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四上语文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9、《巨人的花园》
预设教学目标:
1.学会字词,品味人物语言,体会人物表达的方法;
2.采用引导对话的方法,运用联想、体悟等方法,感悟巨人的任性、冷酷,并用朗读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3.通过情感体验,初步体会快乐应该与人共享。预设教学重点、难点:
在语言文字的品悟中理解感悟巨人的任性和冷酷,初步体会快乐应该与人共享。预设教学过程:
一、插曲,设置悬念
1、孩子们,今天我们要学习英国作家王尔德笔下的童话《巨人的花园》。一起读题.——谁的花园?(巨人的花园)
2、说到王尔德在创作《巨人的花园》时,还有一个小插曲。有一次,王尔德给儿子讲刚创作的童话——《巨人的花园》,讲着讲着他情不自禁哭了起来。儿子问他为什么哭了,你们知道王尔德说了什么?(不知道)——大屏幕出示:真正美丽的事物总会使他流下眼泪。
师:那么,究竟是什么美丽的事物让王尔德在儿子面前情不自禁地流下眼泪?来,打开课本,请同学们放开声音读一读《巨人的花园》。这篇课文生字新词比较多,要力争把它们读准确,把课文读通顺。
二、词语,浓缩画面
1、师:曾经有人说,琅琅读书声是人世间最美好的声音,我想我现在正在感受这一份美好。先来检查一下大家生字新词学得怎样?请看大屏幕。(大屏幕出示:
鲜花盛开 北风呼啸 绿树成阴 狂风大作 鲜果飘香 鲜花凋谢 草翠花开 冰雪覆盖 洋溢笑声 瑟瑟发抖
师:屏幕上有两组词语,大家一组一组地自个儿先读读。——学生自由读词语
师:谁来读左边的这组词语?——指生读
师:读得真不错,这一组词语当中有一个词语描写的对象与其他四个词语不同,是哪个?(洋溢笑声)
师:溢是个生字,在字典中有三种注解,出示:◎ 充满而流出来;◎ 过分;◎ 超出,在这里应该选择哪个注解?(充满而流出)师:溢的偏旁是三点水,所以我们可以想到,这充满而流出的一般都是液体,那么洋溢笑声,流出的是什么?(笑声)
师:是的,到处都是笑声。一个人笑,可以说洋溢笑声吗?(不行)每天的数学课中,教室里总会洋溢着同学们欢乐的笑声。对吧?好,带上微笑,我们一起读——洋溢笑声——整一组也来读一读。
师:在第一单元的语文园地中,我们知道了读课文读词语,要学会边读边想象,在头脑中浮现出画面。那么你们读着这组词语,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哪些的画面?(做得不够充分,快乐体验得不够)——好,第二组词语谁来读。
师:读着这些词语,什么感觉?(冷、可怕)
师:其他同学有同感吗?特别是哪些个词语让你的这种感觉特别强烈!——瑟瑟发抖:a、瑟是个平舌音,你读准了!b、什么是瑟瑟发抖?c、什么情况下人会瑟瑟发抖?(因为寒冷、害怕而发抖)d、做一做瑟瑟发抖的动作。e、朗读 师:读着这组词语,再联系课文的内容,你的眼前又出现了哪些画面?
三、研读,感悟冷酷
师:其实细心的同学已经留意到了,这两组词语描写的都是——引读:巨人的花园。是的,一个鲜花盛开、绿树成阴、鲜果飘香、草翠花开、常年洋溢着孩子们笑声的花园因为巨人的到来变成了北风呼啸、狂风大作、鲜花凋谢、冰雪覆盖的花园。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当村子里春天来临的时候——,引读出示:巨人的花园里仍然是冬天,天天狂风大作,雪花飞舞。巨人裹着毯子,还瑟瑟发抖。他想:“今年的春天为什么这么冷,这么荒凉呀„„” ——指生读
师:面对瑟瑟发抖的巨人,面对寒冷、荒凉的花园,你们能帮巨人找找原因吗?(铺设问题:唤来寒冬的是什么?)——“唤来寒冬的,是我那颗任性、冷酷的心啊!”
师:巨人的心究竟是怎样地任性、冷酷,使春天都变得如此寒冷了呢?请大家自由读课文3-8自然段。交流:
师:好,很多同学已经圈圈划划,来,我们来交流下
A:有一年秋天,巨人突然回来了。他见到孩子们在花园里玩耍,很生气:“谁允许你们到这里来玩的!都滚出去!”
师:这里的“允许”就是——(引说:准许、同意)。你是从哪里感受到了巨人的任性和冷酷?(滚出去、很生气)——反馈到朗读
师:王老师想看看你们生气时是怎样的——嗯,横眉冷对,就差怒发冲冠了。——来,带着这种感觉再来读,把这个表情也带上——好一个冷酷的巨人,谁还想读 过渡:巨人对孩子们的训斥,只有这么一处吗? 交流出示:
A:他见到孩子们在花园里玩耍,很生气:“谁允许你们到这里来玩的!都滚出去!”
B、可是巨人又发脾气了:“好容易才盼来春天,你们又来胡闹。滚出去!” C、“喂!你赶快滚出去!”巨人大声叱责。
师:我请三个同学来读读这三个句子。——谁读懂了这三个句子的语气有什么变化?(铺设问题:细细地琢磨,从哪几个词语的变化中,你感受到了巨人一次比一次冷酷)——你是怎么感受到的?(很生气、发脾气、大声叱责)
师:王老师还请你们三位读这三句,看看这次你们能不能把这种语气的变化读出来?
师:听着巨人一次又一次的训斥,假如你们就是被巨人赶走的那些孩子,你们会有怎样的感受?(伤心、难过、失望)
师:是的,我们伤心,我们难过,我们的心在痛啊,面对巨人一次又一次的叱责和驱赶,我们多么想对巨人说些什么,来拿起笔,写在空白处(配乐)——写完后交流
讨论:巨人他赶走的仅仅是孩子们吗,他还赶走了什么?
师:是啊,今年的春天为什么这么寒冷这么荒凉,让我们一起告诉巨人——“唤来寒冬的,是你那颗任性、冷酷的心啊!”
——此时,你想用怎样的心情来读这一处文字?(愤怒、着急、同情)——是啊,巨人我们怎么才能让你知道——“唤来寒冬的,是你那颗任性、冷酷的心啊!”
师:巨人没有听到,他还在寒风中瑟瑟发抖,他还不明白。来,接着交流 D:赶走孩子以后,巨人在花园周围砌起围墙,而且竖起“禁止入内”的告示牌。师:你从哪里感受到他的任性冷酷?——“砌起围墙”、“禁止入内”。——你们在哪里看到过禁止入内的告示牌?(危险的地方——巨人的花园危险吗?)
师:是的,当你们兴致勃勃地想再去巨人的花园玩耍时,一堵高高的围墙,一块禁止入内的告示牌冰冷而无情地出现在了你们眼前,什么感觉?
师:这冰冷无情的围墙,这“禁止入内”的告示牌他围住的仅仅是巨人的花园吗?还围住了什么?(寒冷、孤独、荒凉)
——所以当春天来临,村子里又是草翠花开,鸟鸣声声时——引读:巨人的花园里仍然是冬天,天天狂风大作,雪花飞舞。巨人裹着毯子,还瑟瑟发抖。他想:“今年的春天为什么这么冷,这么荒凉呀„„
师:当巨人迷惑不解时,同学们,我们多么希望能站在他的面前告诉他——引读:“唤来寒冬的,是你那颗任性、冷酷的心啊!”
四、讨论,感受不幸 师:此时此刻,你们觉得这个村子里最不幸的是谁?(孩子是不幸的,但是他们还可以在村子的其他地方寻找欢乐,但是巨人呢?一个人独自封闭在寒冷、荒凉、孤独的花园中,是的,巨人是最不幸的人!)
师:让我们告诉巨人这一切的原因吧,让巨人走出这一片寒冷与孤独吧,让我们大声告诉他,——引读:唤来寒冬的,是你那颗任性、冷酷的心啊!
五、揭示道理
1、过渡:最后是谁让巨人醒悟过来的呢?(是因为小男孩提醒的巨人)(1)小男孩怎样提醒巨人的呢?请画出描写小男孩的句子。出示:小男孩没有拔腿逃跑,却用他那会说话的眼睛凝视着巨人。
这个小男孩在树下一伸手,桃树上马上绽出绿芽,开出许多美丽的花朵。(2)猜想小男孩那双会说话的眼睛凝视着巨人,会说什么?巨人从小男孩的动作中知道了什么?
(3)巨人最后明白了什么? 出示:巨人终于明白了,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
唤来寒冬的,是我那颗任性、冷酷的心啊!(4)师指导朗读:是的,小男孩用无声的语言和满树的桃花让巨人明白了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他是多么感激小男孩啊,让我们一起来表演读巨人醒悟过来后说的话!
2、醒悟后的巨人变得怎么样呢?我们男女生赛读最后两段。醒悟后的巨人变得怎么样呢?醒悟前呢?
3、巨人用宽容善良的心融化了坚冰。从此,他的花园里又春意盎然,充满了欢声笑语,它又成了孩子们的乐园。瞧,他们玩得多开心啊,此时的巨人和孩子们在一起他会有什么感受呢?
我要采访一下巨人。(现在你和孩子们在一起有什么感受?)
4、揭示寓意:(出示画面)学完这篇童话你懂得了什么?(先在小组里面说一说)(人不要太自私、要尊重别人、宽容的人才会有快乐、快乐要大家分享......)板书:自私 无私 与人共享快乐
六、拓展创新 第三次逛花园
1、写话训练:
巨人和孩子们在一起,多么快乐,多么幸福。为让更多的人分享到他的幸福,欣赏到花园的美丽,巨人特意想请大家帮忙,写一块告示牌插在花园门口。你们愿意帮助他吗?
2、合作探讨:这篇童话在表达上的突出特点。(先在小组里面说一说)对比
巨人砌墙与拆墙后花园情景的对比 巨人砌墙与拆墙后态度的对比、感觉的对比
3、名言大放送。课件出示:(齐读)
★ 宽容产生的道德上的震动比责罚产生的要强烈得多。---苏霍姆林斯基 ★ 世界上没有比快乐更能使人美丽的化妆品。---布雷顿 ★ 想得到幸福、快乐,就不要计较太多。---郑艳华
4、请把你的收获和体会创编成一条名言!
七、作业超市,我想做!
1、收集有关幸福的名人名言。
2、把《巨人的花园》编成童话剧,和伙伴演一演。
3、积累文中好词佳句。
4、阅读《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王尔德童话》等童话故事,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与大家交流。板书设计:
自私 风狂雪飞(荒凉)
9、巨人的花园
与人共享快乐
无私 花开遍地(漂亮)
(分享)
10、《幸福是什么》
教学目标:
1.读通课文,品味重点词句;了解童话在人物形象、故事情节、语言表达上的一些特点。
2.通过学生自读自悟,主动探究,了解故事内容,懂得幸福是什么;通过具体可感的形象指引学生的认识和行为。
3.理解幸福要靠劳动,要尽自己的义务,做对别人有益的事;发现身边的幸福,并懂得珍惜幸福,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幸福观。教学重点:了解故事内容。
教学难点:体会课文中所讲的幸福的含义。教具准备:录音机;磁带《幸福拍手歌》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给你们这些可爱的孩子们上课,我感到真幸福!上课之前,我们来做个游戏吧。《幸福拍手歌》边唱边做动作。
2.幸福有很多表达的方式,可是幸福到底是什么呢?(板书:幸福是什么)有位作家说,幸福是一个谜,让一千个人来回答,就会有一千种答案。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童话故事《幸福是什么》,看看我们能从故事中找到什么样的答案。
二、自读自悟
a)自学要求:认真默读课文,试着用自己的话简单的概括一下这个童话故事。b)想想文中的三个孩子是怎样寻找和认识幸福的? c)谈谈自己对幸福的理解 重点词句段落的品读:
(一)我给病人治病。他们恢复了健康,多么幸福,我能帮助别人,因而感到幸福。
1.自由读,说说自己的理解。
2.师生表演医生给病人治病,然后师采访医生:当病人对你千恩万谢的时候,你什么感觉?读出你的这种感觉来。(一老奶奶腰痛,启发孩子主动热情为病人服务。)
(二)我走了很多地方,做过很多事。我在火车上、轮船上工作过,当过消防队员,做过花匠,还做过许多别的事。我勤勤恳恳地工作,我的工作对别人都是有用的。我的劳动没有白费,所以我是幸福的。1.“勤勤恳恳”是什么意思?(勤劳踏实)
2.你能想像得到他在火车上,轮船上都是怎样勤勤恳恳的工作吗?如果你是第二位青年,你为别人服务的时候,什么感觉?读出这种感觉来。3.有人看到你忙忙碌碌,也许会说,干活别那么卖力了,差不多就行了!这时,你会说(读划线部分)
4.如果咱们班里有同学对班干部说,你天天为班里操心,多累人呀!这时,你也可以对他说──
(三)我耕地。地上长出麦子来。麦子养活了许多人。我的劳动也没有白费。我也感到很幸福。
1.自己读一读这句话,你觉得这位青年说这话时,用什么语气说的?那你就读出来吧!
