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学讲”阅读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实施

时间:2019-05-12 17:33:0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初中英语“学讲”阅读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实施》,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初中英语“学讲”阅读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实施》。

第一篇:初中英语“学讲”阅读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实施

初中英语“学讲”阅读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实施

【摘要】“学讲”教学模式要求学生在“学进去”的基础上能够“讲出来”,强调学生是课堂的中心、学习的主人,以翻转过去以教师为主体的旧课堂。本文通过一堂英语阅读课,尝试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实施“学讲”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提升阅读教学效果。

【关 键 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学讲”模式;设计;实施

一、“学讲”教学模式的提出

“学讲”教学模式是由江苏省徐州市教育局于2013年12月提出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该模式以“学进去、讲出来”作为学习方式的基本导向,强调学生是课堂的中心、学习的主人,以翻转过去以教师为主体的旧课堂(徐教教研[2013]4号文件)。在大力提倡教学改革的背景下,运用“学讲方式”进行课堂教学是落实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直接表现,因为“学讲方式”不仅注重调动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积极性(“学进去”),而且强调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帮助同伴解疑释难、强化所学知识的结果(“讲出来”)。让学生当一回“老师”,他们就不得不在课下做足准备(“学进去”),以便在课堂上充分展示(“讲出来”),这将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以及对所学内容的深刻理解和牢固记忆。

二、“学讲”阅读教学模式的基本过程

“学讲”阅读教学模式包括以下六个步骤:激趣导入―自主先学―小组讨论―组间交流―检测反馈―巩固提高。这六个步骤相互照应,协调一致,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激趣导入。导入的目的是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求知欲望,教师可通过一些与课文有关的图片、事件、人物或视频等背景资料开展,导入活动。

2.自主先学。要求学生在刚上课的时间段内或课下自主阅读课文,并记下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讨论,达到提高课堂教学针对性的目的。

3.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通过小组内部讨论交流,解决自主学习过程中个人遇到的问题。在此过程中教师充当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角色,适当对学生讨论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指导、讲解。

4.组间交流。小组讨论后,对于组内仍未能解决或者需要进一步拓展探究的问题,由各个小组进行汇总,通过组间提问交流、教师指导等方式加以解决,发展学生推理性以及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5.检测反馈。通过一些课堂练习,比如填空题或问答题或排序题等,来检验同学们对课文的理解以及文章内容所涉知识点和短语的掌握情况。

6.巩固提高。该阶段旨在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及语言的运用,使学生在理解课文并掌握相关知识点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教师在开展这一阶段教学时,可采用口述大意、复述课文、话题讨论等形式。

三、“学讲”阅读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实施案例

1.教学案例介绍

(1)教学用书。以义务教育教科书《英语》(译林版)九年级上册unit7 reading“Hollywood's all-time best――Audrey Hepburn”为例。

(2)教学目标。①要求学生能理解和运用课文中的重点单词、短语和句子:如Effort,insist,lifetime,beyond,throughout,honour,devote…/ put her effort into,not only…but also,during her lifetime,be honoured with,devote to,pass away…/ She played the lead role of a young princess in the Hollywood film Roman Holiday.She put most of her effort into…②了解好莱坞著名影星奥黛丽?赫本(Audrey Hepburn)的演艺事业及成就。③理解掌握阅读技巧,提高阅读速度和能力。④会根据时间顺序描述一个人的人生经历。

(3)重难点。理解掌握阅读技巧,提高阅读速度和能力。

(4)教学方法。“学讲方式”,即在“学进去”的基础上“讲出来”。

2.教学过程设计与实施

(1)激趣导入。首先通过投影呈现一组奥黛丽?赫本的电影图片(包括“Gigi”、“Roman Holiday”、“Always”等),之后不失时机地抛出这样一组问题:Have you ever watched these films? Who is the lead role of these films? What' s her achievement…顺势将课堂主题设成悬念,激起学生的思考。

(2)自主先学。要求学生自主阅读文章,在自主阅读过程中记下不理解的问题。问题可以是有关文章大意的,也可以是有关文章细节。比如,时间、地点、事件等;或知识点,比如,句型或短语或单词用法等。要求学生每人至少提三个问题,学生能够提出问题,说明他(她)在阅读过程中进行了思考。

(3)小组讨论。将全班60人分为15个小组,每4人一组。分组原则按照最近一次英语考试成绩排名依次分为第1-15名、第30-16名、第31-45名、第60-46名,其中第1、30、31、60名为第1小组,第2、29、32、59名为第2小组……第15、16、45、46名为第15小组。其次,进行小组内部讨论,通过讨论以解决个人阅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对于小组讨论后仍未解决的问题或者需要进一步拓展探究的问题,由小组进行提炼汇总。要求每个小组至少提炼出三个问题,并且这些问题应包含三个不同的层次:文章大意、细节(比如时间、地点、事件等信息)和知识点(比如句型或短语或单词的用法等)的问题至少各一个。

