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湘教版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第一课
耳朵的故事
教学内容: 听辨自然界音响歌曲《两只小耳朵》 教学目标: 对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各种声音感到好奇和有趣,并且能够用自己的声音进行模仿。2 在玩玩唱唱中学会歌曲《两只小耳朵》,在参与表演和即兴填词及声音的造型活动中体验创造和表现的乐趣,对学习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学重点及难点分析: 1 教学重点:
让学生知道耳朵是用来听声音的,它可以听到自然界各种各样的声音.2 教学难点: 声音的表现与创作.教具准备: 电脑 电视 钢琴 头饰 道具打击乐 课时安排: 需二课时 第一课时
总序第个教案
编写时间:
执行时间: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 1 师生互相介绍 向新生简单介绍音乐这门课程和音乐书的一些内容 3 带学生排队到音乐教室,并宣布排队的纪律 4 安排学生座位,练习听音乐进教室 5 向学生提出音乐课必须遵守的纪律 二 新课讲授 1 感受 a 导入
师: 小朋友,我想请你们猜个谜语,它是每个人身上都有的: 东面一个洞, 西面一个洞, 从来不照面, 消息真灵通.生:略(耳朵)师:对,耳朵.爸爸妈妈给了我们两只小耳朵,小小耳朵用来干什么呀? 生:听声音.师:对,耳朵可以听声音,如果你是一个细心的孩子,每天你都能听到周围好多好多不同的声音.不信呀,我们就一块儿到奇妙的“声音屋”做客,进门要先按门铃——叮咚,小朋友们真懂礼貌。可是小主人不在,怎么办呢?想个办法~(电话铃声)这是干什么? 生:打电话
师:你会打电话吗?我们一块儿给小主人打个电话吧(唱游《打电话》)师:“声音屋”的小主人接到电话就急急忙忙赶回家,可是他家离我们这儿很远,怎么回来呢?(播放摩托车声音)小主人骑摩托车回来啦。(播放小主人头像)瞧!他呀就是小主人,1
我们来打个招呼吧!
小主人:小朋友你们好!欢迎来到“声音屋”让我带你们来参观吧!这里有许多声音,你能听出来吗?(听说声音:钟声,雷声,打碎玻璃声,汽车喇叭声,滴水声,鞭炮声等)二 体验 请小朋友上台模仿各种声音 2 律动(音乐《两只小耳朵》)学生跟老师一起做 三 小结
除了课堂上这些声音,请你回家再听听·,想想,下次告诉老师 四 下课
学生随音乐出教室 第二课时
总序第个教案
编写时间:
执行时间: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 师生共唱 1=C 24 边唱边做动作 5 5 5 | 6 3 | 1 2 3 4 | 5 — | 4 4 4 | 5 2 | 5 4 3 2 |1 — | 1 1 4 5 | 6 6 | 5 1 7 5 | 6 —| 5 1 5 4 | 3 2 | 1(2 3 4 5 | 6 7 1 0)|| 师:同学们,欢迎来到“音乐小世界”,你们好。生:老师好 二 表现 1 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去了“声音屋”,今天小主人将带你们去一个更好玩的地方(出示课件)——“小动物快活林”。那儿的小动物来迎接你们,你们听听是谁的叫声?小鸟怎么唱的?我们一块儿来学一学。生:喳 喳 喳
师:小鸟这么一唱,其他的小动物们也跟着唱起歌来。模仿小动物唱歌(请各种派一个小朋友进行小动物唱歌接龙游戏)
师:歌声还没停,小兔,小鹿和小猴就争着上台表演,表演什么呢?小朋友们先捂着眼睛,让它们准备一下。听辨同时发出声音(三个小朋友分别摇铃铛,吹哨,敲小鼓)学生即兴填词 演唱歌曲《两只小耳朵》
师:小动物们表演了这么多精彩节目,你们也一起来唱首歌吧!你喜欢哪种小动物你就学哪一种 模仿火车,飞机,轮船
师:同学们真棒,时间不早了,让我们回家吧!师生共唱《火车,飞机,轮船》 三 下课
师:到家了,同学们再见!生:老师再见。学生随音乐出教室。
后记:
.第二课
谁的歌儿多
教学内容: 歌表演《谁的歌儿多》 2 游戏《我快乐》 教学目标: 使学生能够积极、大胆地参与演唱活动,并从中享受音乐的乐趣; 2 根据自己的理解,富有表情地演唱并配以得体的动作,做到不喊唱; 养成认真聆听音乐和观看别人表演的习惯,懂得如何当一名文明、热情的小观众; 4 运用夸张的表情演唱歌曲《我快乐》,能在表演中有所创新。教学重点及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充分调动每一位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2 教学难点:使每位学生都获得了一份自信——“我能行!” 教具准备:
录音机
电脑
小奖品 课时安排: 需要二课时 第一课时
总序第个教案
编写时间:
执行时间: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 活动过程 教师播放一些小朋友们熟悉的幼儿歌曲,让他们自由随乐跟唱。2 从齐唱中发现积极分子,并以此为切入口,唱好“开门戏”,打好“当头炮”。3 要求学生自己报幕,内容包括表演者姓名,节目名称及形式等。老师当场进行点评;以鼓励为主,给小朋友一份自信;遇到大声喊唱的同学,不要正面批评或嘲笑,而应委婉地指出“假如声音放小一些演唱效果回更好” 5 尽量让每个孩子都有上台表演的机会。老师的目光要更注意观察自信心不够的孩子,如安排他们齐唱,并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6 内容不局限,可舞蹈,相声等。让孩子在活动中养成认真聆听他人演唱,观看别人表演的习惯,做到注意力集中,不要讲小话,节目表演完了要鼓掌致谢,让孩子们从小懂得如何当一名文明,热情的小观众。三 活动评价
同学们的歌唱得真好,不但声音美,表情好,而且加上了自己编排的动作,真是出色的小歌手!
四 下课
学生随音乐出教室!第二课时
总序第个教案
编写时间:
执行时间: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 学生随音乐进教室 律动“飞机,火车,轮船” 3 师生问好 二 歌表演
师生共同表演舞蹈《两只小耳朵》 三 导入新课 请学生看黑板:三个人头,表情分别是快乐,着急,幸福 图例: 请学生上台表演:快乐,着急,幸福的表情和动作。3 照书上动作规范学生。快乐——拍手 着急——跺脚 幸福——拍肩 四 节奏游戏
学生跟老师一起做 我快乐,我快乐,我就拍拍手。2 我着急,我着急,我就跺跺脚。3 我幸福,我幸福,我就拍拍肩。1 看,大家一起拍拍手。2 看,大家一起跺跺脚。3 看,大家一起拍拍肩。五 师生共唱《我快乐》 1 老师唱学生听 2 学生跟老师一起唱 学生自己找朋友互相拍手唱 4 学生上台表演 学生集体跟琴有表情演唱 六 小结 评比 七 下课
学生随音乐出教室 板书设计:
我快乐
快乐——拍手
着急——跺脚
幸福——拍肩 后记:
第三课
小鸟
狮王
教学内容:音乐听赏 音乐游戏《什么动物出来玩》 教学目标:
我就拍拍手 我就跺跺脚 我就拍拍肩 4 喜欢聆听“小鸟”与“狮王”等管弦乐曲,并能用自己的声音或形体动作对音乐作品做出相应的反应; 主动学唱《什么动物出来玩》这首歌; 在歌表演《什么动物出来玩》时,自信地,有表情地参与创造表演。教学重点:
1、让学生听赏音乐,并用声音或动作参与
2、让学生熟悉三个旋律不同地第三乐句,以及各段之间的衔接。教学准备:
小动物头饰
多媒体
课件 课时安排: 需两课时 第一课时
总序第个教案
编写时间:
执行时间: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
学生随音乐进教室师生问好
二 唱一唱
动一动
老师弹琴,全班同学进行歌表演
1《耳朵的故事》
2《我快乐》 三 新授
听音乐找动物
a 让学生看电视上的动物 小鸟 大象 猫 乌龟 鱼 鸭子
分别给学生带上头饰,让他们模仿各种小动物进行表演,并说出小动物的一些主要特征。
b 听音乐
老师播放代表各种动物形象的音乐,学生仔细听
c 说一说
学生说说各种音乐的不同特征
d 听音乐找动物
老师选出几名同学上台,带好各种小动物的头饰;音乐描写乐哪一种动物,就由相对应的带乐头饰的小朋友出来模仿表演。2 欣赏音乐《小鸟》《狮王》 a 老师播放《小鸟》
学生随音乐在教室律动,并说出小鸟的特征是小巧,灵活 b 老师播放《狮王》
学生随音乐在教室走动,并说出音乐的特点给人雄壮,威武的感觉 c 表演
全体学生随音乐在教室表演 四 小结 评红花 五 随音乐下课 第二课时
总序第个教案
编写时间:
执行时间: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 师生共唱 1=C 24 边唱边做动作 5 5 5 | 6 3 | 1 2 3 4 | 5 — | 4 4 4 | 5 2 | 5 4 3 2 |1 — | 1 1 4 5 | 6 6 | 5 1 7 5 | 6 —| 5 1 5 4 | 3 2 | 1(2 3 4 5 | 6 7 1 0)|| 师:同学们,欢迎来到“音乐小世界”,你们好。生:老师好 二 复习分组表演,自由选择所学歌曲进行表演 《两只小耳朵》
《数鸭子》 《我快乐》
老师评比
以鼓励为主,为优秀组盖小红花 三 学唱歌曲《什么动物出来玩》 1 播放音乐,老师进行表演 老师弹各种动物音乐的间奏,学生进行模仿表演 3 学生边唱边表演 4 分成几组进行练习5 上台表演
请四组小朋友唱歌,其他四组扮成相对应小动物进行表演
队形图例:
讲台
小鸡
小兔 小猫
小鸟 6 老师点评 7 创作表演
师:小朋友还想到了其他的小动物吗?可以也试着把它编成歌曲唱一唱吗? 生创作演唱 四 评比
五 小结 下课 生随音乐出教室 板书设计:
动物王国
狮王:威武
小鸟;灵巧
后记:
第四课
小青蛙找家 教学目标:
1、能独立、自信地演唱《小青蛙找家》,能积极参与歌表演,并从中体验到小青蛙找到家后 的愉悦感。
2、认识四分休止符,能够用语言、手的动作表现四分休止符的节奏。
教学设想:
以小青蛙找家的情景作为教学的主线,采用模仿小动物唱歌作为发声练习;模仿小青蛙的叫声与动作作为节奏练习;用听唱、模唱、分句接唱的方法学习旋律学唱新歌;在参与表现的教学环节中,用生动的情境性语言和情境画面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分角色自由创编小青蛙找家的歌表演。
教学重点:
启发学生能自然大方的参与歌表演活动。
教学难点:
突破第一乐句“3 5 2 3│5 0│6 5 6 3│5 0│”和第四乐句“2 3 5 6│3 2 3│1 —│× 0‖”在节奏时值上的演唱难点。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
第 一 课 时
总序第个教案
编写时间:
执行时间:
一、定向
学生随音乐《小青蛙》蹦蹦跳跳进教室。师生问好,安定情绪。
二、导学
1、模仿小动物唱歌
师:今天,咱们教室里来了一群快乐的小青蛙,大家随老师一块来看看,它们引来了一些什么小动物呀?(小鸟、小猫、小鸭、小鸡)它们还会唱歌呢,下面我们也来学一学。= C → F 2/4 2 3 4│5 —│5 3 1│5 3 1│5 4 3 2│1 —‖
师:布谷鸟唱 歌 生:咕咕 咕 咕咕 咕 咕咕咕咕 咕
小猫来唱 歌 喵喵 喵 喵喵 喵 喵喵喵喵 喵
小鸭来唱 歌 呷呷 呷 呷呷 呷 呷呷呷呷 呷
小鸡来唱 歌 叽叽 叽 叽叽 叽 叽叽叽叽 叽
要求:
1)、用轻柔、短促、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表现小动物自然甜美的叫声。
2)、一边唱一边模仿小动物的动作。
2、模仿小青蛙的叫声与动作
师:小青蛙听到这么悦耳的歌声,高兴得跳了起来(多媒体)下面我们来学一学它们的叫声与动作。
1)、2/4 × ×│× ×│× ×│× ×‖
跳 跳,呱 呱,跳 跳,呱 呱
2)、2/4 ×× ×│×× ×│×× ×│×× ×‖
跳跳 跳,呱呱 呱,跳跳 跳,呱呱 呱
步骤: 1)、跟着多媒体模仿节奏。
2)、边做律动边念节奏词。
3)、男生与女生相对表演“××”与“×××”,加深学生对这两种节奏性的体验与区别。
三、掌握
1、导入新歌
出示画面,老师讲故事:一群小青蛙和其他小动物在草地上做游戏,玩得可开心了。太阳要下山了,这群小家伙也玩累了,准备回家去。可是小青蛙们找不着回家的路了,他们好着急呀!找呀找,最后是否找到家了呢?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新歌是《小青蛙找家》。
2、学唱新歌
1)、(多媒体)出示歌单,老师有感情的范唱,使学生初步感知歌曲的情绪、速度。
2)、模唱旋律
1、多媒体出示一只只标有音符的小青蛙,出现红绿灯标志,认识休止符。
2、引导学生用“呱”分句模唱旋律。(每句轻声模唱两遍)
3、学生一边用“呱”模唱旋律,一边随音乐做律动。= E 2/4
绿灯 红灯 绿灯 红灯 绿灯 5 2 3│5 0│6 5 6 3│5 0│2 3 5 6│3 2 3│1 —‖
3)、学习歌词(多媒体将歌词、节奏念白加入上述旋律中)
A、学唱歌词
B、老师弹奏,学生在老师的伴奏下通唱全歌。
C、男生随琴唱歌,女生接念白部分,交换练习。
D、指导学生用自然、活泼的声音练唱歌曲。
四、参与表现
学生听音乐把凳子搬成倒“品”字。
1、多媒体出示画面:一群小青蛙在草地上做游戏,快乐极了。
师:小青蛙来到草地上玩,他们的心情怎么样?
(快乐,开心,高兴极了)
师:下面请几只快乐的小青蛙上台来模仿一些你们知道的小青蛙的动作。(吃虫子的小青蛙、跳舞的小青蛙、玩累了在休息的小青蛙……)
2、多媒体出示画面:太阳下山了,小青蛙要回家去了,可是他找呀找呀,就找不着自己的家了。
师:这时候它们的心情变得怎么样了?
(着急、紧张、害怕)
师:请小朋友来模仿一下着急的小青蛙,害怕的小青蛙,哭泣的小青蛙。
师:小青蛙找不着家了,他们会怎么办?
(会到处去找家)
师:歌词中哪一句可以体现小青蛙在到处找家呢?
(跳跳,呱呱,跳跳跳,呱呱呱,)
师:“跳跳”说明它们在跳来跳去的找家,“呱呱”呢?
(说明它们在喊叫,希望妈妈能听见自己的声音而找到它们)
师:那后面紧接着“跳跳跳,呱呱呱”是为什么?
(因为小青蛙找不到妈妈,找不到家,心情更加着急了,叫声也就变快了)
3、多媒体出示画面:青蛙妈妈在东张西望的盼望孩子回家。
师:这时候小青蛙的妈妈发现了自己的孩子还没有回来,请小朋友来想象青蛙妈妈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呢?
(……)
4、多媒体出示画面:小青蛙找着了家,扑向他*的怀抱,启发学生自己设计母子见面的场景。
5、将全班同学分为三组,由小组长负责,带领组员进行歌表演。(发给青蛙妈妈肚兜、小雨
伞当荷叶,师巡视指导)
6、三个小组按顺序来表演(分组表演时,其他同学拍手演唱)表演后可引导同学们进行评价,也可进行自评,在师生评价基础上,对表演得好的小组与同学,教师进行简单的综合性评价与表扬并发五角星予以奖励。
五、总结
小青蛙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我们要爱护小青蛙。放《小青蛙找家》,学生随音乐蹦蹦跳跳出教室。
第 二 课 时
总序第个教案
编写时间:
执行时间: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安定情绪
二、复习旧歌《小青蛙找家》
要求:
1、根据前奏整齐的起唱。
2、把小青蛙找家的着急的样子表现出来。
三、复习歌表演《小青蛙找家》
四、新课教学
(一)、导入
师:小朋友,小青蛙找到了自己的家,你们替它高兴吗?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还要学习一首歌《爷爷、爸爸和我》
(二)、老师范唱。
老师范唱的时候要把我、爸爸、爷爷的不同语气表现出来。
(三)、学唱歌曲。
1、随琴模唱旋律。
2、朗读歌词。
注意:我的走路节奏,小朋友容易念多或念少,指导学生用不同的声调朗读:(多媒体)
tì tì tǐ tǐ │ tì tì tǐ tǐ │
3、随琴唱歌词。
(四)、律动表演
1、请小朋友分别表现我跑步、爸爸走路、爷爷迈步的样子。
2、启发
师:这是他看到的爷爷走路,你看到的爷爷走路时什么样子呢?请模仿出来。
3、青小朋友各自模仿三种走路的神态。
4、随乐律动。(多媒体)
(五)、音乐知识
1、出示三种节奏型:(多媒体)
X— X X
2、让学生了解这三种节奏型的长短。就好像是爷爷、爸爸、我走路一样,是有快慢、长短的。
五、结束课业
板书设计:
爷爷、爸爸和我tì tì tǐ tǐ │ tì tì tǐ tǐ │ X X
X— X— 后记:
第五课
唱唱跳跳去旅游
教学目标
1、能够用活泼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火车开了》,并能按歌曲节奏边唱边进行律动和表演。
2、能随音乐用念、拍击活动做等形式表现“×、××、0”三种节奏。
3、能够用甜美的声音演唱《郊游》,并能通过演唱和造型来表现歌曲情景。
4、能积极参与表现预设情景种的音乐活动,且在音乐活动中有所创新。教学设想
1、导入课题时,可先让小朋友们畅谈关于“火车”的话题,设问:火车是什么样儿的?火车开动时发出怎样的声音?火车鸣笛的声音又是怎样的?火车能帮人们做些什么?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然后学唱歌曲《火车开啦》。
2、教唱歌曲可采用“听唱法”教学,老师边带唱,边做一些基本动作,如:先用手势模仿火车轮子转动的动作,每小节第一拍向前伸出,第二拍向下向后收至腰间,再用踏脚动作模仿火车开动的节奏。这样,既为单纯的教唱增添一点色彩,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为律动和表演做好了铺垫。
3、“开火车”音乐游戏,先由6—8名同学组成一列火车,火车司机双手交*平放胸前,后面的同学用左手搭在前面同学的肩上,左手和脚的动作与教唱时的动作相同,然后,在教室前后设两个车站,“火车”呈“S”线路行驶到每站时,每站一次加一名同学到车尾,直至全班同学上车。游戏时,全体参与,边唱歌边做游戏。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流畅地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充分调动学生的表现欲望,让每孩子都能大胆的尝试、积极的投入表演,而且想方设法表现的与众不同。
教学课时 三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郊游路线图
第 一 课 时
总序第个教案
编写时间:
执行时间: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安定情绪
二、新课教学
(一)、导入
1、师:小朋友们坐过火车吗?火车是什么样儿的?火车开动时发出怎样的声音?火车鸣笛的声音又是怎样的?火车能帮人们做些什么?
学生一一回答。
2、老师用电子琴模仿火车的鸣笛声,让学生用声音模仿火车开动时的声音,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
3、让学生观看火车进站和出站时的影片。(多媒体)
(二)、学唱歌曲
1、老师范唱,边唱边做一些基本动作。
2、随琴模唱旋律。
3、学习歌词
4、随琴唱歌词
(三)、歌曲表演
1、请学生自己设计动作
2、老师带领学生表演:
先用手势模仿火车轮子转动的动作,每小节第一拍向前伸出,第二拍向下向后收至腰间,再用踏脚动作模仿火车开动的节奏。
(四)、音乐游戏
先由6——8名同学组成一列火车,火车司机双手交*平放胸前,后面的同学用左手搭在前面同学的肩上,左手和脚的动作与教唱时的动作相同。然后,在教室前后设两个车站,“火车”呈“S”线路行驶到每站时,每站依次加一名同学到车尾,直至全班同学上车。
游戏时,全体同学参与。边唱歌边进行游戏。
火车行驶路线:
甲站 乙站
三、节奏练习
(一)、本课节奏的表现,可采用多种形式:
1、念。“X”念“咔”,“XX”念“嚓嚓”,“0”闭嘴休止。
2、拍击。“X”拍一下,“XX”拍两下,“0”握拳表示。
3、动作。手和《火车开了》的音乐游戏动作一致,同时利用左、右脚步交替时的轻重缓急来表现各种节奏。
(二)、节奏游戏
一些小朋友做开动的火车,一些小朋友做山洞、桥梁、接站员等。充当“火车”小朋友由8——10人组成,行驶时根据不同的情景表现。如,“爬坡”、“钻洞”、“过桥”等等。
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允许他们用各种不同的形式来表现节奏和“火车”开动时的情景。
四、结束课业
第 二 课 时
总序第个教案
编写时间:
执行时间: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安定情绪
二、节奏练习《旅游路上》
(一)、节奏表现
1、念。“x”念“咔”,“xx”念“嚓嚓”,“0”闭嘴休止。
2、拍击。“x”拍一下,“xx”拍两下,“0”握拳表示。
3、动作。手和《火车开了》的音乐游戏动作一致。同时利用左、右脚步交替时的轻重缓急来表现各种节奏,如:“x 0”,第一拍右脚向前跨一步,第二拍左脚轻轻跟上来;“x xx”和“xx x”,利用左右脚交替踏步的不同来表示。
(二)、节奏游戏
一些小朋友作开动的火车,一些小朋友作山洞、桥梁、接站员。充当“小火车”的小朋友由8—10个人组成,用念和带动作的表演形式来表现《旅游路上》的节奏,其余的小朋友除了作山洞、桥梁、接站员外,还要有一些小朋友在观看的同时用“拍击”的形式来表现节奏,使气氛更加热烈。另外,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允许他们用各种不同的形式来表现节奏和“火车”开动时的情景。
三、歌曲《郊游》
(一)、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学会了开火车,者节课就让我们开着小火车去郊游吧。
(二)、老师范唱
(三)、学唱歌曲
1、随琴模唱 旋律。
2、朗读歌词(多媒体)
识字:piāo piāo róu róu lǜ shǔi 飘 飘、柔 柔、绿水、qīng shān jiāo yóu lè yōu yōu 青 山、郊 游、乐 悠 悠
(四)、随琴学唱歌曲。
(五)、律动表现
1、活动准备
选定北京作为旅游的目的地。师生共同描述北京的景点景色。题提高学生的兴趣。
2、创设情境
几个学生为成一圈,模仿一个微波荡漾的小湖;几个孩子蹲在湖边像盛开的鲜花,摇曳的小草;还有的孩子用造型表现一座小山;有的组成山洞……一部分孩子演唱歌曲,另外的孩子手拉手,肩并肩,看风景,做游戏,或在草地上翩翩起舞。同时,也让孩子按自己的想象,尽情的创造和表现,让它们从中体验创造的快乐。
3、分组进行,看哪一组的学生表现得最有创意。
4、让每一位小朋友都有参与表现的机会。
5、鼓励创新,老师教的动作和表现形式只能作为参考,要鼓励和引导学生创设更多、更好的表现形式来表现主题情景。
6、鼓励学生根据所看到的不同景点演唱不同的歌词,以表现不同的情景。
7、活动评价
教师不能只看到学生演唱的歌曲是否流畅,表演的动作是否准确到位,更应该注意孩子们在音乐活动中的参与意识和表意识。在本课的音乐活动中,充分调动孩子们的表现欲望,让每个孩子都能大胆的尝试,积极的投入表演,而且想方设法表现的与众不同,才是本课的目的所在。在整个评价活动中,要注意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和老师评价相结合。当场评价、阶段评价和总体评价相结合。
四、结束课业
第三课时
总序第个教案
编写时间:
执行时间: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律动《小小火车开动啦》
二 创设情境游戏:导入
师:火车到站了,让我们手牵手去《郊游》吧歌表演
师:郊外的景色可真美啊,你们看,有美丽的小花(第一组同学扮演),绿色的小草(第二组同学扮演)微波荡漾的小湖(第三组同学扮演)青青的山(四组)这么多美丽的景色,你们的心情怎么样?
播放歌曲伴奏,学生演唱 三 创造 师:除了这些,你们还可以看到哪些美景?能加到歌曲中唱出来吗?讨论一下。学生讨论
3学生表演自己所创互相评价
四 表演
学生分四个大组
随音乐表演
五 音乐大擂台活动
选出五名同学表演,原来的小擂主也要表演,然后评分
六 结束新课
老师评小红花
七 随音乐下课 后记:
第六课
办家家 教学目标
1、喜欢《买菜》与《办家家》,并能学会这两首歌。
2、能大胆、自信的用自己的声音和形体动作表现歌曲情境。
3、能与同学合作、创造性的表演音乐游戏《办家家》。
教学设想
首先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着手,引导学生说说跟家人一起买菜的经过,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对学唱这首歌产生强烈的兴趣。其次在教学中应注重说唱结合。要启发学生或引领学生按歌曲的节奏朗读歌词,力求做到准确、形象、富有节奏感。特别是歌曲中的念白部分,说的时候更要短促、跳跃、有弹性。结束小节的衬词“嗨”,要有夸张得意之感。采用听唱法进行教学,注意旋律反复时的衔接。再者是要挖掘学生表现与创造的潜能。
教学重点
准确、流畅的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投入的进行歌表演,注意动作的协调性。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菜、挂图
第 一 课 时
总序第个教案
编写时间:
执行时间: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安定情绪
二、新课教学
(一)、导入
1、请学生说说和家人一起买菜的过程。
2、请学生模仿卖菜人的吆喝声。
3、想象一下菜市场都有什么菜。
(二)、学唱歌曲
1、师:今天天气真好,让我们和奶奶一起去买菜吧。
2、师:让我们看看菜市场有些什么?(多媒体)
请学生看图说一说。
3、师:喔,有这么多菜,那么,奶奶买了什么呢?(多媒体)
请学生看图说出。
4、请学生描写一下奶奶买的菜。引导学生说出:鸡蛋圆溜溜呀,青菜绿油油呀,母鸡咯咯叫呀,鱼儿蹦蹦跳呀。(板书黑板)
5、老师击掌,请学生根据老师击掌的节奏来说出上述歌谣。
击掌节奏:XX XX │ X X │
6、老师范唱。
7、学生随琴模唱旋律。
8、朗读歌词。
读准:(多媒体)
X X X X │ X X X │X X X X │ X X X │ 萝卜 黄瓜 西红 柿 蚕豆 毛豆 小豌 豆
读清楚每椅子,并引导学生带点京腔读。
9、随琴学唱歌词。
(四)、律动表现
1、用身体动作表现歌词中的各种菜的形状。
2、请学生为歌词编动作。
3、随琴边唱边表演。
4、分组比赛,看哪一组的小朋友表演的最好。
(五)、创编歌词
1、师:刚才奶奶已经买了一篮菜了,现在该轮到小朋友来动手了,你还想买一些什么菜呢?