2.你觉得这位青年还可能会用什么语气来说呢?过渡语:是谁对三个青年说的话做了总结呢?
(四)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1.同桌一起读,说说幸福是什么呢?(板书:靠劳动,尽义务,做益事)2.什么叫“义务”?能举个例子说明么?在学校,学生的义务是什么?在家里你的义务是什么?
3.什么事情是“有益的事情”?在我们周围或从书上电视上,你看到谁做的什么事是有益的事情呢?
4.智慧的女儿说的这句话揭示了幸福的真谛。回家后,你把学到的这句话和家人一起分享也是一种幸福!先给妈妈说──(读句子)再对奶奶说。(再读)最后向邻居家的小弟弟说(再读)。
5.同学们你们看,不知不觉中,大家已经把这句话背下来了,这就叫熟读成诵。以后,我们可以用这种方法背诵更多得好文章。
(五)童话的特点
1.故事中是谁让三个青年十年后明白了幸福的真正含义呢?(智慧的女儿)2.你觉得,在文中她的智慧表现在哪里?(不直接说幸福是什么,而是引导青年自己寻找,这样更能体会的幸福的真正含义。)这很像懂教育的父母教育自己的孩子,如果将来你做了父母,要学习这一点呦!
3.师:在这个童话中,智慧的女儿突然而来,飘然而去,具有神奇的力量,这正是童话的一个特点。喜欢读童话故事么?哪些童话故事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好看,我也喜欢读)
4.师小结:这些童话除了人物奇特以外,你认为还有哪些特点?(童话的想象非常丰富,故事性强,容易吸引读者,每个童话都讲了一个道理。)今后,我们在编童话的时候,如果借鉴这些特点,你写的童话会更吸引人。刚才有同学讲了,每一个童话还会向我们讲述一个道理。
(六)师总结:(指板书)今天这篇童话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幸福要靠劳动,尽义务,做益事,让别人得到幸福自己就幸福了。
三、拓展延伸 1.对于幸福的理解,不同身份的人会有不同的答案。配乐朗诵: 对雷锋来说,幸福是“走到哪里,就把好事做到哪里”的快乐; 对警察来说,幸福是“舍一家团圆,保万家平安”的奉献; 对农民来说,幸福是“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的收获; 对母亲来说,幸福是“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期盼。
作家毕淑敏这样感悟幸福。当我们一无所有的时候,我们也能够说:我很幸福,因为我们还有健康的身体。当我们不再享有健康的时候,那些最勇敢的人可以依然微笑着说:我很幸福,因为我还有一颗健康的心。甚至当我们连心也不再存在的时候,那些人类最优秀的分子仍旧可以对宇宙大声说:我很幸福,因为我曾经生活过。
2.想知道老师对幸福的理解吗?我也准备了一首小诗,愿和大家一起分享!(师生配乐共同朗诵《幸福是什么》)幸福是什么
幸福是学生的一声声问候,如一股暖流温暖心窝。幸福是看到学生灿烂的笑脸,那是一首甜美的歌。幸福是和学生一起畅游书海,去寻找真善美的生活。
和孩子们一起发现春的颜色。幸福无处不在,幸福就是快乐。幸福是一种感觉,找寻幸福更需要心的平和。3.孩子们,你们的幸福又是什么呢?
联系你的生活实际,写一写自己对幸福的理解。可以是一首小诗,一句格言,一件小事,一段感悟„„
4.师总结:孩子们,幸福就在我们身边,幸福要用心去体验。让我们随着一首歌曲《我们多么幸福》,一起去耕耘幸福,品味幸福,传播幸福吧!【板书设计】
10、幸福是什么
(靠劳动
尽义务
有益的)
帮助别人
有用的养活别人
幸福的
11、《去年的树》
教学目标
1、认识并会写本课生字;
2、初步学习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3、读通课文,品味重点词句;
4、多层次品读课文角色对话,体会童话角色的心理。教学重点
对“信守诺言,珍惜朋友间的情谊”有所感悟。教学难点
读悟文中的角色对话,体会童话角色的心理。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整体感知
1、图片导入,揭题
(出示大树和小鸟图,播放小鸟的音乐)同学们,看到这幅图你想到了什么?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日本作家新美南吉的一篇童话故事,题目就叫(生齐)《去年的树》。
2、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这到底是怎样一个故事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课文,还要想想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3、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4、检查生字的朗读
课文中有四个生字,老师把它们都请了出来。谁来带领大家读一读?(课件出示词语)个别读后立刻全班齐读。再出示四个儿化音的词语,学生齐读。
5、概括课文内容
刚才同学们读了课文,接下去老师给你们一段话,请你们根据对课文的理解来把它补充完整。(课件出示)
鸟儿和树是好朋友,她天天唱歌给树听。要飞回南方时,鸟儿答应大树。
可是,第二年春天,鸟儿回来却发现。于是它四处寻访,问了、和,最后找到了。于是,鸟儿。
二、体会友情,训练朗读 过渡: 课文几次写到了鸟儿给树唱歌?(2次)
你读到课文中这两次鸟儿给树唱歌,你的感受一样吗?有什么不一样?(第一次高兴、幸福,第二次悲伤。)
让我们跟随鸟儿的歌声一起回到去年。(板书:去年)板块一:体会鸟儿和树的情意之深。
1、(课件出示)一棵树和一只鸟儿是好朋友。鸟儿坐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天天听着鸟儿唱。
轻轻读读,看看哪些词语或者句子让你感受到了高兴?(生读)通过抓重点词语“天天”感受鸟儿与树是好朋友。
2、你能通过朗读,边读边想象一下这幅美好的画面吗?(指名读、齐读)老师读第一句,你们接着读下面两句。(配乐)
师:一棵树和一只鸟儿是好朋友。当春天来到树林的时候,(生接读第二三句)师:无论烈日炎炎,无论凉风习习,(生接)师:从春天唱到夏天,又从夏天唱到秋天,(生接)你觉得这是一对怎样的好朋友?
通过情境的创设让学生体会鸟儿和树的情意之深。板块二:体会鸟儿和树分别时的难舍难分。
1、幸福的时光总是短暂的,寒冷的冬天来了,小鸟不得不离开大树朋友去南方,临别时两个好朋友做了什么约定?(课件出示)
“再见了,小鸟!明年春天请你回来,还唱歌给我听。” “好的,我明年春天一定回来,给你唱歌。请等着我吧!”
采访学生:如果你是小鸟,你舍得离开树吗?那你应该怎么回答?“我明年春天一定回来!”你能说说为什么要这样读吗? 同桌分角色练读,再指名分角色读。
引导学生从字里行间去体会好朋友分别时的留恋。
板块三:体会鸟儿的诚信(研读鸟儿寻找朋友的的三次对话,体会鸟儿 的心情变化。)
1、教师:鸟儿带着这份美好的约定飞走了。今年春天,鸟儿从遥远的南方风尘仆仆地飞回来,你想象当时它的心情是怎样的?(板书:今年)
教师引导:可是,鸟儿没有想到的事却发生了。(出示树桩的图片)鸟儿面对事情的变故,心情又是怎样的?请大家默读课文7──14自然段,边读边用“ ”划出鸟儿说的话,用“~~”划出树根、大门、小姑娘的话。生划出后分角色读一读。
2、想一想,如果你是鸟儿此时此刻你的心情怎么样?(课件出示)„„鸟儿____地问树根。鸟儿_____地问大门„„ 鸟儿_____地问小女孩„„
(学生每说出一种心情立刻让他们把这种心情读出来,然后顺势采访他:你为什么这么_____?)
3、焦急也好,满怀希望也好,伤心也好,鸟儿的声声询问,树根听到了,大门听到了,小女孩听到了,只有谁永远都听不到了?(树)还记得去年的约定吗?(生读约定的话)可是如今,树在哪儿呢?让我们带着你们体会到的心情再来读读小鸟的声声询问。(生读)
4、鸟儿向山谷飞去,向村庄飞去。一路上,她的心头一定只默念着一句话,只有一个念头:(幻灯出示)选择下面的一组关联词语说说。
不管„„都„„ 哪怕„„也„„ 只要„„就„„ 你有什么话想对鸟儿说?
板块四:体会鸟儿对着灯火唱歌的深情
鸟儿千里迢迢地来找好朋友树,可找到的却是树所化成的火柴点燃的 灯火,面对灯火鸟儿是怎么做的呢?请放声朗读课文15──17自然段。(1)放声朗读15──17自然段
(2)理解词语两个“看”,创设情景说话:
教师:同学们,你们是否注意到这句话,让我们一起读读。齐读:“鸟儿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
教师:往日的朋友已化为灰烬.只有朋友做成的火柴点燃的灯火还在亮着,透过这个“看”你能体会到鸟儿心里在想些什么吗?(多元感悟)
再读读下面这句话:“唱完了歌儿,鸟儿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就飞走了。” 又是一个“看”字,透过这个看字,你仿佛听见鸟儿在说什么呢?(配乐)(3)齐读15──17自然段
教师总结:这两个字普普通通、平平淡淡,但透过它,我们却能感受到鸟儿对树的无限深情与依恋,让我们齐读,一起再来感受鸟儿对朋友的那份真情吧。(4)此时,面对着鸟儿的深情,用树作成的火柴点燃的灯火又会说些什么呢?(引导学生去体会树对鸟儿的深情。)
三、加深感悟,升华情感
1、我有个问题不明白,鸟儿为什么非要回来唱歌给树听呀?(因为这是他们之间的约定)可是她唱了树也听不到了呀?为什么还非要唱呢?(板书:守信)鸟儿带着伤感飞走了,但是她却留下了歌声,留下了世间最珍贵的东西,这东西是什么呀?(板书:友情)
2、读了这篇童话故事,同学们一定有许多心里话想表达,你想对谁说这心里话呢?对鸟儿说,对树说,对人们说,对作者新美南吉说,还是对自己说„„把你最想说的一句话写下来。学生自由写,再汇报交流。
3、这篇童话故事给我们带来了无尽的想象和思考,也让我们感受到了人世间最珍贵的情感。你们喜欢读吗?这篇文章的作者是日本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新美南吉,他一生还创作了许多的作品,同学们课后可以去读一读。(课件出示新美南吉其他的作品)
希望这些童话的美好情感能伴随你的一生。板书设计
去年的树
去年 —————————————— 今年
友情 守信
12、《小木偶的故事》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积累运用文本中形容表情的词语复述、续编故事。3知道生活中,光会笑是远远不够的道理。教学重难点:运用课文语言复述故事。教学时间:1课时
一、模拟表演,导入新课
1、今天我请大家当一回演员,看看谁能表演出这些词语表示的表情。得意洋洋、眉开眼笑、垂头丧气、火冒三丈、大吃一惊、目瞪口呆、愁眉苦脸„„
2、你怎么看待这些表情?你最喜欢哪种表情?
3、小结:是啊!我们每个人都有丰富的表情,喜、怒、哀、乐,样样都会。但我们都喜欢“笑”,笑使我们抛开一切烦恼,笑使我们信心百倍,笑使我们增进友谊—笑多重要呀!可是,如果大家只会“笑”这一种表情,那又会是怎样一种情况呢?这节课,让我们读一读《小木偶的故事》,也许你会有新的发现、新的认识。
二、初读课文,认读字词。
1、交流课前预习情况:木偶是什么?
