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动物狂想曲
第二单元《动物狂想曲》教案 两个课时
教学目的:
1.通过欣赏不同的乐曲来形象地描绘各种动物,理解音乐是通过哪些方式来体现它们的特点的(旋律,速度,音色,强弱等)
2.通过欣赏,让学生能分辨出各种乐器的音色及音乐表达的情绪!教学重点:圣-桑的《动物狂欢节》之选曲
教学难点:听辨各种不同乐器的音色;如何理解音乐所要表达的情绪。教学内容: 1.格里格《蝴蝶》
2.里姆斯基-柯萨科夫《野蜂飞舞》 3.安志顺《鸭子拌嘴》
4.圣-桑《动物狂欢节》之《引子与狮子王进行曲》 5.圣-桑《动物狂欢节》之《母鸡和公鸡》 6.圣-桑《动物狂欢节》之《乌龟》 7.圣-桑《动物狂欢节》之《大象》 8.圣-桑《动物狂欢节》之《布谷鸟》 9.圣-桑《动物狂欢节》之《天鹅》 10.圣-桑《动物狂欢节》之《终曲》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都去过动物园吗?你们看到了哪些动物呀?(学生:老虎,狮子,大熊猫,猴子,河马,大象等等)
同学们还能说出哪些动物名称(小鸟,狮子,鸭子,蝴蝶,小蜜蜂,天鹅,乌龟,大象,母鸡,公鸡,布谷鸟等等)你们能模仿他们的叫声吗? 播放音乐
首先出场的是美丽的蝴蝶,我们来听听,是用什么乐器来表现蝴蝶优美的姿态的呢?(钢琴来表现蝴蝶,旋律的流动感和紧凑的节奏来表现蝴蝶飞舞时的婀娜多姿!)
第二个出现的是蝴蝶的好朋友—小蜜蜂,请大家听听他们是怎么跳舞的吧!你能猜出它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吗?速度如何?(乐曲来自里姆斯基-柯萨科夫歌剧《萨旦王的故事》中的《野蜂飞舞》,用小提琴来表现大黄蜂振翅疾飞的情景,速度:快速!)
在森林里的一个小湖边呀,我们看到了一大一小的两个鸭子,不知道为什么他们吵起了架,我们来听听一首《鸭子拌嘴》,看看是如何一回事?用哪个乐器组来表现他们的形象的啊?
1.序曲与獅子王进行曲 8.长耳人 2.公鸡与母鸡 9.布谷鸟 3.野驴 10.大鸟笼 4.乌龟 11.钢琴家 5.大象 12.骷髅 6.袋鼠 13.天鹅 7.水族馆 14终曲
该乐曲是用何种乐器来表现这种动物的呢?速度,情绪是怎样呀?大提琴的音色来表现咆哮的狮子!(先出音乐,提出问题)
这是什么动物呀,用什么乐器来表现的呢?描绘的是怎样的一幅画面呀?(用小提琴来表现母鸡,钢琴来表现公鸡!)
(播放乌龟的音乐)用什么乐器来表现乌龟缓慢的动作?(低音弦乐器的音色来表现乌龟)
如果改变了速度和音色,你会觉得象乌龟吗?是怎样的一种情绪?(链接小提琴音色的midi音乐,速度加快)先播音乐,再猜动物是什么?----大象)该乐曲是用何种乐器来表现这个动物的呢?速度又是怎样呀?(大提琴来表现大象,中速!)
你听过布谷鸟的叫声吗?你能模仿它吗?如果你是位作曲家,你会用什么乐器来表现布谷鸟的美妙的声音呢?下面,我们来听听圣-桑是用什么乐器来表现布谷鸟的?(布谷鸟的音乐,提出问题)(用长笛的音色来表现布谷鸟)
《天鹅》是我们最常听到的一首曲子了,下面我们来欣赏,用什么乐器来表现圣洁的天鹅呢?速度是如何呢?(大提琴表现天鹅,钢琴表现静静的湖面!)
