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教案-一-我与家
我 与 家
活动设计:
1、家庭是社会的组成部分。在社会中,凡是有人群的地方,都有矛盾的存在,家庭也不例外。通过填写“家庭写真”问卷和小记者的采访,使学生了解自己的家庭,认识到家庭矛盾的存在是难免的,是很普遍的。
2、通过情境设置与角色扮演,使学生了解一些影响家庭和谐、引起家庭冲突的原因,并学会解决家庭矛盾。
3、通过共同讨论使学生认识到家是爱的港湾,只要对家人充满爱心,任何矛盾都是可以化解的。
4、当前,独生子女家庭日趋增多,家庭问题也不断涌现。相当一部分家长日夜操劳,给儿女吃好的,穿好的,过分溺爱孩子,只要孩子学习好,考上大学就行。不少学生在家里除了学习之外,对家务事不屑一顾,连“举手之劳”都没干过,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这与素质教育是相违背的。通过短剧表演,启发学生体验学生父母的辛劳和苦心,向父母奉献爱心。 辅导目的:
1、了解自己的家庭,认识自己与家的关系。
2、认识家庭矛盾产生的原因。
3、学会解决家庭矛盾。
4、学会体谅父母,用行动表达爱心。 辅导方式:
1、讲述与讨论。
2、小记者采访。
3、情境设置与角色扮演。
4、自我表述。 辅导前准备:
1、通知学生收集有关描写“家”的语句,每个同学准备三句,越多越好。
2、挑选四个小记者,准备对每个小组的同学进行有关家庭冲突的采访。
3、准备三至四个贴近学生家庭生活的情境,让几个同学编排小品表演。
4、给每个同学准备一份“家庭写真”问卷。 辅导时间:1课时 辅导场地:教室 辅导步骤:
(一)教师讲述:提到家,相信绝大部分同学都会倍感温馨。家到底是什么呢?现在的你也许这样认为:在家中得到满足和幸福的时候,家是乐园;每当与家人发生冲突和矛盾的时候,家又成了牢笼。不管是乐园还是牢笼,家是我们一生都难以割舍的地方。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地面对家呢?通过本课的学习,你也许会找到答案。
(二)每个同学写三句以上有关“家”的句子。
(三)教师发给每个学生一份“家庭写真”问卷,让学生按自己的实际情况填写,使学生从了解家人的个性及贡献开始,了解自己的家庭,逐步学会对家人表示感激,为家庭作些奉献。
附:
家庭写真
(1)我父亲的生日是:
,他性格:
,爱好是:。
父亲在家中担负
等家务,他是个的人。
(2)我母亲的生日是,他性格:
,爱好是。
母亲在家中担负
等家务。她是个的人。(3)我的生日是,我性格,爱好是
。我在家中担负
等家务。父母对我的期望是
。(4)我认为对家贡献最大的人是,享受最多的人是
。(5)我与父母和睦相处的时候
(多于,少于)不和的时候。(6)我与父母争吵或冲突的原因往往是
。(7)我的存在给父母的欢乐
(多于,少于)给父母的负担。(8)做完以上的填空,我对家的反应是。
教师启发学生感激父母,向学生指出:我们每个人都从父母那里得到许多,如放学回家有饭吃,衣服旧了有新的换,开学要交学杂费……提供这一切的父母不容易啊!我们千万别以为这一切都是随手可得和理所当然的。当父母全力为孩子付出的时候,也十分在意孩子的反应,我们不要对父母的付出熟视无睹。
(四)教师讲述:从同学们填写的“家庭写真”看,每个人都有与父母不和的时候,俗话说:“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清官难断家务事”。家庭矛盾的存在是难免的,是很普遍的。与父母有冲突是我们长大了的标志之一,我们既不要忌讳它,同时又要积极想办法解决。(五)小记者采访
1、四个小记者分组进行采访,了解各人与父母有哪些冲突,由什么原因引起。
2、小记者交流采访结果,归纳产生冲突的原因。
一般来说,孩子与父母发生冲突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父母过于唠叨。
(2)父母过于专横,对孩子干涉多。
(3)父母按自己的愿望来塑造孩子,总是对孩子不放心,甚至监控孩子的行动。
(4)孩子不愿做家务。
(5)孩子贪玩,放学不按时回家。
(6)孩子经常与同学长时间电话倾谈。
(7)孩子看电视过多,影响学习。
(8)孩子学习得过且过,考试成绩不理想,达不到父母的要求。(六)孩子与父母冲突的情境设置与角色扮演。
由几个同学按事先准备好的情境需要认真扮演。全体同学针对情境中的情况进行讨论,归纳出解决矛盾的步骤与方法。
认真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1、情境中的人物冲突是什么?自己与哪一种情境相似?
2、各种情境中人物发生冲突的原因是什么?
3、解决冲突有哪些方法?(重点)
4、哪些方法是双方可以接受的?
5、哪些方法是双方都无法接受的?
[例]
情境一:某学生的房间。桌子上堆满各种书、资料、文具,床上被子、毛巾乱成一团。该生因找一本参考书正在着急地乱翻。这时母亲进入房间,指责该生懒,平时不收拾东西,双方发生冲突。
情境二:晚上,墙上的挂钟时针已指向九点,某学生仍在津津有味地看电视,此时
已临近段考。父母催促该生做作业和复习功课,该生充耳不闻,父母忍不住唠叨几句,双方发生冲突。
情境三:某学生的父母读中学时遇上“文革”,失去了上大学的机会,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全力以赴关照孩子,希望他将来考上大学。但该生平时得过且过,每次考试成绩均在60-70分之间,有时甚至不及格。常因成绩不好与父母发生冲突。
情境四:某学生从初三开始感到回家成了一种负担,一想到进了家门举手投足都要受父母的监控就心烦不安。该生父母是勤奋的知识分子,总是按他们的想法来塑造孩子,反对孩子看与考试无关的课外书和电视电影,禁止孩子与同学聚会等等。某天晚上,该生下晚自习回到家后即安静地在房间里写日记。母亲探头探脑地走进来,装作漫不经心的样子往日记本上瞟了几眼,扔下一句话“时间不早了,该干正经事了”。父母的过分操心和干涉,使该生感到讨厌、无奈和压抑,常和父母发生冲突。 教师结合学生的表演和讨论向学生强调:一般来说,在孩子与父母的冲突中,父母的出发点都是为孩子好的。正如俗话说,“可怜天下父母心”。由于所处的时代与环境不同,思想感情不一致,两代人意见不同发生冲突是极平常的事。父母往往由于自身的经验,习惯于坚持自己的看法,作为儿女,应仔细分析父母与自己冲突的原因,对于正确的意见应该接受,对于不正确的意见应心平气和地解释。如果我们能主动承认错误或忍父母一时之气,等父母气消之后再主动与父母商量解决矛盾的办法,通过恰当的方式让父母更多地了解和理解我们,就会收到好的效果。
在家中与父母发生冲突时,作为儿女,应做到以下几点:
(1)体谅父母的苦心。
(2)用行动减轻父母的负担,用理解抚慰父母的烦恼和忧愁。
(3)多与父母交谈,让父母感受到爱的回赠。
(4)设身处地为父母着想,原谅父母的过错。
记住:只要对家人充满爱心,任何矛盾都可以化解。(七)体现父母辛劳的短剧表演。
由几个同学按事先准备好的情节站在父母的角度通过语言、动作、表情再现父母为孩子付出的辛劳。全体同学体验父母理家的难处,交流感情。
[例]
情节一:做教师的母亲从早上6:00起床,操劳一日三餐,上班、料理家务、关照孩子,直至晚上9:30才开始备课,改作业。
情节二:父母为了孩子的学习和生活,舍得付出一切,而自己则一切从简。(为孩子买学习用品、资料、请家教,选择好的学校,给孩子买新衣新鞋……等;自己多年未添置新衣,舍不得外出旅游……等)
教师归纳:我们每个人都有家,人人都希望自己的家温馨和睦。在“我与家”这一课结束前,我提醒同学们好好珍惜自己的家,千万别只顾从家中索取而忘了向家人奉献。家是很具体的,假如一个妈妈既不操持家务,又不管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我们就会怀疑她是否爱家。我们大家也是一样的,假如你天天只会从父母那里要这要那,不断地索取,而从来不会体谅父母的苦心,为父母分担力所能及的家务,能说你是爱家的吗?肯定不能。如何爱家,如何回报父母呢?请同学们课后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订一个“爱家计划”,然后根据计划落实到行动。最后我祝愿同学们家家和睦,人人幸福。(八)小记者朗诵:
我 与
家
家是这样一个地方,在一日之中,我们的胃在这里得到满足,我们的心灵也在这里得到满足。家不仅是身体的住所,也是心灵的寄托之处。
家是一部书,当你打开它仔细阅读时,会感到五彩缤纷、回味无穷。
家是港湾,当你累的时候,让你停泊、休息;也是人生旅途上的加油站,当你遇到困难、受到伤害时,给你加油、充气,让你重新鼓起生命的风帆。
家象一年四季春夏秋冬。春天,充满温馨与希望;夏天,充满热烈与沉重;秋天,充满收获与祥和;冬天,充满宁静与缅怀。
家是一条温暖的河,平时风平浪静缓缓流淌,当生活的变故激起浪花时,它就会调整流向,给我们乘风破浪的力量。
家是实现渴望的地方,人生不能没有渴望,有了温暖的家来烘托,我们就会放飞渴望,兑现渴望。
家永远是我们心中的驿站,既能让我们遮风避雨,又能送我们扬帆远航。
爱是父亲的王国、母亲的世界、孩子的乐园,是爱的中心地。我们心灵中最美好的愿望都环绕着这个中心地。家会随心一起走,无论是飞越了天涯或是走过了海角,只要轻轻回头,就会看见我可爱的家。在可爱的家庭中,在人生的四季中,我们正处在岁月的春天。为了演好“我与家”这部人生喜剧,需要把爱心带进子女这个角色,给养育我们的父母送去一份份温馨和希望。 补充活动:
1、落实“爱家计划”。中学生随着知识的增加,对家长的贡献和自己应该报答父母的道理很容易认识,但他们往往会只说不帮。所以本课不仅要求学生订“爱家计划”,还要落实到位,进行小结和评比。对做得好的同学给予表扬、奖励。引导学生明白什么样的爱家行动是值得肯定的,是应该大力提倡的。
2、请家长到校座谈。把同学们收集的有关描写“家”的语句及填好的“家庭写真”给家长看。从家长方面了解家庭冲突和矛盾。要求家长不要过份溺爱孩子,要让孩子吃点苦,同时要尊重孩子的自尊心,不要过份干预儿女,不要按自己的意愿去设计儿女的未来。
此外,请家长协助督促孩子完成“爱家计划”。教师协助家长及时调整不恰当的期望值。 建议:
每个学生都生活在不同的家庭里,课前应先做好调查,尤其要注意家庭关系较紧张的以及单亲家庭的学生,避免伤害有家庭阴影的学生。在对学生进行家庭调查以及讨论、表演时,要给予学生“放弃”的权利,切不可勉为其难,不要强求人人都参与。小结:家里有亲人,家里有亲情,希望同学们在感受家庭温暖的同时学会与父母沟通交流,与家人共同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让自己健康成长。布置实践作业:帮父母洗一次脚,增进亲情与温暖
第二篇: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教案:我与家
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教案:我与家 活动设计:
1、家庭是社会的组成部分。在社会中,凡是有人群的地方,都有矛盾的存在,家庭也不例外。通过填写“家庭写真”问卷和小记者的采访,使学生了解自
己的家庭,认识到家庭矛盾的存在是难免的,是很普遍的。
2、通过情境设置与角色扮演,使学生了解一些影响家庭和谐、引起家庭冲
突的原因,并学会解决家庭矛盾。
3、通过共同讨论使学生认识到家是爱的港湾,只要对家人充满爱心,任何
矛盾都是可以化解的。
4、当前,独生子女家庭日趋增多,家庭问题也不断涌现。相当一部分家长日夜操劳,给儿女吃好的,穿好的,过份溺爱孩子,只要孩子学习好,考上大学就行。不少学生在家里除了学习之外,对家务事不屑一顾,连“举手之劳”都没干过,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这与素质教育是相违背的。通过短剧表
演,启发学生体验学生父母的辛劳和苦心,向父母奉献爱心。辅导目的:
1、了解自己的家庭,认识自己与家的关系。
2、认识家庭矛盾产生的原因。
3、学会解决家庭矛盾。
4、学会体谅父母,用行动表达爱心。辅导方式:
1、讲述与讨论。
2、小记者采访。
3、情境设置与角色扮演。
4、自我表述。辅导前准备:
1、通知学生收集有关描写“家”的语句,每个同学准备三句,越多越好。
2、挑选四个小记者,准备对每个小组的同学进行有关家庭冲突的采访。
3、准备三至四个贴近学生家庭生活的情境,让几个同学编排小品表演。
4、给每个同学准备一份“家庭写真”问卷。辅导时间:二课时 辅导场地:教室 辅导步骤:
(一)教师讲述:提到家,相信绝大部分同学都会倍感温馨。家到底是什么呢?现在的你也许这样认为:在家中得到满足和幸福的时候,家是乐园;每当与家人发生冲突和矛盾的时候,家又成了牢笼。不管是乐园还是牢笼,家是我们一生都难以割舍的地方。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地面对家呢?通过本课的学习,你也许会找 到答案。
(二)每个同学写三句以上有关“家”的句子。
(三)教师发给每个学生一份“家庭写真”问卷,让学生按自己的实际情况填写,使学生从了解家人的个性及贡献开始,了解自己的家庭,逐步学会对家人表
示感激,为家庭作些奉献。
附: 家庭写真
(1)我父亲的生日是,他性格,爱好 是。父亲在家中担负 等家务,他是个 的人。
(2)我母亲的生日是,他性格,爱好 是。母亲在家中担负 等家务。她是个 的人。
(3)我的生日是,我性格,爱好 是。我在家中担负 等家务。父母对 我的期望是。
(4)我认为对家贡献最大的人是,享受最多的人 是。
(5)我与父母和睦相处的时候(多于,少于)不和的时候。
(6)我与父母争吵或冲突的原因往往是。
(7)我的存在给父母的欢乐(多于,少于)给父母的负担。(8)做完以上的填空,我对家的反应是。
教师启发学生感激父母,向学生指出:我们每个人都从父母那里得到许多,如放学回家有饭吃,衣服旧了有新的换,开学要交学杂费„„提供这一切的父母不容易啊!我们千万别以为这一切都是随手可得和理所当然的。当父母全力为孩子付出的时候,也十分在意孩子的反应,我们不要对父母的付出熟视无睹。(四)教师讲述:从同学们填写的“家庭写真”看,每个人都有与父母不和的时候,俗话说:“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清官难断家务事”。家庭矛盾的存在是难免的,是很普遍的。与父母有冲突是我们长大了的标志之一,我们既不要忌讳它,同时又要积极想办法解决。(五)小记者采访
1、四个小记者分组进行采访,了解各人与父母有哪些冲突,由什么原因引 起。
2、小记者交流采访结果,归纳产生冲突的原因。
一般来说,孩子与父母发生冲突的原因有以下几点:(1)父母过于唠叨。
(2)父母过于专横,对孩子干涉多。
(3)父母按自己的愿望来塑造孩子,总是对孩子不放心,甚至监控孩子的行 动。
(4)孩子不愿做家务。
(5)孩子贪玩,放学不按时回家。(6)孩子经常与同学长时间电话倾谈。(7)孩子看电视过多,影响学习。
(8)孩子学习得过且过,考试成绩不理想,达不到父母的要求。(六)孩子与父母冲突的情境设置与角色扮演。
由几个同学按事先准备好的情境需要认真扮演。全体同学针对情境中的情况
进行讨论,归纳出解决矛盾的步骤与方法。认真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1、情境中的人物冲突是什么?自己与哪一种情境相似?
