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中语文《劝学节选》教案(粤教版必修4)
劝学
教学目标:
1、了解荀况及其主张。
2、了解本文的条理性及运用大量比喻把抽象的道理说得具体、明白、生动的写法。
3、了解荀况对于学习的意义、作用、态度等的论述,认识学习的重要性和学习必要,须专心致志、坚不懈的道理。
4、理解几个文言虚词和通假字的用法。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第一、三两自然段的教学。
2、难点:以生动、通俗的比喻为论据。
教学时数:
一课时
一、导入:
1、新课导入:同学们,也许我们有的同学不能真正理解学习的重要性;也许我们有的同学整天或冥思苦 想,或埋头看书,但效果不佳,因而苦愁没有一个好的学习方法。今天我们学习荀子的《劝学》,它将告 诉我们学习的意义和作用,告诉我们学习的方法和应有的态度。希望大家能有所借鉴。
2、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曾游学于齐,当过楚国兰陵令。后 来失官居家著书,死后葬于山东兰陵。
荀子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先秦儒家最后的代表,朴素唯物主义思想集大成者。韩非和李 斯都是他的学生。他反对迷信天命鬼神,肯定自然规律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并提出“制天命而用之 ”的人定胜天的思想。他强调教育和礼法的作用,主张治理天下既要靠“法制”,又要重视教化兼用“礼 ”治,强调“行”对于“知”的必要性和后天学习的重要性,认为后天环境和教育可以改变人的本性。
荀子的著作有《荀子》二十卷。该书由《论语》、《孟子》的语录体,发展为有标题的论文,标志着古代说理文的进一步成熟。他的散文说理透彻、语言质朴、多排比句,又善用比喻。《劝学》是《荀子》 的第一篇。本文是原文前几段的节录。
二、课文赏析
1、师范读课文。
2、生自由朗读,扫清字音障碍。
3、生齐读课文,师点拨指导。
4、生借助注释工具书梳理课文。
5、师引导学生理解课文。
第1段,提出中心论点。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已,停止,学习不可以停止,不可以放松,不可以半途而废。)
开门见山,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揭示了题旨。
第2段,阐明学习的重要意义。分三层连用比喻,证明学习的重要意义。
(1)青,取之于(从)蓝,而(却)青于(比)蓝;冰,水为(凝成)之,而(却)寒(冷)于(比水。(也说明学习可以使人提高自己、改变自己。)
(2)木直中(合乎)绳(墨线),輮(烤弯)以(把……)为(作成)轮,其曲(曲度)中(合乎)规。虽有(又)槁暴(晒干),不复(再能)挺(直)者(的原因),輮(火烤)使之(它)然(这样)也。(说明学习可以改变人的习性,使之向好的方面发展变化。)
(3)故(所以)木受绳(经墨线量过)则直,金就砺(放磨石,上磨过)则利,君子博学而日(每日)参省(检查省察)乎(于)己,则知(智)明而行(行为)无过矣。(说明学习可以使人增长智慧,提高品德修养。)正因为学习有这样的重要意义,所以“学不可以已”。第3段:阐明学习的重要作用。这一段运用比喻,从三个侧面证明只要善于学习,善于假物,就能使人成 为有才德的君子,然后得出结论:“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1)吾尝(曾经)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片刻)之所学也;吾尝肢(踮起脚跟)而望矣,不如登高之 博见(看得广)也。(学、思对比,强调了学习的作用;跛望与登高对比,登高的收获大。两例证明利用学习、利用外物的作用。)
(2)登高而招(招手),臂非加长也,而见者(看的人)远(远也看得见);顺风而呼(呼喊),声非 加疾(快)也,而闻者(听的人)彰(听得更清楚)。(两例证明利用自然条件的作用。)
(3)假(借助)舆马者(的人),非利足(快脚)也,而致(达到)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善游)也,而绝(横渡)江河。(两例证明利用工具的作用。)
(4)君子生(性)非异也,善假(利用)于(对)物(外物)也。
连用比喻,得出结论:那些有才德的君子,生来本性与普通人没有什么两样(生非异也),只是由于他善 于利用学得的知识和本领,善于利用处界条件弥补自身的不足,不断提高自己,所以才成为君子的。
正因为学习有这样重要的作用,所以“学不可以已”,不可放松。
第4段,阐明学习应持的方法和态度。这一段也分三层,论述学习必须不断积累、坚持不懈、专心致志。(1)积土成山,风雨兴焉(于此);积水成渊(深潭),蛟龙生焉;积善成德(形成良好的品德),而 神明自得(自然获得),圣心(圣人思想)备(也就具备)焉。(积土积水两喻,从正面强调学习要靠积 累,并引出结论:圣人是靠“积善成德’’培养了“圣心”。)
故(所以)不积跬(半步)步,无以(没有用来……的办法)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跬步、小流两喻,又从反面强调了积累。正反对比,阐明学习必须不断积累。)
(2)骐骥(骏马)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劣马)十驾(拉车走十天),功在不舍。锲(刻)而舍(放 弃)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雕刻)。(骐骥与驽马对比,朽木与金石对比,从反正两面论证学习取决于后天努力,要靠坚持不懈。)
(3)蚓(蚯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泥)土,下饮黄泉(地下泉水),用心一(专一)也。蟹六跪(腿)而二螯(蟹钳),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居住存身)者,用心躁(浮躁不专)也。(蚓蟹 对比,从正反两面论证学习要专心致志。)
全段由强调“积”,到论证“不舍”,最后归结到“用心一”。层层递进,表明学习的方法和应有的态度。进一步证明“学不可以已”,不可松散,不可半途而废。
6、老师引导学生归纳知识点。
青,取之于篮,而青于蓝。(于,介词。前者引进动作的处所,作“从”讲;后者引进比较对象,作“比 ”讲。)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于,介词,引进动作对象,作“对”、“向”讲。)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者,代词。组成名词的“者字结构”,作“的人”讲。)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者,助词,表停顿,并提示下文要说的原因。)
知明而行无过矣。(而,连词,表并列,可不译。)
吾尝终日而思矣。(而,连词,表修饰,可译作“地”。)
假舆马者,非利是也,而致千里。(而,连词,表转折,相当于“却”、“可是”。)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而,连词,表顺承,相当于“就”、“于是”。)
虽有(又)槁暴(曝),不复挺者(通假字)
君子生(性)非异也(通假字)
则知(智)明而行无过矣(通假字)
7、学生讨论,老师引导归纳文章写作特色。
①大量运用比喻阐明事理,是本第一大特点。比喻能使抽象道理明白具体,深入浅出,使人易于了解和接 受,提高表达效果。第二段用了五个比喻,说明学习的重要意义;第三段用了五个比喻,说明学习的作用 ;第四段用了十个比喻,说明学习的方法和态度。这些比喻有的用同类事物相衬托,如:“登高而招”与 “顺风而呼”,“假舆马”与“假舟楫”,“积土成山”与“积水成渊”;有的用相反情况相对比,如“骐骥一跃”与“驽马—卜驾”,“朽木不折”与“金石可镂”等。比喻说理明白透彻,深入具体,使人信 服。
②论证方法灵活,是本文另一特点。全文先提出中心论点,然后分段论证。每段说明一个问题。第二、三段是先行论证,最后归结论点;第四段则把论点贯穿于论证之中。论证中有时先正后反,有时先反后 正。灵活而有变化,使论辩生动有力。
③语言特点:多用对偶,夹用排比,也是一个特点。排比句使文章气势充沛,说理流畅。本文中排比句与 大量对偶句穿插使用,使文章既整齐对仗、节奏和谐,又参差错落、变化流畅,反映了苟文议论透辟、笔 势雄健的特点 * 磨刀不误砍柴功,点击此处下载工具软件,可以提高下载速度!!
第二篇:高中语文《劝学》教案 粤教版必修4
《劝学》教案
教学目的
1、借鉴荀子有关学习的意义和学习态度的论述。
2、掌握、积累“劝、学、青、中、疾、致、假、绝、兴、功、强、用”12个文言常用实词;学习“于、者、而”3个文言常用虚词;熟记“有(又)、暴(曝)、生(性)、輮(煣)、知(智)、乎(于)”等古今字和通假字。
3、理解从三个角度论述中心论点的方法。
4、学习以喻代议、寓议于喻的设喻方法。教学重点:
1、学习以喻代议、寓议于喻的设喻方法。
2、掌握重要的文言虚词和实词。教学难点:对荀子的学习观的理解。第一教时
教学要点
1、提示本单元教学目标和本文教学目的;
2、介绍作者、解题;
3、正字正音;
4、理解本文的重点文言虚实词的意义和用法;
5、试译难句。教学过程
一、提示本单元教学目标和本文教学目的。
二、预习检查。
三、导入新课。
从初一学过的课文《为学》导入,指出它与本文都用设喻方法,讲有关学习的道理。
四、作者介绍(结合注释①)。
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曾游学于齐,当过楚国兰陵令。后来失官居家著书,死后葬于兰陵。荀子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先秦儒家最后的代表,朴素唯物主义思想集大成者。
五、解题。
《劝学》的“劝”起着统领全篇的作用。作者在这篇以《劝学》为题目的文章中,勉励人们要不停止地坚持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展才能,培养高尚的品德。
六、指导学生处理课文字词句中的疑难问题。1.对照注释,借助字典,正字正音
輮róu通煣 有yòu通又 知zhì是“智”的古字 暴pù已是“曝”的古字 生xìng通性 2.给本课12个重点文言常用实词圈画加注,理解它们的意义和用法。3.结合“思考和练习”二,理解文言常用虚词“于”、“者”、“而”的用法: 4.学生试译难句,教师点拨指正。
5.指名学生朗读课文,其他学生听读,指出字音、语气读错的地方。
七、布置作业。
1.认真阅读注释,正确理解课文中的通假字、重点文言常用虚实词和难懂的句子。2.书面作业:“思考和练习”二、三、四。3.熟读课文,初步自析课文,思考题:(1)课文的三段各是从什么角度论述的?
用心
爱心
专心
(2)课文的每组比喻包含什么意思?它们之间在意义上有什么内在联系? 第二教时 教学要点
1、每组比喻的意义和内在联系;
2、论述中心的三个角度;
3、设喻的特点。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
二、研读课文。围绕三个问题讨论:
第一题:作者是从哪几个角度论述中心论点的?
第二:题:本文的每组比喻包含什么意思?各组比喻之间在意义上育什么内在联系? 第三题:本文设喻有什么特点?
由学生分段试译,试讲,教师重点点拨。
1.结合课文段落层次分析,讨论第一、二题: 本文第一句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接着围绕这个中心论点分三段从三个不同角度进行论述:
第一段作者用了五个比喻。“青出于蓝”、“冰寒于水”,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可以提高。“直木为轮”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还可以改变原来的状态。“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说明:肯下功夫。必见成效。
——推论出人必须通过学习和参省才能达到“知明而行无过”的境地。本段是从总论学习的重要性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的。第二段作者用了五个比喻。“跂而望”、“不如登高之博见”:只有摆正“学”和“思”的关系才能使学习产生显著效果。“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四个比喻,阐明了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利用和借助外界条件所起的重要作用,从而说明人借助学习,就能弥补自己不足,取得更显著的成效。
——君子所以能超越常人,并非先天素质与一般人有差异,而完全靠后天善于学习。本段是从学习的重要作用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
第三段作者用了十个比喻。从“积土”、“积水”推论到“人的积德”,正面论述积累的作用,说明学习上的成就是不断积累起来的。“不积跌步”、“不积小流”从反面说明如果不积累就不能达到远大目标。这是本段第一个层次,说明学习要积累。
面就分两层说明如何做到积累。“骐骥”、“驽马”对比,说明主观条件的好坏,不是学习的决定因素,坚持不懈才是学好的关键;“锲而不舍”,“锲而舍之”对照,说明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会有所成就。说明做到积累就要坚持不懈。
蚓和蟹两个比喻正反对照,说明做到积累还要专一。
——本段是从学习的方法和态度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的。2.讨论第三题:
(1)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情或现象作为喻体。
(2)设喻方式多样:①正面设喻、②正反设喻、③反复设喻,(3)设喻与说理结合紧密,形式十分灵活:
用心
爱心
专心
三、布置作业。
1.书面作业:“思考和练习”一;补充练习。2背诵全文。
3、用一个寓言故事;用五个以日常生活的事例作喻体的比喻
用心
爱心 专心 3
第三篇: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教案全集
必修4
第一单元 关注社会
1、时评两篇
学习目标、了解时评的写作特点和艺术特色;、提炼文章的中心论点,理清文章行文结构、思路,评价作者关注的社会现象,领会并学习时评精练的语言;、掌握文章论证方法的运用;、对作者的观点能作出自己的评价,对社会上的一些反常现象能给予理性的分析,能正确处理生活中情与理的矛盾。
课文解读
《车队与红灯》的作者善于 “ 小事 ”,展开评论,挖掘出 “ 小事 ” 中蕴含的重大意义。
《月饼消费要讲文明》取材于百姓的曰常生活,揭示月饼消费中的种种不文明现象,分析了其中的原因,有力地论证了 “ 月饼消费要讲文明 ” 的观点。
学习设想
一、课前预习:、速读时评两篇,找出每篇文章所反映的社会问题和作者观点。、梳理并列出文章的行文思路。、试分析文章是如何分析、论证观点的,简单评价两篇文章的行文思路。、总结这两篇议论文在论据的搜集和使用各有哪些特点。
二、整体感知、阅读文本,请找出每篇文章所反映的社会问题和作者观点。、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月饼消费要讲文明》的中心论点。
三、研读文本、作者写《车队与红灯》时关注了什么社会现象?作者是如何分析此现象的?、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论述的;评价课文的逻辑思路。
四、归纳总结、这两篇议论文在论据的搜集和使用各有哪些特点?、这两篇议论文在写法上有何特点?
这两篇议论文在写法上都采用乐 “ 以小见大 ” 的手法,喜中带忧,旨意深刻。
五、拓展延伸
让学生课外参阅有关的报刊杂志或关注电视热点节目,关注社会新闻时事,捕捉生活素材,深厚社会积累,丰富个人人文素养。
2、论 “ 雅而不高 ”
学习设想
一、整体感知
阅读文本,思考本篇文章所反映的社会问题和作者观点。
二、研读文本、作者如何使文章绘形显理呢 ? 2、文章论证方面有何特色?
三、拓展阅读
就本文展开联想,重新观察、搜集尽量多的类似现象,分析思考,形成自己的独立见解。例如:、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原文作者提出的解决办法是否可行,为什么?、对于这种现象,你有什么其他的解决办法与建议?、其他方面的观点与见解。
第二单元 议论文
4、立党为公 执政为民
一、学习目标、培养学生关注现实、分析现实的能力。、学习本文严谨的论证结构,品味本文形象而严谨的论证语言。、联系学生的切身感受,增进学生对中国=的感情。
二、学习步骤
(一)导入
(二)学习环节、写作背景(略)、重点字词(略)、整体感知课文
从议论文结构看,一般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阅读课文,分组讨论如下问题:、阅读课文,思考并讨论课后练习一、二。
明确(略)、梳理文章脉络。
三、总结。
5、拿来主义
教学设想:
1、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和鲁迅先生关于批判继承文化遗产的观点。了解杂文的文体特征。
领会文中运用形象化的比喻和幽默讽刺的语言来论证论点的写作特色;体会鲁迅先生杂文的尖锐、幽默及诙谐的语言风格;学习其形象化的说理方法。
2、过程与方法:
诵读法、问题点拨法及读练结合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4、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1、由课外阅读引入课文,激发学习兴趣并解题。
2、熟读课文。
3、解决字词音、形、义上的问题。
4、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
第二课时:
1、从研习因果论证方法入手,分析为什么要实行“拿来主义”。
2、从研习比喻论证方法入手,分析如何实行“拿来主义”。
3、阅读与口练:
⑴ 阅读有关的“软力量”战争的资料
⑵ 结合自己的感悟,运用比喻论证的方法,谈谈在新形势下自己对“拿来主义”的看法。
4、作业:将自己所思考的“新时期的“ ‘拿来主义 ’ ”形成文字,写一篇短文。
5、课后记。
6、善良
一、学习目标、了解王蒙及其善良哲学,引发学生有意识地对善良进行思考。、学习本文严密的论证结构,理清本文写作思路,把握主要内容。、学习课文中多种修辞方法的运用,欣赏课文中的精彩语句。
二、学习重点:学习本文严密的论证结构,培养对语言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
三、学习步骤:
(一)作者简介(略)
(二)写作背景和意义
(三)文本分析、梳理文章脉络:
导入善良话题
批驳对善良的错误理解
善良的力量与凶恶对比
善良的本质
呼唤善良、重点分析
(1)分析第三、四段写作技巧。
(2)分析作者在第三、四段连用五个问句的用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3)找出课文中的排比句并分析其作用。
(4)找出课文中 “ 善良 ” 与 “ 凶恶 ” 的对比并谈一谈对比在论证中的作用。
四、课后拓展:让学生谈谈有没有因为善良而被欺骗的时候,请大家说说对善良的看法。
五、作业:推荐阅读:王蒙《我的处世哲学》
第三单元 小说
【教学目标】、细致揣摩作品,领悟文章深邃的内涵,体会文章思想的深刻性。、学会鉴赏小说情节的安排、人物的塑造和环境描写。、掌握小说的特征,学习写作书评。、尝试研究性阅读的方法,培养研究性阅读能力。
【教学设想】
本单元的教学,强调整体感知、领悟课文通过人物形象表现出来的深刻内涵,强调多种表现手段与文章主旨的内在联系。
主要采用问题探究式学习方式,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就教材的重点和疑难问题进行集体讨论以求明确重点,解决疑难。
【课时安排】
《宝玉挨打》3课时、《阿Q正传》3课时、《变形记》2课时、《失街亭》2课时、《棋王》1课时、表达交流活动 1 课时、《采尽百花细酿蜜》 1 课时(对《三国演义》和《呐喊》进行研究性阅读指导),书评 1 课时、《红楼梦》导读 1 节(如果课时不够,就先保证基本篇目的教学)
【单元导读】
“ 基本阅读 ” 三课。
“ 扩展阅读 ” 两课。
“ 推荐阅读 ” 是曹雪芹的《红楼梦》。
下面是本单元课文的主要内容概述。
《宝玉挨打》主要表现新旧两代人之间的矛盾冲突,突出表现了贾政与宝玉父子两代的思想冲突,明确展示了男主人公的叛逆性格。本文通过对宝玉挨打这一事件的描写,揭示了宝玉挨打的根本原因及社会背景,同时也展示了相关人员对宝玉挨打所持的态度。逐层递进的情节设计和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都写得非常出色。
《阿 Q 正传》是传统课文,阿 Q 的精神胜利法是要掌握的重点。精神胜利法是一种思想行为的方式,即通过假想、忘却或荒谬的逻辑将现实生活中的失败和屈辱变为事实上并不存在的胜利和光荣,以满足精神上的需要,实质上是自欺欺人。阿 Q 在现实生活中是永远的失败者,但他永远得意,就因为他用了这种行为方式的缘故。
《变形记(节选)》的作者卡夫卡运用了表现主义手法写了格里高尔变成甲虫后的情感流动过程,展现了格里高尔悲哀的 内心世界。
四第四单元 文言文
14、孔孟两章
季氏将伐颛臾
【学习目标】、初步了解孔子的政治主张。、能够归纳出 “ 疾、止、见、过 ” 四个词语的义项,了解两个句式: “ 无乃 „„ 与 ”“ 何以 „„ 为 ”。、熟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学习重、难点】
1、文言词语的理解归纳及文言句式特点的掌握;、对孔子基本政治主张的理解。
【课时安排】 1 课时
【 学习过程】
一、导入 1、孔子介绍 2、背景介绍 3、解题
二、学生翻译课文,重点解决以下问题:
(1)把握状语后置、宾语前置、省略句、判断句等特殊句式。(见辅助课件)
(2)翻译下列句子:
① 无乃尔是过与?
② 何以伐为?
③ 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④ 君子疾夫舍曰 “ 欲之 ” 而必为之辞。
⑤ 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三、讲解课文
四、评价孔子的政治主张
五、结语
本文是一篇语录体的议论文。通过孔子与冉有和季路的对话,体现了孔子丰富的政治经验和深刻的政治眼光。
孔子虽然历来主张温、良、恭、俭、让,但是面对原则问题时,他却又有 “ 当仁不让 ” 的精神,充分表现了他的人格。
六、布置作业:背诵
寡人之于国也
【 学习目标】、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理解和掌握有关实词的意义 , 归纳多义词义项 , 了解某些句式。
【 学习重点难点】、孟子和孔子思想的传承、辨析多义词:数、兵、直,掌握文言句式、孟子语言的雄辩风格
【课时安排】 2 课时
【 学习步骤】
第一课时
一、预习课文、借助字典,通读,通译课文。、标出课文结构层次,归纳文意。
二、导入新课:由成语 “ 五十步笑百步 ” 这句话的出处导入
三、介绍作者、作品。
四、文章梳理问答。、本文中心内容是什么? 2、试概括本文的结构 3、解决问题:行仁政,则斯天下之民至焉。
第二课时
一、讨论题:、为什么说孟子善用比喻说理,他如何做到论辨的气势磅礴?孟子善用比喻说理的 “ 善用 ” 重要表现在用对方熟悉的事例设喻,启发对方,使对方容易接受。作品读起来气势磅礴的原因,是多用了排偶句式。、对孟子 “ 仁政 ' 内容应如何理解?集中在文章的第 3 部分,即第 3—5 自然段。这里阐述了孟子实行 “ 王道 ” 的七种措施,是孟子 “ 仁政 ” 的具体内容。
二、以训练式,完成分类归纳古汉语现象。、通假字、古今异义词、一词多义:
于、王、以、食、之、词类活用
填然鼓之
树之以桑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谨庠序之教
然而不王者、古汉语句式:非我也,岁也。/ 未之有也 / 可以无饥矣
三、、布置作业、背诵全文
2、《孟子》
15、劝学
【 学习目标】、掌握《劝学》中 “ 学 ” 的含义;、在掌握基本字词知识和熟悉文意的基础上,对荀子关于学习方面的先进思想进一步深刻体悟,掌握通过重点句子纵向把握文章主旨的学习方法;、通过对孟子思想的了解,让二者思想进行比较,掌握课外横向学习的能力。
【 学习重点】培养学生的思辩能力。
【 学习难点】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积极大胆发言的能力。
【 学习时数】二课时
【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介绍作者。、荀子的思想主张、解题
二、整体感知
三、朗读全文,整体感知,注意字音,找出有哲理的句子。
四、承接上文,进入文章的论述 , 分析第 2、3 段。、朗读。、学生将难点、重点列出来,老师提问,同学回答,老师强调并补充。
五、请学生谈一下对于这两段的认识,老师最后给以总结。
六、作业:整理课堂笔记,背诵全文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二、关于对上节课内容的补充与回顾、播放朗读录像,让学生跟读,并思考:文中运用了设喻的论证方法,分析这些比喻句的特点。、学生分组讨论,教师鼓励学生发言,最后教师点拨总结。、回顾本文的行文结构,让学生进一步明晰文章的说理脉络。
三、引导学生进入课内研究性探讨阶段
设置问题:、荀子主张 “ 学不可以已 ”, 这个 “ 学 ” 当然指学习, 但他到底劝人们学什么呢 ?、“ 君子博学而曰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这与孔子主张的 “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也,人皆见之;及其更也,人皆仰之 ” 是否矛盾?、“ 吾尝终曰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 是否与 “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意思相同?你对于学与思的关系,是怎么看的?
四、引导学生进入课外拓展研究性探讨
下面就请同学们围绕 “ 人性本善 ” 和 “ 人性本恶 ” 这个辩题先开始展开讨论,准备材料,然后进行辩论。
16、过秦论
【 学习目标】、归纳掌握归纳掌握文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理解文章结构层次,学习事实论证、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加强诵读,学习本文词采华丽、千变万化的语言特点,在诵读中积淀语感。、了解贾谊对秦王朝迅速灭亡原因的分析,了解借古讽今、实施仁政的意义。
【 学习过程】
一、导入课文:由李商隐的《贾生》、毛泽东的《贾谊》诗导入
二、作者、背景介绍
三、自学文章习。
三、内容分析、文章牵涉到了几种力量?这几种力量的对比情况如何?、在力量对比中,六国的力量如何?秦国的力量又如何?按理,秦国弱于六国,但是秦国为什么能战胜六国?、对于六国和陈涉的力量强弱,文章从哪几个方面对比?、从力量的对比中,陈涉弱于六国、秦朝强于秦国,可见,陈涉远远弱于秦朝,可为什么强大的秦国会一败涂地呢?、从各种力量对比中,秦国以弱胜强,而秦朝以强败弱,那么,秦国 “ 打天下 ” 胜利靠得是什么?秦朝 “ 守天下 ” 失败又因为什么?、既然 “ 守天下 ” 不能靠 “ 武力 ”,那么要靠什么呢?
