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盲数学教案

时间:2019-05-12 17:10:0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扫盲数学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扫盲数学教案》。

第一篇:扫盲数学教案

认识数字

教学目标:

1、图文结合认识数的两种文字组合形式以及数位的汉字:个十百千万亿。

2、书写一至十的十个生字

3、通过“说”来了解特殊电话号码的意思及所在地的电话区号等;

4、通过“链接”来认识和简单使用计算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计算器上的数字

二、认

认识数字“0至亿”

三、写

在田字格中书写“一至十”

四、说

1、说一说“110”、“119”、“120”等电话号码的意思

2、“0591”、“0592”分别是我省哪两个地方的区号?你还知道哪些地区的区号?

五、练习

用计算器计算25+36

六、算

1、用计算器算出下列得数

2、看图填空

小兔请客(整十数加减)

教学目标:

1、在实际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2、能正确地进行整十数的加减法计算。教学重点:体会加减法的意义,正确计算。教学难点:说算理

教学准备:小棒、苹果图片 教学方法:探究法、演示法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口答:2个十是多少?7个十呢?60里有几个十?80呢?

2、情境引入:

出示投影片,让学生说说童话故事,再提出数学问题。

小兔在学校有3个好朋友,他们是小猴、小松鼠、小刺猬,平时经常在一起玩,互相帮助,无话不谈。这天,小兔过生日,请好朋友到家里作客。小兔准备了许多苹果来招待,瞧,他端出来了。一共有多少个苹果?刺猬最喜欢在别人面前表演了,这时,他看见有这么多苹果,就对大家说:“你们看我的表演。”只见他翻过身,一下躺到盘子里,摇了两下,站起来一看,一盘苹果全在他的背上了。逗得大家哈哈大笑。请问盘子里还剩下多少个苹果?

二、算法探索

1、谁能把刚才这个问题用数学算式来表示?怎么计算?

2、操作,探索算法。

引导学生用小棒代替苹果摆一摆,在组内说说怎样算出得数。

3、认识加减法各部分名称,并加上单位名称。

+ 10 = 50(个)5010 = 40(个)加数 加数 和 被减数 减数 差

采松果(两位数加减一位数)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退位、不进位)的计算。

3、体会加法的交换律。教学重点:

探索并掌握计算方法。教学难点:

一位数加两位数的数位要对齐。教学准备: 挂图、小棒

教学方法:探究法、演示法、讲授法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教师出示情景图,请学生说说图意。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二、探索算法,掌握规律

1、根据提出的数学问题列出式子。(学生提出的算式如有超出所学范围,可以放在问题银行中,以后再解决)

2、小组合作,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

3、汇报交流。

4、用小棒摆一摆验证自己算的结果,小组内再说说怎样算出得数。

5、小结规律。十位不变,个位相加减

三、巩固练习,熟练计算。

1、看图列式解决问题(第1、2题)。

先看图理解图意,提出问题,再列式计算。(要多给机会学生提出问题)

2、计算(第3题)。

学生独立解答,汇报算法。(进一步体会十位不变,个位相加减)

3、体会加法交换律(第4题)。

先计算第1组题,寻找规律。再计算后两组题,然后仿照规律自己想一组算式,加深对加法交换律的体验。

五、作业:口算和五星级练习板书设计: 加 减

25+4=29(个)25-4=21(个)

吃害虫(两位树加减整十数)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3、进行环保教育。教学重点:

探索并掌握计算方法。教学准备: 计数器

教学方法:

演示法、探究法、练习法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

出示主题图,教师导语:春天来了,青蛙从冬眠中醒来,开始了工作。仔细看图,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图意,并提出数学问题,列出算式。(生回答)

师:大家说得很好,青蛙是我们庄稼的好帮手,同学们要保护青蛙,从自己做起,同时教育我们的家长拒绝吃青蛙。

二、算法探索

1、观察两道算式,说说和以前学的有什么不一样。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一下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算法。

2、独立思考:怎样计算呢?在自己的计数器上展示一下算法。

3、小组合作:把自己的算法在组内交流,说给伙伴们听。看谁说得有道理。选出代表来发言。

4、全班交流。(教师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想法,要让学生理解30中的3在十位上,表示3个十。)

5、小结归纳: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十位上的数加减十位上的数,个位不变。

三、巩固练习

1、做练一练的1、2题,先出示图,让学生看图说出图意,提出问题再解答。第1题,让学生理解相差关系应用题中求相差数的算法。第2题,让学生理解已知总数和剩余数,求减少数的算法。(学生可以用减法计算,38—5=33,如果用加法计算,33+5=38,只要说出合适的理由,也给予肯定,要求学生口答出结果,并养成习惯)

2、练习计算。(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校对。选其中两道说说计算方法。

3、看图理解图意再列式计算。(第4题)

第4题,重点让学生理解一把椅子坐一个人,40人需要40把椅子,这是总数,现在只有30把椅子,缺少的部分用减法计算。

(组织形式:先让学生独立试一试,不会做的没关系,同桌可以相互说说自己的想法。然后进行交流)

四、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是怎么学的?你学得怎么样?

五、作业:口算和五星级练习

板书设计: 两位数加减整十数

56+30=86(只)56-30=26(只)

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十位上的数加减十位上的数,个位不变。

卜(两位数加减两位数)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下,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计算方法。教学重点:

算理和竖式计算法则。教学难点:

一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竖式写法。教学方法:

演示法、探究法、讲授法。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今天小白兔和小黑兔要进行一场拨萝卜比赛,我们来看一看。

二、新授课。

1、拨萝卜。出示投影

(1)让小朋友们观察,你能从比赛现场获得那些信息? 生:小白兔拔了23个萝卜,小黑兔拔了36个萝卜……(2)可以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2、解决问题。

让学生汇报同桌讨论的结果。列式:36+23

3、尝试计算出结果,说一说。(可用学具辅助)学生汇报。

用拔计数器的方法计算等。(让学生演示拔珠的过程)师启发还有其它的方法吗?

4、教学用竖式来计算

(1)师;怎样列竖式呢?(教师板演)

要6和3对齐,2和3对齐(即:数位对齐)

(2)写好竖式后,应怎样计算呢?(先算个位,再算十位)

5、小结:在列竖式计算时要做到下面的几点。

(1)

数位要对齐

(2)

要写上加号和横线

(3)

计算时先算个位,再算十位

6、试一试。

出示问题:小白兔比小黑兔少拔多少根萝卜?(列出横式和竖式,学生独立做题后反馈)

三、巩固练习。

1、独立完成第1题

2、第2题让学生在中方格本上用竖式计算。

四、总结。

小朋友们今天你学会了什么呢?

五、作业:口算和五星级练习

板书设计: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

数位要对齐 3 6 3 6 要写上加号和横线 + 2 3-2 3 计算时先算个位,再算十位 5 9 1 3

回收废品(解决比多比少的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课本30——31页内容 教学目标:

1、结合比多比少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2、在学具的操作中,能正确列式并进行计算。

3、结合本课情景图进行环保教育。

教学重点:建立实际情景与加减法意义的联系。教学难点:

理解为什么可以用加减法解决此类问题,并能正确选择加法或减法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出示情景图

1、同学们知道我们日常使用的塑料袋,对于地球环境有什么危害吗?(学生发言)

老师小结:塑料袋是用地球上最宝贵的能源——石油制成的,石油的形成需要几百万年的时间,但是石油一旦变成塑料袋,就再也无法还原成石油了。所以,多用一个塑料袋,就等于多消耗了一点石油,多制造了一些垃圾,同时,对地球和人类的污染也增加了许多。因为废弃的塑料袋,如果随意在露天底下燃烧,便会产生大量的一氧化碳、氮氧化合物、碳氢化合物以及其它的酸性气体。人们生活在这种空气中,会有皮肤过敏、神经失去控制、以及癌症等疾病。而且,会使地球温度升高,冰川融化,破坏臭氧层等。塑料袋的危害如此之大,我们最好自觉放弃使用塑料袋,还自己一个绿色的家园。

2、看,我们的朋友小林、小红、小青也在为环保出一分力,他们正在回收塑料袋和塑料瓶呢!

3、学生仔细观察情景图,提出数学问题。

二、解决数学问题。

1、小红收集了多少个塑料瓶?

(1)看情景图,小红是怎样说的?(我收集的塑料瓶比小林多6个)(2)你能用积木表示小红塑料瓶的数量吗?(学生试摆)

(3)老师示范摆一摆,引导得出也就是在23个上再增加6个,即求比23多6是多少,用加法计算,列式为:23+6=29

2、小青收集了多少个塑料袋?

(1)看情景图,小青是怎样说的?(我收集的塑袋比小林少4个)(2)也就是求什么?(就是比26少4是多少)

(3)你能用积木表示小青塑料袋的数量吗?(学生试摆)(4)如何列式计算?求比26少4即从26里去掉4是多少。

列式为:26-4=22

3、小结:象这一类比多比少的问题可以用加法或减法来解决,如果是求一个数增加一部分后是多少,用加法计算。如果求一个数去掉一部分是多少则用减法计算。

三、练习

1、课本31页第1题。

要让学生能说出:要求笑笑折了多少颗就是求42和6合起来是多少。

2、第2题先让学生用学具摆一摆,再列式计算。

3、第3题学生独立完成。

四、总结

五、作业:练习册“回收废品”。

第二篇:扫盲数学教案

认识数字

教学目标:

1、图文结合认识数的两种文字组合形式以及数位的汉字:个十百千万亿。

2、书写一至十的十个生字

3、通过“说”来了解特殊电话号码的意思及所在地的电话区号等;

4、通过“链接”来认识和简单使用计算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计算器上的数字

二、认

认识数字“0至亿”

三、写

在田字格中书写“一至十”

四、说

1、说一说“110”、“119”、“120”等电话号码的意思

2、“0591”、“0592”分别是我省哪两个地方的区号?你还知道哪些地区的区号?

