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S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总复习教案
六年级语文上册复习教案
第一单元复习
生字词:
肌肉 皮肤 稻穗 白喉 耕种 橘子 褐色 挽救 祸事 沉甸甸 懒怠 干瘪 憔悴 惊恐 矛盾 祠堂 围裙 哆嗦 烤鹅 搓草绳 蜷腿 冻僵 火焰 灌进 铜像 几乎 乖巧 精致 磕头 尽责任 告诫 药膏 兑现 诧异 亲戚 晕眩 陀螺 树杈 费苦力 直挺挺平板板 暖烘烘 火柴梗 明晃晃 圣诞树
自相矛盾 刻舟求剑 坐井观天 滥竽充数 亡羊补牢
守株待兔 掩耳盗铃 邯郸学步 画蛇添足
叶公好龙
对牛弹琴 囫囵吞枣 满天星斗 毛遂自荐 两腮通红
悉心照料 冷嘲热讽 蹑手蹑脚 无声无息 熊熊燃烧
不屑一顾
1、你喜欢稻草人吗?结合课文说说你的理由.2.说说《自相矛盾》和《画蛇添足》两则寓言说明的道理。
3、解释下列词句的意思
鬻---誉---曰---吾---莫---陷---或---弗---祠---舍人---相谓---相— 谓---引---且---乃---为之足---固---子---安---遂--亡---
4、卖火柴的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分别看到了什么?
5、结合课文,说说下列词语的意思
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
6、说说下列破折号的作用
1)他的手没有手指,却拿着一把破扇子----其实也不能算拿,不过用线拴住扇柄,挂在手上罢了。2)那是一双很大的拖鞋----那么大,一向是她妈妈穿的。3)只要听到猫叫“喵----”,连我们都会被全部慑服。
第二单元复习
生字词:
旗杆 擎着 电钮 旗帜 检阅 司令 缓缓
水渠 聂荣臻 就位 肃立 瞻仰 典礼 融合 国殇 耻辱 沧桑 嘉峪关寻觅 荆棘 点缀 乳汁 步伐 蜿蜒 盔甲 捍卫 居庸关 燕山 雉堞 烽台 烟墩 萦绕 锦绣 遨游 陕北 一缕 馨香 铮铮响
城防部队 高高耸起 徐徐上升 排山倒海 长城内外 大江南北 五颜六色 自强不息 炎黄子孙 骨肉分离 碧波万顷 巍然耸立 名不虚传 浑然一体 连绵不断 干戈扰攘 征战频仍 殷红热血
广袤无垠
纵缰驰马 一锹一镐
1、《开国大典》是按什么顺序来写开国大典的?重点写了哪几个场面?
2、读下面的句子,注意带点的词语,认真体会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1)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来。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是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2)两个半钟头的阅兵,广场上不断地欢呼,不断地鼓掌,一个高潮接着一个高潮。群众差不多把嗓子都喊哑了,把手掌都拍麻了,还觉得不能够表示自己心里的欢喜和激动。
3、说一说诗人为什么要“望我故乡”“望我大陆”?
4、诵读下列诗句,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1)你被迫离开母亲的怀抱,骨肉分离撕断肠。滚滚黄河为之怒号,不尽长江为你悲伤。自强不息的华夏子孙,企盼你的归航。
2)斩荆棘,破巨浪,前进的步伐不可挡。百年之梦终相圆,拥抱时的泪水中充满希望。回到母亲怀抱的香港啊,明天更加美好、更加辉煌。
5、《山海关》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再用课文中的词语概括山海关的特点。
6、“山海关,将以它那伟大的体魄、忠贞的灵魂,永远地刻在人们的心中.”联系上下文说说“伟大的体魄””忠贞的灵魂”各指的是什么,再说说这句话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7、默写《己亥杂诗》、《长城》、《明天更辉煌》的第三节
8、说说下列词语意思
“像海上的波浪” “雷鸣般的掌声”
第三单元复习
生字词:
淙淙 鼻涕 剃头 拽住 吆喝 迷离 拎包 镰刀 告诫 傻乎乎 哼歌 启蒙 仿膳 敏感 诀别 淡雅 烂漫 雁阵 侍弄 脏乎乎源泉 歧途 央求 瘫痪 豌豆 捶打 腼腆 誊写 餐桌 泥菩萨 出版 谨慎 启迪 饺子 拮据 调馅 擀皮 荤菜 煞是 破天荒 筷子 清晰 恳切 遗弃 攥着 缝纫 硬币 奢望 笑嘻嘻 小辫儿 汗涔涔
大吉大利 楚河汉界 维持生计 缝缝补补 日夜操劳 龇牙咧嘴 曲曲折折 翻来覆去 一如既往 絮絮叨叨 得意扬扬 推门而入 失声痛哭 威风凛凛 喜出望外
一、当“我们”委屈地向老师献上草药和小鱼的时候,老师为什么一下子搂住“我们”脏乎乎的身子,哭了?你对文章的题目是怎样理解的?
二、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老师生病了—()—()---()---()
三、说说下列句子的体会
1、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活,好好活„„
2、我那个有病的儿子,还有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
3、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四、默写《纸船》
五、巴迪的父母为什么会对他写的第一首诗有截然不同的评价?巴迪长大后,对父母的爱有怎样的理解?
六、体会下列句子的含义
我从心底里知道,“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
七、填空
为人子,().尊长辈,().能温席,().爱父母,().能让梨,().手足谊,().孝与悌,().长与幼,().八、用修改符号,修改下列几段话。
今天,我们全家去了紫竹园公园。下午,一进门就看见了色彩鲜艳的月季花,有红的、黄的、紫的,非常美丽。正在这些花上,有几只漂亮的蝴蝶翩翩起舞。
妈妈说:“公园里多美呀。”
爸爸说:“紧张了一个星期,到这儿来轻松以下,真是太好了。” 我连忙说:“下星期咱们还来!”
下着小雨,天灰蒙蒙的,放学了,都向校门口走去,一把把雨伞撑起来了,向一朵朵胜开的鲜花。我没带雨伞,呆呆地站在那里。
第四单元复习
生字词:
焚烧 凿开 铁锤 工程 要挟 轻蔑 陡峭 测绘 讥笑 泥浆 岔道 竣工 藐视 轰动 尝试 嘲笑 勉励 周密阻挠 杰出 经纬仪 骁勇 炽热 花言巧语 宁死不屈 刑具 囚室 铿锵 押送 俘虏 日趋 阶段 陕西 吕梁山 窑洞 大禹 浊浪 震撼 雾霭 轩辕 皎洁 壶口 缄默 霹雳 铁树开花 抑扬顿挫 滔天巨浪 惊涛骇浪 如雷贯耳 心潮澎湃 刮目相看 虎啸龙吟 脍炙人口 大义凛然 浩然正气 狂风怒号 攀山越岭 悬崖峭壁
一、默写《石灰吟》《竹石》《夏日绝句》
二、说说下列诗句的意思
1、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间。
2、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3、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三、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浑---清白---坚劲----尔---人杰---鬼雄---项羽----
四、默写《詹天佑》第四自然段
五、回答下列问题
1、“要挟”是什么意思?帝国主义者是怎样要挟的?这说明了什么?
2、为什么“大概”“差不多”这类说法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
3、这条铁路不满四年就全线竣工了,比原计划提早了两年。这两件事给了藐视中国的帝国主义者一个有力的回击。(“藐视”可以换成另一个词吗?把“回击”改为“打击”行不行,为什么?)
六、文天祥是个怎样的人?
七、默写《怒吼吧,黄河》第四自然段。说说这段话中三个分号给你的感受。
八、说说光未然、冼星海是个怎样的人?
