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北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九单元教案
北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九单元教案
一、周教学内容:学习第9单元《礼物》。本单元安排了5篇课文,两篇自读主体课文,3篇自读课文。
二、周教学重难点:
1、生字:认识19个,会写17个。
2、积累:联系实际思考。作文:《礼物》
三、周学科融合:本单元教学力求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阅读实践,贯穿于自读、精思、感悟、鉴赏、提高的学习过程中;以及听、说、读、写的语言文字训练,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四、本单元以“礼物”为主题,编排了三篇主体课文和一篇拓展阅读课文,通过四个与礼物有关的故事,从不同角度揭示了礼物的内涵。课题
献你一束鲜花整体设计个性设计教材分析《献你一束花》写了机场女服务员向一位失败的运动员献花的故事,说明了鲜花不仅可以献给英雄和胜利者,更可以给失败者以鼓励。学习目标1.理解目标:理解机场服务员送的这束鲜花,珍贵在哪里。体会服务员说的关于如何对待胜利和失败的话有什么含义。
2.积累目标:会认生字6个、会写生字9个。
学习过程1.初读感知:
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并标出段序。2.细读感悟:
出示自学提示:向我们讲述是怎样一个失败者?
3、品读文本、感受内心、解读深意
品读失败者的沮丧、愧疚:
(1)勾画文本内容,读出相应的句子。
(2)联系第三自然段,进一步理解失败者痛苦的内心世界!
(3)结合学生的体会,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4.出示拓展文本:
(1)体会文本中的运动员所承受的巨大的心理压力。
朗读文本,体会运动员的心理压力,感受运动员的不易。
(2)出示文本中的语句:
“愈赢就愈怕输,成绩的包袱比失败的包袱更重。精神可以克服肉体的痛苦,肉体却无法摆脱精神的压力。”课后反思课题
微笑整体设计整体设计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西班牙民歌,作者以简洁自然纯朴真实的语言,字里行间,意蕴幽长。通过生活中最简单的一个表情——微笑,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使整个社会大家庭更加和谐。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人性的呼唤。学习目标
1、学会本文,了解生字,正确读“逝、隆、顿、转瞬即逝、善良淳厚这几个词语。
2、有感情朗读课文,了解诗歌的表达方式。使学生知道微笑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知道人与人之间应当和谐相处。学习过程1.初读感知:
(1)本文为什么以《微笑》为主题?
(2)课文中几次提到微笑?
2.细读感悟:(1)学生自由朗读,诗人为什么把微笑比喻成“最好的身份证”?你是怎样理解?
(2)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谈谈自己的看法。
教师指导学生谈自己的感受。4.拓展延伸:你经常把微笑送给别人吗?
第二篇:北师大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九单元教学设计
优化教学模式 构建高效课堂 《语文天地九》导学案
科目:五年级上册语文 主备人:刘飞霞 审核人:李周明 授课人: 课型:问题生成课 问题解决课 教学目标:
1.“畅所欲言”练习写描写犯错误时的心理活动的词语。
2.“初显身手”让学生采访身边自己尊敬的人,从真人真事中受到正确面对错误的教育。
3.“金钥匙”告诉学生重视学习中的错误,会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4.熟读课文《礼物》,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的父亲疼爱女儿,女儿敬爱、体贴父亲的真挚情感。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奇怪的圣诞包裹》,学习语言,积累语言。6.结合《千里送鹅毛》故事进行口语交际训练。教学重难点:
“畅所欲言”练习写描写犯错误是的心理活动的词语,这个活动有可能触及学生心灵深处,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放下思想包袱,坦诚面对。教学课时:五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畅所欲言”练习写描写犯错误时的心理活动的词语。导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相信大家经过前面的学习都有了不小的收获。可明理是不够的,还应该与自己的实践相结合,才会对我们有所帮助。
二、理解词语 1.出示词语:
反思 抱歉 后悔 惭愧 内疚 自责 忐忑不安 如释重负 冰释前嫌
2.运用多中方法理解词语。这是一类怎样的表示动作的词语? 你能接着往下写吗?
三、谈体会
1.对于这些词语,哪几个所描绘的感受你的体会最深?选择一个或几个谈一谈。(1)同桌互相谈。(2)指名谈。2.交流自己的想法。
四、小练笔:选择一个写下来。
五、作业设计 预习初显身手。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初显身手”让学生采访身边自己尊敬的人,从真人真事中受到正确面对错误的教育。
3.“金钥匙”告诉学生重视学习中的错误,会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导学过程:
一、明确任务
采访身边的值得尊敬的人。
二、明确采访过程
1.要求:先与同伴交流,发表自己的意见 2.进行这项活动
(1)学会写采访提纲。(2)抓住中心设计采访问题。(3)采访时要有采访记录。(4)采访后,要有活动小结。
3.学生以小组形式,确定被采访对象,编写采访提纲。4.师巡视指导共同参与。5.学生采访过程。(双休日)
三、小组合作交流
1.明确要求:将自己小组的采访记录展示出来,全班交流。2.学生交流时,教师巡视,给予适当指导。3.练写活动小结。
四、活动评价
1.教师要注重过程性评价,在活动的各个阶段给予及时地、激励性的评价。2.评价形式可灵活多样,如口头的当众表扬,授予各种荣誉称号
3.重视学生的自评和互评,引导学生看到各自的优势与进步,意见应中肯。
五、作业设计 预习笔下生花。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礼物》
课时目标:
1、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的父亲疼爱女儿,女儿敬爱、体贴父亲的真挚情感。
2、初步了解倒叙及记叙顺序。
3、边读边想,体会人物内心,并学会心理活动的片断描写。
4、体会礼物不在于价值的高低,而在于送于收者之间的情和意。
教学重难点:
1.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的父亲疼爱女儿,女儿敬爱、体谅父亲真挚情感。
2.边读边想,体会人物的内心,并学习心理活动的片断描写。
教学过程:
一、单元词入手,整体感知
孩子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礼物”这个单元,请孩子们回忆一下,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都收获了哪些礼物?
