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兰芳学艺 》教学设计五篇范文

时间:2019-05-12 17:12:4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梅兰芳学艺 》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梅兰芳学艺 》教学设计》。

第一篇:《梅兰芳学艺 》教学设计

《梅兰芳学艺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课文通过梅兰芳小时候拜师学艺,苦练眼神,终于成为举世闻名的京剧大师的故事,说明勤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的不足。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抓住梅兰芳苦练前后的眼神的变化,充分展现了他苦练基本功的过程。

【教学要求】 1、德:使学生懂得勤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的不足,教育他们从小苦练基本功。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学会本课生字,认识1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教学重点、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明白勤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的不足。【教学准备】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

2、解题,介绍梅兰芳生平。3、学习词语:学艺

二、初读课文。1、自由练读课文。

要求标出自然段,画出生字词,找出难读的句子。2、检查生字掌握情况。(1)出示小黑板。(2)指名认读词语。(3)抽读生字卡片。3、试读课文。

(1)指名说说课文有几个自然段?(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4、教师范读。

5、填空,出示小黑板。

这篇课文讲的时梅兰芳小时候拜师(),苦练(三、作业:1、练读生字词。2、练习朗读课文。第二课时

一、复习

1、抽读生字卡片。2、指名朗读课文。

二、细读课文。1、细读第一自然段。(1)指名读课文。

(2)说说这一段告诉我们什么?(3)“不是唱戏的料子”是什么意思?(4)师傅为什么说梅兰芳不是唱戏的料子?(板书:不是料子)2、细读第三自然段。,终于成为世界闻名的())的故事。(1)指名读课文。

(2)这一段告诉我们什么?(3)理解:世界闻名、大师

(4)学过第一段和第三段,你有什么想法? 3、细读第二自然段。(1)自由轻声读课文。(2)初步理解句意。

这一段共有几句话?每句话告诉我们什么?(3)进一步理解句意。

在什么情况下,梅兰芳学艺的决心没有动摇?这说明什么? 梅兰芳是怎么做的?

梅兰芳为什么看空中的鸽子?看水底游动的鱼? “紧盯、注视”是什么意思?这里可以换成看吗? “常常”是什么意思?说明什么?

梅兰芳的眼睛渐渐灵活起来,好像会说话,这说明了什么? 4、再读第三自然段。(1)齐读课文。

(2)说说文中那个词语概括了第三段的意思。(3)指导朗读。

(4)“勤学苦练”、“终于”、“世界闻名”要重读。

三、指导背诵 1、齐读课文 2、看板书逐段背诵。

四、课堂练习

1、口头扩词 :神/决/底

2、口头填空: 梅兰芳常常()空中飞翔的鸽子,或者()水底游动的鱼儿。第三课时

一、复习检查

1、指名有感情朗读课文。2、指名逐段背诵课文。

二、教学生字词,指导书写。

1、教学“或”

出示“或”,认读。教学“戈”,戈字旁。2、出示“兰、者、注”

要求学生用熟字记忆生字。3、出示:底、脸、神 4、指导书写。

或、者、兰:要居中写,结构要匀称。练、注、神:左窄右宽。紧:上中下三部分要写紧凑。5、学生进行描红。

三、课堂练习。1、抄写词语: 2、组词:

三()

决()

者()

住()兰()

块()

都()

注()

资料:

(一)生平

梅兰芳(1894-1961),本名澜,又名鹤鸣,小名裙子、群子,字畹华,一字浣华,别署缀玉轩主人,艺名兰芳,祖籍江苏泰州。清光绪二十年九月二十日(1894年10月22日)出生于北京李铁拐斜街的梨园世家。1961年8月8日病逝于北京,终年68岁。他是我国现代杰出的京剧表演艺术家,也是一位受人尊敬的社会活动家。他把毕生的精力都献给了祖国的艺术事业,为祖国戏曲艺术的发展和国际文化交流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成为享誉中外的文化名人。

(二)苦读的幼年时代

梨园世家:梅兰芳的祖父梅巧玲, 是十九世纪著名的京剧演员,兼擅青衣花旦,被列为“同光十三绝”之一。父亲梅竹芬,也是一位多才多艺的京剧演员,可惜英年早逝。伯父梅雨田是一位出色的京剧器乐家,号称“六场通透”(即所有场面上的乐器都能拿起来伴奏),长期给谭鑫培伴奏。自幼受到的艺术熏陶,为梅兰芳在京剧艺术方面的开拓发展奠定了基础。

梅兰芳幼年的生活相当艰苦。他父母早逝,依靠伯父伴奏的收入来维持生活。8岁开始学艺,11岁登台演出。这期间他除了学青衣戏外,还学花旦戏、武功、昆曲等。同时还看戏,用心比较、琢磨前辈艺术家们的艺术精华。

除了演戏练功外,他的业余爱好十分广泛,特别喜欢养鸽子、养花和书法绘画,而这些爱好对他提高表演艺术起了很大作用。幼年的梅兰芳眼睛微微近视,有时还迎风流泪,眼珠余转也不灵活,因此每当黄昏时分,他让鸽子翱翔空中,让自己的眼睛随着鸽子转动,认真锻炼眼力。久而久之,双眼灵活自如,透亮传神。

他认为京剧的服装色彩、化装、脸谱、舞台装置都和美术的密切关系,最好自己能画。1913年至1914年两次赴沪演出,他与老画家吴昌硕结下了忘年之交,于是开始了绘画生活。先请王梦白教画。后向陈师曾、姚茫父学习画佛像,向齐白石、汤定之学习画草虫、松梅等。