十、说说“一句话”的含义,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十一、填空
闻一多是()国()代著名的()、(),其代表作新诗集《 》、《 》是现代诗坛经典之作。他(),(),1946年夏在昆明被国民党特务暗杀。
十二、填空
1、人固有一死,或(),或()。
2、人生自古谁无死,()
3、台上一分钟,()
4、一寸光阴一寸金,()。
5、每逢佳节()。
6、有朋自远方来,()
7、先天下之忧而忧,()。
8、拳不离手,()
9、少壮不努力,()。
10、长安一片月,()。----诗题《 》
11、空山新雨后,()。明月松间照,()。
12、近种篱边菊,()----
13、青枫江上秋帆远,()。
14、洛阳城里见秋风,()。复恐匆匆说不尽,()。-----诗题《 》
15、故园东望路漫漫,()。马上相逢无纸笔,()。-----诗题《 》
十三、默写《青松》
第五单元复习
生字词:
琥珀 松脂 包裹 渗出 澎湃 黏稠 详细 美餐 淹没 热辣辣 冲刷 拂拭 约摸 蜘蛛 蝎子 蟋蟀 蝈蝈 和谐 狗吠 掸翅膀 蝉鸣 柔和 呈现 钵子 孵化 巢穴 颓丧 蠢事 明媚 踌躇 云霄 鲣鸟 嘲鹰 博学 抿嘴 勉强 警惕 反驳 凯旋 狡黠 小轿车 海滨 启迪 优雅
前俯后仰 成千上万 翻腾怒吼 见死不救 鱼贯而出 若无其事 争先恐后 气喘吁吁 愚不可及 响彻云霄 面面相觑 饶有兴趣 胸有成竹 郑重其事 微不足道
年迈无力
1、默写《琥珀》的最后一自然段。
2、为什么说这块琥珀是奇异的?人们根据什么推测出发生在一万年前故事的详细情形的?
3、《自然之道》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4、读句子,体会带点的词语对表达意思有什么作用?
太平洋绿龟的体重在一百五十公斤左右,幼龟体重不到它的百分之一。幼龟一般在四五月间离巢而出,争先恐后爬向大海。
5、《一个这样的老师》中“我”和同学们的态度前后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6、你喜欢怀特森老师吗?说说你的看法?
7、为什么老太太的葡萄最先卖完?格罗培斯的路径设计为什么被评为世界最佳设计?从这些事实中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8、说说分号的作用
1)、白天他攀山越岭,勘测线路;晚上,他就在油灯下绘图、计算。()
2)、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前面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收音机里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
10、给下面的句子加上标点符号。
1)有时候 他小声地朗读着书上的文字 有时候 他拿起笔在书上圈圈画画
2)星期天 如果天气好 我们就去郊游 如果天气不好 我们就在家里学习计算机
第六单元复习
生字词:
赵国 和氏璧 骗人 撞碎 胆怯 廉颇 推辞 削弱 击缶 鼓瑟 侮辱 上卿 诸位 奴隶 栅栏 巡哨 弓弦 士卒 鄱阳湖 一簇 倘若 拈弓 搭箭 剜出 堕江 鏖兵 聘请 决雌雄 船舵 刀刃 绛红色 帆幔 惦记 海滨 啤酒 崛起 镰刀 垒球 潇洒 鲨鱼 骨骼 磷光 蹂躏 一磅 水渍 眩晕 倚靠 海岬 小艇 白茫茫 硬邦邦 冷冰冰 杠杆 荒谬 舢船 不遗余力 微不足道 一言难尽 于事无补 不可思议 天助我也 漫天彻地 互相残杀 渑池之会 完璧归赵 无价之宝 理直气壮 负荆请罪 文质彬彬 仪表堂堂 神采奕奕 兴致勃勃 身强体壮 虎背熊腰 肥头大耳 油光满面 大惊失色 垂头丧气 喜出望外 目瞪口呆 大摇大摆 摇头晃脑 手舞足蹈 慢条斯理
1、《将相和》说说三个故事的主要内容,再写出三个故事的小标题。
2、说说三个故事之间的联系,并说说为什么用“将相和”做题目。
3、读下面的句子,体会句子所表达的感情。
1)我要让它知道什么是一个人能办得到的,什么是一个人忍受得住的。2)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能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
4、《鲁滨孙造船》节选自()国()的《 》。作品的主人公是个名叫()的()人,他喜欢()和()。
5、用关联词把下列句子连起来 1)秦王那么厉害。蔺相如不怕他。
2)我和他是邻居。我对他家的情况非常熟悉。
3)我们看太阳只有盘子那么大。它的实际体积却大得很。4)花草树木能美化环境。花草树木能防止水土流失。5)我们多听多练。我们能把普通话学好。
6、填空
1)《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作家()的著名小说。这本书的内容主要来源于(),书中的主人公是一个()的共产主义战士()
2)《春》是()国现代著名作家()写的,这篇散文的语言(、),描写(),洋溢着()他还写了许多().3)《儒林外史》是我国()的(),作者()在书中用(),讽刺了()。
第二篇: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_总复习教案
六年级上册语文5-8单元复习教案 复习教案
(五)教学目标:
1、掌握本单元19个生字新词。
2、学习课文,能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联想到生活实际中去
3、感受鲁迅先生的思想品质。
4、积累关于鲁迅先生的名人名言
一、生字词掌握
chú fánɡ cì wei chù shenɡ
yí tǐ wǎn lián zhì jìnɡ
()()()()()()ài fǔ
tuán jù qínɡ jiã
jì xinɡ
bǎo cún yīn`àn()()()()()()dī wēi
hán yì shēn ào xiánɡ xì
kū shîu shì shì
()()()()()()wãn zhānɡ shī shēnɡ tînɡ kū mínɡ huǎnɡ huǎnɡ kã sou()()()()hú lún tūn zǎo zhānɡ ɡuān lǐ dài mǎ mǎ hu hǔ huǎnɡ rán dà wù()()()()běi fēnɡ nù háohîu shi bǎo jīnɡ fēnɡ shuānɡ yīn qín()()()()cōnɡ cōnɡ mánɡ mánɡ shī yâ jiǒnɡ xiànɡ miáo tou miàn kǒnɡ()()()()qīnɡ shìdǒu rán jiān kǔruǎn mián mián niú máo xì yǔ
jiē jiē bɑ bā dà bìnɡ xīn yù
二、课文理解填空
1、《少年闰土》作者_________,节选自《
》。他的作品有《
》《
》《
》《
》。他被誉为”__________________“,毛泽东评价他是伟大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本文选自短篇小说《
》。课文以________为题。通过回忆重点写闰土给”我“讲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件事。刻画了闰土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农村少年。
2、《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作者_________,通过回忆伯父生前给自己留下印象深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件事,说明鲁迅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表达对鲁迅先生的无比怀念、热爱与敬仰之情。本文以_________为标志,共分五段。本文的中心是___________________。本文采用_______,第一段是果---鲁迅先生受到人民的爱戴,后几段是因---鲁迅先生受到爱戴的原因。《回忆鲁迅先生》作者是_________,《永远不能忘记的事情》作者是_________。
三、日积月累填空
1、鲁迅在《自嘲》中写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集中体现了他的崇高精神。
2、许广平在《欣慰的纪念》中这样评价鲁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鲁迅在《故乡》中写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时间就是__________,无端的________别人的时间,其实无异于_____________。
5、鲁迅劝诫青年读书要广泛是这样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按原文填空
1、__________的天空中挂着________,下面是________,都种着________。其间有一个________,项带________,手捏________,向________刺去。那猹却________,反从他的跨下________。
