨蓑、枇杷、种瓜、菜花、芙蓉、莲花、荷香、荷叶、藕花、榴花、榴红、早菱、初莲、白鹭、鸣蝉、萤火、浓阴、莲叶、黑云、稻畦等。

3、秋日(多表示凄清、悲苦、乡思之意。常用愁、孤、残、寂、冷、昏、黄等字)

寒山、秋水、孤烟、芦花、秋夕、秋荷、残阳、桐叶、衰草、黄叶、流萤、霜晴、秋兰、露冷、霜天、鸿声、落叶、夕阳、霜气、夕岚、秋月、冷露、冷桂、寒雁、残霞、渔火、寒塘、去雁、老松、半月、霜月、婵娟、凉雁、虫吟、雁阵、月斜、塞鸿、霜叶、枫林、西风、霜华、寒星、北雁、菊黄、黄花、桔子、蟋蟀、采菊、菊花、荞麦、燕去、清秋、独鹤、昏鸦、寒山、飞霜、清笳、孤灯、林高、残雨、浅沙、荷尽、菊残、橙黄、斜阳等。

4、冬日(表示傲寒、旅景、狩猎、艰难、咏雪等)冬雪、寒关、琼枝、飞花、江雪、天寒、风雪、草尽、沙雪等。

5、元日(春节),农历正月初一,含有喜庆之意。

6、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热闹之意。

7、寒食节、清明节,怀念、情意绵绵之意。

8、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纪念之意。

9、七夕,农历七月初七,多表达爱情。

10、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表示思人,团圆之意。

11、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表示登高怀乡思人。

12、除夕,农历十二月最后一天,团圆之意 夜半:愁思怀旧。

13、人日。正月初七日。在古诗中,诗人在人日大多表达思家、想友的感情。

14、深夜:愁思怀旧

15、正午:热烈 热情奔放 恶势力对社会、对人的摧残

高中语文古诗情感分类

【摘要】“高中语文古诗情感分类”我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从《诗经》到楚辞,到汉魏乐府,到唐诗宋词元曲,其诗人之众,数量之多,令人赞叹。但情感内容上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

1.思乡念友之绪:如李白的《沙洲城下寄杜甫》:“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诗人寄情于流水,语尽情长,思情绵绵不绝。

2.怀古伤今之悲:如苏轼的《赤壁怀古》抒发了对古代英雄业绩的向往和自己不能建功立业、施展抱负的悲愤心情。

3.羁旅闺怨之愁:如孟浩然《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这里诗人将一颗愁心融入那茫茫四野、悠悠江水、明月孤舟之中。王昌龄《闺怨》细腻而含蓄描写了宫闺女子幽怨的心理状态及其微妙的情感变化。

4.怀才报国之愤:如屈原《离骚》、陆游《书愤》等,无不追怀早年的抱负,抒发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愤慨。5.边塞征战之壮:如《诗经·无衣》,其鞺鞑之声,令人热血沸腾。到了唐代,国力强盛,这样格调高亢、情绪激荡的豪迈之作就更多了。如中唐诗人卢纶的“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就是典型的例子,字里行间,气贯长虹。但自宋代开始,国力衰弱,就不再有大唐气象了,在知识分子的笔下,豪迈之气少了,悲凉之气多了,雄伟气魄少了,家国之愁多了。

6.即事抒怀之慨:古人写诗,常因事而起,抒发心中的感慨,如怀亲、送别、思乡、郊游、访友、读书等等,都可能有所触发,感悟人生。如司空曙的《江村即事》: “钓罢归来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芦花浅水边。”通过“不系船”这样一件小事,表现了江村的宁静幽美和主人公的悠闲安适。

7.隐逸出世之恋:如陆游的《鹊桥仙》(一竿风月)是借“一竿风月,一蓑烟雨”写渔父生活,籍以抒写远离红尘的隐逸情怀。

8.吟山咏水之美:如王维的《新晴野望》格调明朗、清新,表现了诗人爱自然、爱田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9.描花绘鸟之趣:花鸟虫鱼的背后,有的反映的是作者的爱好,有的却藏着作者的一段经历。大多是托物言志之作,如李商隐的《蝉》,于谦的《石灰吟》等。其所借之物,往往就是作者的理想、志趣、节操的化身。

第四篇:古代诗歌鉴赏意象

古代诗歌意象大全

一、草木类

1、柳:惜别,留恋,祝愿。

古代诗歌中离情常常与柳相关合,以折柳表惜别,其原因首先是由于二者之间具有一种“同构”的关系,柔弱的柳枝那摇摆不定的形体,能够传达出亲友离别时那种“依依不舍”之情;由于“柳”、“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更由于柳之易活,寄托了送别人对离人的美好祝愿。附:“杨柳”:伤别情怀

堤柳堆烟:能触发往事如烟,常被用来抒发兴亡之感。(冷清清的落照,剩一树柳弯腰)

2、梅花:

梅花在严寒中最先开放,然后引出烂漫百花散出的芳香,因此梅花与菊花一样,受到了诗人的敬仰与赞颂。到了唐宋时期,梅花已成为一种高洁人格的象征。历览前代诗词,“梅花”意象中所表达之意主要有:(1)引领众芳,敢为天下先的勇气。(2)凌寒不屈的顽强