最后,森林里的动物都跳起了舞,音乐在欢乐中结束,我们大家来听一听,跳一跳!!
(各种动物是如何先后出现的,戴有头饰的同学要仔细听辨各种音色)
笔记:鸭子(打击乐器:镲 中快 俏皮)天鹅(大提琴 较慢 高贵)
狮子(大提琴 钢琴 中速 威武)
母鸡和公鸡(小提琴,钢琴 快速 活力)
乌龟(大提琴 很慢缓慢的)
大象(大提琴 中速 坚定有力的)
布谷鸟(长笛 中速 清脆)
四、课堂小结
最美的声音来自大自然。除了今天我们在课上听到的各种动物的音乐,你们还知道哪些有关于动物的乐曲吗?(《百鸟朝凤》、《金蛇狂舞》《空山鸟语》……)
忙碌的学习,紧张的节奏。我的心灵重新召唤了许多童年的自然的声音:春日化冻小溪的潺潺水声,稻麦在夏风抚慰下的抽穗声,远归的燕子在我家住的本地房子梁间歇息的咕咕声,新年椿糯米粉的木臼声合着袅袅炊烟的咚咚声,还有皑皑大雪覆盖的田野上,小鸟觅食的翅膀扑扑声。你们呢,你们还能告诉我,你们曾听到过的美丽的自然之音吗?留一点时间给自己。清晨,听鸟雀从窗前啾啾地飞过;入夜,听清风柔柔地掠过林梢。放松我们的心灵,去倾听最美的声音。来自大自然的天籁之声。
第二篇:动物狂想曲 听后感
谈《动物狂想曲》直观印象
近来有幸在音乐鉴赏课上再次听了整轨的《动物狂想曲》,本作由圣•桑作于1886年前夕,本意在给他的朋友在狂欢节桑作乐,描写了动物们在热闹的节日行列中,各种滑稽有趣的情形。值得一提的是它的整轨仅在作者的有生之年演奏过两次;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作者担心本作会影响他作为一位严肃作曲家的声望。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在圣•桑死后仅仅两个月,本作的整轨就被演奏并且好评如潮,如今更是已然成为圣•桑的代表作了。
本作是一管弦乐组曲,共有十四章,每章描绘一种动物;通过表现动物的特色或者干脆就直接模仿动物的声音表现出谐趣横生的特点。演奏的乐队也不算大,一般两架钢琴和一个小型管弦乐队,其中包括:长笛、短笛、单簧管、木琴还有玻璃琴和大小提琴。演奏一起来颇为自得,难度不算很大,不过即便是外行,也能听懂一二。
本作分为十四个章节:
一、《序奏•与狮子的舞蹈》2 —— 第一感觉便是十分有帝王感,富有霸气。开头在大钢琴和弦乐器的隆隆作响和音阶的上下行中引出一种热热闹闹宣布的开场。在弦乐器的拉奏中好似狮子大摇大摆走来般。曲风快速而流畅。
二、《公鸡和母鸡》—— 这段可以说是既幽默又紧张。弦乐器拉的战战兢兢,好似公鸡母鸡在抓些什么。大钢琴发出的颤音听起来好像是啼叫的大公鸡,的确有一般讽味。
三、《野驴》—— 开始一上来就是一段快节奏的音轨,没有任何伴奏一直持续到结束,加上是两架钢琴同时演奏上行的步伐,好似一头野驴在冲刺。
四、《乌龟》—— 这里很巧妙的引用了雅克·奥芬巴赫的《地狱中的奥菲欧》将其速度放慢,换上低沉的乐器演奏,再用钢琴有规律搏动的三连音伴奏。营造了一种慢慢的感觉,也正好体现了乌龟的慢。偶尔出现的错音更是锦上添花,描绘出这个被挤在狭小空间里痛苦的动物。