五、词语填空
失声()()
()()吞枣
张()李()
()()大悟
北风()()
()经风()
牛毛()()
大病()()
()()不断
复习教案
(六)教学目标:
1.了解诗歌的特点,大体把握诗歌,想象诗歌描述的情景,体会诗人的情感。
2.默写《诗经?采薇》《春夜喜雨》《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天净沙?秋》。
一、连线
《采薇》
唐诗
白朴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词
辛弃疾 《天净沙·秋》
元曲
郭沫若 《天上的街市》
四言古诗
叶赛宁 《白桦》
外国诗
杜甫 《春夜喜雨》
现代诗
《诗经》
二、根据提供的实际情况,运用学过的诗句填空。
1、当我们浪费粮食时,爷爷经常用唐代李绅的诗句来教育我们:()。
2、当我们要报答母亲的深恩时,我们会很自然地吟诵起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
3、当我们在外地过节时,常引用唐代诗人王维的()来表达对家人的怀念。
4、现在人们常用《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名句()来表达对远别好友的深情厚谊。
5、来到瀑布脚下,仰望瀑布倾泻而下,泼洒飞流,我不禁想起()的诗句。
6、昨晚有一道数学题,我绞尽脑汁,百思不得其解。就在我()时,爸爸走过来,经他一点拨,我豁然开朗,真是()。
7、老师的话语像春雨一样滋润了我的心田,使我不由得想起了杜甫的两句诗()。
三、根据诗文填空。
1、___________________,杨柳依依。今我来思,___________________。
2、好雨知时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___________________。
3、明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稻花香里说丰年,___________________。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轻烟老树寒鸦,___________________。青山绿 水,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诗海拾贝
1、《采薇》选自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
2、《春夜喜雨》是________律诗,作者是________代________。
3、《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体裁________,作者________。
4、《天净沙·秋》体裁________,作者________。
5、《太阳的话》和《白桦》体裁________,作者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
6、《我们去看海》《致老鼠》《爸爸的鼾声》体裁是________________。复习教案
(七)教学目标:
1.体会作者将真挚的情感写真实、具体的表达方法。2.识记词语盘点中的词语。3.积累《马诗》。
4.完成复习资料中第七单元的练习。
一、看拼音写词语
sù liào bǐnɡ ɡàn jiã zîu yuâ pǔ jí xiánɡ qǐ pàn jí sù rì kîu huá ɡuì yīnɡ wǔ qì ɡài shānɡ ɡǎn cānɡ mánɡ xiānɡ yī xiānɡ suí yì yánɡ dùn cuî shí bēi jiāo zào bù ān màn bù jīnɡ xīn jiǔ biã chïnɡ fãnɡ yù xuâ bï shā zhân ěr yù lïnɡhãnɡ zāo bú xìnɡ chǔ bâi ɡān cuì shī zōnɡ xián ɡuànɡjuān kâ yuán ɡù àn dànxiāo shîu zhī juã kōnɡ luî luî ɡuānɡ tū tū lěnɡ qīnɡ qīnɡzhí ɡōu ɡōu bù ɡān luî hîu qiān fānɡ bǎi jì kū xiào bù dã chánɡ tú bá shâ dà yáo dà bǎi wú yǐnɡ wú zōnɡ
二、成语填空
()扬顿()
相()相()
()()不安
()不()心
久别()()
()()不幸
()耳()聋
()()搏杀
不甘()()
()()不得
长途()()
大()大()
三、理解课文内容填空
1、《老人与海鸥》前半部分通过老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事例表现老人对海鸥无私的爱;后部分通过老人死后,海鸥在老人遗像面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悲壮画面,展示了海鸥对老人的令人震撼的情。
2、《最后一头战象》作者_________,被称为”________“,作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文体裁是________。记叙了抗日战争中幸存的最后一头战象,在临死前做了四件事情课文以________为序,扣住四个感人片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按原文填空
1、老人顺着栏杆边走边放,海鸥依他的节奏起起落落,排成一片(),飞成一篇()。
2、老人望着高空()的鸥群,眼睛里带着()。
3、海鸥们()翅膀,()老人遗像前的空中,像是前来()的亲属。
4、过了一会儿,海鸥()落地,竟在老人遗像前后站成了两行。它们(),像是为老人守灵的()。
5、没想到,嘎羧见了,一下子安静下来,用鼻子呼呼吹去上面的灰尘,鼻尖()地在上面摩挲着,眼睛里(),像是见到()。
6、土坑约有三米深,嘎羧()在坑底,()着脸,鼻子()在腿弯,一只眼睛()得老大,凝望着天空。
7、它站在江滩的()上,()着()的江面。然后,它()哗哗流淌的江水,走到一块龟形礁石上(),许久,又昂起头来,向着天边那轮火红的朝阳,───发出()的吼叫。这时,他身体膨胀起来,四条腿皮肤紧绷绷地发亮,一双眼睛(),吼声(),惊得江里的鱼儿扑喇喇跳出水面。
8、大漠沙如雪,________。________,快走踏清秋。复习教案
(八)教学目标:
1.学习抓住特点把人、事结合起来描写的写作方法。2.背诵《伯牙绝弦》,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3.《月光曲》的第九自然段。4.背诵识记词语盘点中的词语。5.积累日积月累中的十六个词语。6.完成复习资料中第八单元的练习。
一、看拼音写词语 pǔ xiě yōu jìnɡ là zhú shī mínɡ chún shǔ mî shēnɡ qīnɡ yōuqín jiàntáo zuì sū xǐnɡ fēi bēnjì lù lái yīn hã shà shí jiān wēi bō lín lín tàn fǎnɡ jiāo shâfēnɡ cǎifù yuēdàn yǎzhuō mō chân tuō huàn juã shēn yuǎnyì lìjiànɡ shēnɡmï fǎnɡzào jiù shēn duànkànɡ yìfēnɡ dùliàn jiù dà yánɡ bǐ`àn yǒu zhāo yí rì wú yán yǐ duì bù jiě zhī yuán àn wú tiān rì yǎn mào jīn xīnɡ yì fǎn chánɡ tài wãi suǒ yù wãi shǔ qù hán lái bú zài huà xià qiâ qiâ sī yǔ diāo liánɡ huà dînɡ ɡǔ sâ ɡǔ xiānɡ qiǎo duï tiān ɡōnɡ dú jù jiànɡ xīn yǐn rãn rù shânɡ yú yīn rào liánɡ bú luî kē jiù yǎ sú ɡînɡ shǎnɡ měi bú shânɡ shōu biã jù yì ɡã kuài zhì rãn kǒu qǔ ɡāo hâ ɡuǎ miào bǐ shēnɡ huā yánɡ chūn bái xuě bǐ zǒu lïnɡ shã bù tïnɡ fán xiǎnɡ jiã zã ãr yú xiǎnɡ `â hánɡ yún
二、成语填空
1、填字组词,选择恰当的填入括号中
余音绕()
妙笔生()
引人入()
美不胜()
雅()共赏
独()匠心 巧()天工
脍()人口
⑴小作者真是________,写出的文章构思________内容________。⑵音乐会上,既有________的流行音乐,也有________的世界名曲,一曲终了,________,令人回味无穷。
⑶这些冰雕艺术品太美了,真是________、________。
2、将成语补充完整 微波()()
有()一()
大洋()()
()梁()栋
古()古()
不落()()
()()龙蛇
曲高()()
