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如何撰写幼儿园教育教学案例
如何撰写幼儿园教育教学案例
一、什么是幼儿园教育案例?
(一)教育案例的由来
案例一词由来已久,英文为case,又被译为个案、实例、个例、事例,最早出现于律师与医生行业。
20世纪40年代后运用至教育领域,教育案例是由案例发展、演变而来。
教育案例是一种描写性的研究文本,通常以叙事的形式呈现,是含有问题或疑难情境在内的真实发生的典型性事件。
一个好的教育案例,就是一个生动的故事加上精彩的点评,它叙述有趣,引人入胜,要渗透课改的思想和理念。
(二)幼儿园教育案例的界定
幼儿园教师撰写的是教育案例,这种案例,我们不妨称之为幼儿园教育案例,即在幼儿园这个特定场所中,教师通过观察、反思等手段,对某一典型教育现象(这种教育现象是含有问题或者说疑难情境在内的真实发生的)进行详细、如实地描述,并在描述的基础上,经过分析,达到对所含问题的诠释或解决。这里的教育现象不仅仅是指幼儿园里的集体活动现象,如教学活动,还包括集体活动之外的,教师认为具有价值的个别教育现象,如某个幼儿行为问题等,这也常常被幼儿园教师称之为“个案”。
由于集体活动尤其是教学活动一般具有普遍性,因此,涉及这方面的案例成为目前幼儿园园本教研的主要内容。
简单的来说案例是教师对某一真实教育情境发生后的描述和反思,一般是就事论事,类似于教育反思,其目的主要是为了解决自己当下教育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对幼儿园教师来说,撰写案例目的有:如对个别幼儿的深入了解与帮助,或对一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情景的反思。
二、为什么提倡幼儿园教师撰写案例?
明确撰写案例的意义,不是为写而写,更不是被逼而写。
通过撰写案例,培养新型的幼儿园教师:善于观察、时常反思、乐于分享、喜欢表达。
三、怎样撰写案例?
案例从何处来?并不是所有被描述出来的内容都可以称之为案例。(一)案例的特点
第一、故事性。即展示与反映的是一个现实的教育教学事例。它是根据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教学事实进行研究的,是生动事例的再现,要有一个中心主题或观点。对这个事例的描述要具体、明确,能反映出事情发生的详细经过,让人觉得真实、可信,容易引起大家的共鸣。
第二、典型性。即具有典型意义和普遍意义,内容最好是大家共同关注的焦点,能反映时代的要求。并且通过这个事例可以给老师带来许多思考,今后遇到同样或类似事件,知道该如何应对。描述要能清楚地说明一个问题,表达一个思想,蕴含一定的理念。
第三、问题性。即案例中要包含有一个或几个疑难问题,同时也可以包含有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和思考。(二)撰写案例的基本形式
引言—案例背景—案例描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评析。
1、引言 即开场白,可以不必太多语言,主要用于描述案例大致涉及到的主题。
2、案例背景
即与案例发生的环境和条件有关情况: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等。案例背景是否交代清楚,将直接关系到对案例中解决问题方法的分析、评判是否真正能把握事件背后所隐含的问题实质。案例背景介绍无需面面俱到,而应主要说明事件发生是否有特别的原因和条件。
3、案例描述
即整个事件的详细记录,在描述时注意把握能反映主题的内容,对于一些涉及主题的细节部分更要描述的细致。
4、提出问题
案例是包含一个或多个问题的实际情境的描述。幼儿园教育案例主要是揭示幼儿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引发思考,因此,在撰写案例时,首先要有问题意识,要明确提出存在的问题是什么,问题产生的原因有哪些,问题核心要反映课改的理念。
5、解决问题的方法
撰写案例的目的,不仅是发现问题,更需要解决问题。因此这个环节很重要,教师要明确解决什么问题,方法是什么,方法要有针对性,需要详细叙述解决问题的步骤和过程。
6、评析
评析要有理论依据,体现先进教育思想,要跟上课改的步伐,不夸张、不缩小,有时是反思或讨论,一般来说,可以让读者深化对案例的认识。
