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
第一单元 生活中的数
单元教材分析:
数的认识与数的运算有着密切的联系,本单元主要内容有:1-10的意义,1-10的书写,0的认识与书写,认识“=、<、>”,1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本单元的学习需要利用儿童成长过程中积累的逐一数数的经验。通过学习,学生将会用1、2、3等数字表示物体的个数和顺序,渐渐地体会到自然数是“逐一递增”的。这样的数数经历不仅在本单元,而且在第一学段以后的学习过程中,教师都要引导学生不断重复、不断积累,因为它对学生理解自然数及其意义、理解数的运算等都是非常重要的。同时,本单元的学习过程中渗透的一一对应的方法也是非常重要的,将在后续有关数的认识等内容的学习中不断应用、不断加深理解。本单元的学习内容都将为后续数的认识、数的运算的学习奠定重要的基础。
单元学习目标:
1.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能用10以内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并能认、读、写0~10各数。
2.在一一对应的活动中比较物体数量的多少,认识“=”“<”“>”,能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
3.能用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能用一一对应等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4.在教师的引导和示范下,开始学习认真倾听、思考、表达、书写,并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5.通过找生活中的“数”和“形”的活动,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1.正确数出数量在 10 以内的物体的个数,理解 10 以内数的意义和顺序。2.能初步运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3.能认识和理解 0 的产生和意义。4.初步理解基数、序数的联系和区别。教学难点:
1.数数中手口一致,培养学生有序观察思考的能力。2.初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思考、倾听、提问、操作等良好学习品质。4.教会学生美观、漂亮地书写数字。课时安排:8课时
第一课时 可爱的校园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在数数活动中,能数出1-10这10个数。
2.在数数的过程中,体会有序数数的方法;初步培养学生观察、书写、思考、倾听、提问等良好的行为习惯。
3.通过找生活中的“数”和“形”的活动,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对校园生活的向往。
教学重点:
初步认识10以内的数,正确数数。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圆形小磁铁、数字卡片。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谈话交流、了解数学
师:今天,老师要带小朋友们去认识一些新朋友,这些新朋友喜欢与大家一起安静地学习。并希望你们发言要举手,还要注意听别人发言。能做到的小朋友笑一笑。
请小朋友们打开数学书看一看,然后说说你看到了什么。2.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动物学校今天也开学了,小动物们背着新书包,唱着欢快的歌,高高兴兴地来到了学校,小朋友们,想去参观一下吗?(多媒体出示情境,板书课题《可爱的校园》)
二、感悟新知
1.谈话引入、学会数数
①师:请小朋友们静静地看、认真地想,图中有什么? ②师:你能数出有几只小兔吗?„„
当学生汇报出10只蝴蝶时,问:你怎么知道有10只蝴蝶呢? 师: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师指大屏幕,和学生一起按顺序数数)
③师:用这样的方法我们来数一数花朵、大树、小鸟的数量好吗?(指导学生做到手口一致)
2.认识1-10各数 ①读出黑板上的数
②和同桌一起数一数1-10各数。3.寻找身体上的数
师:1-10这几个数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我们身上就有许多地方可以用数来表示,快来找一找吧。
4.寻找教室里的数
师:小朋友们在自己的身体上找到了这么多的数,真了不起!再来看看我们的教室,你们能发现哪些数?和小伙伴交流一下。
三、挑战新知 提升能力
引导学生找出球、木桩,数数它们的数量,再让学生观察这些物体都是什么形状。师:想一想,皮球是什么形状的?木桩是什么形状的?
四、知识回馈 课后延伸
1、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我们在忙什么啊?你发现什么呢?
2、布置学生实践活动
课后到校园到处看看,边看、边和小朋友交流,再把看到的记下来,明天上课和大家一起交流。
板书设计:(略)
第二课时:快乐的家园
教学目标:
1.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中数的过程,初步认识1-10各数,并能用1-10表示物体的个数。
2.在具体情境中,能用1-10各数表示事物的顺序。
3.通过在具体情境中活动,能运用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培养学生初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初步的观察能力、运用数学进行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点:
帮助学生建立数与实物的对应关系的基础上,使学生理解数的意义。教学难点:
在具体情境中,理解1-10各数在不同情境中的不同含义。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1.学习1可以表示什么?
观察课本中的图,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用数学的语言来叙述。图中哪些物体的数量是1?说说1个萝卜和1筐萝卜有什么不同? 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用到1的地方?
2.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都说得很好(举起一本书,说这是1本书,再拿来1本书,合起来就是2本书,可以用“2”来表示),谁来说2还能表示什么呢? 3.那3能表示什么呢?4能表示什么呢?昨天我们认识了1~10这几个数,请你选1个数和小组的小朋友一起说一说。
4.引导学生看课本“找一找,说一说”,让学生结合实际,说一说身边的数。5.初步感知序数、基数。(1)出示“试一试”情境图。
(2)引导学生数一数“河里一共有几只鸭子?”
(3)找一找“扎蝴蝶结的小鸭排在第几?”“带眼镜的小鸭排在第几?”„„ 6.数一数,认一认。
引导学生先独立数一数,再与同伴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图中有什么?有多少?并请能一次数正确的同学介绍数数的方法。
7.练一练
(1)数一数,画一画。
先让学生说说,你在这里看到了什么?书上是怎么来表示看到的数的?你能用自己喜欢的画画来表示吗?
(2)选同样的数。
老师说清题目的意思,在让学生自己完成。可以用两种方法,一是数出左边的数量,再
从右边选出同样数量的物体圈上,二是可以用一一对应的方法,然后再圈起来。
(3)看一看,说一说。
引导学生仔细看图,弄清题目要求,再让学生说一说,引导学生进一步感知基数与序数。(4)连线。(找朋友)
先让学生观察,在弄清题意的基础上,让学生独立完成。同桌交流。
4、小结:这堂课你有什么收获呢?
板书设计:(略)
第三课时:玩具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数出5以内的数,能运用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进行交流,会写1~5这几个数。
2、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会数数、读数、写数,知道1-5这5个数字的顺序,初步体会数序的含义。
3、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及学习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正确的握笔姿势和写字姿势,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正确数出物体的个数。教学难点: 正确书写数字。教学过程:
一、活动一:数一数,说一说
师:小朋友们喜欢玩具吗?你们都喜欢哪些玩具呢? 电脑出示主题图:小明正在玩玩具,你会数一数这些玩具吗?学生打开课本,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
师: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也可以用1,2,3,4,5来表示呢?同桌互相说一说。
二、活动二:摆一摆
师:刚才小朋友说的1个娃娃、1朵花、1群人都可以用1来表示,那么我们还可以摆一个三角形来表示1,想一想,你还可以用什么图形来表示? 师:1个娃娃、1张卡片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呢 ?(师在田字格里板书“1”)
师:那么2个小朋友、2只手、2只眼睛还可以用什么图形来表示呢?(生用学具卡片摆一摆)2个正方形、2张卡片又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呢?(师板书)请你再用刚才的方法用学具摆一摆3,4和5。(师板书)
三、活动三:写一写
1.师:请大家观察黑板上的“1—5”各数。说一说“1、2、3、4、5”像什么? 2.介绍田字格。
3.教学分别说明1、2、3、4、5的书写要点,并进行示范。
4.教师示范时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每个数的特点,请学生边看老师示范边在桌子上用手写一写。
5.在教科书上描一描,再独立写一写,注意纠正学生错误的书写格式。展示学生好的作业。
四、活动四:练一练
1.写数(第1题)。
师:小明家来客人了,小明和小红拿了许多水果来招待客人,你知道这些水果分别有多少个吗?请你数一数物体的个数,然后想想用哪个数字来表示,把它写在田字格中。
师:小朋友看一看第二排的三幅图是什么意思,第一幅图的方格里写的数字1表示什么呀? 师:请小朋友在后面两幅图的方格中写数。
师:现在小朋友看一看第二排这三幅图的数字,有什么规律? 2.数一数,画一画,写一写。
教师帮助学生弄清题意,生独立完成,同桌交流。3.看数涂一涂。
师生共同弄清题意,生独立完成。4.数一数,填一填。(体会序数)。
师:刚才我们说的1,2,3,4,5都是用来表示物体数量的,现在我们来看看车厢上的数字又表示什么意思呢? 师:这里有几节车厢,车厢上都有什么动物? 师:老虎的车厢上写着个1,表示什么? 师:对了,这里的1是表示第1节,那么小松鼠在第几节车厢上呢?小猴、大象和大熊猫又在第几节车厢上呢?请你在方框里填一填。
师:熊猫在第5节车厢,图中有5节车厢,这两个5表示的意义一样吗?
五、师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1~5的写法,小朋友写得都非常认真,下次我们将举行一次写字比赛,一起来选出我们班的小小“书法家”。
板书设计:(略)
第四课时:小猫钓鱼
教学目标:
1、结合故事情景,体会从有到无的变化过程,理解“0”的实际含义,知道0和1,2,3,4,„„一样,也是一个数,并能正确规范书写“0”。
2、知道生活中0所表示的几种常见的意义。
3、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愿望。教学重难点:
理解0的含义和正确书写0。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师:大家喜欢听故事吗?你们听过《小猫钓鱼》的故事吗?
二、观察画面,引入新课
(一)出示主题图.
师:你猜猜故事里的小猫是哪一只?你是怎么知道的呢?
别的小猫钓了多少条,你们知道吗?你们能把这些数写在下面的田格里吗? 1.出示图片
(1)学生在书上写数.(2)展示
师:你认为他哪写的好,哪还需要改进呢?