(3)高洁脱俗的风骨、不同流合污的心志

(4)隐者高士的象征: 诗人在受挫时感到尘世的不如意,并受道家逍遥哲学的影响,于是寄情于山林风物,渴望清净无争的生活,梅花也便有了隐者高士的意象。(5)清冷淡雅的美人

(6)传递情感与祝福的媒介: 梅花在成为春之使的同时,也成了传递友情的工具。

(借以表达自己以梅花自许,亦一梅花许人,对于友人具有梅花一样品格的赞赏;同时也含有对友人的慰藉之情。梅花成为传达友情的信物。折梅寄友后又逐渐代表一种情绪,诗人看到梅花就不由得想起远方的朋友。自己对友人的感情也像梅花,虽遭严寒而不凋谢。颇有一种友情坚贞,与友为善的意味在其中。折梅代书亦是诗人高雅情操的表现。“梅花使”便成了驿使的美称,而“梅驿”成了驿所的雅称;“梅花约”是指与好友的约会。)(7)梅子的成熟又比喻少女的怀春。

(8)五瓣梅花形状代表“梅开五福”,即“快乐、幸运、长寿、顺利、太平。”又有“梅具四德”之说:“初生为元,开花为亨,结子为利,成熟为贞。”喜鹊在梅花枝头欢跃鸣叫的图案,常被冠以“喜报早春”、“喜报春光”、“眉样添喜”、“喜上眉梢”,取谐音或寓意。“和和美美”、“十全十美”亦取其谐音。“竹梅双喜”常用作新人的祝福语。★梅花的地理习性与文化内涵

(1)梅花传说在江西大庾岭上甚多,于是称此岭为梅岭。古人认为此岭是南北的分界线,因有十月北雁南归至此,不再过岭的传说。

(2)于是,梅岭人远在异乡时若见到梅花便会勾起无限乡愁、乡思。

(3)由于梅树原产地广泛,在西藏自治区、西南及长江中下游直至台湾省均有野生梅花。因此便有了“民族融合”的象征。在辛亥革命时期,梅花的五福也象征了汉、满、蒙、回、藏等五大民族的大团结。

(4)梅性耐瘠薄,对各种土壤有较强的适应性,又特耐整形、修剪、抗根癌,不遭根线虫的危害,喊少发生其他毁灭性的病虫害,而花芽分化甚易。故梅成为长寿树种,使人有鹤发童颜、枯木逢春之感。

3、菊花(黄花、东篱)——临秋而开,颜色淡雅——凌冰傲霜,不畏权贵;淡薄名利,不求闻达——隐士君子。(1)临秋而开——凌冰傲霜,不畏权贵,坚守晚节——志士

在万物枯残萎败,大地呈现一片肃杀萧条景象的秋季,菊却缓缓吐蕊,以细弱的花枝迎受大自然严苛的考验,不因环境艰险而退缩,不因无润枝大叶、巨根高干而妄自菲薄,凭着傲骨展现盈盈生机,有着凌冰傲霜之气;即便老残将死,却依旧飘逸着清芬,进放着热力,宣示它不死的斗魂;菊发华于岁暮霜降之际,既不与春花争妍,又不夺夏绿风采,只本本分分守着志节,终于成为冬寒之前大地赠与人类的微笑,在那微笑里散放着历经风霜的个性芬芳,坚守着晚节。当其人格化之后,菊的这种性格就变为现实社会中的仁人志士,正人君子。(2)颜色淡雅——淡薄名利,不求闻达——隐士

菊以“色”而言,无倾国之色;以“香”而言,无馥郁浓香;以“味”而言,无滋口甜甘;以“姿”而言,无娉婷媚态。它不以诱人为能事,人们为它所吸引,大抵出于对它素朴本质的疼惜珍爱。菊的淡雅素朴,也在历代的诗文中人格化,人菊合一,成为文人淡薄名利、不求闻达的精神载体。当其人格化之后,菊的这种性格就变为现实社会中的隐士。

4、松柏——岁寒后凋,高大挺拔——正气凛然,坚贞高洁——高洁之士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松柏生长环境恶劣、经寒不衰、枝干坚劲,具有一种凛然正气。在文人笔下,松是坚贞、孤直和高洁的象征,古人常通过咏松柏来表现自已对高风亮节的赞美和追求。

5、莲:爱情

由于“莲”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双关)。表达一个女子对所爱的男子的深长思念和爱情的纯洁。

6、梧桐:凄凉、悲伤

梧桐是凄凉悲伤的象征。中国古代文人有“悲秋”的情结,四季之中,秋天万物凋零,最易触发人的悲凉情绪,而梧桐树是典型的落叶乔木,“望秋先殒”,所谓“一叶落而知天下秋”。

7、草:生命力强、生生不息、希望、荒凉、偏僻、离恨、身份、地位的卑微(1)芳草: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喻离恨。

(2)草木繁盛 :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

(3)草——随时序而流转碧草连天——触动忧思思念绵绵——表现离别羁旅之情

“一年一度春草绿”,草随时序而流转,易于触动久别的忧思;在空间的展布上,碧草连天,似将人的思念引向远方,遥无涯际。古诗文中凡写到离别远行、抒述离愁别恨,常以草来作寄托或映衬。