梅兰芳对电影艺术的贡献也为人称道。早在1920年,就拍摄了无声舞台纪录片《春香闹学》和《天女散花》。

(三)博采众家,自建梅派

梅兰芳20岁时,已经是一位驰名京沪的京剧演员了。

1913年11月,梅兰芳第一次和王凤卿应邀去上海演出。上演了一二本《虹霓关》,开创了在同一剧目中一人演两个不同行当、不同扮相、不同演法的先例。“枪挑穆天王”轰动了大上海。

1914年秋冬,梅兰芳再次应邀赴上海演出,增加了《贵妃醉酒》等剧目,历时45天,场场爆满,盛况空前。曾以22万多张票,当选为“伶界大王”。

两次赴沪演出,是梅兰芳一生在戏剧方面发展的一个重要关键。他在艺坛上的地位明显得到巩固。

梅兰芳回到北京后,开始创作《一缕麻》等反对封建包办婚姻、揭露官场黑暗的时装新戏,对推动京剧艺术的革新和发展起了不小的作用。

不久,他又尝试排演了古装新戏,如《黛玉葬花》等,刻画了那些追求自由和幸福的妇女形象,创造出新的妇女装束和扮相,丰富了京剧舞台服装。这些取材于文学的古装新戏,为观众喜闻乐见。

1915年4月到1916年9月,梅兰芳编演了11出新戏,同时还整理和上演了许多传统戏,比如《宇宙锋》、《花木兰》、《考红》等。1921年,编写的《霸王别姬》,刻画了一个善良、有见识、富有感情而又坚贞不屈的的虞姬形象。此剧后来成为梅派保留剧目中比较优秀的一个。

他集京剧旦角艺术的大成,综合青衣、花旦、刀马旦的表演特点,创造出自己特有的表演形式和唱腔——梅派。后来被誉为京剧“四大名旦”之一。

(四)艺术使节

梅兰芳一生曾应邀出访10余次,他先后访问过日本、美国、苏联、英国、德国、意大利、埃及、印度、朝鲜等国。与许多艺术大师交流经验,并结下深厚的友谊。他是把京剧艺术介绍到国外的先驱者,为促进国际文化交流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1919年4、5月间,梅兰芳应邀赴日演出,这是中国京剧演员第一次出现在外国舞台上,受到热烈欢迎,日本剧评家高度评价了他的艺术造诣。

1924年10月,他第二次率国赴日本演出,获得了更大的成功。还将《廉锦枫》和《虹霓关》中的“对

枪”折成电影。从此声名远播世界许多国家。

同年,结识了印度大诗人泰戈尔,在北京开明戏院为其专演一场《洛神》。现在沿用下来的“川上之会”一场的布景,就是根据泰翁的意见设计的。

1926年10月,瑞典王储夫妇(后来的古斯塔六世)访华,要求观赏梅剧,梅兰芳在家中为他们演出了《琴挑》和《霸王别姬》中“舞剑”一场,从此双方结下深厚友谊。1957年夏,国际舞蹈协会授予梅兰芳一枚荣誉章,表彰他在艺术上的精深造诣。

1929年12月,梅兰芳率团24人,赴美国演出,历时半年之久。所到之处,均受到当地政府、各界人士,特别的文艺界的热烈欢迎和盛情接待。美国学术界也极为重视这次访问演出,南加利福尼亚大学和波摩拿学院授予他文学博士荣誉学位。一时间京剧艺术风靡了美国。美国电影界认为他的表演艺术对电影具有宝贵的参考价值,将他演的《刺虎》一拍摄成有声电影新闻片,这是第一部中国戏曲的有声电影。

1935年2月,苏联政府特派“北方号”专轮到上海迎接梅剧团访苏。在莫斯科和列宁格勒共演出8场,历时一个半月。在此期间,梅兰芳有幸结识了一批世界闻名的作家和戏剧家,如高尔基、小托尔斯泰、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等,还有正在苏联的英国作家肖伯纳、德国戏剧家布莱希特及皮斯卡特尔。

建国后,梅兰芳继续致力于保卫世界和平、促进文化交流的工作。

1952年12月,他出席了在维也纳如开的世界人民和平大会,回国途中,又经苏联莫斯科作短暂的访问和演出。

1952年春和1953年11月,两次率团赴朝鲜战场作慰问演出。

1956年,率中国京剧团到日本访问演出。

1957年,参加了中国劳动人民代表团赴苏联庆祝十月革命40周年。

(五)爱国志士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日本军国主义在我国东北阴谋筹建傀儡满洲国,曾多次派人请梅兰芳前去演戏,以示“庆祝”,他每次都严辞拒绝了。

1932年,梅兰芳全家迁居上海。为鼓舞人民抵抗日本侵略的斗志,梅兰芳与叶恭绰等一起编演了《抗金兵》。他又把《易鞋记》改编为《生死恨》演出。

抗日战争爆发后,梅兰芳身居沦陷区,不为敌伪的威胁利诱所屈服,毅然蓄须明志,8年不曾登台演出。由于长期停演,梅家经济陷入困境,他只好把北京的住宅卖掉。后来又靠卖画甚至典质度日。这段时间,他曾作“达摩面壁图”,上面题了双关的跋语:“穴居面壁,不畏魍魉;壁破飞去,一苇横江。”

