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生命——教案[最终定稿]

时间:2019-05-12 17:36:1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谈生命——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谈生命——教案》。

第一篇:谈生命——教案

《谈生命》教学设计

【教学理念】

1、突出朗读的作用,让学生在反复朗读中感受作品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体验情感,感悟内容,领会主旨。

2、重视学生在阅读中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通过语句赏析、联想和想像、小组讨论等方式,让阅读成为思维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

【教材分析】

生命是一个沉重的话题,不同年龄层次的人对生命的认识和感悟也是不同的。本文的作者冰心用形象的比喻表达作者对生命的体悟,启发我们认识生命的本质和人生的意义。本文以“一江春水”“一棵小树”为例,来揭示生命的生长,壮大和衰老的普遍规律,以及生命中的苦痛与幸福相伴相生的一般法则,同时表达生命不止奋斗不息的意志和豁达乐观的精神。只有真正感受了,读者的心灵才会与作者的感悟碰撞出火花来。在这篇文章中,作者不说”生命是什么”,而说“生命像什么”用心感受自己的生命,由此感悟出深刻的道理。学习本文,意在让学生体悟作者对生命引发的思考,并能获得对自身的情感体验,不论粗糙或细腻,只要能谈出自己对人生的感悟,做到人人学中有得就可以。

【学情分析】

经过初中三年的积累,学生初步学会了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能够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思考,能够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学习本课难度不大,作为教师,重要的是尽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实现由被动接受性学习向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索学习等学习方式的多样化转变。

【教学目标】

1、了解本文以感性化的语言塑造的一系列的生命形象及其所蕴涵的意义,以此来激发学生们的联想和想像,并在揣摩、品味中进行哲理性思考。

2、体会文中比喻修辞的巧妙运用,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像,训练学生的形象思维。

3、理解作者含蓄而深沉的感情,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加强生命体验,丰富人文素养。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把握作者的思路,学习运用比喻的方法说明抽象的事物。理解生命的意义,积极投入生活。难点:品味文中含哲理意义的语句,并在揣摩、联想中体味作者对生命的独特感悟,有自己的情感体验。

【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引导学生品味、感悟文本,并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

【教学准备】 录音机、多媒体 【课时安排】

一课时

【设计思路】

课堂设计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教师点拨为辅,加以各种形式的阅读设计,并结合说话训练,真正让学生体会生命的内涵和意蕴,并能联系生活实际,获得对人生独有的情感体验和有益启示,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提高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请同学们欣赏几幅画面:(伴着优美动听的《春之歌》欣赏几幅画面:繁花似锦,绿草如茵,—一江春水东流入海,破土而出并不断生长的小树。)看到这些画面,你联想到了什么?

(生:略。)师:生命是什么?我们该如何谱写自己的生命之歌呢?世纪老人冰心以澎湃的激情和文字为我们描绘了壮美的生命之图,诠释了生命的真谛,这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散文《谈生命》(板书:谈生命)了解作者(学生根据课下搜集的资料介绍冰心,掌握相关内容:冰心,原名谢婉莹,现代著名女作家。主要作品有小说集《超人》,诗集《繁星》《春水》,以宣扬母爱、自然、童心为内容的《悟》《寄小读者》等。)

二、诵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课文录音,然后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诵读课文,读后谈感受。教师评点:朗读时要注意语调的把握。感情激越处声音要响亮,情调应激昂;感情平静处要读得深沉些。

2、思考:作者把生命比喻成什么?为什么这样比喻?

3.、理清行文思路 小组合作探究:本文一气呵成,思路清晰,章法严整。请说说你对文章思路的看法。讨论交流,小组代表发言。

明确:全文大致可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层:仅一句话,“我不敢说生命是什么,我只能说生命像什么”。这是全文的领起句,也是思路的起点,提示话题,引起下文。

第二层:从“生命像向东流的一江春水”到“也不敢信来生”。描写生命像春水东流的状况。

第三层:从“生命又像一棵小树”到“也不敢信来生”。描写生命像一棵小树成长和衰亡的状况。

第四层:从“宇宙是一个大生命”到结尾,总结上文,抒发感想,阐发哲理。

三、精读探究,合作学习

1、生命如“一江春水”“一棵小树”,“春水”和“小树”在成长过程中分别经历了哪几个生命历程或哪几种生命状态?有怎样的特点?暗示了怎样的人生历程、人生状态?由此你想到人在成长的过程中应具有怎样的心理品质、情绪状态?(生四人一组,推选一人读文或齐读,读后讨论并推举代表回答。课件展示以上问题。)

明确:“春水”“小树”始而渺小、微弱,继而强健、壮大,终而归于消亡,期间顺利与曲折、幸福与痛苦相生相伴;“一江春水”的生命历程具有曲折和大起大落的特点,“一棵小树”的生命历程则显得平静而温柔一些;人生亦是如此,出生、成长,期间经历无数的幸福、痛苦,时而顺利,时而曲折,直至死亡;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应该积极进取、开拓创新,敢于面对困难,正视生活中的幸福与不幸,快乐时微笑,痛苦时亦能微笑,不屈不挠,奋斗不息。

2、“生命是什么”与“生命像什么”只有一字之差,作者为什么对前者“不敢说”而对后者“能说”呢?根据文意说说你的理解。

明确: “生命是什么”涉及生命本质的终极回答,而“生命像什么”是文学性的表述。借助通俗易懂的比喻作答,使行文更容易选择切入的角度,引出下文对生命过程的形象化描绘,便于作者抒发对生命的独特感受。

四、品读赏析,质疑问难

(一)师:文章有很多精警语句,你感受最深的有哪几句?找出来,读后,谈谈感受。(生速读文章,找出感受较深的语句,读后,随便谈感受,师可适时补充。)

课件出示重点语句:“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和痛苦是相生相成的”;“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快乐固然兴奋,苦痛何尝不美丽?”;“愿你生命中有够多的云翳,来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

(二)生速读,提出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师生共同解决。例:1.最后一层在全文结构和表达主题方面起什么作用?

(最后一层是议论,从表达主题方面说,在前文对生命的现象作比喻性的充分描写之后,再点明生命的意义、阐明文旨、深化主题;从结构方面说,起着总结全文的作用,由于文章具有哲理性、议论性的特点,所以最后一段具有作结论的性质。)

2.全文的感情是怎样变化的?感情基调是什么?

(本文表达的感情是丰富多样的。细说起来,随文章的展开,感情呈起伏变化。文章描写一江春水是充满激情,从“愤激”“怒吼”“奔腾”等词语可以读出这种感情来;继而面对种种境遇,心情是快乐的、平静的;最后描写春水到了大海,表达的心情更是平静的,没有快乐,也没有悲哀。描写一棵小树则略有不同,一开始充分喜悦,充满希望,继而是“宁静和喜悦”,最后冬天来临,叶落归根,则怀有超乎寻常的平静,没有快乐,也没有悲哀。尽管全文的感情有起伏变化,但总的说来感情基调是积极乐观的,作者借此文宣示一种健康、进取的人生观。)

五、拓展延伸拓,巩固新知

谈谈你对生命的本质的认识?学生讨论并自由发言。

示例:生命的本质和规律,在于蓬勃成长,奋勇前进,任何力量也无法阻碍它、压制它。

生命始而渺小、微弱,继而强健、壮大,终而归于消亡,其间幸福与痛苦、顺境与逆境相伴相随。

生命的道路是曲折的,要经历种种磨难,其间有痛苦也有幸福,痛苦也上一种幸福。

生命存在于运动之中,生命的过程是进取、斗争的过程。

六、课堂小结

本文用充满哲理的语言,对生命过程进行了形象的描述,表现了作者对生命本质的认识。生命需要流动和生长,我们要享受快乐,但不回避生活中的痛苦和艰难。同学们,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我们应该珍惜这仅有的一次生命,幸福是人生,不幸亦是人生,经历了风雨的洗礼,生命方能放出的真正光彩。希望我们每一个同学都珍惜生活,感谢生命,每一天都过得充实而自信。

七、课堂检测

你认为生命像什么?为什么?请用一个比喻句表达出来。

八、作业布置

学了本文,同学们对生命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请写一篇读后感,结合实际谈谈自己对生命的认识

第二篇:《谈生命》教案

《谈生命》教案

《谈生命》教案1

一、导入

板书“生命”两字。问:同学们,看到生命两字,你们立即会联想到哪些词语、景物、或者句子。

那有没有看到过关于生命的一些感人画面呢?(讲解电影《可可西里》藏羚羊的被猎杀画面,营造有关生命的沉重氛围)

师:所以说,生命自古就是一个深刻的话题。历代文人墨客都会谈到生命,认为它是一种伟大而又神秘,丰富而又奇妙的东西。不同的人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来阐释它的内涵。那么,生命的奥秘到底是什么呢?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世纪老人冰心先生的散文《谈生命》(说话时故意把重音放在“先生”两字上,引起学生质疑)

二、教学过程

1、朗读课文,感受冰心散文的优美。(齐读)

2、圈划几个重点字词,强调读写并解释意思:

巉岩 骄奢 挟卷 休憩 枭鸟 荫庇 芳馨 怡悦 清吟 云翳

(分析后请学生把每个词语齐读两遍)

3、明确目标:分四个步骤学习文章

4、首先,初读,感受文章的美感

师问:文章美不美?你能说一说美在哪里吗?用这样的句式,比如。。。。。。美,从哪些句子看出来的?

(让学生自由回答)

5、思路引导:找出作者在文中把生命比成了什么?可见有生动的比喻。那除了有比喻这一修辞以外,还有其他修辞吗?并找出相关例句。可见全文运用到了多种修辞,多处修辞,最大的作用使语言达到什么效果?(语言生动形象,具有美感)

6、思路引导:作者具体描写生命像一江春水的时候整个流动的过程就是一副完美的图画,写像一颗小树的时候,树的成长历程又经历了不同的景色,情景交融,又是一副画面。这种画面的效果在文学上叫作什么?(意境美)

7、最后,比完江水,比完树,冰心又怎么样了呢?谈论了自己对生命的看法和感悟,这是讲道理,讲自己的人生观。而这种深刻的道理叫什么?(哲理美)

8、归纳全文的三大美:语言美、意境美、哲理美。第一步教学完成

9、按以上三大美得特色把全文划分三个层次。然后重点品味“生命像一江春水”。(学生齐读)

10、提问:感受“一江春水”的生命历程,喻示着人生命历程的哪些阶段?(逆境、逆境中的奋斗、顺境、以及困难过大或环境过于安逸时想放弃但仍坚持前进,永不止步等阶段)

引导学生挖掘语句进行品味。品中读,读中品

11、最后,“一江春水”由“一滴水”汇成奔流入海,完成了整个人生的旅程,那么它归入大海后的这几句话有说明了什么?

12、这就是人生的过程,曲曲折折,生生死死。那么这一江春水的生命历程你可以看出作者对生命本质有着怎样的认识?

(生命是由无到有,由小到大,最后消亡。其中有顺利与挫折,有幸福与痛苦。生命就是一个不断进取、勇于斗争、永不停息的`过程)

13、第二步教学完成,引导学生按以上的方法和思路自读品味“生命像小树”,感受这又是一个怎样的生命历程?(从出生、少年、中年、老年到最后落叶归根的过程,表明生命是一个痛并快乐的过程)

14、思考:那么,小树在最后死亡的时候,作者也用到了一个句子:“大地庄严地伸出臂儿来。。。。”为什么同样的句子要重复两遍呢?(强调丰富多彩的生命过后,面对死亡的冷静与坦然)

15、较阅读:让学生思考“一江春水的生命历程”与“一棵小树的生命历程”之间有什么异同?

16、适时表扬,巩固赏析。第三步教学任务:既然冰心老,比喻句来诠释一下,你对生命的理解。

17、齐读文章结尾部分冰心对生命的感悟,体会几个富有哲理的句子。像“要记住: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入海,不流动的便成了死湖;。。。。。”、“愿你生命中有过多的云翳,来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

18、以上冰心对生命感悟的语句,体现了冰心对人生的一种怎样的态度?(坚强乐观、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三、延伸积累

让学生任选其一,完成练习:

19、请学生谈谈,学完课文后关于人生观、价值观的一些收获。

20、如此优美的散文,你能否从中找一找自己喜欢的词语或者句子。可以从多方面加以点评,也可以不点评,背下来,做语句的积累。

四、总结

师:学完这篇课文,其实我们得到的是一种至美的艺术享受。生命是珍贵而又短暂的。在我们的人生中,快乐与痛苦相辅相成。但需要我们奋斗不息,才能成就美好的人生。就像现在的你们,十几岁的生命如此年轻,还有大半的生命要走。为了让以后的生命灿烂。请珍惜和把握好现在吧。好好奋斗,同学们。最后,八个字送给你们“酸甜苦辣都有营养,成功失败都有收获!”

《谈生命》教案7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树立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观念

2、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理解能力。

3、熟读、背诵精美的篇段。

教学重点:

树立珍爱生命的观念

教学难点:

品味、探究精妙语言的内涵

《谈生命》教案2

【设计意图】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本课就是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设计的。通过感知结构、探究内容、品味语言三个板块,巧妙地引导学生深入作品的意境、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悟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使学生受到思想、精神上的陶冶,从而获得人生的有益启示。

【教学目标】

1、体会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

2、体会作者的思想和情感,把握其感情基调。

3、体味作品蕴涵的哲理,树立对生命的正确认识。

【教学重点】

1、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感受文中鲜活的形象。

2、揣摩重要语句或段落,理解其哲理意蕴。

【教学难点】

感悟作品的情感基调,领悟作品的哲理意蕴。

【教学方法】

朗读、讨论、点拨、品味。

【教学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生命是什么?生命是奔腾不息的一江春水,是顽强生长的一棵小树……生命,犹如一只万花筒,它的形态和色彩变幻多端,瑰丽多采,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曲韵律悠远的生命咏叹调吧!

大家已经初步预习了课文,大家能否谈谈初读课文的感受?

你觉得本文是什么体裁的文章?(议论性的散文。争论“谈”。这种文章我们并不陌生,比如“敬畏生命”就是。虽有理性化的总结,但以感性化的描写为主。)

散文最大的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你觉得学习这类文章我们一般从哪些方面入手?(结构、内容、语言及情感、哲理等等)

好!这节课我们就择要分析这些问题。

二、初读课文,感知结构

你已浏览了全文,你看本文在形式上和其他散文有什么不同?(通篇只有一大段,点拨:或许这也是作文形式创新的技巧之一吧)尽管只有一段,但它的内在结构思路却是相当清晰的,能否找到一些相关的语言标志词予以说明。

说明:正是这些句子,把散的内容编织在了一起,成为有机的整体。由此我们可以把文章划分为一篇三段式的散文诗。下面我们就来品味这首散文诗。

三、小组合作,探究内容

1、作者开篇说:“我不敢说生命是什么,我只能说生命像什么”,作者认为生命像什么呢?(一江春水、一棵小树。勾画这两个比喻句)。下面,我们分两组来研读“水和树”这两部分。(各自小组完成,同桌学习)

展示要求:

⑴ 一江春水:

① 作者为什么把生命比做“春水”?与一江春水有哪些相似?

② 勾画出表现春水力量的动词,表现春水性格情趣的形容词,反复朗读品味其“流动”。

③ 四个“有时候”说明了什么?象征了什么?四个“再”塑造了春水怎样的形象?

④ 试用自己的话描述这个过程。

⑵ 一棵小树:

① 作者为什么把生命比做“小树”?与小树的生长又有哪些相似?

② 勾画出体现小树生命力量的冲动与奋进的动词,体现小树勃发的生机,恬淡从容的形容词,反复朗读品味其“生长”:小树在生长中有哪些方面的“快乐”?

③ 按什么顺序展开的记叙描写,象征了什么?

