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HPM视角下的角平分线教学
HPM视角下的角平分线教学
汪晓勤
(华东师大数学系, 上海, 200241)
笔者在文[1]中指出,如何将数学史融入数学教学,是HPM研究的中心课题之一。在与中学一线教师合作开发HPM案例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教师手头缺乏有关的数学史材料;在我们提供材料之后,他们在材料的取舍上也存在一定困难。
“角平分线”是初中数学中的一个知识点,在上教版、苏教版和人教版三种教材中的具体信息见表1。
表1 三种教材中有关角平分线的内容
教材 上教版 年级 六下
所在章节
7.5 画角的和、差、倍
内 容
用折纸方法引出角平分线概念;用量角器画角平分线;角平分线的尺规作图法
苏教版 七上 七下
人教版 七上 6.2 角
11.3 探索全等三角形的条件 4.3 角
用折纸方法引出角平分线概念 用角尺的方法引出角平分线的作图 先给出角平分线的定义;再介绍折纸作角平分线的方法
八上 11.3 角的平分线的性质
通过角平分线仪器引出角平分线的作图法,通过折纸方法引出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通过集贸市场选址问题引出上述性质定理的逆定理。
三种教材都没有涉及角平分线的具体历史,内容呈现也未采用历史的视角。1 历史、文化素材
1.1 角平分线的起源
角平分线问题或许源于生活实际,但古希腊数学家并不重视数学的实际应用,因而我们很难在古希腊数学文献中找到有关证据。而从数学内部看,角平分线问题的起源应该是很清楚的,那就是三大几何难题之一的化圆为方问题的求解。公元前5世纪,著名辩士、诗人安提丰(Antiphon)首次采用圆内接正多边形试图解决该问题:从圆内接正方形出发,不断倍增边数,当边数无限多时,圆就被化成了方,即圆面积得以求出。而倍增边数,需要通过作角平分线来完成。
古希腊人的作图工具是没有刻度的直尺和易散的圆规(双脚离开纸面后自动合拢),今称欧几里得工具。
1.2 角平分线的作图
欧几里得《几何原本》第1卷命题9:“平分一个已知角。”[2]此即:作一个已知角的平分线。
ADFO
EB
图1 《几何原本》卷1命题9
图2 欧几里得的角平分线作图法
欧几里得在《几何原本》中给出如下的作图法:在OA和OB上分别取点D和E,连接DE,在DE上作等边三角形DEF,则OF就是角AOB的平分线。欧几里得的作图法是书本 上作图法的特殊情形。其中,在一条已知线段上做一个正三角形,是《几何原本》第一卷的第一个命题。
1.3 角平分线的推广
知道角平分线的作图之后,我们很容易得到四等分角、八等分角、十六等分角、„的作图。问题是:我们能用尺规将一个角三等分吗?这也是古希腊三大几何难题之一——三等分角问题。古希腊数学家一次又一次的尝试均以失败而告终。直到19世纪,数学家彻底证明:三等分角的尺规作图是不可能的。一些古希腊数学家找到了解决这个问题的其他办法,有些人借助尺规以外的机械工具(如尼科梅德的蚌线),有些人构造两种不同运动(如希皮亚斯割圆曲线、阿基米德螺线),都涉及超越曲线。在欧几里得看来,这些办法都是不作数的,因为,它们不能通过尺规作图来实现。
1.4 角平分线的应用
美国数学史家和数学教育家史密斯(D.E.Smith, 1860-1944)在教师培训教材《几何教学法》中,提供了角平分线的两种实际应用[3]。如图3,要在两条街道所形成的岔路之间、距路口若干远处安装一盏路灯,问灯柱该立在何处?显然,要使路灯照在两条街上“一样亮”,就必须将灯柱立于两街所成角的平分线处。
NWE
S
图3 岔路口的路灯
图4 日影实验
第二个例子是,选择一个晴天,让学生在上午9点左右,在操场上一点N处立一根高约5英尺的直竿,测量直竿影子的长度,并在影子的末端W处作一个记号;到下午3点左 右,再测量直竿的影长,等到影长与上午测得的影长NW完全相等时,在影子的末端E处做一个标记。于是,角WNE的平分线位于正南北方向,如图4所示。当太阳的影子位于NS上时,时间到了真太阳时的正午时分(与钟表上的12点有出入)。教学设计
将数学史、数学文化知识融入数学教学,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 趣味性。教学内容应让学生觉得有趣才行。应该讲述数学背后的故事(当然,不能占太多时间)。
● 科学性。数学史材料应符合史实,而不是胡乱编造;数学上不能有错误。● 有效性。不是为数学史而数学史,而是为有效地完成三维目标而应用数学史。● 可学性。教学设计一定要符合学生的认知基础,易于为学生接受。
● 新颖性。HPM视角下的教学设计必须有新意、有特色,对教师专业发展起引领作用;而不是完全照本宣科,或网上下载,或人云亦云。
在上述原则,特别是有效性原则的指导下,我们来设计角平分线的教学。
2.1 引入
我们不可能按照历史上数学内部的需要来设计引入部分,而需要重构角平分线知识的发生过程。利用岔路口的路灯安装问题来引入,一方面,将教学建立在一个学生易于理解的生活情境的基础之上;另一方面,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这是发生教学法的基本思想。
2.2.作图
在介绍书本上的作图法之后,问学生:古代数学家又是如何作图的呢?为了体现趣味性,HPM教学设计强调恢复被课本所剥离的“人的元素”,除了增加趣味性,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体会“数学有着悠久的历史”以及“数学是人类的文化活动,是人参与了数学活动”的道理。教师简单介绍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和他的《几何原本》,接着介绍他的作图法。
引导学生讨论作图法背后的几何原理。2.3 引申
在向学生提出三等分角问题后,学生可能会提出用量角器作图。这时,教师可以提出问题:既然用量角器可以很快捷地解决作图问题,那为什么还要学尺规作图呢?尺规作图的意义何在呢?
除了准确性的原因以外,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这里,教师有机会向学生讲解几何学的价值。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几何学?利用几何学能解决现实问题,比如路灯安装问题。但这不是几何学的唯一价值。在古希腊,人们不看重、甚至十分鄙视这样的价值。在古希腊哲学家眼里,几何能将我们的灵魂引向真理,几何能让我们成为具有理性思维的高尚的人。所以,当一名来亚历山大向欧几里得求学的学生问:“我学了几何学,能获得什么实际好处?”欧几里得听后立即让下人丢给这名学生三个硬币,让他打道回府。在欧几里得眼里,这位实用主义者是不值一教的。
古希腊数学家坚持使用尺规,因为,尺规作图的每一步背后都是有理有据的,尺规作图是最可信的。尺规作图能够训练我们的逻辑思维,尺规作图体现了几何学在训练逻辑思维方面的价值。
为了加深学生对几何学价值的认识,教师不妨讲述美国总统林肯学习《几何原本》的真实故事。在1860年,林肯竞选总统时,他的简介上这么说[4]:
“自任国会议员以来,他学习并几乎精通了《几何原本》前6卷。他开始学习这门严密的学科,为的是提高他的能力,特别是逻辑和语言的能力。因此他酷爱《几何原本》,每次巡行,他总是随身携带它;直到能够轻而易举地证明前六卷中的所有命题为止。他常常学到深更半夜,枕边烛光摇曳,而同事们的鼾声却已此起彼伏、不绝于耳。”
2.4 应用
利用角平分线来解决一些几何问题,最后解决引入时提出的实际问题,实现首尾呼应。结语
“角的平分线”是一个平凡的课题,似乎无关HPM。所以,当笔者与昔日的一名教育硕士商量,选择一个该课题进行HPM进行设计并付诸实施时,引起在读研究生们的质疑。事实上,对于多数中学教师来说,中学数学的很多知识点,其背后的历史都是一个盲点。言有易,说无难。诚然,中学数学中,并不是所有知识点都需要从HPM视角进行教学设计。但是,很多知识点之所以会被认为不适合HPM教学,是因为人们对它们背后的历史知识知之甚少。任何知识都不是从天而降,都有其自然发生、发展的历史。只有了解一个知识点的历史,我们才能对其进行HPM教学设计。所以,数学史是HPM的基础,教育取向的数学史研究是HPM研究不可或缺的一个方向。
我们可以采用“五、四、三、二、一”来总结本教学设计的特点。本设计在五项原则的指导下,采用附加式(欧几里得、林肯的故事)、复制式(欧几里得作图法)、顺应式(三等分角问题)、重构式(由实际问题引入)四种方式,在实现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同时,有效地实现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本设计寻求平衡,采用“两条腿”走路:既强调几何学在训练逻辑思维方面的价值,也体现几何学的实际应用价值。最后,我们可以将本设计定性为一种HPM视角下的教学设计。
参考文献:
[1] 汪晓勤.数学史与数学教育.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 2014,(1): 8-14 [2] Heath, T.L.The Thirteen Books of Euclid’s Elements.Cambridge: The University Press, 1968.264-267 [3] Smith, D.E.The Teaching of Geometry.Boston: Ginn and Company, 1911.137-139 [4] 汪晓勤.数学文化透视.上海: 上海科技出版社, 2013
第二篇:HPM视角下的对数概念教学(推荐)
【编者按】 本刊自2014年第5期开始,陆续刊发了华东师范大学汪晓勤教授及其团队开发的3则针对中学的HPM教学案例,深受教师们的欢迎。本期,我们来分享金惠萍、王芳老师的研究成果。
金惠萍,王芳(浙江省义乌中学,322000)
摘要:对数的发展史大体上可分为简化运算思想的形成、对数表的发明、指数与对数关系的发现3个阶段。随着计算工具的不断变革与普及,教材的编写略去了对数发展史的前2个阶段,导致学生缺乏对对数产生背景的了解,难以领悟其中的“算理”。沿着对数的发展脉络,把前2个阶段也纳入到课堂教学之中,进行了一次历史的“重构”,通过“感受运算之繁”、“发现数表之妙”、“享受用表之乐”、“体验查表之缺”等环节,促进了学生对对数概念的理解,对对数表的应用,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以及来自学生的认可。关键词:HPM 对数 概念教学 教学设计 反馈
在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1中,对数概念是通过人口增长模型y=13×1.01x,在已知底数和幂值的条件下求指数的问题引入的。这种引入方式结合实际问题,简明扼要地指出了对数研究的必要性,揭示了对数与指数之间的内在关系,有利于保持《基本初等函数(Ⅰ)》这一章的系统性。尽管如此,对学生而言,对数毕竟是一种新的运算,它的表示及运算规则都是之前所不熟悉的。
在对数概念学习中,学生普遍存在着两种现象:一是对对数价值、作用的认识比较模糊,不知道为什么要引入对数;二是盲目套用对数运算法则,出现如loga(MN)=logaM·logaN、loga(M+N)=logaM·logaN之类的错误。导致上述现象的原因,是学生缺乏对对数产生背景的了解——未能领悟其中的“算理”,接受起来自然比较困难。英国数学史家福弗尔(J.Fauvel,1947~2001)认为,这种透过指数的定义方式太过于抽象和形式化,非但“无法带给学生任何的启蒙”,而且还会造成学生在对数概念学习上的“内在洞察力的丧失”。
为了弥补这一缺憾,教材在课后的“阅读与思考”栏目中,特别介绍了“对数的发明”,供学生了解对数的发展史。但从教学实施的情况来看,大部分学生并未对此给予应有的关注,而很多教师则常常因为课时的限制而未能将之纳入到课堂内,他们都辜负了教材编写者的良苦用心。能否寻求一种既不挤占教学时间又能清楚地诠释对数的“算理”,既不至于让本节课异化为“数学史课”又能够还学生一个“有血有肉”的对数概念的教学方式?