四、结构分析
事实论据:
论点:
秦创业 ―― 雄心勃勃
秦曰盛 ―― 所向披靡
仁义不施而
秦统一 ―― 势如破竹
攻守之势异
秦灭亡 ―― 一败涂地
五、作业设计、文中并没有直接把陈涉与秦国的力量进行对比,请你根据文章内容,列表对比:、做好知识小结
17、师说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自行梳理,总结相关文言基础知识。2.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尊师重教〉 3关于对比论证的教学。教学重难点;
1、对比论证以及议论文的论证方法。2.文言基础知识中“师”“之”“其”的用法。课前预习题: 1.疏通文意
2.了解韩愈其人其事以及本文写作背景.3.梳理本文结构,找出中心论点以及分论点.4.你认为何人可以为师,怎样为师? 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
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指导, 疏通文意,梳理文言基础知识,能让学生当堂准确翻译课文.第二课时
1.以课前预习题为引导,带领学生理清本文结构,学习本文的论证方法,结合<<劝学>>中的论证方法,总结议论文的论证方法.2.了解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初步目的:作<<师说>>以贻李蟠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圣人无常师.作者介绍
时代背景
古文运动
终极目的:针砭世弊,”古文运动”的一个庄严的宣言.第三课时:
1、讲解资料习题,总结“师”“之”“其”的用法。
2、作业:写学习心得。
第四篇: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教案全集
必修5
第一单元 走进经济
单元要求:
1.了解调查问卷的设计及报告的写法。
2.培养透过现象发现本质的能力。
3.关注经济发展,关注经济发展带来的价值观,消费观,道德观的变化。单元内容:
1.《钱》——王其柯;
2.《规则和信用:市场经济的法制基石和道德基石》——林其屏;
3.《向小康生活迈进的期待——关于青少年消费观念的调查报告》——沈杰 单元重点:学写调查报告
一、单元设计:
第一课时:阅读《钱》和《规则和信用:市场经济的法制基石和道德基石》,讨论相关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问题,谈谈自己最感兴趣的经济问题。
第二课时:阅读《向小康生活迈进的期待》以及本单元点击链接的内容,学习调查问卷的设计和调查报告撰写的方法。
第三课时:总结交流本次活动,评价各组学习成果。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单元导语:读文
1.认真阅读《钱》和《规》两篇课文,完成课后思考题;(1).课文为什么说“‘钱’变为‘纸’,表面上轻了,实际上重了”?(2).钱是如何推动历史的发展的?
(3).对钱和财富的追求带来了哪些社会价值观念的变异?
二、调查问卷的设计和调查报告的写作指导 指导学习“点击链接”短文:《调查问卷的设计》和《调查的开展和报告的写作》。结合学生设计的问卷和写作的调查报告进行分析。
写一篇调查报告 调查项目:
家庭经济收入来源及开支
第二课时
一.阅读《向小康生活迈进的期待》以及本单元点击链接《调查问卷的设计》和《调查的开展和报告的写作》,推断此调查报告的调查问卷是如何设计问题的。
二.熟悉调查报告的格式:(1)标题(2)前言(3)主体(4)结尾
三.归纳设计调查问卷的要点:
第三课时
一,设计问卷调查
(一).问卷形式:开放式、封闭式、半开放式
(二)调查问卷设计具体步骤:
1.定问卷名称,形式。一般由“调查课题+问卷调查”组成。2.定调查对象。3. 精心提出问题。
(三)具体设计选项要讲究技巧,设计选项要注意: 1.问题的表述要具体明确 2.问题的表述要通俗易懂 3.问题提出要单一
二、以第三课为例子,请每个四人小组讨论写出此调查问卷的设计轮廓,并展示出来。
第二单元 新闻
4、东方风来满眼春
一、教学要求:
1、了解邓小平同志这次深圳谈话的核心观点和相关的重要信息,理解小平同志这次南方谈话的重要意义。
2、体会这篇通讯报道的标题特点以及文章开头的特色。
3、探究课文作者是怎样选择与安排材料的。
二、教学重难点:(要求中的2、3点)
三、教学时数: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内容:理清线索,把握重要信息,认识邓小平的性格特点。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简介作者。
(二)学生速读文章,理清本文的线索,概括各节内容。
(三)理解课文。
1、从全文中理出小平同志这次深圳谈话的核心观点和相关的重要信息。
2、联系《春天的故事》歌词畅谈这次谈话的重要意义。
3、本通讯用了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的形式,报道了考察时的重要谈话,说说这些谈话体现了哪些性格。
(四)课文总结,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一、教学内容:了解本文选材及安排材料的特点,体会标题及开头的特点。
二、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新课
(二)了解本文选材及安排材料的特点。
(三)体会标题及开头的特色。
(四)课外拓展。
(五)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6、喜看稻菽千重浪
目标预设
①把握人物通讯的写作特点,体会并理解本文的语言特色。
②以分析探究引导写作。
③了解本文的通讯人物——袁隆平的性格特点和高尚的品格,了解袁隆平在水稻研究上 2 的贡献,并学习他在科学上的执着精神。
表达交流:新闻播报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走近人物——袁隆平
三、走入文本
1、这篇人物通讯“写了什么”?
2、文章的题目就是文章的“眼睛”,尤其是新闻类文章,它要在第一时间传达出消息中最重要、最吸引人的信息,请分析本文题目的特点。
四、活学活用(写作练习)(10分钟)问:人物通讯的写作选取人物时有什么要求? 问:是不是只有国家主席、航天英雄、科学家才能作为报道对象?
第三单元 戏剧
9、雷雨(节选)
教学重点
1、认识尖锐的戏剧冲突和个性化的戏剧语言。
2、了解具有封建阶级和资产阶级两重特点的周朴园在家庭和社会上的罪恶。教学方法
以诵读、点拨为主,辅以讨论和练习。学法指导
掌握戏剧文学的特点:戏剧冲突的尖锐性;人物、事件、活动场所的集中性;戏剧语言的个性化。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曹禺和《雷雨》
二、戏剧常识
三、《雷雨》的标题和情节
四、文本深入研读及网络实时讨论
A、这场戏的戏剧冲突是什么?这场冲突最引人入胜的戏是哪一段。
B、分析人物性格。
五、写作特点
对话个性化是这个剧本的突出特点。
紧凑集中的戏剧结构是又一特色。
10、哈姆雷特(节选)
教学要求
读懂课文的字面意义和深层含义,体会课文通过尖锐的戏剧冲突、曲折的故事情节刻画典型人物的写作特点。
教学重点:戏剧人物、戏剧语言的分析。
教学难点:个性化的语言(人物思想性格)。教学课时:3课时。
教学方法:赏析法和练习思考法。
一、作者简介:
二、社会背景
三、悲剧的情节
四、研习课文
1、节选的这场戏在情节结构上可分为哪三部分?各部分主要写的什么内容?
2、课文节选部分是剧本的第三幕第一场。这是展示哈姆莱特性格的重要场次。哈姆莱特被看作是什么样的典型?(哈姆莱特被看作是既勇敢又忧郁的典型。)
3、在这场戏中,我们可以深切地体味到哈姆莱特的什么性格特征?
4、戏中国王和奥菲利娅的父亲设下圈套,让奥菲利娅探问哈姆莱特内心的秘密,为了不泄露自己的心事,在自己心爱的人面前,他也只得装疯卖傻,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5、我们根据背景和情节的介绍知道哈姆莱特具有哪些个性?
6、分析整个剧本,归结起来看,全剧展示的冲突主要是围绕什么的冲突进行的?
7、这些冲突的作用是什么?
【教学后记】以介绍基本常识为主。
11、城南旧事(节选)
教学要求
1、了解本文以心理情绪为内容主体,以画面与声音造型为表现形式的“散文化影片”的风格特点。
2、领略本文以舒缓的节奏,象征、含蓄、对比、重复等艺术手法创造出的一种近乎中国水墨画般的宁静、淡泊、简约的意境。
3、品味课文流畅、朴素、简约的个性话的语言。教学设想:
1、阅读时要注意剧本所反映的时代特征,设身处地地体会人物的内心感情。
2、安排二课时。
一、导入
二、林海音介绍
三、关于小说《城南旧事》
四、研究课文
(一)简析课文。
(二)讲析课文:
五、试分析音乐描写在剧本中的作用。
六、布置作业
第四单元 文言文
14.鸿门宴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掌握一些重要的文言词语 2.了解刘邦、项羽楚汉相争的基本史实 3.尝试评析刘邦、项羽等历史人物 教学重点: 1.文言基础知识 2.历史人物评价 教学安排:四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二、学生自读课文,不少于五遍。时间不足时,可在课后挤时间。1.读通句子,初识文意 2.标注重要的实词虚词 3.对疑难问题作上记号
第二课时
一、齐背《大风歌》进入本课
二、强调本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强化理解课文的重要实词、虚词和句式。1.通假字
距——拒
内——纳
倍——背
蚤——早
坐——座
不者——否则 郤——隙
2.重要实词 3.重要虚词:
于;之;为;乃;以;因。4.句式
使人言于项羽曰 具告以事 大王来何操? 因击沛公于坐
第三课时
一、引入:
二、根据问题串讲文意。
1.曹无伤为什么会派人向项羽告密?这说明什么?
2.项羽得到密报后,第一反应时什么?这能看出项羽当时是怎样一种心理状态? 3.关键时刻,项伯向张良泄漏了项羽的机密。我们应该怎样评价项伯其人? 4.面对危急,刘邦采取了哪几项应对措施?
第四课时
一、让学生尝试评析刘邦、项羽为人
二、问题:对刘邦、项羽二人,你更欣赏、肯定谁?
三、教师结合史料评价刘邦的善于用人
四、作业 1.课后练习三 2.课外阅读:《高祖还乡》
15、陈情表
教学目标:
1.熟读全文,掌握文中出现的重要的实词、虚词、古汉语句式;
2.鉴赏本文融情于事的表达和形象精粹的语言;
3.深入体会文章凄切婉转的陈情技巧。
教学重点: 重要的古汉语语词知识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当时的处境和李密祖孙间真挚深厚的感情
教学时数: 3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新课:
二、释题:
陈:陈述。
“表”是一种文体,是古代奏章的一种,一般以向皇帝陈情为内容
三、整体感知课文:
1正音
2.全体学生高声自由朗读全文。
3.结合“表”的文体特征,提问:
(1)是谁陈情?
(2)向谁陈情?
(3)陈什么情?
4.李密怎样才能说服晋武帝呢?
三、分析课文
(一).齐读第一段。.由一组学生找出重要的实词、虚词,并连同词义大声读出。.教师和两名学生共同口译本段文字。
四、结束语: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学生齐诵第一段。
二、导入
三、分析课文
(二).学生齐读第二段。.文中哪些地方可以体现新晋对蜀汉旧臣李密的起用?李密又是如何应对的?
.从本段中我们看到的是李密的态度坚决呢,还是他的哀婉陈情?
.情以动人,理以喻人。
(1)默读并口头通译第三段;
(2)李密最担心晋武帝怀疑他哪一点?他是怎么为自己辩解的?
(3)本段文势有三转,表示转换的字眼是什么?(伏惟、且、但)文意的重点落在哪里?(区区不能废远)
(4)“是以区区不能废远”中“是”指代上文的什么内容?(指代“但以刘日薄
西山„„更相为命”)
四、师生讨论总结四段文字的主要内容:(五、背诵全文。
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分组背诵全文。
二、分析艺术特色: .感情真挚,融情于事;
.文脉畅达,照应联通;
.骈散结合,音韵和谐;(简介骈体文特点)
.陈辞委婉,屈伸适宜。
三、总结本课古汉语语词、文化知识:
四、讨论:
结合课后练习五,谈谈对传统孝道的看法。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往正确的立场、观点深入探讨。
17、段太尉逸事状
第一课时
一、导入:以提问“唐宋八大家”进入作者介绍,提及本单元有八大家之一的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
二、学习目标
了解柳宗元以及本文相关背景。
在理解全文的基础上归纳本文相关的古文知识。
理解作者对太尉品质的赞美,体会作者的写作技法。
三、作者简介
四、题解 学生齐读书本注释,并按照教师在屏幕显示的内容增补。
五、检查预习
六、课文分析
学习1-4自然段
1、学生分小组研读,一个小组负责一个自然段,先齐读,然后该小组的同学逐一翻译每句话,点出重点字词、此类活用以及特殊句式。
2、教师在适当的时候点评,串讲句意。
3、每一个自然段串讲完字词以后,让学生用一句话概括本段讲述的事情,然后教师引导学生为每段拟一个小标题,并板书在黑板上。
第二课时
一、小测
复习第一课时所学内容。
二、学习第5-9自然段
1、学生齐读,教师正音。
2、让学生以讲故事的形式复述课文。
3、学生复述以后,教师点评重点字词此类活用以及特殊句式。并在多媒体屏幕显示实词、虚词以及文言句式的归纳。
板书:
二、爱民如子,卖马偿租,仁愧焦令谌。
第三课时
一、归纳总结第二、三件逸事的内容。并总结每件事所表现出的人物性格特征。
二、介绍韩愈当时的身份,以详细解释及柳宗元作状的因由,是为了驳斥有些人诬陷太尉激于一时义愤反对朱泚的言论,以太尉逸事来表明太尉的高尚节操。
三、总结文章的写作特色
1、多种多样的描写方法
2、人物个性化的言行
3、“春秋笔法”
4、巧妙铺排、引人入胜
教师归纳,本文的写作的第三大特点是精心选材,多角度地表现人物思想性格。
第五篇: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教案全集
第一单元教案
体验情感
第一单元
体验情感 活动课教学设计
一、单元教学设计思想
根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本单元设计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出发设计教学目标,旨在打破以教师为主体的传统教学模式,提高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使其获得情感与能力的提高;努力体现高中语文新课标要求的课程目标,即“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五个层次;在教学内容上,本设计以必修教材为依据,与地方课程紧密结合,加深了教学内容的深度与广度;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种教学方法,通过一系列学科特征明显的语文活动,充分体现活动课的语文性、活动性和综合性特征,使学生在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中达到学习目标。
二、课程活动主题的分析
人类的情感何其丰富、又何其多样,高中阶段是一个情感发展丰富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学生的社会接触面进一步扩大,将会遭遇到很多的情感问题,比如,对爱情的憧憬与困惑,在亲情、友情方面碰到的麻烦等等,我们要引导学生学会把自己的情感向人倾诉,学会释放情感,同时,也要引导学生对情感问题进行一定的理性分析,提高他们对情感问题的认识。前人对这些问题的看法,可以为学生提供借鉴,学生也可以从中学习并实践如何用语言把自己的情感表达出来,提高自己运用语言表情达意的能力。
三、单元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
掌握散文的写作方法及学会鉴赏散文细致动人之处。
2、过程和方法:
通过阅读鉴赏、搜集材料、调查研究、课堂讨论及小组讨论、写作、演讲等活动,运用启发、讨论、引导等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及表达交流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注重语文应用、审美、探究与迁移能力的培养。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引导学生关注及探究情感问题,从而深入认识情感、体验情感,进而更加尊重情感、珍惜情感,更好表达自己丰富、独特的情感。
四、单元教学重点:
让学生在查找资料、进行综合、展示表达中学会体验情感。
在关注情感问题,探讨情感问题中,学会更好地运用语言表情达意。单元教学难点:
如何激发同学们关注和袒露情感的勇气和积极性。注意在活动中倡导合作探究精神,引导情感态度。
五、单元教学活动过程与步骤:
1、自由组组。
有共同关注主题的同学即可组成一个合作学习小组。人数在2—6人左右,并民主推选组长。
2、带领学生走进“有情世界”。
教师请学生自主选择“参考阅读”中任何一篇文章,也可以是自己为小组推荐的关于情感的一篇文章,小组成员认真研读,相互交流意见,教师注意巡回指导,学生及时撰写评论短文或读书笔记。
3、制定拓展研究计划。
在阅读鉴赏、思考领悟的基础上,教师就各个小组确定的活动主题,如有的小组确定为“亲情”,有的小组是“友情”,有的同学选择的是“乡情”,还有的同学另外开辟了“爱情”的主题,引导学生开拓视野,制定拓展研究计划,关注情感现象及问题,指导学生尽量多地收集材料,运用适当的研究方法进行研究活动,落实小组组长负责协调组员之间的分工。
六、总结评价。
组员撰写活动反思笔记及情感体验报告。组长和教师作好参加活动同学的总结评价,评价以鼓励原则为主,关注学生参与的过程,客观指出同学的优势及不足,努力激发学生再次参与活动的热情。
七、实例展示:
高一
(四)班“友情”小组
一、活动计划及步骤:
(1)查阅及收集有关“友情”的资料,途径:上网及图书馆等。内容包括:
1、关于友情的文章;
2、关于友情的名言;
3、名人的友情事迹及友情观。收集到的材料在小组内进行交流探讨,组员要养成积极发表观点,记录感悟的良好习惯。
(2)问卷调查
时间:2004年11月15日下午4:00
对象:高一、二、三级同学每级各20人,初三级同学20人。
组员分工:一组:泽敏、春龙、奕冰,负责高一级;二组:湘莲、仕杰、钊龙,负责高二及初三级;三组:琳冰、黄琪、丽璇,负责高二级。(3)问题设计:
1、请你用一种颜色来形容友情,为什么? 你认为朋友只是一个陪你哭陪你笑的人吗?
2、交异性朋友时,你有没有一种心理芥蒂?若有,又是怎样突破的?
3、你认为:友情怎样才能长久?
4、一个好朋友,是否必须永远“绑”在身边?
5、高(中)考与友情,在你的心中孰轻孰重?
6、你希望拥有一种什么样的友情?
7、请讲述一个让你刻骨铭心的关于友情的故事。
二、成果整理
1、小组成员把各自收集到的资料加以整理,将读书笔记结集汇册,将摘录及剪辑的文段、文章集成手抄报或剪报。
2、调查问卷的八个问题,每人(或两人)负责整理一个,将问卷结果统计并进行分析,最后进行成果汇总,形成一份完整的“调查报告”。
三、成果展示
请大家一起来分享我们喜悦吧!
单元教学时间:两周 教学总结及反思:
为期两周的综合性活动顺利结束。活动充分调动了同学的参与积极性及自主性,学生形成了不同的活动成果。如手抄报、活动日记、有关情感问题的调查报告、由同学自己作词作曲并演唱的歌曲《雨季的侯鸟》、改编话剧《天涯思情》、用ppt制作的课件《友情论述》等等。这些都再一次证明了一个观点:只要给你的学生一个足够大的舞台,他们就会有令人满意的演出。
不过活动过程也暴露了很多问题,例如怎样激发全体学生的全心投入,特别是班级中的“弱势群体”,再如教师要怎样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指导到位等等问题,都是值得我们在以后的教学中注意的。
1、我的母亲
老舍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生平及其重要作品。
2、体会作者对母亲的热爱、赞颂、感激和怀念之情。
3、了解课文以时间为顺序的叙述方式。
4、品味作者自然朴素又充满感情的语言。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鉴赏作者笔下所塑造出的伟大的母亲形象,领悟作者对母亲的深情,从而培养健康的情感。
2、引导学生品味作者那自然朴素而又充满感情的语言。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所一直强调的母亲对其的“生命教育”,从而提升对浓浓亲情的珍视。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大家欣赏画面和新闻,看看这表现什么主题。(生回答:母爱。)名人对母爱的描绘:
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高尔基
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但丁
慈母的胳膊是慈爱构成的,孩子睡在里面怎能不甜?——雨果
成功的时候,谁都是朋友。但只有母亲——她是失败时的伴侣。——郑振铎
我的生命是从睁开眼睛,爱上我母亲的面孔开始的。
——乔治•艾略特
活动一:悠悠母爱,丝丝缕缕牵扯不断,让我们拾取其中一段,为爱下一个注解,描绘我们的母亲。
二、课文探究
1、作者简介: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现代小说家、戏剧家、人民艺术家。满族人。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被誉为作家劳动模范。
1918年北京师范学校毕业后任小学校长和中学教员。
1924年赴英国任伦敦大学东方学院汉语讲师,阅读了大量英文作品,并从事小说创作。
1926年加入文学研究会。
1930年回国后任济南齐鲁大学、青岛山东大学教授。
抗日战争爆发后南下赴汉口和重庆。
1938年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成立,他被选为理事兼总务部主任,主持文协日常工作。
在创作上,以抗战救国为主题,写了各种形式的文艺作品。1946年应邀赴美国讲学1年,期满后旅居美国从事创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不久应召回国,曾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副主席等职。参加政治、社会、文化和对外友好交流等活动,注意对青年文学工作者的培养和辅导,曾因创作优秀话剧《龙须沟》而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文化大革命”初期因被迫害而弃世。
2、思考一:老舍笔下的母亲是怎么样的一个形象?
美国作家惠特曼曾经说过:“全世界的母亲是多么的相像!她们的心始终一样,每一个母亲都有一颗极为纯真的赤子之心。”那么老舍身为一位伟大的作家,他的母亲又是怎么样的一个人呢?他的母亲对他是否跟惠特曼说的一样?
作者笔下是一个非常感人的母亲形象:她勤劳诚实而且做事认真仔细,她热情好客而且乐于助人不怕吃亏,她处事有度软中有硬,她善良坚强对子女的感情内敛而深厚„„ 思考二:(探讨)你的母亲与作者笔下的母亲有哪些相似和不同的地方。
(在我们出生之前,我们的父母并非像他们现在这样乏味。他们变成今天这个样子,是因为这些年来一直在为我们张罗,为我们的生活、学习承受着在我们眼中看来理所当然的一切,并在不断接受我们因不满生活所发出的唠叨、牢骚。但,血浓于水,正是着浓得化不开的亲情,成就了今天的我们。)
三、深入探究
1、探讨母亲对老舍的性格影响
面对这一切,大作家老舍先生心存感激。下面,你们能告诉我,母亲给了老舍哪些方面的生命教育吗?
明确:四个方面——
(1)第9节,“从这里,我学得了爱花,爱清洁,守秩序。”
(2)第10节,“到如今如我的好客的习性,还未全改,尽管生活是这么清苦,因为自幼儿看惯了的事情是不易改掉的。”
(3)第12节,“她的泪会往心中落!这点软而硬的个性,也传给了我。我对一切人与事,都取和平的态度,把吃亏看作当然的。但是,在作人上,我有一定的宗旨与基本的法则,什么事都可将就,而不能超过自己划好的界限。”“母亲并不识字,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
(4)第17节,“生命是母亲给我的。我之能长大成人,是母亲的血汗灌养的。我之能成为一个不十分坏的人,是母亲感化的。我的性格,习惯,是母亲传给的。”
2、写作顺序:
明确——时间顺序:
母亲出嫁→我的出生→我一岁半(庚子闹“拳”那一年)→我小学毕业→我师范毕业→我廿三→我廿七→七七抗战→去年→今年。
四、重点研习
1、第12节从哪三个方面表现母亲的坚强个性?
明确:(1)联军入城搜家时母亲镇定自若地保护儿女。(2)北平无数次的变乱中母亲不慌不哭,从无办法中想办法。(3)为一家人的生计考虑。
2、第13节具体从哪三件事来表现那伟大的、无私的母爱?