2、学生讨论。
3、师:你能把这些菜描述一下吗?
4、请学生按歌曲的节奏来说。
5、老师弹琴,学生把自己创编的歌词唱出来。
(六)、评价
本课时老师的评价,包括学生学习的兴趣,歌词朗读的准确,流畅以及节奏感,自编动作的开放性和创造性。歌表演的投入程度和动作的协调性。
三、结束课业
第 二 课 时
总序第个教案
编写时间:
执行时间: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安定情绪
二、复习歌曲《买菜》
要求:
1、根据前奏整齐的起唱。
2、有表情的演唱。
三、新课教学
(一)、导入
师:小朋友,上节课我们和奶奶一起去菜市场买了好多的菜回来了,现在应该做什么了?
生:煮饭、做菜。
师:对了,今天我们就起来玩《办家家》吧。
(二)、学唱歌曲
1、老师范唱
2、随琴模唱旋律。
3、朗读歌词
识字:(多媒体)
zēng chǎo wèi dào è wèi 蒸 炒 味 道 饿 喂
4、随琴学唱歌词。
5、请两个学生(一男一女),分别演唱“爸爸”、“妈妈”的乐句,其他的小朋友唱齐唱部分和念旁白。
(三)、游戏
各小组按次序派出两位同学上台表演,本小组其他同学在座位上配合。上台表演的同学应边唱边做动作。老师弹琴,用歌曲的最后一乐句作为过门或间奏。小组与小组交接表演时,琴声不断,直至各小组全部表演完毕。
(四)、创编歌词
1、引导学生在念白的地方展开想象,创编歌词。如,“蒸”、“炒”可换为“煎”、“烧”、“烤”、“炖”、“煮”等,“鸡蛋”、“小菜”可换为“腊肉”、“羊肉”、“青菜”“萝卜”等。
2、创变革次要注意念白时的流畅与节奏,力求自然、和谐。
(五)、评价
看哪个小组表现最好,评出“幸福之家”。评选方式可由各小组派一个代表发言,除本组外推选出一个表现最好的小组,然后由老师综合各小组的情况做出评判。老师的评价,一是要肯定学生表演的积极性、创造性;二是要对学生的合作精神、团结友爱精神给与表扬和鼓励。
四、结束课业
板书设计
办家家
zēng chǎo wèi dào è wèi 蒸
炒 味 道 饿 喂 后记:
第七课
做一做,敲一敲 教学内容:
1唱歌《小乐手》 认识制作四种打击乐器
教学目标
1、能够采用日常生活中各种不同材料自制简易打击乐器。
2、认识碰铃、沙锤、双响筒、铃鼓四种打击乐器,能够区分不同乐器的基本音色,并能够运用自制乐器或非常规音源为歌曲即兴伴奏。
3、学会歌曲《小乐手》,能够自信、自然的演唱。
4、在自由探索和与他人合唱、合奏中喜欢上音乐,对演奏打击乐器有兴趣,在制作乐器过程中体验探索和创造的乐趣。
教学重点
通过认识各种物品音色的不同,自己动手,自制简易的打击乐器。
教学难点
在演唱或演奏中,学生有兴趣的用自制打击乐器进行即兴伴奏。
教学课时
二课时
教学准备
音响、碰铃、沙锤、易拉罐或塑料瓶一个、玻璃杯或瓷杯一个、铁勺或瓷勺两个、木块一个、一斤绿豆、六个盘子、板书贴纸等。
第一课时
总序第个教案
编写时间:
执行时间: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伴着快乐的音乐,老师、学生手牵手跑跳进教室。
2、师生问好。
二、引导探索
师:小朋友们,今天你们都带来了什么呢?让我参观一下,好吗?(老师饶有兴趣的参观孩子们自带的各种物品)
谁还想站起来向大家介绍一下你带来的物品呢?
师:这么多不同种类的物品!小朋友们都来敲一敲,认真的听一听,思考一下它们发出的声音相同吗?
师:我们一起来比较一下,先听一听木块的声音——师生敲听。再来听听玻璃瓶或瓷杯的声音——师生敲听。这两种物品敲出的声音相同吗?你比较喜欢听哪一种声音呢?为什么?
师小结:通过比较,我们知道了不同的物品敲击出来的声音各不相同,在我们音乐课中经常使用的打击乐器也是一样,演奏出来的音色各有特色。今天这节课,我们将要自己动手自制各种不同的打击乐器,大家说好吗?
(板书课题:做一做)
三、启发创造
师:(出示碰铃)大家看!这是碰铃,我们先来听听他的声音(敲碰铃)。
谁能模仿出碰铃的声音?(生模仿)
那么,哪些物品敲击出来的声音和碰铃最相似呢?(生答)还有别的意见吗?(生答)。
接下来,我们来当一回小乐手,为一段小童谣进行伴奏,大家同意吗?(板书课题:敲一敲)
师:你们都是小乐手,我是小小指挥家,我念一句你跟一句,看谁说得好。
(教师带领学生有表情、有动作、有节奏的朗诵第一段歌词,并用简单的二拍子进行伴奏)
师小结:小乐手个个都很棒,很多的同学敲出的节奏还和我不同呢!大家听听看,这样敲行吗?(解决节奏问题)还可以怎么敲?(复习一遍小童谣)
师小结:小乐手真神气,那谁想当一回小歌手呢?
(教师教唱《小乐手》第一段)
师:小歌手们学得真认真,再来练习一遍,好吗?
学生随音乐再次完整演唱第一段
四 小结
五 下课
学生随音乐出教室
第二课时
总序第个教案
编写时间:
执行时间: 教学过程:
一 学习第二段
师:唱得真好,如果能配上打击乐器伴奏,一定会更加好听。现在,小歌手们再唱一遍,老师做小乐手为你们伴奏。
(生唱,教师在讲台后用沙锤伴奏)
师:小朋友们,你们听!(教师仍在讲台后摇沙锤)这是什么声音呀?这种声音让你想到了什么?又仿佛看到了什么?
师:有的说像……,有的说像…… ,你们的想象太丰富了。刚才我是用沙锤进行演奏的。(出示沙锤)下面,我们再听一遍,大家想一想,它像不像春天下小鱼的声音呢?好,我们一起来模仿。
师:(注意倾听学生的模仿声,指出个别学生不认真模仿的现象)春天的小雨发出的是这样的声音吗?(模仿个别学生发出的声音)。模仿时,我们的声音应该怎样呢?(再次模仿)
师:谁能想出来,沙锤是怎样做成的?(生各抒己见)
师启发:现在我们没有沙子,也没有小塑料球,那怎么办呀?谁来教一教我们大家制作呢?(生回答各种方法)
师:这个主意真好,大家都明白做的方法了吗?(生答)那就让我们开始动手吧!(制作中,播放《小乐手》伴奏带)
师:做完了的小朋友请将你的作品放在桌子上,让我们来评一评谁的做得最像。(教师逐个观看,并引导其他学生进行评价,然后教师做鼓励性评价。)
师:小朋友的小手可真巧。下面,我们就来按照节奏念一段顺口溜。你们个个都是聪明的小乐手,我呢?就是你们的小指挥,看谁最听小指挥的话。
(教师带领学生有表情、有动作、有节奏的朗诵第二段歌词,并请学生用自制的乐器进行简单的二拍子伴奏)
师:谁来说一说,春天下小雨的时候,你听到的声音是大的,还是小的,是轻的,还是重的,是弱的,还是强的呢?
师:说得真好,我们再来念一遍。
师:真不错,春天多么美丽的景色呀!小朋友们,大家想不想唱唱歌呢?
(教唱歌曲1—2遍,随机纠正新练唱中强弱、轻重的不当之处。)
二 鼓励表现
师:多美的歌声呀!我听得都入迷了。今天,我能和大家在一起学习制作小乐器,心里真得很高兴。我唱首歌献给你们,好吗?歌的名字叫做《小乐手》。听完以后,我会问一个小问题,那就是——看谁听得仔细,能回答出这首歌曲里出现的两种小乐器的名称。(师弹唱)
师:我演唱的歌曲里,出现了哪两种小乐器?(碰铃、沙锤)
师:对了,这是我们今天学习制作的两种小乐器。刚才,我演唱的这首歌小朋友们喜欢吗? 17
那就跟我唱一唱吧!
师:大家唱得真好听,要是再加上乐器伴奏那该多好呀!这样吧,我就请一、二、三小组的小朋友担任演奏“沙锤”的小乐手,四、五、六小组的呢,就担任演奏“碰铃”的小乐手,演奏时要注意,只要在模仿乐器声音的歌词处加入小乐器伴奏。比如……,大家都听明白了吗?好,眼睛看着小指挥——我,表演正式开始了。
(表演两段歌曲,放伴奏带。)
师:多聪明的小乐手呀!请拿起你最喜欢的小乐器,大胆的离开座位,走上舞台,尽情的唱啊!跳啊!大家说好不好?
(全班集体参加表演。)
三 总结全课 结束课业
板书:
做一做 敲一敲
做一做 玻璃瓶、瓷杯
敲一敲 小童谣——《小乐手》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小乐手 小歌手 小指挥 后记:
第八课
放牛歌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放牛歌》音乐游戏《保护小羊》
教学目标
1、对农家儿童的放牧生活有初步的认识。
2、能随老师的琴声,用明亮的声音、欢快的情绪演唱《放牛歌》。
3、能大胆的、主动的参与《保护小羊》的音乐游戏活动,遵守游戏规则,自觉的与同学和老师合作。
4、听赏《牧童》,能想象出歌曲所表现的基本情绪,能用神态或动作展示对歌曲情绪的体验。
教学重点
通过学唱歌曲让学生感受农家儿童的劳动生活,体验牧童放牧时的愉快心情。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边歌边舞,用歌声和动作来使学生体会劳动的艰辛以及战胜豺狼赢得胜利的喜悦。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
第 一 课 时
总序第个教案
编写时间:
执行时间: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安定情绪
二、新课教学
(一)、导入
师:今天我们来学唱一首新歌《放牛歌》。
(二)、老师范唱
(三)、随琴模唱旋律
(四)、朗读歌词
读准衬词部分:咚咚、嗬喂嗬、喂啦喂子哟
(五)、老师分句教唱歌词。
(六)、随琴完整的演唱
(七)、理解情境
1、请学生看图(多媒体)
2、结合影视作品中看到的放牧场景谈感受。
3、想象小牧童心中的感受。
(八)、有表情的演唱歌曲。
1、齐唱。
2、一人领唱众人和。
(九)、评价
在学唱歌曲中,学生情绪的表现、歌喉的表达、感受的表述等,可作为被阶段评价的重点内容,力求形成热烈、欢快、生动、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
三、欣赏(多媒体)
(一)、聆听音乐,感受歌曲的基本情绪。
(二)、老师结合歌词用生动的语言给学生描绘歌曲所表达的情境。
(三)、再次聆听音乐。
老师启发学生,请他们说说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四)、请学生用自己想到的话、动作、表情来表现对歌曲的感受。
(五)、表现
指导学生边听音乐边用面部表情或肢体动作进行表演,加深对歌曲的理解。
(六)、评价
1、学生的表情、动作的表现。
2、语言表述的生动、准确。
3、边唱边表演的创意。
四、结束课业
第 二 课 时
总序第个教案
编写时间:
执行时间: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安定情绪
二、复习旧歌《放牛歌》
要求轻声演唱,能听伴奏整齐的起唱。
三、音乐游戏
(一)、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学唱了歌曲《放牛歌》,你们看小放牛娃多勤劳呀,今天老师也要带你们上山,不过不是去放牛,而是去保护一群小羊。
(二)、学唱歌曲
1、在保护小羊之前,我们要先学会一首歌曲。
2、老师范唱。
3、随琴模唱旋律。
4、学习歌词。
5、演唱歌曲。
(三)、游戏
1、观看游戏过程。(多媒体)
2、小朋友自己说一说这个游戏应该怎样玩。
3、分组准备
每16人左右为一组,每组指派3人扮演“狼”,其他同学分别扮演各种小动物。如图1,(多媒体)小动物们面对面分开站成两排,三只“狼”背对背站在中间。
4、游戏步骤
第一段至第二段的(4)小节:小动物们手拉手边唱边前后甩手,狼面向小动物们做张牙舞爪的动作。
第二段(5)至(8)小节:如图2,(多媒体)两排小动物快速收拢,围成一个圆圈来网住狼,同时,狼要尽快在圆圈还未合拢之前逃跑,或者从任何一个松开手的缺口逃跑。
5、奖罚
如果哪一只狼在歌曲结束前还未冲出缺口,或者是故意从拉着手的地方撞开缺口逃跑的,下次游戏,还需继续扮演狼。按规定的狼,下次游戏可以扮演其它小动物。
此外,随着游戏的继续进行,中间的狼可能会增值两只、三只等。因此,歌词也应随之改为“突然来了两只狼”或“突然来了三只狼”等。
6、评价
游戏结束后,让学生互相评价谁表现得最好,可以为表现得好的小动物取上好听的名字。
7、分组随音乐玩游戏
四、结束课业
板书设计:
放牛歌
读一读:
衬词部分:咚咚、嗬喂嗬、喂啦喂子哟
后记:
第九课
划 船 教学目标
1、在律动活动中,能够初步感受音乐的快慢和强弱变化,并做出相应的身体动作反应。
2、学会《划船》这首歌,并大胆、自信的演唱。
3、能用歌声、语言和肢体动作,积极的表现自己对歌曲不同情境的感受,并从中享受到音乐的乐趣。
教学重点
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在相互探讨的评价过程中,求得表现音乐形式的统一认识。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船
第一课时
总序第个教案
编写时间:
执行时间: 教学过程
一、律动活动《随着琴声动一动》
1、师:树林里的小鸟唱起了动听的歌,田野里的花儿开得又香又艳。到湖中去划船一定美妙极了,让我们随着音乐出发吧!
2、让学生边听音乐边走步出发。教师设计在路上遇见不同动物或人物,(多媒体)并根据其特点使音乐随之变强、变弱、变快、变慢,学生的动作也相应变重、变轻、变快、变慢。
二、歌曲《划船》
(一)、在“平静的湖面”场景中学习歌曲第一段,用轻声演唱体会微风轻轻的吹、桨儿轻轻的摇的意境。
1、请学生用“u”轻声模唱歌曲旋律。
2、用歌词接龙的方法学习歌词。
(二)、在“起风的湖面”’场景中学习歌曲第二段,用歌声和肢体动作体会迎着风浪用力划的意境。
引导学生用声音和动作来表现这段歌曲的情境。
用动作接龙和唱歌接龙的形式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歌曲的第二段。
(三)、在“小船在湖中荡漾”场景中,体会曲调因速度变慢而产生的不同感受。此段较前段对比较大,请学生静下心来听一听、想一想、说一说音乐带给他们的感受,培养他们聆听音乐的良好习惯。
(四)、在“划船”比赛的场景中,让学生用划船的动作,体会因快快划而取得胜利所产生的喜悦心情。
1、训练学生划船动作的统一性,并和上“嘿哟或加油”等不同节奏的口令。在学生中间配合练习。
2、利用多媒体调动学生的兴趣。
三、评价
1、律动活动中,评价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因此进行评价时不要求学生律动动作的统一、标准和规范,相反,要鼓励学生动作的多样性,及时表扬与众不同的律动动作,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学习歌曲的过程中,教师不能主观、武断的让学生以某种形式体验音乐,而应注重和鼓励学生发表独特的、富有个性的见解。让他们在相互探讨的评价过程中,求得表现音乐形式的统一认识。
四、结束课业
板书设计:
划船
平静的湖面
起风的湖面
小船在湖中荡漾
划船比赛 后记:
第十课
快快跑 教学内容: 演唱《快快跑》欣赏《骑竹马》
教学目标
1、用活泼欢快的情绪和清晰的咬字、演唱歌曲《快快跑》。
2、能选用打击乐为钢琴独奏曲《骑竹马》即兴伴奏,并从中享受到骑竹马的乐趣。
3、在参与集体舞的活动中,让孩子们学会与他人协调配合。
教学重点
一、让孩子们在玩玩乐乐中,学习音乐,感受音乐,表现音乐。
二、在活动中,培养孩子们乐观的态度和友爱精神。
教学难点
用欢快的情绪背唱歌曲,保持吐字、咬字的敏捷清晰。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
第 一 课 时
总序第个教案
编写时间:
执行时间: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安定情绪
二、新课教学
(一)、导入
师:小朋友,你们骑过马吗?
生:……
师:这节课,老师就带领你们去骑马吧?
(二)、老师范唱
(三)、学生随琴模唱旋律。
(四)、朗读歌词
边朗读边做动作。
(五)、随琴分句学唱歌词。
(六)、完整演唱歌曲。
演唱时,要以声带情,速度以适中为宜,切勿过快,过快会影响发声的自然和吐字的清晰。尤其是第二乐句: 2 7 5 │5 5 3 1 │2 2 7 5 │5 5 3 1 │
跳过 岩石 跳过山包 不要 累坏 不要 摔倒 ……
教师带领孩子们按曲调的节奏将歌词朗诵几遍,再用轻巧而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
(七)、律动表现
1、引导学生按歌词表现。
2、分组比赛,看哪一组表现的最好。
(八)、评价
看学生能否用欢快的情绪背唱歌曲,并保持咬字、吐字的敏捷清晰。
三、结束课业
第 二 课 时
总序第个教案
编写时间:
执行时间: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安定情绪
二、复习旧歌《快快跑》
要求学生在伴奏的提示下,整齐的起唱。
三、学跳集体舞
(一)、先从学习舞步入手熟悉音乐。
方法:引导学生听歌曲按词义配上相应的身体动作,模仿骑马的神态与动作。《快快跑》曲调中运用的休止符,不是意味着马儿停下来,而是骑马者扬鞭催马的动作与叫喊声的体现。教学时,引导学生尝试休止符处用“驾——”的声音来代替。
跑马步:左手勒马状,右手持马鞭,左脚起步,右脚紧跟,像马儿一样朝前跑。
骑马步:双手握拳勒马于胸前,双脚“蹓马”似的自转一圈。
(二)、集体舞《快快跑》设计之一:
教室内选四至六个小朋友为“邀请者”,手持马鞭站在座位行道之间,边喊“得儿驾”边扬鞭作准备。
(1)——(4)小节,邀请者用“跑马步”欢快的奔跑。
(5)——(8)小节,邀请者用“骑马步”围绕要邀请的舞伴跑一圈。
(9)——(10)小节,面向舞伴站立,递交马鞭。
(11)——(12)小节,舞伴接过马鞭,站在邀请者的位置,接着喊引子,作扬鞭动作,音乐重新开始。
(三)、集体舞《快快跑》设计之二
教室外全班同学围成三个单圈,面向圈内,每圈有一个小朋友手持马鞭在圈内,引子同舞蹈设计之一。
(1)——(4)小节,邀请者用跑马步,一圈小朋友向二圈跑,二圈小朋友向三圈跑,三圈小朋友向一圈跑。如图:(多媒体)
以下各小节同舞蹈设计之一。
(四)、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鼓励学生自由设计队形或分组编排舞蹈动作。
(五)、评价
评价不在于队形、动作的规范、整齐,首要的是孩子们心情的愉悦及乐于参与活动的兴趣。
三、听赏钢琴独奏曲《骑竹马》
(一)、课前准备
用几根一米左右长的竹竿作为“竹马”的教具。
(二)、看图导入(多媒体)
你能说出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吗?谁愿意来学一学。
(三)、听曲律动——骑竹马
方法:让孩子们双腿分开跨在“竹马”两侧。左手握住“竹马”头,右手食指代“马鞭”,随着音乐的节奏,边听音乐边用“跑马步”律动。偶尔还可以跨过一些小障碍物,通过身体的运动对音乐做出反应。
(四)、引导模仿
你能随着乐曲用嘴模仿马蹄声吗?
依据马蹄声与马铃声的特点,引导孩子们选配双响筒、串铃等打击乐器为乐曲伴奏,并联想骑竹马由远而近、再由近而远的情境,处理乐曲的强弱变化。
(五)、听赏评价
能否用简单的形体动作配合音乐节奏来表现音乐情境是评价的关键。指导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
四、结束课业
板书设计:
快快跑 2 7 5 │5 5 3 1 │2 2 7 5 │5 5 3 1 │
跳过 岩石 跳过 山包 不要 累坏 不要 摔倒 …… 后记:
第十一课
咚咚,哒哒 教学内容:
1演唱歌曲《学做解放军》
2认识打击乐器大鼓、小鼓,并学习演奏方法
教学目标
1、对鼓号的声音感到好奇和有趣,能自寻音源模仿大鼓、小鼓和队号的声音。
2、用自然的声音、神气的表情演唱歌曲《学做解放军》。
3、边唱《学做解放军》边模仿解放军列队、走步、吹号等,在活动中表现和体验威武、自豪的情绪,获得模仿成功的快乐。
4、认识打击乐器大鼓、小鼓,并学习演奏方法,知道有队号和军号,能演奏简单的二声部少先队鼓号曲。
教学重点
模仿解放军神气、自豪的精神面貌。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自寻音源的创意,模仿活动时威武、自豪的情绪表现。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插图
第 一 课 时
总序第个教案
编写时间:
执行时间: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安定情绪
二、导入
(多媒体)
师:图上的小朋友在感什么?
(一)、有升旗手,在班上选出升旗手。
(二)、有护旗手,在班上选出护旗手。
(三)、有号手,请全班学生学号手用“哒”模唱一段旋律。
(四)、“还缺少什么呢?”(大鼓和小鼓)
师:真聪明,现在我们就来找一找大鼓和小鼓吧。
三、新课教学
(一)、大鼓
1、出示大鼓,“哪个小朋友上台来为我们敲一敲。” “它发出的声音怎么样?”(很重)。
“谁来模仿一下它的声音呢?”(咚)
2、老师边念边敲:(多媒体)
a、大 鼓 唱,咚 咚 咚
X X│X 0│X X │ X 0│
b、大 鼓 唱,咚 咚咚 咚
X X│X 0│X XX│ X 0│
3、“老师念的这两句有什么区别?”
4、老师和学生对念。
边念边拍手,休止的地方握拳。
直接拍节奏,不读出声音。
5、请两个小朋友上台表现。
6、请小朋友找一找,教室里有什么声音像大鼓?
(拍椅子、拍黑板、拍盆子等)
7、请小朋友找到自己的“大鼓”,边念歌谣边伴奏。
(二)、小鼓
1、“大鼓的好朋友是谁呀?”(小鼓)
2、听听小鼓的声音有什么不同吗?
(小鼓的声音轻一些。)
3、谁来模仿小鼓发出的声音呢?(哒)
4、老师演唱: 小鼓 来唱 │ 歌 哒哒│
小鼓 来唱 │ 歌 哒哒│ &nbs p;我们 大家 │ 听 哒哒│
小鼓 来唱 │ 歌 0 ‖
四、学唱歌曲
(一)、“刚才我们学习的歌谣就是今天老师要教你们唱的歌曲——《咚咚 哒哒》”
(二)、老师范唱
(三)、学唱旋律。用“咚”和“哒”模唱。
(四)、朗读歌词
(五)、随琴唱歌词。
五、律动表现
集体随着音乐边唱边用“大鼓”、“小鼓”伴奏。
六、结束课业
板书设计
咚 咚 哒 哒
小鼓 来唱 │ 歌 哒哒│
小鼓 来唱 │ 歌 哒哒│
我们 大家 │ 听 哒哒│
小鼓 来唱 │ 歌 0 ‖
第 二 课 时
总序第个教案
编写时间:
执行时间: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安定情绪
二、新课教学
(一)、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大鼓、小鼓,这节课就让老师带着你们敲起锣、打起鼓,吹起小喇叭,排好了队伍学做解放军吧。
(二)、老师范唱
(三)、随琴模唱旋律。
(四)、朗读歌词
识字:zhěng qí lǎ ba guāng róng yīng xióng
整 齐 喇 叭 光 荣 英 雄
(五)、随琴分句学唱歌词
难点:(多媒体)
节奏 X•X X X X XXX
1、采用按歌曲旋律节奏朗读歌词的方法解决节奏难点。
2、用听唱法学唱歌曲。
(六)、有表情的演唱歌曲
(七)、歌曲处理
歌曲为进行曲速度,基本情绪是神气、自豪的,力度为mf。在演唱时学生容易激动,要引导学生控制情绪,不要喊唱。
(八)、律动表现
1、边唱边律动,模仿解放军列队、扛枪、打靶、吹军号等多种多样的姿态。(观看媒体)
2、以小组为主练习的基本单位,设“班长”、“副班长”组织练习。
3、分组表演,互相学习。
(九)、为歌曲伴奏
大鼓 2/4 咚 0 │咚 0 │咚 咚 │咚 0 │
小鼓 2/4 哒 哒 哒 │哒 哒 哒 │哒 哒 哒 哒 │哒 哒 │
(十)、表现
一部分学生演唱,一部分学生律动,一部分学生用固定节奏伴奏。
(十一)、评价
1、模仿解放军神气、自豪的精神面貌。
2、律动的韵律感。
3、作为小组表演可以伴随歌声,整齐划一的模仿几个解放军的动作。
三、约束课业
板书设计
咚咚哒哒
大鼓 2/4 咚 0 │咚 0 │咚 咚 │咚 0 │
小鼓 2/4 哒 哒 哒 │哒 哒 哒 │哒 哒 哒 哒 │哒 哒 │ 后记:
第十二课
螃蟹歌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歌曲《螃蟹歌》,体验乐曲诙谐活泼的情绪,学习运用四川的地方方言演唱歌曲,体验不同地域文化的特点,将歌曲内容扩展进行歌表演。教学重点:准确地唱好歌曲《螃蟹歌》。
教学难点:歌曲旋律地音准及运用方言演唱歌曲。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教具使用:录音机、钢琴、螃蟹的图片。教学时数:二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螃蟹歌
总序第个教案
编写时间:
执行时间: 1.创设情境:
(通过学生感兴趣的事物,激发他们的兴趣。)同学们,你们看看这是什么动物(出事螃蟹图片),他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生:螃蟹,它有一对大夹子。
同学们说得很好,下面老师就请大家听一首有关螃蟹的歌,你听听歌里唱了些什么? 教师范唱:《螃蟹歌》 学生听歌曲回答。
师:大家觉得语言和我们有些不同,听得不清楚,老师告诉你们,这是一首四川民歌,在演唱上运用了四川方言,这就是大家听不清楚的原因。大家知道螃蟹一般都生活在水里,比如在我国的南方地区,水源充足,在人们的生活环境里经常会见到螃蟹,有时会被螃蟹夹到,他们就把这样的事编到歌里来唱,是不是很有趣?下面我们再来听一遍,歌曲的情绪怎样? 教师再唱《螃蟹歌》 学生听歌曲《螃蟹歌》,并回答。
2、学习歌曲:
引导学生读准方言:哥:guo,只zi,脚:jiuo,个:guo,壳:kuo,河:huo。
听唱法学习歌曲,并唱准旋律及方言,读音要准确。体验乐曲诙谐活泼的情绪,体验不同地区文化的特点。
学生随琴分句学习歌曲。学生随琴听歌曲,默唱。学生随琴完整唱歌曲。
四、实践与反思:
1、师生分段接唱。
2、男女生接唱。
3、分组分段接唱。
五、创编动作:
引导学生创编动作来表现歌曲情绪。师:《螃蟹歌》很有趣,那螃蟹走路是什么样子呢?一会儿情同学们模仿螃蟹走路的样子来为歌曲做表演(提示:两人一组,一人扮演螃蟹,一人扮演被夹的小朋友,随着歌词的发展编动作)。
1、学生分组创编动作表现歌曲。
2、各组汇报并表现歌曲。
六、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歌曲《螃蟹歌》,感受了歌曲欢快的情绪,并运用了四川方言 27
演唱。同学们为歌曲《螃蟹歌》创编的动作很形象。课后清同学们把歌曲《螃蟹歌》唱给爸爸妈妈听。
第二课时
唱呀,跳呀
总序第个教案
编写时间:
执行时间:
一、发声练习,同前节
二、复习:
1、集体演唱《螃蟹歌》。
2、做游戏《唱呀,跳呀》。
三、节奏练习:
师:同学们,老师给大家请来的朋友到了,它是谁?