8、芭蕉:孤独忧愁、离情别绪、凄凉

常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南方有丝竹乐《雨打芭蕉》,表凄凉之音。

9、红豆 :爱情、相思

红豆即相思豆,借指男女爱情的信物,《南州记》称为海红豆。《本草》称其为“相思子”。

10、豆蔻 :少女美貌、清纯、风华绰约

11、竹:正直、坚贞、顽强、不屈不挠、不畏逆境、高洁、谦虚

(1)古人把竹子的自然形状跟人的道德追求联系起来。自居易的《养竹记》就将竹子“本固”“性直”“心空”“节贞”等特点,比拟君子的品德修养。

(2)玄学家、隐士、诗人喜欢在绿竹葱茏的环境谈玄论道,而这些画面也越来越多进入他们的诗作中。

12、黍离:对国家今盛昔衰的痛惜伤感之情(亡国之悲)。

13、丁香:愁思或情结

14、黄叶:凋零 成熟 美人迟暮 新陈代谢

15、绿叶:生命力 希望 活力

16、红叶:代称传情之物,后来借指以诗传情。

17、花开:希望 青春 人生的灿烂

18、花落:凋零 失意 人生、事业的挫折 惜春 对美好事物的留恋、追怀。

19、落花——花落春归——伤春悲秋,青春易逝(多用在惜春词中,惜春词多是一曲曲飘逸着缕缕幽怨的生命悲歌,写作者大多从暮春时节残红飘零的景象中感悟到人生苦短,韶华易逝,青春难再。)

19、桃花:象征美人

20、兰——清雅幽香、姿态优美——追求淡泊——君子隐士

兰,古代通指香草,包括许多花与叶皆有香味的植物,如泽兰、藿香等,是用来作为熏蒸、沐浴、辟邪之用,而不是观赏。大约到唐代后期,人们发现生于山野溪谷之间,悬崖峭壁之上,有香味的另一类兰草,其花优美,才开始栽种开发。兰花值得观赏的一面,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兰”“兰草”“兰蕙”这些称谓,才逐渐用来专指我们今天所说的“兰”,也就是国兰。兰花是中国的传统花卉,有着很深的文化内涵和外在的审美特征。

兰花,清馨不浊,香气纯正,花姿优美,体态匀称,叶型矫健,交错变化,韵味飘逸。因古典诗歌中常写其清雅幽香,芳草自怜,因为兰花的幽香和姿态优美,故兰常被用来比喻美好的东西。如兰交——喻志同道合之人,兰途——美好的前途,兰质——如兰一般的品质。

21、牡丹:富贵 美好

22、杨花(柳絮)——飘忽不定——离愁别绪——游子思妇、好友相别

杨花,暮春时节,漫天飞舞,飘飘洒洒,给人一种飘忽不定、漂泊不归的感觉,最容易勾起离别者的愁绪。

23、桑梓。家乡,表现怀乡之情。

24、斑竹/湘妃竹。泪水,悲伤。

25、木叶。表现惆怅落寞的心境。

26、桑榆。比喻人的晚年。

27、红药。代悲苦。

二、动物类

1、蝉:

(1)品行高洁。

古人以为蝉餐风饮露,是高洁的象征,所以古人常以蝉的高洁表现自己品行的高洁。由于蝉栖于高枝,餐风露宿,不食人间烟火,则其所喻之人品,自属于清高一型。(2)悲凉凄切

秋后的蝉是活不了多久的,一番秋雨之后,蝉儿便剩下几声若断若续的哀鸣了,命折旦夕。因此,寒蝉就成为悲凉的同义词。(渲染气氛,思想、离愁、羁旅等)(3)人生短暂,怜惜生命

蝉在白露到来时,必死无疑,给人无可奈何的伤悲之感。诗人常以蝉喻指自我生年不满百的悲剧情怀,凄冷的人生风雨,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怜惜生命的主观感受。

2、杜鹃(杜宇、布谷、子规)——叫声凄切——悲凉凄清——忧愁忧思、羁旅思归

(1)以杜鹃啼血来喻悲苦之情,或多用作离愁的寄托。中国几千年一代代文人墨客,已经把杜鹃鸟定位为一种悲鸟,一种悲愁的象征物。

(2)由于其叫声古人认为有“不如归去”的意象,又与思乡念家的情感相连。

3、鹧鸪:乡思、羁旅行役

鹧鸪的形象在古诗词里也有特定的内蕴。鹧鸪的鸣声让人听起来像“行不得也哥哥”,极容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

4、鸿雁:思乡怀亲、羁旅伤感、孤独、书信、消息

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南迁,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也有以鸿雁来指代书信。(用“鸿燕”、“雁书”、“雁足”、“鱼雁”等指书信、音讯。)

5、乌鸦 :衰败、荒凉、小人、俗客庸夫

按照迷信的说法,是一种不祥的鸟,它经常出没在坟头等荒凉之处。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常与衰搭配。

