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杨云香 中庄小学 认识人民币教案
教师小结:看来同学们真的是动脑筋思考老师给你们出的问题了,你们所分的种类真的是又多又准确,看来平时你们一定有很多机会能接触到人民币。
师:那谁来说说人民币的单位有哪些呢?(学生讨论)教师总结出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板书)
(二)在观察、比较中认识元、角、分。1.引导学生详认一元钱。
师:一元的人民币有什么特点?同学们要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看谁说的又对又准确。
(1)组内交流,(2)小组汇报
生:一元的人民币上面有数字1,有壹圆两个字,有拼音YI YUAN(3)小结:说的很好,我们通过汉字、数字、拼音、图案、颜色等特征认识了一元的人民币。
2.那现在我们就运用认识一元钱的方法来简单认识一下一角和一分。
找到一角,介绍特征,教师给以及时的评价。认识一分告诉学生它是人民币中面值最小的。
师:你们想过没有,如果全国十二亿人每人节约1分钱,将是1200万元钱,能够建成几十所希望小学。所以我们从小要注意勤俭持家、节约用钱。
3.学生自主认识伍角、贰角、伍分、贰分。
4.看书47页,这些人民币你都认识吗?你发现书上印的人民币 与我们实际用的人民币有什么不一样?(书上人民币左下角有一条红色斜线)那是为什么呢?(是样币,不可以使用)
(三)学习元、角、分之间的进率。1.创设生活情境,学习元与角之间的进率。
(1)出示课件:由卡通小朋友聪聪向大家提出问题:一块玩具手表的价钱是一元钱,我带的都是1角的人民币,该怎样付这1元钱呢?小朋友,你们能帮帮我吗?(2)集体讨论解决办法。(3)得出结论:1元=10角(板书)2.类推角和分之间的进率:1角=10分 3.换钱游戏:
(1)聪聪提问:1元可以换几张5角?几张2角可以换一张1元?(2)小组内同学动手互相公平的换一换手中的人民币。4.活动:小小超市。
师:聪聪有许多玩具想卖给你们,每个玩具都是一元一角钱,谁愿意来买?(生活动)有没有用不同方式拿钱买的? 5.活动:文具用品店。(1)创设一个购物情境。
出示物价牌,并摆放若干实物。
橡皮 铅笔 格尺 本子 日记本 2角 3角 8角 5角 1元5角(2)安排售货员(3)进行购物活动。
师:带上需要的钱,喜欢买什么就买什么。(学生自由购物,交流。)
师:今后我们不用什么事都麻烦爸爸妈妈,自己也可以买一些需要的东西。今天,我们认识了很多人民币,仔细观察一下,能不能发现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图案,是什么呀?(国徽)国徽代表我们的祖国,所以我们要爱护人民币,不要随便损坏它。
三、巩固提高。
1.完成48页的做一做。
2、P53:
1、2题
四、全课总结:
1、今天你有那些收获?
2、今天的知识对你的生活有哪些帮助呢?(学生各抒己见)
第二篇:杨云香 中庄小学 认识人民币教案(小编推荐)
《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
中庄小学 杨云香
教学内容:
1、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第46页的第例1至例4。
2、完成相应的做一做及和P53:
1、2题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游戏、实践使学生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学习简单的元、角、分之间的换算。
2.培养学生的参与、合作意识,思维的灵活性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3.对学生进行勤俭节约和爱祖国、爱护人民币的思想教育。教学重点:
认识各种面额的人民币。教学难点:
元、角、分之间的关系。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首先通过大约半分钟的购物录像,向学生展现使用人民币购物的情景)
师:他们在干什么?对了,他们在用钱币买东西。世界上有很多种钱,你们听说过哪些国家货币的名称?
生:美国的钱叫美元,日本的钱叫日元,英国的钱叫英镑…… 师:同学们知道的还真不少,那我们国家的钱叫什么? 生:人民币
师: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人民币。(板书课题)
二、运用经验,合作探究
(一)在活动中初步感知人民币
1.师:课前,老师让同学们认认人民币,你们都认识了哪些人民币呢?
