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回头看”自评报告

时间:2019-05-15 08:58:4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学院“回头看”自评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学院“回头看”自评报告》。

第一篇:学院“回头看”自评报告

教育实践活动“回头看”自评报告

一、学习规定内容完成情况

学院全体处级领导干部分两期参加学校的处级干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集中培训,学习了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学院书记、院长参观焦裕禄纪念馆,在焦裕禄干部学校深入学习焦裕禄精神。学院党委中心组学习扩大至学院教工党支部书记,先后进行了4次集中学习,每次学习时间不少于2 个小时。学习内容为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讲话精神;关书记在学校教育实践活动动员大会上的讲话精神和和学校的教育实践活动实施方案;总书记兰考讲话精神及有关 “弘扬焦裕禄精神,改变工作作风”;郭庚茂在全省教育实践活动中的重要讲话精神等内容。同时每位处级干部根据要求,认真学习了中央规定的《论群众路线——重要论述摘编》、《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文件选编》、《厉行节约、反对浪费——重要论述摘编》、《习近平关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论述摘编》、《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指导文件选编》等5本必读书目,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党章、党的群众路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央八项规定、《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文件选编》等内容,真正认识到教育实践活动开展的重大意义,更好地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的各个环节的工作,使活动收到实效。

利用学院网站、飞信群、活动专用邮箱、展板、电子屏幕等方式积极宣传本次教育实践活动的意义和主要内容。针对学院实际,将学院科级以上非党员领导干部都纳入学习教育范围,针对高年级学生中党员数量较多的情况,专门在三、四年级成立了党小组,各项学习活动分党小组进行。购买《党章》、《论群众路线》等书籍百余册,掀起全院师生党员学习热潮。4月3日,学院召开学生党员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动员大会,对学院学生党员教育实践活动做了专门的安排部署。4月10日,学院组织领导干部、全体教工党员、学生党员代表赴兰考学习焦裕禄精神,开展现场教育活动。

二、党员领导干部上党课情况、深入基层进行调研情况

1、党委书记为学院党员上党课。4月3日,党委书记辛占香为学院全体党员做了题为“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争做践行宗旨的模范”专题党课,在全院掀起了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的热潮。

2、开展群众评议。自3月20日学院召开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动员大会以来,学院党委对师生深入开展教育实践活动进行动员部署。学院领导班子成员、全体教职工、学生党支部书记对学院领导班子及成员进行了群众评议。

3、组织召开座谈会。从3月27日开始,学院领导班子成员分别到联系的系室、部门召开听取意见会,听取教职工意见;在学生中分别召开了学生干部座谈会、各年级学生代表座谈会,除此之外,学院领导班子成员根据所分管的工作,分别听取了学院部分中层干部及服务对象代表的意见,学院党委又召开了各个基层党支部听取意见会、学生家长代表听取意见会等,利用各种渠道广泛听取意见和建议。

三、采取多种方式畅通民意渠道征求意见、并对意见进行“梳辫子”、建台账情况

1、畅通听取意见渠道。为方便广大师生员工表达各自的意见和建议,畅通听取意见渠道,学院设置了教育实践活动意见建议箱和专用电子信箱,分别制作了教师调查问卷和学生调查问卷,广泛听取教职工生意见。

2、领导班子集体讨论。为进一步认清“四风”问题在高校处级干部队伍中的具体表现形式,3月26日,学院党政领导班子认真学习了教育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简报第14期——《“四风”问题在直属高校的具体表现》,结合学院和处级领导班子成员的实际,进行了认真而又热烈的大讨论。4月21日,学院领导班子对听取到的意见和建议进行了认真梳理,对领导班子在“四风”方面存在的问题再次进行集体讨论。领导班子成员对意见和建议进行了逐条认领,并结合自己所分管的工作,对自身在“四风”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认真查找和梳理。5月8日,学院召开党政联席会议,对前期听取的意见和建议进行逐条研究,讨论解决方案和改进措施。

3、组织开展意见反馈。5月8日,学院召开全体教职工大会,学院领导班子向全体教职工就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听取意见情况进行答复。学院领导班子成员根据分管工作,分别汇报了意见听取情况和认领情况,并在前期意见梳理、认领、领导班子集体研究的基础上,分立行立改、建章立制两个方面,从教学、科研、实验室管理、管理服务等方面,进行了逐条答复。

4、建立台账。截至目前,共收集意见和建议198条,经过认真梳理,共梳理出意见和建议64条,涉及领导班子及领导干部“四风”问题53条:其中形式主义25条,官僚主义17条,享乐主义9条,奢靡之风2条;其他11条主要涉及广大师生员工关心的教学、科研、设备、管理服务等方面的工作。

四、整改落实贯穿始终、对个性问题进行立行立改的情况

1、已经整改的问题

到目前为止,学院针对师生员工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已经整改的问题有31条,主要涉及学院资料室对本科生开放问题、实验室设备问题、工会会费返还问题、三八节、儿童节教职工待遇问题、电子屏幕利用率低的问题、开会次数问题、学院关门时间问题、科研成果奖励问题、教师学术交流问题等。

2、正在整改的问题

正在整改的问题有22条,主要涉及学院领导与学生接触少的问题、新进教师上课质量的问题、个别老师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提高问题、学生对专业的了解和整体把握问题、学生考研问题、教师办公室设备及用品问题、学习榜样的宣传问题、学院网站改版问题等。

3、将要整改的问题

以后通过建立完善机制需要整改的问题有11条:主要涉及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和业务素质问题、完善本科生导师制问题、加强听课制度问题、优秀校友回校交流问题、教师教学和科研协调问题、学院信息化建设问题等。

五、通过学习解决理想信念、群众观点、思想方法、精神状态、执政能力等“五个问题”进行反思总结的情况。

通过进行学习教育征求意见这个阶段的活动,学院领导班子和全体党员进一步牢固了自身的理想信念,提高了党员的宗旨意识,对党的群众路线认识更加深刻和端正,在进行学习工作科研等方面,思想方法更加正确,精神状态更加饱满,效率和综合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学院第一阶段的各项工作得到了绝大多数师生的认可,给予了正面的肯定。但还有需要改进和提高的地方,比如学习不够深入,思想认识不够扎实,与广大师生接触不够等。学院将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的转变工作作风,深入到教师和学生中去,了解他们的真实需要和急需解决的问题。继续对照“四风”问题,以焦裕禄精神为镜,查找领导干部个人以及领导班子存在的不足,改进工作方法,拓宽工作思路,既求真务实又改革创新,将学院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第二篇:护理学院自评报告

护理学院就业工作自评报告

2013-2015年,在学校党委和学院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校招生就业处的正确指导下,我院的毕业生就业工作坚持以生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以毕业生需求为导向,突出指导、强化服务,结合我院毕业生的实际情况,克服各种困难,以积极、认真、主动、务实的态度,团结一致,开拓创新,不断拓宽毕业生的就业渠道,采取各种有力措施,尽力为毕业生提供全程、贴心服务,顺利地完成了2013-2015年的毕业生就业工作。现将我院2013-2015年的毕业生就业工作评估自评报告如下:

一、学院领导重视

学院成立由“一把手”牵头的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组织本院的就业工作。制定了毕业生就业工作实施办法和工作方案,为每年的就业工作提供方向性的指导。同时,学院制定了就业工作考核制度,根据此制度每一年在学院内部都对当的就业工作进行考评并记录考评结果。

为加强对就业工作的重视,学院特以文件形式配备就业联络员一职,和其他兼职就业人员共同完成就业工作。

二、优化就业咨询辅导工作

为更好地为学生就业咨询服务、解答学生疑惑,学院特安排每天的值班老师18:30-20:30在值班办公室进行一对一的咨询。这一方式不仅可以帮助到毕业生,更能帮助到在校生,对他们较好的完成学业、进行职业规划都有很大的作用。除此之外,学院领导、学办辅导员和就业联络员手机保持24小时开机,若学生有疑问又不愿当面聊,也可以通过这种途径进行沟通。经办老师根据学校规定会对咨询进行相关记录,同时也会定期对前来进行的学生进行回访,以确保学生的问题或疑惑得以解决。

三、开展丰富多样的赛事活动,进一步提高就业指导的覆盖面和实效性

学院邀请本专业领域的成功人士为学生开展就业讲座,学生通过听取讲座、面对面与专家交流,对自己的职业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对其进行职业规划有一定帮助作用。

学院通过举办护理职业技能大赛、职业形象大赛、PPT大赛等职业体验项目大赛,丰富就业指导形式,让学生在比赛中不自觉的进行了就业准备工作,充分调动了其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开拓就业市场

学院已形成全员为就业服务机制,全院教职工都充分开拓自身资源并介绍对口单位来校进行小型专场招聘会,因针对性强,签约率较高。如浙江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连续两年来校举行专场招聘会,每年都签约10余名学生。

学院都国家的各种基层就业政策都通过晚点名的主题班会进行了相关引导和宣传,但因学院专业特色且绝大多数为女性学生,在基层就业和应征入伍上存在一定缺失。

五、就业帮扶

学生刚入校时,学院根据学生的差异性,建立了低保家庭学生、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少数民族学生和残疾学生等特殊群体关爱台账。在大学四年的学习生活中,老师、班委和党员都对其生活、学习进行一定帮扶,确保其能顺利完成学业、就业。根据每一年学生情况的变化,学办老师都会对台账进行相关整理,在学生毕业时会根据前期整理的情况形成最终的特殊群体毕业生就业台账。学院根据当年的情况,以“一对一”结对子的方式,给每一名特殊群体毕业生进行一对一的就业辅导和咨询。如2013年的3名特殊群体毕业生在学院的帮扶下最终都找到了较为满意的工作。

建立离校时未就业毕业生信息台账。对在就业二级系统关闭时仍未就业的学生进行统计并建立毕业生信息台账,定期对其回访,了解其就业进程。如存在问题,进行一定的咨询辅导;有合适的就业信息也及时传达给未就业的学生。如学生想考研,也传达一些考试信息帮助其顺利考试。学院的就业服务工作并不因为学生毕业而终止,在学生毕业后,仍然会对其进行跟踪调查和相应的就业信息、咨询服务。通过以上服务,未就业的毕业生在一年内基本可以实现全员就业。