6、蟋蟀:思乡

古人觉得蟋蟀的鸣声同织机的声音相仿,时令又届深秋,因而就跟促人纺织,准备冬衣以至怀念征人等联系了起来。蟋蟀被直接唤为“促织”。

7、鸳鸯:夫妇恩爱

8、精卫:复仇、奋斗、不畏艰难(用精卫填海来比喻有深仇大恨,立志必报;也比喻不畏艰难,努力奋斗。)

9、青鸟:信使

10、燕子:

燕子属候鸟,随季节变化而迁徙,喜欢成双成对,出入在人家屋内或屋檐下。因此为古人所青睐,经常出现在古诗词中,或惜春伤秋,或渲染离愁,或寄托相思,或感伤时事。(1)表现春光的美好,传达惜春之情。

相传燕子于春天社日北来,秋天社日南归,故很多诗人都把它当做春天的象征加以美化和歌颂。

(2)表现爱情的美好,传达思念情人之切。燕子素以雌雄颉颃,飞则相随,以此而成为爱情的象征。正是因为燕子的这种成双成对,才引起了有情人寄情于燕、渴望比翼双飞的思念。

(3)表现时事变迁,抒发昔盛今衰、人事代谢、亡国破家的感慨和悲愤。(4)书信,幽诉离情之苦。

唐代郭绍兰于燕足系诗传给其夫任宗。任宗离家行贾湖中,数年不归,绍兰作诗系于燕足。时任宗在荆州,燕忽泊其肩,见足系书,解视之,乃妻所寄,感泣而归。其《寄夫》诗云:“我婿去重湖,临窗泣血书,殷勤凭燕翼,寄于薄情夫。”谁说“梁间燕子太无情。”正是因为燕子的有情才促成了丈夫的回心转意,夫妻相会。(5)表现羁旅情愁,状写漂泊流浪、身世浮沉之苦。燕子的栖息不定留给了诗人丰富的想象空间。

11、猿啼:凄清、哀伤、悲凉(猿啼出现在诗歌中常常象征着一种悲伤的感情。)

12、飞鸟:(自由的灵魂)某种理想、愿望,自由,与自然同一的宁静、和谐,乡愁(1)比喻人生理想的实现

人类从远古以来就有自由飞翔的梦想,人类借以实现精神遨游的媒介。诗人们常以鸟的自由飞翔比喻人生理想的实现。例1:汉末《古诗十九首》“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愿为双鸿鹄,奋翅起高飞”(《西北有高楼》),以双飞的鸿鹄,比喻觅得知音的愿望;

例2:无名氏的古诗“我欲渡河水,河水深无梁。愿为双黄鹄,高飞还故乡”(《步出城东门》),诗人希望化身黄鹄,展翅飞越无法渡过的河水,飞因日夜思念的故乡。

例3:“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俯仰自得,游心太玄”(《赠秀才入军》)是嵇康的名句,诗人的视线追随着天空中自由飞翔的鸿雁,随归鸿远去的,不仅仅是目光,也是他那渴望精神自由的心灵。他已化身为鸟,神游寥阔长空,达到一种超然玄远的境界——道家向往的逍遥的境界。(2)与自然同一的宁静、和谐(3)乡愁、羁旅、漂泊

跳出自身局限、与大化同一的境界,毕竟不是人人都能达到的。芸芸众生有的是烦恼:他们为衣食生存而奔波,因战乱灾荒而漂泊……夕旧西下,薄暮冥冥,飞鸟纷纷返回故林的场景,触动了多少游子思乡的愁肠!

13、鱼:自由 惬意

14、鹰:刚劲 自由 人生的搏击 事业的成功

15、狗、鸡:生活气息 田园生活

16、(瘦)马:奔腾 追求 漂泊

17、鹰。表现刚劲、自由或大志。

三、地理气象类

1月亮:思乡、思亲,人生的圆满、缺憾,边愁,月亮的别称:蟾宫、玉盘、银钩、婵娟、桂宫;“玉盘”、“玉轮”、“玉环”、“玉钩”、“玉弓”、“玉镜”、“天镜”、“明镜”、“玉兔”、“嫦娥”、“蟾蜍”

