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班科学活动《鸡蛋壳的游戏》教学案例
大班科学活动《鸡蛋壳的游戏》教学案例
【教学设计】
一、活动目的:
1、通过亲自动手摆一摆、搭一搭、试一试、想一想的过程,激发幼儿动手操作的兴趣,培养幼儿探索意识。
2、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思考、分析、判断能力,以及协作能力。
3、让幼儿在反复实践、操作过程中,感知鸡蛋壳弧形凸面承受力大。
二、活动准备:
废旧方形木板若干,半拉鸡蛋壳若干,图书若干。幼儿人手一张记录卡,笔、教师记录挂图若干。生鸡蛋5个、胶粒、玩具若干盒。
三、活动过程:
(一)故事引题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
1、提问:小朋友都吃过鸡蛋吗?
你是怎样剥蛋壳的?
敲蛋壳时会发现蛋壳怎么样了?
哦,小朋友都知道鸡蛋壳很薄,容易碎,现在,老师要请大家听个故事,听听故事里讲件什么事?
2、讲述故事《小蚂蚁搭桌子》
附故事:小蚂蚁和小蜗牛是好朋友,它们在蚂蚁的小花园里,坐在桌子旁闻花香,玩玩具,玩得真开心。突然,刮起了大风,下起了大雨,把小蚂蚁的桌子给吹坏了,小蜗牛将自己的玩具鸡蛋壳送给小蚂蚁搭桌子,小蚂蚁拿了几个鸡蛋壳搭桌子,它搭桌子会牢固吗?它搭的桌子能放东西吗?请大家猜一猜.(二)引导幼儿探索,初步发现鸡蛋壳的本领:弧形面承受力大。
1、老师请大家动手也用鸡蛋壳来做试验,看看小蚂蚁的桌子牢固吗?老师为大家准备了许多鸡蛋壳、小木板,试一试鸡蛋壳凹面和凸面力气有什么不同?在操作过程中发现,看看谁能发现鸡蛋壳的秘密。
2、小朋友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有没有发现什么?凹面和凸面的承受力一样吗?谁发现了什么秘密来告诉大家。那应该怎样搭桌子最平稳?用多少鸡蛋壳能搭出最平稳的桌子?
3、小朋友也可以小声讨论:刚才你是怎样搭桌子的?谁能把自己搭桌子的方法告诉大家,并用 记录纸把搭桌子的方法记录下来。(记住顺序要从左到右、从上到下)
(三)集中谈话:你刚才用了几个鸡蛋壳搭桌子,是怎么搭的?桌子稳不稳?在搭的过程中发现什么?请幼儿边操作边记录边检验,哪种方法最好。大家有没有发现鸡蛋壳的本领:弧形凸面承受力大。教师用记录挂图记录幼儿搭的方法。
(四)引导幼儿进一步探索感受鸡蛋壳的本领大:弧形凸面承受力大。
1、请小朋友选出四个一样高的鸡蛋壳放在四个角来搭桌子,搭好后,试一试桌子稳吗?那我们怎样来验证桌子平稳吗?老师为大家准备了许多书,看看最多能放几捆书?怎样放得更多?(幼儿边操作边记录)
2、请大家再动手试一试,放重物的时候,动作的轻重会有什么不同的结果。动作重鸡蛋壳会碎,动作轻,可以在桌子多放几捆书。
3、集中谈话:你的桌子放了几捆书?有没有发现什么?边说搭的方法,边记录并检查
4、请小朋友轻轻地往桌子上放书,比一比哪组小朋友桌子上的书放得最多捆。搭桌子用四个一样高的鸡蛋壳搭最平稳,然后,轻轻地往上面放书,可以多放几捆书,大家知道这是什么道理?弧形凸面承受力大。
(五)教师表演“杂技”,让幼儿进一步感受鸡蛋壳的承受力。
鸡蛋壳虽然很薄,容易碎,但它拱起来,力量可大了。它上面可以放很重的东西。看看老师给大家表演“杂技”,小小的四个鸡蛋壳,上面能放多少书呢?