()()白雪
不同()()
别()一()
不解()()
()()天日
()()金星
一反()()
为()()为
()去()来
不再()()
()()私语
()()有神
无()()对
三、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伯牙绝弦》这个传说,人们用________比喻朋友间友谊深厚;用________比喻知音难觅或者乐曲高妙。
2、《月光曲》作者借这个美丽动人的传说故事,既表现了大音乐家贝多芬对穷苦人民的________和________,又表现了他________和________,同时也告诉人们,美好乐曲的产生不仅要依靠________,更要依靠________的情感。作者在叙事中进行恰当的________,使文章的表达更________、感情更________。贝多芬是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被尊称为________________。
四、按原文填空
1、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伯牙________________,钟子期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光正从________的地方________。________的海面上,洒满了________。月亮________,穿过________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________,卷起了________。被月光照得________浪花,________朝着岸边涌过来„„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________的脸上,照着她________,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在________照耀下的________的大海。
第三篇:六年级语文总复习教案
六年级语文总复习教案
设计理念:
加强综合,突出重点,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做到精讲精练。特别重视词、句的训练。:
目的要求:
1.掌握生字词语,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词义。2.能背诵要求背诵的课文,能把握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3.注意语言的积累。初步养成积累语言的习惯。每个积累运用中的读读背背,要求能理解并背诵。掌握一些常用句式。
4.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和语文实践能力。
5.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有一定条理。能写读书笔记和其他常见的应用文。练习从内容、词句、标点等方面修改自己的习作。
方法:边复习边做专项练习题
(一)汉语拼音
一、复习目标
1.熟记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2.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3.熟练掌握拼音方法(准确拼读音节、正确拼读多音字)。4.看拼音写字、写词语、写句子,借助汉语拼音读课文。
二、复习重点
1、学会23个声母,24个韵母,16个整体认读音节。2、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中26个字母,读准四声及轻声。
三、复习过程
1、声母23个:b p m f d t n l g k h j q x zh ch sh r z c s y w 2、韵母24个: 单韵母(元音):a o e i u ü
复韵母(8个):ai ei ui ao ou iu ie üe 特殊韵母(1个):er
前鼻韵母(5个):an en in un ün 后鼻韵母(4个):ang eng ing ong
四、整体认读音节(16个)
zhi chi shi ri zi ci si yi wu yu ye yue yuan yin yun ying
五、字母表(26个)
大写: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小写: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六、声调:阴平(一声)阳平(二声)上声(三声)去声(四声)
七、拼法:
1、两拼法
2、三拼法
3、直呼法
八、拼写规则
1.j q x 相拼,两点要省去,普通话里的音节,ü只和n l j q x相拼,所以ü和j q x相拼时省去两点。
2.ü与n l相拼时,ü不能省去两点。
3.i u 单独成音节或开头的韵母单独成音节时,前面应加y w.4.标调方法:有a不放过,无a找o e,i u 并排标在后。(注:如在i上标调号,i上的点必须去掉。)
5.儿话音规律:各类韵母儿话有不同的规律,读音、书写并不一致,常见的a o e i u 的韵母儿话时,要在原韵母后面加上卷舌动作。
6.轻声规则
(1)名动或动词的第二叠音节轻声。
(2)表示方位的词“里、上、中、下、边”等读轻声。(3)表示趋向的动词“去、来、起来、回来、回去、上来、下去、上、下”读轻声。
(4)夹在动宾短语中间的量词有的读轻声。(5)单纯词的第二音节一般读轻声。
(6)词尾的字“子、儿、头、巴”和表示多数的“们”读轻。(7)助词的“的、地、得、着、了、过”读轻声。
(8)语气词“啦、吧、吗、呢、哪、呀、啊、嘛、哇”读轻声。7.隔音符号
在汉语拼音中,以开头的音节连接在其他音节后面时,如果音节的界限发生混淆,就用隔音符号“﹐”隔开。
8.“啊”的变调和变音
(1)前一音节收音是a o e i u ü,“啊”读“呀”。
(2)前一个音节收音是u(包括a o),读“哇”。前一音节收音是n读“哪”。前一个音节ng,读“nga”。
(二)词语练习一
一、复习生字的拼音和多音字:要求读准声母、韵母、声调,能根据字义来定多音字的字音,懂得整体认读音节。
1.学生自由读课本上的生字的音,并能根据多音字的音进行组词。2.教师相机指点学生 易错之处。3.同桌互相检查字音的读准情况。4.完成练习类型:① 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字音:② 多音字注音组词
二、组词 1.形近字组词
师讲清:汉字的笔画繁多,结构复杂,构字方式多种多样,一定要注意每个汉字的细微差别,再看拼音写字
2.选字填空:要改正错别字,就要看所写的字有没有增多、减少、改变笔画,还要看所写的字有没有受同音字、形近字、左右字的影响,有没有受方言的影响。
3.改正词语或句子中的错别字。
三、完成专项复习题
(三)词语练习二
一、复习查字典。小学生要学会两种检字法:音序查字水法和部首查这字法。有些字如果部首不明显,知道它的读音,就用音序查字法,部首查字法要能正确判断字的部首。
1.用音序查下列字。2.用部首查字法查下列字。
二、词语的理解
确切地理解词语的意思,是准确运用词语、表达句意的关键。要学会联系句子的实际来解释词语的方法。一词多义的词语,更应该把它置于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联系上下文来理解其含意。
三、词语的准确运用。准确地搭配词语。词语的搭配主要有主谓搭配、动宾搭配、偏正搭配等。完成这类练习时,要认真分析例题,看看它们是属哪一种类型的。
四、完成专项复习题
(四)词语练习三
一、量词的准确使用
二、近义词的辨析和运用
汉语的词汇极为丰富,意思相近的词语就非常多,我们要仔细比较它们的差别。
1.出词语的近义词。2.选择近义词填空。
三、反义词的认识和积累
反义词指的是意思相反或意思相对的一组词语。积累反义词,应注意几点:一是不能用加否定词的方式来表示。二是不要以为所有的词都有它的反义词。能找到反义词的多半是形容词或动词,其它词很少有它的反义词。三是有的词不止有一个反义词。
四、完成专项复习题
(五)句子练习一
一、句子复习的双基要求: 1.会用常用的词语和关联词造句。2.会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较深的或结构比较复杂的句子。3.会扩充和缩短句子。4.会修改比较明显的病句。5.能认识六种修辞手法。6.会变换几种常见的句式。
二、句子的扩充和缩短。
扩充句子时,注意:所加上的词语与主干搭配要准确,答题时,要按题目要求来进行,注意看提供的例子。
缩短句子时要把句子中的枝叶尽可能地删去,但不能动它的主干。
三、句子的修辞。
小学阶段要求掌握下列修辞手法:比喻
拟人
排比夸张
反问
设问
四、关联词。
五、修改病句。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用词不当、搭配不当、词序颠倒、重复累赘、指代不明、前后矛盾、不合事理。请修改下列病句。
六、句子的改写。
句子的改写就是把原来句子的形式按一定规律给予变化。但它的意思不变。