(1)思乡、思亲、思人、乡愁、无奈

在我国古代诗歌中,用月亮烘托情思是常用的笔法。一般说来,古诗中的月亮是思乡的代名词。(2)明月蕴涵边人的悲愁。(3)明月蕴涵时空的永恒。

2、夕阳(斜阳、落日)——凄凉失落,苍茫沉郁,怀古幽情——游子、思妇、壮士、思乡怀古

(1)夕阳多给人予凄凉、沮丧和失落之感。古代游子思妇们就特别善用夕阳来抒发他们的情思。借助夕阳来映衬、烘托、渲染男女相思不相见的伤感情思。

(2)夕阳在特定的环境中,会给人以苍茫沉郁之感。故古人也常以夕阳意象塑造气象浑然、辽阔、苍莽的意境。(3)夕阳与时序流转有关,故诗人常借以抒发思古之幽情。

3、水:爱情、友情、漂泊、时光易逝、愁情(1)感叹时光易逝,生命苦短。

(2)感情的绵远、悠长、无尽,尤其是愁情无尽。

4、冰雪

(1)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2)环境的恶劣,恶势力的猖狂。

5、朝阳:希望 朝气 活力

6、海:辽阔 力量 深邃 气势

海浪:人生的起伏

海浪的汹涌:人生的凶险江湖的诡谲

7、江水:时光的流逝 岁月的短暂 绵长的愁苦。历史的发展趋势

8、秋水:喻指眼睛,形容盼望的迫切。

9、烟雾:情感的朦胧、惨淡 前途的迷惘、渺茫 理想的落空、幻灭

10、小雨:春景 希望 生机 活力 潜移默化式的教化

11、暴雨:残酷 热情 政治斗争 扫荡恶势力的力量 荡涤污秽的力量

12、春风:旷达 欢愉 希望

13、东风:春天 美好

14、西风:落寞,惆怅 衰败 游子思归

15、狂风:作乱 摧毁旧世界的力量

16、霜:人生易老社会环境的恶劣,恶势力的猖狂人生途路的坎坷、挫折

17、露:人生的短促 生命的易逝

18、云:游子 飘泊 以浮云比喻在外漂泊的游子

19、天阴:压抑 愁苦 寂寞 20、天晴:欢愉 光明

21、金风:秋风

22、雨

(1)诗人的喜雨情感模式

诗人的喜雨情感模式,最初是从功利的角度滋生的,即如前所述,缘于雨的“辅时生养”的重要作用。正因为如此,古人往往把滋润万物,唤起勃勃生机的雨,称作“甘霖”“甘露”“甘雨”。喜雨诗的一般特征:

①应时而降的时间意义。

②无声润物的生命特征。

③焕发生机的心理反应(2)诗人的苦雨情感模式

在生活中,久雨不绝,洪水泛滥的情景,也曾给人类留下深刻的,灾难的记忆。苦雨的初始意象主要有两个基本特征:

①历时弥久,阴云不开;以雨的阻隔来表现诗人的孤独感、幻灭感,愁苦心境。因雨而生的愁苦,常常意味着、伴随着空间阻隔与路途断绝。

②急骤迅猛,破坏尤烈。凄风苦雨为诗人的生命悲凉提供着广阔而深邃的心灵抒情空间。

23、风、烟、霜:多传达哀怨、惆怅、凄苦、苍凉等情思。

24、秋:秋——万物凋零——英雄美人迟暮——英雄、美人 秋——满目苍凉——思乡怀人——游子、思妇

秋——天高云淡一心胸壮阔——壮士、良臣

(1)秋天万物凋零,似乎意味着生命的终结,古人常借秋悲叹英雄迟暮,人生苦短。

(2)满目苍凉的秋色:秋风、秋月、秋花、秋天的梧桐、雁声乃至夕阳的楼台常常勾起游子思乡、闺妇怀人的情思,故古人常借秋抒发离别之苦、思乡之情。

(3)秋天,天高、气爽、云淡,故诗人又常借秋天描写开阔壮观之景。

25、大漠。苍凉、旷野、凄清。

四、器物类

1、酒/杜康:欢悦 得意 失意 愁苦

2、船:漂泊、自由(1)舟的漂泊意象

舟如浮萍一样,都是水上漂浮之物,行驶在茫茫的水面上,舟无所依持,行止无根这种特性正如那飘泊天涯的诗人,因此,舟便成了漂泊不定的象征了。在唐诗人中,无论是求仕,还是漫游,漂泊他乡始终都是诗人的一个心病。诗人的命运如不系之舟一样,孤独无所寄托,漂泊天涯,伤感之情久久回溯于诗人的心头。(2)舟船的止泊意象,远离尘世喧喧嚣的宁静、愉悦与自由

在水上行舟的过程中,两岸的风景都可以给诗人获得心灵上的解脱。往往诗人在现实中遭遇挫折,在现实中受制于种种约束,而泛行于舟上,茫茫的江面,两岸的美丽风景,那种自由行舟状态给诗人无以伦比的快乐,可以逃离世俗的喧嚣,获得身心上的愉悦。因此,徜徉于水面之上,生活在舟中便成为诗人的一种止泊的理想场所。

当诗人不得不随处漂泊,对现实世界的无奈感到厌倦之时,很多诗人都向往一个没有现实喧嚣的场所,很多人选择在水上生活,与舟为伴,与舟共度此生。(3)舟的愁绪意象

小小扁舟,常常把生活在一起的亲朋故友隔离开来,从此天各一方,因而,无论是辞亲远别的行人,还是居家守地的送行者,往往一见到舟船便离愁顿起,忧思难禁。朋友的远别令他们无限牵挂,他们担忧着行人的旅程行宿。(4)舟的“桥梁”意象,表达理想与志向

舟作为一种交通工具,可以绝河渡水,有了舟人类边可以借助它达到彼岸,舟是桥梁是路一一种超越。连接起此岸和彼岸,于是舟便成了连接现实与理想的一座桥梁。

3、笛声

(1)游子思乡,归心似箭。(2)征人思乡,嗟怨连连。

附:羌笛:羌笛是出自古代西部的一种乐器,它所发出的是一种凄切之音。

4、吴钩:

泛指宝刀、利剑。表达了自己意欲报效祖国,建功立业,而又无人领会的失意情怀。

5、琴瑟:

(1)比喻夫妇感情和谐,亦作“瑟琴”。(2)比喻兄弟朋友的情谊。

6、灯/烛:

(1)温暖、美好、团圆、希望、向上、亲切(2)孤独、凄凉、愁苦、哀伤、凄婉、惨淡

7、珍珠:美丽 无瑕

8、簪缨(冠):官位 名望

五、颜色类

白:纯洁 无暇 凄凉 红:热情奔放 青春 喜事 绿:希望 活力 和平蓝:高雅 忧郁 黄:温暖平和 紫:高贵 神秘

黑:黑暗 绝望 庄重 神秘 对死者的怀念 命途的多舛

六、关于人的品质

英雄:追慕 自愧自叹

小人:鄙夷 明志 自省 鞭挞

七、地点类

1、南浦: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南浦是水边的送边之所。

2、长亭:是陆上的送别之所。

3、柳营:指军营。后也代称纪律严明的军营。

4、古迹:怀旧明志 昔盛今衰(国家)衰败 萧条(古迹一般和古人密切相联)

5、乡村:思归 厌俗 田园风光 生活气息 纯扑美好 安逸宁静

6、草原:辽阔 人生境界 人的胸襟

7、城市(市井):繁荣热闹 富贵奢华

8、仙境:飘逸 美妙洁净 忘尘厌俗

9、凭栏:思念故国、故乡、亲人。

10、南山 :代表隐居的地方

11、桃源:代表着一个理想的乐土 武陵人代表隐居的人

12、西楼、小楼:排遣忧伤或遥望故国、故乡、爱人、友人的伤心之楼。

13、长城。指守边的将领。

14、楼兰。代指边境之敌,“破(斩)楼兰”指建功立业。

15、关山。指遥远的地方,用以表现怀乡、思人。

八、其他类

1、白衣苍狗:亦叫白云苍狗,比喻世事变幻无常。

2、破晓:初现希望

3、深夜:愁思怀旧

4、鸿雁、尺牍、尺素: 信

5、后庭花:亡国。

6、天地:人类的渺小 人生的短暂 心胸的广阔 情感的孤独

7、浮生:表示短暂虚幻的人生。

8、正午:热烈 热情奔放 恶势力对社会、对人的摧残

9、白发:愁苦、迟暮

10、行为类:登楼、凭栏、吹笛、吹笙、饮酒、折柳、捣衣(捣练)等。

(1)登高、凭栏。多传达相思之情、报国之志和壮志难酬的悲伤与激情。(2)吹笛、吹箫、吹笙。多传达离别之苦、相思之情和内心的孤寂。

(3)饮酒。多传达豪情、悲愁、苦闷和郁郁不得志。

(4)捣衣(捣练)。捣衣(捣练)有时是为了给远行的人赶制寒衣,多于秋夜进行。月下捣衣(捣练),风吹砧声,凄冷的砧杵声又称“寒砧”,往往表现征人离妇、远别故乡的惆怅情绪。

11、劳歌:在劳劳亭送客时唱的歌。

12、莼羹鲈脍:以“莼羹鲈脍”“莼鲈秋思”借指思乡之情。

13、双鲤:以鲤鱼代指书信。

14、烂柯:表示离家日久,时光易逝,世事变迁,人物非昔的情景。

15、烛:相思、别愁。

16、浮云:漂泊的游子。

17、沙鸥:表现人生的飘零或伤感愁怀。

18、七夕/鹊桥/星桥/牵牛织女:爱情的忠贞。

19、巫山神女/云雨巫山/云雨:写恋情。也咏怀古迹。20、梅子成熟:喻少女情怀。

21、连理枝、比翼鸟:比喻恩爱夫妻。

22、画眉:此形容夫妻相爱。

23、投笔:指弃文从武。

24、请缨:喻杀敌报国。

25、碧血/丹心:歌颂为国捐躯者的忠贞。

26、射天狼:比喻打击入侵的异族。“天狼”表示有战事。

27、折腰:喻指屈身事人。

28、汗青:指书稿、史书。

29、五柳:隐者的代称。

30、东篱:表现归隐后的田园生活或娴雅情致。

31、三径:隐士居住的地方。

32、采薇:喻隐居避世。

33、东山高卧:指隐居。

34、赤松子:表现寻仙访道的思想和生活。

35、五湖客/五湖扁舟/五湖归云/五湖烟水:表示功成名就后,便急流勇退,遨游江湖,过自由自在的生活。

36、化鹤/归鹤:表人生变幻,反映消极的出世思想。

37、梦蝶/化蝶:比喻做梦、梦幻。

38、金乌:代太阳。

第五篇:诗歌鉴赏 意象与情感 教案

从意象入手 把握诗歌情感

一、导入

我们高考考查的重点之一就是诗歌,而说到诗歌尤其是中国古典诗歌,有一个绕不开的概念就是“意象”,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意象之丰富可谓“灿若繁星,浩如烟海”,甚至有的意象已经深深植根于我们的中国传统文化中,成为我们传情达意的一个符号了。今天我们就从意象入手来赏析诗歌。

我们不少同学在拿到诗歌时总觉得一头雾水,不知从何下手。的确,诗歌本身就是一种高度浓缩的文学样式,尤其是古典诗歌寥寥几十个字,还是文言表达的,仿佛不能沟通。今天我们就找一条可以沟通的路,来真正走进诗歌,走近诗人。