④ 试用自己的话描述小树的生命历程。

2、教师提问:

这两节的末尾都重复了这样两个句子:“他消融了,归化了,说不上快乐,也没有悲哀!”、“然而我不敢说来生,也不敢信来生!”,这仅仅是机械的重复(反复)吗?该怎样理解?(这是一种特殊的感受,常人或许认为死亡是痛苦和悲哀的,但作者超越了这些,是一种异乎寻常的境界和高度;强调今生今世要奋斗,要前进,要成长。)

小结:至此,作者虽然说“我不敢说生命是什么”,其实,作者在文已经做了回答,那就是:生命是:诞生于自然,最后又回归自然,是战胜自然,享受欢乐,不停地前进。在这两个部分,作者是按照事物自身的规律来展开对水和树的具体描写的:

生命像(朗读这两部分)

3、作者将生命形象化为“水和树”这两种具体的形象,通过他的描绘启示了什么道理?(意在表明什么?)

点拨:

形象 “形散”

喻 (不管是快乐,还是痛苦)

“神聚”:享受生命

道理:人生不可能永远一帆风顺──快乐和痛苦相生相伴──感谢痛苦、感谢云翳──积极的人生观。

既然这样,作者是怎样认识自己的生命呢?

4、朗读第4层,看看作者对生命有怎样的认识,勾画其中你认为重要的句子,初步体会其含义。(同桌互查)点拨:作者有哪些重要的认识?(相机板书:快乐和痛苦相生相伴──感谢痛苦、感谢云翳──表达了积极的人生观)、(小结板书:形散、神聚等内容)

四、美点寻踪,品味语言

这个问题我们在前面的分析中已经涉及到,在这里就仅以B中勾画的句子作为重点。(小组解决,还是教师引导解决?)

在这里,教师以书后练习三中的两个句子为例,作简要分析。

1、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和痛苦是相生相成的。(揭示了作者对生命本质怎样的认识和体验?)

(浅析:生命中快乐和痛苦是辨证统一的,快乐和痛苦是生命中的两种基本旋律。)

2、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作者为什么这样说?能否改一个字,使表意更准确?)

(浅析:快乐固然要感谢生命,但痛苦未尝不是我们宝贵的财富,因为生命让我们承受了人生特有的愉悦和美丽。能否举例加以说明;“也”改为“更”似乎更好。)

五、总结

由此可见,作者对生命本质的认识,决不是一般的认识,你怎样理解题目中的“谈”?

浅析:作者是在经历了百年的沧桑(1900~),备尝生命的酸甜苦辣以后的.“体验”,它不是一般的漫谈,而是作者的严肃思考和认识。最后,我想用普希金的一首小诗来结束我今天的讲课: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普希金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不要悲伤,不要心急!

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

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

现在却常是忧郁。

一切都是瞬息,

一切都将会过去;

而那过去了的,

就会成为亲切的怀念。

最后,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像冰心奶奶的祝愿一样:应该有一个多姿多采的人生!

六、作业布置

1、收集有关“生命”或“人生”的古诗词、名言警句五条。

2、仿写:“生命像……,愿你的生命……”的句式写一句哲理性的话。

3、比较阅读第4层与《敬畏生命》(8~10段),加深对生命本质的认识。

【教后反思】

本课教学,充分挖掘了课文内涵,准确把握作者的意图,采用了散文诗式的教学处理,使上课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分组合作学习则提高了课堂的效率,增大了课堂的容量。

《谈生命》教案3

【教学依据】

《谈生命》是一篇优美的散文,蕴涵着深刻的哲理。文中时有深刻精当的议论,但又不是理性的直说。老作家把词语概念还原成具体的物象“春水”“小树”,将“生命”理念形象化,描绘出一幅幅生命的图画,创造出了景、情、理和谐相融的意境,将抽象的“生命”人格化,将生命流程物象化,抒情议论交融,把读者引入联想和想像的艺术境界,让我们从这些可视可感的画面中去领悟认识“生命”到底是什么。

全文兼具感性化和理论化的特点,作家通过对丰富多彩的生活的感悟,抒发了热爱生命,并在新鲜的感觉中寻求哲理,以深刻的思考,揭示了生命的辩证法:一方面肯定生命可以再生,一方面又否定生命的“轮回”说,对待生命的认识也是辩证的:“说不上快乐,也没有悲哀”。一方面认识到人的生命和宇宙相比是卑微、渺小的,一方面又认识到社会宇宙是由一滴一叶的小生命合成的。作者没有人生苦短、及时行乐的悲音,“在生活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全篇洋溢着一派乐观,豁达的昂扬向上精神。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揣摩词句,理解作者对生命本质的认识,体会语言特点,积累语言素材;

2、过程与方法:

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感受“水的流程”及“小树的成长历程”;配合远程资源,引导学生充分阅读文中的词、句、段,实现景、情、理和谐相融。

3、情感与态度:

认识生命的客观规则,豁达乐观地对待生命中的一切,包括快乐和痛苦。

【教学方式】

本文是一篇优美的散文,同时又蕴涵着深刻的哲理,要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朗读方法,展开联想和想像,揣摩品味哲理性很强的关键语句,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谈出自己的独特理解,培养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1、采用多种阅读方法,注意传授学习方法。本课采用“朗读──整体感知全文;精读──把握作者思路;品读──领会文章主旨”的方法解读课文。

2、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像,感受文中鲜活的形象。

3、注重自主、合作、探究,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结合文中哲理,谈出自己的独特见解,表达自己的人生信念。

4、听、说、读、写相结合。联系自己的体验和对生命的认识,用鲜活的形象诠释自己对生命的理解。

【重点、难点与处理策略】

重点:加强对生命的体验,丰富人文素养;

难点:训练学生的形象思维,感受文中鲜活的形象;训练学生的理性思维,揣摩文中的哲理性句子。

处理策略:运用远程资源,努力创设情景、增强理解的'形象性;重视联想和想象、思考和领悟,重视学习中的合作。

【教学设计】

一、展示图片,激情入题

导语:同学们,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有人说,人生苦短,应及时行乐;有人说,生命无限,当创新无限;解放军战士雷锋有句格言: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可见,每个人对生命的认识都有着不同的选择和回答。今天,我们循着冰心老人的笔触一起来探讨这个共同的话题:《谈生命》。

1、认识作者

师:提起冰心,这可是我们的老朋友了,以前我们曾学过她的哪些作品?(抽生答)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有关冰心的常识吧(点灯片,抽生读),冰心原名叫什么?会写吗?

生:写出冰心的原名——谢婉莹(抽生上黑板书写)。

师:以前我们曾随冰心那漂泊无依的《纸船》深情的呼唤祖**亲,也曾同颇具异域风情的《观舞记》走进舞蹈艺术的殿堂,今天,我们从《谈生命》一文中去认识人生的轨迹。

2、观看媒体,感悟生命的形式:种子的萌发、小草的滋生。

生:认真观察,仔细感受。

师:说说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生:畅谈感受。

[设计意图:媒体的出现,例举了“生命”现象,增强了理解的形象性,加深了学生对生命的认识,可让学生的思维顺利进入文章的字里行间。]

二、读写结合,感悟生命

1、整体感知,明确意图

导语:生命的世界,伟大而神秘,丰富而奇妙、朴素而美丽。一颗的心脏的跳动是一个生命,一粒种子的滋生是一个生命,一丛小草的萌发也是一个生命。从文中来看,生命在冰心心中是什么?

师:我不敢说生命……,我只能说生命像什么。大作家的冰心为什么有这种说法呢?不敢说生命……只能说……,大家揣测一下原因。

生:讨论、交流。

师:在作者心中,生命究竟像什么呢?

生:生命像向东流的一江春水,生命像一棵小树。

[设计意图:揣摩“我不敢说生命是什么,我只能说生命像什么”这句话,可让学生领悟作者的写作意图,明白文章语言上形象性、暗示性的特点。]

2、品读“生命如一江春水”

A、品读“一江春水”的流程

师:哪些词句显示了水流的特点?用笔勾画出来。

生:快读、查找、勾画。

师:说说这些词语显示了水流与人生怎样的特点?能抓住一个词或几个词谈谈吗?

生:交流……

[提示:抓住“曲折”“冲倒”“挟卷”“享受”等词语体会生活道路的艰难曲折、生命力量的不可阻挡、生活态度的乐观豁达。]

师:(总结)通过以上内容的感悟,我们知道了一江春水经历了这样的行程,他的前身是——冰雪(生答)——起于“弱小”,他合成一股有力的——洪涛(生答)——发展“壮大”,最后这江春水归融到大海的怀抱,他消融了,归化了,说不上快乐,也没有悲哀!——归化。

B、品读“有时候……”

导语:这是水流的全过程,也是生命的全过程。这流程中难免激流险滩、洪波荡漾,但这流程中也有斜阳防草、晚霞新月,还会偶遇夹岸桃花,接下来,作者用了四个“有时候”展示了水流中的种种情况,谁来给大家读一读。]

生:朗读四个“有时候”

师:听了这段文字,内心里有什么感受呢?

生:(甲)任选一句感受,并带着这种感受朗读句子;

生:(乙)再选,再感受,再读;

……

[生读句时应加强阅读的指导:如挫折面前,能坚定、有力点吗?快乐的时光面前,舒缓一些、自豪一点吧!身处逆境、更需要气势、力度。幸福涌来之时,我们应陶醉一点、警醒一点!并适时点评。]

师:(小结)以上内容展示了生命的过程:从涓涓细流到奔流不息;从一马平川到激流险滩;从叮咚作响到惊涛拍岸。虽有百川到海的悲壮,但也少了生命历程的丰富和面对生命消亡的坦然。这过程,是多么曲折,多么复杂,又是多么难以捉摸!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一组图片,感受这曲折、复杂、多变的过程吧。]

生:观看图片,选图感受。

师:引导学生加强水流和人生联系的认识。

师:(总结)一江春水滋生于高原雪域之中,一路流淌、奔腾、汹涌,既有美丽的浪花,又有让人不可捉摸的漩涡,这就是我们生命中痛苦而快乐的全过程。在此,我希望同学们在自己的人生之旅中,能痛并快乐着:和风细雨中要直步人生,乱石穿空时,须坦然面对,不要说来生,也不要信来生,能由小溪而大海的人生就是一个完整的人生。

[设计意图:①揣摩词、句、段可以体会本文丰富而起伏的感情;②理性的文字赏析加上感性的图片展示,让学生的认识从朦朦胧胧过渡到了明明白白的,远程资源的点睛之妙也自在不言之中。]

3、品读“生命如一棵小树”

导语:接下来,我们从一棵小树的成长过程中感受我们生命历程的平静与温馨,下面我们找位同学来读读小树成长的四季吧。

生:朗读小树成长的“四季”……

师:这段文字重点写了什么?小树的四季,和我们的人生有怎样的对应关系呢?

生:小树的四季就是我们人生的童年、中年、老年,暮年。

师:人生之旅,生命如歌:无忧无虑的童年,承前启后的中年,硕果累累的老年,叶落归根的暮年,这多像一棵树啊!(点灯片)

生:观看、感受、交流。

师:结合学生的感受,引导他们与自己的生活实际相联系,适时发问,勾起学生的生活感悟,深化与人生的联系:

如学生谈到“落叶枯树”时,可提问:假如这树就是50年、60年之后的你呢,怎样想?——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4、仿写训练加深印象

师:冰心用形象的比喻,将生命过程比喻为一江春水的奔流历程、一棵小树的生长经历,用春水、小树来象征生命。我们来仿照这种方法,选取一个事物来比喻生命,写出你对生命的思索与探询。

生:生命像小说,不在于长而在于精。

生命像品茶,品味时,有时有淡淡的苦味;有时有淡淡的清香。

生命像浪花,有风平浪静,也有惊涛骇浪。

5、众人谈生命

师:生命中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的,除了作者在文中展示了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外,许多名人也说出了对生命理解,你能说出一些吗?

生: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

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泰戈尔

生命是可爱的,但寒冷的寂寞的生,却不如轰轰烈烈的死。——巴金

人只有献身社会,才能找出那短暂而有风险的生命的意义。——爱因斯坦

6、体验感悟

师:在生命的过程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意想不道的困难,面对这些,你是怎么认识的?

生:豁达乐观地看待这些困难。

生:用不息的奋斗去克服这些困难。

7、比较思维训练

师:课文后附了冰心写于1985年的散文《霞》,这篇散文与课文的写作时间相距近四十年,其间我们国家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作者也由中年人变为老年人。将两文作一比较,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课文,把握作者的人生态度、人生观念。读后请说说两文有什么相似与不同。

生:主题大致相同。都强调“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和痛苦是相生相成的”。

生:也有不同,课文的情调更加激昂一些,《霞》更加平和一些。

三、课堂练笔,加深对生命本质和规律的认识

师:生命虽然短暂,但是多姿多彩。有云淡风轻,也有阴霾蔽日;有温馨浪漫的欢乐,也有刻骨铭心的苦痛……冰心老人认为生命像向东流的一江春水;像一棵小树,那么你认为生命像什么呢?请用一个比喻句诠释你对生命的理解。

学生展示:

生1:生命是一粒种子,坚强地萌发,倔强地生长。

生2:生命是一本书,丰富而有内涵。

生3:生命像品茶,品味时,有时有淡淡的苦味;有时有淡淡的清香。

生4:生命像浪花,有风平浪静,也有惊涛骇浪。

生5:生命是一场春雨,出来就蓬勃,悄悄地滋润万物。

生6:生命是—张白纸,靠我们用双手去涂抹斑斓的图画。

生7:生命像路,有时平坦,有时崎岖,这样才缤纷。

生8:生命像一场戏,有悲欢离合也有喜怒哀乐。

……

师(小结):同学们回答的很好,把握了生命的规律与本质,也获得了对生命独特的情感体验。恩格斯说,生命是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世界(地球)是因生命而精彩,而在生命创造的精彩中,人类的生命更具有其独特的价值,我们要珍爱所有生命,更要珍爱我们人类的生命。

最后愿同学们在生命的长河中,鼓起奋发向上的风帆,驶向成功的彼岸。

四、(作业)联系实际,体验反思

作者说: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和痛苦是相生相成的。……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意想不道的困难,如:父母突然下岗,家中经济陷入困境;你已经尽全力了,可学习成绩仍无明显改善;你想和同学搞好关系可大家都不理解你;你遭受到突然的打击和挫折……面对这些,你是怎么认识的?