(三)撰写案例的灵活形式 夹叙夹议式
即一边描述性地记录集体活动过程的真实情况,一边对活动进行分析与点评。这种写法的优点是面面俱到,对每一个环节都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对活动过程作出全面的评价。先叙述后议论
即先描活动的某一过程或片断,然后根据典型事例,确定一个主题展开议论。这种写法往往能以小见大,便于突出文章中心,作者观点鲜明,读者很快便能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随想式
即把自己在活动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想以教学随笔的形式记录下来。内容既可以是活动过程中的某一问题,也可以包含解决问题的某些方法,或者叙述教学中成功的经验、失败的教训„„这种写法的优点是形式自由,任作者发挥。由于没有过多的限制,作者可以随时随地记录自己的感想。(四)撰写案例的基本要求
目的要明确、内容要真实、情景要完整、取舍要恰当、叙述要客观。最后需要指出的是,在撰写案例过程中,要注意保护案例中涉及的人物的合法权益,特别是对于具有负面性的例子,叙述时要避免使用真实人物的姓名,以免引起不必要的纷争。
四、案例与教案、教学设计、教学实录、论文的区别
1、与教案、教学设计的区别
教案和教学设计都是事先设想的教育教学思路,是对准备实施的教育教学措施的简要说明;案例则是对已发生的教育教学过程的反映.一个写在教之前,一个写在教之后;一个是预期,一个是结果.2、与教学实录的区别
案例与教学实录的体例比较接近,它们的区别也体现了案例的特点和价值.同样是对教育教学情境的描述,教学实录是有问必录,而案例是有所选择的.3、与论文的区别
从文体的表述方式上来看,论文是以说明为目的,以议论为主;案例则以记录为目的,以记叙为主,兼有议论和说明;从写作的思路和思维方式上来看,二者的区别是:论文写作一般是一种演绎思维,思维的方式是从抽象到具体;案例写作是一种归纳思维,思维的方式是从具体到抽象.五、好案例的标准
归纳起来,一个好的案例的标准,应该具备以下几方面:
1、鲜明的案例主题
2、清晰的案例背景
3、典型生动的案例事件(细节和结果)
4、深入浅出的案例分析
六、案例的一般格式
标题——醒目,鲜明
1、用事件定标题《“偷”还是拿》 《饭菜到了后》
2、用主题定标题《用心呵护孩子的心灵》《批评到哪里去了》
背景(案例的背景)
1、间接背景
2、直接背景
展示(案例的描述)
1、展示问题.案例区别于一般事例最大的特点在于明确的问题意识
2、解决问题.这是案例的主题,对问题的解决过程应细致描述.反思和分析(案例反思)
1、对行为的反思
2、对理论的提升
第二篇:如何撰写幼儿园教育教学案例
如何撰写幼儿园教育教学案例
什么是案例
案例是事件,是有问题的事件,是真实有典型的事件。
案例是指发生在教学过程中的某个方面含有丰富信息和意义的一个事例。它比较详细地叙述了一段具体的教学情节,一件发生过的事实,向人们提供人物、场合、过程、结果,引发大家的思索。它呈现特定的问题情境,探讨产生的原因和影响,并作一定的分析和反思,希望引发讨论,从中体现一定的思想和理论。案例与教案、教学设计、教学实录、论文的区别
1、与教案、教学设计的区别
教案和教学设计都是事先设想的教育教学思路,是对准备实施的教育教学措施的简要说明;案例则是对已发生的教育教学过程的反映。一个写在教之前,一个写在教之后;一个是预期,一个是结果。
2、与教学实录的区别
案例与教学实录的体例比较接近,它们的区别也体现了案例的特点和价值。同样是对教育教学情境的描述,教学实录是有问必录,而案例是有所选择的。
3、与论文的区别
从文体的表述方式上来看,论文是以说明为目的,以议论为主;案例则以记录为目的,以记叙为主,兼有议论和说明;从写作的思路和思维方式上来看,二者的区别是:论文写作一般是一种演绎思维,思维的方式是从抽象到具体;案例写作是一种归纳思维,思维的方式是从具体到抽象。
案例的元素有哪些
从文章结构上看,案例一般包含以下几个基本的元素。(1)背景
案例需要向读者交代故事发生的有关情况: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等。如介绍一堂课,就有必要说明这堂课是在什么背景下进行的,什么样的班级,是有经验的优秀教师还是年青的新教师,是经过准备的“公开课”还是平时的“家常课”,等等。背景介绍并不需要面面俱到,重要的是说明故事的发生是否有什么特别的原因或条件。(主题来源)