五、练习

用计算器计算25+36

六、算

1、用计算器算出下列得数

2、看图填空 创新种植模式

教学目标

1、谈谈创新种植模式的好处。

2、学习生字25个,并能口头组词,会写10个生字。

3、联系世纪谈谈立体种养的经验。

4、估算猪的重量。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回乡青年小郭办起了养猪场,养了200头猪,采用“猪、沼、茶”模式使周边环境干净了,生活燃料解决了,茶树丰收了,经济效益大大提高了。

二、认:借助拼音认识生字。

三、写:在田字格中书写“粪、尿、淌、烦、恼、沼、液、污”

四、练:组词 烦()()肥()()

五、说:你知道什么是立体种养吗?

六、算

量得一头生猪体长120厘米,胸围100厘米,估计这头生猪重量是多少千克? 选宅地

教学目标

1、了解选宅的基本常识,认识22个生字。

2、学习生字并组词,学写生字。

3、谈谈选宅地的经验。

4、学习计算长方形宅地的面积,了解《地震避险》常识。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王大伯想盖一座新房子,就和儿子商量起选宅地建房的事。

二、认

1、结合插图认识常见的自然灾害。

2、借助汉语拼音认识生字。

三、写:在田字格中书写“选、宅、坡、塌、泥、流、震、危、险”

四、练:组词 选()()批()()

五、说

1、你知道的地质灾害有哪些?

2、应该如何选择宅地才安全?

六、算:王大伯选好宅地,按图建房,王大伯的新房占地多少平方米?

七、地震避险。发展经济作物

教学目标:

1、了解经济作物与粮食作物基本概念,了解经济作物对发展经济的积极作用

2、看图学词,认识8个经济作物名称的词

3、认识本课21个生字,10 个生字

4、观察杆秤,了解磅秤、电子秤以及相关重量单位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东平乡除了大面积地种植水稻外,还大力发展经济作物,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二、认

结合插图认识多种经济作物,借助拼音认识生字。

三、写

在田字格中书写“油菜、芝麻、甘蔗、豆、葵”

四、练

1、组词 作()()好()()

2、用部首查字法查阅:草、积、核、作、油

3、观察杆秤、磅秤和电子秤并填空

五、算

东平乡今年收获油菜籽20万斤,折合多少吨? 大棚种植蔬菜

教学目标:

1、阅读课文,读懂每句话的意思

2、看图学词,认识十种蔬菜的词,联系当地学习熟悉的蔬菜名称

3、认识生字22个,会写田字格里的10个生字

4、学习形近字组词或一字组多词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营山镇投资建设大棚,种植各种蔬菜,成了城市“菜篮子”供应大户。

二、认

结合插图认识各种蔬菜,借助汉语拼音认识生字

三、写

在田字格中书写“白、黄、瓜、番、茄、韭、菠、芹、苦

四、练

组词:资()()建()()

五、说

大棚种植蔬菜有什么好处?要注意什么?

六、算

1、营山镇大棚种黄瓜,陈李两家合资经营,他们出资出力均得,收入均分,今年收黄瓜4万千克,出棚价1.60元/千克,陈李两家各收多少元?

2、营山镇的一个长方形大棚长50米,宽15米,面积为多少平方米?

小兔请客(整十数加减)

教学目标:

1、在实际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2、能正确地进行整十数的加减法计算。教学重点:体会加减法的意义,正确计算。教学难点:说算理

教学准备:小棒、苹果图片 教学方法:探究法、演示法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口答:2个十是多少?7个十呢?60里有几个十?80呢?

2、情境引入:

出示投影片,让学生说说童话故事,再提出数学问题。

小兔在学校有3个好朋友,他们是小猴、小松鼠、小刺猬,平时经常在一起玩,互相帮助,无话不谈。这天,小兔过生日,请好朋友到家里作客。小兔准备了许多苹果来招待,瞧,他端出来了。一共有多少个苹果?刺猬最喜欢在别人面前表演了,这时,他看见有这么多苹果,就对大家说:“你们看我的表演。”只见他翻过身,一下躺到盘子里,摇了两下,站起来一看,一盘苹果全在他的背上了。逗得大家哈哈大笑。请问盘子里还剩下多少个苹果?

二、算法探索

1、谁能把刚才这个问题用数学算式来表示?怎么计算?

2、操作,探索算法。

引导学生用小棒代替苹果摆一摆,在组内说说怎样算出得数。

3、认识加减法各部分名称,并加上单位名称。

+ 10 = 50(个)5010 = 40(个)加数 加数 和 被减数 减数 差

采松果(两位数加减一位数)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退位、不进位)的计算。

3、体会加法的交换律。教学重点:

探索并掌握计算方法。教学难点:

一位数加两位数的数位要对齐。教学准备: 挂图、小棒

教学方法:探究法、演示法、讲授法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教师出示情景图,请学生说说图意。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二、探索算法,掌握规律

1、根据提出的数学问题列出式子。(学生提出的算式如有超出所学范围,可以放在问题银行中,以后再解决)

2、小组合作,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

3、汇报交流。

4、用小棒摆一摆验证自己算的结果,小组内再说说怎样算出得数。

5、小结规律。十位不变,个位相加减

三、巩固练习,熟练计算。

1、看图列式解决问题(第1、2题)。

先看图理解图意,提出问题,再列式计算。(要多给机会学生提出问题)

2、计算(第3题)。学生独立解答,汇报算法。(进一步体会十位不变,个位相加减)

3、体会加法交换律(第4题)。

先计算第1组题,寻找规律。再计算后两组题,然后仿照规律自己想一组算式,加深对加法交换律的体验。

五、作业:口算和五星级练习板书设计: 加 减

25+4=29(个)25-4=21(个)

十位不变,个位相加减

吃害虫(两位树加减整十数)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3、进行环保教育。教学重点:

探索并掌握计算方法。教学准备: 计数器

教学方法:

演示法、探究法、练习法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

出示主题图,教师导语:春天来了,青蛙从冬眠中醒来,开始了工作。仔细看图,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图意,并提出数学问题,列出算式。(生回答)

师:大家说得很好,青蛙是我们庄稼的好帮手,同学们要保护青蛙,从自己做起,同时教育我们的家长拒绝吃青蛙。

二、算法探索

1、观察两道算式,说说和以前学的有什么不一样。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一下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算法。

2、独立思考:怎样计算呢?在自己的计数器上展示一下算法。

3、小组合作:把自己的算法在组内交流,说给伙伴们听。看谁说得有道理。选出代表来发言。

4、全班交流。(教师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想法,要让学生理解30中的3在十位上,表示3个十。)

5、小结归纳: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十位上的数加减十位上的数,个位不变。

三、巩固练习

1、做练一练的1、2题,先出示图,让学生看图说出图意,提出问题再解答。第1题,让学生理解相差关系应用题中求相差数的算法。第2题,让学生理解已知总数和剩余数,求减少数的算法。(学生可以用减法计算,38—5=33,如果用加法计算,33+5=38,只要说出合适的理由,也给予肯定,要求学生口答出结果,并养成习惯)

2、练习计算。(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校对。选其中两道说说计算方法。

3、看图理解图意再列式计算。(第4题)

第4题,重点让学生理解一把椅子坐一个人,40人需要40把椅子,这是总数,现在只有30把椅子,缺少的部分用减法计算。

(组织形式:先让学生独立试一试,不会做的没关系,同桌可以相互说说自己的想法。然后进行交流)

四、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是怎么学的?你学得怎么样?

五、作业:口算和五星级练习

板书设计: 两位数加减整十数

56+30=86(只)56-30=26(只)

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十位上的数加减十位上的数,个位不变。卜(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下,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计算方法。教学重点:

算理和竖式计算法则。教学难点:

一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竖式写法。教学方法:

演示法、探究法、讲授法。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今天小白兔和小黑兔要进行一场拨萝卜比赛,我们来看一看。

二、新授课。

1、拨萝卜。出示投影

(1)让小朋友们观察,你能从比赛现场获得那些信息? 生:小白兔拔了23个萝卜,小黑兔拔了36个萝卜……(2)可以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2、解决问题。

让学生汇报同桌讨论的结果。列式:36+23

3、尝试计算出结果,说一说。(可用学具辅助)学生汇报。

用拔计数器的方法计算等。(让学生演示拔珠的过程)师启发还有其它的方法吗?