学生交流
礼物,是一份祝福,一份情意。也许它很平凡、很普通,也许它别出心裁;也许它看得见、摸得着,也许它只能用心感受……,但是无论怎样的礼物,它对赠送的人和收受的人都有特别的心情。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分享一份礼物,感受这份独特的心情。(板书课题)
1.孩子们,通过预习,你能围绕“礼物”,说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吗?
评价(板书)
2.你们在预习的时候,对于课文的写作顺序有没有新的发现或是疑问?
(初步了解倒叙的写作顺序)
3.课文一开始就告诉了我们这份礼物就是自行车,而且是一辆有意义的自行车.那么这辆自行车究竟满载着父亲怎样的情意,就让我们走进故事,去感受、分享。
请孩子们快速浏览课文,一边浏览一边想,文中的父亲和女儿分别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学生自读课文
指名交流,板书
二、品读课文感受父女俩深深的情意。
(一)通过自读、交流感受父亲的爱
是啊,文中父亲对女儿的爱无时无刻不在。于是他决心松女儿一份礼物。父亲为什么要送女儿一辆自行车呢?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呢?相信能干的孩子们一定能从书中找到答案。
1、请孩子们看看学习要求:指名读学习要求。
2、学生自学
3、交流汇报。
(二)通过与人物心灵的对话,体会女儿的体贴
1、面对如此贫穷的家庭,面对如此疼爱自己的爸爸,这位仅仅比我们大3、4岁的姐姐,她又是的怎样体贴父亲的呢?
请孩子们默读课文,找到文中直接描写女儿语言、动作、神态的语句,读一读,每读一处,你都静下心来,与她对对话,体会她的心里面都在想些什么?
找一处最打动你的地方,勾画下来,再仔细的读一读,并把你的感受用简短的语言批注在旁边。
2、指名交流
重点语句:
(1)“女儿的眼睛亮了一下,随即又黯淡了下来。”
(“亮了一下”,说明女儿心中充满了激动和高兴,因为她太需要了,“随即黯淡了下来,说明她想到了生活的困难,爸爸没有钱,不能再给爸爸增添负担。”)
“随即”可以换成什么?为什么她变化的如此之快,想一想,此时,女儿心理变化,前后两次不同的反应,心里都想了些什么?
一瞬间,时间那么短,女儿却为爸爸想那么多,多么体贴爸爸啊,真是家贫出孝子。
(2)两次落泪。
重点体会两次落泪,女儿的心情。
3、学习描写人物的内心活动。
如果你就是文中的女儿,两次落泪时,你都想了些什么?选择一次把你内心的想法写下来?
4、小结:你知道文章怎样打动你了吗?那就是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虽然没有直接描写出女儿的内心想法,但是孩子们都入情入景地走进了她的心灵,与她对话,并把她内心的想法写了下来,让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了女儿对父亲的体贴。你们真棒。学会描写人物内心活动来生动故事情节,这就是我今天要送给你们的礼物。你收到了吗?
(三)升华感情,体会礼物的深层含义。
今天我们一起分享了这篇感人至深的文章“礼物”,那么这份礼物是不是只有这辆自行车?还有没有别的?(鞋子)
鞋子和自行车都是父女双方节省下每一分钱来为对方买的最需要的一份礼物。这都是我们能看见的,那么还有没有什么礼物是我们看不见,但是能够读懂了呢?(相互的爱和体谅)这就是父女俩之间深深的情意。看来,礼物不仅仅可以是实实在在的物质上的,还可以是看不见、摸不着,但能用心感受到的精神上的。
三、整合主体单元,感受礼物的情意
孩子们,我们今天学习的“礼物”这篇课文,正好和我们本单元的主题词相同,你们觉得它们所包含的意思相同吗?说说你的见解?
学生交流
总结:虽然礼物各不相同,送的对象不同、用处也不相同,但是它们却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让我们学会了互相欣赏、互相关心、互相体谅,明白了礼物不在于价值的高低,而在于送与收者之间的情和意。
板书设计:
礼物
疼爱
体贴
父亲
爱
女儿 教学反思:
第四课时《奇怪的圣诞包裹》
课时目标:
1、通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理清文章的写作顺序,学习叙述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语言,积累语言。教学内容: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知道圣诞节吗?每年的圣诞节你是否会收到圣诞老人送给你的新年礼物呢?你最喜欢的圣诞礼物是什么?
有一位久居他乡的老爷爷,他最喜欢的圣诞礼物又是什么呢?
二、自读、交流,研讨、理解:
1、教师:同学们,请用学过的方法快速阅读本文,读准字音,并考虑几个自身想了解的问题或不明白的问题,等会儿在班上提出来。(5分钟)
2、课堂上同学提问,全班讨论回答。(教师可适当对同学提问的方向加以引导)
3、引导同学理解字词的含义。
教师引语:同学们对本文的字词理解方面有什么困难的地方或者是你认为的重点词可提出来?
可能出现的被提问的字词有:执拗 仓皇 络绎不绝 瘫痪 蹂躏(引导同学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4、引导同学练习给课文分段,理清本文的写作顺序(1-2):写给叔公寄圣诞礼物成了家明一家头痛的事。
(3-7):回忆了叔公眷恋祖国的两件事。一件是教家明说北京话,一件是站在落马洲山头向北眺望祖国。
(8-15):写全家人反复讨论不能决定给叔公寄什么礼物,最后决定要写信问问叔公。
(16-25):写爸爸妈妈按叔公回信的要求,给叔公寄去了一袋故乡的泥土、一点花种子。
(26-28):写收到叔公的回信,说是这几年来最合他心意的圣诞礼物。
三、深入阅读,体会情感
1、男女生分段朗读课文。
2、小组内讨论交流:为什么说圣诞包裹“奇怪”呢?从奇怪的包裹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四、感情朗读,积累语言
1、指名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互相评议。教学反思:
第五课时《千里送鹅毛》
教学目标:
1. 结合《千里送鹅毛》故事进行口语交际训练。2. 初显身手,设计一份礼物。
3. 笔下生花,写一写自己设计礼物的过程和心情或接受礼物时的心情。4.学会课堂发言。
教学重点、难点:
写一写自己设计礼物的过程和心情或接受礼物时的心情。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谁对作者有了解?