第三篇:学院评估自评报告(8.25)

商学院

审核评估自评报告

二0一七年八月

目 录

学院概况...........................................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定位与目标.....................................................3

(一)办学定位..................................................3

(二)人才培养目标..............................................4

(三)牢固树立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5

二、师资队伍........................................................7

(一)培引并行,优化队伍突出层次................................7

(二)教研并重,注重提升专业水平................................7

(三)潜心教育,强化导向教书育人................................7

(四)服务教师,注重全面成长发展................................8

三、教学资源.......................................................8

(一)改善教学设施,有效保障本科教学运行........................8

(二)优化专业设置,合理修订人才培养方案........................8

(三)推进课程建设,积极拓展优质课程资源........................9

(四)促进协同育人,着力培养应用型人才..........................9

四、培养过程.......................................................10

(一)深入开展教学改革,培养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10

(二)鼓励课堂教学创新,注重因材施教...........................10

(三)打造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11

(四)创新第二课堂育人模式,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12

五、学生发展.......................................................12

(一)生源结构稳定,生源质量逐年提升...........................12

(二)坚持以生为本的理念,指导服务成果显著.....................12

(三)学风建设成效提升,学生学习效果明显.......................13

(四)建立就业服务体系,提升就业质量...........................13

六、质量保障.......................................................14(一)建设质量标准,构建教学质量保障体系.........................14(二)注重质量监控,完善常态质量监测机制........................14(三)明确评价目的,健全质量信息反馈制度.........................15(四)全员重视,推动教学质量持续改进.............................15

七、问题和对策.....................................................16

(一)定位与目标...............................................16

(二)师资队伍................................................16

(三)教学资源.................................................17

(四)培养过程.................................................18

(五)学生发展................................................19

(六)质量保障.................................................20

八、人才培养特色错误!未定义书签。

商学院成立于1993年,是黄河科技学院成立最早的学院之一。原名商贸学院,2017年5月正式更名为商学院。

商学院下设经济、管理、会计、法律、金融五个系,共开设国际经济与贸易等13个本科专业和电子商务等8个专科专业,涵盖经、管、法三大学科门类,拥有区域经济学省级重点学科、经济学省级品牌专业、工商管理省级教学团队和经济学、工商理专业综合改革试点等6个省级质量工程项目,财务管理和工商管理专业被评为郑州市重点专业,拥有《财务管理》《管理学》两个市级精品课程。依托学校学院师资建有中国(河南)创新发展研究院,为省内知名高校智库。设有河南省管理科学院士工作站、经济研究所、中小企业研究中心、黄河法学研究所等4个研究机构。学院拥有ERP沙盘模拟实验室、创业实践实验室、经济学综合实验室、会计综合实验室、模拟法庭等13个校内实验室和以及中国银行、东北证券、黎明重工、广发财务、二七区人民法院、河南兴华会计事务所等20多个校外实习基地,与企业联合开设“世界工厂网班”“广发财务班”等订单班。学院现有本科在校生 人,专兼职教师 人,行政教辅人员 人。其中教授和副教授占 %以上,%以上的教师具有硕、博士学位,%的教师是“双师型”教师。

经过多年的建设,学院教学质量、科研水平不断提高。近三年学院共有百余项教学科研成果和百余名学生获省级以上奖励或荣誉称号,就业率均达到97%以上,并且以“综合素质高、动手能力强、有创新意识”获得用人单位的普遍好评,被誉为“商海人才的摇篮”。

一、定位与目标

(一)办学定位 1.学院发展目标

根据《商学院十三五发展规划》,学院的发展目标描述为:秉承“人文、商道、责任、创新”(“育经世致用英才,做富国裕民文章”)(应用型、开放式、国际化)的办学理念,不断提升学院的核心竞争力,实现由大院向强院的转变,建设立足中原、辐射全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协调发展的一流商学院。(“区域一流、全国民办高校一流”的品牌商学院)

2.学院专业发展定位

以本科教育为主,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构建适应地方产业结构、具有地方特色优势的学科、专业结构体系,打造经济、管理、会计、法学等四个特色专业集群,申报和建设工商管理、金融、法学等专业硕士学位点,培养立足中原、辐射全国、综合素质高、适应能力强、能够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做贡献的经管法高级应用型人才,为经济社会和行业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

3.办学定位确定依据

根据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部署确定办学定位。近年来,一批国家战略相继在河南落地,体现了国家对中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高度重视,中部地区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尤其是河南省的地理位置决定着承接东西、连接南北的重要使命,是我国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商品集散地。“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以及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航空港经济综合试验区、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的建设,亟须培养一批高层次商科人才。基于此,学院定位为立足中原、辐射全国,把商学院打造成河南商科类人才培养高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重要智力平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根绝学校发展定位和学院发展基础确实能够办学定位。黄河科技学院秉承“为国分忧,为民解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办学宗旨,以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为目标,重点打造工科、商科两大学科。商学院贯彻学校办学思想和办学定位,不断优化培养目标,调整培养措施,着力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近几年,学生考取职业资格证书的比例逐年提升,就业竞争力有很大提升,就业率稳定在98%以上。各专业就业也呈现一些新的变化,突出了自身特色。同时中国(河南)创新发展研究院也逐步成为省内一流、国内知名的高端智库,近年来完成了大批成果,社会影响力不断提升,已经成为高校服务社会、服务政府决策的重要平台和阵地。基于此,商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色初步形成,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的能力逐渐增强,具备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协调发展的一流商学院的基础。

(二)人才培养目标 1.商学院人才培养总目标 按照学校“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的人才培养目标,结合学院办学定位,商学院的人才培养总目标是:培养适应行业与地方需求、理论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根据学院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紧密结合行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同时结合行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同时结合专业特性、专业标准、师资条件等确定各专业目标。

2.学院专业培养标准

学院专业培养标准包括三个方面:只是、能力和素质。

知识:包括基础知识、专业知识两类,基础知识包括从事专业工作所需的数学、外语、自然科学、人文社科等方面的知识;专业知识则包括圣人专业工作所需的各类专门知识,譬如金融学专业必须具备的经济学、统计学等专业知识。

能力:包括获取知识、表达知识、团队合作与协调、计算机应用等各方面的能力;能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一定的创新实践能力;能够掌握本领域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应用等方面的能力。

素质: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与人文素养、健康的身体和心理等方面的内容。同时各专业针对职业特点,提出不同的职业道德要求,例如会计学专业要求学生具有“坚持准则、客观公正、廉洁自律和诚实守信”的基本职业素质。

3.人才培养目标确定依据

根据社会对商科类人才的需求趋势确定培养目标。近几年来,社会对商科类人才的需求呈现以下几个大的趋势:一是商贸服务类人才需求量大。包括营销、策划、市场推广、物流、电子商务等人才需求旺盛。二我省对金融、国贸、旅游人才的需求逐渐提升,亟须金融、国贸、旅游等高端服务业人才。三是会计行业高端人才异常紧缺,尤其是精通国际会计准则的人才紧缺。四是对学生专业的要求更加灵活,更加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实践经历。基于此,学院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应用型人才,注重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

(三)牢固树立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 1.落实人才培养中心地位的政策与措施

(1)完善本科教学管理制度,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加强教学制度和教学环节的监督机制,补充和修订各项教学文件、教学制度,并加强教学制度的执行。例如修订《商学院本科课程教学大纲》《商学院课堂教学管理规定》《商学院教学督导听课制度》《商学院本科课程平时成绩管理规定》等。

(2)把本科教学业绩作为教师业务考核的重要条件。学院在教师考核中,将教师是否承担足够的教学工作量以及教学质量是否满意作为考核教师工作的核心指标之一。

(3)建设和调整院本科教学的质量管理组织,如本科教学督导组、教风学风督察组、期末考试巡视组等,通过组织体系的建设,确保本科教学质量。

(4)学院定期召开教学工作研讨会,商讨商学院本科生培养的相关问题,如人才培养目标目标研讨会、教学模式改革观摩会、实践教学改革研讨会等,并对学院本科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出现的情况问题进行及时的讨论研究,对教学大纲等指导性文件进行及时修订。

(5)制定了教师培训制度,资助在岗教师参加国内外的各种培训。(6)鼓励各专业进行人才培养创新探索。如工商管理学科与知名企业合作开设人才订单班;法学专业两考一证为突破点,取得国家司法考试、公务员考试优异成绩;会计学科与广发财务合作,探索学生实习实训新模式;金融、投资专业组织学生参与各种投资大赛、模拟炒股大赛等。

2、人才培养中心地位的体现与效果

(1)在每学期和每年的院工作计划中,本科教学被作为中心工作来对待。(2)学院党政领导联合办公会将本科教学工作作为主要议题讨论。(3)每学期召开教师大会,重点强调教学工作。

(4)学院在对外合作、校友工作等工作中,将服务于人才培养作为核心目标。(5)学院多年来不断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努力提高本科办学质量,在本科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经济学专业被评为河南省民办教育品牌专业,工商管理教学团队获评河南省优秀教学团队,经济学、工商管理两专业获批河南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工商管理、财务管理两个专业被评为郑州市重点专业。

3、学院领导对本科教学的重视情况

学院领导重视本科教学,始终把本科教学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并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加强本科教学。每周召开党政联席会议,将本科教学工作作为会议的主要讨论议题。凡属本科教学的重大问题,都能够及时在会议上进行讨论并给以解决。经常深入课堂,每学期听课不少于6学时。经常到教研室、教室、实验室、宿舍调研,定期召开教师座谈会、学生座谈会,了解教师和学生工作与学习情况,及时解决问题。近年来,建设10间教师休息室,为所有媒体教室配备翻页器,更新了所有教室桌椅达到5000余套。院领导带头积极开展本科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成效显著。院长作为负责人的省级重点学科、品牌专业建设成果丰硕,顺利通过验收。其他院领导也积极参与,作为负责人获批4项省市级质量工程项目。

二、师资队伍

学院坚持岗位培训与学历提高相结合,学术提高与实践锻炼相结合。近几年,建设了一支结构合理、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充满活力和富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师资队伍较好地保障了学院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一)培引并行,优化队伍突出层次