(4)组间交流。首先,针对文章“大意”的问题进行交流提问,要求每个小组报告本组提炼的问题、由其他小组同学来回答,通过这个层次问题的交流,大家对文章大意就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其次,针对文章“细节”的问题进行交流提问,综合各个小组的提问以及其他小组的回答,大家进一步理解了课文。最后,针对文章“知识点”的问题进行交流提问,要求各组学生将所提知识点的问题写到黑板上,由其他组同学进行回答,通过这个层次问题的交流,达到了理解和运用文中重点词汇、短语和句型的目的。在此环节中,教师可穿插进行讲解和点评。

(5)检测反馈。为了检验同学们对文章大意、细节及相关知识点是否充分理解和掌握,教师可通过幻灯片展示一些题目,并抽点同学回答。比如,有关文章主旨大意的题目:Why is Audrey Hepburn one of Hollywood' s all-time best? What did Hepburn do beyond the film industry…

有关文章细节的题目:What was Hepburn' s dream when she was a child? What did she work as before becoming an actress? In which film Hepburn became world-famous at once …

有关文章知识点的题目(要求填括号内缺失的词语):She spent her last few years(working closely with)UNICEF.Her achievements(went beyond)the film industry.Audrey Hepburn had(four more)Oscar nominations.…

(6)巩固提高。在开展这一阶段教学时,教师可先抽点学生对课文进行复述(Try to retell the story of Audrey Hepburn),或者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复述奥黛丽?赫本的人生经历及生平事迹,以检验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及语言运用能力;然后抛出讨论话题,如,好莱坞电影明星那么多,为什么偏偏把奥黛丽?赫本选入课本,让学生当堂分组讨论,以发展学生推理性、批判性思维;也可要求学生在课下仿写所读内容,如,要求学生用所学的单词和句子描述国内自己喜欢的电影演员,将其作为家庭作业并进一步完善,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四、教后感悟

这堂阅读课采用的是“学进去,讲出来”教学方式,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通过激趣导入、自主先学、小组讨论、组间交流、检测反馈、巩固提高六个步骤完成了课堂教学任务,突出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使阅读教学充满活力。同时又有效增强了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反思批判的多元意识和能力,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徐州市教育局提倡的“学讲”教学模式基本环节按顺序一般包括:“自主先学”、“小组讨论”、“交流展示”、“质疑拓展”、“检测反馈”、“小结反思”。需要说明的是,这六个环节不是固定不变的流程、模式,教师可结合学科和课堂教学内容灵活处理,比如本教学案例中我们结合英语阅读教学的特点,加入了“激趣导入”环节,将“质疑拓展”环节融合在“组间交流”中进行,将“小结反思”替换成了“巩固提高”。

“学讲”阅读教学模式离不开学生的积极参与和讨论,如何激发各个层次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提高学生的讨论热情非常关键,这也是我们加入“激趣导入”环节的重要原因。值得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题材的阅读课文都适合采用“学讲”教学模式,只有能激发学生兴趣的题材课文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教师应根据课堂教学内容灵活选择教学模式和方式。

参考文献:

[1]赵继光.新课程中学英语“5S”阅读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实施[J].课程?教材?教法,2010,8:64-69.[2]肖庆义.“5S”英语阅读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感悟[J].中国校外教育,2012,2:87,115.[3]徐州市教育局.关于实施《“学进去 讲出来教学方式”行动计划》的意见,徐教教研[2013]4号文件.[4]丁永刚.运用“学讲方式”实施有效教学[J].上海中学数学,2014,5:3-6.[5]王守仁,何锋.义务教育教科书《英语》九年级上册[M].南京:译林出版社:94-97.

第二篇: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模式浅论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模式浅论

姓名: 姚 建 班级: 江苏教院03级英语函授本科班

时间: 2006-8-11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模式浅论

关键词:书面表达、忽视、模式、题材、一、导言

《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语言技能是构成语言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技能包括听、说、读、写、译五个方面的技能以及这五种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听和读是理解的技能,说、写和译是表达的技能;这五种技能在语言学习和交际中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学生应通过大量的专项和综合性语言实践活动,形成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真实语言交际打基础。因此,听、说、读、写、译既是学习的内容,又是学习的手段。

其中,写作技能的高低是衡量语言综合能力的重要标志,是学生在英语学科中创造力强弱的直接体现.近几年,全国各地的中考题都对学生的写作以书面表达的形式进行考察.正是对学生创造才能的检测和要求的有利证据.然而,写作能力的培养在初中英语教学领域内普遍受到冷落与忽视,不少学生错误地认为写作的提高无非是多写几篇,但却没有英语记日记、记笔记的习惯,写作时用中文构思,再译成英文,写作后自己不注意修改,也不关心老师评注。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学生的写作水平较低,具体表现在:

一、基本功不扎实,单词拼写错误率较高。

二、句法知识不扎实,无法驾驭长句,常常顾此失彼。

三、语法实际运用能力差,基本语法错误严重。

四、“汉语式”(Chinglish)英语,表达不清楚,语篇不得体。

五、布局及衔接能力差。纵观我校历次的期中、期末考试以及中考,不难发现学生的书面表达差的简直令人心寒――词不成句,语病百出,甚至不少学生只字未写,这是英语差的症结所在,是制约着本校英语质量提高的瓶颈。

笔者认为造成学生写作技能差的主要原因在于平时教学忽视了“写”这一环节,偏重于听、说、读、译的教学,抑制了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从而妨碍了学生英语学习能力的提高。