请任选一个角度,恰当地用上我们本节课所学的富有哲理的精警之句,写一段200字左右的话。

五、教学反思

1、本文是文质兼美的哲理散文,引导学生和文本对话,品味优美的语言文字,从而达到领会文章主旨的目的。评点式学习方法的运用无疑是一润滑剂,给课堂注入了生机与活力。学生联系个人感受,进行独立思考和领悟。

2、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的影响深远,设计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真正发挥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

3、注重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互相启发对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的认识,加深对生命本质和规律的认识,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升了师生的精神世界,丰富了人文素养。

4、拓展延伸,讲练结合,在领会文章主旨的同时,培养学生感受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感受语文学科以情育人,以美怡人的目的,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当然这节课还有许多不足之处,容量过小、教学的节奏感较慢、缺少朗诵等。

5、这节课的设计中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6、教学方法的选择能为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服务。培养了学生阅读与写作的能力。在教学中逐步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达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而且了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谈生命》教案4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⑴把握文章的脉络,理解文章的主旨。

⑵了解作者含蓄而深沉的感情。

⑶领会象征手法的运用,体会本文用形象的比喻表达深刻的思想。

2、情感目标:

⑴自我反思,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对待人生。

⑵认真生活,让自己的生活更充实、有意义。

3、能力目标:

⑴培养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⑵培养赏析优美语言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

⑴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⑵把握文章的脉络,理解文章的主旨。

2、难点:

领会象征手法的运用,体会本文用形象的比喻表达深刻的思想,培养赏析优美语言的能力。

【教法与学法】

1、讨论法、情境教学法、练习法。

2、整体感知法、探究学习法。

【课堂教学设计】

能力的训练是循序渐进的,本着这一原则,本课设计为三个环节:感受生命──描绘生命──装扮生命。分两课时完成(第一、二环节为一课时,第三环节为一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感受生命

一、导入

生命,是我们最熟悉的,却也是最难以说清的。我们常常因为生活中经历的挫折和失败而倍感生命的无奈,那么,我们的.生命是不是因为有了挫折和失败就变得晦涩了许多呢?今天我们就来跟随冰心探讨关于生命的话题。

二、讲授新课

1、作者介绍:

冰心:原名谢婉莹,现代作家。作品:诗集《繁星》《春水》散文集《寄小读者》。学过她的《繁星·春水》,作品主题:母爱、童心、自然。

2、字词学习:

巉岩清吟骄奢荫庇芳馨怡悦丛莽云翳

(指名读音释义,后齐读掌握。)

3、粗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默读课文,概括课文大意,自行提出疑问,其他学生帮助解答,解答不出的,讨论交流,再由教师引导解答。

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有:

⑴文中把生命比作了什么?为什么这样比喻?从几方面来写?语言上有没有明显的标志?这些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明确:把生命比作了“一江春水”“一棵小树”;

这样就把抽象的事物,通过形象的比喻使其具体化,容易理解。

分三层来写(生命像水;生命像树;生命的本质)

语言标志:

A、不敢说……也不敢信……

B、不敢说……也不敢信……

这两句话把全篇内容有条理地穿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而且概括了主旨。

⑵画出文中关键性的句子(即体现主旨的句子):

(此问题也可由教师提问,学生讨论后回答。)

明确:“要记住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和痛苦是相生相成的”“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

⑶学生齐读关键句体会。

4、范读课文,局部探究。

⑴指名朗读文章第一层(从开头到“然而我不敢说来生,也不敢信来生”)其余学生听读并思考以下问题:

①作者把生命比作“水”抓住了“水”的什么特点?你觉得它和生命的共同点是什么?

明确:根据水的自身规律展开描写,水象征生命长河,主要描写水的流淌过程,写出了水的复杂、曲折、多变。作者笔下的水和人的生命规律是一致的。人生没有绝对的幸福与不幸,欢乐与痛苦,顺境与挫折,成功与失败,它们都是相伴而行,相生相成的。

②文中四个“有时候”领起的句子,分别描绘了“生命”历程中哪些阶段和景况?

明确:

A、指生命遇到险阻和困难时,与其抗争,最后战胜险阻;

B、指生命历程中一帆风顺,一切顺心如意、美满幸福的时光;

C、指生命忽遇重大打击后更加坚强和不屈;

D、指生命中的困乏和劳累时,求进的力量催促自己奋进。

③生活中不总是一帆风顺的,面对生命中的挫折和失败,你该怎样做?

(不规定具体答案,学生可以畅所欲言。)

⑵学生可以通过小组讨论共同探究以上问题,然后说出自己的理解,相互交流。

⑶用分析第一层的方法自己分析第二层(“生命像树”)

①作者把生命比作“小树”,那么,生命和小树有哪些相同之处?

②本段从哪几个方面说的?(出生、中年、晚年)

③找出喜欢的句子,加以赏析。

第二环节:描绘生命

一、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加以赏析

1、首先学生再读课文,找出喜欢的句子。

2、同桌之间讨论,交流看法。

3、指名回答,然后全班交流。教师引导,加深认识。

例如: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入海,不流动的便成了死湖;不是每一粒种子都能成树,不生长的便成了空壳!

赏析: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要想充实地度过人生,关键在自己。尹小星的实例证明,人可以没有健康的体魄,但是不可以没有健康的意志。每个人,只要努力就会有充实的人生。

二、思考

你觉得生命还像什么?展开思想的翅膀,体味生命。(培养学生的联想和想象的能力。)

教师展示有关图片,帮助学生开启想象。

(枝头绽放的花朵,走向成熟的果实,钻出硬壳的嫩芽,晶莹剔透的露珠……)

注:要找出喻体,还要说出为什么?(即适当描绘)

第三环节:装扮生命

1、仿照课文的思路和语言,写一段话,表达你对生命的感悟。

生命像……

例:

生命像是夜空中的一颗璀灿的流星,虽然只是短暂的一瞬就永远地消失了,却为人们留下最亮丽的光华。

小草的生命像平静的流水,缓缓地、平静地度过它短暂的一生。它没有辉煌的生命,只因它的平凡。只有当它破土而出的一瞬,我们才感到它的伟大。

燕子的生命像回旋的水波,南来北往、年复一年。但在这水波中,时而也会翻出几朵浪花,使它的生命中也荡漾着几颗跳动的音符,让我们可以谱成欢快的乐章。

每个生命都像是一条小船,有的在历经了风雨之后而沉没,有的承受住了惊涛骇浪而满载而归……同样的出生,同样的环境,只因不同的思想,不同的态度,从而产生了不同的结局。这就是世界,它就像是一片汪洋,因为有了无数的生命小船,而变得更精彩。

2、学生再读精彩段落后,讨论构思后,指名说思路,共同评析。

3、学生写作。

4、学生读自己的作品,师生共同赏析。(以肯定为主)

5、小结:

如何让自己的生命更美丽,更充实,不是仅凭口头上说说就可以的,更重要的是在生活中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实践,所以我们应当感受生活,不仅要感受生活中的甘甜,也要感受生活中的苦涩,相信我们只要用心,生命就会变得更美!

《谈生命》教案5

学习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2.理清文章内容,把握作者情感脉络,明白作者寄寓的人生哲理。

3.加强生命体验,丰富人文素养,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教育。

教学重点:

1.理清层次

2.品味语言

3.把握主旨

预习提示:初读课文积累字词了解作者感知内容

一、导入新课

教师:“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这两句古诗中含有我国一位现代女作家的名字你知道是谁吗?

教师:你能知道她名字的深刻用意吗?

教师:冰心的确是一位冰清玉洁的作家。谁还了解更多?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补充介绍。

1.作者介绍

冰心(1900~),原名谢婉莹,现代著名女作家。1910月5日生于一个北洋水师的军官家庭,福建长乐人。五四运动爆发时,满腔热情地投入青年爱国运动,并以写“问题小说”而引人注目,作品多涉及教育、男女平等、报国、婚姻家庭等问题。在此同时,还写了许多清新隽美的小诗,其诗集《繁星》《春水》是这一类作品的代表作。其文笔隽逸,艺术精巧。冰心最喜欢的文学形式还是散文,其散文立意新颖,构思灵巧,独成一体,被当时读者誉为“冰心体”。冰心的主要作品有:小说散文《超人》《往事》,诗集《繁星》《春水》,散文集《小桔灯》《寄小读者》《再寄小读者》《三寄小读者》等。

二、检查预习

①生字注音

云翳yì 巉岩chán羞怯qiè心魂惊骇hài休憩qì骄奢shē

枭鸟xiāo荫庇(yìn)芳馨xīn朔风shu丛莽mǎng

②词语积累

巉岩:高而险的山岩。一泻千里:形容江河水流迅速。

惊骇:惊慌害怕。休憩:休息。

荫遮:枝叶遮蔽。骄奢:骄横奢侈。

喧闹:喧哗热闹。清吟:这里指清脆地鸣叫。

枭鸟:猫头鹰之类的鸟。荫庇:大树枝叶遮蔽阳光,比喻保护.照顾。

芳馨:芳香。丛莽:大片茂盛的草。

叶落归根:比喻事物有一定的归宿。云翳:阴暗的云。

三、研读课文

教师提问:

本文把生命都比做什么?为什么这样比喻?

.小组讨论,展示交流

①“一江春水”经历了哪些生命过程的体验?(可用文中的关键语句回答)这些体验有无先后顺序?从中你领悟到什么道理?

“一江春水”经历的生命过程的体验:有时候他遇到巉岩前阻,他愤激的奔腾了起来,怒吼着,回旋着;有时候他经过了细细的平沙斜阳芳草里,静静的流着,低低的吟唱着;有时候他遇到暴风雨,使他心魂惊骇,他暂时浑浊了,扰乱了;有时候他遇到了晚霞和新月,这时他只想憩息,只想睡眠,而那股前进的力量,仍催逼着他向前走。

所描写的几个“有时候”的情况,从事物性质和发生的状态来看,不分先后阶段,即不与人的生命历程的阶段一一对应。

这些情况喻示着人的生命历程中的几种状况,显示了人生的丰富多彩:人生总是幸福与苦难.顺利与曲折相伴而随的。

“一江春水”“一棵小树”是比喻性的'说法,描述它们的行进和生长现象,其实是生命的历程,生动形象,蕴藉含蓄,给人以审美的享受。

②通过“一棵小树”的经历,使我们得到哪些启示?

几个连续的阶段,勾画着或喻示人的生命历程,生命的规律就是从渺小微弱,继而强健壮大,最终归于消亡。生命始终向前发展,这是任何力量都不可阻挡的。

四、拓展延伸

启发学生谈话与想象,进一步领悟生命的真谛。

生命还象什么?为什么?

学生畅所欲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五、小结:我的阅读体验是:(学生谈收获,用自己的话概括)

教学反思:

《谈生命》一文是冰心对生命的思考和感悟,教学本文着力点应放在引导学生对生命进行思考,从而获得生命体验。冰心女士散文的清丽,文字的典雅,思想的纯洁,无不在本文有充分的体验。本文的设计既立足于此,但在学生与文本对话时没有随文章展开,而是机械地分析出来,没有达到与作者的共鸣。

《谈生命》教案6

【教学背景】

利用学生画美术作品,调节课堂紧张气氛,同时打开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在一种和谐的气氛中,教授新课。

【教学设计】

1、利用画《风》等图画,调和气氛,让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与想象。

2、通过文章结构的划分方法,让学生掌握文章的框架结构。

3、利用一组图画,展示一江春水的生命历程,给学生以直观的印象,理解课文内容。

4、让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描述一棵小树的生命历程。

5、揭示生命的本质和规律。

【教学目标】

1、运用联想和想象,理解文中一系列形象的含义。

2、体会作者对生命的独特感受。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上课前,老师问一下,咱们班有没有擅长美术的?

老师想请三位同学来完成三幅美术作品──《人》、《风》和《生命》。

为什么《生命》这幅画,同学们画不出来呢?因为,生命是如此的抽象。

今天,咱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生命话题的散文。

二、板题

《谈生命》

冰 心

三、出示目标

既然生命是如此的抽象,那么在学习本文时,就需要同学们运用丰富的联想与想象,来理解文中的形象描写,这也是我们本课的学习目标之一。

1、运用联想和想象,理解文中一系列形象的含义。

2、体会作者对生命的独特感受。

四、分析课文结构

现在,同学们先把课文读一遍,看一下本文的层次结构如何划分,有几种划分方法。

五、分析文章内容

1、既然文章把生命比作了一江春水和一棵小树,那么,谁来把描写一江春水的段落读一下?

2、简评,指导朗读。

3、老师这里有一组图画,同学们来看一下,能否看出描绘的.是什么?(展示一江春水的生命历程)

4、现在,我让一位同学,用课文原话给每幅图画配上解说词。谁来试一下?

5、那么,我们能不能给一棵小树的生命历程也配上一组图画?同桌讨论一下。(不必画出来,只要简单描绘一下画面内容即可)

6、一江春水,从涓涓细流,到波涛滚滚,到平静入海;一棵小树,从破壳而出,到参天大树,到黄叶干枝,落在大地的怀抱,消融了,归化了。

7、顺便问一下,消融了,归化了,顺序能否颠倒?

8、根据一江春水和一棵小树的生命历程,你能否总结一下生命的规律是什么?

开始渺小、微弱→强健、壮大→消亡

9、我们来看一下,一江春水和一棵小树的生命历程,一江春水穿过了悬崖削壁,经历了山岩的阻挡,经过了细细的平沙,遇到过暴风骤雨,也遇到了新月晚霞,而一棵小树呢?他经历了破壳而出,破土而出,有过承受阳光的温暖,在雨中吟唱,也有过受大树的覆压,还经过常变的四时。因此,我们可以说,人生的历程,就是一个艰难奋进的历程。

10、在这段人生历程中──幸福与苦难相随,顺利与曲折相伴。

11、因此,我们说,生命的本质,就是──蓬勃成长、奋勇前进。

12、既然我们了解了生命的规律和本质,那么,你将如何对待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

要相信:阴郁的日子就要过去,快乐的日子就要到来。

要相信:总有云开日出时候,既然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要善于在困境中看到希望,要坚持,要努力,要奋斗,那么,最后,一定会成功。

13、可是,如果在困难挫折面前消沉下去呢?那会是一种什么情况呢?谁能用课文原话来回答我?

14、正是因为世间包罗了种种人,种种情况,所以作者才说: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入海,不是每一粒种子都能都能成树。在这种情况下,同学们,我们每一个人都该好好想想,你,应该选择怎样的人生?

也许,你会说,生活困难太多了,痛苦太多了。可是作者是如何对待这种情况的呢?谁能从课文中找一下答案?

15、在快乐中,我们会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

结束语:生命本身就是困难与苦难相随,顺利与曲折相伴的过程,痛苦能磨练我们的意志,让我们直面痛苦,让痛苦成为我们前进的动力吧。

六、推荐作业

思考一下,在生活中,生命还象什么?仿照文中的语言,写一段话。

【板书设计】

江水 规律:渺小,微弱,强健,壮大,消亡

生命

小树 本质:蓬勃成长,奋勇前进

【教后记】

1、本堂课气氛活跃,学生们能够充分调动联想和想象力,对文章结构把握较准,能够参透生命的本质和规律,并对生命有了独到的认识。

2、在利用想象,描述一棵小树的生命历程中,学生的理解出了偏差,没有考虑到生命中曲折的一面。

《谈生命》教案7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初步理解、评价、鉴赏文学作品;能学会相互合作、相互倾听,并有条理、有创意地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感悟。

2、能力目标:

掌握阅读散文的基本方法,初步领悟作品内涵,获得对人生的有益启示;通过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多角度地体验生命的真正内涵。

3、情感目标:

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获取亲身参与探究的体验,培养自觉探究意识,激发创新的欲望。

【教学重难点】

1、通过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多角度地体验生命的真正内涵。

2、获取亲身参与探究的体验,培养自觉探究意识,激发创新的欲望。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对于生命这个话题,从古至今有不少人进行过探讨,我们中学课本就有不少。其中《生命

生命》一文的作者杏林子她从小就与病魔进行着顽强的斗争,她对生命有什么样的感悟呢?在文中她就借小飞蛾在险境中挣扎求生,小瓜苗从砖缝中长出,倾听自己的心跳声这三件非常寻常的小事谱写了一首生命的赞歌。今天,我们再看看另一位作家冰心先生用什么方式来表达对生命的感悟。(板书

谈生命

冰心)

二、听课文朗读录音,熟悉课文

三、梳理文章思路

四、重点欣赏“生命像奔腾不息的一江春水”片断

五、朗读此片断,再次感受文章的美

【赏评实录】

师:在这里作者要谈生命,但开篇却写到“不敢说生命是什么,只能说生命像什么”,在作者看来生命像什么?

生(齐):像一江春水,像一棵小树。

师:作者抓住春水什么特点来写?是水流湍急?清澈见底?或是奔腾不息?

生:奔腾不息。

师:作者再把生命比作一棵小树,是抓住小树什么特点呢?

生:顽强生长

师:文章的思路很清楚,借生命像奔腾不息的一江春水,像顽强生长的一棵小树来揭示生命。

师:今天,我们先重点欣赏生命像一江春水这部分内容。请同学们齐声朗读,读出感情。

生齐读,声音响亮。

师声情并茂朗读“生命像向东流的一江春水,……一路上他享受着他所遭遇的一切。”

师:读着这句话,大家有什么样的联想、感悟?

