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冰心,巴金这个人》教案之二
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冰心,巴金这个人》教案之二
@轻轻家教app余老师整理
冰心:巴金这个人 教学目标
理解冰心巴金之间的深厚友谊 感悟友情并给以珍惜 教学重难点
理解冰心巴金之间的深厚友谊 感悟友情并给以珍惜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二、感悟文本
1、从文章中悟出了什么?
明确:冰心与巴金能够超越世俗的男女之情,保持最纯洁的友谊,这实在难能可贵。
2、文中哪些事情能体现出冰心与巴金之间的友谊?
明确:A、冰心提议用“好好休息,尽情享受”作文电文给巴金拍电报。(了解)
B、冰心丧夫,巴金写信安慰,冰心担心巴金牵挂自己因而嘱托泰昌转告自己赏花的细节给巴金,以免除巴金的牵挂(互相关心)C、冰心热情支持巴金提议成立中国现代文学馆,不仅多方呼吁,而且积极捐赠珍藏的手稿,完成老朋友的心愿。
D、巴金乐意担任冰心研究会的会长
E、巴金给《冰心传》作序,序中热情赞扬了冰心为文为人的品质。
3、小组讨论:
文中从各人尤其是冰心的片言支语中,可以勾勒出巴金的轮廓。请你谈一谈巴金是个怎样的人?
明确:勤奋、认真、敢说真话、大公无私、人品文品俱佳的现当代文学大师。
三、小结
第二课时 综合活动
一、冰心与巴金之间的情感深厚、纯洁、实在难得。你们认为一份真挚的友情需要什么条件?(学生自由发表看法)
2、推介文章:《友情:这棵树上只有一个果子,叫做信任》,探讨真正的友情
3、案件讨论:“送礼”越贵重便表示着朋友在你心中的地位
故乡的榕树
一、教学目的体味本文“寄情于物”的写法并借鉴之。
二、教学难点与重点启发学生领悟本文以榕树为眼前景与思乡情的触发点、联系点,并以此联想到诸多琐细平凡的故乡生活的掠影,来表达自己真挚、浓烈而怅惘的思乡之愁。
三、教学方法及设想以教师点拨和学生讨论相结合的方式,以小练笔辅助教学效果的办法,利用一课时完成教学任务。
四、具体的教学实施步骤
(一)借余光中的《乡愁》诗导入课堂教学。附:《乡愁》(台湾余光中)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边,母亲在那边。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现在啊,乡愁是一弯浅浅的海峡,我在这边,大陆在那边。
(二)板书课题,让学生速读“自读提示”及课文来总体把握课文内容。
(三)以设疑的方式导入课堂学习与讨论。
1.请学生根据“自读提示”提炼本文的主题,选材及写作特色。(可用自己的语言概括)2.是什么引起了作者真挚、浓郁的思乡之情? 3.找出抒发浮想联翩的思乡之情的段落,并体会哪些词语写出了这种强烈而真挚的情感?(1、2题可先提问学生,3题请全体同学齐读后再请个别学生分析词语的表现力。)参考答案
1题可让学生自圆其说地解答。
2题中引起作者浓郁的思乡之情的事物有两个:住所左边的土坡上,有两棵苍老蓊郁的榕树,以广阔的绿阴遮蔽着地面。我从榕树枝上摘下一片绿叶,卷制成一支小小的哨笛,放在口边,吹出单调而淳朴的哨音。
3题的相应文字在204页末段,分析词语以学生的领会程度为准,教师适当地予以评价。4.作者的思乡之情包括了哪些内容?请针对感受较深的某方面内容说说你的体会。(采用前后桌讨论的方式,教师巡视启发、点拨,然后让学生展开讨论。)要点参考思乡之情包括了以下内容:•小时候在“驼背”之船上的“水手”梦•有关“驼背”的古老传说•女人们对榕树之神的祈求及祖母的疼爱•农人们酷热时在榕树下的纳阴乘凉•儿时在榕树下度过的夏夜生活这些抒写出作者对故乡亲情、友情和乡情的眷恋、思念。讨论以学生自圆其说为妥。5.文章在描述完思乡的景物后,重在表现真挚、浓郁而怅惘的思乡之愁,请学生根据课文加以体会。(让学生朗读有关的讨论文字,即208页末段头两句。提问学生体会相应内容,即认识课文的叙事与抒情的有机性。)6.这种思乡情感的深沉、浓郁是贯穿课文始终的,请让我们再次借助朗读来加深体味。(教师朗读204页末段,让学生齐读与之呼应的209页的末三段。)
(四)导入课堂练笔。