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英语教学实践,推介一种正在探索中的“准备—写作—修改”英语写作教学模式,以资大家共商之。

二、定义

所谓教学模式,乃是在一定教学理论指导下为了达到特定的教学目标而将教学活动诸要素组合而成,以教学程序为其外在表现形式的一种教学操作样式。“准备—写作—修改”英语写作教学模式,是一种指导学生积极发挥主体作用和创造性,以提高英语书面交际能力和全面素质为主旨,通过材料准备—起草—反复修改到定稿等教学程序,注重培养学生英语写作方法和技巧的教学模式。

三、指导理论

(一)整体性原则:

整体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语言教学的整体性,即在语言教学中融“听,说,读,写、译”五种技能为一体,还英语教学实践性的本色。另一方面是指课堂教学的整体性。

(二)渐进主义(Progressivism)

渐进主义认为外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习者的语言交际能力,主张学习外语要以信息源为内核,教师通过过程定向(Process|oriented),使学习者投身真实的外语环境中,根据个人需要,在探索中逐步形成交际能力。教师提出任务,学生在完成任务中探索、归纳,从而内化语言再外化为交际行为,学生自我评估之后再由教师评价。

(三)创造性原则

课堂教学改革应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性思维能力作为主要的教学目标之一.在设计教学时应尽可能多的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发现情景,在组织学生研究讨论时应激励学生去发现和探索一些有创见的解题方法.(四)主体性原则

强化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潜能,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自主学习、主动发展.强调学生的主体并没有忽视教师的主导性,教师设计的教案要能引导学生积极展开思维,因此更要求教师“导”的科学,“导”的及时.(五)层次性原则

由于学生学习能力发展不均衡,因此研究设计尽量从各层次学生的实际出 发,建立多层次的弹性结构,以适应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要。

四、操作程序

写的关键无非是写什么和如何写两个问题。传统的写作教学课只有一个或两个阶段,就是教师布置题目,让学生写,写完上交即可。教师批改后,再在课堂上做简要评讲。第一阶段由学生完成,第二阶段由教师完成。若无评讲,这种写作课就只有“写”一个阶段。每个学生每周必须按照初中英语教科书每单元第四课中Writing的要求,或者WORKBOOK中的书面表达图文材料,或者教师布置的题目做一篇作文。这三个阶段相互照应,教师和学生的互动、协调活动贯彻始终。

(一)准备阶段

准备阶段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全面分析、掌握材料,形成写作提纲和“腹稿”。具体内容有五项:1.阅读、分析有关材料(文字或图表等),占有材料,掌握事实;2.拓宽思路,集思广益;3.交流观点;4.记笔记;5.拟写作提纲。

上述每一件事都是由学生完成的,能极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师的指导作用表现在决定学生该干什么,指导学生如何干,纠正学生的错误。即使是新词和易错的词的选择、语法的学习,教师也只是提出问题,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然后自己去查词典及有关资料,自己解决问题;必要时,把问题提到课堂上讨论解决。至于这种课是否上得紧凑,是否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课上得有效率、有创造性,使学生既能学到新知识,又能学到技能,教师的指导作用关系极大,甚至可以说是决定性的。英语教学中的写作是一个多层次的概念,包括书写、写话和作文,逐级递升,与听、说、读的教学是密切联系的:既有遣词造句的问题,又有语篇结构的问题;既是语言训练,又是思维训练。阅读在英语写作中,特别是在准备阶段,占有重要的位置。因为教师或者教材要求的写作命题不是有感而发的自我表达,而是要有真凭实据的所需的材料(文字或图表),经过分析、研讨才能获得的,所以,在形成思想以前,非阅读相当数量的有关材料不可。教师可让学生先阅读一份材料,然后让他们合上书本,口述内容,再由其他学生补充,最后写出材料大意。英国学者布里顿(J.Britton,1970)根据多年的研究指出: “学生口语句型结构和表达方式往往是他们写作的基础。”学生通过阅读,获取信息,形成初步思想,即开始构思,列出写作提纲、初稿、二稿,经润饰、定稿,交给教师。例如“Pollution Around Us”,教师没有为学生提供现成可用的材料,而是给他们有关的文件、报告、法规、报刊文

章(甚至是漫画),让学生去阅读、分析,从中提炼获取必要的信息。这种带有具体目标的阅读,可对学生进行多种技能的训练。

(二)写作阶段

写作阶段的教学目标是要求学生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进行文字写作实践。这一阶段的具体内容有四项:1.草稿;2.自检错误;3.文字推敲、润饰,二稿;4.初步定稿。

英语写作能力的提高不能一蹴而就,要力戒“速胜论”。在英语教科书中,写作是按句子、段落和篇章三个层次来练习的。因此,教师应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帮助学生逐步提高写的技能,逐级递升英语写作水平。初中学生英语写作教学的顺序一般是这样设计的。