2、各种情境中人物发生冲突的原因是什么?
3、解决冲突有哪些方法?(重点)
4、哪些方法是双方可以接受的?
5、哪些方法是双方都无法接受的? [例]
情境一:某学生的房间。桌子上堆满各种书、资料、文具,床上被子、毛巾乱成一团。该生因找一本参考书正在着急地乱翻。这时母亲进入房间,指责该生
懒,平时不收拾东西,双方发生冲突。
情境二:晚上,墙上的挂钟时针已指向九点,某学生仍在津津有味地看电视,此时已临近段考。父母催促该生做作业和复习功课,该生充耳不闻,父母忍不住 唠叨几句,双方发生冲突。
情境三:某学生的父母读中学时遇上“文革”,失去了上大学的机会,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全力以赴关照孩子,希望他将来考上大学。但该生平时得过且过,每次考试成绩均在60-70分之间,有时甚至不及格。常因成绩不好与父母 发生冲突。
情境四:某学生从初三开始感到回家成了一种负担,一想到进了家门举手投足都要受父母的监控就心烦不安。该生父母是勤奋的知识分子,总是按他们的想法来塑造孩子,反对孩子看与考试无关的课外书和电视电影,禁止孩子与同学聚会等等。某天晚上,该生下晚自习回到家后即安静地在房间里写日记。母亲探头探脑地走进来,装作漫不经心的样子往日记本上瞟了几眼,扔下一句话“时间不早了,该干正经事了”。父母的过分操心和干涉,使该生感到讨厌、无奈和压抑,常和父母发生冲突。
教师结合学生的表演和讨论向学生强调:一般来说,在孩子与父母的冲突中,父母的出发点都是为孩子好的。正如俗话说,“可怜天下父母心”。由于所处的时代与环境不同,思想感情不一致,两代人意见不同发生冲突是极平常的事。父母往往由于自身的经验,习惯于坚持自己的看法,作为儿女,应仔细分析父母与自己冲突的原因,对于正确的意见应该接受,对于不正确的意见应心平气和地解释。如果我们能主动承认错误或忍父母一时之气,等父母气消之后再主动与父母商量解决矛盾的办法,通过恰当的方式让父母更多地了解和理解我们,就会收到好的效果。
在家中与父母发生冲突时,作为儿女,应做到以下几点:(1)体谅父母的苦心。
(2)用行动减轻父母的负担,用理解抚慰父母的烦恼和忧愁。
(3)多与父母交谈,让父母感受到爱的回赠。(4)设身处地为父母着想,原谅父母的过错。记住:只要对家人充满爱心,任何矛盾都可以化解。
(七)体现父母辛劳的短剧表演。由几个同学按事先准备好的情节站在父母的角度通过语言、动作、表情再现
父母为孩子付出的辛劳。全体同学体验父母理家的难处,交流感情。
[例]
情节一:做教师的母亲从早上6:00起床,操劳一日三餐,上班、料理家务、关照孩子,直至晚上9:30才开始备课,改作业。
情节二:父母为了孩子的学习和生活,舍得付出一切,而自己则一切从简。(为孩子买学习用品、资料、请家教,选择好的学校,给孩子买新衣新鞋„„等;
自己多年未添置新衣,舍不得外出旅游„„等)
教师归纳:我们每个人都有家,人人都希望自己的家温馨和睦。在“我与家”这一课结束前,我提醒同学们好好珍惜自己的家,千万别只顾从家中索取而忘了向家人奉献。家是很具体的,假如一个妈妈既不操持家务,又不管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我们就会怀疑她是否爱家。我们大家也是一样的,假如你天天只会从父母那里要这要那,不断地索取,而从来不会体谅父母的苦心,为父母分担力所能及的家务,能说你是爱家的吗?肯定不能。如何爱家,如何回报父母呢?请同学们课后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订一个“爱家计划”,然后根据计划落实到行动。最后
我祝愿同学们家家和睦,人人幸福。(八)小记者朗诵
我与家
家是这样一个地方,在一日之中,我们的胃在这里得到满足,我们的心灵也
在这里得到满足。家不仅是身体的住所,也是心灵的寄托之处。
家是一部书,当你打开它仔细阅读时,会感到五彩缤纷、回味无穷。家是港湾,当你累的时候,让你停泊、休息;也是人生旅途上的加油站,当你遇到困难、受到伤害时,给你加油、充气,让你重新鼓起生命的风帆。家象一年四季春夏秋冬。春天,充满温馨与希望;夏天,充满热烈与沉重;
秋天,充满收获与祥和;冬天,充满宁静与缅怀。
家是一条温暖的河,平时风平浪静缓缓流淌,当生活的变故激起浪花时,它
就会调整流向,给我们乘风破浪的力量。
家是实现渴望的地方,人生不能没有渴望,有了温暖的家来烘托,我们就会
放飞渴望,兑现渴望。
家永远是我们心中的驿站,既能让我们遮风避雨,又能送我们扬帆远航。爱是父亲的王国、母亲的世界、孩子的乐园,是爱的中心地。我们心灵中最美好的愿望都环绕着这个中心地。家会随心一起走,无论是飞越了天涯或是走过了海角,只要轻轻回头,就会看见我可爱的家。在可爱的家庭中,在人生的四季中,我们正处在岁月的春天。为了演好“我与家”这部人生喜剧,需要把爱心带
进子女这个角色,给养育我们的父母送去一份份温馨和希望。补充活动:
1、落实“爱家计划”。中学生随着知识的增加,对家长的贡献和自己应该
报答父母的道理很容易认识,但他们往往会只说不帮。所以本课不仅要求学生订“爱家计划”,还要落实到位,进行小结和评比。对做得好的同学给予表扬、奖励。引导学生明白什么样的爱家行动是值得肯定的,是应该大力提倡的。
2、请家长到校座谈。把同学们收集的有关描写“家”的语句及填好的“家庭写真”给家长看。从家长方面了解家庭冲突和矛盾。要求家长不要过份溺爱孩子,要让孩子吃点苦,同时要尊重孩子的自尊心,不要过份干预儿女,不要按自己的意愿去设计儿女的未来。此外,请家长协助督促孩子完成“爱家计划”。教
师协助家长及时调整不恰当的期望值。建议:
每个学生都生活在不同的家庭里,课前应先做好调查,尤其要注意家庭关系较紧张的以及单亲家庭的学生,避免伤害有家庭阴影的学生。在对学生进行家庭调查以及讨论、表演时,要给予学生“放弃”的权利,切不可勉为其难,不要强
求人人都参与。
第三篇:心理健康教育教案一
心理健康教育教案一
课题:习惯养得好终身受其益 —————对习惯的反思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意识到习惯对人的不同影响,教育学生要有意思地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克服不良的行为习惯。
2.使学生认识到好习惯带来的益处,提高学生养成好习惯的自觉性。帮助别人诊断与自我诊断
3.使学生初步养成良好的品德以及学习、生活、行为方面的习惯
二、【教学重点】
要有意思地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克服不良的行为习惯。【教学过程】
一、讲故事,导入新课 上课前,我对全班学生说:“今日只问候,不必起立。”言毕,我说:“上课。”学生纷纷起立。(看来习惯的力量是多么巨大啊!乘机告诫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重要性,让学生接受我的观点。)
1、看幻灯:讲故事《好习惯是成功的基石》 父子两住山上,每天都要赶牛车下山卖柴。老父较有经验,坐镇驾车,山路崎岖,弯道特多,儿子眼神较好,总是在要转弯时提醒道:“爹,转弯啦!”
有一次父亲因病没有下山,儿子一人驾车。到了弯道,牛怎么也不肯转弯,儿子用尽各种方法,下车又推又拉,用青草诱之,牛一动不动。
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子百思不得其解。最后只有一个办法了,他左右看看无人,贴近牛的耳朵大声叫道:“爹,转弯啦!”
牛应声而动。
牛用条件反射的方式活着,而人则以习惯生活。一个成功的人晓得如何培养好的习惯来代替坏的习惯,当好的习惯积累多了,自然会有一个好的人生。
2、思考讨论,发现问题。你从故事中得到什么启示? 什么是习惯?
板书:习惯:所谓习惯就是经过重复或练习而巩固下来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习惯是完成动作的需要,从习惯所具有的社会意义来看,有的是是有益的,有的是有害的。请同学们想一下生活中哪些习惯是好的,哪些习惯是坏的?
二、导学达标
1、生活中的习惯(游戏活动,体验)指导情境表演:(1)表演生活中的好习惯;(以组为单位,共同设计情节,时间2~3分钟)
(2)表演生活中的坏习惯。(以组为单位,共同设计情节,时间2~3分钟)2.小组交流倾诉,明白道理,激情导行。Flash动画展示“生活中的习惯”。(自制动画)
讨论:(1)好习惯在生活中有什么作用?它是怎么形成的?
(2)坏习惯在生活中有什么作影响?这些坏习惯是故意的吗?它是怎么形成的?
幻灯片展示:好习惯与坏习惯对人的影响
板书:好习惯是开启成功的钥匙,坏习惯是走向失败敞开的大门。
三、读一读(幻灯片超链接展示内容)好的读书习惯全让你终身受益
因读书而改变命运——改变不会安排学习时间的坏习惯
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改变不正确读书方法的坏习惯
成大事须从学习开始——丢掉不爱学习的坏习惯
习惯就像是飞驰的列车,惯性使人无法止步。习惯是一点一滴、循环往复、无数重复的行为动作养成的。好的习惯是一种坚持,坏的习惯是一种惰性。习惯的影响力非常巨大,它不但影响了我们面对人和事物的心态,也影响我们的想法,更决定了我们一生的命运。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都是习惯的产物,我们谁不是遵从着某种习惯来生活的呢?有的人习惯“黎明即起,洒扫庭院”,而有的人则习惯睡懒觉;有的人十分注意自己的衣着整洁,有的人则大大咧咧,不修边幅;有的人对人说话谦恭有礼,有的人则高声大嗓、唾星四溅;有的人做事井井有条,有的人则手忙脚乱;有的人总是乐观地看待一切,有的人遇到一点儿小事,就会愁眉不展;有的人节俭,有的人铺张;有的人多话,有的人寡言,如此等等,不一而举。
在当今社会,经济发展,人们的生活内容更加多样,所承受的压力也在增大。在这种情况下,人们的“习惯病”也增加了许多“新花样”,比如,酗酒和吸烟,已蔓延到女性和孩子中间;电子游戏,成为许多青少年陷入其中不能自拔的“习惯病”;泡在网上聊天在不少人中成瘾等。至于因不良习惯而酿成人生悲剧的现象,现实中俯首皆是。多少殷实人家,由于子弟染上吃喝嫖赌的恶习而倾家荡产,多少人因为做事缺乏不折不挠的韧性,而与成功失之交臂,也说不清多少人不改马虎的习惯,而在工作中铸成大错。
习惯有好有坏。好的习惯是你的朋友,它会帮助你成功。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说:“好习惯是一个人在社交场合中所能穿着的最佳服饰。”而坏习惯则是你的敌人,它只会让你难堪、丢丑,给你添麻烦、损坏健康或者导致事业失败。莎士比亚说得好:“习惯若不是最好的仆人,它便是最坏的主人。”当坏习惯主宰了你的生活,它可不就是你“最坏的主人”吗? 我们每天生活在习惯中间,我们的思想和行为都受着习惯的支配,我们的一言一行在不知不觉中被习惯所左右。特别是某些坏习惯,像寄生虫一样依附在我们的身上挥不去、抹不掉,让我们丧失自信、感到自卑。坏习惯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烦恼、忧愁和困扰,导致我们在事业上举步维艰,不思进取,最终平淡一生。
或许,我们身上也有某些自己不喜欢的习惯,而且一直想把它改掉,因此,我们需要花点时间来探讨形成习惯的原因是什么。当你细细读完本书,你就会从另一个侧面更加清晰地了解自己,明白原来就是一些坏习惯才使你至今没有获得成功。这些不良习惯如果不特意指出来,我们自己很难注意到它,因为,它看起来只是一些小事,但事实上很多人的失败就是因为自己的思想和行动受到了一些不良习惯的左右。美国成功学大师拿破仑·希尔说:“习惯能够成就一个人,也能够摧毁一个人。”可见小习惯常常是会影响大事情的。因此,我们一定要克服那些不良习惯,别让它侵蚀我们的明天和未来。
当然,如果你发现自己身上有许多本书中提到的坏习惯,你也不必哀叹,自暴自弃: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人不是生来就完美无缺的,也aY-因为人生有这样那样的缺陷,不够圆满,才使人生有奋斗的空间。古语说:“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本书就像一面镜子,让你清晰地发现身上种种以前视而不见的坏习惯,教你跨越人生的障碍,重新定位你的生活,找到一把打开成功之门的金钥匙!只要你能够勇敢地面对这些坏习惯,并克服掉这些坏习惯,化你的短处为长处,不断追求完美,培养优秀的素质,做到德业兼修,不断进取。最终你会成就一番自己的伟大事业,并成为尽善尽美者。
改掉你的坏习惯吧——假如你有。做自己生命的主人,不要让坏习惯左右你。
四、尝试练习(幻灯片展示练习内容)
1.十指交叉握双手在眼前,看上一眼。看看哪只手的大拇指压在上面。松开双手,重握一次,这一次让另一只手的大拇指压在上面。你注意到了什么? 2.脱了鞋,再先穿平时后穿的那只鞋。思考:从这2项练习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师小结:这是一些简单的行为习惯。但它提醒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至少在动作方面,是按预定程序进行的。经过有意识的努力,如果我们设定了所要达到的目标,习惯就可以改变。起初做,我们会感到笨手笨脚,甚至可能做错。但是,经过接二边三的练习,我们就能形成新的习惯。
五、班级讨论(幻灯片展示下列内容:(1)~(4))(1)你有哪些不良习惯?你想过改正它们吗?