2、自由读课文,要求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字音,读通句子。
3、检查初读情况。
⑴、出示词语,指名读。
⑵、开火车读课文。
过渡:看来,大家已经把字词方面的“拦路虎”扫除了,下面我们就进一步来研读课文。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思考:小木偶身上发生了什么事?读了课文以后,你了解了什么?有什么感受?小组讨论。
2、全班交流。
3、重点指导:课文最后一句“笑是很重要的。不过,要是只会笑,那可是远远不够的。”你体会到了什么?(自由说,并从文中找出证据证明自己的观点。)
四、研读重点,想象心理。
1.从哪里看出“只会笑是远远不够的”? 重点句:
“那是我的,我的,我的!”小木偶尖叫。
2.引导学生从三个“我的”“尖叫”中,联系上下文体会小木偶内心的愤怒。指导感情朗读。
“小木偶委屈极了!可是有什么办法呢?„„” 3.读这句话时,你好象看到了什么?(小木偶的委屈、无奈、愤怒,还有可能身上已经伤痕累累)再次有感情地读这句话。“脑袋疼。”小木偶抬起头,笑嘻嘻地回答。“嘻。装得一点都不像!„„”
“脑袋很疼。”小木偶还是一副笑嘻嘻的表情。“真不像话,连小木头人都学着撒谎!”
4.分角色朗读对话。从对话中,你体会到什么?(小木偶内心的痛苦、伤心。)六人小组分角色读读11~30节 小结:
因为只会笑,小木偶受尽委屈,漂亮的红背包被抢走,熊警察却不信;小木偶头疼得厉害,小兔子和老婆婆却说是撒谎。唉!好可怜的小木偶呀!5.如果你是小木偶,这时候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小木偶的痛苦、伤心被小女巫用鼻子闻出了。请听听他们的对话。分角色读。(同桌对读、师生合作演)
6.表演过程中,教师故意问“小木偶”:啊,可怜的小木偶,你现在最大的愿望是什么?
在演到小女巫送表情部分时,教师说:是呀,只有一种表情哪成啊。小木偶啊,我把人类所有的表情都送给你!并一边在空中点几下,一边说:“给你,这是着急!给你,这是愤怒!给你,这是生气!„„
口头完成练习:小木偶拥有人类所有的表情,那会是怎样呢?请在括号里给小木偶填上体现他真实的表情或心情的词语。
“那是我的,我的,我的!”小木偶()地尖叫。“脑袋疼。”小木偶抬起头,()地回答。“脑袋很疼。”小木偶是一副()的表情。“是,而且越来越疼了。”小木偶()地说。
五、放飞想象,延伸拓展。
1、假如你遇见当初做小木偶的那个老木匠,你会对他说些什么?
由小木偶的遭遇我们得到一个结论:笑很重要,但只会笑是远远不够的。(板书)让我们再来看课文的最后一段话。
2、齐读最后一句话。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3、小结:在生活中,笑是很重要的,是非常美好的。谁要是不会笑,就无法体验生活中的快乐。但生活又是复杂的,是丰富多彩的,除了一些高兴的事以外,还有一些伤心的事。酸甜苦辣、喜怒哀乐都需要我们用真情、用不同的方式去经理、去面对,这样才是完整的生活。
4、拥有了人类所有表情的小木偶后来又会遇到什么事情呢?请大家继续写故事。既要大胆想象,又要把握故事的主线,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5.续写故事展示。
板书设计:
12、小木偶的故事 笑嘻嘻 ————快乐? 喜怒哀乐————生活!
启示:仅有一种本领是不行的,人应该多方面发展。
学习目标
语文园地三
1、我的发现:通过多种形式的交流,了解童话故事的特点,激发学生创作童话的兴趣。
2、日积月累:积累诗中优美语句,激发学生创作欲望,为学生创作童话提供参考。
3、展示台:交流阅读本单元课文和开展综合性学习的收获,提升对童话的认识。课前准备
1、课件(童话片段)、音乐。
2、课前有关童话的资料。教学过程 激趣导入
1、放映《神笔马良》、《哈利波特》、《指环王》的片段
2、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都是些什么电影吗?
3、师:是的,这些精彩的电影都是根据童话故事改编拍成的。其实,童话故事一直陪伴在我们每个人的身边,今天就让我们共同走进童话天地,一起去感受它的美妙神奇、绚丽多姿吧。八面来风
1、师:课前同学们都收集了很多关于童话的资料,现在能相互交流一下吗?
2、全班交流
3、师:老师也从网上下了一些资料,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中外童话名著、中外童话名家)我的发现
1、师:这么多美妙的童话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许多的色彩。其实呀,童话故事的编写是有一定规律的,小林和小东就发现了一些,我们来看看。男女生分读书上的“我的发现”
2、说说小林和小东经过本组童话故事的学习后,发现了什么?
3、回顾读过的童话书,看看你们发现了什么呢?
4、小组交流,师巡视指导。
5、全班交流。
教师可随机播放CAI,对童话编写三要素:幻想、夸张、拟人等特点作简要介绍。日积月累
幻想、夸张、拟人凑成了可爱的童话故事,读起它,心也会随它飞扬。正如在诗中漫步一般!你听——
1、配乐朗诵《雨中的树林》
2、喜欢这首诗吗?
3、用心、用情地练读。(自由练读)
4、指名朗诵一点评一再读
5、教师小结:童话世界可真有趣!正如《雨中的树林》所说,童话是小精灵,童话是滚动的
雨珠,是串串项链,是青蛙击鼓跳舞,是又软又香的落花,是酸甜可口的浆果,是会变魔
术的雨点儿。让我们再一次用情地朗诵这首小诗,让多彩、新奇的童话永驻心间。
6、感情朗读。(自由朗读、表演读、师生合作读、配乐读)
7、教师总结:同学们,希望你们以后能以想象为船,夸张为桨,拟人为帆,让你们的“童话
号”驶向幸福的彼岸。展示台
1、过渡:这单元的学习即将结束,先请同学们看一看教材中几位同学的学习成果展示。相信同学们的收获比他们更多,让我们一起来交流、交流,展示、展示。
2、分组展示学习成果。
3、组织参观学习成果展。
4、评价,然后把评价情况装入“成长记录袋”。课后作业
《童话天地》即将组稿,希望同学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写童话、演童话、讲童话、办童话墙报、读童话、合作编写童话——精心准备,走进下节课的“大看台”。
口语交际·习作
学习目标
1、在亲身经历中,感受童话带来的乐趣,激发学习童话的兴趣。
2、在写童话、讲童话、演童话过程中,训练语言表达能力。教学准备
1、课前准备好自编故事、合作表演的童话及所写的童话故事。
2、表演所需的道具、音乐。
第一课时
引言
浓浓的童话情让我们经历了一段段美好的时光,重新拾起它,你会觉得它是那么美好。
这节课让我们在写童话、讲童话、演童话的过程中,再一次尽情体验童话带给我们的快乐吧!走进“大看台”
1、过渡:上节课老师让大家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编童话、写童话、讲童话、演童话,走进今天的“大看台”,同学们一定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悦,想一试身手。心动不如行动,让我们开始吧!
2、学生准备。(排练、讲童话、读自编童话等)
3、一进“大看台”
a、读自编故事,忠实的听众发表建议。要求:通顺、流利、有感情地朗读。b.讲童话,悉心的听众晶评哪个最好。要求:大胆、大方、大声;抓住故事的主要内容,用自己的话讲述。听众要认真听,评价要说出理由。
c.演童话,热情的观众谈谈观后感。要求:有合作意识,表演大方,抓住童话的主要情节。
d、总结经验,听取建议,再次准备,教师指导。二进大看台
a、创设情境:同学们,“童话大看台”现在开始了,请用你最热烈的掌声请出第一位表演者。
b.有感情地读自编故事。c、用情地讲童话故事。d、出色地演童话故事。
交流收获
第二课时
学生写童话故事,教师巡视。
第二篇:苏教版四上语文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9、泉城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
读通课文,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由城市美称导入课题。同学们,二年级我们学习了一些城市的美称,还记得吗?今天我们就去济南——板书课题:
8、泉城,去看看。
2、泉城顾名思义,泉很多。看看是不是。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1、轻声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词多读几遍,读准字音。
占、昼——翘舌音;拎
2、再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通顺。
3、默读课文,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义。
四、检查自学效果
1、指名分节朗读课文,师纠正字音。
2、重点理解下列词语: 汇注:汇合在一起。
悬崖:高而陡的山崖。昼夜:白天和黑夜。
喧腾:喧闹沸腾。形容气势很大:
晶莹剔透:光亮而透明。课文中形容泉水涌出来的时候样子很美。秋雨潇潇:课文中形容泉水的声音很小。潇潇,形容下雨。
3、指导分段。
4、回答问题:因为济南泉水多,泉水美,天下闻名,所以人们称济南为泉城
五、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学生认读。.
2、讲解字形。
3、学生描红仿影。作业设计:
1、朗读课文
2、查阅泉城的资料 板书设计:
9、泉城 ——济南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了解泉城特有的自然景观,体会泉城的泉水多,泉水美,激发热爱祖国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泉城的泉水多,泉水美。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二、讲读第1自然段
1、学生自由读第1自然段,数一数这一段有几句话,每句话告诉了我们什么?
2、指名读第一句。这—句告诉了我们什么?(济南有七十二泉,说明泉多——总说)
3、默读第二句,看看这句话有几个分句,从几个方面来写济南的泉水的。出示:
这些泉有的白浪翻滚,好像银花盛开;有的晶莹剔透,好像明珠散落;有的声音洪大,听起来如虎啸狮吼;有的声音低细,听起来如秋雨潇潇。
指名读这句话,回答问题。(这句话有4个分句,前两句写泉的形态,后两句作者为了把泉水的不同形态和声音写出来,用什么词连接的? 谁能用“有的„„有的„„”说一句话? 第二句话从形态和声音两方面写出了泉水的美丽,、指导朗读第二句话。范读-自由练读-指名读-齐读。
3、济南七十二泉,最著名的有哪些呢?读第三句话。“著名”是什么意思?(有名)
4、小结:这一自然段总写济南的泉多而且美。
三、学习第2自然段
1、学生自由读第2自然段,看看这一段写了些什么?
读后指名回答。(第一句写珍珠泉的位置,第二句写珍珠泉池的大,第三、四两句写泉水的样子)
2、把描写珍珠泉样子的句子用“——”画出来读一读。出示:
泉水从地下往上涌。
泉水从地下往上涌,好像一串串珍珠。这两个句子哪个好,为什么? 欣赏“在阳光的映照下,„„仿佛有一只神奇的手把它们拎到了水面上来。” “拎”是什么意思?大家做做“拎”的动作。
3、指导朗读。谁能把它的位置画出来,让没去过的看到你的图就能找到它? 练习画图 ——填表
4、小结:这一自然段具体描写了珍珠泉美丽、神奇的景象。
四、自学第3、4自然段(1)出示学习要求。
①默读第3、4两个自然段。
②五龙潭、黑虎泉分别在什么地方? ③有什么特点?(用“——”画出主要词语)(2)学生自学。(3)检查。①看图。②填表。
(4)练习朗读。
五、学习第5自然段。
1、指名读第5自然段。思考:趵突泉有什么特点?找出描写趵突泉样子的句子。
2、哪句话描写了趵突泉的神奇景象? 欣赏“泉池正中有三股比吊桶还粗的清泉,„„如同三堆白雪。” 看图理解。
3、指导朗读。
六、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七、总结课文
这篇课文向我们介绍了泉城最具特色的自然景观,赞美了泉水的奇丽,抒发了热爱大自然的感情。作业设计:
1、练习背诵课文——2.3
2、选择喜欢的一个泉,把它画出来 板书设计:
泉多
七十二泉
泉美
有的„„有的„„
9、泉城
珍珠泉
涌 神奇
最著名 五龙潭
汇注
多
黑虎泉
喷吐
水声喧腾
趵突泉
冒
大、清、美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第1自然段的段式,会用“有的„„有的„„”练写课间活动的一个场面。
2、有感情地背诵课文。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背诵课文。教学难点:
理解第1自然段的段式,会用“有的„„有的„„”练写课间活动的一个场面。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提默生字词。
2、指名朗读课文。
二、指导背诵
1、分段指导背诵。
回忆每个自然段有几句话,每句话写什么。泉多——有的„„有的„„,最著名——(泉美)名称,位置,特点(样子、名字由来)分节背诵,2、学生练习背诵全文。
3、检查背诵。
4、介绍泉城——小导游
三、指导写话
理解第1自然段的段式,会用“有的„„有的„„”练写课间活动的一个场面。
1、学生学习第一自然段的段式。
2、指导学生说说课间活动的情景,用上“有的„„有的„„”。
四、完成课后第四题,理解词语的意思。作业设计:背诵课文,练习写话,回家请你当个小导游,把泉城介绍给你家长听,让他假期带你去看看。板书设计:
9、泉城
有的„„有的„„
10、九寨沟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学会本课的生字及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清段落层次。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
理清段落层次。教学准备:投影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
10、九寨沟
2、同学们,我们中国地大物博,有许多美丽的景色,这就是其中一景。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问题想知道么?(引导学生主动设疑)九寨沟在哪里?为什么如此取名?它是怎样的山沟?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学课文,自学要求:(1)自由轻声读课文,圈划出文中生字,读准字音。(2)画出不理解的词,联系上下文理解其意。(3)读通顺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大意。
学生带着问题,按照要求读课文。
2、检查自读效果。(1)出示生字词:
(2)指名读,读准字音并正音。窜平舌音,禽要读准。(3)说说自己理解了哪些字词的意思。
(4)指读分自然段读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师正音,评读。(5)指名说说课文的大意,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指导书写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提示:注意一些易错字的正确写法。
2、学生练习描红仿影。作业设计:
1、书写字词
2、朗读课文,查阅有关资料 板书设计:
10九寨沟
?