4、教学用竖式来计算

(1)师;怎样列竖式呢?(教师板演)

要6和3对齐,2和3对齐(即:数位对齐)

(2)写好竖式后,应怎样计算呢?(先算个位,再算十位)

5、小结:在列竖式计算时要做到下面的几点。1)

数位要对齐

2)

要写上加号和横线

3)

计算时先算个位,再算十位

6、试一试。

(((出示问题:小白兔比小黑兔少拔多少根萝卜?(列出横式和竖式,学生独立做题后反馈)

三、巩固练习。

1、独立完成第1题

2、第2题让学生在中方格本上用竖式计算。

四、总结。

小朋友们今天你学会了什么呢?

五、作业:口算和五星级练习

板书设计: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

数位要对齐 3 6 3 6 要写上加号和横线 + 2 3-2 3 计算时先算个位,再算十位 5 9 1 3 回收废品(解决比多比少的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课本30——31页内容 教学目标:

1、结合比多比少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2、在学具的操作中,能正确列式并进行计算。

3、结合本课情景图进行环保教育。

教学重点:建立实际情景与加减法意义的联系。教学难点:

理解为什么可以用加减法解决此类问题,并能正确选择加法或减法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出示情景图

1、同学们知道我们日常使用的塑料袋,对于地球环境有什么危害吗?(学生发言)

老师小结:塑料袋是用地球上最宝贵的能源——石油制成的,石油的形成需要几百万年的时间,但是石油一旦变成塑料袋,就再也无法还原成石油了。所以,多用一个塑料袋,就等于多消耗了一点石油,多制造了一些垃圾,同时,对地球和人类的污染也增加了许多。因为废弃的塑料袋,如果随意在露天底下燃烧,便会产生大量的一氧化碳、氮氧化合物、碳氢化合物以及其它的酸性气体。人们生活在这种空气中,会有皮肤过敏、神经失去控制、以及癌症等疾病。而且,会使地球温度升高,冰川融化,破坏臭氧层等。塑料袋的危害如此之大,我们最好自觉放弃使用塑料袋,还自己一个绿色的家园。

2、看,我们的朋友小林、小红、小青也在为环保出一分力,他们正在回收塑料袋和塑料瓶呢!

3、学生仔细观察情景图,提出数学问题。

二、解决数学问题。

1、小红收集了多少个塑料瓶?

(1)看情景图,小红是怎样说的?(我收集的塑料瓶比小林多6个)(2)你能用积木表示小红塑料瓶的数量吗?(学生试摆)

(3)老师示范摆一摆,引导得出也就是在23个上再增加6个,即求比23多6是多少,用加法计算,列式为:23+6=29

2、小青收集了多少个塑料袋?

(1)看情景图,小青是怎样说的?(我收集的塑袋比小林少4个)(2)也就是求什么?(就是比26少4是多少)

(3)你能用积木表示小青塑料袋的数量吗?(学生试摆)(4)如何列式计算?求比26少4即从26里去掉4是多少。

列式为:26-4=22

3、小结:象这一类比多比少的问题可以用加法或减法来解决,如果是求一个数增加一部分后是多少,用加法计算。如果求一个数去掉一部分是多少则用减法计算。

三、练习

1、课本31页第1题。

要让学生能说出:要求笑笑折了多少颗就是求42和6合起来是多少。

2、第2题先让学生用学具摆一摆,再列式计算。

3、第3题学生独立完成。

四、总结

五、作业:练习册“回收废品”。小树一起长 教学目标:

1、巩固100以内数的认识,加与减、观察图形等知识与技能。

2、感受到生活中有许多的数学问题,提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进行环保教育。教学重难点:

巩固100以内数的认识,加与减、观察图形等知识与技能,并能运用已有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知道植树节是哪一天吗?春天是植树的季节,为了绿化我们的环境,保护地球,我们把每年的三月十二日规定为植树节。植树节这一天,淘气、笑笑、机灵狗也参加了植树活动,我们一起去看看好吗?

二、探究新知:

1、观察课本第34页主题图,交流得到的信息,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师:仔细观察图,你看到了什么? 从中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2、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所提的问题。讨论交流:

你是怎样解决问题的?

3、出示课本第36页画面,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1)观察画面,引导学生自己提出各种数学问题(2)学生独立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3)交流自己的想法。

(4)独立解决课本中提出的问题,做完后互相交流。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

我们周围处处有数学,要想学好数学,不但要做到细心观察,积极动脑发现问题,还要善于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我们生活中的问题。

四、作业:练习册

11分苹果

学习

目 标

1、让学生在分苹果的过程中,抽象出除法竖式的计算过程,使学生体会到除法竖式每一步的实际含义。

2、让学生能正确掌握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

3、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培养学生团结、合作探索的精神。

学习

重 点

1、体验除法的意义及乘法竖式的计算过程。体会余数要比除数小。

2、通过分苹果的实际操作,总结出除法竖式的书写过程,使学生体会到除法竖式每一步的实际含义。教

程 教 师 活 动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淘气昨天买了20个苹果,但他拿到家后遇到困难了,大家愿意帮一帮他吗?淘气看着一堆苹果发愁了:每盘放5个苹果,20个可以放几盘?(揭示课题:“分苹果”并板书。)

二、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1、分苹果抽象出除法竖式的计算过程。让学生说出结果并说一说自己的思考过程。

2、体会到除法竖式每一步的实际含义,正确掌握除法竖式写法。A、理解每一步的实际含义:

师通过回顾,总结学生的几种想法。介绍除法还可以用另一种形式计算--除法算式。小结:4 是商,表示分4盘;5是除数,表示每盘分5个苹果;20是被除数表示有20个苹果;第二个20是商和除数的乘积,表示需要20个苹果;“0”表示20个苹果全部分完,没有剩余。中间的符号表示除号。B、教学写法:师在黑板上边板书写法边讲解

三、巩固练习,拓展运用:

1、做课本第2页“试一试”。

2、用竖式计算。

21÷7 36÷4 9÷3 54÷6 45÷9

四、总结: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又有哪些收获?

2、你认为自己在本节课的表现如何? 学 生 活 动

学生独立思考如何分苹果 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意见想法 班内交流

学生打开课本第2页,自己观察竖式 ,试着理解竖式的每一步含义。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然后班内交流,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思考过程。

学生用手指在空中笔画写法。让学生思考为什么4和0都要与20后面的0对齐。让学生独立完成后在班内交流。板书设计 分苹果

每盘放5个苹果,20个可以放几盘? 20-5-5-5-5=0 20÷5=4,4盘

答:20个苹果可以放4盘。分橘子

学习目 标

1、让学生在分橘子的过程中体会到学习有余数除法的必要性。

2、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体会到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3、让学生正确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

4、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精神。学习

重 点

1、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有余数除法的必要性。

2、让学生体会到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教

程 教 师 活 动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昨天,我们帮小熊分了苹果,大家还记得我们是怎么分的吗?今天小熊又要请客了,它家里只有14个橘子,它想每盘放4个,可不知道放几盘,你能帮助它解决这个难题吗?

二、合作交流、自主探究:

1、有余数的除法及其竖式的计算方法

学生试着自己列竖式后,展示不同学生的竖式并让学生说明竖式中各部分的含义,同时其他学生可以质疑。因为有除法算式做引导,估计学生不会出现余数大于除数的现象,如果有的话,就直接拿来当作下一环节的样本,解决余数不大于除数。然后教师做小结。

2、完成“试一试”,体验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教师小结:在有余数的除法算式中余数一定比除数小。

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

1、完成练一练第1题。

2、完成练一练第2题。

3、用竖式计算。

9÷4 21÷5 14÷3 19÷6

4、钉一件上衣需要5个扣子,现有23个扣子,能钉几件上衣,还剩几个扣子?

四、总结

1、说说今天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2、你今天最成功的是什么?你打算以后如何做? 学 生 活 动

学生用14个圆片摆一摆,并列出除法算式。学生试着先自己列竖式,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竖式,并说明自己竖式中各部分的含义。班内交流

学生在组内说一说“试一试”的题意。小组讨论:到底每个盘子里放几个?还剩几个?

学生独立完成“算一算”,然后观察每道算式,在组内交流自己的发现。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评定。板书设计 分橘子

每盘放4个橘子,14个橘子可以放几盘? 14÷4=3(盘)……2(个)

答:14个橘子可以放3盘,还剩2个。分草莓

学习目标

1、探索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积累有余数除法的试商经验。

2、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联系生活实际解决简单的问题,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学习重点 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积累有余数除法的试商经验 教

程 教 师 活 动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大家猜一猜智慧老人最喜欢什么水果?草莓。今天智慧老人买了一些草莓,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师挂出情景图。

二、小组合作、自主探索:

1、列式、估计结果:

A、让学生仔细观察情景图,说出图中的数学信息。(板书课题:分草莓)B、让学生独立列出算式,先不解答。列式: C、估计。

2、小组合作探讨判断估计得对不对。

3、小组合作,探索试商方法。

学生分组交流后班内交流,展示两位学生的竖式并让他们说出自己的思考过程。

师做小结:试商时先看除数是几,就想几的乘法口诀,然后看谁和它相乘的积最接近被除数又比被除数小,商就是谁。

三、巩固练习、拓展运用:

1、课本第5页“试一试”。师生共同完成 “()×8<44”()里能填1、2、3、4、5,这些数中间最大的是5,()里就应填5。班内反馈

2、课本第6页“练一练”第1题。

3、课本第6页“练一练”第3题。

4、课本第6页“练一练”第4题。

四、总结

1、你今天又有什么收获?