1.“把”字句或“被”字句的改写。
2.陈述句和反问句的互换改写。
把反问改为陈述句,就要加上否定词(不、无、没有等),句末去掉语气词,同时把问号改为句号。把陈述句改为反问句,就是把陈述句中原有的肯定词改为否定词,或者将原有的否定词改为肯定词,有时也可以在肯定词或否定词前边加上“难道、怎么”等词加重反问语气;句末相应加上语气助词(呢、吗、么)标点改用问号。
(六)句子练习二
一、什么是句子。
1.句子是语言的基本单位,由词按照语法规则构成的,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在小学阶段,要求掌握有关的知识和技能,能把话说(写)得完整、通顺、清楚、明白,并且比较具体生动。正确使用学过的标点符号。
2.句子的构成。
句子是由词构成的。一个句子一般可以分成两个部分:前一部分说的是“谁”、“什么”,后一部分说的是“怎么样”“是什么”。例如:“春天来了。”“我们是少先队员。”这两个部分大多数句子都不可缺少,它们是句子的基本成分。有些句子在表示动作的词后面还有一个连带成分,表示动作对象。例如:“外宾们游览了狼山。”有些句子除了这三种成份外,还带一些附加成份。“的、地、得”常常是这些附加成分的标志。例如:“钱学森享受着优厚的待遇。”“老人悠然地谈着。”“人们把现场围得水泄不通。”
3.句式
有的句子可以变换句子的形式。有的是为了突出强调某种事物;有的是根据具体语言环境的需要;有的为使所表达的语句更简洁,把两句改写成一句。
例1 “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是真理。”改成“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真理吗?”(把陈述句改成反问句,为了强调突出劳动创造财富这一真理。)
例2我羡慕他。他聪明。改成:我羡慕他聪明。(把两句合并成一句使语句更简洁。)
例3我把三百颗菊秧救活了。改成三百棵菊秧被我救活了。(“把”字句改成“被”字句,适应语言环境的需要。
二、练一练 ⑴ 把下列句子改写成反问句。少先队员应该讲文明,有礼貌。⑵ 把下列句子改成陈述句。
实现四个现代化,难道不上全国人民的伟大历史任务吗? ⑶ 把下面句子改成用“把”字的句子。姐姐送给我一件最有意义的礼物。⑷ 下面句子改成用“被”字的句子。濛濛细雨淋湿了人们的衣服。
三、完成专项复习题
(七)句子练习三
句式变换、修改病句、复习目标:
1.能按要求熟练转换句式。2.病句的诊断及修改方法。3.关联词句式的运用。复习难点:关联词句式的运用 复习设想:
1.识点呈现方式让学生回顾。2.例呈现让学生熟悉掌握。3.习方式让学生巩固、运用。复习过程:
二、病句的修改
1.回忆病句常见的几种情况:(学生回忆,老师归纳)成分残缺、搭配不当、前后矛盾、重复罗嗦、不合逻辑、词序不对
2.修改病句要注意的步骤: a读懂句子,明白句子表达的意思。b找出句子的病因。
c对没有表达清楚的部分进行修改。修改病句的原则是不改变原意,同时以最简洁的方法修改。
d然后修改后还要致细检查,因为有的病句不止一处有语病,还要看有没有将意思表达清楚。有的病句不止一种修改方法,只要表达清楚即可。
3.错例呈现,学生修改,老师归纳: 4.练习巩固
(八)句子练习四
关联词使用
一、关联词句式的掌握
1.关联词语的句子,一般都由两个以上的分句组成。而分句与分句之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关系,正符合我们表达的需要。因此,学会正确选用关联词语是非常必要的。
2.【常见的几种关系】(简单呈现)
并列关系;既……又……;不是……而是……;
因果关系;因为……所以……;……之所以;
条件关系;只要……就……;只有……才……;无论……都……;不管……总……
转折关系;虽然……但是……;尽管……还是
假设关系;如果……就……;即使……也……;
选择关系;不是……就是……;是……还是……; 3.练习:选择下面的关联词语,填在句子中。(略)
既……又……
因为……所以……
只要……就……
只有……才……
虽然……但是……
如果……就……
即使……也……
不但……而且……
不仅……还……
1.()从小学好本领,()更好地为国家建设出力。2.妈妈()工作,()参加进修学习。3.鲁迅()是伟大的文学家,()是伟大的思想家和革命家。
4.()明天下雨,我们()要去探望李老师。5.()长城是那样雄伟壮丽,()吸引了很多游客。6.一滴水()很小很小,()无数滴水汇集起来,就可以形成江河湖海。
7.()我的成绩在班级里名列前茅,()我不能骄傲。8.()这本书写得太精彩了,()我把这本书一连看了三遍。
9.做个好猎手()要枪法好,()要机智、勇敢。10.()你每天坚持早锻炼,你的身体()素质会得到提高。
二、总结练习。
(九)句子练习五
扩句、缩句、句式变换 复习目标:
1.巩固扩句和缩句的方法,掌握缩句的要求。
2.通过归纳复习和练习巩固句式变换的方法,能按要求熟练转换句式。
复习重点:句式变换的复习复习过程:
一、复习扩句和缩句。1.出示句子:小明读书。
小明在教案里认真地读书。
请学生辨别并说出两个句子的区别。小结什么是扩句和缩句——扩句是在主干的基础上添枝加叶。缩句与扩句正好相反,删去句子中的“枝”和“叶”,即删去附加成分,使句子的意思表达得更加简洁。2.请学生说说扩句可以在一个句子什么地方增加?缩句应该怎样缩?
(师小结归纳:扩句可在名词和动词前面增加修辞的成分,缩句先找了句子的主干,即谁干什么?什么是什么?什么怎么样?等,然后把修辞的词语删去,如“的”字前面的成分,“地”字前面的成分,“得”后面的成分。)
3.请学生说说缩句关键要注意什么?(不能改变句子的原意)4.练习:扩句——红旗升起来了。
缩句——我很难忘记巴塞罗那奥运会结束的那一天的夜晚。
二、复习改换句式。
1.出示句子,能否把下面的句子换一个说法,意思不变?(1)看到他今天的成功,我真感到自豪。(我怎能不感到自豪?)(2)小明发烧了,他不得不去看医生。(他一定要去看医生。)(3)妈妈对小刚说:“你的作业要尽快完成。”(妈妈对小刚说他的作业要尽快完成。)
2.让学生观察这些句子,说说这些都是什么句式,变换后有什么区别。
(反问句和陈述句、双重否定句和肯定句、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3.师归纳:我们小学阶段还要掌握这三种句式之间的转换,尤其是反问句和陈述句之间的转换。请学生回忆反问句怎样转换成陈述句?陈述句又怎样转换成反问句?要注意些什么?(四人小组讨论)
4.学生汇报,老师整理:
陈述句指说明意见、叙述事实的句子。反问句是指用疑问句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的句子。
将反问句改成陈述句,需要把句中表示肯定或否定的词改成否定或肯定的词,再将原句中的问号改成句号,并去掉“难道……吗”和“怎么……呢”语气助词。同样,也可以把陈述句改写成反问句,首先把句中表示肯定或否定的词改成表示否定或肯定的词,再将原句中的句号改成问号。为了加强语气,一般都要加上“难道”、“怎么”等语气助词。
5.看看下面的句子改得对不对?为什么?
△我们不会忘记老师的教育和关心。——我们怎么不会忘记老师的教育和关心?
△没有太阳,就不会有我们这个世界。——没有太阳,怎么会有我们这个世界。
6.请把下面的陈述句改成反问句,反问句改成陈述句。△我们的战士是可爱的。△他的话真使我感动。△除了你,谁能为我遮挡雨水? △不耕耘怎么有收获?
(十)句子练习六
修辞手法 复习目标:
1、复习巩固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问、设问等六种修辞手法。能区别比喻和拟人句。
2、能够迅速判断出句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复习重点:比喻、拟人、夸张 复习过程:
一、复习比喻句和拟人句。
1.比较两个句子,说说他们分别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啄木鸟在给树治病。(拟人)
△啄木鸟像医生在给医生给树治病。(比喻)
你能说出两个句子有什么区别吗?(学生回答后老师小结彩 拟人是把物直接当作人来写,拟人的特点是本体事物和人,二者完全融为一体。比喻是用一种事物来比作另外一种有相似特征的事物,比喻句有本体和喻体,并有比喻词“像”。拟人句不能有不同类的事物——“人”出现,也不能有比喻词;反过来说,凡有“人”出现,有比喻词出现,拟人句就成了比喻句。
2.分辨:
△春风象母亲的手抚摸着你。(比喻)△春风温柔地抚摸着你。(拟人)
二、分辨比喻句和非比喻句。
1.请分辨下面哪句是比喻句,为什么? △他象要发火了。
△那又浓又翠的景色,简直是一幅青绿山水画。
2、小结:比喻句中的本体与喻体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即以他物比此物。第二句中的景色和水画是不同本质的事物,用水画比喻景色;第一句则是表示对一种事物的一种推测,没有出现喻体。
3.辨别:
△石拱桥的桥洞象虹。△小李象过去那样尊敬老师。
三、复习夸张。1.什么是夸张?
(夸张是指故意言过其实,对客观的人、事物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
如“桃花潭水深千尺” 2.你还能举出另外的句子吗?