我院现有教职工124人,其中有教授9人,副教授29人,讲师52人,博士10人,硕士以上学位者78人,中高层次教师比例占80.1%;35岁以下青年教师67人,占54 %,45岁以上教师41人,占33.1%其中上课教师人数为90人,符合主讲教师资格79人,占87.8%。教授、副教授每学年均为本科生开设专业课,授课比例为100%。师资队伍年龄、职称、学历、学缘结构基本合理,整体师资队伍发展态势良好,能够满足教学要求和人才培养质量要求。

(二)教研并重,注重提升专业水平

学院充分发挥广大教师的主体作用,提倡任课教师以教研室为单位,参与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发展规划、课程建设规划和教材建设规划。我院专任教师均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教师中拥有河南省学术带头人2名,河南省师德先进个人1名,郑州市骨干教师6名,河南省教育管理名师1名。在参与的教学竞赛中,获得的奖项有国家级1项,省级2项,厅级3项,校级8项。每年承担项目研究近百项,在研项目70余项,其中2017年28项,其中省级10项,厅级18项,项目经费达到 万元。近三年,每年发表教科研论文100余篇,2017年目前达到83篇,其中一般期刊32篇,核心期刊51篇。出版学术专著4部,参与编写24部。学院教师的科研活动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学术氛围浓厚。

(三)潜心教育,强化导向教书育人 学院内部通过教师讲课比赛、授课技能大赛等促使教师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效果明显。教师能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教学过程比较规范,较好地保证了教学质量。学院开展一系列师德师风培训,提升教师的师德素养。同时把教师职业道德作为教师工作考核、职务晋升、岗位聘任和奖惩的重要依据,实行师德表现一票否决制。

(四)服务教师,注重全面成长发展

根据学院有关精神和学院教师的实际情况,我院制定了师资培养计划。一方面,积极鼓励和支持教师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另一方面,注重校内培养和校外培养相结合,近两年,学院派出8名教师赴企业挂职锻炼。在青年教师的培养上,采取以老带新的导师制,对青年教师进行传、帮、带。学院每年对新入职的教师进行专业培训,组织新教师进行教学观摩,培养他们的工作热情,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安排教学经验丰富的高职称教师进行教学等各方面的指导,快速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及教研、科研能力;在教师成长平台上,积极营造有利于教师成长的环境,通过组建教学团队、科研创新团队等形式共享学术知识,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形成教学、科研等方面的叠加效应,目前我院已有1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

三、教学资源

(一)改善教学设施,有效保障本科教学运行

学院拥有建筑面积达25000平米的商学院大楼,拥有教室84间,座位 7120个,其中多媒体教室29间,座位3200个。教学设施齐全,学院设有创业实训实验室、电子商务实验室、金融中心、社工案例分析室、法学案例分析室、会计综合模拟实验室等13个实验室,实验室面积1400平方米,实验仪器340余台(件),总价值四百多万,在教学中发挥了较好作用。在教学信息化方面,商学院具备了教学信息化的条件,拥有比较完善的多媒体教室,各教室都有互联网接口,并且整个商学院大楼实现了无线网络覆盖。学院也充分利用翻转校园APP建立了基于数据分析的教学管理平台,方便教师开展日常工作。

(二)优化专业设置,合理修订人才培养方案

学院现有13个本科专业,包括:法学、社会工作、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物流管理、会计学、审计学、财务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经济学、投资学。其中投资学、审计学是自2014年以来为了适应社会需要而新开办的专业。为此,学院加强新办专业实习实验条件建设、加强新办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等。近三年投入资金建立专业实验室2个,校外实践教学基地3个,与企业合作建立订单班6个,为学生顺利就业打下良好基础,受到学生一致好评。

学院培养方案的制定、执行与调整在遵循学校的统一部署下,自觉结合学校“本科学历教育与职业技能培养相结合”的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秉承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中心,以学生就业去向为定位,重视用人单位、毕业生对培养方案的意见反馈,建立培养方案质量持续改进机制、商学院教学委员会的审核论证机制,不断提高培养方案的质量。历经2005版、2009版、2016版培养方案的持续调整与改进,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构关系、课时比例、学时控制、实践教学比重等方面,已形成一个相对优化稳定的培养方案。

(三)推进课程建设,积极拓展优质课程资源

学院各专业有具体的课程建设规划。按照学院的统一布置和规划内容要求,各专业按照培育建设精品课程、核心课程、课程体系建设(课程、大纲、教材、教学运行记录、教案等)等构建课程建设计划。目前学院建有市级精品课程2门,校级精品课程4门,网络课程资源5门,创新创业课程6门。学院每学年开课632门,每门课程要建立完备的课程文件,主要包括:课程大纲、选用教材、配套的实践教学指导书、教学运行记录、教案等。

学院高度重视教材的建设与选用。在教材建设上,学院制定了规划教材、公开出版教材的鼓励政策,积极鼓励广大教师编写出版高水平的教材,近三年出版20本教材。在教材选用上严格按学校要求进行把关,要求广大教师优先选用国家精品课教材、教育部规划教材、学校规划教材和在国内外有较高影响的参考书,确保高水平教材进入课堂。

(四)促进协同育人,着力培养应用型人才

我院根据各个专业特点、学生自身特点、各阶段职业生涯规划、企业实习实训岗位需求,以产—学—研实践教学模式为指导,采取了多种合作模式。主要包括订单式培养、建设实习基地、聘请行业合作企业专家为学生行业导师、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等。目前我院已经正式签约的校企合作单位有郑州二七区人民法院、郑州二七区人民检察院、河南正方圆律师事务所、郑州市残疾人联合会、二七区国税局河南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等20家。2014年以来,我院陆续与河南黎明工业集团悉知工商、河南广发财务管理集团、阿里巴巴(中国)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建立6个订单班;聘请广发财务集团董事长 二七区人民法院 东北证券公司投资经理胡经理等10余位行业专家担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和课程讲师。通过与合作单位广泛开阵形式多样合作,形成了学院、企业、学生“三赢”的局面,为学生毕业之后顺利走向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

学院近三年获得校友和企业的捐赠万元,将捐赠用于学院办学条件改善、学生奖学金和困难补助。

四、培养过程

(一)深入开展教学改革,培养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商学院整体教学改革的思路是:坚持内涵式发展,以培养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为总体目标,强化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以课程建设与改革为抓手,带动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教学管理机制创新,从而“强化特色,注重内涵,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

为了实现教学改革的思路:一是抓教研室加强内涵建设,主要从培养方案的修订、品牌专业的建设、课程的改革和建设、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骨干教师的培养等几个方面入手;二是抓督导加强本科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建设,通过听课制度、学生信息员制度、学生评教制度、专业评估等举措发现自身问题,明确教学质量改进的方向。

目前商学院开展的教学及管理信息化主要是利用学校的教务系统和数字化校园。

在商学院的13个本科专业中,现有河南省品牌专业以一个,市级重点专业两个,综合改革试点专业两个个,目前有五个专业开设了订单班。有两门市级精品课、一个省级重点学科、一门校级课程教学改革试点。为学有余力的同学开展辅修双学位教育。

(二)鼓励课堂教学创新,注重因材施教 学院以课程改革为抓手,近几年在课程教学内容、方法方面加强创新,注重因材施教,实施模块化教学、突出实践,取得了一定成效。在教学大纲的修订中强调教学内容的更新、注重实践教学、突出创新创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为促进科研成果转化,鼓励教师的科研成果进课程、进教材。并要求各专业教学计划所列课程必须制订教学大纲,教学大纲一经批准必须严格执行,教师应该严格按照教学大纲进行备课、讲课。

在教学方法方面,组织老师研讨新的教学方法,如案例式、研讨式、游戏式等。鼓励老师转变传统课堂讲授的教学方法,采用创新角色扮演法、翻转课堂教学法、行动导向法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把课堂搬到法庭,把课堂搬到企业,由理论到实际,再由实际到理论,转变学生的思维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采用请进来和走出去的方式,邀企业专家到学院授课或派出学生到企业学习。形成了理论与实操并重、学生主动参与的多样化教学方法。

在考试改革方面更加注重教学过程对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评价。针对不同课程的教学目标,学院设有多样化的考试考核方式方法。针对课程的类型来设计灵活的考核方式,并不局限于单一的闭卷考试,也不局限于固定的考核比例。在考核方式的设计时,通过鼓励教师加大平时作业和课堂测验,鼓励教师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展示等师生互动环节等力争使每一个学生的综合素质最高化。考试考核方法以出勤+平时成绩+期末考试(闭卷为主,辅以开卷)为主。商学院目前有会计模拟实训、会计信息化、ERP沙盘模拟实训、创业基础等课程调整了其考核方法,把闭卷考试或期末测试改为课程论文或单元演示、实验报告的方式。

(三)打造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

商学院构建了“课程实验、校内实践、校外实习”为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2017学年,商学院30门实践教学课程全部开设,分布在13个专业,开设率达到100%。其中有14门次的实验课征订了教材。有8个实验室开放。2017学年商学院13个本科专业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共有20个,577名同学参与实习。鼓励教师组织学生策划社会调查活动,学生们走出校门,走向企业、乡镇、学校,进行主题宣讲、经济与法律知识普及、热点问题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毕业论文做到一生一题,每位老师指导10名同学。聘请业界导师指导本科生的专业实践和毕业实习,聘请研究所的教授、副教授指导本科生的毕业论文,提高本科生的毕业论文质量。2017年在毕业论文的选题上,鼓励真题真做或案例分析,鼓励联系实习与企业实际,切实解决实习中遇到的企业实际问题,各专业案例分析型的毕业论文题目达到50%以上。并结合本学科特点,制定“查重”工作实施方案细则。

(四)创新第二课堂育人模式,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商学院以创新第二课堂育人模式,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为了发展学生的特长,商学院积极引导和组织学生开展各种有教意义的课外活动,完善其知识结构、提升其思想认识、锻炼其思维模式。2016-2017年开展()学生社团活动;开展了()科技活动;开展了()文化艺术活动。

学院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每年均组织申报和结项,这些项目能有效增强高校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在创新基础上的创业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2016-2017年 全院共有()项创新创业项目立项、6项创新创业项目结项。