生1:人的一生中会遇到很多挫折和困难,但不管怎样我们都应该勇往直前。

生2:我们应以积极乐观的心态战胜人生中的一切艰难险阻。

生3:作者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读起来非常生动。

生4:作者用词很好,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比如“奔腾、怒吼、回旋”等动词,还有“愤激、心平气和”等表心理的词语。

生5:生命是一个进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能因为有了困难或不如意的事就放弃我们的追求,否则我们的生命将毫无意义。

……

师:同学们讲得很好,不仅对内容进行了深入的探究,也对语言进行了分析,分析地很透彻。

师:生命像一江春水,他奔流不息,奔流的过程中他一帆风顺吗?

生:“有时候他遇到巉岩前阻……”和“有时候他遇到暴风雨……”是指他遇到的挫折和困难,“有时候他遇到了细细的平沙……”和“有时候他遇到晚霞和新月……”是指他生命中比较美好的旅程。

师:“巉岩前阻”“暴风雨”都指遇到的.挫折和困难,是否有所区别?“细细的平沙”和“晚霞和新月”呢?请同学们把这四个句子读一读,想一想,然后议一议。

生1:“有时候他遇到暴风雨,这激电,这迅雷,使他心魂惊骇,疾风吹卷起他,大雨击打着他,他暂时浑浊了,扰乱了,而雨过天晴,只加给他许多新生的力量”。这个句子写出了生命就像春水前行时一样,会遇到磨难和挫折,但风雨过后是彩虹,磨难只会丰富人生的阅历。

生2:“暴风雨”所代表的磨难和挫折应该比“巉岩前阻”更加沉重,这种磨难会让人暂时迷失方向。

……

师:春水从发源到奔流到海的过程就是生命的过程;一路上奔腾不息,喻示着生命的过程是进取、奋斗的过程;奔流过程不会一帆风顺,生命也一样,有顺境,也有逆境,有幸福,也有痛苦,而这样的人生才更显精彩。课后请同学们把课上的这些感悟写下来就是读书笔记了。请大家再次朗读此片断。

师:今天我们一起欣赏了生命像一江春水片断,这作为一个示范,课后同学们自读生命像一棵小树片断,做点读书笔记,这是作业。

【教学反思】

这节课上的很流畅、很舒服,学生自主探究、讨论、合作、交流、基本实现了课前的设想,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突破了重点和难点,达到了感悟人生、教育思想的目的。学生对课文内容很感兴趣,在教师的引导下,对作品的认识和体会深入了一层。在课堂上学生发言踊跃,活动面较广,尤其令我高兴的是,学生说出了一些有创意、有个性的见解,虽然不十分正确,但这是他们积极思考的结果,是很珍贵的。

【同行点评】

1、能引导学生讨论,学生能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

2、教学重点突出,条理性强,注重学生口头表达的训练。

【教研员点评】

课堂教学坚持母语教学的特质,立足语言本体教学。关注人文情怀,注重母语习惯,强调情感体验,在听、读、思、议的过程中引领学生体味冰心散文语言的魅力。不过冰心的散文是心灵的笑语和泪珠,应引领学生捕捉文字背后萦绕的情丝,体味作者对生命的解读,如有可能也可将教师自身对生命的解读拿来与学生分享,让师生的阅读生命一同在《谈生命》一文中绽放美丽。

《谈生命》教案8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命的本质,培养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

2、品析、探究含蓄深沉的语言

教学重点:

树立珍爱生命的观念

教学难点:

品味、探究精妙语言的内涵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型:

自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请同学们谈一谈对生命的感受。

人的生命却只有两万多天,我们不禁深深叹息:人生是如此短暂!但是在如此短暂的人生中,我们可以面临许多选择,我们可以选择坚强、勇敢和快乐,也可以选择脆弱、逃避和悲伤,甚至是死亡。

历经一个世纪,饱受百年苍桑的冰心老人对生命又有这样的感悟呢?今天我们来学习世纪老人冰心的《谈生命》。

(二)检查预习情况

1、简介作者:

冰心(1900—),原名谢婉莹,现代著名女作家。冰心的主要作品有:小说散文《超人》、《往事》;诗集《繁星》、《春水》;散文集《小桔灯》、《寄小读者》、《再寄小读者》、《三寄小读者》等。

2、生字、生词交流

(1)、字形字音:

云翳(yì)巉岩(chán)羞怯(qiè)心魂惊骇(hài)休憩(qì)骄奢(shē)枭鸟(xiāo)荫庇(yìn)芳馨(xīn)朔风(shuò)丛莽(mǎng)

(让学生齐读三遍)

(2)字义:

骄奢:骄狂专横;

巉岩:一种陡而隆起的岩石,如悬崖或崖、孤立突出的岩石

怡悦:喜悦;高兴

云翳:阴暗的云

一泻千里:指江河水势奔流直下或比喻文笔奔放畅达

心平气和:指思想或精神平静没有不安或压抑的感情或指抑制或重新克制住了自己的感情;平静下来;

休憩:休息

绯红:深红色

卑微:指地位低下而渺小出身卑微的人;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注意把握朗读技巧)

(1)注意语速、语调、停顿、重音。(2)理解内容,有表情地加以朗读。

1生自由朗读;着重注意朗读时对重音的把握

2挑朗读水平好一些的学生读:大声朗读课文。

3自主探究:思考:本文围绕生命谈了些什么内容?

提示:这篇文章用“一江春水”和“一棵小树”为喻,形象地描述了生命的历程,揭示了生命的本质,表达了珍爱生命思想感情和奋发向上的生活态度。

(四)精读课文合作交流

1、文章结构分析:全文可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我不敢说……像什么”)揭示话题。

第二部分:(“生命像……不敢信来生”)描写一江春水的全部生命历程。

第三部分:(“生命又像……不敢信来生”)写“一棵小树”的全部生命历程。

第四部分:(“宇宙是……结尾”)总结全文,揭示生命的本质。(四)研读课文

2、分组探究课文内容。

方法:将全班分为三个小组,分别探究“一江春水”、“一棵小树”部分;

3、问题探究:互问互答

每个小组就各自探究的内容接受其他小组的提问,并作出解答。

4、问题展示:

“一江春水”部分:

(1)“我不敢说生命是什么,我只能说生命像什么”一句中,为什么作者用了“像”字,而不使用“是”字?

提示:“是”对生命本质的揭示,面“像”则重在对生命外部形式的再现。“是什么”是下定义;“像什么”是文学性的表述,具有形象性、审美性和隐喻性的特点。

(2)“一江春水”在奔流入海的过程中经历了哪些体验?这个过程与生命过程有何相似之处?

提示:可从文中几个“有时候”领起的内容来思考,学生只需从中摘录关键词加以联想即可找出答案。

几个“有时侯”领起的内容和生命过程中经历的各个阶段一一照应。

(3)这些体验有无先后顺序?从中你领悟到什么道理?

提示:所描写的几个“有时候”的情况,从事物性质和发生的状态来看,不分先后阶段,即不与人的生命历程的阶段一一对应。

这些情况喻示着人的生命历程中的几种状况,显示了人生的丰富多彩:人生总是幸福与苦难、顺利与曲折相伴而随的。

(4)“行程的终结”预示着生命的终结,此时你认为“春水”心态是怎样的?

提示:可从文中“说不上快乐,也没有悲哀”看出“春水”的平和、宁静。

“一棵小树”部分:

(1)作者按什么顺序写了“一棵树”?树的一生中有怎样的经历?

提示:生长顺序,

(2)在生命的历程中,小树是如何度过生命的每一个阶段的?

提示:四季的不同状态。可从中摘录关键词语来进行理解。

(3)面对死亡,小树作何反应?

(4)通过“一棵小树”的经历,使我们得到哪些启示?

提示:几个连续的阶段,勾画着或喻示人的生命历程,生命的规律就是从渺小微弱,继而强健壮大,最终归于消亡。生命始终向前发展,这是任何力量都不可阻挡的。

(4)作者为什么反复说“我不敢说来生,也不敢相信来生”?

揭示:学生只要能结合课文内容或自己的体验认识来分析,言之成理即可。比如可以这样的理解:“来生”是一种虚无飘渺的东西,“不敢说”“也不敢相信”传达出作者对“今生”珍爱与重视,这是积极进取的生命观;或者说明生命只有一次,所以应当珍惜,无论经历的是坦途还是坎坷,都应当勇敢面对,细细体会,让自己的人生过得充实而有意义。第三部分问题展示:

(1)请找出这位世纪老人的肺腑之言

提示:“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和痛苦是相生相成的”,“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

(2)这两句话为我们揭示了生命的真谛,说说你的理解?

提示:生命来之不易:顺利与坎坷,成功与失败是相伴随的。惟其如此,才构成灿烂多彩的人生。故此,我们应珍爱生命,善待人生,享受生活赋予我们的一切。

(3)“愿你生命中有够多的云翳,来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你对这句话是怎样理解的?

提示:此题答案灵活开放,应鼓励学生发表创造性的见解。如学生可心理解为这句话道出生命中痛苦与快乐的辩证关系,也可理解为我们经历了生命中阴翳,能让我们更加珍爱人生,从面感受到生命的美好等,只有言之成理即可。总结性思考:

讨论:作为一篇散文,本文所涉及的是一个很抽象的话题,作者是如何将它生动化、形象化的?

提示:

1、选择适宜的形式:描述“一江春水”、“一棵小树”的行进和生长现象,生动形象,蕴藉含蓄,给人以审美的享受。

2、语言明朗灵动、含蓄隽永:描绘了两幅跨越时空的滚动条画,贯穿其中的是作者对生命的感悟和礼赞。

3、写法上匠心独具。

如使用间隔反复的手法:用“然而我不敢说来生,也不敢信来生”一语构成明线,两幅画终了,都用了“他消融了,归化了,说不上快乐,也没有悲哀!也许有一天,他……”的形式,稍加变化的语句,既总结了本部分内容,又强调了生命最终回归自然的必然规律,使两幅画在内容上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五)品读课文探究感悟

1作者对生命的本质有怎样的认识?谈谈你的理解。

本文用充满哲理的语言,对生命过程进行了形象的描述,表现了作者对生命本质的认识。生命需要流动和生长,我们要享受快乐,但不回避生活中的痛苦和艰难。我们要感谢生命,不仅感谢快乐,也要感谢痛苦。我们要尊重生命,就得探寻生命“生长”的闪光点,向生命的顽强不屈敬礼。我们要珍惜生命,就得向生命的高贵顶礼膜拜,为生命全过程的每一刻喝彩。

2、读罢全文,你感受到什么?请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生命的'认识。

(1)生命只有一次,应好好珍惜;

(2)人总是要死的,选择死亡的方式可以不同;

(3)生命是宝贵的,应该活得精彩。

示范:我感受到生命因为自强不息而美丽,著名作曲家贝多芬又瞎又聋,但他自强不息与命运抗争,终于“扼住了命运的咽喉”。

我感受到生命因为顽强拼搏而美丽,张海迪阿姨下半身不遂,但她顽强与命运抗争,而《轮椅上的梦》成了激励青年上进的明灯。)

我感受到生命因为有无限的价值而美丽,伟大的作家鲁迅就是一个极好的例子。

我感受到生命因为奋斗而美丽,像居里夫人,一生都奉献于发明上。

我感受到生命因为助人为乐而美丽,雷锋的一生都用于为人民服务中去。等

(六)想象联想拓展延伸

1、仿照“愿你生命中有够多的云翳,来造一个美丽的黄昏”这句话。另写两个句子。

示例:愿你生命中有丰富的色彩,来描绘一幅壮丽的画卷。

愿你生命中有动人的音符,来谱写一支雄壮的歌曲。

愿你生命中有清冽的甘泉,来酿造一杯醉人的香茗。

2、联系实际,谈谈你将如何面对生活中的困难?

文章可以结束,但生命的长河永无止境。文天祥写出了“人生自古谁无死……”请收集的有关生命的名言警句: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忧郁,也不要愤慨!不顺心的时候暂且容忍: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就会到来。——普希金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苏轼

生命苦短,只是美德能将它传到遥远的后世。——莎士比亚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

生命是有限的,但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雷锋

七、应用提升

A级:基础训练——摘录佳句

摘录课文中你喜爱的语句段落,抄录在自己的笔记本上。

B级:拓展训练——观察日记

写一个生命现象,字数300字左右。

《谈生命》教案9

教学目标:

1、理解作者对生命的本质的认识。

2、反复朗读课文,理清行文思路,理解文章主旨。

3、体会文章景、情、理和谐相融的意境,感受文章的意境美、哲理美、语言美。教学重点:

1、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感受文中鲜活的形象。

2、揣摩文章重要的语句或段落,理解其哲理意蕴。

教学难点:

感知作者的情感变化,把握作者的感情基调。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生命,伟大而神秘,丰富而奇妙,朴素而美丽。生命,犹如一只万花筒,它的形态和色彩变幻多端,面对这一瑰丽的世界,作为生命高级形式的“人”,我们必然会有说不尽、道不完的“生命话题”,观不尽、赏不完的“生命花朵”,弹不尽、唱不完的“生命曲凋”。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欣赏一曲韵律悠远的生命咏叹调吧。

二、新授。

1、简介作者、作品

冰心(1900—1999)福建长乐人,原名谢婉莹。其父谢葆璋是一位参加过甲午战争的.爱国海军军官,在海浪、舰甲、军营中冰心度过了着男装、骑马、射击的少年生活。中华民族饱受列强欺凌的屈辱历史,更激发了她的爱国之情。19参加茅盾、郑振铎等人发起的文学研究会,努力实践“为人生”的艺术宗旨,出版了小说集《超人》,诗集《繁星》等。 1923年赴美留学,专事文学研究。曾把旅途和异邦的见闻写成散文寄回国内发表,结集为《寄小读者》,举世为之瞩目,至今仍然声誉不衰。曾任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名誉主席、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名誉主席、顾问、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名誉理事等职。

2、欣赏图片,感受生命的悸动。

3、疏通课文。

(1)、试着给课文划分层次,并找出最能表达课文主题的语句。

(2)、掌握下列词语

清吟骄奢荫庇

芳馨丛莽云翳

4、文章结构。

第一层:揭示话题。文章题目是“谈生命”,开篇即起波澜。

第二层:描写“一江春水”的全部生命历程。写出了生命里程的丰富多彩。第三层:描写“一棵小树”的全部生命历程。

第四层:总结全文,点明、深化主题。揭示生命的本质。

点明快乐和痛苦是生命之歌的基本规律。

5、研读课文。

(1)、作者用什么来比喻人的一生?春水和小树分别经历了哪几个生命历程或哪几种生

命状态?暗示了怎样的人生历程?

(2)、在这几种生命历程中,春水和小树表现了怎样的心理和情绪状态?

(3)、作者对生命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是什么?最能表达主题的句子是哪几句?宣示怎样的人生观?

课文分析:

一江春水:东流历程——向前、曲折、复杂、多变。

一棵小树:春秋四季——发荣、滋长、繁盛、凋零。

以春水和小树为喻揭示了生命由生长到壮大,再到衰弱的过程和一般规律。积极、奉献、坚强、自信、庄严、乐观。

最能表达课文主题的思想的是哪一句或哪几句?

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和痛苦是相生相成的。在快乐中我们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

你从课文中领悟到生命的本质是什么,生命的规律又是什么?

生命的本质—蓬勃成长,奋勇前进,任何力量也无法阻碍它压制它。

生命的规律—始而渺小、微弱,继而强健、壮大,终而归于消亡,其间幸福与苦难、顺利与曲折相伴相随。

(4)、本文最后一段的作用是什么?

起点明、深化主题的作用,在感性化描写之后,作了理性化的归纳总结。

(5)、全文的感情基调怎样?

