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教案

时间:2019-05-12 17:55:2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教案》。

第一篇: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教案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教案

第十课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

一、本课设计意图

教育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识记

〇辩证否定观的内涵。

〇辩证法的本质。

〇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

理解

〇辩证否定是自我否定。

〇辩证的否定观与书本知识和权威思想的关系。

〇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的关系。

〇创新与社会进步的关系。

运用

〇分析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

〇深刻理解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分析为什么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同创新意识息息相关。

〇列举实例,运用相关原理,说明创新推动了社会进步,创新推动了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创新推动了人类思维和文化的进步与发展。

2.能力目标

学会用辩证否定的观点看问题,初步形成用辩证否定观分析和认识事物的能力。辩证的否定观并不是否定一切,抛弃一切,扔掉书本,蔑视权威,而是既克服又保留,既要尊重书本知识,尊重权威,又要敢于怀疑,大胆质疑,敢于提出自己的新见解。

通过学习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使学生初步形成批判性思维,初步具有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逐步培养和形成自己的革命批判精神的能力。

培养学生破除落后的思想意识,积极参加创新实践,勇于突破陈规旧俗,注重研究新情况,敢于提出新问题,大胆寻找新思路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使学生坚信创新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要求,创新意识的哲学基础是唯物辩证法的否定观和唯物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

使学生牢固树立创新意识,树立“创造伟大”的观念。对于一个社会来说,创新是

200

民族进步的灵魂,是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取得成功的关键;对于一个人来说,创新意味着个人的新思路、新见解、新观念、新境界,创新实现了个人的不断进步。

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

内容目标:列举多方面的创新表现和成果,辩证地说明批判性思维在创新过程中的作用,阐释解放思想的重要意义。

提示与建议:生活中有许多实例表明迷信权威的危害和独立思考的价值。收集以批判性思维获得创新成果的事例。讨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辩证关系,及其对开拓创新的意义。

二、教学内容分析

教学提纲

框题一: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

.辩证否定观与创新意识

辩证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

〇辩证否定是发展的环节。

〇辩证否定是联系的环节。

〇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

树立创新意识,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

〇尊重书本知识。

〇尊重权威。

〇立足实践,解放思想。

〇实现理论和实践的不断创新。

2.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

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紧密联系。

〇创新是对既有理论和实践的突破。

〇要创新就要有批判和发展。

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批判性思维。

〇关注变化的实际。

201

〇突破成规陈说。

〇破除落后观念。

〇注重研究新情况。

框题二: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

.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科学的本质就是创新。

科学技术了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

〇创新更新了生产工具。

〇创新更新了生产技术。

〇创新提高了劳动者的素质。

2.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

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

3.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

创新推动了人类思维方式的变革。

〇不同的实践方式决定了思维方式的变化。

〇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和理论指导下的实践创新提高了人类思维水平。

创新推动了人类文化的发展。

〇创新实现了人类文化的发展。

〇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〇创新是对真理的发展。

〇创新是对实践的推进。

〇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

结构分析及探究活动设计意图

.本课的逻辑结构

唯物辩证法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辩证法作为世界观,将一个生生不息的永恒运动变化的世界展现在我们面前;辩证法作为方法论,则要求我们用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对待周围的世界。在此意义上,本课是第三单元的落脚点。

根据课程标准,第十课是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其内容设计为两个框。

第一框,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本框分为两个目。

第一目,辩证否定观与创新意识。这一目的逻辑顺序是: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含义——辩证否定是发展的环节——辩证否定是联系的环节——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树立创新意识,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尊重书本知识、尊重权威——立足实践,解放思想。

第二目,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这一目的逻辑顺序是:辩证法在对现存

202

事物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其否定的理解——辩证法是对现存事物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是对现存事物的暂时性方面的理解——创新是对既有理论和实践的突破——要创新就要有批判和发展——培养批判性思维——关注变化的实际——突破成规陈说——破除落后观念——注重研究新情况。

学习了这一目,要求学生了解唯物辩证法的实质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它要求我们树立创新意识,培养和锻炼自己的怀疑和批判精神,在实践中坚持做到既要学好书本知识,尊重权威,又不迷信书本,不迷信权威;既要立足实践,关注发展着的实践,又要解放思想,敢于破除落后观念和思想意识,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创新与发展。

第二框,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本框设计了三个目。

第一目,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这一目的逻辑结构是:科学技术的每一个进步都是通过创新实现的——创新更新了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创新提高了劳动者的素质—刨新开辟出了广阔的劳动对象—创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第二目,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这一目的逻辑结构是: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新——创新推动社会制度的变革与发展。

第三目,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人的实践方式决定了人的思维方式的变化——创新推动着人类思维方式的变革——创新推动着人类文化的发展——创新形成了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创新是对真理的发展——创新是对实践的推进——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在本课中,第一框分析唯物辩证法的辩证否定观,辩证的否定观是实现事物发展的根本途径,是辩证法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实质之所在。培养怀疑批判精神,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内在要求。这一框主要是谈创新的哲学基础,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要求树立创新意识;二是辩证否定观要求树立创新意识。这二者都是从理论的层面说明创新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要求。第二框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分析创新对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具有的巨大推动作用: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推动人类思维方式和文化的发展。这一框是谈创新与社会进步的关系,是从实践的层面上说明创新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要求。

2.本课探究活动的设计意图

第一框,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

第一目,辩证否定观与创新意识。这一目设计了三个探究活动。

第一个探究活动,针对辩证否定的性质,举出几种否定的事例让学生辨析,要求学生了解辩证的否定并不是外力的作用,不是人对事物的否定,也不是外力对它的否定,更不是外力对事物的毁灭或排拒,而是事物自身的否定,是事物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因此,把否定理解为外力作用的结果,是形而上学的否定观。

第二个探究活动,要让学生认识到,把否定理解为否定一切、抛弃一切是形而上学否定观。正像俄国曾经出现的“无产阶级文化派”那样,为了明天而抛弃和毁灭昨天的一切,203

达是错误的。第二问应当告诉学生我们理解的否定观是辩证的否定观,这是唯物辩证法的内在要求,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其实质就是扬弃。这两个探究活动中的否定观是形而上学否定观的两种不同的形式。

第三个探究活动,以我国某烧伤治疗小组治疗烧伤为例,告诉学生我国某烧伤治疗小组之所以成功,就在于他们能够解放思想,大胆创新,不迷信权威意见,勇于探索,刻苦攻关,敢于做前人没有做过的事情,他们的这种做法符合辩证否定观的基本要求。建议让学生收集有关事例,可以作进一步论证。

第二目,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这一目设计了两个探究活动。

第一个探究活动,以社会历史发展为例,说明社会历史的暂时性。主要让学生理解,世界永远处在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没有永恒的自然和社会,真理和人的认识永远不会停下它们的脚步,它们都是不断地发展的,人类社会到了共产主义社会依然会继续向前发展。

第二个探究活动,引入南宋朱熹和明代陈献章的两段话,第一问要求学生明确怀疑精神和批判精神在人们的认识和创新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敢于怀疑,勇于批判,才能提高认识,才能进步,才能实现创新。第二问有一点难度,教师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我们常说不破不立,敢于破,只有破,才能立;立中有破,破中有立,不破不立,“破”和“立”既有区别,又要联系,是一种辩证统一的关系。可以结合学生自己的学习实际,探讨对于书本知识的怀疑,敢于向书本多问几个为什么,我们才能收获更多的知识。

第二框,创逝是民族进步的灵魂。

第一目,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这一目中设计了一个探究活动。

这一探究活动为学生讲述了我国著名计算机应用专家王选刻苦攻关,研制出第四代激光照排系统,攻克了这一领域的世界性难题的故事。此探究活动主要是让学生理解科技创新能带来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变化和发展。

第二目,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这一目只设计了一个探究活动。

这一探究活动引入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的关系问题,这个问题曾经是困扰我国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一个难题。此探究活动主要是让学生认识理论创新能够带来制度的创新和变革。“社会主义也有市场”的新理念,实现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创新,带动了我国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大转向,从而活跃了社会主义的市场,促进了社会主义经济繁荣发展。

第三目,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这一目设计了两个探究活动。

第一个探究活动,列出与不同的实践活动相对应的三种思维方式,旨在说明实践方式决定人的思维方式,实践创新推动着人类思维方式的改变。

第二个探究活动,列举人类文化的许多成果,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思考文化的进步和发展都是人民群众创新的结果。除了所列举的文化名著外,其他更多的文化产品,如雕塑、建筑、电影等也都属于文化进步的标志,可以让学生自己讨论。

204

三、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难点问题分析

.辩证否定观

关于“否定”的含义,学生通常会从生活的角度理解,现在要让学生从哲学的意义上理解否定观,就应当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弄清以下几点。

明确事物的否定是自我否定。

事物内部存在着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它们既对立又统一。最初,肯定方面处于支配地位,否定方面处于被支配地位。在这种情况下,事物就被肯定着。但是,在矛盾双方的斗争中,否定方面总会由弱变强,一旦否定方面由被支配地位上升为支配地位,事物就转化到了自己的对立面,实现了对事物的否定。事物最终之所以被否定,根源在于事物的内部,是事物内部的否定因素战胜了肯定因素。因此,事物的否定是自我否定。

理解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和联系的环节。

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所谓发展,是指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而实现这一过程必须要对旧事物进行否定,否定实现了事物由旧质向新质的飞跃。

否定是事物联系的环节。新事物在否定旧事物时,并不是把旧事物全盘抛弃,一笔勾销。旧事物是新事物的母体,新事物从旧事物那里脱胎而来,新事物是在批判地继承了旧事物中的一切积极的有生命力的因素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样,在新旧事物之间就存在着必然的联系。

理解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

扬弃,包含抛弃、保留、发扬和提高的意思。新事物代替旧事物不是简单地抛弃,而是克服、抛弃旧事物中消极的东西,又保留和继承以往发展中对新事物有积极意义的东西,并把它发展到新的阶段。

归纳辩证否定观与形而上学否定观的对立。

辩证否定观认为,事物否定的根源存在于事物的内部,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形而上学否定观认为,否定都是外在的否定,即外部因素对一定事物的打击或破坏,因而否定造成了一定事物的灭亡,是联系的终止和发展的中断。

辩证否定观认为,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否定是批判和继承、克服和保留的统一。肯定和否定相互渗透,肯定之中有否定,否定之中有肯定。形而上学否定观则把肯定和否定绝对地割裂,主张要么肯定一切,要么否定一切。

学会运用辩证否定观,对一切事物采取科学的分析态度和方法。

在考察事物时,必须同时看到它的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如果看不到肯定方面,就不能正确地把握事物当前的性质;如果看不到否定方面,就不能正确地展望事物发展的前途。在肯定中看到否定,在否定中看到肯定,不能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

2.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

通常一谈“革命”、“批判”,总会使人联想起完全否定或彻底否定。而在哲学的意义

205

上,“革命”和“批判”是任何创新必须要有的基础性环节,因为没有对现存事物的批评、重新认定,就不可能推动新事物的产生。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理解以下两个问题。

“辩证法的本质是批判的和革命的”。

在辩证法看来,世界永远处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任何东西都不是绝对的、永恒的,而是迟早要被否定的。辩证的否定是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变,是从旧质到新质的飞跃,是事物前进发展的杠杆,它最能体现出辩证法的批判性和革命性,因而列宁把它看作是辩证法中最重要的因素。

怀疑和批判精神在人们的认识和创新中的作用。

创新作为一种革命性和批判性的活动,它需要怀疑与批判精神为其开道。怀疑与批判,就是以辩证否定的观点来对待一切,要破旧立新,以新质代替旧质,这是创新的内在要求。

任何真理都是人们在一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因而总是有限的、不完全的,是具体的、历史的,有待于扩展与深化。在人类历史上没有什么“绝对”、“永恒”之类的东西。因此,对待一切事物都应该持怀疑与批判的态度,不要为成见和权威的观点所束缚。创新是对已有认识的突破与超越,因此,创新一刻也离不开怀疑与批判的精神。

相关疑难问题解答

.把否定理解为外力作用的结果,是一种什么否定观?

