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山东大学2017年本科教学工作审核学院自评报告
山东大学2017年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
_______学院自评报告(模板)
自评报告撰写的整体要求:
1.在撰写《学院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自评报告》时,应注意与培训手册中《1-指导准备》进行对照,并参考《领会精神 把握关键 全面做好学院、专业审核评估准备指导工作》报告中的相关解读。2.撰写自评报告时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力戒空谈,做到言之有理、言之有据。凡是没有证据和支撑材料的,不要纳入撰写内容。必要时应使用数据、图表和照片作为依据;
3.一级标题涉及评估的6+1个方面,不要改变。以
(一)、(二)所示的二级标题为24个要素,标题可以改变,以便概括相关内容或者突出特色,但内容应按提示撰写。可以撰写超出提示的特色内容。可以设置三级题目,并按照评估的64个要点撰写。4.每个要素在撰写都应该按照“如何思考”、“举措如何”、“效果如何”、“如何改进”的“四问”来展开;
5.“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可以根据各自的情况,从所列提示内容中选择符合学院实际的内容,也可以增加提示之外的内容。问题分析和改进举措应该按照“四问”的方式展开,相关内容的篇幅应占到总篇幅的三分之一以上;改进措施必须基于学院内部进行思考和设计,不能成为推卸自身责任的借口。要求思路清晰、措施具体,整改有明确的计划和时间表,整改计划可执行,结果 可考核。山东大学2017年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
_______学院自评报告
一、学院概况
学院的办学历史;学科专业发展现状:学科、学位点、各类平台情况;师资和高水平师资情况;专业数量、人才改革项目和人才培养平台情况;
学院发展定位和未来发展目标。
【可以参照山大主页“学校简介”的方式撰写】
二、定位与目标
(一)办学定位
学院办学定位和服务面向,未来办学规划
【说明定位的权威性和制订依据,准备相关支撑材料,必须符合学校的办学定位和服务面向】。
要求:从“学科数量和水平、师资数量和水平、办学条件、招生数量和水平、毕业生发展情况、历史积淀和校风、社会认可度”等7个方面进行分析并搜集支撑材料。要求突出地域、行业、学科、历史积淀等特色,注意体现比较优势。
(二)办学目标
本科教学定位,本科人才培养目标。
【说明定位的权威性和制订依据,必须体现对定位和培养目标适应度的思考,同时体现对之前木桥达成度和满意度的分析,准备相关支撑材料】 要求:在培养目标中应该对学生的毕业要求由比较全面的表述,涉及知识、素质、能力要求,要求涵盖国际认证、国内认证和审核评估的要求和学校的办学层次、定位要求并体现自身特色。
【提供毕业要求制订的参考材料,如国家本科教学国家标准、工程和医科的专业认证标准、其他专业评估标准等;学校的要求;提供之前的表述,调研报告(毕业生、用人单位、社会评价)基础上的分析报告,提供新版的表述或者新版培养方案】
(三)人才培养中心地位【体现保障度】
学院对本科教学地位的认识。
如何保障教学中心地位:经常性的会议议题;在政策、师资和经费等方面的保障;系列化本科教学改革的设计和持续开展,相关发展规划;本科教学质量建设的投入和成效;规范管理的制度和规定。【体现全员关心人才培养】
成效:教师的教学投入(平均开课数量、平均课时、教授和副教授上课率);教学建设的成果(质量工程项目、教学获奖、教材获奖、学生获奖);学生满意度调查情况(在校生、校友、用人单位的评价)。【体现良好的教学生态环境和效果】
【准备相关数据项数据(包括体现教师教学投入的开课数量、教学工作量、课外学生指导、教学质量、教学研究、教学获奖等;学校投入:教室、实验室、办公行政用房、仪器设备、教学经费投入、教学业绩津贴投入等),提供相关 会议纪要、文件、调研报告、证明材料等体现效果的材料;提供保障教学教师权益和发展的相关规定,如人才引进、职称晋升、教学业绩考核的政策,以及教师分类管理和考核中对教学的要求】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改进的措施
1.对教师的考核和激励机制方面:
问题:岗位职责制订、进人、聘任和考核中对教学工作量和教学质量的考核和结果使用。教学为主型教师比例,相关政策和收入等;
改进:改革设岗、聘任和考核、晋升的条件和机制。如评教学型教授的情况。保障教学工作的政策。学院教学荣誉体系,教学型教师推荐和评审,教学课酬和整体收入保障,鼓励教师担任导师等方面。
2.资源和条件支持培养目标的情况
问题:办学资源及其分配是否关注本科教学,办学资源是否满足人才培养需要。评教基本办学条件:生均办公用房、教室、实验室面积;师资规模、生师比,指导实验人数等,学术和专业带头人情况;人均实验、实习经费等;
改进:如何增加教学投入,改善学生学习、实验条件。3.科研带动教学的情况。
问题:对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与创新对人才培养的促进作用的认识,科研和教学不协调的问题,科研资源转化教学资源中存在的问题,多学科优势发挥问题及各自的原因分析。改进:发挥多学科、通识教育的作用,鼓励学科交叉符合人才培养;将教学纳入学科发展整体规划;制订政策,完善考评,引导教师重视教学和人才培养鼓励教师更新教学;鼓励教师更新教学内容、实验内容,鼓励开放实验条件,指导学生学涯、生涯发展。
【注意按照“四问”方式进行论述】
三、资源保障【体现保障度】
(一)教师资源
1.数量与结构。对师资队伍基础地位的认识。学院师资队伍的建设情况概述(数量与结构(职称、年龄、学历、学缘)情况、近3年发展情况,用图表进行分析)、近年引入培养情况、未来建设规划;师资满足教学要求的情况(学院的生师比);【体现保障度】
【注意与教职工基本情况表对应。要求学院内部协调,确定教师所属学科和专业,不允许一名教师在不同专业中重复出现。专业在撰写该部分材料时,只写本专业的教师。】
2.教育教学水平。学科和专业带头人引进和培养情况,年度变化情况。学科和专业建设和发展情况【学位点、科研成果、科研平台,用以展示教师的学术水平】;教师承担教学研究课题、发表教学论文、出版教材和参考书、教学获教学奖、指导学生获奖情况、学生评教情况【展示教师教育教学水平】。
学校师德师风建设的体制机制、相关要求和规划;学校/学院推进师德师风建设的举措(考评要求、学术和职业道 德建设,教风校风建设)、师德师风标兵评选奖励情况、教师获得各级各类荣誉称号的情况、师德标兵的典型事例。