1938年,梅兰芳蜇居香港。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香港很快沦陷了。当时梅兰芳未及撤离。一天,日军侵港司令酒井派人强行将梅接去,当时梅兰芳蓄须已久,酒井惊讶地问他为何留须,他回答说:“我是唱旦角的,年岁大了,扮相、嗓子都不如以前,应该退出舞台了。”酒井无奈,终于没有提出什么要求。又有一次,在酒井举行的茶会上,许多新闻记者想把梅兰芳和酒井握手的镜头抢拍下来,用作宣传。梅都机智地避开了。以后,日军几次请梅兰芳唱一出京剧,他又以牙痛为由回绝了。

1942年秋,大汉奸褚民谊突然来访,提出请梅兰芳轮回演出,以庆祝所谓“大东亚圣战”一周年纪念。梅立芳立刻拒绝了。日伪见软的不行,就出面胁迫,勒令梅兰芳必须参加演出,否则军法从事。后来在朋友献计下,请医生打了一针预防伤寒病针,顿时使体温升高到40度以上,经日军军医检查确是“病重”,才算作罢。

1945年8月8日,抗占胜利的消息一传出,梅兰芳高兴得当天就剃掉了唇髭。没出两个月,他就在上海美琪大戏院重登舞台了。那时,他已经52岁了。

梅兰芳

剧照《天女散花》 剧照《宇宙锋》

梅派优秀保留剧目之一

剧照《贵妃醉酒》 梅兰芳扮演天女

梅饰装疯的赵艳容

《霸王别姬》

梅饰杨贵妃

第二篇:梅兰芳学艺教学设计

14.梅兰芳学艺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⒈导入:从咱们扬州乘车向东走就可以到达一个地方,叫泰州,那里曾经出了一位名人,(出示梅兰芳的照片)你们认识他吗?

⒉(板书:梅兰芳)⑴指名读“芳”(教师纠正读音)⑵齐读 ⒊交流:对梅兰芳,你们知道多少呢?课前,老师让大家用多种方法去了解了,现在就请你们来交流,不光要说你知道了什么,还要说你是用什么方法知道的。小结:同学们课前动手又动脑,通过自己的努力了解了这么多,你们真了不起。⒋揭示课题,(板书:学艺)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梅兰芳小时侯的事,就是第十四课。⑴指名读课题 ⑵齐读 ⒌围绕课题质疑

师: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板书???)(学什么?怎么学?学的结果是什么?)

其实,这些问题的答案就藏在课文里,让我们先到课文中去找找吧!二.初读课文,读准读顺 ⒈自由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看看课后的生字表。⒉认读生字新词及长句子 ⑴出示绿色通道和生字表

提问:这些生字中,哪些是你在读课文之前认识的,是怎么认识的?

⑵把自己在读课文的过程中遇到的不认识或者难读的生字多读几遍,把它牢牢地记在脑子里。⑶指名读生字

⑷去掉拼音的生字新词还会读吗?(出示无拼音的字词)紧盯 或者 注视 灵活 拜师学艺 师傅 飞翔 鸽子 水底 勤学苦练 京剧

(开火车读、齐读)⑸你们能帮“活”找新朋友吗?(可以组词、成语、也可以在诗句中)⑹读长句子(出示“他常常……鱼儿”)

师:生字新词会读了,长句子会读吗?课文里有一个长句子,有很多生字,谁敢读?

① 指名读 要求:读准字音、注意停顿 ②齐读 ⑺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读课文

师:生字新词、长句子,我们都会读了,课文会读吗?你们可以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来读一读课文。边思考:哪些问题读懂了? ⒊检查自读情况

师: 要求:朗读课文的同学要做到把字音读正确,把句子读通顺,其他同学可以静静地听,也可以跟着默默地读,再想一想,哪些问题读懂了。(指名读)⒋解决第一个问题:学艺指学什么?(板书:京剧)⑴指名答 ⑵指名说说题目的意思

三、精读第三自然段

⒈提问:那么,梅兰芳学京剧的结果是什么呢?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第三自然段)

⒉默读第三自然段

提问:什么样的人能称为“京剧大师”?“世界闻名”说明了什么?

⒊再读第三自然段,画出一些词,说明他成为京剧大师特别不容易?(“勤学苦练” “终于”)⒋指名读。

⒌出示剧照 放录音

师:人们都说梅兰芳的扮相特别好看,想瞧瞧吗?他的唱功也很好,想听听吗? ⒍齐读第三自然段

师:正因为梅兰芳的勤学苦练,他的扮相、唱功都得到人们的赞赏,让我们用赞美、敬佩的语气读一读第三自然段。⒎背诵第三自然段

质疑:黑板上还有一个问号,是什么问题呢?“梅兰芳是如何学艺的”,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

四、学习生字“紧”“或”“灵” ⒈出示“紧”“或”“灵” 再次认读

⒉看书后笔顺字帖,边看边书空 要求:注意每个字的笔顺,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⒊学习新的部首:系字底 横山头

4.学习“或”的笔顺 师板书,学生观察。提问:写这个字的时候在笔顺方面应注意什么?

5.再描书后生字,描红时体会哪个字最难写?写时注意什么?