五、《大象》 —— 大量低音的使用使得整个章节显得十分笨拙,不过如果仔细听一听还是能够发现这些倍低音乐器还是很轻快的,起码极力想敏捷起来。同时有一部钢琴作为伴奏,可谓是足足讽刺了一下这滑稽的场面。值得一提的是这里引用了柏辽兹的《Valse des Sylphes》。
六、《袋鼠》 —— 由两台钢琴演奏,一系列跳音被故意截短表现了袋鼠受惊时跳跃的姿态。
七、《水族》——以缓慢倦怠的调子描绘了在水池中安静游动的鱼。偶尔还带有一些神秘感。过了中间部分,由玻璃琴1奏出了极其精致的音符,展现了平静和安宁。还能突出海水的流动。
八、《长耳人》3——突然打破了沉思的气氛这一章节音调忽高忽低,奏出的音调清楚地说明这里的“人”其实就是驴子。较大的落差让人不好接受。
九、《林中的杜鹃》——这一段落用钢琴演奏,是一段安静而神秘的经过段,旋律十分优美,并且不断被模仿杜鹃叫声的单簧管打断。写出了一种森林的感觉。
十、《鸟族》长笛这里毋庸置疑的成为了主角,创造出一个个的窸窣单色,音乐形象忙碌但松驰,模仿着一群不同种类的鸟发出的声音。讽刺着它们被困笼中却还鸣叫欢乐的境况。
十一、《钢琴家》——两台钢琴奏出坚韧不拨的旋律,将一段音乐反复弹奏,不过都要每次爬升一阶。期间有时漏掉几个音符。弦乐器断续地奏出评论般的简短和弦与音型。这些钢琴家好像动物一般。
十二、《化石》——模仿的手法占了主体。将许多极旋律交织在一起,其中包括两个法国摇篮曲、一首咏叹调、还有自己的《Danse Macabre》。不过这些旋律组成了一个奇妙的整体,被作者讽刺成了化石。
十三、《天鹅》——由大提琴演奏、钢琴伴奏。气氛温暖,描绘出天鹅在水面的优雅姿态。
十四、《终曲》——结了前面的许多片断。各段旋律迅速地依次出现。
总之,本作好似一篇文章,行文流水之间写出了一个个故事,最后由将它们整合起来。笔者认为本作的妙处还是在于即便听者不知道《大象》一段中引用了伯辽兹的圆舞曲,也可以感受到低音乐器奏出的沉重旋律。《化石》中又用熟悉的旋律表现了骨胳的形象;当然,不仅是由于使用了烂熟的曲调,更是因为乐曲明显采用了木琴,还有那短促而生硬的韵律感。这些在笔者听来都像是各种骨头的撞击声。当然可能有些观众不免会有些不能理解其中的某些章节,但对本作的情感把握,笔者认为没人都能做到;由此观之,这也的确是一片名作了。4
5注
1:现在演奏时多用钢片琴或钟琴代替。2:也译作《狮子行进曲》。3:也译作《长耳驴的嘶鸣》。4:《J'ai du bon tabac》,和《Ah vousdirais-je maman》。
5:罗西尼歌剧《塞维利亚的理发师》中《Una voce pocofa》
第三篇:童心童画教案——动物狂想曲
动物狂想曲
活动目标:
1.喜欢小动物,了解各种动物的外形特征。2.能随音乐大胆想象,表现出各种动物表演的画面。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
与父母一起欣赏《动物大世界》,增加对各种动物的了解。与父母一起到动物园喂食小动物。2.物质材料准备:
音乐及故事“动物狂想曲”;各种动物的图片及动物表演的图片若干张;彩笔、蜡笔。活动过程:
一、游戏体验:
你知道哪些小动物?用简短的语言描述它的外形,让其他小朋友来猜一猜吧!