1、教师拍击节奏,请生猜是谁?
2、请学生拍击,并说说怎样表现强弱?
四、学唱《唱呀,跳呀》
1、初听乐曲。请学生展开联想:说说当时情景怎样?
2、复听全曲。
3、请一部分学生用乐器表现出强弱,另一部分扮演。
五、课堂小结
让我们唱呀,跳呀高高兴兴回家去。下课。
后记:
第十三课
小小的船 教学目标:
1、学会歌曲《小小的船》,并能用轻柔、优美的声音,有表情地进行表演。
2、能用多种形式来表现歌曲意境。
3、能用动作做出三拍子节奏反应,并能用色彩表现歌曲优美和欢乐的情绪。
4、认真听赏《小白船》和《太阳起床,我也起床》。教学重点:
学习歌曲《小小的船》和表演。教学难点:
歌表演《小小的船》。教学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
总序第个教案
编写时间:
执行时间: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猜谜语。
师:我给大家带来了一个谜语,想猜猜吗? 出示课件:
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有时像个圆盘,有时像把弯刀。学生猜谜。
师:你们喜欢看月亮吗?平时你们见到的月亮都是什么样的? 学生边说,教师边出示有关的图片课件: 圆圆的月亮、弯弯的月亮、半圆的月亮
2、讲故事。
师:多么神奇的月亮!我国古代的人们创作了许多有关月亮的神话传说。今天,我也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想不想听听?
教师边讲边出示有关的故事课件。
师:远古时代,天上出现了十个太阳,烤得大地冒烟,海水枯干,人们都倒在地上喘不过气来。有一位英雄叫后羿,这一天,他拉开神弓一口气射下了九个太阳,只留下了一个让它给咱们带来光明和温暖。王母娘娘因此给了后羿一包长生不老的仙药,他就交给了妻子嫦娥保管。
有一个叫蓬蒙的坏人一心想得到这包药。有一天,他趁后羿不在就威逼嫦娥交出长生不老药,嫦娥急中生智,一转身将药吞了下去,她的身子便飘了起来,飞到空中。因为她舍不得离开后羿,便飞到离地球最近的月亮上去了。这就是嫦娥奔月的故事。
二、新歌教学
1、读歌词
(1)师:蓝蓝的天空,闪闪的星星,弯弯的月亮,多像一幅美丽的图画呀!有位老爷爷把它写成了一首儿歌《小小的船》,请同学们读一读。(2)
教师示范按节奏读一次。(3)
师生一起边读边摇摆身体。(4)
配上音乐朗读一遍。
2、学习三拍子,请同学们用身体的各个部位拍出三拍子的规律。
3、学唱歌曲。
(1)边听歌曲边拍节拍或摇摆身体。(2)看动画音乐再听一遍。
(3)你学会了哪一句,请你教教同学。(4)与老师比赛接唱。(5)齐唱一遍。
(6)分组练习:表演唱、伴奏、舞美、绘画。(7)汇报表演。
三、评价,小结。
第二课时
总序第个教案
编写时间:
执行时间: 教学过程
一、课题引入
·猜谜语:有时挂在树梢,说它是球,有时挂在山腰,不是球,有是像个圆盘,挂在天上,有时像把镰刀。()
像火球。()·你能说说有关太阳和月亮的知识吗? A、外形印象,更喜欢哪个,谈一谈; B、有关诗歌知多少,读一读(配乐朗诵); C、有关歌曲唱一唱,我们大家来为他打拍子。
二、感受体验
A、聆听:选择配题,你觉得第几首应该是《小白船》,第几首是《太阳起床,我也起床》? B、再次听赏,安静地聆听,感受童声独唱的优美音色及童声独唱与男生伴唱之间和谐、风趣的音乐情调。
C、交流:说说你更喜欢哪一首,为什么?
三、实践表现
·听赏
听到你喜欢的歌,跟着哼唱。·描画
(1)出示老师已画好的冷暖两种色调的作品,让学生边听歌边欣赏;然后选择,分别贴于课题《小白船》的下面或者是《太阳起床,我也起床》的下面。(2)你想画点什么?拿出彩笔涂一涂,画一画。
·律动:应用身体的轻微摇动或拍手、拍肩和着音乐的节拍,体验三拍子歌曲的摇荡感和四拍子歌曲的欢快情绪。
四、即兴表演:
引导学生体验两首歌曲给人的不同感受,在舞蹈过程中主动与同学交流,尤其是《小白船》这首歌,可激发学生约上小伙伴携手共舞。
五、课堂小结。后记 :
第十四课
鸭子拌嘴 教学目标:
1、能够辨认民族打击乐器和听辨其音色。
2、能够用小镲进行简单的即兴演奏方法,为“过新年”歌曲伴奏,并感受喜悦的心情。
3、欣赏《鸭子拌嘴》,感受和体验民间打击乐器及音色,模仿鸭子拌嘴的动作。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鸭子拌嘴
总序第个教案
编写时间:
执行时间:
一、音乐游戏“击鼓传花”
1、以“击鼓传花”的游戏导入,依次出示最基本的打击乐器:鼓、镲,在游戏过程中让两位学生“敲敲打打”模仿演奏。
2、按节奏敲击打击乐器
教师:按节奏敲击“咚咚咚咚 呛、咚咚咚咚 呛、咚 呛 咚咚呛”,学生模仿。刚才你们模仿的鼓镲声是按照这种节奏敲击的(出示节奏)
二、用击鼓、镲的方法,感受歌曲“过新年”
1、小朋友,我们国家一般在什么时候敲锣打鼓?对,在过新年的时候,现在请你们为儿歌伴奏,老师说一句,你们敲一遍能行吗?(教师边说边点节奏)
2、歌曲“过新年”,在这歌曲中,你们听到了什么声?我们也来感受一下好吗?
3、跟琴学唱、感受歌曲“过新年”
4、分组进行:一组、三组模仿敲击(两人敲鼓、镲);二组边唱边表演。
三、欣赏“鸭子拌嘴”,听辨打击乐器
1、引入:小朋友,你们热闹的场面,引来了一群可爱的小鸭子,它们在干什么呢?请 30
你们听,是用什么打击乐器演奏的?
2、听赏一遍《鸭子拌嘴》片断,“小鸭集合走路”,并配和音乐律动。
3、提问:这首打击乐曲是用什么打击乐器演奏的?表现鸭子在干什么?
4、现在请你们两人一组用手掌模拟小镲,表现出“鸭子吵架”的情景。
5、请两位小朋友持小镲进行即兴表演,其余学生做观众。
6、全班小朋友跟着乐曲模仿鸭子走路及吵架的动作。
四、延伸学习
1、小朋友,我们通过感受歌曲“过新年”,听赏“鸭子拌嘴”后,你们觉得打击乐器鼓和镲能营造什么场面呢?
2、现在请你们观赏一首用民族打击乐器演奏的“老虎磨牙”。
3、最后鼓乐中高兴地离开教室。第二课时
两只小象
总序第个教案
编写时间:
执行时间: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感受、认识并掌握四分休止符。
2、引导学生用活泼、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两只小象》。
3、启发学生运用身体的部位如手、口等为歌曲伴奏。教学重、难点:
正确掌握休止符的用法。
能用活泼、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能大胆积极地参与表演与创造。教学过程:
一、练声
展示开口的小鸭,小猫图
2/4 1 2 3 4 | 5 — | 5 6 5 0 | 5 6 5 0 | 5 4 3 2 | 1 — ||
小猫
怎么叫?
喵喵
喵
喵喵
喵
喵喵
喵喵 喵 小鸭
怎么 叫?
嘎嘎
嘎
嘎嘎
嘎
嘎嘎
嘎嘎嘎
二、认识休止符
(1)出示一只闭口的小鸭,放在开口小鸭旁边。师问:两只小鸭有什么不同? 生答:一只在叫,一只在休息。(2)看图模仿小鸭叫一叫。(3)看图模仿小猫叫一叫。
要求学生边拍手边学叫声,并用双手打开表示休止。(4)出示红灯----休止符,表示休止一拍。师:“在马路上看见红灯,行人要停一停。在歌曲里看见它(休止符)也要停一停。”(5)读儿歌做动作。
3/4
XX X X | XX X 0 | XX X X | XX X 0 ‖
小皮
球
呀
圆溜
溜
拍来 拍
去
乐悠
悠
三、感受聆听
展示课件上的标题----长鼻子,学生说说是什么动物。
看大象和小象的图,分别听听展示不同动物形象的音乐,比较有什么不一样的。
学学象的行动,如脚步缓慢、笨重,长鼻子甩甩等。
四、学唱歌曲
(1)看歌曲的MTV
(2)教师范唱,学生轻声哼唱。
(3)学生用“LA”音唱旋律。
(4)学读歌词。
(5)随琴学唱《两只小象》。
(6)用打足气儿和没有气儿的皮球启发学生用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
五、编创活动
启发学生动脑筋,运用身体的部位打出强弱节奏,为歌曲伴奏。
六、歌表演
两个学生为一组,自由组合表演《两只小象》。
七、小结
看图片,向学生介绍象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大家都要爱护它们,保护它们后记:
第十五课
开心多来咪 教学目标:
1、能够对本学期所学的内容有较清晰的记忆,每位同学都能参与几个与各课内容相关的音乐活动。
2、在愉快的“新年联欢会”的活动中,能积极、自信地进行自我表现,并从中体会到参与表现和与人合作的乐趣。
3、了解我国民间闹新年的习俗,感受过年的热闹气氛。
4、能用自然的声音准确、有表情地演唱歌曲,积极参与歌表演及演奏等实践活动。教学重点:
学生都能积极参与歌表演及演奏等实践活动。教学难点:
对歌曲的表现以及歌曲节奏的掌握。课时安排:
三课时 教学准备:
1、布置教室:中国结、鞭炮、拉花、窗花纸、灯笼、气球等
2、打击乐器:锣、鼓、镲或孩子们自己带来的小脸盆、文具盒等
第一课时
总序第个教案
编写时间:
执行时间: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伴随着《新年好》的歌曲旋律,同学们愉快地走进具有新年气息的音乐教室。
二、交流探讨
交谈:学生心中过年的印象或记忆。探讨:“年”是什么?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了解:师讲故事《年的传说》,让学生了解我国民间习俗闹新年的由来。
三、感知、鉴赏歌曲
过年的风俗真是丰富多采,今天,我还想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去看一看湖南的小朋友是如何拜年的。
初听:多媒体播放歌曲,学生感受歌曲欢快热烈的情绪及丰富多采的拜年活动形式。交流:说一说湖南小朋友是怎样拜年的呢?帮助理解歌词。再听:说说你还感受到了什么?进一步感受歌曲的节奏及旋律。
节奏训练:(刚才教师还听到了“咚咚锵”的声音呢!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声音吗?引出民间打击乐器锣、鼓。)·认识锣、鼓,感受其音色特点。·学习节奏:
ΧΧ Χ | ΧΧ Χ | ΧΧ ΧΧ | ΧΧ
Χ||
四、体验、学习歌曲
朗读:指导学生按音乐节奏朗读歌词。
听唱:先静听歌曲,然后用衬词Lu、La轻轻哼唱。齐唱:师伴奏,学生随琴声齐唱歌曲。练习:对演唱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纠正练习。
表现:自编动作、有感情地随着音乐演唱歌曲,表现出拜年时高兴的心情。
五、创作表演
讨论:同学们唱得真好!我们还可以用哪些方式,更好地表现这首歌、使拜年的气氛更热闹呢?
合作创编:分小组进行创作活动,如:舞蹈、绘画、器乐、歌唱等。表演:分组进行展示,满足学生的表演欲望,体验快乐与成功。
六、评价反思
学生互评:你认为哪组或哪些同学表演得好,发表自己的看法。学生自评:这节课你们学得愉快吗?告诉老师和同学们你的感受。师评:对学生的表现给予鼓励性的评价,激发他们再学习的热情。
七、总结延伸
其实,不仅我们中国的各个地方、各个民族都有不同特色的过年习俗,外国人也有自己的过年的风俗习惯,课后请同学们和爸爸、妈妈一起,查找课外书籍、上网或其它方式去了解一下外国小朋友是怎么过年的好吗?
第二课时
总序第个教案
编写时间:
执行时间: 教学过程
一、情景互动、激发兴趣
·伴随着《小拜年》的歌曲学生愉快地进入教室,并随歌曲与老师共同舞蹈,体验快乐。·刚才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学着湖南小朋友的样子拜了个年,你们知道吗?过年的时候,老师特别喜欢看一个电视节目,你们猜猜看是什么?(生答)对,是《春节联欢会》。·多媒体演示“联欢会”节目片断,让同学们了解丰富多采的表演形式。为后面学生的复习、排练、表演奠定基础。
·生说说自已最喜欢的形式:唱歌、跳舞、小品、魔术„„
二、谈话交流、引导复习
·其实这学期,我们也学了不少音乐方面的知识,有唱歌、游戏、戏剧小品、乐器演奏等等,你们还记得吗?激励学生列举内容标题,师以“音乐套餐”的形式分类写在黑板上。·采用多种方式、趣味性地引导学生复习。
三、筹备、鼓励表演
引言:快过年了,我们也来自己当演员,举行一次《新年联欢会》好吗?(激发学生的表演 33
欲望)
讨论:怎样开好联欢会?需要我们做哪些准备? 交流: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并形成共识。(要有主持人、每位演员至少要有一个节目、可以单独表演、也可以合作表演„„)选举:推荐3---5名节目主持人 排练:独立或小组讨论,筹备节目。教师提供道具,随机指导。并有意识地邀请性格较内向、不愿表演的学生与自己一起排练节目,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或鼓励班上的文艺积极份子邀请他们参加集体节目。
统计:下课前五分钟教师协助节目主持人统计学生准备的节目。
四、布置课后任务,下课。
鼓励学生课后认真排练,争取获得“最佳演员奖”或“最佳节目表演奖”。
第三课时
总序第 31 个教案
编写时间:
执行时间: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播放歌曲《好日子》,学生随音乐愉快地进入教室,感受节日的气氛,激起学生的热情。
二、联欢会开始:
·教师致词:用鼓励性的语言激励学生大胆表演、认真表演。并宣布本次评奖的奖项。·主持人按节目单的顺序主持节目演出。
三、评价:学生根据联欢会中学生表演情况,评出“最佳演员”若干名、“最佳节目表演奖”若干个,教师奖励小红花,以示鼓励。
教师评价:教师对同学们的表现给予充分的鼓励及肯定,树立学生的自信心,为他们今后更好地学习音乐奠定基础。后记:
选听乐曲
快乐的小熊猫 教学目标
1、喜欢聆听管弦乐曲“快乐的小熊猫”,感受音乐的情绪与形象。
2、知道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人与动物应和谐相处。
3、能用自己的形体动作对音乐作品做出相应的的反应,能主动、大胆地与他人合作进行表演,并从中获得音乐带来的乐趣。教学重点
认真地聆听管弦乐曲“快乐的小熊猫” 教学难点
学生能主动、大胆地与他人合作进行表演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头饰等 课时安排:一课时
第一课时
总序第 32 个教案
编写时间:
执行时间: 教学过程
一、课题导入
讲故事:教师讲故事《熊猫百货商店》,引入本课内容:小熊猫快乐的一天。
二、体验感受
聆听:多媒体演示清晨太阳出山的画面。
·清晨片断:这段音乐描写的是什么?想一想,小熊猫和其它的动物现在在干什么呢? ·提示:早晨,小动物们刚起床„„ ·模仿:(你能学一学小动物们起床的样子吗?)
学生随音乐做自己喜欢的动物起床的样子。感受乐曲描述清晨的意境。(时间不早了,森林里顿时热闹起来,小动物们在干什么呢?)·聆听: 听音乐第二段,感受音乐轻快的情绪。
生根据自己对音乐的理解与想象回答。然后再视听结合,播放小鸟飞、在大树上叽叽喳喳的情景,进一步感受此段音乐特点,并随音乐表演。(小熊猫也出发了,看!哥弟俩抬着水桶去打水呢)。·听赏音乐第三段。感受活泼明快的“熊猫主题”。
·鼓励学生模仿小熊猫打水、抬水的样子,并随音乐表演,体验音乐所表现的情绪与形象。
三、完整聆听
多媒体完整播放音乐及画面,学生整体感受音乐所描述的情景,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聆听音乐的习惯。
四、情景表演
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头饰,扮演动物角色,分小组随音乐进行情景表演,体验音乐带来的乐趣及与他人合作的快乐。
五、评价反思、德育渗透。后记:
第二篇:湘美一年级上册教案
第一课:大家一起画
总课时: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大胆自由地表现,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2、熟悉常用的绘画工具和材料,体验画的乐趣。
3、培养良好的绘画习惯。
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熟悉常用的绘画工具和材料,体验画的乐趣。
难点:学生大胆自由的表现。
教学具准备:
各类彩色笔、各类质地的绘画用纸、教学范画。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准备绘画工具,规范绘画习惯。
二、导入新课
1、学生上台介绍自己所带的各类彩笔,当当小老师,教教我们怎么用?
2、揭示课题
三、欣赏感知
1、教师出示各类的范画作品,让学生欣赏,1)你看到了什么?是什么颜色的?
2)他们画了什么?象什么?
3)他用了什么彩笔?
4)猜猜是怎么画的?
5)你觉得这幅画怎么样?挂在哪比较好?为什么?
2、看看他们的用纸,有什么不同?
1)教师出示各种质地的绘画用纸,让学生摸一摸,感受一下纸的质感。
2)分组挑选喜欢的纸,猜想会有怎样的效果?
3)尝试练习:
合作小组一起画一画。
3、交流体会,相互欣赏
四、学生作业
以合作小组为单位,挑选自己喜欢的绘画方式,大胆的画画。(室内、市外均可)。
五、教师巡回指导
1、指导学生正确用笔。
2、鼓励胆小的学生大胆的绘画。
3、室外注意安全。
六、课堂小结
1、学生说说绘画的内容、绘画的过程中发生的事。
2、说说绘画的乐趣。
3、相互评价。
4、教师总结
课后反思: 第二课:花花绿绿的糖纸
总课时:
教学目的:
1、尝试用纸和彩笔,通过看看、做做、画画等方法大胆地表现自己心中的想法。
2、运用美术的色彩进行设计与装饰,体验设计制作花花绿绿的糖纸活动的乐趣。
重点难点:
运用现有的材料进行设计与制作,初步感知色彩的对比与和谐之美。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班某某过生日,他说他有一引起礼物要送给大家。(请这位小朋友分糖)
喜欢这些糖吗?花花绿绿的糖纸那我们应该怎么样感谢他呢?
你为什么喜欢这些糖?(学生回答)
这样的糖你喜不喜欢?(出示一些白纸包的糖)
对啊,我们喜欢它就因为它既好吃又漂亮,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一下花花绿绿的糖纸。
二、新课教学
1、谈话
在上课之前我们已经收集了各种各样的糖纸,请小朋友拿出来给大家欣赏一下。
这些糖纸都是从哪里收集起来的,它们经常出现在哪些场所?
从你小组小朋友收集的糖纸中选出你认为最美丽的糖纸3张。
(投影展示)
2、观察
请你猜猜这张糖纸是从什么形状的糖上取下来的,它是什么形状什么颜色的,上面还有哪些花纹。
3、讨论
评一评,哪张糖纸你最喜欢。
找找这些美丽的糖纸的共同点。(颜色,造型)
一般的糖纸都是方形、长方形的,有没有其它形状的纸?
如果让你设计糖纸,你想选用什么形状的呢?(注意实用、特别)
你想用什么颜色来表现?你会用花纹吗?
在涂色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呢?(满、均匀)
欣赏书本上小朋友的作品,他们的作品有哪些好的地方呢?
4、尝试设计
按照自己的想法,请你也试着设计几张美丽的糖纸。
5、评一评
将你画好的糖纸给大家看看,听听大家的意见。
把你的糖纸拿回去给爸爸妈妈看看,听听他们的评价。
三、布置作业
在课余寻找一些适合做“糖”的物品,如橡皮、纸团等,再找一引起 装糖的包装盒,漂亮的细绳等。
第二课时
一、回顾导入
上堂课我们看了糖纸,也画了糖纸。小朋友把自己设计的糖纸给家人看了,他们怎么说呢?
我们的小朋友都设计得很棒,那么今天我们就要用手来包糖了
二、课堂制作
1、讨论
拿来出你准备好的“糖”和设计好的“糖纸”,给大家看看,你的糖是什么样子的,适合拿什么形状的糖纸来包
你知道糖果是怎么包的吗?(请小朋友说说)
2、教师示范
卷、拧
3、试一试
还有没有其它的包法?(出示示范品,简单讲解)
小组讨论,运用各种方法包扎。
4、比一比
比比哪一小组包出来的糖有特色
讨论:如果你是一位买糖的人,对你挑选的糖有什么要求吗?
(造型、颜色、大小等)
如果你是一位卖糖的人,你会用什么方式推销你的糖。
(外形、包装)
今天我们要举行一个糖果展销会,看看哪个小组的小朋友最会“做生意”,请你们在“卖”之前先包装好你的糖,给它取个好听的名字。每个小组再准备些“钱”,每组一种,如三角形、五角形、圆形等。
想想你的糖卖多少钱比较好呢?
5、卖糖
卖糖了!请各个小组把自己的糖摆在桌上,相互走动,看到你最喜欢的糖,就可以把自己的“糖”给卖的小朋友
6、评一评
比比谁收到的“钱”最多,选出前三名,示范糖果。
请大家评评,说说为什么他的糖那么受欢迎,有什么优点呢?
三、总结
今天我们小朋友学到了更多的东西,会包糖还会卖糖了
以后的课堂上我们还有更多的机会,等着大家呢!课后反思:
第三课:绕绕涂涂
总课时:
教学目的:
1、在绕线和涂绘的情感体验中,使学生直观地感受到线与形的关系。
2、教学中不要机械地要求学生先看准了什么形状再来画,而是要学生在边看边画的过程中去揣摩物体的形状,体验涂绘和绕线的乐趣。
3、启发学生感知和认识物体的形状。通过用线实物的线绕出物体的形状,体验绕线和涂绘活动的乐趣,激发学生的绘画热情。
教学重点:
用线绕或涂出物体的形状。
教学难点:
用线绕或涂出物体的形状,并能组成有一定主题的画面。
教师用具:
喷胶、有色卡纸、线团、实物图片、剪刀、范画、彩色笔等。
学生用具:
有色卡纸、线团、胶水、小剪刀、彩色笔。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老师问:同学们喜欢看魔术表演吗?你们看过那些魔术表演?学生回答。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段精彩的魔术表演。首先,老师在黑板上贴一张有色卡纸,接着手里拿起一瓶喷胶往卡纸上来回喷了几次,然后选了一种颜色的线团在卡纸上绕呀绕,然后,用另一种颜色的线团在卡纸上来回地绕,不一会儿,老师用剪刀把线一剪,一幅以《蝴蝶.花丛》为主题的画便展现在学生的面前。老师问:那一位同学来说说,老师这一张画是用什么方法画出来的?画里有那一些形状?学生回答。老师小结:不同的彩线就是一支支彩笔,这一张画是老师用了不同的彩线绕出来的,用这一方法还可以绕出很多很多美丽的图画来呢。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拿起手中的彩线和彩笔绕一绕、涂一涂、玩一玩好不好?板书课题——“绕绕涂涂”。
(二)讲授新课:
出示菠萝、苹果等实物图片,让几位学生到黑板上试绕出物体形状,其他同学各自选择一种颜色的线或彩笔进行涂一涂、绕一绕,进一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表现欲望。接着教师将同学们试绕和试涂的练习进行归纳:
(1)根据不同的物体可以选取不同的彩线和彩笔来表现物体形状。
(2)只要概括地涂或绕出物体的形状和特征。
(3)注意涂、绕线时的疏密变化和线面的对比。(教师作线的疏密变化和线与面的对比示范)
欣赏教材中的学生作业和教师制作的范画,并启发学生发现更丰富的表现内容。结合教师编写的儿歌:“绕呀绕,绕彩线,线儿变化真丰富;绕呀绕,涂啊涂,线儿变化真神奇。绕出奇异动植物,涂绕心中彩世纪。” 提醒学生在涂绕时要比较轻松,可以让他们在小范围内涂或绕逐步扩大而接近所想画的物体外形。
(三)学生作业,教师巡回辅导
鼓励学生大胆地进行绕绕涂涂,随意地绕出自己喜欢的物体形状。大家在绕和涂时要把注意力放在物体的外型上,注意要由小范围逐渐扩大。慢慢地接近所想画的物体外形。在绕涂的过程中要把每一部分的形状看清楚,再在涂画时组合在一起。还要注意物体各部分大小长短的比例,从而涂画的较相似。
(四)作业要求:
(1)将作业纸贴在已准备好的展板上。
(2)要求两人一组用线涂绕出一两种自己喜欢的物体形状并能组合成一幅有一定主题的画。
(五)作业讲评:
由每一组给自己作业一个分数,然后老师选出优、良、中各等级的作业各数张,先让学生说说给作业分数的理由和完成作业的经过,接着让学生互相观摩,由学生评出优秀作业十张。结合老师的分数最后评定学生作业等级。
(六)教师小结:
今天这一课大家学的很认真,有很多同学都能很好地绕出自己喜欢的物体。并且颜色搭配的很棒!同学们都学习了用线绕出物体的形状,运用这一学习知识,还能用什么方法和材料绕出更多美丽的图画来?老师等待你们奇迹的出现。课后反思;
第四课:有趣的拓印
总课时:
教学目标:
1、寻找、发现、认识生活中美丽有趣的各种纹理。
2、能运用正确的方法拓印花纹。
3、能养成认真、细心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启发学生去体验用各种不同的方法去拓印各种不同的物体。
难点:拓印技法的掌握。
教学具准备:
拓印用纸,拓印的各种物体,拓印的范品。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准备各类拓印的用具。
二、导入新课。
1、出示拓印作品与绘画作品比较,1)看这两张画,你觉得有什么不同?