一、数学史对教学设计的启迪
由于人们常用的等比数列,其公比都是大于1的正整数,随着项数的增大,相邻两项的间隔越来越大,因而在实际计算中用处不大。鉴于此,苏格兰数学家纳皮尔(J.Napier,1550~1617)采用了十分接近于1的公比,将递减的等比数列与首项为0、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相对应,保证在一定范围内相邻两项的间隔非常小,在该范围内小于107的任何整数均可在同一个等比数列中找到。这样,就可以利用对应关系来简化乘除运算了。此外,纳皮尔还将离散的数列模型转化为连续的运动模型。1614年,纳皮尔出版《奇妙的对数定律说明书》,成为了对数的发明者。为了这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发明,纳皮尔整整花费了20年时间!不久,布里格斯(H.Briggs,1561~1630)改造了纳皮尔的对数,发明了常用对数。
虽然对数的发现早于指数,但直到1728年,瑞士的大数学家欧拉(L.Euler,1707~1783)理顺了指数与对数的关系,提出了“对数源于指数”之后,对数才被世人广泛接受。
由上可知,对数的发展史大体上可分为简化运算思想的形成、对数表的发明、指数与对数关系的发现3个阶段。随着计算工具的不断变革与普及,对数表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新版教材也应时而变,略去了对数发展史的前2个阶段。但这段横跨200多年跌宕起伏、动人心魄的发展史,仍然耐人寻味,而其间每个阶段所凝聚的思想、智慧与精神,至今闪烁着动人的光芒。
为此,我们沿着对数的发展脉络,把前2个阶段也纳入到课堂教学之中,进行了一次历史的“重构”。
对于“第1阶段”,依据当时的历史事实,设计了一个“天文数字计算”的情境,以繁杂的计算为映衬,凸显出简化运算的迫切性。对于“第2阶段”,则进行适当的教育加工,设计了一场从“指数表”演化为“对数表”的探究活动。考虑到高一学生的认知水平,用“以2为底”代替“以10为底”,以提高规律的识别度,突出数表的强大作用,使学生的思维专注于“算理”的探究与运用上,进而深层次地理解对数概念的数学本质。
对于“第3阶段”的“指对关系”,并不单独呈现,而是将之作为一种思想方法,渗透至上述各个环节之中。
整合后的教学流程如图1所示。
二、课堂实录
下面给出本节课中几个主要环节的课堂实录。
(一)感受运算之繁
师(出示算式:299792.468+31536000=?)今天老师想考验大家的速算水平,请计算此式。生31835792.468。
师那把“+”变成“×”的话呢?(学生众说不一,抱怨数据太大。)
师看来乘法比加法要难算。这个数据确实太大,但来自现实:299792.468(km/s)是光在真空中的速度,31536000是一年的总秒数,因此两数的乘积就是天文学中一光年的大小。光年是天文学单位,天文学中计算的数据就是以这个数据为基础的。生这么大,难怪叫天文数字。
师在16~17世纪,天文学开始迅速发展,并带动了很多领域的发展。天文学家为了计算一个行星的位置,时常需要耗费几个月甚至几年的时间,问题主要就集图1中在复杂的数据运算上。因此,改进运算方法成为了天文学家们的当务之急。
(二)发现数表之妙
师(出示表1)当时的数学家们也在试图改进运算方法,并在研究中发现了一些规律。请大家填写此表,并找出它的规律。
师那你能继续算一下x=10时,y所对应的数是多少吗? 生1024。
师那15对应的数呢?(稍作停顿)大家能算吗?动手试试。生15个2相乘可得。
(教师和其他学生都笑了。)生
(新颖的想法激起了很多学生的兴趣。)
生我觉得它可以有很多种拆法,只要拆出来的2个数对应的指数之和等于15,就可以了。师很好!那还能算213、214以及其他的式子吗? 生可以,只要像上面一样拆,就可以了。师通过这种方法,我们可以制作出一张表格。
(三)享受用表之乐
师(出示算式:16×128=?)同学们来看第2个算式。生2048。师算得很快。(出示算式:128×256=?)能不能再算一个? 生32768。
师怎么可以算得这么快?我们请这位同学说说他的方法。生
师是吗?居然不用计算,查查表就可以了!(出示算式:0.125×1024=?)你们愿意再挑战一下吗? 生
师(出示算式:4096×16384=?)那这个算式呢? 生16384是2的几次方?
师请同学们拿出老师课前发给大家的表格A(见表2),看看有没有? 生
生若要算67108864×512呢?表格A中没有啊!
生这个表最大只能查到230,要算235就不行了。有没有更大的表? 师请查看课前发给大家的表格B(见表3)。
生表格B也只能算到260,虽然数据已经很大,但还是不一定够用啊!
生我认为这个问题可以解决,只要我们按照上面的方法把表格造出来,就可以了。但我觉得还有一个更大的问题:这样的表只能查2的整数指数幂,而对于其他数值,比如3×5,就不行了。
师看来还有很大问题。那怎么办?
生能不能把表做得更细一点,把3是2的几次方、5是2的几次方都做进去?
师可以。在16世纪,数学家们已经可以借助微积分计算出分数、小数指数幂的近似值。(出示《中学数学用表》)这个是《中学数学用表》,里面有张表格可以用来查询你所需要的数据,但要说明一下,它是以10为底的,不过原理是一样的。其实,这个表初中时也给大家发过,只是很少应用。生哇,好厉害!
师虽然表很好用,但造表的难度却相当大,不过一旦做好了,就能一劳永逸。500年前苏格兰数学家约翰·纳皮尔,用了人生中宝贵的20年时间,研究运算规律,并制作了一张可查的表格。数学家拉普拉斯说:“对数用缩短计算的时间来使天文学家的寿命加倍。”伽利略更是发出了豪言壮语:“给我时间、空间和对数,我可以创造出一个宇宙来。”对数表曾在几个世纪内为数学家、会计师、航海家和科学家广泛使用。(稍作停顿)想象一下,整整20年的时间里,约翰·纳皮尔每天都在不停地计算、计算„„而我们有时候可能计算个5分钟的时间,就已经没有耐心了。如果我们也能花这样的精力去做一件事情的话,每个人或许都能成为伟人了。
(学生被历史故事深深吸引,有的点头表示认同,有的陷入沉思之中。)师约翰·纳皮尔把表中上行的数称为“logarithm”。这个数表在康熙年间传入中国,《数理精蕴》中把表中下行的数称为“真数”,把“真数”上面那个“借来用一下”的数称为“借数”。“真数”一直沿用至今,而“借数”——“真数”上面那个“所对应”的数,后来被称为“对数”。
生(顿悟)原来“对数”不是指“对”(“错”的反义词)的数,而是指“对应”的数啊!
(四)体验查表之缺
师请大家思考之前的问题:299792.458×31536000,如何解决?
生如果有表格,则只需要找到299792.458所对应的x和31536000所对应的y,并求得x+y的值,再查表即得299792.458×31536000的结果。
师我们利用Excel操作模拟查表。请同学们观察这个计算存在什么问题。生查表所得到的乘积跟手算所得到的值不相等,查表所得只是近似值。生那能不能精确表示呢?
(师生共同讨论,发现数表解决不了这个问题。学生感觉比较失望。)
(五)引入符号之需
师大家一起回顾一下初中学习无理数时的场景,生它是一个符号,表示x2=2的正解。师是估计值吗? 生是精确值。
生(小声嘀咕,不太敢说)对了,我们是不是也可以找一个记号来表示它们?
师嗯,你的意思是通过“定义”一个记号来表示新产生的对数。如何表示呢?(稍作停顿)历史上曾采用“logarithm”的缩写“log”来表示对数。例如,2x=3中的x就表示为log3。那么,2x=5呢? 生x=log5。
生老师,这样好像有问题。如果我要表示3y=3中的y,那不也是log3了吗?重复使用了。师是有这个问题,怎么解决呢?
生我觉得是不是可以把底数也表示进去? 师嗯,数学家们也这么认为,他们把底数也写入到记号中。例如,2x=3中的 x=log23,而3y=3中的y=log33。生哦。
师把这些记号一般化,就有了对数的定义:若ax=N,则数x就叫作以a为底N的对数,记作x=logaN,其中的a称为底数,N称为真数。
三、课后调查
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一所普通高中的一个高一普通班,课后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1)在概念的理解上,86.4%的学生认同符号“log”,95.5%的学生能够准确判断“log”与“a”、“N”的关系,87.7%的学生看到对数式“x=logab”时的第一反应是“ax=b”,4道“指对互化”小题的答题正确率达98%——这说明本节课的教学并未影响学生对指对关系的认识。虽然本节课未讲授对数运算法则,但有75%的学生认为log2(a+b)=log2a·log2b(a>0,b>0)是“错误的”——这一数据明显高于该年级的其他班,表明学生已充分认识了对数中蕴含的简化运算思想,基本理解了对数“化乘法为加法”的“算理”。
(2)在数表的应用上,89.5%的学生认为“数表是在课前发的,且上课时仅仅用到了其中的若干数据,并无繁杂之感”;92%的学生认为“这些貌似冰冷的数字居然蕴含了如此丰厚的数学思想”,觉得大开眼界;54%的学生“突然明白了初中时发下来的那本‘数表’居然这么有用”,还有3位同学提出“把那本陈旧的‘数表’翻出来再研究一番”——这一结果令人惊喜,也打消了笔者课前存有的顾虑:对数表中的数据多,会不会让学生感觉到繁杂?教材中已经略去了对数表,现在虽经改良,但在短暂的时间内能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
(3)在教学形式的认可上,95.5%的学生表示能够适应这节课的形式,93.2%的学生认为这节课的内容比教材中介绍的丰富多了,93.2%的学生对这节课所涉及的数学史知识,包括纳皮尔的故事、简易对数表格的制作、常用对数表的查表等,很感兴趣。
在进一步的访谈中,不少学生认为,现在的数学课比较单调,像这样有生动背景的课正是他们所喜欢和想要的;很多学生认为,这种授课方式可以拓宽他们的知识面,增进他们对数学的理解;所有的学生都认为,纳皮尔的执着与坚持给了自己很大的触动,要学习科学家们潜心研究、创新的精神。
四、结语 对数的出现,源于航海、天文等方面计算的需求。看似深奥的对数理论,其起源却是朴素的,因而更能贴近学生的思维,打动学生的心灵。早在2010年,章建跃先生就曾提出,“理解数学、理解学生、理解教学”是高中数学课程改革的基石。而要真正践行这“三个理解”,数学史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载体。以史为鉴,即是把“现成的知识”还原为“现实的问题”,在问题解决中经历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并通过追寻大师的足迹、仰望大师的风采,汲取人类文明中的无穷智慧。这,正是开展高品质教育的“人间正道”。
*本文系课程与教材研究所“十二五”规划课题《数学史融入高中数学教材研究》的HPM案例之一,由浙江省义乌市王芳数学教育工作室设计和实施。
第三篇:角平分线教学反思
角平分线教学反思
角平分线教学反思1
上周我的公开教学课是角平分线的性质与判定,课后我感到很纠结。
作为公开课,这节课显然是不成功的,首先教学任务没完成,学生未进行充分课堂练习。其次课堂气氛不活跃,学生讨论不充分,课堂静多动少。再次,为使公开课更像公开课,我依然有牵着学生鼻子走的痕迹。最后,对学生学情分析不够准。
在教学设计上我还是用了心的,这节内容分为两部分:性质和判定,每部分又细化为几个有层次的问题,旨在通过问题引领,使学生积极参与到知识的探索中。在整节课中学生也做到了认真看书,独立思考,独立完成,遇到困难再讨论。这部分内容比较简单,我预计学生二十分钟能完成,但学生四十分钟才完成学案自学内容,而学生始终在不停的看、写。学生在最后部分没来得及充分讨论和展示就被我一拖而过。新课堂理念注重尊重学生思维,前半堂做得还不错,这时我顾不上了,毕竟离我的目标太远了。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状况,我认为除了对学情分析不准外,更大的原因是学生根本没预习,这就是我的纠结所在,把学案预先发下去,让学生预作,或许能使课堂流畅,容量增大。但让学生什么时间?自习课,巩固练习时间还不够,课余时间,在我校学风还不是太好的情况下,担心学生不能认真预习,最终敷衍了事,又怕与其他作业相冲突。况且对学案上所填内容是不是学生自己思考的或通过消化转化为自己的结果,我在目前的情况下是不放心的.。我不能充分相信学生,怕他们蒙蔽了我的双眼。但是如果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自我阅读,独立思考,独立作业,交流合作等环节,再加上教师的必要点拨,一节课就完了,课堂训练和拓展延伸便没时间了。
课堂怎样设置学习内容?怎样处理课堂的动与静、严实与轻松、自学与互学、基础与能力的关系?怎样处理课内与课外的关系?等等问题,使我迷茫,也许我们都迷茫,但我们不要怕迷茫,只有迷茫了才不至于迷信。只有在迷茫中前进才能探索一条符合我校的旨在提高课堂实效的有效途径。这需要我们老师共同思考研讨和不断实践。
角平分线教学反思2
《角的平分线的性质和判定复习》是学生学习了角平分线性质和判定后,对这些知识的综合应用。本节课进一步研究角平分线性质定理——角平分线性质定理的逆定理——角的内部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角的平分线上。这是全等三角形知识的运用和延续,是今后学习圆的内心的基础。这节课我主要采用了体验探究的教学方式,为学生提供了亲自操作的机会,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经验、知识、方法去探索角平分线的判定及它与角的平分线的性质在表述和作用上的不同,使学生直接参与教学活动,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对抽象的数学定理获取感性的认识,进而通过教师的引导加工上升为理性认识,从而获得新知,使学生的学习变为一个再创造的过程,同时让学生学到获取知识的思想和方法,体会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为学生今后获取知识以及探索和发现打下基础。
一、理解学生,让教学设计更贴近学生
1、清楚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首先要做到的就是理解学生,清楚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潜能、需求与差异,清楚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新的知识生长点与潜在的困难,使教学更合理,帮助学生顺利的进行知识建构。如果离开对学生现状的准确把握,教学设计就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
2、理解学生的认知规律
本节课的复习:会用尺规作图的方法,画任意角的平分线。如何让学生理解、记住作法,从而掌握画角平分线的方法呢?