五、学生发展

(一)生源结构稳定,生源质量逐年提升

2016—2017年学院总体生源质量逐步提升,本科录取计划100%完成,在全国18个省份投放招生计划。2016年我院本科录取文科438分、高出省控线(393分)45分;理科426分、高出省控线(370分)56分;2017年我校在浙江实现本科一批招生,录取最高分438分,在河南、河北、湖南、吉林、江苏、内蒙古、天津、山西、新疆等9个省份实现在本科二批招生,实现本科一、二批录取省份占本科录取省份的56%,省内录取分数在同类学校中排名较高。生源结构趋于稳定,2017年,普通本科省内生源约占80%;普通专升本生源100%省内考生;生源中男生占比35%,女生占比65%,女生比重较大,学院文科背景明显;城镇、农村学生数量基本平衡,城镇考生占比48.1%,农村考生占比51.9%;少数民族学生约占2%。为稳固生源,学院有完整的转专业制度为学生提供第二次选择专业的机会,每年的转入转出比基本持平,无生源流失现象。

(二)坚持以生为本的理念,指导服务成果显著

我院在人才培养工作的过程中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实行辅导员负责制,2016—2017年我院生师比为1:251,从学生入学到毕业,辅导员对其全程跟进,实行全过程育人。在学生的指导和帮扶过程中我院建立了班级——院系——学校三级联动体系,形成从下至上的畅通渠道,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同时,我院通过导师负责制和课程保障制开展学生学业指导、职业规划、就业指导、心理辅导等。学生在校期间可以选择导师,对学生面临的困惑进行充分的解答,并提供解决问题的建议。我院对学生均开有《心理健康教育》、《创业基础》、《就业指导》等课程,并邀请相关专家对学生进行报告讲座两年来累计40余场。另外学院设立了40多平方的心理健康室,安排获得心理咨询师资格证的老师值班,两年来累计服务学生206人。两年来我院先后有2名辅导员被评为院校核心辅导员,8位辅导员年终考核优秀,近两百名学生获得省市级以上荣誉。

(三)学风建设成效提升,学生学习效果明显

学院非常重视学风建设,成立了学风建设领导小组,院长、书记亲自挂帅,组织召开了系列专题研讨会,制定了《商学院教师课题教学行为“五要五不要”》、《文明课题学生六不准》、《文明课题辅导员六必须》等制度。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学风建设活动。学生的总体学习风气良好,通过2016—2017年翻转校园数据显示,我院学生的出勤率由85%提升至98%。为更好地促进学风建设,2016—2017年我院开展各类学术讲座活动22次,带领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20余次,指导学生科研活动10人次,通过以上措施在全院上下形成了较为浓烈的学习氛围,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得到提升,教学质量得到提高考研过线率达到5.6%,2017届本科生学位授予率达到了97.18%,毕业率达到了99.07%,违纪现象不断减少并控制在10人以下。为更好地反映学风建设效果了解学生对学习的满意度,学院不仅统一组织全体学生对任课教师进行教学效果评价,学生的满意度达到98%。同时建立学风信息员制度,不定期开展问卷调查和召开学生座谈会,了解学生对自我学习与成长的满意度调。总的来说,学生的满意度较高。

(四)建立就业服务体系,提升就业质量

学院建立了完整的就业服务体系,形成了全员服务、全过程帮扶的就业工作流程。商学院每年输出毕业生保持在1440人左右,其中本科毕业生约占70%,专科毕业生约占30%,每年年终就业率达98%。主要就业方向包括升学、公职人员录用、各大企业入职。学院每年针对毕业生开展就业政策咨询会5-6场,召开专场招聘会30场以上,通过新媒体等技术手段发布就业信息上百条,长期合作的招聘单位20家左右,比如:链家地产、平安保险等。每年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反馈率100%,对我院毕业生的学习能力、适应能力、吃苦精神等有较高评价。

六、质量保障

(一)建设质量标准,构建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学院建立了院长-系主任-教研室主任的教学质量责任主体,完善了教学院长-教务办-教学秘书的教学管理责任主体制度建立了书记-副书记-系副主任-辅导员的学生管理主体制度。同时教学督导组统领学院教学质量监控工作。

学院视教学质量为发展的生命线,为确保本科教学质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严格根据本科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的基本要求,针对理论讲授和实践教学建立完善相关的质量标准,目前学院已经按学校要求对所开课程重新进行了教学大纲的修订。

学院重视教学管理人员的组织和培养,目前各岗位管理人员充实,老中青梯队建设合理,战斗力强,近两年承担教育教学课题 4 项,发表教学管理类文章3 篇。学院督导组连续5年获学校优秀督导组荣誉称号。教学管理人员1人获河南省教育管理名师,4人获郑州市骨干教师荣誉称号。

(二)注重质量监控,完善常态质量监测机制

学院注重本科教学质量的监控采取多种手段保证教学质量监控常态化。学院建立了自我评估的各项教学监控制度。例如《商学院部门负责人及教师听课制度》、《日常教学巡查制度》、《期末教学巡查制度》、《期初教学准备检查制度》、以及《上课教师教案检查制度》、《试卷、论文归档制度》等。

定期教学检查与随机抽查相结合。按照学校规定商学院在每学期学期前对教学准备工作进行检查、学期初、期中和期末定期组织教学检查。同时每学期组织试卷专项检查、毕业论文专项检查。另外学院领导、系部主任和督导组教师每周不定期的随机进入课堂听课。学院严格控制调停课,建立了完善的调课程序,近三年学院人均调停课次数少于1课时。小范围信息员会议和大规模的学生评教相结合:每学期商学院督导组组织2次学生信息员会议了解相关情况。同时每学期组织线上线下的评教活动,其中线上评教1次人人参与,线下评教1次则每班抽取30%左右的学生进行现场评教。

学生评教与教师评学相结合:通过评教评学相结合全方位提升教学质量水平通过以上的三类监控方式,对于教学管理运行、教师教学和学生班级学风建设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能较好的及时发现,并为学院制定相关规定提供了依据,起到了较好的效果。近几年未出现重大教学事故。(三)明确评价目的,健全质量信息反馈制度

学院领导认识到对于教学整体运行进行监控收集信息的最终目的是改进教学,提升教学管理工作的水平。学院及时对大量质量监控信息进行分析反馈,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解决。

学院于2014年已建成自己的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每学期按学校要求上报相关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分析使用,尤其是在制定工作计划、工作要点时可以有的放矢对数据库反映出来的问题及时跟进、补强。

学院的质量信息统计反馈机制正在逐渐健全和常态化。主要渠道有六个方面。第一、学校主管部门的信息反馈,第二、学院督导组评教评学统计反馈。第三、学院组织的各项检查结果反馈。第四、院系领导督导组的听课反馈。第五、学风建设信息员的每日汇报。第六对毕业生的问卷调查反馈组成。

学院建立顺畅的上下沟通渠道,包括教学管理群、微信办公群、定期召开教学管理会议等,保障了信息反馈的及时性有效性。学院质量报告按学校要求提交。

(四)全员重视,推动教学质量持续改进

学院严格贯彻“以评促建、以评促改,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方针,为提升本科教学质量,学院采取了一系列的质量改进途径和方法。

首先,进一步建立健全质量监控系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建立学生信息员QQ群和学生学风督导员微信群同步互动,第一时间掌握相关信息。第二、成立“三风建设”办公室。在学院领导的指导下,由督导组牵头教务办、行政办、各系领导共同参与,建立“三风建设”办公室对学风教风建设情况进行针对性指导。第三、对学校、学院的相关制度强调执行力,让相关制度真正的发挥其作用。

通过采取相应的质量改进措施,商学院的学风教风有了明显改善,教师教学投入和课堂教学效果、学生出勤率、听课率有明显提升。近两个学期教师评教平均分都在92分以上,优秀率达到99%以上。学生出勤率基本稳定在95%。学生对教学管理的满意度也在逐渐提升。

七、问题和对策

(一)定位与目标

问题:

商学院作为黄河科技学院最早的学院之一,具有24年的办学历史,积累的丰富的办学经验,对办学目标和定位进行了长期的探索,初步形成了具有一定特色的办学定位和目标,但仍存在以下问题:办学定位的认同度和在各专业建设规划中的体现有待加强;人才培养目标和标准的研究与调整与迅速发展的行业企业要求之间仍有一定距离;具有商科特色的学院文化没有很好建立;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仍有较大改进空间。

对策:

(1)进一步修订学院发展规划和各专业发展规划。加强对用人单位、行业企业、其他高校等的调研力度,充分吸收各界意见,充分了解行业企业需求、发展趋势以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制定符合实际、切实可行的规划。

(2)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强化人才培养中心地位。落实学院办公例会制度、教学工作例会制度,及时解决本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加强教学研讨制度建设,尤其是教研室教研活动的常态化;完善教师教学评价与反馈制度,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3)强化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的具体举措。进一步开展调研,及时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吸收学科前沿、行业前沿最新知识,强化技能培养,完善实践教学体系;修订教学大纲,优化实践环节;加强实习实训基地和校内实验室建设。让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落到实处。

(二)师资队伍 问题:

1、按照师生比例计算,部分专业教师队伍数量与结构不合理。审计学、社会工作、电子商务、旅游管理专业教师数量不足;金融学、物流管理、经济学、社会工作专业高级职称教师少;社会工作、物流管理、电子商务专业缺乏学科带头人,职称普遍较低;金融学、物流管理、审计学专业教师年龄普遍较低,教学经验不足;

2、双师双能型教师数量不足,相对于应用型人才培养需求还有较大差距。大部分专业教师的日常教学任务繁重,没有时间和精力到相关企事业单位、科研机构参加实践锻炼,不具备考取各类职业资格证书的条件,导致“双师型”教师数量不足;

3、教师的科研教研能力有待提高。部分教师科研意识不强,缺乏明确的研究方向,不注重科研能力的提高,科研工作仍以分散研究为主,尚未形成协作攻关的科研团队。教研课题和教学成果层次普遍偏低。

对策:

加强紧缺专业人才引进和培养。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注重教师专业实践能力的提高。加强教师定向、定点参与产学研合作、专业实践能力培训和生产实践锻炼,引导教师由学术型向双师型转型。进一步加强优秀教学科研团队建设, 建立结构合理的学术梯队,整合学术资源,发挥团队作用,解决科研力量分散和低水平重复研究的问题。抓紧抓好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造就一批有较高教学水平与学术造诣的学科专业带头人,培养2-3个省市级优秀教学团队,每学期评选5名院级教学能手,培养2-3名市级教学名师。