1.控制写作(Controlled writing)。在这一阶段,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写作活动,很少有自由写作的机会。在学英语语音时,教师非常强调模仿,而在学习用英语写作时,却很少人认为模仿会有效。实际上,在写作时,同样应提倡模仿以英语为本族语的人所写的东西。例如,可以让学生按不同体裁和主题整理一些范文,看他们如何组织写作,如何运用词语和句子,从中学习一些写作技巧;还可以让学生做一些语句排序、填空练习或解答问题,用适当的词句把这些答案重新组合起来就是一个有意义的故事。

2.引导写作(Guided writing)。在这一阶段,学生有一些创作自由,但教师还应给学生一些有限的指导。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议定若干写作提纲,然后让学生自己写作文。近年来,中考中的“看图作文”类型的“书面表达”考题实际上即属于引导写作的范畴。

3.自由写作(Free writing)。在这一阶段,教师每天上课前5分钟,让学生进行自由写作,他们可以写自己喜欢的主题。最好的办法是要求学生每天用英语记日记、写信等,他们可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教师也可每天定一个统一的题目(如My favourite,friend...等),让学生写。需要说明的是,开展这种活动最好要求学生有一个专门的自由写作本子,定期上交教师批改。这样写过后,学生可对照检查自己前边的写作,看自己取得了多大的进步。

4.继续写作(Continuous writing)。教师定一个大题目(或起一个开头),要求学生每天课余写一部分内容,就像电视连续剧那样,续写不断。在教师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最短不少于一周,可以半个月、一个月或更长时间),并进行评选,对优者予以鼓励。教师必须要求学生:第一次写要列出写作提纲,让教师过目,以后天天按这个提纲写;对违反规定搞突击完成任务者要给予批评。

(三)修改阶段

修改阶段是反馈机制下的一个开放性过程,其教学目标是通过师生信息互动,使学生的作文逐步完善。学生的英语写作应由教师审阅和评价。英语教师在审评前首先应向学生展现作文评判标准(如分档和分值),在评改学生的作文时,不应把重点放在拼写和语法结构上,而应放在它所表达的思想及表达方式上,看学生对材料的分析是否正确、有新意,文章是否切中题目,等等。不可仅判个分数,还要有评价意见。学生的作文立意好的要表扬,遣词造句精当的也要表扬,这是很重要的。教师还应坚决要求 学生字迹工整。学生经过一番努力完成习作以后,一定会为自己的作品感到自豪。

作文经教师审阅后,学生还要继续修改。修改后鼓励学生自我打分(否定前一次教师的给分),并将习作返回教师,教师则按新的分值提出更高的修改要求。如此往复,直至达到师生双方共同认可的作品和分数。这样,学生虽然写的是一篇作文,但是反反复复练习的机会很多,而且每循环一次就是一次提高,一次升华。这种方法,较之不断地让学生写新文章能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另外,学生所写的文章,是从其他有关材料分析、选择、归纳出来的,能使学生在获取新知识的同时,学以致用,文字也比较容易达到规范的程度。

最后,教师还可要求学生从所写的几篇作文中选出自己的“代表作”,并附一文字说明,简介自己的文章。教师随即给学生自选的文章评分,结合该生在各环节上的表现及期考成绩给学生一个总评成绩。

五、注意要点

首先,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必须运用测试手段。教师在组织考试时,一定要加上“书面表达”这一项内容来测试学生真实的英语水平。有些教师片面理解所谓的测试的“客观性”,为了改卷省力,有时删去英语写作这一项,这不利于学生英语水平和交际能力的提高。有的学生选择题做得好,却不见得会写文章。

其次,教师要教育学生不要过分依赖词典写作,而应该积极地记背英语单词和习惯用法,注意平时积累,指导并激励学生尽可能地多背诵(至少要熟读)一些精彩文章,特别是经典原著片段,促进学生语感的发展。学生遭遇“词不够用”或“词不达意”的尴尬境地时,仅靠查词典写出的短文,准让人如坠云雾。

主要参考资料:

1.胡春洞、王才仁主编:《英语教学交际论》,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2.Nation,I.S.P.(1995),Teaching,Listening and Speaking,Wellington:ELI Occasional Publication No.15.3.戴军熔著:《中学英语写作初探》,载《中小学英语教学》1998年第10期。4.江坤才著:《教学模式与教育科研方法简介》,无锡市教研中心,1998年7月。

第三篇:初中英语阅读课教学模式初探

初中英语阅读课教学模式初探

【摘要】阅读教学是中学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有良好的教学模式则会提高教学效果,我采用的英语阅读课五步教学模式达到了提高教学效果的作用我将进一步完善这种教学模式,使它发挥更好的作用。

【关键词】初中英语 阅读课 五步教学模式

阅读是理解和吸收书面信息的最重要手段,它能给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学生在掌握科学、有效的阅读方法和技巧,使用词典、语法等工具书及各种英语教育教学资源的过程中,能逐步获得较强的独立阅读的能力,为他们继续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通过阅读,增加词汇量,扩大知识面,学生交际时就能避免因为词汇贫乏而言不达意,或因不了解文化背景知识而产生误会的现象,写作时才能言语地道,内容丰富,阅读能力的提高,是听、说、写能力提高的关键。

因此阅读教学是中学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目的是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语言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建立初步的语感,获得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为继续学习运用英语切实打好基础。