二、音乐体验:
欣赏音乐《动物狂想曲》,感受音乐带来的美,吸引幼儿活动的兴趣。提问:“听到这段音乐,你有什么感受?让你联想到了哪些动物,为什么?”
三、视觉体验:
欣赏各种动物图片及动物表演图片,了解它们的外形特征。提问:1.它的身体由哪几部分组成?看起来像什么形状?
2.你觉得它们在表演什么节目?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3.你还希望小动物们表演什么?怎样去表演?
四、肢体动作体验:
任意选择一张图片与小伙伴一起模仿小动物表演吧!看看谁模仿得最像?
五、故事体验:边听音乐边讲述“动物狂想曲”的故事。
六、绘画体验:
“你想画哪些小动物,它们有什么特殊的本领,你想和它们一起表演吗?在动物狂欢节中发生了哪些有趣的故事呢?请你赶快把它们画下来吧!”
七、评价展示:互评粘贴五角星。
第四篇:《东京狂想曲》影评
地质与环境学院
东
京
狂
想
曲
影
评
地质工程0904班
姬鑫鑫
0909040409
《东京奏鸣曲》影评
这是一部典型的日式伦理电影,细腻柔润。伦理电影要数日本的最具风格和拥有最多优秀典型。比起之前风靡一时的《入殓师》,个人认为《东京奏鸣曲》更加细腻和让人深思。
从这部电影中,很容易解读出主题,也能够解读出很多主题以及副标题,从沟通理解、家庭关系、亲子关系,到人生、幸福、社会问题、失业、经济危机、中美日关系等等,不一而足。
难能可贵的是,导演黑泽清将如此宏大而包罗万象的主题拿捏得恰到好处,柔韧有余,丰满而不嫌拖沓。这是由于他将宏大的主题诉诸细腻的叙事,用一个四口之家、四条线索开展他对一切的思考。而一切的一切,或许可以归结于一个标题,就是生活的无解。即使到影片的最后,生活还是无解的,虽然加入了戏剧性的情节和让人释怀的结尾,还是难掩导演意欲给观众留下的开放式思考。所以这里只想截取一个角度——尊严——来谈这部电影。印象最深的是电影中,妈妈(小泉今日子)说穿了她早已知道丈夫失业的事实,并且有点不屑地抛出一句:“没了就没了吧,那点尊严”
即使生活在中国这样的传统父权社会,也有点难以理解日本男性以这种所谓的“尊严”支撑起来的社会方式和生活方式——失业对他们来说是极损尊严的事情,不但绝对不能告诉家中妻儿,而且为了维护自己还是很能干、很有价值这个谎言,不惜选择自杀(片中的黑须
就因为失业的事实无法隐瞒下去,选择和妻子在家中用煤气自杀)。而他们的尊严甚至延伸到了生活和家庭的每一个角落。日本社会中,父亲是一个充满威严和权威的集合体,对于妻子来说,他们永远是最能干的,对于子女来说,他们永远是说一不二的决策者。因此,为了维护尊严,而缺乏真正的沟通,也许是许多家庭成员之间相互隔膜和疏远的重要原因(例如片中经常有一家四口围坐一起吃饭,但相对无言的沉默镜头,很压抑的感觉)
而在我看来,这种虚无而错乱的“尊严”背后,其实是一种自卑。由于无法定位自己的价值而带来的自卑。
剧情一:
身为一家之主的佐佐木,本是一家大公司的课长。就在失业来临的那一天,部长问他:“你认为你还能为这个公司带来什么价值吗?”其实这是对他尊严的一个挑战,他自己深知在这种新的用人体制下,自己的能力无法给公司带来任何价值,他选择辞职。但其实他仍然拒绝承认这个“无价值”的事实。
剧情二:
为了维护自己可悲的“尊严”,维护一家之主的权威,维护自己还是很有价值和能力的假象,佐佐木每天早上仍然穿得人模狗样地出门,假装去上班,但其实在外面消磨时间,等下班时间到来,再装作没事一样回家。和他一样失业的黑须也是如此,还在手机上调了每小时响五次的功能,为的就是制造“我很忙、生意很多”的假象。可笑至极。剧情三:
佐佐木的再就业之路,显然“高不成低不就”。在职介所拒绝保安、俱乐部经历等等有损“脸面”的工作,但有大公司的面试机会,他又由于能力有限而无法被选中。这里又出现了一幕挑战他尊严的镜头,公司hr问他有什么特长,佐佐木竟然说:“你是说唱卡拉OK吗?”无语的hr说,那你现在就唱给我听吧,这不是你特长吗?这分明是对他的讽刺和嘲笑。可怜的佐佐木拿起铅笔当麦克风,然后张开口的刹那,我都替他难堪。
剧情四:
家中的大儿子选择去美国当兵,次子选择学钢琴,这都是佐佐木无法接受的。他只允许儿子按照他的价值观去思考和生活,按照他认为应该的路去走,不能逆反,这就是典型的日式父亲的权威与尊严。但这并不一定受落。大儿子质问他:“我不需要你的保护,你说你保护我们,那你每天都干什么去了?”佐佐木无言以对。大儿子走后,佐佐木又发现次子瞒着他学钢琴的事,他恼羞成怒,对次子拳打脚踢,还对妻子说出了这么一番话:“曾经说过的话不能收回,这关系到父母的尊严,阿贵就是放任不管才导致失败的,所以对健二,就算是勉强也要他接受我的价值观,你也要帮我。为人父母要是没有尊严那就完了。”
很可笑的一番话,源于佐佐木既自大又自卑的心理,由于自卑,所以妄自尊大,拒绝聆听别人,并且要求家人接受他的一套价值观。由于自卑,所以歪曲了所谓的“尊严”,用虚无的“尊严”隔绝沟通。于是悲剧丛生。
剧情五:
被生活逼得走投无路的佐佐木,不得不接受了一份商场清洁工的工作。包括他在内的所有清洁工,都是一帮不愿意也不敢撕破“尊严”面具的男人,每天穿得人模狗样地上班,换上清洁工制服,下午又脱下制服,西装革履地回家,继续在家人面前演戏。因为低不下头的自卑,所以尊严是他们的护身符。
剧情六:
车祸后有所感悟的佐佐木,突然觉得这种虚无的尊严是样可笑的玩意(这里电影摆脱了前三分之二的写实,有点戏剧化了),穿着那套清洁工制服回到家,次子说了句:“爸爸,你这衣服看上去有点奇怪”。然后无事,三人继续吃饭。四个月后,佐佐木仍然继续着清洁工的工作,不同的是,从认真的眼神,以及跪着专心擦地的神态,感觉到他对于自身价值的重新审视,放下了原来死抓不放的“尊严”。回响在脑海的还是那句话:“没了就没了吧,那点尊严”。
尊严到底是个什么?自卑和自大从来无法赢得它,对我来说,也许真正的尊严源于对自身的正确认定和真诚的沟通。辈分特别高、声音特别大,并不代表比其他人拥有更多的尊严。这又让我想起柏杨的话,和他那本被无数人骂过无数遍的书。
另外,其实从有心思的电影中,往往能够找出很多让人玩味的细节。《东京奏鸣曲》也不例外,片中的佐佐木和他妻子都做过梦,而且都是噩梦,然后妻子跟小偷在海边的时候,说了一句话:“如果迄今为止的人生都是一场梦的话,突然间醒来,自己其实是个完全不同的人,那该多好啊”。到后来,妻子在安慰想不开的小偷时,说:“世上只有这么一个自己,我们可以相信的不就只有这一点了么?”以及后来妻子以为海上有船、有希望逃离现实,结果发现原来是自己的幻觉。这一切的安排,都不是偶然与无意的,也许导演的良苦用心就是要说:哪怕生活是一场噩梦也好,我们多么讨厌现实的自己也好,希望和幸福还是要从现实中的自己身上寻找。再期盼奇迹也是虚空吧。
第五篇: 森林狂想曲教案
森林狂想曲教案
执教年级:五年级
教学目标:
1、通过赏析,能对《森林狂想曲》有整体的感受认识,并能用陶笛吹奏该乐曲的主题乐段。