(六)提出延伸活动的要求,结束活动。
鸡蛋壳的本领这么大,在生活中你发现人们是怎样利用拱形力量大的原理来设计建筑物的吗?如果你是科学家会利用这一原理做什么?下次活动你把你的发现和你想做的告诉大家。【教学反思】
此次活动成功之处在于能根据《纲要》精神,设计突出科学活动的操作性,让幼儿真正地“动”起来,有“主动学习”的体验,在反复实验不断尝试探索中,感知存在于身边的科学活动。整个活动紧紧围绕:“鸡蛋壳弧形凸面承受力大”的知识点,由“鸡蛋壳能搭桌子吗?”激发幼儿的兴趣。抓住三个重点展开:
1、试一试凹凸面的不同承受能力。
2、探索发现用最少的鸡蛋壳能搭出平稳的桌子。
3、进一步感受鸡蛋壳的能力。
活动中一环紧扣一环,从前一环发现问题,引出后一环节,每一环节都保证给幼儿足够材料,充足的时间,让幼儿从操作中有间断地发现问题,教师再适时地铺以适当地启发、引导,从而让幼儿通过探索来解决问题。此外根据大班幼儿会写数字的能力,活动中还多次运用了记录的方法,一方面指导幼儿学习对操作结果作记录,另一面使幼儿的操作结果表格形象化、直观化,一目了然,便于师幼共同比较分析和讲评。在活动中教师能根据幼儿接受能力的表现状况,只要幼儿还在思考,就给幼儿回答问题的机会,给幼儿一种轻松度和快乐度,老师在这里不仅是指导者,还是合作者,让每个幼儿都在活动中受成功。整个活动通过几次的探索、比较、发现、谈话,使幼儿充分感知体验“鸡蛋壳弧形凸面承受力大” 【指导教师点评】 《鸡蛋壳的游戏》这一科学活动,在这个活动中,教师能以幼儿为活动主体,符合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兼顾群体需要和个体差异,同时能让所有的幼儿都能获得成功,取得了效好的教学效果。并有“一新”“二好”“三体验”之特点。
“一新”是内容新,鸡蛋壳作为幼儿实际操作的内容,既贴近幼儿的生活,又为幼儿提供了真正“动”起来,有“主动”学习的体验。教师能够根据《纲要》中提示:“能运用各种器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的观点,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究活动,在宽松的环境中让每个幼儿大胆操作,发现问题,并记录结果。
“二好即方法好和氛围好,一是方法较好,教师把生活中常见的鸡蛋壳作为教学活动核心,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始终保持愉快的情绪,探究的心态进行学习,充分体现以幼儿为本人基本活动形式,使幼儿得到发展。二是氛围较好,老师在这里不仅是指导者,还是幼儿的同伴、合作者,从故事→动手操作→集中谈话→再次动手操作→表演杂技→讲评,幼儿的学习兴趣较好,并从记录中体现发现操作的秘密。
“三体验“一是动手操作体验快乐,在宽松的环境中,从身边已有的废旧物品中,让每个幼儿大胆进行操作,发现问题,记录答案,并能以语言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表达有关的问题和自己的愿望。二是体验在玩中以想中学、做中学、问中学的快乐,但由于幼儿的生活经验比较贫乏,幼儿生活范围比较狭窄,幼儿思维能力比较弱,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幼儿在区别凹凸面的承受力的大小有个别幼儿不会记录。
第二篇:大班科学游戏活动
大班科学游戏活动方案:好玩的碘
活动目标:
1、感知碘遇淀粉所发生的变化,初步了解碘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能按一定顺序操作,会整齐地摆放学具。
3、对科学现象有探索的兴趣和欲望。活动准备:
1、碘、淀粉、容器、各种蔬菜切片。
2、白纸、毛笔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教师以谈话导入活动:“今天老师请了一位小客人来参加我们的游戏活动。(出示用淀粉画的图画)“咦,这位淘气的小客人去哪里了?小朋友你们有办法将它请出来吗?”(幼儿自由讨论)
2教师将碘酒喷洒在图片上,将小客人请出来。3介绍碘,今天我们要和碘来做游戏。小组游戏 会变色的水
提供淀粉、盐、糖、味精等物体,将这些物体分别放入清水杯中并搅拌至融化,滴入碘酒观察那种水能够变色,并做好记录。
神奇的图画
提供用淀粉画的图画若干张、白纸、白水、淀粉水、毛笔(棉签)、装有碘酒的小喷壶,幼儿动手操作,感知淀粉画遇碘酒能变色的现象。
有趣的食物
提供各类常见食物、碘酒,通过实验让幼儿观察哪些食物是含淀粉的,哪些食物中是不含淀粉的。
三、游戏小结: 今天你们在游戏中发现了什么小秘密呢?会变色的物体里都藏着一样东西,叫“淀粉”。“淀粉”和“碘酒”是一对很有趣的朋友。它们在一起会发生奇妙的变化。在我们生活中,还有许多这样的小奥秘,以后我们继续来发现。
第三篇:大班科学活动——镜子游戏
镜子游戏
活动目标:
1.能做出相反的身体动作
2.培养迅速反应的能力
活动准备:
1.“身体总动员”:《镜子游戏》
2.手摇铃
活动过程:
1.猜谜引入,认识镜子
师:小朋友们,今天啊,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位新的朋友,想认识它吗?好,那你们来猜一猜它是谁:拿在手中对它瞧,里面有个小宝宝,你对它来笑眯眯,它对你来眯眯笑。
师:真棒,一下子猜中了,下面我们来跟新朋友见个面,用自己的方式来打招呼,好不好啊?
(猜中后拿出镜子,让幼儿对着镜子做动作,并仔细观察)
2.玩镜子游戏
师:打完招呼过后,我们自己来找一个新朋友,让他来当你的镜子好不好?每个小朋友找一个“镜子”,两个人一组,小朋友自己做动作,那么当镜子的哪位小朋友也要做出相同的动作,听明白了吗?
。。。
(在做动作的时候,让幼儿表现自己的身体最大、最小、最高、最矮等造型)
3.教师与幼儿一起进行相反动作练习
师:小朋友们,我们的新朋友“镜子”真神奇,那下面我们来试试其他的动作,看我们的“镜子”朋友还会不会做到!刚刚啊,我们都是做的同样的动作,先在我们要做相反的动作!现在,老师一个人做动作,小朋友们是“镜子”,看谁能够准确的做出和老师相反的动作
(比如教师做“最大”的造型,小朋友要做“最小”的造型等等)
师:小朋友们,我们刚刚的“镜子”游戏好玩吗?下面啊,老师给小朋友们出一个难题,你们要认真仔细的看老师是怎么进行动作的,然后看哪个小朋友能又好又快的做出相反的动作?