2.这篇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9个)那我就找9个人来读,在他们读的过程中,其他人要认真听,看谁读得又正确又流利。3.课文主要讲什么?按什么顺序叙述的?
二、精读课文,体会深意
1. 说说“礼轻人意重,千里送鹅毛”的道理。2. 联系实际,说说身边类似的故事。
3. 畅所欲言,说说什么是好礼物?
4. 课堂总结:俗话说“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通过这节课的讨论,大家都明确只要 是有意义,包含真情感的礼物,不论轻重都是最好的,课外设计一份别出心裁的礼物,准备送给你最想送的人。
三、初显身手 1. 展示礼物。
(1)在小组内互相展示自己制作的礼物,说说制作礼物的过程以及当时的心情。(2)小组代表发言,评议。
(3)说说你想把礼物送给谁?为什么?想像一下送礼物时的场面和你的心情。
四、笔下生花
收到过礼物吗?什么时候?当时的情景你还记得吗?你什么心情? 1. 互赠礼物,指导学生写片断。
(1)把你制作的礼物送给班上的一个同学。
(2)说说你把礼物送给了谁?接受礼物的同学说了什么?你的心情怎样?(3)把你送礼物的过程写成一个片断,注意心理活动描写。(4)小组内交流,互相评价后修改。
(5)小组推荐朗诵最好的同学读一读。评议。2. 观察礼物,说说你接受礼物的过程和当时的心情。
(1)认真观察你收到的礼物,看看它有什么特别之处,并把它细致地想同学们做个介绍。
(2)说说你接受礼物地过程怎样?接受礼物时地心情怎样? 3.习作。(1)确定自己要写的题目。
2)写作时要做到内容具体,语句通顺,过程要写清楚,特别要注意写好人物的心理活 动。
五、课堂总结:今天,同学们经历了制作礼物,送礼物,接受礼物的过程,心里有话要说,说的是自己想说的。相信同学们能写出一篇具体真情实感的好文章来。教学反思:
第九单元综合检测
一、我能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用“—”标出。(5分)
按(nà nài)捺 争执(zhì zhí)猝然(cù zú)一刹那(shā chà)蓦地(mò mò)肇事(zhào zào)狩猎(shòu shuò)瞬间(shùn shòng)消逝(shì shi)淳厚(chún chóng)
二、我能读准字音,写对字。(8分)
Wěi kàng cóng róng tuān jí kặi xuặn()()()()
jǐng rán yǒu xù
shēng sǐ yōu guān()()
三、我会比较,还会组好听的词。(10 分)
欧()遣()虑()泊()端()
殴()遗()虚()舶()湍()投()溃()虐()柏()揣()例()蜡()俘()陶()吆()
四、我能给带点的字选择合适的义项。(6分)
1、逼:①给人以威胁 ②强行索要 ③靠近,接近④﹙书﹚狭窄
⑴逼迫﹙ ﹚ ⑵ 逼近﹙ ﹚ 逼债﹙ ﹚
2、垂:①低下 ②流传到后世 ③向下流或滴 ④接近
⑴永垂不朽﹙ ﹚ ⑵垂头丧气﹙ ﹚⑶生命垂危()
五、我能按要求写三个四字词语。(6分)
1、形容情况危急的成语
2、表现人的行为、品质的成语
六、句子加工厂,我能按要求改写下列句子。(10分)
1、那位情报部的中尉顺手拿过藏有情报的蜡烛。﹙缩写句子﹚
2、会场上到处是五颜六色的红旗。﹙修改病句﹚
3、同学们几乎全都在八点钟以前来到学校(修改病句)
4.昨天你不是送来一封鸡毛信吗? 陈述句: 感叹句:
七、课文内容我知道。(9分)
1、《“诺曼底”号遇难记》的作者是 国的。文中的主人公是,本文赞美了,你还知道这位作家的那些作品:、。
2、“生死攸关”的意思是:。《生死攸关的烛光》这一课
为叙事主线,赞扬了。
八、畅所欲言。(4分)
在危机时刻,你认为什么品质最重要?为什么?
十、课外阅读。(18分)
我家门前有一片空地,上面种着小草。它们是那样富有(生机 生命),春天一到,一下子就铺开了一片绿色的天地。细看,它们是嫩绿色的,水灵灵的,多么喜人!
一阵风吹过,小草跳起了欢快的舞蹈,时而舒展双臂,时而左右摇摆,时而随风点头。它们像一群会活泼的小女孩儿,天真可爱。这是,你如果有空来欣赏一下,一定会心旷神怡,乐而忘返。
你别看小草这样(软弱 柔弱),可它永远不会向暴风雨低头。有一天,一阵狂风过后,突如其来地下了一场大雨。风雨过后,我赶紧去看小草。呀!小草好像被折磨得奄奄一息了,有的歪歪斜斜,有的身子贴地。但我相信,它们是不会在暴风雨下屈服的。果然,小草又慢慢挺直了腰,尽管脸上还带着晶莹的泪珠!它们好像在骄傲地说:“你看,我们是多么顽强啊!”
小草,没有鲜花那么娇艳,没有白杨那么(挺拔 挺立),可是它的生命力是那么(顽强 坚强)!人们说:“疾风知劲草”,小草是当之无愧的.。1.给短文起个题目,写在横线上。2分
2.用“∕”划去文中括号里用得不恰当的词语。(3 分)
3、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3 分)屈服 : 当之无愧: 心旷神怡: 4.造句2分
突如其来
用“_”画出短文中的排比句。并试着写一句(3 分)
5、读了这篇短文后,你懂得了什么道理?2分
。6提一个问题并回答。(3 分)
第三部分 每一份礼物都代表一份祝福,有的礼物可能有动人的故事,自拟题目,写一写。(28分)。
第三篇:北师大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九单元破除迷信
第九单元 西门豹治邺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运用工具书、联系课文内容,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正确读写词语。
2、理清课文顺序,知道这件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教学重点、难点: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初步感知课文大意。
教学方法:设置悬念,揭示课题法
小组讨论交流法 教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一、设置悬念,揭示课题
(一)导言板书课题
1.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课文,题目是“西门豹”。板书课题:西门豹 2.质疑课题
预设:西门豹是干什么的?课文主要写了他的什么事„„
3、指名交流课前搜集的相关资料,教师相机补充。
(同学们,距今2000多年的战国时期,有一位地方官名叫西门豹(板书,并注意“豹”字的写法),西门豹,姓“西门”是个复姓,名“豹”,是战国时期魏国人。他是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曾立下赫赫战功,同时,他又是一个无神论者。在他为官期间,为老百姓做了许多好事,虽然他官职很小,却一直被人称颂。这到底是为什么呢?让我们通过课文学习来寻找答案吧!)
