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 小学数学三年级 生日快乐 教学设计1(共5篇)

时间:2019-05-12 17:09:3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苏教版 小学数学三年级 生日快乐 教学设计1》,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苏教版 小学数学三年级 生日快乐 教学设计1》。

第一篇:苏教版 小学数学三年级 生日快乐 教学设计1

生日快乐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在活动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梳理有关年、月、日的知识。2.能力目标:

提高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学习的能力,培养信息技术素养。3.情感目标:

使学生在参与数学实践活动的过程中,体验学习成功的愉悦,产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电脑教室。

教学过程:

一、创设过生日的情境

生日歌响起,谈话: 多么动听的歌声呀,是谁在过生日呢?这个小朋友的生日是在什么时候呢?你能根据提示猜出他的生日是什么时候吗?(提示:国庆节的前一天)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提问:你能猜出老师的生日吗?(提示:第二季度的第三天)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二、生日竞猜

谈话:你知道自己的生日在什么时候吗?你想了解其他同学的生日吗?大家可以和刚才一样用简短的句子作为提示,看其他人能否猜出你的生日。请同学们进入“生日快乐”网页,把你的生日提示语发表在“生日论坛”中。

学生编辑提示语,教师巡视指导。提示: 可按“刷新”按钮不断更新发言。

谈话:下面我们进入“生日竞猜”环节,请同学们根据网页中的提示语,猜其他同学的生日。

(1)活动要求:可以猜小组内同学的生日,也可以猜其他同学的生日。小组同学可以合作比一比,看哪个小组猜对同学生日的最多。

(2)友情提示:如果涉及到“公历和农历”的知识,可以在网页上浏览点

击相关知识。利用万年历查找相应的日期。

学生在小组内活动,教师参与学生的活动。

组织反馈,并结合学生交流,适当整理大月、小月、平年、闰年等知识。

三、生日统计

谈话:老师也调查了同学们的生日,这是老师的调查记录(出示班级学生生日情况记录),你能想办法将大家的生日统计一下吗?

讨论:你想怎样统计?(学生可能想到:按月统计,看每个月有多少人过生日;按季度统计,看每个季度有多少人过生日)

要求:请同学们打开“生日快乐”网页中的生日统计,小组合作,把我们班同学的生日情况统计出来,并用涂色的方法制成统计图。如:有一个同学是一月份生日,就在和一月相对应的格子里点一下,使格子涂上色。(提示:一小格代表一个同学)

小组同学合作,完成统计,教师巡视,并作适当指导。

反馈。(略)

提问:你能根据统计图中的信息,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吗?

当学生说到每个季度有多少个同学过生日时,出示教材第23页的统计表,让学生把统计的结果整理在表格里。

[评析:教师出示全班同学的出生月份后,让学生动手操作借助计算机完成统计表,使每个学生都经历了统计的过程。一旦学生统计正确,计算机马上给予评价:“你统计得真仔细,恭喜你,统计正确!”学生与媒体的互动,计算机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肯定,使学生获得了学习成功的体验。这种新鲜的体验,是平常的课堂上学生难以获得的。]

四、拓展延伸

谈话:同学们都喜欢过生日,可是有一个小朋友已经14岁了,才过了3个生日,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

追问:出生在2月29日的人怎么好几年没过生日呢?为什么有闰年和平年之分呢?

谈话:请同学们打开“平年闰年”网页,了解相关知识。

练习:分别说出以下年份是平年还是闰年。

2004年 1996年 1989年 2100年

谈话:大家都知道自己的生日,你知道父母的生日吗?你准备怎么为他们庆祝生日呢?请同学们课后了解一下自己父母的生日,并制订一个为爸爸妈妈过生日的计划。

五、课堂总结

谈话:今天的“生日快乐”活动中大家肯定有很多收获,假如你还有什么疑惑,可以在网站留言,假如你还想了解更多知识,可以到“课外资源”中去学习探索„„

第二篇:苏教版 小学数学三年级 生日快乐 教学设计4

生日快乐—实践活动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在实践活动中,综合运用有关年、月、日和统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2.能力目标: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情感目标:

在活动中增强参与和合作意识,培养关爱他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综合运用有关年、月、日的知识。

教学难点:

关于生日在某月的倒数第几天的计算。

教学准备:

课件、生日帽、统计表。

教学过程:

一、营造氛围

谈话:今天是()月()日,对于×××来说,是个不寻常的日子。猜猜是什么日子? 揭示课题。

同学们一起来为过生日的同学唱生日歌。

二、组织活动 1.猜同学的生日

出示全班同学的名单,请学生任意说说想知道谁的生日。如:张同学的生日:第二季度最后一个月的第十四天。

冯同学的生日:建军节后的第七天。罗同学的生日:教师节前第三天。王同学的生日:四月的倒数第七天。

引导全班学生猜猜并说出理由。

关于倒数学生通常会出现的做法是:30—7=23,王同学的生日就是4月23日。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年历表,发现直接减的话,就把真正的生日也去掉了,这样就多去的一天。

小结算倒数第几天的方法。

反思:在猜同学生日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2.让同学猜自己的生日

1)先编一个关于自己生日的谜题。2)在小组里交流,猜猜小组成员的生日。

3)教师巡视指导,选择有代表性的谜题向大家展示。3.统计

谈话:在你们过生日的时候,老师也想送贺卡表示祝福。展示一套12张的贺卡(表示分别送给生日在不同月份的人)

问:老师在购买贺卡的时候,碰到了一个问题,每种贺卡我到底要买几张呢? 引导学生体会到统计的需要。1)分小组统计后汇总。2)学生改制成条形图。

用实物投影展示后问:看了这个条形图你知道了什么? 3)填写按季度分类的统计表。

三、总结反思、课后延伸

每年我们过生日的时候,有人会记得但也有人会忘记,可是这世界上总有两个人是会永远都记得我们的生日,这就是我们的父母。那么你们知道自己父母的生日吗?

在自制的贺卡上写出自己父母的生日,等他们过生日的时候送给他们。

第三篇:小学三年级数学“生日快乐”教案

活动目标1.在活动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梳理有关年、月、日的知识,提高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学习的能力,培养信息技术素养。2.使学生在参与数学实践活动的过程中,体验学习成功的愉悦,产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活动准备多媒体课件,电脑教室;生日快乐专题学习网页。活动过程

一、创设过生日的情境生日歌响起,谈话: 多么动听的歌声呀,是谁在过生日呢?这个小朋友的生日是在什么时候呢?你能根据提示猜出他的生日是什么时候吗?(提示:国庆节的前一天)说说你是怎么想的?提问:你能猜出老师的生日吗?(提示:第二季度的第三天)说说你是怎么想的?[评析:上课铃声一响,屏幕上就出现了一个漂亮的生日蛋糕,随着优美的音乐,学生不由自主地哼起了《祝你生日快乐》的歌曲。在和谐、愉悦的环境中,学生学习热情高涨。]

二、生日竞猜谈话:你知道自己的生日在什么时候吗?你想了解其他同学的生日吗?大家可以和刚才一样用简短的句子作为提示,看其他人能否猜出你的生日。请同学们进入生日快乐网页,把你的生日提示语发表在生日论坛中。学生编辑提示语,教师巡视指导。提示: 可按刷新按钮不断更新发言。谈话:下面我们进入生日竞猜环节,请同学们根据网页中的提示语,猜其他同学的生日。(1)活动要求:可以猜小组内同学的生日,也可以猜其他同学的生日。小组同学可以合作比一比,看哪个小组猜对同学生日的最多。(2)友情提示:如果涉及到公历和农历的知识,可以在网页上浏览点击相关知识。利用万年历查找相应的日期。学生在小组内活动,教师参与学生的活动。组织反馈,并结合学生交流,适当整理大月、小月、平年、闰年等知识。[评析:让学生把自己的生日在生日论坛中用提示语的形式发表,再让其他学生根据提示竞猜,有效地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在这一过程中,随机地帮助学生整理已经学过的年、月、日的知识,既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又增强了对学习活动的兴趣。]

三、生日统计谈话:老师也调查了同学们的生日,这是老师的调查记录(出示班级学生生日情况记录),你能想办法将大家的生日统计一下吗?讨论:你想怎样统计?(学生可能想到:按月统计,看每个月有多少人过生日;按季度统计,看每个季度有多少人过生日)要求:请同学们打开生日快乐网页中的生日统计,小组合作,把我们班同学的生日情况统计出来,并用涂色的方法制成统计图。如:有一个同学是一月份生日,就在和一月相对应的格子里点一下,使格子涂上色。(提示:一小格代表一个同学)小组同学合作,完成统计,教师巡视,并作适当指导。反馈。(略)提问:你能根据统计图中的信息,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吗?当学生说到每个季度有多少个同学过生日时,出示教材第23页的统计表,让学生把统计的结果整理在表格里。[评析:教师出示全班同学的出生月份后,让学生动手操作借助计算机完成统计表,使每个学生都经历了统计的过程。一旦学生统计正确,计算机马上给予评价:你统计得真仔细,恭喜你,统计正确!学生与媒体的互动,计算机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肯定,使学生获得了学习成功的体验。这种新鲜的体验,是平常的课堂上学生难以获得的。]