3.教师教学投入。学校/学院在设岗、聘任、考核和晋升中对教师本科工作量、教学质量的要求和政策;教师平均开课数量和平均本科教学工作量、正副教授上课率;教师从事教学研究和改革的人数和论文、获奖情况;教师担任导师指导学生学业和创新创业的人数和效果【体现教师教学精力投入和效果】。
4.教师发展服务。学校支持教师教学发展的举措和措施,教师发展中心的培训体系、培训内容和培训方式等文件、材料,开展个性化服务和教学咨询的情况,学院利用校级中心培训资源的情况;学院培训教学带头人、教学咨询员的情况;学院教师发展体制建设(基础教学组织建设、集体备课和研讨教学机制、教学导师制度、助教和试讲制度等,院系和专业领导听课、同行听课情况);安排教师参加校内外培训和进修情况(经费、项目、条件,攻读学位、教学型教授评审,特别是双师型、行业和工程背景的要求和成效,参与人数和相关比例);学院组织教学会议、安排教师参加教学会议的情况;学院组织教师参加教学研究项目的情况(省、校、院课题);学院教师发展的效果(培训效果调查表和分析报告、讲课比赛获奖情况、教学团队建设情况、学生评教情况等)
5.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改进措施。【“四问”】主要从师资队伍的数量和结构和合理性、发展性进行分析,扩大外 聘教师(特别是工科、医科、法学、新闻等应用性强的专业,利用校外、海外资源)、双师型和企业、行业背景方面的问题;教师的教学准入和退出机制。如何考核,考核的结果与培训、退出、奖励等的衔接机制;教学研究和教学建设方面。共同研讨教学的机制、教学研究与教学质量提升的关系(教研成果的使用和推广);青年教师发展规划和发展方式等。
(二)教学资源【体现保障度】
1.教学经费。学院教学经费情况,学院专项经费情况【注意生均情况和经费使用的效益评价】。学院创收部分用于本科教学的情况。学院自主设立专项经费支持质量建设和学生创新创业的情况。【体现经费的增长,分配和使用向本科教学倾斜。】
2.教学设施。办学的基本条件,包括学院的行政办公用房、实验室建设、仪器设备、图书资料情况等(含可以使用的学校相关条件);实验示范中心等的建设情况;实验室开放的情况等。【注意条件是否符合教育部的要求,注意生均情况和使用效益评价】
3.专业设置与培养方案。【学院重点关注内容】学院专业设置情况和设置依据,专业调整和建设的规划,特色优势专业建设发展情况;学校、学院专业管理的相关文件。
对培养方案重要性的认识。2010和2014版培养方案,学校培养方案修订的指导性文件,培养方案调研报告(毕业生、社会、1-4周调查)、2017版培养方案的修订情况:【必须按照培养目标、培养要求进行知识、能力、素质的逐一落 实,体现课程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矩阵),体现出方案更新和发展,及其依据。】,体现方案中对特色优势的理解。
4.课程资源。【学院重点关注内容】学院现有课程情况(数量、建设水平),学校和学院课程建设规划(文件、十三五规划等)和落实情况;课程资源建设文件、举措、效果;近3年在“山东大学课程平台”上建设和使用课程的情况;优质课程(资源共享、视频公开、慕课)建设和使用情况;编写、出版教材和参考书情况,教材建设规划;教材选用的规定、使用(优质)教材的情况;未来重点课程的建设和使用规划【突出整体设计和大规模建设,在此基础上强调优势特色课程、教材建设和地位影响】。
5.社会资源。学院与政府、实务部门、企业等签署合作育人协议的情况。与海内外高校联合开展人才培养的情况。与实务部门和企业共建实习基地和使用情况。
聘任政府、实务部门、企业人员担任兼职教师;与海内外高校和研究机构开展师资和课程资源共享情况;使用社会平台课程资源的情况。
社会捐助情况,捐助的使用情况和效益。6.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四问”】 教学经费和教学设施满足本科人才培养的情况、问题和改进;专业建设布局是否有利于优势特色专业的建设和发展;新办专业的建设、老化专业的更新和提升的思路和举措;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是否及时,是否适应社会需要【重点关注】;课程和课程资源建设是否充足,水平和使用情况是否 满足人才培养的需要;教材建设的问题和未来改进的方法;教学信息化建设情况、问题和未来改进规划。
四、培养过程【体现适应度和保障度】
(一)教学改革【体现适应度】
学院和专业对教学改革重要性的认识;学院教学改革的整体思路、各级各类人才培养改革试点项目、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发展、对提升学生就业与发展能力的整体规划和措施;学校教学及管理信息化规划、借助信息化推进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改革、虚拟实验建设等情况。【突出改革的整体设计、逐年推进和改革成效。】
(二)课堂教学【学院重点关注】
学校/学院对教学环节管理的规章制度,课程教学要求、内容更新的制度和规范;对教学大纲等文件制订的指导文件;每门课程的教学大纲、考试大纲、教案(教学设计/教学安排)、教学日历、教学日志【收集整理】;课程与培养目标的对应矩阵,及其对教学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的作用【重点】。学校/学院推进科研带动教学的文件规定、实施效果;大纲严格执行的情况;教学目标达成度的考察。
学校/学院推进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改革的文件,改革的具体举措和安排(讨论时、研究式、混合式、翻转课堂等),改革的效果;学院课堂教学秩序、课堂教学氛围、教学的有效性。学生/第三方对教学效果的评价【达成度评价】。学校/学院推进考试考核改革的文件,改革情况(考试的形式、成绩的规定、改革覆盖面)和效果(考核内容与培养要求的一致性、学生学习的成效评价)【达成度考核】;
(三)实践教学【学院重点关注】
学校/学院指导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和建设的文件、规定;学校/学院校内外实践教学平台建设和使用情况,使用效果;省级、国家级高水平平台建设情况;实验教学条件、经费和师资队伍满足实践教学要求的情况【整体和人均情况,包括实验台套数、实验开出率】;实验教学体系(基础-综合-创新)改革情况,人才培养要求在实验实践中的落实情况【保障度评价】;实验教学内容更新情况;实验和时间支撑学生能力培养的情况【达成度评价】;实验教学的教学大纲【落实素质、能力培养的矩阵】、实验教材建设等的要求;实验室管理和开放管理的相关规章制度;实验室开放服务的情况;学校/学院鼓励学生参加创新创业工作的相关文件、经费和措施;毕业论文(设计)管理的文件规定,防范论文造假的举措,论文(设计)水平和育人目标的达成度。实习的安排,实习工作总结和目标达成度的情况。