师:小黄猫一只也没钓着,在他的下面应该写几呢?(写 0)2.出示图片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0”的认识。(板书:0的认识)
师:0也和1、2、3这些数一样,也是一个数.(师指着小猫下面的0问:在这里0表示什么呢?)
3.指导书写“0”。
师:小朋友看一看,想一想这个“0”的形状像什么?
师边示范“0”的写法,边讲笔顺要点。(带学生书空二、三遍后让学生把书上田字格的“0”写完)
3、进一步认识“0”
师:刚才我们知道猫弟弟一条鱼也没钓着可以用“0”来表示,它比1、2、3都小,可以用来表示一个也没有。“0”还可以表示什么呢?请小朋友阅读课本第9页:说一说,哪里有“0”?
4、找找生活中的“0”。
师:小朋友们说得真好,生活中我们在很多地方都能找到“0”,这些“0”可以表示不同的意思。
三、巩固练习
1.数一数有几朵花
(1)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2)引导学生体会花的数量由4朵-2朵-0朵的变化过程。2.说一说、写一写
巩固“0”的书写,让学生独立练习写数,拓展:引导学生发现这些数的排列规律。3.数一数,有几个萝卜?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图编小兔子吃萝卜的数学故事,再填数。4.涂一涂,写一写。
先让学生明确题目要求,再由学生独立完成。5.看尺子,填一填。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数字“0”,还学会了“0”的写法,小朋友们可以在生活中找找哪些地方还可以用到“0”。
板书设计:(略)
第五课时:文 具(1)
教学目标:
1.在数一数、连一连的活动中,能够正确数出6-10的物体个数;会读、写6-10各数。2.学习用操作、画图等方法,表示数量在6-10的物体的人数,知道6-10的顺序。3.学生在观察、操作的活动中感受数学的乐趣,能用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进行简单的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 正确地读数、写数。教具准备:
数字卡1-10,各种实物若干,课件。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喜欢玩游戏吗?今天我们一起来玩“找朋友”的游戏好吗?
二、新课讲授。1. 找一找。
(1)游戏:找朋友。(老师手拿物,学生找相应的数字1-5。)
(2)数一数,连一连。小熊文具店开张了,瞧!商店里都准备了哪些文具?你喜欢哪些?每一样文具到底有多少个呢?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呢?今天我们就来和数字交朋友。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数一数,在课本第11页连一连;然后在小组里说一说你是怎么数的。(学生活动)(3)评一评。学生分小组评出一名做得最好的学生,全班展示,老师给予奖励。2.描一描,写一写。
(1)教师范写。(6、7、8、9、10)(2)练习书写。
(3)学生展示自己的作业互相评一评哪儿写得好,哪儿写得不好,写数字的时候应注意什么问题。
3. 数一数。(1)数自己的文具。
(2)同桌互相数一数,检查数对不对。(3)同桌的文具合起来数一数。4.找一找,说一说。
(1)根据给出的数10,让学生寻找生活中相对应的实例。(2)小组内说一说6、7、8、9、10分别可以表示什么?(3)全班范围内说,把教室里的物体用学过数表示出来。
三、课堂小结。说一说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知识? 板书设计:(略)
第六课时:文 具(2)
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6-10各数,能正确数出6-10的物体个数;正确读、写6-10各数;顺数、倒数0-10各数。
2.能正确独立地根据图意数数,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能力。
3.学生在观察、操作的活动中感受数学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教学重点: 6-10各数的书写 教学难点: 6、8、9的书写。教学过程:
一、游戏乐园。
1.游戏(一):找朋友。
请5个小朋友分别拿着6~10这些数字,老师和其余的小朋友手上都拿着一张与这些数字相对应的实物图片或符号图示。
生:我是5,我的朋友在哪里? 持和5相对应图片的小朋友齐声答道:你的朋友在这里。(全班评价)生:我是10,我的朋友在哪里? 这时,持和10相对应图片的老师和小朋友齐声答道:你的朋友在这里。并在讲台前站成一排。
师:小朋友,我们一共有几个人?老师排在左边数起的第几个?(师出示手势指明方向。)师:想一想,**站在左边数起的第几个? 师:你们能提出一些像这样的数学问题吗?下面请同桌互相来玩玩我问你答的游戏。2.游戏二:数字游戏。
师:平时你们玩过跟数字有关的游戏吗? 小青蛙也很爱玩游戏,这不两只小青蛙正在玩游戏呢,咱们一起去看看。师:想一想,你有什么发现? 一个是从小到大排,一个是从大到小排。(一个是顺着数,一个是倒着数。)师:我们的生活中也存在这样的现象。(课件播放:倒计时火箭发射)在生活中你还见过这样倒着数的现象吗? 师:小朋友观察生活真仔细!现在我们一起来倒数10下,看谁的桌面收拾得最整齐!3.游戏3:拨一拨,说一说。
让学生在计数器上边拨珠边说一说,进一步体会数序的含义。
二、练一练
指导学生完成课本练一练习题,并进行有针对性的评讲。
三、课堂小结。
一节课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你有什么收获呢?跟你的同桌说一说。
师:在教室里、在你家里,什么物体的数量还可以用今天学习的数字表示呢?找一找,记一记,明天来和大家说说,也可以把今天学过的数字练习写一下。
板书设计:(略)
第七课时:快乐的午餐
教学目标:
1.在数一数、比一比、画一画的活动中,直观认识两个数量(10以内)间的相等与不等关系。
2.结合动手操作活动,能够清楚地表达出谁和谁同样多、谁比谁多、谁比谁少,积累一一对应的活动经验。
3.继续学习并养成认真倾听,有序操作,大胆表达的习惯。教学重难点:
能够清楚地表达出谁和谁同样多、谁比谁多、谁比谁少,积累一一对应的活动经验。教学过程:
一、盘子够吗?(同样多)
(1)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编一个数学小故事。(2)你们能发现哪些数学问题呢?
(3)引导学生通过数一数找出图中相关的数量信息。(4)盘子够吗?
师用教具摆一摆,注意引导学生体会一一对应,生用学具模仿着摆一遍,鼓励学生边做边说。
二、勺子够吗?杯子呢?(比多,比少)师:餐厅里的勺子够吗?杯子呢?
学生动手摆学具,引导学生能够清楚地表达:勺子的数量比松鼠的数量少上1(不够),杯子的数量比松鼠的数量多1(够)
三、说一说,师:哪个最多?哪个最少?鼓励学生独立观察、思考、交流。
四、练一练(完成课本练一练)
1.让学生尝试使用一一对应的方法解决。2.先帮学生读懂题目要求,再进行解答。
3.先引导学生读懂题意,再通过一一对应进行解答。4.。指导学有余力的学生完成本题。
五、课堂小结。板书设计:(略)
第八课时:动物乐园
教学目标:
1.通过数数等活动,掌握比多少的方法;借助情境,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一一对应的思想。2.认识符号“>”“<”和“=”,知道它们的含义,并能用符号来表示比较的结果。3.培养学生初步判断、分析及处理问题的能力。4.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学习比较的乐趣。教学重点: 掌握大小比较的方法 教学难点:
会用“>、<、=” 表示比较的结果 教具准备:
小动物和篮子勺子等磁性贴图,学具,课件。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小朋友们,今天动物乐园要举行盛大的庆典活动,你们想不想去参加它们的活动呀?(二)引导操作,探究新知 1.出示动物乐园图。
师:小朋友们快看,动物乐园热闹极了。我们看看都有哪些动物,它们各有几只,在做什么,好吗? 2.汇报交流。3.动手操作。
(1)师:谁愿意用动物头像来表示你观察到的图上的各种动物呢?(2)师:请其他同学也在下面摆一摆,你看到了几只什么动物?请用学具表示出来。(3)学生摆完,引导学生观察评价,摆出来的和看到的一样吗? 4.设疑激趣。
师:小兔拿篮子分萝卜,篮子的个数够吗? 5.探究方法。
(1)认识同样多和“=”。
A.师:篮子的个数够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B.动手操作。
篮子的个数够不够,可以用摆的方法来比较,那么要怎么摆呢?请大家先想一想,再动手摆一摆。
C.展示、交流。D.认识“=”。
①揭示同样多:小兔4只,篮子也有4个,一只小兔拿一个篮子,篮子没有剩余,我们就说它们的数量„„(“同样多”“一样多”)。
②认识“=”:小兔有4只用数表示写几?篮子也有4个,用几表示?4和4同样多或者说相等,要用什么符号来表示它们的相等关系呢?谁知道? 板书:4=4;读作:4等于4。③指导书写“=”。
(2)认识“>”“<”(兔和胡萝卜比、猴和秋千比„„)。A.摆一摆,再说一说。①怎么比? ②比的结果?[引导学生表述:谁比谁多(少)。] B.介绍“>”“<”
C.指导书写:“<”“>”。D.练习使用:“<”“>”。
(练习中引导学生想办法分辨记忆“<”“>”。)师引导学生编顺口溜记住:相同数间用等于;开口大,朝大数;尖角小,对小数。(三)练习与拓展
1.师:在这么多的动物里面,哪种动物最多,哪种动物最少?(小鸟最少,小兔最多。)2.师:其他的动物比较的结果怎样?小朋友们能不能自己完成?同桌交流,说一说谁比谁多,谁比谁少;也可以用数字表示它们比的结果。
3.在现实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有关比较的知识? 4.引导学生独立完成第17页练习题。(四)总结
这一节课,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板书设计:(略)
比较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学习的内容主要是大小、多少、高矮、长短、轻重等比较,这是学习数学的基础方法,也是学生后续学习数的大小比较以及认识长度单位、质量单位的基础。本单元所安排的一些比较活动,仅仅是学生学习比较方法的一个启蒙,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他们懂得物体间是可以进行比较的,而且比较是要有一定方法的。教材在编写的过程中十分强调学习过程的体验性活动,它包含了丰富的过程性学习目标,提供具体有趣的素材,以引导学生体验观察、比较、思考等方法。
单元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初步学会比较两个物体的大小、多少、长短、高矮、厚薄、轻重,体验并积累一些简单的比较方法。
2.经历“比一比”的过程,同时与他人交流比较的方法,并尝试解释自己的思考过程。3.经历简单的推理活动,发展初步的推理能力。
4.通过比较活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逐步养成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初步会比较两个物体的大小、多少、长短、高矮、厚薄、轻重,体验并积累一些简单的比较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一些简单的比较方法,并尝试解释自己的思考过程。单元课时划分:本单元共分3课时。
第一课 过生日(比大小 比多少)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能够正确比较两个物体的大小、多少。
2.在“比一比”的操作活动中,经历与他人合作和交流的过程,并尝试解释自己的思考过程,积累一些简单的比较方法。
3.养成细心观察、积极思考、认真倾听以及大胆表达的好习惯。教学重点:会比较大小、多少,掌握方法,积累经验。教学难点:理解体会大小、多少是相对的。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不同形状的瓶子,水,杯子。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让学生说说自己的生日是怎么过的 2.出示情境图,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 3.揭示课题(板书)
二、比一比 1.比大小。
(1)说一说,有什么发现?