1.以点明板书内容含义为教学过渡,说明本文是典型的“寄情于物”写法,启发学生根据相应文字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等写个仿写性的片断(例如可以幼时生活的某个场面、事物;或家乡的某个景物、生活中的某个难忘的时刻或事情来写)。
2.在给一定的时间后请写好的学生当堂朗读,教师进行简要的评价。
(五)教学附记。
1.课堂讨论应注意渗透的问题。A.标题与内容的关系故乡的景物诸多,但作者为什么如此偏爱榕树呢?原来榕树一旦生长多年后,它的树枝可长成黑色的根须直垂地下,当它扎入土中时,又成为新树干,这样一株会长成许多株。这在乡民的生活里必然是上苍赐予的聚集场所,孩子们玩耍的乐园了,一切乡情民俗也必然会在这里荟萃了。所以标题一则体现出“寄情于物”的写作特色;二则也倾注了作者真挚、浓郁的思乡情感。榕树正是这些的体现与寄托之物,以此为题也便于景物描写的集中和情感抒发的浓郁感人。
B.材料的安排顺序与效果文章先借“榕树”这一事物来表现自己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再通过回忆发生在榕树下的往事来抒发对家乡的眷恋、思念之情,虽形散而神聚,条理仍有机、分明。
C.如何看待“驼背”老树的传说、烧纸钱“祈求”树神和折树枝“祭祀祖先的神灵”等细节?作者正是借写这些来形象、真实地体现出故乡的乡情与民俗,证明故乡人们的善良、正直,他们的淳朴、可亲之处。正因为如此,才让作者如此梦萦魂牵,对这些不应只从迷信角度片面看待之。2.板书设计。
在“驼背”上的“水手”梦 关于“驼背”的古老传说亲情 令飘泊天涯的故乡的榕树 女人的祈求及祖母的疼爱 友情异乡游子
农人们酷热时的纳阴乘凉乡情 眷恋、思念
儿时难忘的夏夜生活
第二篇: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冰心,巴金这个人》教案之一范文
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冰心,巴金这个人》教案之一
@轻轻家教app余老师整理
教学目标:体会冰心与巴金之间的友情,深入体会纯真友情;
教学重点:激发每一位同学关注和袒露自己友情的勇气和积极性;
教学难点:探讨一些关于友情的问题,培养健康向上的友情观。
教学计划:三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预习课文并思考课后练习:收集一些关于友情的诗词和名言警句。
二、导入:各位同学上午好!林肯曾说过:人生最美好的东西,就是他同别人的友谊。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体验这人世间最美好的东西——友情。
三、1、阐述教学目标
2、在中国当代文坛上有两位文学巨匠,80年始终不渝的友爱成为耳熟能详的佳话,他们是谁?对了,就是冰心和巴金!《冰心,巴金这个人„„》这篇课文我们已经预习过了,冰心和巴金两位老先生是如何诠释“友情”二字的呢?首先请听一段根据课文内容改编的冰心、巴金之间的对话(这里我将会请两位同学分别扮演巴金和冰心,很有感情地朗读根据课文内容改编的对话内容),请同学们想一想你从中悟出了什么?放《高山流水》背景音乐。(6分钟)然后请学生讨论回答(8分钟)
总结:冰心、巴金,一个住在北京,一个住在上海,人们也许知道他们有许多共同的优秀品质,却未必知道他们之间的莫齿深情,对话向我们展示的是两颗正直、智慧的心灵在相互碰撞中所产生的默契,这种默契,体现了人类最珍贵的友谊。文中在描述冰心与巴金的友谊时说:淡交如水,大道若弦,古人也说:君子之交淡如水。他们的友谊是真正的君子之交,像雨后的碧荷,又像清晨的露珠,是纯洁的,超脱的。古人曾说:与势交者、势倾则绝,与利交者、利穷则散。只有在排除利害关系之外,相互尊重、并保持一定的距离,这样的友谊才会天长地九。冰心和巴金两位老先生用自己的行动向我们诠释了友情的真谛。
2、在了解了名人的故事之后,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经常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情。现在请看事例,想一想,就如你是B,你会怎么办?(6分钟)
事例:A和B是一对好朋友,一天,A对B说:“我昨天路过甲班时某人向我泼水。”“那还得了,今天我帮你收拾收拾!” B说。于是,放学时A、B拦住那人痛打了一顿。假如你是B,你会怎样做?