(2)改变不良习惯、形成好习惯容易吗?是否需要靠意志去完成?(3)小明把自己在学习中的不良习惯,开列出一个清单: ①自习课目标不明确,东看西看,浪费时间;
②不准备工具书,需要查词典或字典时嫌麻烦,马马虎虎地应付学习; ③爱面子,不会也不问; ④学习时沉迷于空想;
⑤快下课时就听不进去了,早早把书包收拾好,心里开始想着课后的娱乐活动; ⑥作业本、考试卷一发到手,只看看分数,就扔到一边,不认真分析检查; ⑦做作业或复习时,常做一些小动作; ⑧遇到好电视节目,就忘记做作业; ⑨学习班时常说闲话;
⑩学习后把书本胡乱一扔,再用时现找,浪费时间。
请你帮他出出点子,再列一个清单,为他指出克服不良学习习惯的方法。(4)思维习惯也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例如,有的人认为戴眼镜的人看上去有学问、文明,轻易相信戴眼镜的人,因而受骗上当;有的人甚至眼睛不近视,也要配副眼镜,最后真的成了近视。你如何看待这些思维习惯? 课后实践指导。
(1)把你的好习惯列一个清单
(2)把你的不良习惯列一个清单,并思考如何改正它们。(3)指出不良思维习惯对生活的影响。
5、教师投影小结::
传统观念认为,健康是指一个人生理功能状态良好,没有疾病或病症。但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不仅仅是躯体没有疾病,而且还包括心理健康及道德健康。所以心理健康习惯也是我们不可忽略的!
日常生活中,很多看起来合理而实际上下科学的生活习惯,正在影响着我们的健康。
养成良好的习惯,就会拥有健康的一生,良好的饮食习惯、睡眠习惯、运动习惯、医药习惯„„将成为支撑我们健康的基石。
心理健康教育教案二 8大良好习惯。勇于表现自己;生活比较有序;待人有礼貌;喜欢交往;做事遵守规则;爱护环境;敢提问题、敢于发表见解;喜欢新事物。
7大不良习惯。喜欢依赖别人;任性,做事经常以自我为中心;害怕承担责任;在交往中容易伤害别人;不爱劳动;在消费中,盲目、攀比、炫耀;学习不爱刻苦钻研,常常被动学习。
优秀是个习惯:七个好习惯和七个坏习惯 杰出青少年的七个好习惯
快乐的、成功的青少年所共同拥有的七个性格:习惯一:积极处世。对自己的生活负责。
习惯二:先定目标后有行动。确认你的使命和生活目标。
习惯三:重要的事情要先做。排出优先顺序,首先做最重要的事情。习惯四:双赢的想法。抱着人人都能成功的态度。
习惯五:先理解别人,再争取别人理解自己。真心诚意地倾听。习惯六:协作增效。协同工作成就更好的业绩。
习惯七:磨刀不误砍柴工。定期让自己得到休整和充电。
如上所示,这些习惯,一个建立在另一个之上。习惯一、二、三是自我完善,可称为“个人的成功”。习惯四、五、六涉及感情关系和团队工作,可称为“公众领域中的成功”。在成为称职的团队一份子之前,你必须首先完善自己的个人行为。这就是为什么个人的成功要先于公众领域中的成功。最后那个习惯七,是让自己得到休整恢复和充电更新的习惯。它支持着其他六个习惯。问题青少年的七个习惯
习惯一:被动反应。将所有问题都归罪于你的老爸老妈、你愚蠢的老师、你讨厌的邻居、你的男友或女友、政府或者其他什么人或什么事。你自己则是个受害者。你对自己的生活不负任何责任,就像一头牲口那样行动;饿了就吃,谁说你,你就骂他。如果想做什么你觉得不对的事,尽管让自己去做吧。
习惯二:不定目标、不想后果。不做计划,尽量逃避任何目标。从不考虑将来。干吗要为自己的行动担忧?今日有酒今日醉。尽管吃喝玩乐,明天?明天我们可能都不在了!
习惯三:重要的事情留待最后去做。生活大事?先别管它!且让我们玩个够:看电视、聊大天、上网、闲逛。家庭作业?明天再做。大事永远为小事让路。习惯四:争强好胜。生活就是邪恶的竞争。同学在盯着你呢,最好抢在前面先抓住他们的把柄。别让其他人获得成功;切记,他们的成功就是你的失败。如果眼看着即将失败,一定要把那些讨厌的家伙一起拖下水。
习惯五:先夸夸其谈,再假装倾听。生来有嘴,为何不用。一定要大谈特谈,先说你的故事,然后哼哼哈哈,假装倾听别人的谈话。如果你真想听听他的意见,先把意见告诉他。
习惯六:千万别合作。让我们面对现实,其他人都很怪,因为他们不是你。何必要和他们共处。只有狗才需要团队合作,自己干要强得多。
习惯七:把自己累得筋疲力尽。生活这样紧张,根本没时间恢复、没时间提高。不学新知识。不学习、不锻炼。远离书本、远离大自然、远离一切能激励你的事物。
很显然,这些习惯正是招灾邀难的好法子。然而,我们很多人(包括我自己)经常沉溺于其中而不自知。既然如此,生活当然有时会让人受不了。
第一课时青春期的生理发展特点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了解青春期的生理特点,从而做好心理准备,顺利度过人生发展的黄金时期,为将来的事业发展、知识储备形成健康心态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学过程:
活动一:回顾自己及周围同学、朋友、兄弟姐妹若干年来的变化,并试图了解产生该变化的原因。
学生给出的调查结论可能有:身高增加了,体重增加了,喉结有了,长了小胡子,变声了„„
在学生调查的基础上引出青春期的概念,并探究青春期的生理特点。活动二:归纳总结青春期的年龄阶段:12-23岁。活动三:归纳总结青春期的生理特点:
1、身高体重迅速增加。原因:神经系统调节内分泌,分泌大量的生长激素,促使骨骼尤其是下肢骨细胞分裂生长速度加快,同时骨骼、肌肉、内脏器官的重量增加,故身高体重迅速增加。
2、心输出量、肺活量、脑容量增大。
3、性器官迅速发育:女:月经;男:遗精。
4、第二性征出现。它的出现是靠性器官分泌的性激素。
男:喉结突起,嗓音变粗,发音低气,固声带长而宽,出现小胡须,阴毛、腋毛相继出现。
女:嗓音高而尖,声带比男孩长,乳腺发育,骨盆宽大臂部增宽变圆。
小结:青春期是生理发育突飞猛进的阶段,是性成熟期,是决定一生的体质、心理和智力发育的关键时期,对于身体上的变化,我们不要大惊小怪,在思想上要充分准备,迎接人生的这个重要阶段
第二课时青春期的心理变化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了解青春期的心理变化特点,并对照自身的心理发育阶段,做到有的放矢地加以说明,使学生能顺利地度过人生心理发育这一黄金时期。教学过程:
活动一:引导学生回顾青春期的生理变化,进而引导学生回顾自身的心理发展过程,是否发现自己这几年有了很大的变化。
学生七嘴八舌,经充分思虑后,说出自己的心理变化及感受,教师适时地加以小结。如:自己和父母之间不再像以前那样融洽了,顶撞父母的事逐渐多了,不少人在这里开始写日记,对《日记》倾诉自己的感受,他们不允许任何人接近自己的日记。
活动二:引导学生分析产生这些变化的原因,学生分组讨论后,每组派代表发表各自的意见后,教师及时小结。
1、少年朋友在身高上迅速接近成人,学校、家庭和社会向他们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他们自己意识到不是小孩,于是要求父母用对待成人的态度来对待他们,而这种成人感,其实只是他们对自身的一种成熟的看法,而做父母的此时最担心的也正是孩子这种貌似成熟实则不成熟的现象,父母还会象对待孩子一样地对待这些小大人,这样,两代人之间难免要产生分歧。
2、孩子成人感的产生会导致孩子对父母的离心力增强,他们要求在处理事情时处于与父母同等的地位,要求更大的生活空间,孩子要按自己的意见行事。其实,孩子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并敢于坚持,这意味着他们在走向成熟。
3、自我意识在青春期这一阶段里飞跃发展,这是由于青春期的孩子生理上的迅猛变化。
第三课时为什么少年爱看爱情小说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了解青少年爱看爱情小说的原因,讨论爱情小说对青少年的影响以及如何对待爱情小说,引导学生端正态度,消除消极影响。教学过程:
活动一:以一个学生的实例----“琼瑶迷”为例,引导学生讨论得出少年爱看爱情小说的原因。
原因一:青春期是充满幻想希望,充满爱的时期,但现实却是枯燥平淡的,朦胧的初中生漫无目标的爱往往受到压抑,爱情小说是他们寻求感情寄托的好去处。
原因二:青春期是一个渴望理解的时期,渴望理解别人,渴望被别人理解,渴望理解人生,渴望理解生命,但在现实世界中却很难得到满足,而成人则对少年的性渴望,要么粗心地忽视了,要么冷漠地加以禁锢,要么粗暴地加以制止。少年难在成人世界中得到理解,于是转向在小说中寻找感情滋润。
原因三:在小说中寻找自我,他们希望和小说中的人物相互映照,逐渐形成自己对爱情的稳定看法,找到合适自己的爱情位置。活动二:引导学生如何选择地阅读有关爱情的书刊,先询问学生课外书的主要来源,教师根据学生的讲述,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看一些有益的、高尚的书刊,要坚决杜绝下流淫秽的书籍。学生在必要的时候要请求老师或父母帮助。
活动三:引导学生千万注意:不要沉迷于爱情小说而荒废了学习引导学生千万注意:在人的生命旅程中,爱情决非生命的全部内容,家庭与社会都期盼你,家庭与社会都看你快快长大,去探索人生与自然的更多奥秘。活动四:互相帮助
第四课时青春期性心理特点 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青春期性心理特点、怎样正确对待性心理的萌动,从而 健康正确地走过人生旅途中的“花季”。教学过程:
活动一:结合自身青春期变化及其从其他渠道获得的知识,了解青春期生理上的最显著特征,(性器官发育,第二性征出现)
活动二:
1、学生结合性器官发育,谈谈自己在心理方面的感受。
2、师生一起总结(四个阶段)(闭锁性占主导地位)
第一阶段----性(心理)意识朦胧阶段,此时是一种本能感觉,开始注意男女之间的差异,两小无猜的单纯消失了,与同性伙伴来往多起来,对异性则采取疏远的态度,出现“三八线”出现男女阵营,男孩成高傲的小公鸡,女孩表现为羞涩,他们对异性有一种神秘的新奇感,表面疏远,心中不断比较,评估差异性,滋长对异性的好感。第二阶段----牛犊的意识阶段,更加注意两性之间的特殊感情和关系,尤其是对成年异性产生朦胧的爱恋,女意父,男意母(好奇心占主导地位)。
第三阶段----主动接近异性阶段(青春期)(性心理大门终于开启)身心逐步走向成熟,年轻人对异性的追求也由内心的向往逐渐转化为外在的行动。常以各种方式主动接近异性,并希望得到对方积极的反应。表现:注意自身在异性心目中的地位和形象,打扮仪表体型美,爱照镜子,为缺魅力而苦恼,羡慕成年男女,嫉妒周围的青年,男女的交往对所喜欢的异性开始留意观察,积极交往。第三阶段----心理成熟阶段。随着知识增多,青年男女逐步形成自己的性道德观和恋爱观,开始思考恋爱,婚姻家庭等问题。
活动三:讨论如何对待性心理的萌动?有强烈的性骚动该怎么办呢?
1、了解性生理、性心理的知识,懂得性生理和性心理发展的必然性,减少好奇心。
2、培养自我控制能力,将注意力从对性的关注转移到其它有益活动上,如远走、踏青阅读、交友、钻研课本,避免不良刺激,如淫书,淫画等感到刺激。
教后记:青春期的性生理和性心理变化,使少男少女的感情世界经历大起大落的巨变,充满了希望、惊喜和平安。走过这一人生旅程的人,当他回顾的时候,总留恋这一花季。
第五课时初潮的心理特性 教学目标:
让学生在学习生理知识的基础上,知道初潮是怎样来临的月经期内应注意哪些方面的生理卫生知识及心理卫生知识。教学过程:
活动一:先在班级进行调查,女生中来月经的比例是多少,在第一次来月经时你的感受如何?从而引入初潮的话题。
女孩第一次来月经叫初潮,意味着青春期的开始,有的国家各民族甚至还要举行盛大的庆祝仪式,如日本吃红豆饭,非洲许多部落中要举行隆重的庆祝仪式。
活动二:教师先引导学生回顾生理卫生知识中月经的形成及大概过程,再详细分析初潮的形成。胎儿期:原始卵泡(数万个)
青春期:开始成熟,成熟卵泡(每月成熟一个)
成熟卵泡开始旺盛地分泌激素,在其作用下,子宫内膜渐渐增厚,卵子成熟后,从卵泡中分离出来,叫排卵,排卵后卵巢又分泌一种黄体孕激素,如果卵子未受精,黄体孕激素减少,子宫内膜开始萎缩破裂、脱落,内膜上大量的毛细血管在内膜脱落时破裂而少量出血,血和内膜碎片从阴道排出这就是月经。它标志着女性卵巢功能开始成熟,因营养、精神状态、体质、遗传环境因素的影响年龄会有所不同。前后两次月经之间间隔时间叫月经周期,一般为28天,最长30-34天,最短21天,每次大约3-7天干净,经血呈暗红色,初潮后又能出现一些不规律的现象,这属于正常现象。活动
三、引导学生注意初潮的心理卫生及心理调节。
初潮心理特点:情绪波动较大,易怒,心神不定,烦躁不安,对周围的人要求过高,极易与人发生争吵。
第六课时早恋现象透视 教学目标:
了解早恋现象的实质危害性及怎样正确处理早恋现象。教学过程:
活动一:学生举例说出“早恋”现象,讲述自己对异性的感觉,“早恋”是单纯、幼稚的非理智的,“早恋”的人是不懂得责任的,不懂得透过情爱的面纱客观地评价自己所爱的人的个性品质,不懂得爱情是要有附加的,爱情以外的天空依然是广阔的、美好的。活动二:讨论早恋具有极大的危害性。
1、早恋严重影响正常学习。
2、早恋增加了父母的思想包袱和精神负担,影响家庭关系和谐。
3、会使青少年缩小社会范围,因为爱有排他性,专注性。
4、少年心理发展很不成熟,加上外界的压力,早恋多半是不成功的,而失败给双方带来严重创伤,处理不好对以后的婚恋产生消极作用,甚至有的少男少女,因此轻生或者终生不再婚嫁。活动三:讨论怎样正确处理早恋。
1、当收到异性有求爱信时,要拒绝但要有策略,不要侮辱挖苦,伤害对方自尊心,不要张扬,能自己处理就自己处理,不能自己处理的交由老师和家长处理,要原谅对方鲁莽之举,大可不必因此而拒绝同任何异性来往。
2、正在早恋的,要理智地告诉自己,让童心再次驻留心间,把对异性的美好的感觉珍藏在心底,让友谊长存,同时加强男女不同的正常交往,扩大兴趣。活动四: 思考:
1、什么是友谊?
2、什么是爱情?