2.人民币的种类还真不少呢!请你拿出事先准备好的钱袋,两个小朋友合作把你认识的钱拿给对方看一看,看谁认得最多。
(学生活动)
3.电脑出示各种面值人民币,学生辨认。
4.师:同学们分的怎么样啊?让我来看看。当许多钱放在桌上,你们觉得怎么样?(很乱)大家能把这些人民币有规律的分一分吗?四个小朋友一组分一分,看哪个小组分得又对又快。
(师参与小组活动,做到心中有数)
5.交流汇报,让孩子按小组为单位说出分的原因。(按数字分、按硬币纸币分、按单位名称分)随着学生说出分的原因,引出人民币的种类有硬币和纸币。
教师小结:看来同学们真的是动脑筋思考老师给你们出的问题了,你们所分的种类真的是又多又准确,看来平时你们一定有很多机会能接触到人民币。
师:那谁来说说人民币的单位有哪些呢?(学生讨论)教师总结出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板书)
(二)在观察、比较中认识元、角、分。1.引导学生详认一元钱。
师:一元的人民币有什么特点?同学们要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看谁说的又对又准确。
(1)组内交流,(2)小组汇报
生:一元的人民币上面有数字1,有壹圆两个字,有拼音YI YUAN(3)小结:说的很好,我们通过汉字、数字、拼音、图案、颜色等特征认识了一元的人民币。
2.那现在我们就运用认识一元钱的方法来简单认识一下一角和一分。
找到一角,介绍特征,教师给以及时的评价。认识一分告诉学生它是人民币中面值最小的。
师:你们想过没有,如果全国十二亿人每人节约1分钱,将是1200万元钱,能够建成几十所希望小学。所以我们从小要注意勤俭持家、节约用钱。
3.学生自主认识伍角、贰角、伍分、贰分。
4.看书47页,这些人民币你都认识吗?你发现书上印的人民币 与我们实际用的人民币有什么不一样?(书上人民币左下角有一条红色斜线)那是为什么呢?(是样币,不可以使用)
(三)学习元、角、分之间的进率。1.创设生活情境,学习元与角之间的进率。
(1)出示课件:由卡通小朋友聪聪向大家提出问题:一块玩具手表的价钱是一元钱,我带的都是1角的人民币,该怎样付这1元钱呢?小朋友,你们能帮帮我吗?(2)集体讨论解决办法。(3)得出结论:1元=10角(板书)2.类推角和分之间的进率:1角=10分 3.换钱游戏:
(1)聪聪提问:1元可以换几张5角?几张2角可以换一张1元?(2)小组内同学动手互相公平的换一换手中的人民币。4.活动:小小超市。
师:聪聪有许多玩具想卖给你们,每个玩具都是一元一角钱,谁愿意来买?(生活动)有没有用不同方式拿钱买的? 5.活动:文具用品店。(1)创设一个购物情境。
出示物价牌,并摆放若干实物。
橡皮 铅笔 格尺 本子 日记本 2角 3角 8角 5角 1元5角(2)安排售货员(3)进行购物活动。
师:带上需要的钱,喜欢买什么就买什么。(学生自由购物,交流。)
师:今后我们不用什么事都麻烦爸爸妈妈,自己也可以买一些需要的东西。今天,我们认识了很多人民币,仔细观察一下,能不能发现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图案,是什么呀?(国徽)国徽代表我们的祖国,所以我们要爱护人民币,不要随便损坏它。
三、巩固提高。
1.完成48页的做一做。
2、P53:
1、2题
四、全课总结:
1、今天你有那些收获?
2、今天的知识对你的生活有哪些帮助呢?(学生各抒己见)
第三篇:杨云香 中庄小学 找规律说课稿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找规律》说课稿
中庄小学 杨云香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88和89页,《找规律》的例1~例3及“做一做。”
2、教材解析
《找规律》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内容,本单元是从形象的图形排列规律,颜色交替规律慢慢过渡到抽象的数列规律。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对于培养学生的符号感,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及数学推理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有规律的事物总能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如节日里各种美丽的彩灯和彩旗都是有规律的排列,很多物品上装饰的图案也是有规律的排列,这些都为从数学的角度去探索事物的规律提供了很多素材。在本课时的教学中,教材也排了很多日常生活中的具体例子,这些例子都为从数学的角度去探索事物的规律提供了很多素材。
3、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通过物品的有序排列,初步认识简单的排列规律,会根据规律知道下一个物体。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主题图,认识规律同时掌握寻找规律的方法,通过涂色,摆一摆,画一画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创新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创设情境,学生能够感知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感受数学的美。
教学重点:通过图形或物体的有序排列,初步认识简单的排列规律,并会知道下一个图形或物体。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说教法、学法:
1、教法
本课我以开放式教学为主,以观察、讨论法为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以学生活动为主轴,让学生通过一系列的观察、实验、猜测、推理等研究活动来主动获取知识。
2、学法
学生的学法以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为主,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学习过程
三、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播放歌曲《新年好》。
设计意图:通过多媒体课件的辅助,听歌曲《新年好》创设过节的情境,体现新课程标准情境教学的理念,意在创设一个与学生生活联系密切的情境,促使他们较快融入其中,以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自主性,运用多媒体课件播放让学生跟着唱,感受幸福愉悦的心情。
2.课件出示主题图──小朋友在漂亮的教室里跳舞。设计意图:让学生仔细观察图,发现什么,都是怎样排列的,他们的摆放都是有规律的,都按照一定的顺序摆放。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找规律,引出课题。(板书──找规律)
(二)、引导探索、认识规律
1、彩旗
师:我们先来看看彩旗的排列,彩旗是怎样排列的呢?