实验教学的成效评价(注重综合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实验技能竞赛和创新竞赛获奖)。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成效(立项数、参与学生情况、创新学分认定结果;论文、专利、获奖情况)。
(四)第二课堂【体现保障度】 对第二课堂育人作用的认识;对第二课堂和第一课堂的整体设计和职能划分;按照素质能力培养要求对第二课堂设计和归类(如组织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社会责任感、志愿精神等)【保障度】。学校/学院基于文化和环境育人理念,对校园文化建设的整体设计文件和规定;学校/学院培养健康校风、学风的举措;学校/学院保障第二课堂的条件、经费、师资和政策引导情况;【重点考察第二课堂对学生素质、能力培养发挥的作用】
学院大学生社团建设与活动情况;大学生校园文化活动情况;大学生科技活动和创新创业活动的情况;学院暑期学校的内容,院级立项情况,师生参与情况和效果,特色;
学院与海内外合作开展人才培养的情况,本学院大学生参加海内外交流和访学的情况(规模、深度、效果)。
大学生参加第二课堂、社会实践的整体情况统计和分析;
(五)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四问”】
问题:教学改革的思路是否系统,是否与大学生未来发展相衔接【适应度、支持度】,教学改革的效果评价、有待进一步改革的问题【达成度】;教学大纲支撑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和达成度的考核;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改革的情况,完成“三个中心转变”的情况,今后改革的规划;教学规范化建设情况,基础教学组织的完善,功能的明确,开展集体备课和教学研究,促进教学改革和教学建设;实验教学的内 容、形式和效果是否符合学生发展的需要【满意度】;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要求落实情况;
举措:新生研讨课、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的推进;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学生学习指导和学生学习能力建设;教学资源的大规模建设和高效利用;加强网络课程资源建设,推动混合式教学;建设团队学习、实作教学的条件,促进教学理念和方法改革等。对第二课堂进行整体设计,学校各部门协同一致,共同营造育人生态。国际化交流的规模、水平需要加强,增加合作高校、提升合作水平,推进师资和课程的共享。
五、学生发展【适应度、有效度、满意度、保障度】
(一)招生和生源质量
学院和专业的招生数量、来源、年度变化。招生方式(普通、自主、保送);招生生源质量;大类培养和分流情况;转专业情况;【专业要特别关注吸引优势生源的措施和效果,本专业转入和转出情况、分流情况,说明专业吸引优秀生源的能力】。
学校/学院提高生源质量的措施和效果、转专业相关政策和规定。学院参与学校招生拓展和自身拓展的情况。
(二)学生指导与服务【有效度、满意度】
学校/学院对学生服务的认识、系统化设计、体制机制建设和条件建设情况;日常教学管理中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效益【重点关注相关设计和运行效果】;学院学生指导队伍(辅 导员、导师、班主任、心理咨询)建设和培训情况;学院全员育人建设和效果。学院在学生学业、就业、心理等方面的指导与服务的内容、方法和效果;学校/学院对学业、生活困难学生的帮扶政策(奖勤助贷)、举措和效果;学校/学院鼓励教师参与学生学涯、生涯、创新创业指导的文件、措施和效果;学生对相关指导和服务的评价改进情况【满意度、有效度】。学生参与学校治理的情况、学生权益保护情况、学校/学院与学生沟通情况。
(三)学风与学习效果
学校/学院学风建设机制设置,相关文件和规定;学风建设具体做法(教育、宣传、警示、处理)和效果(考试通过率、毕业率、学位授予率、志愿服务、义务献血等);对学生综合发展的引导、评价和激励的相关政策、措施和效果(推免、深造、党员发展、先进评选,获省级以上奖励情况);学校的学业预警和帮扶机制相关文件规定,学院和专业落实学生帮扶和情况;学院学生学业处理情况;学院对在校生学习发展调研;学生、社会对学校/学院学风和学业满意度的调查。学风建设的奠定案例。
(四)就业与发展【适应度、达成度、满意度】
学校/学院对就业发展重要性的认识;保障就业服务的政策和措施(队伍、经费、条件、信息化、培训方式和效果等);学院毕业生就业质量分析【突出就业与培养目标的一致性(专业对口情况,适应度)和学生就业层次和发展情况(达成度)】;毕业生和用人单位调研文件和统计分析、第 三方就业评价、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满意度、优秀毕业生的案例【满意度】;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参与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修订的情况【保障度,持续改进】;
(五)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四问”】
问题:招生规模和水平方面的问题,专业吸引优秀生源的能力,招生结构的问题、大类招生和分流的人性化安排;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理念建设【学分制和“四个自主”理念】,从管理向服务的转变【三个中心转变】;学生学业指导的方式方法和覆盖面;学生发展服务体系按照学生发展需求进行整体设计,学生入学后转型发展问题;分层次教学、个性化培养问题;学习困难、就业困难学生的预警和帮扶;学生服务、就业与发展的信息化问题;学生就业需求分析及对招生、培养的指导机制建设【适应度、保障度】;学生学习、就业与发展的满意度调研机制不健全,反馈改革不到位【满意度】。
举措:
六、质量保障【有效度】
(一)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专业质量标准、课程建设质量标准、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各个教学环节(试卷、毕业论文、实习实践等)的教学规范化管理等要求、落实和效果;学院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相关文件、体制机制、规章制度和相关效果;学院的质量管理队伍建设;发现问题的监督反馈落实机制;学院办公会、教指委及督导员、信息员的工作职责和工作情况,对质量保障的 作用;学院推进专业开展质量评价,专业认证和评估的机制和政策、效果。【要求学院和专业构建“标准-执行-检查-评估-反馈-改进”的闭环质量保障机制。】
(二)质量监控
学院开展质量监控和工作评价的情况;学院年度质量报告编制和专业办学基本数据报告的编制和发布制度;学院内部对各个教学环节的质量监控情况(听课、评教、考试、实习、毕业论文分析报告制度);学院推进专业认证和专业评估的情况;学院开展公开课制度、教师听课和同行评议的情况;学生评教的内容和方式(三次评教,注重学生的主观意见反馈,推进教师改革教学);教研室、研究所讨论教学安排、实施内部监控的情况;学院召开教师座谈会、学生座谈会、毕业生座谈会、用人单位调研的情况;学院指导学生、回答学生诉求的情况。【注意形成自身完整、高效的内部质量建设、质量监控和持续改进的机制。应注意质量监控的主体是学生,最后要反作用于教学,服务于学生。】
(三)质量信息及利用
质量信息:校内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的建设和使用,学院的填报情况,数据分析报告的形成;学院领导听课记录,督导组、信息员听课记录、月度督导报告和年度总结报告;1-4周教学调查报告;学生评教信息汇总和分析报告;学生学情调查分析报告;招生质量报告、本科教学质量报告、毕业质量报告等。质量信息的利用:上述报告与人才培养目标、毕业要求的对接【达成度、适应度】;与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课程设计的对接;与教育教学改革的对接;与教师考评、评优(教学绩效)、晋升(职称评聘)的对接;与教师教学发展的对接。专业评结果与绩效、重点支持、压缩招生、暂停招生和停办专业。【重点体现了采取的改进措施上,改善人才培养的有效度、保障度】
(四)质量改进
通过
(三)中的报告与人才培养目标、毕业要求的对接;与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课程设计的对接;与教育教学改革的对接;与教师考评、评优(教学绩效)和晋升(职称评聘)的对接;与教师教学发展的对接;建立专业办学基本状态数据,推进了专业建设和专业评估,专业评结果与绩效、重点支持、压缩招生、暂停招生和停办专业等措施的对接。建立了评学机制和预警机制,提高了学生的毕业率和学位授予率。【重点体现上述报告的反馈落实后取得的效果上,及其改善专业人才培养的适应度、保障度、达成度和满意度的情况】;
注重改革后的效果评价。学校/学院完善了质量监控的内部机制;巩固了本科教学的中心地位;增强了本科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度;强化的专业建设,增强了人才培养方案、课程等对人才培养的保障度;教学管理过程的规范化,效益化;完善了本科教学质量监控和支持改进机制,改善了质量监控的有效度;强化教师培训和教学激励机制建设,强化教 学研究、教学改革和教学建设,投入教学、思考教学的良好的教学生态。
针对调研中发现的问题,学校采取的教学改革举措。例如,未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人文素养和创新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学校所开展的通识教育、创新教育、尖子生教育以及专业建设、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改革等学院、专业层面的体现。
(五)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改革举措【注重“四问”】 问题:质量保障机制的进一步完善,反馈改进的进一步落实;进一步推进质量标准和质量评价机制建设;毕业生、用人单位的调研体制机制的有效性和结果的使用效果;教师发展档案建设和使用;学生评教的标准、方式和结果应用的进一步改革;教学管理规章制度的完善程度和落实情况;外部质量监控机制的建设,第三方评估和国际认证,毕业生的跟踪调研。
举措:根据上述问题,注意思考并提出解决的方案,确定改革的目标和目标达成度的考核方式。
七、学院特色
学院办学历史和办学经验方面的特色,学科特色、地域特色、行业特色、课程特色,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特色和毕业生发展特色等。【如法学专业强调理论基础上的应用;信息专业强调同时注重强电+弱电;化学专业强化结晶化学+理论化学等】 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建设方面的特色。如宽基础人才培养、专业拔尖人才培养、复合人才培养(双学位、主辅修)、协调育人(与企事业单位、国内外高校和研究机构)、创新创业教育等。【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拔尖班、基地班、协同育人班】
在利用学科综合、文史见长和地域特色方面的做法和经验。如强调人文性,贯彻“气有浩然、学无止境”和“崇实求新”校风等。科研服务于教学,突出学生专业特色的情况等。【艺术学专业强化人文、英语+国政等】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训条件、机制,教师和学生参与度,取得的突出的成效。【承担校级创新平台,学生参与面大,取得成果多,就业竞争力和发展潜力大】 小结:
可以增加一段,综述学院的成功做法和经验,存在的不足和未来改革的方向,未来教学发展和人才发展的目标等。
第二篇:教学工作自评报告
教学工作自评报告
卢龙县第三实验小学 田会茹