3、如何正确区分两者之间的区别及从友谊发展到早恋的大致过程? 活动五:
在思考的基础上,能加强友谊、杜绝早恋。
第七课时怎样划分友谊与早恋的界线 教学目标:
让学生理解什么是友谊,什么是爱情,如何正确区分两者之间的区别及从友谊发展到早恋的大致过程。在此基础上,能加强友谊、杜绝早恋。教学过程:
活动一:以一个班长、学生会干部、优秀团员过早涉足“爱河”的事例,引导学生讨论什么是爱情,什么是友情,两者之间的细微区别。活动二:引导学生认识到从友谊发展到爱情有个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从而使他们如何能控制好自己的行为,不把友谊发展到爱情。
1、一般的爱慕阶段
流露出对异性的好感,有了一种朦胧而且隐蔽的异性爱慕心理。
2、早恋的情感阶段
对异性的爱慕之情,开始慢慢聚集到一个异性身上,对异性的疏远仅仅是为了掩饰对异性的那份情感。
3、早恋的行为阶段
此时已不满足于对异性暗暗的爱慕,由地下转入地上,公开递纸条写情书,如果双方有意则发展成为出双入对,朋友圈子越来越小,只喜欢两个人单独相处,纪律松懈,甚至性格都开始变化。
活动三:引导学生讨论得出,友谊与早恋有区别,但并非有鸿沟,一般的爱慕和早熟的情感都应算是友谊,而有早恋的行为则是不折不扣的早恋了。活动四:提出希望: 愿青少年朋友能慧眼区分早恋与友谊,顺利度过青春花季!活动五:“一帮一”活动
第八课时少年自恋心理浅析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自恋现象及自恋原因和解决办法 教学过程:
活动一:以古希腊神话中的美少年自恋事故引入,学生讨论提出自己对自己的欣赏,师生一起剖析是否属自然现象,青春期身体发育进入高峰期,第二特征出现,引起心理上的关注,这时期少男少女对自己身体的了解体会与欣赏是一种正常的心理反应,但这种反应在某些人身上出现----性心理歧变----自恋现象。活动二:剖析自恋的原因
1、自恋是性驱力的一种不合理的释放方式,在青少年中尤为多见,指个体在欣赏自己时产生强烈的性冲动,同时伴有强烈的情绪体验。通过性幻想来获取性快感,真正的自恋是排异性,兴趣完全集中于自身。
2、原因是由于强烈的社会原因而造成,如严重的性禁锢、与异性交往的心理创伤等,性格都比较内向,自我封闭性很强,缺乏自信心,生活空间狭窄,根本原因在于自己不健全的人格上。活动三:讨论解决的办法
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形成开朗坚强的性格,才会避免陷入性心理歧变。
第九课时怎样克服单恋 教学目的:引导学生分析产生单恋的原因及如何才能避免单恋,并从 单恋的痛苦中解脱出来 教学过程:
活动一:以宋朝词人聂胜琼的词勾勒出饱受单恋之苦的多情人的形象,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单恋及如何区分单恋与恋爱。活动二:通过分析回顾知道产生单恋的原因
中学生心理尚未成熟,那些性格内向、敏感,富于幻想、自卑的同学,他们有着火一般的热情,但不善于交际,故比较容易在周围的异性同学中寻觅自己的心中偶像,而且,心中偶像大都是热情大方、活泼开朗、亲切和蔼、乐于助人的异性,而他们往往没有勇气与信心向对方挑明,故只好默默爱着对方。
活动三:在分析原因的基础,引导学生得出单恋的危害
单恋犹如一剂慢性毒药,侵蚀着年轻人的心灵,它使单恋者浪费宝贵的青春,而且常常造成心理上的失调,精神上的痛苦,往往在心灵上留下深深的创伤,甚至可导致学业荒废,心理失常,情感失控等。活动四:让学生先进行充分的讨论,然后每组派代表答: 如何才能避免单恋,从单恋的痛苦中解脱出来。
①树立起正确的观念,中学时代是人的一生学习的最佳时期,应当以学习为首要任务。
②不要跟随感觉走,以免作出自缚。③要学会激流勇退。
第十课时怎样正确对待自己的体型 教学目的:引导学生正确对待自己的体型及怎样使自己有一个较满意的体型。教学过程:
活动一:学生说出自己在成长过程中,自己在体型方面出现的各种烦恼。体验:自卑
活动二:说出人的体型的五种类型。
高胖型、高瘦型、矮胖型、矮瘦型、运动匀称型,其中运动匀称型是最健美的体型。
事实上,这几种体型各有可爱之处,高有高的气魄,矮有矮的韵致,胖有胖的神采,矮有矮的风度。
体型只是美感的载体,只要自然、和谐,就是美。活动三:如何面对体型美
外形受遗传影响,美不仅指容貌美和体型美,真正的美出自人本身的气质和修养、学识、人品等等各种内在美的品质。世上不少体貌不扬的伟人、名人。如果外形不好,则可在才智和勤奋上寻求补偿。活动四:青春期关心体型美是正常的
进入青春期后,男女体型差异变得越来越明显,体型在相当程度上代表了性别角色的分化,对体型的关注,既有对身体发育是否正常的担忧,也有对未来形象的憧憬,这种过于敏感的心理是青少年中常见的心理现象。活动五:思考: 怎样获得自己较满意的体型?(取决于营养状况和运动锻炼的状况。)正确认识自己的体型,认识到内在的气质修养比外表美更重要,不盲从社会风尚,从而做到“以健为美”,重心灵美。
第十一课时男女两性的智力特点 教学目的:引导学生认识到男、女在不同发育阶段的智力差异及产生这些差异的原因 教学过程:
活动一:学生以自身的实际情况,来谈谈在小学与初中阶段班级、年级及自己的成绩与分布情况(男生、女生)。
活动二:引导学生自己说说什么是智力,智力包括哪些方面。总结:
智力包括记忆、思维、感知、语言等诸多方面。男、女两性的智力在各个方面都表现出一定的差异,如女性的语言能力胜过男性,而男性在立意新奇,运用抽象名词上比较更胜一筹,女性偏向于形象思维,而男性偏向于逻辑思维。
活动三:先调查学生,让说产生男女两性智力差异的心理及生理原因:
1、心理原因:女性的语言能力比男性发展得早,故使女性在学龄学期具有压倒男性的优势,因最早的学校学习集中在语言能力、符号识记方面,而这正是女性的优势所在。随着年龄的增长,学校学习的内容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方面转化,而这时的智力测验内容多集中于这一方面,而男性智力优势恰好反映在这一方面。许多女孩在学习内容发生转变时,未能及时转变以前那种形象思维的方式,从而导致成绩不佳。
2、生理原因:男性y染色体比X染色体要短,所携带的基因数也大大少于X染色体,故患遗传病的男性绝对多于女性,使男性智力低下者大大超过了女性,男性的智力又使他们在后期的学校学习中盖过了女性。活动四:讨论
影响智力发展的因素有哪些呢? 原因:
1、父母对男孩、女孩的不同期望。
2、社会对男女形成的一套刻板印象。
3、个人的意志努力。
活动五:讲故事(教师激励学生,个人努力的没有性别差异!)
第十二课时把握与异性同学交往的分寸 教学目的:引导学生认识到如何把握与异性同学交往的分寸,使同学之间的友谊天长地久。教学过程:
活动一:教师询问学生:
你们平常与异性同学交往得多吗?有没有碰到过引起别人误会的时候?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适时指出:异性同学间交往次数多些、时间长些、周围的人就会认为不正常,甚至飞短流长,这是正常的。活动二:是什么原因导致上述现象发生的呢?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总结:
1、是封建思想残余的作用。
2、是青春期发育时对异性交往的敏感和排斥心理以及猜忌心理的作用,是出于少年特殊好奇心理。
活动三:教师引导学生如何对待周围的误会。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强调: ①友谊要真诚。
②只要没有掺杂杂质,对周围的冷眼猜疑,可不屑一顾。③要用理智控制感情,把握分寸,防止逆反心理破坏纯真的友谊。活动四:如何与异性同学处理好关系呢?
1、要注意培养自身的现代意识和气质,积极参与男女同学间的广泛接触和感情交流,主动友好相处。
2、异性交往接触时,不要将性别作为能否接触的前提,多参加集体活动,增进了解,加深友谊。
3、男女同学交往应注意男女有别,不失礼仪不尽情放肆。
4、自尊自爱,不说粗话脏话等。
5、交往时,言词举止要得体,否则易产生误会。
6、庄重正派,不虚伪、不造作、不小心眼、不粗鲁放纵。
第十三课时怎样治疗青春期厌食症 教学目的:
引导学生认识到青春期厌食症的现象及危害。教学过程:
活动一:教师以实例,引导学生认识青春期厌食症的现象及危害。青春期厌食症也称神经性厌食症,它多发生于13-28岁之间的青春期女性身上。
具体表现:拒绝进食,长时间未进食也不觉得饿,精神萎靡不振,整天昏昏欲睡,渐瘦至月经完全中断,伴随身体虚弱及其他身心疾病,整个发病过程大致可分2个阶段。
开始时,对食物不感兴趣,见到食物就烦躁,没胃口,勉强能吃些爱吃的零食;
后期,则会对食物产生神经性的呕吐反应。活动二:引导学生分析产生青春期厌食症的原因
1、当今的社会风尚的“苗条为美”。
2、青春期身高体重显著增加。
3、青春期女性偏食挑食,导致体态丰腴,但追求时尚,又不堪忍受锻炼之苦,而导致此症发生。
4、青春期少女往往有一种错误的胖瘦感觉。活动三:引导学生分析如何克服与治疗这种疾病。
1、首先应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真正地接纳自己,认识自己的价值。
2、个人的理想自我主要是受社会风尚的影响,由公认的审美标准决定,我们应顺应潮流,又不能为它左右。理想自我的塑造应当以真实自我为基础,结合实际,决不能舍本逐末,脱离现实。
3、了解青春期的发育特点,明确发胖的原因也至关重要。
4、增强体育锻炼,加快脂肪消耗,这是值得提倡的减肥方法之一。
5、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6、培养广泛的兴趣,参加有益活动,转移注意力,减少对自己身材关注,达到预防与治疗青春期厌食症的目的。
第十四课时怎样正确用脑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怎样正确使用大脑,从而达到最好的学习效果,学会学习、学会休息。教学过程:
活动一:教师举例:甲学生成天泡在书堆里,但成绩并不太理想,乙学生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学习时玩乐时尽兴,但成绩拔尖。----鼓励学生大胆分析产生此类现象的原因,学生可能会总结到:这是合理用脑的问题。
活动二:引导大家在学习生理卫生知识的基础上,分析大脑的工作特点:脑细胞之间相互连结,构成一个复杂的网,每一种事物的刺激都会在这个网上形成一个兴奋点,并通过网络来接受、储存、加工、传递与发放,每个点不是孤立的,能互相影响,互相作用;大脑是人体最复杂精细的器官,也是最易疲劳、最为脆弱的器官,有很大的学习潜力,但使用不当也会导致损伤,故长时间用脑易疲劳。活动三:引导学生分析如何才算合理用脑,自己用得怎样。
1、注意劳逸结合、合理作息,形成以时间为信号的条件反射,养成良好的习惯。如果牺牲睡眠来学习往往是得不偿失,睡眠可恢复体力与脑力,使肌体得到营养与休息。
2、注意充分的休息与睡眠。
休息有积极的休息方式:以一种活动替换另一种活动。最好的休息方式:睡眠
第十五课时节体力活动是促进健康的关键因素 提倡体力活动已成为当今许多国家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和预防慢性病的一个重要举措,其主要原因,一是当前疾病谱中慢性病已成为危害人民健康的首要因素;二是大量科学实验确认,适量运动有益于减少慢性病的危险因素,改善心肺功能,提高人的耐久力,减少身体脂肪和改进心理状态。这种有效又无副作用的措施,在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上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体力活动与能量平衡
体力活动对健康产生良好效益的关键在于能维持合理体重和体脂。人体研究结果提示:腹部脂肪堆积比臀部或大腿部脂肪聚积对发生慢性病有更大风险。有报道提出,大约有20多种医学问题与肥胖有关。肥胖可引起血脂增高、糖耐量下降、对胰岛素的反应能力降低,从而产生胰岛素抵抗,结果5种以代谢紊乱为特征的疾病:肥胖、冠心病、高血压与、Ⅱ型糖尿病、中风等接踵而来。与之紧密相关的胆囊炎、骨关节病和癌症等也可能发生。成人体重超重者与体重正常者比较,心血管病、Ⅱ型糖尿病、高血压、子宫内膜癌等的发病率较高。体力活动能增加能量消耗。我们采用稳定同位素双标记法研究证实:能量消耗与肥胖呈负相关,体力活动水平越高,人体脂肪量越低。可见缺少体力活动既是长体重的原因,也是长体重的结果。一小时的走路、跑步或游泳的能量消耗可以是静坐的几倍到几十倍。体力活动能引起能量消耗和脂肪氧化,在运动后如不补充消耗的能量,可导致热能不平衡。这表明保持活跃的生活,可增加脂肪的氧化分解,对体脂肪起到控制作用。运动后膳食成分对能量平衡也有作用,60分钟跑步,能量消耗为2.8 0.4兆焦耳,运动后分别食用低脂膳食、混合膳食和高脂膳食的能量平衡分别是-6.4、-4.5和0.9兆焦耳,这提示运动后低脂肪膳食是引起热能负平衡的一个因素。
增加体力活动和适当限制饮食相结合(尤其是限制脂肪的总摄入量和饱和脂肪酸的摄入量),是处理肥胖的最好处方。长期治疗肥胖的经验还表明,体重频繁地波动或极端限制进食量均有害于健康。
二、运动的健康效益
体力活动或运动通过对人体各系统作用,促进全身健康。大部分慢性病均属遗传的易感性与体力活动不足所致,并常为腹部肥胖综合征所介导。腹部肥胖综合征包括一系列生理和代谢异常,如:对胰岛素作用的抵抗、葡萄糖不耐受、低密度脂蛋白增加等,从而引起早发的动脉硬化、高血脂和缺血性心脏病、糖尿病等。而运动可通过直接对胰岛素的作用或减少体脂间接作用,抵消腹部肥胖综合征及相关的代谢紊乱,被认为是一种理想的措施。
研究证实高血压、高血脂和吸烟是冠心病的显著危险因素。长期运动可使收缩压降低10毫米汞柱,有延缓动脉粥样硬化斑化形成的作用,还有利于调整脂代谢。目前公认体育锻炼是糖尿病治疗的一项基本措施,它对Ⅰ型糖尿病可能是最重要的治疗手段,对Ⅱ型糖尿病也有积极预防的作用。运动还有助于提高骨密度,减少骨质疏松的发生。
三、体力活动金字塔
1996年,美国运动医学会、美国国家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要求所有美国人每天进行30分钟中等强度活动,同时还设计了促进健康的体力活动金字塔(见图),提出了一种理想、循序渐进并按周安排的活动目标。
金字塔的第一步,要求静态生活者起始目标是一日内有常规的30分钟生活运动;第二步是增加规则的文娱和闲暇的体力活动,为促进心脏和呼吸系统耐力所进行的有氧运动的内容:如走路、慢跑、体操等,每周3—5次;第三步是每周2—3次的柔韧和力量性的训练(对于中老年人和有心血管病风险因素者,在开始某些较为剧烈的运动前,应有医生指导),包括定期开发新的活动,树立坚持一生运动的计划;尽量少坐在静态生活(如看电视和电脑工作等)的塔尖上。健身活动的主要方式是:有氧运动,包括大肌肉群、规则、重复的方式,每周3—5次,最好每天一次,每次持续30—60分钟,强度达到50%最大吸氧量左右,每次活动的能量消耗为240—300千卡,保持一定的活动量和强度。
我们认为,一日内增加30分钟的中等强度活动量,相当于消耗150—400千卡的热量,活动量也可以分成3次,每次以10分钟累计,而活动方式可采取走路、慢跑、游泳、爬山、骑车、上下台阶、室内或庭院内活动为宜。实验表明,采取中等运动量者,患冠心病的危险度仅为0.63;而每天活动2小时者,患冠心病的相对危险并未能进一步减少。这提示中等运动量的健康效益较为理想。
第四篇: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教案全集
追求与挫折
一,教学目标:
通过看课件和录像、讲故事、讨论等方式,使学生理解、掌握挫折的概念并能够认识到“每个人在成长中都会经历挫折、成功必然经受挫折、挫折对人们的影响具有‘双重性‘的特点,从而激发学生增强自我抗挫的愿望”。
二,教学重点:
1.追求与挫折的辩证关系。
2.联系实际、联系自我,建立起正确的“挫折观”。教学过程
一、导人:.播放“命运交响曲”简介贝多芬的追求与挫折
二、讲授新课
了解关于“追求与挫折”的基本知识
1.提问:用自己的语言说出“什么是追求,挫折” 2.电脑幻灯出示“追求”和“挫折”的概念
追求是指用积极的行动,争取实现某个目标;挫折是指人们在造求某种目标的活动中,遇到干扰、障碍,遭受到损失或失败时产生的一种心理状态。
(二)追求与挫折的关系
1.观看录像:“我们的桑兰”(带着问题观看思考)2.同学讨论一一
1)“桑兰的追求与挫折” 2)出示电脑幻灯片“桑兰的追求与挫折” 3)讨论归纳“追求与挫折”的关系
3.出示电脑幻灯片一-成长必须追求:挫折往往会伴随着追求;不怕挫折,勇于追求。
(三)面对挫折
1.观看录像“同学的故事” 2.小记者谈采访感受
3.电脑幻灯出示:对我们的启示“追求往往随着挫折的战胜而实现”(四)挫折的影响
1.配乐幻灯“一封没有发出的信” 2.讨论写信人遇到什么挫折?