这其实涉及到一个问题:当朋友需要帮助时,你会怎么做?你怎样理解友情的价值? 请同学们讨论下节课回答
第二课时
一、请同学回答上节课提出的问题:
二、这个问题的设计是为了培养学生形成健康向上的友情观。大家都知道为朋友两肋插刀固然勇气可嘉,但是,江湖义气却万万使不得。当朋友需要帮助时,首先,我们应该思考三个问题,第一,是不是符合法律规范和道德约束;第二,考虑这种帮助是不是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第三,如何帮助,也就是帮助的方式。希望同学们以后在帮助朋友之前想想这三个问题,进行冷静的思考和理性的分析。
三、同学们对友情是这样理解的,那么,古今中外的名人对友情又有着怎样的理解呢?现在我们请同学们将自己搜集的有关友情的名人名言以小组为为交流,并请每小组选派一名代表向全班同学介绍评出的最佳名言。
四、作业:写一段你对友情的理解文字。第三课时:评讲〈一课一练〉练习教后记:本文作为活动课单元课文,同样具有基本导读课文的价值,宜将二者结合来进行教学。
第三篇:2013-2014学年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二同步训练 2冰心:巴金这个人 ]
(时间:45分钟 分值:60分)
积累与运用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滞留(chì)
病榻(tà)..笃厚(dù).
大道若弦(xián).譬如(pì).
不徇私情(xùn).城垣(huán).针砭时弊(biān).剽窃(piāo).
良莠不齐(yǒu).B.画轴(zhǒu)
.木讷(nà)
.
()(5分)C.缔结(dì)
.惦念(diàn)
.
D.坦率(shuài)
.破绽(zhàn)
.
解析 A项“滞”读zhì,“笃”读dǔ;B项“轴”读zhóu,“讷”读nè;C项“垣”读yuán。
答案 D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5分)A.我打这个电话是因为我们决心连名给巴老拍一个有趣的能逗他发笑,哪怕让他只笑一秒钟的电报。
B.巴金和冰心之间的亲密友谊,同时也渗透到两个家庭的孩子们之间。C.联合国武器核察人员在一个月内对伊拉克总统官邸进行了多次突击性检查。
D.经权威机构鉴定,拍卖商得知,这副题为《农妇》的油画竟然是梵·高的作品。
解析 A项连—联;C项察—查;D项副—幅。答案 B 3.依次填入下列各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5分)冰心说,巴金的这种性格几十年还是这样,内向,忧郁,________心里有团火,有时________出极大的热情,敢讲真话。
以上这________字画,将来我“走”后也要捐给文学馆。这种资料是文学馆________的。
A.不过
暴发
几幅
必须 B.但
C.但
暴发
爆发
爆发
几副
几幅
几副
必需 必需 必须 D.不过
解析 第一处是转折关系,“不过”语气较轻。爆发:规模大,多指火山、事变、情绪。如:火山爆发,爆发战争。暴发:强调突然性。如:暴发户,山洪暴发。“副”不能作字画的量词。“必须”,副词,侧重于“应当怎样”;“必需”,动词,侧重于“不可或缺”。
答案 C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5分)A.我常常从冰心关于巴金的片言只语的闲谈里,加深了自己对巴老的了解....和认识。
B.真正的友情是超然物外的,贵在交心,而非交物,所谓君子之交淡如水。.......C.新闻工作者只有真正做到了激浊扬清,才能充分发挥舆论的监督作用。....D.本刊将洗心革面,继续提高稿件的质量,决心向文学刊物的高层次、高....水平攀登。
解析 感情色彩不当。洗心革面:一般应用于有了较大的错误或犯了罪立志改正。A.片言只语:零零碎碎的话语。形容语言文字数量极少。B.君子之交淡如水:贤者之间的交情,平淡如水,不尚虚华。C.激浊扬清:冲去污水,让清水上来,比喻抨击坏人坏事,奖励好人好事。
答案 D 5.下列各句在表述上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5分)A.冰心九十大寿时,受巴金委托,我代表巴金送给冰心一个九十朵玫瑰花组成的大花篮。
B.广州如何才能真正成为国际化大都市呢?关键问题是市民的综合素质起决定作用。
C.小书店进了不少新书,有世界名著、中国古典小说和有益于思想修养的各类书籍。
D.张大海临危不惧、舍身救人的崇高精神时时浮现在我的脑海里,激励着我前行。
解析 B项“关键问题是„„”与 “„„起决定作用”两种结构杂糅;C项“世界名著”“中国古典小说”和“„„各类书籍”为从属、交叉概念,不能并列使用;D项“精神„„浮现在我的脑海里”搭配不当。