全文高亢、激昂、达观,这种基调在结尾部分更加显著。

三、小结。

四、作业。

熟读课文,理解作者9、《谈生命》教案1对生命的本质的认识。

《谈生命》教案10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词语,理解“骄奢、清吟、荫庇”等词的词义并学会运用。

2.理解作者对生命的本质的认识。

能力目标

1.反复朗读课文,理清行文思路,理解文章主旨。

2.体会文章景、情、理和谐相融的意境,感受文章的意境美、哲理美、语言美。

德育目标

认识生命的客观法则,豁达乐观地对待生命中的一切,包括快乐和痛苦。

教学重点

1.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感受文中鲜活的形象。

2.揣摩文章重要的语句或段落,理解其哲理意蕴。

教学难点

感知作者的情感变化,把握作者的感情基调。

教学方法

1.朗读法

2.品读法

3.延伸拓展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思读课文,理清行文思路,把握文意;品读课文,美点寻踪,鉴赏文章的美。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设计(一)

生命是什么?这是一个既简单又复杂的问题。人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生活的经历和感受回答这个问题。下面我们听听中国文坛老祖母冰心的答案吧。

设计(二)

生命,伟大而神秘,丰富而奇妙,朴素而美丽。生命,犹如一只万花筒,它的形态和色彩变幻多端,面对这一瑰丽的世界,作为生命高级形式的“人”,我们必然会有说不尽、道不完的“生命话题”,观不尽、赏不完的“生命花朵”,弹不尽、唱不完的“生命曲凋”。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欣赏一曲韵律悠远的生命咏叹调吧。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配乐朗读课文,学生听读,注意正音,并勾画出自己喜欢的语句。

多媒体显示:

挟卷(xié)芳馨(xīn)怡悦(yí)云翳(yì)

2.学生互读课文,一人读,一人听,纠正读音。

3.选三位同学范读课文,每人读一部分,其余同学评点。

教师评点:朗读时要注意语调的把握。感情激越处声音要响亮,情调应激昂;感情平静处要读得深沉些。

4.学生放声读课文,力求声情并茂。

三、思读课文,把握文意

1.理清行文思路

提问:本文为“一片作”,一气呵成,但思路清晰,章法严整。清说说你对文章思路的看法。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明确:全文大致可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层:仅一句话,“我不敢说生命是什么,我只能说生命像什么”。这是全文的领起句,也是思路的起点,提示话题,引起下文,

第二层:从“生命像向东流的一江春水”到“也不敢信来生”。描写生命像春水东流的状况。

第三层:从“生命又像一棵小树”到“也不敢信来生”。描写生命像一棵小树成长和衰亡的状况。

第四层:从“宇宙是一个大生命”到结尾,总结上文。抒发感想,阐发哲理。

2.精读课文,把握文意

教师设计相关问题,指导学生研讨课文。

多媒体显示:

(1)“生命是什么”与“生命像什么”只有一字之差,作者为什么对前者“不敢说”而对后者“能说”?根据文意说说你的理解。

(2)作者将生命比作“一江春水”和“一棵小树”并充发展开,请联系思路,分析作者这样写的用意。

(3)最后一层在全文结构和表达主题方面起什么作用?

同桌之间讨论、交流。

明确:(1)“生命是什么”涉及生命本质的终极回答,而“生命像什么”是文学性的表述—借助通俗易懂的比喻作答,使行文更容易选择切入的角度,引出下文对生命过程的形象化描绘,便于作者抒发对生命的独特感受。

(2)“一江春水”侧重阐明生命的力量,“一棵小树”侧重揭示生命的价值,两个比喻的内涵相互补充,形象又完整地阐明了生命的过程和意义。

[4]

(3)最后一层绾结全文,点明、深化主题。作者在这一层揭示生命的本质(由卑微、渺小到生长、进化),点明快乐和痛苦是生命之的基本旋律。这是在前文对生命的现象作比喻性的描写之后得出的结论。

四、美点寻踪,发掘课文的审美价值

1.请学生谈谈初读课文的感受,对课文进行美点寻踪。

生1:作者把生命还原成具体的物象,把”生命”理念形象化,描绘出一幅幅生命的图画。

生2:本文语言优美,比喻、排比处处皆是。

生3:本文意境优美,情景交融。

生4:本文富含哲理,表达了作者对生命本质的认识。

……

教师总结:大家谈得都很好。本文情、景、理交融,是一篇难得的美文。下面我们将从意境、哲理、语言三方面欣赏本文的美。

2.赏析课文的意境美(美在形象,美在情感)。

“美在形象”赏析:

(1)话说“一江春水”

多媒体播放一江春水东流入海的动感画面。雪山、峭壁、嶝岩、平原、斜阳草树、夹岸桃花、激电迅雷、新月晚霞、大海等画面依次迭出,春水一路走来,奔流激荡。

学生齐读“生命像向东流的一江春水……也不敢信来生”,结合画面,想象春水一路高歌的情形。

①清大家按照原文的思路,试着闲自己的话描述—下这个过程。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提醒学生注意体现这个过程的欢乐和痛苦。

②品味相关词句。体味一江春水的特征,感受这个鲜活的形象,

学生自主品评。

成果展示:

四个“有时候”。体现流程的丰富多彩。

聚集、奔注、冲倒,挟卷、奔腾、回旋等词体现了高昂激越的气势和不可阻挡的力量。

快乐勇敢、享受、愤激、心平气和、快乐又羞怯、心魂惊骇、憩息睡眠等词刻画了“春水”的性格、情怀。

(2)话说“一棵小树”

多媒体播放动漫flash,显示一棵小树的成长历程:泥土中欠伸、破土而出、长出嫩叶、开出繁花、蜂蝶飘翔、小鸟欢唱、浓阴如盖、硕果累累、黄叶翻飞、叶落归根。

学生齐读“生命又像一棵小树……也不敢信来生”。

①请按照原文思路。用自己的话描述上小树的生命历程。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提醒学生注意体现时序(早春、春天、夏天、秋天、冬天),体现特有的平静和温柔。

②品味相关词句,感受一棵小树鲜活的形象。

学生自主品评。

成果展示:

小树生命历程中的几个连续的阶段代表了人的童年、青年、中年、老年、生命终结。

聚集、欠伸、破壳、伸出、吟唱、跳舞、挣脱、挺立、抬头等词体现了小树生命力量的冲动与奋进。

勇敢快乐、宁静怡悦体现了小树勃发的生机、恬淡从容的情怀。

“美在情感”阐释:

教师提示:

在形象的描摹过程中,流露出作者动人的情思。

在描写一江春水时充满激情,从“愤激”“怒吼”“奔腾”等词可以读出这种感情来;继而面对种种境遇,心情是快乐的、平静的;最后描写春水到了大海,表达的心情是平静的,没有快乐。也没有悲哀。

描写一棵小树则不同,一开始充满喜悦、希望,继而是“宁静和怡悦”,最后冬天来临,叶落归根,则怀有超乎寻常的平静。

本文表达的感情是丰富多样的,但总的说来感情基凋是积极乐观的。

学生大声读课文,悉心体味作者的情感。

3.教师总结:作者将抽象的生命形象化、人格化,将生命的流程物象化,描绘出一幅幅优美、生动的图画,倾注了自己的满腔深情。让我们在充分感受意境美的同时,领悟、认识生命的本质。

五、布置作业

1.描绘“一江春水”时,“一路上他享受着他所遭遇的一切”,“一切”指什么?请根据文意回答。

2.仿照下列句子的句式和修辞,另写两句话,组成一组排比句。

生命像向东流的一江春水,他从最高处发源,冰雪是他的前身。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继续欣赏文章的哲理美、语言美;联系自我,对照反思,总结升华;延伸拓展,类文荐读,开阔视野。

[教学步骤]

一、学生齐读课文

二、鉴赏哲理美

1.品味关键语句,理解其深层含意。

多媒体显示:

(1)她(大海)多么辽阔,多么伟大!多么光明,又多么黑暗!

(2)他消融了,归化了,说不上快乐,也没有悲哀!

(3)然而我不敢说来生,也不敢信来生!

(4)他会听见黄莺清吟,杜鹃啼血,也许还听见枭鸟的怪鸣。

(5)在宇宙的大生命中,我们是多么卑微,多么渺小,而一滴一叶的活动生长合成了整个宇宙的进化运行。

[4]

(6)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入海,不流动的便成了死湖;不是每一粒种子都能成树,不生长的便成了空壳。

(7)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和痛苦是相生相成的。

(8)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

学生自由选句评析,集体交流。

明确:(1)句中的“大海”指生命的归宿。“光明”象征生命达到辉煌的顶点,“黑暗”指生命的终结。生命是一个客观的过程,“光明”与“黑暗”相生相随。

(2)生命是一种过程,应当从容镇定地面对死亡,显示了作者“生而何欢,死而何惧”的平常心。

(3)作者一方面肯定生命可以再生,一方面又否定生命的“轮回”说,冷静、客观、从容地面对生命,热爱生命,表现了作者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4)人的一生会遇到快乐、悲哀、嘲讽甚至反对,快乐与痛苦相生相随。

(5)虽然每一个生命是卑微渺小的,但组成整个人类却可以创造历史,推动社会前进。表现出作者浩渺的思绪、宽广的胸襟。

(6)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成才,都能为人类作贡献,不努力、不拼搏,人就成了行尸走肉,失去了人生的意义。

(7)阐述生命中快乐与痛苦的辩证法,表明作者对生命规律的判断、认识。

(8)这一句话与孟子的“生于忧患”表意相同,我们要学会享受痛苦、感谢痛苦。

2.提问:作者对生命的本质有怎样的认识?谈谈你的理解。

学生讨论并自由发言。

示例:生命的本质和规律,在于蓬勃成长,奋勇前进,任何力量也无法阻碍它、压制它。

生命始而渺小、微弱,继而强健、壮大,终而归于消亡,其间幸福与痛苦、顺境与逆境相伴相随。

生命的.道路是曲折的,要经历种种磨难,其间有痛苦也有幸福,痛苦也是一种幸福。

生命存在于运动之中,生命的过程是进取、斗争的过程。

个体生命是宇宙大生命的一分子,个体生命最终要回归宇宙大生命的母体之中。

生命的体验,始而新鲜,继而平静,最终归返大生命母体中则无欢喜也无悲哀。

3.教师总结:本文用充满哲理的语言,对生命过程进行了形象的描述,表现了作者对生命本

质的认识。生命需要流动和生长,我们要享受快乐,但不回避生活中的痛苦和艰难。我们要感谢生命,不仅感谢快乐,也要感谢痛苦。我们要尊重生命,就得探寻生命“生长”的闪光点,向生命的顽强不屈敬礼。我们要珍惜生命,就得向生命的高贵顶礼膜拜,为生命全过程的每一刻喝彩。

三、鉴赏语言

1.摘句交流

请找出文中你最喜欢的语句,把它推荐给大家并简要说明理由。

学生自由发言。

2.教师归纳:

美在灵动、蕴藉。集中表现在“一江春水”“一棵小树”两个层次中,言在此而意在彼,引人深思。

美在反复。“生命像……”“生命又像……”既成为行文层次的标志,又给人旋律回转、反复吟唱之感。

“他消融了,归化了,说不上快乐,也没有悲哀”,庄重精警,超越了常人面对死亡的畏惧、痛苦。语言看似平常,实则蕴含邈远的情思,意味深长。

“然而我不敢说来生,也不敢信来生”,反复强调,否定生命“轮回”说,理性地对待生命,表现了作者高远的人生情怀。

美在诗意。“愿你生命中有够多的云翳,来造一个美丽的黄昏”,这是一句诗句,“云翳”喻指丰富多样的经历、体验;“美丽的黄昏”喻指人活到一定的年龄。或者说到了老年,具有无限感慨又感到幸福和欣慰的景况。冰心老人诚挚地祝愿,希望我们的一生有丰富多样的经历,真正体验人生的美好。

3.仿句练习

仿照“愿你生命中有够多的云翳,来造一个美丽的黄昏”这句话。另写两个句子。

学生自由发言。

示例:愿你生命中有丰富的色彩,来描绘一幅壮丽的画卷。

愿你生命中有动人的音符,来谱写一支雄壮的歌曲。

愿你生命中有清冽的甘泉,来酿造一杯醉人的香茗。

四、联系实际,体验反思

教师创设讨论氛围:作者说,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和痛苦总是相生相成的。请联系自己的体验和对生命的认识,以“生命,苦耶?乐耶?”为话题说一段话,表达自己的人生信念。

学生由于阅历所限,恐怕会为生活中的诸多烦恼所困,教师应相机诱导,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使他们从容应对生活,感谢幸福、感谢痛苦。

五、延伸拓展

教师分发文字资料,内容如下:

阅读赵丽宏的《生命》,看看作者对生命有怎样的认识。

生命

赵丽宏

[4]

假如生命是草。决不因此自卑!要联合起所有的同类,毫不吝惜地向世界奉献出属于自己的一星浅绿。大地将因此而充满青春的活力。

假如生命是树。要一心一意把根扎向大地深处。哪怕脚下是一片坚硬的岩石,也要锲而不舍地将根须钻进石缝,汲取生活的源泉。在森林和沃野做一棵参天大树当然很美妙;在戈壁沙漠和荒山秃岭中做一棵孤独的小树,给迷路的跋涉者以希望,那就更为光荣。

假如生命是船。不要停泊,也不要随波逐流!我将高高地升起风帆,向着未有人到达过的海域……

假如生命是水。要成为一股奔腾的活水呵!哪怕是一眼清泉,哪怕是一条小溪,也要日夜不停地、顽强地流,去冲开拦路的高山,去投奔江河……

假如生命是云。决不在天空里炫耀自己的姿色,也不只作放浪的飘游。要化成雨,无声地洒向大地。

假如生命是一段原木。做一座朴实无华的桥吧,让那些被流水和深壑阻隔的道路重新畅通!

