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青海高原一株柳教学反思(模版)
《青海高原一株柳》教学反思
抓“比较阅读 ” 设“生活情景” 山西省平遥县宁固学区左家堡小学 张亚明
学习《青海高原一株柳》一文,由于我们这里学生对青海高原特有的气候和地理特点普遍缺乏感知和体验,再加上课文中只是运用语言直接描述,因此通过语言文字来体会环境的恶劣是教学的难点,而在此基础上对青海高原一株柳精神实质的朗读感悟和解读以及人生哲理的把握是教学的重点。
因此在教学时,能使学生对青海高原的地貌特征、气候特点增进了解,将是学生感悟青海高原这株柳身处逆境所表现出的强大生命力的突破口。
在学习本课时,我是一心想使学生在深入文本后,能将这株生命之柳扎根在孩子们的心田。使学生能从课文的学习中,得到启示。明白在恶劣的环境中,一定不要被困难吓倒,要发扬抗争精神、坚强不屈。采用的教学方法有:
一 抓“比较阅读 ”
比较阅读在课文中多处显山露水,在设计本课教学思路时,我想引导学生抓住“神奇”,不断引导学生进行比较阅读。因为比较是最朴素的认识事物的方法,青少年在成长中,在看待周围事物时“比较”常常是自发采用的。“比较”既符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又在当下的阅读中,强化了他们的体验,学生在柳树之间的相同点、不同点的多次对比碰撞中,他们的感受就可能生出思想的火花。
现实生活中的柳树生存环境——青海高原环境的恶劣; 没有树族的原野——青海高原惟一的一株柳;
现实生活中的柳树“柔”——青海高原这株柳的“硬”; 现实生活中的柳树的颜色——青海高原这株柳的颜色; 现实生活中的柳树的树荫——青海高原这株柳的树荫; 青海高原这株柳——青海高原其他柳; 青海高原这株柳——“我”家乡灞河边柳树; ……
二 设“生活情景”
在琢磨如何更好与学生体验积累和经验世界接轨,如何使学生萌发求知欲,我感觉即使是我这样的小班制班级,要想做到尊重每一位学生,重视每一位学生的独特体验,也是挺难的!
在教学中,我预设了:以“了解”——“欣赏”这株柳,来“理解” ——“领会”文章的精髓所在。引导学生抓住作品中柳树最吸引人的魅力,反复比较、品读、探究。
同时,在教学中我还注意设计一些容易引发学生真切感受和生活经验的“情景”。如:
“分享你印象中的柳树。”
请学生谈谈:“如果你也站在这个地方,望着这片青海高原,你会怎想?” “当你突然望见了这样一株柳树,你会如何表现。”
“当这株柳树经历着那些虐杀生灵的高原风雪﹑雷轰电击时,它会怎么做呢? ”
“这株柳树撑不过去时,它是如何鼓励自己的? ” “在这株柳树苦苦撑立时,平原柳树是怎样的?” “说说你读书的感受。” ……
怎么帮助学生突破他们的思维枷锁呢?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呢?如何激发学生阅读的心理动力呢?思考着这些问题,设计了“情景”,都是基于使学生自己对作品精华进行切实体现和整体感受的考虑需要设计的,目的是把学生引入文本,使学生自己真诚的感受文本。
三 品“神奇敬畏”
引着学生抓住作品中柳树最吸引人的魅力,在反复比较、多元想象中品读,使学生读懂这株神奇的柳树,这株神奇到令“我”望而生畏的柳树,读懂了作者要告诉我们的这种顽强、不屈不挠的精神,悟得了“在人生的道路上,生活和命运不可能公平,但只要我们心中一直充满希望,凭借自己超乎想象的毅力和韧劲去努力,生命就会产生奇迹”的道理,还学习了作者遣词造句的匠心。
扪心自问,这节课我还有哪些地方做得远远不够呢?如何实施才能使我的教学任务更好地落到实处呢?怎么在有效的时间内保障学生的学习质量呢?哎,这成了我心中最大的苦痛,最大的困惑!