指导学生观察,按序号说一说几号最大,几号最小?几号比几号大,几号比几号小?(2)找一找、说一说。你还能比较哪些物体的大小?
(3)小结。(让学生初步体会大小是相对的)2.比多少。
(1)思考:哪杯装的最多?哪杯装的最少?(2)交流探究。
学生发表意见,说想法,指导观察,体验比较方法。(3)比较两个不同形状的瓶子谁装的多? 讨论交流,发表自己的想法,全班交流。动手操作验证。
(4)你还发现哪些物体能比较多少?
(5)小结(比较多少的方法,指导学生体会多少是相对的)。
三、巩固拓展
1.完成教材“练一练”第1、2题。
学生认真观察、独立完成。同桌交流,指名汇报交流。2.完成教材“练一练”第3题。学生完成后交流比较的方法。3.完成教材“练一练”第4题。
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独立完成,并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全班交流比较的方法,进一步体会比较的方法和策略。
4.完成教材“练一练”第5题目。
先引导学生弄清题意再自主练习,交流说明想法,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
四、课堂总结。
板书设计:
过生日
比大小 比多少
第二课 下课啦(比高矮 比长短)
教学目标:
1.在比一比的活动中,能够正确比较两个或三个物体间的高矮、长短、厚薄等。2.知道在比较高矮(或长短、厚薄)时,需要在同一起点进行,并初步学习寻找参照物进行比较的方法。
3.经历与他人合作交流比一比的方法,并尝试解释自己的思考的过程。教学重点:经历简单的推理活动,体验具体的比较高矮(长短)的方法。教学难点:掌握借助其他参照物来比较高矮(长短)的方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长短不一的绳子。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说一说:下课时,同学们都进行哪些活动? 2.观察情境图,看看图中的同学们课后都在干什么? 3.揭示课题并板书。
二、互动新授
(一)比较高矮。1.小组内活动:比高矮。
2.汇报小组比高矮的情况:请小组同学上台示范怎样比出高矮的。
观察教材第二幅主题图淘气和笑笑比高矮,加深对同一起点的理解。
像淘气这样与笑笑比高矮,公平吗?
怎样才能比高矮呢?
3.比较:站在同一高度的两个同学。4.比较:站得不一样高的同学。
5.小结:通过刚才的几次比较,你对比较高矮有些什么想法吗?
(二)比较长短。
三只小动物来比赛跳绳,长颈鹿需要一根长一些的绳子,拿出桌子上的两根跳绳比一比,哪根长些?哪根短些?是怎么比出来的?
1.小组内活动:2人一组,比绳子的长短. 2.汇报小组比绳子的情况
3.引导学生领悟出比较长短的方法:两根绳子一头对齐,绳子要拉直。
(三)选哪个钉子合适? 1.出示情境图。
2、学生观察、比较,说一说选哪一个更合适?为什么?
三、巩固拓展
1.完成教材“练一练”第1、2题。
学生独立完成,交流时,让学生说一说是怎么想的。
2.警车过桥洞。(教材“练一练”第3题左图)故事导入,学生猜测警车能顺利通过桥洞吗?为什么? 5.小兔子比高矮。(教材“练一练”第3题右图)
故事导入,课件出示图片(三只小兔子站在不同的高台上,但先不出示小兔子身后的格子)。
在学生们纷纷发表完各自不同的见解后,在小兔子身后出示虚线格子图,再让学生观察比较。6.举出生活中存在“高矮”现象的例子。
7.指导学有余力的学生完成“练一练”第4题。
四、总结,体验。
说说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下课啦
比高矮 比长短
同一个起点
第三课 跷跷板(比轻重)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物体两两间的轻重比较过程,初步学习三个物体最轻与最重的比较。2.结合生活经验,在掂一掂等活动中,进一步体验两个物体之间的轻重比较。3.经历与他人合作、交流比一比的过程,并尝试解释自己的思考过程。
教学重点:能够分辨什么样的物体轻,什么样的物体重,掌握比较轻重的方法。教学难点:运用多种方法比较物体的轻重。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天平,一些水果蔬菜等。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说一说:同学们你们玩过跷跷板吗?你玩跷跷板时怎样才能让自己跷起来呢? 2.怎么才能知道物体的轻重呢?
二、比较物体的轻重
(一)说一说
1.出示教材情境图:你都看到了什么? 2.谁比谁轻?谁比谁重?谁最轻?谁最重?
(二)掂一掂
1.猜一猜:字典与数学书谁轻谁重? 2.动手掂一掂。3.汇报交流。
4.出示两个差不多重的苹果和梨,先猜一猜哪个比较重?再掂一掂,看看它们谁轻谁重? 5.引导学生想办法:用秤称。
(三)称一称,说一说。1.介绍天平。
2.出示天平,左边放书,右边放铅笔,让学生判断哪边重哪边轻,指针指向哪边? 交流判断方法。3.圈一圈
指导学生说一说,怎样根据天平的变化情况判断物体的轻重。
三、巩固拓展
1.完成教材“练一练”第1题。引导学生完成后说一说如何比较。2.完成教材“练一练”第2题。
先指导学生观察第一幅图,再观察第二幅图,通过简单推理,发现茄子最轻,白菜最重。3.完成教材“练一练”第3题。
先让学生看中间一幅天平图,引导学生发现1只大鸭子和3只小鸭子质量的相等关系,再让学生根据这一关系独立判断另两幅图中哪一边重。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
判断的。
4.指导学有余力学生完成“练一练”第4题。
四、课堂总结。
当我们要比较两个大小差不多的物体谁重谁轻,用眼睛看不准,用手掂不出来的时候,我们就可以用天平来称一称;哪边向上翘哪边就轻,哪边向下沉哪边就重。
板书设计:
跷跷板
比轻重 掂一掂
称一称
第三单元 加与减
(一)单元教材分析:
1、帮助学生在丰富的具体情境中,理解加与减的意义。
2、通过操作、画示意图、演示等多种方式,探索和交流算法。
3、注重数的认识和运算意义有机结合,促进学生对数的认识。
4、注重培养学生解决生活中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单元教学目标:
经历从实际问题抽象10以内的加减算式,并加以解释和应用的过程,体会加减法的含义,初步感受加减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能正确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掌握10以内数的分解与合成的技能;通过整理加、减法算式,并探索其间规律性的活动,培养与发展数感。
单元课时划分:本单元共分3课时。
第一课 一共有多少
教学目标:
1.结合熟悉的生活背景和已有的生活经验,理解加法的意义。2.在观察、操作的活动中,探索5以内数的加法。
3.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从具体的情境中提出加法问题并解答。教学重难点
1.重点:学习和理解加法的实际意义
2.难点:生活中哪些问题可以用加法算式来表示 教具准备:ppt课件、数学棒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请拿出你们的文具盒,数一数自己有多少只铅笔好么?看谁数的又快又好。学生汇报
师:非常好!你们能很快的数出2支么?放在左手。再数出3支放在右手。师:现在把两只手的铅笔合起来,你们说有多少支铅笔? 学生回答。(板书课题“一共有多少”)2.互动新授 *有几只铅笔? 师:一共有几支铅笔? 生:有5支铅笔
师:非常厉害!谁能跟我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数的?
(有的会按1.2.3.4.5的顺序来数,有的会在3的后面接着数4.5,有的学生会直接把2和3合起来,要及时捕捉不同的方法并给予肯定)*有几只熊猫?
师:我们再来看看公园里的熊猫都在做些什么?你能说说讲的是什么数学故事么? 师:(引导学生将图意描述完整)好。那图中有3只熊猫在吃竹子,两只熊猫在玩球,一共有几只熊猫?