假如生命只是一根枯枝。那就不必做绿色的美梦了,变成一支火炬吧,在黑夜中劈里啪啦从头燃到脚……

学生思考。明确:真实的生命是平凡的。平凡的外表之下跳动着一颗勇敢地面对挫折、充满自信、扎根现实,激流勇进、谦虚朴实、随时奉献自己的火热的心,那么平凡也就透出几许高贵了。

六、课堂小结

本文以“一江春水”“一棵小树”为喻,揭示生命的生长、壮大和衰老的普遍规律以及生命中苦痛与幸福相伴相生的一般法则,同时表达生命不止奋斗不息的意志和豁达乐观的精神。文章情景相融、情理相生,给我们至美的艺术享受。

七、布置作业

1.背诵你喜欢的语句。

2.阅读冰心的散文《霞》(见课本P71),比较《霞》与《谈生命》,说说它们的异同。

提示:《霞》写于1985年.《谈生命》写于20世纪40年代。两文写作时间相距近四十年,其间我们国家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作者也由中年人变为老年人。两文主题有相似之处,情调略有不同,课文的情调更加激昂一些,《霞》更加平和一些。

《谈生命》教案11

“是行动的种子。”我将以《谈生命》说课为契机,借此与大家交流,希望成为教学改革中的一粒铺路石,也愿我们的教学生命开出灿烂之花。

一、说教材

现代著名女作家冰心在1947年写的散文《谈生命》安排在人教版第六册第四单元第十三课,位居单元之首,是教读课文中的重点目,上接梁实秋的散文《孩子》,下承吴伯箫的散文《菜园小记》,具有重要的阅读价值。课文以“春水”“小树”为喻,生动地描述了生命的现象和规律,表现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写出了气势,很适合朗读,结合单元教学要求,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反复朗读,揣摩文意,学习作者用形象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的方法。前者为重点,后者为难点。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提高分析概括文字的能力。

3、德育目标:引发学生对生命的思考,感受并吸取积极进取的人生观。

(初中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逐渐形成的重要时期,对人生有着许多朦胧认识,通过的学习,学生不仅可以掌握有关散文的一些知识,还可以通过联想、想象感受鲜活的生命形象,进行哲理性思考,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二、说教法

读书之法,贵在熟读精思。在整体构思的中,突出学法指导,抓住行文标志划分层次,在多种形式的朗读指导后,观看课件,直观地感受文章所表现的内容,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复述,引发对生命真谛的思考。于漪老师说过:“谁想成材,谁就要千方百计地学会运用语言去分析课文这一基本方法。”“一江春水”、“一课小树”究竟有何特点,是否揭示出了生命的真谛呢?我尝试着让学生从文中找到自己喜欢的语句进行自由赏析、评点。在轻松和谐、自由民主的氛围中,学生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才能;对文中暂时不懂的地方,提交小组讨论,讨论不能解决再由老师启发、点拨,老师在这里发挥了主导作用。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采用探究学法,让学生思考最能体现生命本质的自然现象或社会现象。鼓励学生把这一现象绘画下来,或描述出来。另外,我还采用自创名言法,引导学生写出对生命的感悟,这样更有助于加深理解课文的主旨。运用大量的课件来展示生命现象及规律,激发学生的思考,增大教学容量,提高教学效率。

三、说程序

1、导入新课:世纪的风雨中,有一个奇女子,人称“白岁老人”--冰心。她为人类留下了不朽的诗文,令人仰慕。1947年写下的散文《谈生命》,在本世纪初,这文章被选入中学教材。有一种生命是不会随岁月而老去的,那么生命到底要经历怎样的.历程?冰心老人又留给我们怎样的思索呢?且看《谈生命》。(1分钟)

(导入激发学习兴趣,引起思考。)

2、明确学习目标:

(1)分析层次,理清作者的思路。

(2)反复阅读,学习用形象的语言描述抽象的事物。

(3)思考:生命的本质和人生的意义是什么?(2分钟)

(明确目标,学习有的放矢。)

3、辅导自学,教师进行个别辅导答疑。(10分钟)

(个别辅导,有助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4、自学汇报

(1)应知应会的知识点有什么?

学生一:作者冰心简介;

学生二:词语有: 清吟 枭鸟 荫庇 芳馨

学生三:文体是散文

(2)结构内容手法,你知道什么?

学生七嘴巴舌地展开汇报。

(3)结合学习目标,逐题说说你的见解。

(课堂是学生的天地,给学生充足发表见解的机会。)(6分钟)

5、精读讲析

(1)“一江春水”和“一棵小树”分别经历了怎样的历程?暗示了怎样的人生经历?

(用课件辅助教学,演示江水的平和与激荡的不同景象;再演示小树的成长过程。观看的同时让学生复述课文的有关内容。)

(2)作者对生命的感悟是什么?朗读最后一层,找到主旨句。

(3)找到你认为最精彩的语句进行赏析。

(4)思考最能体现生命本质的自然现象或社会现象,鼓励学生把这一现象绘画下来,或描述出来。并采用自创名言法,引导学生写己对生命的感悟。(用课件辅助学生,完成创意设计。)

(5):生命不是永远快乐,顺利时不要被胜利冲昏头脑,要随时准备迎接明天的挑战。遇到困难时,不要灰心,要勇敢地面对,坚信雷雨过后就是艳阳天。全文以“春水”“小树”为喻,写出人生的不同境况,不同阶段的美丽,给人启迪。(18分钟)

(精读赏析,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6、发散思维训练

(1)你学习之后,是否联想到与生命有关的其他文章?他们有什么共同点,又有什么不同点?

学生一:《敬畏生命》、《紫藤萝瀑布》、《生命的意义》

学生二:相同点是都在告诉我们要热爱生命、善待生命。不同点是用诗一样的语言,寓深刻的道理于形象的描述中。

学生三:用了象征手法,用具体事物表现某种特殊意义。

(明确象征的手法,鼓励学生有自己的看法。)

(2)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要遇到一些挫折和磨难,结合你的经历谈谈你是如何战胜困难使自己变得坚强的?(6分钟)

7、一课一得的(2分钟)(学生发言为主,教师鼓励作结。)

四、反思

通过一节课,我们教给学生的毕竟有限,拓展思维,教给方法才是最重要的。课件的使用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很受学生欢迎。

《谈生命》教案12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引导学生体会文中优美形象的语言,并学习运用比喻修辞表达内心的感受。

2、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感悟语言中蕴含的哲理。

3、培养学生正确的生命观,使他们勇于战胜困难,热爱生命,积极投入生活。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培养学生正确的生命观,使他们勇于战胜困难,积极投入生活。

2、难点:

体会文中优美形象的语言,感悟语言中蕴含的哲理。

【教学方法】

品读感悟法,自主探究、自主赏析、自主感悟。

【教学过程】

一、积累名言,激情导入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杰克·伦敦的《热爱生命》,积累生命的名言,然后充满激情的导入:

生命,伟大而神秘,丰富而奇妙,朴素而美丽。作为生命高级形式的人,必然会有说不尽、道不完的生命话题,观不尽、赏不完的生命花朵,弹不尽、唱不完的生命曲调。现在让我们一起品赏冰心的《谈生命》,倾听她对生命的诠释。

二、读清思路,感知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一遍,思考:

我不敢说生命是什么,我只能说生命像什么。那么,生命到底像什么?请在文中找出原话。

教师借助此问题,引导学生理清课文思路,并板书课文结构。

2、教师范读课文最后一部分,范读后与学生探讨课文各部分的朗读感情基调。

3、男生齐读一江春水部分(老师点拨:激昂、响亮),女生齐读一棵小树部分(教师点拨:舒缓、深沉),全班齐读最后一部分(教师点拨:高昂、有力)。

三、品读句子,感悟语言

1、作者说生命像一江春水,作者也说生命又像一棵小树,你更欣赏哪一个说法?试从课文中找出例句说明。

2、生命像一江春水,有风平浪静,也有惊涛骇浪;生命像一条小路,有时平坦,有时崎岖。你认为生命像什么?请你也像冰心老人一样,用形象的比喻告诉大家你对生命的.认识。(生命像)

3、本文语言精练优美,哲思深邃,让人回味。请找出你喜欢的句子,读给大家听听,最好还告诉大家你喜欢的理由。

四、拓展内涵,感悟生活

1、在冰心老人优美、深邃的语言中,我感受到了生命因坚强而美丽,像张海迪虽高位截瘫却自强不息地学习科学知识。我感受到了生命因奋斗而美丽,像居里夫人把一生都奉献在科学发明上。你感受到了生命因何而美丽?请告诉大家。

2、近年来,时常在各种媒体中看到某些中学生因生活、学习的不如意而悲观,甚至轻生,我们也经常看到很多的同学不顾学校的再三忠告,置安全规则于不顾,导致一些安全悲剧在某些学校重演。生命是脆弱的,生命也只有一次。让我们珍惜生命,敬畏生命,热爱生命!让我们一起高声的诵读汪国真的一首小诗:《热爱生命》。

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我不去想身后会不会袭来寒风冷雨/既然目标是地平线/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

我不去想未来是平坦还是泥泞/只要热爱生命/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板书设计】

谈生命

生命像一江春水

激昂、响亮

生命像一棵小树

舒缓、深沉

揭示生命本质

高昂、有力

《谈生命》教案13

【说教学目标】

一、总体目标

《谈生命》是一篇清新优美的当代散文。作者以“一江春水”和“一棵小树”为例,表达对生命的感悟,启发我们认识生命的本质和人生的意义。阅读全文,能把握作者思路、认识生命的本质和人生的意义;对生命的现象和规律进行思考,并感受和借鉴这种人生态度;学习本文用形象的比喻表达对生命感悟的写法,体会文中一系列形象所蕴含的意义。

二、具体目标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以及初三学生的认知能力、情感的规律,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知识与技能目标:

⑴ 掌握文中生字、生词的写法和基本含义,这是阅读教学的基础。

⑵ 正确理解文字中关键词语的含义,品位文中含哲理意义的语句。

⑶ 继续培养学生朗读能力。

散文是学习语言的典范文体诵读是对课文语言以及课文内容的最直接最真切的感知,是进入课文情境。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一条最有效的途径。

本文以典范优美的现代白话文写成,注入了感情,写出了气势,很适合朗读,应结合朗读揣摩文义。

2、过程与方法目标:

⑴ 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的演示和学生读书时背景音乐的播放创设情境,学生在教师积极有效的帮助和点拨下,以读为主线,开展研究式学习和体验式学习,锻炼创新素质。

⑵ 学习文章运用比喻的方法说明抽象事物的写法:

课文以“生命像东流的一江春水”、“生命又像一棵小树”比喻人生,具有很强的隐喻性,描述春水和小树的行动和生长的现象,生动形象,给人以审美享受,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习比喻方法的运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使学生能进一步理解生命的意义,勇于战胜困难,热爱生命,积极投入生活。

培养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意志和豁达乐观的精神。

4、创新素质培养目标:

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志向、创新思维和创新想象。

【说教学内容】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文是冰心先生写的一篇散文。文章文质兼美,意境美、哲理美和语言美兼具,景、情、理和谐相融,是一篇很好的学习材料。从语言上看,字、词、句、段都耐咀嚼,“形象表达”尤其精彩,如果导引得当,学生必然学有所得。从思想内容上看,文章谈的是“生命”话题,处在人生重要关口的初三学生,应该有体验、有兴趣,能与文本进行情感交流、思想碰撞,或许能够受到启迪,产生共鸣。从而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达到课程标准所提到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二、重、难点的确定及依据

1、教学重点:

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确立的原因是本文以典范优美的现代白话写成,注入了感情,写出了气势。学生可以揣摩来学习如何运用一定的修辞表达主题。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2、教学难点:

体会文中一系列具体形象所运含的深刻意义,体会作者的思想观点。

确立的原因是课文以“春水”和“小树”比喻人生,具有很强的隐喻性。需要训练学生形象思维,感受文中鲜活的形象。这对于初三学生来说,便有些难度,要综合运用他们理性思维和概括能力。因此确立以上为教学难点。

【说教学方法】

一、总体教学构思及依据

新课标强调语文教学要以人为本,按照学的规律教,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注重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等,是语文课堂教学最基本的理念,也是我这堂课的设计理念。

本文是文质兼美的抒情散文,要通过朗读、精读、品读等多种形式的读,引导学生和文本对话,品味优美的语言文字,从而达到领会文章的主旨的目的。另外,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的影响深远,设计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真正发挥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方法的引导,有助于学生自觉、自主的学习。培养学生的阅读思维和创新能力。实现学生、老师、文本之间的平等对话,落实教师“平等中的首席”的地位。

二、具体的教学过程设计与依据

为学生营造阳光明媚、温馨舒适、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追求教师和学生对作品的平等对话,进而让读者与作者实现心与心的交流,这是语文教学所追求的最高境界。我在教学中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宗旨,以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参与性为前提,以个人或小组合作活动为基本方式,通过朗读领悟、合作讨论、质疑创造、拓展运用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朗读中培养语感,在质疑中学会创新,在比较阅读中训练思维,在老师诱导下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探究,让学生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所以我设计了三大环节:一、情境导入、二、走进文本:以读为本,品读结合,这一环节中设计了对文章不同角度的品读:阅读一:咬文嚼字,读懂文章;阅读二:寻章摘句,读出自己;阅读三:联想想象,由读到写;阅读四:质疑问难,读出问题;阅读五:背诵警句,积累巩固。第三环节:走进生活:比较阅读,延伸课堂。

三、学情分析及对策和依据

我所任教的班级,城区学生居多,他们思维活跃、知识面广,语文基础较好。另外初三学生,生活的体验、语言的积累较之低年级学生有较大的优势,在形象思维丰富的同时,抽象思维也有了发展,对于本文的学习,对于“生命”的认知,应该更具有“可生成性”。并且本文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寓抽象的概念为具体的物象,学生一定喜欢。但文章中有不少语句含义很深,与学生的人生体验有相当大的距离,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教学中应让学生结合体会自由谈,教师适当点拨,不硬性强求。

四、困难对策及依据

由于初三学生的经历及认识有限,文中一系列具体形象所运含的深刻意义及作者的思想观点,学生可能理解不透彻。老师应恰当加以点拨,方可深入体会。另外针对一部分学生上课有畏难情绪,老师要构建开放课堂,师生双方在相互交流中沟通,在相互启发下补充,共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实现教学相长和师生的共同发展。要尊重个性体验。创造一个和谐宽松的学习环境,充分体现语文学科的重要特性──人文性。

【说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为激发学生对生命本质和规律的探究兴趣。教师先提出一个问题:“生命”是一个寻常的话题,也是人类恒久的话题。试想一下,当你只身一人站立在广袤无边的大沙漠中时,你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在学生七嘴八舌地回答之后,教师进行深入:生命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短短的几十年在漫漫历史长河中犹如一颗流星,转瞬即逝。人们都在用不同的方式演绎着生命的内涵,它是贝多芬在琴键上迸发出的铿锵的音符,它是凡高笔下绚烂的色彩,它是绿荫场上运动健儿分秒的搏击,它是孤灯下莘莘学子熬更守夜的苦读……尽管这些生命的形式各不相同,但生命的本质和规律都是相同的,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中国文坛老祖母冰心笔下的《谈生命》,倾听她对生命的诠释。

(这样的导入,联系生活拉进学生与作品的距离,激发学生对生命本质的探究兴趣。)

导入之后,和学生一起讨论学习的和目标,定向学习目标,明确学习任务。

二、走进文本:以读为本,品读结合

著名教育家于永正老师说过,“知识要靠自己在读中获得,情感要靠自己在读体验,理念要靠自己在读中感悟,方法要靠自己在读中掌握。”在这一板块中,我采用“朗读”策略,教给学生品读的方法,“还课堂琅琅的书声”,使学生在读中理解,在读中体验,在读中创造!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教学境界。所以这一环节设计了对文章进行不同角度不同形式的解读。

1、阅读一──咬文嚼字,读懂文章:

组织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依靠工具书及课下注释,解决生字词问题。

这是语文学习的基点。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2、阅读二──寻章摘句,读出自己:

再读课文,找出自己喜欢的语句,品味欣赏,与大家交流。

一要说明喜欢的理由。二要说出自己的体验。三要读出正确的情感。

这一步是学生个性化品读文本。这样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来品味语句丰富而深刻的内涵,教师适时以身说法,以期师生共鸣。让学生进入个性阅读的`空间,在阅读中既审视作者、文本,又观照自己,因文悟道,披情入文。

3、阅读三──联想想象,由读到写:

让学生仿照文章“形象”的文句,通过联想、想象,以“生命像……”开始,写几句形象的话,表达自己对生命的认识。然后在课堂交流、共享。

这样设计将阅读与写作紧密结合,训练学生发散思维,引导学生留意生活、关心社会,并指导他们表达丰富的情感体验。

4、阅读四──质疑问难,读出问题:

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十个问题更重要。《语文课标》中也明确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所以我注重引导学生第三次对文本进行个性化解读,大胆质疑。学生对文章当中自己不明白的内容进行质疑,小组讨论,小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全班讨论解决。这一环节中,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通过交流与合作,探求解决问题方法。除学生提出的问题,我再设置两个问题:

⑴ 作者把“生命”形象化地说成是小树,生命与小树有哪些相同之处?

⑵ 通过作者对生命本质的认识,表明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

发现教育法认为:“当学生对文章有了深刻的理解后,就可以提出有一定深度、较为典型的问题,而学生对于自己的问题总是有更大的兴趣,又将主动回到文章中去探究答案”。这样看来质疑是创新的中国,是思维的火花,是进步的阶梯,更是成功的关键!