英语阅读教学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其中每一个环节都有可能关系到阅读教学的整体质量。我们既要重视对学生阅读策略能力的培养,又要重视学生对阅读习惯、技巧的培养,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英语运用能力。现行初中英语教材中,阅读课文在各模块都有分布,这些阅读文章涵盖文化,旅游,课余生活等话题,阅读课在我们平时的英语教学中尤为重要,如果有良好的教学模式则会提高教学效果,所以怎样上好阅读课成为英语教师教学中的关键。

依据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在信任、尊重、鼓励的氛围中,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发展的基本原则和 “自主,合作,探究”的基本模式和PWP阅读教学法的理念以及自学与合作学习相结合的学习策略并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经过多年实践,形成我的英语阅读课五步教学模式:第一步,灵活导入,明确目标;第二步,情境模拟,读前铺垫;第三步,文本处理,阅读训练;第四步,写作提升,小组汇报;第五步,达标反馈,课堂小结。

在教学中我通过任务型教学法、小组合作教学法、情境创设法,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下面我以外研版八年级上册第六模块第二单元为例,对阅读课教学模式进行探究。

一、教材分析

本模块以保护动物为话题,让学生了解世界上很多动物已濒临灭绝,并通过活动思考如何采取措施来保护动物,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忧患意识。第二单元是一篇典型的阅读课文,课文着重介绍了我国现存大熊猫的数量和生存状况,号召人们保护濒危动物,保护环境。语法主要学习动词不定式作宾语补足语和目的状语的语法功能。

二、学情分析

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1.具备一定的词汇量和阅读能力,且在七年级(上)册第六模块已了解有关动物的话题,学习有关动物的知识。2.在八年级上册第五模块,学习了动词不定式作宾语的语法功能。

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喜欢大熊猫,对濒危动物有了一定认识,愿意保护环境,保护 濒危动物。

学生间已存在的差异:层次不一,一部分学生缺少丰富的语言基础和信息积累,所以对某些任务的完成有一定的难度。

三、教学设计

根据以上的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我进行了教学设计。

1.灵活导入,明确目标;约4分钟

2.情境模拟,读前铺垫;约5分钟

3.文本处理,阅读训练;约18分钟

4.写作提升,小组汇报;约10分钟

5.达标反馈,课堂小结。约8分钟

设计意图:以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为主,兼顾听说。

环节

一、灵活导入,明确目标:

Listen to a song.设计意图:以学生们熟悉的关于大熊猫处境的歌曲《熊猫咪咪》进行导入,为文章内容作铺垫,有助于营造学习本课的氛围。同时歌曲旋律耳熟能详,学生能够在吟唱当中激发兴趣。

And then,have a free talk.设计意图:以简短的师生对话,引出主题。

Next,show the studying aim to the students.设计意图:呈现单元知识树,明确单元主题和学习目标,构建知识结构,增强学习针对性。

环节二情境模?M,读前铺垫:

首先 Do Activity1.Say what you know about pandas in pairs.设计意图:锻炼学生口语交际能力,进一步激发对大熊猫的兴趣,增进对大熊猫的了解。

And then,talk about the picture.方法是请两位同学分别扮演图中的大熊猫,用所给词说出自己的困境,表达希望获得帮助的心愿!

设计意图:使学生对大熊猫及其生存现状产生忧患意识,激起保护欲望,熟悉了词汇因而增加了学习文本的内在动力,提高了学习效率。

环节三:文本处理,阅读训练;

Do Activity2.Read the passage and match the headings with the paragraphs.方法是:全班按4人小组进行小组合作探究,从文本中找出活动2的答案。学生起立抢答,答案正确的所在小组赢得一颗星。

设计意图:本活动要求学生快速把握文本信息,以找出答案为目的,快速跳读,找出关键句练习快速阅读的能力。

Do Activity4 Complete the passage with the words in the box.活动4主要检测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并考查其对文中所出现的关键词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方法是:请同学们细读文章,小组合作完成活动4,然后举手,派代表把答案写在黑板上,答案全对的为小组加分。

设计意图:设计不同类型的任务型阅读题目,再读文章,运用精读的阅读策略,锻炼学生发现细节与具体信息的能力,这对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水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Read the text aloud after the video.方法是:教师播放对话视频,一次播放一句,学生观看视频并大声跟读对话。

设计意图:本课文章较难,在读文本两遍之后,学生对文本内容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跟着视频大声朗读文本可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并且对于学生准确发音以及培养语感有重要的作用。

然后,重点阅读,语法处理:方法是:请每个学生重点阅读并划出文本中含有动词不定式的句子,然后完成活动3,Complete the sentences.举手回答,答对的,为所在小组加分,教师再讲解不定式的语法功能,并让学生进行仿句练习,以突破难点。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加深对文本中带有动词不定式的句子的理解,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文章,掌握新的语言结构。

At last,work in groups of 4 to deal with the key words,phrases and sentences.方法是:学生4人一组,通过合作探究在文本中找出大屏幕上出现的重点词汇,短语和句子,并学习,以突破重点。

设计意图:学生应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通过组内合作、讨论探究,找出文本中的关键单词、和句子,把所学的知识转化为学习能力。

环节四:写作提升,小组汇报;