二、初读感知大意,交流形成读书成果。
引导: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他的什么事呢?请同学们打开书,自由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这篇课文主要写了西门豹的什么事?
(一)自由朗读课文,自我探究: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
(二)小展示:组内交流,形成小组学习成果。按要求完成交流、记录整理(3分钟)
(三)大展示:小组发言人交流,师生归纳总结形成班级学习成果。
三、理清层次,了解故事主线。
1、出示学习提示,自我探究。
(学习提示:再读课文,按事情发展顺序标出课文层次,并用四字词语总结各部分的主要内容。5分钟)
2、小组合作交流(提示:组内交流,形成小组学习成果。按要求完成交流、记录整理。哪个组最先形成答案,就将答案书写在黑板上,其他小组可随时补充或修正。时间4分钟)
3、师生总结归纳,评出★级学习小组。
四、课堂检测
出示带有生字的句子,填空。
板书设计
西门豹治邺 调查研究——惩办恶人——--兴修水利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知道古代西门豹治邺的故事,学习西门豹破除迷信,为民除害的精神。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能正确回答课后问题,复述这个故事。
3、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能联系上下文理解一些句子的意思。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
教学重难点:了解西门豹破除河伯娶媳妇迷信的经过 教学方法:
小组讨论交流法
个别展示法 教具: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交流调查报告,了解邺地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的原因。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西门豹治邺》。西门豹初到邺这个地方,看到的景象是——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生接答),面对这样的景象,他立即展开了调查。昨天我们跟着西门豹一起进行了调查研究,并且每一位同学都认认真真地填写了一份《邺地现状调查报告》,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看看你们的研究成果。哪些同学想来展示?
2、指名讲解报告。
3、学生评价。
4、用四个字来概括:天灾人祸。
5、看来同学们都已明白了事情的真相,西门豹明白了吗?邺地的老百姓明白了吗?
迷信是一种思想问题,对待思想问题,不能靠简单地抓人、杀人,也不能用简单的下命令的方法来解决,必须从思想根源上入手让老百姓明白。
《史记》中一段这样的记载。请同学们看屏幕。
西门豹奉命出任邺郡太守,见百姓纷纷出走,遂颁律令,禁止巫风。巫吏勾结,煽惑百姓跪衙抗之。西门豹为解谜团,唤醒百姓,暂撤禁令。于河伯纳妇之日将计就计,巧将吏巫投掷河中。百姓幡然省悟。Ppt 师:你读懂了什么?
师:其实西门豹在治理邺地,破除迷信的时候也遇到了强大的阻力和困难,就是因为那时候老百姓都那么迷信,所以他才改变策略,这样巧妙第破除迷信,惩治恶人的。
师:所以“金钥匙”告诉我们:阅读文章时要结合时代背景,整体把握文章的意义。(ppt)看来学习课文,不要忽视时代背景,会有助于理解文章内容
二、研读言外之音,了解西门豹惩治巫婆、官绅经过。
1、西门豹是如何将计就计惩治巫婆、官绅的呢?下面我们再次走进课文去看看。请同学们带着问题,仔细阅读课文,画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体会体会西门豹的说法、做法巧妙在哪里。自己钻研好了的同学可以在四人小组内交流。
3、学生朗读,画有关的句子,小组合作学习
4、交流:西门豹的做法巧妙吗?你是抓住哪些句子来体会的?
5、指导朗读。老师发现大多数同学是抓住西门豹的话来体会他做法的巧妙的。的确,西门豹是话中有话,话外有意,那么,他当时是以怎样的口吻说这些话的呢?请同学们试着读读这些句子,然后再在这些句子中选一句你体会最深的句子,好好读读,读出西门豹的言外之音,话外之意。
6、这一天,漳河站满了老百姓,设想一下,岸上的人们看了事情的经过会说些什么?请你选择一个你感兴趣的对象说一说。(官绅、书生、老百姓、小孩)
三、西门豹巧妙地惩治了巫婆和官绅,教育了老百姓,老百姓呢不再相信迷信,人祸解决了,那么天灾呢?课文写到了吗?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四、升华拓展。
五一节劳动节快到了,网上有人建议评选中国古代最佳公务员,大家觉得西门豹够格吗?请你为他写一封100字以内的推荐信。
五、总结:
看来西门豹将计就计、假戏真做,惩治恶人的过人才智和他开渠引水治理邺地的功绩深深的打动了大家,所以大家才能写出这样感人肺腑的推荐信。老师也用了一种方式表达对西门豹卓越功勋的赞美,大家请看:施巧计破迷信惩恶扬善,开渠道引河水稻花飘香。
板书:
西门豹治邺
施巧计破迷信惩恶扬善,开渠道引河水稻花飘香。
活见鬼
教学目标:
1、学会6个生字;
2、能正确断句,流利地朗读课文。力争达到“熟读成诵”。
3、能根据现代文、工具书理解内容,在反复诵读中,能产生自己的独特感受。
4、使学生懂得干什么事都不要疑神疑鬼的;世上是没有鬼的,要相信科学反对迷信。
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文言文要能正确断句,流利地朗读。力争达到“熟读成诵”。学生能读懂每句话的意思。能读懂全文。理解两人为什么会“相视愕然,不觉大笑”?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确定目标
1、板书课题,读课题,说说对课题的理解。
同学们,你认为鬼真的存在吗?可是,古代由于科学不发达,人们信神信鬼却是很普遍。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有关鬼的故事。(师板书课题)请同学们把课题读两遍。
从字面上来理解,题目的意思是——(活人见到鬼了)
2、提出学习目标,教师归纳。
读了课题,同学们想学到些什么呢?学生自由发言。
3、回顾总结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学习文言文,也是有方法的。还记得我们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吗? 老师小结:读古文的方法
(1)读:反复朗读,正确断句。强调:古代语言不同于现代汉语的语言习惯,多读几遍便能更加通顺。
(2)明:理解词语,揣摩句意。
①借助工具书理解了解词语的意思。自己翻译后,再与原文译文对比。②借助课文译文理解内容。
(3)讲:连接句意,复述故事。(4)思:深入探究,领悟道理。(5)联:联系实际,谈论感受。(6)诵:熟读成诵。
二、运用学法,自主学习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三、汇报交流,导学释疑
1、检查学生自学生字的情况。听写并解释其中的一些字义。【注意新字“亟奔其入”的“亟”的字音及字义】
2、检查学生朗读课文情况 抽读—范读—个别读—集体读
3、检查学生理解文句的情况。同桌互讲—个别讲
四、在朗读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1、当赴饮者和投伞下者在炊糕者家里相遇时“二人相视愕然,不觉大笑”。现在老师就是炊糕者,你们就是赴饮者和投伞下者。对于你们二位的行为我有些疑惑。刚才你们还一个“告之遇鬼”,一个“呼号有鬼”,怎么突然都愕然地愣住了?