画一个角的平分线关键是找到满足条件的三个点,学生能理解到这儿,就能自己找到方法并画出角平分线。也就让学生的学习处在一种自然生成的状态。新知识的发生、形成、应用,不是教师强加于学生的,是符合他们的认知规律的。
二、理解教材,让教学设计由教材“生长”
本节内容教材在编排时构建了一个完整的探究活动,教学中应让学生充分经历这个探究过程,在明确探究目标、形成探究思路的前提下,动手操作,得出猜想,并进一步进行推理论证,感受结论的合理性,体现数学研究的严谨性。
我在设计性质探究这个环节时,充分的挖掘了教材,一步一步的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环环相扣、循序渐进,以问题为载体,逐步要求学生独立分析、形成完整的证明过程,从而训练了学生推理论证的能力。
三、理解教学,让教学设计更有效
1、重视教学活动的设计
本课教学时有一个突出的特点,设计了问题串,教师的提问一定要有针对性、启发性,这些问题环环相扣,循序渐进,让数学定理的归纳过程、命题的发现过程充分“暴露”给学生。
学生在经历观察、猜想、验证、证明的数学活动中,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并能有条理、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这正是培养学生数学素养,发展学生能力的有效方式。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经历一个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完整过程,才能克服教学中只重数学结果的倾向,实现从“被动的接受”到“主动地建构”的转变,让课堂涌动着生命的灵性。
2、重视数学方法的渗透
数学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学会知识,更要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这就是大家常说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如本节课的例题,可以用两步全等的方法,也可以结合本节课的新内容,这样就只需证一步全等。让学生体会证明线段等、角等,可以用全等的方法,当然也可以用角平分线的性质,将来还会有别的思路,这样的总结,能帮助学生整理做题思路,不会在解决问题时一脸茫然、无从下手。
上完这节课后,自我感觉良好,学生在课堂上也积极参与思考、大胆尝试、主动探讨、勇于创新。我回想这节课,有以下几点成功之处与不足:
一、成功之处
1。创设情境,点燃激情。创设富有吸引力的学习情境,让每位学习者身临其中,触景生情,都有一种探究新知的渴望、奋力向前的冲动,使他们处于一种“愤悱”的状态。用鲜活的问题导入,精彩的实验,掀起学生求知的激情,引发学生的思考。
2。主体探究,体验过程。在教学的实际过程中,重视学生的亲身体验、自主探究、过程感悟。在教学中,给学生一段时间去体悟,给他们一个空间去创造,给他们一个舞台去表演;让他们动脑去思考,用眼睛去观察,用耳朵去聆听,用自己的嘴去描述,用自己的手去操作。这种探究超越知识范畴而扩展到情感、价值观领域,使课堂成为学生生命成长的乐园。
3。互动倾听,灵动升华。在课堂上允许学生充分表述自己的见解与困惑。相信“没有尝试过错误的学习是不完整的学习”,用欣赏的眼光去观察,用宽容的心态去理解,鼓励学生创新;允许学生出错,学会延迟判断,让学生学会自己在错误中改正,在跌倒处爬起。
二、不足之处
如果说一节课的课堂设计是上好一节课的根本,那么课堂上老师的传授方式更是关键。这其中包括老师对课堂气氛和学生的把握,老师的教态是否大方得体,尤其有很多老师听课的时候,还包括语言是否精炼,知识的逻辑感是否连贯,层次是否清楚等。首先说本节课的课堂气氛,也许是摄像的缘故,学生有点紧张,平时爱回答问题的学生不太敢发言了,所以感觉课堂的气氛还是有些沉闷。当然,老师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时,要设法消除学生的紧张感,让学生在课上轻松而愉快的学习知识。这是对任何一位老师的考验。其次平时自己没有在意的细节,包括自己在讲台上的站位和站姿,自己不经意的手势和说话的口头语都暴露出来。感觉自己在语言精心锤炼上更待提升。再次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不应停留在口头上,还要在实际操作时充分体现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学生是学习的真正的主人。更要在实际教学中始终贯彻先学后教的模式,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与个人能力。
角平分线教学反思3
本节课的设计思路是从回顾三角形中的角平分线出发,再通过折纸探索平分一个角,提出遇到不能对折的木板或钢板类角时如何平分的问题,引出角平分仪,进而类比介绍角平分线的作法。对于角的平分线的性质的探究,我是按操作、猜想、验证的学习过程进行,先让学生通过折纸,提出思考问题,鼓励学生思考,作出猜想,然后将它转化为数学问题,让学生围绕着问题而展开验证猜想,从而得出结论。
整节课都以学生为主,自己操作、探究、合作贯穿始终,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的思考留下了充足的时间和空间,由学生自己去发现结论,学生在经历“将显示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从而能对角的平分线的性质有更深刻的认识,同时培养学生动手、合作、概括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可惜对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估计不足,前面探究角的`平分线的画法花时过多,造成后面对角的平分线的性质的探究,特别是验证猜想和归纳结论显得过于仓促。
角平分线教学反思4
本节课是讲角平分线的性质与判定。下面从本节课的教学设计、课堂效果以及本节课的不足之处进行了反思。
一、对教学设计的反思
在设计这节课时,我想如果在一节课的时间里把性质和判定学完,那只能是把本节课设计为探究课,而对于性质与判定的应用只能放在下一节课,于是我把这节课设计为探究课,把对角平分线的性质与判定定理的探索作为本节课的重点。本节课的教学方法是启发探究式。为了增加课堂密度和教学效果以及突破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我仔细研究了一个课件,知道了以增加学生对角平分线上任意一点的理解。在学生探究角平分线的性质与判定时,我分别创设了情境,一是为了给学生的探究搭建平台,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二是为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来源于实际并应用于实际。同时也体现了新课程标准下的课堂应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二、对课堂的再认识
如果说一节课的'课堂设计是上好一节课的根本,那么课堂上老师的传授方式更是关键。这其中包括老师对课堂气氛和学生的把握,老师的教态是否大方得体,尤其有很多老师听课的时候,还包括语言是否精炼,知识的逻辑感是否连贯,层次是否清楚等。首先说本节课的课堂气氛,不知是否是第一节课的缘故亦或是学生有点紧张,平时爱回答问题的学生不太敢发言了,所以感觉课堂的气氛还是有些沉闷。当然,老师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时,要设法消除学生的紧张感,让学生在课上轻松而愉快的学习知识。这是对任何一位老师的考验。其次通过看自己的录像,平时自己没有在意的细节,包括自己在讲台上的站位和站姿,自己不经意的手势和说话的口头语都暴露出来。感觉自己精心锤炼的语言在录像中仍有些罗嗦等等。总觉得自己上课时怎么会留有那么多的遗憾。再次对课堂所用时间把握不够准确,由于在开始的尺规作图中浪费了一部分时间,当然这一环节时间的浪费与我讲授尺规作图的方式不够合理是分不开的,以至于在后面所准备的习题没有时间去练习,给人感觉这节课不够完整。再就是课堂上安排的内容过多,也是导致前面所提问题的原因。这也使我注意到在授课内容的安排上不应死板教条,而应根据内容和学生情况进行更合理的配置。
三、不足之处的反思
通过这堂课,感觉自身的课堂教学还有很多地方有待于改进和完善。尤其是对课堂语言的锤炼,不仅仅是表达清楚,更要言简意赅,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还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不应停留在口头上,还要在实际操作时充分体现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学生是学习的真正的主人。更要在实际教学中始终贯彻先学后教的模式,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与个人能力。
角平分线教学反思5
教学时,主要运用启发式教学,采用‘‘实验——猜想——验证”的课堂教学方法,适时启发诱导,让学生展开讨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方法与习惯.学生初学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容易将角平分线上的一点到这个角两边的距离误认为过这点垂直于角平分线的垂线段.因此在教学中应首先让学生通过画三角形纸片的折痕来充分认识这一点.学生往往不能正确区分出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因此要通过分析定理的题设和结论帮学生正确认识.学生习惯用于找全等三角形的方法去解决问题,而不注重利用刚学过的定理来解决,这实际上是对定理的重复证明,这一点在教学时要注意。三、不足之处的反思
通过这节课,感觉自身的课堂教学还有很多地方有待于改进和完善。尤其是对课堂语言的锤炼,不仅仅是表达清楚,更要言简意赅,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E4F
上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还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不应停留在口头上,还要在实际操作时充分体现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学生是学习的真正的主人。
角平分线教学反思6
本节课我设计的教学思路是按操作、猜想、验证、运用的学习过程,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意识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始终围绕着角平分线及其性质、判定的问题而展开,先从出示问题开始,鼓励学生思考,探索问题中所包含的'数学知识,让学生经历了知识的形成与应用的过程,从而更好的理解掌握角平分线的性质,发展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与能力,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愿望和信心。
但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整个课堂显得时间仓促,没有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进行定理应用。没有及时地检验学生运用角平分线性质定理进行简单的推理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假如对本节课进行第二次设计,我想只探讨角平分线性质定理即可,而后补充一些例题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他们进行分析和运用,真正的培养学生动手、合作、概括能力,以达到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意识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角平分线教学反思7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能应用角的平分线的性质定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索角的平分线性质的应用过程,领会几何分析的内涵,掌握综合法的表达思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在比较中获取知识,感悟几何的简练思维
二教材分析
1重点:应用角的平分线的性质定理。
2难点:应用综合法进行表达。
3关键:抓住问题的因果关系进行推理。
三教学片段
1回顾旧知识
师:请同学们在草稿纸上任意画一个∠AOB,并且画出∠AOB的角平分线。
(让学生回忆角平分线的尺规作图,为今天所学作铺垫)
2活动一
让学生在白纸上任意画一个∠AOB,并且用剪刀剪下∠AOB,将∠AOB对折,再折出一个直角三角形(使第一条折痕为斜边),然后展开,观察两次折叠的三条折痕。
(教师边叙述边操作,学生操作并把平面图画在草稿纸上,教师巡逻,指出其中有差错的地方)
师:第一次折叠有什么作用?