2)你知道第一张是怎么做的吗?
2、揭示课题。
三、欣赏感知。
1、学生根据刚才所说自由尝试拓印。
2、交流:发现拓印的效果不佳,为什么?
3、教师小结:
教授拓印的要点:
1)将纸覆盖在物体上,不移动。
2)将油画棒轻轻横涂。
3)根据物体,拓印的最后,在边缘稍微加深。
四、学生作业。
拓印练习。
五、教师巡回辅导。
1、及时反馈、纠正。
2、第一次拓印,技法掌握较难,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六、课堂小结。
1、作业展评。
2、课后多多熟练拓印技法。
3、想想还能用什么工具拓印什么物体?效果会怎么样?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准备各类拓印的用具。
二、导入新课。
上节课拓印作品的展示,回顾拓印的要点。
三、欣赏感知。
1、我们课后去拓印了什么物体?
1)教师出示树叶、硬币、钥匙等多种拓印作品,学生欣赏,说一说。
2)教师出示树皮的拓印画,学生猜猜,拓印的是什么物体?
2、我们除油画棒外,还能用什么绘画工具呢?
3、教师出示各类拓印作品让学生欣赏。
说说用什么工具拓印了什么物体?
四、学生作业。
室内、室外自由寻找,用自己喜欢的绘画工具拓印各种物体,看看会有怎样的拓印效果?
五、室外作业要求。
1、排队出教室,进教室。
2、规定活动区域,认真绘画。
3、注意安全。
六、学生绘画,教师巡回辅导。
1、及时反馈、纠正。
2、拓印技法掌握较难,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七、课堂小结。
1、作业展评。
2、说说室外拓印感受。课后反思:
第五课:我的太阳
总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抓住太阳的基本形状特征进行大胆想象,创造出有个性的太阳形象。
2、在美术活动中,表现出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能运用拟人的方法,按自己的意愿,画出想象中的太阳。
4、培养学生的抽象性思维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抓住太阳的基本形,大胆的进行想象。
难点:学生描绘过程中,怎样丰富太阳的形象
教学准备
教具:范画图片、绘画用纸、录音机、磁带、投影机、幻灯片。
学具:教材、课堂练习、彩笔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1、准备各类绘画用具,规范绘画习惯。
2、讲关于太阳的故事。
二、导入新课。
1、有一样的东西在我们世界上,我们不能少了他?猜猜他是谁?为什么?
2、观看关于太阳的动画片,感知太阳对大地、人类的贡献。
3、揭示课题。
三、欣赏感知。
1、太阳到底是怎么样的?
1)学生大胆自由的说,甚至可以自由的到黑板上画。
2)交流,小结。
老师也不知道太阳是怎么样的?
2、领学生到教室外,观察真真实实的太阳。
1)看太阳在哪里?
2)他老在哪吗?什么时候会变?怎么变?
3)太阳是什么颜色的?
4)太阳是什么形状的?
5)你能很清楚的看到太阳吗?他的光芒是怎么样的?
6)你喜欢太阳吗?为什么?
3、回教室交流,欣赏画家作品与学生同龄人作品。
1)谈谈画家的《太阳》作品?你觉得怎么样?
2)欣赏同龄人作品?交流评价。
四、学生作业。
要求:
1、画3个大小不等造型不同的太阳;
2、自己想象组合,必须能表现出阳光的炽热与无限;
3、基础较好同学可再添加云层的色彩。
五、教师巡视指导。
1、及时反馈、纠正。
2、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3、参与其中。
六、作业展评
1、相互间评一评,说一说;
2、鼓励学生注意平时要多观察、多想象;
3、总结。
第二课时
一、故事引题
1、录音播放《后羿射太阳》的故事,传说中的故事也就是人们根据想象编出来的。
2、出题《想象中的太阳》
二、根据故事,引导学生想象太阳 的表情
如喜、怒、哀、乐等表情
三、根据幻灯片和课文中的范画,组织讨论
1、图中的太阳和小朋友在一起干什么?
2、你喜爱哪一个太阳,为什么?
四、鼓励学生大胆地想象,发动学生编一则《我与太阳······》的小故事。
如:《我惹太阳生气啦》
《我为太阳引路》
《我为太阳过生日》
《太阳和我一起去游泳》等
五、学生作业,教师巡视指导
要求:
1、根据自编小故事画出想象中的太阳;
2、构图完整,色彩丰富;
3、画面整洁,字迹漂亮。
六、作业展评
1、相互间点评,批改;
2、展出部分优秀作业;
3、总结。
课后反思:第六课:奇妙的撕纸添画
总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关注生活中身边的人和物,用特有的形象进行再现。
2、能关注撕出的色纸的色彩和形状,积极进行思考和交流。
3、能大胆随意撕纸,有意图地用线添画,表现出综合运用能力和求异思维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留意反复撕纸的纸片形状的变化,并能粘贴、添线成画。
难点:对于形状的联想,添线成画的创造能力。
教学准备:
教具:各色纸片,绘画工具,若干范品
学具:水彩笔,胶水。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教学具的准备,规范绘画习惯。
二、导入新课
1、学生尝试练习: “跟我一起撕”色纸随意撕:
1)师生一起撕纸:快撕、慢撕,学生体会后说说:撕出来的有什么不一样?
2)我要撕个圆,我们应该怎么撕?为什么?
3)你能撕个正方形吗?
4)你还能撕什么形状?
2、展示,交流,说说撕纸的感受?撕的开心吗?
3、揭示课题
三、欣赏感知
1、我们从来没这么过瘾的撕过纸,还想更过瘾的来撕一撕吗?
2、学生再次尝试练习:
你想撕什么就撕什么!你想怎么撕就怎么撕!
3、学生情绪高涨,说说这回撕的开不开心?跟前一次的撕纸比,哪个开心?为什么?
4、随意的撕,我们没有约束,所以我们很开心,那就让我们再开心一下?请你用胶水随意的贴一贴。
5、你觉得你撕的那张最好?你最骄傲?为什么?
6、你能不能把它根据你说的添画一下?使它更形象?
7、学生尝试练习:
学生把你认为撕的最好的添画一下。
8、学生交流,看来没用的纸,一下子被我们赋予了生命!
9、引导学生观察其他的撕纸,象什么?能添画成什么?
10、除了正着看,还能怎么看?看看他象什么?
四、学生作业
将自己粘贴的撕纸添画成一幅有意义的画
五、教师巡回辅导。
1、及时反馈、纠正。
2、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3、参与其中。
六、课堂小结
1、作品展示。
2、学生欣赏,说说自己的撕纸添画。课后反思: 第七课:做拼音卡片
总课时:
教学目标:
1、尝试设计拼音字母形象。
2、基本上能使剪出的四个角形状相近似,设计的图形基本上保留拼音字母的形状特征。
3、体验装饰美化学习生活中小物件的乐趣和成功感。
4、复习巩固拼音知识。教学重难点:
重点:在保留拼音字母的形状特征的基础上,尝试设计拼音字母形象。
难点:设计做拼音卡片的美观,而不改变拼音字母的形状。
教学准备:
教具:范品,各色彩笔,打孔机。
学具:水彩笔,油画棒,一根丝线。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准备绘画工具,规范绘画习惯。
二、导入新课
1、对比导入
1)请学生将带来的各种卡片拿出来,同学间交换看看、玩玩。
如:数字卡片,英语卡片,识字卡片等等。做拼音卡片
2)说说你喜欢哪些卡片?为什么?
3)说说卡片的用处?有什么好处?给我们带来什么方便?
4)出示拼音卡片的范品,指导学生欣赏:
这几张卡片,你觉得怎么样?跟刚才的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三、欣赏感知
1、启发想象变形
1)“开小火车”读拼音字母卡片
2)在这么多的拼音字母卡片中,你最喜欢哪个字母?为什么?
3)今天小字母们要开个别开生面的“化妆舞会”,得改头换面的变变,他们想请我们的小设计师帮他们设计设计,你们说怎么样?
4)挑选自己喜欢的拼音字母,四人小组讨论:说说自己挑选的拼音字母象什么?该怎么设计?
5)全班交流,相互补充。
2、制作方法:
1)你能看出是什么拼音字母吗?
2)我们将它变成了什么?
3)出示画的不突出拼音字母的卡片,同样的拼音字母卡片,改变了涂色,发生了什么变化?出现了什么效果?为什么会这样?
4)师生小结:涂拼音字母和背景应选择颜色差别大的两种色彩。
3、欣赏感知各种形状的拼音字母卡片,启发卡片形状。
四、学生作业 学生自由选择字母,充分发挥个性,创作出各具特色的拼音卡片。
五、教师巡回辅导。
1、及时反馈、纠正。
2、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3、参与其中。
六、课堂小结
1、学生挂戴拼音字母卡片,玩游戏“找朋友”
2、教师小结。课后反思:
第八课:小鸟找家
总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完成一幅以《小鸟找家》为题目的想象画,并了解到不同画家对光的表现手法。
2、过程方法:通过参与游戏,学生能体验迷路者的感受;故事情景的创设,使学生要想办法帮助一只迷路的小鸟找家,从中学生会尝试运用自己的方法去表现黑夜中的光。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教学,学生对本课内容产生浓厚兴趣;他们能理解迷路者的感受,并乐意帮助迷路者(小鸟)找到回家的道路。
教学重难点:
重点:感受对光的表现,完成一幅形象生动的《小鸟找家》想象画。
难点:通过游戏,体会迷路者的感受,将《小鸟找家》画的形象生动。
教学准备:
教具:游戏的音乐,画面,画家的作品。
学具:水彩笔,油画棒,画纸。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1、导语:
同学们,在讲课前,我们先来玩一个游戏怎样?
2、游戏方法:
由一、二组学生用布蒙住三、四组学生的眼睛,再请一、二组组长(6人)蒙住其他组员的眼睛。由一、二组组长把蒙眼的同学送到指定的位置,并要求学生在蒙眼的条件下走到另外一个指定位置。
(教学设想:该游戏的设计,有两个目的:首先是通过游戏使学生对该课的学习产生兴趣;其次是希望学生在游戏中,能获得一种类似于在黑夜里迷路的感觉。获得这种感觉,对学生接下来的学习非常重要。)
3、反思:
要求学生对游戏进行反思,回忆游戏时的感受。抽选不同的学生代表(原地不动的、尝试移动的、走错方向的、能到达目的地的)谈其感受。
4、扩展:
请学生说说,在眼睛被蒙住的时候,你最需要的是什么?
二、展开:
1、出示音乐动画《小鸟找家》,通过音乐和画面吸引学生的兴趣。同时,创设故事情景。
2、当动画播放到“小鸟因为天黑,找不到回家的道路时,急得在哭”这个画面时暂停,要求学生思考:小鸟现在的感受以及小鸟现在最需要的是什么?
(教学设想:这样的设计,是为了使学生在游戏中得到的体验可以迁移到小鸟身上。使学生能深切体会小鸟此刻的感受和需要。这样可以方便学生找到帮助小鸟回家的方法。)
3、结合学生对思考问题的回答,帮助学生明确:帮助小鸟回家的关键 是 要找到光。
4、明确作业要求:
同学们,在漆黑的夜晚,哪里才能找到光,照亮小鸟回家的道路呢?请用画笔把你的想法画下来。
三、学生作业
学生对作业要求进行思考并开始创作。
四、教师巡堂辅导
通过共享部分学生的创意,扩展其他学生的思路。对学生的构图、造型、色彩等方面作个别辅导。
五、评价与欣赏
1、学生把作业到黑板上进行展示。
2、抽选部分学生,要求其向同学们介绍自己的构思。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小作者是通过什么方法来表现黑夜里的“光”的?是线条?形状?颜色或其它?
3、对学生们的作品进行肯定:同学们都很聪明,创造了各种各样的光,帮助小鸟找到了回家的道路。而且,大家画“光”的方法也各不相同。同学们想知道,绘画大师们是如何画“光”的吗?
4、展示画家作品,教师引导学生从线、形、色等绘画要素入手,分析画家表现光的方法。
(教学设想:画家作品要选择学生容易接受的。我选择的画家包括了凡高、克利等。作品展示时画面要清晰、精美,能唤起学生对美的感受。
5、教师与学生一起对这节课进行回顾:想想看,我们这节课干了些什么?通过回顾,使学生能对本节课接受的信息进行一次调理,更好地知道自己在本节课里到达做了什么,学了什么,收获了什么。
6、结束课堂。课后反思:
第九课:鸟语花香
总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了解花和鸟的各种形态,大胆进行表现创造。
2、掌握头饰制作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3、让学生在游戏创造活动中体验愉悦感。
4、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萌发爱护花鸟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制作头饰的基本方法和步骤,体会美术创作活动的快乐。
难点:头饰的制作的方法。
教学准备:
教具:范品,各类制作的用具
学具:水彩笔,油画棒,剪刀,双面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准备绘画制作工具,规范绘画制作习惯。
二、导入新课
1、上堂课,我们帮助小鸟找到了家,小鸟、小鸟妈妈为了感谢我们,今天他们带着许多的小鸟来感谢我们。
2、欣赏课件:小鸟在花丛中嬉戏,花儿竞相开放。
1)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2)他们在干什么?
3)小鸟是怎么飞?大家模仿飞一飞。
4)花儿是怎么样的?它是怎么开放的?大家表演。
三、欣赏感知
1、课件演示小鸟形态。
1)他是什么鸟?是什么颜色的?
2)他有几个部分组成?
3)师生同练:
通过小鸟的组成部分分析,画画小鸟的基本结构。
2、小结交流:
今天,小鸟们要去参加森林的舞会,要评评谁是最美的小鸟,所以他们想请我们聪明的小朋友们帮忙出出主意,为他们打扮打扮,你有什么好主意呢?该从小鸟哪里入手为他打扮呢?
1)根据学生回答,出示各种不同的尾巴、身体、翅膀、皇冠等,给小鸟换新衣。
2)教师展示刚才“打扮”的美丽的小鸟,多美的小鸟,美的象公主,你想说些什么?
3)你想打扮一只怎么样的小鸟?(战士小鸟、飞行员小鸟,空姐小鸟等有职业的各种小鸟)。
四、学生尝试练习:打扮小鸟
1、将小鸟有个性的打扮。
2、涂上美丽、鲜艳的颜色。
3、自己学着剪一剪。
五、教师巡回指导。
1、及时反馈、纠正。
2、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3、参与其中。
六、课堂小结
1、展示小鸟作品,让学生自由思考:我该如何展示我的小鸟?
2、师生共同探讨展示的方法。
3、制作头饰,胸饰等。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了解花和鸟的各种形态,大胆进行表现创造。
2、掌握头饰制作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3、让学生在游戏创造活动中体验愉悦感。
4、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萌发爱护花鸟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制作头饰的基本方法和步骤,体会美术创作活动的快乐。
难点:头饰的制作的方法。
教学准备:
教具:范品,各类制作的用具
学具:水彩笔,油画棒,剪刀,双面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准备绘画制作工具,规范绘画制作习惯。
二、导入新课
1、回顾上堂课,学生自由展示小鸟作品,并根据自己的小鸟身份表演。
1)关于小鸟的故事。
2)关于小鸟的歌曲。
3)关于小鸟的舞蹈。
4)小鸟集体表演。
2、揭示课题
三、欣赏感知
1、课件欣赏:花儿开放
1)你看到了什么?是什么颜色的?
2)她是怎么开放的?你能用动作来模仿一下吗?
3)你知道这是什么花吗?
4)小组讨论:
还有什么花?他们的形态是怎么样的?
2、欣赏各种各样的花儿的VCD,感知花儿的各种形态。
3、学生根据上堂课小鸟的头饰,胸饰的做法,来绘画花儿,制作花儿的头饰。
1)回顾上堂课的小鸟头饰的制作过程。
2)学生绘画花儿。
3)合作小组讨论、制作:根据小鸟头饰的做法,制作花儿的头饰。
四、学生制作,播放《玩具进行曲》。
五、教师巡回指导。
1、及时反馈、纠正。
2、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3、参与其中。
六、展示,游戏。
1、学生自由选择小鸟,花儿的头饰或胸饰,进行表演活动。
1)学生带上自己制作的头饰(小鸟或花儿),自由组队,商量表演的内容。
2)“鸟语花香”联欢会。
让学生在室外围成圈,尽情的表演节目。
2、教师小结
1)你学到了什么?
2)今天你快乐吗? 课后反思:
第十课:小动物盖房子
总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造型活动中绘画、拼贴、捏泥等不同的表现方式。
2、能运用较为合理的方法,大胆想象,为小动物“建造”一所有特色的房子。
3、在学习活动中体会助人为乐的含义。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运用画或撕贴、捏泥等方法,给小动物建个房子。
难点:创作出独特而有趣的房子。
教学准备
教具:课件、范作,示范用具,各种各样音乐动画,各种材质的“建造”材料。
学具:教材、课堂练习、橡皮泥或彩色纸或水彩笔、纸剪刀、胶带纸等自备各种“建造”材料。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准备制作用具,规范美术制作习惯。
二、导入新课
1、情景导入
1)谈话导入:上堂课,我们与小鸟们玩的很开心,今天就在小鸟家的楼下,又发生了一件事。
2)欣赏课件:《风娃娃与小动物的故事》
在小鸟家的楼下住着三个小伙伴,小熊、小猴、还有小兔,他们三个是好朋友,冬天到了,北风来了,小熊和小猴去叫小兔,我们一起在修一修房子,可小兔看了看万里无云的蓝天,明媚的阳光,说:“这么好的天,睡懒觉最好,不用修房子。”于是,小兔就懒懒的睡觉了。小熊与小猴只好两个人开始修房子了,小熊扛来了木头,小猴车来了砖头,“叮叮咚咚”的一阵,房子焕然一新。晚上到了,北风娃娃来了,“呼„呼„”小动物们都温暖的睡觉了,小熊盖上大被子睡了,小猴也进入了梦乡„„“哗啦啦”一声,小兔家被调皮的北风娃娃吹倒了,小兔急的团团转,“怎么办,这可怎么办”,小熊与小猴跑出来,安慰小兔,并先收留小兔一晚„„
3)小朋友们,那小兔明天该怎么办呢?
2、揭示课题
三、欣赏感知
1、设疑:那我们该怎样帮助小兔呢?
合作小组讨论,交流。(帮小兔造房子)
2、我们要帮小兔造怎样一幢房子呢?
合作小组讨论,交流,各小组基本定稿。
3、“小兔房子投标会”
1)说说你们小组为小兔建造的房子?
2)你们的房子有什么设施?
3)你们的房子有什么优势?
4)最能体现小兔家的特色之处在哪?
5)你们打算用什么建筑材料,有什么优势?为什么用这些建材?
6)估计花费多少钱?
4、师生交流,小结:
制定最经济,实用,美观的小兔之家。
5、欣赏范品,看看他们为小兔建造的房子?
1)说说他们的房子你觉得的怎么样?
2)你们从他们的房子中吸取了什么优点?
3)他们是用什么建材建的?
4)你知道是怎么做的吗?
四、学生作业
合作小组一起为小兔建造一幢美观、实用的房子。
五、教师巡回指导。
1、及时反馈、纠正。
2、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3、参与其中。
六、作品展示
1、“小兔房子展示会”
2、教师小结
小兔真开心,谢谢大家,今天你帮小兔建造了房子,你在这个过程中,想说些什么?
(可以自己说,对同学说,对小兔说等等)课后反思:
第十一课:数字变变变
总课时:
教学目标:
1、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数字的变化。
2、能根据数字的形状进行联想,创造出信的绘画形象。
3、在学习活动中体会助人为乐的含义。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课件、数字卡片、图形范作。
难点:绘画工具、泥工工具、纸工工具以及其它学生自选工具。
教学准备
教具:课件、数字卡片、图形范作。
学具:绘画工具、泥工工具、纸工工具以及其它学生自选工具。
教学过程
一、体会数字特征
导入: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位朋友,它是大家非常熟悉的(出示数字卡片)
你们看,他们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学习,还可以变魔术呢?
1、采取抽签的形式把数字0-9分成10个小组,每个组选出组长一名,并为本组抽出相应的数字牌。
2、教师先趣味化介绍一个数字:我是9,我有圆圆的大脑袋,扎着一根小辨,你看我美吗?分组讨论该组数字的外形特征。
3、每组介绍该组数字的特征。
二、感受数字变化,激发对变形的兴趣。
1、课件演示,情景渐入
动物王国召开聚会,通过介绍动物出场利用课件演示“2”的变化。
①蛇逐渐游动,变成“2”定格,师问:变成什么?
(贴出卡片)→2(引导由形变为数字方式。)
②将定格的“2”逐渐变成鸭子,师问:像什么动物
(贴出卡片)2→
③鸭子头转动,逐渐变成“6”。
“6”(引导由数字变形的方式。)
2、通过添画变化体会
游戏:猜猜我是谁?
课件演示长颈鹿隐藏部分,添画成完整动物形象。(引导将“数字形”添画成数字方式。)
三、拓展思维,合作交流,体验各种形式变化的乐趣。
1、小组讨论
讨论:除了用画的方法还可以用什么方法变化成数字。
2、教师提出建议
用不同材料和方式表现数字的变化,可以画,可以物体组合或动
作表现等形式,有一个新方法,就可以得到一只聪明的蓝猫标志。
3、组内自由讨论 确立几种具体的表现方法(如体态表示,物品表示。)
4、学生尝试表现
教师参与其中交流,共同体会变化的乐趣。
四、展示成果,体验成功的乐趣
1、数字登台亮相,开展游戏。
2、以填空的方式展示出其它数(按自然数的排列顺序),间隔的展示变化后的数字上台,为空白处的数字进行填空。提供变化后的一个数字,并邀请其它数字进行。
3、找朋友。数字之间自由组合,产生新数。如2和1,组成21。
4、简单计算。师出示制作的加减符号,让学生组成简单算式。
五、拓展思维
展示丰富的数字画和字母画,拓展学生思维。
(课件或范作展示)
六、教师小结
我们今天和数字交了朋友,做了游戏,同学们也帮助数字变了魔术。生活中还有很多的东西可以变化出美丽的图形,只要你们做个有心人,就能找得到。课后反思:第十二课:会飞的娃娃
总课时:
教学目标:
1、巧妙利用身边材料采用剪贴等方法制作“娃娃”。
2、利用自然小常识进行美术游戏活动,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及动手制作能力,从中感受成功的喜悦。
3、养成爱护环境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合理利用材料制作,发挥想象力。
难点:使学生制作出较有特色,有新意的娃娃。
教学准备:
教具:范作,示范用具,各种各样不同类型的糖果。
学具:教材、课堂练习、线、纸剪刀、胶带纸。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挑选一个有风的日子,在网球场教师事先放置各种不同的颜色、形状的废旧用品。
如:报纸、有色纸、皱纸、塑料绳等各种环保用具。
二、导入新课
1、今天天气很好,我们到外面欣赏一下我们美丽的校园。
2、组织学生欣赏我们美丽的校园,特别注意引导校园的美丽的环境。当还没走到网球场,学生就对满地的“垃圾”大叫起来。“谁这么不爱干净?”
3、教师适时提出:我们是接着欣赏校园美景,还是来保护校园美景?
三、欣赏感知
1、学生们开始“捡垃圾”:
1)教师要求:学生分组整理同种类型的“垃圾”,如:一组整理绳子类:一组整理塑料袋等等。比比哪组最快!
2)学生们各自分类,整理“垃圾”。
3)大家小结:在整理中,为什么整理塑料袋的组最慢?
帮助整理,为什么还是不行?
2、探讨塑料袋“会飞”的原因。
1)为什么塑料袋“会飞”?
2)塑料袋一个一个飞在天空中你觉得怎么样?
3)你有办法既环保,又将这美丽留在空中吗?
3、学生利用这些“垃圾”尝试制作。
4、交流:利用“垃圾”的制作。比比谁的“飞”的最高!
5、教师故意分不清学生放高的“娃娃”,你有什么办法能使我一认就认出来呢?
四、学生作业
学生尝试“打扮”自己的“娃娃”。
五、教师巡回指导。
1、及时反馈、纠正。
2、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3、参与其中。
六、放飞“娃娃”。
师生一起放飞“娃娃”,放飞希望。课后反思:
第十三课:猜猜我是谁
总课时:
教学目标:
1、游戏和制作活动有兴趣,并能体验装扮自己和参与“猜猜我是谁”活动的愉悦。
2、知各种纸质撕贴材料和制作面具,培养方法。
3、用撕、贴、拼的方法制作面具,培养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运用撕、贴、拼的方法制作面具,培养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
难点:面具的眼睛、嘴巴的抠洞。
教学准备:
教具:范品若干,各种纸质撕贴材料等
学具:各种纸质撕贴材料,剪刀,胶水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准备制作用具,规范美术制作习惯。
二、导入新课
学习撕纸
1、听:教师背对学生撕纸,让学生听听这是什么声音?
2、尝试撕纸:
师生围坐在一起尽情的撕纸。
1)边撕纸边探讨:撕纸时为什么会发出声音?
2)撕纸时声音的轻重会有什么样的不同?
3)撕纸与用剪刀有什么不同?
4)这样尽情的撕纸,你心情怎么样?
5)如果要撕两个相同的形状,你有什么方便的好办法?
3、分析撕纸:
这一大堆撕好的纸,我们该怎么办?能有什么用?
4、揭示课题
三、欣赏感知
1、出示教师制作的纸面具,引导学生欣赏分析。
1)看一看:
①你观察了面具,你发现了什么?
②面具的内容是什么?
③面具用了什么颜色的彩纸?
2)摸一摸:
①你又有什么发现?
②摸上去有什么感觉?为什么有这样的感觉?
3)戴一戴:
①戴上后有什么样是感觉?
②表演给大家看看。
4)想一想:①你看过后,你认为我们应该怎么样做?