Write your suggestions to our government to save the panda.方法是:分组讨论关于如何保护大熊猫的建议,把每组的建议以书面形式写给政府,由一名同学扮演市长接受并评论同学们的建议,建议被采纳的小组加分。

DearMayor Huang,The panda is in danger.It has less and less land to live on.Only about I,600pandas in the wild today.We want to….Best wishes.A,B,C and D

?O计意图:本环节让学生练习使用本堂课的词汇和语法的同时,向政府提出自己的保护措施,并希望被采纳,提升了他们保护环境和大熊猫的责任感,而且呼应课型,回归主题,落实写作,提高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实现语言输出,并培养了小组合作精神。

环节五:达标反馈,课堂小结。

先完成导学案的达标测试题。

步骤为:学生独立完成;出示答案,组长批改、互批;小组记分,当堂反馈。

要求:独立完成,把每一次练习都当作是一场检测;

考完后要马上评判,或互换、或组长代批;

1.给予全对的同学加分奖励,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2.检测结果要马上反馈,如果出现共性问题,老师要拿出解决方案,个别学生的问题在课后要做好辅导。

设计意图:检测课堂学习效果。

达标练习的设计意图:考查两个重点:――关键词汇和动词不定式在句子中的运用。可以提高学生对基础知识的重视,落实本课语言知识目标。

最后,请学生小结本课所学内容,What have we learned today?设计意图:回顾总体,做到心中有数,以便查漏补缺。

Homework: Make a poster about protecting the animal in danger which you like best.布置作业:设计意图:让学生制作关于保护最喜欢的濒危动物的海报,进行知识迁移,提升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

四、评价方式

在课程评价方面,本课评价分为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形成性评价以小组评价,教师评价和技能评价形式进行。在以小组为单位的学习形式下,评论到“组”,而不是“个人”,如,以小组积分形式进行评价。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回答,我作出不同的评价,多进行鼓励。对技能展示较好的学生,予以采纳建议的形式作出积极评价。终结性评价,则以达标测试形式进行,有助于落实本课语言知识目标。

五、教学效果

运用这种教学模式进行的教学,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1.在文本方面,立体整合板书和导学案,教材和课标,而且教师对文本活动调整使用,这样更符合学情,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

2.在多个环节发挥小组作用,如,小组对话、合作,竞赛、汇报,采用小组评比栏,扩大了课堂参与度,尽可能多地调动学生积极性。

3.在写作提升,小组汇报环节设置向政府提出保护动物措施的建议并希望被采纳的情境,使学生在情境中加强语言的理解和运用。

4.在灵活导入环节,开发了歌曲《熊猫咪咪》的音频资源;在情景模拟环节,开发了图片资源;在文本处理环节开发了视频资源。他们丰富课堂,开阔了学生视野,活跃氛围,激发学习兴趣。

经过实践,英语阅读课五步教学模式达到了提高教学效果的作用。英语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是关系着英语教学成败的关键,我还将继续研究、探索、实践,进一步完善这种教学模式,使它发挥更好的作用。

第四篇: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模式初探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体会

普洱市宁洱县德化乡中心学校罗荣萍

【摘要】书面表达是一个主观性很强的检测综合能力的评价方式。本文针对农村中学英语写作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结合评分方式的改变,就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一些有效的尝试进行探讨。

【关键词】写作教学,策略,教学反思,课程意识

写作教学是中学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难点问题。它能反映学生多方面的语言运用能力。因此,作为一名初中英语教师,应从现在就开始重视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注重对学生书面表达的有效训练。

一. 初中写作教学的现状

1.批改方式陈旧

教师批改作文的方式常常是浏览之后简单地给学生一个分数,缺乏学生自评,忽视评语或没指出错误的地方。

2.重视程度不够

教师对平时的作文训练不够重视,只一味地应付考试,抄范文。其结果是学生学习了,却在考试时错误百出。

3.教师自身的写作教学意识和写作能力薄弱

一方面是教师对写作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不如其他语言教学的教学重要。只重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而忽视了书面表达能力。另一方面,教师缺乏写作方法指导、学习训练和有效的写作练习批改和讲评。教师自身的英语写作水平普遍较低。

4.对“过程”指导不足

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只将注意力集中于学生上交的作文,并将主要精力用于批改、评判上。忽视了学生在整个写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遇到的困难。