师:你们能用数学棒代替熊猫,摆一摆,数一数么?请大家跟老师一起边摆边说。师:摆好来给老师看看。好!每一个小朋友都摆对了。非常好。
师:那你们会用数学棒摆了。那能用画圆圈的方式把熊猫的故事表示出来么?我叫三个小朋友来黑板上画给大家看。其他小朋友在田字格上自己画一画。*认一认
师:除了摆数学棒,画圆圈,我们还可以用一个更简单的方法表示这个过程。你们知道这个方法是什么么?对了,就是列一个加法算式把这些故事表示出来。(如果没有学生会回答)师:好,我们把这两个数学故事用算式表示出来了,你会读么?知道每个数都表示什么意思么?“+”号又是表示什么意思呢?(出示图片)
师:3+2=5表示3只熊猫加上2只熊猫等于5只熊猫对不对?
师:那加号表示什么意思呢?增加,多了,又来了,都可以用加号表示!师:小朋友们找一找还有哪些情境可以用这个算式来表示的?(出示粉笔)
师:(示范算式写法)大家一起看老师怎么在黑板上写这个算式的。好!现在拿出你们的田字格本,也写一写。*摆一摆,算一算
师:(出示图片)请用数学棒摆一摆,说一说,算一算,把答案写在下面的方框里。
3、练习巩固 *练一练
1、说一说,填一填。
师:一起读题。大家一起看这幅图,讲述的是一个什么数学故事。树上的2只小鸟加上地下的3只小鸟,一共有5只小鸟。请大家动笔用算式表示出来。师:把接下来的两幅图也用算式表示出来。
2、师:(手指示范)大家看老师的手,这是几个手指加上几个手指?大家用动笔,用算式表示出来。
3、趣味游戏
手指游戏:老师出手指,你们说算式。
板书设计(略)
第二课时
*试一试
1、一共有多少
师:大家一起跟我读一读题目:一共有多少
师:大家知道这个图片讲述的是一个什么算式的故事么?师:路边停了3辆车,又开来1辆,所以总共有4辆车。(拿出笔,把算式写在课本上)
师:那右边图片讲述的又是一个什么样的数学故事呢?我让一个小朋友上来讲一讲。其他的同学仔细听
师:两只小鸟在树上,又飞来1只,总共有3只。师:拿出笔,把算式写在课本上
2、说一说
师:生活中有哪些问题可以用“1+4=5”来表示? 师:(出示粉笔)可以用来表示粉笔么?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还可以用来表示什么。(出示书上图片)师:我让小朋友们来说一说,其他小朋友认真听。
师:1朵黄玫瑰花加4朵红玫瑰花,一共有5多花。一只鸡妈妈加上4只小鸡,一共有5只鸡。*练一练
3、师:根据图片,自己写出加法算式。
师:结合图片,说一说自己写出的算式表达的意思。(做完)请小朋友上来说一说,其他小朋友注意听。
4、说一说
师:生活中有哪些问题可以用“2+3=5”来表示?(可出示粉笔表示)师:我让小朋友们来说一说,其他小朋友认真听。师:(出示图片)谁来跟大家说一说小兔子的故事?
师:一边有2只小兔,另一边有3只小兔,一共有5只小兔,可以用“2+3=5”来表示。
5、师:有一天,有几只兔子屁孩肚子饿了,于是他们一起来到田地里拔萝卜。我们一起来看看可以发现哪些数学算式。(出示图片)
师:(学生大声回答)好!把你发现的数学算式写在课本上,老师下去看。
6、数一数,写一写,你可以发现什么规律?
7、师:刚才大家列举的数学算式都是生活中的一些事情,而且都是用加法计算的。这说明在我们的身边、家中、教室中有很多的加法问题。不信,咱们一起到小明家去看看吧!师:算一算在这幅图中,有哪些加法问题,怎样列式?我看哪一个小组的小朋友找的算式最多!
师示范:窗户的左边有4盆花,右边有1盆花,合起来一共有5盆花。
3、总结:不知不觉当中,一节课就要过去了,你们上得高兴吗?老师也很高兴,因为我觉得你们个个都很出色。你觉得今天你又有那些收获?
1.当我们需要把两部分合并在一起的时候,我们需要用加法计算; 2.两个数相加,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他们的和不变。
板书设计(略)
第二课 还剩下多少
教学目标:
1.结合熟悉的生活背景和已有的生活经验,理解减法的意义。
2.在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动手操作和与同伴合作交流的活动中,会正确计算5以内数的减法。3.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从具体的情境中提出减法问题并解答。教学重难点
1.重点:学习和理解减法的实际意义
2.难点:生活中哪些问题可以用减法算式来表示 教具准备:ppt课件、数学棒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复习旧知
师:我们上节课知道把两部分合并在一起我们要用加法计算;(示范几个情景)
1、我们来做一个手指游戏。老师出的手指和你出的手指合起来要等于5。我看哪个小朋友反应最快?
2、我出手指,你们说算式。先出示范例。
那老师有一个问题要问了:如果从总数里面去掉一部分,求还剩下多少,我们该怎样计算呢?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还剩下多少
二、讲授新知 *树上还剩几个苹果?
师:(出示情境图)果园里的苹果树上长出苹果来了,我们一起去看看。图中画的是什么?你能把这个数学故事讲出来么?
师:树上原来有5个苹果,掉了2个,还剩3个。
师:拿出10根数学棒,把这个过程用数学棒摆一摆,请小朋友们边摆边说,树上原来有5个苹果,掉了2个,还剩3个。(教师示范数学棒)*还剩几块奶酪?
师:我们再来看看小老鼠肚子饿偷吃奶酪的故事,(出示图片)哪个小朋友能说说讲的是什么数学故事么?
师:好。小朋友你们说他的回答正确么?地上有5块奶酪,小老鼠运走了2块,还剩3块。师:你们怎么知道还剩3块奶酪的?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师:你们能用数学棒代替奶酪,摆一摆,数一数么?请大家跟老师一起边摆边说。师:摆好来给老师看看。好!每一个小朋友都摆对了。非常好。
师:那你们会用数学棒摆了。那能用画圆圈的方式把小老鼠偷奶酪的故事表示出来么?我叫三个小朋友来黑板上画给大家看。其他小朋友在田字格上自己画一画。*认一认。
1、师:谁能把这两个数学故事用一个简单的算式表示出来呢?(如果没有学生会回答)
师:好,我们把这两个数学故事用算式表示出来了,你会读么?知道每个数都表示什么意思么?“—”号又是表示什么意思呢?(出示图片)
2、师:“5-2=3”可以表示什么呢?我叫小朋友上来跟大家说说。
师:那减号表示什么意思呢?掉了,减去,少了,搬走了,拿走了都可以用加号表示!师:动动脑筋,想一想,找一找,教室里有哪些情境可以用这个算式来表示?(出示粉笔)
3、师:(示范算式写法)大家一起看老师怎么在黑板上写这个算式的。好!现在拿出你们的田字格本,也写一写。*画一画,算一算。
师:(引导学生读懂第一幅图意)画斜线的4个圈就是去掉了4个,也就是从5里去掉4,可以用算式“5-4=1”来表示。其他的两题自己独立完成。师:出示不同答案的学生作业。
3、练习巩固 *练一练
1、师:说一说小青蛙这幅图表示的是什么算式的故事?小朋友上台发言
2、画一画,算一算
师:(引导学生看懂图意)原来有5个羽毛球,被郭老师和蔡老师打坏了2个,还剩下几个? 师:其他两题自己填。(出示不同答案的学生作业)
3、趣味游戏:手指游戏
板书设计(略)
第二课时 *试一试
1、还剩下多少
师:大家一起跟我读一读题目:一共有多少
师:大家知道这个图片讲述的是一个什么算式的故事么?
师:原来有4个苹果,小刺猬拿走了1个,还剩3个。(拿出笔,把算式写在课本上)师:那右边图片讲述的又是一个什么样的数学故事呢?我让一个小朋友上来讲一讲。其他的同学仔细听。
师:桌上有3本书,老师拿走了2本,剩下1本。师:拿出笔,把算式写在课本上
2、说一说
师:生活中有哪些问题可以用“4-1=3”来表示? 师:(出示粉笔)可以用来表示粉笔么?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还可以用来表示什么。(出示书上图片)师:我让小朋友们来说一说,其他小朋友认真听。
师:桌上有4个桃子,小猴吃了1个,还剩3个。可以用“4-1=3”来表示;路上有4辆汽车,开走了1辆,还剩3辆。也可以用“4-1=3”来表示 *练一练
3、师:根据图片,自己写出减法算式。
师:结合图片,说一说自己写出的算式表达的意思。(做完)请小朋友上来说一说,其他小朋友注意听。
4、说一说
师:生活中有哪些问题可以用“5-1=4”来表示?(可出示粉笔表示)师:我让小朋友们来说一说,其他小朋友认真听。
师:(出示图片)谁来跟大家说一说小红吃西瓜的数学故事?
师:(总结)有5块西瓜,小红吃了1块,还剩4块;有5个足球,踢到球门里1个,还剩4个;有5个圆圈,划掉1个还剩4个,都可以用“5-1=4”来表示。
5、师:有一天,有几只兔子屁孩肚子又饿了,于是他们一起来到田地里拔萝卜。我们一起来看看可以发现哪些数学算式。(出示图片)
师:(学生大声回答)好!把你发现的数学算式写在课本上,老师下去看。师:哪个小朋友要跟大家分享,说一说自己发现的算式?
6、数一数,写一写,你可以发现什么规律?