生1:把角平均分成两份。
生2:折痕实际就是这个角的平分线。
师:很好。第二次折叠形成的两条折痕与角的边有什么位置关系?
生:垂直。
师:我们可以换一种说法吗?
(学生思考片刻)
生1:垂线段
生2:距离
生3:点到直线的距离。
师:点在哪里?
生4:第一条折痕上。
生5:角的平分线上
生6: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直线的距离
师:到任意一条直线吗?
生7:到角的两边
生8: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
师:这两个距离又有什么关系呢?
生9:相等
师:请大家归纳角平分线的性质。
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
3证明: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
一般情况下,我们要证明几何中的命题时,会按照类似的步骤进行,即
(1)明确命题中的已知和求证
(2)根据题意,画出图形,并且用数学符号表示已知和求证
(3)经过分析,找出由已知推出求证的途径,写出证明过程。
四教学反思
《角平分线性质》这节课的学习,我主要采用了体验探究的教学方式,为学生提供了亲自操作的机会,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经验、知识、方法去探索与发现等式的性质,使学生直接参与教学活动,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对抽象的数学定理获取感性的认识,进而通过教师的引导加工上升为理性认识,从而获得新知,使学生的学习变为一个再创造的过程,同时让学生学到获取知识的思想和方法,体会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为学生今后获取知识以及探索和发现打下基础。
回顾本节课,我觉得在一些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的把握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本节课在授课开始,让学生回顾用尺规作图画一个角的角平分线,为本节课学习角的平分线的性质作铺垫。活动一中,充分发挥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并把实图抽象成平面图形画出来,起初画图时,学生画得千奇百怪,有的把他撕的纸的大小原封不动的画了下来,有的又把直角画在角的平分线上了,并没有达到我预想的结果,通过提示,有些同学画出来了,但又忘记标直角符号。我想:出现这些问题,首先是要抽象出这个模型来确实有点困难,其次我在让学生剪下这个角的时候,没有注意到学生剪下来的形状是不一样的,下一次可能直接剪一个三角形,把其中一个角对折,可能要好些,但可能会出现更大的问题。因此在这里浪费的时间多,导致后面没有充足的时间来证明此性质。
在授课过程中,我对学生的能力有些低估,表现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大包大揽,没有放手让学生自主合作,在教学中总是以我在讲为主,没有培养学生的能力。对课堂所用时间把握不够准确,由于在开始的尺规作图中浪费了一部分时间,当然这一环节时间的浪费与我讲授尺规作图的方式不够合理是分不开的,以至于在后面所准备的习题没有时间去练习,给人感觉这节课不够完整。再就是课堂上安排的内容过多,也是导致前面所提问题的原因。这也使我注意到在授课内容的安排上不应死板教条,而应根据内容和学生情况进行更合理的配置。
角平分线教学反思8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三角形的三种非常重要的线段,学生已经学过过直线外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线段的中点、角的平分线等知识,是学习本节新知识的基础,所以我在复习提问环节不但要求学生说出上述概念的文字语言,还要求学生说出符号语言,为后面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的几何语言做好铺垫。同时我在创设问题情境时我觉得很成功,激起了学生的浓厚兴趣,同时在后面又作为例题进行讲解,既解决了问题情境中提出的问题,又填补了例题的空缺,同时应用三角形的高、中线知识进行解决,得出三角形中线把三角形分成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的结论。
本节重点是三角形的三种重要线段,难点是对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高的准确理解、作图与正确运用,而突破难点的关键是运用好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从画图入手,获得三种线段的直观形象,进一步架起数与形之间的桥梁,加强知识间的相互联系。
对于每一种线段的获得我都设计了动手操作,尤其是钝角三角形的'高的画法,占去了大量的时间,因为学生在作图上确实存在很大问题。但最终学生还是很好的画出了钝角三角形的三条高,并得出了相关结论。
虽然在教学中,课程基本内容讲解完毕,也达到了基本的教学目标,但由于课堂容量大,而且有难点不好突破,所以在时间控制上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有些前松后紧了,前边如果能挤出3到5分钟,这节课将很顺利的完成。
角平分线教学反思9
一、得
1、本设计采取了“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基本模式,安排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让学生经历了知识的形成与应用的过程,从而为更好地理解,掌握角平分线的性质与判定作准备,发展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与能力,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愿望和信心。
2、数学知识不是静态的结果,而是一种主动构建的过程,教学法中采用探究,讨论,演示等形式,使学生与学习内容相互作用,从而获得主动认知,主动构建,充分发展的结果,学生通过画图,类比证明来完成学习任务,学生学得有趣,符合学生认知特点。
二、失
1、本节课虽然体现了学生的主动性,孩子的上课积极性比较高,参与程度广,但教材的整合与取舍体现的不够突现,原因是所带班级的基础比较差,学习能力较弱,所以在整合与取舍方面步子迈得较小了一些,力求孩子在40分钟内扎实有效的掌握双基。
2、本设计只注重双基的训练,忽视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数学知识的迁移,让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激发学习兴趣,从而训练学生的思维。
三、措施
1、加强教学的钻研和学习,在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上多下功夫,达到授之以渔,而是授之以鱼。
2、加强基本功的学习,因为教材的'整合和取舍不是简单的二节课并为一节课,也不是刻意的不讲某一部分的内容,我个人的理解是对教材创造性的使用,面对不同的学生,教师要采取不同的方法,这就需要教师具备相当扎实的基本功,对教材烂熟于心,做到前后知识的衔接,达到课堂教学过程过渡自然,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会知识,快乐学习。
角平分线教学反思10
本节课采用“创设情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反馈测试”等流程。
一、重视情境创设,让学生经历求知过程。本节课引入问题教学的模式,其目的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积极投入到解题思路的探索过程中,通过合作学习引导学生深层次参与。
二、有效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增加课堂教学效益。在学生通过动手实践、猜想、概括等活动后,用几何画板演示角平分线上的点运动时,该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的变化情况,进一步体会变化中的规律并快速反馈出相应的结论,为下一步的'命题的归纳与概括、证明奠定基础。课件的动态演示,对抽象思维能力偏弱的学生有了更好的帮助,有效促进学生从直觉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渡。
三、注重对学生数学课堂学习过程的评价,尽可能做到充分理解和尊重学生的发言。对正确的发言给予真诚的肯定,对不对的意见有意进行冷处理,创造机会让学生去争论。学生能够在课堂上敢说、敢议、敢评。不足是有时过于急躁,应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
角平分线教学反思11
本节课采用“回顾与思考—探究与发现—理解与运用—巩固与提高—收获与感悟”等五步教学为基本流程的课堂教学模式,通过实践,有如下几点体会:
一、重视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经历探究求知过程。目的是引导学生积极成为学习的主体,自觉参与课堂,积极投入到探索过程中,教学中引导同学们要学会用大脑去思考,用耳朵去倾听,用眼睛去观察,用双手去操作,使学生言语与行动逐步起到自觉调控的作用,促进思维的“内化”,从而发展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二、课堂上有效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增加了课堂教学效益。在学生通过动手实践、猜想、概括等活动后,用课件展示给学生,缩短了课堂教学时间,也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供了帮助。
三、注重对学生数学课堂学习过程的评价,尽可能做到充分理解和尊重学生的`发言。对正确的发言给予真诚的肯定,对于学生发表的不对的意见有意进行冷处理,创造机会让学生去争论。学生能够在课堂上敢说、敢议、敢评。
不足之处:由于本节课内容并不复杂,而且很难设计一些有创意的应用新知识解决的问题,所以,没有做到切实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教学语言不精练,有的话重复了好几遍,过多的点拨剥夺了学生的思维参与机会;课堂提问质量不高,有的问题设问没有必要。在习题的处理上,教师的指导没有起到正确的导向作用。
角平分线教学反思12
一、课程分析
本节课是12.3角平分线的性质的第一课时。角平分线是初中数中重要的概念,它有着十分重要的性质,通过本节的学习,可以丰富和加深学生对已学图形的认识,同时为学习其它图形知识打好基础。
二、学生情况
八年级学生有一定的自学、探索能力,求知欲强。借助于课件的优势,能使脑、手充分动起来,学生间相互探讨,积极性也被充分调动起来。通过创设情境、动手实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在教学中,采用学生自己动手探索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思考问题,获取知识,掌握方法,借此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的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三、教学过程设计
首先,本节课我本着学生为主,突出重点的意图,结合课件使之得到充分的诠释。如在角平分线的画法总结中,我让学生自己动手,并让学生自行思考证明。为了解决角平分线的性质这一难点,我通过具体实践操作、猜想证明、语言转换让学生感受知识的连贯性。
其次,我在讲解过程中突出了对中考知识的点拨,并且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实例,体现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渗透美学价值。
再次,从教学流程来说:情境创设---实践操作---交流探究---练习与小结,这样的教学环节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将想与做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在想与做中感受和体验,主动获取数学知识。像采用这种由易到难的手法,符合学生的思维发展,一气呵成,突破了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四、本节课的不足
在授课过程中,我对学生的能力有些低估,表现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大包大揽,没有放手让学生自主合作,在教学中总是以我在讲为主,没有培养学生的能力。
对课堂所用时间把握不够准确,由于在开始的尺规作图中浪费了一部分时间,以至于在后面所准备的习题没有时间去练习,给人感觉这节课不够完整。再就是课堂上安排的.内容过多,也是导致前面所提问题的原因。这也使我注意到在授课内容的安排上不应死板教条,而应根据内容和学生情况进行更合理的配置。
通过这节课的反思我深刻的意识到自己在新课改的教学中还有太多的不足,以后不仅要在思想上认识到新课改的重要性,更要在实际教学中始终贯彻先学后教的模式,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与探究能力。
角平分线教学反思13
一、理解学生,让教学设计更贴近学生
教学设计时需要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认知起点、认知规律、思维障碍,才能使教学设计更贴近学生,激发学生积极主动进行知识建构。
1、清楚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
这一点对于刚刚参加工作4年的我来说,往往是在教学后才能更好地把握的。比如本节的内容,要让学生自己经过探究总结出“角的平分线的性质”,学生们在归纳时能说出“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向角两边作垂线段,垂线段的长度相等。”但却不能将垂线段的长度,与点到直线的距离联系在一起,从而在得出性质定理时,出现了一些困难,就是因为我没有充分考虑学生对原有知识的认识,在布置预习作业时没有让学生回忆什么是点到直线的距离。发现这个问题之后,我在2班布置预习作业时,就提起了注意,从而让教学顺利的进行了下去。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首先要做到的就是理解学生,清楚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潜能、需求与差异,清楚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新的知识生长点与潜在的`困难,使教学更合理,帮助学生顺利的进行知识建构。如果离开对学生现状的准确把握,教学设计就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
2、理解学生的认知规律
本节课的目标之一就是:会用尺规作图的方法,画任意角的平分线。如何让学生理解、记住作法,从而掌握画角平分线的方法呢?