2、你今天的表现怎么样?哪个小组表现最棒? 学 生 活 动

学生提出问题

学生估计一下,每个盘子里大约放几个。

学生在小组内说出自己的估计后,共同探讨估计的对不对,为什么 A、让学生独立试着用竖式解决。

B、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竖式,并说明自己是如何试商的。

学生先说说()里能填哪些数,然后找出这些数中最大的一个就是答案了。学生独立完成剩余题目。

A、让学生独立完成题目。B、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试商方法。C、班内反馈。A、让学生仔细观察,找出错误。B、提醒学生不能犯类似的错误。A、学生独立完成题目

B、班内反馈。要求学生说出自己的思考过程。板书设计 分草莓

55个草莓平均放在8个盘子里,每盘放几个,还剩几个? 55÷8=6(个)……7(个)答:每盘放6个,还剩7个。租 船

学习目标

1、灵活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2、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交流中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并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

3、学生通过合理解决实际问题,体验成功的喜悦。学习

重 点

1、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并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教

程 教 师 活 动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开学前几天,淘气、笑笑和他们的好朋友们一起到儿童乐园去划船,我们来看看吧。师投影出情景图让学生观察。揭题:租船。

二、小组合作、自主探究:(1)“至少要租几只船”问题

1、找准数学信息列式解决。

总结:至少要租6只船,通过列式得出需要5只但还有1人没能坐上船,所以还要再租1条船,至少要租6只船。

2、发展学生解决生活中简单问题的能力。

班内汇报时,学生想出的方法只要合理都应给以鼓励、表扬。(2)“试一试”

三、巩固练习、拓展运用:

1、课本第8页“练一练”第1题。

在总结时渗透给学生待人有礼的思想品德。

2、课本第8页“练一练”第2题。

师总结:从算式看需要7张桌子,但还有4人没有桌子,所以要增加一张桌子,至少需要8张桌子。

3、课本第8页“练一练”第5题:

师总结:在生活中,遇到有余数的问题,要根据具体情况决定增加或减省。

四、总结 学 生 活 动 A、学生说出图中的数学信息。

B、独立列式并用竖式计算解决问题。C、班内汇报总结。D、让学生在小组说一说至少要租几只船,并说出理由E、班内汇报学生在小组中讨论“怎样分配合理” 学生小组讨论好在课本上独立完成题目。班内汇报总结。

A、说出图中的数学信息。B、学生独立完成,要求学生直接写出得数,有困难的学生列竖式解决。C、班内总结汇报。学生先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然后在小组中交流自己的想法。找几位小组代表叙述各自小组的想法,其他生可以质疑让他释疑。

学生独立思考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意见,然后在班内交流。对比2、5两小题,说说能发现什么。板书设计 租船图

21个人去划船,至少要租几条船? 21÷4=5(条)……1(人)答:至少要租6条船。派 车

学习目标

1、让学生经历从现实生活中收集、思考并解决问题的能力,灵活应用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2、把计算融于解决实际问题中,提高运用有余数除法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应用意识。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意义和作用,进一步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习重点 运用已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

程 教 师 活 动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故事导入:小朋友,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春游,你们高兴吗?不过在出发之前,我们先要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1、出示情境图,提问:你从中发现了哪些信息? [提示](1)学生25人。(2)面包车限乘8人。(3)小轿车限乘3人。

2、在小组内讨论一下:如何派车?

[提示]小组交流后,可能会出现多种情况,师生共同对每种方案进行分析。

3、想一想,还有其他的派车方法吗?

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

1、课本第9页“试一试”: 本题答案有多种,关于怎样合理的问题学生可能有不同的答案:只要学生能说出道理,就应给予肯定。2、27名同学去划船,大船限乘6人,小船限乘4人,租大船8元,小船6元,怎样租最合理?[提示]“租船最合理”是解题的关键,即花钱最少。

四、总结反思,拓展升华:

小结:在解决实际应用问题时,要考虑最佳方案,你掌握了今天的内容了吗? 学 生 活 动

指名说说对这些信息的理解

学生分组讨论,各抒己见

学生先独立思考解答,然后全班交流自己的想法。

板书设计 派车

25人

面包车:限乘8人 小轿车:限乘3人(1)可以怎样派车,在小组内说说你的想法。(2)你认为怎样派车比较合理? 练习课

学习目标

1.熟练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明白“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道理。2.进一步体会有余数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能结合生活实际灵活应用。

学习

重 点 试商方法与实际应用。

程 教 师 活 动 切入举偶

开学已经一周了,你都学会了那些知识?这节课我们就用这些知识来上一节数学练习课。对话平台 学中做 综合练习

(1)填一填。(2)选一选,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里。

总结:本节课你又掌握了哪些知识?

学 生 活 动

学生说一说本周学的知识.完成练习一的第1、2、3、4、5、6、7题。

a一个数除以2,如果有余数,有可能是()和()。b计算有余数除法,()一定比()小。c37里面最多有()个6,还余()

a36米长的绳,做9根同样长的跳绳,需要剪()次 ①4

②8

③9

b46个人做船过河,每船做6人,至少需要()条船。①7

②8

③9

板书设计 练习一

()里最大能填几?

()×5<24 6×()<34()×9<70 7×()<48()×8<46 4×()<30

第三篇:2014年扫盲数学教案

2014年扫盲数学教案

主题一 随处可见的数(4课时)

第1课时

教学目标:1.认识生活中的整数; 2.认识钟表,了解24日计时法,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

间的关系;

3.能正确认读温度计。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简单的数字,请学生读。

二、新授

1、理解阿拉伯数字。

出示直尺、红绿灯、常用电话、温度计、门牌等生活中常见的数,请学生说说数字的含义,从而理解数字的含义。

2、数字在生活中的应用。

(1)年历中的整数

认识年历中各个数字,并理解其中的含义,学会看年历。解如何判断闰年。

(2)钟表中的整数

第2课时

教学目标:会读写万以内的的整数

教学过程:

1、出示生活中的大整数

讲 2012年全国粮食总产量大58957万吨,稻谷总产量超过1万亿斤等等

2、学习生活中的大数的读写(1)介绍数位表

(2)讲解读数、写数的规则

(3)练习读数、写数。

三、练习

出示动车票,请学生读出车票上的各个数字,并说清楚数字表示的意思。

教学目标:正确认识小数;能准确认读小数,能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能在

生活中运用小数。

教学过程:

一、认识生活中的小数。

(1)图文结合认识生活中的小数,会认读小数。

(2)、图文结合认识生活中的整数,会比较小数的大小。

7.5_____7.89.1______10.02 7.58______7.53 4.6_______4.60

二、课堂练习

比如:

教学目标:正确认识负数;能准确认识温度计,能结合天气预报读出负数,能结合负数表示生活中的盈利。

教学过程:

(一)认识生活中的负数。

(二)图文结合认识生活中的负数,会认读小数。

(三)、图文结合认识生活中的负数。

主题二 生活中的计算(7课时)

第1课时 生活中的计算1 教学目标:

1、了解加、减法的意义;

2、能记住20以内的加法、减法口诀

3、能进行20以内的加法、减法计算;

教学过程:

一、回顾导入

1、复习整数的读写方法 读出:41,968,4006,8,98123 写出:三十一,七百二十九,九千零一

2、出示加法和加法的例子:

3、介绍加法、减法的意义。

二、教学20以内的加法、减法的口诀表 1出示20以内的加法口诀表

2、讲解20以内的加法口诀表,学生记忆

3、出示20以内的减法口诀表

4、讲解20以内的减法口诀表,学生记忆

三、巩固练习

第2课时 生活中的计算2 教学目标:能使用计算器计算两三位数的加、减、乘、除运算;

教学过程:

一、回顾导入

1、口算 12+ 3 = 1 +14 = 17-14 =

+15 = 9 - 5 = 0 +17 =

二、加减法

(一)加法

1、出示例1,引导学生说出题意。

2、教师根据题意列出算式,并介绍算式各部分的名称。76 + 76 = 152(元)加数 加号 加数 等号 和

3、竖式计算(教师介绍写法及计算方法)

(1)从低位算起

(2)满10进1(3)一位一位往前算,直到计算结束。

4、练习57+26 45+39 62+34 88+12 73+41

(二)减法

1、出示例

2、教师根据题意列出算式,并介绍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 76 = 24(元)

被减数 减号 减数 等号 差

3、竖式计算

4、教师讲解退位减法竖式计算技巧(以100-76为例)

(1)个位上的数字是0不够减,此时从十位上借1,现在个位上变为10+0=10,再减去6等于4.(2)十位上的数字0不够减,此时从百位上借1,现在十位上变为10+0=10,减

去7,因个位不够已向十位借1,故再减1等于2.(3)百位上的数字已经借1出去,此时应变为1-1=0。

三、练习

341+256 75-45 637-584 120+110 761-9 教学目标:

能使用计算器计算两三位数的加、减运算;

教学过程:

一、回顾导入

1、计算下列各题 120+110 761-9

二、加减混合

1、出示例3,引导学生说出题意。

2、教师分析题意,找出数量关系,列式。

李大姐的总收入:4500+1150=;花去的钱:5650-4000=;

3、竖式计算;4500;+1150;5650;-4000;1650;

4、用计算器计算;

教学目标:能口算表内乘法;