2、全班师生讨论:制作步骤。
3、你认为怎样为自己眼睛、嘴巴开洞最准确,最方便?(小组探讨)
4、欣赏各种面具,了解面具的常识,启发学生制作。
四、学生作业
师生大家利用撕好的各色彩纸,制作面具。
五、教师巡回指导。
1、及时反馈、纠正。
2、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3、参与其中。
六、展示、游戏。
1、带上面具,游戏活动“猜猜我是谁”
2、相互欣赏,相互活动。课后反思:
第十四课:变脸
总课时:
教学目标:
1、结合中国川剧变脸绝技表演,感知折纸“变脸”,掌握折纸的基本要求,能折出“脸”形,并知晓“变”的方法
2、能大胆的描绘出生动、有趣的“脸”。在整个折折、画画、玩玩的过程中体验创造的乐趣。
3、感知、了解中国戏剧瑰宝——川剧变脸,弘扬我国民族、民间优秀的艺术传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能折出“脸”形,并知晓“变”的方法,能大胆的描绘出生动、有趣的“脸”。
难点:在整个折折、画画、玩玩的过程中体验创造的乐趣。
教学准备
教具:课件,“魔术“用具若干,师生用纸若干等。
学具:教材、课堂练习、线、纸剪刀、胶带纸。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师生相互熟悉,活跃课堂气氛。
2、用耐人寻味的“小魔术”,拉近师生距离,并为今天的折纸综合课的“变”铺垫,渲染神奇有趣的氛围。
二、引导阶段。
1、音美艺术的综合,欣赏中国戏剧——川剧大师彭登怀“变脸”绝技。
2、利用媒体对学生形成视觉冲击,最直接的了解“变脸”,学生自己自然而然的揭示了课题。
三、发展阶段。
1、师生进一步了解中国戏剧瑰宝——川剧变脸,弘扬我国民族、民间优秀的艺术传统。
2、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急切的求知欲。
四、综合阶段。
以“拜师学艺”为情境,“彭师傅出考题”开展教学全程,将多媒体作为主要教学手段,教师与学生融为一体,共同“拜师学艺”,共闯难关,夺得胜利。
1、第一关考题:师生根据折纸步骤图,共同尝试“闯关”。
2、第二关考题:不同方向的观察折纸,启发各种形象,共同尝试添画。
3、第三关考题:师生讨论、探究、发现“变脸”机关,共同尝试“变脸”。
4、第四关考题:中国川剧变脸的一大特色——色彩鲜艳的脸谱,师生共同夺取胜利。
五、拓展阶段。
1、贯彻“为促进学生发展而进行评价”的新理念,与学生轻松的讨论讨论今天学习的“变脸”的用处和各种有趣的玩法。
2、大家毫无约束的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玩一玩、乐一乐、笑一笑。
3、小结 课后反思:
第十五课:穿花衣的热带鱼
总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看,画,想,做等方法对热带鱼进行装饰,初步理解装饰的概念。
2、使学生懂得运用画、剪、撕线条进行装饰的表现方法。
3、通过审美评价与集体创作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协作精神。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通过欣赏,观赏热带鱼的外形,花纹,色彩,指导学生掌握表现方法。
难点:指导学生添加上美丽的花纹。
教学准备
教具:范作,示范用具,热带鱼的录像带,彩色笔,白纸
学具:教材、课堂练习、彩色水笔,彩纸,剪刀,纸等
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新课
1、猜谜语:
摇摇头,摆摆尾,一串水泡吐出嘴。
水泡水泡水里游,那是它的小皮球。
2、学生说出答案“鱼”,教师出示一条美丽的鱼。
3、出题:穿花衣的热带鱼
4、解释“热带鱼”并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说是穿花衣的热带鱼和热带鱼有什么特点?带着问题看录像。
二、欣赏教学,感受鱼的特征及美态
1、放录像,热带鱼的欣赏
指导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加深对热带鱼特征的认识和记忆:鱼的外形的几何特征,鱼身花纹及色彩的特征。
2.小组讨论:你喜欢热带鱼吗?为什么喜欢?
通过提问,点出热带鱼的美感特征(外形美,花纹美,色彩美)并回应引入的问题。
三、学习装饰热带鱼
1、教师讲授与示范制作的过程。
1)折出(画,撕,剪)热带鱼的外形
鼓励学生采用各种不同方法制作,外形上也可大胆创新。
2)示范用画和撕贴花纹的方法装饰热带鱼
四、学生作业,教师巡视指导
作业要求:运用画,剪,撕,折,贴等方法表现热带鱼。
五、情景教学,师生共同创作画面
1、教师出示一张黑板长度大的白纸――――海底世界
2、学生活动:
1)教师组织学生将自己做的鱼贴上大画面。
2)再鼓励学生联想录像带的海底世界,共同添画上或剪贴出背景及
其他生物,使画面丰富。
六、课堂总结 课后反思:
第十六课:寻找美丽
总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关注身边的事物,并从中发现美和欣赏美。
2、能用语言较清楚地描述物品的某一特征,并画出物品的一些特征。
3、在活动中表现出合作的态度。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找自己认为“美丽”的物品,谈自己喜爱的理由。
难点:发现“美”,说说美。
教学准备:
教具:多媒体“博物”。
学具:带上自己喜欢的物品。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课前布置学生带家里认为最美,自己最喜欢的东西。
2、课前师生共同将带来的美的小物品,布置成小型展览。
二、导入新课
1、今天,我们班中经过我们的努力,我们自己动手布置了一个别致,漂亮的物品小展览,瞧瞧,你觉得怎么样?
2、你们认为我们怎样组织欣赏比较好?
(全班集体讨论,选择最佳欣赏方案。)
三、欣赏感知
1、教师以一种较为松散的形式,自由欣赏别人所发现的美物品,自由交流。
1)教师示范向学生介绍自己带来的物品。
a)介绍带来了什么东西?叫什么名字?
b)这件东西有什么用途?
c)你认为它美在什么地方?
d)对物品的形状、色彩„„的介绍。
e)你觉得把它放在哪里最美?
2)学生向大家介绍自己带来的美丽的物品。
能运用教师传授的欣赏评价方法,进行述说、评价。语言流畅、清晰,意思表达清楚。
2、师生相互评价美的物品。
说说评价美的方法?
3、学生、老师在带来的物品中共同寻找出最美的物品。
四、学生尝试作业, 教师巡回指导
选择自己认为最美的物品描画下来,能抓住自己喜爱物件的主要特征并将它画下来。
1、及时反馈、纠正,并参与其中。
2、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六、小结、展示。
对照说说你抓住了物品最美的什么特征? 课后反思:
第十七课:童年的手印
总课时:
教学目标:
1、体验玩泥压手印的乐趣,童年的手印陶冶和激发珍视美好童年生活的情怀。
2、观察自己的手印,童年的手印基本掌握手印泥板的制作方法。
3、能表现出灵巧地拍压泥板,并有意选择手的姿势压出手印的制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观察自己的手印,基本掌握手印泥板的制作方法。
教学难点:有意选择手的姿势压出手印的制作能力。
教学准备:
教具:泥板等泥塑用具
学具:泥板或橡皮泥等泥塑用具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准备制作用具,规范美术制作习惯。
二、导入新课
1、学生自由玩泥巴,体验泥巴的质感。
2、说说泥巴给你的感受。
三、欣赏感知
1、欣赏泥的图片,赏析世界各地不同颜色、质地的泥。
2、说说泥在生活中的巨大作用?
泥与植物、与动物、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3、播放摔泥巴,压泥板的课件。
1)他们在干什么?
2)为什么要摔泥巴?
3)怎样来压泥板?
4)为什么要压泥板?
4、学生尝试摔泥巴、压泥板,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动手能力差的学生。
5、观察压好的泥板。
1)你发现了什么?
2)为什么会有手印?
3)在手印上,你发现了什么?
4)这是谁的手印,看看掌纹。
6、学生尝试压手印。
怎样才能压出漂亮的手印?
7、你还能怎样压手印?
8、再添加些什么能成为一幅漂亮的“童年的手印”?
9、欣赏其他优秀的手印作品。
1)说说他们的创意?
2)他们的创意有什么蕴含的意蕴?
四、学生作业
创作一幅完整、有意义的“童年的手印”。
五、教师巡回指导。
1、及时反馈、纠正。
2、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3、参与其中。
六、小结、展示。
1、说说泥板手印的创意。
2、你打算将这幅有意义的“童年的手印”放在哪里?为什么?
课后反思:
第十八课:美丽的铅笔头
总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捏泥的基本制作方法,制作铅笔头。
2、尝试利用多种方法美化、装饰学具。
3、能制作出有一定个性的铅笔头。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制作有个性的铅笔头。
难点:有个性的铅笔头。
教学准备:
教具:范作,示范用具,课件等。
学具:教材、铅笔,橡皮泥。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准备制作用具,规范美术制作习惯。
二、导入新课
游戏导入:“购物”游戏
三、欣赏感知
1、发现美
1)邀请“小天使”
2)“购物”游戏:
课件出示“家友超市”,欣赏各种各样的铅笔。
教师制作了各种美丽的铅笔头,模拟超市,进行自由买卖。
2、欣赏美
1)你拥有了这样一支铅笔,你想说些什么?
2)采访购物感受,揭示课题
3、探索美
1)自由说说,你看到这么美的铅笔头,你有什么想法?
2)我们该怎么做呢?(课件演示:?)
3)用什么材料来做?
4)怎么制作?(全班讨论)
5)播放用橡皮泥制作的过程,引导学生制作,这回你能说说是怎么样做的吗?
6)课件演示:纸材料制作的铅笔头
你还能说说用哪些材料来制作吗?
7)课件演示:各种铅笔头制作的方法。
(纸、绳、挂件等)
8)制作好了,我们该怎样安装呢?
四、创造美
创作游戏:
1、自己提出制作要求,教师小结。
2、学生尝试练习。
五、教师巡回指导。
1、及时反馈、纠正。
2、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3、参与其中。
六、运用美
1、以小组为单位,在有背景的实物投影仪上讲故事。
2、自己评价金、银、铜牌。
七、拓展美
学生歌唱《其多列》,表演铅笔头。
课后反思:
第十九课: 花儿朵朵
总课时:
教学目标:
1、初步体会花儿朵朵由几何形构成的秩序美感,积极尝试多种拼法。
2、能将拼出的图形的大体形状画下来,花儿朵朵提高对基本形的认识把握和动手能力。
3、在花儿朵朵活动中增进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根据花朵的特征排列多种花朵图案。
教学难点:求异思维的应用。花儿朵朵 教学准备:
教具:课件、实物投影仪、学具盒、水彩笔。
学具:水彩笔、学具盒、白纸、垫板。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准备制作用具,规范美术制作习惯。
二、导入新课
1、课外检查:
你在课外研究学具盒的各种玩法,你已经发现了哪些玩法?
2、揭示课题
三、赏析感知
1、欣赏课件:花的图片
1)大自然中的花有什么特点?
2)观察花的组成、结构。
3)用几何形替换不同的花瓣的形状。
4)你发现花瓣的排列顺序有什么特点?
师生归纳:花瓣由花蕊向四周开放。
2、让学生用身体或其他方式表现花朵。
3、尝试:请同学用学具摆一摆,试一试,拼摆一朵花。
1)交流、小结:展示拼摆的花朵。
2)用勾线的方法把花朵勾画下来。
3)你还能否使这朵花更漂亮?
4)展示范品,说说添加的方法?
四、学生作业
用今天的学具,几何形拼摆或绘画一瓶各种花朵组成的瓶花。
五、教师巡回指导。
1、及时反馈、纠正。
2、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3、参与其中。
六、展示:
1、展示自己满意的作品,说说自己的想法。
2、说说今天的花朵在生活中的应用?
七、课后拓展
说说花与人的关系,欣赏花在生活中的利用。
课后反思:
第二十课:小小食品店
总课时:
教学目标:
1、享受自制“食品”的喜悦,提高对美食的兴趣与欣赏水平。
2、学习泥塑的简单技法,用可塑性材料进行食物造型。
3、在布置食品店,进行模拟商品交易过程的游戏中,体验社会生活分工协作的情趣。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学习泥塑的简单技法,用可塑性材料进行造型。
难点:制作的精巧,细致。
教学准备:
教具:学成蛋糕房课件,各类范品,制作用具。
学具:教材、彩泥等各类制作工具。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准备制作用具,规范美术制作习惯。
二、导入新课
1、课件演示:学成蛋糕房,引导学生欣赏。
1)你看到了什么?
(蛋糕,面包,糕点,饼干等)
2)你去过哪儿吗?什么时候去过?
3)你能简单的为大家介绍一下吗?
4)你对他们哪儿的什么印象最深刻?
2、揭示课题
三、欣赏感知
1、教师出示多份蛋糕,供合作小组欣赏感知。
1)这是什么?
2)你知道是怎么做的吗?
3)你觉得好看吗?你觉得哪里最好看?
闻闻他的味道,怎么样?
4)想不想尝尝?品尝蛋糕。说说味道?
2、教师制作的范品展示。
1)你知道这是又是用什么做的吗?
2)你知道做的是什么?
3)你知道制作的步骤吗?
3、学生们相互讨论,交流。
你们觉得做糕点怎么样才能做的象?
(抓住糕点的特征,重点是制作糕点的奶油的样式,精致的制作奶油装饰)。
4、情境创设
四人小组为单位,合资开一家小小食品店,你有什么高招来促进销
售呢?
1)你们是怎样分工的?
2)你们主要是经营什么食品?
3)你们的特色食品是什么?
4)价格怎么样?
四、学生尝试练习
用彩泥,彩纸等各色材料制作“食品”,经营小小食品店。
五、教师巡回指导。
1、及时反馈、纠正。
2、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3、参与其中。
六、展示,游戏。
1、“小小食品店”开张,模拟经营。
2、学生扮演,“店主”食品介绍,“顾客”挑选。
3、学生们游戏活动小结。课后反思:
第三篇:冀教版一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第一单元 我是小学生
教学内容
1、听赏《我是一年级小学生》
2、唱歌《要做好学生》
教学目标
1、感受两首儿童歌曲所表达的成为一年级小学生的愉快心情,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2、能够用轻巧而有弹性的声音,自然流畅地演唱歌曲《要做好学生》。教学过程
1、导入。师生问好,介绍自己和音乐课,语言要生动亲切。教师:同学们,你们已经成为一名一年级小学生了,现在你们的心情是怎样的? 学生简短回答。
教师:我们现在来听一首歌,听一听歌中一年级小学生是怎样表达他们愉快心情的。
2、播放歌曲《我是一年级小学生》,学生初听歌曲。
3、让学生说一说歌曲中都唱到了什么。由歌词引导学生关注歌曲的情绪,让学生回答这首歌曲是“愉快活泼的”还是“悲伤的”。可出示代表音乐情绪的“笑脸”和“哭脸”图案,让学生选择。
4、复听歌曲,和着歌曲击掌打节拍,感受歌曲四二拍子欢快活泼的特点。
5、再听歌曲,带领学生模仿几个简单的律动动作,引导学生和着音乐用肢体语言表达对歌曲情绪的感受。学生动起来即可。
6、入唱歌教学环节。
教师:同学们刚才听了一首非常好听的歌曲《我是一年级小学生》,下面老师也给大家唱一首歌,歌的名字叫《要做好学生》。教师弹唱歌曲《要做好学生》,学生初听歌曲。
7、教师:大家喜欢这首歌吗?让我们一起来学唱吧。
带领学生按节奏读歌词,并用第一拍击掌,第二拍拍膝的方法感受歌曲的节拍特点。
8、放录音,边听歌曲边按上述方式打节拍。
9、教师弹奏旋律,师生用“啦”模唱旋律。
10、再放录音,师生一起加词跟唱。
11、教师伴奏,学生演唱。
12、歌曲最后四个小节句幅较长,可作为难点反复唱。从歌词内容出发,引导学生用轻巧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并进行音乐表现方面的处理。
13、结合歌词进行品德教育并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唱歌《我们来上音乐课》
2、活动《快乐的音乐课堂》 教学目标
1、能够以明快自然的声音有表情地演唱歌曲《我们来上音乐课》
2、了解常见的音乐课堂实践活动,并通过抢答、唱、跳、奏、模仿动作等游戏活动,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教学过程
1、导入,参照教科书7页的节奏图谱念歌谣,创设愉悦的情境。
2、复习歌曲《要做好学生》。
3、学唱新歌《我们来上音乐课》
教师:同学们唱的很好,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新歌,歌名叫做《我们来上音乐课》。请大家先来听一遍。
播放《我们来上音乐课》的录音,学生初听歌曲。
4、教师弹唱歌曲,学生复听歌曲,并用击掌的方式打节拍为教师“伴奏”。
5、教师分句弹唱,学生分句跟唱,解决歌曲中不易唱准的难点。如:3 5 6 — 5 6 1—
6、跟伴奏完整演唱歌曲。
7、教师:在《我们来上音乐课》这首歌曲中,唱到了同学们可以一起唱歌、跳舞,那么,在“快乐的音乐课堂”上,同学们还可以做些什么呢?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教科书8页和9页上的图片或录象片段等,让学生说出其他音乐活动。
8、鼓励有歌唱、舞蹈和器乐演奏特长的学生给全班同学表演,教师要以身作则,首先表演或与学生一起合作表演。
9、进行“学一学,猜一猜”的模仿游戏。先请一些同学模仿演奏乐器的动作或模仿其他音乐活动动作,然后请另外的同学说出这些动作的名称。
10、教师:今天的音乐课大家玩得非常开心,希望同学们都能喜欢我们的音乐课,热爱音乐活动。最后,让我们再来唱一遍《我们来上音乐课》。
教学反思:在教学中我注重提示学生用正确的歌唱姿势、清晰的咬字吐字和自然的声音来歌唱,鼓励学生大胆地自信地歌唱,学生都能够按照老师提出的要求完整的演唱歌曲。欣赏中学生能够感受到歌曲欢快活泼的基本情绪,并能够在老师的指导下创编简单的律动动作进行表演,课堂气氛活跃,达到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第二单元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
1、唱歌《同学的名字》。
2、活动《新朋友见面会》 教学目标
1、能够用亲切、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同学的名字》。
2、体验四四拍子的节拍特点。
3、学生以音乐的方式与老师和同学交往,能与他人合作边唱边介绍自己。
4、初步认知木鱼、三角铁、双响筒、碰钟、铃鼓、响板、手铃和沙锤等课堂打击乐器,感受和听辩它们的音色。教学过程
1、导入。教师引领学生口数1、2、3、4,同时做拍手拍肩律动,为学习4/4拍子的歌曲做准备。
2、做上述律动,并按歌曲旋律节奏朗读歌词,询问学生的名字。
3、播放歌曲《同学的名字》,学生初听,感受歌曲音乐情绪。
4、复听,轻声跟唱。
5、教师伴奏,学生随琴齐唱,边唱边拍手拍肩,并在教师示意下随时回答自己的名字。
6、师生对唱,也可同桌或分组对唱。
7、过渡环节。以拟人化的语言向学生介绍几个“乐器朋友”。
8、教师逐个出示相关课堂打击乐器,说出它的名称和音色特点。语言要生动形象。
9、把乐器发到学生手中,让学生敲敲打打,充分探究和体验乐器特点。
10、以“爱护乐器,珍惜友谊”为主题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听赏管弦乐曲《口哨与小狗》 教学目标
1、通过听赏《口哨与小狗》,让学生懂得人与动物是好朋友,要保护动物,热爱生活。
2、能够感受乐曲的基本情绪,并自然流露出相应的表情。
3、能够通过扮演小主人公和小狗,用体态动作表现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教学过程
1、复习歌曲《同学的名字》。
2、播放录有口哨和小狗叫声的录音,并让学生模仿一下。
3、出示乐曲名称《口哨与小狗》,播放乐曲,学生初听,感受乐曲情绪。
4、让学生说说自己在听音乐时,联想到了什么画面。如果学生提到了吹口哨的少年,可以让学生说说这个小主人公的心情怎样的,是高兴的还是忧伤的?要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认识。
5、复听。可出示与乐曲内容相关的幻灯片或图片,进一步引导学生感受乐曲的音乐形象。
6、再听乐曲,要求学生在有口哨吹奏的地方随节拍摆动左手食指,没有口哨吹奏的地方随节拍摆动右手食指,听辩口哨音色,并初步感受音乐结构。
7、分小组讨论小主人公在路上是怎样行走的?小狗又是怎样蹦跳奔跑的?创编小狗奔跑、小主人公行走的各种动作。
8、听音乐,各小组派代表表演。师生共同评议。
9、以动物是人类的朋友等内容为题小结。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1、唱歌《好朋友》。
2、为歌曲即兴创编歌词并表演。教学目标
1、通过对歌曲《好朋友》的学习,体验和培养同学之间和睦相处、团结友爱的情感。
2、能够背唱歌曲《好朋友》,并能为歌曲创编歌词。
3、能够随歌曲做简单的表演动作。教学过程
1、以课本插图导入,设问两个小朋友在干什么,创设同学互相帮助的友爱情境,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初听歌曲,要求学生回答歌曲中都唱到了什么,歌曲旋律是否好听,初步感受歌曲情趣。
3、复听歌曲,师生边听边在小过门和衬词处拍手,节奏可以设计为“ X X”或“XX X”。
4、教师分句教唱,并指导难点。学生仍在小过门和衬词处做拍手动作。
5、完整唱,同时随歌曲两人一组进行表演:在两个小过门处做梳头和扣纽扣的动作;在“团结友爱手拉手”一句,两人拉手举过头顶随节拍摆动;在衬词“嘿”初,第一拍自己拍手,第二拍两人相互击掌。
6、设问:同学之间有没有互相帮助的事情?有没有为大家做好事的同学?试着把它编进歌里去好吗?
7、学生分组讨论,并创编歌词。
8、各组演唱并表演动作,师生共同评议。
9、教师伴奏,各组依次把自编的歌词连起来以接龙的形式唱,教师在曲末
10、小结。
第三单元 爱祖国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听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2、唱歌《国旗国旗真美丽》 教学目标
1、感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音乐情绪,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情感。
2、能够用亲切自然的声音富有感情地演唱《国旗国旗真美丽》,产生对国旗的崇敬和热爱之情。
3、掌握碰铃的演奏方法,能够用碰铃为歌曲《国旗国旗真美丽》伴奏。教学过程
1、初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2、设问:同学们知道这首歌曲的名字吗?
教师简要介绍关于国歌的知识,如:国歌的原名称、词曲作者、何时定为国歌等。
3、复听。让学生听后说说这首歌曲在音乐情绪上的特点。可以自由发言,也可以由学生选择教师给出的选项,如:
1、欢快活泼
2、优美抒情
3、雄壮有力。
4、设问:同学们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听到过国歌?当时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学生联系实际发言。如:在电视上看到天安门升旗仪式时,在学校举行升旗仪式时,在中国体育健儿获得世界冠军颁奖时??当时的心情是庄严、自豪、激动的??
5、设问:升国旗奏国歌时,同学们应该怎样做?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6、教师:让我们全体起立,以崇敬的心情再一次聆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再听录音,可同时播放相关的VCD画面或电脑多媒体课件,也可展示升国旗的图片、幻灯片。
7、教师:升国旗奏国歌往往是同时进行的,因为国旗和国歌都是祖国的象征。下面,我们将学唱一首赞美国旗的歌:《国旗国旗真美丽》。
8、初听歌曲《国旗国旗真美丽》。
9、设问:歌词中都唱到了什么?教师可通过对“金星”、“小红云”等词语的解释,向学生介绍国旗图案和相关知识,也可演示关于国旗的图片、幻灯和课件等。
10、师生共同按节奏朗读歌词。
11、复听。师生随音乐即兴做律动。
12、教师弹琴范唱,学生随琴跟教师默唱。
13、教师弹琴带领学生模唱唱名二至三遍。
14、完整演唱歌曲。
15、教师介绍碰铃演奏方法。
16、教师弹琴、学生演奏碰铃或做肢体律动,师生共同演唱《国旗国旗真美丽》。
17、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听赏《亲亲太阳》 2、活动《娃哈哈》 教学目标
1、能够理解歌曲《亲亲太阳》对国旗的赞美之情,感受歌曲优美抒情的音乐特点。
2、能够边唱边表演《娃哈哈》,通过歌声和舞蹈动作表达生活在祖国怀抱里幸福愉快的心情。教学过程
1、复习歌曲《国旗国旗真美丽》。
2、教师:今天我们再来听赏一首赞美五星红旗的歌曲,名字就叫《亲亲太阳》 3、初听。
设问:歌曲中的太阳指的是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4、复听。播放与音乐形象、节奏相吻合的舞蹈画面,通过听觉、视觉相结合的手段,让学生更好地体验音乐情绪。在这一环节中,如果由教师自编舞蹈并现场表演,效果会更好。
5、师生共同讨论歌曲的音乐情绪。
6、教师:《亲亲太阳》是一首优美抒情的歌曲。今天我们还要听一首欢快活泼的歌曲,名字叫《娃哈哈》。
7、播放音乐,也同时播放舞蹈画面。师生、边听音乐边击掌拍膝,感受歌曲节拍的特点和欢快的音乐情绪。
8、师生边击掌边按歌曲节奏以轻巧的声音念歌词。
9、教师范唱,学生小声跟唱,并击掌为教师伴奏。
10、分句处理难点。
11、学生演唱《娃哈哈》,教师伴奏。
12、教师:老师跳的好不好?请给我一点鼓励的掌声吧!下面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来跳好吗?
13、教师进行舞蹈动作的分步教学。
14、师生一起随音乐完整表演。
15、学生自由结组进行歌表演,师生共同评议。
16、小结。
教学反思:在听赏《国歌》时学生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生活实际,能够谈出聆听时的心情和感受,并能够认识到国歌同国旗一样都是祖国的象征。也知道在升国旗奏国歌时自己应该怎样做。接着听到《亲亲太阳》时学生能够感受到歌曲亲切、深情的音乐风格,并能引起共鸣。在为《国旗国旗真美丽》伴奏时,由于学生已经在上一节课中认识了打击乐器以及演奏方法,学生能够自己完成歌曲的伴奏,不足的是有些同学在伴奏中的动作有些过大和复杂,影响到歌唱的效果。
第四单元 蹦蹦跳跳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唱歌《跳跳跳》。
2、听唱《大家一起跳起来》 教学目标 7
1、能够用欢快活泼的 情绪和轻巧的 声音准确地演唱歌曲《跳跳跳》。
2、能够用自然而富有弹性的声音跟唱歌曲《大家一起跳起来》。
3、体验24拍34拍的 节拍特点、强弱规律。
4、认识双响筒、三角铁两种常见打击乐器,能用它们为歌曲《跳跳跳》、《大家一起跳起来》伴奏。教学过程
1、初听歌曲《跳跳跳》。教师和学生一起做拍手、拍肩的律动。
2、复听。感受歌曲欢快的 情绪。听完后可设问:歌中唱的 是什么游戏?你跳过橡皮筋吗?歌曲是欢快的 还是沉重的?