四、复习排比、反问、设问。
1.请学生说出这三种修辞手法的特点,老师适当补充。2.让学生在十二册课文中分别找出有以上三种修辞手法的句子,小组交流。3.全班交流。
五、练习:
辨别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是谁创造了人类世界? 是我们劳动群众。()△当而不说,背后乱说,开会不说,会后乱说。()△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
六、完成练习。
(十一)综合练习
一、按要求写词语,每类写5个 1.描写“山”的成语: 2.描写“水”的成语: 3.描写“天空”的成语: 4.描写“想”的成语:
5.描写“时间短”的成语 6.描写“动作快”的成语 7.描写“笑”的成语 8.描写“看”的成语 9.描写“说”的成语 10.歌颂“人物品质”的成语 11.描写“自然景物”的成语 12.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 13.出自“历史故事”的成语 14.描写“心理活动”的成语 15.描写“人物外貌”的成语 16.描写“人物神态”的成语 17.“AAB”式的词语,如茫茫然 18.“AAB”式的词语,如金灿灿 19.“AAB”式的词语,如千迢迢 20.“AAB”式的词语,如干干净净 21.“AAB”式的词语,如彼此彼此
二、按要求改写句子:
1.微风吹指着柳丝。(扩写句子)
2.我们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中革命的队伍。(缩写句子)
3.我们正在积极申请举办2008年奥运会。(改写“被”字句)4.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
5.他凑到我耳边轻轻地问:“记者,你见过电灯吗?”(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
三、积累词句:
1.描写“彩虹”的诗1句: 2.描写“春雨”的诗1句: 3.描写“喜”的诗2句: 4.描写“春天”的诗句: 5.描写“秋天”的诗句: 6.描写梅花“凌寒独放”的诗句: 7.描写竹子“坚韧不拔”的诗句: 8.描写“慈母爱子”的诗句: 9.请写出5个歇后语:
10.请写出自己喜欢的一幅春联: 11.请写出自己喜欢的一幅名联: 12.请写出自己喜欢的一幅趣联: 13.自己喜欢的古文警句2条: 14.自己喜欢的格言3条: 15.有关做人道理的名言警句2条: 16.劝导学习的名言警句2条: 17.揭示宇宙规律的名言警句2条:
18.本学期学过的比喻句2句,拟人句2句,排比句2句: 19.在学习课文中,你积累了哪些佳句,请写出2句: 20.在课外阅读中,你积累了哪些佳句,请写出2句:
四、默写与填空:
1.《墨梅》
2.《竹石》
3.《石灰吟》
4.《长征》
5.《泊船瓜洲》6.《游子吟》
7.《卜算子》
8.《长歌行》
9.《七步诗》10.《示儿》
11.《闻官司军收河南河北》
12.《望洞庭》13.《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14.《菩萨蛮·大柏地》15.《春夜喜雨》
16.《矛与盾》
17.《郑人买履》
18.《草船借箭》是我国著名的长篇历史小说_____中的一个故事,这个故事表现了诸葛亮的___________。
19.《将相和》中“将”是指______,“相”是指______后来常常用“将相和”比喻__________。课文主要讲了三个小故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我国古代的四大名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
》是陆游临终时的作品,陆游逝世以前最牵挂的是_____________。《
》杜甫“生前第一首快诗”,杜甫高兴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22.《匆匆》是现代著名作家______写的,他描写的是_______,目 的是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3.安徒生是丹麦著名的作家,被称为_______。《
》是他最出色的作品之一。
24.《穷人》的作者是俄国著名作家________,我们曾读过他写的故事——《
》。
五、课外诗词:
1.请写出课外学习李白、杜甫、刘禹锡、王安石、陆游、王昌龄、桂枚、王维、白居易、苏轼、柳宗元的古诗各一首。
2.写出课外学习的毛泽东的一首诗词。3.请写出你喜欢的一首宋词。4.请写出一首描写军旅生活的古诗。5.请写出一首描写春天的古诗。6.请写出一首表达爱国之情的古诗。7.请写出一首描写自然景物的古诗。
十二 阅读复习一、六年的语文学习中,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大量的课内外阅读,你认为你在阅读能力方面有哪些收获吗?(也就是你读完一篇文章你能达到哪些要求?)(如会概括文段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感情,了解表达方法,积累语言材料等。)
那么平时你是怎么阅读文章的呢?(归纳“四步循环阅读法”:通读全文了解大意;带着问题再读全文:一边读文一边释疑;查缺补漏解决疑难。)
通过复习《詹天佑》第四自然段,共同梳理总结出概括文段内容、体会思想感情的方法并学会运用。
二、复习《詹天佑》第四自然段。
1.按照“四步循环阅读法”独立阅读,积极思考,并说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2.(读《詹天佑》第四自然段)。
3.处理练习一
概括内容
(1)生自由读文思考。
(2)谁来说说这段话的主要内容?(抓文段的重点词句的方法概括、采用综合归纳法概括、连接段意、综合归纳、抓重点段落)
4.处理练习二 体会感情
从詹天佑在勘测线路中的表现都体会到什么呢?
抓文段的重点词句体会、设身处地地去读去想、有感情地朗读
三、小结。
从阅读内容想开去是胡思乱想吗?针对像《詹天佑》这类写人的文章我们就该想作者、想人物、想过去、想未来、想自己、想和他一样的人或与之相反的人,也就是要联系自身实际谈;想更多的人和事;结合时代背景想,这样不但能加深我们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还可以活跃我们的思想,激发我们的创造力。
四、完成专项练习。
十三作文复习
(1)我懂得了一个道理()
(2)我常想起这件事()
(3)老师,我想对您说()
(4)谢谢您,老师()
(5)大家都夸他(她)()
(6)我的课余生活()
(7)我能行()
(8)我的“小天地”()
(1)难忘的小学生活
(2)我尊敬的一位老师
(3)校园新风
(4)我迷上了________
(5)我为________献爱心
(6)欢乐的校园
(7)我喜欢的一篇课文
(8)××给了我温暖
《印象深刻的一件事》
《一封信》
《使我高兴的一件事》
我是一个________孩子
我懂得要________
________教我_______
________从我做起
我学雷锋________
________给我带来快乐
一个________的人
十四课文内容复习
一、复习课文内容。
1. 背诵课后要求背诵的课文。《桂林山水》、《古诗三首》、《长征》、《一夜的工作》、《学弈》、《两小儿辨日》
2. 默写课文:《竹石》、《石灰吟》《泊船瓜洲》《游子吟》。3. 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林海》、《荔枝》、《鸟的天堂》、《第一场雪》、〈“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4. 积累运用中的“读读背背”。
二、口语交际。要从启发兴趣、激发交际欲望入手,明确围绕什么话题交流、讨论或辩论,要尽可能地积极参与,在双向或多向的互动中活跃思维,提高自己倾听、表达和应对能力。
三、习作训练。
四、完成专项复习题
十五——
综合练习
完成综合练习测试题并讲解
第四篇:关于六年级语文总复习教案参考
关于六年级语文总复习教案参考
复习目标:
1会写本组19个生字.读读记记词语
2回顾课文表达上的特点.在课文中积累语言.学习作者运用比喻,拟人,排比,想象来表达感情的方法.学习用联想和想象来表达感受的方法.背诵记忆要求的段落,并会填空.积累关于描写大自然的诗句
复习重点:背诵默写积累的内容比较多.复习难点:学习课文表达特点, 学习用联想和想象来表达感受的方法.复习过程:
一 生字词掌握
yín sòng chàng hè pù bù tǐng bá shēn qū qīng shuǎng dǒu qiào qiào lì
()()()()()()()()
jīng zhì yùn hán xiá kè jìng mì ào mì zhuī suí xiǎo xiàng hōng kǎo
()()()()()()()()
yīn yùn tàn suǒ yǎn zòu qín miǎn áo yóu qīn wěn shén qí yōu yǎ
()()()()()()()()
huān yuè qīng cuì níng jù biàn rèn qīng xīn dé gāo wàng zhòng
()()()()()()
bù jū yì gé yì wèi shēn cháng bié yǒu shēn yì jīn jīn lè dào páng rán dà wù
()()()()()
xíng sè cōng cōng zuǒ chōng yòu zhuàng nián guò huā jiǎ qí miào wú bǐ
()()()()
二 四字词语掌握
岁月()()波光()()()()乐道 别有()()
()()攘攘()()深长 花色()()驻足()()
()()大物()()匆匆 望而()()千峰()()
绵亘()()随心()()()()一格 旁逸()()
窈窕()()()()直跳()()归真 左()右()
年过()()奇妙()()德高()()
三 课文语言积累运用
1.不坐车,不邀游伴,也不带什么礼物,就带着满怀的好心情,踏一条幽径,独自去访问我的朋友.(用上“不……不……也不……就……”写一句话)
2.一帆一桨一渔舟,一位渔翁一钓钩.一俯一仰一场笑,一江明月一江秋.能仿造一字诗也来写写吗?
日积月累:关于描写大自然的诗句
1.落红不是无情物 ,.(龚自珍)---《己亥杂诗》
2., 每于寒尽觉春生.(张维屏)---《新雷》
3.今夜偏知春气暖 ,.(刘方平)---《月夜》
4.此夜曲中闻折柳,.(李白)---《秋夜洛城闻笛》
5., 不知云与我俱东.(陈与义)---《襄邑道中》
6.不是花中偏爱菊,.(元稹)---《菊花》
四 重点段落背诵默写
1.那座古桥,是我要拜访的第一个老朋友.啊,老桥,你如 ,在涧水上 ?