能使用进行乘运算;

教学过程:

一、回顾导入

1、计算下列各题 341+256-45 637-120+110

三、乘除法

(一)乘法一:表内乘法

1、讲解乘法口诀表,并要求背诵。

2、出示例5

3、分析:这道题涉及倍数关系,只需要用王家村养鸡大户的数量乘倍数2,就可以算出李家村养鸡大户的数量。

4、教师根据题意列出算式

× 2 = 16(个)

相同加数 相同加数个数

乘法可以表示为:因数×因数=积

(二)乘法:多位数乘法

1、出示例6

2、分析:横排数+横排数+横排数=总棵树

共15个(竖排数)

3、列

12+12+12+12+12+12+12+12+12+12+12+12+12+12+12 用乘法表示:12 × 15 相同加数 相同加数个数

4、列竖式计算

5、多位数才乘法竖式技巧

(1)相同的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

(2)先用一个因数个位上的数依次去乘另一个因数,所得积的末位与个位 对齐。

(3)再用十位上的数依次去乘另一个因数,所得的积的末位与十位对齐,然后以此类推。

(4)最后把这些积加起来。

第5课时 生活中的计算5 教学目标:能使用进行除法运算; 教学过程:

一、回顾导入

1、计算下列各题

7×8= 4×12= 14

×18=

(三)除法计算

1、出示例7

2、分析题意

3、列式,并解释除法的各个部分

÷ 9 = 8(排)

被除数 除号 除数 等号 商

4、计算

(1)可以这样想:9和()相乘得72,因为以商是8。

(2)竖式

(四)除法二

1、出示例8

9×8=72,所

2、分析题意

3、列式: 125÷5=25(票)

4、竖式计算

5、除法竖式计算技巧

(1)除数的一位数时,每次先用除数试被除数的前一位。如果它比除数小,再试除被除数的前两位。除数是多位数的除法竖式计算方法与除数的一位数的除法竖式计算方法基本相同。

(2)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上面。

(3)除首位外,哪一位上的商不够1,就在哪一位上补0。

(4)每次所得的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五)练习

边学边用1,2,3,4,5题

第6课时 计量单位的换算

教学目标:

会进行简单计量单位的换算,包括时间、重量、长度、人民币等; 教学过程:

(一)、长度单位

1、出示各种尺,介绍测量工具。

2、认识长度单位,建立1厘米,1分米,1米的长度单位。

3、介绍用尺子测量长度的方法。

4、介绍千米单位。

5、通过测量得出,毫米,厘米,分米,米之间的关系;

6、介绍我国市制单位,及其相互之间的换算;

7、我国市制单位与国际单位的换算;

1里=500米 2里=1公里=1000米 1丈≈3.33米; 克千克吨: 1千克=1000克 1吨=1000千克

3、介绍市制;

1、出示人民币,认人民币的面值

2、介绍人民币的单;1元=10角1角=10分1元=10角=100分

3、介绍人民币用小数表示

4、通过测量得出,毫米,厘米,分米,米之间的关系: 1米=10分米=100厘米=1000毫米

5、介绍米与千米的进率。1千米=1000米

6、介绍我国市制单位,及其相互之间的换算。1丈=10尺 1尺=10寸

7、我国市制单位与国际单位的换算

1里=500米 2里=1公里=1000米

1丈≈3.33米 1尺≈3.33分米 1寸≈3.33厘米

(二)重量单位

1、介绍我国市制单位 1斤=10两 1两=10钱

2、介绍国际公制重量单位:克 千克 吨

1千克=1000克 1吨=1000千克

3、介绍市制与公制的关系 1千克=2斤

4、单位换算

(三)人民币的换算

1、出示人民币,认人民币的面值

2、介绍人民币的单位 元 角 分

1元=10角 1角=10分 1元=10角=100分

3、人民币之间的换算。

4、介绍人民币用小数表示的方法。

5、人民币的计算1(加法)

(1)出示书本例1,分析题意

(2)根据题意列出算式 总花费:1.4+2.5+1.8+3.9(3)计算1.8 + 2.53= 0.9 9 +1.85=(4)小数加法的运算法则

6人民币计算2(减法)

(1)出示书本例2,分析题意(2)根据题意列出算式剩余的钱:186.5-112.6(3)计算

186.5-112.6(4)小数减法的运算法则

7、练习反馈

第7课时 时间的计算

教学目标:

结合生活经验,体验时间长短并会计算经过时间。

教学过程:

1、感知1秒钟、1分钟的长度

2、介绍24小时制

3、介绍两种计时法,及其相互的转换

4、时间的计算

间隔时间=结束时刻-开始时刻

5、巩固反馈

6、练习

书本P121边学边用

主题三 计算工具的认读(4课时)第1课时 称物品的重量

教学目标:学会利用各种秤称出物品的重量。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回顾复习重量的单位:克,千克,吨)

二、新课 称物品的重量

1、认识生活中的秤:杆秤、磅秤、电子秤、弹簧秤、体重秤、弹簧托盘秤

等;

2、单位g表示克,kg表示千克,t表示吨;

3、学会读各种秤上的读数,带上秤上的单位。

4、出示各类秤边指讲解

三、巩固练习同桌之间互认互读 出示图片请学员读出秤上读数。

四、练习:称出一个鸡蛋重()g; 一袋大米重()kg; 课堂总结

第2课时 看电表交电费

教学目标

1、阅读课文,理解意思。

2、学习看电表。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一天,王教授和太太不在家,物业处小陈上门来收 水电费,他热心地教梅嫂认读电表和水表。

二、认:结合插图认识电表和水表,借助汉语拼音识生字。

三、写:在田字格中书写“物、业、门、收、表、并、列、单、回、对”

四、说:为什么提倡使用节能灯?

五、算:王教授本月用电多少度,应付多少电费,用水多少吨?

六、链接

1、怎样看电表和水表

2、步长测量方法

七、作业布置:

算算自己家里本月的水电费

第3课时计算房屋大小1 教学目标:

1. 启发学员认识到探求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必要性,激发其学习动机。

2. 让学员通过参与长方形面积公式推导的全过程,理解并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发展其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过程:

一、长方形正方形面积

(一)创设情景

1.出示一张长方形的照片。

师:大家认识他们吗?想对他说什么?

师: 请同学们观察一下这是一张什么形状的照片? 生:是一张长方形的照片。

师:马老师很喜欢这张照片,想把它保存的久一点,老板向我建议:可以 去塑封,就是在表面贴上一层薄膜。要知道这张薄膜有多大?

2、我们要求它的什么? 生:求面积。

3、师:对,我们必须知道这张长方形照片的面积,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

长方形的面积(板书:长方形的面积)。现在请你估计一下这张长方形照片的面积大约是多少?

师:你们觉得长方形的面积与什么有关系呢?

师:是不是这样的呢?,我们就一起来做个实验吧。

(二)动手操作,实践探究

1.验证长方形的面积。

要求:(1)用15个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任选几个拼成长方形,看哪小组的摆法最多。

(2)请把结果填入表格。

(3)聪明的你会发现什么?

(4)(小组操作、交流并汇报)整理如下:

长所含的厘米数 宽所含的厘米数 长方形所含的平方厘米数 师:请仔细观察这些长方形的面积,长,宽,你发现了什么? 生1:我发现了长方形所含的平方厘米数正好等于长的厘米数乘以宽的厘米数。

师:还有谁发现了?你来说说看!

生2: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以宽。

师:通过实验大家证实了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以宽。(板书:长方形的面积=长 × 宽)我们一起来读一遍。

2.用字母表示公式

师:刚才我们得到的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如果用字母来怎样表示呢? 师:如果用s表示面积,a表示长,b表示宽,那长方形的面积可以表示为: 生: s=a×b(板书)

师;同学们,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师;你有什么问题吗?

生说:“老师,刚才那个表格上的第四个摆的不是长方形,是正方形。师:是吗?同学们发现了吗?刚才那个同学摆的好象有点特殊。师:我们刚才研究的可是长方形啊,怎么会出现正方形呢?那我们该怎么办呢?正方形的面 积也可以这样算吗?(讨论)

师:你来说说看。同学们,你们对正方形的面积是怎么想的?正方形为什么可以这样算呢?我们应该怎样证明它呢?

生2:我是这样想的:刚才我在排的时候横过来排3个,竖下来也排3个,这样就成为一个边长3厘米的正方形了。(教师指着原来的表格)它的面积有9个小正方形的面积,3×3就是9平方厘米,也就是这个正方形的面积等于边长×边长。

生3:老师,我们可不可以这样想,(师:你说说看)我们以前学过,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正方形的边长就相当于长方形的长和宽,长方形的面积=长×宽,那么正方形的面积就可以等于边长×边长。

师:同学们,你们同意他们的说法吗?那正方形的面积怎么求?(板书: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s=a×a)第4课时计算房屋大小2 教学目标:

1. 启发学员认识到探求三角形形面积和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的必要性,激发其学习动机。

2. 让学员通过参与三角形面积公式推导的全过程,理解并掌握三角形形面

积和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发展其抽象概括能

力。

教学过程:

一、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

长方形的面积=长 × 宽 S =a×b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S=a×a)

三角形面积

三角形面积(底和高乘积的一半)还能借助以前的知识来帮助解决吗? 二自主探索,获取新知

1、实践活动:

(1)拼摆

a、学员拼摆每种形状的三角形

b、展示拼摆交流情况(三种情况:请学员在黑板上拼摆)

c、结论:任何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都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2)讨论:初步得出三角形面积计算方法。

2、深化理解

出示方格图及其中的平行四边形,请你说出涂色三角形的面积各是多少平方厘米?