答案 A
阅读与鉴赏
一、课内精读
阅读下列文段,完成6~8题。
1985年,冰心爱人吴文藻教授去世,巴金深为悲痛。冰心说,我暂不给巴金写信,你将一些情况告诉他,叫他放心,我好好的。过了不久,吴青写信给巴金,巴金在给吴青的回信中说:
吴青:
听泰昌说文藻先生逝世,非常难过。想写封信给你,但手抖得厉害,而且这个时候讲什么话好呢?我只能说:“务望节哀!好好地照顾你母亲!”我知道冰心大姊是想得开的。请她多多保重。„„
1986年5月18日上午10时,冰心应北方月季花公司邀请去花房赏花,邓颖超得知这个消息,10时40分赶去看望冰心。关于两位老人在月季花丛中相会的情景,冰心当天下午叫我去,说给我听,我随即写了一篇散记发表在《文艺报》上。文章见报后,冰心又叫我去,详细对我说,叫我告诉巴金。我说巴老看《文艺报》的,他肯定会知道,但冰心说,你没有参加这个活动,你写的内容是听我说的,我上次说给你的是打算公开的,还有一些具体的细节,再给你讲,告诉一下巴金,也让他高兴,文藻去世后,他一定担心我情绪不好。
6.引用巴金给吴青的回信,在文中起什么作用?(5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引用巴金的回信,表现了巴金在冰心丈夫去世后的深切悲痛和对冰心的真诚劝慰,反映了他们友情之深。同时,这一段话也为下文写冰心赏花后托“我”告诉巴金、让他高兴做铺垫。
7.“而且这个时候讲什么话好呢?”巴金不知道讲什么好,原因是什么?(5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内心悲痛,说不出话来;很不愿提及这件伤心事;除了安慰不能再说
什么,而冰心大姊也是想得开的。
8.冰心为什么要“我”将更多细节告诉巴金?表现出冰心怎样的性格品质?(5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冰心为了让巴金高兴,不要担心她的情绪不好。表现了冰心感情细腻、充满爱心、无私忘我的品质和大姐的风范。
二、课外拓展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9~11题。
儿子开会去了 茅 盾
父亲心里想到十一年前血染南京路的第二天晚上,母亲同她的两个女朋友从“包围总商会”立逼“宣布罢市”的群众大示威回到家里时,一把抱住两岁的孩子,一面兴奋地说:“我们一队里有小学生,马队冲开了前排的大人,有好几个小学生跌倒了,我看见一个——不过十二三岁,在马蹄下滚过,幸而交通队立刻来救了去。我那时就想到我们的阿向。可是,阿向大了时,世界总该不是现在这样了吧?”
以后每有一次示威运动,每有一次看见小学生们参加而挨着皮鞭马蹄,母亲回家来总是抱住她的阿向,沉痛地说着同样的话语。
最近,她看见了“一二·一六”北平的受伤学生的摄影,她唤着阿向说道:“阿向!你看,这一个臂上绑着纱布的,好像比你大不了几岁呢!唉,他们对小孩子也下毒手!”
然而现在阿向也到了要去参加什么“运动”的时候了呢!十一年前无数的跟阿向同样大小的孩子现在大概也同阿向一样怀着又好奇又热烈的心情准备去参加第一次示威。
父亲想着,心里觉得有点难过,又有点快慰。
儿子匆匆忙忙地在吃蛋炒饭了。父亲觉得他应该对儿子说几句话,可又觉得要说的太多了,儿子也未必全懂,儿子毕竟是太小了一点。
母亲却先开口了:
“开过会倘使去游行,阿向,你还是不要去吧。” 儿子只管扒饭进嘴里。
“游行可以不去。你的肺病刚好,多走要伤身体的。况且,要是在半路里被冲散了呢?你又不认识路,怎么回来呢?”
父亲也说了。但是儿子狡猾地笑了笑,匆匆地把饭吃完,这才很不平似的叫道:
“不怕,不怕!不认识路,我会问,会叫车子!” 他伸出手来,又说:“车钱呢?”
父亲给他两张角票,他就走了。母亲一直站在后门口看他走出了巷堂门。“你不应该先允许他去的!”母亲回到客堂里就抱怨起父亲来。“不许他去,以后他可能就瞒过你!” “可是到底太小了!”母亲叹气说。
父亲和母亲面对面吃午饭,觉得比往常冷清许多。
“我原先打算和他同去,倘使要游行了,就带他回来;可是后来一想,一则不免要碰到许多认识的人,二则他也不肯跟我回来的。„„”母亲自言自语地说。
“自然,”父亲笑得很响,“他要跟群众走,怎么肯跟你母亲呢!” “他是什么也不懂的,就凭一股血气,胆又大,你应该教教他。” “怎样教?教什么呢?对他说,要避免无谓的牺牲么?他太小了,不能理解的。”
父亲说着忽然又很响地笑了,脸上的肌肉却是绷紧的。直到吃完饭谁也没有再提这件事。
吸着香烟踱方步的时候,父亲好几次站住了朝母亲瞥一眼,父亲的脸上有一层兴奋的红晕。终于,他站在妻的面前说道:
“恐怕要到阿向的儿子做了小学生,这类群众大会才是没有危险的。中国革命是长期的艰苦的斗争!”