我由“平分角的仪器”入手,让学生们自己发现仪器的原理,从中得到启发,画一个角的平分线关键是找到满足条件的三个点,学生能理解到这儿,就能自己找到方法并画出角平分线。也就让学生的学习处在一种自然生成的状态。新知识的发生、形成、应用,不是教师强加于学生的,是符合他们的认知规律的。
二、理解教材,让教学设计由教材“生长”
本节内容教材在编排时构建了一个完整的探究活动,教学中应让学生充分经历这个探究过程,在明确探究目标、形成探究思路的前提下,动手操作,得出猜想,并进一步进行推理论证,感受结论的合理性,体现数学研究的严谨性。
我在设计性质探究这个环节时,充分的挖掘了教材,一步一步的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环环相扣、循序渐进,以问题为载体,逐步要求学生独立分析、形成完整的证明过程,从而训练了学生推理论证的能力。
教材的结构体系、内容顺序是反复考量的,语言是反复斟酌的,例题是反复打磨的,习题是精挑细选的。教学设计时需要理解教材,理解教材内容、编排意图,重视教材的特色栏目,善于将教材内容“生长”开去,教师应深入理解数学知识的本质、结构,进而把知识教“活”,促进学生丰富或调整原有的认知结构,让学生顺利开展数学活动,进行知识建构。
三、理解教学,让教学设计更有效
教学设计时需要理解教学,重视教学过程、教学方式、课堂提问的设计,才能优化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使学生学会学习。
1、重视教学活动的设计
本课教学时有一个突出的特点,设计了问题串,教师的提问一定要有针对性、启发性,这些问题环环相扣,循序渐进,让数学定理的归纳过程、命题的发现过程充分“暴露”给学生。
学生在经历观察、猜想、验证、证明的数学活动中,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并能有条理、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这正是培养学生数学素养,发展学生能力的有效方式。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经历一个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完整过程,才能克服教学中只重数学结果的倾向,实现从“被动的接受”到“主动地建构”的转变,让课堂涌动着生命的灵性。
2、重视数学方法的渗透
数学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学会知识,更要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这就是大家常说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如本节课的例题,可以用两步全等的方法,也可以结合本节课的新内容,这样就只需证一步全等。让学生体会证明线段等、角等,可以用全等的方法,当然也可以用角平分线的性质,将来还会有别的思路,这样的总结,能帮助学生整理做题思路,不会在解决问题时一脸茫然、无从下手。
角平分线教学反思14
本节课我所讲的是七年级数学第七章《三角形》第2课时,即三角形的高线、中线、角平分线。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一)掌握的知识与技能:
1、经历折纸、画图等操作过程认识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结合图形,会用几何语言表述。
2、会用工具准确地画出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
(二)经历的教学思考:
经历折纸、画图、观察、思考、交流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和表达能力
(三)培养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数学活动,让学生体验和理解三角形中的特殊线段,结合图形认识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所揭示的数量关系,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教学重难点是:重点:
(1)了解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的概念,会用工具准确画出三角形高、中线、角平分线。
(2)了解三角形的三条高,三条中线与三条角平分线分别交于一点。
2、难点:
(1)三角形平分线与角平分线的区别,三角形的高与垂线的区别。
(2)钝角三角形高的画法。
(3)不同的三角形三条高的位置关系。
本节课中,我首先以白雪公主给七个小矮人分煎饼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们都要帮助白雪公主所以带着任务自学完成导学案。自学完成后由小组合作讨论,教师适时点拨。在发现学生们自学中的问题后,我在实物投影中展示了学生的问题所在,由学生走上前来指出错误的地方并且改正,体现了生生互动,也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在整个教学环节中,不断强调重点和难点,让学生在实物投影下作出三角形的高线,互相改正,加深了学生的印象。本节课我用图形展示了钝角三角形的高相交在三角形的外部,加深了印象
本节课中三角形中线和角平分线都很容易掌握,但三角形高线的画法中,钝角三角形的高是学生掌握起来非常困难的一个知识点。部分学生已经形成思维定式,认为高线应该始终在三角形的内部,所以画出的高无法构成垂直。这一点还有待课后多加强调,多加练习
角平分线教学反思15
本节课课前检查三角形的概念及分类、三边的关系 。然后检查了同学们在预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让他们提出本节课重点解决的问题:
(1)什么高
(2)怎样画高。 讲高时请学生回答概念(事前预习了,应当有了了解),同时我找一个同学来画高,然后学生动手在课前画好的三角形上画出高,
本节的一个难点:高。定义中向它的对边所在直线画垂线,对这些词语我加以强调,然后让学生来动手画一画,但并不是所有的同学都能画出,特别是钝角三角形,夹钝角的两条边上的高画法也出现了很多版本,我觉得还是同学们没有很好的掌握高的概念,不能很好的理解任一边上的高都是过这条边相对的顶点向对边做垂线。
这节课我主要采用新知与旧知相联,类比的方法,以师生交流的形式,在学生动中感,动中悟,从而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学生较好地接受所学的内容。
教材中直接告诉学生什么是高、角平分线、中线,学生学起来较被动而枯燥无味。在学习中我以提问的形式让学生回忆垂线的概念与画法,从而启发学生的思维,同时学生感悟前后知识的联系,然后再以提问的形式让学生知道垂线是射线,三角形的高是线段,这样学生对知识有充分的'理解。
三角形的高相交于一点,是通过学生动手操作画不同三角形的高,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直观地感受锐角三角形的高交于三角形内部一点,直角三角形的高交于三角形的顶点,钝角三角形的高交于所在直线的一点,这样让学生在动中深刻地感受所学的内容。
然后用同样的方法来学习中线和角平分线,我相信同学们可以独立的完成任务。
本节课教学主要是用类比的教学方法——将书本的知识隐含的内容表达出来、给学生一种美的感受;将旧知与新知以有效的语言表达出来、合适的方式写在一起,为师生的交流创造良好的氛围;这样学生的学习就容易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四篇:角平分线教学反思
“角的平分线性质”的教学反思
《角平分线性质》这节课的学习,我主要采用了体验探究的教学方式,为学生提供了亲自操作的机会,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经验、知识、方法去探索与发现等式的性质,使学生直接参与教学活动,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对抽象的数学定理获取感性的认识,进而通过教师的引导加工上升为理性认识,从而获得新知,使学生的学习变为一个再创造的过程,同时让学生学到获取知识的思想和方法,体会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为学生今后获取知识以及探索和发现打下基础。
回顾本节课,我觉得在一些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的把握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本节课在授课开始,让学生回顾用尺规作图画一个角的角平分线,为本节课学习角的平分线的性质作铺垫。活动一中,充分发挥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并把实图抽象成平面图形画出来,起初画图时,学生画得千奇百怪,有的把他撕的纸的大小原封不动的画了下来,有的又把直角画在角的平分线上了,并没有达到我预想的结果,通过提示,有些同学画出来了,但又忘记标直角符号。我想:出现这些问题,首先是要抽象出这个模型来确实有点困难,其次我在让学生剪下这个角的时候,没有注意到学生剪下来的形状是不一样的,下一次可能直接剪一个三角形,把其中一个角对折,可能要好些,但可能会出现更大的问题。因此在这里浪费的时间多,导致后面没有充足的时间来证明此性质。
在授课过程中,我对学生的能力有些低估,表现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大包大揽,没有放手让学生自主合作,在教学中总是以我在讲为主,没有培养学生的能力。对课堂所用时间把握不够准确,由于在开始的尺规作图中浪费了一部分时间,当然这一环节时间的浪费与我讲授尺规作图的方式不够合理是分不开的,以至于在后面所准备的习题没有时间去练习,给人感觉这节课不够完整。再就是课堂上安排的内容过多,也是导致前面所提问题的原因。这也使我注意到在授课内容的安排上不应死板教条,而应根据内容和学生情况进行更合理的配置。
第五篇:角平分线教学反思
角平分线教学反思15篇
角平分线教学反思1
本节课的设计思路是从回顾三角形中的角平分线出发,再通过折纸探索平分一个角,提出遇到不能对折的木板或钢板类角时如何平分的问题,引出角平分仪,进而类比介绍角平分线的作法。对于角的平分线的.性质的探究,我是按操作、猜想、验证的学习过程进行,先让学生通过折纸,提出思考问题,鼓励学生思考,作出猜想,然后将它转化为数学问题,让学生围绕着问题而展开验证猜想,从而得出结论。
整节课都以学生为主,自己操作、探究、合作贯穿始终,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的思考留下了充足的时间和空间,由学生自己去发现结论,学生在经历“将显示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从而能对角的平分线的性质有更深刻的认识,同时培养学生动手、合作、概括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可惜对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估计不足,前面探究角的平分线的画法花时过多,造成后面对角的平分线的性质的探究,特别是验证猜想和归纳结论显得过于仓促。
角平分线教学反思2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能应用角的平分线的性质定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索角的平分线性质的应用过程,领会几何分析的内涵,掌握综合法的表达思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在比较中获取知识,感悟几何的简练思维
二教材分析
1重点:应用角的平分线的性质定理。
2难点:应用综合法进行表达。
3关键:抓住问题的因果关系进行推理。
三教学片段
1回顾旧知识
师:请同学们在草稿纸上任意画一个∠AOB,并且画出∠AOB的角平分线。
(让学生回忆角平分线的尺规作图,为今天所学作铺垫)
2活动一
让学生在白纸上任意画一个∠AOB,并且用剪刀剪下∠AOB,将∠AOB对折,再折出一个直角三角形(使第一条折痕为斜边),然后展开,观察两次折叠的三条折痕。
(教师边叙述边操作,学生操作并把平面图画在草稿纸上,教师巡逻,指出其中有差错的地方)
师:第一次折叠有什么作用?
生1:把角平均分成两份。
生2:折痕实际就是这个角的平分线。
师:很好。第二次折叠形成的两条折痕与角的边有什么位置关系?
生:垂直。
师:我们可以换一种说法吗?
(学生思考片刻)
生1:垂线段
生2:距离
生3:点到直线的距离。
师:点在哪里?
生4:第一条折痕上。
生5:角的平分线上
生6: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直线的距离
师:到任意一条直线吗?
生7:到角的两边
生8: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
师:这两个距离又有什么关系呢?