明确:(1)写母亲筹备“巨款”,送“我”上学。
在家境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我”偷偷地考入了师范学校,母亲知道后不但不怪“我”,还想方设法筹齐了“保证金”,“含泪把我送出门去”。这里作者没有对母亲作具体的描写,而是把镜头对准了这令母亲“作了半个月难”的保证金上,这笔“巨款”岂止是母亲全部的爱,也是母爱对儿子的全部希望。
(2)写母亲送三姐出嫁。
三姐结婚,如同割去母亲的右手。文章将母亲的爱女之情凝聚在一个细节中:“她挣扎着,咬着嘴唇,手扶着门框,看花轿徐徐的走去”。这一特写镜头的背后,我们看到了支撑母亲的全部力量,那就是她的一颗炽热的爱女之心。
(3)写除夕之夜母亲送“我”返校。
第三件事作者重点写母亲的神态和语言。除夕,“我”请了两个小时的假回到“清炉冷灶的家中”,母亲“笑了”。只一个“笑”字,就将母亲见到儿子的那种喜出望外的心态和抑制不住的激动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当听说“我”还要回校时,她先是“愣住了”,然后是半天才“叹出一口气来”。这一“愣”一“叹”里包含了丰富的心理活动,反复咀嚼,令人感动。临走时,母亲递给“我”一些花生,说了声“去吧,小子!”母亲的这句话听起来极普通,仔细品味,却别有深情,这里有母亲的理解,母亲对儿子全部的爱,令人潸然泪下。
五、鉴赏语言特色
1、作者善于通过人物的语言和行动,表现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
例如上文提到的“她挣扎着,咬着嘴唇,手扶着门框,看花轿徐徐的走去”这一句中,“挣扎”“咬”“扶”“看”一系列的动作隐含着母亲送女儿出嫁时依依不舍的内心活动。而“去吧,小子!”这句话中又蕴含着非常丰富的潜台词。
2、作者善于运用白描的手法刻画人物形象。
白描是中国画传统技法之一,它是不着颜色,只以“墨线”勾勒形象的“轮廓”的一种画法。作者描写人物形象时也采用了这种方法。如“在我的记忆中,她的手终年是鲜红微肿的。”这句精彩的白描具体而生动地写出了母亲的辛苦。“终年”二字突出了母亲一年到头的劳累,“鲜红微肿”则将母亲辛劳的程度逼真地展示了出来,再如“桌椅都是旧的,柜门的铜活久已残缺不全,可是她的手老使破桌面上没有尘土,残破的铜活发着光。”这一处白描从一个侧面表现母亲的勤劳,平实的语言中透出几分鲜明和生动。
3、以无华的语言表达淳厚的情感。
老舍的语言浅显通俗,自然流畅,他善于将那些大白话、大实话调动得千变万化,意蕴丰厚而富有韵味。如“每逢接到家信,我总不敢马上拆看,我怕,怕,怕,怕有那不祥的消息。”这一句连用四个“怕”字,表现内心的恐惧,写出了对母亲的挚爱深情,语言表达则十分朴素。再如“我晓得我应当去找饭吃,以减轻母亲的辛劳困苦。”句中“找饭吃”写得通俗极了。“可是慈母不会再候盼着我了,她已入了土!”这一句充满了感情,但语言却是大白话。
六、总结
在这篇散文里老舍是从母亲的身世谈起的。这样追本溯源,使文章富于情节的发展变化,虽是散文笔法,却像小说一样能引人入胜。
作者沿着母亲“活到老、穷到老、辛苦到老”的线索,形象地写出了母亲的种种优秀品质。同时作者在结尾用近乎排比的句式写下了母亲对于他的根本意义,这样就是人们自然地将对老舍的热爱转化为对母亲的崇仰和缅怀。
全文从平静的语调开始,感情愈来愈浓厚,情调愈来愈激动,句势愈来愈紧促,直至捶胸顿足的大声呼唤,“心痛!心痛!”赤子之心,溢于篇外;噶然而止,余味无穷。
七、课堂阅读《母亲杨沫》(《读者》2006年第6期)
八、亲情作业
1、体验母爱,体验亲恩。
明确: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当我们看着母亲日渐衰老的面容,当我们喝着母亲为我们煲好的汤,当我们听着母亲日复一日的唠叨,我们是不是能感觉到她们的心、她们的爱?大音希声,至爱寡言,也许我们的母亲并没有把爱字挂在嘴边,可是她们深沉的爱,我们依然可以那么清晰的感觉到。母爱是水,是沉默不语的水,可是却包含着多少涌动的心血。
2、请以“心中有爱要表达”为题,畅谈你对母亲的爱。
3、浓浓的母爱给了作者生命的教育,请找出母亲对“我”的影响。
4、回家主动为父母做一件事,比如为他们洗脚,为他们夹菜等,看看他们是什么反映。将这些记录下来,并写出自己的感受。
2、冰心:巴金这个人„„
吴泰昌 教学目标
1、体会冰心与巴金之间的友情,深入体会纯真友情;
2、激发每一位同学关注和袒露自己友情的勇气和积极性;
3、探讨一些关于友情的问题,培养健康向上的友情观。教学过程
一、预习安排
1、课前预习课文并思考课后练习;
2、收集一些关于友情的诗词和名言警句;
3、四人小组寻找有关友情的影视资料和名人友情故事;
二、导入
林肯曾说过:人生最美好的东西,就是他同别人的友谊。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体验这人世间最美好的东西——友情。
三、课文探究
1、在中国当代文坛上有两位文学巨匠,80年始终不渝的友爱成为耳熟能详的佳话,他们是谁?对了,就是冰心和巴金!《冰心,巴金这个人„„》这篇课文我们已经预习过了,冰心和巴金两位老先生是如何诠释“友情”二字的呢?首先请听一段根据课文内容改编的冰心、巴金之间的对话(这里我将会请两位同学分别扮演巴金和冰心,很有感情地朗读根据课文内容改编的对话内容),请同学们想一想你从中悟出了什么?放《高山流水》背景音乐。(6分钟)
然后请两位学生回答(8分钟)
总结:冰心、巴金,一个住在北京,一个住在上海,人们也许知道他们有许多共同的优秀品质,却未必知道他们之间的莫齿深情,对话向我们展示的是两颗正直、智慧的心灵在相互碰撞中所产生的默契,这种默契,体现了人类最珍贵的友谊。文中在描述冰心与巴金的友谊时说:淡交如水,大道若弦,古人也说:君子之交淡如水。他们的友谊是真正的君子之交,像雨后的碧荷,又像清晨的露珠,是纯洁的,超脱的。古人曾说:与势交者、势倾则绝,与利交者、利穷则散。只有在排除利害关系之外,相互尊重、并保持一定的距离,这样的友谊才会天长地九。冰心和巴金两位老先生用自己的行动向我们诠释了友情的真谛。
2、感知把握:
阅读全文,掌握大意,概括三个部分的主要事情。
第一部分:“好好休息,尽情享爱”。写作者与冰心一道给巴金发贺电,祝他80大寿。
第二部分:“淡交如水,大道若弦”。写冰心和巴金之间真诚亲密纯朴的友谊。
第三部分:“人生得一知己足矣”。写冰心和巴金互引为人生“知己”的故事及原因。
3、分析研讨:
(1)作者认为冰心的“巴金这个人„„”这句话包含很多东西。请你根据课文内容,说说巴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辛苦、勤奋、认真一辈子;放弃工资,大公无私;倡议建立中国现代文学馆并无私捐物;对冰心十分敬重,破例担任冰心研究会会长;讲真话,写真话,对祖国和人民有深切的爱;内向,忧郁,心里有团火,有时爆发出极大的热情。总之,巴金是一位热爱祖国和人民;坚持真理,富有激情,忠于“知己”,纯真坦诚,大公无私的著名作家。
(2)文章写了哪些事来表达冰心与巴金之间的友谊?请列事例说明。——①互相祝寿;②互相安慰;③互相支持;④互相勉励;⑤互相学习。
(3)本文运用了三个小标题来结构全文,假如把这三个小标题都去掉,你会如何整合本文的三个部分?将你修改后的文章与课文比较一下,看看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参考第2题答案。可写成大作文提纲。
(4)请用几个关键词概括全文内容。
——冰心
谈
巴金这个人
高尚的人
纯真友情
四、实践活动
1、在了解了名人的故事之后,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经常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情。现在请看事例,想一想,就如你是B,你会怎么办?(6分钟)
事例:A和B是一对好朋友,一天,A对B说:“我昨天路过甲班时某人向我泼水。”“那还得了,今天我帮你收拾收拾!”
B说。于是,放学时A、B拦住那人痛打了一顿。假如你是B,你会怎样做?
这其实涉及到一个问题:当朋友需要帮助时,你会怎么做?
请同学们讨论并回答
总结:这个问题的设计是为了培养学生形成健康向上的友情观。大家都知道为朋友两肋插刀固然勇气可嘉,但是,江湖义气却万万使不得。当朋友需要帮助时,首先,我们应该思考三个问题,第一,是不是符合法律规范和道德约束;第二,考虑这种帮助是不是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第三,如何帮助,也就是帮助的方式。希望同学们以后在帮助朋友之前想想这三个问题,进行冷静的思考和理性的分析。
2、同学们对友情是这样理解的,那么,古今中外的名人对友情又有着怎样的理解呢?现在我们进行关于友情的古典诗词、名言警句抢答赛,比赛的规则是:①以小组为单位,每抢答一次得一分;②比赛的优胜组和最佳表现个人将获得一份精美的礼品。
古典诗词: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千两黄金易得,知心一个难求;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名言警句:
友谊是两颗心真诚相待,而不是一颗心对另一颗心的敲打。鲁迅
最好的朋友是那种不喜欢多说,能与你默默相对而又息息相通的人。
高尔基
人心只能赢得,不能靠人馈赠。叶芝
欺骗的友谊是痛苦的创伤,虚伪的同情是锐利的毒箭。列宁
结束语:友情是写不完的、说不完的。歌德说:恋爱中的男女都是诗人。而我要说:友情中的男女都是诗人。你们写的一定是人世间最美的诗篇。真正的友情不会随时间的流逝而结束也不会随空间的阻隔而淡忘,它只会永远燃烧在我们心中!
3、故乡的榕树
黄河浪 教学目标
1、把握作者触景生情的构思特点
2、学习本文围绕主旨选择材料进行写作的方法
2、培养学生选材立意,提炼主旨的能力
3、领会作者以故乡的榕树为寄托所抒发的游子思乡的深情。
4、培养学生欣赏故乡风土人情的美 教学重难点
独具匠心的构思 优美生动富于抒情色彩的文学语言所展现的景、事、情交融的意境。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入
思乡怀旧是散文常见的主题。人们常借别具深意的物或富有特色的景来抒发思乡之情,比如萧乾的友人因为当年住北京总布胡同时,院里有一棵枣树,所以她把思乡之情寄托在“枣核”这一物上;香港作家黄河浪,因为生于榕树之乡福建,而把思乡之情寄托在榕树这种景上。他故乡的榕树有什么奇异之处,使他激情澎湃、文思涌动,写下本文呢?请大家一起从第5节浏览至第10节。
二、自读探究
1、故乡的榕树有什么奇异之处?
明确:驼背的榕树形状奇,传说奇,功用奇;另一棵树也为农人遮阳歇凉提供场所,为我幸福酣眠提供场所。它们在我心中,不仅仅是树,还是理想的启迪放飞者,道德的见证教化者,爱心的赐予传达者,农人的庇护慰安者,夏夜的造境催眠者。榕树,汇聚了浓浓的友情、亲情、乡情,是我永远不会忘记的故乡风物之一。这部分回忆片段犹如一个个电影分镜头,回忆画卷徐徐展开。
2、为什么不直接以《忆故乡》或《故乡的回忆》为题?
明确:A作者所怀念的人、事、物莫不与榕树相关,对故乡的怀念是通过对榕树的怀念来表达的。所以,用《„„的榕树》作标题,准确、贴切。
B、这样的标题含蓄、深情,有艺术感染力。C、此外,榕树在文章结构方面也起了重要作用。
3、请看课文1—4节和11—13节,分析课文是如何拉开回忆的序幕,又如何收起回忆的画卷的。
明确:(1)从第3节开始回忆。
(2)1—2节的序幕里突出的背景是什么?画面中流动着怎样的情?(明确:是榕树;浓郁、幸福的感情。写狗是为了烘托情。)
(3)第3节是故乡榕树的一个特写镜头。这一节里“迷濛的烟水,苍茫的群山”表明他现在距故乡很遥远,但,再远也挡不住思乡的视线,割不断思乡的情感。你瞧,他对榕树叶子的记忆多么细腻真切!请齐读3节末句。
(4)第4节是与榕树有关的两个广角镜头,注意一下句子的衔接特点,颇似顶针格修辞。好处是有连绵不绝之势,仿佛悠长的乡思,缠绵温馨。请读一遍。
4、为什么不说“记忆里的故事”象天上星星一样多,而说“象榕树的叶子一样多”?6.这句话起什么作用?
明确:就近取譬,扣题、新颖。开启下文回忆。5、11—13节先以“快摇镜头”的方式徐徐收束画卷。再由哨音、榕树回到现实,让我与忆中树对话询问,产生一种彼此思念的意境美。结尾轻声呼唤,传达了绵绵不尽的乡思。
6、板书设计
香港的榕树(亲切)
景
中
情
哨
笛
浓 深
景物:榕树下的小溪、石桥、石板条
浓 深
故乡的榕树(怀念)事件:划“榕”船,祈“榕”福,乘“榕”凉的 的传说:玉帝烧蛇精
乡 思
愁 念
情
中
景
7、总结:本文是由眼前树而引起回忆的。忆时先特写再广角,前者使榕树的形象清晰而遥远,后者为下文分镜头回忆榕树设下了背景。下文以分镜头的方式展开回忆的画卷,分别有两次集中抒情。所以,以《„„》为题,还起了使形散神聚的作用。
三、学习过本文后,你有什么作文方面的收获?
明确:
1、写思乡之作,要注意选择,对你别别具深意或故乡富有特色的景或物。
2、思乡之作,常常以“眼前→回忆→眼前”的方式结构全文。
3、类于顶针格的语言组织有情韵悠长的效果,细腻描写所忆之人、物,有真切动人的效果。
四、作业
1、请仿照这样的方式写一个句子。
故乡的亲切的榕树啊,我是在你绿荫的怀抱中长大的,如果你有知觉,会知道我在遥远的异乡怀念你么?如果你有思想,你会象慈母一样,思念我这漂泊天涯的游子么?
2、课后请仿照本文,写一篇寄情于物的怀旧之作。
五、教学后记
教学本文,我有一些深刻体会:
①正确解读本文。全国中语会会刊《语文教学通讯》96年12期P26上,有宁夏/朱宗明的教案,是借《乡愁》导入的。我以为十分不妥。a.《乡愁》与本文虽同抒乡愁,但作者具体情况不同;在台与在港心态绝不会相同的。b.《乡愁》有苦味,《故„„》有甘味;《乡愁》有悲观怅惘气息,《故》则是神秘感恩气息。市一中的曹德山说,授课结束时应提一下作家之所以会如此思乡,是因为港陆分离。我也觉得不妥。因为香港回归指日可待,且未必在港才会有此情调、此内容的怀乡,在他处也一样会怀乡的。
②长文如何短教?本文很长,读一遍要20分钟。只读精粹之处甚至应会背,其余可略过。其次,内容较好懂,仅须在结构关键处,内容难解处指点一下即可。我在市一中上这节比赛课时,只用一节课不仅教完全文,还详析了特写处、第4节、第5节写理想处,第10节写玄想处,还让学生当堂背诵了3、4、5、10节中以上详析之处;听了《弯弯的月亮》的部分旋律。
③语言美应当领略,如以上所说之处。尤其让学生颇有收获的是:a.怎样借语言加强抒情意味?可以用类于顶针之法,如4节,又如《弯弯的月亮》,它与所想表达的绵长不绝的思乡之情相一致。b.可以对一细节处详描。如第3节对叶子,给人之感觉是虽距离(时空)遥远而记忆极其清晰。再如写老祖母处亦然,祖母神态栩栩如在眼前。c.可以充分想象,如写放飞理想时,理想美好在何处,远大在何处等等,俱通过相关词语表达,且>3句,若去掉其中一句,效果立即大减。
④结构上,此类文章有一常见模式:眼前—回忆—眼前。本文之长处在于:它把琐碎思绪借榕树以串联凝聚,形虽散而神不散。
⑤文章材料的选择、排序、衔接的道理应跟学生讲清,才能有效指导今后作文。
⑥先在广角镜头中两树合写,再写形状、功用、传说皆奇的老榕树,然后合写两树的共同功用;写共同功用时,又先写一般功用:众人歇息乘凉;再写特别功用,单写我乘凉时的独特感受。这样安排材料,整体感觉是从特殊→一般;细部感觉则从一般→特殊。
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二单元教案
诗歌
4、毛泽东词两首
教学重点
1、抓住关键词语,体会词中描绘的意象,理解词中寓情、情中显志的特点,领会诗歌宏阔的意境。
2、感受革命前辈的博大情怀和革命壮志,激发学生奋发向上,树立远大理想。教学方法:诵读、体会、领悟、感受、讨论 学法指导
1、课前自读,扫除文字障碍;通过诵读,理清写作思路;反复诵读,体会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2、在鉴赏的同时进行理解性诵读,直至熟练背诵和默写。教学内容和步骤
学习《沁园春 长沙》
一、导入
同学们,著名诗人臧克家说:“毛泽东诗词是伟大的篇章”。的确如此,我们从初中学过的《沁园春•雪》中已经感受到毛泽东诗词的豪放风格和磅礴气势。这堂课我们学习他用“沁园春”作词牌的另一首词“长沙”。(文字投影:《沁园春•长沙》毛泽东一九二五年)让我们通过诵读,一起来品味这首词的语言,领会它的意境,同时感受感受毛泽东青年时代的伟大抱负和革命情怀。
二、写作背景
1925年是中国革命异常激烈的年代。震惊中外的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已经爆发,农民运动也势如暴风骤雨,迅猛异常。随着革命高潮的到来,各派政治势力对革命领导权的争夺更为激烈。国民党右派势力想篡夺领导权,排挤成立不久的中国共产党。在共产党内,陈独秀认为革命必须由资产阶级领导,提出“一切权力归国民党”的错误主张。毛泽东同志则针锋相对,同国民党右派势力和党内右倾分子进行了坚决斗争。这年2月,毛泽东同志回到家乡湖南湘潭韶山冲,组织农民协会,培养和发展了一批农民党员,建立了第一个农村党支部。8月,毛泽东离开韶山冲,经过长沙,准备去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10月深秋季节,在长沙停留期间,重游橘子洲,写下了这首气壮山河的伟大诗篇。
三、教师范读
接着,大家同学们边看课文边看录像画面,通过视听初步感受课文内容及词中所抒发的思想感情。
四、朗读、领会,品评、鉴赏。
1、诗歌语言的跳跃性很大,语序往往倒装,而且有些成分省略,要明白地读懂诗句的意思,还得靠读者自己通过想象,进行合理的调整和补充。本词的开头三句,“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就这是这样。哪位同学能按调整好的正常语序,把三句的大意顺畅地说一下?(生:在深秋时节,我独立于橘子洲头,看着湘江水滚滚北去。)
2、“独立”能否改为“站立”“直立”等?
(生:不行。“独立”不仅表明是一个人,而且显示了诗人砥柱中流的气概。)
联系当时的背景,军阀赵恒惕正在通缉毛泽东。诗人在韶山人民的掩护下,秘密到达长沙,独自来到橘子洲头。可见一个“独”字再现了当时的特定环境,但诗人身处险境仍然“独立寒秋”,坦荡从容。唐朝柳宗元有一首题为《江雪》的绝句,谁还记得吗?(生:“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这是柳宗元政治革新失败之后,被贬永明,身处逆境时写的一首诗,表达了诗人与恶势力绝不妥协的心志。柳宗元是“独钓寒江”,毛泽东是“独立寒秋”,意境相似。当然封建士大夫与革命伟人的胸襟境界又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3、一个“看”字,一直统领到哪里?(生:“万类霜天竟自由”)
共7句。在诗词中这叫“一字领起”,俗称“领字”,一般上下阙都有一个,读诗词要注意找出这种领字。我们初中学过的《沁园春•雪》上阕的领字是哪个?(生:望。)也是控制7句直到“欲与天公试比高”。这里诗人都看到了哪些秋景?大家推荐一位朗诵水平高的同学来读一下。(生1读:“看万山红遍„„万类霜天竟自由”7句)“看”是领字,要稍加停顿,以下几句要读得抑扬顿挫,还要注意关键字的重读,要情绪饱满,充满兴奋喜悦之情。(师范读此7句)。现在大家再齐读这7句(生齐读)。这几句诗人给我们描写了一幅湘江秋色图。(文字投影:“山红”“林染”“红碧”“舸争”“鹰击”“鱼翔”“万类竞”)
4、这几句视角变换和写景顺序极有特色。前两句“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诗人是怎样看的?(生:放眼望去。)对,是“远眺”,你能模仿一下吗?(生模仿)这写的是“远景”。接下来两句“漫江碧透,百舸争流”,诗人的视线又怎样?(生:收回来。)这是“近观”,你再模仿一下(生模仿)。这写的是“近景”。“鹰击长空”怎样看?写的什么景?[生:“仰视”,写的是“高景”(生模仿)]“鱼翔浅底”怎样看?写的是什么景?[生:“俯瞰”,写的是“低景”(生模仿)]
5、现在请同学们设身处地,体会诗人“独立橘子洲头”,饱览大好放?秋色的情景,把观赏这些秋景时的神情、动作连起来表演一下。咱们班谁的表演能力最强?(生上台演示)毛主席的“手”该怎样是倒背好,还是插腰好?(生:插腰。)“视角”的转换是快点好,还是慢点好?(生:慢点好。)对。是兴味盎然地品味观赏,而不是匆匆忙忙地走马观花。你刚才视角转换得就太快了点。现在我读着这几句,你再来表演一遍好吗?(生演示)神态自然,从容多了,颇有点伟人的气度。
6、接下来让我们完整地想象这是一幅怎样的图画。雨果说:“想象是人类思维中最美的花朵。”黑格尔说:“想象是最杰出的艺术本领。”看谁的脑海中绽开的想象的花朵最美丽,谁具备这种最杰出的本领。让我们微微闭上双眼,放飞自由的心灵,给思维插上想象的翅膀,伴着音乐的旋律,飞入这个绚丽多姿,生机勃发的世界吧!(放音乐)
“远望千山万岭,枫林如染,像熊熊燃烧的烈火;近看漫江水碧,千帆竟发,像战场上无数奋进的勇士。抬望眼,雄鹰展翅,矫健勇猛,翱翔长空;低眉处,鱼翔戏水,自由轻快,生机盎然。”
展开想象,把诗人所描绘的秋景由文字变成形象的画面,在“大脑荧屏”上放映出来,可分四步。第一步是“勾勒形态”,将群山、层林、江水、般只、雄鹰、游鱼的轮廓勾勒出来;第二步“染上色彩”,把黑白荧屏变为彩色荧屏,火红的枫林,蓝天碧水„„让画面的色彩更鲜艳,更丰富,更美丽;第三步,“使画面动起来”,秋风送爽,吹动满山的枫叶,像熊熊燃烧的烈火,江水缓缓流淌,大小各式的船只争相竞发,雄鹰在蓝天翱翔,游鱼在清澈的水底自由轻快地嬉戏;第四步,“让画面更细致、逼真”,在脑海中来几个特写镜头,譬如船上耀眼的白帆,游鱼的细鳞,水底的沙石„„
7、在这几句中,哪几个动词用得好?(生:染、击、翔)
“染”为什么用得好?(生:用了拟人手法。)对,其实古人早就用过“染”这个词,王实甫的《西厢记》中就有“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的名句。这漫山遍野像火一样的枫林,很容易使人联想起什么?(生:让人联想起星火燎原的革命火炬。)是的,革命形势蓬勃发展,“万山红遍”,大有燎原之势。“击”改成“飞”可以吗?(生:不好。“击”能显示出雄鹰展翅奋飞,搏击长空的强劲有力,“飞”太一般了。)说得好,这位同学的语言感悟力较强。“翔”改为“游”好像更准确一些,鱼儿怎能像鸟儿一样飞翔呢?(生:“翔”写出了鱼儿在清澈见底,水天相映的水中游动得自由轻快,像在天空中飞翔一样。)说得好。“浅底”并非真的水浅,而是清澈见底,显得水浅。你想,蓝天倒映在碧水中,看上去鱼儿像在天空中游动,在天空中游动不是很像飞翔一样吗?古人就有“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名句。
其实诗句里不光这些动词用得精练形象,在诗人眼里,山是万山,林是层林,江是漫江,舸是百舸,而且万山红就要红个遍,层林染就要尽染,漫江碧就要碧个透,所有这些,都让我们感受到毛泽东用词是多么精妙,多么生动传神。据他身边的工作人员回忆:“毛主席写作时,常在屋里踱来踱去,时而凝眉沉思,时而昂首吟哦,时而坐下来写几句,又摇摇头,把纸揉成一团。第二天清晨,工作人员发现纸篓里已装满了大半。”毛主席这种苦心孤诣,“语不惊人死不休”的锤炼语言的精神,值不值得我们学习?(生:值得学习。)
8、最后一句“万类霜天竞自由”——由眼前景物一下扩展到世间万物,并做了哲理性升华。既然世间万物都在秋光中争着过自由的生活,在斗争中获得生存自由,那么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特别是被压迫被剥削的人民,不是更应该竞自由吗?这实际是对被压迫人民的一种什么?(生:号召和呼唤。)对,如同说: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为生存自由而斗争。同学们看,毛泽东笔下的秋景,给人的总体感觉是什么?你能用四字短语概括这幅秋色图的特征吗?(生:色彩斑澜,生机勃勃)。是的,绚丽多姿,充满生机。(文字投影:绚丽多姿,充满生机。)
9、古人写秋多怨秋、悲秋,什么“自古逢秋悲寂寞”(刘禹锡)、“风急天高猿啸衰”、“草本摇落而变衰”、“秋风秋雨愁煞人”等等。我们初中学过的马致远的《秋思》,不也是写秋的悲凉吗?那么,毛泽东笔下的秋为何如此绚丽多姿、充满生机吗?为何如此与众不同呢?(生:沉思,或讨论),这与一个人的什么有关?(生:与气度、胸襟、心境、性格、身份有关。)毛泽东最与众不同的是什么?他是一介普通书生吗?(生:不是。他是叱咤风云的一代伟人,胸怀大志杰出的政治家。)是的,他有经天纬地之才,再造乾坤之志;他有博大的胸襟,崇高的风范,奋发向上永不消沉的乐观性格,不同于哪些多愁善感的纤弱文人,所以他的诗词也不同凡响,境界开阔,气势磅礴,充满豪情。古人云:“诗的品评在意境的高下,而意境的高下,又决定于人的品格的高下。”怪不得最后诗人不是顺势而问“秋光正好,何日再游?”而是出人意料地提出一个巨大而严肃的社会问题———“怅寥廊,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一个“怅”字的含义是十分丰富的,课本注释说,它原指失意,这里用来表达由深思而激昂慷慨的思绪。其实,“怅”的本意是“望”,但“怅望”不是一般的望,而是心有所思,心有所想的望,是心有所念,心有所忧的望,也就是说“怅望”这个词包含着一个深邃的心境。自然界的一切是这样蓬勃、绚烂,而现实社会却又是如此沉闷、黑暗,“独立寒秋”的诗人,仰天俯地,怅望广阔的宇宙,心有所思,思有所忧。禁不住向苍茫大地发问:谁来主宰你的盛衰枯草?“主沉浮”的深层含义是什么?(生:主宰国家的命运,掌握民族的前途。)对,诗人“独立寒秋”,他不是想着自己被军阀追捕的处境,而是放眼宇宙,胸怀祖国,关注着国家的前途,忧思着民族的命运,这是一种什么心境?(生:这是忧国忧民的心境,是以天下为已任的心境,是一个革命伟人广阔崇高的心境。“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是全诗的“诗眼”。上阕就是这样通过写景,提出“谁主沉浮”的问题,表达了毛泽东青年时代的伟大抱负。(文字投影:伟大抱负)。下面齐读上阕。
10、上阕提出“谁主沉浮”的问题,下阕是怎样回答的呢?“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百侣”与上阕的哪个词呼应?(生:“独立”。)对。“橘子洲”是青年毛泽东与同学、战友们常来游览的旧地,风物景观非常熟悉。旧地重游,很自然地回忆起往昔不寻常的岁月。下阕的领字是哪个?一直统领到哪里?(生:忆。“粪土当年万户候”。)下面请一位同学把这八句读一下。(生:诵读)“忆”应稍顿一下,突出其领字作用。以下几句要读得激昂慷慨,充满自信,语速稍快。(师范读)。(生齐读)“恰”——正值,同学们正值青春年少,风采才华旺盛勃发,革命青年意气风发,正强劲有力;他们指点江山,“江山”代指什么?(生:国家大事。)“指点”就是评点、关心,并且写出激励昂扬的文章,宣传真理,蔑视权贵,把大军阀大官僚视为粪土。这几句是回忆往事以“抒情”方式回答“谁主沉浮”。
11、可能有同学要问:为什么这几句就能回答“谁主沉浮”呢?哪位同学能根据你的理解解释一下。
(生:这些青年有才华、有能力主宰国家命运)有道理。哪《沁园春•雪》里的“秦皇汉武”“唐宗宗祖”“成吉思汗”,都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大英雄、大豪杰,为什么诗人用一个“惜”字就将它们全部否定了呢?而发出“俱往点,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呼唤呢?这些“现在”的“同学少年”与历史上的英雄豪杰有什么不同?(生:历史的英雄豪杰“略输文采,稍逊风骚”,武功尚可,文治才华就差多了,“风流人物”应该是能文能武的杰出人物,英雄豪杰。“现在”这首词里所列举的包括诗人在内的“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他们有才华,有能力,能文能武,是真正的“风流人物”。)是的,这些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革命青年,这些意气奔放,才华横溢的革命青年,这些关心国家命运,斗志旺盛,蔑视权贵,敢为天下先的革命青年,不主沉浮,谁主沉浮?天不降大任于斯人,更与何人?所以说下阕通过抒情,艺术而巧妙地回答了“谁主沉浮”这一重大问题。(文字投影:意气奔放,才华横溢,心系国运,蔑视权贵。)
12、可能有同学又要问:下阕为什么不能直截了当地回答呢?譬如说:“承担大任舍我其谁,革命前途系于我辈。”“知识青年担当大任,仁人志士主宰沉浮。”这样不是更明白易懂吗?(笑问)我这两句诗写得比毛主席的怎样?(生:诗味不浓,像口号不像诗。)“稍逊风骚”是吗?诗歌讲究形象性,要把一个主观意念用具体的形象的画面来表现出来,而不是赤裸裸地说出来。这也是一切艺术的共性。毛泽东曾说:“诗要用形象思维,不能像散文那样直说。”我这两句诗就太直白了,所以不像诗。
13、最后三句:“曾记否,到中流出水,江遏飞舟?”多么大的气魄!这么大的气魄当然能“主沉浮”。毛泽东青年时代就有“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的鸿鹄大志,革命气概何其大也!下阕抒发了改造的旧中国,担负起主宰国家前途命运大任的豪情壮志和革命情怀,所抒之情慷慨激昂。(文字投影:革命情怀)
13、归纳总结与欣赏歌曲。
纵观全词,上阕写眼前的景物和心中的所思——谁主沉浮;下阕追忆往事,表现青年时代的革命精神和远大理想。上阕由“立”到“看”再到“问”,下阕由“忆”到“记”,思路清晰,情贯全词。通过学习,毛主席诗词那精练形象的语言,深远而优美的意境,那博大的情怀和革命的壮志,都给我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美学家朱光潜先生说:“要养成纯正的文学趣味,最好从读诗入手,能欣赏诗,自然能欣赏小说,戏剧及其他种类的文学。”而读诗最主要的是学会领会诗歌的意境,这堂课的教学目标就是要学会领会诗歌的意境,我们要学会通过反复诵读,理清思路,展开想象,品味语言,知人论世等途经,深入体会诗歌的意境,努力提高品评和鉴赏诗歌的能力。(文学投影:反复诵读,理清思路,展开想象,品味语言,知人论世。)下面让我们随着音乐画面走进艺术的天地,深入领悟诗歌的意境,真切感受青年毛泽东的伟大抱负和革命情怀。
14、板书设计
看
山、林、江——静景
上阙
舸、鹰、鱼——动景
写景言志—意象
问
谁主沉浮
忆
往昔
峥嵘岁月
稠
下阙
风华正茂
粪土当年万户侯
呼应
忆事抒情—战斗精神
记
中流击水
浪遏飞舟
五、问题探究
1、在这首写秋景的词中,诗人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情怀?