3、教师引领学生随歌曲节奏朗读歌词,同时可继续做拍手、拍肩的律动。
4、跟录音轻声哼唱。
5、教师伴奏,学生随琴完整演唱歌曲。
6、让学生说说橡皮筋的 动作,以游戏经验启发学生用轻巧、活泼的声音唱好歌曲。
7、把乐器双响筒发给学生,看谁能说出名字。
8、自然随意地跟着《跳跳跳》的录音敲打。
9、教师示范用双响筒为歌曲伴奏,学生在教师的 带领下边唱边用双响筒为歌曲伴奏。
10、播放《大家一起跳起来》音响,教师随音乐做拍手、拍肩的律动,学生跟做。第一拍拍手,第二拍和第三拍拍肩。
11、再放录音,让学生说说这首歌曲和《跳跳跳》有什么不同。教师不必急于指出学生的正误,可对比做两种不同的打节拍方式,对学生加以指导。
12、跟录音轻声哼唱。
13、教师范唱,学生跟唱。
14、每人发一个三角铁,让学生回忆乐器的 名称,并探究乐器音色及演奏方法。教师讲解正确的 使用方法。
15、放《大家一起跳起来》录音,学生跟随教师用三角铁为歌曲伴奏。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听赏管弦乐曲《玩具兵进行曲》。
2、学习集体舞《大家一起跳起来》的步伐动作。教学目标
1、认真听赏《玩具兵进行曲》,能够配合音乐做自己喜欢的动作,表演玩具兵。
2、感受乐曲的基本情绪,并自然流露出相应的表情。能够发挥想象力,编出符合音乐情绪的小故事。
3、学会《大家一起跳起来》的步伐动作。教学过程
1、播放歌曲《跳跳跳》,学生听音乐,并自如地跟唱。
2、复习歌曲《跳跳跳》和《大家一起跳起来》,并边唱边拍手、拍肩。
3、初听管弦乐曲《玩具兵进行曲》,感受乐曲情绪。
4、听后,让学生展开联想,描述一下自己听音乐时想到了什么画面,音乐的情绪是什么样的。
5、复听。听完后要求每人根据音乐自编一个小故事。教师挑选几名表现踊跃的同学,把故事讲给大家听。
6、在学生讲完之后,教师讲述《玩具兵进行曲》所描绘的音乐故事。
7、再完整听一遍,学生分小组模仿玩具兵表演。
8、教授三拍子舞蹈《大家一起跳起来》的基本动作。动作虽然简单,但对一年级学生来说仍有一定难度,须反复练习。教师要耐心示范。
9、放《大家一起跳起来》的音乐录音,学生做动作。
10、小结。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1、欣赏歌曲《快乐阳光》。
2、学习集体舞《大家一起跳起来》。教学目标
1、听赏《快乐阳光》,感受歌曲欢快活泼、充满活力的音乐特点。培养学生从小热爱生活和乐观向上的优良品质。
2、学习集体舞《大家一起跳起来》,感受三拍子的音乐特点,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能力。教学过程
1、初听歌曲《快乐阳光》,感受歌曲的 基本情绪。
2、在音乐伴奏下,教师有表情地朗读歌词。
3、请学生在音乐伴奏下有表情地朗读歌词。
4、复听歌曲,听完后请学生谈谈自己的联想,或把想像的 内容画在纸上。
5、再听歌曲。教师提出:同学们要像歌中唱的那样,争做快乐天使、爱心天使、美丽天使,让爱河快乐永在我们身边。
6、复习《大家一起跳起来》的基本舞步。
7、学习队形。教师根据班级人数多少以及音乐教室场地大小,决定一起练习还是分小组练习。如果有条件,可到体操房或大操场练习。在学习过程中,请学生注意同学间的配合。
8、教师和学生一起喊节拍做动作。
9、随音乐表演。
10、小结。教学反思:在教学《玩具兵进行曲》时,我先让学生完整聆听乐曲,给学生一个完整的音乐形象,使学生对乐曲有良好的感受。鼓励学生大胆想象自己是玩具兵,并随着音乐进行表演,来表达对乐曲的理解和感受。效果很好。在学习歌曲《跳跳跳》时通过多次的聆听分句教唱歌词,并结合着学生的生活实际,启发学生用轻巧的声音演唱歌曲,通过一节课的教学学生不但能够演唱歌曲,还能背唱歌曲。在活动中学生认识了三角铁和双响筒并用他们为歌曲进行伴奏,最后一部分同学伴奏一部分同学跳集体舞,课堂气氛活跃,达到教育目的。
第五单元 安全岛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唱歌《红绿灯》,念小歌谣。
2、活动《颜色汽车》。
教学目标
1、能够用轻松自然、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红绿灯》,感知四分休止符的作用。
2、认识并掌握打击乐器木鱼的演奏方法,在教师指导下用双响筒、木鱼、碰铃等打击乐器为歌曲《红绿灯》伴奏。
3、能够积极参与活动《颜色汽车》,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力和综合性艺术表现能力。教学过程
1、讲几个关于红绿灯的谜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初听歌曲《红绿灯》。
2、揭示谜底。设问:歌中唱到了红绿灯是怎样指挥交通的?复听歌曲。
3、教师按歌曲节奏念歌词,并在四分休止符处撞击碰铃。学生随教师做一遍。
4、教师向学生介绍木鱼,并示范演奏方法。然后,要求学生边念歌词边用木鱼在四分休止符处敲击。
5、再听歌曲,学生小声跟唱。
6、教师范唱,学生分别用双响筒、木鱼、碰铃自由为教师伴奏。
7、学生演唱,教师伴奏。教师要及时辅导学生用正确的声音、活泼的情绪演唱歌曲。
8、边做律动边念唱教科书25页上的小歌谣,巩固对四分休止符的认识,同时渗透交通安全教育。
9、教师:路上行人要遵守交通规则,汽车更要遵守交通规则。下面我们就要玩一个叫做《颜色汽车》的游戏,看看哪位同学是遵守交通规则的模范司机。
10、随音乐有秩序地进行游戏。
11、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唱歌《交通警察》
2、听赏《马路上的车》 教学目标
1、能够用平稳的行进速度和坚定有力的声音演唱《交通警察》,能够边唱边做律动。
2、听赏《马路上的车》,感受歌曲欢快热烈的情绪,初步认识领唱、齐唱的演唱形式。能够边听赏边跟唱齐唱部分。教学过程
1、教师可用设问形式直切教学主题。如:同学们谁知道交通警察叔叔是怎样指挥交通的?谁能模仿指挥交通的动作?学生简单回答并模仿指挥交通的动作。
2、初听歌曲《交通警察》,感受歌曲的基本情绪和节拍特点。
3、复听歌曲。让学生伴随音乐踏步、行进或指挥交通手势,也可以让学生自己设计动作。
4、教师范唱,学生可自选打击乐器或击掌为教师伴奏。
5、学生跟琴或伴奏带演唱,教师要从歌曲的节奏、音符的时值和演唱的声音等方面进行辅导。
6、导入第二部分听赏歌曲《马路上的车》
初听前,教师可提问学生都见过哪些类型的汽车。学生简单回答。教师让学生带着“歌中都唱到了哪些汽车?”的设问进行听赏。
7、教师可以让学生边听赏边跟唱歌曲齐唱部分,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反应能力。
8、为巩固教学,可让学生分小组边听赏,边跟唱,边表演。
9、小结。教学反思:在歌曲《红绿灯》的教学中我根据歌词特点创编谜语,用以引导学生,让学生从歌曲中寻找答案,学生的兴趣一下就被调动起来,听的也很认真。在教休止符的时候我带领着孩子通过拍手、拍肩的小游戏进行教学,受到好的效果,避免了直接理论上的说教。听赏乐曲时我先让学生说说他们所知道和认识的汽车,增强趣味性,感受歌曲鲜活生动的音乐形象。从而让学生初步了解了歌曲的演唱形式,感受领唱、齐唱所产生的艺术效果。
第六单元 动物音乐会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听赏管弦乐曲《狮王》和《小象》。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聆听音乐的良好习惯,并能够感受音乐所刻画的动物形象。
2、聆听音乐时,能够随音乐做出相应的情态或体态反应,能够用动作模仿动物,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想象力、表现力和创造力。教学过程
1、初听乐曲《狮王》。听赏前告诉学生音乐描写的是一种动物,要求学生听完后说一说音乐描写的是哪种动物。
2、讨论乐曲刻画的是什么动物形象,可出示动物图片供学生选择,用以提示。
3、复听乐曲。听后,让学生说一说这是一头怎样的狮子,进一步感受音乐形象和气氛。
4、学生讨论狮子形象(威严,脚步沉重、坚定,小动物都很害怕它??)
5、再听乐曲。可设问:你听到狮子在干什么?是否听到狮子的吼叫声?如果需要,可提示学生音乐用什么方式、在何处表示狮子在吼叫。
6、随音乐表演狮王。
7、初听《小象》。设问:这也是一首描述动物的乐曲,听一听乐曲表现了什么动物?
8、复听乐曲。设问:你感受到的乐曲是欢快活泼的还是舒缓抒情的?是否听到小象的叫声?
9、师生讨论有关象的常识。如:象长得什么样子?吃什么?它的鼻子可以干什么?等等。
10、再听乐曲。学生随音乐表演。
11、比较《狮王》与《小象》在音乐表现特点上有什么不同。
12、小结。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唱歌《大白象》 教学目标
1、能够用自然、亲切的声音演唱歌曲《大白象》。
2、能用碰铃、双响筒为歌曲《大白象》伴奏,体验3/4拍子的强弱规律。
3、通过歌曲《大白象》的图形谱,培养学生音的高低概念。教学过程
1、以讲歌词中故事的形式导入,或回顾上节课听赏的乐曲《小象》导入。
2、初听歌曲《大白象》,感受歌曲基本音乐情绪,并讨论歌曲的情绪。
3、复听歌曲,边听边体验歌曲节拍。教师可引领学生在第一拍击掌,第二和第三拍用右手食指点左手掌心,或在第一拍用手掌拍课桌,第二和第三拍用指尖 轻扣桌面。
4、教师弹琴范唱,学生用碰钟在每小节第一拍为教师伴奏,并可以小声跟唱。
5、要求学生用手指点着教科书上的图形谱和教师一起有节奏地朗读歌词。
6、跟伴奏演唱歌曲。
7、解决演唱音准、节奏、音色、表情等方面的难点。可结合图形谱提示学生音准。
8、完整演唱歌曲。
9、跟教师模唱乐谱。
10、学生分组讨论如何使用双响筒为歌曲伴奏,除了使用双响筒之外,还可以用什么课堂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11、各小组分别展示表演,用碰铃、双响筒等打击乐器边奏边唱。师生共同评议。
12、小结。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活动《两只老虎》
教学目标 能够用活泼的情绪演唱歌曲《两只老虎》,并以音乐游戏的方式创编歌词和短小的节奏,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综合性艺术表演能力。教学过程
1、初听歌曲《两只老虎》,师生共同探讨歌曲的趣味性。
2、复听歌曲,学生即兴随音乐做律动。如:在第一和第二小节,伸出两根手指随节拍左、右摇动;在第三和第四小节,模仿跑的动作;在第五和第六小节,用手指指头部和身后等等。
3、再听歌曲,边做律动,边跟唱。
4、教师伴奏,师生完整演唱歌曲。
5、教师带领学生模唱乐谱。
6、为歌曲填上新的歌词。先请学生听老师为歌曲填的新词。
7、请学生自己为歌曲填词,并自信地唱给大家听。
8、以问答的方式演唱歌曲。
9、师生围坐一圈,以问答接龙的游戏方式演唱和创编歌曲。
10、唱答部分既可以是动物的叫声,也可以是对动物的动态描述。在演唱和创编过程中,如果有的学生唱答不出来,就要到圆圈中央为大家表演这种动物的神态和动作。
11、小结。
教学反思:本单元都是围绕着动物展开的,孩子们都很喜欢动物。在听赏乐曲时我先出示了几种动物,让学生听音乐后进行选择,学生能够根据音乐所表现的形象正确的选择出来。在表演动物是我先让学生说说狮子和象的身体特征,生活习性等,并模仿它们的叫声,以加深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在歌曲《大白象》 教唱时我通过拍手游戏让学生感受三拍子的节拍特点,并指导学生用优美抒情的声音演唱歌曲,学生能够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
第七单元 睡吧,小宝宝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听赏《摇篮曲》
2、唱歌《小宝宝,睡着了》 教学目标
1、通过听赏《摇篮曲》,使学生感受歌曲甜美的意境,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能力。
2、用轻松、柔和、甜美的声音演唱歌曲《小宝宝,睡着了》。
3、进一步体验3/4拍的节拍特点。教学过程
1、初听《摇篮曲》,回答歌曲中描写了哪些小动物,教师把学生说出的小动物贴在黑板上或用电脑课件放出来。学生可以模仿小动物睡觉的样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复听。教师启发学生跟着歌曲的节拍用手轻轻拍节奏,体会三拍子的韵律感,感受歌曲的 意境。
3、再听。让学生说说歌曲速度和力度上的特点,并设问:这首歌曲为什么不可太快、太强呀?
4、再听时,请学生用心听辨一下,这句歌词的演唱和别的 地方有什么不一样。
5、最后,全体同学听着音乐,自由选择歌曲中的小动物头饰和教师一起进行表演。
6、学唱歌曲《小宝宝,睡着了》。教师让学生听一遍歌曲录音,体会一下这首歌曲和刚才的《摇篮曲》有哪些相同的地方。
7、教师进行范唱,学生安静地听,进一步体会歌曲安静、甜美的意境。
8、朗读歌词。方式一:参照教科书38页节奏图示有节奏地朗读,边朗读边按节奏拍手、拍肩或拍腿。方式二:全班同学分成若干组,采用上句接下句的方式朗读。
9、再听歌曲,随录音小声跟唱。熟悉之后,要求学生带着感情连贯、轻柔地歌唱。
10、模唱乐谱。
11、提供碰铃、三角铁等课堂打击乐器,让学生分组尝试为歌曲伴奏。
12、分组展示,边唱边奏。
13、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听赏歌曲《美梦歌》。
2、活动《宝宝要睡觉了》
教学目标
1、聆听歌曲《美梦歌》,感受歌曲优美、抒情、安宁的意境。
2、能够自信地表演《宝宝要睡觉了》,培养学生综合性艺术表演能力。教学过程
1、导入。引导学生说说做梦时的感受,做过哪些梦,有哪些感想。
2、初听歌曲《美梦歌》。初听之后,请学生将自己的感想用彩笔在纸上画出来,展示给大家看。
3、复听。设问:歌曲是快还是慢?声音是大还是轻?描绘了什么样的场景?然后引导学生说出歌曲很优美,给人以安静的印象。
4、再听。引导学生边听边自由地做轻柔的律动。用碰铃为歌曲伴奏,体会歌曲舒适、安宁的情绪以及人们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
5、开展活动《宝宝要睡觉了》。设问:在现实生活中,如有小宝宝要睡觉,你该怎样做?
6、请学生观察教科书39页上的两幅图,谈谈自己的理解和看法。
7、听教科书配套音响《宝宝要睡觉了》,让学生说说联想到了什么情景。
8、分组讨论用什么形式表演《宝宝要睡觉了》,然后随音乐分组表演,看哪一组表演最好。
9、小结。
第四篇:桂教版一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一年级音乐上册第二周教案共2课时
第 1 课时
课题:活动—《跳盘王》 教学目标:
1.通过音乐活动和表演,激发学生对民族民间音乐舞蹈的兴趣和爱好,使学生学会在音乐活动(表演)中大方自然地展现自我,并乐于与他人合作。
2.通过节奏游戏活动,认识四种节奏拍击符号的标志,初步感知和分辨几种简单的节奏型。
教学重点:歌表演。
教学难点:表演的情绪和打节奏律动。教 法:情景法、讨论法、启发引导法。学 法:体验感受、分析讨论、想想做做。教 具:铃鼓、录音机、磁带、。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音乐活动。(一)模仿节奏。
1.听听老师用乐器演奏的节奏,说说乐器的名称。2.模仿乐器演奏的声音。3.板书。
(二)介绍瑶族的“盘王节”。(三)学儿歌。1.师示范。2.师带读。3.生自读。4.用乐器伴奏。(四)哼唱“跳盘王”。(五)学习舞蹈“跳盘王”。(六)表演“跳盘王”。(七)评价,结束。课后反思:
第2课时
课题:演唱--《跳呀,快来跳舞》 教学目标:
1.通过听、唱民族民间童谣,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初步感受各民族童谣不同的音乐风格。
2.通过音乐活动和表演,激发学生对民族民间音乐舞蹈的兴趣和爱好,使学生学会在音乐活动(表演)中大方自然地展现自我,并乐于与他人合作。
教学重点:在学会唱歌曲的基础上,用自然、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并能跟老师做基本律动。
教学难点:能跟小朋友一起参与歌曲的表演,用动作表现自己热情欢快的情绪。教 法:情景法、讨论法、启发引导法。学 法:体验感受、分析讨论、想想做做。教 具:铃鼓、多媒体。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新课导入:
1.“小朋友,你们知道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多少个民族吗?——56个,你能不能说说你所知道的民族以及他们的生活习俗吗?
2.在56个民族里,有一个民族名字叫“哈尼族”,这可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男女老少都是舞蹈家和歌唱家。今天,我们就请来了一位哈尼族的小朋友给我们唱歌,我们听听看,她的歌曲里唱了什么?
三、学唱歌曲
1.教师有表情的演唱歌曲。
2.请学生谈谈对歌曲的感受。如:在歌曲中听到了什么?听了以后有什么感 3.再次感受音乐,老师演唱,请学生用自己最喜欢的动作和最能表现快乐情绪的动作来跟音乐律动。
4.师带读歌词。
5.读歌词游戏:师读歌词,请学生在间奏处的地方有节奏的用拍手或跺脚的方式来为歌曲伴奏。
6.学唱第一段,跟琴默唱——轻声跟琴唱。7.跟老师的伴奏,完整的演唱第一段。8.用同样的方法学习2—4段。9.有感情的完整的演唱全曲。
四、律动表演:
生在老师的带领下,进行表演,老师也可以启发学生根据歌曲内容进行分组创编动作。
五、小结 课后反思:
一年级音乐上册第三周教案共2课时
第1课时
课题:欣赏乐曲:《小金凤》
教学目标:
1.通过听赏壮民族民间童谣,培养学生热爱本民族音乐,初步感受壮民族童谣的音乐风格。
2.歌表演,感受特定的壮族舞蹈动作和律动。教学重点:歌表演
教学难点:表演的情绪和律动的创编 教 法:情景法、讨论法、启发引导法 学 法:体验感受、分析讨论、想想做做 教 具:铃鼓、录音机、磁带、一、组织教学
二、欣赏乐曲:《小金凤》 1.新课导入
师:我们班里有哪些同学是壮族的呀?学生发言.2.介绍壮族:壮族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主要居住在广西,少部分分布在云南,贵州,广东等省区。壮族人民爱唱歌,素有“以歌代言”的传统,因此,壮乡有“歌海”之美称。瑰丽的“壮锦”享誉中外,它是壮族人民勤劳智慧的象征,是壮族传统的手工艺品。壮族的节日很多,几乎每个月都有节庆.最盛大的节日有“三月三”歌节,春节等。
3.播放乐曲,听赏《小金凤》
(1)听了《小金凤》,你有什么要说的吗?
师:《小金凤》这首乐曲在广西壮族人民生活的地区广为流传,深受壮族人民的喜爱,人们常在喜庆欢乐的民间聚会和各种联欢会上伴着这首乐曲起舞。
(2)金凤凰的美丽传说.师:广西是金凤凰的故乡,让我告诉你这个美丽的传说。在金凤凰的故乡----广西,流传着一个美丽动人的神话: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眼四季长流的山泉.一只美丽的金凤凰每天都飞来汲取清清的泉水,去灌溉万亩良田.那时,到处是金灿灿的稻谷,黄澄澄的小米,绿葱葱的山林,香喷喷的花果,人们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在离泉水不远的地方有一座高山,山上住着一条黑龙。看到人们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黑龙非常眼红,心里暗暗打着坏主意„„„„
这就是关于金凤凰的美丽传说。它表达了人民群众对真,善,美的追求,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3)再次放音乐<<小金凤>>让学生欣赏。
(4)聆听时,教师边放录音边拍手,拍腿为乐曲伴奏。
师:刚才老师在这里拍手,拍腿为歌曲伴奏。大家有没有发现有什么规律呀?这个规律就是:第一拍拍手,第二拍拍腿。这也是2/4拍的强弱规律——强,弱。强弱。
(5)师:请同学们边听音乐边随着音乐的节奏来拍手和拍腿,看看我们的小朋友会不会为歌曲伴奏啊。(让学生边听边随音乐的节奏拍击,以增强对乐曲的体验,从而形成对乐曲的初步完整的印象,并能跟着音乐小声的哼唱旋律)
4.律动表演。
师:这首歌曲真好听,旋律真美。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些舞蹈动作,来随着歌声翩翩起舞吧!
(1)参照教材插图,学习基本的动作,教师分步讲解动作的要领并做示范,让学生模仿。
(2)师:学会了一些基本动作,下面让我们把这些动作连起来跳一次。(复习动作。)(3)师:恩,我们的同学们跳得真棒。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随着音乐翩翩起舞吧!(播放音乐,在教师的带领下,全班一起舞蹈。)5.小结。
(1)请学生谈谈学习本课的收获。
(2)教师进行小结。师:传说中的小金凤真勇敢。希望我们的同学们也应该像她一样,有一颗充满了正义的心!
课后反思:
第2课时
课题:游戏:《同他去》 教学目标:
1.通过听赏和学唱民间童谣“同他去”,培养学生热爱本民族音乐,初步感受壮民族童谣的音乐风格。
2.通过音乐活动和表演,激发学生对民族民间音乐舞蹈的兴趣和爱好,使学生学会在音乐活动(表演)中大方自然地展现自我,并乐于与他人合作。
教学重点:歌表演。
教学难点:表演的情绪和情景的创编。教 法:情景法、讨论法、启发引导法。
学 法:体验感受、分析讨论、想想做做。教 具:铃鼓、多媒体。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学习歌曲《同他去》。1.跟录音哼哼《同他去》。2.跟师学习歌谱。3.填词。
4.展示自己的填词。
三、游戏:《同他去》。1.讲规则。2.用读的方式做游戏。3.唱儿歌。4.比一比:谁唱得好。5.玩游戏。6.评价。
四、总结:
歌唱友谊,不同民族有不同的表达方式 课后反思:
一年级音乐上册第四周教案共2课时
第1课时
课题:《捉猫猫》
教学目标:
1.通过听赏和学唱民间童谣《捉猫猫》,培养学生热爱本民族音乐,初步感受壮民族童谣的音乐风格。
2.通过音乐活动和表演,激发学生对民族民间音乐舞蹈的兴趣和爱好,使学生学会在音乐活动(表演)中大方自然地展现自我,并乐于与他人合作。
教学重点:歌表演
教学难点:表演的情绪和情景的创编 教 法:情景法、讨论法、启发引导法 学 法:体验感受、分析讨论、想想做做 教 具:电子琴、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教学过程:
1.游戏导入:以学生最喜欢的游戏:捉猫猫入手,并播放歌曲《捉猫猫》的音乐伴奏。
2.师以儿歌的形式读歌词,生跟读,并穿插在游戏中。3.完整的读歌词,师打节拍 4.揭题《捉猫猫》
5.师范唱——请小朋友仔细听,说说你听后心情怎样? 6.师简要说说歌曲的情绪 7.生跟音乐默唱 8.跟音乐轻声唱
9.跟师模唱歌曲的第一、二句,师指导唱好歌曲中的休止符处
10.指导唱好歌曲结束后的两个休止符的休止时值,空两拍后,喊出“嚯嚯” 11.完整的跟琴唱 12.跟音乐伴奏唱 13.小结
课后反思:
第2课时
课题:复习歌曲:《跳呀,快来跳舞》、《同他去》、《捉猫猫》 教学目标:
1.通过听赏和复习,进一步学会这几首不同风格、不同民族风情的童谣,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本民族音乐,初步感受壮民族童谣的音乐风格。
2.歌表演,巩固舞蹈动作和律动。教学重点:歌表演
教学难点:表演的情绪和律动的创编 教 法:情景法、讨论法、启发引导法 学 法:体验感受、分析讨论、想想做做 教 具:电子琴、多媒体
一、组织教学
二、复习歌曲:《跳呀,快来跳舞》、《同他去》、《捉猫猫》
三、表演:分组比赛演唱,评价。
四、音乐知识
1.复习歌曲中的“嚯嚯”,边打节拍边念,师出示“ X ”
2.游戏:请小朋友学小动物的叫声,如“喵喵”“汪汪”等,并出示节奏型 XX,请生跟老师打节奏。
3.模仿大钟的声音,“X—”,师拍手引导,生跟打节奏
五、学生上台表演。
六、师生同乐,作游戏:《捉猫猫》
七、小结 课后反思:
一年级音乐上册第五周教案共2课时
第二单元:心中的歌 教学内容:
1.欣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2.学唱歌曲《升旗》 3.学唱歌曲《五星红旗》
4.欣赏歌曲 《小朋友爱祖国》 教学目标:
1.以崇敬的心情聆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感受歌曲庄严、雄壮的气势和催人奋进、鼓舞人心的力量。教育学生要热爱祖国、国旗,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2.学习用正确的姿势,用自然明亮的声音演唱歌曲
3.能积极主动地参加音乐活动,并用热情、大方的舞蹈表达对祖国的热爱。教学重、难点:
1.体会《国歌》的庄严气势,基本了解《国歌》的背景,学会唱《国歌》。学会用庄严、自豪的感情演唱歌曲《升旗》
2.唱准《五星红旗》中的八分休止符,表达对国旗的崇敬之情。第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
二、欣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一)谈话导入:“小朋友,每次升国旗的时候我们都要唱什么歌呀?(国歌)那你还知道在什么时候我们还能听到国歌?(学生说)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听听我们祖国雄壮的国歌。
(二)初听《国歌》
1.边听边想《国歌》带给你怎样的感受,心情如何? 2.请学生回答 3.评价,小结
(三)复听《国歌》
1.你觉得《国歌》哪一句最雄壮、最有力就请你拍拍手。2.说说为什么
3.请小朋友看老师用《国歌》跳两种舞步,你觉得哪个最合适4.讲解速度:进行曲速度,学生踏步练习
(四)完整的聆听《国歌》(出示抗日时期的图片,让学生边听边欣赏边感受)。1.请学生谈谈自己听后的心情是怎样的?你想到了什么?(启发孩子们联想中国体育健儿夺冠时升国旗、奏国歌的情景,联想学校的升旗仪式时,当国歌响起,你应该做什么?)
