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蓝色狂想曲 音乐教案
蓝色狂想曲
教学目标:
1、通过对《蓝色狂想曲》的欣赏,感受作品的风格特点,并能找出作品所体现出的爵士因素。
2、初步了解作曲家、作品曲式结构及狂想曲的概念。
3、了解“布鲁斯”的特点,掌握切分节奏、三连音的知识点。教学重点:
感受作品中所体现了来的爵士风格特点。教学难点:
通过聆听音乐、寻找每个音乐主题中所体现出来的爵士乐因素。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播放不同风格的《献给爱丽丝》,感受音乐有何不同的特点?
2、能说说你对爵士乐的认识吗? 3、师简单概括爵士乐的特点。
二、分段聆听 A、第一主题的聆听 1、聆听第一主题
思考:“音乐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 随音乐跟老师画线条
师:“这段音乐所使用的乐器是木管组中的单簧管,单簧管的演奏的音乐给你留下了哪些最深的印象?
2、播放钢琴弹奏,颤音和滑音的效果
师总结,单簧管低音的颤音,经过快速的上升音阶到达最高音时引出了主题旋律,同学们听听这段旋律有什么样的特点?
3、例,找出音乐中爵士因素。音乐为什么会让我们有这种感觉?
师:“降7和降3的加入,使旋律听起来有一种淡淡的忧伤。那么除了这个还用了哪些爵士因素呢?”
跟师分别念切分音和三连音,掌握这两个节奏型
师:“切分音和三连音的使用,使的音乐有一种随意、庸懒的感觉。” 4、如果让你取名的话,你会取什么样的名字?(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5、音乐配合动画再次让学生聆听第一主题 师总结:“这段音乐似乎给展现了美国特有的高楼林立的大厦和人们原本庸懒的生活状态”
B、第二主题的聆听
1、聆听第二主题并思考:“这段音乐的什么样的特点?(结合力度和节奏等)节奏明朗、铿锵有力。力度加强 2、思考:“音乐让你想到了什么?”
师介绍作品的背景,让学生跟着音乐画圈,加律动增加对音乐的印象,体会火车刚启动的感觉。
3、再次聆听并思考:“音乐中有没有出现新鲜的声音,能听出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吗?”
师:“作曲家在这里加了一个法宝,那是弱音器,因为弱音器的加入使的音色听起来特别独特。这也是也体现了爵士乐中音色的独特性的特点。” C、第四主题的聆听
1、听第四主题并试着哼唱旋律。2、哼唱,学生配节奏,体会摇摆的感觉
师总结:“作曲家在这里就是运用了爵士乐的另外一个特点——摇摆节奏。这个古老的爵士老调似乎换起了人们对逝去岁月的惆怅回忆。” D:第五主题的聆听
1、请随意挑选下列的词或用自己的词来描绘下列这段音乐。宽广、紧凑、温柔感伤、紧张忙碌、自由飞翔。
师总结:“每个同学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都是不同的,这段由弦乐器奏出的美妙音乐的旋律,这是作品的第五主题,也是美国音乐最著名的选段之一,音乐宽广流畅,温柔感伤,完全没有美国爵士音乐的音调特点。2、琴哼唱谱例
师总结:“第一主题的布鲁斯情调、第二主题的铿锵节奏,第四主题的爵士老调,第五主题优美宽广的旋律,他的曲式结构就是单乐章,五个主题自由拼贴在一块的多段体结构。就想他的曲式结构一样,音乐带给我们的是自由的无限的想象空间,我相信每个人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都是不同的,接下来就让听一听、看一看迪斯尼式的狂想,让我们聆听全曲”
三、聆听全曲
最后老师用四个词来结束今天的课堂,成功了——格什温成功了,他因为这部《蓝色狂想曲》而一举成名,被誉为美国音乐界真正的天才之一。诞生了——终于诞生了美国历史上第一部有美国民族特色的交响乐作品。打破了——同学们,可能不知道,爵士乐本来只能饭馆、酒吧、歌舞厅演奏的,格什温将它重新包装带进了高雅的艺术殿堂,打破了黑人音乐难登大雅之堂的禁律。传播了——因为这部作品,爵士乐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向世人展现了爵士的独特的魅力。
四、拓展
中国的民族化交响乐的发展(举例说明)
五、课程总结:
再欣赏了这首《蓝色狂想曲》之后,同学们一定对其中巧妙融合的不同风格的音乐和自由的结构很感兴趣,它那时而忧郁,时而热烈的爵士乐特点一览无余,希望同学们在课下能够多了解这方面的知识,丰富自己对新音乐的鉴赏力。今天的课程就到这里结束了,同学们再见。教学反思:
从音乐基本功入手,利用音乐的魅力来吸引学生的眼球,并且通过画线条、捻指伴奏、身体律动等方式让学生进一步去理解音乐,去感受“蓝色”,这堂课是那么的清晰、流畅。
首先作品的选择就让人要想聆听和了解的欲望,用十分具有亲和力的教学姿态把学生带入了一个“蓝色”世界。这里要提的就是在探索jazz风格的教学中对知识的呈现有所遗漏,当然,最后作品意义的提升还有待深化。
第二篇:六年级音乐教案《密西西比河》《捷瑞克之役》《蓝色狂想曲》
六年级音乐教案《密西西比河》《捷瑞克之役》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密西西比河》、《捷瑞克之役》,了解黑人历史和美国音乐发展之间的关系。
2、通过欣赏管弦乐《蓝色探戈》、《蓝色狂想曲》感受布鲁斯、爵士乐特有的韵律和节奏特色,了解“蓝调”的相关知识。
3、通过学唱美国民歌《啊,苏姗娜》和加拿大民歌《红河谷》,从情绪、内容以及音乐本身特点进行对比,感受两个国家民族音乐风格的异同。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准备: PPT、CD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师: 15世纪,哥伦布发现了一片“新大陆”,被命名为“美洲”。500多年来,这个“黄金宝地”经历了历史的变迁、各民族种族之间的融合,形成独特的北美文化,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近北美音乐。
二.欣赏感受黑人歌曲:
(1)、《捷瑞克之役》交流美国黑人的历史: 听赏《捷瑞克之役》,感受歌曲强烈的动感、节奏的多变。
(2)、《密西西比河》: 1.简介歌曲:美国历史上有一为著名的总统--林肯。同学们对他应该不陌生,林肯总统在任期间美国国内爆发了一次内战,即历史上的美国南北战争。这是一场解放南部黑人奴隶的战争。那么美国南部的黑人究竟生活怎样呢?有一部电影《汤姆叔叔的小屋》就是讲述了南北战争时期的故事,下面我们来欣赏这部电影中的插曲《密西西比河》。
2.初听歌曲,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歌曲: 速度:缓慢音色:暗淡、低沉旋律:压抑节奏: 附点、切分较多
总结:从以上的两首黑人歌曲中,你感受到美国黑人怎样的性格特色? 三.欣赏感受"布鲁斯”、爵士乐:
2.听赏《蓝色狂想曲》,感受风格的变化。
*《蓝色狂想曲》: 1.师:下面,我们来听一-段旋律,听一听你是否熟悉,如果熟悉,在哪里听过?播放《蓝色狂想曲》片段(从4分57秒开始),说出在哪听过。(动画片《猫和老鼠》)师:这段旋律是美国音乐中最著名的段落之一,是美国著名作曲家乔治.格什温于1924年创作的钢琴协奏曲中一段。
2.欣赏乐曲,说出乐曲的演奏乐器以及乐曲的情绪。
(单簧管、圆号、萨克斯管、钢琴、弦乐器,乐曲风格活泼奔放,富有动感。)师:这类具有活泼、奔放特点的音乐,在英语中叫Jazz。翻译成中文就是“爵士乐”,是美国本土最有影响的艺术种类。那么格什温为什么给自己的这首爵士风格的协奏曲命名为《蓝色狂想曲》呢?
3.听辩P/54.上的两句乐句,哪一句是符合“布鲁斯一-蓝调”特点的,为什么? 4.师:《蓝色狂想曲》中含有“布鲁斯一一蓝调”音乐元素吗?如何来判断?再次欣赏《蓝色狂想曲》。
5.说说格什温为自己的这首爵士风格的协奏曲命名为《蓝色狂想曲》的原因。总结:通过欣赏以上两首乐曲,我们了解了美国本土最有影响的艺术种类:爵士乐和它的灵魂一-“布鲁斯一一蓝调”。
四.本课总结:
北美音乐文化主要受欧洲音乐和非洲黑人音乐的影响,也带有一部分印第安音乐的痕迹。其中,爵士乐是美国本土最有影响的一种音乐类型,它最大的特点就是“布鲁斯一一蓝调”。
第三篇:奥尔夫音乐教案-森林狂想曲
[奥尔夫音乐教案-森林狂想曲]
奥尔夫音乐教案
奥尔夫音乐教案有着多种多样的组织形式,如节奏教学、语言教学、声势教学、动作教学、乐器教学,奥尔夫音乐教案-森林狂想曲。
奥尔夫音乐教案在语言方面还结合许多文化在其中。在奥尔夫音乐教案中是怎样将这些内容融入其中并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的呢?
奥尔夫音乐教案之《森林狂想曲》
准备:音乐《森林狂想曲》
目的:训练听力,么应能力、身体的协调性,教案《奥尔夫音乐教案-森林狂想曲》。
过程:
1、教师请家长带着幼儿倾听音乐
2、请家长与幼儿拉成一个圆圈站好,并请每组家庭想象自己是一种动物,动物的动作用姿体语言表现
3、奥尔夫音乐教案在教学中虽然体验自由,但在自由的同时还要有规矩,也就是奥尔夫音乐教案中的游戏规则:音乐响起后请每组家庭都要做好准备,因为教师会在不定时的给每个家庭指令,点到哪组家庭该家庭就做相应动物的动作并配有音乐的节奏舞动身体!