在多数古典诗词中,“秋”总是与“悲”“愁”等情感联系在一起。如“悲哉秋之为气也”“秋风萧瑟天气凉”“万里悲秋常作客”“秋风秋雨愁煞人”等,而这首词写的虽是寒秋景物,诗人的情感却是豪迈昂扬的。在诗人笔下,秋虽然给人“寒”的感觉,但却是一派“万类霜天竞自由”的欣欣向荣的景象。面对祖国的大好河山,青年毛泽东抒发了改天换地的壮志豪情,发出了“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浩叹,为“寒秋”景象注入了前所未有的情感。这值得引导学生在写作时借鉴、学习。
2、这首词的融情入景、情景交融的特点是怎样体现出来的?
融情入景、情景交融是写景抒情诗文中常见的表现手法,即在景物描写中自然而然地融入作者的思想感情,“物皆著我之色彩”(王国维语),而不是写景和抒情“两张皮”。这首词的上片,虽然也是一般地写秋,但这秋景却全是诗人眼中景,打上了诗人鲜明的情感烙印。无论是树叶经霜变红似染过的“万山”,还是湘江中百舸争流的场面,或是搏击长空的雄鹰和水中自在来往的游鱼,都是经诗人眼中筛选过的景物,并经过诗人眼光折射出来。这些景物不像古人眼中的秋景,给人的感觉不是“悲”,不是“愁”,而是“万类霜天竞自由”的热烈、喜人的场面,诗人传达给读者的是一种乐观、昂扬向上的情绪。
3、这首词的语言极富表现力,具体表现在哪里?
本词用语精当、形象,极富表现力。如“万”字摹出了群山叠嶂之态,“遍”字绘出了红色的彻底,“漫”字写出了江水满溢之状,“争”字活现出千帆竞发的热闹场面。用“击”而不用“飞”,准确地表现了雄鹰矫健翱翔的姿态;用“翔”而不用“游”,精当地描绘出游鱼在水中轻快自如、像鸟一样盘旋的情态。
学习《忆秦娥
娄山关》 全词赏析
这首词以悲壮凝重的笔调描绘了遵义会议后红军胜利跨越娄山关的壮举,抒写了红军战士不畏艰险的坚强意志。思想深远,气象壮阔,意境雄浑。
上片写向娄山关进军途中的情景。“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勾勒了云贵高原的冬日的典型环境。肃杀的西风、迷茫的长空、凄厉的雁声、寒冷的霜华、斜挂的残月等诸多景观相互组合,创造了一个悲壮、苍凉的背景,不仅点明了进军途中的季候特点,而且调动了感觉、视觉、听觉,引人置身于这铁铸般的严酷之境,领略到红军于险山恶水中杀开一条血路的壮烈意味,以及不辞辛劳,不畏艰险去争取胜利的战斗意志和英雄气概。
“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霜晨月”重复上句,固然是词牌格律的要求,但这重复却承上启下,恰到好处地又一次强调了行军的艰苦,从而引出下文对红军战士戴月履霜、兼程前进之状的侧笔描写:战马在崎岖不平的山路上前进,蹄声细碎杂乱;军号声为凛冽的西风所切割和撕裂,断断续续,慷慨悲壮。
那细碎清脆的马蹄声和断续呜咽的喇叭声交织一起,一阵阵,一声声,远远近近,汇合成进军的号角,沉郁地回响在霜重寒凝、肃杀冷落的景中,生发出“风萧萧兮易水寒”的悲壮格调,于是红军刚毅沉着的军容、慷慨壮烈的意志就立即浮现在读者的面前,动人心魄。
下片抒写红军跨越娄上关后的豪情以及迎接新征程之艰辛的精神准备。“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换头一笔宕开,不写抢关夺隘的战斗过程,笔锋直插到跨越雄关之后。二句以议论入手,遒劲有力。娄喊关雄伟险峻,岁不如李白《蜀道难》所说的“难于上青天”,却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如今却被英勇的红军所征服了,还说娄山关象铁一样的坚固呢?实际上当时的娄山关,周围险峰如剑陡立,高耸入云,中间是十步九弯的山路;又有贵州军阀重兵把守。可是,我们的红军战士根本未将其放在眼里,迈开大步不就踏过了么?“从头越”三字笔势豪放,将全词推向高潮,这两句不仅歌颂了红军再克娄山关的战绩,而且表现了毛泽东对敌人的藐视和对长征必胜的坚强信念。此外,“从头越”还包含着遵义会议以后,中国革命在正确路线指引下开始了新的里程的含义。
论气象与意境,毛泽东此词的“苍山如海,残阳如血”亦阔大沉雄,亦有苍凉之气。但这苍凉之中,却又透露出昂扬豪迈的斗争精神与英雄气概。昂扬豪迈与冷峻沉重相交融,遂使这两句包含悲壮美,极富感染力,读之使人感到一种哀兵必胜的壮烈情怀。
5、中国现代诗歌五首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学会鉴赏诗歌的方法,提高审美趣味
A、通过教师的指导朗读,学会欣赏诗歌的音乐美
B、通过教师的分析赏析,学会从诗歌的意象以及形式等方面入手赏析诗歌。
2、品味语言,感悟新诗的独特风格。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自己去品味诗歌的内涵,鉴赏诗歌的艺术特点。
2、引导学生从大处着眼,把握全诗的总体写作意图。教学难点
通过对意象,意境的具体分析来帮助学生解读作品。教学课时:3课时(抽首的诗歌作为重点的讲解)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入
青年一般都喜欢文学作品,特别是诗。因为青年有朝气、有理想、富于热情、喜欢想像,所以有人说,诗是属于青年人的。也正因为如此,一代代诗人层层不穷,众多的流派异彩纷呈。特别是自“五四”前夕新诗诞生以来,通过诗人不断的探索、发展和创造,新诗这种全新的文学样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二、学习《死水》(新格律诗)
1、写作背景
在现代史的发展史上,还有另外一位主将——闻一多。我们可能知道他拍案而起的故事,但另外,对于“新月派”,他也是一位不可或缺的核心人物。他是我国新格律诗的探索者和创建者之一,他要求格律诗要有三美:音乐美(音节和旋律的美)、绘画美(词造的运用要体现中国象形文字的视觉美感)、建筑美(节的对称和句的整齐)。他善于运用深沉的理智控制炽热的感情,用整饬的诗体规范丰富的内容。我们不妨用他的诗集《死水》比喻他的创作:“‘死水’下潜伏着火山。”
对《死水》的写作时间和写作缘起也有不同的说法。一般看法是,1922年闻一多赴美留学,他不堪忍受身为中国人受到的歧视,写过多篇爱国主义诗篇。1926年他怀着对祖国的渴望和期望从美国归来,但北洋军阀统治下民不聊生的黑暗现实令他极为失望,他痛呼:“我来了,我喊一声:这不是我的中华,不对,不对!”正是这种为现实所冷却了的爱和期望,奠定了本诗的情感根基。
2、板书设计
死水丑恶
无可救药
彻底失望
翡翠、桃花、罗绮、云霞——静态描写
绿酒、珍珠(变成、咬破)——动态表现
丽语写丑恶(反讽)
自吹自擂
无耻吹捧——听觉感受
愤慨至极
无情诅咒
呼应首节
3、写作特色
(1)寄托(隐喻)和象征
寄托:一沟死水—完全丧失生命力的社会现实—诗人对现实的坚决否定—鲜明的批判精神 象征:①美国社会;②北洋政府;③黑暗的中国现实。(2)反讽手法的运用
诗人借鉴西方现代派始祖之一的波德莱尔“以丑为美”的主张和技巧,营造出一种反讽的氛围来揭露、批判丑恶和肮脏。美与丑交织形成反差,造成新颖独特的表达效果。丑写得越美,越引人反感,使读者去反思诗人要表达的真情实感,增强了引人思考的魅力。(3)绘画美的语言色彩
《死水》本来写的是一沟发臭的水,但所用的语言却有十分鲜明的色彩。这些艳丽的色彩显示出的是油画般的“绘画美”。
4、延伸阅读
《一句话》闻一多
有一句话说出就是祸,有一句话能点得着火,别看五千年没有说破,你猜得透火山的缄默?说不定是突然着了魔,突然青天里一个霹雳
爆一声:“咱们的中国!”这话叫我今天怎么说?你不信铁树开花也可,那么有一句话你听着:等火山忍不住了缄默;不要发抖,伸舌头,顿脚,等到青天里一个霹雳
爆一声: “咱们的中国!”
三、学习《再别康桥》
1、写作背景
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新月诗派的代表人物。他的不少诗作,神秘、朦胧、感伤、颓废的倾向明显,但也不乏语言清新、比喻贴切,具有轻柔明丽风格的佳作。选自《猛虎集》的《再别康桥》就以音节和谐、意境优美,备受读者们的青睐。才华横溢,诗风活泼,尝试过多种诗体,并且能够飘逸自如、表现众多的内容而不离“华美”的基调,这就是灵动飘逸的徐志摩。诚如朱自清先生所说的:“他是跳着溅着不舍昼夜的一道生命水。”
1931年11月19日,他搭“济南号”飞机从南京到北京,在距济南50里的党家庄,忽遇大雾,飞机触山着火,不幸遇难。“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再别康桥》中的诗句竟成了他的谶(chèn)语。他真的化作一片“云彩”,时年仅36岁。
一般认为此诗是诗人1928年秋第三次欧游归途中所作。即在1928年7月底的一个夏天,徐志摩一个人悄悄到康桥找他的英国朋友,但他所熟悉的英国朋友一个也不在,只有他熟悉的康桥在那里静静的等待他,一幕幕过去的生活图景又重新在他的眼前展现„„到了11月6日在他乘船离开马赛的归国途中,面对汹涌的大海和辽阔的天空,才记下了这次重返康桥的切身感受。
2、播放配乐朗诵,老师指导朗读。注意诗歌的节奏及饱含的深情。然后让学生自由读课文。
3、把握文章大意
(1)通过读诗,你觉得诗歌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归结:别离之情。全诗以离别康桥时感情起伏为线索,抒发了对康桥依依惜别的深情
(2)提示:自古写离别诗之作可以说是数不胜数,大家比较熟悉的还记得有哪些诗词?
明确:骆宾王的《于易水送人一绝》:“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李白的《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启发:如果我们把这些诗歌和徐志摩的这首诗一下,在送别的对象上有什么不一样呢?
明确:一般离别诗离别的是人,这首诗离别的却不是人,是“西天的云彩”,告别对象由人间向自然景物转移,跳出了寒喧叮咛的俗套,给人清新飘逸之感。这些物象(云彩等)寄托着诗人的感情,这种有着诗人感情的物象即是诗歌的意象。诗人如何选择意象来表达自己的感情,正是我们要重点赏析的部分。
第一节,写只身悄悄来到和离开康桥时的情景,为全诗定下了抒情的基调。
第二节,写了岸边的柳树倒映在康河里的情景,浸透诗人无限欢喜和眷恋的感情。
第三节,写了康河的水草,倒出了诗人对康桥永久的恋情。
第四节,写榆树下的清潭。诗人融情入景,将留恋全部融入康桥的风光中。
第五节,诗人感情倒到了高潮,他幻想这撑着一杆的长蒿,泛舟到清操更青处寻他“彩虹似的梦”,“向星辉斑斓里”放声高歌。
第六节,诗人由幻想回到现实。悄悄吹奏别离的笙箫,在沉默中体味别离的惆怅。诗境依旧复归和沉浸于寂然。
第七节,跟开头呼应。节奏相同,但以词句的变换融入更多的不得离去的哀愁。
(3)本文在意象的选择上独具特色,请同学们找出本文的意象分别是那些?
明确:云彩、金柳、柔波、青荇、青草、星辉等自然景象。
4、重点和难点突破
(1)反复诵读《再别康桥》,做重点赏析。
通过朗读,你最喜欢这首诗的哪一节或者哪一句?并说说喜欢的理由。
①归结要点:第二节:一个“金”字把夕阳的光辉照耀着柳树所形成的特有的色彩传神的表达出来,把柳树比做夕阳中的新娘,形象逼真的写出了夕阳下的柳树的美好姿态,也写出了诗人对康桥浓烈而温柔的爱。第三节:甘心做一条水草,表达出诗人对康河的无限留恋。
②第六节“但我不能放歌”,为什么不能放歌?阅读四五六节,思考。
归结要点:因为康河太美丽了,夜色、星光、水草、金柳、深潭里的清泉、彩虹揉成的梦„„宁静而和谐。此时此刻的静默与无言,正式一曲深情的别离歌,是对康桥最美的告别。诗人的心境已与康桥合为一体,形成一种特有的意境,作者不愿打破这种特有的氛围,所以“不能放歌”。
③ “寻梦”,梦是什么?
阅读——思考——交流——发言——点评
归结要点:胡适说徐志摩的人生观里只有三个大字:爱、自由、美。的确是一语中的,徐志摩的一声就是爱自己、爱别人、爱社会的一生。
(2)重难点突破
①怎样理解这首诗别出心裁、不落俗套的构思?
归结要点:首先,诗人避开了一般别离诗的告别对象。他做别离的不是人,而是“西天的云彩”给人清新飘逸之感;其次,诗人为别离创造了一种特殊的气氛。以“轻轻”“悄悄”“沉默”造成一种寂然无声的寂静环境,排除了因“伤别离”而产生的沉重感,增加了飘逸的成分。第三,独具特色的意象选择。诗人避开了送行的人,周围的高楼大厦、车水马龙等平常物象,而选取了云彩等自然景物,这就避开了人间烟火,造出了一种清新感。
②《再别康桥》的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体现在哪里?
音乐美,是对诗歌的音节而言,朗朗上口,错落有致,都是音乐美的表现。
A,押韵,韵脚为:来、彩;娘,漾;摇、草;虹、梦;溯、歌;箫、桥;来、彩。
B,音节和谐,节奏感强。
C,回环复沓,首节和尾节,语意相似,节奏相同,构成回环呼应的结构形式。
绘画美,是指诗的语言多选有色彩的词语。
建筑美,是节的匀称和句的整齐。
共七节,每节两句,单行和双行错开一格排列,无论从字数上看,也都整齐划一,给人以美感。
☆总结艺术特色:
1、构思别出心裁,不落俗套。
2、意境鲜明,富有流动的画面美。
3、表现对个人自由天性的追求,从侧面表现了五四以来的时代精神。
5、写作特色
(1)画面美 七节诗,几乎每一节都包含一个可以画得出的画面,给人视觉上美的享受。画面表现之一是,诗人使用了色彩较为绚丽的词语,创造了一系列鲜明生动的意境,如向西天的云彩轻轻招手作别,河畔的金柳在康河里的倒影,康河水底的招摇的水草,榆阴下的长满浮藻的青潭等。画面美表现之二是,诗人通过动作性很强的词语,如“招手”“荡漾”“招摇”“揉碎”“漫溯”“挥一挥”等,使每一幅画面变成了动态的画面,给人以立体感。(2)结构美、韵律美
这首诗像一首肖邦的小夜曲。四行一节,每一节诗行的排列两两错落有致,每句的字数基本上是6、7字(间有八字句),于参差变化中见整齐;每节押韵,逐节换韵,追求音节的波动和旋律感。此外,“轻轻”“悄悄”等叠字的反复运用,增强了诗歌轻盈的节奏。诗的第一旋律上带着细微的弹跳性,仿佛是诗人用脚尖着地走路的声音;诗的第2节在音乐上像是用小提琴拉满弓奏出的欢乐的曲子;诗的尾节与首节句式相似,遥相呼应,给人一种梦幻般的感觉。
6、课外练习:谈谈你对徐志摩诗的认识,将所获写成三四百字的小文章。
四、学习《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1、播放音乐《长城谣》
万里长城万里长,长城外面是故乡。高粱肥大豆香,遍地黄金少遭殃。自从大难平地起,奸淫掳掠苦难当,苦难当奔他方,骨肉离散父母丧。没齿难忘仇和恨,日夜只想回故乡。大家拼命打回去,哪怕倭奴逞豪强。万里长城万里长,长城外面是故乡,四万万同胞心一样,新的长城万里长。
这首《长城谣》写的是“九一八”事变以后东北民众无家可归的惨状和齐心战斗、收复失地的决心。那么我们今天要学的艾青的这首《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就是以日本的侵华战争为背景的。
这首诗写于什么时候呢?(学生)1937年12月28日夜间。这时候芦沟桥事变已经爆发,全面抗日战争已经开始。
2、作者和创作缘起
关于艾青,我们并不陌生,初中时我们学过他的《黎明的通知》。
艾青(1910-1996),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现代诗人。著有《大堰河——我的保姆》、《我爱这土地》等。艾青诗风沉雄,情调忧郁而感伤。1941年诗人来到延安,从此诗风转向悲壮高昂。艾青是对中国新诗产生过重要影响的诗人,被智利诗人聂鲁达誉为“中国诗坛泰斗”。
3、诵读和感受
配乐(埙)。提示诵读时要注意的,语速、语调、停顿、重音。
指出重点字词:絮聒、后裔、蓬发垢面、暴戾、蜷伏、啮啃、饥馑
补充语流音变知识
4、分析全诗
(1)全诗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心情?
抒写了残暴的侵略战争使中国人民蒙受的苦难以及诗人忧国忧民的沉重心情。
(2)那么是怎样来写侵略战争使中国人民蒙受的苦难的呢?
选取了几类人做描写对象,有北方林间的农夫(无家可归,“你要到哪儿去呢?”潜台词是“你能去哪儿呢?”),有南方乌篷船里蓬发垢面的少妇(失去了家庭和丈夫)和无数的我们的年老的母亲,有失去了家畜和田地的土地的垦殖者。他们之间的关系不是并列的,前两类形象是分类形象,最后一类形象是总的形象,具有概括意义的形象。
他们的悲凉凄楚的境遇正表现了“中国的苦痛与灾难,像这雪夜一样广阔而又漫长呀!”