(比如教师从教师的一面用“最快”的速度跑到另一面,那么幼儿就要用“最慢”的速度跑过去等等,还有走路的声音的“轻重”,教师的动作要清晰明确)
4.交换角色游戏
师:现在,我们再玩一个游戏,老师要选两组小朋友,一组是“大人”,一组是“小人”,老师摇一下铃,大人组的小朋友要先做一个动作(身体的高矮长短等),老师再摇一下铃时,小人组的小朋友就要做出和大人组相反的动作,好,想参加的小朋友快把小手举起来!
学习经验延伸:
语言活动:播放乐曲《照镜子》,引导幼儿通过对身体动作、面部表情等表现照镜子的趣味,培养幼儿对相反的认识与理解。
第四篇:大班角色游戏活动案例
大班角色游戏活动案例
游戏主题:麦当劳、花店、玩具城、我的家、超市、银行 游戏目的:
1、能积极参与角色游戏活动,对角色游戏形成浓厚的兴趣,能正确反映角色的社会职责和角色相互之间的社会关系.2、能自主选择角色,学会用协商的方法分配角色,学会分工合作,与同伴友好交往,分享游戏的快乐,初步学会解决在游戏中出现的问题.3、通过游戏,培养幼儿热爱生活、礼貌待人、遵守规则等良好的品德行为.4、尝试选用替代物来丰富游戏.游戏准备:(1)、家中常用的家具、炊具、餐具、食品等;(2)、货柜、货架、商品、宣传单、导购员和收银员的服装及工作牌;(3)、汉堡包、薯条、鸡腿、可乐等;(4)、各种绢花、塑料花、纸花、包装纸等;(5)、各种玩具、“存折”、“钱”等.游戏预设:
一、提出游戏主题,幼儿自由选择.二、幼儿看录像,讨论解决上次游戏时出现的问题.观察分析:能够从录像上看得很清楚,上次做得不够好的地方,如取钱没排队,花店的东西乱放,很不整齐.孩子们都提出了改正的方法,要排队,请工作人员监督;东西不能放地上,可以多搬一张桌子来放东西;去超市买的东西太多时,可以用袋子来装等.三、幼儿分组,自主选择游戏,学会协商分配角色,合作布置游戏场所.观察分析:大部分孩子们都能互相商量,很快就定好角色了.只有玩麦当劳的孩子,由于有好几个人都想当经理,商量了好久都没定下来.后来只好用石头剪刀布来决定.看来孩子们都已经会运用一些办法来解决问题.四、师以“记者”的身份参与游戏,在游戏过程中指导幼儿遵守游戏规则,讲文明,有礼貌,引导幼儿大胆地模仿扮演角色,动脑筋大胆地选择可用的替代物.观察分析:因为之前看过录像,所以孩子们取钱时都能排好队,花店的孩子也搬了一张桌子放东西,看上去整齐多了.麦当劳的接待员很热情,会向顾客介绍各种好吃的东西.玩具城的生意非常好,组装玩具的技术员都忙坏了.不过孩子们对价钱还没什么概念,对物品的标价和收钱都是随意的.而且较没有想象力,不会利用替代物.五、结束游戏,讲评游戏.(1)、请幼儿说一说,你在玩游戏时有什么开心的事与大家分享.你最喜欢谁,为什么?(2)、说说在游戏中发现的问题,让幼儿思考,想办法解决,为下一次游戏做好准备.观察分析:孩子们能够说出开心的事,最喜欢和谁玩.看来老师的引导和提问的技巧是非常重要的.活动反思:孩子们玩角色游戏是越来越投入了,因为有了相关的生活经验,孩子们玩游戏的情节也更加丰富了.麦当劳的接待员很热情的招待客人,无论是本班的小朋友,还是客人老师,他们都能够大方的介绍.花店的花和玩具诚的玩具都深受大家的喜爱.游戏主题贴近幼儿的生活,从幼儿的兴趣出发,是游戏能够受到孩子喜欢的基本.因此孩子们玩角色游戏是越玩越爱玩,每一次玩都能够深入一些.不过,孩子们玩游戏还是停留在已有的经验之上,没有动脑筋去创新,胆子还太小,没有放开,不会选用替代物.以后玩游戏要重点引导孩子动脑筋去创新,选用替代物.大班角色游戏 上午游戏:角色游戏
游戏内容:美美理发店 健康诊所 麦兜银行 游戏目标:
1、在活动中让幼儿进一步了解工作人员的具体工作,体会劳动的艰辛和快乐.2、通过游戏活动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和规则意识.3、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游戏准备: 美容院:化妆品、梳子、镜子、热水器、蒸头器等;健康诊所:听诊器、针筒、输液器、口罩、药品盒等;麦兜银行:点钞券、IC卡,小电脑.游戏过程:
1、启发谈话,激发幼儿活动热情.师:上次的游戏中我们的按摩师工作的态度非常好,被评为了“最佳工作人员”,今天我们要继续进行这个游戏,希望你们今天的服务人员能向他们学习,为了让其他工作人员组做得更好,我们在活动中要注意些什么呢?
2、引导幼儿开展讨论.(1)顾客应该怎样做?(2)营业员应该怎样做,要注意些什么?(3)幼儿讲述,教师做小结.3、幼儿按意愿自由分配角色.4、幼儿以角色身份布置游戏用具.5、开展游戏,教师以角色身份参与活动中,指导有个体差异的幼儿.6、工作人员共同收拾整理活动场地,结束活动.7、师生共同小结活动情况,评选“最受欢迎的顾客”.游戏内容:美美理发店 健康诊所 麦兜银行 游戏目标:
1、在活动中让幼儿进一步了解工作人员的具体工作,体会劳动的艰辛和快乐.2、通过游戏活动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和规则意识.3、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游戏准备: 美容院:化妆品、梳子、镜子、热水器、蒸头器等;健康诊所:听诊器、针筒、输液器、口罩、药品盒等;麦兜银行:点钞券、IC卡,小电脑.游戏过程:
1、启发谈话,激发幼儿活动热情.师:上次的游戏中我们的按摩师工作的态度非常好,被评为了“最佳工作人员”,今天我们要继续进行这个游戏,希望你们今天的服务人员能向他们学习,为了让其他工作人员组做得更好,我们在活动中要注意些什么呢?