3、归纳小结

(1)从上面的实践活动中,说说根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怎样求三角

形的面积?

(2)用字母表示三角形面积计算的公式(完整板书:s=ah÷2)

(3)反思:为什么求三角形面积算出底和高的乘积后还要除以2?

三、长方体的体积计算

(一)复习比较,引入课题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探究长方体的体积计算

(1)探究长方体的体积和那些因素有关。

(2)探究长方体的体积和它的长、宽、高的关系,推导长方体体积的计算

方法。

发现总结长方体体积公式

如果用V表示体积,a表示长,b表示宽,h表示高,那么这个公式用字母怎样表示?

师板书:V=abh;(5)根据这个公式,要求长方体的体积,需要知道长;

2、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的应用;

(1)师问:在生活中,怎样计算长方体的体积?;例:一个长方体,长7厘米,宽4厘米,高3厘米,它;学员1: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2)看立体图计算长方体的体积(只列式不计算)写;长6分米,宽4分米,高3分米,求体积;长6厘米,宽6厘米,高5厘米,求体积;(师板书:V=abh 问:公式,要求长方体的体积,需要知道长方体的什么?

3、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的应用

(1)师问:在生活中,怎样计算长方体的体积?

例:一个长方体,长7厘米,宽4厘米,高3厘米,它的体积是多少?

学员1: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2)看立体图计算长方体的体积(只列式不计算)写在本子上

长6分米,宽4分米,高3分米,求体积。

长6厘米,宽6厘米,高5厘米,求体积。

四、以致用,巩固提高

1、有一个底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它的棱长之和是60厘米,高7厘米,求这个长方体的体积。

五、作业布置:找几个不同的长方体,量出长宽高,计算实物的体积。

主题四 家庭中的收支(3课时)第1课时 买卖中的计算

教学目标:

1、理解折扣的意义,掌握折扣和百分数的关系。

2、在掌握“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的基础上自主解决有关折扣的实际问题。

3、养成独立思考、认真审题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折扣”的意义,懂得求折扣应用题数量关系与 “ 求一个

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是相同的。

教学难点:独立分析,找准分析方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每当周末、过年、过节或店庆的时候,商店都会搞促销活动,大家在生活周围见过这样的广告语吗:“店庆五周年,电器九折,其他商品八五折”?那么八五折、九折是什么意思?又表示什么?大家想不想知道?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关折扣的问题(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出示自学指导1 自学指导1:自学课本P97页上的第一段话,思考下列问题,(比比看谁学

得快、学得好,2分钟后回答)

①什么叫打折,几折表示什么?

②五折表示什么?七五折表示什么?

学生自学,反馈自学情况

练习:填空

①四折是十分之(),改写成百分数是()。

②六折是十分之(),改写成百分数是()。

③七五折是十分之(),改写成百分数是()。

④九二折是十分之(),改写成百分数是()。

现在我们就应用折扣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请根据自学指导2自学例4(2)出示自学指导2 ①什么叫做八五折、九折呢?

②例4中(1)现在打八五折出售是什么意思?

③求现在买这辆车用多少钱,就是求什么?

④谁是单位“1”,怎样列式解答?

⑤例4中(2)现在只花了九折的钱是什么意思?

⑥如何求比原价便宜多少钱? 请同学们认真看课本P97页例4的内容,请把课本上的解题过程补充完整。(6分钟后,我们先小组内交流,然后再全班交流同学情况)

(3)根据刚才的例4,大家想一想折扣问题实际就是我们以前学过的哪种问题?

师生归纳:就是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多少的问题?

三、巩固新知

1、填一填

(1)几折就是表示(),也就是()。八折就是原价的()%,七五折

就原价的()%。

(2)下列折扣化成百分数各是多少?填在()里。

九五折()% 七折()% 八八折()% 五折()%(3)一种商品现在打八折出售,比原价便宜了()%。

2、算出打折后出售的价钱(单位:元)。

3、根据打折后的价格算出原价。

七折 五折

现价:56元 现价:17.5元

原价: 原价:

4、妈妈给小强买了一套运动服,原价120元,现在打七五折出售,比原来便宜多少元?

四、课堂总结

今天,同学们靠自己的聪明才智解决了有关折扣的实际问题,谈谈本节课有什么新的收获。

五、拓展延伸

思考题:某种商品原定价为20元,甲、乙、丙、丁四个商店以不同的销售方式促销。

甲店:打九折出售后 乙店:“买十送一”

丙店:降价9%出售 丁店:买够百元打八折

1、小明买一件商品花了18.2元,他是在()商店买的。

2、小兰买了10件这种商品用了160元,小兰是在()商店买的。

3、如果买的多,到()商店去买最便宜。

板书设计:

折扣

1、:商店有时降价出售商品,叫做打折扣销售,通称“打折”。

2、几折→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十

3、例4:(1)180×85%=153(元)

(2)160×(1-90%)=16(元)160-160×90%=16(元)

第2课时 银行中的计算

教学目标

1、学生在调查实践中了解储蓄的意义、种类,理解什么是本金、利息,什

么是利息税。

2、能正确计算利息和税后利息。

教学重点:利息和税后利息的计算。

教学难点:税后利息的计算。

课前调查:银行储蓄凭证。

教学过程

活动

一、创设生活情境,了解储蓄的意义和种类

1、储蓄的意义

师:快要到年底了,许多同学的爸爸妈妈的单位里

会在年底的时候给员工发放奖金,你的爸爸妈妈拿到这笔钱以后是怎么处理的呢?

爸爸妈妈会不会把一大笔现金放在家里?为什么?

师:人们常常把暂时不用的钱存入银行或信用社,储蓄起来。这样不仅可以支援国家建设,页使得个人用钱更加安全和有计划,还可以增加一些收入。

2、储蓄的种类。(学生汇报课前调查)

活动

二、自学课本,理解本金”、“利息”、“利率”的含义

1、自学课本中的例子,理解“本金”、“利息”、“利率”的含义,然后四人小组互相举例,检查对“本金”、“利息”、“利率” 的理解;本金:存入银行的钱叫做本金;

2、师:根据国家经济的发展变化,银行存款的利率先;出示存款凭证条,并让学生说说每一栏表示什么意思,;(2)例题:王奶奶要存1000元请你帮助王奶奶算;1000×2.7%×2=54(元)1000×2.;答:两年后王奶奶可以取回1043.2元;师:我们存入银行所得的利息要缴纳利息税,利息税是;

4、学生完成第100页的“做一做”

的理解。

本金:存入银行的钱叫做本金。

利息:取款时银行多付的钱叫做利息。

利率;利息与本金的百分比叫做利率。

2、师:根据国家经济的发展变化,银行存款的利率先让学生谈谈你所知道的储蓄有哪几种,并举例说明,然后教师作适当的补充。有时会有所调整,而且,根据存款是定期还是活期,定期时间的长短,利息也是不一样的。

出示存款凭证条,并让学生说说每一栏表示什么意思,“客户填写”一栏该如何填写,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作适当补充。

3、利息计算(1)利息计算公式 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2)例题:王奶奶要存1000元请你帮助王奶奶算一算存两年后可以取回多少钱?(整存整取两年的利率是2.7%)。在弄清以上这些相关概念之后,学生尝试解答例题。在学生独立审题解答的基础上订正。板书: 方法一方法二

1000×2.7%×2=54(元)1000×2.7%×2=54(元)54×20%=10.8(元)1000+54×(1-20%)1000+54-10.8=1043.2(元)=1043.2(元)

答:两年后王奶奶可以取回1043.2元。

师:我们存入银行所得的利息要缴纳利息税,利息税是利息的20%。王奶奶存1000元2年,到期利息54元,应缴纳利息税54×20%=10.8元这样她存入1000元,到期后她可以实际得到本金和税后利息一共是1043.2元。

4、学生完成第100页的“做一做” 活动

三、实践应用 练习二十三第6、7、9题

完成练习时看清题目认真审题,有的要缴纳利息税,有的则不必缴纳利息税,像国债、教育储蓄就不缴利息税。活动

四、课堂总结

学生谈谈学习本课有什么新的收获。

五、板书: 方法一方法二

1000×2.7%×2=54(元)1000×2.7%×2=54(元)54×20%=10.8(元)1000+54×(1-20%)1000+54-10.8=1043.2(元)=1043.2(元)答:两年后王奶奶可以取回1043.2元。

第3课时家庭收支记账

教学目标:

1、知道家庭经济来源的多种形式,了解家庭生活开支的多种类型。培养学生调查、分析以及收集、整理、运用信息的能力。

2、感受劳动的辛苦,增进对劳动成果和劳动者的尊重。

3、学习合理消费,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1、调查了解家庭的收入都有哪些,以及家庭生活开支的情况,给家庭的生活开支分类,知道哪些是必要的开支,学习合理消费,体会父母挣钱的辛苦。

2、在日常生活中能够真正地体会金钱的来之不易,能够学会在生活中记录家庭的收入与支出,建立家庭小账本。教学流程

一、自主探究,综合分析

发一份《家庭当月收入、支出调查表》,课前布置了解家人的工作、劳动情况,获得的总收入以及各项支出,并将其记录下来,为上课做准备工作。(附《家庭当[月收入、支出调查表]》

收支情况表

年 月 调查人:

家庭当月收入、支出调查表

年 月 调查人:

二、汇报结果,讨论分析

导言:每天我们会有些支出,也有收入,那我们怎么记录每天的收支呢?