4、在音乐中,教师会不停的变换家庭,这就训练了幼儿的反应能力及专注力,同时感受音乐的节奏及旋律!
第四篇:大班音乐《森林狂想曲》
大班音乐《森林狂想曲》
大班音乐《森林狂想曲》
活动目标:
1.发散幼儿的思维,感受、想象音乐的美好意境。
2.能根据自己的想象用乐器或肢体动作创造性的表现音乐。
3、体验和同伴合作表演、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昆虫和动物图卡、森林画面、图谱、空白卡片
活动过程:
一、感受音乐
教师:今天我要和小朋友一起来分享一首我觉得非常好听的音乐,请小朋友来欣赏一遍吧。
1、观看画面,倾听音乐,说说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听第一遍)
教师:你觉得这段音乐怎么样?听完有什么感受?
2、强调幼儿再仔细的听一遍,辨别出音乐中有哪些动物的叫声。(听第二遍)
教师:那我们再听一遍音乐,请你听听音乐中有什么动物发出叫声。
3、先请幼儿说说听到的动物叫声,再请幼儿猜测想象这些动物随音乐在干什么?
教师:你觉得这些动物随着音乐会做什么呢?(唱歌、跳舞、游戏等)
二、分段理解表现音乐
1、出示昆虫和动物的图卡,让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动物并模仿动物的叫声。(ABAB)
教师:请你模仿一种动物的叫声来随音乐唱一唱。
2、出示节奏卡(1),请幼儿挑选几种动物来有节奏模仿叫声。
教师:小动物们唱得都不错,不过呢要是有节奏些就更好听了。
3、将图片贴在节奏卡下,提示幼儿随音乐有节奏的模仿动物叫声。
4、请幼儿想出简单的标志来表示动物唱歌。
教师:你们觉得用什么样的标志来表示动物唱歌呢?
5、请幼儿创编动物跳舞的动作,教师加以整理。
教师:小动物唱完歌,还要做什么呢?
6、出示节奏卡(2),请幼儿想出表示动作的标志来对应节奏。
教师:小朋友创编的动作都很好,不过要是有节奏些跳起来会更加的美。
7、看节奏卡,练习两遍。(C)
8、和幼儿讨论制定小动物唱歌跳舞的图谱。
9、完整的随音乐表演一两遍。(ABABC)
10、分角色表演。
三、感受理解延伸
教师:小动物们又唱又跳,好高兴。你们还想用什么方式来表现音乐呢?(打击乐)
1、出示几种乐器,请幼儿选择和动物相匹配的乐器。
教师:你觉得用什么乐器来表示青蛙呢?
2、教师和幼儿商量打击乐图谱。
3、看图谱,用乐器练习演奏。
四、结束游戏
幼儿围成圆圈,在老师的语言提示下,静静的欣赏音乐一遍。
教师:小动物跳累了,休息了,静静的听着音乐睡着了。
第五篇:中班音乐律动教案《动物狂想曲》
中班音乐律动教案《动物狂想曲》适用于中班的音乐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能依据自己的生活和游戏经验做出不一样的动作,初步熟悉音乐的旋律,在魔法棒的提示下学习分辨音乐的结构,自然感受音乐活动带来的喜悦,快来看看幼儿园中班音乐律动《动物狂想曲》教案吧。
活动目标:
1.初步熟悉音乐的旋律,在魔法棒的提示下学习分辨音乐的结构。
2.能依据自己的生活和游戏经验做出不一样的动作。
3.自然感受音乐活动带来的喜悦。
4.有感情地学唱歌曲。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1.活动前游戏“木头人”,模仿各种运动动作。
2.课件《动物狂想曲》、自制魔法棒。
活动过程:
一、听音乐的开始部分,为活动做准备。
师:这段音乐听过吗?(介绍音乐名称)听到音乐你会想到什么动物?他们在做什么?
二、欣赏音乐,学习分辨音乐的结构。
1.课件出示魔法棒,欣赏音乐。
师:看!这是什么?它有很强的魔法,在《动物狂想曲》里它会出现,我们一起听一听,看看它在音乐中一共出现几次?每次出现都发生什么事情?
2.师:音乐中魔法棒一共出现了几次?
魔法棒第一次出现发生什么事?(幼儿坐在座位上做小动物动作)
3.听第一段的音乐,幼儿做动作。
4.师:魔法棒第二次出现发生什么事?
这些玩具你会玩吗?
你可以玩得和小动物不一样吗?
5.听第二段音乐,幼儿做运动。(此处幼儿若感兴趣可重复做)
6.师:魔法棒第三次出现时又发生什么事?
如果魔法棒指向你们,你想变成什么样子的雕像?(出示自制魔法棒,幼儿做各种雕像的动作)
7.听第三段音乐,音乐的最后幼儿做自己想做的雕像动作。
三、完整进行音乐活动,体验喜悦情感。
听音乐完整进行活动,根据幼儿当时情况结束音乐活动。
本文扩展阅读:动物是生物的一个种类。它们一般以有机物为食,能感觉,可运动,能够自主运动。活动或能够活动之物。包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