一只昆虫踩死,把一粒麦种磨碎,或者写上一个“A”字,然后又把它涂掉,等等,这是不是否定呢?这是一种否定,是一种来自外力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中断。这是形而上学所理解的否定。辩证法所说的否定不是指这种情形。

恩格斯说:“在辩证法中,否定不是简单地说不,或宣布某一事物不存在,或用任何一种方法把它消灭。”

辩证法所说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它不是事物外在的否定,而是其内在的否定;不是他物对此物的否定,而是从此物自身中发展出来的否定,即此物通过其内在矛盾而达到的对自身的否定。事物正是通过这种自我否定而实现“自己运动”的。例如,死亡是对生命的否定,但在生命自身中就包含着死亡的因素。

把否定理解为外力作用的结果,是形而上学否定观的一种表现。

2.把否定理解为抛弃一切,是一种什么否定观?

辩证法认为,新事物是从旧事物的母体中生长起来的,是以吸取并改造旧事物中的积极东西作为自身发展的基础的。因此,新事物对旧事物的否定不是抛弃一切的否定,而是有所保留的否定,即保留旧事物中某些积极的东西于自身之中,从而也就把自己与先前的旧事物联结起来。

在形而上学看来,要么是肯定一切,绝对肯定;要么是否定一切,绝对否定。因此,把否定理解为抛弃一切是形而上学否定观的一种表现。

“无产阶级文化派”主张抛弃过去的一切,从零开始,从空地上建立起自己的新文化,这是荒唐可笑的。列宁曾经说过,马克思主义并不是离开世界文明的大道而出现的。社会

206

主义和资本主义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社会制度,社会主义是对资本主义的否定,但社会主义又保留了资本主义社会高度发展的生产力和科学文化中的一切积极的成果。

3.我们应当怎样理解否定?

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包括:否定是事物内在矛盾所引起的自我否定;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和联系的环节,既不是简单地肯定一切,也不是简单地否定一切,而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辩证否定的实质就是“扬弃”。

4.如何正确地对待书本和权威?

要坚持辩证的否定观,正确地对待书本和权威。

我们要尊重书本知识,尊重权威,但又不能迷信书本和权威,要树立创新意识,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要立足实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创新与发展,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取得成功。

5.如何理解辩证法的批判的、革命的本质?

马克思说:“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

所谓“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是指要认识到事物发展过程中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因为任何事物对于它所产生的那个时代和条件来说,都有它存在的理由。但是,这种稳定性和连续性是相对的,对于它自己内部逐渐发展起来的新的、更高的因素来说,它就变成过时的和没有存在的理由了。在现实事物自身中,总是潜藏着内在的矛盾和否定性因素,随着事物自身中的否定性因素的成长,以前现实的东西就会成为不现实的,就会丧失自己存在的必然性、自己的合理性;一种新的、富有生命力的现实的东西就会代替这种正在衰亡的现存的东西。因此,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

所谓“否定的理解”,就是着眼于事物的运动、变化,着眼于事物的内在矛盾及其所孕育的发展方向,着眼于新事物的产生和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客观趋势去理解。因此,真正的辩证法决不安于现状,决不是为了“使现存事物显得光彩”的辩护工具,它不崇拜任何东西,它本质上是批判的和革命的。

6.怀疑和批判精神在人们的认识和创新中具有什么作用?

我国地质学家李四光说:“不怀疑不能见真理,所以我很希望大家都持怀疑的态度,不要为已成的学术压倒。”诺贝尔奖获得者、俄国科学家巴甫洛夫说过:“怀疑,是发现的设想,是探索的动力,是创新的前提。”他们的观点道出了怀疑与创新的相互关系。

创新者的成功就在于他们在别人不觉得可疑的地方产生了怀疑,在别人不敢怀疑的地方提出了疑问。怀疑与批判精神是创新活动的开山斧,没有它们,创新之路将无法开辟。

207

其实,一部文明史就是人类不断怀疑、不断创新的历史。哥白尼不对地心说提出怀疑,他怎能提出日心说?伽利略不对亚里士多德自由落体观念提出怀疑,他怎能提出自由落体定律?爱因斯坦不对牛顿时空观提出批判,他又怎能创立相对论?李政道、杨振宁不对宇称守恒定律的普遍性提出质疑,他们又怎能发现这一定律不适应于弱相互作用呢?因此,怀疑与批判是创新的必由之路。

7.怎样理解不破不立,“破”和“立”是一种什么关系?

“破”和“立”的关系,一方面,不破不立,“破”就是批判,就是革命。只有破旧,才能立新,要坚持“破”字当头,敢于否定一切旧事物,以新质代替旧质,积极推动事物发展。另一方面,“破”不是全盘抛弃,要坚持辩证的否定观,对旧事物既要克服,又要保留。

8.怎样坚持辩证法的革命精神和批判性思维?

辩证法的革命精神和批判性思维要求我们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

作为青年学生,在日常自我培养过程中要敢于大胆质疑。

有怀疑就有批判,有批判就容易发现真理。勤思多问是创造性思维的前提,发现问题与提出问题是创造性思维的起点,我们要敢于提出新问题、发表新见解。即使由于知识、经验不足,提出的想法、见解和设计方案是幼稚的,甚至是错误的也不要怕。要立足于已有知识,但又不囿于传统的理论框架,对已有理论既坚持又发展。

9.怎样自觉地防止批判性思维带来的消极方面?

批判性思维在人类认识和创新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但是,由于青少年的思维还欠成熟,如果不恰当地运用批判性思维也会产生消极作用。例如,对常规和传统不加分析的否定,或者批判过头而新的正确结论又不能及时产生。个别学生对教师的讲解和同学的意见,往往是一接触便有一种怀疑和拒绝的态度,喜欢提出和集体决定不一致甚至相反的意见,怀疑教师讲的是不是科学的,认为家长的意见都是“过时”的老一套而加以抵制。这是违背实事求是科学态度的胡乱怀疑,将会使学生很难产生新思考,获得新发现,我们应该自觉地防止这种倾向。

0.怎样理解“科学的本质就是创新”?

无论科学规律的发现,还是技术的发明,都离不开创新。

首先,人们探索求知的理性精神是科学赖以产生和发展的精神基础。大自然中绚丽多彩、千变万化的种种现象激发了人们的好奇心和寻求其中奥秘的欲望,当人们由此去探索,并试图把握世界、理解自然时,科学就开始了它的历程。

其次,科学的批判思维和批判精神不接受任何未经实践检验的理论,也不承认有绝对完成了的科学认识。科学中内在的这种批判精神,正是促使科学不断发展的动力之一,也是其区别于非科学、伪科学的本质特征。

208

再次,科学的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要求人们对自然现象和身边事物保持独立思考,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并将它们置于科学理论的审查之下。对真理的追求和对科学的创新使科学家不唯书,不唯上,不屈服于外来压力,也不迷信任何权威和既有理论,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勤于思考,善于提问,敢于怀疑,勇于突破。

1.以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为例,理解制度创新的意义。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问题的思考长达12年之久,率先提出了“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思想,为创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作出了重大贡献。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邓小平理论体系中最为闪光的部分,也是对马克思主义最为重大的创新和发展。

正是根据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党的十四大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式确定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开辟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条高速通道,为社会主义注入了旺盛的生机与活力。

2.人类思维方式的变革经历了一个什么样的过程?是什么推动了人类思维方式的变革?

思维方式是指思维主体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进行思考的模式和方法。思维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客观事物的内容决定了思维的内容,同样,客观事物的特点,也决定了思维方式的某些特点。在古代,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科学技术水平还不发达,这就决定了那时人们的思维方式还是朴素的、直观的、猜测性的。到了近代,由于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科学的发展与其相适应,而科学的起步是由分门别类搜集资料开始的,这就影响了人们的思维方式,是孤立地、静止地看问题。到了现代社会,随着大工业的出现、科学的进步、社会的发展,要求人们以辩证的思维方式来取代旧的思维方式。

格斯所说的“人的思维的最本质的和最切近的基础,正是人所引起的自然界的变化”,它告诉我们,实践是思维方式的基础,正是实践的创新决定了思维方式的创新。

四、教学方法建议

课时安排

安排2课时,每框各l课时。

教学方法建议

.讨论法

第一框“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主要采用讨论法。关键在于教师提出能引发思考、能引起争议的恰当的问题。

2.事例列举法

第二框“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主要采用事例列举法。如列举科学技术的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事例,列举创新推动人类文化发展的事例,列举二十多年来我国经济改

209

革的实践成果等。

3.联系前面所学内容理解本课知识

如运用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帮助学生理解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和联系的环节,运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结合二十多年来我国经济改革的实践成果,帮助理解制度创新的意义。

4.引导学生对学科知识进行结构化理解

通过讨论“外力否定”的材料,明确辩证法所说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划清辩证否定观与形而上学否定观的第一个界限。

通过讨论“无产阶级文化派”的材料,理解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划清辩证否定观与形而上学否定观的第二个界限。

结合理解“专家点评”,归纳辩证否定观与形而上学否定观的对立。

探究活动操作建议

探究活动1:“我把虫子踩死就是否定”,是一种什么否定观?

此探究活动可以让学生讨论三个递进的问题:我把虫子踩死,大风摧折了庄稼,把一粒麦种磨碎,或者写上一个“A”字,然后又把它涂掉,等等,这是不是否定?运用第八课发展的观点来思考,是不是所有事物的运动变化都是这样的?“我把虫子踩死就是否定”,这是不是辩证法所说的否定?

通过讨论,让学生明确“我把虫子踩死”这是某种否定,这是从外来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中断,不是辩证法所说的否定。把否定理解为外力作用的结果,是形而上学否定观的一种表现。

探究活动2:“无产阶级文化派”主张抛弃过去的一切,“是一种什么否定观?我们应当怎样理解否定?”