(2)主题
案例要有一个主题。写案例首先要考虑我这个案例想反映什么问题,是想说明怎样转变幼儿的行为,还是孩子给你在教育上的启示,或者是关于孩子抛来的球要不要接等等话题,动笔前都要有一个比较明确的想法。
(3)细节
有了主题,写作时就不必有闻必录,而要是对原始材料进行筛选,有针对性地向读者交代特定的内容。比如介绍教师对攻击性孩子的转变,就要把孩子怎么从“攻击”到“合群”的转折过程,特别是关键性的细节写清楚。关键的转变过程不能一笔带过。别人的借鉴的价值就没有了!就不能成为有价值的案例。
(4)结果
一般来说,教案和教学设计只有设想的措施而没有实施的结果,教学实录通常也只记录教学的过程而不介绍教学效果;而案例则不仅要说明教学的思路、描述教学的过程,还要交代教学的结果,即这种教学措施的即时效果,包括学生的反映和教师的感受等。读者知道了结果,将有助于加深对整个过程的内涵的了解。
(5)评析
对于案例反映的主题和内容,包括教育教学的指导思想、过程、结果,对其利弊得失,作者要有一定的看法和分析。评析是在记叙基础上议论,可以进一步揭示事件的意义和价值。比如小班幼儿焦虑症的转化事例,我们可以从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不同的理论角度切入,揭示成功的原因和科学的规律。评析不一定是理论阐述,也可以是就事论事、有感而发,引起别人的共鸣,给人启发。
好案例的标准
归纳起来,一个好的案例的标准,应该具备以下几方面:
1、鲜明的案例主题
2、清晰的案例背景
3、典型生动的案例事件(细节和结果)
4、深入浅出的案例分析 案例的一般格式 标题——醒目、鲜明
1、用事件定标题 <<“偷”还是拿>> <<饭菜倒了后>>
2、用主题定标题 <<用心呵护孩子的心灵>> <<批评到哪里去了>> 背景(案例的背景)
1、间接背景
2、直接背景 展示(案例的描述)
1、展示问题。案例区别于一般事例最大的特点在于明确的问题意识
2、解决问题。这是案例的主题,对问题的解决过程应细致描述。反思和分析(案例反思)
1、对行为的反思
2、对理论的提升
第三篇:如何撰写教育教学案例
如何撰写教育教学案例
如何撰写教育教学案例
一、什么是教育教学案例
教育教学案例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对教学的重点、难点、教育偶发事件和有意义的、典型的教育教学事例处理过程、方法和具体教育教学行为与艺术的记叙,以及对该个案记录的剖析、反思、总结。有人也把教育教学案例称作教育叙事。
校教育教学中有许多典型事例和疑难问题,都可以通过案例的形式表现出来。案例不仅记叙教学行为,还记录着伴随行为而产生的思想,情感及灵感,反映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遇到的问题、矛盾、困惑,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想法、思
路、对策等。它既有具体的情节,过程,真实感人,又从教育理论、教学方法、教学艺术的高度进行归纳、总结,悟出其中的育人真谛,予人以启迪。可以说,教育教学案研究就是教师在讲述教育教学故事。在叙述这个故事的同时,人们常常还发表一些自己的看法--分析、点评。所以,一个好的案例,就是一个生动、真实的叙事故事加上精彩的点评。
二、教育教学案例应该包含的要素
1.背景
所谓背景,即是向读者叙述清楚:“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等。背景介绍也不必面面俱到,重要的是说明“故事”的发生是否有什么特别的原因和条件,语言要言简意赅。
2.主题
每篇案例都要有一个鲜明的主题,即这个案例要说明的是一个什么样的问题。一篇好的案例至少应该反映以下内容中的一个内容:对某个新理念的认识、理解和实践;说明教师角色是如何转变;
教的方式、学的方式是怎样变化的;介绍对新教材重点、难点的把握和处理;或者是对某个偶发的教育教学事件处理得当与否的反思等等。
3.细节
有了主题,就要对原始材料进行筛选,有针对性地选择最能反映主题的特定的内容,把关键性的细节写清楚就行了,不要面面俱到。要特别注意提示,通过人物行为来反映其内在的心理活动。因为人物的行为是心理活动的外在表现。
4.结果
案例不仅要说明教学的思路,描述教学的过程,教育的方法、策略,还要交待教学的结果。如:某种教育教学措施的即时效果如何;学生的反应和教师的感受怎样等。正面的结果可以向人们传授经验;负面的结果可以给人们以启示或警戒。