带给她什么影响?如何帮助她摆脱 消极的影响? 3.配乐幻灯一一
当今的爱因斯坦《斯蒂芬·霍金阿》 4.为“挫折”作新的诠释(五)总结升华
1.电脑幻灯:“首席科学家”一一严纯华
2.小结全课
1)电脑幻灯一一勇于追求,不怕挫折!敢于追求,战胜挫折!不断追求,挑战挫折!
2)mtv十电脑幻灯一一歌曲“未来的未来” 3)伴随着歌声,滚动播放 课后作业
作文:“心灵的撞击”一一记自己追求中遇到的挫折(重点:遇到挫折时的想法、采取的对策、产生的影响)
端正学习态度
辅导目的
1、了解学习态度对学习的影响
2、了解自己的学习态度。
3、培养正确的学习态度。辅导前准备
1、准备三个不同学习态度对学习产生不同影响的情境。
2、准备学习态度自查表,每人一份。活动地点:多功能教室 辅导步骤: 一热身:
同学们,你们都有哪些兴趣爱好啊?(学生自由发言)让我们一起来唱一首歌吧。放音乐《上学歌》,全班学生齐唱。二活动:
歌中的小朋友天天上学不迟到,爱学习,有良好的学习态度,现在我们来看看下面的这几位小朋友,他们有怎样的学习态度?
1、小明放学回到家,丢下书包就去踢足球;吃了晚饭又要看电视,妈妈说:“小杰,你不做家庭作业吗?”,小杰说:“一会儿再做”他又继续看电视,直到他喜欢看的电视节目播放完,他才坐到书桌前写作业,可没写多久,遇到了不会做的题,他就不写了。
小品中的小杰学习态度正确吗?为什么?那该怎么办呀?你想对他说什么呢?
2、期中考试,小强的语文和数学都只得了65分。爸爸妈妈说他:“小强,你的成绩这么低,后半学期要努力才行。”他回答说:“我已经考及格了,这就行了,干吗还要努力?”
小强的学习态度正确吗?为什么?谁愿意帮帮他呢?
3、星期五下午,小文放学回到家,与爸爸妈妈打个招呼,就自觉地拿出家庭作业认真做了起来。妈妈说:“小文,明天是星期六,今晚就休息了,明天再写吧。”小文说:“明天我参加学校合唱团的排练,今天晚上得把作业写完。”小文写到十点钟才把作业完成。
小文的学习态度呢?你们想对她说什么? 同学们给他们出了很多主意,相信刚才的几位同学在今后的学习中一定会做得很好的。而对于学习态度的评价,可从以下4个方面来考虑:(幻灯)
(1)是否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努力学习的愿望?(2)是否有主动积极的进取精神?(3)学习是否认真?(4)是否自觉独立地完成各科的学习任务? 以上几个问题回答“是”的越多,说明学习态度端正,否则就相反。 三反思:
为了同学们能进一步了解自己的学习态度,帮助同学们自我认识,老师这儿有一张“学习态度自查表”每个同学根据表上的题,对照自己的学习态度,选(a)得一张小卡片,选(b)得两张小卡片,选(c)得三张小卡片。(同学自查)
师:如果得的小卡片的张数小于是15张,说明你的学习态度端正,如果得的小卡片在15~25之间,说明你的学习态度一般,就进一步完善,如果小卡片的张数在25~30之间说明你的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就制定对策,迎头赶上。现在请同学们根据刚才自己的选择情况来说一说:(1)我具备了哪些好的学习态度?(2)我的哪些学习态度需要改进?
(3)我该怎样改善那些不良的学习态度? 找一找:我们给自己检查了学习态度,那能不能也给班上的同学查一查呢?我们班学习态度好的同学有谁?他有哪些好的学习态度值得我们学习?有哪些同学学习态度不够端正的?你想对他说什么呢?
6、教师小结:是的,消极、被动、依赖、马虎的学习态度,不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只有积极、主动、独立、认真的学习态度,才能高效、深入地学习,并掌握所学的知识。鼓励学生在了解自己学习态度的基础上,进一步改善自我的学习表现,端正学习态度。(板:端正学习态度)
四分享: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应该以怎样的态度来对待学习呢? 五总结:
最后送给同学们一句话:良好的态度决定一切。端正学习态度,关键靠我们的努力!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努力吧。大家一起跟我说:让我们一起努力吧!(全班齐声说)
学会说“不”--人际交往技巧之一
教学目的:学生在与人交往过程中,由于怕失去好友一味地迁就朋友,因而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生活,学会拒绝他人的无理要求是人际交往的一种重要技巧。在这一次课中,通过学生的活动让学生体会到如何来对朋友说“不”的重要性以及说“不”的方法。
教学重点:
(1)情境设计:(要求情境来源于学生的生活)(2)学生的参与:(让学生在参与中不知不觉地学到技巧,学生的投人程度将影响到教学效果)教学过程:(在上课的开始部分提出一系列的问题,让学生随老师的思路而思考)(1)在上一次课中,我们学习了人际关系的重要性,我们知道了良好的人际关系是我们保持身心健康的重要条件,是不是说为了维护朋友之间的良好关系,我们就要时刻与朋友保持高度一致呢?
(2)有同学说“好朋友就是与自己常在一起玩的人”。是不是要一起上街,一起回家,一起做作业,一起玩,一起笑,一起哭就算好朋友呢?
(3)同学提出的要求不当时我们也得答应吗?(4)只要好朋友常在一起,保持高度一致的就是好朋友吗?(等待学生的思考,学生中会有一些人开始说话,小声地议论,一会儿就会有明确的看法)在我们所作的一次调查中发现:有一个年级有67.5%的同学感到与朋友相处困难,看来这个问题是我们应该认真对待的问题。
同学们猜一猜是什么原因造成同学间相处困难呢?(让学生回答)如果学生回答出“一些人很讨厌,总想让我听他的,我不想听他的,当然会有矛盾”,肯定之。
引出话题:
其实在同学、朋友相处时,对于他们不正确的观点、要求、行为等,我们应该断然拒绝。学会拒绝别人也是我们处理好人际关系的一种重要技能,也就是说,我们要学会说“不”。
(板书:第四讲:学会说“不”一一人际交往的技巧之一)(出示情境,引导学生思索,老师及时提出供思考的问题。)要说“不”,要拒绝他人,总是与一定的情境相联系的,那么,我们来看一看下面的情境。在看的时候,请同学们都思考:两位同学是怎么做的?又是怎么想的?
情境一
(请表演情境一的两位同学上来!)a同学做出很忙的样子,一手拿着记事本,一边说:今天的事情真多,明天要默写课文,我还有一段没有看呢,这是语文,数学153页还有三道题,昨天的错题还有一道没有弄明白,中午得看一看。英语还是老样子,要记单词要背课文,最惨的是今天我妈出差,我今天自个儿做饭,就别指望今晚上有多少时间做作业了。今天中午我得多做点作业。说完做出做作业的样子。
b(大大趟趟地)走到a旁边说(随便、高声):嗨!走,陪我一起买本书。a做出很为难的样子,(看看正做的作业,又看看同学,再迟疑几秒钟,最后还是走了。一定要表现出为难的样子,诸如感到很难办要走又不想走的样子,一定要表现出a是做出了巨大的牺牲的样子)问a在这种情况下会怎么想呢?b又会怎么想呢?(请学生来回答)学生可能分析出:a其实有事,但是又不愿因这事而得罪b,所以就迁就b,从a内心来说a是不想去的。
b得到了他想得到的a的陪同,b也许看到了a这么忙都陪自己,也许会觉得a够哥儿们,这好像才是真正的朋友。
问:a考虑到他如果去了之后会有什么后果吗?
从表演中可以看出,a是没有考虑他出去的后果的。这可以说是我们生活中的一种情况,也是生活中同学们在处理与同学关系时最常用的一种方式,即(板书:情境-:不顾后果地迁就朋友或同学)情境二:
(提醒同学们想一想:他们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a正在看书:做出认真状。b走来之后,说:“嗨!小a,看足球去。” a:“看什么,没兴趣!你有没有看见我正在看书!”(粗暴地,声音很大)b:“嚷什么嘛。不去就不去嘛!”(语气愤怒地)说完后转身离去。学生可能分析出:
a有事,可能心烦,所以他做出了上述的举动。也许他就这种德性,当然这种行为方式是肯定不会得到同学的认同的,也就是说,这种行为是不能被多数人所接受的。
b会怎么想呢?而b的行为语言也很粗暴。两人的关系会有什么结果呢?不欢而散。a在拒绝朋友时态度怎么样?结果怎么样?(板书:情境二:粗暴地拒绝就态度而言)还有一些情境,请看下面一个情境。看的时候也请思考!a正在看小说
b走来,说:“嗨!坐了这么久了,我们出去走走。”a:“不去!。(以一种较为平和的口气,然后接着看书。)b很委屈很不情愿地走了!学生可能分析出:
a拒绝了b。如果你是b,你会怎么想?
a是不是不要和我好了,自己是不是在什么地方说错了什么,或是做错了什么,要不,他怎么会不理我呢?其他时间他都会和我一起去的,什么原因呢?可能想一个下午也想不出个头绪来。
这种拒绝是(板书:情境三:没有解释的拒绝)这几种拒绝方法好不好? 不好!
那么,该以一种什么样的方式来拒绝他人呢?(情境之四:委婉而得体地拒绝)a表现得有很多事情的样子。
b走来说:”我们一起去借本书,听说图书馆来了不少新书。
a:对不起,我还有事,教师布置的作业我要在中午做完,今晚上我还要回去做饭,我妈出差了。你自个儿去,好吗?
b:哦,那么你赶快做作业吧,我自个儿去。(平静地离开)这种方式中a的表现怎么样?b被拒绝了的表现又怎样? 学生可能分析出:
a以一种委婉的方式拒绝了b,b也能体会到a确实无法陪他一同前去借书。四种迁就或拒绝的方式,哪一个是同学常用的?哪一个是比较好的? 情境一,不顾后果地迁就朋友或同学,这有许多害处。都有些什么害处呢?(请同学讨论)情境二,这种方式不好,道理很简单。以一种粗暴的方式来对待同学,无谓地刺伤同学,伤害友谊。
情境三,没有解释的拒绝,易导致同学的误会,且再让b伤透脑筋。
情境四,采取一种委婉的方式来拒绝,这样既不给自己造成不良的结果,也不损害友谊,这是我们希望的。
我们已经看了四个情境,我们知道了在拒绝他人时应有的态度,知道了迁就他人的害处。下边,看下面这一情境,我们又该怎么做呢?
(说明:同学a在做作业,而且今天的作业又比较多。a还有其他的事情,比如学生会的事。回家之后还有一些家务等。)这时b跑来对同学a说:“我们班的某某同学在球场踢球时不小心摔了,我们赶快去送他上医院吧!” 问:这时,a去,还是不去? 学生说去,问:为什么?
学生说不去,问:为什么?当然,正确答案应该是去。因为同学受伤,这时朋友的利益更重要。
也就是说也不是什么时候都可以说“不”了。在说“不”时,听一听同学的要求很重要。看了上面的情境,在拒绝朋友时,我们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呢?
(学生回答)总结学生的回答,启发得出: 1.什么时候该说“不”(1)手头的事比别人约你去做的事更重要时(2)别人所要求的事确实是自己不愿的
(3)明显判断不好的事(从社会道德规范看)同学们可以根据上面说的三点给我们举一些生活中的具体的例子:(请同学来说一说)同学可能会说出:抄作业,自习课有同学找到说话等 2.怎样说“不”(1)注意聆听对方的谈话
听对方说话是对对方的起码尊重(2)要果断拒绝
在拒绝时要果断,不能含糊其辞,要明确地表达自己不愿意的态度。(3)作出必要的解释
在拒绝了别人时还应该做出简短的解释。
(4)在拒绝时应注意说话的语气拒绝的是同学,应该有礼貌,(请不要粗暴地对待你的同学,因为我们都不希望别人粗暴地对待我们。)上面我们要求同学拒绝朋友的不当要求,但是被拒绝的滋味是很不好受的,通常同学们都会怎么想呢?
(1)是不是我在什么地方得罪了朋友。(2)我拒绝了他,今后他也会拒绝我的。(3)我拒绝了他他会不理我的。
(4)讨厌,我找他他却不给我面子,今后我也不理他了。
(5)还算什么朋友,不给哥们儿面子,我再也不和他做朋友了。当被朋友拒绝时,我们怎样才能让自己好受些呢? 首先,我们要认识到这样一个现实: 不论是多么好的朋友,只要是两个人,就有想法不一致的时候,就有一些时候各人有各人的事情。我们应该每人拥有自己的时空;另外,同学们想一想,如果一个人能完成的事,却要两个人来一起做,对我们的时间是不是一种浪费?