2、引导幼儿开展讨论.(1)顾客应该怎样做?(2)营业员应该怎样做,要注意些什么?(3)幼儿讲述,教师做小结.3、幼儿按意愿自由分配角色.4、幼儿以角色身份布置游戏用具.5、开展游戏,教师以角色身份参与活动中,指导有个体差异的幼儿.6、工作人员共同收拾整理活动场地,结束活动.7、师生共同小结活动情况,评选“最受欢迎的顾客”.角色游戏(大班)(一)角色游戏大班
一、情况分析
中班幼儿经历了两个月的暑假变成了幼儿园里年龄最大的孩子,虽然如今是大班孩子了,但他们身上依然留着许多中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在开学第一个月的角色游戏中幼儿会表现出兴奋与热情,然而也同样会出现许多问题.如新学期不知道原先的主题是否还能玩,各个主题到底在什么地方玩,玩具在什么地方取等等.除此之外有很多幼儿还会回复到几个月以前的游戏水平,整个过程中少了许多社会化的内容,更多的是些动作的操作,在娃娃家.医院等主题活动中会出现许多孩子争抢玩具的现象.幼儿的游戏动机又变得简单,同时还会出现“许多幼儿在整个过程中不和同伴协商角色就直接进入游戏hh 应该说出现这些状况是完全正常的,这和两个月的暑假生活以及幼儿的年龄特点有关,教师在把握这一阶段的游戏时应该注意和中班时期的衔接.有的甚至可以用中班的要求来指导幼儿.二、活动目标
1.熟悉游戏环境,能够大胆地参与游戏.2.愿意与同伴协商角色,理解角色;有一定的角色意识.三、游戏指导 1.自由选择.这里包括教师向幼儿介绍游戏环境、游戏中玩具的放置、游戏场地的相对划分,还包括向幼儿介绍自制玩具素材的提供.在幼儿自主选择时,教师还可以和幼儿共同回忆上学期游戏的主题,共同聊聊上学期游戏中的快乐事,这样可以帮助幼儿更恰当地进入游戏氛围,对主题的延续也能有作用.说明
面对大班上期幼儿自由选择游戏主题、角色、同伴、玩具等教师要有足够的心态允许他们出现”混乱“,比如一个主题出现八九个甚至十几个孩子,而有的主题谁也不去;比如抢游戏场地hh出现这些情况是幼儿”自由选择“的结果.但这无妨游戏的进程,教师在幼儿确有困难或有过激行为时可以重点引导”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来帮助幼儿解决.2.自主展开.九月份大班的幼儿在游戏展开后整个教室里是热闹的,许多幼儿能像中班时候那样开始投入地玩耍,有一些简单的情节,同样的也会出现一些和角色相匹配的动作.语言、神情,教师应该共享幼儿游戏的情感和快乐,并以教师的表情、动作和简洁的话语来鼓励、肯定.引导幼儿”做谁要像谁“.然而,九月份的大班角色游戏过程中还会出现不少问题,比如,想玩新主题新情节却又没有足够的经验;比如有明确角色身份的孩子和不商量就擅自进入角色游戏的孩子之间的磨擦,教师要全面地有重点地观察,并适时给予指导.全面的观察包括观察全班幼儿是否都能够大胆地参与游戏,还包括教师要了解在游戏中的活动流程.教师还要重点观察幼儿产生的新主题:重点观察某一主题的游戏.适时指导包括幼儿求助时的指导,幼儿有争执,产生过激行为的适时指导,出现不安全情形时的适时指导;还包括观察到幼儿有与所担任角色有相匹配的行为、动作、语言时所给予的鼓励、肯定和引导.3.自发交流.让幼儿在游戏结束后在集体或小组面前讲自己游戏中的感受,作为教师首先应该满足幼儿愿意说.爱说的心理,这能给他的游戏添一份色彩,在此基础上引导幼儿话语中的闪光点加以点评,引导幼儿进一步熟悉游戏环境,知道要协商角色,并且感受角色知道做谁要像谁,教师在这一环节中可以通过点评,也可以通过组织幼儿讨论来达到目的,使幼儿从中获得一些经验.角色游戏教案(大班)角色游戏
活动目标:
1、能够明确自己所扮演角色的职责,并能监守岗位;
2、能够使用礼貌用语,较安静地游戏;活动内容:娃娃家、医院、理发店、菜场、银行、公共汽车、超市 活动过程:
一、引导语
小朋友,今天我们又要来玩娃娃家了,你们高不高兴啊?上次我们在玩娃娃家的游戏的时候啊,李子恒小朋友玩得可棒拉,他啊,本来是娃娃家的爷爷,可是后来他看到医院的医生不够了,那是因为医院的小朋友跑掉了,所以他就自己到了医院,帮助病人看病.而且他看病的方法与别人不一样,他用的是气功,今天,我要在来看一看,小朋友是不是都能够找到自己的工作,并且能够把工作做到下班,还有,我们在做游戏的时候是不是要安静一点啊,这样,在医院里面看病和休息的人就能很好的休息了;
二、幼儿游戏
教师指导:重点指导娃娃家,扮演客人的角色和娃娃家的 妈妈一起将娃娃家整理干净;普遍指导各个服务场所能应用礼貌用语;教师观察:
1、观察幼儿是否能够先搬好椅子和桌子,再去拿玩具;
2、观察幼儿是否能够自己解决一些遇到的小问题;
3、观察幼儿是否能够按照教师的要求监守好自己的岗位,不在教室中间奔跑;