位置
景色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第三自然段。
2、说说九寨沟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九寨沟的美丽景色,并能背诵自己最感兴趣的段落。教学难点:
说说九寨沟的美丽景色,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第三自然段。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听话导入
课文第一节告诉我们:九寨沟真是个充满诗情画意的人间仙境啊!
认真听,说准确。指名说。开火车说。
二、精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1、为什么哪?九寨沟何以得名,课文第一自然段讲得很清楚,请大家自读第一自然段,用自己的话告诉大家九寨沟名字的由来。
2、九寨沟是个充满诗情画意的人间仙境,从哪些词可以看出?
3、齐读。
4、再读读第二自然段,找找关键词:神奇、童话世界,并说说自己对这两个词的感觉。
5、指名读两个自然段。
三、精读第三自然段
1、过渡:来到这神奇的童话世界,我们将看到什么呢?读读划划第三自然段。准备介绍自己最喜欢的一处景物。[板书:雪峰、湖泊、森林、彩池、飞瀑]
2、放声读。
3、用笔划出:雪峰、湖泊、森林、彩池、飞瀑。
4、课件理解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处景物结合资料向大家介绍。
5、美美地读好文中相关的句子。
6、齐读第三自然段。
7、根据板书背诵。
8、小导游介绍:看着课件介绍自己最喜欢的一处景物。也可以结合自己的照片、图片,可以结合文字资料,可以当场作画介绍等。
四、精读第四自然段
过渡:神奇的童话世界吸引了无数游人,也成了珍稀动物的美好家园,就让我们漫步林中,一睹它们的风采吧。请大家自读第四自然段,体会这些小动物的特点。[板书:金丝猴、羚羊、大熊猫、小熊猫]
1、读读。
2、想想这些动物的特点是什么,可以用怎样的词语形容。画出文中有关词语
3、说说各个动物的特点。
4、再读读。
5、你最喜欢哪个动物?为什么?你能把你喜爱的动物画出来吗?练习画画
6、结合自己的画,背背自己最喜爱的一种动物的有关句子。结合课文内容,课外资料等介绍。
五、总结课文
根据板书总结:这神奇的童话世界景色优美,这儿有()的雪峰,()的湖泊,()的森林,()的瀑布,真可谓是山清水秀,景色绝伦。更妙的是,这里还生活着各种珍稀动物。有()的金丝猴、()的羚羊、()的大熊猫、()的小熊猫。
师生共同叙述。作业设计:
画画美丽的九寨沟 练习背诵3、4节 板书设计:
雪峰插云
古木参天 童话世界 10九寨沟平湖飞瀑
异兽珍禽 人间仙境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最后一个自然段在全篇中的作用。
2、领会本文的构段方式。
3、背诵第五自然段。教学重点:
学习第五自然段,了解其在文中所起什么作用。
教学难点:
理解最后一个自然段在全篇中的作用。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听写词语:
恰似
敏捷
若无其事
高低错落
善于
出没
诗情画意
古木参天
2、指名背诵三、四自然段。并说说这两段分别介绍了什么?景和物
二、学习第五自然段,了解该段在文中的作用
过 渡:九寨沟景美、物丰,引人向往,难怪作者发出了如此赞叹:九寨沟真是个充满诗情画意的人间仙境啊!请大家默读第五自然段,想想这个自然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1、默读课文。
2、思考省略号的前半句和上文有什么关系,后半句又有什么关系。
3、小组讨论。
4、交流:前半句概括了九寨沟的风景名胜,是总结全文;后半句与“一进入景区,就像来到了一个童话世界。”相照应。这样一来,使整篇文章显得中心突出,段落紧凑严密。
5、齐读第五自然段,并背诵。
三、练习
1、要求:学习文章的构段方式,以小导游的方式介绍九寨沟的美景。
2、指名介绍。评议指点。
3、学完这篇课文,你有什么体会?引导学生从优美词语、迷人景物等体会。
四、总结课文
(引读)难怪人们称九寨沟 真是个-充满诗情画意的人间仙境啊!
五、作业布置
课外阅读介绍祖国名胜的文章,可举行“游大山名川,颂美丽祖国”朗诵会。背诵课文 板书设计:九寨沟
仙境
景
物
11、田园诗情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查字典学会文中的生字,结合课文理解新词的意思。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
读顺课文,查字典学会文中的生字,结合课文理解新词的意思。教学准备:课件、投影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1、语言导入,前两天我们游览了泉城,感受了泉水的魅力,到过仙境般的九寨沟,欣赏了美丽的自然景观,让我们情不自禁的赞叹祖国大好河山的美丽。今天我们还要去欣赏一处美丽的景色——板书课题。
2、齐读课题: 田园诗情
欣赏了国内的美景,我也到国外看看有什么景色,第一站我们就去——荷兰,看看那里的田园美景。
二、初读课文
1、讲清自读课文要求:
(1)自由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
(2)划出不理解得字词,通过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3)田园指什么?它有哪些诗情画意?理清课文大意。
2、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
3、检查自读效果
(1)指名读课文,要读准字音。(注意前后鼻音、平翘舌音)师正音。
(2)说说自己理解哪些字词的意思,是通过什么途径理解的,将以哪种方式解释。
(3)指名说说课文的大意,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指导书写生字
1、出示生字,提示:注意一些易错字的正确写法。“顽”左偏的“元”做偏旁,最后一笔变成竖提。“肃”第二笔横要写的长,第五笔是长撇(竖撇),第六笔是竖,第七笔里面的短撇,最后一笔是点。(带领学生书空笔顺)
2、学生练习描红仿影。作业设计:
查阅荷兰的一些资料 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11、田园诗情
景
荷兰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读懂课文,知道“田园诗情”描写的是水之国、花之国、牧场之国的荷兰。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两个自然段。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读懂课文,知道“田园诗情”描写的是水之国、花之国、牧场之国的荷兰。教学难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两个自然段。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二、精读课文
1、学生读课文,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思考:
(1)课文中描绘的田园风光图是由哪些景物组合成的?(2)划出文中难以理解的语句。
2、理解重点内容,讨论交流:
(1)出示:牛犊跳前跳后„„好似牛群的家长。
课件出示,引导观察。课文中描绘了一幅运河、草原、郁金香、奶牛、骏马、猪群、小鸡、长毛山羊、小船、挤奶人、灯塔等组成的和谐优美的田园风光图。注意指导学生按照顺序观察,全面表述出来。草原奶牛图 郁金香
低地骏马图
动物王国
傍晚图
夜晚图
是呀,碧绿如丝绒般的草原,流动的奶牛,鲜艳的郁金香,剽悍强壮的骏马,悠然自得的动物、宁静的夜晚„„这就是荷兰的田园风光,这就是荷兰留给我们的印象
(2)出示:沉睡的牲畜,无声的低地,漆黑的夜晚,只有远处的几座灯塔闪烁着微弱的光芒。
引导学生观察,理解作者用排比的手法,从时间、空间、动物的状态上营造了一幅宁静的夜色图,而闪烁着“微弱的光芒”,一来反衬出夜晚的宁静美好,二来也为宁静的夜色增添了生气。
3、自由选读,并谈谈自己的直观感受。
4、感情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荷兰的思想感情,引述:难怪说,荷兰,是____ 之国,是____ 之国,也是_____之国。
5、有感情地练读。你喜欢荷兰得哪一幅画面?做小导游向大家介绍一下或有感情得朗读。
6、指名读或介绍。
7、练习背诵自己喜欢的两小节。
8、指名背诵。
三、总结
这篇优美的散文诗,以描绘荷兰的自然景物为主要内容,精心选择一系列的意象,营造出宁静优美的意境,抒发了对荷兰田园风光的赞美与向往之情。作业设计:
画出你心中的荷兰
想你的父母介绍一下荷兰的景色。
找一段描写外国风土人情、自然风光的文章读一读。板书设计:
11、田园诗情
荷兰
水之国
花之国
牧场之国
12、桂花雨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学会本课的生字及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清段落层次。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
理清段落层次。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语言导入:前两天我们在教室里总会闻到一股香味,有的同学问老师,我说那是——桂花开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12课,板书课题:
12、桂花雨 桂,换偏旁,区分字义。
2、引导读题并质疑。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学课文,自学要求:(1)自由轻声读课文,圈划出文中生字,读准字音。(2)画出不理解的词,联系上下文理解其意。(3)读通顺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大意。
学生带着问题,按照要求读课文。
2、检查自读效果。(1)出示生字词:
(2)指名读,读准字音并正音。
(3)说说自己理解了哪些字词的意思。
(4)指读分自然段读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师正音,评读。(5)指名说说课文的大意,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指导书写生字
1、出示生字,分析字形,记忆生字。尤,与“龙”区分。
拣,右边不是东,注意同音字的区分:检、捡
2、学生练习描红仿影。作业设计:
查阅桂花资料、传说 朗读课文 书写生字 板书设计:
12、桂花雨
挂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想象课文描写的情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能联系生活实际,谈谈对课后练习4中重点句的阅读感受。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
能联系生活实际,谈谈对课后练习4中重点句的阅读感受。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精读感悟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学生读文,谈谈作者对桂花有着怎样的感情。
(2)指导朗读,引导学生体会作者采用比较手法,突出桂花香味迷人。
2、学习第二自然段
(1)让学生默读课文,画出“摇’’桂花的时间及其原因的句子。
(2)指导朗读,读到桂花盛开香飘十里的情景时,可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积累和体验进行想象。让学生从“香飘十里”、“浸”等词语中感受桂花的新鲜、香味的迷人。
3、学习第三自然段
(1)学生朗读,画出描写“我”盼望摇桂花时心情迫切的句子。(2)再读文,画出摇桂花乐的句子。
(3)出示摇桂花的插图。借助图,体会作者摇桂花的心情。指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感受摇桂花的经过——同学们,你们有没有淋过雨?还有的同学在雨小时故意不打伞,这时雨丝飘落在头发、脖颈上你是什么感受?这与与课文的“桂花雨”的飘落有相似之处。可让学生由雨及花,想象桂花飘落的情景和感受。
(4)父亲点香吟诗,学生齐读诗句。引导学生理解“口占一绝”:意为随口吟诵一首绝句。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
引导反复吟诵,体会全家收桂花时的快乐。交流收集有关桂花的诗句。
4、学习第四自然段
(1)引导学生讨论桂花摇落以后,全家人是怎么做的?(2)指名读文,学生说一说。
(3)指导朗读,体会人和年丰的情景,体会桂花给家乡人带来的欢乐。
5、学习第五自然段
(1)母亲对家乡的桂花有着怎样的感情,读文。(2)引导学生理解 “母亲常常说:‘外地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 外地的桂花和家乡的桂花还指什么?(3)指导朗读。作业设计:
写一件让自己最难忘的事 板书设计:
12、桂花雨
摇桂花 —— 铺
抱
摇
喊
晒桂花、藏桂花、食桂花
怀念家乡、爱桂花
习作3 教学目标:
1、读懂例文,学会用书信体写作。
2、能按一定的顺序,从不同的角度介绍自己的家乡。
3、通过生动、细致描写,表达出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和自豪之感。教学重点:
用书信体的格式,从不同角度介绍自己的家乡。教学难点:
通过生动、细致描写,表达出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和自豪之感。教学准备:收集有关资料、多媒体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出示信封和纸)同学们,你们看这是什么?(信封和信纸)2.今天的作文课我们不用作文簿,就用信纸和信封,怎么样?