可以提几个问题,让学生讨论。如果按照“无产阶级文化派”主张的那样,结果会怎样?新中国成立之初我们是否抛弃了过去的一切?“文革”时期我们对过去采取的是一种什么态度?我们身边有没有和‘‘无产阶级文化派”、我国“文革”时期”类似的情况?

让学生明确,把否定理解为否定一切、抛弃一切,是形而上学否定观的一种表现。否定一切或肯定一切的观点都是错误的。辩证否定观是唯物辩证法的内在要求,主张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新事物对旧事物的否定是有所保留的否定,其实质是扬弃。

探究活动3:“为什么说我国某烧伤治疗小组能够突破传统疗法,提高烧伤治愈率?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

此探究活动可以提几个问题,让学生讨论。我国某烧伤治疗小组是不是迷信专家的意见?我国某烧伤治疗小组是不是不要书本知识,不用尊重权威,抛弃专家的一切意见?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对待书本知识和权威?你能否再举出几个类似的事例,并分析说明其中包含的哲学道理?

210

让学生明确,我国某烧伤治疗小组成功的原因在于,不迷信专家的意见,坚持独立思考,刻苦攻关。说明的哲学道理是,要坚持辩证的否定观,尊重书本知识,尊重权威,但又不能迷信书本和权威,要树立创新意识,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

探究活动4:“有没有永恒的自然和社会状态,有没有永恒的不再被丰富、发展的认识和真理?到了共产主义社会,人类社会还会向前发展吗?”

让学生运用所学的“世界是永恒发展的”观点来分析解决这个问题,并认识到,无论是自然和社会,还是认识和真理,都是永恒的不断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也不例外。

探究活动5:“怎样理解‘破’和‘立’的关系?”

此探究活动可以运用两个方法:让学生列举出与教材所引朱熹、陈献章观点相同的名言警句,深入理解怀疑和批判精神的作用;讨论怀疑和批判、“破”和“立”的关系,从而认识不破不立,“破”字当头,立在其中,“破”就是批判,就是革命。“破”和批判要以怀疑为前提,从质疑开始。

探究活动6:“想一想,技术创新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什么关系?”

此探究活动可以运用两个方法:由教师选取科学技术的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视频资料,以增加感性认识;让学生列举更多的实例,说明技术创新和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关系。

探究活动7:以我国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为例,“运用所学原理说明制度创新的意义。”

建议此探究活动运用两个方法:复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关知识;让学生列举二十多年来我国经济改革的实践成果,说明制度创新的意义,进而理解理论创新对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的先导作用。

探究活动8:“想一想,人类思维方式的变革经历了一个什么样的过程?是什么推动了人类思维方式的变革?为什么?”

学生理解这一抽象观点会有一定困难,建议由教师准备典型事例,帮助学生理解模糊直观的思维方式、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和辩证的思维方式,理解实践创新、理论创新推动了思维方式的创新。让学生了解创新推动着人类思维方式的变革,使学生认识到学会“辩证的思维方式”的必要性,实践方式决定人的思维方式,实践创新推动着人类思维方式的改变。

探究活动9由教师选取视频资料,以增加感性认识;让学生列举更多的实例,说明创新推动了人类文化的发展;讨论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与传统文化、外来文化的批判与继承关系,能够与形而上学否定观划清界限。

211

五、教学评价建议

评价方式建议

.对学生收集关于迷信权威的危害的事例,以独立思考、批判性思维获得创新成果,以及收集质疑、批判、创新的相关名言警句等参与作用作出评价。

2.学生就“如何自我培养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问题撰写专题小论文,对学生的思想收获作用评价。

自我测评及思考提示

.在1958年的成都会议上,毛泽东说:“自古以来,创新学派都是学问不足的青年人,他们一眼看出一种新东西,就抓住向老古董开战。……从来创立新学派的青年,一抓到真理,就藐视古董,有所发明。”在其后的八大二次会议上,他又大讲青年人的创造问题,一口气列举了29位古今中外青年发明彖、创造家的事例,说:“年轻人要胜过老年人,学问少的人可以打倒学问多的人,不要被权威、名人吓倒,不要被大学问家吓倒,要敢想、敢说、敢做,不要不敢想、不敢说、不敢做”。

这段材料主要说明了什么观点?

思考提示

毛泽东特别重视和鼓励青年人创新。他号召和倡导青年人积极主动创造,不要受名人、权威、有地位的学问家的束缚。

2.铁可以被氧化生成氧化铁。氧化铁不再是铁,但氧化铁中包含着铁。

在生物进化中,一个物种转变为新物种,在新旧物种之间有一条确定的界限。然而,在新物种否定旧物种时,不仅不排斥而且必须保留物种的某些特征。这些特征的保留是新物种适应于新的条件、维持其生存和繁殖所必需的,在新旧物种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血缘联系。

新的社会形态克服了旧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不适应社会发展的环节和方面,建立了新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但同时也保留并改造了在旧社会形态中业已存在的人类生产力和科学文化的成果。

这段材料主要说明了什么观点?

思考提示

事物的变化发展过程体现着辩证否定的“扬弃”。铁可以被氧化生成氧化铁。氧化铁不再是铁,这是对铁的否定,但氧化铁中包含着铁,又是对铁的保留。生物物种进化的过程、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也是一种不断扬弃的过程。

3.在对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问题上,如何坚持辩证的否定观,反对形而上学的否定观?

思考提示

在如何对待传统文化的问题上,形而上学采取两种极端的态度:或者是虚无主义,或者是复古主义。虚无主义是把传统文化说得一无是处,否认传统文化能够为现代化提供任

212

何有益的东西,这实际上是主张我们的现代化应该在一片空地上建立起来。复古主义的态度是片面抬高传统文化,企图以旧的价值尺度要求和衡量新的历史进程,这实际上是否定了现代社会与旧社会的本质差别。

在如何对待外来文化的问题上,形而上学或者采取全盘西化的态度,或者采取闭关自守的态度。全盘西化的态度一方面把现代化同民族固有的文化绝对对立起来,另一方面又把现代化等同于西方化,因而把现代化的过程看作是西方文化直接移植于我们民族的过程。闭关自守的态度则绝对地排斥外来文化,特别对能体现现代文明的西方文化畏之如虎,这实际上是不思变革、抱残守缺的。

与形而上学相反,辩证法要求的是一种科学的批判继承态度。

在对待文化遗产上,我们要批判地继承,“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要扬弃传统文化,反对复古主义和虚无主义。在对待外来文化的问题上,我们要“洋为中用”,吸收对我们有益的东西,既要反对全盘照搬,又要反对盲目排外。

4.一切事物都是由肯定走向否定,为什么又说“否定一切”的说法是错误的?

思考提示

辩证法认为,一成不变的事物是没有的,事物的发展总是由肯定阶段走向否定阶段。新事物对旧事物的否定,是对旧事物的质的根本否定,但并不是对旧事物的简单抛弃,而是扬弃。

“否定一切”的思维方法之所以错误,就在于它违背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如果把否定与肯定之间绝对对立起来,认为凡是肯定的地方,就没有否定,凡是否定的地方,就没有肯定,或者好就是绝对的好,坏就是绝对的坏;正确就是绝对的正确,错误就是绝对的错误,就不能正确地认识一切事物。

5.结合一些产品创新的事例,提炼出从多角度质疑、实现创新的方法。

思考提示

比如,对一个问题可以这样思考:

能否他用?

能否借用?

能否改变?

能否扩大?

能否缩小?

能否代用?

能否调整?

能否颠倒?

能否组合?

……

总结得越多越好。

6.邓小平非常关注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善于把群众丰富的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并

213

用以指导群众实践。如对待安徽凤阳县小岗村的“包产到户”的做法,曾经引起了全国的轰动。当时争论的焦点是,这种做法是搞社会主义还是搞资本主义?作为中国改革总设计师的邓小平,满腔热情地支持这一新事物,并总结制定出一系列关于发展农业生产的政策,从而有力地推动了农村改革的蓬勃发展。

结合材料:说说我们应该学习邓小平的什么思维品质?

思考提示:

应该学习邓小平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的实际,善于总结群众的丰富实践经验,开拓进取,有创新意识的思维品质。

对现实中涌现的新事物,要保持求知的欲望和敏锐的感悟,是激发创新精神的一种重要因素。

六、教学资源链接

名词解释

.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

任何事物内部都包含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肯定方面是事物中维持其存在的方面,即肯定这一事物为它自身的方面。否定方面是事物中促使其灭亡的方面,促使它转化为其他事物的方面。这两个方面既对立又统一。

事物内部的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是相互对立、相互排斥的。

正如黑格尔所说的:“肯定的一面是一种同一的自身联系,而不是否定的东西。否定的一面是自为的差别物,而不是肯定的东西。”当肯定方面处于支配地位时,事物就保持自身的存在和原有的性质;如果否定方面在斗争中取得支配地位,事物就转化为自身的反面,实现对自身的否定。量变质变规律、对立统一规律所揭示的事物的质的飞跃、矛盾的转化和解决,也就是事物的自我否定。

肯定和否定这两个对立的方面又是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的。

所谓相互依赖,是指二者互为前提,双方都不能单独存在,各以其对立的一方为自己存在的条件。无肯定即无否定,无否定即无肯定;黑格尔说:“人们总以为肯定与否定具有绝对的区别,其实二者是相同的。我们甚至可以称肯定为否定;反之,也同样可以称否定为肯定。同样,譬如说,财产与债务并不是特殊的独立自存的两种财产。只不过是在负债者为否定的财产,在债权者即为肯定的财产。同样的关系,又如一条往东的路同时即是同一条往西的路。因此,肯定的东西与否定的东西本质上是彼此互为条件的,并且只是存在于它们的相互联系中。”

所谓相互渗透,是指二者相互包含。一方面,肯定之中有否定,因为事物要维持自身存在,必须通过运动过程才能实现,而运动即是对自身的否定;另一方面,否定之中有肯定,因为否定必须通过吸取和依靠现有事物的某些积极因素才能实现,而这正是对事物的肯定。

在一定意义上,肯定就是否定。无论是事物自身的状态还是人对事物的态度来说,都

214

是如此。认识事物就得首先肯定它是什么、肯定了它是“这个”,同样也就否定了它是“那个”。如果对一个事物只是作出单纯的肯定,而不顾及到此事物和他事物之间的差别,不顾及它的否定方面,那么,这样的肯定就是不完全的、僵硬的、无生命力的。例如,当我们肯定某人所犯的错误属于人民内部矛盾时,也就同时否定了它属于敌我矛盾。如果我们不清楚人民内部矛盾和敌我矛盾之间的差别、联系以及它们互相转化的条件,那么,我们对属于人民内部矛盾的肯定性论断就缺乏确定性和可靠性,因而是不完全的、无力量的。