(3)在诗中,诗人也提到了自己,把诗人表现自我的一段文字找出来。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告诉你/我也是农人的后裔——„„我的生命/也像你们的生命/一样的憔悴呀”把自己和广大农民的苦难命运联系在一起,把这种苦难写的更深刻而真切。
(4)结尾“中国,/我的在没有灯光的晚上/所写的无力的诗句/能给你些许的温暖么?”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
赤子情怀。向苦难的祖国奉献了一颗赤子之心。
(5)文中的“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两句在诗中反复出现了四次,请从情感和篇章结构两个角度说说这两句诗在全诗中所起的作用。
明确:注意本诗音乐式的结构:起句“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平缓,低沉,倾诉式的叙述语调,形成全诗的“主旋律”;接着精心安排三个乐段,由诗人与土地上的“人”——北国林间赶车的农夫,南方乌篷船里的农妇,失去了“他们肥沃的田地”的“土地的垦殖者”,进行对话,在如怨如恕的倾诉中,不断深化刻骨铭心的“寒冷感”,并作抽象的概括提升:“中国的路\是如此的崎岖\是如此的泥泞呀”,“中国的苦痛和灾难\像这雪夜一样广阔而又漫长呀”,突现了全诗的象征意义。在这三个乐段之间,主旋律乐句不断重现,将诗人悲苦、忧郁的情感逐渐推向高潮。而最后的尾句却又给人以“些许的温暖”,有如余音袅袅,耐人遐想。
(提示:从情感的表达和篇章结构两个角度)
出现了四次,它是诗歌感情的线索,是悲凉压抑的感受贯穿全诗,同时,这种反复咏叹更加深了悲惋凝重的气氛,读来令人心酸落泪。另外这两句是也是全诗结构的骨架,多种形象的刻画,都是沿着这两句话展开的。大雪的林间,雪夜的河流,雪夜的草原。学习《热爱生命》
1、作者介绍
食指,本名郭路生,生于1948年,“文革”中因救出被围打的教师而遭受迫害。1968年到山西插队,70年进厂当工人,71年参军,73年复员,曾在北京光电技术研究所工作.因在部队中遭受强烈刺激,导致精神分裂,住进精神病院,1999年出院。
他在“文革”中开始写诗,《相信未来》曾被江青点名批评。其诗被朋友及插队知青辗转传抄,广泛流传于全国,影响深远。即使在精神病院里也未停止创作。他是个天然的甚至是宿命的诗人,纯净的抒情体现出健沟的平民风格,与当时青年一代的精神脉息紧密相通,诗歌语言节奏铿锵易于朗诵。他“文革”中的作品中也有不少平庸的应时之作,但掩不住天性中的叛逆成份,他的灵感在那些广为流传的诗作中显现。“文革”后的诗更加深沉,在沉静中寻找力量。
代表作品:《热爱生命》《相信未来》《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等。
2、基本解读
内容大意:“热爱生命”是反复吟诵的内容。
分为两个部分:①(1—3节)表达一种对生命的执著爱恋;
②(4—7节)进一步表达了热爱生命的具体表现,塑造了抒情主人公“我”的形象。
本诗的思路:首先运用“葛藤”“砝码”“荒草野径”这些意象来展示自己不畏惧艰难的决心———然后推出主人公“我”的形象:“流浪儿般”、“乞丐似的”与“赤着双脚”、“光着脊背”突出心灵漂泊的景况。虽然环境是如此的恶劣和艰辛,但是心中依然信念不变:相信未来、热爱生命。
3、艺术特色:①最突出的特点是寓深刻的思想于质朴无华的词句当中;
②独白式的方式、大量的比喻、“四行一段”的体式。
4、理解•探究•鉴赏
这首诗,多选取那些带有痛苦和悲哀色彩的客观意象,如“攀附的葛藤”“凄风苦雨”“荒草野径”“顽石棱角的坚硬”“拦路的荆棘”“冬天风雪”“夏天毒日”等。
这些意象,是诗人的真力弥漫,万象归怀;这些意象,借物载情,寓理于形,极具内质和张力,充分构筑了全诗的沉郁悲慨,深沉丰沛的思想和感情的内蕴和独特的诗美空间。
这首诗写于十年**结束后不久的1979年,堪称是《相信未来》的姊妹篇。它们影响了整个一代人,当年的许多知青,在生活极其艰难和理想接近破灭时,正是《相信未来》和《热爱生命》鼓励他们顽强地活下去。诗人以异乎寻常的坚毅和刚强、执着和热烈,以一种近于悲壮的口吻告诉我们,不管人生多么艰辛,不论命运多么坎坷,都必须愈挫愈奋,坚忍不拔,百折不回,忍辱负重,向命运挑战,实现生命的价值。这一切都昭示了诗人那崇高而严正的命题:“相信未来,热爱生命”!诗人在另一首《书简》中就曾这样写道:“我们应当永远牢记一条真理/无论在欢乐还是辛酸的日子里/我们的心啊,要永远向前憧憬/这样,才不会丧失生活的勇气„„”这首诗在意象的撷取上,有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就是多选取那些带有痛苦和悲哀色彩的客观物象,如“攀附的葛藤”“凄风苦雨”“荒草野径”“顽石棱角的坚硬”“拦路的荆棘”“冬天风雪”“夏天毒日”等等,这些意象,看似信手拈来,实际上是诗人的真力弥满,万象归怀;这些意象,借物载情,寓理于形,极具内质和张力,充分构筑了全诗的沉郁悲慨、深沉丰沛的思想和感情的内蕴和独特的诗美空间。本诗一袭食指诗的一贯的艺术风格,悲壮而不悲戚,凝重而不沉重,感慨而不感伤,迷惘而不迷惑,是痛苦中的呐喊,是滴血的呼唤,是含泪的微笑,是一曲顽强奋进的生命之歌!学习《双桅船》
一、导入
《双桅船》是一首朦胧诗。何谓“朦胧诗”?“朦胧诗”又称新诗潮诗歌,是新诗潮诗歌运动的产物,因其在艺术形式上多用总体象征的手法,具有不透明性和多义性,所以被称作“朦胧诗”。学习这类诗,我们要着重体会诗歌中的意象,因为那是诗人主观情理和客观形象的融合。像鲁迅的最著名的诗句,“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和“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就塑造了一个个富有内涵的意象,生发出刻骨铭心的情意。今天我们学的《双桅船》是当代女诗人舒婷朦胧诗的代表作。诗中所表达的情绪与心态,既是诗人自我的、个性的东西,又是青年人所普遍感受到而难以言表的东西,值得我们来细细品味。
二、作者简介:
舒婷,当代女诗人,祖籍福建泉州,1952年生于福建石码镇,生长在厦门。初中未毕业即“插队落户”。1969年开始写作,其时诗已在知青中流传。回城后当过多种临时工:水泥工、挡车工、浆纱工、焊锡工。1979年开始在民间刊物《今天》发表诗作,同年在《诗刊》正式发表作品。1980年《福建文艺》编辑部对她的作品展开近一年讨论,讨论涉及到新诗的一系列根本性问题。1981年福建省文联专业创作,现为中国作协理事;作协福建分会副主席,两次获全国性诗歌奖。1982年出版诗集《双桅船》和《舒婷、顾城抒情诗选》,1986年出版《会唱歌的鸢尾花》等。《双桅船》是一首与诗集同题的诗,由此可见它的重要性。
三、整体感知全诗:
先阅读一下全诗,说说各自的理解。(老师不作评论)
古人说“诗无达诂”,也就是允许我们每个人对诗意有自己的理解。因为诗意的过分透明,诗情的过分外露,语言的过分清晰,将使诗的审美空间缩小到弹丸之地,读者也诗在一览无余的无聊中掉头而去。那么,怎样让我们对诗的理解尽可能的贴近作品?我们首先必须走近作者,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下面让我们读一读舒婷的《“狼外婆”的恋爱故事》。(另附材料)
舒婷经常把意象成对地放在一起,这或许可以说是她诗思维的一个特色。什么是双桅船?双桅有什么含义?在这首诗里,成对出现的意象有哪些?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再来阅读这首诗。
点拨:有人说“双桅船”有可能是指诗人自己。她借双桅船的口吻,向无尽连绵的海岸倾诉自己的思慕之情。船时而与岸相遇,又时而与岸别离,有海岸才有船的航程。“双桅”意味着诗人心中爱情与事业并立而又相区别的心理。诗中出现的成对得意象有左翼/右翼,风暴/盏灯,你/我,航程/视线;雾/风,昨天/今天,岸/船,告别/相遇等等。双桅不是表示内心矛盾或感情复杂,而是渴望交流,期待友情,祈求沟通与理解。
读了《“狼外婆”的恋爱故事》,你赞同上面的见解吗?你怎样理解诗中的“岸”、“风”、“风暴”、“灯”等意象?
(参考答案:“岸”象征着女性的爱情归宿;“风”意味着时代的紧迫感;“风暴”暗指诗人与同时代人所经历的不平常的年代风云;“灯”则与光明、信念连在一起;“雾”象征生活中的重压„„)
点拨:可允许学生有多种理解,因为意象本身丰富的内涵表现出了多解性。学生回答不必强求一致,能自圆其说即可,我们以训练想象力联想力为目的。
四、教师小结:
本诗的语言自然流畅,诗中所蕴含的情感凝重而又细腻,既有浓浓的个人感叹,又有隐约的社会感怀。诗的最后四句:“不怕天涯海角/岂在朝朝夕夕/你在我的航程上/我在你的视线里”,已经被广泛流传和引用。
1985年至1989年,舒婷应邀分赴前西德、法国、美国、意大利、荷兰、英国和印度等国家参加了多种诗会和文化活动,并由法国、前西德、前东德出版了3种诗集译本。她的诗曾被译成外文的有英、德、法、罗马尼亚、南斯拉夫、瑞典、荷兰、意大利、澳大利亚、日本、印度、朝鲜等10多个国家。她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获1976——1979年全国中青年诗人优秀作品奖;1982年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诗集《双桅船》获全国第一届新诗优秀诗集奖。1985年、1996年由《拉萨晚报》和《星星》诗刊社分别发起的“全国十名最受欢迎的青年诗人”投票选举中,舒婷两次入选。希望你们今天也能喜欢上她的作品,下面让我们在各自理解的基础上放声自由诵读课文。附:舒婷:“狼外婆”的恋爱故事
她是20世纪80年代中国朦胧诗潮代表人物之一。20年过去,她自称自己已是诗坛“外婆”级人物。她在最近的一次与上海作家陈村的对话中说:每当参加文学聚会时,她笑眯眯地坐在年轻人中间,扮演“狼外婆”的角色。
A、“我嫁你简直像私奔”
中国有个传统,夫妇俩中某一方出了名之后,介绍他(她)的配偶时,常称其为“某先生的太太”或“某太太的先生”。谈到诗人舒婷和她的丈夫,我索性唱个反调,要说舒婷者,陈仲义的太太也,或更直接一点,陈仲义的太太是舒婷。此说非故弄玄虚,理由如是:舒婷有《致橡树》、《双桅船》等绝唱,文艺理论家陈仲义亦有《中国朦胧诗人论》,可称当代研究朦胧诗的一本绝活;再说户口本上户主赫然写着“陈仲义”,舒婷只能附于“骥尾”。诚如纪伯伦所说:“夫妻好比同一架琴上的弦,他们在同一旋律中和谐地颤动,但彼此是独立的。”
陈仲义人高马大,长相一般,穿着随意,朴实得不能再朴素,木讷得近乎迂,属于内秀型。他在一所大学执教,是省内颇有名气的诗评家。本来出席省、全国性的一些诗歌讨论会都有他,自与舒婷结婚之后,全让舒婷给硬挤掉了。
他们同居鼓浪屿一条街上,推窗可望,临街可呼。同在文学圈。初闯江湖那会儿,鹭岛文学圈内朋友聚首,众人宏言阔论,惟陈仲义十有八九沉默寡言,藏锋不露。舒婷暗中观察,若论对手,非他莫属了。每每过海进城以作家、评论家身份出席会议,他们往往“君立船首,我临船尾,同享一江水”。虽相互心仪,但谁也不愿先表心迹。历七八年之久,月老看不过去,终用红丝线将这对大男大女拴到一起。
1981年的一天,舒婷远游三峡归来,还没及抖落一路风尘,陈仲义已树桩般伫立在她面前,“四目相对”,心有灵犀何须点,舒婷说了句“好罢”,一点也不朦胧,这对分别为32岁与29岁(舒婷自说28岁)的金童玉女,携手步上了爱情的双桅船。
结婚的那一天,陈仲义5时即起,逆寒风步行3分钟去接新娘子。舒婷的见面礼是拧一把热毛巾去烫熨新郎脑后那撮一年365天都“立正”的耸发。老丈人端来一碗四只荷包汤蛋递给毛脚女婿,陈仲义照规矩吞掉两只,将残余部分留给新娘。舒婷连蛋带汤一口气扫光,扬扬空碗,幽她老爸一默:“今天我还是你龚家女儿,不能浪费。”龚老先生为享嫁女之乐,备4辆小板车(鹭岛无机动车)运嫁妆,衣物、书稿、桂圆蜜枣、针头线脑三车,压阵的是老人精心培育多年的20盆名品玫瑰花,不乏诗意。车队在一眼见底的小街上游行了5分钟即宣告完毕,大男大女进洞房。婚后多时,两口子逛街,被舒婷当年的二位小姐妹撞见了,悄悄地把她拽到一边审问:你磕朋友啦?乐得舒婷弯腰如大虾。数年后,舒婷忆起一生大事,竟如此草草,总有点遗憾,便数落陈仲义:“我嫁你简直像私奔!”陈仲义诙谐地反击:“那等你将来私奔,我再大吹大擂一番;如何?”
B、从灰姑娘到灰大妈
据传,陈仲义拜倒在舒婷石榴裙下,正式求婚时,舒婷不忘拿捏他一把,约法三章:一不做家务;二小两口单独过;三交友自由。陈仲义没说半个“不”字。大概是不敢。
可是,一夜间,龚舒婷变成陈龚氏后,“三章”一章也不章,纯属纸上谈兵。“不做家务”,舒婷当初梦想做闲云野鹤,一心写诗,孰料婚后,她这个“作家”成了“坐家”,旋又升级为“做家”。一周7天,要分割给年迈的公婆,多病的老爸,不善家务的丈夫和调皮的儿子。属于自己的大概只有七分之一。打儿子上学后,6时起床,为“小皇帝”张罗早餐,整理书包;趁洗衣机在转,扫地抹桌子,心里还要想早上去菜场买什么,中午煲什么汤,晚上烧什么菜。平时,朋友、读者来访,也不得不“看钟说话”(怕误了做饭)。本来与文友通信,可洋洋千言,现在不得不改为电话联系。令她难堪的是,常有电话来得不是时候(正在炒菜),她不得不放下锅勺,关掉煤气,拿起话筒不问张三李四,劈头就说:“对不起,什么事快说,锅里正冒烟呢。”忙得像个陀螺滴溜溜直转。当年的签约“不做”,早已改革为“全包”了。所谓的“小两口单独过”,更是戏言,具有浓厚传统美德的她,怎么忍心让年迈的公婆享不到天伦之乐?至于“交友自由”,更成天方夜谭,连咳嗽一声都在一家老少的眼皮底下,更别说还有一只“拖尾巴狗”24小时跟踪(儿子属狗),自由安在?结婚时惟一一件新家具大书桌,她因“用不习惯”转让给丈夫,自己只好伏在一张锁头已坏,抽屉关不拢,四脚摇晃的写字台上“守桌待诗”。今日复明日,她不知不觉中把“诗人”一词遗失在柴米油盐酱醋茶中了。偶尔想起,想划根火柴找一下,舒婷幽默地说,天啦,这才知道5分钱一盒的火柴已涨到一角钱一盒了。面对陈仲义的滋扰,她也只能认了。他俩的写字台紧紧相邻,不大讲究整洁的丈夫,时不时地将讲义、书稿等什物乱堆乱放,攻城掠地,占据到她的案头。一见此况,舒婷毫不客气地将之驱逐出境。舒婷爱集图案漂亮的邮票,将其藏在小盒内,先生要寄信,只图方便,顺手牵羊,有时连偷带抢。恼得舒婷向丈夫开火:“看来你这辈子是吃定我了。”话中有怨,更多的却是自豪。“我们从没吵过架,因为我们互相很了解,再加上我们都热爱文学。我们把文学当作一种信念,因此他非常支持我写作。”舒婷如此向笔者说。
月落日出,舒婷就这样由灰姑娘变为灰大嫂,由灰大嫂晋升为灰大妈了。舒婷说:“我尽量做个好女儿,好妻子,好媳妇,好母亲,只好不惜亏待自己。”
C、“婚姻是一张彩票”,舒婷中彩了
像许多中外文人写文章时有癖好一样,舒婷爱集各种不同类型的稿纸,并量才而用。誊写短诗喜用方格疏朗的;著长文、组诗,选行距细密的;打草稿,最爱用长条大白纸,长长的一条,像古戏中蒙冤者上递的状子一般,盈握手中,边双手轮展,边浅唱低吟,有一种莫名的快感。她的诗作,大抵一气呵成,字写得龙飞凤舞,自嘲为:小者如豆,大者如瓜,信马由缰,好不潇洒。
陈仲义固以朴实憨厚闻名,对舒婷的体贴与殷勤非一般大丈夫所能为。他是舒婷诗作的第一位读者,常以评论家的眼光来挑剔她的诗作。以批评代鼓励,褒奖时不忘批评。在《中国朦胧诗人论》这本专著中,专辟一节评论舒婷的诗。
当年他们之所以相持了七八年,鱼不动,虾不跳,陈仲义是怕高攀不上舒婷;舒婷是因为她的诗和人当时都处在时代的漩涡和风头,怕累及陈仲义。有诗为证:“我站得笔直/„„/理想使痛苦光辉/这是我嘱托橄榄树/留给你的/最后一句话。”一句话:都是怕伤了心爱的人。婚后他们荣辱与共。舒婷怀孕期间,反应强烈,呕吐不止。据说看惊险小说能改善病况,陈仲义每日跑图书馆一趟,一连10多天。
舒婷因年轻插队时劳累过度,患严重腰椎疾病,藤椅破了,坐着不舒服,陈仲义先用铁丝加固,舒婷的感觉仍然不好,想买张新的。陈仲义把岛上大小商店转了个遍也没买到。这时适逢一位日本朋友造访,无意之中获悉此事,表示要送舒婷一对皮椅子,舒婷当即谢绝。晚上陈仲义回家听说了,为长国人志气,次日过海到厦门转悠了一天,终于扛了两只高背皮椅回来,还不忘向太太报喜:“每只杀价二元五!”
舒婷纤弱,又戴深度的近视眼镜。家事中,她自诩“主内”,有时“主”得叫人难以恭维:7个数字的电话号码,她常常要按错3个。一个电话,不重打两三次是打不出去的。她对数字的概念也很模糊,一万和一千万对她是一个意义。有时陈仲义取笑她缺乏信仰,舒婷反驳:“从前文学是我的信仰,现在你和你儿子成了我的宗教,我还信什么?”
舒婷写诗已届20年,总共不过130余首,这表明她的创作严谨不以量取胜之外,家务的重轭使她不能潜心执笔,也是一个原因。陈仲义“主外”,主外的事儿多辛劳,而且,陈仲义还要过海到学校上课,做学问全在晚上。至于出版社、报刊的约稿、笔会、出书等事,陈仲义一揽子全包。人们笑话说他是太太的生活秘书。出版社出版《舒婷文集》,全由陈仲义选编、复印、剪贴、审订及至校对。舒婷乐当甩手掌柜。舒婷说:“陈仲义是个责任感极强的丈夫。”
一位先哲说:“婚姻是一张彩票,男人下的注是自由,女人下的注是幸福。”舒婷是中彩了。他们的生活仍是丰富多彩的。闲时同儿子踢球、跳皮筋、玩“老鹰抓鸡”;周日,一家三口或购物或郊游或访友或看电影,隔三差五上饭馆领略一下时菜的美味,饱饱口福,一享天伦之乐。
舒婷多病:腰病、胃病、神经衰弱,陈仲义对她的体贴之殷,舒婷不愿多说,她早将那相濡以沫的爱的感受化为诗句: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我们分担寒潮、风雪、霹雳;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
当势利者暗箭中伤、攻击乃至诽谤,说舒婷的《会唱歌的鸢尾花》是色情诗,是“少奶奶吃了饭没事做写的诗”时,陈仲义想方设法为她排忧,给她慰藉与力量。陈仲义对酒、烟、茶一概不沾,除了书之外,舒婷每月只需付给小发廊三元大洋洗理费,即可打发陈仲义。千古绝唱的诗句,诗人难得终可得,像陈仲义这样拿得出又实惠的老公,舒婷只有可遇而不可求。
家,是个温馨的港湾。爱的小舟泊于此港,舒婷方能面对星月头枕波涛,入梦入诗。舒婷说“丈夫属鼠,儿子属狗,十二生肖无猫。我伴一大鼠一小狗过日子,望陇得蜀,勉强足矣。”“足矣”是实,“勉强”不过是诗人藏富不露,自谦罢了。
6、外国诗歌四首
一、学习《致大海》
1、走近作者
普希金(1799~1837)俄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现代标准俄语的创始人。他的作品是俄国民族意识高涨以及贵族革命运动在文学上的反映。
普希金抒情诗内容之广泛在俄国诗歌史上前无古人,既有政治抒情诗《致恰达耶夫》(1818)、《自由颂》(1817)、《致西伯利亚的囚徒》(1827)等,也有大量爱情诗和田园诗,如《我记得那美妙的一瞬》(1825)和《我又重新造访》(1835)等。普希金一生创作了12部叙事长诗,其中最主要的是《鲁斯兰和柳德米拉》、《高加索的俘虏》(1822)、《青铜骑士》(1833)等。普希金剧作不多,最重要的是历史剧《鲍里斯•戈都诺夫》(1825)。此外,他还创作了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1831)、散文体小说《别尔金小说集》(1831)及关于普加乔夫白山起义的长篇小说《上尉的女儿》(1836)。
普希金在自己的作品中提出了时代的重大问题:专制制度与民众的关系问题,贵族的生活道路问题、农民问题;塑造了有高度概括意义的典型形象:“多余的人”、“金钱骑士”、“小人物”、农民运动领袖。这些问题的提出和文学形象的产生,大大促进了俄国社会思想的前进,有利于唤醒人民,有利于俄国解放运动的发展。
普希金的优秀作品达到了内容与形式的高度统一,他的抒情诗内容丰富、感情深挚、形式灵活、结构精巧、韵律优美。他的散文及小说情节集中、结构严整、描写生动简练。
普希金的创作对俄罗斯现实主义文学及世界文学的发展都有重要影响,高尔基称之为“一切开端的开端”。
2、课文品读
《致大海》是一曲对大海的庄严颂歌,是对人生命运的深沉感叹,也是对自由的热情礼赞。1824年写于高加索,诗人第二次流放之前。
普希金的激进思想和他那崭露头角的声望,引起了沙皇政府的不安。原想把他流放西伯利亚,由于他老师的说情,后让他去南方当差(其实是变相流放)。由于他性爱自由,不愿阿谀逢迎奥德萨总督,又被革职遣送回乡(第二次流放)。
南高加索优美的自然景色,哥萨克的风土人情,激发起诗人的浪漫主义诗情。尤其是那壮阔浩渺的大海,更使诗人流连忘返。临别前夕,诗人登上高加索海边的岩石,面对波涛汹涌的大海,想起自己坎坷的经历,想起人们到处忍受着同样的命运,想起葬身于大海的英雄„„怀古伤今,思绪起伏,他的心像大海一样深沉、激荡,情不自禁地写下了这首诗篇。
诗人赞叹大海的壮美:黄昏寂静时,大海温顺、宁静,闪耀着蔚蓝的波涛和“娇美的容光”,仿佛在“怨诉”着心头的哀愁;波涛汹涌时,大海喧腾、激荡、傲岸不羁,仿佛又在召唤着诗人冲破牢笼,奔向自由的远方„„诗人热爱大海:大海有广阔的襟怀,惊人的威力,壮丽的景色。诗人也羡慕大海:大海的自由奔放,勾起了他失去自由的懊丧,在变相的流放中,他感到像“囚徒”一样。诗人更依恋大海:大海使他缅怀起举世震惊的英雄。显赫一时的拿破仑只能在荒凉的海波上安息;普希金最钦佩的诗人拜伦,虽然天才卓绝,雄心勃勃,渡海远征,但终为他祖国所不容,客死于希腊。普希金空有抱负不得施展,拿破仑和拜伦的不幸结局自然增添了他前程渺茫、壮志难酬的悲哀。这正是诗人把大海说成“悲哀的喧响”“召唤的喧响”,是他“心灵的愿望之所在”的原因。
这首诗气势豪放、意境雄浑、思想深沉,是诗人作品中广为传诵的名篇。一位前苏联诗人曾说过:
“从那时起,凡是在海岸上徘徊的人,在那浅浅的小船和空旷的黄沙之间,借着心、目光和耳朵他会听到,普希金诗句像金屑那样散撒„„”
4、理解•探究•鉴赏
(1)诗人为什么如此热爱大海?大海有没有象征意义?
明确:因为大海有广阔的胸怀,惊人的威力,壮丽的景色。更为重要的是大海是自由精神的象征。诗歌的第一句“再见吧,自由奔放的大海”即揭示了这种象征意义。
(2)诗人对大海的礼赞反映了什么?
明确:反映了诗人对自由的热爱与追求。
(3)诗人面对大海为什么感到悲伤痛苦?
明确:大海的自由奔放,勾起了诗人失去自由的“苦恼心伤”。
(4)诗人由大海而想起与大海有关的英雄拿破仑和伟大诗人拜伦,这反映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诗人极力赞颂英雄拿破仑和伟大诗人拜伦,一方面表明诗人对自由精神的不懈追求;另一方面也反映了诗人对前程渺茫、壮志难酬的悲哀。
二、学习《我一无所求》
1、导入:古人云:诗缘情而发,不错的。昨天我们学习了普希金那激情澎湃的《致大海》,今天我们要进入另一位伟大诗人的心灵。
作者介绍——泰戈尔出生在一个具有深厚文化素养的家庭,8岁便开始写诗,12岁随父周游北印度,并开始写剧本,15岁在杂志上发表第一首长诗《野花》,获得好评。1877年写出第一篇短篇小说《女乞丐》。1878年赴英国学习,在伦敦大学攻读英国文学和西方音乐。1880年回过,专门从事文学创作。1913年,他的诗集《吉檀迦利》获得诺贝尔文学奖。1921年至1929年他先后访问了英国、美国、中国、日本、秘鲁、意大利、瑞士等,并发表演讲集《在中国的谈话》。1941年泰戈尔在印度的加尔各达市逝世,享年80岁。
2、解题:泰戈尔早期的诗以写“爱”为主题——人与自然、人与人、自然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的景观,他的诗歌善于选择小景小物去体现一种纯真、和谐的乡间爱情,我们今天要学的正是属于这样的作品。
3、研习课文
整体把握:诗歌的跳跃性比较大,让学生诵读的同时设计几个问题让学生思考:
(1)诗歌中所描绘的景色是怎样的,有何特点?
明确:是一幅平和、恬静的乡村图景(板书)
(2)诗歌中出现了几个人物形象,你认为谁是其中的主角?
明确:“我”、“你”、朝拜者、女人们;“我”是男主角、“你是”女主角
(3)你认为这是一首爱情诗吗?
明确:不单单是一首爱情诗
4、具体研习
(1)诗人在这幅乡村图当中画上了什么东西?
板书:景物(静态)+动物(动态)+人物(动态)
(2)既然诗歌中有不少动态的描写为何还会有一种平和而恬淡的氛围?