7、根据结果找算式
师:在黑板上写数字“1” “2” “3” “4” “5”,学生上来黑板上写卡片。卡片可自己创作。其他同学把卡片写在田字格上。
总结:不知不觉当中,一节课就要过去了,你们上得高兴吗?老师也很高兴,因为我觉得你们个个都很出色。你觉得今天你又有那些收获?
板书设计(略)
第三课 可爱的小猫
教学目标:
1、进一步体会减法的含义,理解得数是0的减法算式的实际意义。
2、初步渗透涵数的概念。
3、初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难点:开放题的教学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准备:投影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出示“小猫吃鱼”的图。
2、独立观察,想一想每幅图的意思。
二、教学新课
1、发现问题。说说“小猫吃鱼”的故事,你发现了什么?
2、提出问题。看了图你可以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3、尝试解决问题。
(1)同桌讨论自己想到的问题,说说你是怎么想的?(2)尝试列式,互相说说我为什么这么列?
(3)集体反馈,说说你跟同桌一起讨论出了什么?有什么新的发现?
4、套圈游戏
(1)预测可能会套上几个圈,有几个没套上。(2)实践套圈,并列出相应的算式。(3)还有哪些可能?同桌讨论并写出算式。
5、看吹泡泡的连环画做题(1)生独立做题。
(2)说说4幅图的意思,理解被减数是怎样在变化的。
三、练习巩固
1、计算。学生独立完成,说说“5-5”表示的意思。
2、算一算。先指导学生看清题意,再让学生独立练习,引导学生发现规律。
3、开放题。将会出现什么情况?先引导学生根据图意展开想象,再让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
4、数学故事,先让学生讲述故事,然后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
板书设计(略)
练习一
教学目标:
1、能熟练地口算5以内的加减法。
2、培养学生根据情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实践操作演示,初步学会整理的方法。教学重点:能熟练地口算5以内的加减法。教学难点:找规律填数。
教学准备:小棒或小圆片、算式卡片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练习5以内的加减法
1、第一题:先观察情境图,提出教学问题;再列式计算。
2、第二题:学生独立完成。
3、第五题:“找家”,先算一算,再连一连。
4、第六题:先让学生独立尝试练习,讨论交流“□+□=5”和“□-□=1”这两个算式,鼓励学生尽可能地想出不同的答案。
5、第七题:先让学生猜一猜每个盒里会有哪些卡片,再把卡片打乱次序分组整理,指导找到较好的整理方法。
二、找规律填数
1、第3题:先拿出学具进行演示,再让学生独立填空,最后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规律,说说每次多几个或每次少几个。
2、第4题:
(1)引导学生观察第1小题。(2)组织生分组交流。(3)反馈讨论结果。其它两个小题教法同第1小题
板书设计(略)
第四课 猜数游戏
教学目的:
1.在猜数游戏的活动中,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探索并掌握得数是6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能正确计算得数是6的加法及相应的减法。
3.能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用数学的乐趣。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6”的加减法的意义以及加减法之间的联系。难点:能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具准备:课件、棋子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玩游戏吗?今天我们一起玩一个猜数小游戏?看谁最厉害。(板书课题:猜数游戏)单手猜数游戏(猜一猜手中有几个棋子)
师:老师手里有多少颗棋子?(老师拿出了几颗)那你们猜猜老师手里现在有几颗棋子?(根据学生的回答,提示学生“还少了一些”或“多了些”引导学生猜数)
二、互动新授
1、想一想
师:刚才同学们很认真啊,做得很好!现在老师拿了一些棋子放在两只手里,你们看看发现了什么?(师左手放4颗棋子,右手放2颗)生:一只手有4颗棋子,另一只手有2颗棋子。
师:现在老师把两只手握在一起了,你说一共有多少颗棋子呢? 师: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学生可能会说:
•1、2、3、4、5、6,一共有6颗棋子。
•4之后是5、6,一共有6颗棋子。
•4+2=6,可以画图形数出来。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那你们能用一个算式表示老师刚才的表演么? 生:2+4=6。当学生只说出一个算式时,教师引导学生说出第二个:4+2=6.设计意图:从学生感兴趣的猜数游戏活动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好习惯和语言表达能力,也为下面解决问题做准备。
2、猜一猜。
师:现在老师的两只手里一共有6颗棋子,请大家看清楚老师左手有几颗棋子(3颗),那你们猜一猜老师右手有几颗棋子?(3颗)你是怎么知道的? 学生可能会说:
•一共有6个,左手有3个,另外一只手就有3个。(教师引导说)师:那你们能用一个算式表示出来么? 学生回答。(师板书:6—3=3)
(学生的回答只要意思对,教师就要给予鼓励)
3、分一分,填一填。
师:那我要再问了,现在老师想把这6颗棋子,分别放在两只手里面,还可以怎么拿?(学生汇报的同时教师要记录下来)师:打开课本34页,根据你们的分法能填好这个表格吗?试试看。
学生填写表格,教师巡视指导。
4、说一说。(课件出示:教材第34页“说一说”插图)师:你能结合图片说一说算式表示的是什么意思么?
生1:左边盘子里有2个苹果,右边盘子里有4个苹果,一共有6个苹果。生2:原来有6只小猫在玩耍,走了4只,还剩2只。
5、小结:这就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知识,“6”的加减法(师板书:6的加减法)
三、巩固拓展
1、完成教材“练一练”第1题
师:同学们自己看图,能说出题目的意思么? 学生仔细观察,回答。
师:这道题是让我们看图列出一个加法算式和一个减法算式。你们能自己完成这道题目么?
2、完成教材“练一练”第2题
师:妈妈给你6个苹果,叫你把这6个苹果放在2个盘子里,你可以怎么放? 叫几个学生回答,并列出算式。
师:把你们分苹果的方法画在课本上的盘子里。
3、完成教材“练一练”第3题
你能结合图片说一说算式表示的是什么意思么?
4、完教材“练一练”第4题
师:现在这里有8道题在等着我们,拿起你们的武器——铅笔,用你们的智慧把他们一一消灭,看谁的武器最厉害!做完以开火车的形式集体反馈。
5、完教材“练一练”第5题 学生独立完成
6、完教材“练一练”第6题 教师先和全班学生玩。同桌之间玩。
板书设计(略)
第五课 背土豆
教学目的:
1.借助有趣的童话故事情境,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探索并掌握得数是7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能正确计算得数是7的加法及相应的减法。
3.能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用数学的乐趣。教学重难点:
重点:“7”的加减法的意义以及加减法之间的联系。难点:能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具准备:课件、棋子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有一天,一只小老鼠肚子饿极了,就到外面找吃的去,小老鼠在路上找啊找,终于找到了一些土豆,小老鼠就往袋子里装土豆,我们一起来看看!(出示课件:教材第36页情景图)
二、互动新授
1、一共有多少个
师:现在同学们仔细看看第一幅图,看看有哪些数学信息? 生:有两堆土豆,一堆有5个,另一堆有2个。
师:那你能提出了什么数学问题呢? 生:小老鼠一共可以背走多少个土豆? 学生站起来发言
生: 5+2=7。(板书:5+2=7)师:你是怎么样算出结果的?
2、还剩下多少个
师:说得很好。但是小老鼠并没有背走那么多。为什么呢?我们一起看看。谁能告诉我发生了什么事情?
生:小老鼠的口袋上有一个大洞,口袋里掉出了1个土豆。师:那小老鼠的口袋里还剩下几个土豆? 生:6个
师:同学们,你们能用画圆圈的方式把小老鼠掉土豆的故事表示出来么?我叫几个小朋友上黑板画给大家看,其他小朋友画在本子上。
师:那你们会用圆圈表示了,能用一个算式表示出来么?
生:7—1=6(师板书:7—1=6)
3、想一想,填一填
师:小老鼠接着往前走,你们猜可能会发生什么事情?
师:这也是老师想知道的问题?你能列加法算式解决这个问题么?
生:掉出来2个、3个。。。
师:小老鼠刚开始装了7个土豆,外面没有掉出来,就是说外面有0个土豆(边说边板书0 7);当小老鼠的口袋里掉出了1个土豆的时候,里面有几个土豆?该怎么记录? 生:1 6 师:如果每次都从口袋里掉出1个土豆,你能用算式记录下每一次的结果吗?可以用手指代替土豆算一算。
学生填写教材中的表格,教师巡视指导。
师:如果一直这样漏下去,等小老鼠回到家的时候,口袋里就1个也没有了。现在把你记录的结果用算式跟同桌说说吧。
4、说一说。(课件出示:教材第36页“说一说”插图)师:你能说一说金鱼图说的是什么故事么?能用什么算式表示?
生1:原来大鱼缸里有5条小金鱼,现在又放进2条,这样鱼缸里面一共有7条小金鱼。第二幅图说的是什么意思呢?
师:第二幅图说的是什么故事呢?能用什么算式表示?
生2:原来有7个鸡蛋,已经有2个鸡蛋孵出了小鸡,现在还剩5个鸡蛋没有孵出小鸡。
5、小结:这就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知识,“7”的加减法(师板书:7的加减法)
三、巩固拓展
1、完成教材“练一练”第1题
师:同学们自己看图,能说出这幅图的意思么? 学生仔细观察,回答。
师:这幅图可以用什么算式表示? 生回答。回答完后写下来。
2、完成教材“练一练”第2题
师:7跟香蕉分给2只猴子,可以这么分? 师:把你们分香蕉的方法画在课本上。
3、完成教材“练一练”第3题
你能结合图片说一说算式表示的是什么意思么?