人们对事物作出的任何一个规定都是一个肯定,同时也就是某种否定,因为任何规定都是确定一种界限,肯定某事物于一定界限之内,同时就意味着对于这个界限之外的事物的排斥。我们肯定社会主义社会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同时也就意味着对于同它相对立、相区别的社会的否定,即否定资本主义,也否定成熟的共产主义。不同时具备否定性的肯定是不可理解的。

在一定意义上,否定也就是肯定。光明不是黑暗,某现象正因为不是黑暗才是光明,否定了黑暗就肯定了光明。对谬误的否定也就是对真理的肯定。批评是对错误的否定,而真正善意的批评则是“治病救人”。通过批评否定错误,这是治病;通过批评,让被批评者“恢复健康”,这又是“救人”。所以说,批评这种否定也是一种肯定,不仅从“救人”这种积极的出发点来讲是肯定,而且从开出“治病”的药方、指出克服错误的途径来讲也是肯定。

恩格斯曾以“零”为例,精辟而深刻地说明了否定即肯定的道理。“零”是对任何一个确定的量的否定,但它作为一切正数和负数之间的界限,作为能够既不是正又不是负的唯一真正的中性数,它本身不只是一个非常确定的数,而且比其他一切被它所限定的数更重要,有更丰富的内容。甚至温度表上的绝对零度也决不代表纯粹的、抽象的否定,而是代表物质的十分确定的状态。

2.辩证的否定

辩证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事物内部存在着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它们既对立又统一。最初,肯定方面处于支配地位,否定方面处于被支配地位。在这种情况下,事物就被肯定着。但是,在矛盾双方的斗争中,否定方面总会由弱变强。一旦否定方面由被支配地位上升为支配地位,事物就转化到了自己的对立面,实现了对事物的否定。事物最终之所以被否定,根源在于事物的内部,是事物内部的否定因素战胜了肯定因素。因此,事物的否定是自我否定。

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和联系的环节。所谓发展,是指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而实现这一过程必须要对旧事物进行否定,否定实现了事物由旧质向新质的飞跃。新事物在否定旧事物时,并不是把旧事物全盘抛弃,一笔勾销。旧事物是新事物的母体,新事物从旧事物那里脱胎而来,新事物是在批判地继承旧事物中的一切积极的有生命力的因素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样,在新旧事物之间就存在着必然的联系。

辩证的否定的实质是扬弃。扬弃,包含抛弃、保留、发扬和提高的意思。指新事物

215

代替旧事物不是简单地抛弃,而是克服、抛弃旧事物中消极的东西,又保留和继承以往发展中对新事物有积极意义的东西,并把它发展到新的阶段。扬弃是新事物对旧事物的既克服又保留。新事物抛弃旧事物的糟粕,继承其精华,并把它作为自身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扬弃体现着事物发展过程连续性和非连续性的统一。

3.否定之否定规律

亦称“肯定否定规律”。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之一。是自然界、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它揭示事物由于内部矛盾所引起的发展是螺旋式、波浪式前进上升的过程。任何事物的内部都有肯定和否定两方面。肯定,是事物保持其存在的方面;否定,则是促使事物发展和转化的方面。这两个方面相互斗争着。否定的方面战胜肯定的方面并取得了支配的地位,旧事物就转化为新事物。辩证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旧质向新质的飞跃。新事物对旧事物的否定,是事物内部的否定的因素发展的结果,是对旧事物的质的根本否定,但并不是对旧事物的简单抛弃,而是扬弃。

事物的发展总是由肯定阶段走向否定阶段的。一般地说,在事物发展的总过程中,经过两次否定,从肯定到否定,又从否定到否定之否定。这时,往往重复出现旧的肯定阶段的某些特征、特性。但这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在更高基础上的重复;不是单纯的循环运动,而是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无限发展过程;不是直线式的,而是曲折的、螺旋式、波浪式的前进上升运动。由于事物内部新旧两方面的矛盾和斗争,任何新事物的成长,都要经历曲折的过程,在一定时期内,新事物可能遭到暂时的失败,旧事物可能取得暂时的胜利,甚至被克服了的旧事物还会在一定条件下复生。但是,这只是暂时的、相对的,而新事物的胜利,事物的上升、前进运动则是永恒的,绝对的。

否定之否定规律最初由黑格尔提出。马克思、思格斯总结了当时各种科学的最新成就和人类认识的发展史,从客观事物发展过程的本身,论证了它是客观事物固有的普遍规律。

相关资料选辑

.邓小平创新精神的主要特征

马克思主义的本质是批判的、进取的和创新的。邓小平理论产生,就是他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创造性地解决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际问题的光辉结晶。

从否定错误中开辟新道路的勇气。

在某种意义上说,创新就是对旧有的错误的东西进行否定,这需要巨大的政治理论勇气,在这方面邓小平堪称表率。在粉碎“四人帮”后,面对很多人认为毛泽东的话句句是真理,否定毛泽东晚年的错误,就是“砍旗”,就是否定毛泽东思想;面对当时的中央负责同志主张“两个凡是”,邓小平坚决否定“两个凡是”,抛弃以阶级斗争为纲,带领全国人民改革开放,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这是邓小平创新精神的最大成果。

邓小平的创新精神的高明和伟大之处在于:把“否旧”和“创新”紧密结合在一起,对旧的事物,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不是全盘否定,而是“抛”、“扬”结合。例如,在对待什么是社会主义?他以否定命题的形式多次阐发了他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解。他说,贫穷

216

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不是社会主义,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等。这样,他一方面是用排除法来弃这些非社会主义本质的东西,同时又以否定的形式来思考和表达肯定的内容。比如,他对贫穷的否定就是对富裕的肯定,对忽视发展生产力的否定就是肯定社会主义必须重视生产力的发展,从而揭示了社会主义本质的新观点,这种创新是从原有基础上发展、升华来的,既对过去的结论有一定的继承,又对过去认识上的解释,这是邓小平创造智慧的过人之处。

从经典结论中发展新认识的睿智。

邓小平不拘泥以往的结论,善于对已有的结论根据形式变化进行观察分析,从而拓展、延伸出新的认识,把过去的思想升华到一个新境界。

——根据形势的发展拓展已有的结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马列主义的一个正确的结论。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它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率的提高,对这一理论认识也应有所不同,因此,邓小平及时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新判断,使马克思主义的这一结论更符合当代的实际情况。

——根据现实情况界定过去的提法。社会主义分阶段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结论,毛泽东对此也有过不同的论述,但从以前的苏联到解放后的中国,我们建设的社会主义到底处于什么阶段,一直没有一个统一的正确的认识。邓小平针对我国国情,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这似乎与斯大林、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认识有些“倒退”,但实际这更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个新发展。

2.毛泽东创新思想的基本特点

其一,创新与怀疑批判精神相结合。

毛泽东从青少年起即具有怀疑与叛逆的思想和品格。成为中国革命主要领导人后,他依然保持着对许多事物大胆怀疑、寻根究底的劲头。他对中国革命和建设道路的探索,都发端于对以城市为中心的道路和传统社会主义工业化模式的怀疑。建国以后的毛泽东,在各个领域都保持着不竭的怀疑习惯和批判精神。

其二,创新与反对教条主义和奴隶主义相结合。

《反对本本主义》一文,是毛泽东勇于创新,敢于反对教条主义的最早檄文。建国后,毛泽东反对教条主义的同时反对奴隶主义。毛泽东在1958年关于第二个五年计划的批示中明确提出了“打倒奴隶思想,埋葬教条主义”的口号。他认为,无论中国人、外国人、死人、活人,都不要迷信,要相信科学,正确的就信,不正确的就不信。他谈到不要迷信神仙,不要迷信洋人时说,相对别的星球,我们就是神仙;相对外国人,我们就是洋人。他指出:“对于经典著作要尊重,但不要迷信。马克思主义本身就是创造出来的,不能抄书照搬。”他号召:“打掉自卑感,砍去妄自菲薄,破除迷信,振奋敢想敢说敢做的大无畏创造精神”。

其三,创新与独立思考相结合。毛泽东是一个最具独立思考品格的理论家和实践家。他不迷信书本,不盲从权威,不崇拜偶像,对一切事物和现成理论保持不随波逐流,坚持

217

不人云亦云地进行个人独立思考和判断的态度。毛泽东常引用孟子的一句话:“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延安整风期间,毛泽东号召:“共产党员对任何事情都要问一个为什么,都要经过自己头脑的周密思考,想一想它是否合乎实际,是否真有道理。绝对不应盲从,绝对不应提倡奴隶主义。”

3.掌握创新的方法

笛卡儿曾指出:“最有价值的知识是方法的知识”,要树立创新意识,必须掌握相应的方法。

量变质变方法。创造型人才在知识、技能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就会产生质的飞跃。爱迪生一生能有1000多项发明专利,主要是各方面知识的积累达到了一定的量。

类推的方法。如飞机摹拟鸟的飞翔,摩天大厦摹拟人的骨骼等。这种方法要求丰富的联想力和较深的逻辑推理能力。

数学方法。应用较多的是相加的方法。如生物加进化论、铅笔加橡皮等。当然,科学的创新方法并不是简单的相加,但作为一种方法,其原理基本如此。

物理方法。如阿基米德发现浮力定律、富兰克林发明避雷针等。

化学方法。运用化学原理创造出新的化合物。如诺贝尔发明安全炸药,巴斯德发明消毒法等。

4.衡量学生创新能力的标准

善于观察,并能用类比、推理的方法表达。

敢于对权威性的观点提出疑问。

凡事喜欢寻根究底,弄清事物的来龙去脉。

能耐心听取别人见解并从中发现问题或受到启发。

能发现事物与现象间的逻辑联系。

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

凡遇到问题总是喜欢在解决方法上另辟蹊径。

具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总是从失败中发现成功的启示。

在学习上常有自己关心的独特的研究课题。

第二篇:第十课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

《第十课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知识与练习

1.辩证否定观的原理内容:

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辩证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是发展的环节,辩证的否定不是简单地否定一切,而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克服的是旧事物中过时的消极的内容,保留的是旧事物中积极合理的因素。辩证否定的实质就是“扬弃”。方法论要求

①必须树立创新意识,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

②不仅要尊重书本,尊重权威,还要立足实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创新与发展。2.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原理内容:

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方法论要求:

(1)要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

(2)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这是我们事业不断取得成功的关键。

3.创新的作用原理内容

创新对社会进步具有巨大的作用,①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②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③推动人类思维文化的发展。

总之,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亡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方法论要求:树立创新意识,推动民族进步和社会发展。

练习题

1.中国语言蕴含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下列说法中能体现辩证否定观的是()A.是就是,不是就不是

B.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C.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D.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2.唯物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辩证的否定观要求树立创新意识,不断实现创新。要树立创新意识,不断实现创新,就必须()①具有批判性思维

②怀疑一切、批判一切、推翻一切

③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④敢于寻找新思路、树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没有新物种对旧物种的否定,生物就不会进化,人类就不会出现;没有新的社会形态对旧的社会形态的否定,社会就不能发展。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的发展,都是新旧事物的相继更替。否定意味着新旧事物的决裂,旧事物到新事物的转折。这段话主要揭示了否定是()A.事物发展的环节