《青海高原一株柳》
教学设计
张
亚
明
《青海高原一株柳》
教学反思
张
亚
明
第二篇:青海高原一株柳反思
《青海高原一株柳》是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这是一篇以酣畅淋漓的笔触介绍了生长在青海高原上的一株粗壮的柳树,这棵柳树虽然是一株极其平常的柳树,但是又是一株令人敬而生畏的、有着顽强精神的、神奇的柳树,告诉人们面对人生的困境和艰难,不能抱怨命运,应该以顽强的毅力和韧劲与生存环境抗争。全文首先用两个自然段点明青海高原一株柳的神奇,其次从青海高原这株柳树生长环境的恶劣和这株柳树的巍然撑立写出其强大的生命伟力,继而猜测和想象那株柳树存活、长粗的生长过程,进一步体现出青海高原一株柳的顽强毅力,接着又写了家乡灞河柳树的极易生长,从侧面烘托出青海高原一株柳敢于与命运抗争。最后以震撼人心的话语点明了这株柳树没有抱怨命运,而是以超乎想象的毅力和韧劲生存下来,从而揭示出人生哲理。
全文层次清晰,语言优美、流畅,情景交融,由物及人,托物抒情,为人们展现了一幅独特的充满生命力量的风景画,是丰富学生的语言积淀和情感体验的好材料。教学结束,我反观整个教学过程,有几点体会:
一、提纲挈领,层次分明。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看整篇课文,要看明白作者的思路。思想是有一条路的,一句一句,一段一段,都是有路的,这条路,好文章的作者是决不乱走的。”如果把课文视作一个圆球,是球就必定有球心,有了“球心”,课文这一“球体”必定会对它保持向心力。“神奇”就是本篇课文的“神”之所在,就是“球心”,抓住它就使全文神聚了。在这堂课上,我始终紧扣“神奇”两字,以“神奇”为切口,和学生一起走进文本,研读文本。
第三篇:青海高原一株柳教学反思[模版]
《青海高原一株柳》教学反思
教学结束,我反观整个教学过程,有几点体会。
投入真情,收获体验:我很喜欢这篇课文,投入感情地教学得到了学生的情感回应。这种情感的投入不仅在于我的,也在于学生的。我带着崇敬的心情研读了课文,并把这种崇敬心情从教学语言、教学方式去传递给学生,使学生受到感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以自己的理解去感受高原柳树的艰辛,体会到柳树之所以成为高原上一方壮丽风景所展现出的精神魅力。
情境萦绕,诗词回忆,想象为伴:对于课文中的语句的理解,需要一定的情境体验才能感受更深。在学习第5自然段的柳树的外形特点时,出示了江南柳树的柔弱形象,指导学生抓住课文中对高原柳的外形描写去想象其高大、苍郁和茁壮。为了帮助学生感受高原的蛮荒时,我拓展了一些古典边塞诗词,出示了边塞画面,配上古典的音乐,为他们的理解营造了情境,使其更加深刻地感受到高原柳树生存环境的艰难。重点理解6、7 自然段时,需要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跟随作者的想象去描绘高原柳在生存之时遇到的各种困难。我在处理时给学生一些情境提示,让他们自己去想一想,写一写,读一读,说一说。
多重朗读,读中悟情:课文文字优美华丽,意境深远,读是最好的体验感悟的方式。我采用了范读、个别读、集体读、配乐读、男女生分读的多重朗读方式,使学生在朗读中体悟文本传递的情感。
在感受到教学时的成功体验之余,我也觉得语文课堂永远存在缺憾。
一、课堂容量大,体会不够充分。我在处理这篇课文时,为了保有课文的完整性,而选择一课时教完课文,但是课堂容量很大,明显有“赶”的现象,朗读和体会仍不够充分,为了顺利完成教学环节,有点到即止的缺陷。
二、重新组合文本,忽视了对字词的理解。我在教学时,重新组合了文本,没有按照课文的描写顺序去讲解。虽然在前期预习时,我以帮助学生疏通了课文中的字词,但是对于词语的理解还是要放到课文相应的语言环境中去理解的。所以,这是又一缺憾。
三、让学生想象写话来体会柳树的生存之艰辛,需要课堂上的许多时间,有冷场的危险,这是我在教学设计时需要继续思考的方面。
第四篇:青海高原一株柳教学反思
《青海高原一株柳》课后反思 榆社县太星小学 郑 斌
知道陈忠实,缘于他的《白鹿原》。当看到《青海高原一株柳》也是他所写,就有了好好读读的想法。读了文字,更是被他字里行间蕴涵着的顽强的生命力所震憾。可是,这样意蕴深厚的文章如何让只有十一、二岁的孩子们读懂?如何让他们读出情?读出味?经过思考,我决定以“柳树”的形为突破口,通过品读语言文字去触摸作者的心灵,进而去感悟青海高原一株柳的生命伟力,从而实现师生与文本的心灵对话。为此,我设计了如下教学流程:一读柳树之形状,认识这株柳;二读柳树之成长历程,感动一株柳;三读柳树之品质,敬畏一株柳。我把教学重点定为通过对文本的读、思、议、悟,体会这株高原柳树的神奇。