4、完教材“练一练”第4题 师:画一画,填一填。
做完以开火车的形式集体反馈。
5、完教材“练一练”第5题 同桌之间玩。板书设计:
背土豆(得数7的加减法)1 2 3 4 5 0 0 6 5 4 3 2 1
第五课 跳绳
教学目的:
1.结合观察“跳绳”的情境图和动手操作等活动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能正确计算8和9的加减法。
2.能根据提供数学的信息,列出不同的算式,并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3.逐步养成观察、思考、动手操作的良好学习习惯。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8”和“9”的意义并能正确计算。难点:逐步养成观察、思考、动手指的学习习惯。教具准备:课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下课后很多小朋友都在外面做活动什么呀?精灵学校的小朋友下课后也在跳绳,我们一起去看看。(课件出示)师:大家看他们跳得多开心哪!仔细观察这幅图,你都发现了什么?
二、互动新授
1.一共有几个小朋友?
师:大家观察得真仔细,发现了这么多的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一共有多少人? 师:你会列式计算吗?自己试一试。学生尝试自己解答并把答案写在教材38页。
师:我看许多同学都写好了。谁来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2.说一说,填一填
师:你们还能从刚才的图中找到别的什么数学信息么?说一说并列出一道加法算式和一道减法算式。
学生填写答案,教师巡逻指导。3.分一分,填一填。
学生动手操作,摆数学棒,填写表格;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有困难的学生。4.说一说。
师:谁能说说这幅图表示的是什么意思?能用哪个算式表示? 师:“3+5”还可以表示什么?
三、巩固拓展
1、完成教材“练一练”第1题
师:同学们自己看图,能说出题目的意思么? 学生仔细观察,回答。
师:这道题是让我们看图列出一个加法算式和一个减法算式。你们能自己完成这道题目么?
2、完成教材“练一练”第2题
师:谁知道小猫在做什么么?能列出一个算式来表示么? 板书设计(略)
第二课时
一、新授
1、涂一涂,填一填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画画涂色么?大象也很喜欢画画,这不,它拿彩笔涂方格来了。请你们帮大象涂一涂方格。现在同桌开动,女生涂方格,男生根据涂的方格写算式。学生上台发言,并说明算式表示的意思。教师随机板书
2、分一分,填一填。
师:男生拿出数学棒,分一分。女生动笔根据男生分的棒棒填表格。学生动手操作,摆数学棒,填写表格;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3、画一画,填一填
师:第三题,自己动手画一画,填一填算式。
二、巩固拓展
3、完成教材“练一练”第3题
师:请你们帮这些小动物找一找朋友,凑成9。
4、完教材“练一练”第4题
师:你们看图上是谁呀?他在做什么?他遇到了什么数学问题?你能列示帮猪八戒么?
5、完教材“练一练”第5题
师:画一画图形,填一填算式,自己完成。
6、完教材“练一练”第6题
师:猜一猜,每个盒子里面可能还有哪些卡片,写在箱子的下面。叫三个小朋友上黑板写卡片。板书设计:
跳绳(8、9的加减法)0 1 2 3 4 5 6 7 8 8 7 6 5 4 3 2 1 0
0 1 2 3 4 5 6 7 8 9 9 8 7 6 5 4 3 2 1 0
第六课 可爱的企鹅
教学目的:
1.巩固8和9的加减法,并能够正确地计算。,2.在老师的指导下,让学生学会看图。描述出题目的条件和问题,进一步加深对加减法意义的理解。
3.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重难点:
重点:巩固8和9的加减法,并能够正确地计算。难点: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具准备:课件,吸铁石。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前面我们学习了8、9的加减法,我们来复习一下得数是9的式子。
师:我们一起来做手指游戏。我出1,我出8。
师:(猜谜语过度到新课)我现在想让大家猜一个谜语,看谁能最快猜出来。
师:“白衬衣,黑大褂,走起路来左右摆,冰天雪地也不怕。”猜猜是什么动物? 生:企鹅。
师:你们喜欢企鹅吗? 生:喜欢。
师:知道企鹅生活在哪里吗? 生:南极。
二、探究新知
1、一共有多少只企鹅
师:(出示课件:教材第41页情景图)今天,可爱的企鹅来到了我们的身边,想请你们去帮忙解决一些数学问题,大家愿意去么?看哪一组的小朋友能帮企鹅解决最多的问题。师:从图中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冰山的左右有5只企鹅,右边有3只企鹅。师:那么谁能帮助小企鹅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呢? 生:一共有多少只企鹅? 师:你能解决自己想到的问题吗? 生:5+3=8.2、冰山后面有几只企鹅?
师:(出示课件:教材第41页第二幅图)这些可爱的小企鹅要一起出去觅食了,说说你们看到了什么?能编一个数学故事?
生:一共有8只企鹅,有一部分企鹅藏到了冰山后面,还有2只在外面,藏到冰山后面的企鹅有几只?
师:那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么?
我们用一个问号来表示这个问题。(板书?)生:藏到冰山后面的企鹅有几只? 师:能用画圆圈的方式表示出来么?
师:你们都会用画圆圈的方式表示了,那能列一个算式来解决这个问题么? 生:8-2=6。
师总结:已知总数和其中的一部分,求另一部分,用减法来计算。
3、说一说
师:谁能说一说这幅图要问我们什么问题?问号表示什么? 生:有几只小鸡躲在草丛后面?
师:你们能用一个算式来解决这个问题呢?
三、巩固练习课本42页“练一练”
1、师:这里有一群猴子在树上玩,看着这幅图,谁能想出一个数学问题呢? 生:一共有几只猴子?
师:能列一个什么式子来解决这个问题呢? 生:2+6=8 师:看第二幅图和第一幅图有什么不同。生:右边的图有5只猴子挂在树上。师:第二幅图你们能提一个什么数学问题么? 生:有多少只猴子躲起来了? 师:能用一个算式来解决这个问题么?
2、师:知道问号表示什么?用什么方法计算?独立完成。
3、师:小白兔跟你们说,外面一共有7只。谁能把小白兔的话补全?
4、让学生独立完成第4题。
5、猜一猜,我盖住了几个?
四、课堂总结。板书设计 :
可爱的企鹅 5+3=8 3+5=8
8-2=6
第七课 小鸡吃食
教学目的:
1.在具体操作活动中,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实际意义,逐步发展解决问题的意识。2.初步掌握“10”的加减法,并能正确计算。3.发展有条理的思考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能正确熟练地口算10的加减法。
难点:整理出10的加减法,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师:同学们,小鸡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的小动物,谁家有养过鸡的?有没有看过小鸡吃米?我们一起去看看(课件出示:教材第43页情景图)
二、互动新授
1、一共有几只鸡?
师: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能编一个小故事么? 生:原来有9只鸡,又来了1只 师:谁能提一个数学问题么? 生:一共有几只鸡?
师:说得非常好,谁能列式解答?
2、说一说,填一填
师:这些小鸡跑到盘子那开始吃食了,同学们再仔细看看,又能发现什么?(课件出示:教材第43页第二幅图)生:左边有8只鸡,右边有2只鸡。
师:你能列出一道加法算式和一道减法算式么?
3、拨一拨,填一填
学生小组合作在计数器上拨10个珠子,然后分成两部分,看有哪些分法?填在教材第43页的表格里。
3、巩固练习
课本44页的“练一练”
三、课堂总结。板书设计:
小鸡吃食(10的加减法)10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0 9 8 7 6 5 4 3 2 1 0
第八课 乘车
教学目的:
1.掌握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计算。能解答简单的应用题。2.通过乘车这项活动,培养学生仔细思考,找出不同解答方法的能力,提高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渗透数学来源于生活也应用于生活的数学理念。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顺序。难点:能正确迅速计算。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今天是周五,每到周五我们都会乘车离开学校返回自己的家。(板书:乘车)看!大客车已经行驶到了三里店了,(课件显示)
二、新授:
1、学习连加:
师:请同学们仔细看图,从图中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学生口述:车上原来有2个人,到站后先上来3个人,又上来了2个人)
师:你能根据图中所给的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学生口述:现在车上有几人?)师:谁能把这两部分内容连起来完整的表述呢?(学生口述:车上原来有2个人,到站后前门上来3个人,后门上来了2个人。现在车上有几人?)师:要想求车上现在有几个人,应该怎样列式呢?(2+3+2)师:请仔细观察这道算式,它与我们之前学习的口算题有什么区别? 师:这样的算式叫连加法,读作:2加3加2
师:谁能算出这道题的结果?你是怎样算的?(教师讲解:计算连加法时,要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运算)
2、学习连减运算:
师:班车继续向前行驶,来到了七里庄,请同学们仔细看图,当车到达第二站时,发生了怎样的事情?(车上原来有8个人,到站后前门下车1人,后门下车4人)师: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现在车上有几人)师:如何计算?(8-1-4)你是怎样计算的? 师:你还有别的方法解答这道题吗?(8-4-1)
3、学习加减混合运算:
师:同学们真聪明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就解决这么多问题,我们的班车继续向前行驶来到了几棵树(车上原来有9个人,到站后下车5人,上车1人)。师: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现在车上有几人)
师:如何计算?(9—5+1=5)你是怎样计算的?(9减5加1我是这样算的:先算9减5等于4,再算4+1等于5)
师:你还有别的方法解答这道题吗?(9+1—5=5)
小结:刚才同学们经过仔细的观察和思考学会了计算连加、加减混合和连减法的计算方法,掌握了从左到右的运算顺序你们真棒。
三、巩固练习
师:我们的班车要继续向最终一站行驶了,不过汽车启动的钥匙藏在了下面的四道算式中,谁愿意帮助寻找车钥匙呢?(2+3+4;9-5-2;1+6-4;10-8+3)(让学生独立解答问题后再汇报解题过程)
师: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汽车重新启动,所有的小朋友都成功的回到了家,你们真棒!