其次,多站在朋友的角度为朋友着想。有一颗宽容的心,理解朋友。是朋友就应该多为朋友着想,如果朋友有比自己的事更重要的事,那么,我们应该理解朋友。
我希望同学们都拥有真实的友谊,但是在该说“不”时就说“不”,并且说得漂亮!当受到拒绝的时候也有一种坦然的心情。请同学们举出他们生活中的一些事件来说明他们所学到的内容。
送给同学下面一句话:
经常相处的人并不一定就是朋友,而相距万里的也不一定就不是朋友。朋友之间重要的是心与心的相通,而不在乎是否日日相守
学会倾听
活动目的:1。让学生明白听到并不代表是正确的,要小心地听话,正确及谨慎地解读明白地表达才不至于产生误会。
2.使学生掌握倾听的正确方法。适用对象:班级全体成员 活动场地:教室 活动时间:45分钟
活动准备:心理情景剧,没有五官的人头像 活动程序
一.热身引入
播放优美音乐创设情景,听后设问:你们觉得这音乐好听吗?听后有什么感受呢?你们是从什么时候学会倾听的呢?
谈话:是的我们从婴儿开始就在学着倾听,听亲人的呼唤,听自然界的风雨声,听优美动听的音乐。倾听是人最基本的品质。但是有的人可能一生,都没能学会如何倾听。他可以听到儿童的笑声,可他感受不到儿童的纯真,他可以听到旁人的哭声,可他感受不到他人的悲苦。听是人类不学就会的本能,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倾听往往是所有沟通技巧中最被我们忽视的部分,当我们急于表达,各说各话的时候,倾听就往往被忽略了。
二.游戏:《悄悄话》
每10人一组,全班分成4组,老师给每组第一个同学看一句语音类似又富有意义的话,由第一个同学往后传话,传话过程中不能与其他人听到内容,请最后一位同学说出他听到的话。传话速度快而准确的小组获胜。
交流与分享:1.你们小组成功或失败的经验是什么? 2.做完这个游戏你有什么感受? 三.小组活动:《你画我说》
四个同学上台表演,两人一组,其他同学在台下两人一组 活动规则:1.一个扮演盲人,一个扮演明眼人.交流与分享:1.通过这个活动你有什么感受呢? 2.做完这个游戏大家得到了什么启示呢? 四.情景剧表演: 在日量常的人际交往过程中,常常需要有人充当倾听者,“听”似乎是件简单不过的事了,但果真如此吗?看看下面的情形,在你的身上是否也发生过?(剧情内容:在课堂上,老师正在组织学生讨论问题。一个同学在发言,有两个同学不断的插嘴,争先恐后急于表达自己的意见,不让对方把话说完,在课堂上就和发言的学生发生争吵;同时,对待他人的发言,有一个同学,面无表情,看起来好象很认真,其实却没有任何反应;有一个同学手里转着钢笔,脸朝窗外;有一个学生面带微笑,摇头晃脑,还轻声哼着歌,不断地翻书,看手表。)学生表演情景剧,表演完后学生谈谈:上面的情景中,作为倾听者在哪些方面做得不好?你还知道哪些不好的倾听表现?你是否有过剧中相似的经历?你有什么损失吗?结合实际生活谈谈。
五.学生谈谈:如何做一个合格的倾听者,如:态度自然、友好、真诚、目光接触、不随便插嘴等。
六.学生练习
跟小组同学讲“一件让我难忘的事”。在你说时,体验一下良好的倾听方式带给你的感受;在你听时,别忘了提醒自己做个合格的倾听者。学生谈谈学会倾听的好处,如:增长知识、得到别人的尊重、取长补短等。七.教师总结归纳:当人们深刻地明白了倾听的道理,我们就会发现倾听无处不在,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学习离不开倾听,工作离不开倾听,生活也离不开倾听。借助倾听,你可以知道智者的教诲,你可以领略文化的精髓,你可以享受生活的美好。
同学们,让我们学会倾听吧,当我们能够沉静地坐下来,目光清澈地注视着对方,抛弃我们的傲慢和虚荣,微微前倾你的身姿,向对方投去鼓励的目光,那么你就会有意外的收获。
超越自我
活动目的:
教会学生面对内心的“恐惧”,要敢于自我挑战;恐惧往往不是来自于外界事物,而是来自于我们自己的内心。正所谓问题本身不是问题,怎样看待问题才是问题。
参加人数:全体成员 使用时间:45分钟
材料准备:无毒蛇一条,灌满水的电水壳一把,盛满冷水面盆一个,电源插座一个。
活动场地:班级
适用对象:经常出现恐惧心理的成员 活动程序:
主题活动
一、面对恐惧学会说“不”
1.老师请学生在纸上列出五项学习生活中最怕的事或物,然后进行交流。2.老师分析并总结学生最怕的事,得到回答最多的是,怕蛇、怕某门功课不好„„。接着老师突然掏了一条长长的活蛇,学生见状后,一定会非常紧张,甚至是屏住呼吸,将整个人紧缩一团。老师示意学生不要害怕,并告之这是一条无毒蛇,也不会咬人,如果你们不信的话请看,老师先作示范,将蛇套在自己的脖子上。这时老师提议,有哪位勇敢的学生能上来抓一下这条蛇。
3.在老师的鼓励下,第一位上来做尝试的同学,老师给予高度评价,接着在他的带动下,让每一个学生一个接一个地试一试。
讨论要点:
1.明白当我们感到害怕时,与其向“恐惧”投降,不如理智地判断一下。2.战胜恐惧的力量只在我们直接面对恐惧事物的瞬间产生,若想得越多,潜能就被自己封锁得越严。
3.针对具体的例子如何战胜“恐惧”心理。诚信与我通行
活动背景:针对班上学生的实际情况,多数学生待人处事缺乏诚信,对各种社会现象都持怀疑态度,影响了学生心理的健康和发展,因而设计本课题。
活动目的:通过活动和心理体验,让学生认识到诚信是一种美德,并争做一个诚信的人,培养诚信的心理品质。活动班级:初二年级
活动时数:一课时
活动重点:引导、启发学生明确对诚信的认识,培养学生诚信的心理品质。活动准备:
1、每个学生至少收集一条有关诚信的名言、警句、格言或成语。
2、每个学生自制一个正五角星,并在背面写上一条有关诚信的名言、警句、格言或成语。
3、准备故事《生死相托》(上、下)及课件。体验设计:让学生在故事《生死相托》和“赠送诚信之星”活动中体验诚信对人们的重要性。活动过程:
(一)引入课题,创设情景:
1、根据现场情况引入故事《生死相托》
2、学生有感情地讲述故事:《生死相托》(上)。
3、教师质疑:同学们,皮斯会回来吗?如果你是皮斯,你会怎样做?为什么?(引导学生讨论可能会出现的结局)
4、学生继续讲故事《生死相托》(下)(根据学生回答、启发)。
5、师:(1)听完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想法?(2)故事揭示了做人需要什么?(诚信)(3)你身边有诚信的人吗?你觉得你自己是一个诚信的人吗?为什么?(4)你遇到过不诚信的人和事吗?当时你心里有什么感受?
(二)启发思考,引导体验
1、知道什么是诚信吗?我们中华民族是礼仪之帮,自古以来就有许多关于诚信的名言、警句、格言或成语,谁能说说,你知道的有哪些?
2、师根据学生回答小结:诚信,就是不欺骗别人,答应别人的事情就一定要努力去做到,正所谓:“言必行,行必果”,“一诺千金”(课件出示:诚信是一种美德)。
3、教师设问:怎样才能做一个诚信的人呢?关于《狼来了》的故事就说明了如果不诚信会受到严厉的惩罚,甚至是失去生命的惩罚。你愿意做一个诚信的人吗?那么,在今后的岁月里就让诚信与我们同行吧。(课件出示:让诚信与我们同行!)
(三)活动:“送出一颗诚信之星”
1、教师:每个同学手中都有一个五角星,我们把它命名为“诚信之星”,它代表我们内心深处一种崇高的愿望和真情。请同学们将这颗诚信之星赠送给你认为最值得拥有它的人,并说明赠送的原因。
2、播放音乐《春野》,在舒缓的音乐声中,学生自由活动,赠送“诚信之星”。(教师根据现场情况及时烘托、渲染气氛、创设情景。)
3、教师:请获得诚信之星较多的同学与同学分享这种自豪而快乐的感受。(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启发教育)
4、教师小结:同学们,你们不要小看了这颗星,它代表着受人尊敬和信任。你们用自己诚信的言行为自己赢得了自豪和快乐,赢得了更多的朋友和机遇,为自己铺设了一条通往成功的道路。
5、课件出示:诚信是快乐是,诚信是成功的催化剂。
6、教师:有的同学可能一颗星都没有,这说明了什么呢?说明你平时可能有失信于人的时候,可能由此失掉了别人对自己的信任。如果你想做一个诚信的人,请举手,老师将送一颗诚信之星给你,希望你从今天开始能够信守诺言,做一个诚信之人。(获赠同学谈感受)
(四)联系实际,指导实践
1、教师: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可能因为种种原因,曾失信过自己的朋友、同学、老师和亲人。教师讲述自己失信于人的例子,请学生帮忙出主意?
2、教师:看来失信于人的时候,我们可以而且应该及时补救,用自己的真诚来消除别人心中的不信任。同学们有没有对家长、老师失信的时候?请勇敢地说出来
3、教师:刚才发言的同学都很勇敢,他们用自己的诚实为自己赢得了一次改正错误的机会。有时,我们不是故意要失信于人,而是一些客观原因造成的。想一想,我们失信于别人会有那些原因?怎么办?
4、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引导。(课件出示:及时补救、记下来,让别人提醒自己„„)
(五)今天我们知道了什么叫诚信,也知道了怎样才能做一个诚信的人,我想我们每个同学都希望做一个诚信的人,我也相信,每一个同学都可以成为一个诚信的人,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让诚信与我们同行!让我们相互击掌为誓,共同为实践自己的诺言而努力吧!(师生,生生之间相互击掌明誓)
教学后记:
1、选题:本课题针对班上学生实际,结合我校校本课程,注重体验设计和过程,尝试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进行有机的整合。
2、操作过程中的感受:(1)基本按照教学前的设计程序完成了教学活动及内容达到了目的。(2)活动中充分体现了“心理体验”这一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要求。(3)教学活动中充分注意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并很好地使问题情景与现场时空场境相结合,及时注意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情感体验和联想,让学生从内心深处去感受、去思考。(4)教学程序还可再作适当调整,更加注意渲染气氛,去触动学生的心灵。在教学中不一定交给学生明确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有感悟、有体验。
附故事:《生死相托》
1、生死相托(上)公元前4世纪,意大利一个叫皮斯的小伙子触犯了残暴的国王,被判了绞刑,向为孝子的皮斯请示回家与老父母诀别,可是始终得不到国王的同意。这时,他的朋友达蒙愿暂代他服刑,并说:“皮斯若不赶回,我可替他临刑。”这样,国王才勉强同意。到了行刑的时刻,皮斯却不见缩影。人们嘲笑达蒙傻到竟然用生命来担保友情。达蒙被带上了绞刑架,人们悄无声息地等待着悲惨的一幕。
2、生死相托(下)突然,就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候,远方出现了皮斯的身影,飞奔在暴雨中的他高声喊着:我回来了!我回来了!然后,热泪盈眶地拥抱着达蒙作最后的诀别。此时此刻,全场惊呆了。所有的人都在试泪,为这一对生死之交喝彩。国王也感动了,出奇地特赦了皮斯。他说:“从你们的身上,我看到了诚信的美德,我愿意倾其所有来结交这样的朋友。”
烦恼来了怎么办? 【活动设计】
中学学生正处在身心发育的时期,心理素质不稳定,不易容纳挫折和不合理的事,倾向于用理想的目光看待问题,情绪起落变化较大等,烦恼将伴随着他们渡过整个的学生生活,实际上,烦恼本身并不是件值得担忧的事,但它却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如果烦恼处理不当,积压下来,也会成为学生的包袱,并有可能发展成为心理问题的导火索。因此,有必要对中中学学生进行有关烦恼的教育,帮助学生正确对待和处理烦恼。本节课首先要教育学生认识烦恼的危害不在于烦恼本身,而在于我们对待恼的态度,其次教育学生学习一些处理烦恼的方法。
【辅导目的】
1、认识烦恼产生的原因,以及烦恼处理不当会给自己带来一定危害。
2、教育学生能以积极的态度面对自己的烦恼。
3、帮助学生学习如何处理各种不同的烦恼。【辅导方式】
1、剧情表演与分析
2、讲述与讨论
3、角色扮演 【辅导准备】
1、准备一个消极对待烦恼的小剧。
2、白纸若干。
3、磁带:心灵博士的建议、“幸福拍手歌”。
4、准备一个名人克服烦恼的故事。
5、准备《克服烦恼能力的测试题》(每人一份)。附:克服烦恼能力自测题 指导语:
若你的情况与句子内容“完全符合,就在题目右边5分下边的空格里打“√”;若“完全不符合”,就在1分下边的空格里打“√”;若你的感觉与句子内容“有些符合”,就在4分下边的空格里打“√”;“不确定”就在3分下边的空格里打“√”;“有些不符合”就在2分下边的空格里“√”。每一句只打一次“√”。最好依据最先出现在你脑中的反应作答。
1、我感觉我的生活正走在成功的路上
2、我的感情常受到伤害
3、我经常烦恼
4、我容易失去冷静
5、同学们在交谈时,你是否想加入
6、同学们在笑时,你是否也不会大笑
7、你受到老师批评时,心里是否不愉快
8、你是否有时会后悔,那件事不做就好了
9、碰到不顺利的事情时,心里很烦燥
10、夜里我很难入睡12345
对于自己免于烦恼能力的评价
第一次:分 第二次:分 差异:
备注:若第二次的得分有所增加,则说明克服烦恼能力有正向改变或增强。【辅导时间】 1课时
【辅导地点】 教室或团体辅导室 【辅导步骤】
一、引入课题
二、认识烦恼的本质,明白不同态度对待烦恼有不同的结果
1、小剧表演
剧情大意:发试卷了,学生珊珊和菲菲各自在看语文试卷,珊珊认为自己考试失败,完了,由此产生了烦恼。当发现同一道题自己比菲菲多扣两分时,不从自身的答案找原因,却认为是老师偏心,当菲菲安慰她时,却被她误解,菲菲生气走了。
旁白:第二天,珊珊的考卷没有让家长签名,看见语文老师总是避开,语文课上无精打采,作业越来越不认真,还常常迟交„„
思考:
(1)小品中的人物表现的是什么心情?(2)这种心情给她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什么影响? 学生讨论,老师启发引导,认识消极对待烦恼的危害。
2、给珊珊“考试失败了,我完了”,这个最初想法唱反调,也就是说与她不同的看法。
3、想法改变,事情的结果又会如何,请互相讨论,并按照自己的讨论结果进行角色扮演。
4、珊珊到各组观看,并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再次表演。思考:通过珊珊前后两次不同的表现,你们想到了什么? 学生讨论:老师启发并小结,指出要学会理智地分析问题,一分为二地看待问题。很多人的烦恼跟认识态度有关系,当能乐观而自信,用积极的态度来对待烦恼,就能看到烦恼也有积极的一面,从而有利于消除或减轻烦恼。
三、学习如何处理各种不同的烦恼
1、由心灵博士的话引入。
2、发给每人一张白纸,请写下自己感到最烦恼的事,以及什么烦恼,可不署名。
3、学生写完烦恼之后,情绪较低落,开展呼吸训练,调节学生心情。
4、课前通过测试,已了解到克服烦恼能力较强的学生,请三名代表各列举一次克服烦恼的过程,着重谈谈这件事给自己怎样深刻的心理感受或体验,后来做了什么,花了多长时间等。
5、打幻灯,出示名人克服烦恼的事例。
“生活好比一面镜子,你对它笑,它也对你笑;你对它哭,它也对你哭。”这是英国著名作家萨克雷的一段名言。据悉巨商希尔顿在发迹之前是一个穷汉,母亲仅仅给他五千美元去经营旅馆。几年后,希尔顿成了商界巨子,当希尔顿的母亲问他是怎样克服烦恼的,希尔顿回答说:“微笑”。原来,他每次遇到挫折和不合理的事时,他就马上到卫生间或一个角落拿出镜子练习微笑。
小结:每个人生活中都可能遇到令人烦恼的事情,如果你肯开动脑筋,你会发现能使心情变好的方法是很多的。
6、组内交流:学生带上写有烦恼的纸条到各自的心理辅导小组去,由组长读,其他同学出谋献策,如果找到适合自己的办法,自己拿一个桌子上放着的快乐小精灵。
7、班内交流:
(1)请两个小组各举一例摆脱烦恼的办法。(2)师适当启发引导:
a、你还有别的方法吗?请给大家介绍一下。b、有哪些方法需要改进?(3)师提醒学生:没有拿到快乐小精灵的同学,如果愿意,请说一说你的烦恼,我们大家都愿为你伸出援助之手。
四、总结:
1、提供一些常用克服烦恼的方法,如转移注意力,宣泄等。
2、赠送名人名言:天空虽有云,但乌云的上面,永远会有太阳在照耀。
五、放音乐:“幸福拍手歌”,学生伴随音乐用身体语言表达心情。提醒学生一周后自己再进行一次“克服烦恼能力”测试。补充活动:
一、唱反调活动
1、发给学生每人一张纸,要求同学写一件烦恼的事,投进小纸盒。
2、请生抽,并请生说出与纸条不同的看法。
二、情景扮演游戏,请同学扮演在以下情景怎么办? 参考情景如下(题目可自拟):
1、今天,我被同学误会了。
2、爸爸、妈妈吵架了。
3、我考试不理想。
4、天下雨,去不了春游。„„
三、开展“我的烦恼告诉你”活动。
1、告诉学生可以把烦恼跟快乐小精灵讲,意图在帮助学生诉说烦恼、宣泄一下情绪。
2、以心理辅导小组为单位开展活动,内容侧重于分析烦恼的性质,产生烦恼的原因,如何看待这些烦恼等,然后相互交流解决烦恼的办法。
理解他人的情绪
【辅导目的】
让学生学会应如何理解他人的情绪。【辅导步骤】
一、想一想
1、全班先想一想为什么吴涛一次碰壁,一次受欢迎,这是为什么?吴涛心里会怎么想
2、四人小组讨论交流自已的看法。
3、让学生说一说自已的看法。
二、做一做
1、让学生做一做课本27页的帮一帮题目,做完让学生汇报教师总结。
2、让学生猜一猜遇到下列情况,你猜猜是什么情绪?猜猜是什么原因造成的?遇到这种情况,你该怎么办?