4、观察幼儿游戏的声音是否比较安静;
三、教师评价
1、让个别幼儿介绍今天自己的新发现;并给予肯定和鼓励;
2、对今天在游戏中能够监守自己岗位、并能使用礼貌用语的幼儿予以表扬;
3、对于全班幼儿在游戏中能够放低音量地进行游戏给予表扬,并告诉幼儿在下次游戏中也要看他们的表现;角色游戏:梦想成真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相互沟通、交往协调的能力,促进幼儿语言发展.2、幼儿学会合理运用自己的角色,通过行为、肢体的语言及相应的操作来体现角色的特征.活动准备: 各角色区标志牌及胸卡;各区域隔断用鞋架、桌椅、角色区背景乐、生日歌碟片、玩具架、幼儿床铺、爱婴医院:医生、护士的衣帽;指示牌、挂号单、视力表、医药箱、医学器械、多多药房:帽子、药品标价签、各种药瓶药盒、电脑收款机、人体称、面包物语:衣帽、幼儿自制各种糕点、电子称、面粉、橡皮泥、模具、面包蛋糕样品、盘子、纸杯盒、纸袋、鲜花店:各种假花及花篮、彩纸、胶棒、吸管、幼儿自制纸花若干、中国银行:提款机、纸币、银行卡、急救中心:电话、急救车、公用电话亭:电话 活动过程:
1、导入:以梦想为蓝图,引出话题,激发幼儿热情,拓展思路发掘幼儿想象空间.”人人都有自己的梦想, 你长大了想做什么?“ ?⑹奔淅先说某鱿郑?给予幼儿想象得以实现的新希望.师化妆后悄然出现”小朋
友们好!我是时间老人,听说你们都有自己的理想,我好高兴啊,想实现自己的愿望吗?让我来帮你们实
现伟大的梦想,好吗?“"现在我把时间调到20年以后,(转时针)很快就让你们梦想成真!”
2、活动以各职业工作人员的一日工作为核心,完整的展现幼儿的想象,让幼儿得到模仿实践的机会.音乐 切入,以一首《剪羊毛》开始一天的工作,幼儿自己进入活动工作区域,独立进行准备工作:穿制服,整
理用具等,医生、护士、面点师、药剂师、收银员、花艺师、急救医生、银行服务人员各就各位之后,其
他选择成为顾客的幼儿进入活动区以卡及学号密码取款进行游戏活动.3、设计情境,进入活动的最高潮,有病人突然晕倒,医护人员全力急救,激发幼儿治病救人的情感.4、活动的最后,随着下班音乐的响起,孩子们有序的整理制服,收好用具,走出活动区域.面包物语这一
活动区域准备为时间老人庆500岁生日的大蛋糕,整个活动在温馨的氛围中结束.角色游戏:多彩的服装
游戏由来:班级近期开展“多彩的服装”主题活动,幼儿在主动参与“收集服装的资料”、“认识多彩的服装”、“布置服装展览馆”的基础上,提出想自己来动手来设计、制作自己喜欢的服装.于是,教师和幼儿一起收集各式各样的塑料袋、装饰纸等材料,并把它们投放到美工区指导幼儿进行服装的制作.当教师请小模特穿上自己制作的服装一展风采时,孩子们很开心,并提出想玩“时装模特”的游戏.但由于在游戏区中没有小观众欣赏,小演员们觉得很可惜,于是想在角色游戏中开个小剧院进行表演,这样就有观众来观看了.同时,幼儿发现商店里的服装常常一下就卖完,不够了,于是通过商量在游戏中产生了开个“服装加工厂”的游戏新内容.因此,教师就根据幼儿的想法与需要开展游戏.预设游戏目标:
1、引导幼儿能按意愿确定游戏的主题,通过大胆地假想、模仿和扮演社会角色,能创造性地反映角色的社会职责和角色相互之间的社会关系.2、能用协商的方法分配角色、分工合作,能与同伴友好交往,分享游戏的快乐,能解决在游戏中出现的问题.3、引导幼儿大胆、有创造性地选用替代物与游戏材料,根据游戏的需要在区域活动中自制简单的玩具材料,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创造性和动手操作能力.4、通过游戏,培养幼儿热爱生活、关心他人、礼貌待人、遵守规则等良好的行为品质.5、培养幼儿自觉地按要求归类、摆放和收拾游戏材料的意识和能力.第一次游戏
游戏主题:娃娃家、商店、医院、小吃店 经验支持: 具有娃娃家、商店、医院、小吃店的游戏经验.新增材料: 在商店中投放幼儿在区域活动“创意工作室”中制作的服装.指导要点:
1、结合班级近期开展主题
活动《多彩的服装》背景下的美工区制作服装这一活动,引导幼儿提出可以把制作好的服装送到商店里去卖这一游戏内容.2、教师重点深入到“商店”中,引导顾客根据自己的需要购买商品,并妥善保管好自己的物品;同时,提醒售货员在顾客购买商品后,要用计算机刷卡付款.3、在“医院”游戏中,提醒医生挂号时要用计器机进行登记并给病人病历,同时注意观察了解“医生”与“病人”之间的交流情况,对一些有代表性的行为是否正确给予必要评判.4、提醒小吃店的“服务员”应热情礼貌地为“顾客”服务,“顾客”应文明“用餐”,不浪费“食品”.游戏观察与推进: 在本次游戏中,教师第一次在商店中投放幼儿在区域活动“创意工作室”中制作的服装,幼儿感到很新鲜,于是在游戏一开始便出现了“抢购”的现象,并随即伴有争吵;同时,由于一次性购买物品过多,在拥挤的过程中东西掉了一地.