四、拓展延伸谈话:同学们都喜欢过生日,可是有一个小朋友已经14岁了,才过了3个生日,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追问:出生在2月29日的人怎么好几年没过生日呢?为什么有闰年和平年之分呢?谈话:请同学们打开平年闰年网页,了解相关知识。练习:分别说出以下年份是平年还是闰年。2004年 1996年 1989年 2100年谈话:大家都知道自己的生日,你知道父母的生日吗?你准备怎么为他们庆祝生日呢?请同学们课后了解一下自己父母的生日,并制订一个为爸爸妈妈过生日的计划。

五、课堂总结谈话:今天的生日快乐活动中大家肯定有很多收获,假如你还有什么疑惑,可以在网站留言,假如你还想了解更多知识,可以到课外资源中去学习探索总评生日快乐这节数学实践活动课,充分利用网络这一现代信息技术资源,为学生提供了生动的学习情境,有效地调动了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发展了多方面的能力。1.为学生提供丰富全面的学习资源。借助直观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是提高教学质量必不可少的途径之一。本课的设计,把大量的图片、动画等材料整合在同一个网页中,让学生接触尽量多的有关年、月、日的资源,提高学习兴趣,拓宽知识面。2.鼓励学生进行独立自主的探究学习。学生自主参与往往能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多媒体网络教学中,学生可以利用教师准备好的网页,通过人机对话进行自主探究。本课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如:把生日提示写在留言板上、直接在计算机上完成统计图的制作等,既保证了学生全员参与学习活动,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体验,又提高了学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学习的能力。3.引导学生开展积极的讨论与交流。课堂教学中,安排学生对一些问题进行适当的讨论与交流,可以深化学生对相关知识的认识,也可以使他们在讨论与交流中,更好地认识自我,促进思维的发展。现代网络技术的发展,为更有效地组织讨论提供了便利条件。如:在生日竞猜这个环节中,由学生自己在电脑中输入自己的生日提示语,再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展开讨论,既加深了学生对年、月、日有关知识的理解,又发展了学生的推理能力。

第四篇: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今天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份关于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的范文,供各位阅读。

数学小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一

一、指导思想:

努力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根据新《课标》基本理念,使学生体会数学与大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增强理解数学和应用数学的信心;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和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进而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知识和必要的应用技能。发展数学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建立学习数学和应用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二、班级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所任课的班级是三年级二班,共有学生 41人,三年级的大部分同学作业清楚,态度端正,对数学表示出了较大的兴趣。不过还有一小局部同学由于学习习惯、学习方法以及其自身的种种原因,学起数学来感觉还是有点累。学生乐于计算,但不注意审清题目意思,需要更加的严格要求,加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好的投入到学习当中来。

三、教学内容:

本学期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时、分、秒,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测量,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倍的认识,多位数乘一位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数字编码,分数的初步认识,数学广角---集合等。

四、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1、改进笔算教学的编排,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

2、改进概念教学的编排,让学生在应用概念解决问题中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3、改进估算的编排,突出估算的作用,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4、量与计量教学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加强对估测能力的培养。

5、调整图形与集合教学内容的编排,强调实际操作和自主探索,提供更丰富的学习素材。

6、合理安排“解决问题”的教学,为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提供丰富且可操作的案例。

7、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五、教学目标:.能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初步建立倍的概念,理解倍的含义,并能应用其含义解决问题。.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千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有关长度、质量和时间的简单计算。.初步了解集合的思想,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长方形和正方形

难点:时分秒的认识,长方形与正方形的周长

六、改进措施:

1.继续加强学习惯例和学习习惯的培养,比如认真审题和计算、重视验算、规范书写格式等的教育。

2.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活动中学习学习数学。教学中,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活动中学习数学。

3.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协助学生积累参与数学活动的经验。具体的数学活动中,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善于倾听他人的意见,与同伴进行交流。同时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分工合作,以提高数学活动的纪律。

4.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以及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根据学科特点,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有机地进行思想品德教学和相关思想的渗透。