生说
(课件演示,彩旗排列的规律)
师小结:彩旗就是这样一红一黄这样重复出现的。那接下来这面彩旗是什么颜色的?
生汇报。2.花
师:你发现花的排列有什么规律?(课件演示,花的排列规律)生交流
师:小朋友的观察能力真强!如果再添上两朵花,按一定的规律排列,它们应该是什么颜色的呢?
生说。
3、灯笼
师:小朋友真能干!那我们再来看看,这个会场里面还有什么是有规律的?
生:灯笼。
师:请你猜猜,如果再挂上两个灯笼,它们会是什么颜色呢?为什么?请你先自己想想,然后再把几的想法悄悄告诉你的同桌。
生交流汇报。
4、排队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尹老师发现有几位小朋友听得特别认真,请他们上来。
师:那谁能来按一定的规律给他们排一排?
请学生排,可以一男一女,也可以两男一女,或两男两女。生汇报排列的规律。
设计意图:此环节分三个层次,先出示“彩旗”,引导学生找规律;接着同时出现“彩花”图和“灯笼”图,由学生同桌讨论找出规律;最后小朋友排队感知排列规律。本环节如此安排的依据是:遵循儿童由易到难的认知规律,先找简单的规律再找复杂的规律,先由老师“扶”着学再到老师“放”开让学生自主学,既面向全体,又让有困难的学生能在老师的引导下学懂,还满足了思维活跃的学生想自己探究、找出规律的渴求。
(三)、动手操作、巩固发展 1.涂一涂。
出示涂色卡(课本89页“涂一涂”和课本89页“做一做”)2.摆一摆,猜一猜。
3.画一画、比眼力。(在画一画的同时,让学生自己创造规律)设计意图:先让学生做第89页按规律涂色的练习,进一步加强学生对规律的体验和感知,为学生下一步创造规律及发散思维做好铺垫。接着完成88页的动手摆学具,这样学生的思维就能更好地发散并创设出更多的、更复杂的规律,从而培养他们大胆创新的意识。
此环节重在体现新标准“玩中学、做中学”的新理念,以“听会忘,看能记住,做才能学会”的教育理论为指导。
(四)、联系生活、运用规律
1.欣赏规律美(课件出示“生活中的规律”图)师生一起欣赏规律美。
师:谁来说说,你发现了周围有哪些有规律排列的事物呢? 学生举例。
2.学跳兔子舞。(设计教学有规律的兔子舞,让学生学跳;若教室不够宽敞就改为拍手掌。)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按规律摆学具环节,对“规律”的感知、体验已得到加强,已能判断生活中有规律的事物,所以此环节承上启下,意在让学生意识到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是有用的,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又体现“学生活中的数学、学有用的数学”,符合新课标和新理念。
(五)、总结
说说自己的收获。
四、设计理念:
本节课从以人为本这一理念出发,变教师角色由单纯的指导者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合作者,拉近师生的心理距离、情感距离,给孩子一个自主发现与创造的空间,使他们体验成功,体验快乐,产生不断学习的内心需要。师生在和谐的教学活动中各有所得,课虽尽,味犹存。
第四篇:小学数学《认识人民币》教案
第一课时 认识人民币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是元、角、分.掌握l元=10角,1角=10分,初步学会简单的化聚。
2、对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和不乱花钱的教育。
3、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有序性。教具准备
1、小朋友到超市购物的课件。
2.1角的硬币10个,用胶布粘连在一起;1分的硬币l个,用胶布粘在一起。
3.学生每人一份配套的学具。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课件演示小朋友到超市购物的情境.引出买东西,要用钱,我们国家的钱叫人民币,今天我们就来认识有关人民币的知识。(板书:认识人民币)
二、探究新知
(一)认识1元以内的人民币 教学例1 教师:出示1分、2分、5分、1角、5角课件,请小朋友分小组讨论两个问题。(1)从哪里可以看出它是多少钱?(2)它是什么模样的?
