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质量单位克和千克的认识练习题
卫子镇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系列练习题
克和千克的认识练习题题型
一、单位换算:记准:1千克=1000克
()克=1千克
6千克=()克
5000克=()千克
9千克=()克
1千克=()克
8000克=()千克
52千克-28千克=()千克
8700千克=()千克()克
8千克-5()=3000克
1千克—600克=()克
1200克+800克=()克=()千克。
二、填上合适的重量单位 记准:一个二分币大约1克,两袋盐大约1千克,再去比较填单位。
一个梨重150()一个南瓜重4()一枚2分硬币约重1()一个排球重450()一袋方便面重()小明体重约30()一个鸡蛋重大约70()一个西瓜约重5()小红重32()。一块糖约重5()一头山羊约重()小刚身高135()。一瓶矿泉水约重()一碗米饭大约重100()一瓶墨水重100()1千克鸡蛋大约有()个 你的体重大约是()一袋盐重500();
体重35()
重100()
一个大
重8()
的价钱是45()
三、连线
① 一位二年级学生的体重
② 一袋味精
③ 一个五角硬币
④ 爸爸的体重
70千克
30千克
2克
100克
四、比较大小
第二篇:《克千克吨的认识》练习题
《吨、千克、克》测试题
一、填空
60毫米=()厘米
2吨=()千克
8米=()分米
5000克=()千克
3千克=()克
7千米=()米
400厘米=()米
6000千克=()吨
8吨50千克=()千克
3吨500千克=()千克
3085千克=()千克()克
1吨-320千克=()千克
480克+520克=()克=()千克
4千克7克=()克
7008千克=()吨()千克
1米-54厘米=()厘米
830克+170克=()克=()千克
20张纸叠起来厚1毫米,100张叠起来厚()毫米.
二、按照要求排序
700克
1千克
500克
4千克
6克(从大到小)
504克
504千克
5千克
5克
500千克
(从大到小)
6800千克
6吨80千克
4000克
3千克
(从大到小)
三、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内
1.1小袋水饺粉重5().
①克
②千克
③吨
2.数学课本的宽是145().
①毫米
②厘米
③分米
3.黄河牌汽车的载重量是7().
①克
②千克
③吨
4.武汉长江大桥比南京长江大桥短5102(). ①分米
②米
③千米
5.一个鸡蛋约重70().
①吨
②千克
③克
6.一支钢笔长14().
①分米
②厘米
③毫米
7.4千克()4千米.
①=
②<
③不能比较
8.两层楼之间有22个台阶,每个台阶的高度是15厘米,从一楼到四楼升高了(). ①1320米
②990厘米
③1320厘米
四、判断,在()内对的打“√”,错的打“×”. 1.赵亮家的客厅长5分米。.
()
2.一汽车的载重量是8千克。
()
3.一块菜地长48千米。
()
4.一袋面粉重45吨。
()
5.小玲体重是31千克。
()
6.1小瓶墨水重100千克。
()
第三篇:克、千克、吨的认识练习题
克、千克、吨的认识的练习题
1、填一填
2千克300克=()克
5千克25克=()克
3900克=()千克()克
6060克=()千克()克
3吨400千克=()千克
2吨11千克 =()千克
5200千克—200千克=()吨
2、比较大小
16吨()16千克
2600千克()4吨
500克()5吨 7000千克()6吨
9千克()9吨
1020千克()1吨 2500千克()3吨
999千克()1吨
15000千克()15吨
50千克()5000克
3.比一比:
5吨()4096千克
7吨()7000千克
8000千克()8千克
4吨()5001千克
9000千克()9吨
3000千克()3000克
4.在()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一块橡皮重10()
一根香蕉重50()
一头大象重1()
一堆水果重2000()
一只小鸡重2()
一条轮船重200()一袋洗衣粉重450()
一袋牛奶重240()
5.单位换算
5吨=()千克
4000千克=()吨
6千克=()克
()t =7000 kg
kg=()g
9000 kg=()t
10000 g =()kg
7009 g=()kg()g
6.填空
1、一袋红糖重500克,()袋这种红塘正好是1千克。、比
78吨多135吨的是()吨。3、150千克比200千克少()千克。
4、一袋面粉重25千克,()袋面粉重正好是1吨。
5、比1吨少12千克的是()千克。
6、一头大象重4吨,是()千克。如果1头牛重500千克,那么这
头大象相当于()头牛的体重。
7、解决问题
(1)一头大象重4吨,一头牛重300千克,一头大象比一头牛重多少千克?
(2)有2吨大米,第一天卖出380千克,第二天卖出620千克,还剩多少千克?合多少吨?