3、让学生说一说,教师总结。
三、读一读
1、先让学生自读28页的读一读,体会体会。
四、演一演
让学生针对难受、着急、烦恼、生气、委屈等情绪,表演一下劝说、化解的情景.怎样对待长辈的叨唠?
【活动设计】 12、13岁的学生已经进入青春早期。他们具有更强的自理能力,做事喜欢凭自己的主观愿望,开始想摆脱父母的左右,已不愿与父母谈更多的关于自己的事。在日常生活中,长辈则喜欢以自己的生活经历教训晚辈。同样的内容重复多了,就变成了叨唠,这样的叨唠则影响了两代人之间的关系。本课程首先让学生认识长辈一般都在什么情况下叨唠,然后要清楚叨唠的内容对自己有没有益处,最后是探讨在不伤害父母感情的前提下,怎么对待长辈的叨唠。
【辅导目的】
⒈了解父母在什么情况下叨唠。
⒉明白父母的叨唠是关心,爱护孩子的一种特殊表达方式。⒊探讨对待叨唠的好办法。【辅导方式】 ⒈小组讨论 ⒉小品表演 ⒊社会调查 【辅导准备】
⒈课前做好一份社会调查。⒉排练小品《小亮在家一、二》。⒊准备一幅田园风光油画。【辅导时间】 一学时。
【辅导地点】 团体辅导室。【辅导步骤】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早上好!我们彩虹聊天的时间又到了。我们今天聊的话题是:怎样对待长辈的叨唠。
二、说说自己
⒈介绍自己今天有几岁了。(我今年„„)⒉现在,你们当中有哪些同学能主动把自己的作业给爸爸妈妈看呢?(教师评价:大家的这些表现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你们长大了,都希望自己能独立去做自己的事情。)
三、说叨唠
⒈你的爸爸、妈妈或者其他长辈喜欢叨唠吗?讨论(让学生们七嘴八舌讨论一分钟)⒉长辈一般是在什么情况下叨唠呢?(指名发言)⒊看小品表演《小亮在家⑴》。小亮放学回到家里,放下书包后打开电视机,津津有味地看自己喜欢的动画片。不久妈妈回来了。“亮亮,在干什么呢?写完作业没有„„”妈妈一边换拖鞋一边问道。“一会儿再写吧。”“快写作业去,快去呀!”妈妈话音刚落,爸爸也回来了,爸爸还没放好提包忙问:“亮亮,今天表现怎么样?还有„„”爸爸还没问完。亮亮就已经不耐烦了,没好气地说:“不怎么样,还不是老样子。”说完就看他的电视,这时,爸爸瞪着眼睛„„
⒋讨论:小亮为什么会烦恼呢? ⒌说说自己的爸爸、妈妈在什么情况下叨唠?他们往往喜欢说什么呢?(举手发言)这个问题的讨论还可以分两步进行:①个别发言;②小组交流。教师的评价则可以说:“真有意思”“挺特别的”“我十分同情你”,“他们这样说可以理解”等。
⒍实话实说:在日常生活中,当你听到长辈叨唠你的时候,你会有什么反应呢? 教师小结:听着父母反反复复地说着同一个内容,大家有这样或者那样的想法是比较正常的,可以理解。
四、爸爸妈妈的话 ⒈教师:上课时,老师做了一份社会调查,并把这次调查的谈话记录下来了,下面,我们一些来听听爸爸、妈妈是怎么说的。
⒉播放社会调查的录音实况
(问:×××,您好,现在,想请你来谈谈关于“叨唠”的话题„„
问:×××,您好,你的孩子快12岁了,当你想跟他说一件什么事的时候,他有时候就表现得很不耐烦的样子,这时候你是怎么想的?)(这份社会调查一定要提前两周去做,而且要细致,提问的问题要有针对性,要让每一位被访的家长说出他们最想与孩子讲的话,家长的姓名尽可能不公开。)⒊小结:刚才,我们听了爸爸、妈妈的心里话,相信大家一定受到心灵的震憾。叨唠是天下父母关心孩子,爱护孩子的一种特殊的表达方式。
五、消除烦恼
⒈讨论:叨唠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是不可避免的,当自己的想法、做法与父母长辈的愿望不一致时,你是怎么做的?(让学生充分举手发言,教师适时点拨小结方法。)(1)安静聆听法;(2)转移注意力法;(3)自我讽刺法;(4)解释说明法。„„
⒉看小品表演《亮亮在家⑵》 亮亮放学回到家里,放下书包后打开电视机,津津有味地看自己喜欢的动画片。不久,妈妈回来了,妈妈进门就问:“亮亮,写完作业了吗?”“妈妈,看一会儿电视就去写,放心吧!”亮亮笑眯眯地帮妈妈拿拖鞋。妈妈笑了笑,就做饭去了。亮亮刚要坐下来,这时,爸爸也回来了,刚进门就问:“亮亮,今天表现怎么样?”亮亮调皮地一笑:“还好,老爸,我这个儿子不会给你丢脸的。”说完又继续看电视。“亮亮,今天的日记准备写什么内容„„”爸爸又问了许多问题,亮亮没有发火,只是静静地听着„„讨论:亮亮是怎样对等长辈的叨唠的?(让学生用前面出示的方法来解答。)
六、帮帮你
在日常生活中,面对父母长辈的叨唠,你还有什么问题需要大家帮助吗?(让大家把问题写在纸条上,通过讨论来解决。)
七、小结
父母亲由于爱而叨唠孩子,因为感激,我们能理解他们的用心良苦。让我们共同架设起一座虹桥,人和人之间多一份理解,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学做自己的主人
【教学目标】 教师:
1了解不同学生的归因特点。
2帮助学生掌握合理的归因方法。学生:
1了解自己的归因特点。
2认识不合理的归因产生不良的后果。3掌握合理的归因方法。【教学过程】
一、引入话题
期中考试刚刚结束,不知同学们是不是取得让自己比较满意的成绩呢? 学生回答。
我注意到了大家有不同的反应。但不管如何,考试已经过去,我们需要做的是冷静下来分析一下得与失。学习是我们生活中的最重要的一部分,学习成绩的好与差是由许多原因造成的。下面我们就来进行一个小的调查——《学习诊断》。
首先请你准备拿出笔记,记下下面的一些题目,包括序号: 1家里无人指导我学习2学习科目过难
3家里环境差没法学习4父母不关心我学习5班级里学习风气不好 6学校令我厌烦
7老师的教学方法不适合自己
8自己运气不好,复习的内容总不考 9考试题目太难
10不喜欢一些任课老师 11我比较懒,不愿学习12没有好的学习方法
13情绪不稳定,常被情绪困扰 14缺乏毅力
15不会妥善安排学习时间 16学习基础不好 17自己努力不够
18身体状态不好,无法集中精力学习19对学习没有兴趣 20本身的能力不够
如果你认为符合或比较符合自己的,请在上面相应的题号上作一个标记。在你所选择的内容中再选出5个最主要的,按照重要性的由大到小来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你认为还有其他原因请写出来。
二、交流反馈
1、小组交流:首先请你和前后左右的同学交流一下看自己所选的和他们一样么?为什么自己这么选择?
2、学生反馈:还有没有其他原因呢?有的话请补充。
3、教师反馈: 我们现在来认识一个概念:归因。什么叫归因?
人对行为结果有寻找原因的倾向,这叫归因。而原因可分为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因此归因就可以分为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内部归因的人善于从自身寻找成功与失败的原因。而外部归因的人习惯于把事情的成败归结于外在因素,与本身无多大关系。
你觉得自己是外部归因的人还是内部归因的人呢? 学生思考回答。
我们可以用刚才的调查结果来检测你对自己的判断是否准确。如果你更多地选择前10个,可能你比较习惯于外部归因的;如果你选择的答案更多的在后10个,可能你比较习惯于内部归因。1到10题中你选了几个?11到20题中又选了几个?
想一想,除了学习以外,你对其他事情是不是也有类似的倾向呢?
三、联系实际
不同的归因特点反映一个人对事情的不同看法,它会影响到你的行为方式。不合理的归因就向戴了有偏差的眼镜,产生的效果是对人、对事情的看法与实际产生很大的偏离。
我说到了“不合理的归因”,怎样归因是不合理的? 学生讨论或辩论。
教师总结:总是外部归因或总是内部归因是不妥当的。前者让人消极被动,不愿意做出个人的努力来改变。后者容易让人自卑,无自信心,什么事情都做不好。
下面请分析两个事例:
1、小李是初二年级学生,初一时学习成绩比较好,初二成绩下降,她认为自己成绩不好的原因是自己不是学习的材料,再努力也没有用。
请思考:
1)小李归因的不合理之处是: 2)你认为小李以后的行为是:
2、小张也是初二年级学生,以前是班长,本学期没有当选,分析落选的原因时,他认为是班里的同学和他过不去。
请思考:
1)小李归因的不合理之处是: 2)你认为小李以后的行为是:
四、巩固提高
正确的归因是过去的事情的完美结局,更是下一次成功的良好开端。从下面的小故事中,也许你可以悟出正确归因的要决。
从前有一位将军,在率兵打仗前,他会当着全体将士进行一次占卜(zhanbu),当他抽签时,全体将士都屏住呼吸,因为抽签的结果将会告诉他们这次出征能否取得胜sheng利。将军把签郑重地举到将士面前,上面清楚地写着:“神shen将帮助你们赢得战争的胜利。”全体将士欢呼雀跃。结果,将军率领他的军队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在庆功会上,将士们纷纷说:“如果没有神,我们将不可能取得胜利,让我们为神干杯。”听到大家的提议,将军微笑着拿出所有的签,令人奇怪的是所有的签上都写者同样的话,将士们都惊呆了。将军激动地说:“勇敢的将士们,你们才是赢得这些胜利的决定力量,没有神帮助我们,我们完全靠自己,让我们为自己来干杯吧!”
这个故事的中心思想便是正确归因的秘诀,现在知道了么?可以交流一下,然后请同学回答。
请你为这个小故事起个名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掌握正确归因的要决,在应用时必须注意以下的原则:(大家记下来)“三要三不要”
1)要客观分析你的成败的原因,不要主观臆断;
2)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先从自己内部找原因,不要一味埋怨外部的环境; 3)要尽量找自己可以控制的原因,不要多归于自己不可控制的因素。
五、课堂小结 在学习和生活中,你要不断为自己每一次成功与失败找出合适的理由,也许你刚刚遭遇考试的失利;也许你在为成绩总是不理想而发愁;也许你正痛苦于和好朋友有些误解而不能沟通。每一天的生活都会经历无数的事情,只有敢于面对真实生活的人才能成为生活的强者,正确的归因是生活的第一步。
课后作业:仔细分析自己生活中的优势与劣势,看是否存在不合理的归因。你可以找同学、朋友、家长、老师和你一起分析。
异性同学交往之道
【课程设计】
心理学研究表明,中学生进入青春期后,生理和心理都有所变化,渴望、喜欢与异性交往,这是青春期学生性心理发展的必然。中学生异性之间的正常交往,有利于学生的学习进步和个性发展。然而,如果男女同学交往处理不当,也会影响和妨碍他们的学习和身心健康,还会使人同意产生误会,而误会又会给他们带来一些情绪上的困扰。因此,通过这堂异性同学交往的心理教育课,使学生树立健康的异性交往观念,形成正确的异性交往态度,并学习以正确的方式方法与一行同学交往。
【教学目的】
1、让学生了解异性交往学习生活中的重要性。
2、掌握与异性交往的一般原则。
3、学习适当异性交往的方式方法。【教学方式】
1、问卷法。
2、讲述。
3、讨论。
4、小品表演。【教学准备】
1、准备好问卷。如:
(1)如果我们班只有男生或女生,那会是怎么样的一班集体。
(2)篮球比赛时,无女同学和有很多女同学在旁边加油,会有什么不同的结果。
(3)你希望跟异性交往吗?为什么(利和弊)?(4)当你看到我们班有早恋现象,你会怎么样想?