弹指间,步入教坛已经六个春秋。自从参加工作以来,我首先在师德上严格要求自己,要做一个合格的人民教师!认真学习和领会党和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教育精神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时俱进,爱岗敬业,为人师表,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争取让每个学生都能享受到最好的教育,都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在工作上兢兢业业,不敢有丝毫马虎,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堂课,批好每一份作业,教育好每一个学生,努力去做一个深受学生尊重和信赖的老师。
做一名师德高尚的教师。实践告诉自己,一位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活动中首先表现出来的是职业道德素质。因而完善的教师职业道德素质就成了新时期教师素质的顶梁柱。一个教师的成就,不仅取决于他的学识和智慧,更重要的是取决于教育事业的忠诚态度。我想,新时期的教师不仅要继承对教育事业的爱,还要把这样的爱现实化、行为化、把对教师事业的爱当成人生的一大追求、当成人生的价值体现的源泉。所以我在工作、生活中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其身正,不令而行”、“学校无小事,事事育新人”,无论是爱生、团结同事还是各种班级、学校工作我都努力做到“身先士卒,身正示范”。
做一个科研型教师。“当教师,就要当名师,专家型、学者型名师”,教师的从教之日,也即重新学习之时。新时代要求教师具备的不只是操作技巧,还要有直面新情况、分析新问题、解决新矛盾的本领。在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上取得了良
好的成效。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陶行知先生的真知灼言,言犹在耳,我深感一位人民教师的责任,也深感一位人民教师的光荣,成绩属于过去,未来才属于自己,作为一个青年教师,我知道我的工作才刚刚开始,党在新时期下的素质教育的方针政策己经确定,我惟有勇于进取,不断创新,才能取得更大的成绩——“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第三篇:计算机学院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自评报告 - 督导组
6.质量保障
6.1 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学院注重质量标准的建设。教学质量标准,首先是各门课程的课堂教学质量标准,而课程的质量标准,主要体现地各门课程的考试考核标准上。学院首先试行了统一课程统一考试制度和尽量实行教考分离制度。统一考试制度和教考分离制度做得最好的是计算机基础课程。
学院计划将一些课程推行通过参加第三方组织的考试来认定成绩的办法,特别是对应地有国家级考试和省级考试的课程。其次是通过让学生参加软件设计师、软件测试师、网络工程师、数据库管理工程师等考试来检验学生的专业课程的学习。
学院计划通过调研,首先建立一些专业基础课程的质量标准,其次是建立实习实训课程的质量标准体系。
在教学质量保障机制方面,首先是由课程组负责制,其次是教研室的管理制度,学院督导组的督导制度,再次是学院教学委员会的审核制度。通过一系列的制度来保障专业课程的教学质量。
学院重视教学质量管理队伍的建设,逐渐形成课程组、课程教学团队、教研室、实验室、教学督导组、专业负责人制度、专业委员会制度等一系列的管理制度。
6.2 质量监控
学院采取了比较有效的措施和方式,对于教学全过程进行实时监控。首先是课程设置的监控,按照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来设置;其次是开设课程的任课教师的安排,由教研室组织调研论证后采取比较合理的安排;再次是对于教师上课前备课准备进行检查,讲课过程进行互相听课互相监督,对课后作业的布置情况及批阅情况等进行检查,对实验项目的安排与布置及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对考试命题按照教考分离的原则进行安排,对考试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将当学期的分析总结结果作为下一学期安排教学工作的参考依据。
学院按照学校的要求,建立了比较完善的评教制度、评学制度等自我评价制度,效果较好。首先是每学期的期末,由每一位学生给每一位科任教师进行网络评教,按照指标体系给教师的上课情况评定等级,然后折算成相应的分数,每学年统计一次每一位教师的综合结果,并将该结果课程作为评定课程课堂教学效果的依据。通过这种评教活动,教师们更加注意教学活动特别是课堂教学活动的规范性标准性。其次是对于学生进行学习情况的自我评价活动,然后依据班级的总体评价情况,结合考试成绩等,综合评定学生的学习效果,并将评定结果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定及各种奖励的依据。通过学生的自我评学制度等评定活动,学生学习更加积极和主动,学习活动更加有效,学习成绩提高得更快。
学院形成了全员参与质量监控的良好氛围。首先是每一个教师都参与质量监控,教师自己被学生评教,同时教师参与到评价同行教师的教学活动。其次是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质量监控中,通过评教活动,给教学的全过程进行监督,并提出学生自己的要求,以便教师改进教学活动中出现的偏差。再次是整个质量监控由学院行政领导,由教学工作委员会、教研室、教学督导组、工会、学生会等协助,使得整个质量监控活动有条不紊地进行,效果较好,氛围良好。
学院根据教学质量监控的情况,注意质量改进。凡是在教学监控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学院党政联席会议每周三及时开会研究并给予最快的解决。
6.3 质量信息与利用
学院建立了比较能够反映教学质量的信息跟踪调查制度与统计分析制度。首先是每月一次的学生代表座谈会制度,通过各班学生代表对于教学信息的反馈,了解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其次是通过网络,包括QQ、微信、微博等网络平台跟踪教学过程中的各种情况,了解教学质量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再次是通过访谈制度,对教学质量进行跟踪和了解,主要包括班主任辅导员与学生的访谈制度,学院党政领导与学生的访谈制度。对于教学质量的统计分析制度,主要是根据教学过程及教学考核的各种结果进行分析与统计,从数据中找到存在问题与不足,并提出改进的措施,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目前,学院比较注重统计学生的不及格率、考试成绩的良好率、上课出勤率等数据,然后分析这些数据的变化及其原因,并提出改进的措施。