“我们阿向将来一定是勇敢的。如果现在他是二十岁了,我一点也不担心。可是他不过十三岁——我巴望着他马上就是二十岁!”
“放心。日子有时候是过得很快的!”
整个下午过去得很快。但到六点钟以后,“时光老人”却又变得极古怪了:有时觉得它的脚步太慢,有时又觉得它太快。母亲已经在考虑,应当到哪几个地方去打听,以及找哪几个人去探询。
八点钟过后,父亲也着急起来了,然而有一个朋友来了,带着他在当天大会
里收集来的各种传单。问过他,知道当天没有出事情,母亲这才略放了几分心。
可是她又忧虑另一方面了:“迷路了?或是给汽车撞了?”孩子在母亲心中始终是像刚出世的小羊羔似的。
直到九点十五分光景,儿子这才回来了。他一进门就看见桌子上的大会里的传单。他叫道:
“这里哪里来的?”
他赶快从衣袋里摸出他自己带回来的那一份。父亲和母亲都哈哈笑了。母亲捉住了儿子问道:
“怎样游行的?讲给妈妈听。”
“到了五卅公墓,后来到北车站,有兵拦住了,就散队。脚底一点不痛。” 儿子一边回答一边就又摸出一张印着红字的小纸来,说道:“这是口号。喊得真高兴呀!”
(有删改)9.小说开头五段主要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何作用?(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的主要表现手法的能力。这五段的人物描写方法还是比较容易看出来的,而关于心理描写的作用要从三个方面来分析:①暗示时代背景;②刻画人物形象;③表现小说的主题。
答案 小说开头五段运用心理描写表现了父亲的心理活动,暗示了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有助于刻画人物形象和表现小说的主题思想。
10.请简要分析这篇小说在语言上的特点。(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品味文章的语言特色的能力。考生可从小说语言的整体风格和人物对话两个方面入手,结合文章内容组织答案。
答案 首先,小说语言真切自然,朴实平易,富有浓郁的生活情味。小说写少年积极参加示威游行革命活动,表现的是重大主题,却放在富有浓厚家庭亲情的环境中从侧面表现,人物语言极具生活气息。其次,对话简练而符合人物的身份,如通过语言描写表现父母对儿子的关心、担忧、牵挂等心理,真实感人。
11.小说中的父母劝阻儿子参加抗日游行,有人认为这些情节会对读者产生
消极影响,你是怎么看的?请结合文意说明理由。(8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解读的能力。“不会对读者产生消极影响”这个前提确定下来后,答题时可以从父母对革命的态度和作为父母怜爱儿子等角度展开论述。如果认为会产生消极影响,只要言之有据、言之有理也可。
答案 不会对读者产生消极影响。因为:①小说中的父母都经历过革命的风雨,还是理解、支持儿子参加革命运动的,如小说开头父亲的回忆,就暗示了父母亲经历过革命的风雨;父母最终允许儿子去游行,表明父母还是理解、支持儿子的。②父母担心儿子的安危是人之常情,儿子的肺病刚好,年龄又小,作为父母肯定会担忧、劝阻,这样的情节设置更真实,作为读者是能够理解的。
第四篇: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第一单元 体验情感冰心:巴金这个人 教案1
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第一单元 体验情感
冰心:巴金这个人
教学目的:
1、学习本文精心的选材,组织巧妙的结构。
2、感受冰心与巴金的纯真友谊,学做真人。教学重点:
选取典型事例表现人物的手法。教学安排: 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导入:
【链接阅读】
一、诗词赏析:中国古代诗人们的友情
赠汪伦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简析]
李白游泾县桃花潭时,在村民汪伦家做客。临走时,汪伦来送行,于是李白写这首诗留别。诗中表达了李白对汪伦这个普通村民的深厚情谊。
前两句叙事:“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李白将要乘舟离去,汪伦带着一群村民前来送行,他们手挽着手,一边走,一边唱。“将欲”与“忽闻”相照应,写出了诗人惊喜的情态。“将欲”,正是小舟待发之时;“忽闻”,说明出于意料之外。也许汪伦昨晚已设家宴饯别,说明第二天有事不能再送了。但现在他不仅来了,还带了一群村民一起来送行,怎么不叫诗人激动万分!用什么语言来表达?桃花潭就在附近,于是诗人信手拈来,用桃花潭的水深与汪伦对自己的情深作对比。“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两句,清代沈德潜评价说:“若说汪伦之情比于潭水千尺,便是凡语。妙境只在一转换间。”(《唐诗别裁》)的确,这两句妙就妙在“不及”二字将两件不相干的事物联系在一起,有了“深千尺”的桃花潭水作参照物,就把无形的情谊化为有形,既形象生动,又耐人寻味。潭水已“深千尺”了,那么汪伦的情谊有多深呢?