5.教材设计冷落了写作教学

新教材注重听、说、读、写四个方面,但在教材中涉及写作的教学和训练较少。教材中不介绍写作方法和写作体裁。如果教师不讲授这些知识,学生在写作方面就不会有多大的效果。

二、学生在书面表达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写作意识,产生心理恐慌

一方面是大多数学生惧怕写作,认为写作是一种学习负担,兴趣冷淡。另一方面是学生感到费时多,见效慢,宁愿多做其他题。

2.写作技巧匮乏

多数学生在写作前不审题不构思。他们常常是想一句,写一句,忽视句子前后的衔接。不会选题材,开篇和结尾混乱,无主旨。段落不分,易放低级错误。

3.知识面狭窄,储备内容少

学生对作文内容感到无话可说,内容单调,用词平淡,表述空洞,没有丰富的信息储备,内容表达错误

4.基础知识较差

感到词汇不够用,既词汇缺乏,造句能力差,格式错误,语序错误,时态混乱,写不出句字,词性乱用,词语搭配有误,句子结构不分等,词汇重复使用。

三、提高书面表达能力的有效策略

学生对写作存在恐惧心理。如何帮助学生克服信心不足和畏难情绪,培养写作兴趣是很重要的。要实现语言知识的真正理解和内化,就必须通过写作。

(一)指导学生养成良好语言习得习惯

1、收集各种题型的格式和篇章结构,收集优美句子,背诵佳句名篇,记忆重要短语句型,培养语感。

2、积累词汇,短语,要求学生抄写和背诵,提高词汇量。坚持用英语解释新单词,注意同义近义词的积累,开发学生发

散思维,学会表达方式的多样化

3、专项训练与学生自主学习写作练习结合,培养写作技能,能使用各种类型的句子来表达自己的思想,给学生发挥的空间。

4、限时训练,集中精力。在训练中要从简单的句式到复杂的句式,循序渐进,以鼓励为主。可以先要求学生构思作文的结构,再到过渡词的使用,再到句子结构和句式多样化。让他们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用英语思维方式思考。

(二)重视学生写作方法的指导与训练

通常教师喜欢的文章是:字迹工整,卷面整洁;紧扣主题,条理清楚;语言通顺,过渡自然;长度适中。指导学生写作方法的关键是要抓住写作教学的“三步法模式和”四训练要点“。三步法模式是:

第一步:审题构思准备

让学生明确常见的几种文体和格式,讨论主题,梳理要点,制定提纲,分析写作特点。

第二步:遣词造句书写

文章一般都以10个句子组成一篇文章。因此,运用短语词汇和常见的句式是写出优秀句子的关键。平时应对五中简单的基本句子结构进行强化训练,然后才对并列句、复合句进行适

当训练,能够应用衔接词自然衔接,自然成文。

第三步:写后检查修改

明确修改内容,注意时态、句子结构、短语搭配、人称和数的一致、单词拼写以及上下文逻辑,使表达精练。定稿后认真誊写,书写规范,并保持卷面整洁。

“四训练要点”是:

(1)增加词汇训练强度。充足的词汇量是提高写作能力的前提,强化记忆一些词汇和表达方式。

(2)增加句子写作训练。多记写些好的句字和常用的句子。能对句子的分类了如指掌,应用自如。

(3)组织安排段落。要有段落意识,组成段落的主题句、支撑句和结论句。

(4)完整作文。对题材进行检查看是否符合要求,以防偏题。

四、书面作业,因材施“批”

对学生书面表达作业的批改是课堂写作教学的自然延伸。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不同的批改方式:一是估计该生无法自行纠正的,要直接删除错误的表达并给出正确的表达;二是让学生自我、相互评价。自己能找出错的地方并加以纠正,并给其他学生纠正,形成同伴发现,同伴纠错,这样他们印象

就更深刻。三是教师要给错的地方标出或圈出,交给学生自己感悟、纠正。四是普通典型错误要集体纠正。

五、结束语

写作不只是语法、句子和词汇的运用问题,也不是简单的文章框架结构和段落安排问题,而是一种社会和文化相交错的思维活动。加强中学阶段的英语写作教学管理势在必行。所以教师应注意平时训练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改进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语言习惯,加强写作技巧指导,以此改变中学英语写作教学薄弱的环节。

——————

参考文献

1、张锐,2003,《新高中英语书面表达》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

2、戴军熔,2007,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现状分析与对策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第五篇:教学设计与实施

教学设计与实施

课程目标

 培养学生树立科学的教学观念,对教学活动的基本结构形成整体性认识;

 了解教学设计的基本程序,能够针对具体教学任务进行规范的教学设计;

 初步掌握课堂教学的各项相关技能,并恰当地运用相关教学技能进行课堂教学。

课程内容

 第一章 绪论  第二章 教学系统  第三章 教学过程  第四章 教学设计  第五章 课堂教学  第六章 教学模式  第七章 教学评价  第八单 教学艺术

课程评价

课程要求

参考书目:

 1.杨小微、张天宝主编,《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1月第1版

 2.黄甫全主编,《现代教学论学程》,教育教学出版社,2003年9月第2版

 3.田慧生、李如密主编《教学论》,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6年4月第1版 4.刘树仁、司成勇主编《小学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3月第1版

第一章 绪论

一、教学概述

(一)概念 词源: “教,上所施下所效也”—— “学,原为,觉悟也”—— 《学记》:“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英文:教,teaching;学,learning;

“教与学”teaching and learning;

教学,instruction,强调教师引导,教与学的有机统一的教学活动。

 代表性观点:

 特殊认识说:教学是一个认识过程,又有其

特殊性。

 认识发展说:教学是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的过程。

 实践说:教学是一种特殊的实践活动。 交往说:教学是一种特殊的交往活动。 概念界定:

 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统一的特殊的认识和实践活动,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学习,促进其身心素质发展的教育活动。

(二)教学的意义

 教学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中心  教学是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 教学是社会经验的再生产,是适应并促进社会发展的有力手段

(三)教学的任务

 传授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 发展学生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