学院结合学校校内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的建设,积极组织数据的完善、综合与分析。学院根据目前大数据技术的成果的利用规则,研究教学大数据的利用原理和方法,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服务。
学院信息统计、分析、反馈机制比较健全,结合学校在信息统计、分析、反馈方面的要求,积极做信息的统计工作,对于统计出的数据,积极组织人力物力,将数据按照数据分析原理进行技术分析,并将分析的结果向全院师生在适当的场合公布,以便师生积极改进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学院有比较健全的质量信息公开及质量报告机制,学院结合学校的机制和要求,积极提供数据,积极进行质量信息公开的制度建设,每年将教学质量方面的数据,包括学生的毕业率、获得学士学位的比例、初次就业率、考研情况统计数据、参加各种学科比赛的获奖情况统计、报考职业资格考试的统计数据等各种涉及本科教学质量的数据,在适当的范围内公开,提供相关数据,丰富学校本科教学质量报告的各种数据,完善质量报告。
6.4 质量改进
学院重视本科教学质量的改进,根据教学质量监控情况,根据教学质量信息统计提供的数据,研究质量改进的方法,找到质量改进的途径。学院认为,质量改进的方法和途径应该是全方位的、系统性的。学院首先从专业设置及专业方向的设置方面考虑,将专业方向的调整围绕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有需要才会有人愿意报读,才会有学生愿意学习,教学质量才会不断提高。其次是培养方案的不断改进与完善,课程设置及课程的更新,包括教学内容的更新,必须符合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当今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计算思维、互联网思维、云计算技术等等对于本科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学院决定尽量更新课程设置,对于课程设置不能立刻改变的课程,尽量在课程内容、教学内容方面进行局部的更新,比如,操作系统课程,结合当今移动设备安卓系统的流行,要求该课程必须增加该部分教学内容,以适应新技术的要求。另外,通过聘请相关信息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来宣讲与移动设备相关的专业技术内容。再次是通过安排合适的教师授课、聘请企业专业技术人员来授课、送学生到相关信息企业实习实训、与相关企业联合建立实验室等,改善教学条件等,来改进教育教学质量。
学院重视检查教学质量改进的效果,重视对教学质量改进的评价。在评价方面,重视每一届毕业生对于教学质量的评价意见,对于毕业生的意见,主要用于不同届学生之间的比较。学院重视用人单位对于教学质量的评价,主要从用人单位招聘毕业生的情况、态度、数量以及是否愿意再次来校招聘毕业生去判断教育教学改进的效果。如果教学质量改进的效果较好,学生不断地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说明教学质量是在不断地改进。
第四篇: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价自评报告撰写要求
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自评报告撰写要求
一、自评报告基本框架
学院概况(1500字)
1.定位与目标(主线:核心,1万字)
1.1办学定位 1.2培养目标
1.3人才培养中心地位
1.4问题与对策(3000字)
2.教师队伍(主线:保障度、满意度,2万字)
2.1数量与结构
2.2教育教学水平
2.3教师教学投入
2.4教师发展与服务
2.5问题与对策(6000字)
3.教学资源(主线:保障度、满意度,2.5万字)
3.1教学经费
3.2教学设施
3.3专业设置与培养方案
3.4课程资源
3.5社会资源
3.6问题与对策(8000字)
4.培养过程(主线:有效度、满意度,2.5万字)
4.1课堂教学
4.2实践教学
4.3第二课堂
4.4教学改革
4.5问题与对策(8000字)
5.学生发展(主线:满意度,2万字)
5.1招生及生源情况
5.2学生指导与服务
5.3学风与学习效果
5.4就业与发展
5.5问题与对策(6000字)
6.质量保障(主线:有效度、满意度,2万字)
6.1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6.2质量监控
6.3质量信息及利用
6.4质量改进
6.5问题与对策(6000字)7.特色(5000字)
二、基本内容
1.本板块涉及要素的有关规划; 2.本板块涉及要素的工作思路; 3.本板块涉及要素的实施措施; 4.本板块涉及要素的实际效果;
5.本板块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改进对策。
三、写作要求
1.自评报告须按照第二部分规定的基本框架组织完成文稿;
2.须按照相关字数要求写作,特别是问题与对策部分要求占到本部分自评报告的三分之一;
3.报告要求在每个审核要点中用事例和数据说话,数据一般要求用结构图示的方式表达,须对数据有必要的分析和陈述,报告内容与支撑材料和基本状态数据高度一致;
4.自评报告以“1个核心4个度”(审核评估核心是对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效果的实现状况进行评价。重点考察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与国家、省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适应度,教师和教学资源条件的保障度,教学和质量保障体系运行的有效度,学生和社会用人单位的满意度)为主线,最关键的是要考虑所做工作与培养目标与理念的统一性问题,做到文稿通顺,讲究逻辑性和体系性。
四、完成时间