春日忆李白 杜甫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注释]
①庾开府:庾信。在北周官至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司马、司徒、司空),世称庾开府。鲍参军:刘宋时任荆州前军参军,世称鲍参军。
③②①②渭北:渭水北岸,借指长安一带,当时杜甫在此地。江东:指今江苏省南部和浙江省北部一带,当时李白在此地。
③论文:即论诗。六朝以来,通称诗为文。[简析]
这是天宝五载(746)或六载春,杜甫到长安不久所作。杜甫和李白于天宝四载秋在鲁郡分别,就再未见面。诗中表达了杜甫对李白的深挚情谊和对他的文学才能的极高评价。全诗以赞诗起,以“论文”结,由诗转到人,由人又回到诗,转折过接,极其自然,通篇始终贯穿着一个“忆”字,把对人和对诗的倾慕怀念,结合得水乳交融。以景寓情的手法,更是出神入化,把作者的思念之情,写得深厚无比,情韵绵绵。《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引唐陈彝语:“‘飘然思不群’五字,得白之神。”此诗颈联亦颇得前人赞赏。《唐宋诗醇》称其“情景双关,一何蕴藉”。《唐诗别裁》称其“写景而离情自见”。
秋登兰山寄张五
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舟如月。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注释]
①兰山:应为万山,在湖北襄阳,诗人的园庐在岘山附近,距万山不远,诗人在此度过了大半生。张五:名子容,排行第五,隐居襄阳岘山南边的白鹤山。
②北山:当指万山。隐者:指作者自己。③薄暮:日将落之时。“薄暮”句:说忧愁由薄暮引起,其实是本身忧愁,见天色昏暗而触景生情。兴:秋兴。
④“时见”句:由山下看,见归村行人,有的还在沙道上行走,有的已在渡口休息。⑤荠:一种野菜,形容远望所见无边树木的细小。
⑥何当:何时能够。重阳节:古代以阴历九月九日为重阳节,有登高的风俗。[简析]
这首诗名为寄,实为隔山遥望,不能相见,由清秋登高,日暮归雁,唤起愁心,来抒发诗人对朋友的思念之情,希望朋友重阳佳节携酒登高而欢聚。语意亲切自然,寄托了诗人对朋友真挚的怀念之情。孟浩然的山水田园诗,感情飘逸真挚、情景清淡优美、语言淳朴隽永。[鉴赏问答] 1.本是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参考答案:抒发诗人对朋友的思念之情,希望朋友重阳佳节携酒登高而欢聚。语意亲切自然,寄托了诗人对朋友真挚的怀念之情。2.请简要分析本诗的艺术特点。
参考答案:这首诗名为寄,实为隔山遥望,不能相见,由清秋登高,日暮归雁,唤起愁心,来抒发情感。全诗感情飘逸真挚、情景清淡优美、语言淳朴隽永。
梦元九 酬乐天频梦微之 白居易 元稹
⑤
⑥
③
④
②
①晨起临风一惆怅,山水万重书断绝,通川湓水断相闻。念君怜我梦相闻。不知忆我因何事,我今因病魂颠倒,昨夜三更梦见君。惟梦闲人不梦君。
[简析]
写作这两首诗时,元稹贬通州,白居易谪江州,两地迢迢数千里,通信十分困难。白诗不直说自己苦思成梦,却反以元稹为念,问他何事忆我,致使我昨夜梦君,这表现了对元稹处境的无限关心。诗从对方着墨,构思精巧,感情真挚。
元诗一开始就说“山水万重书断绝”。现在,好不容易收到白居易寄来的一首诗,诗中告诉元稹,昨晚上又梦见了他。老朋友感情这样深挚,使他深深感动。诗的第二句乃说:“念君怜我梦相闻。”元稹在通州害过一场严重的疟疾,病后一直身体很坏,记忆衰退。但“我今因病”的“病”字还包含了更为沉重的精神上的苦闷,包含了无限凄苦之情。四句紧承三句说:由于我心神恍惚,不能自主,梦见的净是些不相干的人,偏偏没梦见你。
“梦”是一往情深的精神境界。白居易和元稹两个人都写了梦,但写法截然不同。白诗用记梦以抒念旧之情,元诗一反其意,以不曾入梦写凄苦心境。白诗用入梦写苦思,是事所常有,写人之常情;元诗用不能入梦写心境,是事所罕有,写人之至情。[鉴赏问答] 1.这两首诗都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对友人的真挚思念之情。2.“梦”是一往情深的精神境界。白诗与元诗都写了梦,但在写法上却截然不同,试简要分析二者的不同点。
参考答案:白诗不直说自己苦思成梦,却反以元稹为念,问他何事忆我,致使我昨夜梦君。从对方着墨,构思精巧。元诗说自己梦见的净是些不相干的人,偏偏没有梦见白居易。一反其意,用不能入梦写自己的凄苦心境,翻出新意,内容更为深广。
二、二、检查预习
1、给下列生字注音 僖藻尹汲靳笃
2、介绍古代一些表现友谊的诗歌。
赠汪伦
问刘十九
别董大 李白
白居易
高适
李白乘舟将欲行,绿蚁新醅酒,千里黄云白日曛,忽闻岸上踏歌声。
红泥小火炉。
北风吹雁雪纷纷。桃花潭水深千尺,晚来天欲雪,莫愁前路无知己,不及汪伦送我情。
能饮一杯无?