明确:以动衬静的写法(联系《归园田居》“鸡鸣桑树颠„„狗吠深巷中”等句对此特点进行分析)
板书:景物(静态)+动物(动态)+人物(动态)=安详、恬静(人与自然和谐的结合在一起)
(3)诗歌中的开始“我”遇到美丽的女子“你”,却为何没有走近她?(学生自由发挥,言之成理即可)A、是“我”没有勇气;B、“我”不忍心去打破这份宁静;C、距离产生美„„
明确:这是“留白”的艺术手法,给人以想象的空间。
(4)试分别比较本诗与《致大海》、《归园田居》的风格异同
明确:《致大海》是一首具有浓烈的主观抒情色彩诗歌;《我一无所求》则是一首平和恬淡的田园诗,没有十分明显的抒情对象,甚至对人和物的描述没有带上一丝的主观情感,而是通过对人和物的描写自然的流露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归园田居》也是一首平和恬淡的田园诗,但是诗歌之中的一景一物都包含着作者的主观情感,它所表现出来的氛围是用心营造的结果。
5、课文品读
在泰戈尔的诗作中,爱与美是最重要的两大主题。泰戈尔把来自古印度宗教中的爱发展成他的人生理想和宗教哲学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宣扬为一种对自然、社会、人生的博爱与泛爱。泰戈尔认为,美是自由的符号,是在有限中达到无限境界的愉悦,美是人生价值的最高体现。他追求并在作品中切身实践真、善、美的统一。诗歌乍一看似乎在向一位清晨挤奶的姑娘表明着心意,事实上表达的却是一种宗教的情绪。这种从有限到无限,有限与无限相统一的美的信仰集中表现在诗歌的精神追求中,其最终的满足和归宿都是美的体验。
6、理解•探究•鉴赏
泰戈尔的这首诗歌展现了一种怎样的美学风貌?
明确:在泰戈尔的诗歌中,物质的真、精神的善、艺术的美混合为一的超越美感形态自成世界,这是诗人艺术的心灵关照自然社会,体味人生人伦,在美的信仰的支配下,以无限丰富的生活经验、材料和卓越的思想培育构成硕果累累、美不胜收的风景。这是一个静穆、深邃、恬淡、悠远的世界。
三、学习《底片》
1、走近作者
维斯瓦娃•希姆博尔斯卡(1925—),波兰著名女诗人,1996年获诺贝尔文学奖。生于波兰波兹南省克尔尼克县布宁村,曾在克拉科夫雅盖沃大学攻读波兰语言文学和社会学。出版的作品主要有诗集《我们为此而活着》《向自己提问题》《呼唤雪人》《盐》《一百种乐趣》《各种情况》《大数字》《桥上的人们》和《结束和开始》等。
2、课文品读
西方评论家认为希姆博尔斯卡是一位哲理诗人,她的哲理论及的范围几乎无所不包,而且具有强烈的现代意识。诗人善于运用象征、讽喻和黑色幽默等手法反映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变迁,她的每一首诗都可以有不同的理解,充分表现了西方现代派的诗歌特点,但诗人创作的视点高,视野广阔,她又不同于一般的现代派诗人。
3、理解•探究•鉴赏
本文写了哪些内容?
明确:本诗从观察底片的角度描写景物;写了底片上的人物;我对于底片上所呈现的一切的想法。
四、学习《黑八月》
1、走近作者
沃尔柯特——拥有英国、非洲和荷兰血统,会英语、克里奥耳英语和克里奥尔法语(本地土语)以及西班牙语,使用英语写作。他的国家圣卢西亚1979年才获得独立,没有自己的历史和文化传统,这使得作者成了不同文化之间的精神“分裂者“和无家可归的流浪儿。然而正是作者对多元化文化的包容、糅合,产生了一个诺贝尔文学奖得主(1992年)。主要作品有《海难余生》(1965)、《海葡萄》(1976)、《星苹果王国》(1979)、《幸运的旅客》(1984)、《仲夏》(1986)、长诗《另一生》、长诗《荷马》(1990)。
2、整体感知:学生自渎
(1)诗人笔下的是什么季节?有何特点?
明确——雨季;晦暗而又漫长(山岭冒烟、河流泛滥、他不露面。。。)
(2)诗歌第二节中的“她”指的是什么,运用了什么修辞格?明确——太阳;拟人。
(3)找出诗中运用了的修辞格的其他诗句?
明确——拟人(“她仍然不肯起来止雨、她躲在房间里赏玩古老的东西。。。”);夸张(“肿胀的天”、“哪管雷像一摞菜盘从天上摔下来”);比喻(“山岭冒烟像口大锅”等)
(4)作者对光明的太阳的态度是怎样的?
明确:太阳(拟人)——盼望她的出现(从诗歌的前两节可以看出来)——重新出现(全诗的高潮:作者的心情是无比的欣喜——“体谅的眼”、“繁华的额”、“雨的珠帘”等华丽的语言表达出来的)——始终如一的爱。
(5)面对晦暗而又漫长的雨季作者的态度前后有何变化,是怎样变化的?
明确:有变化(“过去我只爱我的幸福和你”);厌恶(“这么多的雨水”、“正如黑八月肿胀的天”)——学着去爱——学会去爱
3、具体研习:师生讨论
(1)诗歌中的“太阳”和“雨季”你觉得有没有所指?如果有你认为他们象征什么?(不要求统一答案,言之成理即可)
学生有的说:是人生的雨季和人生的阳光;是社会的黑暗和光明;是人性的善和恶等等,明确:诗歌中的太阳和雨季不论指什么都应该是对立的两个方面。
(2)诗歌中作者为何要学着去爱“晦暗而又漫长的雨季”,体现了作者怎样的生活态度?
明确:无论人生、人性、社会都会有所谓的“雨季”,如其选择逃避不如积极的去面对。体现了作者——对生活宽广深厚的态度,对逆境坦然的接受、积极的面对;有这种态度才能更加珍惜美好的事物;世间一切称之为“雨季”的东西都无法对诗人坚实的世界构成任何威胁。
4、课堂小结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底片》,大家看到的是人和社会中一些不好的地方,通过这首诗的学习我们要学会用积极的心态、坦然的去面对“晦暗的雨季”。
5、板书设计
雨季——厌恶——学着去爱——学会去爱
太阳——盼望——出现——始终如一的爱
坦然的接受、积极的面对
7、中国现代诗歌四首
教学目标
1、朗读品味,咀嚼诗歌语言,深入意境,把握意象的象征意义。
2、激活学生感知、想象、体验、认识等潜在能力。教学方法
朗读感悟法、问题法、演绎法。教学准备:录音机及磁带,雨巷图片。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1、教师引导、点拨,并示范诵读。
2、学生通过反复吟诵,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并对诗歌中生动、鲜明的意象进行合理的联想和想象,把握诗歌的情感意蕴。
3、教师引导学生自由讨论、自主学习、发展思维。
4、扩展阅读,拓宽学生知识面。
一、学习《欢乐》
二、学习《雨巷》
1、分角色朗诵,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男生1):你说你曾一度迷失在无边的诗海,寂寞地被困在冷冷的雨季,只因在雨中相遇的那个撑着油纸伞的女孩,只因伞下那双透明闪亮的双眸,嘴角轻含的淡淡忧郁,呵!结着丁香一样幽怨的女子,竟使你许久不曾开启的心房,如花般静静地绽放。
(男生2):哦,女孩,你难道真是从中翩然而至,在这寂寞的雨季来唤醒我沉睡已久的心灵。要我怎么形容你的清纯与美丽,如果你瞬间消失,我也不会惊奇,因为你的出现已是奇迹。如果你真的就此消失,我会于古朝的画中寻你,于幽幽的池边画你,尽管我色彩的笔天边勾勒你丁香花一样的心事。
(女生1):轻轻的,我穿过雨巷,穿过绵绵的情诗,就这样来到飘浮着丁香花淡香的雨季,你不必惊讶,也不要多问,我只想跳出发黄的诗页,我只想在丁香花盛开的雨季,重温在深巷中徘徊的忧郁。尽管它只会存在于这个雨季。
(集体):是谁,曾经用美妙的文字,叙我成温柔忧郁的佳人;是谁,用甜甜的木萧,奏我出丁香一样的芬芳;是谁,用流音的古筝,弹我成千年的红颜知音。
(师):呵,丁香般的女孩,那是你转身离去时的那一声幽幽的叹息和你明亮的眼眸中那一层淡淡的忧郁,它们已经幻化成永不消失的身影,永远留在了每一位爱诗人的心里!好,让我们一起走进戴望舒的《雨巷》,一起走近那丁香般结着愁怨的姑娘!
2、朗读感受,深入鉴赏,把握基调
①读完全诗,你最强烈的情感体验是什么?
明确:诗中没有大江东去似的慷慨豪迈,也没有涓涓细流似的轻快明丽,而是笼罩着一层淡淡的忧愁。
②那么,我们该用怎样的感情基调去朗读呢?
明确:低沉幽怨,就让我们读出这种感觉来。
3、分析意象,深入赏析。
①从分析诗歌的意象入手,诗歌为什么会有忧愁的情感色彩呢?(提示:我带着感伤忧愁的心情独自徘徊在哪里呢?“我”的心情与活动的环境——雨巷有什么相通的地方呢?)
明确:从色彩基调来看,雨巷属于暗色调,而且是在雨中,与我的心情一样都是灰暗的、阴沉的。
细雨斜飞,暮色苍苍,雨声淅沥,烟雨朦胧中的雨巷悠长悠长,它远离喧嚣热闹,幽暗的青石板铺成的街道湿漉漉的,透着寒气,静寂,萧条,而又冷清„„ ②刚才我们用简练优美的语言渲染出了沉闷、压抑的环境气氛,下面我们用同样的方法描述一下“我”的心情。
明确:宋代词人贺铸《青玉案》有词云: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在这撩人愁绪的梅雨季节里,在这阴暗狭长的巷道里,我一个人独自彷徨在雨中,孤独、冷漠、苦闷又忧愁„„
③湿漉漉的天气,湿漉漉的巷道,我的心情同样也是湿漉漉的。然后我却希望逢着一个姑娘,一个什么样的姑娘?(引导集体朗读第二、三、四、五、六节,提醒注意感情基调)明确:丁香一样的姑娘。(为什么说丁香一样呢?)丁香是美丽的、素洁的、高雅的。丁香在古诗词的传统意象中,往往跟忧愁结合在一起,李商隐的《代赠》诗中就有“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的诗句,南唐李璟的《浣溪纱》中有“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的句子,更是把丁香与忧愁联系在一起,还有哪些地方体现姑娘的忧愁呢?(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默默彳亍着,冷漠、凄清,又惆怅。静默地走近,不是呼朋引伴,不是欣喜雀跃的,而是静静的,默然地走近。叹息般的眼光,充满忧郁的、哀伤的。)
④发挥你的想象力,姑娘为何如此感伤?
明确:也许她是为心爱的人儿离她远去而苦恼心伤,也许她为生活的不幸而失意徘徊,也许,她是为理想受挫而苦闷彷徨。
姑娘悄然飘过我的身旁,留下一声沉重的叹息,那一声叹息里有太多的忧伤,她明亮澄澈的眼眸中满含着迷茫,然后,姑娘携着一阵淡淡的幽香,像梦境般翩然而逝,渐行渐远„„。我们仿佛听到了诗人发自内心的呼喊:能否能否请你驻足,生命的漂泊请将我一起带上!,然而姑娘静默的远了,远了,到了颓圮的篱墙,走尽这雨巷„„
4、再次朗读,深入意境,读出幽怨低沉的感情基调。
5、从形式美的角度感受诗歌的音乐美
①叶圣陶先生曾经盛赞这首诗:“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纪元。”如果我们从音乐性的角度来欣赏这首诗,你有什么美的享受?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效果呢?
明确:读起有一种一唱三叹、迂回反复、回肠荡气的感觉。听起来悦耳、和谐,读起来像一首轻柔而沉思的小夜曲。
A、从全诗看,第一节和最后一节除“逢着”改“飘过”之外,其它语句完全一样,这样,同一主调在诗中重复出现,起结复见,首尾呼应,不仅加重了诗人彷徨苦闷的心境,也增强了全诗的音乐性。
B、每一节共六行,每节押韵两次到三次,在相隔不远的行里重复一次韵脚,如“雨巷”、“姑娘”、“芬芳”、“惆怅”、“眼光”等,有意地使一个音响在人们的听觉中反复,这样,就造成了一种回荡的旋律和流畅的节奏。
C、另外,语言上用反复,如“哀怨,哀怨又彷徨”,“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迂回往复,悦耳和谐,一个寂寞而痛苦的旋律在全曲中反复回响,萦绕在我们的心头。
6、结合背景,解读诗歌意象的象征意义
☆诗人这低沉的倾诉,失望的自白难道纯属是个人的哀叹吗?
明确:本诗写于1927年夏,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反动派对革命者的血腥屠杀,造成了笼罩全国的白色恐怖。原来热烈响应了革命的青年,一下子从火的高潮堕入了夜的深渊。他们在痛苦中陷入彷徨迷惘,他们在黑暗中渴求着新的希望的出现,在阴霾中盼望雨后绚丽的彩虹。《雨巷》就是一部分进步青年这种心境的反映。(雨巷应该是当时黑暗而沉闷的社会现实的象征、姑娘应该美好理想的象征)
诗人就是在现实与理想的碰撞和失落中体验痛苦、无奈、煎熬的进步青年,这彷徨感叹的哀叹是现实的黑暗和理想的幻灭在诗人心中的投影,它分明让我们看到了一部分青年人在理想幻灭后的痛苦和追求的心境。
7、总结:《雨巷》是一篇抒情色彩浓烈的诗歌。没有直白的“情语”,只有委婉的“景语”,形象丰富且具象征意味,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就要首先训练学生感知形象的能力,进而引导学生去进行体验,最后达到认知形象意蕴的目的,用个别读、集体读、师范读、听录音等多种形式的读反复体验,深入诗的意境,造成情感上的共鸣。从初步感知、体会诗的情感基调到深入品味、强化感觉,对感觉和体验进行整理再到细节认知,从感性认识逐步上升到理性认知,另外,置疑设问,集散有致。《雨巷》教学设计中共设置了十几个疑问。力图使学生的感觉、体验、思维始终处于兴奋状态。但这许多问题归纳起来只有三个:一是全诗有哪些形象;二是如何发现、体验形象所蕴蓄着的思想感情;三是我们是怎样解读诗歌,进而解读文学作品的。此外,运用适合文本特点的语体色彩是很重要的,《雨巷》抒情性浓烈,且调子低沉,在教学中,尽量采取诗化的语言并且始终保持符合该诗基调的情感色彩。“李杜文章在,火焰万丈长”,诗人虽然远离我们而去,但诗的语言正如星星的光辉,永远闪耀在天际。每当细雨迷蒙的时候,每当你彷徨迷茫的时候,请你一定想起戴望舒的雨巷,请你一定记得在那发黄的诗中,有一位美丽而忧伤的姑娘。
8、作业:发挥大胆想象,把《雨巷》改编成一篇散文或者小说,并试着比较诗歌语言与散文和小说语言的异同。
三、学习《我和春天有个约会》
四、学习《山民》
1、导入 你喜欢山吗?山对于生活在都市中的孩子们是新鲜的、有魅力的,但对一个长年生活在山中的人本讲,感觉却并非如此,让我们来看看韩东所写的《山民》如何表达对山的感觉。☆作者简介:韩东,1961年出生于南京,父亲方之也是当代著名作家。1978年考入山东大学哲学系,1982年毕业后曾先后在西安和南京的某些高校任教,1992年辞职成为自由作家。现已出版诗歌集《白色的石头》,小说集《我们的身体》、《西天上》,诗文合集《交叉跑动》等。1998年5月,与朱文等新生代作家一道发起“断裂”行动,并主编“断裂丛书”。
他开始从事诗歌创作,是在进入大学之后,并于1981年初青年文学杂志《青春》上发表了组诗《昂起不屈的头》,后又获得当的“青春文学奖”。落脚西安后,他又创作完成了《有关大雁塔》等佳作,还主持创办了《老家》(“云帆”诗社)。尤其是1984年,他返回故乡南京,成立了“他们”文学社,并于第二年创办了《他们》,由此标志着又一代诗人和作家的新的崛起。从1985年到1995年,《他们》共出九期,其主要代表人物除诗人韩东、于坚外,先锋小说家马原、苏童也曾是“他们”文学社的成员,并在《他们》创刊号上分别发表了《拉萨河女神》和《桑园留念》等小说作品。日后成为
“第三代诗歌”的鼎力重镇和核心,与四川“非非主义”等诗歌社团一起,发起了一场影响广泛的“第三代诗歌”运动。这里所谓“第三代诗歌”,按照诗人们的解释,即是“随共和国旗帜升起的为第一代人”,比如贺敬之、闻捷、公刘等;“十年铸造了第二代”,指舒婷等朦胧诗人;“在大时代广阔的背景下,诞生了他们第三代人”。从此,“第三代诗歌”就成了一个专有名称。所谓“第三代诗歌”,是指朦胧诗之后一种新的审美思潮和写作倾向,韩东是其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2、品读学习《山民》
①教师诵读诗歌,学生思考这首诗中塑造了怎样形象的一个山民?
明确:一个向往山外边的生活,但又仅仅是想,从未付诸行动的山民。
②如何理解诗中的“山”和“海”这两个意象?诗人笔下的这两个意象在表达诗人思想感情上起什么作用?
点拨:诗中的“山”在这里已经不仅仅是自然界的“山”了,它具有了多重的象征意义,它引起读者的联想将是多方面的。这“山”可以让人想到艰苦的环境,想到工作、生活中的困难,想到前进中遇到的艰难险阻,想到人类进化中的漫长历程„„这“海”则让人想到光明的前程,想到理想的目标,想到期望的事业,想到丰硕的成果,想到追求的境界,想到人生的金顶„„通过这一系列的联想,我们不难发现,这其中蕴涵了诗人积极昂扬的人生追求态度和启迪人生的哲理思索。他对现实不满足,说明他是清醒的;他因为清醒,所以在思索;这个思索过程是曲折,四节诗就反映了这个曲折的历程;他对美好的未来有着热烈的向往和追求,他对人生进程有着深刻而睿智的反思。这正反映了才从**年代走出来的一代年轻人在人生问题上的深刻思考,在国家发展、社会进步方面的积极探索。诗人借用“山”和“海”这两个意象艺术地反映了一代人的思想感情和思索历程。联系我们的祖辈、我们自己的情况,我们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共鸣。
(解说:这个步骤的意义,一在于引导学生找意象,二在于引导学生展开联想,三在于帮助学生准确理解诗意。)
③怎样理解诗中第一节的父子对话和“他不做声了,看着远处/山第一次使他这样疲倦”?
点拨:“他”的连问,看似重复,但含义深刻,表现了他思索更远,追求更远,对现实开始反思。父亲的回答,也已经显出了不耐烦,对儿子的发问是不屑呢,还是使他难堪?“他”“不做声了”,是父亲的冷淡回答使他的情绪受到挫伤,还是他的思索更趋于深刻?
(解说:在整体理解的基础上,把学生引向深刻品味。点拨也只提问,引思路,意在打开思索之门,答案可能是多样的,不宜扣得太死。)
④第四节“他只是遗憾”让你想到了哪些事情?这“遗憾”只是对父辈的抱怨吗?这里面是否包含了某种哲理?
点拨:想到的事情可能会很多,如:今天,“他”在“遗憾”祖先没有像他一样想过“,如果我们这一代还不努力,下一代将要对我们的作为表示遗憾了。为了不使后人遗憾,我们应该立即行动,做出无愧的努力呀!可见,这遗憾,不仅仅是抱怨,而更重要的是深层思索和多层的启迪。诗句让人想到的哲理也是丰富的,如:人一生到这个世上,他就不是只属于自己的了,他就该担负起不该忘却的对他人的责任。
(解说:这也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意在引导学生会在诗里找问题,会跳出诗外找问题,开发思路,引发联想。点拨只是举例性的,意在启发学生作多向思考,答案不求惟一,言之成理即可,训练了思维即是目的。⑤山民为什么向往山外边的生活?
明确:“他”知道山外边有“海”,“他”朦胧地感觉到山的沉闷,他有改变生活环境的愿望。
⑥再读诗歌,思考山民最终也没有离开山,而只是遗憾,“他”遗憾什么?你如何看待“他”的遗憾?
明确:山民遗憾“他的祖先没有像他一样想过/不然,见到大海的该是他了”。而“他”的想法是自己可以带着老婆上路,儿子、儿子的儿子们终会有一天走到大海边。可是“他”空有好的想法,却没有行动。“他”的遗憾让我们为“他”产生遗憾,“他”竟没有意识到自己也是孩子们的祖先,“他”只想不做,也为孩子们造成了遗憾,由此,我们不难发现山民是一个很难突破自己固定思维的人,而这样就限制了“他”的发展,留下了遗憾。
⑦这首诗发表在改革开放初期的1982年,你认为诗人用这首诗重在表达什么?
明确:改革开放初期,人们有了开放的意识,但传统的思想束缚着人们的行动,他们仍然只停留在“想”上,诗人用这首诗批判传统文化的封闭,呼唤真正的思想解放。
⑧这首诗的语言表达有什么特点?请具体分析。
明确:本诗语言平淡直白,通篇叙述是纯客观的,句式单调没有任何描写性的语言,也没有任何直抒胸臆的表达。这样的语言恰恰合于诗歌内容的沉闷,起到了加重这种感觉的作用。
3、拓展
①阅读下面的诗句,比较它与《山民》的异同。
理想(流沙河)
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
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
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
理想是路,引你走到黎明。
(解说:设计此题意在引导学生运用比较思维,开拓欣赏途径,加深对《山民》的理解。思路要点:相同点,都涉及到理想问题;不同点,思考层面不同,思考角度不同,表现手法不同,表现侧重不同。)
②结合《山民》一诗,分析自身存在的“山民意识”,完成400字左右的短文。
8、歌词四首
教学目标
1、体验情感:体会激昂自豪的爱国情感。
2、修辞手法的综合应用
3、让学生初步学习写作较简单的自由诗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本课有四首歌词,分别是《长江之歌》、《我们拥有一个名字叫中国》、《那就是我》和《弯弯的月亮》。前两首的主题是热爱祖国的情感,后两首是思乡的情怀。那么,在选取上,我突出强调了爱国主义教育,所以这节课就讲《长江之歌》和〈〈我们拥有一个名字叫中国〉〉,着重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怀。这是本节课的重点。
2、难点:学生对于修辞手法的认识往往流于表面(例如他们还有人不清楚比拟是什么,不了解比拟和比喻有什么区别),本课通过对这两首歌词修辞手法的分析做一个本单元学习修辞手法的总结性的归纳。教学方法
1、教学方法:通过欣赏——朗诵——思考——提问——启发——讨论——评价——创作的步骤学习课文。
2、设计依据:作为单元的扩展阅读,并不属于基础阅读,不需要教师讲解太多,大部分的课堂活动还是要学生自己来完成,教师只要体现主导作用,以学生为主体来进行课堂活动就可以了。更重要的是,鉴于本篇课文属于特殊性的歌词(第一次语文教材中出现歌词),让学生在音乐中自己领悟、自己体会,完成感情的自我升华,显然比教师直接告诉学生歌词里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深刻的多。因此,为了达到更好的引导作用,本课教学主要采取提问式的教学方法,通过一环扣一环的问题,将学生一步一步地领入课文中,然后通过讨论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学习《长江之歌》
1、导入
《长江之歌》是1984年中央电视台拍摄的电视记录片〈〈话说长江〉〉的主题曲,此片当年创下了非常高的至今仍无法打破的40%的收视率,以此我本课的切入点,配上此片当年主持人陈铎和虹云极富激情的解说辞以及精美的画面,给学生营造一种激昂的气氛。以此激发他们进而想听〈〈长江之歌〉〉的欲望。
2、欣赏歌曲
《长江之歌》精心选取了一个视频MTV,将长江的惊涛骇浪以及奔腾气势展现在学生面前,给予他们视觉上的感知,宏厚的男声给予他们听觉上的感知,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听完雄壮激昂的《长江之歌》,再听《我们拥有一个名字叫中国》,张名敏的声音将学生带入了自豪的中国情节中,再配以精心制作的画面,将学生的情感调到最高处。
3、诵
在听的基础上,由学生朗诵体会其中激昂自豪的情感,激发他们热爱祖国的感情和身为中国人的自豪感以及中国情节。教师在此过程中给予适当的指导,师生共同体验情感。
4、赏
这是本课学习的难点和重点,做为本单元的终结课,要完成修辞手法的归纳和总结,经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对诗歌中的修辞手法的运用基本已经熟悉和了解,这里主要是针对一些难点给予适当的指导和讲解,例如《长江之歌》中“花的国土”这里是暗喻的变体,表修饰关系。这个知识点学生可能很多都不知道的,就要详细地讲解一下。最后让学生进行总结归纳,这同时也加强他们的归纳能力。
①这首歌主要用了哪些意象来表达情感?表达了作者什么 情感? ②歌词使用了什么修辞格?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 ③歌词最后一节呼唤的是一种什么精神?