10月30号前提交修改过的自评报告;
11月4-5日,学院集中汇报时专家组提出点评及修改意见; 11月16日,提交自评报告进一步修改稿,学校准备汇编学院自评报告。
评估办公室
二〇一四年十月十四日
第五篇:郑州航院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自评报告
《郑州航院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自评报告》
支撑材料范围
1、定位与目标 1.1办学定位 【支撑材料】(1)学校章程;
(2)学校事业发展、学科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校园建设等规划;
(3)学校教代会校长工作报告;(4)学校党代会报告;(5)其他教学工作相关文件;(6)其他用于佐证自评报告的相关材料。1.2培养目标 【支撑材料】
(1)专业设置和专业培养方案等的专家论证,评审材料;
(2)专业培养方案;
(3)学校制定的有关专业培养目标的相关文件;(4)其他用于佐证自评报告的相关材料。1.3人才培养中心地位 【支撑材料】
(1)学校突出人才培养中心地位相关举措的总结材料及相关文件;
(2)反映学校领导对人才培养的重视情况(学校党政一把手作为第一负责人与分管领导研究人才培养工作的记录;学校党政会议研究本科教学工作的有关纪要;党政一把手在学校重要会议上重视本科教学的讲话;分管领导在教学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其他校领导在相关会议上重视本科教学的讲话;校领导的听课记录;与师生围绕人才培养问题的谈话记录等)的相关材料;
(3)反映优势学科和科研成果为人才培养提供支撑和促进情况的相关材料;
(4)学校在岗位设置、职称评定、收入分配制度、各类评比奖励等方面的导向性制度文本;
(5)反映激励和确保教师在人才培养上投入精力相关举措的制度文本;
(6)反映学校经费投入与资源配置上满足教学需要的程度和落实情况的制度文本或相关材料;
(7)反映学校各部门为人才培养提供软硬件环境和保障服务的相关材料;
(8)反映学校对人才培养中心地位的氛围营造与制度安排的相关材料;
(9)反映师生对学校保证人才培养中心地位满意度的相关材料;
(10)教授(副教授)为本科生上课情况的相关材料;(11)其他用于佐证自评报告的相关材料。2.师资队伍 2.1数量与结构 【支撑材料】
(1)全校专任教师、外聘教师名册;(2)全校学生名册;
(3)分专业反映生师比及教师数量与结构的分析报告;(4)学校教师队伍建设规划及二级院系教师队伍建设规划文本;
(5)教师队伍建设规划完成情况总结;
(6)学校教学团队建设方案及各级教学团队建设任务书;
(7)各级教学团队建设成效总结;(8)其他用于佐证自评报告的相关材料。2.2教育教学水平【支撑材料】
(1)学校师德建设与考核文件;(2)学校师德奖励文件;
(3)学校获得各级各类师德奖励;(4)学生对师德满意度调查;(5)各学科在全国的排名;
(6)教师主持的各类项目和发表的论文;(7)专任教师学历、学位提升情况;(8)各级各类优秀教学团队情况;(9)青年教师教学导师制和助教制度;(10)学生评教总体情况;(11)其他用于佐证自评报告的相关材料。2.3教师教学投入 【支撑材料】
(1)教授、副教授为本科生上课统计数据;(2)教授、副教授上课质量分析报告;
(3)教师开展教学研究、参与教学改革和建设情况统计数据;
(4)学校设立的教学研究、改革、建设项目及教师参与情况统计;
(5)教师申报各级政府部门设立的教学研究项目情况;(6)教师获得各级教学奖项情况;(7)发表教学研究论文、论著情况;(8)其他用于佐证自评报告的相关材料。2.4教师发展与服务 【支撑材料】
(1)提升教学能力和服务专业发展的政策措施;(2)教师教学发展的规划和相关文件;(3)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建设情况介绍;(4)学校制定的教师专业发展计划;(5)学校为教师专业发展所设专项经费;(6)教师对专业发展与服务的满意度调查结果;(7)学校对调查结果所作的反馈和改进措施;(8)教师教学业绩考核办法及各类与教师教学业绩考核相关的文件;
(9)近三年教代会议案;
(10)近三年教学突出成果奖励分配方案;(11)其他用于佐证自评报告的相关材料。3.教学资源 3.1教学经费 【支撑材料】
(1)学校教学经费投入与保障的相关制度文件;(2)学校经费预算方案;(3)教学经费使用及效益分析情况;
(4)教学改革与创新教育、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教学经费占教学总经费的比例及经费使用情况;
(5)教学经费增长情况;(6)其他用于佐证自评报告的相关材料。3.2教学设施 【支撑材料】
(1)学校各类教学及教学辅助用房情况;(2)学校教学仪器设备现状、增加及更新情况;(3)教学、科研实验室建设情况;(4)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情况;(5)教学、科研实验室开放情况;(6)教学设备利用情况;
(7)学校图书馆纸质图书资源与电子资源情况;(8)图书资料经费投入及资源增加情况;(9)图书资料满足教学科研情况以及利用情况;(10)学校运动场地情况;
(11)信息化校园建设规划及学校校园网建设情况;(12)学校教学信息化条件和资源情况;(13)教师利用信息化条件和资源开展教学情况;(14)其他用于佐证自评报告的相关材料。3.3专业设置与培养方案 【支撑材料】
(1)学校本科专业建设规划及其执行情况;(2)学校本科专业建设与管理办法文本;(3)学校专业结构调整制度机制及执行情况;(4)学校新专业建设及新专业人才培养情况;(5)学校省级以上重点专业建设情况;(6)学校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7)培养方案制(修)定、评审、执行、调整的相关文件和记录;(8)其他用于佐证自评报告的相关材料。3.4课程资源 【支撑材料】(1)学校课程建设规划与管理办法文本;
(2)学校课程建设情况(包含数量、结构、比例(双语课程、实践课程比例)等);
(3)学校课程质量及建设水平评估制度及执行情况;(4)学校课程教学大纲汇编;
(5)学校开放课程与网络课程资源建设与使用情况;(6)学校教材建设规划与管理办法文本;(7)教材选用、评价、采购等相关规定文本;(8)学校教材建设情况;
(9)教材选用情况(含教材的先进性和适用性,优秀教材和境外原版教材比例等);(10)其他用于佐证自评报告的相关材料。3.5社会资源 【支撑材料】