你把多少人马 , ,你 ,俯身凝望着那水中的、、.岁月悠悠, , ,唯有你依然如旧.2.走进这片树林,鸟儿 ,露珠与我.每一棵树都是我的知己,它们迎面 ,每一棵树都在望着我.我靠在一棵树上,静静地,.我脚下 ,深深扎进;头发 ,胳膊 ,血液
,在年轮里、.3.捡起一朵落花,捧在手中,我嗅到了;拾一片落叶, 细数 ,我看到了它蕴含的 ,在它们走向泥土的途中,我加入了这 的仪式;捧起一块石头,轻轻敲击,我听见 ,听见..4.忽然,雷阵雨来了,像有 在天上吼叫,又像有 在云头吟咏.满世界都是雨,头顶的岩石像.我站立之处成了看雨的好地方,谁能说 ?
5.大街小巷里, 的小圆虫 , 披着 的彩衣.在这些 的黑甲虫中间,它们好像 ,逗得多少虫子.五 课文知识点掌握
1.《山中访友》采用(比喻),(拟人),(排比),(想象)来表达情感.2.《*山雨》通过(联想)和(想象)来表达独特的感受.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3.《草虫的村落》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4.《索溪峪的“野”》运用(想象)和(联想)来表达独特感受.六 课标古诗
1.《己亥杂诗》九州生气恃风雷,., 不拘一格降人才.2.《村居》 草长莺飞二月天,.儿童散学归来早,.3.《所见》 牧童骑黄牛,., 忽然闭口立.4.《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 任尔东西南北风.5.《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粉骨碎身浑不怕,.6.《墨梅》 我家洗砚池头树,.不要人夸颜色好,.7.《乡村四月》 绿遍山原白满川,.乡村四月闲人少,.8.《游园不值》 , 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复习(二)(三课时)
复习内容: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十一册第二组课文基础知识
复习目标:
1会写本组19个生字.读读记记词语
2回顾课文主要意思.在课文中积累语言,体会关键句子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了解课文写作顺序
收集季羡林先生的作品.背诵记忆要求的段落,并会填空.积累关于名人爱国的名言
复习重点:感受每一体裁作品在表达爱国情感方面的特点
复习难点:回顾课文中哪些人,事能打动自己,为什么?
复习过程:
一 生字词掌握
shè jì shī gōng zǔ náo jié chū xiū zhù kòng zhì hōng dòng jiān jù
()()()()()()()()
chǎn píng miǎn lì ní jiāng zhēn zhì bìmiǎn méng lóng chà dào è liè
()()()()()()()()
yìin yòng qiáng liè qī liáng fǔ yǎng chún jié chén mèn kān cè tiáo jié fù sū
()()()()()()()()()
rè liè gāng jìng lǐng lüè xiān qū mí liàn zhuāng diǎn jīng tàn sīcháo qǐ fú
()()()()()()()()
xuán yá qiào bì kuáng fēng nù háo rě rén jī xiào qǐn bù ān xí kě jiàn yì bān
()()()()()
bǎi zhé bù huí shuǐ luò shí chū bō tāo qǐ fú bìkōng rú xǐ
()()()()
二 四字词语掌握
()()峭壁 狂风()()攀山()()()()讥笑
()()灰天()()安席 可见()()水()石()
()()不回()()起伏 碧空()()
三 课文语言积累运用
日积月累:爱国名言
1、我们爱我们的民族,.(周恩来)
2、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邓小平)
3、唯有 是值得宝贵的,唯有 ,.(鲁迅)
4、我爱我的祖国, ,离开了她, ,我就 ,(把金)
5、补充爱国格言: 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深厚的感情。—列宁
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 司马迁
锦绣河山收拾好,万民尽作主人翁。—— 朱德
爱国古诗词: 杜甫《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李清照《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陆游《示儿》:“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四 重点段落背诵默写
詹天佑 ,也 ,毅然接受了任务,.哪里 ,哪里 ,哪里 ,哪里 ,都要经过勘测,.詹天佑经常勉励工作人员说:“我们的工作首先 ,不能.‘ ’‘ ’这类说法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他亲自带着学生和工人, , ,在峭壁上、.塞外常常 , ,.不管 ,詹天佑始终坚持在野外工作.白天,他 ,;晚上,他就、.为了寻找一条合适的线路,他常常.遇到困难,他总是想: ,;否则, ,还会.五 课文知识点掌握
1、本单元学过的课文中,哪些人,哪些事打动了你?说说理由!
《詹天佑》:我被爱国工程师詹天佑修筑京张铁路的事所打动.在当时恶劣的社会环境下,詹天佑临危受命,面对帝国主义者的狂妄自大和对中国人民的极端藐视,为了维护祖国的尊严,他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创造性的开凿隧道,设计“人”字形线路,在强烈的爱国精神与科学态度,以及创造才能,提前两年完成铁路竣工.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灭了帝国主义的威风.《怀念母亲》:我被作者在自己亲身母亲离去时,内心承受巨大痛苦时的情节所打动.作者从小就离开母亲,很少回来,没有很好的帮助母亲分担生活的压力,母亲临终之前都没能看到自己日夜想念的儿子一眼,她带着遗憾与不舍离开这个世界,这使作者内心是多么痛苦,唯有关于母亲的记忆成了作者心灵深处的慰藉.2、歌颂祖国的诗文: 《归根》、《江山如画》;歌颂祖国的歌曲: 《歌唱祖国》《祖国你好》
近年来祖国或家乡发生的变化:
你知道多少祖国建设的新成就:新农村建设,铁路建设,经济发展
祖国版图上的世界之最:世界最长的古代防御工事——()
世界最高的咸水湖——()
世界最高的山峰——()
世界最低的盆地——()
3、本单元我们接触了季羡林老先生的作品《 》,你还学过他的哪些作品?
4、演讲稿的特点(针对性)、(可讲性)、(鼓动性).六 课标古诗
1、()万事空,()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示儿》.宋.陆游
2、三万里河东入海,()。
()胡尘里。()又一年。——《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宋.陆游
3、()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四时田园杂兴》.宋.范大成4、()杏子肥,()菜花稀。
()无人过,()。——《四时田园杂兴》.宋.范大成5、泉眼无声惜细流,()。
(),早有蜻蜓立上头。——《小池》.唐.杨万里
6、()六月中,()四时同。
(),映日荷花别样红。——《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唐.杨万里
7、(),无边光景一时新.(),万紫千红总是春.——《春日》.宋.朱熹
8、山外青山楼外楼,().(),直把杭州作汴州.——《题林安邸》.宋.林升
复习(三)(三课时)
复习内容: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十一册第三组课文基础知识
复习目标:
1会写本组18个生字.读读记记词语
2学习本组课文通过人物言行,心理活动及环境描写来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讲读课外读物《绿山墙的安妮》
了解列夫.托尔斯泰的其他作品
积累关于传统美德的名言警句.复习重点: 学习本组课文通过人物言行,心理活动及环境描写来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复习难点: 体会人物言行,心理活动及环境描写来表现人物品质的作用.复习过程:
一 生字词掌握
shū shì gē bǎn bào yuàn qīng tīng miǎn qiǎng xiān qǐ kuí wǔ sī pò
()()()()()()()()
yán sù yōu lǜ dǎo méi zhuāng zhòng yí shì bào qiàn zhuī wèn gē shě
()()()()()()()()
liū zǒu shén shèng huāng táng shēng wàng yōu yōu jiè yì kuān hòu jié lì
()()()()()()()()
máng rán cán jí shòu xuē zhāng huáng tài rán qiáng zhì quàn zǔ zháo mí
()()()()()()()()
jiāo huáng rú yuàn nài xīn xiū lǐ xīn jīng ròu tiào zì zuò zì shòu zì yán zì yǔ
()()()()()()()
féng féng bǔ bǔ dà chī yì jīng liú lián wàng fǎn shēn wú fēn wén liū zhī dà jí
()()()()()
shí zhǐ lián xīn nù mù yuán zhēng xìng gāo cǎi liè
()()()
二 四字词语掌握
寒风()()汹涌()()波涛()()自()自()
心惊()()()()不安 自()自()流连()()
刻骨()()怒目()()()手()脚 兴高()()
()()大吉 十指()()()()分文
三 课文语言积累运用
1、《穷人》:“地扫得干干净净,炉子里的火还没有熄,食具在搁板上闪闪发亮.”