2.复听,请孩子们全体肃立,敬队礼或行注目礼,要求神情专注、庄重,表现出对祖国的热爱。
(五)全班跟着音乐有感情的演唱《国歌》。
三、小结 课后反思:
第2课时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新课导入:
谈话:小朋友,你知道在什么时候我们祖国的国旗可以冉冉升起?(学生说)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好听的歌《升旗》。
三、感受歌曲
1.边听边想这首歌带给你怎样的心情? 2.跟着音乐拍手
四、学习歌词 1.跟老师读歌词
2.指导读:我们 立 正,我们 敬 礼。3.学生有感情地读
五、学唱歌曲 1.跟音乐默唱 2.跟音乐轻声唱
3.指导唱好:我们 立 正,我们 敬 礼。
4.感情处理:小朋友那你们说说我们升旗时怎样做才是最棒的?指导唱 5.有感情演唱 6.检查学习效果(1)分组唱(2)接龙唱(3)合作唱
六、表演
七、小结 课后反思:
一年级音乐上册第七周教案共2课时
第1课时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复习歌曲《升旗》
三、新歌教授:
(一)画画导入小朋友,你们看,老师在画什么?(国旗)今天,我们就来学唱一首歌《五星红旗》。
(二)范唱。
1.学生边听边想歌曲带给你怎样的心情。2.学生说。
(三)感受旋律。1.跟着音乐拍手。2.师指导。3.按照节拍拍手。
(四)读歌词。1.师带读。
2.指导读二、五、六句。3.生读。
(五)学唱。1.默唱。2.轻声唱。3.歌曲处理。4.全班唱。5.男女生唱。6.分组唱。7.师生对唱。
四、表演
1.生自由创编动作。2.指名表演。3.师生共同表演。
五、小结 课后反思:
第2课时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导入 “我们的祖国是一个多民族组成的大家庭,你们知道哪些民族呢?” 1.今天我们来听听新疆的小朋友是怎么歌唱我们美丽的祖国的。2.初听音乐,跟音乐轻轻律动。3.再听音乐,感受歌曲欢快的情绪。
4.初步理解歌词内容,以提问的方式:小蜜蜂爱什么?小鱼儿爱什么?
三、学习歌曲 1.师演唱示范。
2.教唱歌词。3.跟琴轻唱。
4.集体按要求演唱(欢快、活泼,充满激情)。
四、学生表现
5.跟老师学跳新疆舞蹈基本步伐。6.跟音乐表演。
7.分小组自由创编、表演。8.小组展示,师生互相评价。
五、课后小结 课后反思:
一年级音乐上册第八周教案共2课时
第1课时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复习歌曲《火车过瑶山》
三、听赏《苗岭的早晨》
1.新课导入:“小朋友,你知道我们伟大的祖国有多少个民族组成吗?”你知道哪些民族?——生自由回答。
2.“你们听过这些民族的歌曲吗?能不能给我们唱一唱?
3.师提示:学生若说不出,老师可以放一些学生熟知的歌曲如:《娃哈哈》、《爱我中华》、《北京的金山上》等,鼓励学生随音乐舞蹈、律动。
4.揭题:今天我们一起来听一首苗族的乐曲《苗岭的早晨》,这是一首苗族的口笛独奏曲。
5.初听音乐《苗岭的早晨》,让学生边听边想,你听了以后有什么感觉?并谈一谈我们柳州早晨的景象。
6.师简要介绍苗族的一些相关知识如服饰、风俗和苗岭早晨美丽的景色。7.再听,并结合书上的插图欣赏,说说苗族早晨鸟语花香,小朋友背书包上学,农民赶着牛羊下田耕作,一片繁忙的景象。
8.听歌曲的第一部分:想想,你从歌曲中能看到什么景色——师做简短小结:清晨,一轮红日从东方冉冉升起,苗岭的早晨空气格外的清新、宁静。林中的鸟儿也醒了,它们自由尽情地歌唱着。
9.师教画图形谱。
10.想想,现在苗岭的人们又在干什么了,听《苗岭的早晨》第二部分,试着边看图边编故事。
11.完整的听一遍,并根据书上的插图编故事。12.小结,下课 课后反思:
第2课时
第四单元: 山寨欢歌 单元内容:、演唱《蚂拐歌》和《青蛙合唱团》。2.音乐活动《鸡崽和鸭崽》。
3.演唱《大母鸡,花公鸡》,听赏《母鸡和公鸡》和《劳动最光荣》。4.演唱《走路》和活动《谁来了》。教学目标:
1.通过听、唱、做一些儿歌游戏等音乐活动,使学生能初步感受多声部音乐,并能完成简单的两声部教学任务。
2.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关心动物、热爱劳动的感情。3.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学生聆听音乐、表现音乐的能力。4.认识打击乐器“响版”,并能为儿歌和歌曲伴奏。教学重、难点:
1.能初步分清八分音符和四分音符,并能按节奏念准《青蛙合唱团》和《鸡崽和鸭崽》,能初步感受和体验声部的交织。
2.能用欢快的歌声演唱歌曲《大母鸡,花公鸡》、《劳动最光荣》和《走路》
一、组织教学
二、谈话导入
1.“小朋友,我和大家玩一个小游戏。谁能根据我的提示最先猜出答案,谁就是小赢家!”(猜青蛙)
2.“对了,就是我们的小青蛙!你们知道柳州话的青蛙怎么说吗?(蚂拐)”恩,不仅仅是我们柳州,这也是西南地区的方言。”
3.今天,我们就来学唱一首《蚂拐歌》
三、感受歌曲
1.跟着音乐按节拍拍手。
2.初听歌曲,请同学们边听边想,并说说听后的感觉。
四、读歌词 1.师带读 2.生读
五、学唱歌曲 1.默唱 2.轻声唱 3.指导唱 4.有感情地唱 5.分组唱 6.分男女声唱
六、小结 课后反思:
一年级音乐上册第九周教案共2课时
第1课时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复习歌曲《蚂拐歌》
三、音乐游戏《青蛙合唱团》
1.认识音符:师出示,“X”和“XX”,让学生分辨认识。2.为“X”配上声音:跳,为“XX”配上“呱呱”。
3.把书上的节奏谱连起来读,师先示范,边读边用响版伴奏。X X X| X X | X X X | X X| X X X |X X X | 小青 蛙 跳跳 大青 蛙 呱呱 跳跳 跳 呱呱 呱。4.请生跟读,师指导学生分清楚XX 和 X。6.生完整的读。
7.创编歌词,“请小朋友把自己喜欢的动物也填进我们的节奏中,试着读一读”。8.生创编成果展示。
四、学生上台表演。
五、小结。课后反思:
第2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谈话导入
“小朋友,你们听,这是谁的叫声?(老师学公鸡、母鸡叫)”你们也来学一学好吗?”
“大母鸡和花公鸡的本领可大了,你们听„„”
三、听范唱
1.生听,说说它们的本领是什么? 2.复听,学学公鸡和母鸡的叫声。3.出示课题。
四、感受歌曲 1.跟音乐节拍拍手。
2.用不同的掌声来表示公鸡和母鸡。
五、读歌词 1.师带读。2.生读。3.分角色读。
六、学唱歌曲 1.默唱。2.轻声唱。3.指导唱。4.有感情地唱。5.分组唱。6.分男女声唱。
七、表演唱。
八、小结。课后反思:
一年级音乐上册第十周教案共2课时
第1课时
一、用欢快,天真的感情演唱歌曲《大母鸡,花公鸡》。
二、学习儿歌《鸡崽和鸭崽》。
1.聆听、分辨、模仿(播放各种动物的叫声,请学生听一听,辨一辨、学一学)。2.新课教学。
(1)教师示范表演儿歌(一手拿小鸡的手偶,一手拿小鸭的手偶,)。
(2)游戏《鸡崽和鸭崽》,(师范读,请学生分别扮演小鸡和小鸭,跟老师一起表演)。
(3)分角色学习儿歌(师指导学生学好十六分音符及后十六分音符,咬字的清晰及节奏准确)。
(4)交换学习。(5)分角色读一次。
(6)在老师的带领下,全班一起表演《鸡崽和鸭崽》。
三、创编、模拟组合。
1.播放录音,小组讨论(把自己喜欢的动物及动物的叫声放进儿歌中,看谁编的最棒)。
2.创编成果展示,师生互评。3.小节下课。课后反思:
第2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热身操。
三、新课导入:
“小朋友,今天在我们的课堂上来了几位小客人!恩,别急,他们还没有出来,都在老师的歌儿里呢!我唱到谁,小朋友就做它的动作。比比看,谁最快猜出它们是谁!”
四、师范唱。1.生听并做动作。
2.回答。
五、读歌词。
3.“请小朋友再仔细听一听,你能说出它们走路的样子吗?” 4.生说并模仿。5.师出示歌词卡,生读。6.指导读三、四乐句。7.生完整读。
六、出示课题。
七、感受歌曲。1.跟音乐拍手。2.跟音乐节拍拍手。
八、学唱歌曲。
1.默唱。2.轻声唱。3.指导唱。4.分组唱,互评。5.分角色唱。6.接龙唱。7.表演唱。
九、创编歌词。1.师示范。2.生创编。3.展示。
十、小结。课后反思:
一年级音乐上册第十二周教案共2课时
第一课时
第五单元:山沟沟 单元内容:
1.学习歌曲《月亮田。
2.听赏歌曲《金孔雀与凤尾竹》。3.学唱歌曲《太阳》。
4.学唱歌曲《我的家在日喀则》。教学目标:
1.山沟沟带给人太多的遐想,清凉的山风,清澈的小溪和青绿的高山„„ 本单元通过学唱歌曲和听赏音乐,让学生通过各种艺术形式表现山沟沟的秀美,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2.学会用自豪、骄傲和优美的感情演唱歌曲。教学内容:学习歌曲《月亮田》。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新课导入:
1.师创设歌曲情境——描述广西龙胜梯田的优美景色,并引出“月亮田” 2.师放音乐《月亮田》,让学生初步体验音乐意境。
3.提问:听到音乐你会想到什么,你的眼前浮现了一个什么样的画面。5.跟读歌词。
6.师简要介绍歌曲中的:“龙脊梯田”。7.师范唱,生仔细听。
8.学唱歌谱:掌握歌曲中的半音:5 5#4 5| 的音高位置。9.生跟音乐默唱——轻声唱。
10.师再次描述“月亮田”的优美景色,指导学生用自然、甜美的各声演唱歌曲。11.生跟琴完整唱。
12.跟师做简单的壮族舞蹈动作。13.跟音乐带动作表演。14.跟音乐表演唱。15.师小结——下课。课后反思:
第2课时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复习歌曲《月亮田》。
三、新课导入:
1.猜谜语:有一种小动物他照的照片 总是黑白的?(大熊猫)它可是我们国家的国宝!今天我们就要到大熊猫的老家四川去看一看,听一听那里的民歌。
四、师范唱。
生听老师范唱,说说太阳能带给我们什么?
五、感受歌曲。1.跟音乐拍手。2.按四四拍的节奏拍手。
六、读歌词。1.师带读。2.教生字。3.生读。
七、学唱。1.默唱。2.轻声唱。3.师指导。4.生有感情的唱。5.分组唱。6.变换速度唱。
游戏:试一试,用稍快的速度演唱歌曲《太阳》,看看有什么不同的感受——用中速唱歌曲有赞美的感情,用稍快的速度演唱歌曲有中愉快,欢乐的感情,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速度演唱。
7.歌曲表演展示,师生共同参与评价。
八、小结——下课。课后反思:
一年级音乐上册第十三周教案共2课时
第1课时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新课导入:
1.请小朋友说说自己知道的民族,以及表演一个民族舞蹈,请其他小朋友猜他表演的是哪个民族的舞蹈。
2.师穿上藏族服装,跟音乐跳藏族舞蹈——请小朋友猜,这个舞蹈是哪个民族的?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3.师介绍藏族服饰特点,引出甩袖,和藏族舞蹈基本步伐——请小朋友跟着老师一起做动作。
三、学唱歌曲。
1.放录音感受旋律,提问:你能听的出这个小朋友的家在哪里吗? 2.简介“日喀则”——在藏语中是“美丽的家园”。
3.引导学生读好“就在日喀则啊”——用自豪喜悦、骄傲自豪的心情读。4.歌词接龙游戏。
5.示范读“啊嗦啊嗦马里拉”,(带动作读)。6.完整的读歌词。
7.揭题《我的家在日喀则》。
8.师范唱,想想,你听了这首歌曲以后心情怎样? 9.轻声唱,——(跟录音),师指导唱好。10.跟琴声自己唱——师指导演唱音色。11.全体完整的演唱歌曲。
12.歌曲表演——带上之前学的舞蹈动作。
四、创编歌词: 1.师示范唱。
2.请学生说说自己的家乡。3.跟身边小朋友唱。4.创编表演、展示。
五、小结。课后反思:
第2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观看傣族“泼水节”的录象。
引导学生观察傣族的服装、竹楼、热带雨林中的凤尾竹。
三、初听音乐《金孔雀与凤尾竹》。
1.想一想,乐曲是人演唱的还是用乐器演奏的?
2.你知道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吗?你觉得这个声音有什么特点?
四、介绍乐器——葫芦丝。
五、复听乐曲《金孔雀与凤尾竹》。1.让学生随着音乐模仿演奏葫芦丝。2.你听了音乐,你想到了什么?
六、再次聆听《金孔雀与凤尾竹》。
1.让学生在听到欢快的音乐时创编一个表示高兴的动作。2.随着音乐摆动。
七、创编活动。1.让学生分角色表演。2.展示。
八、小结。课后反思:
一年级音乐上册第十四周教案共2课时
第1课时
第六单元:红红火火过大年。教学内容:
1.音乐活动:《新年锣鼓》。
2.学唱歌曲《过年》。3.学唱歌曲《包粽粑》。4.学唱歌曲《赛灯笼》。教学目标:
1.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了解民间过年的习俗,感受和体验人们热热闹闹、红红火火过新年的欢乐气氛。
2.能根据歌曲的不同风格和特点进行创造性的表演。
3.全班参与新年联欢会活动,能独自或者与同学们共同上台表演节目。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了解各个地方不同民族过年的习俗,感受人们过新年的欢乐气氛。2.能在老师的指导下,根据歌曲的不同地域风格表演节目。
教学内容:1.音乐活动《新年锣鼓》。2.学唱歌曲《过年》。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新课导入。
1.播放录象:人们激情洋溢,敲锣打鼓喜气洋洋过新年的欢腾景象。让学生感受北方小朋友过新年的热闹气氛,并说说自己过新年时的欢乐情景。
2.放录音:《新年锣鼓》,听听:你能听出里面有什么打击乐器的声音——锣鼓声。3.揭题:《新年锣鼓》。
三、师范读
1.你能听出哪些是鼓声,哪些是锣声吗?
四、认识乐器鼓、锣、钹。1.学生模仿乐器的声音。
2.你能在你的身边找出能模仿出鼓、锣的物品吗? 3.学生演奏锣鼓声。
五、读歌词。1.师带读。2.生自读。3.加上锣鼓声。
六、表演唱。1.分角色唱。2.演奏唱。
七、小结。
课后反思:
第2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复习歌曲。
三、新歌教学。
1.导入新课: 小朋友的锣鼓声敲得真好!过年了!让我们一起来唱一首过年歌吧!2.听范唱:说出自己的感受。3.感受歌曲。
4.跟着音乐拍节拍。
5、用锣鼓声伴奏。
四、读歌词。1.师带读。
2.生自读。3.跟节奏读。
五、学唱。1.默唱。2.轻声唱。3.指导唱。4.分角色唱。
5、表演唱。
6、指名上台唱,师生共同点评。
7、跟音乐完整表演唱。
六、师小结。课后反思
一年级音乐上册第十五周教案共2课时
第1课时
一、复习歌曲《过年》。
二、学唱歌曲《包粽粑》。
1.谈话导入:说说家里过年的时候都有什么好吃的。当有学生谈到粽子是,就顺势引出课题《包粽粑》。春节包粽子是壮乡人民独特的民间习俗,它意味着家人一年到头平平安安,合家幸福,同时也表达了壮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2.提问:你知道粽粑是怎么样做成的?互相说说,边说边放录音。3.师范唱,生仔细听,并说说听后感受。4.跟师读歌词。
5、跟音乐默唱—轻声唱。
6、师指导学生用愉快、喜悦的心情演唱歌曲。
7、跟音乐有感情的演唱全曲。
8、小结。课后反思:
第2课时
一、复习歌曲《包粽粑》。
二、学唱歌曲《赛灯笼》。
1.播放录象:新年四川人民赛灯笼的场面
2.请学生说说看后的感受,并说说自己在新年时有什么好玩的游戏活动。3.听音乐《赛灯笼》,听听歌曲中讲了什么,听了以后有什么感觉。4.带着愉快、高兴的心情再听一次。
5、跟师读歌词。
6、跟音乐默唱—轻声唱。
7、师单独指导歌曲中俯点音符处的演唱。
8、完整地演唱歌曲。
8、共同探讨、分析各区的演唱处理。
9、自己跟琴唱,要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三、音乐活动:
1.给书上的灯笼添上漂亮的颜色,比一比,看谁的灯笼最漂亮。2.作业展示,互评。
四、欢欢喜喜过新年。
1.创设情境,师生共同演唱歌曲。
2.学生自编自演以庆新年、贺新年为主题的歌舞表演。3.上台表演。4.评比。
五、教师小结。
祝愿同学们欢欢乐乐地唱歌,高高兴兴地过年,健健康康地成长。课后反思:
第五篇:一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第一单元
有趣的声音世界
第一
课
时
教学内容:
1、寻找生活中的声音。
2、歌曲《大雨和小雨》。
3、听听我创造的声音。
教学目标:
1、能寻找并模仿生活中的声音。
2、能创造几种声音。
3、学唱歌曲《大雨和小雨》。
教学过程:
(一)寻找生活中的声音。
1、教师用猜谜语的方式,启发学生用耳朵仔细听辨生活中的各种声音(谜面:左一片,右一片,住在山两边,说话听得见,相互难见面。谜底:耳朵)。
2、启发学生注意“观察”——“倾听”生活中的各种声音,并模仿这些声音。
3、教师将学生所倾听到的声音进行简单分类,再分别播放教材中城市、森林、乡村的声音,学生分辨、模仿并简单说明这些声音有什么特点?
4、想一想,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声音。
(二)歌曲《大雨和小雨》
1、雨是一种自然现象。有大雨和小雨。下面我学唱一首关于雨的歌曲——《大雨和小雨》。
2、有教师范唱或听录音。
3、跟着教师学唱《大雨和小雨》。
4、讨论大雨和小雨的声音有什么特点?
(三)听听我创造的声音
1、我们刚才听到的声音都是生活中的声音。我们能不能创造一些声音呢?按教材提示创造出声音。
2、能不能自己创造一些与教材中不同的声音呢?
3、用几种声音连在一起表现一定的内容。
教学反思:
第二
课
时
教学内容:
1、音乐活动“在音乐厅里”
2、歌曲《布娃娃弹琴》《大鼓和小鼓》
教学目标:
1、能说出几种乐器的名称,感受人声与乐器的不同音色。
2、会唱《布娃娃弹琴》《大鼓和小鼓》。
教学过程:
(一)在音乐厅里
1、教师播放音乐厅里合唱和管弦乐队的录像。提问:除了生活中的声音还有什么声音呢(唱歌的声音和乐器的声音)?
2、请你在教材图中找一找,你认识哪些乐器呢?学生说出一种乐器,教师就可以出示这乐器的图片并播放声音,如有学生会演奏,可在课上为同学们演奏,最后教师再介绍其他的乐器。
3、有打击乐器的可让学生敲击一下,感受这些乐器的音色。
4、还知道其他的乐器吗?
(二)学唱《布娃娃弹琴》
1、你们知道木琴是什么形状,它发出的是怎样的声音吗?教师可出示木琴的图片并播放一首木琴曲(如《草原小骑兵》片段)。下面我们来学习一首新歌《布娃娃弹琴》。
2、教师范唱或放录音。
3、跟着老师学唱《布娃娃弹琴》。
4、边唱歌曲边做律动。
(三)学唱《大鼓和小鼓》
1、播放少先队鼓号队的录像,提问:队伍中有什么打击乐器呢(大鼓和小鼓等)?
2、大鼓和小鼓的声音有什么不同(高低、强弱、音色不同等等)?
3、学唱《大鼓和小鼓》。
4、边走步边唱《大鼓和小鼓》
(以上两首歌曲也可以选择一首学唱)。
教学反思:
第三
课
时
教学内容:
用声音编织的故事——小白兔盖房子(一)。
教学目标:
了解《小白兔盖房子》的故事大意,初步找出能表现故事情节的相应的声音。
教学过程:
1、教师先给学生讲述《小白兔盖房子》的故事。
2、教师出示图片,请学生复述故事内容。
3、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如何用身边的材料表现雷、闪电、大风以及故事情景要求表现的声音。
4、安排学生课下寻找能表现《小白兔盖房子》内容的声音材料。
教学反思:
第四
课
时
教学内容:
用声音编织的故事——小白兔盖房子(二)。
教学目标:
能用声音表现《小白兔盖房子》的故事,并在表演中担任一个角色。
教学过程:
1、学生复述《小白兔盖房子》的故事。
2、将学生分成2—4组,讨论如何用声音来表现。
3、分组到前面表演。由一位同学讲故事,其他同学用声音来表现。
4、师生共同评价。
5、如有时间还可创编其他内容。
教学反思:
第二单元
我爱家乡,我爱祖国
第一
课
时
教学内容:
《国旗国旗真美丽》
1、歌曲:《国旗国旗真美丽》学唱。
2、综合训练:音的强弱
3、音乐游戏:有趣的绳子
4、欣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管乐曲)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用自然、圆润、连贯的声音演唱歌曲。通过学唱《国旗国旗真美丽》和欣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教育学生热爱祖国。
2、指导学生初步感受与分辨音的强弱。通过音乐游戏训练学生对强弱音的分辨能力和反应能力。
教学重点:歌曲:《国旗国旗真美丽》学唱。
教学难点:感受与分辨音的强弱。
教学过程:
一、发声练习:
二、综合训练:音的强弱
1、同学们,刚才我们练唱了火车,那你们说一说,火车汽笛发出的声音音量有没有变化?(有,有大小)
对,我们管这叫声音的强弱。声音较大的叫做强,小叫做弱。
请同学用WU按照教师要求来表示火车汽笛发出的声音的强弱。
(教师作如下要求:强、弱、强、弱、强……)
2、师用响鼓敲击,请生说一说哪次强,哪次弱。
3、你在生活中,都听到了什么样的声音?它们都有强弱吗?
能举出各例子吗?(学生举例)
4、教师有强有弱地拍击节奏,请同学们来模仿。
三、音乐游戏:有趣的绳子
1、同学们做的都非常的好,下面我们来玩一个和声音强弱有关的游戏。
2、教师在黑板上画一条长线,在线上画上大小不同、距离不等的图形。
请同学随着教师的手势依次读出“wu”、“di”、“da”的强弱音。
(见到线按照线读wu,遇到大圆大声读da,遇到小圆小声发出di)
做游戏
3、用长绳子来玩,方法同上。
(一组一组的做,另一组给他数着,错的次数少的组获胜)
四、学唱《国旗国旗真美丽》
1、导入:同学们,我们每周一都要参加升旗仪式,谁能说说在升旗仪式上,都有哪些活动?
对,最后美丽的五星红旗会升上旗杆,在天空飘扬。我们今天就来学一首歌曲《国旗国旗真美丽》。
2、教师范唱,请同学说说这首歌曲有什么特点?听了以后有什么感受?
3、教师带领学生有节奏有感情的读词。
4、教唱法学唱歌曲。注意咬字要清楚。
5、歌曲处理:
前两句要以赞美的情感来演唱,音量不要太强,音与音之间要唱的连贯。后两句要唱的亲切。
“亲亲你”要唱的轻而有弹性。
教师指导学生练唱。
6、用乐器、舞蹈等方式来诠释歌曲,全班一起来表演。
五、欣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1、国旗在升起时会播放《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欣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教师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原名《义勇军进行曲》,田汉作词,聂耳作曲,写于1935年。这首歌曲在中国人民争取自由解放的斗争中起过巨大的鼓舞作用,今天仍然不断激励着我们为实现四
化,振兴中华而奋勇前进。
2、初听乐曲。请同学说一说有什么感受?你听到国歌时都想到了什么?
完成听听想想
3、复听乐曲,全体起立齐唱国歌。
六、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都明白了什么?(请学生自由发言)。
板书设计:
音的强弱
声音大—强
声音小—弱
教学反思:
第二
课
时
教学内容:
我爱家乡,我爱祖国
1、学唱歌曲《我爱家乡,我爱祖国》。
2、听赏歌曲《吹芦笙》。
教学目标:
1、能有兴趣地听喜乐,并知道《吹芦笙》是表现哪个民族的儿童歌曲。
2、能有表情地演唱《我爱家乡,我爱祖国》。
教学过程:
(一)学唱《我爱家乡,我爱祖国》
1、教师挂出中国地图和长江、黄河风景图,介绍长江、黄河,并请学生指出长江和黄河在中国地图上的位置。
2、教师将歌曲范唱一遍,或播放童声独唱录音。使学生初步了解歌曲的歌词、节奏和情感。
3、跟着教师有表情地分句轻声学唱。
4、请几级学生集体演唱,并评出有表情且音色较美的小组进行表扬。
(二)听赏《吹芦笙》
1、教师播放歌曲《吹芦笙》,引导学生欣赏,初步感受歌曲的情绪。
2、教师简单介绍侗族及其吹奏乐器芦笠的主要特点。
3、引导学生在听赏时接唱歌曲中的衬词。
4、在听赏几遍以后,可让学生跟随录音轻声哼唱。
(三)认识打击乐器:碰铃、响板
1、教师向学生展示乐器实物,演示基本的演奏方式,并让学生识别两种打击乐器的不同音色。
2、教师将乐器发给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正确的敲击方法。如乐器数量不够,可轮换进行。
3、教师出示卡片
碰铃
dang
dang
dang
dang
da
da
da
da
da
da
da
da
响板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统习演奏。可分组交换练习,每两人为一组作乐器交换。
教学反思:
第三
课
时
教学内容:
《彝家娃娃真美丽》
教学目标:
1、能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2、能主动、大方地参加歌表演。
教学过程:
(一)用碰铃和响板为歌曲《国旗国旗真美丽》伴奏
1、在教师指导下将歌曲集体演唱一遍,使学生感受节奏、速度和情绪。
2、教师给出节奏卡片。
学生分组按节奏拍手练习。
3、每两人一组发给碰铃和响板,按卡片上的节奏练习。
4、教师弹奏歌曲旋律,学生分组为歌曲伴奏。
(二)歌表演《舞家娃娃真幸福》
1、在教师的指导下听歌曲的录音。
2、学生四人为一组学习彝族集体舞的走步与拍手。
3、教师引导每组学生随歌曲跳简单的彝族集体舞。
4、教师请出跳得较好的学生作示范,并和自己一起跳,以鼓励其他学生。
5、要求学生回家后将所学的彝族集体舞的基本动作大方地跳给爸爸和妈妈看,并能在家里寻找一件能敲击出清脆声音的物件,制作打击乐器。
教学反思:
第三单元
我们都是好朋友
第一
课
时
教学内容:
1、歌曲《好朋友》。
2、三角铁、双响筒、铃鼓。
教学目标:
1、学会唱歌曲《好朋友》。
2、能说出三角铁、双响筒、铃鼓的名称并初步学会演奏方法。
3、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相互协作的精神和创造精神。
教学过程:
(一)歌曲《好朋友》
1、小朋友,你们在小学里是否找到新的好朋友了?
2、交流大家好朋友姓名,并介绍一下各自的优点。
3、好朋友在一起会做些什么事呢?