☆歌词鉴赏法——①倾听歌曲,体会歌曲情调。②了解作者及作品风格。③诵读歌词,讨论问题。
5、评
这是整堂课上最具有开放性的问题,学生可以各抒己见,只要能言之成理就可以了,教师只要给予肯定就行了。他们之间也可以互相展开讨论,各持论据,进行探究性的学习,这样也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6、创作
本课所属的单元是诗歌单元,教参上也明确指出,学生学完了本单元后,要尝试学简单自由诗歌的创作。培养他们的动手动脑的能力。此部分就是按照这一要求设置的,考虑到课堂上的时间有限,此部分就做为课后作业布置给学生,让他们在课外完成。
7、拓展:《梦想》歌词
歌手:张靓颖
词:文雅
曲:沈元 他们说面向太阳就会是希望 他们说勇敢成长就是种锋芒 我相信梦想就是最好的信仰 指引我们向前不会彷徨 拥有梦想的人一定势不可挡
come with me make all dreams come true 拥有梦想就有可能 每个人都天下无双 梦想就不怕张狂
come with me make all dreams come true 行动激荡无限能量 梦想就是最好的奖赏
跟我来迎接风浪就当是冲浪 跟我来展翅翱翔逆风也飞翔 我相信只要坚持自己的主张 我们能让世界改变摸样 拥有梦想能让奇迹从天而降
come with me make all dreams come true 拥有梦想就有可能 每个人都天下无双 梦想就不怕张狂
come with me make all dreams come true 行动激荡无限能量
梦想就是最好的奖赏分享
come with me make all dreams come true 拥有梦想就有可能 每个人都天下无双 梦想就不怕张狂
come with me make all dreams come true 行动激荡无限能量 梦想就是最好的奖赏 enjoy and do
二、学习《我们拥有一个名字叫中国》
三、学习《那就是我》
1、听赏《那就是我》
2、按学法小组内开展合作学习。
3、说一说。对《那就是我》这首歌词可以从多个角度去体会:有人认为这首歌词抒发的是游子思念母亲的情怀,有人认为抒发的是海外赤子思念祖国的深情,还有人认为抒发的是异乡游子对家乡的思念。你认为哪种说法更好?为什么?(让学生畅所欲言)
4、归结:好歌词的特点——词句优美、琅琅上口;意思清晰明白、意象内涵丰富;情感表达或真挚、或深沉、或轻快,与乐曲旋律配合。
(容易激起唱者和听者的共鸣,实际上,与诗歌差不多,只是歌词要浅白一些、节奏强一些。)
四、学习《弯弯的月亮》
1、学生探究、理解、鉴赏“月”意象,解读“月”的意蕴,并由此归纳探究阅读含有意象的诗文的方法。
明确:月的意蕴是十分丰富的。如何理解“月”的意蕴呢?下面就以《弯弯的月亮》这首歌词为例开始探究。先请同学们读一读《弯弯的月亮》,找出歌词中出现的意象。
边播放背景音乐《弯弯的月亮》,边让学生朗读歌词,边划出歌词中有关的意象。
2、歌词中用了哪些具体的意象来表情达意?(学生边说,老师边出示投影)
明确:A:“月亮”;B:“小桥”;C:“小船”;D:“阿娇”。(点拨:欣赏诗歌要先把握意象,还要理解意象,并应透过意象去品味其意境美和意蕴美。)
3、边放歌曲《弯弯的月亮》,边让学生根据歌词中的意象闭目联想,创造出他们心中的美丽图景,并把它们简单描画在本子上。特别展示两位学生的绘画作品,加以点评。
4、播放MTV《弯弯的月亮》,让学生深入领略歌词的意境美,加深对歌词的理解。
5、以问导学,引导学生紧扣歌词,透过意境来揣摩、品味作者的情感(即意蕴)。
问:优美的景色蕴含了作者什么情感?你能从文中找出关键词句来说明吗?
脸上淌着泪
我的心充满惆怅
伤感
忧郁
你那弯弯的忧伤
问:作者为什么伤感、忧郁呢?歌词有没有说明原因?
明确:为家乡落后贫瘠的旧貌依旧不改而伤感。歌词说明了原因:
“我的心充满惆怅/不为那弯弯的月亮/只为那今天的村庄/还唱着过去的歌谣。”(学生找出后,老师出示投影)
点拨:“过去的歌谣”暗指乡村落后依然没改变。但久在繁华城市生活的“我”在月夜里想起阔别多年的故乡始终摆脱不了贫困落后,不禁悲从中来,感慨万千,于是写下了这首歌词。这首歌面世后风靡全国,歌词的优美,内涵的丰富,深深触动着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可见,一弯残月寄寓着游子多么浓厚的思乡之情啊!一股难以摆脱的乡愁不正反映在这歌词当中吗?
俗语说:“景由心造。”每个人的心境不同,那么他所看到的景色也会有所不同,他眼里的景色更多呈现出其主观的色彩,即心悲则景煞,心悦则景美。
6、总结归纳前面学习课文即歌词的方法。
☆我们欣赏诗歌,关键是把握诗歌的主旨,主要是诗人的情感,那应如何把握呢?
明确:把握意象,再由意象重现意境,最后深入意境来品味意蕴。(学生边归纳,老师边出示投影)
把握意象:由点及面,找出与之相关的景物
品味意蕴:揣摩作者的情感
★附注:【资料】与“月”有关的诗文拓展欣赏
(一)“无情”月
(指文化层面的月:横亘古今,跨越时空,见证着历史,印证着哲理—时空的永恒;个体生命的短暂。)(千古亘远,深邃浩淼的宇宙意识)
1、“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李煜(《虞美人》)
2、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李白(《把酒问月》)
3、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冥王宫里人。” ——李白(《苏台览古》)
4、“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刘禹锡(《石头城》)
5、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苏 轼(《水调歌头》)
6、„„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二)“多情”月
(指丰富意蕴的月:愁绪的月(离愁与孤寂);情爱的月;藉满乡愁的月等等。)
A、月,一种相思的离愁。
1、“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柳永(《雨霖铃》)(柳岸残月:柳公等借月抒离情。)
2、„„岁寒无与同,明月何胧胧。展转眄枕席,长簟竟床空。„„—潘岳(《悼亡诗 》)
3、„„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李清照(《一剪梅》)
4、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李 煜(《相见欢》)
(物是人非,残月依旧,旧事亡国只剩孤身只影伴高楼和梧桐,李煜借残月抒一个孤独亡国之君内心复杂而微妙的情感。)
5、雁尽书难寄,愁多梦不成。愿随孤月影,流照伏波营。——沈如筠《闺怨》
(倾诉无人的隐恨和无尽思念)
B、月,一种凄清落寞的孤寂
6、月落乌啼霜满天,江风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
7、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李白《长相思》(孤寂、寒冷、落寞、无奈)
8、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孟浩然《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凄恻孤寂)
9、迁客此时徒极目,长洲孤月向谁明。——李白《鹦鹉洲》
(怀才不遇的孤苦和对黑暗社会不重视人才的控诉)
10、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李白《月下独酌》
(壮志难酬、宏图难展、无人可与共语的极度的寂寞孤独之情。表面自得其乐,背景却无限凄凉,撼人心魄的是无与伦比的孤独感。)
11、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李白《夜泊牛渚怀古》
(政治抱负无法实现,世上难觅知音的孤寂心情)
C、月,一种浓浓的情爱。
12、“同来望月人何在,风景依稀似去年”(叹逝情,爱不再)
13、(企盼通月同心达意 / 深情祝愿)
“别后唯所思,天涯共明月。”——孟郊《古别怨》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张九龄《望月怀远》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水调歌头》
14、月落星稀天欲明,孤灯未灭梦难成。(痴恋情深)
15、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爱的惆怅迷惘和不变的深情)
D、月,一种难以忘怀的乡愁。
16、(思乡之月,特别是元宵月和中秋月)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王建《十五夜望寄杜郎中》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水调歌头》
17、季羡林《月是故乡明》一文中的语段: 每逢望月(每月十五),一轮当空,月光闪耀于碧波之上,上下空蒙,一碧数顷,而且荷香远溢,宿鸟幽鸣,„„然而,每值这样的良辰美景,我想的却仍然是故乡苇坑里的那个平凡的小月亮。见月思乡,已经成为我经常的经历。
⊙“少年情怀都是诗”活动课方案
一、导入
16岁,是一个令所有成年人都羡慕不已的年龄。你们幻想联翩,梦儿不断;你们激情洋溢,纯真浪漫。你们有着春的萌动,更有着秋的迷茫。你们始终守护着一片属于自己的纯净天空。
少年有着自己的卓然风采,有一份走向成熟的孤独,也有一份揉和着甜蜜的忧愁,或许还有一份纯真而朦胧的情丝。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分享少年的孤独,少年的忧愁,少年的快乐,少年的诗。
诗是什么?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说诗是春天,诗是大海;有人说诗是一首乐曲,诗是一幅素描;还有人说诗是一抹微笑,诗是最厉害的武器。每个人对于诗歌都有不同的理解。但爱诗的你一定会发现那些让我们魂绕梦牵的诗歌所描写的往往都是我们平时能看到的,能听到的,能感觉到的,就像我们刚学完的闻一多笔下的死水,徐志摩眼中的康桥,其实,诗离我们并不遥远,诗就在我们身边,只要我们用心去感受,什么都可以进入我们的诗歌。对于在坐的每一位来说,正处于如诗的年龄,我们激情洋溢,纯真浪漫,有自己独特的风采,世间万物在我们的眼中都别有一番诗情画意,正所谓少年情怀都是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诗的国度,感受诗的魅力,体验创作的乐趣吧。
16岁,是一个令所有成年人都羡慕不已的年龄。你们幻想联翩,梦儿不断;你们激情洋溢,纯真浪漫。你们有着春的萌动,更有着秋的迷茫。你们始终守护着一片属于自己的纯净天空。
少年有着自己的卓然风采,有一份走向成熟的孤独,也有一份揉和着甜蜜的忧愁,或许还有一份纯真而朦胧的情丝。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分享少年的孤独,少年的忧愁,少年的快乐,少年的诗。
二、我们身边的诗:
诗
(一):
春天
啊!我赞美你,春天!
我赞美你红红的花!
我赞美你绿绿的草!
我赞美你绵绵的雨!
我赞美你蓝蓝的天!
明确:只要选取常见的事物,运用一定的修辞,表达一定的感情,就可以成为诗。
诗
(二):——冰心
墙角的花,你孤芳自赏时,天地就小了。
池塘的水,你贪图安逸时,生命就停了。
井底的蛙,你自鸣得意时,世界就窄了。
水中的萍,你随波逐流后,根基就没了。
三、写自己的诗
1、拿出两张小纸条,在上面写下你自己创作的有一定韵味的、语言优美的话。
写诗的时候可以参照下面的写法:
(1)写一个包含了明确时态的句子,在汉语中,“着”、“了”、“过”是表示时态的词。
(2)写一个问句。
(3)写一个条件句。(如果„„那么、假如„„就、只要„„就、假若„„便、假使„„也、要是„„就、越„„越、谁„„谁、什么„„什么、一分„„一分、几分„„几分、只有„„才、除非„„才、不管(不论、无论、任凭)„„都(总、就、总是、还是)。(4)写一个用以下词语开头的句子:“你有没有„„”、“昨天„„”、“在哪里„„”等等。
(5)写一个用以下词作为开头的句子:“他(你、她、它、我们、你们)„„”、“我看见„„”、等等。
(6)展开你想象的翅膀,写一个句子描述你喜欢的东西、描述时,尽可能使你的语言形象些,当然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就是一种很方便的写法。
(7)写个句子,它由同一个字开头的词语组成,比如:”白云、白鸽、白裙子”、“青草、青春、青梅竹马”等这类的词。
(8)用三个形容词,或一个句子来描述你对人生、事业、班级、学校、中国、世界等等的现实或未来的看法。
2、写好后,把各位社员所写的句子集中起来,由诗社成员共同筛选出其中一两个较好的句子,确定主题,再进行扩写或仿写(注意运用一定的写作技巧,如句式、修辞、想象等),写好后进行修改(如诗歌的意象、象征、隐喻、节奏、押韵等)。
3、各诗社派出一位代表上台展示自己诗社的作品,要求大声朗读,然后解释诗意,并谈谈创作感受。
4、其他同学对该诗进行点评。
5、教师适时点拨引导。
四、小结本节课,布置作业。
自拟题目,创作一首诗,并在诗社内交流。
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三单元教案
散文(2)
9、议论散文两篇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学习散文以自我的情感体验、观察理解为基础,书写个人的见解和感受的方法。
2、体会课文的深刻的思想和哲理,学习于平凡中见深意的观察方法和思想方法。
3、力求使学生体会到赏析散文的乐趣,培养学生的美感,引发学生主动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教学方法
1、让学生反复阅读,读通读透课文,令学生掌握课文内容,对作者观点有自己的体会。
2、详细分析作品中个别经典语句、段落,发表教师的看法,从教师角度讲述作品,讲述作者观点。(要重视学生合理的观点,更要注意学生一些创新的见解,给予适当赞同)
3、拿最近的一些抒情文学作品(网络小说、流行歌词也可)与本篇课文作比较分析。(此举可引发学生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要着重突出课文的优点、境界层次的脱俗,但不必执着高低)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步骤
一、学习《窗》
1、教学对象分析:
高一学生有一定的学习能力,课堂上培养他们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习惯,鼓励他们发言表达自己的见解。
2、教学内容分析: 《窗》这篇文章是以自我的情感体验、观察理解为基础抒写个人的见解和主张的议论性散文。作者的见解非常独到、深刻,表达又含蓄、风趣。应以审美的眼光享受生活,注重个人主体性的存在,重视精神层面的追求。《窗》充满着人生的哲理,屋子是人类进化的产物,但人不能因保护自己而隔断与外界的联系,窗子就代表着“占领”与“享受”,是人的精神世界对大自然的一个胜利。
3、课前准备:学生初读课文,感受全文,理清文章脉络,搜集钱钟书先生的有关资料。(上新课前检查并补充有关知识)
(1)散文的知识:一般来说,广义的散文包括叙事散文、议论(哲理)散文和抒情散文等,狭义的散文只指抒情散文。议论性散文具有抒情性、形象性和哲理性的特点,它给读者一种富于理性的形象和情感,从而提供一个广阔的思索和联想的空间。它往往蕴含深邃的哲理,熔情感、哲理、形象于一炉。
(2)钱钟书先生资料参考:钱钟书(1910----1998)字默存,号槐聚。江苏无锡人。1933年于清华大学外国语文系毕业后,在上海光华大学任教。1935年与杨绛结婚,同赴英国留学。1937年毕业于英国牛津大学,获副博士学位。又赴法国巴黎大学进修法国文学。1938年秋归国,先后任昆明西南联大外文系教授、湖南蓝田国立师范学院英文系主任。1941年回家探亲时,因沦陷而羁居上海,写了长篇小说《围城》、短篇小说集《人•兽•鬼》、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文论《谈艺录》。1953年后,在北京大学文学研究所任研究员。著有文论《管锥编》,对中国著名的经史子古籍进行考释,并从中西文化和文学的比较上阐发、辨析。
4、导语
我们坐在窗明几净的教室里学习的时候,有谁曾留意过和我们朝夕相守窗户呢?又有谁认真地思考过它存在的意义呢?我们不妨就“窗”这个话题谈谈自己的感受或想法(穿插活动规则,组织活动:四组竞赛)。„„可见,司空见惯的窗户还真不简单,可以解读出这么多的文化内涵,挖掘出这么多的新颖独到的意义。所谓“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我们身边平凡的事物常常蕴涵着丰富而深刻的哲理。学贯中西的钱钟书先生就为我们打开一扇人生的智慧之窗,就让我们追随钱先生一起去饱览人生的风景吧。
5、默读课文,学生质疑问难,老师帮助学生鉴赏反映行文线索、集中体现作者感悟句子的含义,体会作者对生活的思考。(1)第一自然段:“春天从窗外进来,人在屋里坐不住,就从门里出去。不过屋子外的春天太贱了!” “太贱了”具体指什么?为什么要这样说?
明确:“太贱了”是指阳光太多;风懒洋洋的,没有生气;鸟语琐碎而单薄。这样说的好处是表意准确,用语新颖传神,且为下文揭示窗的作用和意义作好了铺垫。
(2)第一自然段: 作者为什么说“春天是该镶嵌在窗子里看的”呢?为什么又用“画配了框子”来作比喻呢? 明确:因为作者认为屋外的春天太贱了,只有通过窗子的取舍,把室外又杂又乱的景物舍掉,去粗取精,阳光看起来才明亮,风才觉得有生气,鸟语听起来才更动人。
(3)第二自然段:“门和窗有不同的意义”、“门许我们追求,表示欲望,窗子许我们占领,表示享受。”
明确:门,打开的是人的世俗社会;窗打开的是人的精神世界,通向人的精神世界存在。(4).第三自然段:“窗比门代表更高的人类进化阶段。” “门是住屋子者的需要,窗多少是一种奢侈。”
明确:门满足了人的物质需要,窗子满足了人的精神需要。(6)第四自然段:“窗可以算房屋的眼睛。”
明确:眼睛是灵魂的窗户,我们看见外界,同时也让人看到了我们的内心。
(7)第四自然段:“《晚歌》起句所谓‘双瞳如小窗,佳景收历历。’同样地只说了一半。”句中的“一半”具体指什么,另“一半”具体指什么?
明确:“一半”指窗和眼睛一样都可以看到外面,另“一半”指窗也和眼睛一样,从外面也可以看到里面的东西。
6、诵读课文,体会本文语言的特点。
(1)语言精炼。
示例:“太贱了”具体指阳光太多;风懒洋洋的,没有生气;鸟语琐碎而单薄。表意准确,新颖传神,为下文揭示窗的作用和意义作好了铺垫。
“镶嵌”逼真生动地揭示了春天和窗子的关系。
延伸:“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 《济南的冬天》.(2)语言的哲理性。
示例:门许我们追求,表示欲望,窗子许我们占领,表示享受。门是住屋子者的需要,窗多少是一种奢侈。
(3)语言的幽默性。示例:“一个外来者,打门请进,有所要求,有所询问,他至多是个客人,一切要等主人来决定。反过来说,一个钻窗子进来的人,不管是偷东西还是偷情,早已决心来替你做个暂时的主人,顾不到你的欢迎和拒绝了。”
(4)语言多用修辞。
对比:门许我们追求,表示欲望;窗子许我们占领,表示享受。
引用:①陶渊明的诗《归去来辞》 “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夏月虚闲,高卧北窗之下,清风飒至,自谓羲皇上人。”②缪塞(Musset)在《少女做的是什么梦》那首诗剧里,有句妙语,略谓父亲开了门,请进了物质上的丈夫(matérielépoux),但是理想的爱人(idéal),总是从窗子出进的。③刘熙译名说:“窗,聪也;于内窥外,为聪明也。”正和凯罗(GottfriedKeller)《晚歌》(Abendlied)起句所谓:“双瞳如小窗(Fensterlein),佳景收历历。”
比喻:窗可以算房屋的眼睛.用典:“据爱戈门(Eckermann)记一八三○年四月五日歌德的谈话,歌德恨一切戴眼镜的人,说他们看得清楚他脸上的皱纹,但是他给他们的玻璃片耀得眼花缭乱,看不出他们的心境。”
7、品读文章第二自然段,思考讨论以下问题。
(1)本段作者着重阐述了门和窗的不同意义,说“窗打通了大自然和人的隔膜”,“门许我们追求,表示欲望,窗子许我们占领,表示享受”,请问作者是如何论述这一观点的?(小组讨论)
明确:先破后立,横向铺陈。
先驳斥了把“有没有人进来出去”作为门和窗的根本分别;再举“赏春”一事说明窗有“赏春”功能而门没有;继而又引用陶渊明的诗句(哪两句?什么意思?稍微提提)证明,从容主宰自己生活的“羲皇上人”确实可以通过窗户来获取享受;后面又引用缪塞的“妙语”和学习的“捷径”说明通过“窗”执行自己的意志的是真正的主人。在这里,作者广征博引,铺陈设譬,信手拈来,直指心灵。(2)“窗打通了大自然和人的隔膜,把风和太阳逗引进来,使屋子里也关着一部分春天”这句中的“逗引”是什么意思?
谁处于主动地位?(小组讨论)
明确:用言语、行动招惹对方借以取乐。一开窗,“风和太阳便进来占领”,表面上是风和太阳处于主动地位,其实是窗将计就计,使“占领这个地方的就给这个地方占领去了!”(3)门会不会逗引风和太阳?如果不会,门和窗的意义究竟又有什么不同呢?如何理解“门许我们追求,表示欲望,窗子许我们占领,表示享受”呢?(小组讨论)
明确:人为了生存,必须通过门从屋里出去,匍匐于大自然的怀抱,劳动生息,生死歌哭,做自然的奴隶;而窗隔开了人与自然的心理距离,将人与自然的生存、生死关系转化为审美欣赏和享受的关系,借此,窗执行了主人的意志,保全了人性。可以说:“门许我们追求,表示欲望”洞开的是人的世俗社会,通向人的动物性存在;“窗子许我们占领,表示享受”洞开的是人的精神世界,通向人的人性存在。作者发人之所未发,见解独到,充满着人生的哲理。
(4)以上的问题确实很有研讨价值,但有研讨价值的决不止这些问题。接下来把提问权和回答权都交给学生,比比谁提的问题最有研讨价值,最能撞击出思想的火花?
8、课堂拓展学习,领悟平凡中见深意的观察方法和思想方法。
课堂作业:选取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某个事物,写出你对它的独特的感悟,力求有新意(200字左右)。
9、附:《窗》板书设计
1段
贱
窗的作用。总领全文。
多
2段
追求、欲望
门和窗有不同的意义。
占领、享受
3段
需要
窗是人对自然的精神上的胜利。
奢侈
4段
窗
窗之于屋内和屋外人的意义。
眼睛
总结全文
二、学习《门》
1、导入 门是人们生活当中最常见的事物之一,开门和关门是人们几乎每天都会做的最平常的动作之一。在钱钟书的《窗》中“门”代表着一种物质需要,而“开门”这一动作代表着一种物质追求,而莫利在《门》一文中则赋予门更多的意义,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文章,从中体会作者深刻的思想认识吧。
2、整体感知,把握思路:
(1)朗读课文。
(2)了解文章基本内容;理清思路:
学生在每一段中划出重点的句子。
第1段:作者提出自己的观点,也是全篇的文眼,即“开门和关门是人生中含意最深的动作”,起统领全篇的作用。
第2段:以日常生活为例,说明开门的奥秘。“没有人知道,当他打开一扇门时,有什么在等待着他,即使那是最熟悉的屋子。”
第3段:说明在诸如接待室那样的场合,门与人命运的关系,开门所带给人的各种复杂的感受。
“当我再一次打开这扇门时,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
第4段:说明不同的门有不同的象征意义,提出门的意义,即本段最后一句:“门的意义就是把隐藏在它内部的事物加以掩盖,给心儿造成悬念。”
第5段:通过描述各种情况下的开门方式,描绘了一幅社会众生相。“开门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
第6段:集中阐释门的象征意义:门是隐秘、回避的象征,是心灵躲进极乐的静谧或悲伤的秘密搏斗的象征。
“开门是一个神秘的动作:它包容着某种未知的情趣,某种进入新的时刻的感知和人类烦琐仪式的一种新的形式。”
第7段:全文议论的重点,分别阐释开门和关门的含意,将门与人生紧密联系在一起,从开门和关门中去体味生活和生命。“然而,门的关闭要可怕得多,它是最终判决的表白。”
“每一扇门的关闭就意味着一个结束 ”。
第8段:将开门和关门的象征意义联系在一起写,“开门和关门是严峻的生命流动的一部分”,进一步阐释人生就象开门和关门。
第9段:结尾,重点提出关门所蕴涵的人生哲理,引发读者对生命和生活的思考。
“一扇门的关闭是无可挽回的。”
(以“门”为线索,运用象征手法赋予门深刻的意义,平凡中见深意,用文学性的语言说理,结构严整紧凑。)
教师小结:文章表现的思想非常深刻,从开门和关门两个动作去体察社会、感悟人生,涉及了家庭生活、职业命运、社会众生、生命况味、人生的终极思考等命题,都从门开始,最后又归结到门上来。
(3)最能体现本文主题的是哪两句?你是如何理解的?
A.开门和关门是严峻的生命流动的一部分。
B.一扇门的关闭是无可挽回的。
(重点分析开门和关门这两个动作的含义)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结合课文内容自由讨论。
教师小结:开门和关门是人们每天几乎都会做的最平常的动作之一,但从这样司空见惯的事物动作中,作者却挖掘出了深刻的人生意义,门具有了深层的象征和隐喻意义:门是隐秘的象征,每一扇门内都隐藏着奥秘;门的开启,意味着一个奥秘的揭开,一种未知情况的出现,这种新情况可能是令人欣喜的,也可能是灾难性的,但无论怎样,开门总是包含着某种未知的情趣,表示进入一个新时刻;门的关闭则可怕得多,每一扇门的关闭就意味着一个结束,所以作者认为关门是生活中最具悲剧性的动作。
3、探究:
(1)思考讨论:学生自己找出不好理解或不理解的句子,互相释疑。
可以由学生自己阅读课文,找出文中不理解的句子,由其他学生来解决,教师视学生发言的情况适当加以引导。
学生可能提出疑问的句子有:①门许我们追求,表示欲望,窗子许我们占领,表示享受。
教师点拨:“欲望”和“享受”有不同的含义,“追求”是相对于门来说的,门是可以走出去的,因此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欲望,主动地去追寻春光;“占领”是相对于窗来说的,窗可以打通大自然和人的隔膜,把风和太阳逗引进来,人们只要呆在屋里就可以享受,不用出去。
②人不是在一起牧放的马群。
教师点拨:“牧放的马群”是指受人管束,没有自由,只有群体,没有隐私
③然而,门的关闭要可怕得多,它是最终判决的表白。
教师点拨:“最终判决”是指最后的结果,表白是指表现。
(2)教师小结:本文采用象征的手法,借助“门”这样一种具体的事物来寄托自己的思想,写的虽然是具体的门,但表达的却是作者对社会以及人生终极的思考和感悟。只有理解了门的象征意义,才能理解整篇文章的寓意。
4、写作特点
①善于从日常生活的琐事中感悟生命的真谛。
②语言平易朴实,分析道理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5、课外拓展
思考题:①比较钱钟书的《窗》和这篇课文《门》,你比较喜欢哪一篇?