6.发明性地使用教材。

7.加强对学困生的辅导和优等生的培养。采取生生互帮与教师辅导相结合、数学学习与其他学科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多角度、多层面的对学困生进行辅导。

七、教学进度表:

根据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本册教材安排了62课时的教学内容,具体安排如下:

数学小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二

今年本人担任三(3)班、三(4)的数学教学工作,为了更好地落实教学任务,让孩子们能够快乐地学习数学,在数学上有所收获,特制定本教学计划:

一、情况分析

(一)班级情况分析:

三(3)班有学生 44 人,其中男生有 24 人,女生有 20人;三(4)班有学生 39 人,其中男生 20 人,女生 19人。经过了两年的数学学习后,学生在数学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一定的水准,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去。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但是一部分学困生在遇到思考深度较难的问题时,有畏缩情绪。只有课堂和数学学习的活动中,才能充分的体现一个孩子学习的真实状况。因此对这些学生,我应该关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的保持,并逐步引导的思维的乐趣、成功体验所获得的乐趣中。再加之有一些厚爱生的基础比较差,计算能力、思维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一些数学学习中的良好习惯还有待于加强,对于这些学生要在本学期的教育教学中培养孩子的良好学习习惯,增强孩子的自信心,探寻良好的学习方法,采用各种激励机制,让孩子迎头赶上。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时、分、秒,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测量,倍的认识,多位数乘一位数,长方形正方形,分数的初步认识,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1.计算教学内容的编排体现改革的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学生的数感。

2.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重实践与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3.结合现实问题教学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加深学生对统计作用的认识,逐步形成统计观念。

4.加强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5.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6.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和学习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内在动机。

二、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的要求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会笔算三四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

7.能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二)数学思考方面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2.能对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运动的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3.在教师的帮助下,初步学会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和类比。

(三)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四边形

教学难点:时分秒的认识、四边形

四、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平,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3.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习。

4.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习的方法。

五、学困生辅导

1.对学困生教师要多倾注些关心和爱心,耐心辅导循循善诱,给他们创造表现机会,鼓励他们。

2.经常家访,取得家长的配合和支持,把学生在校表现告诉家长。

3.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学会提出问题、善于发现问题,培养他们了解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课时安排:

一、时、分、秒(4课时)

时、分、秒………………………………………4课时左右

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9课时)

加法………………………………………………3课时左右

减法………………………………………………3课时左右

加法和减法的验算………………………………2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

三、测量(7课时)

千米的认识………………………………………4课时左右

吨的认识3课时 …………………………………3课时左右

四、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9课时)

加法………………………………………………3课时左右

减法………………………………………………3课时左右

加法和减法的验算………………………………2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

五、倍的认识(3课时)

填一填、说一说………………………………………1课时

六、多位数乘一位数(13课时)

口算乘法…………………………………………3课时左右

一位数乘二、三位数……………………………5课时左右

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 …………………………4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

七、长方形和正方形  分数的初步认识(5课时)

九、数学广角(3课时)

集合…………………………………………………1课时

十、总复习(4课时)

数学小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三

一、学情分析

这一届三年级学生已使用了两年的实验教材,对一些基础性的数学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学生已经比较习惯于新教材的学习思路和学习方法,大多数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无处不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为学生对本册的学习打下了重要的基础,也为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

二、教材分析

这册实验教材对于教学内容的编排和处理,是以整套实验教材的编写思想、编写原则等为指导,力求使教材的结构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儿童的年龄特征,体现了前几册实验教材同样的风格与特点。所以本册实验教材仍然具有内容丰富、关注学生的经验与体验、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鼓励算法多样化、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等特点。同时,由于教学内容的不同,本实验教材还具有下面几个明显的特点。

1.改进笔算教学的编排,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

(1)计算是帮助人们解决问题的工具,是小学生学习数学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本册实验教材的教学中有接近二分之一的内容是计算的教学内容(27课时),并且大量的是笔算的教学内容。当前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改革中,笔算是被削弱的内容,不仅“降低了笔算的复杂性和熟练程度”,《标准》中还提出:提倡算法多样化、避免程式化地叙述“算理”等改革理念。本册实验教材在处理笔算教学内容时,注意体现《标准》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在内容编排的顺序、例题的安排、素材的选择等各个方面都采取了新的措施。