四、课堂小结:
师:今天我们通过乘车一课,学习了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从左往右依次运算。我们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还复习了以前学过的知识,并利用新知识解决一些生活中的问题。
板书设计(略)
第二篇:一年级数学上册《文具》教案北师大版
一年级数学上册《文具》教案北师大版
一、教材分析:
“文具”一是第一单元“生活中的数”的第五时。如何从生活中抽象出数的概念,本节起着重要的作用。教材借助与学生学习息息相关的文具用品这一情境,通过找朋友的活动,使学生能正确数出数量是6~10的物体的个数,初步体会到数都是从实际中抽象、概括出来的,体会到数与实物的对应思想。在此基础上,教材再通过数一数自己铅笔盒里的文具、写一写、说一说、画一画、填一填等数学活动,使学生掌握6~10各数的书写方法,逐步让学生体验实物、符号、数字之间的联系,掌握数数的方法,建立数感。教学中要注意在学习活动中给学生充分运用数进行表达与交流的机会,使学生进一步感受数与生活的联系以及学习数学的愉悦。
二、教学目标:
1.通过相关的学习活动,让学生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培养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索的精神和认真倾听他人想法、合作学习的习惯,感受与同伴交流的乐趣。
2.使学生学会用数进行表达与交流,培养学生的数感;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3.能够正确地数出数量是6~10的物体的个数;学会6~10各数的读写方法;在具体活动中理解基数与序数的具体意义,学会顺数和倒数的数数方法。
三、教学重难点:
能正确数出数量是6~10的物体的个数,掌握6~10各数的书写方法,逐步让学生体验实物、符号、数字之间的联系。
四、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学生文具盒、数字卡片、书写方格本。
五、时安排:1时。
六、教学内容:
活动一:找朋友。
1.创设情境,激情引入。
小熊文具店开张了,瞧!商店里都准备了哪些文具?你喜欢哪些?为什么?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生1:我最喜欢铅笔,因为我每天写字都要用到它。
生2:我喜欢铅笔,还喜欢尺子,它可以用来量东西有多长。
生3:我样样都喜欢,我每天都要用到它们。
师:对啊!文具是我们贴心的好朋友。看到这些精美的文具,你还想到了什么?
生1:文具是我们的朋友,我们要爱护它。
生2:我想买一些回去。
生3:我想数一数每样各有多少个。
……
2.数一数、连一连、说一说。
师:每一样文具到底有多少个呢?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呢?今天我们就来和数字交朋友。
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数一数,在本第10页连一连;然后在小组里说一说你是怎么数的。
师:谁来汇报?其他同学仔细听一听,你的数法和这些小朋友的一样吗?你又是怎样想的呢?
生1:我数铅笔,1枝、2枝、……,共10枝。
生2:我也数铅笔,先数上面有枝、下面有枝,合起来共10枝。
生3:我数卷笔刀,2,4,6,8,共8个。
生4:我数橡皮擦,我竖着数,一行有3个,3行有9个。
……
活动二:实践活动——数文具。
师:开学了,小朋友也准备了自己喜欢的文具,我们一起把文具拿出来,由小组长组织大家把相同的放在一起,大家一块来数一数每样文具有几个,再用数字卡片在文具的旁边表示出来。
师:请每个小组的代表汇报,你们是怎么数的?
组1:我们小组的铅笔共有9枝,橡皮擦有4块,卷笔刀有3个,水彩笔2枝。
组2:我们小组的橡皮擦有4块,铅笔11枝,自动笔芯2盒,卷笔刀4个。
组3:我们小组有3个小朋友,铅笔有6枝,尺子1把,卷笔刀3个,橡皮擦3个,合起来一共有13样东西。
师:小朋友说得太好了。在刚才的小组活动中,老师看到第3小组的小朋友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很有次序地开展小组活动,动作也很快,我们奖励他们小组每人一张合作卡。
活动三:说一说
师:你的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能用6~10这些数字来表示呢?或者你还在哪些地方见过这些数呢?先看一看、想一想,也可以下座位去数一数,还可以和你的小伙伴说一说;然后进行全班交流。
生1:我们的两只手共有10个手指头。
生2:教室里有6支日光灯、3把扫把。
生3:体育报数我站在第一排第9个。
生4:我每天都坐6路车回家,要坐7站才到家。
生:我用过10元钱,还见过0元、100元钱。
生6:扑克牌上面有这些数字。中央电视台有1~12台,我也看见过这些数字。
生7:我的生日是XX年6月17日。
……
师:小朋友对周围的事物观察得还真仔细,这些数在我们的生活当中随处可见,我们也经常要用到这些数。
活动四:写一写、评一评
1.自主学习,发现问题,敢于质疑。
师:小朋友都很棒,我们已经和6~10这些数字交上了朋友,你们会写这些数字吗?
生:会!
师:小朋友自己看书学一学,在书上写一写,注意看清字的起笔和落笔的顺序,写的时候还要保持整洁和正确的写字姿势。
师:写完的小朋友想一想,在写的过程中你认为哪个字最难写?或者你想提醒小朋友在写哪个数字时要注意些什么?
生1:我觉得8最难写,我老是写不好。
生2:我觉得10字的那个0还是很难写。
生3:我提醒小朋友写6时写在右半格,下面的圈要写圆一点。
生4:我还想提醒大家,写6的时候要从上面开始写到下面,一笔写成。
生:我想提醒大家10字要占两个格子。
2.师生共同解决问题。
师:好的,有了问题我们一起来解决。写8的时候,要一笔完成,从上面的中间起笔,弯曲往下,回到起笔的地方。写的时候要上下一样大,写饱满些。
……
师:除了这几个数字,老师还想提醒大家写数字7和9时要注意写一竖时要稍微斜些。
3.练习与评价。
师:好了,我们的问题都解决了,接下来小朋友可以把你认为难写的字再写几个,也可以试着写一些你感到有趣的数字,比如你的生日、你家的电话号码……看谁能得到今天的写字星。
师:认为自己写得有进步的小朋友可以在本子上画一个喜欢的水果,还可以把写好的,给小组的同学评一评。对写得比较好的同学,小组长可以发给他一颗写字星。
活动五:游戏乐园。
1.游戏:找朋友。
请个小朋友分别拿着6~10这些数字,老师和其余的小朋友手上都拿着一张与这些数字相对应的实物图片或符号图示。
生1:我是,我的朋友在哪里?
持和相对应图片的小朋友齐声答道:你的朋友在这里。
……
生:我是10,我的朋友在哪里?
这时,持和10相对应图片的老师和小朋友齐声答道:你的朋友在这里。并在讲台前站成一排。
师:小朋友,我们一共有几个人?老师排在左边数起的第几个?
生:一共有10个人,从左边数起老师排在第7个。
师:想一想,杨茗站在左边数起的第几个?
生:第9个。
师:你们能提出一些像这样的数学问题吗?下面请同桌互相来玩玩我问你答的游戏。
……
2.游戏
(二):数字游戏。
师:平时你们玩过跟数字有关的游戏吗?
生:体育玩过报数游戏,还玩过拍手游戏。
师:想不想玩一玩拍手游戏?杨烨小朋友一个人坐,老师和他玩,其余的小朋友和你的同桌也来玩一玩。
师:刚才的拍手游戏中用到了哪些数字?请小朋友在你们的数字方格本上按一定的顺序写一写,再和你的同桌互相评一评。
生1:我是这样写的,1,2,3,…,9,10。
生2:我是这样写的,10,9,8,…,2,1。
师:想一想,你有什么发现?
生1:一个是从小到大排,一个是从大到小排。
生2:一个是顺着数,一个是倒着数。
……
师:在生活中你还见过这样倒着数的现象吗?
生1:过年的时候见过,大家一起数10,9,8,7,…,2,1,新年好!
生2:老师有时候说,给你们10秒钟收拾桌面。10,9,8,7,…,2,1,时间到,小朋友就都坐好了。
师:小朋友观察生活真仔细!现在我们一起来倒数10下,看谁的桌面收拾得最整齐!
生:10,9,8,7,…,2,1。
3.说说感受。
师:一节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你有什么收获呢?跟你的同桌说一说。
生1:我认识了很多数字,还会写6~10这些数字。
生2:我觉得这节数学很好玩,我很开心。
生3:我学会了顺着和倒着数数,还懂得了要爱护我们的文具。
生4:我知道生活中很多地方都有我们学过的数字。
……
师:这节老师和你们一样开心。老师希望小朋友都做生活中的有心人,相信在生活当中你们会发现更多的数学知识,也会变得更加聪明起来。
师:在教室里、在你家里,什么物体的数量还可以用今天学习的数字表示呢?找一找,记一记,明天来和大家说说,也可以把今天学过的数字练习写一下。
七、板书设计:
文具
、找朋友:
2、数一数、连一连:
3、书写:
文本框:
八、作业布置:
、每一练《文具》。
2、优+学习方案《文具》。
3、在田字格里认真书写6-10这五个数字,每个各写一行。
第三篇: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过生日教案
年级科目 一年级数学 执笔 王莹 审核 任宏坤 时间
9、课 型 新授 课题 过生日 课时 1 学习目标
1、通过多少、大小的比较,体验一些具体的比较方法,感知要想知道誰说谁少,就必须进行比较。
2、通过比较不同物品的大小,培养学生 动手操作能力和推理能力。
3、通过比较活动,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学习重点 学习难点 学具准备 教学流程 让学生获得比较多少活动的体验。
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比较大方法和结果。电脑课件 杯子 水
师:同学们喜欢过生日吗?生:喜欢。
师: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一个寿星,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她的生日是怎么过的?餐桌上都有什么?