教师立即以商店服务员的身份建议顾客要根据自己的需要购买商品,并妥善保管好自己的物品.由于商店中购买物品的顾客较多,在评议中“收银员”提出一个人忙不过来,于是根据需要建议下次游戏时再增添一个“收银员”.小吃店游戏中,幼儿能大胆使用服务用语与客人交流,但在客人吃完东西后服务员没有意识要立即收拾,导致小吃店的环境比较脏乱.评议时教师提出了这一问题让幼儿讨论如何解决,幼儿都能很好地说出“要及时收拾”.同时,幼儿还提出每次客人来吃东西时,都要和客人说一遍有哪些东西吃,觉得很麻烦,经讨论一致同意制作一张点菜单.大班幼儿以物代物的水平较中班有了很大提高,大部分能通过自制玩具或替代物来丰富游戏;同时,能主动待客、做客,但交往的礼仪有待提高,教师将在下次游戏过程中以角色的身份深入指导.第二次游戏
游戏主题:新增小剧场、娃娃家、商店、医院、小吃店 经验支持: 在区域活动“快乐小舞台”中进行过“时装模特表演”游戏.新增材料:
1、创设新场景:小剧场(提供背景装饰树、录音机、音乐磁带、观众的小椅子等)
2、在商店中投放幼儿在区域活动“创
意工作室”中制作的服装,和幼儿共同收集的围巾、帽子、头饰等表演装饰材料.3、在小吃店投放点菜单.指导要点:
1、教师通过谈话与孩子共同提出新游戏主题“小剧场”.“前一阶段我们在区域活动l快乐小舞台r中玩了l时装模特表演r的游戏,小演员们表演地非常精彩,可是没有小观众欣赏,多可惜呀!于是,小演员建议把小舞台搬到角色游戏中去,开个小剧场.今天我们的小剧场就要开张啦,大家高兴吗?”提出小剧场这一游戏主题,激发幼儿进行游戏的兴趣.2、教师重点深入到“小剧场”中,以副导演的身份介入游戏,协助总导演排练“时装模特表演”,帮助解决游戏中遇到的困难.3、提醒“小吃店”的“服务员”要及时收拾和整理小吃店中各类“物品”,保持整洁卫生.4、引导“娃娃家”中的幼儿在做客、待客时要知道做客、待客的一般礼仪.游戏观察与推进: 幼儿在班级区域活动“快乐小舞台”中玩 “时装模特表演”游戏时,小演员们觉得他们表现得很好,可每次都没有人来观看欣赏,感到很可惜,于是,幼儿建议把小舞台搬到角色游戏中去,开个小剧场.在本次“小剧院”的“时装模特表演”排练时,小演员不时发现有小朋友老在门口探头探脑,纷纷跑来反映情况.针对这一问题与幼儿展开讨论,有的说“不让进来,否则会影响演员排练”,有的说“小声一点进去看,不要影响他们”、还有的说“等演出开始了再去看”hh最后,经大家的讨论决定:小演员可以在“快乐小舞台”中进行排练,下一次游戏时就进行表演,但小观众要保持安静,不影响别人.在娃娃家游戏中,教师以客人的身份到娃娃家中做客,引导幼儿注意待客的一些基本礼仪,但同时发现幼儿从商店购买了很多的物品,用完没有地方放,扔得到处都是显得很乱,教师提醒幼儿东西太多啦,该怎么办呢?幼儿想了想就纷纷把物品都送回了商店.针对这种现象,教师在评议时对幼儿提出并讨论“你们家中用完的垃圾是怎么处理的?”“你们家的东西用完有没有又送回商店去呢?” 幼儿听了纷纷大笑,接着急忙说:“不不不,是扔到垃圾筒里.”接下来的问题一下就解决了,大家建议在每个娃娃家都提供一个垃圾筒,把用完的东西扔到筒里,等游戏结束后再返还给商店.第三次游戏
游戏主题:小剧场、娃娃家、商店、医院、小吃店 经验支持: 丰富幼儿做客、待客的一般礼仪.新增材料:
1、增加商店中时装表演所需的服装、装饰品等.2、为每个娃娃家投放一个垃圾篓.指导要点:
1、启发进行“小剧院”游戏的幼儿根据所扮角色的职责进行排练,分工合作,共同布置演出环境、准备演出道具.2、提醒娃娃家里的爸爸妈妈有空可以带着宝宝到小剧场去观看演出,但要保持安静,不影响演员的正常演出.3、以客人的身份到娃娃家做客,提醒幼儿家里要保持干净整洁,并把垃圾扔到垃圾篓里.游戏观察与推进: 在上次游戏问题讨论的基础上,本次游戏活动时幼儿更加有序,游戏情节也日渐丰富.教师再次以客人的身份到娃娃家去做客,发现幼儿能使用礼貌用语较为热情地接待客人;同时,幼儿对处理垃圾有着深刻的日常经验,加上上次游戏的讨论,幼儿能很自觉地整理物品,并把垃圾及时扔到垃圾筒里.本次游戏中,有一家幼儿主动到另一家去做客,其它家幼儿看见了就纷纷效仿,相互邀请起来.于是,教师就引导幼儿该怎样做客.小剧院游戏开始时,小演员们还是处于准备道具排练阶段,直到来了一些小观众,他们才意识到要演出了.来看表演的小观众也十分开心,有的戴着墨镜,有的戴着围巾把自己打扮得很漂亮;有的妈妈带着宝宝,有的姐姐带着弟弟一起来看表演;还有的带来的照相机、手机来照相hh观看表演时秩序较好.