二、读懂例文
1.请同学们自由地朗读例文,看看跟平常的例文有什么不同之处。(1)指名说说。
(2)老师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归纳书信的书写格式和第二人称的写作形式。归纳出书写的格式:书信由称呼、正文、祝语、署名、日期五部分组成。
对方的姓名称呼:写在第一行顶格处。为了表示对收信人的尊敬和亲热,可以在称呼前加上“敬爱的、亲爱的”等词语。称呼后面加冒号,表示请你注意下面我有话要说。
正文:这是信的主要部分。凡是要说的话,要谈的事都写在这部分里。正文从第二行空两个格写起,下一行再顶格写。如果要写的事情很多,可以分段写,每段的起行都要空两个格。一般是先写问候的话,这封信中先向奶奶问好,再问叔叔婶婶好。然后写要说的事。如果是回信,要提一下已经收到对方的来信,然后再写自己要回答和告诉对方的内容。
祝语:一般是写表示敬意、祝愿、勉励的话。如:“此致敬礼”、“祝你进步”等。习惯上是把“此致”“祝你”紧接着正文写,“敬礼”“进步”等再另起一行顶格写。也可以另起一行空两格写“此致”“祝你”,下一行顶格写“敬礼”“进步”等
署名和日期:写在结尾下一行靠右处。如果是写给自己亲属的信,只写名字,不必写姓,前面还可以加上自己的称呼,如“孙女”“学生”等。在署名的后边或下方写上写信的日期。称呼一定顶格写,问候话语别忘记。
信的正文分段写,另起一行写祝语。
名字写在右下方,紧接一行写日期。
2.请同学们自由轻声地朗读或默读王磊同学写给李阳同学的这封信,想一想,王磊从哪些方面介绍了自己的家乡? 3.如果你是李阳,读了好朋友的这封来信,你会有什么想法?为什么?文中的哪些描写深深吸引了你?(1)交流。
(2)列出介绍的提纲。
(3)学生分组汇报自己的想法。
三、说说家乡
1.同学们,你了解自己的家乡吗?我们的家乡也有许多独特的魅力,能说说吗?(1)分小组交流搜集的有关家乡的资料。
(2)把各小组的资料进行整合,列出介绍提纲。(3)分组具体介绍。2.师生评议、补充。
3.学生在各小组内修改、完善写作提纲。
四、学生练写
1.学生练写草稿。板书设计:
请到我的家乡来
---给远方朋友的一封信
第二课时 一.交流、评议、补充。(1)小组互读互评互助。
(2)分组交流,师生共同提出修改意见。
二、修改、誊写。
三、书写信封,写好地址
指导信封的写法
练习3 教学目标
学习读书时做记号,养成读书做记号的习惯,并体会读书的重要意义,激发学生的读书热情。积累8个描写山水景色的词语。学习歇后语,扩大阅读量与背诵量。继续进行描红、仿影和临写钢笔字、毛笔字的训练。口语交际:学会真诚地赞美他人,陶冶情操。教学重点、难点:
“处处留心“与”口语交际“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时间: 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教学“处处留心”歇后语 教学过程:
一、处处留心
1、学习读书时做记号的方法。
(1)指名读题,明确要求。
(2)读书时做记号有什么好处?应怎样做记号(3)出示常用记号的作用与使用方法。
重要的地方或生字新词 在下边划——
关键词语 在下边加·
精彩的语句 在下边加。
对某些内容有疑问 在后面加?
需要重读或摘抄的章节 在前面加△
2、预习15课《说勤奋》,并根据需要做记号。
3、读名人名言,明确读书的意义。
(1)指名读题,明确要求。
(2)出示,指名读,思考:作者是怎样打比方的,他想通过打比方告诉读者的是什么?
(3)交流。引导学生从自身谈一谈
(4)小结:这两则名言说的是读书的意义和好处,刘向的名言告诉我们读书可以使人明理,开启智慧,从而克服愚昧无知;高尔基的名言则告诉我们精神食粮和物质食粮一样重要,不读书,所以我们读书也需如饥似渴。
(5)反复诵读名有名言。
(6)交流,你还收集了哪些关于读书的名人名言。
二、读读背背
成语:
1、指名朗读成语,正音。
2、自由朗读,试背。
3、说说这些成语是属于哪一类的?(写景)请你用上几个来说一段话。
4、开火车读后背诵。
5、扩展。
(1)你还知道哪些写景的成语,组内交流。(2)小组汇报,比一比哪组说得多,说得好。
(3)将汇报的成语写下来。
歇后语:
1、出示歇后语:竹篮打水—— 一场空。
(1)指名朗读。
(2)学习歇后语的格式:
语的结构比较特别,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句像谜面(表现象),后句像谜底(表结果),中间用破折号格开。通常只说前一部分,而本意在后一部分,常略去不说,让别人通过意会去补上,所以叫歇后语。
(3)指导朗读:前句和后句之间稍作停顿。
(4)齐读。
2、自由朗读歇后语2、3、4、5,试背。
3、指名朗读,背诵。
4、扩展。
说说你还知道哪些歇后语。作业设计:
1、收集关于读书的名人名言摘抄下来。
2、收集歇后语。
板书设计:
练习三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写好钢笔字。复习歇后语,使用歇后语。教学过程:
一、写好钢笔字
1、审题。
2、指导。
(1)出示“官”“窜”“霞”,仔细观察,这三个字有什么共同点?上下结构,上大下小
(2)在书写时,有哪些地方需要注意?
(3)指导写“官”字
A、仔细观察课本,看看这个字有那几种笔画?
B、找准每一笔的位置,在自己的本子上找到相应的位置。C、教师范写,写一笔学生跟一笔,并提示书写的方法及注意点。D、教师完整书写“官”字后学生自己写。E、指名板演,师生评议。F、学生在课本上书写。
(4)小结学法,学生自由练写“窜”、“霞”。
(5)同桌互阅,取长补短。
(6)指名板演,师生评议。
3、在田字格本子上将三个字正确、规范地每个书写两行。
二、练写毛笔字
1、教学“日”字旁。
(1)指名读“时”字,分析字形。(2)师范写“日”字旁,并讲解要领。
(3)生在草稿本上练习,然后再和字帖进行对比,找出问题所在。
(4)教师完成“时”字后生完成。
(5)生默读“时”的书写分析,边读边用手比划,要把字“印”在脑中。
(6)指名上台书写,其他学生在草稿本完成书写。
(7)对比找问题,然后在书上完成练习。
(8)总结学法:先读帖,后练习,再对比,最后巩固。
2、自学“月”字旁的书写
(1)生按刚才的方法自学“胜”字的书写。
(2)生练习时,师放音乐,巡视辅导。
(3)学生练习写“时”、“胜”。
生在大字本上练习时,老师提醒学生注意要把一个字完整地记在脑海中,不要写一个笔看一笔,要一气呵成。
三、歇后语
交流自己的歇后语,说说这个歇后语的意思。
运用歇后语说话:我没有写完作业,早上来到学校,心里是—————— 作业设计:
背过成语和名言。用上歇后语写一句话 板书设计:
练习3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口语交际,学会赞美。教学过程:
一、揭示目标。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口语交际《学会赞美》。出示:
赞美
赞美,如同一支歌,能奏出和谐悦耳的乐章。
赞美,如同一首诗,优美而典雅,能陶冶人的情操。
赞美,如同一条涓涓的细流,能滋润人们的心田。
赞美,是一种艺术,能营造出积极上进的氛围;
赞美,又是一种进步的动力,能鼓励和鞭策人们不断攀登新的高峰。
同学们,赞美是一种美好的行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去赞美谁呢?又该怎样去赞美别人呢?今天,我们一起来讨论这个问题。
二、创设情景,指导赞美。
1、出示情境
(一):
放学回家,劳累了一天的妈妈已经烧好了几盘可口的菜,你对妈妈说:“。”
把句子补充。
学生表演。
组织评价。
小结:刚才两位同学表演得很好,大家评价得也不错。我们要尊敬父母,也要学会赞美自己的爸爸妈妈。
2、创设情景
(二):
在我们平常的学习生活中,有很多同学也是值得大家赞美的。老师给每小组发了我们班上同学的作文。大家看看这本作文,想一想,有哪些值得赞美的? 请你用你喜欢的方式来赞美他们。
学生讨论、交流。
老师现在是一名记者,我想采访一下被赞美的同学。某同学,你听了同
学对你的赞美,有什么感受呢?
3、出示情境
(三):投影本班同学六一时装秀时的照片。
选择一张照片,对他赞美一下,想想会对他说什么?
小组讨论,组织交流。
小结:看到大家这么赞美这些爱动脑,动手能力强的同学,老师心里真高兴。我想我们班的同学说不定以后就会有发明家、服装设计师或者名模出现哪?