(侧面烘托桑娜对家人的热爱)“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飞这样做不可.”
(表明桑娜非常善良,宁愿自己吃苦也要帮助他人的品质.)
2、《唯一的听众》:“林子里静极了.沙沙的足音,听起来像一曲悠悠的小令.”
(表明“我”第一次到林中拉琴时那种兴奋的心情,暗示“我”对拉琴充满信心.)
3日积月累:传统美德名言警句
1、《老子》
2、《庄子》
3、《论语》
4、《礼记》
5、《袁氏世范》
课外补充: 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
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礼记》
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孟子
四、课文知识点掌握
1、《穷人》出自(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短篇小说.本课的思想内容有两个重点:
(1)表现沙俄时代穷人的穷困和悲惨(2)赞颂富于同情,热心助人的美德.课文在写作上,通过(环境),(心理)和(对话)的描写,刻画了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课文多处运用省略号,主要作用有(1)表现心理活动的时断时续(2)表示省略递增的次数
(3)表示语意的跳跃(4)表示说话结巴,欲言又止.他还有其他的作品:《童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
2、《唯一的听众》课文有两条线索:一条是“我”的心理,行动的变化;一条是老妇人的语言变化.3、《绿山墙的安妮》创作于1904年,作者是(加拿大)作家(蒙格玛丽),还写了另外六部小说《少女安妮》、《女大学生安妮》、《风吹杨柳的安妮》、《梦中小屋的安妮》、《温馨壁炉山庄的安妮》、《彩虹幽谷》.六 课标古诗
1、《元日》----()一岁除,春风送暖()。
千门万户(),()。
2、《泊船瓜舟》----京口瓜舟一水涧,()。
春风又绿江南岸,()?
3、《书湖阴先生壁》----(),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
4、《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
5、《饮湖上初晴后雨》-----()晴方好,()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
6、《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正是河豚欲上时。
7、《题西林壁》-----(),远近高低各不同。
(),只缘身在此山中。
8、《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
(),不肯过江东。
[关于六年级语文总复习教案参考]
第五篇:六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教案
六年级数学上册复习教案 数与代数
教学内容:教材第102-104页 教学目标 : 1.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倒数的意义,分数乘除法的关系,掌握分数乘、除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分数乘除法的计算。
2.掌握比的意义,理解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比的基本性质,会求比值和化简比。
3.掌握解决分数乘除法问题的思路,能熟练地分析数量关系,正确地解决分数除法问题。培养学生通过数与形结合来分析思考问题,从而感悟数形结合的思想,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概念和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解决分数乘,除法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教具学具: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分数乘除法的知识
1.分数乘、除法的意义与整数乘、除法相同吗? 2.分数乘、除法各如何计算?
3.乘、除法的关系是怎样的?分数除法的计算具体要注意几点? 0有倒数吗?1呢?
4.完成103页第10题 1.复习比的知识
1.什么叫比?比的各部分名称是什么? 2.怎样求比值? 3.比与分数、除法有什么联系? 4.怎样化简比?
5.为什么比的后项不能为0? 求比值与化简比有什么区别? 6.完成103页3~5题
三、复习百分数知识 1.什么是百分数 2.百分数与分数的区别。3.百分数与小数及分数是如何转化的? 4.如何求百分数
5.解决百分数的问题方法与解决分数问题方法相似。6.完成102~103页1、2、8题
四、复习解决问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1.解决分数乘除法问题方法: 单位“1”的量已知,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单位“1”的量未知,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计算。
2.完成103~104页7,9,11,12题
此外还应借助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真正掌握知识。
五、应用练习完成103~104 板书设计: 数与代数
分数混合运算 与整数混合运算同法
比(关系)求几个数的比 化简 比值 按比分配 百分数(关系)求一个数是另一数的百分之几
求比一个数增加(减少)了百分之几是多少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增加(减少)了百分之几 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
空间与图形(1)教学目标:
1.进一步学习按行、列确定物体的位置,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2.理解和掌握圆和轴对称图形的有关概念,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地计算圆的周长与面积。
3.经历空间与图形知识的整理运用过程,体验应用知识,归纳概括的方法。教学重点:掌握物体的位置,圆的特征、特性。
教学难点: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 教具学具:圆规、三角尺、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圆的知识
你知道哪些有关圆的知识呢? 1.圆的认识。
圆心:用字母O 表示,确定圆的位置;
半径:用字母r 表示,从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半径。决定圆的大小; 直径:用字母d 表示,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半径与直径的关系:同一个圆里,所有半径都相等,所有直径都相等。直径等于半径的2倍,即d=2r或r=d/2 完成104页第1题 2.圆与其它轴对称图形 3.圆的周长
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叫圆周率。用字母π表示,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圆的周长计算公式。C=dπ或C=2πr。
4.圆的面积
通过转化思想推导出圆的面积计算方法。
长方形的长、宽(平形四边形的底、高)分别相当于圆的周长的一半及半径圆的面积计算公式 知道半径,求圆的面积:S=πr 2 知道直径,求圆的面积:S=π(d/2)2 知道周长,求圆的面积:S=π(C/2π)2 5.环形的面积
环形的面积=大圆面积—小圆面积 S圆环 =πR 2—πr 2 =π(R 2—r 2)完成105页2~6题
二、拓展练习
1.圆的半径由6cm 增加到9cm, 圆的面积增加了()平方厘米。2.在长10厘米、宽8厘米的长方形中剪下一个最大的圆,这个圆的半径是()厘米,周长是()厘米。
3.在一个圆内,以它的半径为边长做一个正方形,已知正方形的面积是16平方厘米,圆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板书设计: 空间与图形 d=2r或r=d/2 C=πd 或C=2πr。S=πr 2 S圆环 =πR 2—πr 2=π(R 2—r 2)空间与图形(2)
教学目标:能正确表示观察范围
教学重点:能正确画出立体图形正面、上面、及侧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 教学难点:能正确表示看到的范围
教学过程:
一、填空
一个立体图形,从正面看到的形状是,从左面看到的是,搭这样一个图形,最少需要()个小正文体,最多需要()个小正文体。
二、仔细观察,按要求画图
1.完成105页第7题。出示立体图形图片,请学生画出从正面、上面及左面看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
2.教师再用五至六个小正方体摆出三个样子不同的立体图形,请学生观察并按要求画图。
3.请学生用小正方体搭出立体图形。
三、正确表示看到的范围 1.观察到的范围有什么特点?
2.出示106页第9题。淘气和笑笑在剧院看演出。
(1)坐在二楼的淘气能看到笑笑
(2)笑笑坐在什么位置时,淘气才能看到她?在图上标出来。
四、复习巩固。补充练习册上的题目 板书设计: 空间与图形
观察物体:正面 上面 侧面
观察范围:离观察物较远,观察的范围大;反之小 统计与概率 教学目标: 1.了解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掌握扇形统计图的特点,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2.会整理数据,并根据数据绘制条形、拆线统计图。
3.经历扇形统计图的认识过程,体验直观观察,分析问题的学习方法。教学重点:会整理数据,绘制统计图
教学难点:能根据统计图分析问题,做出预测 教学过程:
一、回顾。
1.统计在生产生活中有哪些应用? 2.三种统计图各有什么特点。
3.完成107页第3题,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二、分析扇形统计图 完成106页第1题
扇形统计图是如何表示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的?
三、整理数据
整理数据有什么方法?(排序及分段)
分段整理的具体方法是什么?一是根据记录表中数据用“正”字,序号等来整理分段表(找一个记录、标记一个);二是根据分段表找记录表中的数据(每段确定一标记)
完成106页第2题
四、分析比较数据的方法(比较最高、最低;比较平均数;分段比较)完成107页第4题,五、拓展练习
1.请你用扇形统计图表示出下面的信息,然后回答问题。
超市一天的销量中,服装类占35%,烟酒类占30%,文化用品类占20%,糖果类占药类用品占5%。如果超市一天的收益是5500元,算一算,每一类用品分别收益多少元?
2.将106页第2题制成条形统计图 板书设计: 统计与概率 三种统计图 数据整理 分析比较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