B.量变的过程

C.克服和保留的统一

D.事物联系的环节 4.千年前五位仙人的“五羊衔谷”传说使得“五羊”成为广州最为知名的一个标识。广州亚运会吉祥物名为乐羊羊,由着色为奥林匹克五环中五种不同颜色、形态各异的羊组成,名字组成“祥和如意乐羊羊”。从五位仙人的“五羊衔谷”传说到广州亚运会吉祥物“乐羊羊”的出现,说明了这样的哲理()①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

②辩证的否定,是既克服又保留 ③辩证的否定就是抛弃一切

④辩证的否定是联系和发展的环节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5.蝴蝶的生命史为:蝴蝶幼虫出生10天左右后发育成成虫,成虫45天后变成蛹,而蛹要经过地底下几个月的漫漫长眠才能化蛹成蝶,开始它最灿烂的历程。从哲学上看,化蛹成蝶的过程是()A.事物由质变到量变的曲折过程

B.事物自身的辩证否定过程 C.先肯定后否定,先克服后保留的过程

D.是新事物彻底否定旧事物的过程

6.有创意可以说是日本动画片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日本动画片最大的特点就是人物形象个性化强,要么极其夸张,充满喜剧效果;要么稀奇古怪,充满神秘色彩。中国动画片并非技不如人,关键是缺少创意、想象和个性。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A.必须如实地把事物看成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 B.要弄清事物在其发展过程中的阶段和地位 C.必须具有创新精神,大胆革新,勇于创新 D.培养创新精神是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目的

7.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我们的思想认识也必须不断前进。思想解放、理论创新,是引导社会前进的强大力量。这段话体现的哲理是()①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③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 ④理论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7.“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A.辩证否定是一事物对另一事物的否定 B.否定是对旧事物的保留

C.事物的否定是对旧事物的克服 D.辩证否定是事物联系和发展的环节

8.唯物辩证法就其本质来说是批判的革命的,因为它

①认为凡是现存的都是必然灭亡的

②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从其暂时性方面去理解和对待

③认为事物的变化发展只有间断性,没有连续性

④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理解中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理解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9.(2011年扬州模拟)2010年5月5日,国务院召开全国节能减排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动员和部署加强节能减排工作。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强调,要切实把节能减排作为加强宏观调控、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任务,本着对国家、对人民、对历史高度负责的精神,下更大的决心,花更大的气力,做更大的努力,确保实现“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确保实现“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我国需要()A.在矛盾特殊性的指导下研究矛盾普遍性

B.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将环境保护作为中心工作

C.坚持内因决定外因,环境保护工作首先从自身做起

D.树立创新意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现在,深圳在全市实施居住证制度,让外来人口拥有深圳“绿卡”。居住证制度是对户籍管理的传统理念、体制和手段、方法实行全面突破。居住证制度弱化了“户籍”概念,强调了“居民”概念,凸显了身份的公平性,能够增强广大劳动者对城市的认同感和归宿感;居住证制度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特征、深圳特点的城市管理综合系统。据此回答10~11题。

10.推行居住证制度能从根本上解决深圳的人口管理问题,通过更新观念、创新手段,对管理机制和管理方式进行重大改革,构建制度化的高效管理体系。这体现出()A.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B.创新推动社会制度的变革

C.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 D.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11.居住证制度继承了传统户籍制度的合理内核,实现了对单位人、社会人的有效管理,既符合国家的指导意见,也符合群众的愿望和利益,既能弥补暂住证制度的缺陷,又能与户籍制度和市场经济发展相连接。这说明辩证的否定()A.是发展的环节,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动力来自人的改革

B.是联系的环节,新事物以旧事物的一切因素为自己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C.既保留旧事物中积极的合理的因素,又克服旧事物中消极的过时的东西 D.具有相对稳定性,既保留基本特征,又能与时俱进

12.我国在高温超导电缆的研发领域实现了上百项创新与突破,取得了30多项专利。借助超导材料零电阻的特性,高温超导电缆与常规电缆相比,输电损耗只有它的一半,而输电能力却是它的3到5倍。这说明()

A.科学技术推动人类思维方式的变革

B.创新提高了劳动者的素质

C.创新促使生产关系与社会制度的深刻变革

D.创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13.月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特色美食。但专家指出,月饼高糖、高热量,不仅不利于身体健康,有时还是“健康杀手”。月饼要想成为一种健康食品,关键要从工艺和配料方面进行改良,否则口味再好,也不符合现代人对营养方面的要求。这表明()①辩证的否定观要求我们树立创新意识②创新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③推动复杂事物发展就必须集中力量抓主要矛盾 ④矛盾的主次方面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转化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4.明代陈献章说:“前辈谓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这说明了()A.辩证法的批判性思维有利于促进事物的发展

B.必须怀疑一切、否定一切

C.只要否定,就能发展

D.怀疑精神就是创新精神

15.“人肉搜索”是指利用现代信息科技,变传统的网络信息搜索(机器搜索)为人找人、人问人的网络社区活动。由于其在反腐败的同时也暴露了某些人的隐私,2009年1月江苏省某市立法禁止“人肉搜索”,结果网民大哗。下列对“人肉搜索”现象认识正确的有()①从当今时代的社会条件来说,它有存在的理由 ②对其不能简单地全盘否定,但可以全盘肯定

③“人肉搜索”具有暂时性,最终会让位于更高阶段的事物 ④对“人肉搜索”的否定纯粹是人为的外力的作用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6.以百度和Google为代表的通用搜索过多地依赖机器而不是网民的力量,过多地关注知识和信息而不是个性和人性。“人肉搜索”增加了互联网和搜索系统中的智能化、人性化成分,在科技变革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社会关系和制度的变革。这表明()A.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B.创新推动人类科学技术的变动 C.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

D.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

17.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为此,辩证法的革命精神和批判性思维要求我们()①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的实际

②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

③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

④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③④

D.②③④

18.否定是辩证法的一个最重要因素。辩证法在本质上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这是因为 ①世界上所有的事物,都是处于不断发展过程之中

②没有一种事物是绝对的、永恒不变的,每一事物,总有一天要被否定

③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推动力量,不了解辩证的否定,也就不会知道事物是怎样发展的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主张抛弃过去的一切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9.《北京现代商报》载文强调,推陈出新永远是商家纵横商海的法宝。从生活与哲学角度看,其依据是()①新事物是对旧事物的彻底否定

②新事物是对旧事物的辩证否定

③新事物是旧事物积极因素的总和

④创新是社会发展进步的不竭动力 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②④

20.现实是历史的延续,不讲继承,搞历史虚无主义,发展就失去前提和基础,民族的长处和特征就难以保持。现实是历史长河中的一段,不讲发展,不研究与时代结合,传统文化就失去生机,也不可能很好地继承。上述观点表明传承民族文化就要

①对其坚持肯定与否定、克服与保留的统一的态度②维护其纯洁性,防止受西方文化的影响③通过发展创新维系其旺盛生命力④对其进行“扬弃”,批判和克服其糟粕,弘扬和发展其精华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1.(2011·盐城模拟)某校开展创新教育活动,要求同学们以“创新最美丽,创新出辉煌”为主题搜集材料,下列材料能体现这一主题的是()①一万个后来者不如一个开拓者 ②没有否定,人类历史就会变成停滞不动的臭水沟

③在绝对不相容的对立中思维

④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2.(2011·苏州模拟)美国有个著名的植物园,它的各种珍奇名贵的花卉每天都吸引大批游客前来观赏,却时有花卉不翼而飞的事情发生。为此,管理人员在植物园门口树起一块告示牌:“凡检举偷花卉者奖励200美元。”从此以后,植物园再也没有丢失过花卉。作为常规思维,要防止花卉丢失,就是要惩罚盗窃者,而奖励检举者的思维方法和做法,实践证明却更有成效。这说明()A.创新可以不用从实际出发

B.创新有助于我们正确地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 C.创新就是敢想敢做

D.在特殊情况下,创新不需要遵循客观规律 23.(2011福建卷36)我国科研人员自行研发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其最大的创新在于把导航与通信紧密的结合起来,同时具备定位与文字通信功能。“北斗”的发展和完善将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材料表明 A.科学技术的进步对社会发展起积极地推动作用

B.科学研究应树立创新意识,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 C.科学理论能够正确的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

D.科学实验是人类思维在认识和改造社会中创造性的表现 24.下图漫画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A.把握事物的联系,利用客观规律 B.坚持实践的观点,重视直接经验 C.发挥主观能动性,探究事物本质 D.坚持辩证否定观,树立创新意识

25.华君武的漫画《永不走路,永不摔跤》(图3)讽刺了一些人

①不懂得只要善于总结实践经验,错误是可以避免的 ②不理解缺乏敢想敢闯的精神就会一事无成

③不了解实践探索中出现的失误和错误总是宝贵财富 ④因怕犯错误而不敢实践的行为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二、主观题 26.[2011·浙江卷] 动漫大片《田螺遗梦》是我国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作品取材于中国民间传说,剔除了其中带有迷信、颓废、庸俗色彩的内容,突出了中国文化和而不同的价值理念。作品制作运用了目前国际最高水准的动画电影技术,注入了国际动漫作品所特有的神幻色彩,从而使作品更具国际口味。作品多次参加国际国内动漫节和电影节,摘取了多个奖项,赢得了国内外的好评。

动漫大片《田螺遗梦》的创作过程如何体现辩证否定的实质?