天下谁人不识君!
3、请学生讲述自己知道的古今中外关于友谊的小故事。
三、简介冰心、巴金的生平事迹。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笔名冰心。福建长乐人。1919年在北京求学时即投身“五四”文学革命。1923年因成绩优异,提前获得燕京大学学士学位及学校颁发的金钥匙奖,后赴美留学。1926年获硕士学位,随即回国,在燕京大学文学系任教,并在清华大学兼课。1954年以来当选历届人大代表。曾任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名誉主席、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名誉主席、顾问、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名誉理事等职。主要著作有散文集《寄小读者》,诗集《春水》、《繁星》,儿童文学集《小桔灯》。另有《冰心著译选集》、《冰心文集》等。巴金(1904~)现、当代作家。原名李尧棠、字芾甘。四川成都人。1920年入成都外国语专门学校。1927年初赴法国留学,1928年底回到上海,从事创作和翻译。主要作品《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爱情三部曲》(《雾》、《雨》、《电》),以及《春天里的秋天》、《寒夜》等,被鲁迅称为“一个有热情的有进步思想的作家,在屈指可数的好作家之列的作家”(《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巴金曾任全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主席、中国笔会中心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并主编《收获》杂志。
四、整体感知:
1、如:淡交如水。语出《庄子山木》篇:“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
2、学习选取典型事例表现人物的手法。
学生讨论,课文中写了冰心和巴金哪些典型事例。(自由发言。)
再讨论,为什么要写这些事例,而不写冰心参加过“五四”运动;巴金勤奋写作,担任中国作家协会主席等。(启发学生应如何选取典型事例表现人物,能证明观点的材料就选,不能证明观点的材料就不选。)
3、概括文章的主题。
本文选取了冰心和巴金交往的典型事例,表现了这两位文学巨匠纯真的友谊。
4、学生活动。
请同学们用典型事例说出一个人的特点。
五、延伸拓展:
1、平时我们看电影、电视放松自己,娱乐身心,那么,同学们知道哪些关于友情的影视呢? 生答:《香樟树》、《山鸡故事》、《不能没有你》、《难兄难弟》、《兄弟连》、《红苹果乐园》。(3分钟)
2、你知道哪些著名的、感人的名人友情故事呢?(5分钟)
生答:桃园三结义、高山流水、歌德席勒、鲁迅瞿秋白、马克思恩格斯。
3、你有自己的好朋友吗?你与好朋友之间又感人的故事吗?请说出来与大家分享一下。(5分钟)
4、(真情告白)也许,为了追求理想,我们不能与好朋友天天在一起,如今新年到了,你想对好朋友说些什么呢?请用笔写下来。(5分钟)
六、课堂小结:
1老师寄语:相识是缘,相知是福,成为挚友是幸,我愿与每一位同学成为好朋友,共同谱写一曲人间至真至纯的友情之歌。
2、结束语:友情是写不完的、说不完的。歌德说:恋爱中的男女都是诗人,而我要说:友情中的男女都是诗人。你们写的一定是人世间最美的诗篇。真正的友情不会随时间的流逝而结束也不会随空间的阻隔而淡忘,它只会永远燃烧在我们心中!