5.评析
评析是点评与分析的简称,是在记
叙基础上的议论,表明对案例所反映的主题内容的看法和分析,以进一步揭示事件的意义和价值。如果说案例是对内容的具体形象的描述的话,那么评析就可谓是对内容的概括与升华。评析可以是自评,就事论事,有感而发,也可请其他专家或专业引领人员点评、深化。
三、教育教学案例的特点
1.案例与论文的区别
论文案例
文体表述方式以说理为目的,以议论为主。则以记录为目的,以叙事为主,兼有议论和说明,是通过故事说明道理。
写作思维方式一般是一种演绎思维,思维的方式是从抽象到具体。是一种归纳思维,思维的方式是从具体到抽象。
2.案例与教案、教学设计的区别
教案、教学设计案例
写作内容都是事先设想好的教学思路,是对准备实施的教学措施简要说明。是对已经发生的教学过程的反映。写作时间一个是预期一个是结果
3.案例与教学实录的体例比较接近,它们都是对教学情景的描述,但教学实录是有闻必录,而案例则是有所选择的。
四、案例研究常见的四种类型
第一类,意外式案例。这是反映师生巧妙处理教育教学中发生的出人意料而又合乎情理的偶发事件的案例。这一类案例的特点是:出乎意料之外,但在情理之中;问题格外集中,矛盾十分突出;故事情节不复杂,但能使人由小见大、深受启示。
第二类,主题式案例。这是师生围绕一定主题而展开教育教学活动的典型实例。这类案例有时是按照一定专题开发的,如自主学习专题、合作学习专题、探究式学习专题、小学语言教学中的朗读感悟、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等等,故也将这一类案例称
为专题式案例。这一类案例的特点是:主题鲜明,内容新颖;注重专题研究,富有学术价值。其突出功能是,可启发和促进广大教育工作者探索与落实课堂教学的新主张以及研究和解决教学中出现的新问题。
第三类,综合式案例。这是师生运用教材中的一课或一节内容进行教学的典型实例。例如,师生运用语文课本中的一篇课文进行教学的案例,或运用数学课本中的一节进行教学的案例都属于综合式案例。
第四类,课题研究式案例。这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按课题展开自主研究的典型实例。这种案例基本上是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学习活动开发的。其主要特点有三:学生的学习以研究为主。通过课题研究,学生运用已学知识,获得最新信息,取得直接经验,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学生的研究具有很强的自主性。他们在教师的引导下,把个人的自主探究与小组的合作研究结合起
来。
学生的学习活动与社会生活紧密结合。通过参观调查,学生可以接触各种社会人士。这种课堂大、教师多的教学组织形式极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这类案例的开发,对于探索研究性学习的规律,提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第四篇:幼儿园教育案例的撰写
幼儿园教育案例的撰写
就是说,案例是讲一个故事,是通过故事说明道理.从写作的思路和思维方式来看,论文写作一般是一种演绎思维,思维的方式是从抽象到具体;案例写作是一种归纳思维,思维的方式是从具体到抽象。
2、案例与教案、教学设计、教学实录的区别
教案和教学设计都是事先设想的教学思路,是对准备实施的教学措施的简要说明;教学案例则是对已经发生的教学过程的反映。一个写在教之前,一个写在教之后;一个是预期,一个是结果。
案例与教学实录的体例比较接近,它们都是对教学情景的描述,但教学实录是有闻必录,而案例则是有所选择的。
四、教学案例的一般要素 1.背景
所谓背景,即是向读者交待清楚:“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等。背景介绍也不必面面俱到,重要的是说明“故事”的发生是否有什么特别的原因和条件。背景是案例很重要的环节,描述的是事件的大致场景,是提供给读者了解“事件”有用的背景资料,如所在学校的情况、个人的工作背景、事件发生的起因等。
2.主题
每篇案例要有一个鲜明的主题,即这个案例要说明的某个问题,是反映对某个新理念的认识、理解和实践,还是说明教师角色如何转变,教的方式、学的方式怎样变化,或是介绍对新教材重点、难点的把握和处理,等等。