(2)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获得对笔算过程与算理的理解,不再出现文字概括形式的计算法则。总结、理解并且记忆计算法则,是以往笔算教学的重要环节。当前的数学课程改革,强调让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理解概念和法则,避免机械记忆。因此,在笔算教学中,本册实验教材根据学生已有基础,提出一些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利用知识的迁移,“拾级而上”逐步理解笔算的算理,掌握笔算的方法。而不再出现文字概括形式的计算法则,只是在适当的时候(如整理和复习时),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交流,总结笔算时应注意的问题。这样,一方面避免了学生在不完全理解算理、算法的情况下,机械地记忆“计算法则”,减轻了学生记忆的负担;另一方面,也与算法多样化的理念相吻合,鼓励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计算,培养学生多样、灵活的解决问题能力。

(3)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计算的意义和作用,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数感。计算是帮助人们解决问题的工具,只有在解决问题的具体情境中才能真正体现出它的作用。所以,应该把计算与实际问题情境联系起来,将计算作为解决问题的一个组成部分,这样才能使学生较为深刻地理解为什么要计算,知道什么时候选择什么方法进行计算更合理。这对于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数感都是十分有利的。本册实验教材的计算教学部分,仍然与前几册教材一样,注意在现实的问题情境中教学计算,将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计算的意义和作用。

(4)笔算与估算结合教学,加大估算教学的力度。估算的学习对培养学生的数感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估算也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只需要估算结果。所以,估算是《标准》中要加强的计算教学内容。本册实验教材中大多数计算教学的例题都展示了笔算和估算两种算法。这样的安排,既适时地教学了估算,体现了“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的改革理念,又可培养学生“能为解决问题而选择适当的算法”的能力,从而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数感。

2.量与计量的教学联系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量与计量的各种概念,例如千米、吨、秒等,都是从人们生活和生产的需要中产生的。这些概念,如长度、质量、时间,都比较抽象,但它所反映的内容又是非常现实的,与人们的生活、生产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所以,这部分知识的教学,应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感受、理解这些概念的含义,初步发展起长度、质量和时间的观念,认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应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有关量与计量内容的编排上,实验教材注意设计丰富的、现实的、具有探索性的活动,让学生在现实背景下感受和体验有关的知识,经历探索和发现的过程。

数学小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四

一、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比较习惯于新教材的学习思路和学习方法,大多数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无处不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为学生对本册的学习打下了重要的基础,也为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

本班学生只有少部分新转来的,从上学年老生的考试试卷分析,学生的口算及乘法口诀掌握还好,大部分学生的解决问题掌握基本良好,但是粗心大意的还比较多,灵活性不够,应用能力也较差。本学期首先还是要强调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如预习及复习,书写上还要继续提高要求,只有让学生在认真书写的基础上才有可能认真思考。同时,要加强学生基础知识的理解与概念的掌握。因此要在本学期的教育教学中培养孩子的良好学习习惯,增强孩子学好数学的自信心,探寻良好的学习方法,采用各种奖励机制,让孩子齐头并进。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倍的认识,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毫米、分米、千米和吨的认识,时、分、秒,数学广角—集合(重叠问题)和数学实践活动(数字编码)等。

这学期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是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四边形,所以培养他们的计算能力及空间思维能力是关键。在教学中加强数学数量关系的分析,让学生学会分析,学会审题,提高解题能力。最后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面多寻找方法,使他们乐学,愿学。

三、教学目标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会正确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会解决简单的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

4、会区分和辨认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和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会进行简单的换算,会恰当地选择单位;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理解“倍”的意义,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和“求一个数的几倍”的实际问题的方法。

7.学生会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维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数学思考方面

1、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初步体会集合思维,逐步形成空间的观念。

2、结合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灵活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3、结合具体情境,通过直观操作,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体会学习分数的必要性。

(三)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长方形和正方形

教学难点:时分秒的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

五、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平,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3、尽量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习;另外,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难易程度不同的作业。

4、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习的方法

第五篇: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平均数》

教师:王强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P92-94页 教学目标:

1、在丰富的具体问题情境中,感受求平均数是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需要并进一步的操作和思考体会平均数的意义,学会计算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结果是整数)。

2、在运用平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生活现象,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3、进一步增强与他人交流的意识与能力,体验运用已学的统计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建立学习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学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教学资源:实物投影、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谈话:同学们,你玩过套圈的游戏吗?如果每次限套15个,你能套几个?(请几位学生回答)谁套得准一些呢?

2、出示场景,发现问题。

(屏幕显示)谈话:看,三年级第一小组的同学进行了男,女生套圈比赛,每人套15个圈。这儿的两幅统计图分别表示男生和女生套中的个数。从图中你知道了些什么?