【指导学生从文章的第三、四句中的动词去感受赴饮者的心情。指导朗读】而投伞下者,文中却并没有直接描写,那你们能不能想象投伞下者的动作和心情?
小结:文言文用词精炼,但准确、精妙,给读者留下了无限想象的空间。
2、为什么你们2人在目瞪口呆之后,又不觉大笑起来? 【一笑狼狈的样子,朗读5、6句;二笑自己的行为】 朗读课文再现情景。
小结:区区一百字的短文,冯梦龙就把因疑神疑鬼而把自己搞得狼狈不堪的两个人物形象展现在我们面前,那我们能不能试着用讲故事的口吻来背背这篇文章呢?
生背诵《活见鬼》。
五、拓展延伸,深化主题。
1、《活见鬼》这篇文言文是明朝的冯梦龙写的,关于冯梦龙,谁来介绍一下? 生介绍冯梦龙。
2、本文选自《古今谭概》,作者写作的目的是“疗腐”,你怎么理解“疗腐”这个词的?
3、在《活见鬼》中,作者想疗什么“腐”?你身边有没有这样因为疑神疑鬼而把自己搞得狼狈不堪的人和事?
4、你能用“活见鬼”说一句话吗?
(二)课外作业 练习
1、拓展阅读
练习
2、向自己周围的人讲述这个故事,并采访他们听后的体会。
附:板书设计
活见鬼(明)冯梦龙
狼狈
赴饮者——————投伞下者
互疑为鬼
相信科学,反对迷信
相视愕然
不觉大笑
语文天地九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做小实践,揭开自然视象中的谜团。
2、通过学习,启发学生尊重科学,破除迷信,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反对迷信的意
教学重难点:
指导学生初显身手,选择题材写作。教学方法:小组合作学习法
练习法 教具:多媒体课件 课时划分: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围绕不怕鬼这一主题讲故事。教具准备
用于实验的必需品。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学习法
练习法
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师讲述故事引入。
二、揭示本课教学内容。完成畅所欲言和初显身手。
三、开故事会
四、做实验室
1、过渡
2、生自由汇报
3、动手做实验,请注意安全。(1)师表演;谈观后感受。2)阅读课文,了解奥秘
4、分组做实验。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指导学生围绕四个选材进行写作。教学方法:小组合作学习法
练习法 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评讲作业
二、出示本次作文要求
1、读要求。
2、选择自己的意向。
3、按选择的题目分小组讨论。
三、写前辅导
(一)、选择“报告”的如何写作。重点汇报“报告”的格式。拓展思路,寻找写作材料。
(二)、选择写“经历”的如何写作。
四、习作过程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指导学生欣赏佳作,修改病文,掌握“报告”的写法,提高叙述、修改能力。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学习法
练习法
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点评此次作文情况
(二)共同欣赏
(三)选择病文或片断,指导修改。
(四)课堂活动。分小组修改。
各自读改,进行对比。抄写习作。
第四篇:北师大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九单元教学设计
北师大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九单元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主题是——礼物,包括2篇主题课文和3篇拓展阅读课文,通过这几个与礼物有关的故事,揭示了多方面怕主题:正确对待挫折和失败;正确对待失败者;以友善的态度对待周围的人;抒发了海外赤子的爱国情怀。语文天地设计一项口语交际训练,安排了做礼物、送礼物等活动,并结合“礼物”安排了一次习作训练。“金钥匙”说明倒叙、插叙的写法,帮助学生理清记叙的顺序。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不同的文章,能够进一步体会人与人之间应该如何相处,学会欣赏、体谅、关心他人。
2、能读懂倒叙和插叙,理清事情的发展脉络,体会这两种写法在文中的作用。继续学会和练习画情节曲线。
3、联系课文内容,积累好词佳句。学习自己出题检查阅读效果(拓展阅读课文)。自己对本单元的学习进行小结,抓住要点,实事求是地评价自己和他人。养成每单元都进行小结的习惯。
4、练习独立识字,认字7个生字,会写14个。
5、继续理解“凯旋、自制、愧疚、荣耀、淳厚”等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
教学重点:
1、明白好礼物不在价值高低,而在于是否能表达自己的心意,符合对方的需求这一道理。
2、能读懂倒叙和插叙,理清事情的发展脉络,体会这两种写法在文中的作用。继续学会和练习画情节曲线。
教学难点:
能读懂倒叙和插叙,理清事情的发展脉络,体会这两种写法在文中的作用。
课时安排:
《献你一束花》 2课时
《微笑》 2课时 语文天地 4 课时
献你一束花
教材分析
《献你一束花》是著名作家冯骥才先生的一篇散文。写了机场女服务员向一位失败的运动员献花的故事,说明了鲜花不仅可以献给英雄和胜利者,更可以给失败者以鼓励。同时渗透着思想上的教育:如何对待胜利和失败?如何对待胜利者和失败者。
教学目标
读懂课文,理解机场服务员送的这束鲜花,珍贵在哪里。体会服务员说的关于如何对待胜利和失败的话有什么含义。学习本课生字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体会插叙的作用。
教学重点
了解插叙这种叙述方式。
教学难点
通过女服务员说的话,体会如何对待胜利和失败。
教学构想:
教学本课时,可先把设计礼物/赠送礼物的活动布置给学生,让学生体检设计和准备礼物的整个过程,为学习课文和完成习作做好心理上的准备:“金钥匙”中提出的要求要在学习课文时提出,让学生在讨论中按这种要求不断提高发言水平。