3.细节
有了主题,就要对原始材料进行筛选,有针对性地选择最能反映主题的特定的内容,把关键性的细节写清楚。要特别注意提示人物的心理。因为人物的行为是故事的表面现象,人物的心理则是故事发展的内在依据。面对同一个情景,不同的教师可能有不同的处理方式。为什么会有各种不同的做法?这些教学行为的内在逻辑是什么?执教者是怎么想的?揭示这些,能让读者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在这个环节中,要讲明问题是如何发生的,问题是什么,问题可以和事实材料交织在一起。这是整个案例的主体,要详尽地描述,展现问题解决的过程、步骤以及问题解决中出现的反复挫折,也可以涉及问题初步解决成效的描述。
4.结果
案例不仅要说明教学的思路,描述教学的过程,还要交待教学的结果--某种教学措施的即时效果,包括学生的反应和教师的感受,解决了哪些问题,未解决哪些问题,有何遗憾、打算、设想等。以“问题”为主线,有矛盾、冲突甚至“悬念”,能引起读者兴趣和深入思考。
5.评析
评析是在记叙基础上的议论,表明对案例所反映的主题和内容的看法和分析,以进一步揭示事件的意义和价值。评析可以是自评,就事论事,有感而发,也可请专家点评、深化。通过对背景、问题、解决问题方法的描述,反思自身的教育教学行为,总结利弊得失和启示。
五、教学案例的特点和撰写要求
1.教师要写自己认为有重要意义的教学经历或教学故事,即要有选择性,典型性,不要事无巨细都罗列进去,要围绕中心问题进行选择。并不是说所有的事件都可以成为案例,要善于捕捉教学过程中的“亮点”。
2.应根据以往的经历撰写案例,尽量保持案例中资料的真实性,使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可以到案例的主体即学生那是去询问、调查他们的真实感受。
3.教学案例与其它的教学作品有区别性。
与教学论文相比,教学案例在文体和表达方式上以记录为目的,以记叙为主,兼有议论和说明;在思维方式上,是一个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通过对生动的教学“故事”的描述,通过对具体的学生、老师心理感受的描述,反思、总结教学的利弊得失。
与教案和教学设计相比,教学案例是课后教师对教学过程的反应,写的是结果。而教案和教学设计是教师在课前完成的实施教学过程的“蓝本”。
与教学实录相比,教学实录是对教学过程的完整描述,而教学案例是对教学情境作有选择的描述、记录和点评。
4.撰写的教学案例要有价值性。
通过对教学情境的描述、反思,既能提升自己教学工作的专业化水平,又能为其它教师分享教学经验、加强沟通提供一种有效方式。
第五篇:如何撰写幼儿园教学案例.ppt.Convertor
如何撰写幼儿园教育案例
一、什么是幼儿园教育案例?
二、为什么提倡幼儿园教师撰写案例?
三、怎样撰写案例?
四、好案例的标准
五、案例的一般格式
一、什么是幼儿园教育案例?
(一)教育案例的由来
案例一词由来已久,被译为个案、实例、个例、事例,最早出现于律师与医生行业。
20世纪40年代后运用至教育领域,教育案例是由案例发展、演变而来。
教育案例是一种描写性的研究文本,通常以叙事的形式呈现,是含有问题或疑难情境在内的真实发生的典型性事件。
一个好的教育案例,就是一个生动的故事加上精彩的点评,它叙述有趣,引人入胜,渗透课改的思想和理念。
(二)幼儿园教育案例的界定
幼儿园教师撰写的是教育案例,这种案例,我们不妨称之为幼儿园教育案例,即在幼儿园这个特定场所中,教师通过观察、反思等手段,对某一典型教育现象进行详细、如实地描述,并在描述的基础上,经过分析,达到对所含问题的诠释或解决。这里的教育现象不仅仅是指幼儿园里的集体活动现象,如教学活动,还包括集体活动之外的,教师认为具有价值的个别教育现象,如某个幼儿行为问题等,这也常常被幼儿园教师称之为“个案”。
由于集体活动尤其是教学活动一般具有普遍性,因此,涉及这方面的案例成为目前幼儿园园本教研的主要内容。
简单的来说案例是教师对某一真实教育情境发生后的描述和反思,一般是就事论事,类似于教育反思,其目的主要是为了解决自己当下教育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对幼儿园教师来说,撰写案例目的有:如对个别幼儿的深入了解与帮助,或对一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情景的反思。
二、为什么提倡幼儿园教师撰写案例?