2、多媒体,课件。
3、小品表演。
4、电视连续剧片段的碟。
【教学时间、场地与教学对象】
1、教学:1学时。
2、教学场地:课室。【教学步骤】
1、让学生结合自己班中的情况,做问卷。
2、结合学生的答卷,提出中学生异性交往的必然性。中学生进入青春期后,生理、心理都有所变化。有心理学家认为:青春期的异性交往分为异性疏远期、好感期和恋爱期,而中学生正处于好感期。渴望、喜欢与异性交往,这是青春期学生性心理发展的必然。恰当的交往具有正面的激励作用。
3、下面是有关心理学家对某中学学生的异性交往观的研究,我们班同学的异性交往观有什么不同。哪一点比较符合我们现在的男女同学之间的交往现象?哪一点不符合?为什么?
男女交往的好处男女交往的坏处 女
1、增加对异性的了解;
2、感到快乐
3、可以谈论和女孩无法交谈的事情,可以听到和女孩不同的;
4、学习上得到帮助;
5、可以更加了解自己;
6、会对什么事情都感到美好。
1、影响学习;
2、念念不忘对方,没心思做其他事情;
3、因怕别人发现而变得躲躲闪闪;
4、会模仿大人;
5、变得讨厌父母罗嗦。
男
1、增加对女性的了解;
2、变得天天充满生气,并感到快乐;
3、相互间能无话不谈,也能诉说苦恼;
4、变得很乐于和异性进行交谈;
5、会增加朋友,变得明朗起来;
6、可以向伙伴炫耀。
1、影响学习;
2、热衷的时候,会变得失去冷静的判断力;
3、因怕人发现而变得躲躲闪闪;
4、如果过分,会没完没了,有时还做出越轨的事情;
5、会变得花钱过分。
如果我们能够把握好男女交往的分寸,扬长避短,那又会是怎样呢?
4、结合问卷与上面的表格中的交往好处,讲解异性交往的重要作用。俗话说:“男女搭配,干活不累。”中学生异性之间的正常交往,还可起到心理上的互补作用。女同学可以从男同学那里学到果断、坚定和刚毅的特点;男同学可以从女同学处补充到细致、体贴和耐心的长处,在交往中异性双方都可以使自己的个性得到不断完善。男女中学生的交往有利于增进异性的了解,有助于丰富自身的情感体验,可以扩大社会交往的范围,增强沟通的社会交往能力。在学习上,异性同学会更有耐心地帮助,且收获可能更大;在体育运动方面,异性同学的加油让你发挥得更好„„
但当我们对异性交往处理不当时,就可能出现上面表格中不良现象,那我们应该怎么样来杜绝这些情况的发生呢?下面我们先来看看一小品表演。
5、小品表演
王晴是班级里的一位文雅漂亮的女生,她成绩优秀,气质高雅,很受男生欢迎。苗条文静的她往哪儿一站,总会引来一束欣赏的目光。一次自修课上,王晴正在做数学作业,一个小纸团落在他的课桌上,她打开一看,字条上写着:“请放学后到青年公园门口相会。爱你的人。”她从字迹上看已猜出是哪位男同学写的。心里咯噔一楞,脸刷地红了。她忐忑不安,不知道该怎么办,想来想去,放学后,拿着纸条去找老师。
6、分组讨论:
问题:王晴这样做对不对?假如你是王晴,遇到此事该怎么办?
7、归纳:
得出正确的处理方案为:暂时保密,找个时间把“纸条”叫给他,并表明自己的态度,现在我们还年少,正是学习的好时光,应集中精力于学习,请克制自己的情感冲动。从而引出异性相处准则之一:尊重别人的隐私权,不伤害对方的自尊心,并说明理由。其实写“纸条”的同学大都是出于幼稚或一时冲动,所以处理这种事要慎重,不要当面指责,不要将事情公开,否则会使那个同学感到无地自容而反目成仇。正确的做法是私下里找对方推心置腹地谈一谈,建议她在中学阶段不宜想入非非。事后仍保持正常的交往,当作一般好朋友相处。
8、结合上面所述,展开讨论,归纳中学生的交往原则:(1)不必过分拘谨。
(2)保持一定距离(心理方面)。(3)举止落落大方。
(4)文雅庄重,自尊自爱。(5)不伤害对方的自尊心。(6)不卖弄自己,令人生厌。(7)不应过分严肃或轻薄。
9、我们要做到恰当的异性交往,那我们应该怎么做呢?下面同学们总结上面所学,分组讨论。
老师总结:我们应该把握好下面两个原则。(1)、自然原则。(2)、适度原则。异性交往应克服不自然的羞怯心理,不要过于频繁地单独交往,要保持一定距离,讲究时间、地点和方式。
10、好,下面我们以电视连续剧《青春正点》中的一片段结束我们的课程。《青春正点》里面的男女同学之间的交往方式,我们可以参考参考。其实,同学之间,你好,我也好.学会创新
【教学目标】
⒈通过学习,使学生懂得什么是创新,怎样创新。
⒉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勇于创新的精神。【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七巧板录音带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曾经有位哲人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丰富的想象力使我们的生活日新月异,飞速发展的社会更需要我们的创新精神。今天这堂课,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分享创新的快乐!
二、听故事,谈启发:
听听阿基米德的故事,你一定会有所启发。有请我们的小小故事家。
(一生讲故事,并放动画)故事内容简介:同学们,你们知道阿基米德吗?他呀,是古希腊伟大的科学家。他从小就喜欢听故事,这些故事也极大的激发了他的想象力。他喜欢听别人对某个问题的争论,并且敢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每天,都有许多疑问在脑子里转悠:“为什么大海总是咆哮不停?为什么大船会浮在海面行走?„„”有时他的小脑袋瓜里还会迸发一些奇妙的新想法。有一天,他看见农民们正在把尼罗河里的水运到高处灌溉农田。他想:如果有一种东西,使水能够自动从低处向高处流,那该多好啊!于是,回到家里,他冥思苦想,反复测算,终于发明了螺旋抽水机。使水能从低处往高处流,这在当时,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奇迹!后来,阿基米德还创立了著名的关于浮力的学说“阿基米德定律”。他也被后人誉为“力学之父”。
听了故事,你有什么启发,和同组的小朋友说一说。请各组派一名代表汇报一下你们组的观点。
师小结:同学们刚才各抒己见,老师这里总结一下大家的观点: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像阿基米德那样,勤观察,多思考,还要有渊博的知识,丰富的想象力,做生活的有心人,学会学习,学会创新,这样我们也会象阿基米德那样,成为有成就的人,成为伟大的人。
三、那么,究竟什么是丰富的想象力,我们该怎样创新呢?看了以上的小品表演,也许你会更加明了。(几生表演《如此创新》)
时间:一个早上 地点:校园
人物:学生和老师 情景:„„
你们看了表演,明白了什么叫创新,该怎样创新了吧!
四、测一测
好!让我们休息一下,一起到“智慧之窗”的百宝镜照一照,看看自己的思维有什么特点吧!请看课件。
得了4分以上的同学请举手,恭喜你,你是个具有创新思维的孩子。
五、得分高的同学不要骄傲,得分低的同学也不要气馁,因为分数并不重要,下面的智力体操,不仅可以使你大开眼界,还可以培养你的创新思维。让我们插上想象的翅膀,随老师一起去创新的天空中翱翔。
1、看下面的一组图形,你能想到一些什么事物,什么场景,想的越多越好。
2、听音乐想象。老师这里有一首曲子特别好听,想不想听一下。音乐好听吗?老师看你们专注的样子,很好奇,想问问你们,听音乐时,想到了什么?(音乐,鸭子拌嘴)
3、好,我们来开展一次智力拼图比赛,看哪一组同学拼的图最有创意,最与众不同。生拼图,并说说自己的创意。(学生拿出七巧板按小组拼)
a)看图编故事,看谁想的最好,最有想象力。附图见课件
4、异想天开:
结合生活实际,你能谈谈你有那些创新的想法和设计 展示我区科技节小发明小制作(录像)。
5、全课总结: 同学们,这堂课你们表现很出色,老师欣喜的看到你们具备了创新人才的素质,你们不仅懂得了什么是创新,还学会了创新,不仅有丰富的想象力,还有创新意识。老师为你们骄傲。神奇的大自然正等待你们去探索,宇宙的奥秘等待你们去揭开,老师坚信,通过努力,你们中间也许会出现第二个爱迪生,第二个阿基米德,你们相信吗?让我们在美妙的歌声中结束这堂课吧!(师放歌曲《天地之间》,生边唱边跳。)
大声地说:“我行!”
【辅导目的】学会树立自信心
1、通过活动使学生了解成功的关键之一是自信。
2、通过游戏活动让学生体会成功,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长处,尝试建立自信心。
3、帮助学生掌握了解自己,建立自信心的方法。【辅导重点】
感受自信,学会自信 【辅导难点】
帮助学生消除胆怯、自卑,掌握树立自信心的方法。【辅导方式】
游戏、活动、讨论、交流、表演等 【辅导准备】
录音机、录音带、投影、记分册、学生自备小礼物 【辅导步骤】
一、了解自信
1、听录音:闽南歌曲《爱拼才会赢》
2、请听得懂歌曲的同学说说歌曲的意思。
3、教师讲解歌曲的含义,请学生归纳主题——相信自己、敢于尝试、勇于拼搏才能赢得胜利。
二、尝试成功
1、感受自信心对个人行为的影响。
进行词语接龙游戏,要求学生在接词之前可在心里或大声地说:“我行!” 将学生分为三至四个小组。教师说出一个常见字,要学生以组为单位派代表以成语的最后一个字为头,在限定时间内说出另一个成语,请四位同学统计各组所接的成语数量,多者为胜,评出龙头小组,教师给予及时地鼓励。
2、小组交流,感受主动参与带来的自信
问题:你个人参加接龙的次数是多少?谁接得最多? 交流:(1)接龙次数多的同学谈谈自己的经验以及接龙前、接龙成功后的感受。(教师引导学生学会感受成功的愉快,激发自信心)板书:
相信自己—→尝试—→成功
(2)接龙成功次数少的同学谈谈自己失利的原因及感受。(教师同样加以鼓励)启发思考:(再设疑,引发学生深入思考)在接龙过程中,是什么原因让你没有参与或不愿再接龙呢?你当时是怎么的一种状态?现在你对当时的状态有什么看法? 可能的答案:(投影)a、不会答;
b、会答,但不敢答; c、还没想好,不敢答;
d、前面答错了,受到同学的嘲笑,不敢再回答了。
师生共议,教师总结:失利的原因是对自己的实力没有正确的认识,不敢尝试。
板书:
怀疑自己—→退缩—→失败 教师激励:如果再给大家一次机会,你会勇敢地去争取吗?(激励学生增强自信心,努力争取成功)
3、谈谈自信使你成功地做好了一件什么事?(体验自信带来的成功的喜悦)
三、情景辨析
1、结合刚才的结论,要求学生分析在下列情境中的正确做法。(学生可自由组合成讨论小组)表演:(1)学习上:遇到一道计算步骤较多的数学题,你担心自己做不对、做不出,因为从来没有做过„„
(2)生活上:妈妈今天生病了,你的衣服脏了,扣子又掉了,你自信地对自己说„„
(3)交友中:班上来了一位新同学,你很想与他(她)成为好朋友,又怕遭到拒绝,怎么办„„
2、升华:树立自己的自信心是一种心理素质的提高,而帮助他人树立自信则是一种高尚的品质。
3、出示投影:德国勃留尔市对学生帮助父母做家务的规定,比较国内外儿童的能力。
6岁前6-10岁10-14岁14-16岁
不承担家务洗餐具、收拾房间、到商店买东西到花园劳动、给父亲擦皮鞋洗汽车、到菜园耕地
要求学生思考自己所能承担的家务,并在课后尝试向家长要求承担相应的家务,向家长表述自己承担家务的原因和实力。
3、教师小结:同学们可能从来没有想过,自己原来还能做这么多的事情。其实呀,我们的同学很能干,只是没有真正地想过、尝试过,所以以为自己没有能力,不敢做。以后,一定要在充分了解自己实力的基础上,勇敢地说声:“我行!”——相信自己,努力尝试,取得成功!
四、拓展
1、讨论:是否只要会说声:“我行!”,就一定能取得成功呢?
2、学生自由发言后,教师结合板书上的虚线总结:相信自己并不是盲目的,必须真正地了解自己的现状,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努力改善自己的不足,争取获得更大的成功。这样大声说出的“我行!”才真正有效。
3、教师以一首诗激励学生,让学生谈谈对这首诗的理解。
五、巩固训练
1、要求学生注意在日常生活中多多培养自己的能力,学会树立自信心,以表格的形式记录自己尝试成功的点滴小事,一周后共同分享由自信和实力带来的成功的喜悦。
2、自信体验表
日期尝试做什么事?怎样鼓励自己?怎样做的?结果(个人收获)
第五篇: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把握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帮助学生明确如何正确处理交友这一重要人际关系的问题,了解交朋友的意义和重要性,明确交朋友的原则和态度本文是小编精心编辑的,希望能帮助到你!
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教学目的:把握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帮助学生明确如何正确处理交友这一重要人际关系的问题,了解交朋友的意义和重要性,明确交朋友的原则和态度。
教学过程:
一、导入:我国著名青年歌唱演员臧天朔曾经唱过一首名叫“朋友”的歌,其中有两句歌词是这样的:朋友,如果正享受幸福,请你离开我;朋友,如果你正面临痛苦,请你告诉我。真挚朴实的歌,使我们对真正的朋友有了深刻的认识。今天的班会课,就让我们一起来讨论中学生该如何交友这一重要人际关系的问题。
二、青少年交友的心理需要
1、学生讨论:青少年为什么十分渴求青年朋友?
a、学校生活越发重要,朋友在学生的人际关系中成为一种重要的关系。
b、对独立的渴望,希望有更多机会发表自己的意见,而朋友是最好的听众。
c、与父母在沟通上存在困难,同龄人之间易产生共鸣。
2、教师小结:
青少年社会生活的中心从家庭转到学校,这是走向独立的一种表现,青少年需要认识自我,肯定自我,希望有更多的机会表达自己的意见、想法,也希望有人倾听自己的话。而这种需要较少能从父母那里得到满足,所以他们只能去寻找与他们有更多共同语言的青年朋友。
三、同龄朋友的影响作用
学生分组讨论,每组发表至少一个代表性观点。各组观点提出后,有异议者可要求讨论,展开辩论。
1、朋友可帮助你增进对自我的了解。
2、朋友可以帮助你肯定自我的价值。
3、与朋友相处,还可以使你得到情绪上的缓解。
4、学习处理人际关系,是青少年学习适应社会的一个过程。
四、青少年交朋友的原则
1、每个人的性情爱好不同,但是,真正的朋友都应该能够相互帮助,以诚相待,这是交朋友的首要原则(讨论)
2、如果抱着功利主义的目的,为了某种实际好处而去结交朋友,这种关系是不会持久的。
五、交朋友应有所选择
1、珍重友谊,与朋友相处应当学会宽以待人,严以律己。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每个人都会有这样那样的缺点、短处,应尽力帮助对方改正,切勿嘲笑、轻视朋友的缺点、错误。
2、当发现自己交了一个坏朋友,如果,你不能改变他们,反而在交往中受到他们的坏影响,那就要拿出决心和勇气,坚决离开他们。
六、孔子曰:“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愿每一位青少年朋友都能找到真正的友谊,和朋友相互鼓励,相互关心,共同提高,一起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