三、联系实际,进行赞美
在我们身边,还有很多很多其他的人和事,值得我们去赞美。看大屏幕,出示三组镜头,分别练说。
在我们的校园生活中,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闪光点。我们班里就有很多小小画家、小小歌唱家、小小作家、小小乐手„„还有像劳动积极的、关心集体的、作业整洁的、成绩优秀的„„真是数也数不清。你想赞美班里的哪位同学,你就真诚地去赞美他们吧。(全班自由组合,走下位置,说赞美同学的话。)
四、全课总结,升华赞美
同学们,及时恰当地赞美别人,是人的一种美德,能体现一个人的修养。经常地、正确地赞美别人,才能使自己更成熟、更自信、更有修养。当我们听到别人真诚的赞美时,我们要细心聆听,正确对待。所以通过这堂课的连练习,老师希望大家都能做个懂得赞美的人,从赞美中吸收别人的优点,不断地完善自己。板书设计:
学会赞美
第三篇:苏教版语文四上第三单元 单元备课 教学设计
第三单元
备课时间: 教材简析: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第三单元编排了《三顾茅庐》、《祁黄羊》、《公仪休拒收礼物》三篇课文及一个习作、一个练习。
《三顾茅庐》主要写了刘备三次亲自到隆中拜访诸葛亮,邀请他出山,辅助自己实现统一中国的大业。文章重点表现了刘备对贤才的虔诚和渴求,同时看出诸葛亮的的确确是一位旷世奇才。《祁黄羊》着重讲述了祁黄羊让位荐贤的事,表现了他“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的思想境界,塑造了一个做事出以公心,行事光明磊落的人物形象。《公仪休拒收礼物》讲的是两千多年前鲁国的宰相公仪休拒收某大夫让管家送来鲤鱼的故事。这三篇文章的共同点是都是历史小说,都是通过具体的事例表现鲜明的人物形象。在写作上它们也有共同点,都是着力于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等的刻画,因此,在教学时应抓住人物的话,反复诵读仔细品位,以加深对人物形象的理解。它们课后的各项练习,又从学习语言文字入手的,诸如朗读、背诵、复述、演诵、识字、写字、理解、运用词、句等。另外还注重读写结合,如《三顾茅庐》课后还有个要求模仿课文的句式“写一处景色”。教学理念:
而作为阅读学习,不管是“理解词语和句子的意思”,还是“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更需要对课文内容的整体联系和把握。“对课文内容的整体地联系和把握”,最根本的保证就是要整合教学环节,给学生留有较大的自主学习和探究的空间,使学生能够瞻前顾后、上挂下连地阅读思考,从而对课文的内容、语言等深入地感悟,甚至产生出充满灵性的个性化理解。如实践证明,只有整合教学环节,才能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才能真正地落实,个性化的阅读才能实现自学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得以提高和形成。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学会本单元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感悟课文。通过品味语言文字,感受人物崇高品质。教学重点:
1、使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学会本单元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感悟课文。通过品味语言文字,感受人物崇高品质。教学难点:
1、朗读课文、复述课文。感受人物崇高品质。
2、学会本单元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教具准备:
投影仪、录音机。
课时安排:
8《三顾茅庐》 „„„„„„„„„„二课时 9《祁黄羊》 „„„„„„„„„„„二课时 10《公仪休拒收礼物》„„„„„„„二课时 实践活动
(三)„„„„„„„„„„一课时 练习三„„„„„„„„„„„„„„二课时
第四篇:四上数学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第 三 单元
教学内容: 教科书32-39页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比较,认识物体的前面、右面和上面;会从前面、右面、上面观察由几个同样大的正方体摆成的组合体,能根据观察到的形状正确选择相应的视图,或根据指定 的视图正确摆出相应的组合体,体会物体与视图之间的联系。
2、经历观察物体的全过程,能联系实物或看到的形状进行直接思考,丰富对现实空间的认识,体会数学思考的价值,发展初步的形象思维能力与空间观念,提高推理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在参与观察物体活动的过程中,感受几何空间和日常生活的联系;能克服学习活动中遇到的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观察物体的兴趣,逐步形成对数学学习活动的积极情感和态度。教学重点: 通过辨认从前面、右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进一步深化对实物和视图关系的认识。培养初步的空间想象和推理能力。教学难点:
在观察、操作、思考的过程中,增强对“空间与图形”的兴趣,逐步形成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课时安排:
观察物体(1)1课时 观察物体(2)1课时 观察物体(3)1课时 练习六 1课时 第一课时 观察物体(1)
从前面、右面和上面观察物体
教学内容: 书32-33页例题,练一练和第36页练习六1-4题。教学目标: 1.通过实际观察和比较,认识物体的前面、右面和上面,感受从不同方位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能根据观察位置判别物体的前面、右面和上面,能辨认从不同方向看到的简单物体相应面的形状。
2.经历观察物体的过程,了解观察物体的基本方法,体会一些物体的相关基本几何特征,培养观察、比较、辨认物体的能力;体会观察物体的位置关系,丰富对现实空间的认识,发展空间观念。
3.了解实际物体不同面的几何形状,培养观察、辨别物体的兴趣,形成探究学习的良好情感和态度。教学重点:
认识物体前面、右面和上面。教学难点:
辨认从不同方向观察的物体形状。教学准备:
投票箱、书包、文具盒、长方体纸盒,两个正方体和3个正方体。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观察过物体吗?一般我们是怎样观察物体的?可以从哪些角度观察物体呢?(观察物体要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会得到不同的观察结果;观察的角度可以是前面、上面、右面„„)
这节课我们学习“观察物体”。板书:观察物体
二、学习例1。
1.观察投票箱。
(1)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投票箱)我们一起来观察这个投票箱,你能指出投票箱的前面、右面和上面吗?(学生指一指)
(2)从前面、右面和上面观察这个投票箱,你看到的形状是什么样子的?(先让学生想一想是什么形状,再让学生观察。)
(3)汇报交流。教师课件展示从不同角度看到的形状。板书:前面、右面、上面。
出示三个面的形状图片:这三幅图各是从投票箱哪个面看到的?(2)指导观察方法。
提问:你觉得各要在哪个位置上、怎样观察,才能分别看到每个面这样的形状?
哪位能到前面做给大家看看? 能说说观察物体时要注意什么吗?
指出:通过观察我们认识了投票箱的前面、右面和上面,并且知道了这三个面不同的形状。在观察物体时,要对准要观察的一面,视线要在水平位置上,才能准确地观察这个面的形状。
板书:观察:对准面 水平观察 2.加深认识。(1)观察书包。
出示书包,要求学生说说书包的前面、右面和上面。
出示书包的三个面的形状图片,让学生说说各是哪个面的形状。(2)观察长方体纸盒。
先让学生思考长方体的前面、右面和上面各是哪一面,接着教师指不同的三个面,学生集体说出各是什么面。
把长方形纸盒按90度变换位置,让学生想想现在各个面在哪里。教师指不同的三个面,学生集体说出各是什么面。
提问:为什么现在说的三个面,不是刚才说的长方体上的同一个面呢? 你知道每次都怎样确定长方体的前面、右面和上面吗?说说你的认识。指出:观察物体时,一般把正对着我们的面叫前面,朝我们右面的面叫右面,朝上的面叫上面。(补充前面的板书:前面——正对的 右面——朝右的 上面——朝上的)
三、观察判断,加深认识。
1.完成练一练第1题。
观察文具盒,同桌互相指一指、说一说前面、右面和上面。要求依次观察前面、右面和上面,看看各是怎样的形状。
2.做练一练第2题。
同桌先说一说正方体三个面各是什么颜色,再说一说长方体三个面各是什么颜色。
交流:正方体的前面、右面、上面各是什么颜色?长方体呢? 追问:观察正方体和长方体,一般哪一面是前面?右面和上面呢? 3.完成练习六第1题。
让学生在课本上先注明各是哪一面。交流
说明:如果有三个不同方向的面的形状,就很容易知道是什么物体了。4.做练习六第2题。
5.让学生拿出正方体摆在课桌上,从前面观察室什么形状。
交流:观察正方体的前面是什么图形?
看一看右面和上面,是什么形状?
追问:你发现三个面的正方形的大小有什么关系? 它还有哪三个面,这三个面各是什么图形? 你发现正方体的每个面都是什么图形,大小怎样?
说明:通过观察,我们可以发现正方体每个面都是完全一样的正方形。
(2)让学生摆出长方体,观察前面、右面和上面各是什么图形。
交流:你看到长方体的每个面是什么形状的?
比较一下,长方体每个面上的长方形完全相同吗?
指出:长方体的面是长方形的,每个面大小不完全相同。
6、做练习六第3题。
小结:在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的面,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完全相同,这里从前面和上面看到的都是由两个正方形横排成的长方形,从右面看到的是正方形。
五、作业:练习六第4题。
板书设计:
观察物体
前面 —正对的 右面 —朝右的 上面—朝上的
同样的物体从不同角度观察得到不同的形状
第二课时:观察物体(2)
观察由几个正方体摆成的长方体或正方体
教学内容:
书第33-34页例
2、“试一试”和“练一练”,第36-37页练习六第5-7题。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感受由几个正方体摆成的长方体或正方体前面、右面和上面的图形,能辨认和判断从前面、右面、上面观察到的长方体或正方体。
2.进一步了解观察物体的基本方法,能感受和分辨长方体和正方体不同面的相应形状,体会观察物体时的位置关系,根据一个或两个面的形状分析和摆出简单的物体,培养初步的空间感知能力,发展几何直观和空间观念。
3.主动参观与观察、思考和操作活动,逐步形成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教学重点:
观察、确定长方体和正方体不同的形状。教学难点:
根据不同的形状摆出相应的长方体和正方体。教学准备:
一个长方体、若干小正方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复习方位、观察方法。
(1)出示长方体,让学生指出它的前面、右面和上面各是哪一面。(2)提问:弄清了不同的面,那具体观察时又要注意什么?
2、引入新课。
板书课题
二、观察物体。
1、观察长方体。
出示例2,让学生照样子摆一摆。说说是什么形状的物体。(1)观察前面。
提问,前面看到的图形用小正方形怎样摆的?这个图形中每个小正方形分别是哪个小正方体的面?和同桌一起指一指。(2)观察右面和上面。
学生先观察右面,再观察上面,每次把观察到的图形用小正方形摆一摆。(指一名人上台摆一摆)
提问:右面和上面看到的是由几个小正方形拼成的什么图形?为什么都只有2个小正方形?看到的这两个图形有什么不同?(3)连线。
先独立完成,然后交流。
提问:请再观察一下,摆成的长方体三个面看到的各是什么图形? 指出:观察由小正方体摆成的长方体,看到的三个不同面的图形都是由小正方形拼成的,这些图形是正方形或长方形。(板书:长方体的三个面可能是正方形或者长方形)
2、完成“试一试”。
让学生了解题意,弄清要求。
学生按条件摆出长方体,再指名学生示范摆一摆,同桌互相检查、校正。
要求学生从前面、右面和上面分别观察,在方格里画出前面、右面看到的图形。交流从前面、右面、上面看到的都是怎样的图形?
指出:这两个面看到的都是两个小正方形横排成的长方形,所以有时观察同一物体的不同面,看到的形状可能是相同的。(板书:不同的面的形状可能相同)
3、小结。
提问:上面观察的是小正方体摆成的什么形状的物体?三个不同面看到的可能是怎样的图形?
指出:由小正方体摆成的长方体,每个面都是由相应的小正方形组成的。长方体的面或者是正方形,或者是长方形。
三、巩固内化。
1、做“练一练”第1题。
让学生独立摆一摆,再观察连线。
交流:你是怎样连的?3个正方体拼成的长方体,为什么前面看到的只是1个正方形?上面和右面看到的图形不同在哪里?
2、做“练一练”第2题。
要求学生先摆一摆,再从三个面看一看,在方格里面画出看到的图形。全班交流。
3、做练习六第5题。
学生操作摆物体,观察以后画出不同面看到的图形。交流画出的图形,说说为什么这样画。
提问:哪几个面看到图形相同,那个面图形不同?
4、做练习六第6题。
让学生了解条件,试着摆一摆。
提问:应该怎样摆?前面和右面看到的图形相同吗?是怎样的图形?
5、做练习题第7题。
(1)让学生按第一题要求摆出长方体。
交流:怎样摆的?你能说说其余两面各是怎样的形状吗?(2)让学生按第(2)题要求摆一摆。
交流:你是怎样摆的?这8个同样大的正方体摆出的是什么形状的物体? 观察正方体三面,是什么形状?你有什么体会想说的?
小结:8个同样大的正方体可以摆成一个较大的正方体,正方体的三个面看到的是完全一样的正方体。
四、课堂小结。第三课时:观察物体(3)
观察由几个正方体摆成的物体
教学内容:
书第34-35页。例
3、练一练和第37页练习六第8-11题。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感受由几个正方体摆成的简单物体前面、右面和上面的图形,能辨认和判断从前面、右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图形;能根据其中一个或两个面的形状,摆出相应的简单物体。
2.能感受和分辨观察简单物体时不同面的相应图形,体会观察物体时的位置关系,根据一个或两个面的图形分析和摆出简单物体,培养初步的空间想象和推理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3.主动参与观察、思考和操作活动,逐步形成数学学习的情感。教学重点:
观察、确定物体不同面的形状。教学难点:
根据已知的形状摆出相应的物体。教学准备:
课件、教具,小正方体若干。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出示例3视图。
提问:这幅图是由几个小正方体摆出来的?你能摆出来吗?
二、学习新课。
1.出示学习提示:
(1)从前面观察你摆出来的物体,能看到几个小正方体?(2)从上面观察你摆出来的物体,能看到几个小正方体?(3)从右面观察你摆出来的物体,能看到几个小正方体? 2.连一连。
(1)学生在课本的34页上完成。(2)完成练一练第1题。3.摆一摆,画一画,比一比。
(1)学生按例3第2幅视图摆一摆,然后在课本上画一画。
(2)比一比:上面两个物体,从哪些面看到的图形完全相同?从哪一面看到的图形不同?你有什么发现?
(3)完成练一练第2题。
要求学生先摆一摆,再从三个面看一看,在方格里画出看到的图形。交流学生画出的图形,有错的订正。
三、巩固练习。1.摆一摆,画一画。(练习六第5题)注意:学生可以横着摆,也可竖着摆。
哪几个面看到的图形相同,哪个面图形不同? 2.摆一摆,比一比。(练习六第6题)
学生摆完后提问:从哪些面看到的图形是相同的? 3.按要求摆一摆。(练习六第7题)
(1)让学生按第(1)题要求摆出长方体。
交流:怎样摆的:你能说说其余两面是什么形状吗?
(2)让学生按第(2)题要求摆一摆。
交流:你是怎样摆的?这8个同样大的正方体摆出的是什么形状的物体? 观察正方体的三个面,是什么形状?