(3)果园里收了120千克苹果和8筐梨,每筐梨重40千克。一辆汽车最多能装500千克,这些水果能一次运走吗?
第四篇:认识克和千克
《认识克和千克》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冀教版二年级下册第83—85页
教学分析:千克和克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是个全新的质量单位。在教学时,注意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为基础,结合小学生心理特点和年龄特点,给学生测量实际物体的机会,在教学设计中通过猜一猜、掂一掂、比一比、拎一拎、称一称等实际活动,让学生看一看、说一说、做一做,强调多种感官的参与,使学生从不同角度建立1千克和1克的表象,知道1千克=1000克,并让学生在估测中不断修正自己的估测结果。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事物,经历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的过程,初步建立1千克和1克的概念;
2.掌握用秤称物品质量的方法,会选择适当的单位表示常见物品的质量。知道1千克=1000克;
3.感受质量单位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让学生体验1克和1千克
教学难点: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选择合适的单位表示物体的轻重。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台称、几个一千克的物体。
(学生)四人一组。每组50枚硬币,500克的精盐两袋,5—7个雪梨,1架以千克为单位的台秤,1架以克为单位的台秤,100克的小食品(豌豆脆),3种大小不同的糖果各1千克。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出课题
1.玩过跷跷板吗?如果老师和小朋友一起玩,你认为我们的位置怎样?为什么呢?
2.老师和小朋友有轻有重,物品也有轻有重。一袋精盐和一袋豌豆脆那个重呢?
(一手托精盐一手托豌豆脆,掂一掂,把你的感受说出来)
3.我们身边的物体都有质量,要想准确地知道他们的质量是多少,怎么办? 4.认识生活中常见的秤(课件出示各种秤并简单介绍)
5.知道了物体的质量,就要表示出来,你知道生活中的质量单位吗?(引出课题:千克和克,并用字母表示)
二、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克和千克这两个质量单位。
三、自主探索
(一)充分感知1千克 1.教给工具:
认识以千克为单位的台秤,教给学生使用方法。2.感知1千克
掂一掂——给学生两袋精盐,在手上掂一掂。
称一称——让学生称两袋精盐的质量,认真观察指针变化,记住他们的质量。3.理解1千克
(1)提出活动要求:估计1千克雪梨有几个;用台秤称出1千克雪梨,装在袋子里;拎一拎,感受一下,再数一数有多少个。(2)组织学生活动(3)汇报活动过程 4.这些物品是1千克吗?
(6个西红柿,一个文具盒,一盒粉笔„„)5.感受几千克
拎一拎自己的书包,大约是几千克?再称一称,是几千克?
(二)充分感知1克 1.教给工具
认识以克为单位的台秤,教给学生使用方法。2.感知1克
让学生把一枚二分硬币放在手上,闭上眼睛轻轻的掂一掂,说说有什么感觉; 让学生称一枚二分硬币,观察指针变化;(没什么变化,为什么?)让学生秤50枚硬币,观察指针有什么变化?(50克)问学生1枚硬币多少克?(1克)3.感受几克
先掂一掂一个作业本,估计有几克,再称一称。
(三)明确千克和克的关系
1.一手托两袋盐,一手托一枚二分硬币,掂一掂,感受一下。2.掂一掂,猜一猜,一袋豌豆脆有多重。称一称(100克)
3.把十袋豌豆脆放在袋子算一算有多少克?(1000克)放在以千克为单位的台秤上称一称多少千克。(1千克)你知道1千克里有多少克吗?(板书 1千克=1000克 1000克=1千克)4.读一读
5.4个雪梨大约是1千克,那么多少块糖果是1千克呢? 放在称上称一称、估一估、数一数。
6.质疑:为什么有的同学说1千克糖果有120块,有的同学说1千克糖果有80块呢?
(四)专项训练:练一练1、2题
四、综合训练
1.填上合适的质量单位(1)一块橡皮约重20()(2)一个足球约重1()2.改错:乐乐的数学日记
今天是六一儿童节,我真高兴,早早地起床,我拿着重100千克的牙刷开始刷牙,我又接了2千克的水洗脸。妈妈已经为我准备了250克重的牛奶和一个重150千克的汉堡包,我快速地吃完饭,拿上重1克的书包去上学。在上学路上,我遇到我们班的“大块头”,他体重有50多克呢!
五、小结:谈谈你有什么收获?