4、讨论交流。
5、我们在一个大集体,一起游戏、一起上课、一起唱歌、一起劳动,一定要互相团结友爱,今天老师介绍
一首新歌给小朋友——《好朋友》。
6、跟着老师分句学唱歌词。
7、指导学生歌唱,在拍手处重点指导,与歌词衔接好。
8、富有表情地歌唱。
9、请小朋友仔细观察插图,他们分别在干什么呢?
10、分组仔细观察,进行创编新歌词活动。分组进行汇报。
11、把好歌词写在黑板上。
12、集体学唱新歌词,并将老歌词与新歌词连起来唱。
他们玩得非常开心,这是为什么呢?(引导学生明白,课间要文明游戏,不能追逐奔跑,做正当的游戏。)
逐一出示实物:三角铁、双响筒、铃鼓,并示范演奏。
13、学习三角铁、双响筒、铃鼓的演奏方法。
分组表演,为歌曲伴奏。富有表情地歌唱。
14、除了这些打击乐器外,小朋友还能想到别的吗?
作业:自找、自制打击乐器。
教学反思:
第二
课
时
教学内容:
1、歌曲《各族小朋友在一起》
2、用打击乐器为歌曲《好朋友》伴奏。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歌曲《各族小朋友在一起》
2、在为歌曲《好朋友》的伴奏中加入碰铃、响板及各种自找、自制的打击乐器,使伴奏音响更加丰富。
教学过程:
1、复习歌曲《好朋友》(暂不用打击乐器)
2、我们有很多好朋友,(引导学生拓宽好朋友的概念。)
3、全世界的小朋友都是好朋友。
4、有感情地朗读《各族小朋友在一起》的歌词——范唱歌曲两遍。
5、轻声唱歌词。
6、指导学生演唱,唱好XX
XX
XX
O的节奏型,唱出欢快、跳跃感。
7、分句学唱歌词,再完整地跟琴唱词。
8、出示打击乐器,让学生认并选择。
9、创编节奏,为歌曲伴奏,四分休止符处的配法。
并写出两小节的节奏谱(碰铃、响板)
10、引导学生发现第3、6小节的小过门
11、指导学生进行歌表演。
12、有表情地进行表演(唱、奏、动)歌曲《各族小朋友在一起》。
教学反思:
第三
课
时
教学内容:
1、歌曲《各族小朋友在一起》及伴奏。
2、歌曲《快乐的小舞曲》。
教学目标:
1、通过为歌曲《各族小朋友在一起》作即兴表演和伴奏,继续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增进学生表现音乐的欲望与能力,并继续从中培养热爱集体和自己合作的精神。
2、学会《快乐的小舞曲》的歌词及歌谱。
教学过程:
1、跟着老师的琴声复习歌曲《各族小朋友在一起》。
2、复习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的节奏型。
双
响:
XX
XX
│
XX
XX
│
XXXX
X
│
碰
铃:
X
X
│
X
X
│
X
X
│
三角铁:
X
—
│
X
—
│
X
—
│
铃
鼓:
X
X
│
X
X
│
X〃
—
│
响
板:
XX
XX
│
XX
XX
│
XX
XX│
注意事项:①必须先学会拍对各种节奏短句。
②先用手模仿打击乐器的演奏方法。
③在一起演奏时一定要控制力度。
3、师生共同为歌曲3、4两句设计伴奏,老师进行归纳、总结,并写出伴奏谱。
4、学生学习完整的伴奏谱,一起为歌曲伴奏。
5、分组学习几个少数民族的舞蹈动作,(教师指导)并讨论如何表演:对形、角色难得分配等)
6、四张图片导入新歌《快乐的小舞曲》教学。
7、老师带领学生按节奏朗诵歌词,要求咬字准确、吐字清楚。
8、跟着琴学唱歌曲。
9、听唱与跟唱相结合,学会歌谱,并要求背唱歌词与歌谱。
10、作业:
①为歌曲《快乐的小舞曲》选择几种打击乐器。
②并分组写出伴奏谱。
教学反思:
第四
课
时
教学内容:
1、为歌曲《快乐的小舞曲》伴奏。
2、集体舞《快乐的小舞曲》。
教学目标:
1、在《快乐的小舞曲》的综合性表演中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参与率。
2、在唱、表演、伴奏一体的音乐环境中继续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及相互合作的精神。
3、进一步加深对四分音符“X
—”和
八分音符“X”的认识。
教学过程:
1、随音乐律动。
2、富有表情地歌唱《快乐的小舞曲》(歌词及歌谱)
3、逐一出示节奏卡片:
①
X
—
X
X
│
X
X
X
—│
②
X
X
—
X
│
X
X
X
—│
③
X
—
X
—
│X
X
X
—│
④
X
X
X
X
│X
—
X
—
│
要求:①用打击乐器按节奏谱演奏。
②二分音符时三角铁可用滚奏,铃鼓可用摇奏。
③跟着老师做,老师先演奏,学生模仿。
4、将节奏谱进行分配,学生自己喜欢哪一条就演奏哪一条,一起为歌曲伴奏。
5、分组合作:一组唱歌;一组伴奏。(再进行交换)
6、集体舞学习,动作师生共同设计。
7、有表情地边歌边舞。
教学反思:
第五
课
时
教学内容:
1、音乐游戏《音乐探宝》
教学目标:
1、通过游戏形式全面复习前三单元的内容。
2、进一步调动学生参与音乐活动的积极性和对学习的兴趣,在游戏中保持既有竞争又友好、和谐的气氛。
教学过程:
1、学生观察九幅插图,初步了解游戏的全部内容。
2、学生选择游戏方式:集体还是小组竞赛。
3、如何向前走,一次最多可以走几步,用什么方式决定,谁做评委?
4、学生讨论——师总结:
⑴这个游戏可以集体做,也可分组竞赛。
⑵用抽签的方式决定:“1”或“2”。
⑶集体做老师当评委;分组竞赛时可由一组同学当评委。
5、先集体做,班长抽签。
6、分组竞赛。
教学反思:
第四单元
音乐中的动物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声音的长短。
2、《在动物园里》。
教学目标:
根据学生现有的生活经验,模仿各种动物的叫声,并在教师的弓1导下,边模仿叫声,边拍节奏,培养学生稳定的节奏感。
教学过程:
1、将小猫、狮子、老牛、小狗、鸭子、老鼠的图片贴在黑板上。
2、教师播放狮子的叫声录音,请学生猜一猜它是谁?
3、学牛模仿,总结狮子叫声的特点:音长、低沉。
教师随即在狮子的图片上出示节奏卡:
4、一半学生拍节拍,一半学生模仿动物的叫声;互换练习;全体学生手拍节拍,口中模仿动物的叫声。
5、一名学生模仿任意一种动物的叫声,其余学生猪。
6、教师在这种动物的图片上出示节奏卡:
7、依次将黑板上的动物,按叫声分类(方法同4)。
狮子:
小狗:
小鸡:
×
×
×
×
×
×
×
小猫:
鸭子:
老鼠:
可以变换方式,由个别学生选择其中一个图片,放在狮子、老鼠、鸭子的图片下方,全体学生判断正误。
8、学唱歌曲《在动物园里》(听两遍录音)。
9、教师带领学生熟悉歌词。按节奏朗读歌词:
×
×
×
×
|
×
×
×
0
|
×
×
×
|
×
×
×
|
狮
子
睁
眼
看
我们,真
好
玩
真
好
玩,狮
子
跳
舞
多
起
劲,真
好
玩
真
好
玩,五
色
小
鸟
吹
口
哨,真
好
玩
真
好
玩,动
物
园
里
动
物
多
真
好
玩
真
好
玩,教师念歌词,学生拍节奏Z学生跟着老师迈念歌词边拍节奏。
10、用听唱法学唱歌曲。
11、教师分句弹奏旋律,学生分句唱歌词。
12、两名学生为一组,选两种叫声不同的动物共同演唱。下节课课上汇报。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歌曲《在动物园里》。
2、音乐活动“声音的长短”;听赏乐曲《狮子》。
教学目标:
1、在上一课学习的基础上,继续感受声音的长短;
2、练习三声部合奏能力,培养学生稳定的节奏感。
教学过程:
1、复习歌曲《在动物园里》,让学生熟练掌握歌曲的旋律和歌词。
2、上节课课后练习汇报:两个学生为一组进行表演。
3、动物大合唱:教师选中一组节奏准确、节拍稳定的同学,再加上老师组成一个三个声部的“动物大合唱”。
4、学生聆听,感受大合唱中三声部的和谐美。
5、学生练习:将全体学生分成三个大组,刚才示范的组当指挥,练习“大合唱”(全体手拍节拍)。
6、学生自由组合,演奏形式不同的“大合唱”。
7、教师出示各种打击乐器(铃鼓、碰铃、三角铁、响板),学生自由选择、讨论,练习刚才模拟的动物的叫声。
8、汇报练习结果。
9、欣赏乐曲《狮王进行曲》。这首乐曲描述的是动物园中的哪一种动物?为什么?
10、你怎么感受到是狮子?体会理解音乐要素在音乐作品中的作用。
11、观看动画片《狮子王》片断。
12、教师引导学生从音色入手,理解乐曲音色中“威严”的感受:兽中之王——狮子。
13、听乐曲模仿狮子在森林中昂首漫步的神态。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1、听赏乐曲《大象》。
2、唱歌《两只小象》。
教学目标:
1、学习歌曲《两只小象》,体会三拍子的韵律感。
2、欣赏《大象》,区分狮子与大象不同的音乐形象。
教学过程:
1、完整欣赏《狮王进行曲》:这首乐曲的曲名?
2、欣赏《大象》:这也是一首描述动物的乐曲。听一听乐曲表现了什么动物?
3、这两首乐曲有什么不同:《狮王进行曲》更威严,这一首稍活泼。
4、告诉学生乐曲名称《大象》。
5、谁来模仿大象的动作?双手交叉,两臂伸直于头顶,弯腰;左手托住右臂,右臂柔软的向上甩起,手腕下垂。
6、听音乐,学生自由运用肢体语言,感受体会大象快乐的舞蹈。
7、学习歌曲《两只小象》。
8、教师带领学生按节奏朗读歌词。
9、学生用听唱法学习歌曲。
10、教师弹奏旋律,学生演唱歌词。
11、自由讨论,如何创编动作进行歌表演。
教学反思: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1、歌表演《两只小象》。
2、听赏乐曲《荫中鸟》。
教学目标:
1、复习歌曲《两只小象》,体会歌曲三拍子舞蹈的韵律。
2、欣赏《荫中鸟》,感受乐曲带给人们的愉快感受,同时培养学生保护自然环境的意识。
教学过程:
1、复习歌曲《两只小象》。
2、歌表演《两只小象》。展示上节课后学生自由创编的结果,体验三拍子的韵律感。
3、听赏《荫中鸟》,请你听听:音乐中什么动物在鸣叫?
4、初听乐曲:小鸟怎么叫?为什么叫得这么好听?
5、出示图片:《鸟类的家园》请你观察。
6、图片上的鸟的家怎么了?什么原因造成的?我们应该怎么做?引导学生保护环境,培养学生环保意识。
7、请你为鸟设计一个美好的家。学生可以在黑板上即兴创作,也可在图画纸上创作。
8、复听乐曲,体会鸟儿在绿茵下快乐歌唱的愉快心情。
教学反思:
第五课时
教学内容:
听赏乐曲《鸭子拌嘴》。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鸭子拌嘴》,体会音的强弱、快慢对比。
2、将乐曲编成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教学过程:
1、图片导入:图片上画了什么动物?它们在做什么?
2、鸭子生活在什么地方?
3、欣赏《鸭子拌嘴》:你听到了什么?
4、将全体学生分成两组,一组听到水擦演奏的老鸭时请举手,一组听到小镜演奏的小鸭时请举手。
5、任意扮演老鸭或小鸭。体验音乐带来的快乐。
6、你能将这段音乐讲述的内容编成故事讲给大家听吗?
7、请你回家后,将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教学反思:
第五单元
动
画
城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童谣《唐僧骑马咚得咚》。
2、歌曲《一个师傅仨徒弟》。
教学目标:
按节奏朗读,按节奏走步,随音乐的分句准确变换动作。
教学过程:
(一)念歌谣
1、教师请学生看教材插图,或播放动画片《西游记》的片断,请学生说出动画片的片名。
2、请学生指出插图或动画片中的人物名称,教师板书或粘贴人物头像。
3、请学生仔细观看插图或动画片,说出各个人物的外形特征,教师逐一总结。如学生说唐僧骑马、穿袈裟等,教师可总结并念童谣:
×
×
×
×
×
×
×
唐
僧
骑
马
咚
得
咚
学生说孙悟空手拿金箍棒、抓耳挠腮、机灵活泼等,教师可总结并板书:
×
×
×
×
×
×
孙
悟
空
跑
得
快
学生说猪八戒肩扛钉耙、长嘴大耳、动作迟钝等,教师总结并可板书:
×
×
×
×
×
×
猪
八
戒
鼻
子
长
4、教师先拍手×
×
×
×,然后边拍手边按教材所给节奏念童谣。
5、教师边教童谣,边指着人物头像,提示学生。学生可两人一组,边念歌谣边对拍手掌,如下例:
节奏:×
×
×
×
歌谣:唐
僧
骑
马
拍手:合右
合左
6、教师与学生边拍手边接念童谣,如下例:
教师:×
×
×
×
学生:×
×
×
唐
僧
骑
马
咚
得
咚,(二)模仿
1、看动画片或插图,启发学生模仿五个角色的形态。
2、模仿白龙马的蹄声。
启发学生发现《西游记》里的另一个角色:白龙马,发挥想象,模仿马蹄声。
3、念歌谣,请少数学生表演动作。
请几位学生分别扮演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妖怪、白龙马,一边念歌谣,一边表演动作。
(三)听赏《一个师傅仨徒弟》
1、先完整地听赏一遍歌曲《一个师傅仨徒弟》。
2、教师简单介绍歌词内容。启发学生集中注意力聆听,乐曲在什么地方有较大变化?例如,注意听情绪有无变化,音区的高与低。歌曲前8个小节情绪较平和,第9小节开始情绪稍微激动一些。
3、复听音乐,学生随音乐情绪的变化自编动作表演。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听赏歌曲《我们才不怕大灰狼》。
2、学唱歌曲《我们才不怕大灰狼》。
教学目标:
学唱并按故事情节表演《我们才不怕大灰狼》。
教学过程:
(一)听音乐《三只小猪》
1、导入新课
请学生讲看过的动画片,哪些是美国的迪士尼动画片,喜欢哪几部动画片。
请学生讲《三只小猪》的故事,故事情节可有多种版本。
2、听《三只小猪》的音乐。
教师播放《三只小猪》的音乐,请学生判断乐曲中大灰狼的音响。
3、复听音乐
教师再次播放《三只小猪》的音乐,请学生注意辨别大灰狼的音响特征。例如,声音沉闷、粗壮、凶狠,由低到高的吼叫声,伴随着噼里啪啦的杂乱声音等。
(二)听唱歌曲《我们才不怕大灰狼》
1、听教师演唱
教师演唱《我们才不怕大灰狼》的第7段。可将歌词“老大、老二进砖房”改为“我们才不怕大灰狼”,反复演唱“我们才不怕大灰狼”,启发学生感受欢快的情绪,指出面对凶狠的大灰狼,小猪的态度是乐观和毫不畏惧的。
2、跟老师学唱歌曲。
教师教唱唱名,学生学唱唱名;学生完整地演唱唱名;教师教唱简单的歌词“我们才木怕大灰狼”,学生学唱;学生完整地演唱《我们才不怕大灰狼》。
(三)朗读。
1、朗读
教师指着茅草房,介绍猪老大盖房的经过,带领学生有节奏地朗读老大的念白。教师指着木房,介绍猪老二盖房的经过,带领学生有节奏地朗读老二的念白。教师指着砖房,介绍猪老三盖房的经过,带领学生有节奏地朗读。
2、朗读并做动作。
学生在教师的提示下,有节奏地朗读三段文字,并自由地表演。
(四)歌唱并表演
1、提问
教师提问,在大灰狼粗暴的推搡下,谁的房屋倒塌了,谁的房屋最安全?
教师继续提问,三只小猪谁才真正不怕大灰狼?
2、演唱
全体学生演唱我们才不怕大灰狼人并根据故事情节表演(启发学生创编大灰狼拍打房门的声音)。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听赏歌曲《劳动回家转》
教学目标:
l、听赏歌曲《劳动回家转》;用打击乐器演奏歌曲的前奏。
2、练习山谷回声(词语卡农)。
教学过程:
(一)听赏《劳动回家转》
1、初听歌曲《劳动回家转》。歌曲描写了七个小矮人从矿井劳动完之后回家的情景。说说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想象一下,小矮人劳动一天是满载而归,还是空手而返?
2、教师提问,一上课同学们就回到教室,同学们是怎么知道开始上课了。学生回答,上课铃响了。教师继续启发学生,火车开了,有什么声音?“发出‘呜——”的汽笛声;军人齐步走,听什么信号?“一二一”的口令;运动员比赛,听裁判的鸣枪声;门铃响了,有人来了等等。
生活中许多声音就是信号,传递消息,给我们提示,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便利和帮助。
七个小矮人劳动的矿井里,他们用什么声音做信号呢?
3、复听《劳动回家转》
请学生边听音乐边思考,七个小矮人劳动的矿井里,他们用什么声音做信号提醒大家劳动结束了呢?
学生发言,教师总结,歌曲前奏部分由慢到快的敲铁声:
4、敲打击乐器
清学生思考,怎样用学过的打击乐器模仿劳动结束的节奏。例如;
三角铁:
4个四分音符敲4下三角铁,十六分音符则用小金属棒在三角铁的两条对边滚奏。
5、第三次听音乐,回答问题
这首歌曲为什么是《劳动回家转》而不是《劳动歌》?除了敲铁声,歌曲中还有哪些声音告诉我们劳动结束了?
例如,小矮人吹口哨的声音。人们常在轻松愉快时,吹口哨。
例如,歌曲结束时,小矮人歌声越来越弱,表明小矮人在行走的路途中,而且越走越远,歌声渐渐消失。介绍了歌曲背景的移动和变化。
再如,歌曲开始一声声“嗨嗬”再接一声声“嗨嗬”,仿佛小矮人行进在山谷中,高亢的呼喊声在山谷回荡,给人以开阔深远的环境联想。
(二)词组卡农
1、山谷回声
听《劳动回家转》,说说山谷回声有什么特点?学生回答,一个声音还没完,第二个同样的声音又传来,第二个声音还没完,第三个声音又传来。
请学生模仿歌曲,用“嗨嗬”一词,把学生分成两组或三组,做二声部或三声部卡农练习,营造山谷回声的效果。例如:
学生A:嗨嗬————————————————————————————
学生B:
嗨嗬——————————————————————
学生C:
嗨嗬————————————————
2、用学过的歌谣《唐僧骑马咚得咚》,进行二声部卡农。
3、请学生举出生活中熟悉的词语或歌谣,把学生分成两组或三组,做简单的二声部或三声部卡农。例如:
(三)听音乐,走步
1、认识小矮人
请学生介绍七个小矮人的名字:害羞鬼、万事通、喷嚏精、瞌睡虫、开心果、糊涂虫、爱生气。
2、带着表情做动作
根据教材提供的插图,请学生各做一个劳动动作。例如,有挑担的、扛锄头的、推车的、抬筐的、铲矿的等。
跟着音乐,边做动作边列队齐步走。
(四)分组表演
请两组学生表演,一组用打击乐器敲前奏,一组演小矮人,注意在音乐渐弱时,慢慢回到各自的座位。
教学反思: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1、听赏《小机灵之歌》
2、音乐活动“猜一猜谁在敲”
教学目标:
1、听赏《小机灵之歌》,学唱歌曲引子部分。
2、听音乐和节奏做游戏。
教学过程:
(一)看头饰,听音乐
1、请学生戴上自制的头饰,说说自己是哪部动画片的人物。同一部动画片的学生集中在一起。
每提到一部动画片,教师就放这部动画片的歌曲或音乐。如:学生提到动画片《西游记》,教师就放《一个师傅仨徒弟》音乐;提到《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放《劳动回家转》的音乐;提到《三只小猪》,教师放《我们才不怕大灰狼》的音乐。
教师播放《小机灵之歌》,拿出一休的头饰,请学生猜出动画片的名称:《聪明的一休》。
2、请学生说出《聪明的一休》是哪个国家的动画片。
3、教师补充说明日本儿童生活、服饰等的特点:穿木屐、和服、睡榻榻米等。
(二)学唱《小机灵之歌》第一句
1、初听《小机灵之歌》,说出自己最喜欢的音乐片断。
2、复听歌曲,请学生说出上述几个最喜欢的音乐片断有哪些特点。
如,“啊,啊,开动脑筋啊”,表现了小一休什么形象。
再如,“格的格的”在歌曲的开始和结尾,表现了一体什么动作或形象?启发学生注意引子的音乐特点。
3、教师范唱歌曲引子部分,学生听唱几遍,然后完整地演唱。
4、跟着教师播放的录音带,学唱引子和尾声。
(三)敲打击乐器
用三种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四)做游戏:猜一猜
1、放音乐,猜一猜动画片
请学生戴好各自的头饰,围成一大圈,边听音乐边拍手×
×
×
×。听到相关音乐,就走到圈里,围成一个小圈。例如:教师弹奏或播放《一个师傅仨徒弟》的音乐,戴《西游记》中人物头饰的学生就拍手走到圈里,围成一小圈,其他人站在外圈拍手。教师放《劳动回家转》的音乐,戴《西游记》中人物头饰的学生退回到外圈,戴《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头饰的学生就拍手走到圈里,围成一小圈。教师放《我们才不怕大灰狼》的音乐,戴《三只小猪》头饰的学生就拍手走到圈里,围成一小圈,其他人站在外圈拍手。
教师把整个单元的歌曲打乱顺序播放,可以放完整的歌曲,也可以放歌曲片断。学生能辨别各首歌曲出自哪都动画片,并准确地按节奏拍手。
2、听音乐,表演
继续上面的游戏,要求学生按×
×
×
×的节奏走步,并做与所戴头饰相符的人物的表情或动作。例如,教师放《劳动回家转》的音乐,戴小矮人头饰的学生,边一拍一步地走到圈内,边做表情。害羞鬼、万事通、喷嚏精、糊涂虫、开心果、瞌睡虫、爱生气各自做出不同的表情。
4、听节奏,猜一猜
学生围成一个圈,请四个学生蒙着眼站在圈内,各自代表一部动画片。大圈里的学生戴着各自的头饰传球。音乐一停,手里拿球的学生必须把自己所代表的动画片的节奏,用任意一种方式,如拍手、敲打击乐器或走步表现出来。圈内的学生如果能听出来与自己是同一部动画片里的人物,就胜出了。被猜中的学生与蒙眼的学生相互交换位置。游戏继续下去。
教学反思:
第六单元
迎
新
春
第一课
教学内容:
唱歌《新年好》。
教学目标:
能背唱歌曲《新年好》,能用打击乐器为歌曲编配伴奏。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可由教师提问:我国及世界各国在迎接新年到来时,有哪些风俗、习惯)。
2、放录音,让学生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气氛,产生学唱的兴趣。
3、教师分句教唱歌曲(由于学生已经通过各种媒介接触过这首歌曲,所以,学唱起来不会感到困难)。
4、在学生能比较熟练地演唱歌曲的基础上,教师可启发学生自编歌词。
①可在歌词“祝贺大家”处,发挥学生的创造性与想象力,试着填上新的歌词。如:“祝贺老师”、“祝贺李晓”“祝贺王芳”等,或回家唱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听:“祝贺爸爸”、“祝贺妈妈”、“祝贺爷爷”、“祝贺奶奶”等。
②、“我们唱歌,我们跳舞”这一句,可填上“一束鲜花,一片真情”、“兄弟们呀,姐妹们呀”等歌词。总之,应充分发挥学生创造的积极性,教师不作简单的评判,而由学生自己选择,以利于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
5、在教师引导下,由学生为歌曲编配打击乐器伴奏。
6、在打击乐器的伴奏下,背唱歌曲《新年好》。
教学反思:
第二课
教学内容:
1、唱歌《找春天》。
2、欣赏《狮子舞绣球》。
教学目标:
1、通过唱歌、听赏教学内容,感受春天的欢快气氛。
2、培养学生观察世界的能力;了解与音乐有关的民俗文化。
教学过程:
(一)唱歌《找春天》
1、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启发学生寻找春天的景象。
2、教师总结学生的发言,引入歌曲《找春天》。
3、放录音或听教师演唱。
4、教师教唱,注意切分音的节奏;启发学生用欢快的声音来演唱这首歌曲。
(二)欣赏《狮子舞绣球》
1、教师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导人新课。
2、教师出示与过春节相关的民俗活动的图片或幻灯片(全家团圆包饺子、汤圆,人们踩高跷、放鞭炮、舞狮子、耍龙灯、唱社戏、贴春联等活动)。
4、放录音听赏一遍;教师提出问题:这首歌曲的情绪是抒情、优美的,还是欢快、活泼的?
5、听赏几遍以后,教师可启发学生模仿歌曲中的打击乐器伴奏;如条件较好,教师可指导学生用打击乐器(锣、鼓、镲)为歌曲伴奏。
6、启发学生回答本地过春节时,有哪些与音乐相关的活动。
7、复习歌曲《新年好》。可启发学生自编动作,感受四三拍歌曲的韵律。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唱歌《过新年》。
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歌曲《过新年》,初步掌握歌曲中强弱的对比。
2、为歌曲编配打击乐器伴奏。
教学过程:
1、先听两遍录音,使学生感受歌曲欢快、活泼的气氛。
2、教师作简单说明,歌词中的“咚咚呛(qiāng),是模仿锣鼓点节奏的衬词。
3、教师分句教唱歌词。
4、教师分句弹奏旋律,学生唱歌词。
5、在有衬词的地方,按教科书上的要求,拍手。注意,此处的拍手,不是与节奏同步,而是有的小节一拍一下,有的小节只拍一下。但要注意,最后一句第二小节的第二拍休止。
6、歌曲第三乐句与第四乐句是由两个分别重复的分句组成,教师可在此处设计力度的对比。“鞭炮声声锣鼓响”力度稍强,“咚呛咚咚呛”力度稍弱;“唱歌跳舞多欢畅”力度稍强,而“咚呛咚咚呛”力度稍弱。也可与此相反,让学生比较两种设计有何不同。
7、在教师帮助下,在歌曲过门处,用打击乐器模仿锣鼓点伴奏。
8、在打击乐器的伴奏下,演唱歌曲。
教学反思: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歌表演《柳树姑娘》。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柳树姑娘》。
2、通过歌表演,用身体动作感受四三拍的韵律。
教学过程:
1、由于歌曲旋律比较流畅,可随录音学唱几遍(不要求学生背唱,能跟录音哼唱即可)。
2、歌曲的情绪抒情、优美,但注意第三乐句与前后乐句在情绪上有对比。教师应启发学生注意情绪的变化,并能用身体动作表现。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