二、回归课本

“意象”包括“意”与“象”两个层面。“意”,即诗人主观的思想感情;“象”即现实生活中的事物以及想像中的万物。“意”是“象”的主宰,而“象”则是“意”的载体。可见,意象是诗歌中熔铸了诗人主观情感的客观物象。

我们知道的常见的意象有哪些?(杨柳、月亮、酒、杜鹃、梅兰竹菊、梧桐)回顾课本诗句,以月为例详析: 明月(冷月)松间照

画面:皓月当空,青松如盖,此时山居者会产生什么感受?感到环境的幽清明净,内心的愉悦。作者借此表达向往自然美的情感。——清新秀丽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明月)。

画面:醉别醒来将在何处,在杨柳依依的岸边。那时只有凉风残月(不圆满)。想象: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斯人已去,相见无期。——凄清冷落。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残月)无声。

画面:二十四桥仍在,但昔日扬州十里盛景已无,只有寒冷凄清的月儿在湖心荡漾。想象: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感伤、痛惜,怀古伤今。这句中的“月”能互换吗?“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

客观的外物的本身无所谓情感色彩,而诗歌意象上的主观描绘却传递着诗人不同的情感体验。找准意象,抓其主观特点,体会画面,联系全诗,通过想象,还原情感,去感受“此时”“此景”中的“此人”的“此情”是什么。分析诗歌“意境”,答题步骤:第一步,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第二步,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第三步,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规律呈现)

意象——特征氛围——情感

二、实战演练

绝句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迟日:春天日渐长,天气趋暖。)

本诗选取了哪些意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1、答:①此诗描绘了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春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②这是一幅明丽的春景图。③表现了诗人结束了颠沛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验证规律,抓意象,找特点,组画面,品氛围,析情感 不提供注释,让学生结合杜甫生平推测写作时期。迟日:春天日渐长,天气趋暖。迟日”、“江山”、“春风”、“花草”组成一幅粗线勾勒的大场景,并在句尾以“丽”、“香”突出诗人强烈的感觉;后二句则是工笔细描的特定画面,既有燕子翩飞的动态描绘,又有鸳鸯慵睡的静态写照。飞燕的繁忙蕴含着春天的勃勃生机,鸳鸯的闲适则透出温柔的春意,一动一静,相映成趣。而这一切全沐浴在煦暖的阳光下,和谐而优美,确实给人以春光旖旎之感。

鹊桥仙 夜闻杜鹃陆游

茅檐人静,蓬窗灯暗,春晚连江风雨。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常鸣杜宇。催成清泪,惊残孤梦,又拣深枝飞去。故乡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 [注]①惊残:惊醒。②故乡:即家乡。

(1)这首词“茅檐人静”等三句描写了什么景象?有什么作用?

(1)这三句描写了春晚寂静、昏暗、风雨凄迷的景象。其作用在于为杜鹃出场作铺垫,也为后文表达词人飘零身世和凄凉的心境作铺垫。

〔正宫〕塞鸿秋浔阳即景

周德清①

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青如淀②。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

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扇,塞鸿一字来如线。〔注〕○1周德清(1277-1365),号挺斋,高安(今属江西)人。○2淀:即蓝靛,蓝色染料。这首散曲一句一景,合起来又构成了一幅色彩绚丽的浔阳山水图。请分别从写景的顺序和动静的角度对这首散曲作简要赏析。[参考答案]

从写景的顺序看:

一、二两句写长江万里,远山重重,写的是大处、远景;

三、四两句写江上轻帆,山泉飞流,写的是个体、近景;

五、六两句则是从前四句的白天转到傍晚,又由地面转到天空。

从动静的角度看:

一、二两句侧重写江、山的雄伟,是静态的,三四两句着重写江帆的迅疾、山泉的飞流,是动态的。

答出远近顺序的,给2分;答出白天夜晚顺序的,给1分;答出动静角度的给2分。

送魏二

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1)

开头两句是实写送别的情景,后两句行为人虚构了一个凄清境界,在不久的将来,朋友夜泊在潇湘之上,那是一轮孤月高照,两岸猿啼一声一声闯入梦境;诗人通过想象友人的旅夜孤寂更好的表现了送别的伤感。(4分)

这首诗的第一二句写眼前实景:在一个清秋的日子(从“橘柚香”可知)里,诗人在靠江的高楼上设宴为朋友送别,然后在秋风秋雨中送友人上船。诗的后二句为虚拟:在不久的将来,朋友夜泊潇湘之上,一轮孤月高照,恐难成眠,即使暂时入梦,两岸猿声也会一声一声闯入梦境,使他无法摆脱愁绪。月夜泊舟已是幻景,梦中听猿更是幻中有幻。这样首诗虚实结合,借助想象,拓展了表现空间,扩大了意境,使诗更具有朦胧之美,深化了主题,很好地表现了惆怅别情。

山馆余靖 野馆萧条晚,凭轩对竹扉。树藏秋色老,禽带夕阳归。远岫①穿云翠,畲田②得雨肥。渊明谁送酒?残菊绕墙飞。注:①岫:山 ②畲田:焚烧田里草木,用草木灰做肥料的田地 ⑴首联、颔联,诗人怎样表现自己的境遇、情怀?试做具体分析。