指出:8个同样的正方体可以摆成一个较大的正方体,正方体的三个面看到的是完全一样的正方形。
四、作业:补充习题。
第四课时:练习六
教学内容:
第37-39练习六部分内容。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观察物体的方法,能观察、判别从简单物体前面、右面和上面观察到的图形,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看到的相应图形,能根据从某个面看到的图形摆出相应的物体。
2、在观察、辨认不同图形及按要求操作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空间与平面间的转换,体会空间位置关系,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和形象思维。
3、能积极、主动地参与与观察、操作、思考等活动,进一步感受观察对于了解事物的作用,产生对数学的兴趣。教学重难点:
进一步感受空间与平面间的转换,体会空间位置关系,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和形象思维。教学准备:
长方体纸盒,一个长方体,若干正方体、正方形。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1、口算。
让学生口算练习六第12题,写出得数。交流得数,选择2-3题说说怎样算的。
2、引入练习。
提问:这个单元我们学习了观察物体,你认识了观察物体的哪些知识?
二、观察物体。
1、回顾不同的面。(1)演示观察。
出示长方体纸盒,让学生说出它的前面、右面和上面。
再把纸盒变换90度摆放,提问:现在这个长方体前面、右面和上面各在哪里?
提问:观察物体时,哪里的面分别是前面、右面和上面?(2)观察交流。
同桌用长方体摆一摆,互相说说前面、右面和上面,再像老师这样把长方体换个方向,互相说说前面、右面和上面。观察交流看到的各是什么图形。(3)观察思考。
提问:长方体除了前面、右面和上面,能想到它还有哪几个面吗? 想一想,我们观察长方体,最少能看到几个面,最多能看到几个面? 板书:一个物体,在同一个位置最多可以看到它的三个面
2、观察正方体。(1)操作实践。
引导:用小正方体的前面、右面和上面,看到的各是什么图形?还有哪几个面,看到的是什么图形?
3、做练习六第13题。
(1)让学生观察第13题的物体,思考从前面、右面和上面看到的各是什么图形,在右边连线。
交流:你是怎样连线的?为什么右面看是只有两个正方形拼成的图形?上面看到的图形是物体上的哪三个正方形?
(2)出示图形,摆一摆,交流:现在这个物体从前面、右面和上面看,各是什么图形?和原来物体比,从前面看到的图形为什么不同?从右面和上面看到的图形变化各在哪里?
板书:观察面的图形:几个正方形怎样排列的图形。
4、做练习六第14题。
摆一摆,再从前面、右面和上面观察,在方格纸上面画出看到的图形。交流:你看到的是什么图形?
前面看到的图形是物体上哪三个正方形?右面的图形是怎样看到的?
5、练习六第15题。
(1)学生独立完成,同桌交流。(2)指名回答,集体订正。
教师注意指导:从前面能看到几个正方体?是什么形状?从右面能看到几个正方体?是什么形状?
6、练习六第16题。
(1)学生独立审题,小组合作,摆一摆。(2)讨论:你有不同的摆法吗?
7、练习六第17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指名回答,集体订正。
三、拓展练习。
第39页“动手做”。
四、全课小结。
通过练习,你有什么收获?
第五篇:四上语文第三单元教案
9、泉 城
课型: 新授 课时安排: 2课时 主备: 刘莉 修用: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在对课文语言文字朗读感悟的基础上,体会作者对济南壮丽景观的发自心的赞叹和热爱。
4、背诵全文。
教学重难点:
体会济南泉水的美丽、神奇,作者对济南壮丽景观的发自心的赞叹和热爱。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10个生字,两条绿线里的3个生字只识不写。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精读第一自然段,抓住重点词句初步体会泉城的泉多、水美。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知道石城是指哪座城市吗?为什么南京又被称作石城?
石城的“石”一针见血的点出了南京以石而闻名。今天我们要学的这篇课文课题是泉城(板书:泉城),你们说这座城市以什么闻名天下?大声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情况。
1、出示生字词认读。
晶莹剔透
秋雨潇潇
昼夜不息
济南
大约
一亩见方
不断
悬崖
洞穴
占地
往上冒
三堆白雪
2、联系生词,品析济南泉水。
早在宋代,文学家曾巩就评价道:“齐多甘泉,冠于天下”。泉城如此美丽,作者笔下的泉城又是怎样的呢?现在我们就跟随作者一起到泉城去游一游。(分段读课文)
古人说:开卷有益。解决问题的最好的方法没过于读书了。请你边读边画下你认为重要的语句,想想从中可以发现济南泉水的那些绝妙之处。
三、精讲课文,体会特点。1.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找找哪一句话能反映济南泉水的特色。①听了他的朗读,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泉水?(出示句子)出示:“这些泉有的```````秋雨潇潇”
这些泉有的白浪翻滚,好像银花盛开;有的晶莹剔透,好像明珠散落;(个别读)真美!
②你在哪儿见过白浪翻滚?(大海)从白浪翻滚中你体会到这泉水怎样?(大、有气势)
③洁白的浪花上下滚动,不断地翻腾,多有气势呀!
④那你又见过晶莹剔透的东西吗?说说哪些东西是晶莹剔透的?(露珠、钻石、水晶、雨滴、水珠„)
⑤你又从晶莹剔透中体会到这泉是怎样的?(透明的,细腻的,纯净的„)
⑥指导朗读读句子
⑦这泉水真是形态各异,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吧!(齐读)(2)除了这形态美,如果你闭眼倾听,泉声也带给你别样的感受。(出示句子)
有的声音洪大,听起来如虎啸狮吼;有的声音低细,听起来如秋雨潇潇。(自由读)
①泉声带给你什么感觉?
②你从哪儿感受到泉声的大?(点红“洪大”“虎啸狮吼”并体会意思)
③引读:这声音洪大,如同—(个别读)(虎啸狮吼)
④有的声音还很小呢,文中用了一个什么词?(秋雨潇潇)⑤低细得如--(点红“低细”“秋雨潇潇”)(个别读)
⑥个别读,评价指导.⑦看来,聆听着来自泉城的声音,也足以令人陶醉!(齐读)(3)通过对这一段的学习,现在你对济南的泉水有什么印象?(泉多、泉美)
(4)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自然段,仔细体会一下泉水的美丽,神奇,把体会融于课文的朗读之中。
四、作业。
1、完成本课习字册。
2、完成《评价手册》。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在对课文语言文字朗读感悟的基础上,体会作者对济南壮丽景观 的发自心的赞叹和热爱。
3、练习背诵课文。
一、复习旧知。
1、听写词语。
2、齐声背诵第一自然段。
二、指导学生学习第二段。
过渡:济南的泉水是这样的美丽和神奇,在这七十二泉中,最著名的要数——
接下来,我们就跟随作者,一起去游览一下济南的四大名泉,谁来为我们读一下第二自然段?其余的同学仔细体会:泉在哪儿?泉水有什么特点?你是怎样看出来的?
(1)我们现在到了哪儿了?
珍珠泉在哪儿呢 ? 珍珠泉的泉水是什么样的呢?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2)课文中有一个字表现泉水的流动特点,是哪一个字呢? “涌”字说明什么呢?“涌”字仿佛让读者感受到珍珠泉水流势快及水的多。正是因为泉水有生命力,才体现出泉水的神奇。
(3)现在我们已经游览完珍珠泉,我们现在站在珍珠泉岸边,你想对珍珠泉说些什么呢?
4、总结学习方法:
我们已经兴致勃勃地游玩了珍珠泉,接下来我们用同样的方法游览另外的三大名泉,同学们先自读课文,找出描写泉水特点的句子,再选一个你最喜欢的泉,仔细体会一下泉水的样子。思考泉在哪儿?泉水有什么特点?你是怎样看出来的?一会儿我们请几个同学领我们到另外的三大名泉游览一番。(可以先小结学习方法即先读课文、在找泉水的位置后体会泉水的样子并找出描写水流特点的词语再读一遍)
三、学生从三至五自然段自主选择喜欢泉水段落来学习、1、五龙潭
(1)现在我们来到了五龙潭,谁来为我们导游一下五龙潭呢?其余同学对照课本插图,你发现了什么?
(2)五龙潭在什么位置? 五龙潭是怎样形成的?(抓住一个“汇注”)(3)同学们注意了,这儿有一个词表现了泉水的流动特点
(4)为什么同样是写泉水的流动,珍珠泉 用的是“ 涌”而五龙潭却使用“汇注”呢?
(5)谁能为我们朗读一下第三自然段,把五龙潭的特点读出来呢?
2、黑虎泉
.接下来我们又来到了黑虎泉,请黑虎泉的小导游为我们介绍一下。其余同学看图体会你读懂了什么。(1)黑虎泉在哪儿?
(2)泉水是怎样流动的呢?喷吐说明什么 ?
泉水不仅急,水量大
(3)泉水不仅急,水量大,他还有什么特点呢?(水声喧腾,昼夜不息)
3、趵突泉
我们现在又来到趵突泉,请喜欢趵突泉的小导游领我们去游览一番好不好?其余同学对照课本插图,你看到了什么?
(1)趵突泉的水清到什么程度呢?
(2)冒字说明了什么呢?“冒”则让人感受到泉水量大,水势强。(3)趵突泉这么美,有那位小导游能为我们再读一下,其余同学再仔细体会一下。
(4)我们将要离开趵突泉了,你有什么话想对趵突泉说呢 ?
4、我们已经兴致勃勃地游完了济南的四大名泉,要给这次旅行做一个总结的话,你想说些什么呢?
同学们说得太好了!你们和本文的作者一样,都说出了对济南壮丽景观赞美和热爱。
最后同学们,现在明白济南为什么叫做泉城了吧?
5、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三、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四、作业设计:
完成《补充习题》。
板书设计:
珍珠泉:清 神奇
泉城
五龙潭:泉多
天下闻名
黑虎泉:水声喧腾
趵突泉:大、美、清
教后记:
10、九 寨 沟
课型: 新授 课时安排: 2课时 主备: 刘莉 修用: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四、五自然段。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最后一个自然段在全篇中的作用。
4、了解九寨沟美丽的自然景色,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感受九寨沟美丽的自然风光,了解生活在那里的异兽珍禽。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九寨沟是一个童话世界。
难点:抓住文中的重点语句,理解课文,感悟九寨沟的神奇美丽。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词,理解部分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步了解课文的内容。
一、导入课题,了解九寨沟
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山河壮丽、风光秀丽,著名的景点数不胜数,让无数游人陶醉其中,令许多文人墨客提笔赞颂。今天,我们要走进的就是巴金爷爷的——《九寨沟》。
1、交流搜集资料
课前,同学们已经搜集了一些有关九寨沟的资料,刚才你同桌也和你相互交流了,现在可不可以从中选择你认为最想让我们知道的一点,来说说?
2、听着这样的介绍,相信同学们此时最大的心愿就是能亲眼目睹一下那里的风采。来,擦亮眼睛,九寨沟就在你眼前!(播放资料)
3、看到同学们陶醉其中的表情,听到同学们发出的惊叹,我相信你此时一定有话要说。
二、初读课文 1.检查预习情况:
(1)出示生字词,正音。
(2)指读长句,提醒学生注意句子停顿。
(3)指名分小节读全文。
读后讨论,逐步归纳出三、四自然段的段意以及课文的主要内容。为分段作准备。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九寨沟的美
1、每一个来九寨沟的人都会发出这样由衷的赞叹:这里太美了!美得无与伦比,美得让人流连忘返。就像巴金爷爷说的那样——(出示课件)
出示一进入景区,就像到了一个童话世界。板书“童话世界”:
“一„„就„„”:“一,就”说明了什么?(可用“一,就”说话)
在我们的心目中“童话世界”应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
巴金爷爷也说——读第二句
看来他也说这里——人间仙境。人间仙境,又是个怎样的地方? 这两句在意思表达上有没有什么共同之处?(都是说这里很美)这两句话分别出现在课文的开头和最后,分别写出了巴金爷爷一走近九寨沟的感受,和游览了九寨沟全貌后的感受。同时,也帮我们这些没去过九寨沟的读者感受到了九寨沟的整体风格。你能不能结合以前我们学过的,说说他们在全文结构中这叫什么?(首尾呼应)
四、学习第1、2自然段。
1、要想去一个地方,首先要了解它在哪,怎么走,巴金爷爷出发前,了解到九寨沟的位置了吗?
2、浏览课文1、2段,看看你能知道哪些信息?齐读这两段。
五、作业设计。
1、完成习字册。
2、完成《补充习题》第1题。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在正确、流利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背诵第三、四、五自然段。
2.在熟读课文的过程中感受到九寨沟的秀美与神奇,受到美的熏陶,激起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一、复习旧知。听写本课词语。
二、学习第三自然段
1、课文中哪个自然段是描写九寨沟景色的?