五、布置作业

第三篇:梅兰芳学艺教学设计

梅兰芳学艺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讲的是梅兰芳小时候拜师学艺,经过勤学苦练。终于成为举世闻名的京剧大师的故事,说明勤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的不足。全文共三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写梅兰芳小时候学艺时,师傅说他眼睛没有神,不是唱戏的料。第二自然段写梅兰芳没有泄气,坚持苦练,使眼睛变得会说话,第三自然段写梅兰芳终于成了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课文采用对比的手法,生动地说明了梅兰芳的成功是勤学苦练的结果。学情分析:

现在的学生对梅兰芳比较陌生,可让学生先听一听京剧,出示梅兰芳图像与人名,让学生与梅兰芳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在指导学生初读时,要让学生读好儿化音和轻声、文中的长句。在指导学生精读时,可先引导学生观察插图,反复朗读,抓住重点词语来理解梅兰芳是怎样勤学苦练的。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认识1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终于”说话。

3、品味、赏析语言文字,感受梅兰芳的勤学苦练,懂得勤能补拙的道理,使学生懂得勤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的不足,教育他们从小苦练基本功。

教学重点、难点:

1、掌握本课生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明白勤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的不足。

课前准备:生字卡片、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题,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学会本课生字,认识1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正确、美观地书写“兰、芳、紧、或”。

3、学习第一自然段,感受梅兰芳学京剧时先天条件的不足。

教学重、难点: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识字、写字。课前准备:

课件、生字卡片

一、谈话导入,初识梅兰芳 1.揭示京剧 小朋友,我们中国是一个戏剧大国,戏剧的品种有很多,你们知道有哪些吗?其中京剧是我国的国粹,让我们来听一听吧!(播放京剧录音。)2.初识梅兰芳

说起京剧,人们都会情不自禁地想起一位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他的表演不但中国人喜欢,连外国观众看了都连连称赞,他就是梅兰芳。(出示:梅兰芳)谁来读读这个名字?(强调“兰”“芳”的读音。)

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板书课题,指导“兰” “芳”的写法。通过你的预习,说说梅兰芳是个什么样的人?

简介:梅兰芳是江苏人,他在舞台上表演了很多角色,特别是他男扮女装的表演人们最喜欢,比如《贵妃醉酒》中的杨贵妃,《霸王别姬》中的虞姬等。(出示:梅兰芳剧照)

今天,我们就来看看梅兰芳小时候是怎样学艺的。(板书:学艺)你们知道她学的是什么吗?(京剧)

3、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自由练读课文。

要求标出自然段,画出生字词,找出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体会应该停顿的地方,做上记号。2、检查读书情况。

(1)出示小黑板,检查词语朗读情况。

拜师学艺 唱戏的料子 没有动摇 飞翔的鸽子 没有神儿 勤学苦练 世界闻名 游动的鱼儿 紧盯 注视(2)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A 指名分节朗读,评议,正音。B 男女生分节朗读。C 齐读课文。3、填空,出示课件。

这篇课文讲的是梅兰芳小时候拜师(),苦练(),终于成为世界闻名的()的故事。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

1、请小朋友把书打开,轻轻读一读第一小节,边读边想:他遇到了什么困难?(交流出示:师傅说他的眼睛没有神儿,不是唱戏的料子。)

2、什么叫“眼睛没有神儿”呢?(眼睛不灵活、没有精神、没有神采)

3、是呀,梅兰芳的师傅是一个唱戏的行家,他告诉梅兰芳要当好京剧演员,不光嗓子好、身体棒、眼睛还要有神,(出示图)可你们看,梅兰芳小时候眼睛有点近视,眼皮总是下垂,眼珠转动不大灵活,有时还会迎风流泪,不具备唱好京戏的条件,所以师傅说他的-——(引读:他的眼睛没有神,不是唱戏的料子。)“料子”原来是指做衣服用的衣料,在这里,“唱戏的料子”是指衣料吗? 那是 “唱戏的料子”是指什么?(适合唱戏的人才)

那“不是唱戏的料子”意思是说梅兰芳---(不具备唱戏的好的条件,不可能学好唱戏)

5、读懂了师傅的话,你能把这句话补充完整吗?

(出示:)师傅说梅兰芳不是________________,是因为_______________。(或:因为梅兰芳________________,所以师傅说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说的真好,让我们一起读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7、师傅说梅兰芳的眼睛没有神儿,不是唱戏的料子,他放弃了吗?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四、自主识字,指导书写 1.出示本课生字,重点指导。

或:注意笔顺,斜钩是关键笔画,要舒展。

紧:上下结构,认识新偏旁“绞丝底”,紧字笔画较多,写时注意紧凑,上半部分要写得宽扁些。

教师范写,学生在习字册上描一个写一个。

五、作业 : 1、练读生字词。2、练习朗读课文。

六、板书:

14、梅兰芳学艺

没有神儿

不是料子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关键词、句的意思,并能展开合理的想象。

2、懂得勤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的不足,立志从小练好基本功。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从“苦练眼神”一事中体会梅兰芳不怕困难、勤学苦练的精神。

2、第二自然段是全文的重点段,这段中的重点句是“他常常紧盯空中飞翔的鸽子,或者注视水底游动的鱼儿。”这句话是讲梅兰芳持之以恒地练眼神,不怕吃苦。

教学难点:使学生明白勤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不足的道理。

课前准备:生字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读通了课文,学会了生字,学习了课文的第一自然段。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梅兰芳学艺的故事。齐读课题。

2、学习课文之前,我们先来听写一下词语。

紧盯

注视

灵活

苦练

3、默写展评,将一二名同学的听写本放到投影仪上展示,师生共同点评。指导“紧”字的写法,生在本子上写两个。

4、对照大屏幕,同位互相批改,全对的,打上一颗“☆”,写的好的再打上一颗“☆”,如果有错字,就在下面订正一遍。5、统计结果,得五角星的举手,师表扬。

二、精读领悟: 1、回忆内容:

(1)师提问: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你对梅兰芳有哪些了解呢?