在评时有部分幼儿提出“商店里的衣服一下都卖完了,不够了”,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启发幼儿讨论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有的说“从家里再带些小时候的衣服”,有的说“在美工区多做一些衣服”,柯嘉说:“可以在我们游戏中开个服装加工厂,让他们把做好的衣服送到商店去卖!”就柯嘉小朋友的提议教师征求了全班小朋友的意见,大部分小朋友赞同柯嘉的提议,于是商量决定在下次游戏中开展“服装加工厂”的游戏.同时,教师就“林良恬小朋友很想要一件坚领的衣服,可是商店里没有她喜欢的这种款式 ,那该怎么办?”这一问题又展开了讨论.最后,在教师的启发下幼儿决定回去先设计好自己喜欢的衣服图纸,在下次开展“服装加工厂”游戏时把订单交给制作师,让制作师根据图纸设计制作服装.第四次游戏 游戏主题:新增服装加工厂、小剧场、娃娃家、商店、医院、小吃店 经验支持:
1、在区域活动的“创意工作室”中幼儿已能较熟练地制作服装.2、在平时幼儿根据自己的需要设计了服装订单.新增材料: 在服装加工厂里提供各式各样的塑料袋、装饰纸、水彩笔、剪刀等材料.指导要点:
1、教师通过谈话与孩子共同提出“服装加工厂”新游戏主题.“今天我们的服装加工厂就要开张了.制作师们可以根据顾客设计的服装订单来进行加工制作,然后把制作好的服装送到商店里去卖,这样顾客们就能买到自己喜欢的衣服了.”让幼儿主动提出服装加工厂这一游戏主题,激发幼儿进行游戏的兴趣.2、教师重点深入到“服装加工厂”中,以总经理的身份介入游戏,提醒“制作师”应按顾客设计的订单进行装饰制作.3、引导幼儿以到商店送货的方式增强“服装加工厂”与“商店”间的联系.4、以游戏的口吻提醒幼儿下班后到剧场观看演出,并进行集中评价.游戏观察与推进: 根据上次游戏中幼儿提出“商店里的衣服一下都卖完了,不够了”的游戏需要,在与幼儿共同讨论的基础上,在本次游戏中我们增加了新的游戏主题“服装加工厂”.由于是新的游戏主题,所以每个幼儿都十分想玩,于是教师以“总经理”的身份聘请报名参加的“制作师”到加工厂上班,未被聘请到的幼儿请他们下次可以继续报名参加.由于在美工区中有制作服装的经验,所以游戏一开始幼儿就十分迅速地制作起服装来.但在整个游戏过程中,幼儿似乎只对制作服装这个过程感兴趣,并没有和其它游戏主题产生联系,感觉有点像美工区的活动,没有具备游戏的性质;同时,幼儿在设计投放的订单内容较为单一,多是小背心.所以建议在游戏结束后与
幼儿共同讨论“加工厂的游戏可以怎么玩?”“哪些游戏中需要服装,需要什么样的服装?”并丰富订单内容.第五次游戏
游戏主题:服装加工厂、小剧场、娃娃家、商店 经验支持:
1、与幼儿共同讨论了有关“服装加工厂”的游戏.2、在教师的启发下,幼儿根据需要设计了许多不同类型的服装订单.3、利用集中活动学习手套、帽子、围巾等制作方法.新增材料: 在娃娃家中投放他们设计好的订单.指导要点:
1、通过谈话回忆上次游戏后讨论关于加工厂游戏的玩法与内容,并展示订单.2、引导幼儿以到商店送货和上下班的方式增强“服装加工厂”与“商店”、“娃娃家”间的联系.3、提醒加工厂的“制作师”要向“总经理”请假后才能下班;同时,“总经理”要督促“制作师”们加快工作速度.游戏观察与推进: 本次游戏中,幼儿在上次游戏讨论的基础上,服装送货员在教师的提醒下能将制作好的衣服送到商店中去卖;同时,娃娃家的幼儿能主动将自己家中所需的服装订单,如手套、围巾等送到商店去,但送去之后就没有情节的继续发展,即去取货.所以在游戏中我特意寻问去订货的林纾怡小朋友:“今天你订的货取到了吗?”她听完好像突然记起了什么,对我一笑就往商店跑去,接下来她对营业员林胤戎说:“我订的手套做好了吗?” 林胤戎营业员好像也突然想起了什么,说了一句:“你等一等.”就往加工厂跑去.在得知手套还没有做好后,他急匆匆地对加工厂里的人喊到:“你们动作怎么这么慢,人家都来要货了!”说完又急匆匆地跑回商店对林纾怡说:“还没有做好,可能要等到明天.”纾怡听完“哦”了一声,我在一旁立即提醒她说:“明天你一定要记得来取货哟!”她听完对我点点头,然后冲我调皮地一笑,跑走了.这时,黄叔铭也来订货,她需要一条围巾,她把订单交结林胤戎说了句:“我要一条围巾.”后就要转身走.这时林胤戎忙对她说:“你可能要后天来取货.”叔铭听完也“哦”了一声走了.由此可见,幼儿对订货及送货游戏没有经验,但在教师的提示下能渐渐拓展情节,因此在游戏结束后针对游戏中出现的问题与幼儿一起讨论有关订货及送货的游戏情节,他们有的说“去订货时要告诉营业员什么时候需要取货”,有的说“营业员去送订单的时候也要告诉加工厂的l制作师r顾客的取货时间”.针对幼儿自己讨论的结果,教师将在下次游戏中继续观察幼儿的游戏情况.同时,加工厂的制作师在游戏过程中向我提出意见"我们一直上班,肚子饿了怎么办?