2、(课件)请大家轻声读读第三自然段,想想主要描写了哪些景物,用()标出。
你最喜欢哪处景物,体会一下句子的意思。待会,老师想请你说说自己的感受,再美美的朗读,让别人听了也产生喜爱之情。
交流:
(1)雪峰
生说、读。
别人你的体会是什么?谁还有补充?
你读得多好啊!快看雪峰就在我们眼前呢!
师:这一座座雪峰又高又美,赶快读读这句吧!
过渡:你还喜欢哪处景物?为什么?
(2)湖泊
生说、读
(课件)自己读读这句,你有什么体会吗?
颗颗宝石.清澈
宝石美不美?谁能读出来!
什么是彩带般的沟谷啊?
九寨沟树种繁多,枝叶颜色多姿多彩,加上地势有高有低,光线有明有暗,就形成了这彩带般的沟谷。这就是九寨沟五绝之一的“彩林”谁知道其它“四绝”是什么?
(翠海、叠瀑、雪峰、藏情)
大大小小的湖泊在阳光下闪耀着绚丽的光彩,就像一颗颗宝石镶嵌在彩带般的沟谷中,蓝天、白云、雪峰、森林倒映在清澈的湖水中。湖底石块色彩斑斓,这真是一幅五彩缤纷的图画啊!难怪人们把这些湖泊叫做“五花海”“五彩池”呢,想看看吗?(课件)
有道是:“黄山归来不看山,九寨归来不看水。”真是太美了,读读描写湖泊的句子,如果能背下几句就更棒了!
过渡:你还喜欢哪种景物?说说你的理由!
(3)森林
说、读,你体会出什么了?
谁再来读读。你看你都让大家看到了这美丽,茂密的原始森林。(课件)
过渡 :谁喜欢瀑布?
(4)瀑布:
说、读,你还体会到了什么?
什么是白练腾空?银花四溅?
还会有什么样的瀑布?(宽、高)
真不错、看看吧!和你想的一样吗?(课件)
感觉怎么样啊?那就读出你的感受,试着背一背。
谁来展示。
(5)师总结:九寨沟雪峰巍峨茂密的原始森林是那么多姿多彩,湖泊宁静,绚丽,而瀑布而充满了动感,你感觉这里的景色怎么样?(板书:景色迷人)
(6)让我们去看看吧!(录像)多美的景色,把第三自然段连起来读读,再背背你喜欢的句子。
三、学习第四自然段
1、我们一边欣赏九寨沟迷人的景色,一边向原始森林纵深处行进,何处林深叶茂,游人逐渐稀少,小游客们,我们已经进入了珍稀动物经常出没的地区,会遇到哪些动物呢?请同学们快速读读第四自然段。
2、交流:抓住重点词语概括几种动物的特点;
3、朗读、表演;
4、总结:小游客们,也许我们会看到漂亮的金丝猴。也许我们会看到正在奔跑的羚羊。也许我们又会看到憨态可掬的大熊猫。也许我们还会看到可爱的小熊猫。也许我们还会看到什么?
5、你还知道九寨沟里有什么珍禽异兽(牛羚、鸳鸯、红腹角雉、白闲鸟、树叶虫、红腹锦鸡、枯叶蝶)
6、老师已经找到了一些图片,请看。
也许,你会在哪看到什么样的牛羚在干什么?
也许,你会看到在哪里什么样的谁在干什么„„
下面小组合作,看着画面说几句话,看谁会观察,会想象,会描述。
7、九寨沟真是一个巨大的,天然的野生动物园,这里的异兽珍禽(板书)为九寨沟增添了无限生机。
8、你们觉得这里的动物生活得怎么样?为什么这么快乐? 正像同学们说的那样,九寨沟是人与自然和谐极处的生动见证。
四、学习5自然段
1、刚才我们欣赏了九寨沟迷人的景色,看到了九寨沟快乐的小动物们,你能用几个词来形容这童话般的世界吗?
2、这真是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人间仙境。(板书)
3、拿起书齐读第五自然段。
五、延伸
1、同学们,你们喜欢这个真实的、活生生的美丽,神奇的童话世界吗?你们想亲自去看吗?你们想赞美它吗?我师特别想赞美她,我写了一首小诗,但需要你们的帮助。
这是一个()的童话世界:
这里有()的雪峰,这里有()的湖泊,这里有()的森林,这里有()的瀑布。
这是一个()的童话世界:
金丝猴(),羚 羊(),大熊猫(),小熊猫()。
假如来到这个美丽的童话世界,我要()。
六、作业设计。
1、完成《评价手册》。
板书设计:
九寨沟
自然风光
童话世界
人间仙境
异兽珍禽
教后记:
11、田园诗情
课型: 新授 课时安排: 2课时 主备: 刘莉 修用: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并能结合课文内容正确理解。
3、通过再现式的朗读感受牧场的静态美,激发学生赞美与向往之情。
4、积累优美的语句,并能很有情感地背诵自己的喜欢的片断。
5、结合课文简要地了解荷兰人文地理.如地理特征,国旗,国花,国徽等。
教学重难点:
凭借文本的优美语言感受宁静悠闲的荷兰牧场景观。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初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借助工具书,文本内容等自学与理解生字新词。
3、感受文本的几幅画面,初步感受荷兰自然景观之美。
一、谈话引入,激发朗读。
1、在前段时间我们到济南浏览了一略,知道在那里著名的四大泉,即„„(学生一齐说出).接着又到四川的九寨沟玩了圈,我们知道在九寨沟“雪峰插云„”(引领生齐背最后一节),今天,我们出国去,到欧洲的荷兰去旅游一番。
2、简介荷兰
(出示世界地图,知道荷兰的位置.)
荷兰是欧洲西部的一个小国家,面积相当于江苏的一小半,人口比我们新沂市的还少一点,大部分土地是以低地为主„„
二、检查预习情况。
1、出示易读错的生字词,重点朗读.2、分节检查朗读
同时根据学生自学反馈的信息解决生字词.如“镶嵌”让学生了解在实际生活中是什么样子即可.对一些读被读破的句子,反复加以纠正,也可同时把读出情感来。
三、初步感知文本内容
1,轻轻地读,极目地望,看在你的脑中能呈现哪些画面
2,简单交流:“奶牛图-骏马图-羊猪-鸡图-挤奶图-傍晚图.”
3,由交流小结:这就是荷兰王国美妙的牧场景观.四、指导写字
1、独立观察体会.2、教师重点指导“顽”,“悍”,“烁”,让学生注意左右部分的相互配合.3、学生练写体会.五、作业设计。
1、完成《习字册》。
2、完成《评价手册》第一题。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再现式的有感情朗读,感受牧场的静态美,激发学生赞美与向往之情.2、积累优美的语句,并能很有情感地背诵自己的喜欢的片断.3、结合课文简要地了解荷兰人文地理.一、激发引入,整体感知
1,昨天,我们一起去了欧洲西部的荷兰,观赏了那里的田园风光,现在还能不能说一说,你都看到了哪些的田园风光呢
(让学生简要地说一说,并简要板书)
二、精读课文。
1、(指板书)去过荷兰的人都说这些田园风光很富有诗情画意,那这节课我们再来细细地,美美地欣赏品味荷兰的田园风光.2、现在大家就轻轻地走进这里(边说边示意学生打开到本课),走进这些风光之中,再细细地品味一下它的诗情画意.强调:要边读边看,让这些风光时刻浮现在自己的脑中.3、走进牧场,细细欣赏。
(一)奶牛图
1、过渡:同学们,现在我们已经站在了真正的荷兰的草原上了,我们极目远眺,看到了--(让生说)
“碧绿如丝绒般的草原”
指引学生读好感受好:让学生充分想象如果躺在这上面仰望着蓝天白云,会是什么样的感觉.(很舒服,很有诗意)
2、在这如丝绒般的绿草地上还有--“一头头黑白两色的奶牛”.这些奶牛是什么样子 在做些什么 你们现在走近这些奶牛,去细细地观赏一下.(示意学生再读第2节)
3、指名读,指导读
你们看到了什么样的奶牛,它们正在做什么(让生读)
4、你们感觉哪种奶牛最有意思,再去看一下,然后告诉大家.(生再读,针对具体情况再交流.)
A、可以试着挖一下:“仿佛正在思考什么 ”你说它会思考着什么呢
(学生说说即可)
B、针对学生说出的有意思部分,可以通过齐读,让学生在脑中真真实实地反刍一下.5、在绿意盎然的村野乡间,我们还能看到--“郁金香”
(你们知道荷兰的国花是什么(适当延伸)那我们国家的国花是什么 作为国花,那它一定是很美,很香,很有意义的花,假如我们身边到处都是牡丹,都是郁金香,那简直会是仙境.)
把这句反复地多读几遍.6、完整朗读这节,再整体地感受,其他同学可以看图听.7、总结:我们刚刚一起欣赏了站在“丝绒毯”的那一头头黑白相间的奶牛,我们知道这些奶牛也好像是些诗人,也在用一种无声的诗正在赞美着美丽的大草原.(二)骏马图
1、这些碧绿色的低地是镶嵌在一条条运河之中.你们能明白“镶嵌”的意思吗(再次形象地理解这个词,指着班级前面的匾框,让学生再次通过形象地读,深入感知这情景.)
这时,站在这里,我们还能看到(老师做出适当手势语)—“成群的骏马”
2、这些骏马是什么样子 又在做些什么呢
你们再走近骏马,仔细地看一下.(生读第三节)
3、指名读
这些骏马如何,指生读.可以重点去读“成群的骏马骠悍„„”(解读:这里有清新的空气与肥嫩的绿草,还有清清的运河之水,呼吸着„„这马儿怎能不骠悍呢 通过不同的提示,让学生反复读骏马的样子.)
4、总结:这里的马几乎都可以一日千里,这辽阔无垠的草原他们完全可以征服,也就归他们所有了.(三)羊猪鸡图
同学们,在这天堂般的绿色草原上,我们还能看到了那白色的绵羊--“悠然自得”;
那黑色的猪群--“不停地呼噜着”;
那成千上万的小鸡与长毛山羊--“安闲地欣赏着这属于他们自己的王国”
(这一段师生用对话的形式,一带而过.)
(四)夜景图
1、时间过得真快,现在天已经是傍晚了,我们又看到了什么 小声地读第5节.总结:是的,在这里在这个时候谁都不叫喊吆喝,牛脖子上的铃铛也没
有响声,挤奶的人更是默默无言.他们也在享受着这份宁静与详和,收获与喜悦.2、过渡:在这一天中,动物们尽情地享受这草原无限的美感,也从嫩草中汲取了无限的营养,这里他们也该休息了,而在运河之中,在马路之上又是一番繁忙与收获.默默读第六节,看看这时的田园风光又是如何.指名配乐轻声朗读这节,看看入夜的荷兰田园风光.――这才是真正的荷兰王国.(五)总结
现在让我们反思这一天的所见所闻吧,我们知道,说荷兰是水之国,是因为--(碧绿的低地镶嵌在一条条运河之间)
说荷兰是花之国,是因为--
说荷兰是牧场之国是因为那里有---
由此看来,我们可以说真正的荷兰应是--花之国,水之国,牧场之国.三、拓展延伸,巩固深化
在这个美丽的国度中畅游了一两天,天亮了我们就要回家了,想带点什么留作纪念呢
(突出这里的特产的独有的特点.)
附简短资料: 1,荷兰又称为荷兰王国,在欧洲西部,面临大海以低地为主.面积相当于江苏的一小半,人口相当于江苏的百分之一.2,国旗是自上至下分区是红白蓝.3,荷兰的国花是郁金香。
四、作业设计。
1、完成《补充习题》。
板书设计:
草 花 河„
田园 诗情
牛 马 羊„
12、桂花雨
课型: 新授 课时安排: 2课时 主备: 刘莉 修用: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透过语言文字,体味桂花雨的“香”和作者童年的“摇花乐”。
3、想象课文描写的情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能联系生活实际,谈谈对课后练习4中“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一句话的意思。
教学重难点:
重点:体会作者“摇花乐”。
难点:体会母亲说的“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所表达的感情。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