学生自由发言“梅兰芳是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梅兰芳小时候眼睛没有神儿”

师:我们知道,小时候梅兰芳去拜师学艺,师傅说他——(引读),可后来他却成了——(引读)(板书:不是料子)

(2)梅兰芳是怎样成为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的呢?请小朋友打开课本,自由地读一读课文,找一找,文中有一个词最能回答我们这个问题,找到的小朋友就拿起笔,圈出来。

勤学苦练(板书:勤学苦练)

(3)知道“勤学苦练”是什么意思吗!(勤奋、认真学习,辛苦训练。)

2、精读第二自然段

(1)再读课文,你从文中哪些语句读出了梅兰芳的勤学苦练。

预设一:紧盯、注视

一读:A.找出词语

提问:你从这句话中哪些词语,读出了梅兰芳的勤学苦练。(紧盯 注视)你是怎么理解这两个词的。(都有看的意思, 他在看鸽子、游鱼的时候眼睛一动不动)指导朗读。

二读:B.联系生活

师:生活中,你有没有紧盯过什么?(地上爬行的蚂蚁,蜜蜂采蜜,魔术师表演精彩的电视节目)

师:可盯的时间一长,小眼睛就会——(累,疼,困)带着这种感觉读一读。

三读:C.现场体验

师:小朋友,有没有兴趣像梅兰芳那样练练眼神?我们只练一分钟,当屏幕中的秒针出现时,要紧盯着,注视着,不准眨眼!

师:现在,说说你的感受。(眼睛酸、疼、痛、难受、眼泪都快下了、受不了、吃不消……)

师:一分钟你就受不了,梅兰芳会怎么样呢,谁愿意带着这种感受来读出他的勤学苦练。

生读。

预设二:常常

一读;A.找出词语

师:小朋友,再读读这句话,还能从哪个词中感受到梅兰芳的勤学苦练呢?(常常)

师:从常常中你读出了什么?(梅兰芳经常是这样做的。)

师:带上你的感受读一读。生读师评价。

二读:B.设置说话的语境(填空式)

师:小朋友我们想象一下,梅兰芳会在什么时候练眼神呢?(播放课件)想象一下,试着用这样的句式说一说。

当(天刚亮,别人还在睡觉)的时候,他常常紧盯空中飞翔…… 当(小伙伴们都出去玩)的时候,他常常紧盯空中飞翔……

当(天气非常热)的时候,他常常紧盯空中飞翔……

当(天气非常冷)的时候,他常常紧盯空中飞翔……

……

师:梅兰芳时时刻刻都在想着练眼神。谁能带着这种感受读出梅兰芳的勤学苦练。

生读,师点评。

三、诵读第二自然段

一读:

师:日子一长,他的——(引读),人们都说——(引读)

师:梅兰芳靠着勤学苦练弥补了自己的不足。谁愿意带着这种感受来读一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生读。

二读:眼神

师:小朋友,你们想不想看看梅兰芳那双会说话的眼睛?(欣赏图片)看着梅兰芳,看着他那双会说话的眼睛。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呢?老师给你开个头:梅兰芳先生,我想对你说--------------。自己先轻声说一说,准备准备。指名说,指导朗读第二自然段。

师:正是因为梅兰芳的勤学苦练,才有了今天这样的成就。带着这种感受一齐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能不看书的小朋友就不要看书了。生齐读(背)。

四、学习第三自然段

1、“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勤学苦练,梅兰芳终于成为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

2、谁来说说“世界闻名”是什么意思啊?

全世界的人都听说他的名声,可见他的名气多大啊!你能响亮的来读读这个词语吗?

3、梅兰芳男扮女装的风格和表演艺术打动了中国,也打动了世界。不仅我们中国人民喜欢他,连很多外国人都喜欢他。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大师的风采。(欣赏图片)

4、梅兰芳成了世界上非常有名的京剧大师。

什么样的人可以叫“大师”?(就是在一个方面很有本事,又受人尊敬的人)所以,“京剧大师”就是说-----在京剧方面很有本事的人。指名说还有哪方面很厉害,很有本事的人也可以称为大师(书法大师、国画大师、音乐大师、大律师、建筑大师)

5、梅兰芳成为大师容易吗?你从哪个词读懂的?

(终于)在学习和生活中,一定有好不容易才做成的事,跟大家说说,用上“终于”。

6、同学们,让我们带着深深的敬意来读这段话!过勤学苦练——

同学们,让我们高声赞扬这位伟大的京剧大师!经过勤学苦练——(板书: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

五、总结:

1、小朋友,梅兰芳开始学唱京剧时,眼睛没有神,这是先天的不足,但他通过后天的努力,勤学苦练,终于成为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这就叫“勤能补拙”。

2、还有三个词“笨鸟先飞,奋起直追,人一己百”也告诉我们,也许我们一开始有些地方不如别人,但只要下定决心,迎头赶上,付出比别人多出许多的努力,“奋起直追”就一定能练出过硬的本领,取得成功。一齐来读词语。

3、请你记住这样一句话:天才出于勤奋。老师希望大家也相梅兰芳那样勤学苦练,苦练基本功,今后才能有更大的作为!