生9:相等
师:请大家归纳角平分线的性质。
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
3证明: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
一般情况下,我们要证明几何中的命题时,会按照类似的步骤进行,即
(1)明确命题中的已知和求证
(2)根据题意,画出图形,并且用数学符号表示已知和求证
(3)经过分析,找出由已知推出求证的途径,写出证明过程。
四教学反思
《角平分线性质》这节课的学习,我主要采用了体验探究的教学方式,为学生提供了亲自操作的机会,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经验、知识、方法去探索与发现等式的性质,使学生直接参与教学活动,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对抽象的数学定理获取感性的认识,进而通过教师的引导加工上升为理性认识,从而获得新知,使学生的学习变为一个再创造的过程,同时让学生学到获取知识的思想和方法,体会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为学生今后获取知识以及探索和发现打下基础。
回顾本节课,我觉得在一些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的把握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本节课在授课开始,让学生回顾用尺规作图画一个角的角平分线,为本节课学习角的平分线的性质作铺垫。活动一中,充分发挥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并把实图抽象成平面图形画出来,起初画图时,学生画得千奇百怪,有的把他撕的纸的大小原封不动的画了下来,有的又把直角画在角的平分线上了,并没有达到我预想的结果,通过提示,有些同学画出来了,但又忘记标直角符号。我想:出现这些问题,首先是要抽象出这个模型来确实有点困难,其次我在让学生剪下这个角的'时候,没有注意到学生剪下来的形状是不一样的,下一次可能直接剪一个三角形,把其中一个角对折,可能要好些,但可能会出现更大的问题。因此在这里浪费的时间多,导致后面没有充足的时间来证明此性质。
在授课过程中,我对学生的能力有些低估,表现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大包大揽,没有放手让学生自主合作,在教学中总是以我在讲为主,没有培养学生的能力。对课堂所用时间把握不够准确,由于在开始的尺规作图中浪费了一部分时间,当然这一环节时间的浪费与我讲授尺规作图的方式不够合理是分不开的,以至于在后面所准备的习题没有时间去练习,给人感觉这节课不够完整。再就是课堂上安排的内容过多,也是导致前面所提问题的原因。这也使我注意到在授课内容的安排上不应死板教条,而应根据内容和学生情况进行更合理的配置。
角平分线教学反思3
一、学生知识状况分析
本节在学习了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及已有公理和学过的定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角平分线的性质和判定定理及相关结论.学生已探索过角平分线的性质,而此处在学生回忆的基础上,尝试着证明它,学习角平分线的画法,并还能说明所作的射线是角平分线的理由,进一步讨论三角形三个内角平分线的性质.
二、教学任务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知识目标:
①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的证明.
②角平分线的判定定理的证明.
③用尺规作已知角的角平分线.
2.能力目标:
①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推理证明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将文字语言.转化为符号语言、图形语言的能力.
②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提高实践能力.
3.情感与价值观要求
①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②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
4.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①角平分线的性质和判定定理的证明.
②用尺规作已知角的角平分线并说明理由.
难点
①正确地表述角平分线性质定理的逆命题.
②正确地将文字语言转化成符号语言和图形语言,对几何命题加以证明.
三、教学过程分析
本节课设计了五个教学环节:第一环节:设置情境温故知新;第二环节:展示思维空间.构建活动空间;第三环节:随堂练习及时巩固;第四环节:课时小结;第五环节:课后作业
第一环节:设置情境温故知新A搭建探究平台问题我们曾用折纸的方法探索过角平分线上的点的性质,步骤如下:
从折纸过程中,我们可以得出CD=CE,
P即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O你能证明它吗?
C
E
B
第二环节:展示思维空间.构建活动空间
请同学们自己尝试着证明它,然后在全班进行交流.
已知:如图,OC是∠AOB的平分线,点P在OC上,PD⊥OA,PE⊥OB,垂足分别为D、E.求证:PD=PE.
证明:∵∠1=∠2,OP=OP,
∠PDO=∠PEO=90°,
∴△PDO≌△PEO(AAS).
∴PD=PE(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有困难的学生要给以指导)
我们用公理和已学过的定理证明了我们折纸过程中得出的结论.我们把它叫做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我们再来一起陈述:(用多媒体演示)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我们经常用逆向思维得到一个原命题的逆命题.你能写出这个定理的逆命题吗?
我们在前面学习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时,已经历过构造其逆命题的过程,我们可以类比着构造角平分线性质定理的逆命题.
如果有一个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那么这个点必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此时有学生提问:“我觉得这个命题是假命题.角平分线是角内部的一条射线,而角的外部也存在到角两边距离相等的点.”
教师肯定这位同学思考问题很仔细.并加以解释。事实上,从同一点出发的两条射线一般组成两个角,而“角的内部”通常是指其中小于180°的角的内部,其余部分为角的外部.如上图所示,到∠AOB两边距离相等的点的集合应是射线OC、OD、OE、OF,但其中只有射线OC(即在∠AOB内部的射线)才是∠AOB的平分线.因此逆命题中应加上“在角的内部”的条件.
再来完整地叙述一下角平分线性质定理的逆命题。
在一个角的内部且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个角的'角平分线上.
它是真命题吗?你能证明它吗?
[生]没有加“在角的内部”时,是假命题.
(由大家自己独立思考完成,在全班讨论交流,对困难学生可个别辅导)
证明如下:
已知:在么AOB内部有一点P,且PD上OA,PE⊥OB,D、E为垂足且PD=PE,
求证:点P在么AOB的角平分线上.
证明:PD⊥OA,PE⊥OB,
∴∠PDO=∠ PEO=90°.
在Rt△ODP和Rt△OEP中
OP=OP,PD=PE,∴Rt△ODP ≌ Rt△OEP(HL定理).
∴∠1=∠2(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
逆命题利用公理和我们已证过的定理证明了,那么我们就可以把这个逆命题叫做原定理的逆定理.我们就把它叫做角平分线的判定定理。
你能用什么办法平分一个已知角呢?能利用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平分一个角吗?请在小组内交流.
学生提出:可以用量角器、三角尺、角尺等以前常见的方法.
教师提出:学习的是用直尺和圆规平分一个已知角.已知:∠AOB(如图)求作:射线OC,使∠AOC=∠BOC.
作法:
1、在OA和OB上分别分别截取OD、OE,使OD=OE.
2.分别以D、E为圆心,以大于DE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在么AoB内交于点C.
3.作射线OC
OC就是∠AOB的平分线.
(教学时,教师可以边介绍作法,边让学生动手完成整个操作过程)
完成做法后,请学生说明OC为什么是∠AOB的平分线,与同伴交流.
从作图的过程中,不难发现OD=OE,CE=CD,OC=OC,
△OCEC≌△OCD(SSS).
∴∠1=∠2,即OC是∠AOB的角平分线.
第三环节:随堂练习及时巩固
如图,AD、AE分别是△ABC中∠A的内角平分线和外角平分线,它们有什么关系?解:∵AD平分∠CAB.
1∠CAB 2
又∵AE平分∠CAF.
∠CAB+∠CAF=180°,
1∴∠3=∠4= ∠CAF 2
∵∠CAB+∠CAF=180°
11∴∠1+∠3=(∠CAB+∠CAF)×180°=90°,即AD⊥AE.22
第四环节:课时小结
这节课我们在折纸的基础上,证明了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并学习了用尺规作一个已知角的角平分线,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推理证明意识和能力.
第五环节:课后作业
1.习题1.8第1,2,3题.
2.阅读“读一读”,使学生通过了解数学发展史上与尺规作图有关的“三大几何难题”,开阔他们的视野,体会数学家坚忍不拔的科学探索精神.
四、教学反思
教学时,主要运用启发式教学,采用‘‘实验——猜想——验证”的课堂教学方法,适时启发诱导,让学生展开讨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方法与习惯.学生初学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容易将角平分线上的一点到这个角两边的距离误认为过这点垂直于角平分线的垂线段.因此在教学中应首先让学生通过画三角形纸片的折痕来充分认识这一点.学生往往不能正确区分出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因此要通过分析定理的题设和结论帮学生正确认识.学生习惯用于找全等三角形的方法去解决问题,而不注重利用刚学过的定理来解决,这实际上是对定理的重复证明,这一点在教学时要注意。
角平分线教学反思4
一、得
1、本设计采取了“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基本模式,安排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让学生经历了知识的形成与应用的过程,从而为更好地理解,掌握角平分线的性质与判定作准备,发展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与能力,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愿望和信心。
2、数学知识不是静态的结果,而是一种主动构建的过程,教学法中采用探究,讨论,演示等形式,使学生与学习内容相互作用,从而获得主动认知,主动构建,充分发展的结果,学生通过画图,类比证明来完成学习任务,学生学得有趣,符合学生认知特点。
二、失
1、本节课虽然体现了学生的主动性,孩子的上课积极性比较高,参与程度广,但教材的整合与取舍体现的不够突现,原因是所带班级的基础比较差,学习能力较弱,所以在整合与取舍方面步子迈得较小了一些,力求孩子在40分钟内扎实有效的掌握双基。
2、本设计只注重双基的训练,忽视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数学知识的迁移,让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激发学习兴趣,从而训练学生的思维。
三、措施
1、加强教学的钻研和学习,在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上多下功夫,达到授之以渔,而是授之以鱼。
2、加强基本功的学习,因为教材的整合和取舍不是简单的二节课并为一节课,也不是刻意的不讲某一部分的内容,我个人的.理解是对教材创造性的使用,面对不同的学生,教师要采取不同的方法,这就需要教师具备相当扎实的基本功,对教材烂熟于心,做到前后知识的衔接,达到课堂教学过程过渡自然,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会知识,快乐学习。
角平分线教学反思5
如何能够上一节“形神兼备”的数学复习课呢?接到任务后,我正在州学院学习,就此也与一些老师进行了探讨,但都没有较好的思路。若上简单的单元复习课,很容易造成概念的累积和习题的罗列。我个人认为,既有数学的思想和味道,又有我校差异—适应性教学模式下的“独学、对学、和群学”的特点才是一节好课。
为了突出几何教学的特点,我首先从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结构特点进行比较,让学生真正认清“数量关系”和“位置关系”相互转化的几何思想,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它们之间是“条件”、“结论”的“变位”。在前置性作业中我设计了几道基础题,并重点考查4~6号同学。让学生在讲解中注重数学的根据,在使用判定时关键要找到截线和被截线。实现了数与形的说理,也进一步让学生理清了判定与性质的关系,为下面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教学的第二个环节,我结合典例通过识图,让学生观察、交流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恰当的使用了角平分线性质的三种等量关系再与平行线所得角的有机结合充分的进行分析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到了数形结合的思想。
在变式训练中我采取了对学的方式,注重思想方法和几何的推理过程,要求学生中师傅给徒弟点拨和纠错,但效果不是很好。
最后的综合训练没有完成,说明学生能力不是很强,平时的训练不到位。
本堂课在其他方面还有不足如:学生对推理过程的完成方面还不够熟练,角平分线性质的三种等量关系的恰当使用与平行线的综合问题应用还不熟练。另外本堂课依然受框架的影响,“形”到位,但课堂教学数学思想和解题方法渗透的还不是很到位。“神”方面差点火候。
角平分线教学反思6
教师的成长在于不断地总结教学经验和进行教学反思,下面是我对这一节课的得失分析: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上册11.3角平分线的性质的第一课时。角平分线是初中数中重要的概念,它有着十分重要的性质,通过本节的学习,可以丰富和加深学生对已学图形的认识,同时为学习其它图形知识打好基础.