(二)人民币单位之间的进率 教学例2(1)出示一枚一分硬币和一枚一角硬币。
(2)让学生观察后,教师提问:一个1角硬币可以换几个1分硬币?1角=10分
(3)出示10个l角的钱,一角一角地数,数出10角用胶布粘连,把它贴在黑板上。又出示1元问:“谁知道l0角和l元哪个多?哪个少?还是一样多?”推出1元=10角。(板书)(4)引导学生想一想:1元等于多少分?
三、知识运用
1、课本第53页“做一做”第l题。2.课本第53页“做一做”第2题。
四、布置作业
1.填空。
(1)1张5角饯可以换()张1角钱。(2)1张1元钱可以换()张5角钱。(3)1张1元钱可以换()张1角钱。2.填空。
70分=()角 3元=()角 8角=()分 10角=()元 50角=()元 20角=()元 3.作业:
第55页练习十二,第1~4题。
第五篇:认识人民币 教案
认识人民币
导学案
课
型:
综合课型
课时:
1课时
主备人:
审核人:
复备人
本周行为
训练重点
语言表达能力
班
级
一年级
小
组
姓
名
学习
目标
1、认识人民币,了解元、角、分之间的关系。
2、通过模拟购物等活动,使学生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中的功能和作用,感悟
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3、使学生从小懂得,合理使用零花钱,并知道如何爱护人民币。
重、难点
预测
重点:了解元、角、分之间的关系
难点: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中的功能和作用,感悟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时间
预设
导学:
分钟
自学:
分钟
互学:9分钟
评学:
分钟
整理导学案:
分钟
学习
过
程
师生笔记
一、导学:
认识人民币:
我们现在使用的是我国发行的每5套人民币,请同学们仔细看,这些钱你们都认识吗?
1、区别旧版和新版:(以10元为例)这是多少钱?你是怎么认识的?这两张10元的人民币有什么不同?可能用来干什么?
2、区别纸币和硬币:出示5角硬币和纸币,有什么不同?背面有什么?(国徽)国徽是我们国家的标志,许多人民币上都有国徽,所以我们应该爱护它,不要故意损坏它
3、出示其它面值的人民币,让学生认。
4、这么多的钱放在一起,多不整齐呀,请你们按规律分一分。
二、自学:
自主学习:
1、请看到书上的47页,你发现书上的人民币和我们平时所见的人民币有什么不一样?
2、换钱游戏:进行简装的计算:
我们已经认识了人民币,还知道人民币按单位有元、角、分。那么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让我们来做一个换钱游戏,好吗?
小组合作来做换钱游戏
合作研究:
小组合作完成1、信封里有2个5角的,是多少角?是多少元?你知道元和角有什么关系吗?
2、信封里有2个5分的,是多少分?是多少角?你知道角和分有什么关系吗?
3、3元=()角
7元=()角
20角=()元
60角=()元4、4角=()分
9元=()角
50分=()角
80分=()角
暴露问题:各小组将未解决的问题由小组长板书在黑板上。
三、互学:
全班交流在自学过程中,不懂的问题,集体讨论解决。
四、评学:
1、你知道人民币有哪些面值?它的单位是什么?
2、我们应该怎样爱护人民币?
小数的认识
导学案
课
型:
综合课型
课时:
1课时
主备人:
审核人:
复备人
本周行为
训练重点
语言表达能力
班
级
小
组
姓
名
学习
目标
1.结合具体内容认识小数,知道以元为单位、以米为单位的实际含义。
2.知道十分之几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
3.能识别小数,会读写小数。
重、难点
预测
学习重点:会用小数表示生活中的数。
学习难点:了解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时间
预设
导学:
分钟
自学:
分钟
互学:
评学:
分钟
整理导学案:
分钟
学习
过
程
师生笔记
一、导学:
一、创设情境,引入小数
1.出示商品标价牌。
课前大家去调查了自己最感兴趣的物品的价格,并制成了标价牌,谁愿意跟大家交流一下?