(三)教学资源

问题:

实验室建设力度有待加强。会计实验室座位不足,国际经济与贸易、物流管理、投资专业实验室设备不足,本科教学实验人员相对不足,实验室开放程度低,实验室的软硬件利用率低。在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方面,我院国家级精品课和省级精品课还是空白,精品课总量少;在专业上有较大影响力的规划教材少。实践教学环节相对薄弱,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思路不明确,实践实验课程开出率低,开展实践教学的人员数量少,现有师资缺乏实践能力培训,引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高素质专业技能人才较难。

对策 1.加强实验室改善力度。增加会计系实验室座位,深入开展调研,把握市场需求,新建国际经济与贸易、物流管理、投资学专业实验室、引进前沿适用软件,改善现有实验室条件。

2.推进核心课程组建设。通过加强核心课程建设推动课程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在优秀教材建设方面,重点以省校规划教材为重点,抓版次更新与内容更新,支持形成研究组,博采众长,重点突破。

3.加强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引进专业人才,壮大本科实践实验教学队伍,提高实验室开放程度,保障实践教学课程顺利开出,提高实践实验课程质量。

(四)培养过程

问题:

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途径比较单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材料保存不完整,内容不够全面。2.课堂教学对人才培养目标的体现情况不够明确,教师开展教学改革研究数量少、层次低,科研对教学的促进效果不明显,教师参加学术活动数量少,影响弱。3.实践教学的深度、广度有待于提高,实习基地数量少。实验教学项目局限于单项,且相当一部分属于验证性与设计性实验,缺少综合性、创新性的实验项目。实习实训有待规范:一是缺少足够的数量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二是建立的实习实训基地没有后期的维护,三是实习实训的监控措施不够完善。毕业论文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有些学生专业知识不很扎实,学生对高质量完成毕业论文的积极性不是很高,导致毕业论文形式创新少、优秀论文的比例过低。

对策;1.以质量工程为抓手,深入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依托现有的省市质量工程项目,加强投入,发挥教研室活动的作用,以教研室为单位进行专业建设与改革的讨论,制定专业建设的规划。以精品课程建设为导向,推动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教材等方面的改革。抓好教材建设,同时开展课程教学改革的相关研究工作,将课程教学研究新成果应用到课程教材建设中去,2.因材施教,创新课堂教学

学习和引进先进的教学方法,如慕课、微课、在线课程、网络课程等。组织教师外出培训、研讨和学习,支持每名普通老师每年必须有选择的外出学习一次,将会议主题能与学科建设或者教学有效的联系起来。

3.补齐补强实践教学短板

不断加大实践教学投入,营造良好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环境。着力建设一支专兼职结合、结构合理、高素质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实践教学师资队伍。校外社会实践与毕业实习基地的建设,应努力形成长效运行机制。规范实习实训,包括实习基地的数量和质量要求及实习实训的流程。实习基地的数量和实习质量有待于提升,对已经建立的实习基地要签订正式的协议和后续的良好沟通来进行维系,从而保证实习的质量。学生的实习实训要有规范的实习日志和实习报告,保证实习效果,保证实习档案完整。每个专业不少于3个实习基地。毕业论文题目争取有30%来自于企业或社会的真题真做,保证有10%的论文优秀率。

(五)学生发展

问题: 生源质量虽有提高但与公办学校相比仍有差距。对于学生指导与服务方面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辅导员流动性大,辅导员带班人数超标,辅导员数量不足等问题。学生培养质量有待提升,没有形成浓郁的学习风气。就业基地的建设还不够完善,数量不够、质量不高。

对策:

(1)应加大招生宣传力度提高生源质量,一是利用全媒体发布学院招生宣传信息,通过在校生向母校邮寄学校报考指南,招生工作人员走进部分省内重点中学及省外高招咨询会;二是重点建设学院对口中学生源基地,定期向全省108个县的高中报送在校生的学习生活情况及学校的发展,建立日常沟通常态机制。三是重点宣传学校创新创业等办学特色、专业特色及科研优势,尤其是学校被评为全国首批高校创新创业工作50强与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50强,利用用人单位良好评价来扩大声誉,吸引优质生源。

(2)针对辅导员流动性大和带班人数超标、辅导员数量不足等问题。一是应加大辅导员的招聘力度和培养力度,做到招的进来留的住,为辅导员做好职业发展规划,打通辅导员职业成长通道。二是要给予辅导员更多的关怀,提高辅导员待遇。三是要优化工作方法,给辅导员减负,把辅导员从繁杂的事物中解脱出来。

(3)应围绕培养目标开展二课活动,提高学生参加高层次学科竞赛、创新创业活动、科研项目的比例;加大对学科竞赛的指导力度,系统安排专业教师进行分类指导;从大学一年级就开始抓考研,给每个学生配备指导老师,实行一对一或一对二辅导。

(4)加强就业基地的建设,一要建立完善的企业合作制度,达到互利共赢的目的。二要发掘与我院学科相关的大型企业,提高就业基地的质量,让毕业生满意。三要落实推荐政策,与企业一同培养人才,巩固已有的就业基地建设。

(六)质量保障

问题: 1.对质量保障体系的研究和认识不够深入,质量标准仍不够细化,可操作性有待提高。在制定质量标准时,前瞻性不强,只能针对一些表面性的可量化的方面进行制定,而对一些深层次的影响教学质量的方面质量标准模糊。无从下手。对实践教学学生实际动手能力方面关注度不够。2.质量监控系统作用没有充分体现。学院督导组成员上课任务较重,主要以完成听课任务为主,与听课教师沟通不够深入。同行听课因教师任务量较大,经常流于形式。个别教师随意填写听课评议表。外聘教师管理相对困难。3.学生评教容易出现两个极端,或者对所有的任课老师的评价都是优秀,或者因为课堂管理等方面对教师有意见而恶意给相关教师打低分。4.毕业生调查工作进行难度大,推进困难。部分专业与毕业生联系沟通不够紧密,导致毕业生调查工作学生不够配合,调查结果可信度不高。对策:

1.进一步深入研究质量指标体系,组织大范围的讨论,集思广益,增强指标体系的可操作性,深入研究培养方案,多方调研,提高对实践教学、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重视度。

2.学院将针对听课反馈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增加座谈会的次数,增进教师间的交流,保证督导听课、同行听课真正起到相应的作用。3.加大学院领导、督导进课堂的力度,实地了解教师授课和学生听课情况。同时增强对学生信息员和学风学生督导员的培训力度,使这两支学生生力军可以充分收集班级学生评价,客观公正的反映事实。同时对学生大规模评教的数据进行科学分析,保证统计结果的科学性。

4.建立健全毕业生联系制度,学院通过推行导师制,密切毕业生与学校的联系,使毕业生“离校不离心”保证毕业生调查的延续性和调研结果的可信度。

八、人才培养特色

第四篇:学院人才培养工作自评报告

目 录

第一部分 学院概况..........................................................................................................................1

一、历史沿革.......................................................................................................................................1

二、基本现状.......................................................................................................................................2 第二部分 评建工作成效................................................................................................................3

一、办学指导思想和定位更加明确..............................................................................................3

二、办学条件得到显著改善............................................................................................................4

三、师资队伍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4

四、专业建设与课程建设取得突破..............................................................................................5

五、教学管理水平进一步科学、规范..........................................................................................5

六、教学研究取得新成果................................................................................................................5

七、校企合作、校校合作和国际合作与交流取得新进展.....................................................6

八、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6 第三部分 人才培养工作自我评价..............................................................................................7

一、学院领导以转变教育观念为先导,高度重视教学工作.................................................7

二、坚持人才强校战略,大力建设专兼结合的“双师型”师资队伍...............................9

三、以增强职业技能为重点,不断推进课程建设.................................................................10

四、以就业为导向,大力加强实践教学...................................................................................12

五、以适应社会需求为目的,切实加强特色专业建设........................................................15

六、以规范化、科学化为目标,完善教学管理体系............................................................16

七、以学生就业为宗旨,提高就业率和就业质量.................................................................18 第四部分 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整改措施...................................................................................19

一、师资队伍的整体结构有待于进一步优化..........................................................................20

二、遵循职教理念对外语类专业的教学改革有待进一步深化..........................................22

三、学院的社会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有待进一步提高........................................................23

省教育厅:

根据《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的通知》和《*省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实施细则(试行)》等文件要求,我院认真贯彻落实“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评建方针,上下一致,同心同德,扎实开展评建工作。在对照评估指标进行严格自评的基础上,结合《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有关信息,形成本报告,请省教育厅领导及专家组各位专家审阅指导。

***** 二〇 年 月 日

*****

人才培养工作评估自评报告

第一部分

学院概况

*****地处*省**市,是一所全日制民办高等职业学院。

一、历史沿革

年 月,经省教育厅批准,由**市**高等教育服务中心与

—1—

****合作注册“*****”,开始学院的筹建工作。2005年8月10日,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正式成立*****,当年开始招生。此后由于****退出合作,学院事实上是一所由****直接管理的没有投资主体的民办院校,走过了艰难曲折的创业道路。2008年6月,****与****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决定由“**”作为学院的主要投资方组建董事会,确定了“政府指导,企业投资,专家治校”的管理体制,年 月,学院新一届董事会成立,步入了董事会领导下院长负责制规范民办高职院校的运转轨道。

二、基本现状

学院现占地面积886亩,建筑总面积14.4万平方米,其中教学行政用房4.1万平方米、学生公寓4.59万平方米;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资料41.2万册,生均114.8册;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540万元,生均4292.08元;教学用计算机1754台,百名学生配备教学计算机48.89台;阅览室、多媒体教室和数字语音实验室座位总数3976个,百名学生配备座位110.8个;建有14个校内实验实训中心(含1个国家级高职高专经济管理示范实训中心),77个较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3个**市中级职业技能鉴定基地;带宽200M的校园网覆盖校园。

截至2009年11月,学院全日制高职在校生3588人,教职工260人,专任教师145人,校内兼课教师45人,校外兼职教师52人,折合教师数241人,生师比14.9:1。