教学准备: 电脑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熟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明确作者的写作目的。学习作者首位呼应的写作方法。学习心理活动描写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你们喜欢鲜花吗?你们的鲜花一般献给谁呢?为什么?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也和花有关,齐读课题。
二、新授
1、自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指名读课文正音,思考课文的哪些段写了女体操运动员比赛失败后走下飞机的情景,哪些段写了她的回忆。在顺序时,由于表达的需要,暂时中断一下,查入一段与此有关的叙述,这种记述方法叫做插叙。
2、我们先来看一看女运动员比赛失败后走下飞机时的情景,读了这一段,你有什么感受?是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到的?(这次比赛归来:很少有人招呼她,摄影记者有意避开她。)从这些词句中,我们体会到了女体操运动员此时此刻的懊恼与沮丧,那么我们该怎样来读这一段?(重点指导应该重读的词语)此时的女运动员真是又懊恼又难过,那么两年前的情景又是怎样的呢?请你们认真地读一读课文的第4自然段,从这一段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3、师引入:成功的光环也曾一次次地照耀在她的头顶,为什么她会失败?我们看看作者插叙的内容。
(1)指名读。生默读思考,她失败的原因是什么?你对哪些句子体会很深?让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体会“愈赢就愈怕输,成绩的包袱比失败的包袱更重。”和“精神可以克服肉体的痛苦,肉体却无法摆脱开精神的压力。”这两句有哲理的话的含义。
(2)指导感情朗读,体会她曾经的殊荣,体会她失败的原因。
三、学习5-12自然段。
成功的掌声、鲜花属于昨天,今天她是一个失败者,有人关注吗?
1、生读5-11自然段划出描写机场女服务员的内容,你体会到什么?通过对女服务员外貌、行为、语言的研读,体会她真诚的语言,感人的行为,美好的心灵。(重点引导学生体会“让失败属于过去,胜利才属于未来”这句话的含义。)
2、(导读)师引:听了女服务员的话――生读第11自然段。
引导学生把前面的“把这美丽而神气的头垂下来”与本段的“重新抬起头来”对比阅读。她为什么能重新抬起头来?你从中体会到什么?(女服务员的语言,感人的行为,美好的心灵感动了她,鼓舞了她,使她又重新激起了对胜利的渴望,浑身充满力量。学生从中可以体会到失败者更需要鼓励,在生活中,应关注他们,多给他们鼓励和关爱。)
四、对比读首尾两段,体会前后照应。
五、联系实际,思考延伸。
你认为鲜花献给什么样的人?(允许个性化的见解,只要学生说得有道理。)
作业设计
续写:《收到鲜花以后……》
板书设计:
献你一束花
理解、安慰、鼓励尊重
机场女服务员 失败的运动员
让失败成为过去 成功才属于未来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进一步理解课文,学习作者首尾呼应的写作方法,积累词语。
教学过程:
一、复习课文
1、听写生字词语
2、指名有感情地读课文,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3、配乐朗诵
二、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1、课文中哪些句子描写人物了心理活动,指名读一读。
你觉得写这些心理活动有什么好处呢?
2、在这篇课文中还有许多前后照应的句子,请你认真读读课文,找出前后照应的句子或词语。
学生交流自己找到的句子,并且谈一谈这种方法有什么好处?
3、学习作者插叙的记述方法,学习前后照应,对比,心理描写、神态描写等写作方法。
4、读一读《收到鲜花以后……》
师生评议:
从描写的写法、语句通顺、塑造人物形象等方面来加以阐述,从而说明鲜花不仅可以献给英雄和胜利者,更可以给失败者以鼓励。
表扬写得比较好的同学
5、学习了本文之后,想一想我们应该如何对待胜利和失败,如何对待胜利者和失败者。
6、引导学生积累好词佳句。
三、课堂练习:
1、组词:
黯()垫()檐()糊()音()执()瞻()湖()沮()愈()摄()杠()诅()喻()聂()扛()
2、缩句:
一大束五彩缤纷的花碰到了她的面前。
在这机场大厅里,她受到了空前热烈的迎接。
作业设计
摘抄好词佳句。
板书设计
献你一束花
胜利者 失败者
让失败属于过去,胜利才属于未来
微笑
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西班牙民歌,作者以简洁自然纯朴真实的语言,字里行间,意蕴幽长。通过生活中最简单的一个表情——微笑,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使整个社会大家庭更加和谐。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人性的呼唤。
教学目标:
有感情朗读课文,了解诗歌的表达方式,使学生知道微笑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知道人与人之间应当和谐相处。学会本文,学会生字,正确读写“逝、隆、顿、转瞬即逝、善良淳厚”这几个词语。教学重难点:
理解“为什么微笑是最好的身份证”。学生能不能学以致用,把“微笑”用于实际生活中去。
教学构想:
以微笑引入本课的教学,然后引导学生自读诗歌,理解“为什么微笑是最好的身份证”,然后联系实际生活,想一想微笑的作用。
教学准备:
多媒体、录音带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有感情朗读课文,了解诗歌的表达方式,使学生知道微笑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知道人与人之间应当和谐相处。
学生学习过程:
一、师生谈话。引出课题
1、导入:老师看到你们的微笑心里可真高兴,真快乐。那你们看到老师的微笑心里感觉怎么样?