2.区别整数与小数。
仔细观察,你能不能把这些标价牌中的数分成两类?怎样分?
根据学生的回答,将标价牌分成整数和小数两类。
左边这组数是我们以前学过的,都是整数。谁还能举出其它整数的例子吗?
3.引入课题。
右边这组数它们有一个什么特点?(数中间都有一个小圆点)。像这样的数叫做小数,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一些关于小数的初步知识。(板书课题:认识小数)
二、自学:
1、认识小数
(1)小数里的这个小圆点我们把它叫做();小数点左边的部分是()部分;小数点右边的部分是()部分。你会读小数吗?
(2)试读标价牌上的小数。注意整数部分与小数部分读法的不同。
2.认识以元为单位小数的实际含义。
(1)标价牌上的小数分别表示多少钱?
元
角
分
4.0
()元()角
0.
0
()角
0.
()角()分
(2)火腿肠5.98元,表示___元___角___分。牛奶0.85元,表示___元___角___分。面包2.60元,表示___元___角___分。读一读货架上三种食品标价中的小数。
(3)你还在哪里见过小数。说一说。
4.引出以米为单位的一位小数。
(1)交流自己的身高是1米多少厘米?只用米作单位,该怎样表示?
(2)出示米尺: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多少分米?用分数表示是()
米,还可以写成()米。
(3)3分米是几分之几米,还可以写成零点几米?
想一想:为什么小数点的前面写“0”?什么样的分数能改写成一位小数?
5.引出以米为单位的两位小数。
(1)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每份是()厘米?用分数表示是()
米,还可以写成()米。
(2)3厘米是几分之几米,写成小数是()米?18厘米呢?
(3)想一想:
0.03米、0.18米,小数点后面第一位数表示什么?第二位呢?什么样的分数能改写成两位小数。
6.小组讨论。
(1)王东身高1米30厘米,写成小数是()米。
(2)点拨:写成1.30米和1.3米都是对的,(因为30厘米也就是3分米)。
三、互学:
展现提升:分小组展示自己的学习收获,其他小组提问补充。
四、评学:
1、完成课本第89页做一做。
2、完成课本练习二十一第1题,巩固对小数含义的认识。(填在课本上)
3、完成练习二十一第2题,巩固小数的读法,并让学生说说,在这题中获得了哪些信息。
比较数的大小
导学案
课
型:
综合课型
课时:
1课时
主备人:
审核人:
复备人
本周行为
训练重点
语言表达能力
班
级
小
组
姓
名
学习
目标
1、能运用直观比较和间接比较的方法比较一位、两位小数的大小。
2、体会比较小数大小在日常生活中的具体作用,提高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3、能正确地比较小数的大小。
重、难点
预测
学习重点: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
学习难点:正确比较小数的大小。
时间
预设
导学:
分钟
自学:
分钟
互学:
评学:
分钟
整理导学案:
分钟
学习
过
程
师生笔记
一、导学:
二、自学:
三、互学:
四、评学:
导学案
课
型:
综合课型
课时:
1课时
主备人:
审核人:
复备人
本周行为
训练重点
语言表达能力
班
级
小
组
姓
名
学习
目标
重、难点
预测
时间
预设
导学:
分钟
自学:
分钟
互学:
评学:
分钟
整理导学案:
分钟
学习
过
程
师生笔记
一、导学:
二、自学:
三、互学:
四、评学:
导学案
课
型:
综合课型
课时:
1课时
主备人:
审核人:
复备人
本周行为
训练重点
语言表达能力
班
级
小
组
姓
名
学习
目标
重、难点
预测
时间
预设
导学:
分钟
自学:
分钟
互学:
评学:
分钟
整理导学案:
分钟
学习
过
程
师生笔记
一、导学:
二、自学:
三、互学:
四、评学:
导学案
课
型:
综合课型
课时:
1课时
主备人:
审核人:
复备人
本周行为