第五篇:大班:幼儿科学活动案例评析
大班:幼儿科学活动案例评析
幼儿好奇好问、爱探索爱活动,几乎科学领域的有关现象和事物,诸如天上飞的小鸟、地上爬的蚂蚁、电视上出现的图象,甚至幼儿自己身上的一颗黑痣或小小的肚脐眼,都会激起他们的好奇心,幼儿对于科学活动常常乐此不倦。作为教师,如何组织、引导幼儿科学活动,如何让幼儿科学活动发挥最大功效,一直是我们思考、探索的问题。
新《纲要》告诉我们,孩子们的科学探究应从身边的事物开始,引导孩子们关注周围生活和环境中常见的事物,发现其中的有趣和奇妙,有益于保持孩子们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探究热情,使他们从小就善于观察和发现。我们应让孩子们感到“科学并不遥远,科学就在身边”。
新《纲要》指出儿童是主动学习者,在科学教育活动中,他们是主动的探索者、研究者和发现者,知识经验的主动建构者。教师是儿童的探究活动的支持者和引导者。教师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儿童实际参加探究活动,“亲身经历真实的研究过程”,要让儿童真正地“做科学”。教师要引导幼儿在做的过程中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孩子们首先要通过感知、熟悉、提问、回忆来明晰自己的研究对象,提出自己真正关心的或有疑问的问题;然后分析自己面临的问题,充分运用已有经验作出猜想和假设;在带着问题通过亲自动手做来验证自己的想法;依据观察到的事实得出自己的结论;并在同伴间表现、交流、分享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案例描述与分析思考
一、让科学与生活更加贴近
案例:在“认识电”的科学教育活动中,我们为每组幼儿提供一个线路板,让幼儿把两节电池的正负极连接起来,使小灯泡发亮。结果,幼儿很快获得了成功,并且操作得很熟练。
分析思考:陶行知先生早就说过“生活即教育”。美国心理学教授特芬尼.桑顿引用许多人的研究成果证明,幼儿是否能成功地解决遇到的问题,更多地取决于他们的经历而非聪明程度。在日常生活中,有意地为幼儿设置问题情境,创造解决问题的机会,能有效地帮助幼儿把知识转化为生活技能。
在以上科学活动中教师注意到了为幼儿提供丰富多采的操作材料,但很多时候,只是要求幼儿按照老师设置的程序去操作。但这符合幼儿的生活需要吗?如今,幼儿的生活中充满了数不胜数的使用电池的玩具、文具、生活用品,如电子游戏机、电动玩具、闹钟、录音机、手电筒等,而这些物品的电池型号不同、安装方法也有差异。如果幼儿只学会熟练单一地操作实验中的线路板,对他们来说又有什么意义呢!只有向他们提供一系列常见的生活用品,让他们通过探索、尝试,在反复的拆装中学会正确地给不同物品安装不同的电池,才是幼儿真正需要的!我们应注重让幼儿置身于广阔的社会生活环境中去学习,这样,他们的眼界将更加开阔,他们对于现代科技与人们生活的关系也将理解得更深。如在进行“火”的科学主题活动时,我们就把幼儿带到消防队,让他们观看消防员叔叔的消防演习,边看边听消防员叔叔介绍消防车的构造、介绍先进的消防器材、介绍在生活中如何注
意用火安全......这种身临其境的学习比在课堂上干巴巴地讲解消防车的结构要有价值得多。
二、猜想、探索与交流是幼儿科学活动的重要环节
案例:一次,我倒了一大杯水,可水太烫喝不了。细心的威威看见了,说:“老师,我有办法让这杯水快快变冷!”威威的话引起了小朋友们的兴趣,很多孩子好奇地围了上来,于是,“让热水快点变冷”的科学探索活动应运而生了——
① 猜想让热水变冷的办法:围绕着“有什么办法让热水变冷”,我让孩子们充分猜想、讨论,然后发表自己的想法,并对不同意见提出质疑。孩子们的办法可多了,“把热水杯放在冰箱里”、“拿筷子在水里搅拌”、“把热水放在窗上,让风吹冷”、“用扇子扇风”、“往杯里加冷水”等等。我鼓励他们用绘画的形式把猜想的办法记录下来,以便进行实验。
② 怎样证明热水变冷了:实验开始前,孩子们对自己的办法和别人的办法能否让热水变冷充满疑问,急于动手实验。这时,我提问:“怎样证明你的办法使热水变冷了呢?”有的幼儿说用手摸,有的说用嘴尝,也有的说看杯子上是不是有热气,用温度计插到水里测量......③ 怎样让热水冷得更快:热水变冷实验后,我又提出了新的问题:怎样让水冷得更快?孩子们通过交流、探索,反复实验,得到了多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