第五篇:冰心:巴金这个人
《冰心:巴金这个人》教案 1.课文解读
(1)作者简介
作者吴泰昌是文坛的有心人,多年来,他随身总是带着两样东西:一是小笔记本,一是一架口袋型的自动相机。在种种文友之间相互拜访与聚会中,种种文坛盛事或笔会里,他会随手举起相机“咔嚓”一下,或者掏出小本子把一些谈话及细节飞速地记录下来。吴泰昌是站在明天的角度来观察今天,选择今天,记录今天和收藏今天的。当“今天”渐渐成为历史时,这些资料珍贵的历史性便一点点显现出来。吴泰昌对文坛有浓烈的热情。他与文友们真诚交往,尊敬先辈,亲切后生。为人又急公好义,替人出力,排难解纷,不辞辛苦。从他个人的视角看,文坛是情感化的。他把文坛看做花坛。所以,他才会这样珍视文坛的点点滴滴。许多年里,吴泰昌供职于《文艺报》。由于他的敬业心强,整日奔波于各个城市和各种会议之间,因之亦得便于广泛地采撷文坛生活。他所搜集的文坛资料少人可比,大大小小写满了文字的记录本至少可以装满一箱,他自己拍的和他保存的他人拍摄的照片更是难以计数。这一切,全是第一手的,无可重复,都是他身临目见的记录与发现。
本文是作者为巴金百年寿辰而写的暖寿文章。
(2)基本解读。·
{ 冰心:巴金这个人„„》记录了几件冰心与巴金交往的鲜为人知的事情。文章看似松散,但由作为冰心与巴金之间友情见证人的吴泰昌所写,无论是作为文学史料,还是对后人研究冰心与巴金两人的友谊却都是很有帮助的。冰心与巴金的友谊是经得起考验的,也是值得后人学习的。
文章以小标题的形式分成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好好休息,尽情享受”。这一部分以冰心建议给巴金的电文为标题,八个字非常随意,却恰恰反映了冰心对巴金的了解。
第二部分“淡交如水 大道若弦” 01 这是借用冰心、巴金研究者的话作小标题。这句话是对冰心与巴金关系的最好概括。表面上他们之间并没有很紧密的交往,但是他们又都在仰慕着对方,欣赏着对方,支持着对方,他们之间的友谊达到了很高的境界。
第三部分“人生得一知己足矣”。这是以冰心题赠给巴金的话作小标题。这是他们两人之间友谊的见证。作者试图从多个角度探寻冰心与巴金之间友谊的源流,最后以余思牧先生的话作结: “冰心欣赏巴金的纯真、坦诚、大公无私,巴金也一样欣赏冰心的坦率、坚强、友善。”
文章就是以这三句话作领起,穿插了许多冰心与巴金交往的片段,给读者展现了两位文学巨匠纯真的友谊。,.习题解说。
(1)第一题命题意图和参考答案。
本题的命题意图是让学生学会在零散的材料中作出分析和概括,训练学生整合信息的能力。“巴金这个人„„”是文章的线索,理解这句话的内涵,对理解课文很有帮助。
参考答案:
文章很少直接写到巴金,但是从各人尤其是冰心的片言只语中,我们可以勾勒出巴金的轮廓。冰心说: “巴金这人辛苦一辈子,勤奋一辈子,认真一辈子。”冰心还常说: “巴金是讲真话的。”余思牧认为“冰心欣赏巴金的纯真、坦诚、大公无私,巴金也一样欣赏冰心的坦率、坚强、友善”。
另外,从巴金的行为上也可以总结其为人:巴金几十年不拿工资;参加作协会议也不报销飞机票;巴金大力倡导建设现代文学馆,并带头捐款捐物;冰心研究会成立,巴金乐意担任会长;等等。
我们可以这样总结“巴金这个人„„”:巴金是一个勤奋、认真、敢说真话、大公无私、人品文品俱佳的现当代文学大师。
(2)第二题命题意图和参考答案。
本题的命题意图是训练学生在阅读中筛选与分析材料的能;
参考答案:
冰心提议用“好好休息,尽情享受”作为电文给巴金拍电报。用这么随意的八个字作为电文,既轻松活泼,又反映了冰心对巴金的了解,只有挚友-才会想出这么一句贺词来的。冰心丧夫,反倒担心巴金牵挂自己,因而嘱托泰昌转告自己赏花的一些细节给巴金,以免除巴金的牵挂,足见两人的互相关心。
冰心热情支持巴金提议成立中,国现代文学馆,不仅多方呼吁,而且积极捐赠自己珍藏的手稿,就是要完成老朋友的心愿。
巴金乐意担任冰心研究会的会长。巴金曾公开表示不再兼任一切荣誉和名誉职务,但他却乐意担任冰心研究会的会长,还亲自签名聘任了顾问、副会长,足见他对冰心的仰慕和支持。
巴金给(冰心传)作序,在序中热情赞扬了冰心的为人与为文的优秀品质,也足见他对冰心的敬仰。
(3)第三题命题意图和参考答案。.
本题的命题意图是通过比较,体会以小标题的形式组织文章的特色。本题是开放型的,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比较发表不同的见解。教师不必强求一致。以小标题的形式组织文章是现在较为流行的一种文章结构形式,它的好处是一目了然,层次感非常强。但也有缺点,文章的整体性被削弱,同时标题的拟定是一个难题,标题拟不好反倒影响文章的表达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