训练重点
语言表达能力
班
级
小
组
姓
名
学习
目标
重、难点
预测
时间
预设
导学:
分钟
自学:
分钟
互学:
评学:
分钟
整理导学案:
分钟
学习
过
程
师生笔记
一、导学:
二、自学:
三、互学:
四、评学:
导学案
课
型:
综合课型
课时:
1课时
主备人:
审核人:
复备人
本周行为
训练重点
语言表达能力
班
级
小
组
姓
名
学习
目标
重、难点
预测
时间
预设
导学:
分钟
自学:
分钟
互学:
评学:
分钟
整理导学案:
分钟
学习
过
程
师生笔记
一、导学:
二、自学:
三、互学:
四、评学:
导学案
课
型:
综合课型
课时:
1课时
主备人:
审核人:
复备人
本周行为
训练重点
语言表达能力
班
级
小
组
姓
名
学习
目标
重、难点
预测
时间
预设
导学:
分钟
自学:
分钟
互学:
评学:
分钟
整理导学案:
分钟
学习
过
程
师生笔记
一、导学:
二、自学:
三、互学:
四、评学:
导学案
课
型:
综合课型
课时:
1课时
主备人:
审核人:
复备人
本周行为
训练重点
语言表达能力
班
级
小
组
姓
名
学习
目标
重、难点
预测
时间
预设
导学:
分钟
自学:
分钟
互学:
评学:
分钟
整理导学案:
分钟
学习
过
程
师生笔记
一、导学:
二、自学:
三、互学:
四、评学:
导学案
课
型:
综合课型
课时:
1课时
主备人:
审核人:
复备人
本周行为
训练重点
语言表达能力
班
级
小
组
姓
名
学习
目标
重、难点
预测
时间
预设
导学:
分钟
自学:
分钟
互学:
评学:
分钟
整理导学案:
分钟
学习
过
程
师生笔记
一、导学:
二、自学:
三、互学:
四、评学:
导学案
课
型:
综合课型
课时:
1课时
主备人:
审核人:
复备人
本周行为
训练重点
语言表达能力
班
级
小
组
姓
名
学习
目标
重、难点
预测
时间
预设
导学:
分钟
自学:
分钟
互学:
评学:
分钟
整理导学案:
分钟
学习
过
程
师生笔记
一、导学:
二、自学:
三、互学:
四、评学:
导学案
课
型:
综合课型
课时:
1课时
主备人:
审核人:
复备人
本周行为
训练重点
语言表达能力
班
级
小
组
姓
名
学习
目标
重、难点
预测
时间
预设
导学:
分钟
自学:
分钟
互学:
评学:
分钟
整理导学案:
分钟
学习
过
程
师生笔记
一、导学:
二、自学:
三、互学:
四、评学:
导学案
课
型:
综合课型
课时:
1课时
主备人:
审核人:
复备人
本周行为
训练重点
语言表达能力
班
级
小
组
姓
名
学习
目标
重、难点
预测
时间
预设
导学:
分钟
自学:
分钟
互学:
评学:
分钟
整理导学案:
分钟
学习
过
程
师生笔记
一、导学:
二、自学:
三、互学:
四、评学:
导学案
课
型:
综合课型
课时:
1课时
主备人:
审核人:
复备人
本周行为
训练重点
语言表达能力
班
级
小
组
姓
名
学习
目标
重、难点
预测
时间
预设
导学:
分钟
自学:
分钟
互学:
评学:
分钟
整理导学案:
分钟
学习
过
程
师生笔记
一、导学:
二、自学:
三、互学:
四、评学:
导学案
课
型:
综合课型
课时:
1课时
主备人:
审核人:
复备人
本周行为
训练重点
语言表达能力
班
级
小
组
姓
名
学习
目标
重、难点
预测
时间
预设
导学:
分钟
自学:
分钟
互学:
评学:
分钟
整理导学案:
分钟
学习
过
程
师生笔记
一、导学:
二、自学:
三、互学:
四、评学:
导学案
课
型:
综合课型
课时:
1课时
主备人:
审核人:
复备人
本周行为
训练重点
语言表达能力
班
级
小
组
姓
名
学习
目标
重、难点
预测
时间
预设
导学:
分钟
自学:
分钟
互学:
评学:
分钟
整理导学案:
分钟
学习
过
程
师生笔记
一、导学:
二、自学:
三、互学:
四、评学:
导学案
课
型:
综合课型
课时:
1课时
主备人:
审核人:
复备人
本周行为
训练重点
语言表达能力
班
级
小
组
姓
名
学习
目标
重、难点
预测
时间
预设
导学:
分钟
自学:
分钟
互学:
评学:
分钟
整理导学案:
分钟
学习
过