二、学生情况
八年级学生有一定的自学、探索能力,求知欲强。借助于课件的优势,能使脑、手充分动起来,学生间相互探讨,积极性也被充分调动起来。教法和法学
通过创设情境、动手实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在教师的指导下,采用学生自己动手探索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思考问题,获取知识,掌握方法,借此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的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三、教学过程设计
首先,本节课我本着学生为主,突出重点的意图,结合课件使之得到充分的诠释。如在角平分线的画法总结中,我让学生自己动手,通过对比平分角的仪器的原理进行作图,并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证明。为了解决角平分线的性质这一难点,我通过具体实践操作、猜想证明、语言转换让学生感受知识的连贯性。
其次,我在讲解过程中突出了对中考知识的点拨,并且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实例,体现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渗透美学价值。
再次,从教学流程来说:情境创设---实践操作---交流探究---练习与小结---拓展提高,这样的教学环节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将想与做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在想与做中感受和体验,主动获取数学知识。像采用这种由易到难的手法,符合学生的思维发展,一气呵成,突破了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四、本节课的不足
本节课在授课开始,我没有把平分角的学具的建模思想充分传达给学生,只是利用它起到了一个引课的作用,并且没有在尺规作图后将平分角的学具与角平分线的画法的关系两相对照。
在授课过程中,我对学生的能力有些低估,表现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大包大揽,没有放手让学生自主合作,在教学中总是以我在讲为主,没有培养学生的能力。
对课堂所用时间把握不够准确,由于在开始的尺规作图中浪费了一部分时间,以至于在后面所准备的习题没有时间去练习,给人感觉这节课不够完整。再就是课堂上安排的内容过多,也是导致前面所提问题的原因。这也使我注意到在授课内容的安排上不应死板教条,而应根据内容和学生情况进行更合理的配置。
通过这节课的反思我深刻的意识到自己在新课改的教学中还有太多的不足,以后不仅要在思想上认识到新课改的重要性,更要在实际教学中始终贯彻先学后教的模式,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与探究能力。
数学角平分线教学反思二
教材中的引入是一种用被动的方式将学生的知识回想起来。而笔者的引入以交流方式让学生主动回想起角平分线的概念以及画法,这样对学生思维的启发度深;也让学生明白前后知识的联系,以填空的.形式给出让学生的思维对角平分线是射线、三角形的角平分线是线段有了充分的理解与掌握。这样学生对知识的学习达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的效果。
1、这节课主要是用类比的教学方法——将书本的知识隐含的内容表达出来、给学生一种美的感受;将旧知与新知以有效的语言表达出来、合适的方式写在一起,为师生的交流创造良好的氛围;这样学生的学习就容易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问题的解决,让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学会引申、变更问题,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创造性能力.
2.重视情境创设,让学生经历求知过程。本节课引入问题教学的模式,其目的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积极投入到解题思路的探索过程中,通过合作学习引导学生深层次参与,倡导同学们要学会用大脑去思考,用耳朵去倾听,用眼睛去观察,用双手去操作,使学生言语与行动逐步起到自觉调控的作用,促进思维的“内化”,从而发展学生的独立思考。
3、教学过程不足之处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整个课堂显得时间仓促,没有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进行定理应用。特别是课堂小结,在对知识的梳理上显然做的不够。假如对本节课进行第二次设计,我想只探讨角平分线性质定理即可,而后补充一些例题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他们进行分析和运用,落实对推理问题思路的探寻和清晰、条理性书写证明的过程,切实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教学语言不精练,有的话重复了好几遍,过多的点拨剥夺了学生的思维参与机会;课堂提问质量不高,尤其是对课堂语言的锤炼,不仅仅是表达清楚,更要言简意赅,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还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不应停留在口头上,还要在实际操作时充分体现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学生是学习的真正的主人。
角平分线教学反思7
一、理解学生,让教学设计更贴近学生
教学设计时需要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认知起点、认知规律、思维障碍,才能使教学设计更贴近学生,激发学生积极主动进行知识建构。
1、清楚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
这一点对于刚刚参加工作4年的我来说,往往是在教学后才能更好地把握的。比如本节的内容,要让学生自己经过探究总结出“角的平分线的性质”,学生们在归纳时能说出“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向角两边作垂线段,垂线段的长度相等。”但却不能将垂线段的长度,与点到直线的距离联系在一起,从而在得出性质定理时,出现了一些困难,就是因为我没有充分考虑学生对原有知识的认识,在布置预习作业时没有让学生回忆什么是点到直线的距离。发现这个问题之后,我在2班布置预习作业时,就提起了注意,从而让教学顺利的进行了下去。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首先要做到的`就是理解学生,清楚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潜能、需求与差异,清楚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新的知识生长点与潜在的困难,使教学更合理,帮助学生顺利的进行知识建构。如果离开对学生现状的准确把握,教学设计就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
2、理解学生的认知规律
本节课的目标之一就是:会用尺规作图的方法,画任意角的平分线。如何让学生理解、记住作法,从而掌握画角平分线的方法呢?
我由“平分角的仪器”入手,让学生们自己发现仪器的原理,从中得到启发,画一个角的平分线关键是找到满足条件的三个点,学生能理解到这儿,就能自己找到方法并画出角平分线。也就让学生的学习处在一种自然生成的状态。新知识的发生、形成、应用,不是教师强加于学生的,是符合他们的认知规律的。
二、理解教材,让教学设计由教材“生长”
本节内容教材在编排时构建了一个完整的探究活动,教学中应让学生充分经历这个探究过程,在明确探究目标、形成探究思路的前提下,动手操作,得出猜想,并进一步进行推理论证,感受结论的合理性,体现数学研究的严谨性。
我在设计性质探究这个环节时,充分的挖掘了教材,一步一步的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环环相扣、循序渐进,以问题为载体,逐步要求学生独立分析、形成完整的证明过程,从而训练了学生推理论证的能力。
教材的结构体系、内容顺序是反复考量的,语言是反复斟酌的,例题是反复打磨的,习题是精挑细选的。教学设计时需要理解教材,理解教材内容、编排意图,重视教材的特色栏目,善于将教材内容“生长”开去,教师应深入理解数学知识的本质、结构,进而把知识教“活”,促进学生丰富或调整原有的认知结构,让学生顺利开展数学活动,进行知识建构。
三、理解教学,让教学设计更有效
教学设计时需要理解教学,重视教学过程、教学方式、课堂提问的设计,才能优化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使学生学会学习。
1、重视教学活动的设计
本课教学时有一个突出的特点,设计了问题串,教师的提问一定要有针对性、启发性,这些问题环环相扣,循序渐进,让数学定理的归纳过程、命题的发现过程充分“暴露”给学生。
学生在经历观察、猜想、验证、证明的数学活动中,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并能有条理、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这正是培养学生数学素养,发展学生能力的有效方式。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经历一个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完整过程,才能克服教学中只重数学结果的倾向,实现从“被动的接受”到“主动地建构”的转变,让课堂涌动着生命的灵性。
2、重视数学方法的渗透
数学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学会知识,更要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这就是大家常说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如本节课的例题,可以用两步全等的方法,也可以结合本节课的新内容,这样就只需证一步全等。让学生体会证明线段等、角等,可以用全等的方法,当然也可以用角平分线的性质,将来还会有别的思路,这样的总结,能帮助学生整理做题思路,不会在解决问题时一脸茫然、无从下手。
角平分线教学反思8
本节课我所讲的是七年级数学第七章《三角形》第2课时,即三角形的高线、中线、角平分线。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一)掌握的知识与技能:
1、经历折纸、画图等操作过程认识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结合图形,会用几何语言表述。
2、会用工具准确地画出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
(二)经历的教学思考:
经历折纸、画图、观察、思考、交流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和表达能力
(三)培养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数学活动,让学生体验和理解三角形中的特殊线段,结合图形认识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所揭示的数量关系,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教学重难点是:重点:
(1)了解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的概念,会用工具准确画出三角形高、中线、角平分线。
(2)了解三角形的三条高,三条中线与三条角平分线分别交于一点。
2、难点:
(1)三角形平分线与角平分线的区别,三角形的高与垂线的区别。
(2)钝角三角形高的画法。
(3)不同的'三角形三条高的位置关系。
本节课中,我首先以白雪公主给七个小矮人分煎饼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们都要帮助白雪公主所以带着任务自学完成导学案。自学完成后由小组合作讨论,教师适时点拨。在发现学生们自学中的问题后,我在实物投影中展示了学生的问题所在,由学生走上前来指出错误的地方并且改正,体现了生生互动,也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在整个教学环节中,不断强调重点和难点,让学生在实物投影下作出三角形的高线,互相改正,加深了学生的印象。本节课我用图形展示了钝角三角形的高相交在三角形的外部,加深了印象
本节课中三角形中线和角平分线都很容易掌握,但三角形高线的画法中,钝角三角形的高是学生掌握起来非常困难的一个知识点。部分学生已经形成思维定式,认为高线应该始终在三角形的内部,所以画出的高无法构成垂直。这一点还有待课后多加强调,多加练习
角平分线教学反思9
教学时,主要运用启发式教学,采用‘‘实验——猜想——验证”的课堂教学方法,适时启发诱导,让学生展开讨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方法与习惯.学生初学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容易将角平分线上的一点到这个角两边的距离误认为过这点垂直于角平分线的`垂线段.因此在教学中应首先让学生通过画三角形纸片的折痕来充分认识这一点.学生往往不能正确区分出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因此要通过分析定理的题设和结论帮学生正确认识.学生习惯用于找全等三角形的方法去解决问题,而不注重利用刚学过的定理来解决,这实际上是对定理的重复证明,这一点在教学时要注意。三、不足之处的反思
通过这节课,感觉自身的课堂教学还有很多地方有待于改进和完善。尤其是对课堂语言的锤炼,不仅仅是表达清楚,更要言简意赅,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E4F
上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还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不应停留在口头上,还要在实际操作时充分体现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学生是学习的真正的主人。
角平分线教学反思10
本节课课前检查三角形的概念及分类、三边的关系 。然后检查了同学们在预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让他们提出本节课重点解决的问题:
(1)什么高
(2)怎样画高。 讲高时请学生回答概念(事前预习了,应当有了了解),同时我找一个同学来画高,然后学生动手在课前画好的三角形上画出高,
本节的一个难点:高。定义中向它的对边所在直线画垂线,对这些词语我加以强调,然后让学生来动手画一画,但并不是所有的同学都能画出,特别是钝角三角形,夹钝角的两条边上的高画法也出现了很多版本,我觉得还是同学们没有很好的掌握高的概念,不能很好的理解任一边上的高都是过这条边相对的顶点向对边做垂线。
这节课我主要采用新知与旧知相联,类比的方法,以师生交流的形式,在学生动中感,动中悟,从而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学生较好地接受所学的内容。
教材中直接告诉学生什么是高、角平分线、中线,学生学起来较被动而枯燥无味。在学习中我以提问的形式让学生回忆垂线的概念与画法,从而启发学生的思维,同时学生感悟前后知识的联系,然后再以提问的形式让学生知道垂线是射线,三角形的高是线段,这样学生对知识有充分的理解。
三角形的高相交于一点,是通过学生动手操作画不同三角形的高,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直观地感受锐角三角形的高交于三角形内部一点,直角三角形的高交于三角形的顶点,钝角三角形的高交于所在直线的一点,这样让学生在动中深刻地感受所学的内容。
然后用同样的'方法来学习中线和角平分线,我相信同学们可以独立的完成任务。
本节课教学主要是用类比的教学方法——将书本的知识隐含的内容表达出来、给学生一种美的感受;将旧知与新知以有效的语言表达出来、合适的方式写在一起,为师生的交流创造良好的氛围;这样学生的学习就容易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角平分线教学反思11
本节课我设计的教学思路是按操作、猜想、验证、运用的学习过程,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意识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始终围绕着角平分线及其性质、判定的问题而展开,先从出示问题开始,鼓励学生思考,探索问题中所包含的数学知识,让学生经历了知识的形成与应用的过程,从而更好的理解掌握角平分线的性质,发展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与能力,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愿望和信心。
但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整个课堂显得时间仓促,没有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进行定理应用。没有及时地检验学生运用角平分线性质定理进行简单的推理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假如对本节课进行第二次设计,我想只探讨角平分线性质定理即可,而后补充一些例题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他们进行分析和运用,真正的培养学生动手、合作、概括能力,以达到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意识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角平分线教学反思12
《角的平分线的性质和判定复习》是学生学习了角平分线性质和判定后,对这些知识的综合应用。本节课进一步研究角平分线性质定理——角平分线性质定理的逆定理——角的内部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角的平分线上。这是全等三角形知识的运用和延续,是今后学习圆的内心的基础。这节课我主要采用了体验探究的教学方式,为学生提供了亲自操作的机会,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经验、知识、方法去探索角平分线的判定及它与角的平分线的性质在表述和作用上的不同,使学生直接参与教学活动,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对抽象的数学定理获取感性的认识,进而通过教师的引导加工上升为理性认识,从而获得新知,使学生的学习变为一个再创造的过程,同时让学生学到获取知识的思想和方法,体会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为学生今后获取知识以及探索和发现打下基础。
一、理解学生,让教学设计更贴近学生
1、清楚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首先要做到的就是理解学生,清楚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潜能、需求与差异,清楚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新的知识生长点与潜在的困难,使教学更合理,帮助学生顺利的进行知识建构。如果离开对学生现状的准确把握,教学设计就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
2、理解学生的认知规律
本节课的复习:会用尺规作图的方法,画任意角的平分线。如何让学生理解、记住作法,从而掌握画角平分线的方法呢?