5、阅读五──背诵警句,积累巩固:

丰富语言积累是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之一。所以让学生品读文中警句,争取当堂成诵。这样既是语言的积累,又是思想的升华。

在第二大环节中,学生了解了文章的读法,从咬文嚼字到寻章摘句,从理解性阅读到创造性阅读,从品味赏析到阅读积累,拓展了思维空间,提高了阅读质量。

三、走进生活

设计这样的问题:“冰心用散文来表达自己对生命的感悟,梵高用画来表达,大家愿不愿意寻找一种恰当的形式表达自己对生命的感悟?”

由课内而课外,由书本而人生,拓展学生的阅读,让学生的阅读与思考定向驰骋。

(这样设计尊重每一个学生的感受,着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灵活性思维,充分发展学生个性,采用各种形式表现自己对生命内涵的感悟,同时进行德育渗透。学生自行准备,如果需要还可以与其他同学合作完成。学生可利用绘画、演讲、诗歌、快板等形式来表现。如果时间不允许可以延伸到课后完成。)

附时间安排:情境导入:3分钟;咬文嚼字,读懂文章:2分钟;寻章摘句,读出自己6分钟;联想想象,由读到写8分钟;质疑问难,读出问题10分钟;背诵警句,积累巩固8分钟;走进生活5分钟。另外还有3分钟作为弹性时间,视学情而定。

以上是教学的主要过程,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多读多思多说,是本节课设计的出发点;“注重兴趣与感悟、注重朗读与积累、注重个性与反思”,是我对新课标的理解,是我的教学理念,也是本节课的设计原则;感受语文的魅力,让课堂鲜活起来,让学生爱学会学,是我课堂教学的追求!以上说课有不当之处请评委老师批评指正。谢谢!

《谈生命》教案14

教学目标

(1)分析文章的层次,了解文章的主体思想,体会文中优美形象的语言。

(2)联想、想像的运用。课文以“春水”和“小树”比喻人生,具有很强的隐喻性,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激发他们的联想和想像,感受文中的鲜活形象,揣摩文中蕴含的哲理。

学情分析

本文是九年级下册的一篇优美散文,注入了感情,写出了气势,学生有了一定的语言积累,但对生命的认识比较浅层,达不到冰心老人用一生的经历谱写出对生命本质的感悟,基于此,我在这堂课中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品悟,让学生走进文本,能对生命本质有一定的感悟,能欣赏文章的各种美,同时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人生观、生命观的教育。

教学重点

分析文章的层次,理解文章的主题。

教学难点

(1)感知作者的情感变化,把握作者的感情基调。

(2)理解课文中联想和想像的运用,体会这种表现手法在文中起到的表达效果。

教学过程

第一学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词语,理解词义并且学会运用。

(2)理解作者对生命本质的认识和体悟,并能有自己独特的感受体验。

能力目标

(1)有感情朗读课文,理清行文思路,理解文章的主旨。

(2)感受文章鲜活的'形象,揣摩文中的哲理思考,训练学生的理性思维和提炼概括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生命的客观规律,豁达乐观的对待生命中的快乐和痛苦。

学时重点

理解作者对生命本质的认识。

学时难点

品味文中优美形象的语言,感悟语言中蕴含的哲理。

《谈生命》教案15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命的本质,培养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

2、品析、探究含蓄深沉的语言

一.导入课文

生命,作为人类艺术的永恒主题之一,中外文学史中,许多大师都曾为探索它的真谛历尽艰辛。为捕捉生命的踪迹,屈原发出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悲壮誓言;为实现生命的价值,李清照唱出“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凛然浩歌;为了描摹生命的姿容,泰戈尔勾勒了一幅“生如夏花之灿烂,死如秋叶之静美”的旷世佳境。而挚爱文学的冰心老人告诉我们,生命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她的《谈生命》。

二.整体感知

教师范读课文

思考:本文围绕生命谈了些什么内容?

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阅读后的认识与体会,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提示:这篇文章用“一江春水”和“一棵小树”为喻,形象地描述了生命的历程,揭示了生命的本质,表达了珍爱生命思想感情和奋发向上的生活态度。

三、研读探究

1.一江春水,一棵小树分别经历了怎样的历程?这个历程有什么特点?

提示一江春水的东流历程

聚集力量——快乐勇敢地流走——愤怒地奔腾和怒吼——心平气和地一泻千里——一声不响地流入、消融、归化

特点:向前、曲折、复杂、多变

一棵小树的成长历程

勇敢快乐地破壳——雨中吟唱风中跳舞——挣脱、挺立——宁静和怡悦——消融、归化、无乐无哀

特点:发荣、滋长、繁盛、凋零

小结:一江春水,一棵小树他们都经历了渺小微弱到强健壮大再到消亡的过程,其间顺利与曲折,快乐与痛苦相伴相随。

2.一江春水,一棵小树的历程暗示了什么样的人生历程呢?

生命的道路是曲折的,要经历种种磨难,其间有痛苦也有幸福,痛苦也是一种幸福;生命存在于运动之中,生命的过程就是奋斗不息的过程;生命存在欲生长之中,生命的过程就是蓬勃生长的.过程;个体生命是宇宙大生命的一分子,个体生命最终要回归到宇宙大生命的母体之中。

既然如此,我们应怎样对待我们的生命呢?

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

集体朗读文章第四小节

3.讨论:既把生命比做一江春水,为什么又把它比做一棵小树?是不是简单的重复?

四.品味语言

优美的语言犹如一颗颗绚丽的珍珠,它使文章焕发出迷人的魅力.

1.示范:我最欣赏的是这句话“他聚集起许多细流,合成一股有力的洪涛,向下奔注,他曲折地穿过了悬崖峭壁,冲倒了层沙积土,挟卷着滚滚的沙石,快乐勇敢地流走,一路上他享受着他所遭遇的一切.“

这段文字运用了一系列准确而又生动的词语:聚集、奔注、穿过、冲倒、挟卷、快乐、勇敢、享受,形象地描绘了一江春水的历程,有力地突出了一江春水历程的复杂,曲折,多变.

2.学生结合自己的阅读体会,在书上做批注

3.全班交流

五.小结

冰心用形象的比喻,生动的语言,将生命过程比喻为一江春水的奔流历程、一棵小树的生长经历,用春水、小树来象征生命。你能不能模仿她的写法,结合自己十几年的生活经历谈谈自己对生命的认识.

第三篇:谈生命教案

《谈生命》教学设计

李洪萍

教学目标:

1、把握文章脉络,理解文章主旨。

2、诵读课文,理解作者含蓄而深沉的感情,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难点:

1、感受文中的鲜活的形象,揣摩文中蕴含的哲理。

2、理解作者含蓄而深沉的感情,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课前准备:

布置学生预习有关冰心的材料,了解世纪老人冰心并感知课文。学法指导:

本文以“生命”为主题,借助于自然界生命成长的现象,讲述了生命进程中快乐与痛苦相生相成的规律,语言清丽典雅、深刻隽永,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学习本文首先要通读全文,疏通文中的生字词,理清文章思路;其次要反复朗读,在朗读中赏析本文生动形象、富含哲理的语言;然后背读文中的关键语句,理解生命的本质,并结合自己的生活正确地对待生命。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延伸:

导入新课:展示两组图片,前组图片内容主要是要勇敢面对困难,生命有时是脆弱的。另一组图片内容是几株小草在坚硬的路面中生长的绿意怏然,可见生命有时是坚强的。那么生命的本质到底是什么呢?世纪老人冰心走过人生百年,她对生命有着特殊和深邃的认识,今天我和大家一起走进《谈生命》。(结合导学案)

1.走近冰心:搜集作者的资料,把你认为重要的信息写在下面。

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现代著名女作家。冰心的主要作品有:小说散文合集《超人》、《往事》;诗集《繁星》、《春水》;散文集《小桔灯》、《寄小读者》、《再寄小读者》、《三寄小读者》等。2.预习检测:

①给加点的字注音。惊骇()枭鸟()羞怯()绯红()怡()悦 .....荫庇()芳馨()云翳()..②根据拼音写汉字。

chán岩()云yì()休qì()骄shē()穿枝fú叶()课内探究:

一、朗读课文 教师指导朗读:

读到感情激越处要情调激昂,声音洪亮。

读到感情平静处要语调深沉。

读到文章最后部分要情调高昂,字字蕴含力量。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希望你能做到声情并茂。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2、选取文中优美的语段进行朗读。(教师范读,学生选读)

二、理清思路

读了这篇文章,我想很多同学都会发现冰心的这篇文章在段落上是一段文,但是大家在读的时候觉得混乱么?好,既然条理清晰,那么我们试着给文章划分以下层次。

明确:

• 揭示话题,引起下文

• 生命像一江春水:一江春水的生命历程 • 生命像一棵小树:一棵小树的生命历程 • 总结全文,深化主题

课堂研讨:

1、把握了文章的行文思路,我们看到作者将抽象的生命形象化为东流的一江春水和一棵小树,那么春水和小树它们体现了生命怎样的特点呢?接下来请同学们再次阅读文章,思考回答。(在文中找出有关的句子或段落写出批注)(学生默读课文思考,小组讨论完成)明确:

2、作者对于生命的本质有怎样的认识?结合文章中的句子来说一说。(小组合作交流)明确:

不知道同学们对生命有怎样的体验和认识呢?下面请同学们用最简洁的语言来表达你对生命的独特感受。

(教师总结:勇敢地面对生命中的挫折和失败,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快乐的生活。请同学们常怀一颗感恩的心,珍惜生命,珍惜你所拥有的一切。播放歌曲《感恩的心》)

【感悟创新】

在冰心眼中,生命是一江滚滚东流的春水,是一棵茁壮成长的小树。你认为生命还像什么?请用一个比喻句诠释你对生命的理解。

如:生命是一场春雨,蓬勃而悄悄的滋润万物。

【拓展延伸】

1.作者说:“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和痛苦总是相生相成的。”杏林子在《生命,生命》一文中也写道: “不论未来的命运如何,遇福遇祸,或喜或忧,我都愿意为它奋斗,勇敢地活下去。”请结合下面的“链接材料”写一段话,表达对人生的看法。

【链接材料一】安徽太和县张营小学5名13岁女学生,因其中一人与其他同学发生口角,凭“姐们义气”之冲动,竟相约集体投水自杀,导致2人死亡,两朵含苞待放的生命之花就此凋零。

【链接材料二】据中央电视台报道:今年5月,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应邀赴美巡演,场场爆满,演员们不屈不挠的精神和精妙绝伦的表演,让人感动,令人惊叹,征服了美国观众,谱写了一曲自强不息的生命之歌。

课外补充:

杏林子为笔名,原名刘侠,台湾知名作家,十二岁时患罕见的「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病时手脚肿痛行动不便,自此身心饱受病痛煎熬。杏林子是一个不向命运屈服的作家,她有一颗奋斗的心,以劝勉青少年为己任,帮助青少年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2、阅读赵丽宏的《生命》,看看作者对生命又有怎样的认识,比较与课文的异同。

生 命

赵丽宏

假如生命是花。花开时是美好的,花落时也是美好的,我要把生命的花瓣,一瓣一瓣撒在人生的旅途上„„

二 假如生命是草。决不因此自卑!要联合起所有的同类,毫不吝惜地向世界奉献出属于自己的一星浅绿。大地将因此而充满青春的活力。

假如生命是树。要一心一意把根扎向大地深处。哪怕脚下是一片坚硬的岩石,也要锲而不舍地将根须钻进石缝,汲取生活的源泉。在森林和沃野做一棵参天大树当然很美妙;在戈壁沙漠和荒山秃岭中做一棵孤独的小树,给迷路的跋涉者以希望,那就更为光荣。

假如生命是船。不要停泊,也不要随波逐流!我将高高地升起风帆,向着未有人到达过的海域„„

假如生命是水。要成为一股奔腾的活水呵!哪怕是一眼清泉,哪怕是一条小溪,也要日夜不停地、顽强地流,去冲开拦路的高山,去投奔江河„„

假如生命是云。决不在天空里炫耀自己的姿色,也不只作放浪的飘游。要化成雨,无声地洒向大地。

假如生命是一段原木。做一座朴实无华的桥吧,让那些被流水和深壑阻隔的道路重新畅通!

假如生命只是一根枯枝。那就不必做绿色的美梦了,变成一支火炬吧,在黑夜中劈里啪啦从头燃到脚„„

明确:

生命只有一次,应该好好珍惜。人总是要死的,选择死亡的方式可以不同。生命是宝贵的,应该活得精彩。

教师总结:

本文用充满哲理的语言,对生命进行了形象的描述,表现了作者对生命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希望我们的同学们也能如冰心老人一样,以一种积极豁达乐观平和的心态去面对生命。

教师寄语: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奥斯特洛夫斯基 作业布置:(导学案)【当堂检测】

1.他聚集起许多细流,合成一股有力的洪涛,向下奔注,他曲折地□□□悬崖峭壁,□□□层沙积土,□□□滚滚的沙石,快乐勇敢地流走„„

在文中□□□内依次填入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A.挟卷着 冲倒了 穿过了 B.冲倒了 挟卷着 穿过了 C.穿过了 冲倒了 挟卷着 D.挟卷着 穿过了 冲倒了 2.联系上下文,谈谈对下面句子的理解。

①我不敢说生命是什么,我只能说生命像什么。

②愿你生命中有够多的云翳,来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

3.古今中外不乏“谈生命”的名著。请根据提示在横线上填写相关的作品名。(2分)

(1)通过一个被困荒岛28年的冒险者以惊人的毅力,克服万难,最终生还的故事,展示生命的顽强和伟大:《 》。

(2)通过英雄战士保尔•柯察金以钢铁般的意志,挑战命运,献身理想的故事,诠释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

4.古今中外流传着许多谈生命的名言警句,请写出两句。(2分)

教学反思:

教学本文的目的在于让学生领悟生命的本质,从而能够乐观的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珍惜生命,以一种积极豁达乐观平和的心态去面对生命。

第四篇:《谈生命》教案

《谈生命》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认识生命的一般规律,树立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观念

2、体会文章景、情、理和谐相融的意境,感受文章的意境美、哲理美、语言美。

3、反复朗读课文,理清行文思路,理解文章主旨。教学重点:

1、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感受文中鲜活的形象。

2、理解体会作者含蓄、深沉的感情,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教学难点:

3、深刻认识生命的一般规律,养成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教学方法:

1、朗读法

2、品读法

3、延伸拓展法

4、自主学习法 教具准备:

电脑多媒体设备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了解作者生平;学习生字词,理解词义;反复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细读理清行文思路,把握文意。教学步骤:

一、课程导入

同学们,正式上课之前我们先来看近日的几条新闻。6月18日,一名14岁的初中生,因为与母亲发生争执,写完遗书之后,拆下房间窗户的防盗网,跳楼身亡。10月30日,成都市锦江区一名10岁小男孩军军因为上课说话,被老师罚写千字检讨,军军回家后便从30楼跳楼身亡。2013年8月份,患有先天性血管瘤、舌部的肿瘤大如铅球的谭义猛与病魔顽强抗争,考上海南大学,他用笔在本子上写下“我想要上大学,以健康人的体质”。听完这几则报道后,同学对于生命是否已有了自己的思考?今天,我们来听听现代著名女作家冰心对于生命的独特见解,希望我们都能从中得到人生的启迪。

二、作者简介

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祖籍福建长乐,生于福州。童年在山东烟台度过。1913年全家迁至北京。五四运动爆发,她受到很大影响,从1919年9月起,以冰心为笔名写了许多问题小说,如《两个家庭》、《斯人独憔悴》、《秋风秋雨愁杀人》、《去国》等,在社会上引起了较为强烈的反响。1921年加入文学研究会,这时作品多围绕着母爱、童心和自然美描述“爱的哲学”,代表作有《超人》、《烦闷》等。1920年开始,受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又写出了短诗集《繁星》和《春水》,为文坛瞩目。1923年8月赴美威尔斯利女子大学研究院读书,不久因病住疗养院七个月。这时期代表作有《悟》、《寄小读者》等。1926 1