哦,原来微笑还能给别人带来快乐!同学们,那微笑究竟还会带给我们什么呢?她具有怎么神奇的魅力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微笑》。(板书课题)
二、初读感知
1、学生自由读全诗,小组内交流对诗的理解。不能解决的存疑,师生合作解决。
2、学生汇报交流地诗的理解,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师相机引导,理清诗人的思路。(1)写“微笑”花费少,但价值高;
(2)“微笑”时间短,但给人留下的回忆长;
(3)无论富人、穷人都需要微笑;
(4、5)微笑的作用巨大;(6)忘记微笑的人更需要微笑;
(7)自己忘记微笑时,希望别人用微笑原谅;
(8)呼吁微笑是最好的身份证。
3、教师指导学生谈自己的感受。同时引导学生感受相似的关键语句,启发学生联系实际谈对文中诗人把微笑比喻成“最好的身份证”的理解? 文章前五个自然段,都是提到微笑给我们生活中带来的美好与幸福,让我们知道人与人之间有时一个微笑就以足矣!第六自然段作者笔锋一转,提示我们“我忘记对你微笑,你能否给我一个微笑?”这应该是本文中的经典,告诫我们彼此之间要相互理解,和谐相处。
三、用各种形式的朗读,加深对诗的理解,达到熟能成诵的程度。
四、拓展延伸,畅所欲言
1、你经常把微笑送给别人吗?你曾感激地接受过别人的微笑吗?
2、学生联系实际谈经历。
3、学生把谈到的实际生活中的感受写下来。
五、再读课文,试背
作业设计
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在实际生活中体会感受微笑的重要意义,并随时记录下来。
板书设计:
微笑
花费少 价值高
时间短 回忆长
彼此微笑
永远微笑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深入体会本文的主要内容,熟背课文。
学生学习过程:
一、复习
1、指名读课文
2、指名背诵课文,表扬表现好的同学
二、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1、指名说说微笑会带给我们什么?
微笑会带给别人、带给自己快乐,微笑有着巨大的作用,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2、本文为什么以《微笑》为主题?
课文中几次提到微笑?
你从中受到了什么启发?你体会到了什么?
三、练习:
1、形近字组词
逝()隆()顿()
浙()窿()吨()
淳()效()然()
享()较()燃()
2、缩句:
最好的身份证就是微笑。
它是朋友间交流的暗号。
3、熟读课文,背诵课文
先自己背诵,同桌检查,指名背诵
齐背课文
四、学唱《歌声与微笑》
1、教师播放录音,学生跟唱
2、学生学唱、齐唱
五、小练笔
1、可以写写自己亲身经历过的有关微笑的事情
2、模仿作者的写作方法,再进行仿写的练习
提出要求:条理清楚,叙述具体,语句通顺连贯,不写错别字 作业设计:
背诵课文
修改小练笔
板书设计:
微笑
花费少
价值高
作
用 大 吧!
时间短
人人需要 最好的身份证
回忆长
永远微笑
第五篇:新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九单元教案
第九单元:音乐
教材分析
本单元包括三篇课文《中华民族的最强音》、《月光曲》和《林中乐队》。《中华民族的最强音》详细记述了《义勇军进行曲》的诞生、传唱、定为国歌的过程。《月光曲》写了大音乐家贝多芬同情穷鞋匠兄妹,被他们对音乐的热爱、痴迷而感动,即兴创作出《月光曲》的故事。《林中乐队》形象的描绘了大自然里,各种动物发出的声音,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
学情分析
学生对国歌太熟悉了,能熟背歌词,但要理解得很透彻那需要一点的时间。
教学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感受“中华民族最强音”的深刻内涵,从而激发鼓舞全民族、全体炎黄子孙团结一心、励精图治、奋发图强建设好自己的美好家园。通过理解课文,了解贝多芬所具的卓 越才华和劳动人民的同情心,学习他美好、善良的心情 ;并通过欣赏《 月 光 曲 》让学生感受意境之美,陶冶爱美的情趣。用多种方法熟读课文,体会作者聆听林中乐队演奏时的心情。鼓励学生细心阅读,交流感悟,作者用哪些具体的内容来说明中心句的,体会这种写法。
重点难点
《义勇军进行曲》被定为国歌的现实意义,为什么说它是中华民族的最强音。
教学策略
先让学生自读课文、自学生字,以读代讲,感悟诗句、文章内涵
教学过程
1《中华民族的最强音》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情生情
1、师:大家知道,能代表一个国家的象征有许多,比如:国旗、国徽,还有什么呢?(国歌)现在就让我们高声歌唱国歌。
2、学生合唱国歌。
3、师:谁来说一说每当你听到国歌时的感受?
4、学生自由说听到国歌后的感受。
5、师:这么雄壮、激昂的歌曲是怎样被创作出来的?又是如何成为我们的国歌的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文《中华民族的最强音》。
6、师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1、师:现在请大家仔细阅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把不认识的字圈出来,不认识的字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并多读几遍。
2、学生自读课文。
3、师:大家解决了阅读的障碍后,同桌接力朗读课文,然后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地方没读懂?
4、同桌互读课文,交流体会。
5、指名回答。
三、精读课文、自读自悟
1、师:课文从哪几个方面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最强音”这个主题?
2、指名回答。
(1)《义勇军进行曲》的谱写;
(2)《义勇军进行曲》的传唱;
(3)《义勇军进行曲》被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3、指名学生接力朗读课文,其余同学边听边想:什么是中华民族的最强音?为什么说这是中华民族的最强音?
4、四人小组讨论交流。
5、全班交流。
(1)激励着中华儿女同侵略者浴血奋战,成为整个中华民族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战斗号角。
(2)表现了中国人民抗日救亡的决心,唱出了民族危亡时期的最强音。
(3)雄壮的乐曲,鼓舞了人们的斗志,体现了人民的信念。
6、师:你觉得课文中哪个部分最让你感动?为什么?
7、指名回答。
8、师:为什么将义勇军进行曲定为国歌?它给我们带来了什么?课文哪个部分告诉了我们?(最后一个自然段)
9、全班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10、师;国歌是这么的重要,那么当你高唱国歌的时候,你想到了什么?