六、作业

1.朗读课文,练习背诵课文。

2.课后收集古今中外著名人物勤学苦练成才的事例,丰富自己的知识。

七、板书设计:

14、梅兰芳学艺

不是料子

勤学苦练

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

教学反思: 本节课思路清晰,我依次选用抓重点词朗读每小节,读中体会,以读促思,体会梅兰芳的勤奋刻苦。

教学第一小节时,我抓住“没有神儿”“料子”两个词语让学生体会梅兰芳学唱京剧先天条件的不足,同时进行说话训练“师傅说梅兰芳不是________________,是因为_______________。(或:因为梅兰芳________________,所以师傅说_____________________。)”,更一步体会梅兰芳天资不足,连老师都对他没有信心。

“勤学苦练”一词是全文的关键词,我紧扣这一词语设计教学。通过朗读第二小节来感受他的勤学苦练,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终于成为一代京剧大师也就水到渠成。在教学第二小节的过程中,我抓住“他常常紧盯空中飞翔的鸽子,或者注视水底游动的鱼儿”一句进行朗读,紧扣重点词“紧盯”“ 注视”“ 常常”来理解。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紧盯”“ 注视”,我先让学生比较这两个词,明白词语意思,接着让学生进行角色体验,虽然只有短短一分钟,可学生仍感眼睛酸涩。紧接着,我创设情境,想象一下,试着用这样的句式说一说:“当(天刚亮,别人还在睡觉)的时候,他常常紧盯空中飞翔……

当(小伙伴们都出去玩)的时候,他常常紧盯空中飞翔……

当(天气非常热)的时候,他常常紧盯空中飞翔……

当(天气非常冷)的时候,他常常紧盯空中飞翔…… ” 感受梅兰芳的坚持。

在课文学完后,我相机出示了“勤能补拙、笨鸟先飞、人一己百、奋起直追”这四个成语,学生对课文意义有了更深的理解,巩固了学生在后面的练习中学习成语。整堂课的教学很流畅,细节也处理得较好。不足之处:

一、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训练不足。

在学生理解课文之后,应该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感受读一读,练习有感情地朗读。由于时间关系,第二、三自然段读得不够。应通过朗读深化学生的理解,所以应该加强读的训练。尤其是全文学完之后,应该让学生带着对梅兰芳的理解,和对其优秀品质的感受读一遍全文,课文在学生心中的整体感会更强。

二、在课堂上教师应该具有教学的机智

比如说在让学生进行学习梅兰芳的眼睛会说话了这一部分时经过老师的引导,学生还不能充分地把眼睛会说话了,准确地表演出来,这时教师应该抓住这个很好的时机进一步深入地体会文本。这时可引导学生说说看,大家经过努力怎么眼睛还不会说话了,可见眼睛会说话,不是一朝一夕所能练成的,因此从这里我们可以知道梅兰芳在练眼神时用了很大的功夫。这是多好的机会,但由于教师的教育机智不够灵敏,失去了很好地机会。

第四篇:梅兰芳学艺教学设计

梅兰芳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仔细品读课文,背诵课文。

2、明白梅兰芳是如何刻苦学艺的。

3、激发学生对京剧的喜爱。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读了学习了《梅兰芳学艺》,你能说一说梅兰芳是一个怎样的人?(京剧大师)。

二、精读感悟、1、学习第三自然段。1)理解大师 京剧演得很好,并且受到大家的喜爱和尊重,这样的人就能被称为——京剧大师。

梅兰芳被称为大师,梅兰芳创造了独具特色的梅派艺术。理解世界闻名。

全世界都知道,中国和外国的人都知道梅兰芳京剧唱的好。2)设置疑问悬念:

可梅兰芳一开始学艺时,师傅却认为他的眼睛——,不是——(引读第一自然段 板书 不是料子)

他是怎样从“不是唱戏的料子”成为“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的呢?(板书 ?)第三自然段中有一个词直接告诉我们了,你能把它给找出来吗?

(3)交流(板书 勤学苦练)

(4)指导朗读:读好“勤学苦练”告诉大家梅兰芳是如何成为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的。

2、学习第二自然段:

(1)请你自由读第二自然段,并用波浪线画出最能表现梅兰芳勤学苦练的句子。(2)交流第二自然段的句子。相机理解“紧盯”和“注视”

(你能说说这两个词语的意思吗?)认真的看,眼睛一下也不眨的看。我们知道了词的意思,我们来学着写一写这两个词。紧——你知道他的部首是什么吗?(绞丝底)

我们来亲身体验一下,紧盯空中飞翔的鸽子和长时间注视水底游动的鱼儿,眼睛会有什么感觉?