程
师生笔记
一、导学:
二、自学:
三、互学:
四、评学:
导学案
课
型:
综合课型
课时:
1课时
主备人:
审核人:
复备人
本周行为
训练重点
语言表达能力
班
级
小
组
姓
名
学习
目标
重、难点
预测
时间
预设
导学:
分钟
自学:
分钟
互学:
评学:
分钟
整理导学案:
分钟
学习
过
程
师生笔记
一、导学:
二、自学:
三、互学:
四、评学:
导学案
课
型:
综合课型
课时:
1课时
主备人:
审核人:
复备人
本周行为
训练重点
语言表达能力
班
级
小
组
姓
名
学习
目标
重、难点
预测
时间
预设
导学:
分钟
自学:
分钟
互学:
评学:
分钟
整理导学案:
分钟
学习
过
程
师生笔记
一、导学:
二、自学:
三、互学:
四、评学:
导学案
课
型:
综合课型
课时:
1课时
主备人:
审核人:
复备人
本周行为
训练重点
语言表达能力
班
级
小
组
姓
名
学习
目标
重、难点
预测
时间
预设
导学:
分钟
自学:
分钟
互学:
评学:
分钟
整理导学案:
分钟
学习
过
程
师生笔记
一、导学:
二、自学:
三、互学:
四、评学:
导学案
课
型:
综合课型
课时:
1课时
主备人:
审核人:
复备人
本周行为
训练重点
语言表达能力
班
级
小
组
姓
名
学习
目标
重、难点
预测
时间
预设
导学:
分钟
自学:
分钟
互学:
评学:
分钟
整理导学案:
分钟
学习
过
程
师生笔记
一、导学:
二、自学:
三、互学:
四、评学:
导学案
课
型:
综合课型
课时:
1课时
主备人:
审核人:
复备人
本周行为
训练重点
语言表达能力
班
级
小
组
姓
名
学习
目标
重、难点
预测
时间
预设
导学:
分钟
自学:
分钟
互学:
评学:
分钟
整理导学案:
分钟
学习
过
程
师生笔记
一、导学:
二、自学:
三、互学:
四、评学:
导学案
课
型:
综合课型
课时:
1课时
主备人:
审核人:
复备人
本周行为
训练重点
语言表达能力
班
级
小
组
姓
名
学习
目标
重、难点
预测
时间
预设
导学:
分钟
自学:
分钟
互学:
评学:
分钟
整理导学案:
分钟
学习
过
程
师生笔记
一、导学:
二、自学:
三、互学:
四、评学:
导学案
课
型:
综合课型
课时:
1课时
主备人:
审核人:
复备人
本周行为
训练重点
语言表达能力
班
级
小
组
姓
名
学习
目标
重、难点
预测
时间
预设
导学:
分钟
自学:
分钟
互学:
评学:
分钟
整理导学案:
分钟
学习
过
程
师生笔记
一、导学:
二、自学:
三、互学:
四、评学:
导学案
课
型:
综合课型
课时:
1课时
主备人:
审核人:
复备人
本周行为
训练重点
语言表达能力
班
级
小
组
姓
名
学习
目标
重、难点
预测
时间
预设
导学:
分钟
自学:
分钟
互学:
评学:
分钟
整理导学案:
分钟
学习
过
程
师生笔记
一、导学:
二、自学:
三、互学:
四、评学:
导学案
课
型:
综合课型
课时:
1课时
主备人:
审核人:
复备人
本周行为
训练重点
语言表达能力
班
级
小
组
姓
名
学习
目标
重、难点
预测
时间
预设
导学:
分钟
自学:
分钟
互学:
评学:
分钟
整理导学案:
分钟
学习
过
程
师生笔记
一、导学:
二、自学:
三、互学:
四、评学:
导学案
课
型:
综合课型
课时:
1课时
主备人:
审核人:
复备人
本周行为
训练重点
语言表达能力
班
级
小
组
姓
名
学习
目标
重、难点
预测
时间
预设
导学:
分钟
自学:
分钟
互学:
评学:
分钟
整理导学案:
分钟
学习
过
程
师生笔记
一、导学:
二、自学:
三、互学:
四、评学:
导学案
课
型:
综合课型
课时:
1课时
主备人:
审核人:
复备人
本周行为
训练重点
语言表达能力
班
级
小
组
姓
名
学习
目标
重、难点
预测
时间
预设
导学:
分钟
自学:
分钟
互学:
评学:
分钟
整理导学案:
分钟
学习
过
程
师生笔记
一、导学:
二、自学:
三、互学:
四、评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