—2—

学院实行院、系两级管理体制。开设应用英语、应用韩语、应用日语、商务日语、应用俄语、应用德语、应用西班牙语、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企业管理、市场营销、报关与国际货运、会计电算化、电子商务、金融保险、国际商务、酒店管理、涉外旅游、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信息管理、动漫设计与制作、软件技术、软件外包服务、包装技术与设计、艺术设计、音乐表演、文秘等26个专业。

第二部分

评建工作成效

学院高度重视评建工作,把迎评促建视为推进学院内涵发展,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契机。2008年10月,学院成立了迎评促建工作领导小组,统一组织领导学院的评建工作。一年多来,全院师生员工根据“全面动员,思想落实;标准明确,任务落实;精心组织,责任落实;从严检查,奖惩落实”的要求,广泛深入开展迎评促建工作。遵循教育部《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的要求,落实“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20字方针,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办学指导思想和定位更加明确

在评建过程中,学院通过组织广大师生员工认真学习上级有关评估文件,邀请校外专家指导,外出学习取经等措施,进一步明确了德育为先、产学结合为主要内容的高职办学指导思想,确定了培养应用型、外向型、复合型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

—3—

定位,理顺了学院的发展思路、教学改革思路和校园文化建设思路,有效地提升了学院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水平。

二、办学条件得到显著改善

学院以评估为契机,加快了教学基础设施建设速度,使办学条件得到显著改善。一年多来,由“**”先后投入近2亿元,建成1.38万平方米的教学用房、2.4万平方米的学生公寓和标准体育场,2.34万平方米的图书馆即将落成。新增14个现代化语音室,计748座;新增各类实训室28个,新增教学仪器设备1061.6万元。增购图书10.6万册。校内实验、实训条件更加完善,结构更加合理,为学院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三、师资队伍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

一年多来,学院加大了人才引进力度。新增专任教师81名,其中教授、副教授计23名,硕士研究生29名,外教增加了20名。加快了专业带头人和教学骨干队伍建设的步伐,显著改善了专任教师的职称和学历结构。此外,学院先后引进9名有一线实践经验的技术人员为专任教师,又从行业、企业聘请了25名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技能型人才为兼职教师。同时,学院加强了对现有教师的培养,选派23名教师到高职高专师资培训基地培训,38名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双师素质”和“双师结构”的教学团队逐步形成。

—4—

四、专业建设与课程建设取得突破

一年多来,以修订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突破口,根据高等职业教育特点,结合学院情况,实施了“专业群基础、专业技能、顶岗实习”三阶段的专业教学组织模式,在课程体系设计中凸显工学结合、双证融合的职教特点。通过在评建过程中多层次、多渠道的“专业剖析”和“说课”活动,提高了教师根据职教特点进行教学的能力,带动了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推动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的改革,立项建设“计算机网络技术”1个院级特色专业,“应用英语”、“国际经济与贸易”等8个院级重点专业,《大学英语听说》、《ERP沙盘应用》等5门院级精品课程。

五、教学管理水平进一步科学、规范

一年多来,学院围绕“以教学为中心”的理念,对教学管理、学生教育管理、人事管理、后勤管理等制度进行了全面修订和完善,使其逐步进入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运行轨道。教学信息计算机管理系统已经投入运行,平安和谐校园建设取得明显进步。教务处教学质量科荣获“*省高等学校教学管理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六、教学研究取得新成果

一年多来,学院广大教学管理干部、教师努力学习职教理论,结合本院实际,在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

—5—

等方面积极进行改革和探索,承担省级教学研究课题2项,院级教学研究课题25项,并取得了显著效果。

七、校企合作、校校合作和国际合作与交流取得新进展 一年多来,学院加强了同对口行业、企业的联系,先后与38个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建立校内网络学院1个,培训基地1个,金蝶ERP培训基地1个,**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中级职业资格鉴定基地3个。

同时,学院加强了同国内外高校的校际合作与交流,先后与*理工大学、*科技大学、*经济学院、临沂师范学院、*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协和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为学院聘请高层次教学、管理人员和借鉴兄弟院校的成功办学经验提供了条件。

八、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稳步推进教学改革,提升了教学质量,提高了学生的职业技能。我院06级学生获得职业资格证书的比例为82.36%。05级和06级毕业生的就业率分别为89.29%和90.66%。一大批毕业生展现出良好的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已经在企业崭露头角。同时,学生的职业技能在各类竞赛活动中得到充分的展现。

*社科院省情综合研究中心等单位于2009年9月至11月,对全省民办高校进行了“*民办高校公众满意度评价调查”,学院的“满意度”在22所民办高校中名列第8位。2009年11月10日,《中国教育报》以“突出办学特色,打造全国先进的外

—6—

语类高职院校”为题,对学院进行了专题报道,对学院的改革和发展给予了充分肯定。

第三部分

人才培养工作自我评价

一、学院领导以转变教育观念为先导,高度重视教学工作 1.发扬优势,凝聚特色,科学制定学院事业发展规划 遵循*省和**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根据“强化优势,凝聚特色,错位发展”的原则,以强化学院核心竞争力和学院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目标,制定了《*****20 年事业发展规划》及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校园建设三个子规划。

2.明确办学指导思想、办学目标和办学定位

学院在总结四年来办学经验的基础上,根据*省和**市外向型经济发展的需要,通过积极探索、认真研究,确定了学院的办学指导思想、办学目标和办学定位。

办学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办学原则;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的办学理念;坚持强化优势,凝聚特色,错位发展的办学方略。

办学目标:

经过五年努力,把学院建设成*省三个重要基地——应用

—7—

型、外向型、复合型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基地;劳务输出人员外语培训基地;港口城市国际资讯研究基地。学院整体办学水平跻身于全国外语类高职院校的先进行列。

办学定位:

类型定位:民办高等职业教育。

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培养应用型、外向型、复合型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规模定位:普通高职在校生2013年达到8000人,2016年达到10000人。

专业结构定位:以应用外语类专业为主干、以经济管理类和计算机信息类专业为两翼、以人文艺术类和涉外服务类专业为支撑的专业结构。

办学层次定位:以普通高职专科教育为主体,积极发展外语培训教育、留学生教育和中外合作办学教育。

服务面向定位:立足**、面向*、辐射西部地区,拓展国际市场。

3.突出教学中心地位,高度重视人才培养质量

学院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工作,始终把教学作为中心工作去抓,形成了“领导重视教学,投入优先教学,政策强化教学,管理服务教学”的良好工作氛围。

学院重视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探索出具有学院特色的“**”的人才培养模式,即一项贯穿始终的德育与人文素质教育,三项通用技能教育(外语听说、计算机应用和汽车驾驶)

—8—

和一项专业基础与职业技能教育。制定了教学工作例会制度、教学督导与评价制度、期中教学质量检查、期末巡考制度等一系列教学工作制度,各级领导坚持听课调研,每人联系一个系和一个学生班级制度。

为凸显学院外向型特色,重视国际学术交流和发展留学生教育,已接收韩国留学生23人,并做好接收多国留学生的各种准备。

学院不断加大教学经费投入,注重教师进修培训,重视与产业的合作育人,教育教学质量稳步上升。2008、2009年,教学经费投入占学费收入的比例分别为31%和34%。共选派78名教师到有关高校进修和到社会实践锻炼;与77个行业、企业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形成了较健全的校企合作机制。近两年,学院颁发的奖学金计38.7万元。

4.切实维护校园稳定,创建平安和谐校园

为建设平安、和谐校园,学院制定了《*****关于建设平安校园的实施意见》、《*****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等文件,建立畅通的学生信息渠道,防患于未然,把排查问题、化解矛盾作为维护校园稳定的一项重要工作,常抓不懈。建院以来,学院没有发生不稳定事件和违规办学事件。

二、坚持人才强校战略,大力建设专兼结合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学院始终把师资队伍建设作为头等大事、放在突出的战略

—9—

位臵来抓。按照“政策倾斜,重建结构,立足培养,加强引进,规范管理”的原则,制定了《*****关于深化教学改革、突出外语特色、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双师型教师引进、培养、建设的办法》、《*****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实施办法》、《*****外聘兼职(课)教师管理办法》、《*****提高兼职教师教学能力的实施办法》等一系列文件,切实抓好师资队伍建设。经过不断努力,基本建成了一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相对稳定的教学团队。

现有专任教师145人,其中,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的63人,占43.45%;具有高级职称的32人,占22.07%;专业课专任教师中,具有双师素质的67人。来自行业企业一线的校外兼职教师52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4人。

为凸显学院的外语特色,学院制定了《*****关于加强双语型师资队伍建设的意见》,要求非外语专业的教师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外语专业教师要掌握一种专业技能。

三、以增强职业技能为重点,不断推进课程建设 学院制定了《*****关于开展教学内容方法及考核方式改革的实施意见》、《*****精品课程建设实施方案》、《*****校企合作开发课程管理办法》等文件,提出了“以职业核心能力课程建设为重点,以提高主讲教师水平为支撑,以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为手段,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的”的课程建设方针,推进课程建设。

—10—

1.构建“三阶段”人才培养方案,改革课程体系,优化教学内容

以就业为导向,实行按专业群招生,学生任选专业方向模块,设计了“专业群基础、专业技能、顶岗实习”三阶段人才培养方案,即先构建专业群的公共基础平台,在公共基础平台之上,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组建一系列专业模块,每个模块以相应职业技能和获取职业资格证书的要求为主线,设臵课程体系和选择教学内容。坚持理论教学以必需、够用为度,实践教学加强职业针对性,突出实践技能培养的原则。

2.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改革教学方法、手段和考核方式 根据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作用进行课程教学设计,积极采取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融“教、学、做”为一体的教学模式,积极实行讨论式、案例式等教学方法。如《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以本院校园网络建设为案例,应用“任务驱动”法,组织学生参加校园网建设,取得了较好效果。

积极应用现代化技术进行教学,学院建立了12个多媒体教室,多数课程采取多媒体教学,建立了5个基于工作过程的一体化实训中心,部分课程能在模拟真实的企业环境中授课。

积极探索校内课程考核与企业实践考核以及职业资格证书考试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如“会计电算化”专业把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视为该专业成绩合格的必备条件;“音乐表演”专业邀请阳光琴行的资深专家参与对学生实践成绩考核;《计