⑵“远岫穿云翠,畲田得雨肥”写出了景物的什么特点?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 答案⑴作者运用融情于景的手法表现情怀,“萧条”不仅渲染了田园的冷落,更表现了诗人此时心情的黯淡、孤寂。(1分)树因秋色而更显苍老,倦鸟在暮色中低徊寻巢,映衬了诗人内心的悲哀。(1分)运用了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写法。“萧条”不仅渲染了田园的冷落,列表现了诗人此时心情的黯淡、孤寂。树因秋色而更显苍老,倦鸟在暮色中低回寻巢,映衬了诗人内心的悲哀。

⑵“穿云翠”是生动而美丽的景象。“得雨肥”意味着丰足。(1分)这是乐景写哀的手法。(1分)美好的景物反衬出诗人的穷困潦倒和黯然神伤的心情。(1分)

1、动静结合诗人描写景物非常注重景物动态与静态的相互映衬,也可以以静写动,以动写静,以动衬静,还可以化动为静与化静为动。动静的结合往往和衬托相关。如王维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比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遥看瀑布挂前川”写出了遥看瀑布的第一眼形象,像一条巨大的白练挂在山间,“挂”字化动为静。再比如王维的《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用花落、月出、鸟鸣突出了春涧的幽静,王籍的《入若耶溪》“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也是以声写静,以动衬静。

2、虚实结合在景物描写中,虚是联想想象之景,如回忆想象未来或幻想幻觉之景;实指当前视听之景。例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就是用想像中美好的仙境。柳永《雨霖铃》想象别后之景。李煜《虞美人》“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雕栏玉砌”“故国”是回忆中的景物。姜夔《扬州慢》中的虚景“春风十里”,实景“尽荠麦青青”,昔盛更显今衰。想像是虚写的关键,虚是为实服务的。

3、光影、色彩的渲染如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如杜甫的另一首《绝句》“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白居易《忆江南》“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骆宾王的《鹅》“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补充材料:

埃兹拉·庞德(Ezra Pound),美国著名诗人,意象派的代表人物。他和艾略特同为后期象征主义诗歌的领军人物。他从中国古典诗歌、日本俳句中生发出“诗歌意象”的理论,为东西方诗歌的互相借鉴做出了卓越贡献。

庞德最著名的作品,要属意象派名作《在地铁站内》: In a Station of the Metro

The apparition of these faces in the crowd;Petals on a wet, black bough.以下是这首是的几种中文译本,你最欣赏哪一个?谈谈你的看法

在这拥挤的人群里这个美貌的突现; 一如花瓣在潮湿里,如暗淡的树枝

在群众中这些脸的魅影; 花瓣在一根濡湿的辚树丫上

这几张脸在人群中幻景般闪现;湿漉漉的黑树枝上花瓣数点。

人群里忽隐忽现的张张面庞,黝黑沾湿枝头的点点花瓣。

下载《诗歌意象鉴赏与艺术还原法》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诗歌意象鉴赏与艺术还原法》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诗歌意象》教学设计

    诗歌意象 教学目标: 1. 了解诗歌意象的概念 2. 掌握诗歌意象的两个重要特征 3. 提高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诗歌中常见意象的独特内涵 教学难点:学会用合适的意象写......

    诗歌鉴赏之意象、意境范文大全

    诗歌鉴赏之意象 一、什么叫意象? 意象:指主观情意和外在物象相融合的心象,即意中之象。简单地说,就是指诗中描写的景物和人物。 例如:秋风吹不尽,落叶满长安:秋风、落叶。 枯藤老......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之意象大全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之意象 一、对诗歌鉴赏的要求 1、初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2、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情感态度 注:所谓初步鉴赏指的是对作品本身的特点作概......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常见意象

    诗歌鉴赏常见意象 边塞怀古诗: 边关、玉门关、羌笛、胡人、胡马、黄河、长城、明月、阴山、黑山等。 1吴钩泛指宝刀、利剑,借指诗人报效祖国,建功立业的情怀。 2乌衣巷原是东......

    古代诗歌鉴赏2:意象

    古代诗歌中的常用意象 1、树木类: 树的曲直:事业、人生的坎坷、顺利 黄叶:凋零成熟美人迟暮新陈代谢 绿叶:生命力希望活力 竹:气节积极向上 柳:送别留恋伤感春天的美好,折柳是汉代......

    鉴赏诗歌的意象和意境

    鉴赏诗歌的意象和意境 一、学习目标 1﹒理解意象和意境 2﹒了解常见诗歌意象的作用和常见意境的特点 3﹒能运用意象和意境的知识解题和命题二、知识归纳 鉴赏诗歌的形象是高考诗歌......

    意象意境类诗歌鉴赏

    (安徽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 最爱东山晴后雪① [宋]杨万里 只知逐胜忽忘寒,小立春风夕照间。 只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 [注]①本诗为《雪后晚睛,四山皆青,惟东山全白,赋......

    《走进意象艺术》教学设计

    《走进意象艺术》教学设计一、设计理念 《走进意象艺术》是人民美术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鉴赏》中的第四课,这一课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和认识三大美术类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