(一)明确撰写案例的意义,不是为写而写,更不是被逼而写。
(二)通过撰写案例,培养新型的幼儿园教师:善于观察、时常反思、乐于分享、喜欢表达
三、怎样撰写案例?
(一)案例的特点
(二)撰写案例的基本形式
(三)撰写案例的灵活形式
(四)撰写案例的基本要求
(一)案例的特点 第一、故事性。
即展示与反映的是一个现实的教育教学事例。它是根据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教学事实进行研究的,是生动事例的再现,要有一个中心主题或观点。对这个事例的描述要具体、明确,能反映出事情发生的详细经过,让人觉得真实、可信,容易引起大家的共鸣。第二、典型性。
即具有典型意义和普遍意义,内容最好是大家共同关注的焦点,能反映时代的要求。并且通过这个事例可以给老师带来许多思考,今后遇到同样或类似事件,知道该如何应对。描述要能清楚地说明一个问题,表达一个思想,蕴含一定的理念。第三、问题性。
即案例中要包含有一个或几个疑难问题,同时也可以包含有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和思考。
(二)撰写案例的基本形式
引言—案例背景—案例描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评析
1、引言
即开场白
2、案例背景
即与案例发生的环境和条件有关情况: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等。
3、案例描述
即整个事件的详细记录,在描述时注意把握能反映主题的内容,对于一些涉及主题的细节部分更要描述的细致。
4、提出问题
案例是包含一个或多个问题的实际情境的描述。幼儿园教育案例主要是揭示幼儿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引发思考,因此,在撰写案例时,首先要有问题意识,要明确提出存在的问题是什么,问题产生的原因有哪些,问题核心要反映课改的理念。
5、解决问题的方法
撰写案例的目的,不仅是发现问题,更需要解决问题。因此这个环节很重要,教师要明确解决什么问题,方法是什么,方法要有针对性,需要详细叙述解决问题的步骤和过程。
6、评析
评析要有理论依据,体现先进教育思想,要跟上课改的步伐,不夸张、不缩小,有时是反思或讨论,一般来说,可以让读者深化对案例的认识。
(三)撰写案例的灵活形式
夹叙夹议式
即一边描述性地记录集体活动过程的真实情况,一边对活动进行分析与点评。这种写法的优点是面面俱到,对每一个环节都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对活动过程作出全面的评价。
先叙述后议论
即先描活动的某一过程或片断,然后根据典型事例,确定一个主题展开议论。这种写法往往能以小见大,便于突出文章中心,作者观点鲜明,读者很快便能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随想式
即把自己在活动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想以教学随笔的形式记录下来。内容既可以是活动过程中的某一问题,也可以包含解决问题的某些方法,或者叙述教学中成功的经验、失败的教训„„这种写法的优点是形式自由,任作者发挥。由于没有过多的限制,作者可以随时随地记录自己的感想。