—11—

算机文化基础》课程以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考试成绩为考核标准;艺术设计专业实行“以赛促学、以展促训”的教学模式,建立了专业比赛和展览的长效机制。

3.专兼职教师结合,优化主讲教师队伍

学院努力改善师资队伍结构,基本做到了基础性课程以具有专业背景的高学历高职称的校内专任教师主讲为主,逐步形成实践技能课程主要由兼职教师讲授的机制。校外实训和顶岗实习全部聘请有实践经验的校外兼职教师担任指导教师。

4.选用优秀教材,校企合作开发实训教学资料

为保证优秀教材进课堂,鼓励教师编写实用教材,学院制定了《*****教材选用管理办法》、《*****自编教材(讲义)管理办法》、《*****校企合作开发教材规定》等文件,要求在教材选用上优先选用优秀高职规划教材和新版教材,积极与企业合作开发教材。目前教学中选用近三年出版的教材为79.36%,其中高职高专教材占42.42%,形成了以授课教材、有关软件、多媒体课件、网络课程为一体的教学资料体系。在自编和校企合作开发实训教学资料方面也取得一定进展,如张守权副教授作为副主编出版了《中文Dreamweaver网页制作实例教程》,于瑞萍等老师参与了锐捷网络公司《计算机网络高级配臵》实训资料的编写等。

四、以就业为导向,大力加强实践教学

1.顶岗实习管理制度健全,覆盖率高,经费与时间有保证

—12—

学院将顶岗实习纳入了“专业群基础、专业技能、顶岗实习”三阶段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保证在校生有半年时间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建立了院系两级顶岗实习领导小组,制定了《*****校外实习基地管理办法》、《*****顶岗实习工作考核办法》等管理制度,各专业制定了顶岗实习大纲和实习指导书,学院制定了实习指导教师的考核和奖酬金发放办法。顶岗实习覆盖所有专业。

2.完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设计

学院把实践教学作为专业教学的重要核心环节,纳入课程体系的整体设臵之中,实践类课时占总教学时间的比例均达到50%以上,某些专业如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达到60%。

按照不同专业特点,吸收相关行业企业参与实践教学体系的设计,构建了“3+3”式实践教学体系,即从内容上构建了通用技能培训(外语听说、计算机应用和汽车驾驶)、专业技能培训和综合职业能力培训(顶岗实习、毕业设计)三大系统,从形式上构建了校内技能培训、校外技能培训和国家职业资格认证培训三大培训系统。

3.加强实践教学管理

为了加强实践教学管理,学院制定了《*****校内实训管理制度》、《*****校外实习基地管理办法》等文件,校内实训和校外实习安排有专职指导教师和专职实践教学管理人员。毕业班学生参加顶岗实习期间,要求辅导员以一个实习点为主,并巡回检查其他实习点学生情况,及时解决学生实习中的困难

—13—

和问题。

4.努力改善实践教学条件

学院重视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建设,不断加大投入,加强管理,提高建设水平。已建立了西语训练中心、东语训练中心、OA实训中心、网络实训中心、动漫研创中心、国际贸易实训中心、企业模拟实训中心、ERP实训中心、文秘实训中心、艺术设计实训中心、酒店实训中心等14个校内实训基地,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达到1540万元。其中ERP实训中心,2009年经教育部高等学校高职高专工商管理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评估,认定为“高职高专经济管理示范实训中心”。

学院根据不同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要求,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已与**市商务旅行社、**丰国电子有限公司、济南高路传媒科技有限公司、**阳光琴行、**天成大酒店、**海纳建国君豪大酒店、锐捷网络公司、****有限公司、**兴隆包装制品有限公司、**聚丰食品有限公司、蓝海国际物流有限公司等77个企业建立了稳定的校外实训和顶岗实习基地。

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条件基本能满足教学计划的安排,实践教学经费有保证,2009年实习专项经费达82.3万元。

5.实行“双证书”制度,造就技能型人才

学院大力推行“双证书”制度,把毕业生“双证书”获取率与获取质量列为学院发展的质量目标之一,将核心职业资格证书所要求的职业技能作为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依据,制定了《*****学生考取核心职业资格证书费用补助办法》,不

—14—

断规范考取职业资格证书工作。2006级有相应职业资格证书的毕业生获取“双证书”的比例为82.36%。

五、以适应社会需求为目的,切实加强特色专业建设 1.主动适应市场需求,优化专业布局

学院主动适应*省和**市外向型经济发展的需要,重点设臵与外向型经济关系密切的应用外语类、涉外管理类及其相关联的电子信息类、人文艺术类和外事服务类专业,逐步形成了以应用外语类专业为主干、以经济管理类和计算机信息类专业为两翼、以人文艺术和涉外服务类专业为支撑的专业格局。并根据市场需求变化,调整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创造条件开设社会急需的新专业,及时停招就业困难的专业。

2.遵循“3、3、4”原则,全面修订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学院在“**”人才培养模式的大框架下,又提出了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原则,即要明确三个前提(培养目标面向的职业岗位或岗位群、职业岗位或岗位群所需要的职业技能、相对应的核心职业资格证书)、形成三个体系(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考试考核体系)、完善四个条件(健全的校企合作机制、合理的双师结构师资队伍、满足实践教学需要的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和有社会参与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各专业按此原则,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全面修订,使新方案更加符合“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

3.以特色专业建设为龙头,示范带动其它专业建设

—15—

学院制定了《*****专业建设规划》和《*****重点建设专业实施方案》,确定8个专业为院级立项建设重点专业,学院拨付每个重点专业建设经费2万元,并制定了检查、验收制度,促使这些专业取得建设成效,示范带动其它专业建设。专业的突出特色是在校企紧密合作的基础上建立了一整套体现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方案,已经取得显著的效果。

六、以规范化、科学化为目标,完善教学管理体系 1.健全教学管理制度,确保教学运行平稳有序

学院教学管理体系健全,教学工作由院长总负责,教学副院长协助院长主持日常教学工作,教务处负责对全院的教学工作的组织协调和具体指挥,各主任全权负责各系的教学管理。制定了《*****院系两级教学管理实施办法》,建立了院系两级教学管理体系,科学界定院系两级管理职能,简政放权,管理重心下移。学院成立了“*****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和“*****教学督导委员会”,研究和决定教学中的一些重大问题。同时,还成立了“*****顾问委员会”,由*省知名教育专家组成,负责对学院发展战略和教学管理方面的重大问题进行咨询。

学院教学管理制度健全,编印了《教学管理制度汇编》,做到教师和教学管理干部人手一册;开通了教务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了教学信息的网络化、数字化管理。

现有专职教学管理人员24人,均为本科以上学历,在教学

—16—

管理岗位上工作3年以上的占50%。教学管理人员爱岗敬业、尽职尽责,确保了教学运行平稳有序。他们积极进行教学管理研究,目前承担的教学研究课题有14项。

2.学生管理队伍结构合理,制度健全,校纪、校风严明 学院坚持“学生为本、德育为核心、服务为基础、管理为手段”的学生工作思路,建立了由院长负责,分管副院长负责日常工作,学生工作处、团委、教学系和辅导员分工负责的学生管理工作体系,建立了一支结构合理、素质较高、富有朝气和活力的学生管理队伍。现有专职学生管理人员41人,在学生管理岗位上工作3年以上的占31.7%。辅导员实行带班补贴并制定了对优秀辅导员的激励政策,去年有2名优秀辅导员被确定为科级辅导员。

学生管理制度健全,编印出《*****新生入学教育学习材料》、《*****学生手册》并发至每个学生,深入贯彻落实“全方位、全天候、全过程”的学生管理要求,结合新形势、新特点,加强对学生工作的研究,取得了显著成绩。

在校园文化大平台建设中以精神文化(主要体现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建设为根本,以环境文化(含网络文化)和行为文化建设为基础,以制度文化建设为导向。在人文素质教育中突出职业道德教育和就业教育。确定每年五月份为专业技能竞赛活动月、每年十月份为学术交流与人文素质讲座活动月,另外,还不定期地开展安全系列教育活动、宿舍文明评比活动等主题教育,形成了较浓郁的、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

—17—

3.构建科学合理的多元化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学院建立了由决策系统、执行系统、教学质量评估系统、信息收集和信息反馈处理系统组成完整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专职教学督导队伍是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中的重要环节,全部由有教学经验的老教师和有实践经验的人员组成,他们不仅检查监督各教学环节的工作状态,而且对青年教师进行现场指导,实行“传、帮、带”。学院基本形成了教师的教学质量以学生评价为主,系领导的工作以教师评价为主,各职能部门服务教学的质量以各系评价为主,院领导的工作以全院师生员工评价为主,学院综合教育教学质量以用人单位评价为主的多元化质量评价机制。

七、以学生就业为宗旨,提高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1.保证生源质量,努力提高“两率”

学院本着“坚持政策、统一组织、广泛宣传、齐抓共管、注重实效”的工作思路,加大对外宣传力度,扩大学院知名度,以良好的“**”形象,努力提高第一志愿上线率和报到率。生源以*为主,面向全国9个省、市、自治区招生。2008、2009年录取新生第一志愿上线率分别为79.9%和97%,报到率分别为94.3%和77.7%。

2.加大就业工作力度,努力提高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学院成立了毕业生就业工作指导委员会,一方面面向就业市场,不断调整专业方向,推进教学改革,使学生的职业方向

—18—

和职业技能适应社会的需要;另一方面,千方百计调动一切力量沟通用人单位,为学生就业牵线搭桥;同时,在对学生的德育和人文素质教育中,把就业教育列为重要内容,使学生保持正确的就业期待,鼓励毕业生自主创业,从而提高了就业率和就业质量。2008年,毕业生439人,就业率为89.29%;2009年,毕业生1060人,截至2009年9月就业率为90.66%。

3.利用学院人力资源优势,广泛服务社会

学院利用人力资源优势,尤其是外语人力资源优势对社会进行技能培训和广泛服务社会。近一年来,对社会技术培训504人次.学院建立了秘书、广告设计师、企业信息管理师3个**市中级职业技能鉴定基地,与金蝶软件公司合作举办的ERP培训基地,承接了*省ERP的培训任务。