(按)(1)请小朋友紧盯空中飞翔的鸽子,可以盯住其中一只,目光随着它的飞翔而移动,但头不要动。老师注意到好多小朋友的眼珠都在不停地转动,就要这样。

(按)(2)再请小朋友注视——要注意力非常集中地看,目光随着鱼儿的游动而移动,眼睛一眨也不能眨。

(3)说说你的眼睛觉得怎么样啊?(交流)

我们只紧盯、注视了这么一会,眼睛就受不了了,而梅兰芳是常常这样去做,“日子一长”(按)你知道他练了多长时间吗?老师从网上查到的资料中得知,他练了整整十年,梅兰芳每天早晨起来放飞鸽子,目光紧盯鸽子渐渐远去,十年间从没停止过,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哪!他的双眼渐渐——,人们都说,梅兰芳的眼睛——

孩子们咱们之看了短短的两分钟,我们就感觉到自己的眼睛很不舒服了,可是你知道,梅兰芳每天早晨都要分批放飞成百只鸽子,紧盯着他们消失在空中。而且这一注视就是整整十年,十年间从未中止过,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日子一长,人们都说梅兰芳的眼睛会说话了。

什么是眼睛会说话了?

哪位同学用眼睛来说说话,你很生气,你很开心,你上课在走神,看来大家的眼睛都会说话,现在老师请大家欣赏一下梅兰芳的眼睛是如何说话的。请你用自己的朗读来表现一下梅兰芳的勤学苦练。(4)引读第二自然段。

3、经过勤学苦练,昔日的“不是唱戏的料子”的梅兰芳,今日竟成为“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对此,你有什么想法?赶紧把他写下来吧?(1)用一句话来夸一夸梅兰芳。(写话)(2)交流。

5.想得好,说得好,小组合作得也很好。小朋友,梅兰芳开始学唱京剧时,眼睛没有神,这是先天的不足,但他通过后天的努力,勤学苦练,终于成为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这就叫(按)“勤能补拙”。读两遍。这还有两个词(按)“笨鸟先飞、人一己百”也告诉我们,也许我们一开始有些地方不如别人,但只要下定决心,付出比别人多出许多的努力,(按)“奋起直追”就一定能练出过硬的本领,取得成功。一齐来读一遍。

6.现在让我们再来读读整篇课文,老师相信你们肯定会比一开始读得好,先自己练一练。

7、学生展示。

愿小朋友向梅兰芳学习,从小苦练各种本领,长大成为京剧大师、书法大师、国画大师、音乐大师、大律师、大建筑师、特级教师等等,成为祖国需要的有用人才!作业超市:

1、读读背背四字词语。(略)

2、收集梅兰芳苦练基本功的事例

3、用多种方法、多种途径去收集古今中外名人勤学苦练成才的故事。

第五篇:梅兰芳学艺教学设计

《梅兰芳学艺》教学设计 聚源路西校区

付卫平

【教学目标】

1.通过老师引导、互相交流、反复诵读、加动作表演等方式,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会用“终于”说话。

2.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关键词、句的意思,并能展开合理的想象。3.懂得勤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的不足,立志从小练好基本功。4.学写“注、视、灵、活”四个生字。【教学重点】

1.从“苦练眼神”一事中体会梅兰芳不怕困难、勤学苦练的精神。

2.第二自然段是全文的重点段,这段中的重点句是“他常常紧盯空中飞翔的鸽子,或者注视水底游动的鱼儿。”这句话是讲梅兰芳持之以恒地练眼神,不怕吃苦。

【教学难点】

理解“梅兰芳的眼睛会说话了”。

【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14课《梅兰芳学艺》,(齐读课题)上一节课我们已熟读了课文,还认识了好多词语宝宝,下面老师来检查一下大家还记得他们吗?快喊出他们的名字吧

出示词语:

紧盯

飞翔

世界闻名

或者

注视

灵活

水底

师傅

勤学苦练

拜师学艺

京剧大师

(1)生自读

(2)指生读(3)齐读

(4)开火车读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梅兰芳是个怎样的人呢?能不能用上面的词语来说说你对梅兰芳的认识。(引出 世界闻名

板书

京剧大师)

3.什么叫世界闻名?(就是在世界上都很有名气。)

是啊,梅兰芳不仅在中国演出,而且曾经被许多国家邀请,曾到过美国、苏联等国家演出。(出示梅兰芳演出剧照)

▲(指向

京剧大师)

▲你觉得梅兰芳为什么被称为京剧大师呢?(小结:梅兰芳在京剧方面有很深造诣而且品质高尚,所以被称为京剧大师)

二、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过渡:可就是这样一位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小时候去拜师学艺却遇到了困难,师傅竟然说——他的眼睛没有神儿,不是唱戏的料子。(板书:不是料子)

2.为什么本来不是唱戏的料子的梅兰芳却成了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呢?你们愿意帮老师解决这个问题吗?不要着急。请大家打开课本,自由读读课文,看哪些词句告诉了我们答案。画好了用你的坐姿来告诉我。注意读书姿势的同学,付老师更喜欢。

3.生自由读,画出有关的语句。

4.哪位同学愿意帮助我?为什么本来不是唱戏的料子的梅兰芳却成了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呢?(相机板书:勤学苦练)还有谁画出是句子?

生:他常常紧盯着空中飞翔的鸽子,或者注视水底游动的鱼儿。(出示句子)

5.和他画的一样的举手(举手)你们太会学习了。不愧为我的老师。课本上的插图就是与这句话想照应的,(出示插图)我们看小梅兰芳正在干什么?(看鸽子)(1)他这时候可能在想什么呢?

他在想勤学苦练一定能实现梦想。

(2)一起读。在这个句子中,有两个意思相近的词,你发现了吗?