11、指名回答。
第二课时
一、复习回顾
1、指名朗读课文。
2、唱国歌,体会“中华民族的最强音”。
二、指导朗读、入境融情
1、师:下面请选择你最喜欢的一段读给大家听。
2、指名朗读。
3、师:说一说你喜欢这个小节的原因。
4、分组齐读。
三、有感情朗读课文、积累巩固
1、朗读课文,以小组学习的方式落实。
2、积累词语。摘抄课文中的好词、佳句。
四、依照规律、指导书写
1、有共性规律的字: 学生独立观察,讨论规律。
2、重点指导的字:鸿、豁
3、学生提问书写,教师指导。
4、听写词语。
五、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
2、完成《伴你成长》;
3、预习《月光曲》。
2《月光曲》
(见教学设计)
3《林中乐队》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播放一段有各种小动物的音乐。
2、师:你有什么感受?
3、指名回答。
4、师:在森林中,各种小动物的叫声都是美妙的音乐,他们共同组成了林中乐队。
5、板书课题:林中乐队。学生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课文
1、指名朗读课文
(1)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师:其余同学仔细倾听,听一听他们的朗读有哪些值得你学习的地方。
(3)指名学生读课文,其余学生认真听,注意读音。
2、学生读后出示生字卡片,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学生读生词。
(2)用形象法理解词语。重点:带“口”字旁的字。
3、初步感知文意。
(1)师:大家扫清了阅读的障碍,大家来找一找“林中乐队”的成员有谁呢?找到后画出来。然后,四人小组交流,到底乐队奏出怎样的乐曲。
(2)四人小组交流。
(3)指名回答。
三、小结
这么美妙的乐曲是谁演奏,作者为什么能描绘这么美妙的景色,你们想知道吗?下节课我们再一起探讨。
第二课时
一、看图说话
1、师:仔细观察文中的插图,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他们都在做什么呢?
2、指明回答。
二、细读理解课文
1、师:请大家快速地默读课文,用直线画下中心句。
2、学生默读课文,画出中心句。
3、学生根据自己刚才的阅读回答。
1)师:用课文中的哪一句话可以概括文章的中心意思?
2)过渡:走,让我们走进林中,听一听这些美妙的音乐吧。
3、再指名读课文。
师:林中的音乐都有哪些?分别在哪个自然段描写了?
A第一自然段:夜莺的特点。
B第二自然段:各种动物的声音。
C第三、四自然段:小洞“乐器”和“演奏方法”。
4、师:你喜欢哪一种音乐?把这个自然段读出来。
(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汇报。)
A、有感情朗读
B、师:你想象一下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C、学生想象后回答。
D、教师根据学生汇报及时给予评价。
5、师:这些音乐都是由哪些动物演奏的?
A、学生根据自己的了解回答。
B、齐读和指名读相结合。
6、师:跟随着作者的脚步,你都了解到什么?用曲线画出来。
A、指名学生读课文,画出有关句子。
B、有感情地朗读。
三、拓展
1、师:你认为林中还有哪些动物的演奏?
2、指名回答。
四、小结
1、以前我们曾经了解过海底世界有奇妙的声音,今天的学习,又让我们领略到了大森林中的音乐,现在就来谈谈你的感受。
2、师:那么作者的感受又是什么呢?
3、指名回答。
4、师:作者感叹道:森林里的乐队就是这样组成的。同学们,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课文,再来感受一下林中乐队的奇妙吧。
5、全班分角色朗读课文。
五、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
2、完成《伴你成长》;
3、预习语文天地——读一读。
板书设计
林中乐队
森林里所有的动物都在唱歌奏乐:
各唱各的曲子
各用各的乐器
各有各的唱法
各有各的奏法
《语文天地》
第一课时(摘录笔记、读古诗)
一、摘录笔记
1、全班齐读文中摘录笔记的内容。
2、师:大家在读完后发现,它们都是好词、好句,而且是文中的重点词句。那么,你们还能找到更多类似的句子吗?
3、学生合作找到重点句子。
4、全班交流。
5、师:你能说说他们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6、指名回答。
《中华民族的最强音》大量比喻手法
《月光曲》形象的情景描写
《林中乐队》拟人手法
7、举例说明。
A、血肉:比喻为抗击入侵者而拼搏的人们。
B、长城:比喻在入侵者面前建立起坚实的堡垒保卫我们的祖国。C、魔爪: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
8、找一找课文中类似的句子。
二、读古诗
1、师:这个单元我们都围绕着“音乐”来说,其实在很早以前人们就会用象声词来表示声音。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诗就是其中的一篇佳作。
2、全班齐读古诗。
3、自学并交流古诗的含义。
4、学生交流预习资料。
5、学生质疑诗意。
6、全班交流讲解。
嘈嘈:声音沉重悠长。
小弦:指最细的弦。
切切:弦声幽细琐碎。
第二课时(自读课文)
一、初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
2、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二、合作学习
1、四人小组接力朗读课文,思考:诗人分别把吉他比喻成什么?
2、四人小组交流。
3、全班讨论。
把吉他比喻成:丑小鸭、竹篱笆、少年的梦想和童话、星星、朝霞、友人的悄悄话、驼铃、灯塔、我需要的声声回答。
三、体会思想
1、讨论:诗人的比喻是否合适?
2、指名回答。
3、师:这些比喻的作用是什么?
(充分反映了吉他在西班牙诗人心中的地位和影响。)
4、师:谁能发现这首诗还有什么特点?
(每一段歌词的结尾都是一句:你是我的吉他。)
5、师:作者为什么这么写?
6、四人小组交流。
7、个人汇报。
(重复出现,反复强调,抒发了诗人热爱音乐的思想感情。)
四、课外拓展
1、师:诗人这么喜爱他的吉他,那你们知道什么是吉他吗?
2、指名回答。
第三、四课时(习作)
一、导入习作主题
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所围绕的主题是什么?(音乐)
今天,我们习作的题目是——假如世界没有了音乐。
二、完成习作
1、四人小组交流自己的体会。
2、全班谈论,指名说自己想写的内容。
3、教师点评。
4、学生思考习作思路。
5、引导习作主题。
A、注意音乐就在我们的生活中。
B、音乐在生活中的作用。
C、合理、大胆地想象,没有音乐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
D、拓宽视角,引向人、动植物、大自然等等。
6、学生开始习作。
7、修改习作。
8、抄清习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