第四部分

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整改措施

虽然学院于2005年8月正式成立,但由于是在毫无办学基础的情况下仓促上马,加上前三年作为民办院校一直没有稳定的资金来源,学院疲于应付筹款建校,对高等教育规律、特别对高等职业教育规律缺乏必要的研究,学院的定位、特色、发展规划等都无暇顾及,因而制约了学院的健康发展。直到2008年8月,学院才正式步入了董事会领导下院长负责制的民办高

—19—

职院校的运转轨道。一年多来,在迎评促建工作的推动下,学院正按职业教育的理念不断深化教学改革,教学质量明显提高。但由于学院教学工作转轨时间只有一年多,许多工作尚待进一步深化和规范,一些工作的效果尚有待时日。目前,学院的人才培养工作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一、师资队伍的整体结构有待于进一步优化

目前学院师资队伍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专任教师中,青年教师居多,绝大部分是近几年刚刚毕业的硕士研究生或本科生,缺乏教学经验,更缺乏高职教育的经验;二是专业带头人和教学骨干数量分布不平衡,中级职称教师偏少,专任教师的年龄和职称结构不够合理;三是专业课专任教师中,有在企业一线工作经历的教师偏少,专业技能水平有待提高,双师素质与专兼结合教学团队建设有待加强;四是从行业企业聘请的技术骨干和技术能手作为兼职教师的比例偏低。整改措施:

1.建立人才的嫁接机制,实行借力发展

根据新办院校的具体情况,建立人才的嫁接机制,实行借力发展。每个专业至少有一个对口紧密合作的行业企业,每个教学系都要有一所紧密合作的高等院校,实现师资的借力发展;建立“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机制和建立较稳定的校外兼职教师队伍;加大外教,特别是专业外教的引进力度。

2.立足培养,实施“五项基本工程”

“硕士化”工程。采取积极措施,鼓励与支持青年教师在

—20—

职攻读硕士学位,改善师资队伍学历、学缘结构;

“双师化”工程。一方面有计划地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积累实际工作经历,引导教师为企业和社区服务,提高职业技能,尽快成长为双师素质教师;另一方面积极增加专业教师中具有企业工作经历教师的比例,两年内使专业教师中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师达到80%以上;加大聘请行业企业的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的力度,逐步加大校外兼职教师的比例,逐步形成实践技能课程主要由具有相应高技能水平的兼职教师授课的机制。

“专业带头人”工程。学院制定了引进人才的优惠政策,主要通过引进,一年内达到每个专业至少有2名副高以上职称、学术水平较高并有一定专业技能的专业带头人。

“人才梯队”工程。通过引进和培养,一年内每门专业核心课程要达到至少有2名中级以上职称、有双师素质的教学骨干,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人才梯队。

“双语化”工程。为凸显学院的外语特色,抓好“双语型”教师的培养,两年内基本实现专业教师外语化和外语教师专业化。专业课实现双语教学的课程达到一半以上。

3.深化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完善激励机制

积极推动人事制度改革,实行教师(职务)岗位聘用制度,深化内部分配制度改革,强化绩效考核和校内绩效工资对师资队伍建设的促进作用,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特别是专业带头人和教学骨干的积极性。

—21—

二、遵循职教理念对外语类专业的教学改革有待进一步深化

学院是以应用外语类专业为主干的职业院校,虽已建立起具有学院特色的“专业群基础、专业技能、顶岗实习”三阶段人才培养方案,但各专业落实不平衡。计算机等工科类专业落实较好,外语类等文科专业相对较弱。主要表现在:以岗位任职要求为导向,吸引相关行业企业参与课程体系的改革刚刚起步,与行业企业共同开发紧密结合实际的课程和教材较少;在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改革方面,探索课堂与实习地点一体化的改革力度不够,双证融合引导教学改革的力度不够,校内成绩考核与企业实践考核相结合的改革力度不够,顶岗实习与专业结合不够紧密。

存在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对外语类等文科专业如何贯彻“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的研究不够深入。对这类专业面向的职业岗位、任职资格以及对应的核心职业资格证书等问题的研究刚刚破题,关于如何科学设计实践教学体系,选择最佳顶岗实习单位和形式等问题,虽然进行了一定的实践和探索,但深入研究不够。整改措施:

1.进一步组织有关教师和干部,认真学习教育部教高[2006]16号文件,学习有关职教理论,到有关行业企业、毕业生用人单位和其他外语类高职院校进行调研,结合外语类等文科专业特点,研究探索出行之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以此为依据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教学手

—22—

段和考核方式,走出一条符合职教特点的外语类职业院校的改革创新之路。

2.进一步探索和实践外语类专业学生根据就业需要,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道路,采取辅修其它专业或双专业等培养模式,创造条件帮助外语类专业学生在取得本专业等级证书的基础上,再考取有利于就业的其它职业资格证书,使他们在就业竞争中不但能表现出较强的应用外语能力,还能具备就业岗位需要的职业技能,从而处于优势地位。

三、学院的社会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由于学院办学历史较短,学院的品牌正在建设过程之中,学院的宣传力度尚比较薄弱,学院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急待提高。在日益激烈的生源竞争中,学院2009年新生报到率只有77.7%,直接影响到学院的规模和学院的声誉。整改措施:

1.坚持强化优势,凝聚特色,错位发展的办学方略 进一步加强内涵建设,努力打造应用型、外向型、复合型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品牌,以其鲜明的外语类专业特色,人才培养的质量优势,高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来提高学院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扩大第一志愿上线率和新生报到率。

2.扩大学院优势的宣传力度,吸引省内外优质生源 一是专业优势。外语类职业院校*只有两家(另一家是*外事翻译职业学院),全国也为数不多。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对外开放力度的加大,应用外语类人才需求量

—23—

将不断扩大,学院毕业生就业市场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二是地理优势。学院所在地**市是一个新兴的港口城市,外向型企业星罗棋布,为学院实行校企合作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同时,**市自然环境优美、气候宜人,生态条件较好,具有良好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环境。

三是体制优势。学院实行“政府指导,企业投资,专家治校”的管理体制,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按照规范的民办体制运转,可以充分发挥机制灵活、运转效率高的优势。政府指导可以解决许多民办院校难以解决的问题,为学院的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和与区域经济结合的保障;董事长是位开明企业家,以社会效益为目的,真正投资办学,为学院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财力保障,同时作为企业家可更好地为校企合作牵线搭桥;院长是位具有多年高教管理经验,在学术上又有较高造诣的教育专家,为学院的建设发展提供了可靠的领导保障。

3.坚持普通高职教育与外语培训教育、留学生教育和中外合作办学教育协调发展,增强学院的自我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尽快改变办学类型单一,缺乏多渠道、多形式办学的局面,努力开拓国际生源市场和就业市场,扩大社会影响力和提高社会声誉。

—24—

第五篇:某某学院实验室自评报告

**学院实验室自评报告

**学院建有**个实验室,包括**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实验教学中心、***重点实验室——多维信号分析实验室、***工程陶瓷精密加工与刀具技术重点实验室,还包含学院与****公司、****公司、***公司、***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共建实验室*个。

**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实验教学中心包括:***实验室、电气控制与PLC实验室、过程控制系统实验室、机械系统传动实验室、过程装备基础实验室、大学生工程科创基地、电子工艺实习基地等。实验教学实验室及科技创新实习基地合计**个。实验教学中心面向**学院**专业、**专业、**专业、**专业,共计**个专业。能满足现阶段全院**余人的实验教学、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科技创新竞赛的需求,为教师和研究生提供良好的科研环境,同时可为企业或科研部门培训工程技术人员。

**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实验教学中心占地总面积**平方米,配备设备总台(套)数达**台(套),总价值**万元。目前设备利用率较好,在用实验室设备完好率不低于99%,实验设备运转正常。实验教学实验室为全院学生大部分基础课和全部专业课提供实验课程教学课题及设备,同时还为部分科技创新竞赛服务,为教师和研究生提供科研环境;科技创新实习基地为全院学生参加**杯、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项目、全国大学生**竞赛、电子设计大赛、数字化设计大赛等提供场地及设备。

**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实验教学中心配备实验员**名,目前开放制度为面向控制工程学院全院学生开放,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效果显著。

***学院 201*-**-**

下载学院“回头看”自评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学院“回头看”自评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学院团委自评报告4

    内蒙古财经学院团委自评报告 根据学院评估办的部署,我单位在认真负责,实事求是的基础上认真分析指标体系,理解其内涵实质,对2003年8月3日以来的分管工作作了较为认真的处理,现将自评情......

    落实“四不承诺”回头看自查自评报告

    落实“四不承诺”回头看自查自评报告 撰稿人:刘俊敏 摄像: 麦麦提·图尔荪 2014年1月18日,英吉沙县实验中学按照县委《关于开展党员干部“四不承诺”回头看活动的通知》和《英......

    榆林学院宣传部2009年自评报告

    宣传部2009年自评报告 一、基本情况 2009年我院精神文明建设和宣传思想工作改革创新年,我们指导思想明确,目标任务明确,精心组织落实,工作措施具体,责任落实到人,内外宣传加强,抓大......

    学院人才培养工作评估自评报告

    目 录 第一部分 学院概况„„„„„„„„„„„„„„„„„„„„„„„„„„„„1 第二部分 评建情况„„„„„„„„„„„„„„„„„„„„„„„„„„„„2 一、......

    学院自评报告[小编整理]

    六、学风建设与培养成效坚持素质教育,培养全面能力,提升社会声誉。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严谨治学是管理学院教师的特点;学风优良,成绩优秀,创新创业是管理学院学生的标志。(一)教师......

    护理学院分党校自评报告

    护理学院分党校工作考评自评报告护理学院分党校自成立以来在校党委和校党校的正确领导下,以为党输送和培养“新鲜血液”为光荣使命,以办好分党校为学生营造学习共产主义和中国......

    学院人才培养工作评估自评报告

    人才培养工作评估自评报告 二〇一一年十一月 目 录 第一部分 学院基本情况 .......................................................................... 1 一、基本情况......

    XX镇规划建设办公室回头看自评报告

    2011年XX镇规划建设办公室开展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回头看工作自评报告(2011年12月)市政风行风评议团各位领导:您们好!XX镇是XX市的中心镇,下辖15个村(居)委会。开展民主评议规划建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