2、学习并初步掌握陶笛的波音吹奏技巧,能较好的运用到乐曲主题乐段的艺术表现中。
3、大胆参与表现,并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活动中,分享合奏的愉悦。
教学重点:用陶笛吹奏《森林狂想曲》主题乐段
教学难点:用陶笛吹奏波音
教学准备:陶笛,课件,蛙鸣筒、沙球、铃鼓、三角铁
教材分析:《森林狂想曲》是台湾音乐制作人吴金黛和他的团队为台湾森林量身打造的自然音乐创作。乐曲融入了热带雨林里各种动物、昆虫丰富而和谐的鸣叫声。乐曲由A、B、C三个乐段轮番演奏,A段是乐曲的主部,B、C段是插部,演奏顺序为A-B-A-B-C-A,这是个回旋曲式。乐曲中陶笛独奏部分是由台湾演奏家游学志吹奏的,作品配器现代感十足。
学情分析:该教学班是“器乐进课堂”的试验班。从三年级起开始进行六孔陶笛的学习,四年级开始十二孔陶笛的学习。进入四年级后有部分同学感觉比较吃力,难以快速接受新的技巧练习,我鼓励他们使用打击乐器参与,保持兴趣,加强感受。整体来说,这部分五年级学生的乐理基础比较好,能独立唱、奏简单的曲谱。该教学班有63人,本次参加课堂录制的是其中40人。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前面我们已经学会了《天空之城》,现在合着伴奏音乐复习一遍吧。
请调整呼吸,背挺直了!
师指挥,生合伴奏吹奏《天空之城》
二、新授《森林狂想曲》
1、听赏《森林狂想曲》,谈感受。
过渡语:你们的演奏,仿佛把我带入了那个梦幻的天空之城。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首风格不同的乐曲,听完后请说说,这首乐曲给你带来了哪些不同的感受?
生谈
师:这是首乐曲是以竹笛、小提琴为主要乐器的。它是几位台湾音乐家历时五年,跋山涉水深入热带森林,收集了鸟叫、蛙鸣、清风、流水等等100多种大自然声音,再配以悠扬的旋律,创作的轻音乐—《森林狂想曲》。
2、听赏陶笛版本,唱歌谱
师:喜欢这首乐曲吗?
当然,陶笛也能把它演奏得很美妙!不信?你们就来听听由陶笛演奏的《森林狂想曲》,它又有什么特别之处呢?如果你愿意,可以跟着旋律轻轻哼唱。
生谈
师:同学们都谈得很好,陶笛这件小小乐器把乐曲表达得非常空灵、纯净,今天我们一起来尝试用陶笛来吹奏这首乐曲。请看乐谱。
3、给乐曲分段
师:整首乐曲里有一段旋律在反复演奏,能把它找出来吗?(唱)
好,我们把这个反复出现的乐段标注为A乐段。
师:除了A乐段,其余两段分别标注为B乐段和C乐段(课件出示字母标注段落。)
仔细观察,这首乐曲的演奏顺序是:(课件出示)A B A B C A,发现了吗?哪段出现的次数最多?(A段),对了,它周而复始的循环往复,我们把它称之为“主题乐段”,而B段和C段穿插其中,这是一个回旋曲式。
注意,这个记号,D.C.是表示从头反复,到圈圈的地方跳过去接结束句。
4、吹奏主题乐段(课件出示分句乐谱)
师:现在就让我们来尝试着吹奏主题A乐段。(停顿,换一种语气在开始)夜晚的森林非常迷人,月光柔柔的照着树木和小溪,有只小青蛙按捺不住一蹦一跳的出来了。
①听老师演奏一遍。
请仔细地听老师吹奏,找一找小青蛙是在哪个音符上跳起来的?边听边用弹跳手势来告诉我。(腿上弹跳)
生谈
②练习单吐音
老师刚才运用了我们学过的哪种吹奏方法,来表现这只调皮的小青蛙?