27.辨析:坚持理论创新就要不断解放思想,敢于否定权威与书本,才能取得各项事业的成功。

28.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创新就是要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思考:创新的哲学依据有哪些?(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的角度思考)

29.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讲话指出“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用15年的时间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的行列。”《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年一2020年)》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进一步指出,全面实施《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的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1)从哲学角度看,我们为什么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2)从哲学上思考,我国青少年一代应该怎样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

《第十课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参考答案:

26.辩证的否定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克服旧事物中消极的内容,保留其积极合理的因素。辩证否定的实质就是“扬弃”。

《田螺遗梦》的创作就是一个辩证的否定过程,它剔除了原有传说中带有迷信、颓废、庸俗色彩的内容,保留了其中和而不同的价值理念,并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融入国际元素,使之发扬光大,是一次成功的“扬弃

27.(1)世界永恒发展的,任何理论都是当时社会实践的产物,具有历史局限性。坚持理论创新就必须不断解放思想,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的实际,注重研究新情况,确立新观念。(2)坚持理论创新要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权威往往比普通人能准确地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但任何权威都不可能永远正确,所以我们既要尊重权威,又要反对能盲目崇拜权威。(2分)

(3)书本是传播知识的载体,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但任何书本知识都要不断丰富和发展,因此,我们既要尊重书本,又要反对教条主义。(2分)

(4)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只有立足实践,不断解放思想,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其他各方面的创新,不断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创新与发展,我们各项事业才能取得成功。(3分)因此,题中观点是片面的。(1分)

28.唯物论

(1)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而客观实际是变化发展的,所以必须从变化的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2)创新是主观能动性的表现,体现了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统一,坚持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的统一。

辩证法

(3)辩证否定观是事物自身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联系的环节,实质是扬弃。要求我们树立创新意识,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

(4)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要求树立创新意识,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敢于突破成规陈说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

(5)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因此,我们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发展。创新就是要反对因循守旧,思想僵化,坚持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认识论

(6)认识活动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无止境的过程。要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统一。

29.(1)①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发展就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只有提倡不断创新,扶持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新生事物,才能真正推动事物的发展。

②辩证的否定观和革命的批判精神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创新意识,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③创新对社会进步具有巨大的作用,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推动人类思维文化的发展。总之,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2)第一,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

第二,自觉投身于社会实践,在实践中不断深化、扩展和向前推移自己的认识,培养创新意识。

第三,按客观规律办事,正确而积极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坚持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统一。第四,防止孤立、绝对静止、片面的倾向,坚持唯物辩证法,全面提高自身素质。

第三篇: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 练习题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

练习题

一、选择题

1.2013年5月,某地一次性清退了10 2名不合格党员。这项决定源于该地近年来探索建立的以“半年一分析、一年一评议、两年一登记”为主要内容的党员队伍纯洁机制,该机制旨在通过疏通不合格党员的正常退出机制来保持党的纯洁性。这体现的辩证法观点是()①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②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 ③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联系的环节 ④不可忽视事物的外部矛盾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全国智慧城市建设不断加速。我国三大电信运营商预测,2012年下半年将有超过80个城市和运营商合作建设智慧城市,到2012年底全国开建智慧城市的城市有望突破400个。回答2~3题。

2.城市智慧化是继工业化、电气化、信息化之后出现的“第四次发展浪潮”。它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支撑,将有效破解城市发展难题,提升城市运行质量和效率。由 此可见,城市智慧化()A.是目前城市自我发展的最佳模式

B.是实现城市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C.是城市自我否定和提升的过程

D.其发展总是呈现上升趋势 3.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对以往的城市发展模式,我们应()①全面肯定、全部继承 ②有所克服,有所保留 ③全面摒弃,坚持创新 ④辩证看待,坚持“扬弃”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4.南宋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对这里的“疑”,我们理解为()①世界永远处在不停的运动过程中,相对静止是不存在的②现存事物是必然灭亡的,我们不应讨论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过程

③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 解中同时也应包含着对事物的否定的理解

④对任何事物,我们都要坚持批判的革命的创新的态度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5.在人类的发明创造活动中,对某一事物的“习惯性”思维往往制约着人们的视野。而对这种“思维定势”的有意识破除,则可能使人们产生出许多新的发明和创造。这()A.要求我们解放思想,破除一切传统观念

B.要求我们要有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

C.说明在科学理论指导下,就能提出、解决新问题

D.说明进行逆向思维是发明创造的前提 6.中国科学院院士叶笃正表示,面对课本这样的“权威”,或者老科学家“权威”,或者领导“权威”,青少年应该在尊重、学习的基础上,敢于超越,积极创新。这给我们的启示是()①只有蔑视权威,才能做到积极创新

②既要尊重权威,又要立足实践,解放思想

③对于权威,既要有所肯定,又要有所否定

④创新的实质就是对课本或权威的全面否定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7.下列成语与 右边漫画所反映的哲学道理不相符的是()

A.“吹呴呼吸,吐故纳新” B.“和实生物,同则不继” C.“荣枯代谢而弥见其新”

D.“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8.古时候某富人宴客,定席位时,把年少的朱某安排在年长的孔某的上手位,孔某不高兴,便出一上联云:眼珠子,鼻孔子,孔子(暗指 孔子及孔姓)反在珠子(暗指朱熹及朱姓)下?朱某听罢应下联云:眉先生,须后生,后生却比先生长。结合对联的寓意,分析“后生要长过先生”需要()①先生超越自我,积极地扶持后生成长,促使后生不断进步

②后生尊重先生,继承优良,同时与时俱进,实现超越 ③后生对先生及其旧思想进行彻底否定,实现跨越式前进 ④先生对后生及其观念进行辩证地否定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9.安徽师大的王廷元先生认为,徽商的经营之道和商业道德无不受到儒家义利观的影响。如徽商主张义中取利,因义而用财,这种义利观,提高了徽商的信誉,有利于竞争,但却不利于徽商的资本积累 及其产业投资。根据上述材料,我们对待徽商文化的态度应是()①以全面肯定的态度保持和弘扬徽商文化

②以辩证否定的观点分析徽商文化

③在新的时期背景下把批判继承与创新结合起来

④根据新时期的需要重新解读和构建徽商文化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0.乔布斯说:领袖与跟风者的区别就在于创新。创新()①要立足实践,实事求是 ②要做到解放思想、与时俱进 ③要敢于否定一切 ④源于领袖的独特思维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1.科学发展观适应新的发展形势和发展要求,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是指引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又 好又快发展的科学理论。科学发展观提出近10年来,我国持续快速发展,是改革开放以来增长速度快、持续时间长、平稳程度高的重要发展时期,科学发展观的科学性、创新性、指导性得到了充分彰显。这证明()A.科学理论决定了社会的发展进程

B.没有理论创新就没有人类社会 C.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D.技术创新推动 了我国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12.下边漫画对我们的哲学启示()A.创 新是对既有理论、实践的突破 B.创新就要尊重书本知识,尊重权威 C.创新就是在绝对不相容的对立中思维

D.创新推动了人类思维方式的变革

13.在一项测验中,应试者遇到了这样一个问题:谁能将一个瓶盖拧开?第一位拧了几分钟没有打开,就拿出了手帕包在瓶盖上面拧,还是不行;第二位身强力壮,显然力气不小,拧了半天也没有打开;第三位以为是他们拧的方向不对,于是反方向拧,还是不行。这时,测试者从书桌下掏出一个螺丝刀,在瓶口轻轻 地启动了一下,然后轻松地拧开了盖子。这个事例说明()①惯性思维会造成陈旧的思想观念

②创造性思维有利于人们改变事物的属性

③打破惯性思维,能取得新突破

④善于寻找新思路,有利于我们取得成功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4.“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包含的哲学道理是()A.辩证的否定是一事物对另一事物的否定

B.否定是对旧事物的保留 C.事物的否定是对旧事物的克服

D.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联系和发展的环节

15.(易错题)右图《圆的自白》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①任何真理都是有条件的②要树立批判意识和创新意识

③肯定就是否定,终点就是起点

④辩证否定是事物发展的重要环节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16.有的人越学越无知的原因是:对书本知识不敢有半点疑问,对自己的创见却往往怀疑。因此,我们()

A.要尊重权威和书本知识

B.不要怀疑自己

C.要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

D.要 敢于否定一切

17.英国哲学家培根曾经说过,“如果你从肯定开始,必将以问题告终;如果你从问题开始,必将以肯定结束。”这表明()

A.应当扬弃旧事物中的合理因素

B.应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 C.应抓住主要矛盾,促进事物的发展

D.解决问题就是发挥主观能动性 18.美国苹果公司创始人乔布斯虽然已经辞世,却给全世界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可以说,乔布斯开创了一个靠创意推动的时代。这启示我们必须()①超越书本知识,否定理论权威

②拓展想象空间,摆脱已有观念

③关注科学现状,树立批判精神

④培育问 题意识,提升创新能力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9.1900年著名教授普朗克提出了量子力学假设及普朗克公式。但他沮丧于这一发现破坏了自己一直崇拜并虔诚地信奉为权威的牛顿的完美理论,因而宣布取消自己的假设,由此使物理学理论停滞了几十年。普朗克错在()

A.没有认识到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抛弃

B.没有认识到权威在事物发展中的推动作用

C.没有把尊重权威与立足实践、与时俱进结合起来

D.缺乏敢于突破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制约的勇气

20.批判精神是科学不 断向前发展的关键,没有批判就没有创新和发展。对批判精神说法错误的是

A.批判精神反对将一切理论和假说神圣化

B.批判精神是理论创新的动力

C.批判精神是科学真理客观性的保障

D.批判精神是科学发展的唯一途径 21.“对于知识创新时代的学生而言,最重要的能力不是回答问题,而是提出问题。”从哲学上讲,这说明()

A.提出问题就能推动实践的发展

B.矛盾的斗争性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C.思维是存在的基础

D.要坚持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

22.某校开展创新教育活动,要求同学们以“创新最美丽,创新出辉煌”为主题搜集材料,下列材料能体现这一主题的是()

①一万个后来者不如一个开拓者

②我要做的事,不过是伸手去收割别人替我种的庄稼而已

③在绝对不相容的对立中思维

④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23.2012年3月2日,重庆市市长黄奇帆对重庆户改作出回应,强调“不存在一刀切”。相较于以往的“农转非”,重庆为农民转户进城设计了完整的政策体系:农村承包地、宅基地、林地3项保留;城市就业、社保、住房、教育、医疗5项纳入;设置3年过渡期,建立弹性退出机制,允许退出转户。重庆市这一做法()

①是对传统户籍制度的彻底否定

②决定着今后重庆城市化的进程

③体现了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

④体现了在实践基础上的认识的发展

A.①③

B.③④

C.①②

D.②④

24.一个老板一直卖假货,但是他的生意一直很好。这是为什么呢?习惯地,我们会想,质检局可能有问题,老板可能做了手脚„„新颖、合理的答案是,他卖的是“假发”。这个事例说明()

①惯性思维会造成陈旧的思想观念

②创造性思维有利于人们改造事物

③换个角度思考有利于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④寻找新思路有利于思维方式的变革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5、网络流行歌曲龚琳娜的《忐忑》,被人们称为“神曲”,是以五声音阶的复杂重叠,中国传统声乐技巧的夸张变形来创作的。龚琳娜在演唱时,不但唱腔夸张变形,表情也极有特点,在听似毫无意义的“咿呀”中,将情绪发挥得淋漓尽致,引人入胜。用夸张变形的方式实现艺术生命的升华,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①艺术是一种非感性的、非常规的认识活动

②艺术形式是抽象的、无现成规律可循的③艺术创作可以突破传统形式的制约,实现创作者的主观意图 ④充满想象力的艺术与充满艺术的想象力都应被辩证地否定

A.②③

B.①④

C.③④

D.②④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26.(26分)改革开放以来,山东作为东部沿海大省,取得了建设“大而强、富而美”的社会主义新山东的巨大成就。回顾山东30多年的发展历程,可 以说,“解放思想的过程就是改革开放不断发展的过程,也是不断解决旧矛盾、产生新矛盾的过程,更是破解发展障碍和难题的过程”。

运用辩证的否定观分析说明,为什么“解放思想的过程就是改革开放不断发展的过程,也是不断解决旧矛盾、产生新矛盾的过程,更是破解发展障碍和难题的过程”。

27.“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任何社会的进步与发展都与创新密切相关。

为什么说任何社会的进步与发展都与创新密切相关?