(出示:紧盯

注视)(3)紧盯、注视可不是一般的看,怎样的看才是紧盯和注视?(聚精会神

一点都不动)(4)想体会一下吗?(出示跳跃的彩点)把它们当成飞翔的鸽子。说说你的感觉。(看不过来)

师:时间再长呢?(眼都花了

头都晕了)师:一会儿,我们就这样了。可梅兰芳只是看一会儿吗?(常常)

(5)不管是严寒还是酷暑,他都这样练着。你们能读出来吗?

学生练

指名读

集体读

(6)像这样“不怕苦”的练习就叫勤学苦练。(板书

勤学苦练)

6.引读:就是这样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日子一长,他的双眼渐渐灵活起来。人们都说,梅兰芳的眼睛会说话了。(出示句子)

(1)你的眼睛会说话吗?下面老师请两位同学上台,不能开口,只能靠眼睛说话。用眼睛告诉大家,这时你很高兴。再用眼睛告诉大家,你这时很恼火。

(2)刚才两位同学靠明亮的眼睛来说话,梅兰芳的眼睛比我们更厉害,他能把所有的心情表演出来,让他的眼睛来跟观众交流。

本来师傅说梅兰芳的眼睛没有神儿,现在他的会说话了。如果你是梅兰芳,听到大家的夸奖,你会是什么心情呢?(激动

高兴)

(3)你能读出你的高兴和激动吗?

生练读,指生读,集体读

7.读得多好听啊。第二段的长句子都读得很好了。现在将第二自然段连起来读一读吧。

学生练

学生读

8.看来,读书不成问题了。一些词语宝宝和我们玩起了捉迷藏,藏起来了。你还能把这些句子补充完整吗?

学生练

指生。

9.太了不起了!现在什么都不看你会背出这段话吗?我给你一个让听课老师记住你的机会。请起立——

集体背诵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1.引读——经过勤学苦练,梅兰芳终于成为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出示句子)

2.梅兰芳成为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也许有好多人羡慕他,可他成为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又是多么的不容易啊!这句话中哪个词告诉我们他的不容易?

是呀,梅兰芳成为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不光是苦练眼神,还要练台步、手势、身段、唱腔、化妆等。据有关资料介绍:(出示)

他种了五颜六色的牵牛花天天欣赏,来练习配衣服、头饰的颜色,为了演好民族女英雄梁红玉,他反复研究梁红玉的击鼓动作。他把大腿当作鼓,两手在腿上不停地敲打,竟把大腿都敲打红肿了。

3.看到这些,你想对梅兰芳先生说什么?

梅兰芳先生,你真刻苦!

你真努力!

4.老师感受到了你们对梅兰芳先生深深的敬佩之情。让我们竖起大姆指来读一读。生齐读第三自然段。

5.从不会到学会。从不可能到可能。我们每个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和同桌说说自己的经历。说的时候一定要用上“终于”这个词。(经过勤学苦练,我终于把画画好了。经过勤学苦练,我终于把这首曲子弹好了。

四、全文总结。

1.是呀,不管做什么事,只要我们勤学苦练,付出努力,就一定能成功!付老师希望大家也像梅兰芳那样勤学苦练,苦练我们的基本功!下面就让我们来练练写字的基本功吧!

五、学习生字:注 视

灵 活 1.观察字形:你发现了什么。

2.交流生字的识记方法。

3.指导书写,学生描红,临写。

六、作业。

古今中外著名人物勤学苦练成才的例子有很多,比如以前我们学过的《怀素写字》《他得的红圈圈最多》都是经过勤学苦练取得成功的故事。今天老师再推荐这样的两个故事《凿壁偷光》《囊萤映雪》,请你利用课外时间再去了解一些。

七、板书设计:

14.梅兰芳学艺

不是料子→勤学苦练→京剧大师

第一课时

一、欣赏京剧选段,揭示课题,解题。

认读兰和芳字,理解“学艺”只学唱京戏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三、交流读书情况,初知课文大意。

四、认读生词,学习生字。第三课时

一、听写生字。

二、背诵课文。

三、交流收集的名人苦练成才的故事。

下载《梅兰芳学艺 》教学设计五篇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梅兰芳学艺 》教学设计五篇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梅兰芳学艺》教学设计

    14、《梅兰芳学艺》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梅兰芳学艺》课文讲的是梅兰芳小时候拜师学艺,经过勤学苦练,终于成为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的故事,说明勤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的不足。全文......

    梅兰芳学艺教学设计

    《梅兰芳学艺》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关键词、句的意思,并能展开合理的想象。 3、懂得勤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

    梅兰芳学艺教学设计

    [ 梅兰芳学艺(第二课时) 设计理念: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懂得勤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的不足,教育他们从小苦练基本功。 2、学习生字“灵、芳”,指导书写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

    《梅兰芳学艺》教学设计

    《梅兰芳学艺》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关键词、句的意思,并能展开合理的想象。 2、懂得勤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的不足,立志从小练好基本功。 教学过程......

    梅兰芳学艺教学设计

    14《梅兰芳学艺》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会用“终于”说话。 2. 懂得勤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的不足,教育学生从小苦练基本功。 教......

    《梅兰芳学艺》教学设计

    《梅兰芳学艺》教学设计 《梅兰芳学艺》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懂得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的不足,教育学生从小苦练基本功。3、会用"终于"说一......

    《梅兰芳学艺》教学设计

    《梅兰芳学艺》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懂得 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的不足,教育学生从不苦练基本功。、 4、会用„终于‟说一句话。 教学......

    梅兰芳学艺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会用“终于”说话。 2. 懂得勤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的不足,教育学生从小苦练基本功。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情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