(四)撰写案例的基本要求
目的要明确、内容要真实、情景要完整、取舍要恰当、叙述要客观。
四、好案例的标准
1、鲜明的案例主题
2、清晰的案例背景
3、典型生动的案例事件(细节和结果)
4、深入浅出的案例分析
五、案例的一般格式 标题——醒目,鲜明
1、用事件定标题
2、用主题定标题
背景(案例的背景)
1、间接背景
2、直接背景
展示(案例的描述)
1、展示问题.案例区别于一般事例最大的特点在于明确的问题意识
2、解决问题.这是案例的主题,对问题的解决过程应细致描述.反思和分析(案例反思)
1、对行为的反思
2、对理论的提升
乌龟结婚 引言:
有关“乌龟”的主题学习源于开学初的一次争论。
背景: 每次开学,幼儿们都会和我一起布置自然角。—天成成从家中带来了一只小乌龟。第二天,丽丽也捧来了一个金鱼缸,将它放进教室里。幼儿们围着金鱼缸说:“又来一只小乌龟,这下它们可以做伴了。”可是丽丽一口否认,说这不是乌龟而是甲鱼。这下教室里像炸开了锅,幼儿们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了。在没有结果的争论之后,我提出了问题:“甲鱼和乌龟到底有什么不一样呢?”幼儿们兴致很高,没有几天,就又有幼儿从家中带来了十几只 甲鱼和乌龟,还有许多图书资料。
在查阅时,幼儿们发现,乌龟的壳是块状的,甲鱼有裙边;小甲鱼拖着一根尾巴,乌龟几乎没有尾巴。他们还意外地发现了生活在不同地方的乌龟:陆龟和海龟,等等。
幼儿们还让乌龟在教室的地板上赛跑,可是他们马上发现乌龟的跑步是不管跑道和方向的。当我把一些长条纸盒带到教室时,幼儿们高兴极了,他们为长条纸盒制作了起跑线和终点站。
在一次观看乌龟赛跑时,有的幼儿提出乌龟都长得一个样,记不住谁第一名,于是就有幼儿想起给乌龟身上编个号。
“乌龟是怎样生活的?”这个问题一经提出,又引起了大家的兴趣。在他们收集的《幼儿百科全书》中有一篇描术海龟妈妈生宝宝的情形,原来海龟妈妈是把蛋产在沙滩上,然后把蛋埋起来。有些幼儿提出模仿乌龟妈妈产蛋的经过,他们用蓝色的纸铺在细沙上作为海,画了一些乌龟,为了让乌龟妈妈站起来,他们把乌龟的四只脚往下折,这样一来,一只 只乌龟就都站立着爬行了起来。有的幼儿还用白色的橡皮泥搓成球状当做龟蛋,还有的则把纸揉成团状代替龟蛋。
乌龟结婚 芩芩:“海龟是一个人在海滩上下蛋的。”
明明:“不对,海龟下蛋要两个人,一只公海龟,一只母海龟。
轩轩:“海龟要先结婚才能下蛋。”
师师:“那海龟结婚时会是什么样子呢?”
芩芩:“跟人一样,穿婚纱的吧!”
明明:“其他海龟会来喝喜酒的!”
轩轩:“海龟是不会喝酒的。”
为乌龟举行隆重的婚礼便成了幼儿们的重要活动了,他们有的编故事剧本,有的进行绘画表现„„
有三幅画是徐嫣丽和其它几个幼儿―起画的,徐嫣丽讲了他们编的故事。
乌龟结婚 观察与记录:
一个漂亮的乌龟小姐走在大街上,它想:“我要是能结婚多好呀!”乌龟小姐想着想着,突然看到一个身体很好的乌龟先生。乌龟小姐就走到乌龟先生的旁边,乌龟先生对乌龟小姐说:“你真漂亮啊!”乌龟小姐说:“乌龟先生你真神气啊!”然后,走在大街上的乌龟都听到了他们的声音。他们就欢呼起来:“结婚喽!结婚喽!”乌龟先生和乌龟小姐就说:“我们结婚吧!”
乌龟先生对乌龟小姐说:“我们请一个专门给人结婚的叔叔,让他帮我们准备所有姐婚的东西。”准备好了东西,他们的婚礼就开始了。乌龟小姐穿着漂亮的婚纱礼服,乌龟先生穿着西装。举行好婚礼之后,乌龟们都回家了。乌龟新娘对乌龟新郎说:“我们叫辆车回家吧!”