年得文学硕士学位后返国,先后任教于燕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北平女子文理学院。1931年的小说《分》、1934年的《冬儿姑娘》等作品中都表现出对于“爱的哲学”的深化和突破。1946年,与丈夫吴文藻同往日本,应邀在东京大学教课。l951年秋回国。解放以来相继出版散文、小说、诗歌集《小桔灯》、《樱花赞》、《再寄小读者》等。自1954年以来,当选为历届全国人大代表,曾任中国文联副主席。现为五届全国政协常委。冰心除创作外,还翻译过一些外国文学作品。

三、学习生字词,理解词义

1、观看幻灯片,注意生字词的字形和读音并齐读。

云翳yì 巉岩chán 羞怯qiâ 心魂惊骇hài 休憩qì 骄奢shē 枭鸟xiāo 荫庇(yìn)芳馨xīn 朔风shuò 丛莽mǎng

2、分别请两位同学参考课本和字典尝试讲解幻灯片中字词的意思。

3、教师再次强调以下重点词语

一泻千里:形容江河水流迅速,也形容文笔奔放、流畅。枭鸟:猫头鹰之类的鸟。

荫庇:大树枝叶遮蔽阳光,也用来比喻保护、照顾。芳馨:芳香。

云翳:阴暗的云。

四、反复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

1、教师配乐朗读课文,学生听读,注意正音,并勾画出自己喜欢的语句。

2、选三位同学范读课文,每人读一部分;读完后,请其他同学进行读音的纠错和语调情感的点评;最后教师进行总结性点评。

3、同学们根据本文的朗读要点齐读文章。

五、细读理清行文思路,把握文意。

1、请两三位同学试着为文章分层(无固定标准,可灵活分层)

2、教师讲解文章结构

第一种全文可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我不敢说„„像什么”)揭示话题。

第二部分:(“生命像„„不敢信来生”)描写一江春水的全部生命历程。

第三部分:(“生命又像„„不敢信来生”)写“一棵小树” 的全部生命历程。

第四部分:(“宇宙是„„结尾”)总结全文,揭示生命的本质。

第二种划分方法,全文可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我不敢说„„不敢信来生)以一江春水为喻,形象描绘生命的过程。

第二部分:(“生命又像„„不敢信来生”)以一棵小树为喻,再现生命的全过程。

第三部分:(“宇宙是„„结尾”)揭示生命的本质。

第三种部分划分方法,全文可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我不敢说„„也不敢相信来生)具体描述生命像什么。

第二部分:(宇宙是„„结尾)深刻揭示生命是什么。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品读课文,赏析文章发现语言、情感和哲理的美妙之处;师生交流体会文章情、景、理和谐交融的意境;联系生活和自我,认识生命的一般规律,理解快乐与痛苦并存的人生状态。教学步骤:

1、教师提醒学生注意语调和感情,学生齐读课文。

2、学生读出自己在第一节课时画出的喜欢的语句,并说出理由。

3、教师进行点评和补充,接着用多媒体显示出以下重点语句并对句子作出哲理性品析(以下括号内部分为品析要点,不需要幻灯片上显示)

★她(大海)多么辽阔,多么伟大!多么光明,又多么黑暗!(句中的“大海”指生命的归宿。“光明”象征生命达到辉煌的顶点,“黑暗”指生命的终结)生命是一个客观的过程,“光明”与“黑暗”相生相随。

★他消融了,归化了,说不上快乐,也没有悲哀!(生命是一种过程,应当从容镇定地面对死亡,显示了作者“生而何欢,死而何惧”的平常心)

★然而我不敢说来生,也不敢信来生!(作者一方面肯定生命可以再生,一方面又否定生命的“轮回”说,冷静、客观、从容地面对生命,热爱生命,表现了作者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他会听见黄莺清吟,杜鹃啼血,也许还听见枭鸟的怪鸣。(人的一生会遇到快乐、悲哀、嘲讽甚至反对,快乐与痛苦相生相随)★在宇宙的大生命中,我们是多么卑微,多么渺小,而一滴一叶的活动生长合成了整个宇宙的进化运行。(虽然每一个生命是卑微渺小的,但组成整个人类却可以创造历史,推动社会前进。表现出作者浩渺的思绪、宽广的胸襟。)★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入海,不流动的便成了死湖;不是每一粒种子都能成树,不生长的便成了空壳。(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成才,都能为人类作贡献,不努力、不拼搏,人就成了行尸走肉,失去了人生的意义)★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和痛苦是相生相成的。(阐述生命中快乐与痛苦的辩证法,表明作者对生命规律的判断、认识)★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这一句话与孟子的“生于忧患”表意相同,我们要学会享受痛苦、感谢痛苦)★愿你生命中有够多的云翳,来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出自冰心翻译的英文《读者文摘》。希望你的一生有丰富多样的经历,你才真正体验到人生的美好。或者说人生应该经历幸福和痛苦、快乐和悲哀,只有某种单一的经历是不够的。这里的“云翳”喻指丰富多样的经历、体验;“美丽的黄昏”喻指人活到一定的年龄,或者说到了老年)

4、学生发言,谈谈“一江春水”“一棵小树”代表的意象和本文语言的美感。

5、教师针对以上问题进行补充讲解

讲解要点: ①文章以“一江春水”和“一棵小树”为喻,把人生比喻成一江奔腾的春水,比喻成一颗不断壮大小树,“一江春水”侧重阐明生命的力量,“一棵小树”侧重揭示生命的价值。两个比喻的内涵相互补充,江水的东流与生命的流动相对应,而小树的壮大与人生的发展相吻合,比喻堪称贴切,形象又完整地阐明了生命由生长到壮大,再到衰弱的过程和一般规律,以及生命中的苦痛与幸福的相生相伴的共同法则,表达了生命不止奋斗不息的意志和豁达乐观的精神。在这篇文质兼美的散文里,生命像江水,峭岩让江水激荡,而危崖之后是平沙,夹岸有红花朵朵;挫折让生命苦涩,而风雨之后是彩虹,天际有灿烂云霞。生命又像小树,小树离不开雨露阳光,而生命也需培育成长;小树长大后为大地洒下绿阴,而人长大成人后也应为社会作出贡献。

②“生命像„„”“生命又像„„”既成为行文层次的标志,又给人旋律回转、反复吟唱之感。

③“他消融了,归化了,说不上快乐,也没有悲哀”,庄重精警,超越了常人面对死亡的畏惧、痛苦。语言看似平常,实则蕴含邈远的情思,意味深长。

④“然而我不敢说来生,也不敢信来生”,反复强调,否定生命“轮回”说,理性地对待

生命,表现了作者高远的人生情怀。

⑤“愿你生命中有够多的云翳,来造一个美丽的黄昏”,这是一句诗句,“云翳”喻指丰富多样的经历、体验;“美丽的黄昏”喻指人活到一定的年龄。或者说到了老年,具有无限感慨又感到幸福和欣慰的景况。冰心老人诚挚地祝愿,希望我们的一生有丰富多样的经历,真正体验人生的美好。

5、教师提问:作者对生命的规律有怎样的认识? 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讨论并派代表回答问题。

教师提示:本文用充满哲理的语言,对生命过程进行了形象的描述,表现了作者对生命本质的认识。生命需要流动和生长,我们要享受快乐,但不回避生活中的痛苦和艰难。我们要感谢生命,不仅感谢快乐,也要感谢痛苦。我们要尊重生命,就得探寻生命“生长”的闪光点,向生命的顽强不屈敬礼。我们要珍惜生命,就得向生命的高贵顶礼膜拜,为生命全过程的每一刻喝彩。

6、教师提问:全文的感情是怎样变化的?感情基调是什么?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讨论并派代表回答问题。

教师提示:在形象的描摹过程中,流露出作者动人的情思。在描写一江春水时充满激情,从“愤激”“怒吼”“奔腾”等词可以读出这种感情来;继而面对种种境遇,心情是快乐的、平静的;最后描写春水到了大海,表达的心情是平静的,没有快乐。也没有悲哀。描写一棵小树则不同,一开始充满喜悦、希望,继而是“宁静和怡悦”,最后冬天来临,叶落归根,则怀有超乎寻常的平静。本文表达的感情是丰富多样的,但总的说来感情基凋是积极乐观的。

7、每个同学都试着总结本文的主要内容和思想感情并写在稿纸上,教师请一两位同学读出自己总结的内容并作出点评。

教师提示:本文以“一江春水”和“一棵小树”为喻,揭示了生命由成长到壮大,再到衰弱的过程和一般规律,以及生命中的苦痛与幸福的相生相伴的共同法则,表达了生命不止奋斗不息的意志和豁达乐观的精神。

8、延伸拓展:

教师提问:中考即将来临,同学们必然要承受考试的压力和经历毕业后同学分别的不舍,现在请大家说出自己对于中考的态度和分别前想对同学们说的话。(教师要用学生利用本文倡导的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引导学生)

推荐阅读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汪国真的《热爱生命》和鲁滨逊的《荒岛余生》。

9、播放音乐汪峰《怒放的生命》,幻灯片展示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名言:“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课程结束。

第五篇:谈生命教案

《谈生命》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2.理清文章内容,把握作者情感脉络,明白作者寄寓的人生哲理。3.加强生命体验,丰富人文素养,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教育。

教学重点:1.理清层次

2.品味语言

3.把握主旨

一、导入

让我们欣赏一首歌,会场的同学可以跟着唱。

1、歌中把生命比作什么?哪句歌词体现了作曲者的人生态度?(把“生命”比喻成“一条大河,时而宁静,时而疯狂”,“我要飞得更高”体现了作者积极的生活态度。)

2、关于生命的名言和诗句还有哪些呢? 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3、生命是人类永恒的话题,人们用不同的方式演绎它的内涵。它是贝多芬用生命弹出的《命运交响曲》,它是凡高笔下那朵璀璨的向日葵,它是奥运冠军刘翔百米冲刺时的呐喊声……今天我们学习世纪老人冰心写的优美散文《谈生命》,一起来感悟作者笔下的生命本质和规律。

二、介绍作者

三、解决字词

散文是一种抒情性很强的文体,而且语言充满美感。学习散文,我们要反复朗读。

四、指导朗读(刚才同学们朗读了课文,感情基调怎样?积极乐观)

感情激越处:高昂,响亮;

感情平静处:语调深沉。教师部分示范,学生读。

五、再读课文,理清思路。

1、再读课文,文中把生命比做什么?在文中标划出揭示生命本质的句子。

2、将文章分成四层。

3.再读课文,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和篇章结构。(出示课件)第一部分:(“我不敢说……像什么”)揭示话题。

第二部分:(“生命像……不敢信来生”)描写一江春水的全部生命历程。第三部分:(“生命又像……不敢信来生”)写“一棵小树”的全部生命历程。

第四部分:(“宇宙是……结尾”)总结全文,揭示生命的本质。

六、品读课文,感悟生命(一江春水向东流)

1、春水在流动的过程中遭遇了什么?

2、暗示了人生命历程的哪些境遇?

3、在不同的境遇中作者的态度怎么样?

4、“行程的终结”预示着生命的终结,此时你认为“春水”心态是怎样的? 你从春水的经历中得到什么启示?(人生是丰富多彩的,人生总是幸福与苦难.顺利与曲折相伴而随的。)启示:人生的丰富多彩的,人生总是幸福与苦难.顺利与曲折相伴而随的

(一棵小树)

1、小树成长中历经了哪些阶段?

2、树在成长过程中如何度过生命的每一个阶段?

3、使我们得到哪些启示? 启示:

几个连续的阶段,勾画着或喻示人的生命历程,生命的规律就是从渺小微弱,继而强健壮大,最终归于消亡。生命始终向前发展,这是任何力量都不可阻挡的。

七、品析佳句,再悟生命

课文最后一部分很启发、教育意义,选你自己喜欢的、感受最深刻的句子,谈谈你对生命的认识和感悟。

1、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和痛苦是相生相成的。(生命是多彩的,有时阳光明媚,有时风雨交加)

2、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快乐固然兴奋,苦痛又何尝不美丽?(苦痛对于弱者来说,是人生的畔脚石,对于强者来说却是生活中踏脚板,可以让自己变的更加强大。)

••••••

生命感悟

生命的本质在于蓬勃成长,奋勇前进,任何力量也无法阻碍他,压制它。生命的规律在于它始而渺小,微弱,继而强健、壮大,终而归于消亡,期间幸福与痛苦,顺利与曲折相伴相随。

生命不止,奋斗不息,乐观向上,豁达宽广。

八、仿写练习,体验生命

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你觉的“生命还像什么••••••”

九、小结

其实,在我们的人生中,成功和失败交替存在,快乐与痛苦相生相伴,我们只有以积极进取,勇往直前的态度,才能飞的更高。

十、拓展阅读 赵丽宏的《生命》,看看作者对生命又有怎样的认识。

假如生命是花。花开时是美好的,花落时也是美好的,我要把生命的花瓣,一瓣一瓣撒在人生的旅途上……

假如生命是草。决不因此自卑!要联合起所有的同类,毫不吝惜地向世界奉献出属于自己的一星浅绿。大地将因此而充满青春的活力。

假如生命是树。要一心一意把根扎向大地深处。哪怕脚下是一片坚硬的岩石,也要锲而不舍地将根须钻进石缝,汲取生活的源泉。在森林和沃野做一棵参天大树当然很美妙;在戈壁沙漠和荒山秃岭中做一棵孤独的小树,给迷路的跋涉者以希望,那就更为光荣。

假如生命是船。不要停泊,也不要随波逐流!我将高高地升起风帆,向着未有人到达过的海域……

假如生命是水。要成为一股奔腾的活水呵!哪怕是一眼清泉,哪怕是一条小溪,也要日夜不停地、顽强地流,去冲开拦路的高山,去投奔江河……

假如生命是云。决不在天空里炫耀自己的姿色,也不只作放浪的飘游。要化成雨,无声地洒向大地。

下载谈生命——教案[最终定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谈生命——教案[最终定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谈生命》教案(精选合集)

    《谈生命》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和思路 《谈生命》是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九课以“生命”为主题的散文,它的入选体现了新课程关注生命的人文理念。是冰心老人运用比喻、象征并带......

    《谈生命》教案

    《谈生命》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 积累词语,理解“骄奢、清吟、荫庇”等词的词义并学会运用。 2.理解作者对生命的本质的认识。 过程与方法 1. 反复朗读课文,理清......

    《谈生命》教案

    谈生命 冰心 一、导入新课: 现实生活中,经常听到有人说:“生活太乏味了,没意思。”等等之类的话,是的,世事的喧嚣、生活节奏的加快,的确让人的神经疲惫,但我们究竟应该以怎样的态度......

    谈生命教案

    《谈生命》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命的本质,培养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 2、品析、探究含蓄深沉的语言 3、体会文中比喻手法的巧妙运用教学重点: 理解含蓄深沉的语言教学......

    谈生命教案4

    教学目标: 1、把握文章脉络,理解文章主旨。 2、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激发他们的联想和想像,感受文中的鲜活的形象,揣摩文中蕴含的哲理。 3、体会本文中比喻修辞的巧妙运用,理解......

    谈生命教案(精选5篇)

    《谈生命》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谈生命》是冰心写的一篇谈生命本质和生命意义的散文,文中作者并没有在生命的定义解释上做文章,而是把抽象的生命理念比喻为具体可感的春水......

    谈生命

    谈 生 命 ——读《谈生命》后感 09级药学一班09130129朱玲 “我不敢说生命是什么,我只能说生命像什么。”冰心如是说。 生命,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他聚集许多的细流,终合成一股......

    谈生命

    《谈生命》教案 姓名:张琴班级:2011级汉语言文学6班学号:112001040104 教学目标: 1、了解本文以感性化的语言塑造的一系列的生命形象及其所蕴含的意义,以此来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