生谈
师:好,我们就运用单吐音来吹出小青蛙跳的感觉。气息像拍小皮球,舌尖轻吐。老师吹4只小青蛙,请大家接4只。
师:心里稳定速度,你们来(AC),你们再来(SC)
③练习A乐段。
请试着慢速把A段练习一遍,让人感觉小青蛙们正悠闲地聊着天呢!
(自主练习)
谁愿意单独来试试?(两名学生单独尝试独奏)
生评
④师:我们试着不吹出声音,手指在陶笛上做指法,气息还是一样推动,但想象着你正听到了吹奏的声音。
把你刚刚“幻听”到的声音吹出来吧!齐奏A段
⑤学习波音。
师:同学们吹得很不错了!现在老师把乐曲中的个别音赋予变化,请你们听听这样的吹奏有什么不同?
生谈
师:是的,因为这几个音符多了个波音记号,使得旋律更加活泼了。
(课件展示)
波音是从主音开始与相邻的音符进行快速均匀的交替,又回到主音。你认为“3”的波音可以怎么唱呢?(出示课件)依次“3”(波)“2”(波)“5”(波)(师提示控制速度,唱的感觉,主音站稳)
吹奏时,气息和吐音是一样的,手指的快速运动使得音符灵动起来了。听!(老师示范)
请自主练习这三个波音的吹奏(师走入学生中,个别指导)
谁愿意和大家一起分享你的练习成果?
⑥复习巩固
用蛙鸣筒和沙球做互动
师:根据大小陶笛不同的音色特点,我们来段大小青蛙的对话吧!“呱”“呱”两拍之后,请你按照蛙鸣筒的节奏依次吹奏“3”
“2”
“5”的波音。AC先吹,SC你们好像是他们的回声一样。
(有意思!我好像是到了个热闹的山谷!)
师:各队出一个小指挥,老师把蛙鸣筒交给你们,像我刚才一样,来指挥对方的队伍,谁愿意试试。
⑦运用波音艺术表现乐曲主题乐段
师:我们已经初步尝试了波音的吹奏,试着把波音运用到A乐段中。(自主练习)
⑧通过听自己的录音片段能自我评价。
师:来,齐奏一遍吧!
师:你们觉得这种连续的波音吹奏还有什么困难吗?
生谈
师:老师把你们刚刚吹奏的声音录了下来,听完后请说说刚刚做得好的和还要改进的地方。
生谈
师:好的,再来一遍。(吹完马上放录音)
生谈
⑨自主排练A段
师:我们分成4个小组,在指挥的带领下,一起讨论怎么解决难点,并把A段表现得更丰富。每组可以自己选一个打击乐器。(自主排练)
哪组愿意先来展示?
三、师生合作,完整吹奏乐曲
1、师生初步合作,感受整曲
师:乐曲的A乐段出现了三次。三个组分别吹奏A段第一遍,第二遍和第三遍。
穿插的B段和C段由老师演奏。衔接的地方请指挥给提示手势。
2、师生合伴奏合作整曲
师:我们合作得真够带劲!想随着伴奏来一遍吗?好的!从头到尾吹两遍,第一遍用AC陶笛,第二遍用SC陶笛。同学们请起立。
师生合作,合伴奏一起演奏。
四、课堂小结
师:今天,许老师又一次和大家一起感受了陶笛的魅力,通过波音的学习,把《森林狂想曲》的主题乐段吹奏得更加灵动了。下节课再进行B段和C段的学习,今天的课就到这里了,谢谢同学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