28、央视特别节目《创新中国》网上征集:服装品牌如何创新?网友纷纷发表看法:

看法一:服装品牌,需要继承与创新!创新服装品牌,必须继承民族精神和文化,承载现代气息和流行元素,凸显以人为本心理需要,适应中国乃至世界的服装文化欣赏需求,这就需要不折不挠的追求、探索和创新。

看法二:中国是个纺织大国,但是庞大的纺织品出口却赚不到更多的外汇,这是很令人头疼的事。其根本原因就在于缺少品牌优势。大力发展品牌创新符合市场规律,也符合国家利益!

(1)看法一是如何体现辩证否定观的哲学道理的?(2)根据看法二谈谈创新的意义。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答案:A 解析:通过清退不合格党员来保持党的 纯洁性,体现了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也体现了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故选①②。③不选,材料强调的是自我否定、自我发展;④不选,材料强调的是事物的内部矛盾。

2.答案:C 解析:城市智慧化是城市发展的新阶段,C符合题意。A在材料中没有体现。B说法错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上升的,D说法错误。

3.答案:B 解析:对以往的发展模式,我们应该采取“扬弃”的态度,②④说法正确。①③说法错误,应排除。

4.答案:C 解析:材料强调“疑”,说明我们认识事物要有批判的革命的创新的态度,③④说法正确。相对静止是存在的,①说法错误。我们不应讨论事物有其存在与发展的过程,②说法错误。

5. 答案:B 解析:破除“习惯性”思维,即强调要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这是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的方法论要求。

6.答案:C 解析:面对“权威”,我们应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②③符合题意。①④说法错误,应排除。

7.答案:B

解析:漫画体现了辩证否定的哲学道理。A、C、D均体现了辩证否定观。B体现了矛盾的斗争性与同一性的辩证关系,故不符合漫画主旨。

8.答案:A 解析:对旧思想、旧观念要坚持辩证地否定,对其合理思想要加以继承,故③的说法错误;后生要对先生及其观念进行辩证地否定,而不是先生对后生,故④的观点错误;①②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故选A。

9.答案:B

解析:从题干中看出,徽商文化既有好的一方面也有不好的一方面,因此对其分析应该坚持辩证否定的观点,既不能全盘肯定也不能全盘否定,故①的说法错误;②③的说法正确;④认为要对之“重新解读和构建”犯了全盘否定的错误,应排除,故本题选B。

10.答案:A

解析:创新是对既有理论、实践的突破,要创新就要有批判和发展,但创新不是否定一切,③不选;④错误,创新源于实践;①②是对创新的要求,均入选,故选A。

11. 答案:C

解析:A说法错误,违背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观点;B说法错误,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D不选,材料说的是理论创新。

12. 答案:A

解析:漫画是对误解创新现象的讽刺,说明创新不是对事物的机械改造或重复,而是对既有理论、实践的突破,A项正确;B项不符合题意;C项说法错误;D项是说创新的作用,与题意不符,故选A。13.答案:C

解析:题干体现的是惯性思维和陈旧的思想观念不利于人们取得成功,①说法不准确;题干中,事物的属性并没有改变,②错误;③④符合题意,应入选。

14.解析:选D。A没有看到辩证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B、C割裂了肯定与否定的关系,均错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强调新事物既是对旧事物的继承,又是对旧事物的发展,故选D项。

15.解析:选C。本题考查考生对漫画寓意的理解。材料的中心意思是圆从不知足,总是不断追求新起点,故答案为C。①说法正确,但与题意不符;③的观点属于诡辩论。

16.【解析】选C。“对书本知识不敢有半点疑问,对自己的创见却往往怀疑”表明一方面对权威迷信、不敢突破,另一方面否认自己的创新能力,是缺乏创新精神的体现,C项符合题意。A材料未体现,B、D表述错误。

17.【解析】选B。材料体现了树立革命的批判精神的重要性,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B入选。A、D观点错误,C与材料无关,均不选。

18.【解析】选C。本题考查创新的要求。①②均为形而上学的表现,不选。③④入选。

19.【解析】选C。普朗克因过于迷信牛顿 理 论的权威性而不敢有所突破,因而失去推动理论发展的机会,C符合题意。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是客观的,A、D错误,B材料未体现。

20.【解析】选D。没有批判精神,就没有辩证的否定,创新就缺乏动力,真理的客观性就难以保障,就不能有效地反对理论和假说的神圣化。A、B、C均正确。D观点错误,入选。

21.【解析】选D。提出问题是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的要求与表现,D符合题意。其他各项均为错误观点,不选。

22.【解析】选B。②强调向别人学习,未体现创新的思想;辩证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是发展的环节,是一种“扬弃”,所以③错误;应排除含②③的选项,故选B项。

23.【解析】选B。重庆的户籍制度改革措施是对传统户籍制度的辩证否定,也体现了在实践基础上对户籍制度改革认识的深化,①错误,②夸大了意识的作用,故选B。

24.【解析】选D。按通常的理解,卖假货属于侵犯消费者利益的现象,但在特殊情况下“假发”又是能够满足某些特殊消费者需求的商品,这启示我们重视惯性思维的消极影响,树立创新意识,①④入选。换个角度思考有利于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③不选;②材料未体现,不选。

25.【解析】选C。用夸张变形的方式实现艺术生命的升华,体现了意识的能动性、主动创造性,体现了辩证否定与创新的关系,③④入选。①②观点错误,不选。

二、非选择题(共52分)26.答案:(1)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其实质就是“扬弃”。辩证的否定是发展和联系的环节。因此,解放思想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解决旧矛盾、产生新矛盾的过程”。(2)辩证的否定观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创 新意识,必须立足实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创新与发展,所以,解放思想的过程就是一个“改革开放不断发展的过程”。(3)辩证的否定要求我们必须把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紧密结合在一起,坚持批 判性思维,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所以,解放思想的过程更是一个“破解发展障碍和难题的过程”。

27.答案:①创新推动着人类思维方式的变革。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和理论指导下的实践创新,在推动科技发展的同时,也使得人们认识的对象和范围日趋广阔,使得人类思维的性质和水平不断更新和提 高。②人类文化的发展是通过创新实现的,社会主义文化也不例外。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是中国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下,继承中国文化优秀传统,吸取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在内容和形式上不断创新,从而形成的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28、【答案】(1)辩证的否定是联系、发展的环节,实质是“扬弃”。也就是说辩证的否定不是简单地肯定或简单地否定旧事物,而是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在继承中发展。辩证否定观要求人们想问题、办事情必须树立创新意识。树立我国的服装品牌,既需要继承民族精神和文化,也要探索和创新。这个观点体现了要求扬弃与创新的辩证否定观。

(2)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可以带来生产关系的深刻变革,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创新是时代的引擎,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中国纺织业只有通过创新,形成品牌优势,才能提高国际竞争力,开拓国际市场。

第四篇:第十课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教案(xiexiebang推荐)

第十课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

【一】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

高二政治科组(美术13班)李子江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识记辩证否定观的内涵,辩证法的本质;

2、理解辩证否定是自我否定,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的关系。

(二)能力目标

1、学会用辩证否定的观点看问题,初步形成用辩证否定观分析和认识事物的能力;

2、通过学习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使学生初步形成批判性思维,初步具有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逐步培养和形成自己的革命批判精神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使学生坚信创新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要求,创新意识的哲学基础是唯物辩证法的否定观和唯物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

二、教学重点、难点

辩证否定观的含义和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的理解

三、教学方法:

活动启发法、讨论法与讲授法相结合

四、课时安排:1课时

五、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教师播放课件展示苹果公司的“前世今生”的视频图文资料。引导学生思考本课的内容。从而导入新课。

1、辩证否定观

探究活动一:

很多人都想拥有一部苹果公司生产的iphone手机,甚至高仿的也可以接受。人们为什么会喜欢这样的手机?这样的手机与我们用的普通手机有何不同?(结合平时生活体验说出不同)并且回答如下三个问题:

1、它的出现是对普通手机所有功能的否定吗?

2、它的出现是对普通手机所有功能的肯定吗?

3、到底它的出现是对普通手机的肯定或是否定?

师活动:播放图文资料,引导学生理解辩证否定的内涵。学生活动:思考、讨论、回答(略)教师总结:

(1)辩证否定的含义

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已,自己发展自己。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75页的内容,思考并回答,与辩证否定相反的观点是事物外力的否定即形而上学的否定观

探究活动二

苹果公司生产的iphone手机如何坚持联系和发展的环节? 教师活动:展示图文资料,引导学生理解辩证否定的特点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回答。教师总结:

(2)辩证否定的特点:

①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它是实现新事物产生和促使旧事物 灭亡的根本途径。

②辩证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

新事物产生于旧事物,它总是吸取保留和改造旧事物中积极的因素作为自己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教师活动:课件展示文字资料。学生活动:思考、回答。教师总结

(3)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

扬——肯定、保留旧事物中积极合理的因素 弃——否定、克服旧事物中过时的消极的内容(4)辩证否定观的方法论要求

辩证否定观要求我们要树立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5)辩证的否定原理

〖原理内容〗: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是联系的环节。辩证否定的实质就是“扬弃”。

〖方法论〗:辩证否定的原理要求我们要树立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如何理解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回答。教师总结:

2、唯物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1)如何理解

(2)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的关系:

二者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创新是对既有理论和实践的突破;要创新就必须要有批判和发展。(3)坚持辩证法的革命和批判精神的要求:略

探究活动三:

我们前面了解了苹果公司的“前世今生”,那么他的“来世”会是怎样的结果?最可能的两种结果是……请同学们思考。

你觉得会出现那种结果?分组(站在不同的立场)说出你的(经济学或者哲学学)依据。教师活动:播放文字和视频资料,引导学生思考讨论 教师总结:

(4)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原理

〖原理内容〗: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方法论〗:要求我们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

六、板书设计(与课堂小结):

【一】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

1、辩证否定观

(1)辩证否定的含义

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已,自己发展自己。(2)辩证否定的特点:

①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它是实现新事物产生和促使旧事物灭亡的根本途径。②辩证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

新事物产生于旧事物,它总是吸取保留和改造旧事物中积极的因素作为自己存在和发展的基础。(3)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

扬——肯定、保留旧事物中积极合理的因素 弃——否定、克服旧事物中过时的消极的内容(4)辩证否定观的方法论要求

辩证否定观要求我们要树立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5)辩证的否定原理

〖原理内容〗: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是联系的环节。辩证否定的实质就是“扬弃”。

〖方法论〗:辩证否定的原理要求我们要树立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

2、唯物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1)如何理解

(2)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的关系:二者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①创新是对既有理论和实践的突破 ②要创新就必须要有批判和发展

(3)坚持辩证法的革命和批判精神的要求:(4)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原理

〖原理内容〗: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方法论〗:要求我们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

七、课堂练兵

试题略

八、作业布置:

熟记辩证否定观的原理;完成本节课练习册上的试题。

九、教后反思:

(略)

第五篇:第十课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知识点

第十课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

一、辩证的否定观

1、内容: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辩证的否定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克服的是旧事物中过时的消极的内容,保留的是旧事物中积极合理的因素。辩证否定的实质就是“扬弃”。

2、方法论:必须树立创新意识,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因此,我们不仅要尊重书本知识,尊重权威,还要立足于实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创新与发展。

二、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原理

1、内容: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

2、方法论:要树立创新意识。因此,要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敢于突破成规陈说,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

三、创新

(一)哲学依据:

1.唯物论依据:是坚持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统一,是坚持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的统一。

2.辩证法依据:(1)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2)辩证的否定观与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

3.认识论依据:世界是无限的,实践是不断发展的,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无止境的。

(二)作用: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1、创新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2、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

3、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

四、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是两种根本对立的世界观与方法论

(一)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承认矛盾,主张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形而上学的根本观点:否认矛盾,孤立地、静止地、片面地看问题

(二)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对立的焦点和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三)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联系观点与发展观点。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是矛盾观点,因为矛盾是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发展的根本动力。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矛盾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

(四)哲学史上的“两个对子”

1、是什么: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辩证法与形而上学。

2、关系: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是哲学的两个基本派别。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斗争,是从属于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斗争的。这主要是因为各种辩证法或形而上学的思想总是附属于唯物主义或唯心主义的哲学体系。

辩证否定观与形而上学否定观的区别

区别

辩证的否定观

形而上学的否定观 否定的动力: 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

否定是外力作用的结果

否定与联系、发展的关系: 否定是联系、发展的环节 否定是联系、发展的中断 否定与肯定的关系: 辩证的否定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其实质是“扬弃” 肯定与否定都是绝对的,要么肯定一切,要么否定一切

第十课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练习题

1. “青,取之于蓝,而胜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包含的哲学道理是()A.辩证的否定是一事物对另一事物的否定

B.否定是对旧事物的保留

C.事物的否定是对旧事物的克服

D.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联系和发展的环节 2.白话文扬弃了文言文的陈腐与艰涩,更适宜和方便人们抒发新时代的新思想。人类社会能够迈向文明进步,在于一种自觉的扬弃意识。“扬弃”是()A.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B.克服过时的消极内容,保留和培育积极因素的过程 C.要么肯定一切,要么否定一切的哲学态度

D.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3.辩证的否定观与形而上学的否定观是根本对立的,具体表现为()①否定是自我否定还是外力作用的结果 ②否定是联系的环节还是否定一切

③否定是扬弃还是“抛弃一切” ④否定是发展的环节还是全盘否定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4.南宋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这句名言蕴含的哲理是()A.敢于怀疑就能推动事物的发展

B.没有疑问的读书就不能取得进步 C.辩证法的本质是革命的批判的和创新的D.既肯定又否定是认识事物的源泉

5.香烟每盒20支装,这是常识。然而,在德国“万宝路”香烟却是每盒19支装。原来经历通货膨胀后,公司无利可图,而提价又会丧失竞争力。于是,烟草商决定将20支改为19支装,并在包装上声明是“为了不增加消费者负担”。新香烟上市后,多数人对少一支烟并不在乎,从而保住了它的市场地位。这启示我们()A.从整体上把握现象之间的必然联系

B.要树立创新意识,破除陈旧观念 C.办事情首先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

D.要按客观规律办事,积极促成质变 6.科班出身却不留恋传统的上海滑稽演员周立波创立的“海派清口”,是从上海本地的单口滑稽、北京单口相声和香港“栋笃笑”等曲艺表演形式中汲取精华发展而成的,并赋予了时代特质,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其演出常常是一票难求。周立波创立“海派清口”的过程坚持了()①辩证的否定 ②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③肯定与否定的统一 ④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8.敦煌莫高石窟是举世闻名的中国古代艺术宝库。莫高窟壁画,有反映当时的一些生产劳动场面的画面,也记录了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事实;继承了前代绘画、雕塑的优良传统,吸收外来艺术的有益成分。莫高窟壁画表明()

①艺术的内容来源于客观物质世界 ②艺术创作必须是全新的③艺术创作是一个“扬弃”的过程 ④艺术创作离不开辩证思维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9. 2009年11月3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让科技引领中国可持续发展》的讲话中指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促进科技进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就要 ①树立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 ②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

③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 ④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0.2010年,德州被评为低碳城市之一。德州市认为发展低碳经济不能人云亦云,并从我国的能源形势日益紧张、气候变暖和市情出发,提出发展生态经济的理念,发展了太阳能等新能源产业,并引导龙头企业进行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

(1)从坚持辩证否定观和革命批判精神的角度分析,德州在加快转变方式,调结构的过程中,是如何坚持创新的?

能力检测

2.某校开展创新教育活动,要求同学们以“创新最美丽,创新出辉煌”为主题搜集材料,下列材料能体现这一主题的是()①一万个后来者不如一个开拓者 ②没有否定,人类历史就会变成停滞不动的臭水沟

③在绝对不相容的对立中思维 ④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郑板桥写过这样一段话:“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胸中勃勃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从“眼中之竹”到“胸中之竹”再到“手中之竹”是一种()A.重复关系

B.永恒发展

C.绝对对立

D.辩证否定

4.白话文扬弃了文言文的陈腐与艰涩,更适宜和方便人们抒发新时代的新思想。人类社会能够迈向文明进步,在于一种自觉的扬弃意识。“扬弃”是()A.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B.克服过时的消极内容、保留和培育积极因素的过程 C.要么肯定一切,要么否定一切的哲学态度

D.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7.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经济发展的需要,旧城的改造问题成为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于是在许多地方出现了盲目拆建,极尽模仿的现象。针对这种现象,一些专家指出:一个城市的魅力不在于轰轰烈烈的“克隆”,而在于立足城市的历史积淀,保护文化遗产,挖掘人文资源,注入开放、包容、鲜活的时代元素。这一观点蕴含的辩证法道理是()①唯物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 ②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③坚持辩证的否定观 ④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② 8.近两年,高校自主招生备受人们关注,“鼓励中学生不断扩展知识面、增强自己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多关注社会和天下大事”成为自主招生的一个方向。这启示当代中学生应该()①坚持辩证的否定观,树立创新意识②坚持扬弃的思想,不断发展进步③要培育科学问题意识,探寻科学发展的新思路 ④坚持联系的观点,将个人发展与社会、国家的发展联系起来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9.江泽民同志强调:“理论创新,这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要求。创新就要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实践没有止境,创新也没有止境。”这句话说明了()①辩证法就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②要创新就要有批判和发展

③要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

④要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①③④

10.比尔·盖茨每秒进账2 500美元,但他没有坐享每秒钟2 500美元的进账。他在42岁的精力旺盛时期,却悄然“退居二线”,把公司的日常运作交给了他的“亲密战友”负责,自己则专注于未来新软件的开发,因为他清醒地认识到“微软离破产永远只有18个月”。这表明()A.不断创新才能推动事物的发展

B.发展需要经历一个曲折的过程 C.解放思想是办事情取得成功的关键

D.财富总是属于头脑清醒的人 11.(2010山东高考文综)近年来,《沂蒙》《南下》等“红色”影视剧,从新的角度诠释革命英雄人物,顺应了当代观众的审美要求,实现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2010年山东省“两会”期间,如何进一步加快文化产业的发展成为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关注的热点。透视《沂蒙》《南下》等影视剧的成功,有人认为“没有否定就没有创新,创新就是否定”。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否定观的知识评析该观点。

第三单元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1.联系的特性: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条件性

①任何事物之间都有联系/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有必然联系。②自在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认为事物的联系是主观的。自在事物的联系具有社会性。③联系是无条件的。

④联系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所以人对事物的联系是无能为力的。2.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 常见错误说法:“整体和部分相互决定”或“部分决定整体”。更正:

3.整体与部分&系统与要素: 常见错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就是系统和要素的关系。” 4.发展的实质: 常见错误:“发展就是变化。” 5.新旧事物的判断标准: 常见错误判断标志:

①时间先后

②力量强弱

③旗号名称 6.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 常见错误:

①“量变必然引起质变。”②“事物的变化发展是从质变开始的。”③“事物的变化发展就是量变到质变的一个过程。”④“质变是量变的总和。” 7.矛盾的基本属性:斗争性和同一性 常见错误:“矛盾的斗争性以同一性为前提,或同一性是斗争性的基础,或同一性寓于斗争性之中。”

8.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常见错误:

①矛盾的普遍性包含矛盾的特殊性。

②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多数和少数、整体和部分的关系。9.区分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

主要矛盾,决定事物发展的进程;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

主要矛盾是针对多个矛盾而言,矛盾的主要方面是针对一个矛盾的两个方面而言。

做题过程中,判断题干当中包含几个矛盾,简单方法:首先看有没有反义词的存在,有,那就是一个矛盾,选择矛盾的主次方面;没有反义词的存在,那就看是否构成并列关系及侧重,有,那就是主次矛盾。10.辩证的否定观:

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是发展和联系的环节,其实质是“扬弃”。与之相对立的形而上的否定观:

①认为否定是由外力引起的。

②把否定看成是发展和联系的中断。③把肯定和否定绝对地割裂,主张要么肯定一切,要么否定一切。

下载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知识点复习归纳(范文)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知识点复习归纳 辩证的否定 (1)含义:辩证的否定式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是由事物内部矛盾引起的自我否定。 (2)特征: ①辩证的否定是发......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复习学案

    姓名 学 号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 一、概念: 1、辩证否定观:----“吐故纳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含义 特点实质(对比:形而上学的否定观)2、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 是什么3、 创......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习题及答案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3分,共60分) 1.白岩松说,我觉得中国的前行一定会有一个“......

    第十课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5篇)

    第十课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 一、单项选择题。 1.(2012·天津卷)中国古人用“五行”说来解释世界。如图所示,“五行”相生相克。“生”即产生、滋生、促进,“克”即战胜、排斥、......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优秀范文5篇)

    第十课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 (东莞市光明中学 高三政治备课组) 一、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 (一)、辩证否定观与创新意识 ◇课堂探究:把否定理解为外力作用的结果,是一种什......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教学案

    学科网校[WWW.XKWX.COM] 全力打造一流免费网校! 2008年高考《生活与哲学》一轮复习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教学案 阜宁中学闵俊兰 一、教学要求 1.理解辩证否定的含义及实质。......

    第十课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否定之否定规律)

    第十课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否定之否定规律) 教育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识忆目标 (1)辩证否定观的内涵; (2)辩证否定法的本质; (3)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 2、理解目标 (1)辩证否定是自......

    第十课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教学案[最终定稿]

    第十课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教学案 第十课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 【温故知新】 .矛盾的特殊性原理? 2.主次矛盾、矛盾主次方面辨证关系原理? 【目标导航】 高考考点:※理解辩证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