画一个角的平分线关键是找到满足条件的三个点,学生能理解到这儿,就能自己找到方法并画出角平分线。也就让学生的学习处在一种自然生成的状态。新知识的发生、形成、应用,不是教师强加于学生的.,是符合他们的认知规律的。
二、理解教材,让教学设计由教材“生长”
本节内容教材在编排时构建了一个完整的探究活动,教学中应让学生充分经历这个探究过程,在明确探究目标、形成探究思路的前提下,动手操作,得出猜想,并进一步进行推理论证,感受结论的合理性,体现数学研究的严谨性。
我在设计性质探究这个环节时,充分的挖掘了教材,一步一步的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环环相扣、循序渐进,以问题为载体,逐步要求学生独立分析、形成完整的证明过程,从而训练了学生推理论证的能力。
三、理解教学,让教学设计更有效
1、重视教学活动的设计
本课教学时有一个突出的特点,设计了问题串,教师的提问一定要有针对性、启发性,这些问题环环相扣,循序渐进,让数学定理的归纳过程、命题的发现过程充分“暴露”给学生。
学生在经历观察、猜想、验证、证明的数学活动中,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并能有条理、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这正是培养学生数学素养,发展学生能力的有效方式。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经历一个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完整过程,才能克服教学中只重数学结果的倾向,实现从“被动的接受”到“主动地建构”的转变,让课堂涌动着生命的灵性。
2、重视数学方法的渗透
数学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学会知识,更要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这就是大家常说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如本节课的例题,可以用两步全等的方法,也可以结合本节课的新内容,这样就只需证一步全等。让学生体会证明线段等、角等,可以用全等的方法,当然也可以用角平分线的性质,将来还会有别的思路,这样的总结,能帮助学生整理做题思路,不会在解决问题时一脸茫然、无从下手。
上完这节课后,自我感觉良好,学生在课堂上也积极参与思考、大胆尝试、主动探讨、勇于创新。我回想这节课,有以下几点成功之处与不足:
一、成功之处
1。创设情境,点燃激情。创设富有吸引力的学习情境,让每位学习者身临其中,触景生情,都有一种探究新知的渴望、奋力向前的冲动,使他们处于一种“愤悱”的状态。用鲜活的问题导入,精彩的实验,掀起学生求知的激情,引发学生的思考。
2。主体探究,体验过程。在教学的实际过程中,重视学生的亲身体验、自主探究、过程感悟。在教学中,给学生一段时间去体悟,给他们一个空间去创造,给他们一个舞台去表演;让他们动脑去思考,用眼睛去观察,用耳朵去聆听,用自己的嘴去描述,用自己的手去操作。这种探究超越知识范畴而扩展到情感、价值观领域,使课堂成为学生生命成长的乐园。
3。互动倾听,灵动升华。在课堂上允许学生充分表述自己的见解与困惑。相信“没有尝试过错误的学习是不完整的学习”,用欣赏的眼光去观察,用宽容的心态去理解,鼓励学生创新;允许学生出错,学会延迟判断,让学生学会自己在错误中改正,在跌倒处爬起。
二、不足之处
如果说一节课的课堂设计是上好一节课的根本,那么课堂上老师的传授方式更是关键。这其中包括老师对课堂气氛和学生的把握,老师的教态是否大方得体,尤其有很多老师听课的时候,还包括语言是否精炼,知识的逻辑感是否连贯,层次是否清楚等。首先说本节课的课堂气氛,也许是摄像的缘故,学生有点紧张,平时爱回答问题的学生不太敢发言了,所以感觉课堂的气氛还是有些沉闷。当然,老师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时,要设法消除学生的紧张感,让学生在课上轻松而愉快的学习知识。这是对任何一位老师的考验。其次平时自己没有在意的细节,包括自己在讲台上的站位和站姿,自己不经意的手势和说话的口头语都暴露出来。感觉自己在语言精心锤炼上更待提升。再次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不应停留在口头上,还要在实际操作时充分体现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学生是学习的真正的主人。更要在实际教学中始终贯彻先学后教的模式,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与个人能力。
角平分线教学反思13
本节课采用“回顾与思考—探究与发现—理解与运用—巩固与提高—收获与感悟”等五步教学为基本流程的课堂教学模式,通过实践,有如下几点体会:
一、重视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经历探究求知过程。目的是引导学生积极成为学习的主体,自觉参与课堂,积极投入到探索过程中,教学中引导同学们要学会用大脑去思考,用耳朵去倾听,用眼睛去观察,用双手去操作,使学生言语与行动逐步起到自觉调控的作用,促进思维的“内化”,从而发展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二、课堂上有效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增加了课堂教学效益。在学生通过动手实践、猜想、概括等活动后,用课件展示给学生,缩短了课堂教学时间,也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供了帮助。
三、注重对学生数学课堂学习过程的评价,尽可能做到充分理解和尊重学生的发言。对正确的发言给予真诚的肯定,对于学生发表的不对的意见有意进行冷处理,创造机会让学生去争论。学生能够在课堂上敢说、敢议、敢评。
不足之处:由于本节课内容并不复杂,而且很难设计一些有创意的应用新知识解决的问题,所以,没有做到切实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教学语言不精练,有的话重复了好几遍,过多的.点拨剥夺了学生的思维参与机会;课堂提问质量不高,有的问题设问没有必要。在习题的处理上,教师的指导没有起到正确的导向作用。
角平分线教学反思14
本节课是讲角平分线的性质与判定。下面从本节课的教学设计、课堂效果以及本节课的不足之处进行了反思。
一、对教学设计的反思
在设计这节课时,我想如果在一节课的时间里把性质和判定学完,那只能是把本节课设计为探究课,而对于性质与判定的应用只能放在下一节课,于是我把这节课设计为探究课,把对角平分线的性质与判定定理的探索作为本节课的重点。本节课的教学方法是启发探究式。为了增加课堂密度和教学效果以及突破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我仔细研究了一个课件,知道了以增加学生对角平分线上任意一点的理解。在学生探究角平分线的性质与判定时,我分别创设了情境,一是为了给学生的探究搭建平台,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二是为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来源于实际并应用于实际。同时也体现了新课程标准下的课堂应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二、对课堂的再认识
如果说一节课的课堂设计是上好一节课的根本,那么课堂上老师的传授方式更是关键。这其中包括老师对课堂气氛和学生的把握,老师的教态是否大方得体,尤其有很多老师听课的时候,还包括语言是否精炼,知识的逻辑感是否连贯,层次是否清楚等。首先说本节课的课堂气氛,不知是否是第一节课的缘故亦或是学生有点紧张,平时爱回答问题的`学生不太敢发言了,所以感觉课堂的气氛还是有些沉闷。当然,老师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时,要设法消除学生的紧张感,让学生在课上轻松而愉快的学习知识。这是对任何一位老师的考验。其次通过看自己的录像,平时自己没有在意的细节,包括自己在讲台上的站位和站姿,自己不经意的手势和说话的口头语都暴露出来。感觉自己精心锤炼的语言在录像中仍有些罗嗦等等。总觉得自己上课时怎么会留有那么多的遗憾。再次对课堂所用时间把握不够准确,由于在开始的尺规作图中浪费了一部分时间,当然这一环节时间的浪费与我讲授尺规作图的方式不够合理是分不开的,以至于在后面所准备的习题没有时间去练习,给人感觉这节课不够完整。再就是课堂上安排的内容过多,也是导致前面所提问题的原因。这也使我注意到在授课内容的安排上不应死板教条,而应根据内容和学生情况进行更合理的配置。
三、不足之处的反思
通过这堂课,感觉自身的课堂教学还有很多地方有待于改进和完善。尤其是对课堂语言的锤炼,不仅仅是表达清楚,更要言简意赅,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还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不应停留在口头上,还要在实际操作时充分体现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学生是学习的真正的主人。更要在实际教学中始终贯彻先学后教的模式,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与个人能力。
角平分线教学反思15
一、课程分析
本节课是12.3角平分线的性质的第一课时。角平分线是初中数中重要的概念,它有着十分重要的性质,通过本节的学习,可以丰富和加深学生对已学图形的认识,同时为学习其它图形知识打好基础。
二、学生情况
八年级学生有一定的自学、探索能力,求知欲强。借助于课件的优势,能使脑、手充分动起来,学生间相互探讨,积极性也被充分调动起来。通过创设情境、动手实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在教学中,采用学生自己动手探索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思考问题,获取知识,掌握方法,借此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的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三、教学过程设计
首先,本节课我本着学生为主,突出重点的意图,结合课件使之得到充分的诠释。如在角平分线的画法总结中,我让学生自己动手,并让学生自行思考证明。为了解决角平分线的性质这一难点,我通过具体实践操作、猜想证明、语言转换让学生感受知识的连贯性。
其次,我在讲解过程中突出了对中考知识的点拨,并且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实例,体现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渗透美学价值。
再次,从教学流程来说:情境创设---实践操作---交流探究---练习与小结,这样的教学环节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将想与做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在想与做中感受和体验,主动获取数学知识。像采用这种由易到难的手法,符合学生的思维发展,一气呵成,突破了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四、本节课的`不足
在授课过程中,我对学生的能力有些低估,表现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大包大揽,没有放手让学生自主合作,在教学中总是以我在讲为主,没有培养学生的能力。
对课堂所用时间把握不够准确,由于在开始的尺规作图中浪费了一部分时间,以至于在后面所准备的习题没有时间去练习,给人感觉这节课不够完整。再就是课堂上安排的内容过多,也是导致前面所提问题的原因。这也使我注意到在授课内容的安排上不应死板教条,而应根据内容和学生情况进行更合理的配置。
通过这节课的反思我深刻的意识到自己在新课改的教学中还有太多的不足,以后不仅要在思想上认识到新课改的重要性,更要在实际教学中始终贯彻先学后教的模式,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与探究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