列举出餐桌上摆放的物品。
师:如果让你来切蛋糕,你想切成什么样?
1、比较大小。
师:如果有的人把蛋糕切成这样,你觉得怎样分配比较合理呢?
师:你为什么这么分配?
师:同学们真聪明,虽然分配的方法不同,但是都挺合理的。合理的原因是你们已经比较了这3块蛋糕的大小。知道哪块最大,哪块最小。
师:如果西瓜切成这样,你们是不是也能比较它的大小呢?
2、比较多少。
师:刚才同学们在分蛋糕时说得都很清楚,理由也都很合理,我都挺佩服你们的。下面我来给他们一家三口分配一下饮料,你们来看一看我这样分配你们能不能接受? 师:第一杯我给妈妈喝,第二杯我让爸爸喝,第三杯我让小男孩喝。你觉得我这样分合理吗? 生思考后回答。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
师:我还发现他们家过生日喝了两种饮料,这两瓶饮料哪瓶多,哪瓶少呢? 你们能比较吗?
师:同学们为什么出现了不同的意见?因为这两个饮料瓶的高矮、形状都不一样,我们就不能准确地判断了,刚才你们说谁多谁少都是靠眼睛观察,然后猜测的,有时候不太准确。你能不能想一个科学合理的方法呢? 学生动手操作
3、再观察。
师:出示生日情境图,从这幅图上,你能不能用刚学的比较大小、多少,来比较一下餐桌上的物品?
学生可能会发现盘子的大小不同,西瓜和西红柿的大小不同。学完这节课,你收获了点什么呢?跟大家分享一下吧!
教学反思
第四篇:一年级数学上册 跷跷板教案 (新版)北师大版
跷跷板
教学目的:
1.利用已有的经验,认识物体之间存在着轻重的差异。2.通过“掂一掂”等活动,进一步体验两个物体间的轻重。3.在比较物体轻重的过程中,认识测量物体轻重的工具的重要性。教学重难点:
重点:让学生获得比较轻重的活动经验。难点:培养学生初步的推理能力。教具准备:
课件,厚薄、大小不同的两本书,苹果和梨,天平。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轻重。
1.师:星期天到了,小动物们都在公园里玩耍,它们玩得可高兴了,我们一起去看一看,都有什么动物?它们在干什么?(出示主题图)
引导学生观察:小熊和小猴在玩跷跷板,从这幅图中,你知道了什么?你是怎么知道小熊重,小猴轻的?
师:从这幅图中你还能看出谁轻谁重?
师小结:小朋友真能干,通过观察可以看出谁轻谁重。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轻和重。(板书课题 轻 重)
2.你还能说出你身边的物体谁轻谁重吗?
二、实践操作,发展认知。1.掂一掂。
(1)让学生观察讲桌上的一本数学书和一个文具盒,说说数学书和文具盒谁轻谁重?(2)为什么同样的书和文具盒,大家判断的不一样呢?有什么办法可以证实一下谁说的对呢?
(4)教师把文具盒里的文具取出来,再请2~3名同学掂一掂,说出谁轻谁重?为什么?(5)你们想不想掂一掂,看看自己的文具盒和数学书谁轻谁重?
(6)教师小结:文具盒和数学用眼睛看不能准确地判断谁轻谁重,我们用掂一掂的方法能够比出谁轻谁重。2.称一称
(1)出示苹果和梨猜一猜:谁轻谁重? 掂一掂:谁轻谁重?
不管是猜一猜,还是掂一掂,小朋友的答案都不同,怎么办呢?谁又能想出什么好办法呢?
(2)小结讨论:你们能想出哪些办法?
(3)出示天平秤。介绍在天平上比较轻重的方法。
三、全课小结。
师:经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判断物体的轻重的方法有很多,可以用眼睛看,用手掂一掂,还可以称一称。
板书设计:
跷跷板
用眼睛看 比轻重 用手掂一掂 称一称
作业设计:
第五篇: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前后》教案
位置与顺序《前后》教案
后房小学
吕明芳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第一册第五单元位置与顺序中的 “前后” 教材分析:
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有:认识前后、上下与左右。这些内容是“图形与位置”的启蒙知识,也是学生在生活中辨认方向的基本知识。学生在接触本课时,他们的生活经验已经为学习打下了基础,而学好本课的内容则能把他们原有的经验转化为较为规范的数学知识。为让学生直观地认识物体间的前后相对位置关系,教材借助“森林运动会”这一有趣情境,让学生学习用“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与顺序,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目标:
1.创设森林运动会这一具体情境,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交流,认识物体“前后”的相对位置与顺序,初步培养空间观念。
2.能用语言表达实际情境中物体件的“前后”关系。
3.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进一步观察与交流,达到加深理解的目的。教学重点:
能准确认识物体“前后”的相对位置与顺序,并能用规范的语言表达 教学难点:
体会物体前后位置关系的相对性。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激趣
同学们,你们有听过龟兔赛跑的故事吗?谁愿意讲给大家听? 兔子向动物们夸耀他的速度,“我从来没有失败过,”他说,“当我奔跑时,没有人比我更快。”
乌龟平静地说:“我要与你比赛。”“真是笑话,我可以边玩边和你赛跑。”兔子说。
比赛开始了,一眨眼工夫,兔子已经跑得不见了踪影,但是他觉得自己跑得快,对比赛掉以轻心,躺在路边睡着了。
乌龟慢腾腾地却持续不停地走,当兔子一觉醒来,他看到乌龟在他前面已经到达终点线了。兔子输了比赛。
二、探究新知
1、森林运动会
(1)师:在接下来的森林运动会中得知乌龟参加了比赛,想和乌龟再较高下。现在我带同学们去动物园看看森林运动会好吗?从大屏幕中我们可以知道将于举行的是什么项目的比赛?都有哪些小动物参加?紧张的百米赛跑马上就要开始啦,我们为他们加油好吗?
师:这时比赛顺序是怎样的,观察每两种小动物的你想说什么?
这些小动物你追我赶谁也不愿意被落下,经过激烈的比拼,到底结果如何,请你接着看。现在谁在最前面,谁跑在最后?说说每种小动物的位置。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我们再来回顾一下,这些小动物的比赛名次是怎样的?我们再来看大屏幕,你把这些小动物跑的顺序再来说一下么?
(2)刚才我们看了竞争激烈的赛跑,老师觉得这些小动物都非常的勇敢,不管是跑第一的,还是跑在最后的,他们都敢于在赛场上他们学习,同样在课堂上也要积极发言即使说错也没关系。因为你也也非常勇敢。
2、赛车比赛
(1)师:想不想再看比赛,老师马上就带你们去看更精彩的赛车比赛。请同学认真观察,看几号车在最前面?
(2)说说现在比赛情况。
师:如果赛车再继续往前跑,你想他们的前后顺序会发生变化么?说说会发生什么变化?我们看比赛的最后结果,赛车的前后位置是怎样的,看看是不是和你想的一样?
(3)看大屏幕,提出问题,3号车在前面还是在后面?纠正学生的错误。3号车在()的前面,在()的后面,要说清位置顺序,必须要说清它在谁的前面,在谁的后面。
(4)看大屏幕填书中内容,谁能根据填一填的内容,提出相关问题。
3、建立“前后”位置概念
师:现在你们看看老师,老师在你的哪一面,你们在老师的哪一面?黑板在老师的哪一面,老师在黑板的哪一面?请你们一定要记住面朝的方向就是前,背对的方向就是后。让学生重复老师说的话。板书:前后
三、练习巩固
1、考考你:完成书中填一填第二题,让学生用刚学过的知识提问题。
2、算一算,排一排
这里有十个胸前挂着算式牌子的海绵宝宝,你能按得数从小到大的顺序把它们排列整齐吗?学生练习,反馈。
3、组织全体学生做游戏。
让全体学生起立听老师口令做动作并回答问题:说说你的前面是谁有几个人后面是谁有几个人?指名说说其他人的位置。说说自己的位置。同桌相互说位置。变换方向说位置。如全体学生向后向左向右分别转说位置。多种形式练习,教师可参与其中游戏。
4摆学具说位置:老师说摆、学生说摆、自己说摆。5儿童乐园:看情境图做相关试题 笑笑从儿童乐园出来后要到动物园,便做上公交车,可不知道有几站才能到?谁能帮帮她?在回答这个问题时必须告诉笑笑现在是哪站,儿童乐园的下一站是哪站?
6新龟兔赛跑
记得老师一开始讲的龟兔赛跑的故事吗?兔子输了比赛,心理不服气,还想再比一次,乌龟答应了。这一次,兔子卯足了劲儿往前跑,我们看看大屏幕,上山时,谁在前面,谁在后面?那么,兔子到底能不能赢了比赛呢?下山时,谁在前面,谁在后面?可惜了,兔子下山时又停下来休息了,再次输了比赛。两次龟兔赛跑,兔子都输了,是为什么呢?
四、小结
请学生概括本节课学习的内容。板书:
前 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