你能提个数学问题吗?(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

最后在屏幕上显示:男生套得准一些还是女生套得准一些?

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1、提问:怎样才能说明男生套得准一些还是女生套得准一些呢?

在小组内说说自己的想法,要说出这样想的道理,然后选出代表在班里交流。

各组代表向全班学生汇报本组的想法。

2、教师故意设疑:如果把男生和女生套中的个数分别加起来比总数可以吗?为什么?你有什么好办法,说来听听吧。

讲述:如果我们能够选取一个数据表示男生或女生套圈的整体水平,那么就容易判断谁套得准了,这个数据是么呢?那就是分别求出男生.女生平均每人套中的个数。

3、提问:怎样求出男生平均每人套中的个数?在小组内议一议。

可能的方法如下:

(1)学生移动条形统计图中方块,使4个男生套中的个数变得同样多。

(2)把每人套中的个数先求和再求平均数。(注意让学生说明求和之后除以4)

4、谈话:女生平均每人套中多少个圈?你是怎样知道的?在小组里交流一下。(注意引导学生说明:为什么这里要除以5而不是除以4?)

5、提问:现在你能回答男生套得准一些还是女生套得准一些了吗?

6、讨论:你为什么要求平均数?平均数表示什么意思?怎样计算一组数据的平均数?求出的平均数说明了什么? 三.巩固练习,拓展应用 1.做想想做做第1题。

(1)教师出示3个笔筒,指名数一数每个笔筒里铅笔的枝数。

(2)指名对三个笔筒里的铅笔进行”移多补少“的操作,并汇报操作的结果。

(3)提问:移动后每个笔筒里的铅笔枝数表示什么?还有其他办法求出3个笔筒里铅笔枝数的平均数吗?(4)一起计算,指名说出算式,共同订正。2.做”想想做做“第2 题。

学生独立解答,指名板演共同订正。3做”想想做做“第3题。

提问:学校篮球队员的平均身高是160厘米。李强是学校篮球队队员,他身高是155厘米,可能吗?学校篮球队可能有身高超过160的队员吗?(1)在小组内讨论。

(2)指名回答,要求说出理由。4.做”想想做做“第4题。(1)默读题目。

(2)指名回答第一个问题。

(3)把第2个问题的解答方法写在课堂作业本上。(4)提问: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四.全堂总结

提问: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告诉大家好吗?

下载苏教版 小学数学三年级 生日快乐 教学设计1(共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苏教版 小学数学三年级 生日快乐 教学设计1(共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学数学三年级教学总结1

    小学数学三年级教学总结 ———— 姜丽霞 匆匆忙忙又一年,平心静气坐下来反思一年的教学情况,有苦、有甜,而更多的是思考!不过在与学生们一起相处、教学相长过程中,也着时有不少......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工作总结1

    2015年三年级数学工作总结 范海萍 这学期,我担任的是三年级的数学课。我努力适应新时期教学工作的要求,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虚心向指导教师学习,积极向同行老师请教,认真备课、......

    1《祝你生日快乐》教学设计(精选五篇)

    1、祝你生日快乐 鹿城区七都小学李雅 教学目标: 1、情感与态度:从自己的生日感念父母的养育之情,从制作“感恩卡”表达对父母的爱。 2、行为与习惯:了解父母哺育自己成长的艰辛......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四边形》教学设计和教案1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四边形》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这部份内容是在原有的平面几何知识基础上,继续学习四边形问题,这里要求学生通过观察和学生之间的个体交流,使学生认识四边形;通......

    2010年度小学数学三年级教情

    2010年度小学数学三年级教情、学情分析 柳林县教研室兼职教研员 岳改连 开学初,我县教师就认真学习了教材、新课标,全面掌握本学年教材的目标、重点,就本学年教材的教学做了全......

    小学组数学三年级教学设计

    《 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材53页例4 教材分析:新版教材从一年级开始,就将解决问题系统性的单独提出来。从一年级用一步计算解决简单的加减法问题。初步建立起要求“......

    冀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数学《认识周长》教学设计

    《认识周长》教学设计与说明 【教材简析】:《认识周长》是《数学课程标准》中“空间与图形”这一知识领域的重要内容之一,在生活中的应用也十分广泛。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初步......

    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1 练习目标1、结合具体的问题情境,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提高估算能力和应用能力。2、巩固四则混合运算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教具准备投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