(1)学校开拓及有效利用社会资源的举措;(2)学校国内外合作办学情况相关制度文本;(3)校外机构参与大学人才培养情况;
(4)校外机构与大学开展合作研究、大学教师培养培训情况;
(5)学校聘请校外专业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情况;(6)学校与社会共建教学资源情况;
(7)校外组织机构、个人及校友向大学捐赠情况;(8)校外组织机构、个人在大学设立奖助学金情况;(9)其他用于佐证自评报告的相关材料。4.培养过程 4.1课堂教学 【支撑材料】
(1)学校课程开设情况;(2)教学计划修订情况;(3)学校课程建设措施;(4)各类教学管理制度;(5)教学管理人员培训及成果;(6)本科教学信息化;(7)其他用于佐证自评报告的相关材料。4.2实践教学 【支撑材料】
(1)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2)实验教学管理制度;
(3)本科生实验实习实训场所,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场所,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4)分专业实验、毕业综合训练情况;(5)毕业论文管理制度;
(6)学生发表学术论文、发表作品、获准专利情况;(7)其他用于佐证自评报告的相关材料。4.3第二课堂 【支撑材料】(1)学生课外活动、学术讲座情况;(2)学生社团情况;
(3)本科生创新活动、技能竞赛获奖;(4)文艺、体育竞赛获奖;(5)本科生交流情况;(6)其他用于佐证自评报告的相关材料。4.4教学改革 【支撑材料】
(1)学校教学改革的相关思路及制度;
(2)教师承担的国家级、省级、校级教学改革项目数;(3)学校最近一次获得的国家级、省级教学成果奖数目;
(4)教师发表的教研论文数;(5)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项目;(6)其他用于佐证自评报告的相关材料。5.学生发展 5.1招生及生源情况 【支撑材料】
(1)学校招生工作计划与招生工作目标;
(2)学校新生资料名册(性别、民族、区域、家庭背景/社会背景、学生教育背景等等);
(3)学校总体及各专业生源分析(数量、结构和质量);(4)学校改善生源状况、吸引优秀生源的举措;(5)在校生对所学专业的满意度情况以及转专业制度及执行情况;
(6)招生工作总结;(7)其他用于佐证自评报告的相关材料。5.2学生指导与服务 【支撑材料】
(1)学生指导与服务工作计划及工作目标文本;(2)学生指导与服务机构、人员职责文件;(3)学生指导与服务工作机制及工作成效;(4)学校鼓励教师参与学生指导工作的制度和教师参与情况;
(5)学生对学习指导与服务的评价机制及评价材料;(6)学校对毕业生跟踪调查材料及调查结果的利用情况;(7)其他用于佐证自评报告的相关材料。5.3学风与学习效果 【支撑材料】
(1)学校学风建设规划与学风管理工作目标文本;(2)学风建设的主要政策措施及成效;
(3)学校公开处理学生考试违纪、抄袭作业、违反学校规章制度的人/次数;
(4)学生学业成绩、专业能力以及综合素质评价办法;(5)学校学生学业成绩及综合素质发展目标;(6)学生学业成绩、专业能力与综合素质状况;(7)学生对自我学习与成长满意度评价机制及评价材料;
(8)学生对自我学习与成长满意度评价结果的应用情况;(9)其他用于佐证自评报告的相关材料。5.4就业创业与发展 【支撑材料】
(1)学校就业工作计划及就业工作目标文本;(2)毕业生就业去向名册及就业率、就业质量情况;(3)学校提高就业率、毕业生职业发展与就业质量的措施及成效;
(4)学校创业课程开设情况、创业基地建设情况;(5)毕业生创业及发展情况;
(6)用人单位及社会对毕业生的评价情况(满意度等);(7)学校就业指导工作部门参与人才培养工作机制;(8)学校根据评价反馈改进人才培养工作的举措及成效;
(9)学校的优秀校友情况;(10)其他用于佐证自评报告的相关材料。6.质量保障
6.1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支撑材料】(1)学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修定工作机制及论证材料;
(2)学校质量标准工作机制建设及形成的质量标准体系;
(3)学校质量保障模式及体系结构说明;
(4)学校质量保障的组织架构、职责文件及制度汇编;(5)学校质量管理部门机构设置及岗位职责文件;(6)学校教学质量管理队伍名册及结构(年龄结构、职称、学历机构等);(7)其他用于佐证自评报告的相关材料。6.2质量监测 【支撑材料】
(1)学校质量监测内容和方式说明性材料;(2)质量监测实施数据统计;
(3)评教、评学、评管方式及原始工作材料;(4)学校教学管理人员、教师、学生等参与质量监测情况;
(5)教学事故认定与处理情况;
(6)自我评估的内容与评估方案及实施情况材料;(7)质量监测和自我评估工作的改进情况,并有实例说明;(8)其他用于佐证自评报告的相关材料。6.3质量信息及利用 【支撑材料】
(1)学校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建设说明(建设思路、建设内容、数据使用以及应用效果);
(2)近三年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的数据信息更新情况;(3)学校建立学生发展全过程(生源状况、学习状况和就业状况)的跟踪调查与统计分析情况;
(4)近三年质量信息的统计、分析报告;
(5)学校质量信息的反馈机制说明及信息反馈情况;(6)学校质量报告的形成机制及近三年质量报告;
(7)学校质量信息公开情况;(8)其他用于佐证自评报告的相关材料。6.4质量改进 【支撑材料】
(1)学校质量改进的程序和机制说明;
(2)实例说明近三年学校主要的质量改进举措及改进效果;
(3)近三年质量改进涉及的政策调整和经费落实情况;(4)学校对参与的外部教学评估(如水平评估、专业认证等)中的问题和薄弱环节的持续改进情况;
(5)教师在质量改进中的责任落实情况;(6)学校目前质量改进存在的问题说明;(7)近三年质量改进效果评价材料;(8)其他用于佐证自评报告的相关材料。7.自选特色项目 【支撑材料】
(1)学校在相关特色形成过程中的理念探索成果;(2)学校在相关特色形成过程中的制度建设成果;(3)反映相关特色对于教学改革及质量保障支撑作用的材料;
(4)显示相关特色校内知晓度和社会影响的材料;(5)其他用于佐证自评报告的相关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