②对于《门》这篇文章作者的感悟,你有什么看法?
学生可谈自己受到的启发或学完的体会,言之成理即可,教师作适当的点拨。
6、布置作业:联系实际,从开门和关门你又想到什么? 写一篇自己的体会,两百字左右。
10、菱角的喜剧
秦牧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目标:学会利用网络,以对作者生平及其文学成就有大致的了解;对文章进行整体感知,概括和提炼文本的思想观点、理清文章的论证思路和过程;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和探究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过程和方法目标:注重应用,要学会用学过的知识来解决现实中的问题;关注学生创造的能力,要能对文中的观点有自己新的见解;注重学习探究的方法,使本文学习的过程成为积极主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顾及学生在原有基础、自我发展方向和学习需求等方面的差异,激发学生学习议论文的兴趣和潜能,在学习时相互帮助,取长补短,共同进步。联系自己生活实际,加深对文章所述观点的理解。教学重难点
1、层层递进引用生活事例的基础上提出中心论点的方法。
2、运用事例和事理进行正反论证的方法。
3、课题“菱角的喜剧”的理解。教学方法
本文难度不大,我们完全可以相信学生能够自主学习,因此建议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自定学习目标的学习方法,老师从旁做适当的点拨、指导。学习时间为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每位同学上网查找资料,了解秦牧的生平及文学成就,也可以是轶闻趣事。用100——200字左右的文字进行介绍,最好以多媒体形式制作成课件,可配合图片。下面是老师推荐的可上网浏览的资料与网址:
《杂文大家——秦牧
http://gd.southcn.com
《不老之道
http://202.64.132.79/v0305/04r.htm
《一句赞语救了秦牧
http://www.xiexiebang.com
二、学习过程
1、新课导入:
《淮南子》中“晏子使楚”的故事中有“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的说法,同样是橘,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结果呢?我想应该是由于土壤、温度、地势等原因造成的。南方的荔枝、芒果到了北方是不能成活的,而北方的苹果、梨子在海南也不能成活,这说明了什么呢:生物的生长有其一般性,也有其特殊要求,其实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既掌握其一般性,又要了解其特殊性,才能少走、乃至不走弯路,今天,让我们学习秦牧先生的《菱角的喜剧》,一起领悟其中的道理吧!
2、每个学习小组派一位代表,介绍自己查找的有关秦牧的资料。(不重复)
在同学们已有的认识基础上,老师补充介绍秦牧:
秦牧(1919----1992),原名林觉夫,广东澄海人。生于香港。童年和少年时代在新加坡侨居。13岁回国后,先后在澄海、汕头、香港等地就学。抗日战争时期,辗转在广州、桂林、重庆等地,担任演员、战地工作队员,教师、编辑等。1938年开始在广州报刊上发表作品。1945年加人中国民主同盟,担任过民盟中央机关刊物《再生》的编委。建国后,一直在广州工作。曾任暨南大学中文系主任、《羊城晚报》副总编辑、中国作家协会广东省分会副主席、广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等职。是中国当代三大散文家之一(刘白羽、杨朔、秦牧)。文学活动涉及很多领域,主要有散文、小说、诗歌、儿童文学和文学理论等等。其中尤以散文著称于文坛。名篇有《土地》、《花蜜与蜂刺》。此外,他还写了不少儿童文学作品和美学论著。结集而成的散文集就有10多部。自选集《长河浪花集》是其散文的代表作。还出版了《艺海拾贝》及姐妹篇《语林采英》。
3、默读课文后,对文章进行整体感知和初步探究。以小组合作形式探讨分析。
(1)《菱角的喜悦》这篇文章论证的层次是什么?(学生自做图表,下为教师设计的板书,供参考用。)
(第1-7段)引出事物是复杂多样的:认识菱角-----生活现象---提出中心论点(对比论证)
(第8段)自己认识菱角甚至蝴蝶、蝗虫的方法(片面性)
(第9段)农民掌握下雨的条件“黑云、风势、昆虫动态”
(第10段)良种变劣、山洞养猪不活
(第11段)正确认识事物的方法(合理、科学的)
正反对比举例论证
得出结论:事物是复杂多样的,所以我们得和绝对化简单化的认识方法打仗。
(2)文章为什么以“菱角的喜剧”为题?(见教参课后练习分析)
(3)本文在语言上的特点是什么?
(提示:语言总体来说是平实的,推崇口语化的句子,如:“吃了半辈子菱角,现在才知道有些地方的菱角原来长的是三个角,多特别哦!”
“我的天!复杂性、多样性的事物原是这样无所不在的。”“事物是复杂多样的,我们得和绝对化简单化的认识方法打仗。”
但有些语句如“有些患“过敏症”的人喝一杯咖啡就要死要活,有些人装一肚子咖啡却仍旧可以酣然大睡。”“这种认识事物的方法真像是讲究“君臣佐使”的中药方似的,抽出一味就不成其为好药了”等使文章既生动又说理透彻。学生可畅所欲言,大胆提出自己的观点,甚至可持批评的态度进行评论。)
4、深层探究。再次通读全文,就课文内容提出问题,每组提出一二个问题,同学们集思广益,共同解决。老师可提供以下问题做参考:
(1)作者是怎样概括生活中的现象并由此提出论题的?(见课文内容分析)
(2)为什么只知道一般道理,不掌握事物的复杂性、多样性,常常是我们做事摔筋斗的原因?(联系生活实际谈)
(3)“简单化绝对化的思想方法,常常把人害得好苦呵!”有什么特殊的意义?(联系时代背景谈)
(4)联系生活实际论述观点有何好处?
5、深层拓展探究
细读文章第11自然段,思考以下问题:
(1)本段以“君臣佐使”为喻,指出不止掌握事物的一般性还掌握其特殊性的重要性,二者缺一不可,这个比喻十分恰切,你是否还可以再用一至两个比喻?
(2)本段又用多种方法论述怎样才能“不止掌握事物的一般性还掌握其特殊性的重要性”,你是否可举出其它的方法?
仔细品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3)议论文讲究“摆事实、讲道理”,除了用事实做论据,还需要理论的支持。名言警句、传说故事、经典言论都可以成为说理的好助手,增强文章的说服力,使文章说理具有权威性,除了文中的事例和事理,你的记忆宝库里还有哪些可以作为本文的论据?不妨说出一二。
三、课后拓展:
因为事物是复杂的多样的,所以不止掌握事物的一般性还掌握其特殊性,可是有时我们在实际生活中处理具体事情来时,却产生意外的结果。阅读下面这篇题为《扔掉可惜》的小说,再联系生活实际,谈谈我们应该如何既掌握了事物的一般性,又掌握具体事物的特殊性,写一段文字谈谈你的看法。(设计意图:秦牧的《菱角的喜剧》是从认识论和方法论的角度来阐明两者之间的关系,如果换成其他的角度,如伦理、道德、修养、为人、处事等,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处理事物一般性和特殊性之间的关系,还是一个值得深思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学会多角度思考问题,将有助于思想的成熟与发展。)扔掉可惜
〔日〕 齐藤肇
我左手因事故彻底毁掉了。本来早已死心塌地就这么着终此一生了,可是有一次身边传来了这方面的喜讯。
据云:有个医治伤残的最新式医院,可以将身体失掉的某一部分修复如初。于是我便决定试一下。
医院是座洁白而干净的大厦。院长是个有点神经质、面部苍白而消瘦的男子。
“只要把左手进行移植手术,就能修复得完好如初!不过,这要花费好大一笔费用呢!”
“花多少钱都无所谓!拜托了„„可是从哪儿弄到这一只手呢?是假肢,还是什么?”
“别担心!当然是用您自己的手了!‘克隆’这玩意儿您知道吗?”
所谓的“克隆”,是通过细胞增殖手段制造“复制人”的技术。在人的基因中因为含有制造人类的信息,所以如将其培养,理论上,是可以制造出同一个人来的„„
“咦?这医院就是制造克隆人的?那就是说,从我这只手的切除部位可以重新长出一只新手出来罗!对吧?!”
“不对。那是不可能的。培养的细胞,需要特殊的条件,并不是把您整个身体都浸到那种培养液中去。”
“那,该怎么做呢?”
“使用克隆技术,重新制造左手,然后把它进行移植。反正是自己的肉体,所以移植大多是成功的。”
院长用手术刀采了我身上的细胞。他一边往一只箱子上贴标签,一边说:“好了!制成左手尚需3个月时间。到时候会通知您的,那时请求您再来。”
3个月后,手术进行得很顺利,终于成功了。虽然是只多少有点显得白嫩的手,但手的活动自如同前。
“院长,太谢谢你了。不愧是高超的技术啊!”
可是院长却一脸的心事重重的样子。
“怎么,有什么问题吗?也许今后会有什么副作用?”
“不,不是因为这个。”
“这不是蛮好吗?这不,左手已经完好如初了嘛!”
“不过,这技术的费用过于巨大呀!照这样下去,不是谁都能负担得起的呀!”
“唔,原来是为了这个呀!不过,过不了多久,费用会逐渐降低的,不是吗?”
“是啊,要是能减少浪费的话嘛,多少还总算是„„”
院长那苍白的脸上,眉宇之间皱起一个川字。院长的这番话,勾起了我的好奇心,便刨根问底地询问院长。于是院长终于泄露了秘密。
“是这么回事儿,根据现在的技术是不可能只培养出您的左手的,想尽了办法还是培养出了一个整个儿的您。”
“那其余部分呢?”
“全扔掉了,真可惜!要是把您作了销毁处理就省事多了!”
11、渐
丰子恺 教学目标
1、把握文章的整体思路。
2、理解作者的人生态度,并从中获得人生启示。教学重点难点
1、把握文章的整体思路及写作目的2、掌握本文的论证方法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回忆自己的生命历程,有一种弹指一挥间的感觉,在不知觉中,生命渐渐流逝,我们该如何对待时间的渐变,生命的渐变?读丰子恺的《渐》,是否能给我们一些启示?
二、作者简介。
丰子恺,名仁,号子恺,浙江桐乡人,生于 1898 年。1914 年人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受业于名师李叔同。1921年留学日本,学习西画和音乐。归国后从事美术和音乐。1924年开始发表漫画,成为进步文学研究会会员。丰子恺是我国新文化运动的启蒙者之一,著有《子恺漫画》、《子恺画集》、《缘缘堂随笔》、《车厢社会》、《率真集》、《艺术概论》、《音乐入门》、《西洋名画巡礼》等著作。他一生出版的著作达一百八十多部。解放后,曾任上海美协副主席、主席,上海对外文化协会副会长,上海画院院长。
“十年**”期间,遭受迫害,积郁成疾,于 1975 年不治而逝,终年 78 岁。
丰子恺禀赋极高,多才多艺,擅长美术音乐,又工散文。日本一位评论家曾用“鹤立鸡群”来评价他的散文,比喻他在当时上海作家中的特殊地位。皈依佛教之后,他的为人,从行为到思想,都深受佛家的影响。他的散文集名为《缘缘堂随笔》,缘缘堂是丰子恺居所的名字,从这个名字可见出他的人生取向。他一生淡泊,洁身自好,自称占据他的心灵的,唯有“天上的神明与星辰,人间的艺术与儿童”。他的散文,多为关于艺术、儿童和人生的感怀和颖悟。大体可分为三类:一类是探究人生和自然奥秘,且受佛教思想影响,带有玄思色彩的,以早期的《渐》、《春》、《秋》、《两个“ ? ”》等为代表。一类是描写儿童情趣的,突出地表现了他的儿童本位思想和一颗赤子之心,如《给我的孩子们》、《华瞻的日记》、《儿女》、《作父亲》等。这类题材成为他 20 年代后期创作的中心题材。一类是写他本人的生活经历和社会的炎凉世态的,如《车厢社会》等。他崇尚自然,作风平易,随意写来,不加矫饰。
丰子恺的散文创作始于20年代中期。他在描摹人生世态时,思想上是存在着矛盾的,他多少也看到了世间的黑暗,却又往往逃避严酷的现实。他先神游于儿童的世界,他自称是“儿童的崇拜者”,赞美儿童“彻底地诚实,纯洁而不虚饰”,认为儿童有着“天地间最健全的心眼”,成人却“因了世智尘劳而蒙蔽,斯丧,是一个可怜的残疾者”。他“觉得孩子们都有大丈夫气,大人比起他们来,个个都虚伪卑怯”。
赞美儿童,并不能使他对人生作出圆满的答案,于是他就跌入了宗教的罗网。对于艺术,他认为,“风景只宜远看,不宜身入其中”,“风景之美不在其中而在其外”;他主张“远功利”,“归平等”,由此从艺术中“可得到自由的乐趣”,“天真的乐趣”,“调剂平时生活的苦闷”。正是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他的大部分作品都在追求着一种闲情和逸致,有时候在作者娓娓的叙述中,也显示出了一种感人的情调。像《山中避雨》写他在杭州的山中茶店避雨时,因为拉起胡琴,引起了村中不少年轻人的喜悦和共鸣,竟至在雨中依依惜别,写得情意绵绵,令人吟味不止。
丰子恺的散文在艺术上很有特点,这是他的作品在读者中有较大影响的重要原因。他总是用明白如话的文字,将对象描摹得细腻生动,颇具神韵,在婉曲的叙述中又夹以议论,因而于素朴与隽永中含有哲理的意味。丰子恺是夏丐尊的学生,他的写作“是在夏先生的指导和鼓励之下学起来的”(丰子恺《悼丐师》)。他们的文字都得力于中国古代的笔记散文,都是那样简洁和老练,然而他们一个是偏重于说理,另一个却偏重于抒情,在艺术风格上既有相似之处,却又有很大的差异。
《渐》写于 1928 年,收入《缘缘堂随笔》散文集中。
三、理清全文思路,把握文章内容
植物花开
儿女成长
季节
昼夜
人生阶段
人生境遇
自然社会
使人生圆滑进行的微妙的要素,莫如“渐”;造物主骗人的手,也莫如 “渐”。
渐的实质
渐的作用
渐的外在表现:“大人格”,“大人生”的人,不为“渐”所迷,不为造物主所欺
四、思考讨论
1、如何理解“使人生圆滑进行的微妙的要素,莫如‘渐’;造物主骗人的手,也莫如‘渐’”中“圆滑”和“微妙”二词?
明确:“圆滑”令我们想到人生就是像鹅卵石一样由于岁月的不断冲刷所造成,被冲掉了棱角,冲刷掉了自己的本质。作者用“圆滑”可以说概括了人的一生的整体变化。
“微妙”一词的使用非常贴切。作者指出人生的变化在于“渐”字,而“渐”字的表现是无声无息,令人毫不知觉的。而“微妙”一词正好是这种特点表现的概括。
2、作者写作此文的目的是什么?
明确:唤醒人们的时间意识,激励人们要把握好时间,把握好人生。
3、作者用怎样的方法把抽象的道理讲明白?
明确:使用举例论证、比喻论证的论证方法举了一些非常贴近现实生活的例子来分析人生的发展变化是在不知不觉中微妙进行的。“巨富子弟”的变化、昼夜季节的变化、儿女的成长、植物的花开、抱犊过沟等。把看不见的人生变化比喻成人们熟悉的走路,音乐符号、时钟等,说理形象而到位。
4、作者说“然人类中也有几个能胜任百年的或千古的寿命的人”,如何理解?(课后练习四)
5、基本解读
文章中,作者从世间万物的“渐渐”变化中体会人生的真相。文章如拉家常,列举了许多例子,说明任何人都逃不过“渐变”的生命演化历程:“在不知不觉之中,天真烂漫的孩子‘渐渐'变成野心勃勃的青年;慷慨豪侠的青年‘渐渐'变成冷酷的成人;血气旺盛的成人‘渐渐'变成顽固的老头子。”人生的“变”是肯定的,然而由于这种“变”是渐进的,让人不知不觉的,这就有它的值得追究的问题。接着又从世间万物时刻在变化而又让人毫无觉察的描述中,提出了“渐”问题。文章首先指出,人之所以堪受境遇的衰老,“全靠这‘渐'的助力”。以抱犊跳沟等为例,农人每天抱犊跳沟,并不觉得累,虽然犊的重量与日俱增,但这种变化在每日之间,并不明显。所谓“‘渐'的作用,就是用每步相差极微极缓的方法来隐蔽时间的过去与事物的变迁的痕迹,使人误认其为恒久不变”。
“渐”使人对时间的变化产生错觉。再接着,文章又进一步揭开了“渐”的问题其实是时间的问题这一真相,指出人常常受“渐”的蒙骗的原因,在于人无从把握一直在流逝着的时间,不明在自己的人生历程中所处的位置,因而难以成为明达之人。最后发出呼吁:人不要为“渐”所迷惑,不要为造物主所欺骗,应“收缩无限的时间并空间于方寸的心中”,也即把握好时间的生命线,让自己拥有“大人格”、“大人生”。
《渐》由浅人深,通过对人的生命历程中渐变规律的描述和分析,唤醒人们的时间意识,激励人们要把握好时间,把握好生命,做一个有“大人格”、“大人生”的人。
6、精华鉴赏。
《渐》充分体现了作者善于从日常生活的琐事中感悟生命真谛的特点。
“渐”是一种事物累积、时间流逝的形态,这形态没有具体形迹,难以捉摸把握。作者并不直说“渐”是什么,而是引用了许多生活中的具体例子,由浅人深,从身边的琐事、日常的见闻、零星的思想和感兴谈起,由具体而人抽象,揭开“渐”的本质,颖悟人生的道理,认识时空变化的真意义,呈现生存的哲理。作者坦诚真挚,既执着于对生命的玄思,又侧重于对具体事相的品味,随意抒写,自由活泼。
五、写作特点
1、善于从日常生活的琐事中感悟生命的真谛。
2、语言平易朴实,分析道理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六、你是否感到“渐”对你的影响,这影响是好是坏?你今后该如何把握你的生命?
12、鱼书
柯灵
一、课文解读。
1、作者简介。
柯灵(1909—2000),原名高季琳,原籍浙江绍兴,生于广州。1926年在上海《妇女杂志》发表叙事诗《织布的妇人》而步人文坛。1941年与师陀合作根据高尔基的话剧底层》改编成话剧剧本《夜店》(后改编成电影),有广泛影响。
1948年到香港文汇报社工作。1949年回到上海,次年加人中国共产党。曾任《文汇报》副社长兼副总编、上海电影剧本创作所所长、上海电影艺术研究所所长、《大众电影》主编、上海作协书记处书记、上海影协常务副主席等职。
柯灵出身贫寒,靠自学成才。作者曾在他的一本散文集的序言中这样写道:“饥来驱我,还在浑浑噩噩的少年,就过早地投身社会,赤手空拳,迎接命运的挑战。人海辽阔,世路多歧,幸而和缪斯萍水相逢,春雨如酥,润物无声,才使我睁开朦胧的心眼,避免了好多可悲的沉沦迷误。”文学写作不仅使他免于“沉沦”和“迷误”,而且使他能够更细致的体察人生,识辨人间美丑真伪的真相,并为自己的生命留下痕迹。柯灵于30 年代开始写作,《鱼书》正体现了作者探索人生的努力。40 年代在上海任《万象》主编期间,曾扶植了一批年轻的作家,如张爱玲等。
柯灵是一个平和、勤恳,著述颇丰而不事张扬的散文家。有一事例,可以见出他的淡泊而执着的个性。据说,八九十年代之后,上门拜访柯灵的客人络绎不绝,使柯灵几乎无法正常工作。于是他在 门上贴上告示:“柯灵下午四时前恕不会客,乞谅”。尽管这种做法未必见效,却可见出屋子主人的 性格。柯灵的散文文字,文白兼及,古雅流畅,独具一格。
《鱼书》写于 1936 年,收入《柯灵散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
二、基本解读。
《鱼书》从日常生活中亲人朋友间的书信往返人手,谈书信往返对于人类的“恩泽”:对于友谊的形成,离愁别绪的表达,人与人之间心灵的沟通„„都是不可或缺的。作者从现代城市环境对人的生活习惯的改变谈起,由自己近期的疏于写信,朋友来信的稀少,想到友情的重要:“古往今来,多少扣人心弦的故事,都建立在无垢的友谊之上”,伟大的人格,崇高的友情,是人生中“一盏明灯”。书信的往返正是友谊的一种证明。而邮政的发明,则是近代文明对人类的恩泽,“它缩短了人类心灵的距离”——人是感情的动物,正因为“有了殷勤的绿衣使者”,天涯海角的亲人朋友之间,方可将形 体隔离的痛苦,“取偿于精神的密接”。书信正是人们表达感情的桥梁。作者从写信和读信两个方面,写出书信往返对于滋润感情的特殊效果:
“给远在他乡的友人写信,神驰心往,仿佛剪烛西窗,促膝长谈,心情畅适,近乎薄醉。故人久阔,忽然尺素飞来,那种乍来的喜慰,温暖的感觉,也很难找到近似的境界相比拟。,'作者以生花妙笔,写出了书信给人们带来的乐趣。不仅如此,作者还就书信与人的一生的关系给予进一步的揭示。书信不仅可以表达感情,而且书信里还“保存了一些生命的痕迹”,“值得吟味的人生小景”。于此笔锋一转,作者通过自己在现实生活中与书信有关系的三件事,写出了人间情谊交往的甜酸苦辣——既有与善良敦厚友人的分道扬镳,也有浪迹天涯的朋友间的奇异缘遇,更有遭匿名信暗算的痛苦经历。正是这些不同的经历,使作者看清了人世间的美丑善恶,懂得何谓美好,何谓邪恶。不管怎么说,作者作出总结:写信或收信是其乐无穷的事,它能给人们带来“温情和欣慰”。
《鱼书》通过描述现代社会书信往返的各种现象,表达了作者对人间真情的探寻,对崇高友谊的向往,对以书信卖友求荣的社会病态的批判,对现代人不屑于写信的心理行为的惋惜及抱憾。
三、精华鉴赏
读《鱼书》,古雅之风扑面而来。作者在流畅的现代汉语的行文中自如地穿插着文言词汇,不仅使所要表达的意思言简意赅,而且产生一种文雅、含蓄的修辞效果。比如,写到绿衣使者如何使相隔千里的亲友的感情亲密地联系在一起,作者这样写道:
“离情别绪,使人产生依恋和怀念,是很自然的事。有了殷勤的绿衣使者,形体隔绝的痛苦便可取偿于精神的密接。千里暌违,只要借几行雁羽,便能将一曲衷情,寄与远人,使彼此快如觌面。”在这里,作者用“暌违”而不用“分离”,用“雁羽''而不用“书信”,用“觌面''而不用“见面”。此外,文中还恰到好处地用了“鱼书”、“参商”、“尺素”、“雁足”诸词,这些词语古朴典雅,典故叠现,含义丰富而又意思明白浅显,一点也不晦涩、深奥,从而增强了表情达意的力度和深度。此外,《鱼书》的作者还善于用四字句,像“剪烛西 窗,促膝长谈,心情畅适,近乎薄醉”,“投书告密,卖友求荣,卖身投靠,摇尾乞怜”之类,也用得自然、简洁、流畅,读来朗朗上口。
四、习题解说
1、第一题命题意图和参考答案:本题旨在让学生理解重要语句。
“千里暌违,只要借几行雁羽,便能将一曲衷情,寄与远人,使彼此快如觌面”这句话,意思是相隔千里的亲人朋友,只要借助于书信,就能把一腔的情意,寄与远方的亲人,其给人的快乐和安慰,并不亚于亲人间的直接的欢聚。
2、第二题命题意图和参考答案:本题旨在让学生领会课文的语言特点。
第1题:用词文白相间,文意显得典雅舒展。
第2题:此句用了三个成语: “素昧平生”、“推心置腹、“推诚相与”,读来相当整齐有味。
第3题:用词文白相间,在递进关系中表达作者的强烈思想感情。
第4题:用“翘首云天”写一种等待的心情,典雅明白,富有诗意。
3、第三题命题意图和参考答案:本题的命题意图是希望学生结合课文的理解,加强人生的感悟能力,并能有所概括。
作者写了三处“人生小景”,分别在第8、9、10三段,相应的小标题可以概括为:友情聚散、一首歌曲的踪迹、匿名信。其他概括,意思对即可。
13、说不尽的狗
孙绍振 知识与技能
1、思路安排,一环扣一环,由表及里地结构。
2、仔细揣摩、分析文章幽默轻松地语言,体味幽默(包括通感)所产生地艺术效果。教学过程与方法
1、合作学习,把握作品地细节,了解、品味作者地语言魅力。
2、探究与活动,挖掘作品深层次地内涵。
3、思维训练,帮助学生确立阅读文学作品时体会与感悟地思想意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作者对西方文化地深刻理解,对学问地谦虚之情。教学重、难点
以揣摩、分析文章幽默风趣地语言未重点;以把握作品所涉及地中西方文化差异未难点。教具安排:多媒体课件 教时安排:1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