1.调查结果制作成演示文稿,通过大屏幕展示给大家,交流各自的调查情况和感受。

2.将所有的家庭收入方式分类,看看这些收入方式有什么不同。讨论:人们的主要收入方式或自己家的主要收入方式有哪些?

(父母的工资、打工的收入、做生意的收入、存款的利息、股票??)师小结:由于社会需要和分工的不同,家庭情况的不同,我们每个家庭的收入方式也各不相同,我们的家庭成员每天都在辛苦地忙碌着。

3.师:社会进步,货币就要流通,那么我们每个家庭又是怎样支配这些收入的呢?(各小组将支出进行分类,师统计,绘制“支出分类统计表”)

4.师小结:如果我们把家庭的收入和支出合理分配,可以有计划地安排家庭的生活,你觉得这样好吗?(建议学生建立“家庭小账本”,将家庭收入合理分配)

三、总结评价

1.对调查的结果给予补充; 2.评选出优秀小组和最佳调查员。

荐荐小初学二

数数

学学

教教

案案案

[1000(800 [1000

字字

])荐生活中的数学教字] 荐人教版初一上数学教案(全册)[1500字] 荐工程数学教案(500字)

第四篇:扫盲工作总结

近几年,南宁市对扫盲工作一直长抓不懈,结合“两基”攻坚和农民培训工作,认真开展扫盲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南宁市文盲现状

南宁市早就在1999年完成了扫除青壮年文盲的工作,当时全市除了1919名失能人员以外,所有青壮年文盲都已经脱盲。原南宁地区的横县、宾阳、马山、隆安、上林五个县划归南宁市以后,尚有少量剩余文盲,加上人口迁移、少数青壮年文盲复盲等因素,2007年我市结合“两基”迎国检的契机,对全市的文盲情况进行了调查摸底。根据调查到的情况,全市共有文盲24063人,占人口总数的0.353%,其中15—50岁的青壮年文盲2492人,占15—50岁人口的0.062%。

二、南宁市开展扫盲工作的做法

1.努力巩固普及初等义务教育成果,杜绝新文盲产生。我市各级党政高度重视,切实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几年来,我市各级党政领导以及教育行政部门以“抓住机遇、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瞄准目标、真抓实干”为指导思想,深入学习中央有关的法律、法规,充分认识和确立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在全市掀起对《教育法》、《义务教育法》等有关教育政策、法规再学习、再宣传的热潮,使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增强了发展教育的紧迫感和使命感,增强了“依法治教”的自觉性。各级党委、政府把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目标和任务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把“两基”作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从根本上摆正了教育的位臵,切实加强了对“两基”工作的领导。同时,坚持“积极进取、实事求是、分类指导、分步实施”的教育方针,采取积极有效措施推进了全市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扫盲教育各项指标达到国家的标准要求。

2.依法治教,“堵”、“扫”结合,堵住新文盲产生的源头。《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的颁布实施,为我国的教育事业提供了法律保证。近几年来,在每学期开学前,我市根据自治区教育厅的统一部署,认真开展“控辍保学”工作。把任务落实到人,实行领导包片,教师包村,切实完成任务。同时,要求各级学校加强管理,提高质量,让学生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防止学生中途辍学。积极落实“两免一补”政策,解决因家庭贫困而失学的现象,有效地防止新文盲的产生。

3.扫盲工作实行目标责任制,层层落实。我局要求各县区要与乡镇签订扫盲成人教育目标责任状,责任状把扫盲和成人教育的各项任务分解落实到乡(镇),各乡(镇)再以责任状的形式将任务分解到各村民委。各县区都建立县(区)、乡、村三级责任制,并把扫盲与发展经济有机结合起来,对积极完成扫盲任务的农户和扫盲对象,优先享受贷款和开发资金,同时,把扫盲与扶贫工作挂钩起来,每年的扶贫经费与项目经费的发放,优先扶持完成扫盲任务的农户。以提高文盲人员脱盲的积极性。

4.加大经费投入,确保扫盲工作顺利开展。为了推动我市扫盲工作的开展,从2006年起,我局积极向市财政申请扫盲经费。从2006年到2008年市本级财政共投入资金26万元,用于支持各县区开展扫盲工作。我局还与广西科技出版社联系,委托广西科技出版社组织专家编写农民文化课本,并发放到每一位文盲手中,同时为每一位文盲购买了作业本、笔记本、水性笔等学习用品。我局还定购了一批文化学习与农村生产实用技术光盘,免费发放到各县乡镇中心校和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为基层扫盲机构开展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5.与时俱进,开展扫盲教育改革。根据近年来扫盲工作的新形势,我局要求各县区把扫文盲与扫科盲、脱盲与脱贫紧密结合起来,有计划、分批组织扫盲对象和脱盲学员参加各种扫盲班和实用技术培训班学习,使他们不仅学到了文化科学知识,而且学到了致富本领,从而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加快了脱贫致富的步伐。通过扫盲教育改革,使扫盲工作与脱盲人员的生产活动进行有机地结合,既提高了脱盲人员参与扫盲的积极性,又提高了扫盲工作的效果。

三、南宁市开展扫盲工作的成效

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共同努力下,近几年,我市的扫盲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一是我市“两基”工作顺利推进,遏止了新文盲的产生。2005年,我市的隆安、马山两个县顺利通过了“两基”验收评估,2007年,全市顺利通过了国家对我市“两基”工作的检查,我市的基础教育工作上了一个新的台阶。2008年,我市小学辍学人数为8人,辍学率为0.0015%,初中辍学人数为2178人,辍学率为0.75%,大大低于国家规定的标准。

二是扫盲工作组织机构健全,工作正常开展。目前全市12个县区教育局都已经组建了扫盲工作机构,落实分管局领导,扫盲专干和扫盲教研员,使扫盲工作得到正常开展。我市现有的15—50岁的青壮年文盲为2492人,占15—50岁人口的0.062%,远远低于国家的控制标准。我市扫盲工作开展得比较好的马山县,15—50岁的青壮年文盲率从1998年的1.4%下降到目前的0.05%。

三是有力地推进了农村经济发展,为新农村建设做出了贡献。扫盲工作把文化知识与实用技术有效地结合起来,脱盲学员通过扫盲教育,不但掌握了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而且还掌握了一至两门科学技术,并运用于生产实践,不少人成为振兴我县经济的排头兵,有的成为远近闻名的科技致富能手。如马山县周鹿镇爱旗村龙那屯29名学员,脱盲后参加科技培训班学习,掌握了地膜种植玉米技术,种玉米夺得高产,平均每亩增产60公斤;该县古零镇石丰村角马屯20户农民,他们学习氨化养羊,全屯养羊500只,梁庆梅一个普通农妇养羊90多只,年收入2万元。这些都是扫盲工作取得效果的一个例证。

今后,我局还将在自治区教育厅的指导下,不断努力工作,认真把扫盲工作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为提高全民素质,做出新的贡献。

第五篇:扫盲教案

扫盲教案 教学内容:

认识“画、竹”等7个生字,会写“叶、牙、几、用”4个生字。

教学目标:

1、认识“画、竹”等7个生字,会写“叶、牙、几、用”4个生字。

2、认识“口”、“竹”两个偏旁。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师生一起背《画》。

二、认识“画”、“竹”等7个生字。

1、先看一看自己认识哪一个生字,想一想是在哪儿认识的。

2、交流自己认识的生字及记忆的方法。

3、其余不认识的生字共同学习。

(1)师生共同分析“雪、笔”的字形。

雪:上边是新部首“雨”(雨字头),下边是“日”没有一竖。

笔:上边是新部首竹字头,下边是毛字。

(2)学生独立分析其它生字字形,老师要表扬识记字形方法好的同学。画:上面一横,中间一个“田“字,下面竖折、竖。

4、组词。

5、读生字词卡片:画家、竹叶、月牙、用、笔、几。

三、识记生字字形,学习写字。

叶:左边口字旁,右边是十字。

牙:书写笔画:横、竖折、竖钩、撇。

用:书写笔画:竖、横折钩、横、横、竖。

几:书写笔画:撇、横折弯钩。

(1)教师范写,学生注意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在田字格中写生字,一字写两遍。

(3)讲评写得好的同学。

四、综合练习。

写出带有下面部首的一两个字,填在括号里。

口——()()——()

教学内容:静夜思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目、耳、头、米”4个字。认识新偏旁点横头、反文旁。

2、朗读古诗,背诵古诗。在诵读过程中体会古诗意思,感受诗人思念故乡的心情。

教学重点:

1、认读生字,写生字。

2、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在诵读古诗过程中体会古诗意思,感受诗人思念故乡的心情。

教学过程:

一、观图导入。

出示图画,说说自己看到的。

二、揭题、释题。

1、“思”:思念,想念。

2、谁在什么地方,思念什么?