六、授后反思:
《克和千克》的教学看似简单,其实难以把握,主要是虽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对质量的概念有了感性的认识,建立了初步的质量观。学生在生活中都接触过质量问题,但对质量单位还缺乏认识。而质量单位又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不能靠眼睛观察得到,只能靠肌肉感觉来感知。经验告诉我,孩子接受知识必须是一个过程,由易到难,由少到多,由感性到理性,这个过程是必须的经历,而不能由老师来代替。因此我在设计克和千克的教学时注重让学生多方位体验。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用活教材,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诱发学习动机
教材所呈现的学习知识是静态的,它所创设的情景不一定就是最适合本地的学生。在备课时,教师要吃透教材的编排意图和学生的原有水平,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问题情景,找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和知识生长点”诱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很快将学生的思维调动起来,进入参与学习的状态。在设计时充分考虑到学生已建立的质量观念,让学生通过猜一猜、掂一掂、比一比、拎一拎、称一称等实际活动,让学生看一看、说一说、做一做,使学生多种感官的参与学习。这样安排,将数学与生活、数学与活动有机地联系起来,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知识来源生活,有利于激发学生认知的兴趣和情感,唤起学生探究学习的欲望,引导学生在“学中做 做中学”,使学生从不同角度建立1千克和1克的表象,知道1千克=1000克,并让学生在估测中不断修正自己的估测结果。
二、教学设计落点是“体验”数学
课程标准中关于这部分知识的目标是:在具体的情景中,感受并认识克和千克,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对质量的概念有了感性的认识,建立了初步的质量观,但单凭他们课前的认识,是远不能成功的建立实际的质量观的。为了达到教学目的,我要给学生提供实际操作的过程,进而来加深和巩固这两个质量单位。围绕这一目标我重点解决以下几个问题:怎样才算是建立“克和千克的质量观念”?如何实现让学生了解“轻的物体用克做单位,重的物体用千克做单位”的教学目标?显然,只有让学生在充分的体验和感知中才可以获得更为准确的感受。正如俗语所说“我听到过,过眼云烟;我看到过,历历在目;我做到过,铭记在心;我体验过,沦肌浃髓”。因此,最终把可以说,体验克和千克,在体验中建立具体的质量单位的活动,贯穿了整节课。学生亲自操作,在掂一掂、估一估活动中,建构千克和克的质量观念。整节课呈现出“掂一掂——再根据经验估一估”的教学思路,努力演绎了“知识在于建构”的理念。教学设计的落脚点定在“体验”。
本节课的整个教学过程以“体验”为学习形式贯穿始终。但什么是体验?究竟怎样体验?学生是否体验到了?体验到了什么?值得我们深思与探讨。教学中学生的想法,学生的反映——因势利导,潜移默化才是老师设计和引导的精髓。而且在处理学生提出的问题时出现了不明确,没能处理好,用语出现了不准确。
第五篇:千克和克的练习题(定稿)
第3课时 练习五
教学内容:第34~35页。练习四。教材简析:单元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重点难点:建立千克和克的质量观念,熟练掌握单位之间的进率 教学目标:
进一步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建立千克和克的质量观念,熟练掌握千克和克的进率并能灵活运用 教学准备: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口答: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1千克=()克 4千克=()克 3000克=()千克 5000克=()千克 2千克○160克 550克○1千克 3千克○2500克 10千克○8000克
二、完成练习五中的习题。基础训练
1、第1题
(1)出示情景图提问:你们见过这些物品吗?篮球和乒乓球哪个更重? 估一估:篮球大约有多重?乒乓球大约有多重?你用什么单位来计量的?(2)根据给定的数据选择适当的计量单位,说说你的想法。2.第2题
(1)提问:一只小麻雀大约有多重?一只山羊有多重用哪个单位合适?估一估:一只小麻雀大约有多重?一只山羊大约有多重?一只母鸡大约有几千克?一头头大约多少千克?
(2)用线连一连,并说说自己的想法 提高训练 3.第4题
(1)谈话: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画,你从图画中获得了哪些信息?(2)提问:要解决所提出的问题,你有什么策略?(3)学生独立解决问题。(4)组织交流汇报。
汇报时主要对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行解释。综合训练 4.第6题
(1)理解题目含义: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画,你从图画中获得了哪些信息?(2)提问:你能算出2号杯里的橙汁重多少克吗?怎样算?(3)学生算出2号杯中橙汁的重量。
(4)提问:你能估计出3号杯和4号杯里的橙汁大约各重多少克吗?(小组讨论)(5)全班交流汇报:说说你的想法。5.思考题
(1)学生自己思考。(2)小组交流讨论。
(3)全班交流汇报:说说你的想法。
小结:因为每个菠萝同样重,每个苹果也都同样重。从天平的两侧各拿去相等重量的水果(1个苹果和1个菠萝),发现2个菠萝的重量等于6个苹果的重量,由此推出1个菠萝的重量是1个苹果重量的3倍。
6.全课总结。
(1)读一读“你知道吗?”
(2)小结质量单位有生活中的应用,合理膳食对身体健康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