他们就回到了房子里。几天以后,乌龟女士生了乌龟宝宝,乌龟爸爸高兴地说:“我们要好好把孩子照顾好!”乌龟妈妈说:“我们把孩子养大,我们也老了。等到乌龟宝宝长大了,我们可以把宝宝生出来的事情流传下来,这样,所有天下的乌龟都可以知道,再说没有参加过婚礼的乌龟们,大家也可以知道这么高兴的事情。”
乌龟结婚 反思与分析:
一组幼儿在一个“乌龟”的主题活动中一起探索“乌龟和甲鱼到底有什么不一样?” “乌龟是怎样生活的?”等一系列问题,这些探索活动为幼儿的表现等表达提供了背景。三个大班的幼儿根据来自活动中其他幼儿的意见,结合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加上自己的想象和创造,共同完成了这组“乌龟结婚”的图画,使“乌龟结婚”这组画的意义变得丰富起来了。
从表面看,这一组画除了绘画技能很细腻外,似乎并没有特别让人感到“震撼”的地方,但是,一旦让幼儿讲出他们在表现与表达时的想法,就会让人忍俊不禁,再细细揣摩一下画面所表达的内涵,让人感到“回味无穷”。幼儿对事物的认识与成人不同,他们有自己解释和想法,有人将它们称为幼儿自己创造的“天真理论”。这种“天真理论”虽然在不少成人的眼里是很荒谬的,但是,恰恰是幼儿认知发展的基础。幼儿对事物的认识就是在此基础上建构起来的,认识的过程是―天真理论”逐渐变化的过程。这个建构的过程,既是个体自身建构的过程,也是与他人合作建构的过程。三个同龄幼儿的合作画为他们的共同建构提供了机会。
菜死了 教师引言
关于“菜死了”这一话题,是我带幼儿们去参观蔬菜大棚而引起的。
幼儿们一进入蔬菜大棚,就被里边各种各样的蔬菜吸引了。他们兴奋地说着各种蔬菜的名字,不时这里看看,那里摸摸,有时还凑上前去用鼻子嗅嗅。
几个幼儿在辣椒边上争论着:
“快看!辣椒叶子上有好多小洞洞。”
“辣椒生病了。”
“不对。这些小洞洞是虫子咬的。” ;
“你看,我捉到了一只虫子。这些小洞洞肯定就是它咬的。”
在另一边,几个幼儿正在争论番茄树有多高。
“我想,我爸爸有这么高。”
“不会有这样高的。”
“我爸爸就有这么高!” ”
“不可能!不相信叫你爸爸来比试一下。”
这时,一个幼儿说,“快来,快来!死了,死了!”
大家不知道什么死了,都好奇地围了过去。
菜死了 观察与实录
“你们看,这株西红柿死了。”
“不是死了,是蔫了。”
“蔫了就是死了。”
“这株西红柿还没有死。你看,这里还是活的。”
“哪里还是活的?”
“这里。我爸爸说,里边干了才是死了。这里是湿的,就是没有死。”
“一定是死了,要不放到这里干什么?”
“我知道了:这一株西红柿的叶子已经死了,因为它的叶子已经蔫了但是它的茎还没有死,因为这里边没有干”
“这么说,它既是死的又是活的?”
“它是有点死了。”
幼儿们对蔬菜是在什么时候死的问题很感兴趣。有的说,蔫了就是死了;有的说,黄了就是死了。有的说,没有在地里就是死了;有的说,干了才是死了;还有的说,腐烂了才是死了„„他们去问管理蔬菜大棚的老爷爷,老爷爷也被难倒了,他们又去问老师,老师说我们回去査查资料吧!
“你看,这里有一个掉到地上的西红柿。我想它也死了。”
“它还是活的。它里边有水。”
菜死了 反思与启示
1.生和死是生物的两种截然相反的状态。对同一生命体而言,生当拥有生的诸多属性,死当意味着诸多生的属性的丧失。
2.一株西红柿是“死”还是“活”,即使让一个生物学专业的大学生回答,也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让人感到吃惊的是,幼儿们居然能如此富有哲理地讨论这个不容易解答的问题,让成人常感到不可思议:蔫了就是死了、黄了就是死了、没有在地里就是死了、干了就是死了、腐烂了就是死了、掉到地上就是死了、没在树上就是死了、烂了就是死了„„
3.幼儿对事物的认识,常常依据自己已有的经验,当他们的思维没有受到限制时,他们会创造自己的“理论”,4.交流和讨论对于幼儿来说是十分有意义的。幼儿在与他人的对话过程中不仅影响他人,也受他人的影响:“这一株西红柿的叶子经死了,因为它的叶子已经蔫了;但是它的茎还没有死,因为这里边还没有干。” “这么说,它既是死的又是活的?”“它是有点死了。” 这一类问题的讨论使幼儿产生认知冲突,帮助他们重新思考甚至修正原先的“朴素理论”。
5.在参观蔬菜大棚的过程中,幼儿在与他人的关系中共同建构知识。
6.发生在幼儿参观蔬菜大棚过程中的事可以说,是非常多的,在众多的事件和言语中,教师能那么敏锐地捕捉到这样有意义的学习片段,并将它记录下来,成为认识幼儿如何学习的典型案例,说明这位教师已经有了相当的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