一、课前设计
为了解决教学重点,我设计了三个小环节,逐层递进。
1、一读柳树,感悟其高大,从形象层面上体会神奇。在让学生学习第五小节,理解柳树高大时,我让学生抓住“两合抱”、“百十余平方米的树阴”、“粗而坚硬”等词句,加以演示、举例,从而很好的让学生体会出柳树的高大;再问学生:在江南水乡长这么大的柳树稀奇么?学生有实际的生活经验,肯定的回答:不稀奇。这再次强调了柳树生长在青海高原上是一个奇迹,从而让学生从柳树的形象层面上感受到它的神奇。
2、二读柳树,走进柳树的生长历程,体会柳树的顽强,从精神
层面体会柳树的神奇。
在这一环节的设计中,我先让学生读作者想象的柳树生长历程,体会柳树的生存不易;再让学生把青海高原柳树同家乡的柳树的生存环境作对比,再次体会高原柳树的生长不易。在体会青海高原柳树生存不易中,感受它的顽强。让学生明白正是这种顽强的精神,让作者感到神奇。
3、三读柳树,感悟人生真谛,在人生启迪层面上体会神奇。在这一环节设计中,我让学生在第九小节,想象高原柳树在命运不公的情况下,生长如此高大靠的是什么?让学生明白高原柳树生存下来,并壮大起来,靠的是“超乎想象的毅力和韧劲”。再让学生读柳树,想想“现在在你面前出现的仅仅是一颗柳树么”?这样学生自然而然的想到一些逆境中奋斗的人物,感受到了作者在高原柳树身上体会到的人生启迪。
二、课堂不足
1、课堂容量大,体会不够充分
我在处理这篇课文时,为了保有课文的完整性,而选择一课时教完课文,但是课堂容量很大,明显有“赶”的现象,尽管如此最后一段也没能落实。而且有些地方学生说得不够充分,朗读和体会仍不够充分,为了顺利完成教学环节,有点到即止的缺陷。
2、重新组合文本,忽视了对字词的理解
我在教学时,重新组合了文本,没有按照课文的描写顺序去讲解。虽然在前期预习时,我以帮助学生疏通了课文中的字词,但是对于词
语的理解还是要放到课文相应的语言环境中去理解的。所以,这是又一缺憾。
3、未能抓住课后习题,忽视了写法指导
在教学中,我只注重挖掘了文本中的关键词语而忽视了写法指导。而对高年级学生来说,应加强作文方面的能力培养,为今后的初中习作打下基础。另外,在深入地与文本对话的同时,如果能兼顾一下作者的体验,让孩子们不仅能走进这株柳树的内心,更能走进作者的内心,与作者产生共鸣,相信这节课会更厚重。
三、课后小议
在课后教研活动上,大家提出了宝贵的建议。尤其是对于“神奇”一词。不管是一唱几叹,都应该是不同层次的神奇,应该是提炼拔高的过程,是层层递进的。对于课后的三大问题,是可以成为挖掘的目标。这一切都得靠自身的不断学习和反思。
第五篇:青海高原一株柳教学反思
《青海高原一株柳》教学反思
洪上完小 李育霞
在上《青海高原一株柳》这一课的时候,我是直接让学生围绕“这是一株神奇的柳树”这个问题去学习课文,青海高原一株柳教学反思。通过反复的诵读体会到青海高原一株柳的样子的神奇和生长过程的神奇。学生只有把课文读通了、读懂了。才能整体把握课文内容,为进一步理解,探究、赏析、批判乃至语感养成创造的基本条件,同时,朗读是教学的最基本的过程,是每个学生所必须达到的“情感”过程,也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心境”,而这种心境也是情绪的倾向。《青海高原一株柳》词汇量大、语句优美,我在课堂上注重引导学生细细读文,从揭题导入到组织用各种方式的读书,学生学的兴味盎然,教学反思《青海高原一株柳教学反思》。朗读在课堂上确实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对人生哲理的认识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充分利用文末的点睛之笔由物及理,由现象到本质,让学生联系上文从整体上解读青海高原一株柳的生命伟力,在此基础上感悟到人生也应该不抱怨命运,以顽强的毅力和韧性与环境作抗争。
学生是一个鲜活的个体,他有他的追求,他的需要。在课堂上让他们通过反复有感情的诵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进而去解决问题,在一系列的诵读感悟活动中,找到这种满足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