3、课前准备情况(有关作者李白)交流。

三、初读古诗。

1、借助拼音自由读,要求把每个字音都读准。

2、把诗中的生字单独拿出读两遍,认一认。

3、检查读的情况。(主要是字音)

4、读后交流:你知道了什么,想知道什么。

三、细读古诗。

1、朗读古诗。你喜欢怎样读?(让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去读,多肯定,多鼓励)

2、配乐朗诵。

3、当堂背诵。

四、认记生字。

1、说说你认记生字的方法。

2、生字卡片认读。

3、“摘苹果”游戏:把认到的生字摘下,组成词大声说出来。

五、练习写字。

1、教师范写,学生注意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在田字格中写生字,一字写两遍。

3、讲评写得好的同学。

六、指导背诵。

教学内容:比一比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牛、羊、小、少”4 个字。认识笔画竖钩和偏旁——提土旁。

2、知道“多——小,大——小”两对意思相反的词语,了解量词“群、颗、堆”的意思,学习正确使用量词。

教学重难点:

创设情景让学生知道量词要恰当搭配,并理解量词“群、颗、堆”的意思及其它一些量词的用法。

教学过程:

一、看图画导入:

1、出示挂图。

2、让学生上来指认图片中的事物,并出示词语。

3、要求学生认读词语准字音。

4、要求把以上词语分成二类,集中学习并归纳出“杏,桃,苹”的偏旁相关特点。

二、尝试朗读,学习生字

1、自由朗读韵文,读通课文。

2、自找伙伴交流自学认识的生字。

3、反馈,利用学生人数来理解多少,及少和小的区别。利用实物来理解颗、堆及大小、多少两对反义词。

4、再次朗读课文,在语境中进一步理解词意。

三、感情朗读,体会韵味。

1、范读课文后,要求学生像老师那样读出味道来。

2、个别朗读,师生共同点评。

3、配上动作表演朗读。

4、利用插图背诵韵文。

四、情景顿悟,运用量词。

1、模拟情景:学生背给奶奶听,奶奶听后说自己也会,但故意乱用量词,从而让学生在讨论中明白,量词有一定的搭配组合,不能乱用。“奶奶”可作如下背:

一个大,一个小,一只黄牛,一头猫。

一边多,一边少,一堆鸭子,一个鸟。

一个大,一个小,一颗苹果一只枣。

一边多,一边少

一群杏子一粒桃。

2、看看农家小院还有哪些东西,用上量词说一说。

五、巩固生字,指导写字

1、利用“摘图”游戏来复习生字。

2、指导书写:牛、羊、小、少。“小”和“少”让学生比较发现异同再书写。

3、学生写字。

教学内容:认识反义词

教学目标:

通过认读反义词,引导学生发现识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以前通过各种不同的识字方法认识了不少汉字,今天我们又将要学习新的方法,马上进入“我的发现”小栏目,你可别忘了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噢!

二、讲授新课

1、认读反义词

a、学生自己认读汉字,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读准字音。

b、指明试读、同桌读、齐读。

c、说一说,你发现了这一组组的字都有什么特点?(反义词)

2、我会认

a、出示生字卡片。

矮 暗 瘦 丑 闲 旧

b、指名读、小组读、齐读。

c、激趣识字。开展反义词认读比赛。

d、拓展运用。

(1)分别用这些字进行组词练习。

(2)说一说,你还知道哪些反义词。

课题:作物施肥技术

教学目标:探究:

1、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作物施肥技术。

2、在探究作物施肥技术过程中,能独立思考发表意见,个人或小组能提出探究活动的大致方案。

知识:

1、在教师的指导下,小组合作完成研究作物施肥技术。

2、会记录探究活动中观察到的现象,根据事实资料研讨问题,得出结论。

情感:通过讨论,学会施肥技术,并能在实际生活中应用,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 学会作物施肥技术。

教学难点:在实验中能自己提出问题,并能进行实验研究。教具准备:肥料以及一些设备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 课 时:2课时 教学内容:实验探究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

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大田作物怎样施肥吗?学生自由交流。问:这一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

二、探究问题:主要大田作物追肥?

三、汇报 1.(!)(1)小麦 小麦追肥应在3叶期,每667平方米追施13~18千克硝酸铵酸铵或9~12千克尿素。小麦后期根系从土壤中吸收肥力的能力减弱,所以应在抽穗开花期根外追肥一次,每667平方米可用磷酸二氢钾150克,三十烷醇原液1.5毫克对水20千克配置成混合溶液喷雾;也可每667平方米用磷酸二氢钾200克,加尿素1千克,对水30千克喷雾。

(2)玉米 玉米拔节后至大喇叭口期,是吸收营养的高峰期,在拔节前后追施第一次肥,每667平方米追施硝酸铵10千克或尿素8千克,在抽雄前7•10天,追施第二次肥,每667平方米追施硝酸铵15千克或尿素12千克。如果底肥和种肥较充足,土壤又肥沃,可集中一次追肥,结合第二次中耕深施肥。(3)水稻 水稻对氮肥的吸收从返青后开始逐渐增加,分蘖盛期达到吸肥最高峰。为了促进水稻早发棵。早分蘖,应早施和重施分蘖非。可在插秧后7~10天,每667平方米追施碳酸铵1.5千克,抽穗时在追尿素7千克。

(4)大豆 大豆时需氮肥较多的作物,初花期追施一次氮肥,可降低落花落果率,延长植株寿命,增加粒重,提高产量,一般每667平凡米追施硝酸铵10~15前科尿素8~12千克;结jia3期可根外追肥一次,增产效果更为明显。

(5)谷子 孕穗至抽穗期结合灌溉或降雨每667平方米追施尿素5千克,抽穗和灌浆期每667平方米喷施磷酸二氢钾150克250克。(6)高粱 为了满足高粱的养分需要,应在拔节时追施第一次肥,每667平方米可追施硝酸铵10~15千克或尿素8~12千克;在孕穗挑旗期追施第二次肥,每667平方米追施硝酸铵8千克或尿素5千克。(7)花生 花生在出苗后15天左右,花芽开始大量分化,根瘤开始形成。植株出现两队侧枝时,应及时追施第一次氮肥,每667平方米追施硝酸铵10千克或尿素8千克。(8)马铃薯 一般可在马铃薯开花期以前进行追肥,早熟品种则在苗期足、追肥为宜,中晚熟品种以现蕾前追肥较好,每667平方米追施硝酸铵13~15千克或尿素10千克。

(9)棉花 棉花前期苗弱,以促为主,中后期以控为主。追肥要重施花铃肥,一般在初花期效果最佳。启发学生思考:除了这些,你还能通过别的途径找到作物施肥的方法吗?

教学内容:实验总结

一、研讨问题,通过以上的研究,你知道了选哪些施肥方法?

二、小组合作研究,各抒己见。

三、汇报情况

1、选地选茬 以中等肥地的地块为好

2、整地施肥 每公顷施农家肥15---20吨,磷酸二铵或复合肥100—150千克,生物钾肥7—8千克。

3、适时选种 东北地区5月中旬播种施肥,其他地区因地制宜适时施肥。

四、扩展与延伸 能亲自施肥,以后谈谈体会。

下载扫盲数学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扫盲数学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扫盲自查报告

    乡镇扫盲工作自查汇报 推荐阅读:必需舆论先行,要做成一件大事。营造氛围,形成共识。镇扫盲宣传工作力度大,形式多样,效果明显。形成了强大的宣传攻势。扫盲宣传工作做到①工作安......

    扫盲教案

    1、爱护大自然 教学目标: 1、学习句子,认识生字 2、看图学识字,指导学员将字义与字形联系起来 3、指导写字要注意田字格的使用,利用田字格读帖和习字 4、翻阅《汉字笔画表》边写......

    扫盲教学计划专题

    扫盲教学计划 一、基本情况 扫盲是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为了把这项工作做好,今年本教学点有一名学员需进行扫盲学习。 二、教学内容 (一)语文与应用(二)实用数学(三)家庭生活与......

    扫盲教案

    生活中的读与写识字(一)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目、耳、头、米”4个字。认识新偏旁点横头、反文旁。 2.朗读古诗,背诵古诗。在诵读过程中体会古诗意思,感受诗人思念故乡的......

    扫盲工作制度

    红沙梁乡扫盲工作制度 1. 在组织制度上建立一个组织即扫盲工作领导机构组织, 并张贴上墙.有专门负责人, 分工明确。 2. 制定扫盲和脱盲后的继续教育的工作目标。 3. 学校......

    2012扫盲教案

    13 比一比 教学目标: 1.了解大小、长短等的对比。 2.掌握课文的基础知识。 重点难点:懂得不管什么东西都有大小、轻重、长短之分。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 1、在生活当中有许多......

    扫盲工作总结

    星火乡2009扫盲教育工作总结 今年我乡在扫盲工作中首先核清底数,健全档案。以行政村为单位,核清文盲底数。对新生文盲、复盲、迁移性文盲等加强了监测,完善了扫盲工作档案。建......

    2009扫盲总结

    扫盲及脱盲后培训工作总结 我校一年来的扫盲工作认真贯彻省、市有关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一堵二扫三提高”和有盲必扫的原则,始终把巩固扫除青壮年文盲作为2011年教育工作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