 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  关注学生个性发展

二、教学论概述

(一)教学论的研究对象

 “规律论”“活动论”“问题论”  教材:教学论的研究对象是教学问题

 教学问题:指反映到研究者大脑中的、需要探明和解决的教学实际矛盾和理论疑难。 三大类型:  事实问题:  价值问题:  技术问题:

(二)教学论的学科性质

 教学论既是一门理论学科,又是一门应用学科。

(三)教学论的基本任务  1.揭示教学规律  2.确立教学价值  3.优化教学技术

三、教学论的历史发展

(一)古代的教学论

1.西方:

古希腊、昆体良《雄辩术原理》

2.我国:

《学记》:教学相长、藏息相辅、预时孙摩、 3.古代教学论发展特点  非独立性:

 经验性:

 零散性:

(二)近代的教学论

 1.西方近代的学教学论

(捷克)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标志着教学论的诞生 (法)卢梭:儿童观

(瑞士)裴斯塔洛齐:初等学校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初等学校的各科教学法,直观教学等。

(德)第斯多惠:论述了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遵循的三十三条教学规律和原则。(英)斯宾塞:教学要为“完满生活作准备”,教学应适应儿童心智发展的顺序……

(俄)乌申斯基:强调教育教学要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提出适应性

 2.中国近代的教学论  颜元:  康有为:  梁启超:  严复:

 3.近代教学论发展特点

 教学思想从哲学中分离出来,逐步形成了相对独立的完整体系;  教学论与心理学建立起联系,教学论的科学基础问题得到重视;  对教学理论的探索开始从经验描述走向理论说明,教学理论的研究方法日趋科学,其理论性增强;

(三)现代的教学论  1.西方现代的教学论  梅伊曼、拉伊:建立实验的教育学  杜威:课堂教学三中心

 凯洛夫:教学是教师以知识和技能、技巧的体系武装学生的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 2.中国现代的教学论  杨贤江:  蔡元培:  陶行知:  陈鹤琴:

 3.现代的教学论发展的特点

 教学理论向纵深发展,取得了突破性的成就,教学理论水平有较大提高;  诞生了新的“现代教学”理论,并与传统教学理论尖锐对立;  研究方法论的进步促进了教学论向更新的科学化高度发展;

(四)当代的教学论

 1.西方当代的教学论;

 美国:斯金纳的程序教学理论、布鲁纳的认知结构教学论、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布鲁姆的掌握学习理论、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论、 苏联:赞可夫的发展性教学理论、巴班斯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  欧洲:德国的瓦根舍因、克拉夫基的范例教学论、 2.中国当代的教学论  3.当代的教学论发展的特点

(1)教学价值取向多元化,各种教学理论流派纷呈异彩,促进了教学理论的繁荣;(2)重视教学内容的科学化、现代化,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和教学组织的个别化等,也重视发展学生的智力能力等;(3)注重教学研究为教学实践服务

 第二章 教学系统 

一、教学系统概念

 教学系统是由构成教学的各个部分以一定的方式或顺序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并与环境发生着特定联系而形成的有机整体。

二、教学系统观

(一)教师中心说 

(二)学生中心说 

(三)学科中心说

 第三章 教学过程

一、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及其关系

(一)基本要素

三要素:教师、学生、课程(教材、知识、教学内容)

 

四要素:—+教学物质条件 

五要素:----+教学媒体、教学方法 

六要素:——+教学目的 

七要素:————+反馈

(二)教学过程的关系

 教师与课程的关系  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 学生与课程的关系

 教师的教——————————学生的学 

提出要求(差距)现有水平? 

唤醒学生需求 主动学习与发展

 满足要求,缩小差距

 提出新的要求(新差距)…… 

二、教学过程的本质

 理论界对教学过程本质的探讨

1、特殊认识说。

2、发展说。

3、认识-发展说。

4、双边活动说。

5、多重本质说。

6、教师实践说。

7、情知说。

8、适应发展说。

9、审美过程说。

10、价值增值说。

11、认识实践说。

 辨析:教学本质上是一种特殊认识活动

 从教学的对象和结果看,教学首先是一种认识活动;但教学认识活动有其特殊性,即学生个体的认识活动,有教师教,具有间接性;还具有发展性。

 教学过程是教师引导(教)学生进行学习(学)以促进其发展的教育活动过程。

三、教学过程的基本功能

 传承知识

 培育能力

 涵养品性

四、中小学常用的教学原则

是教学工作必须遵循的准则。它是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基本要求,必须体现活动的一切方面,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

1、直观性原则

 直观的三种类型:实物直观 模象直观 言语直观

 直观是手段而非目的  注意发挥语言直观的作用  2.启发性原则

 以学生为主体,调动学生的主动积极性,启发学生思维。

--如何启发?  *从问题入手

(1)教师置疑:什么样的问题?向谁提问?什么时候提问? (2)学生质疑  展示思路  指导方法  激发兴趣等

 3.循序渐进原则

1、“序” 指的是什么?

 科学知识本身的逻辑顺序,学生心理发展顺序。

2、“序”在哪里?

 两种顺序主要是通过教材的序而呈现的。

3、教材的序与教学的序:  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4、巩固性原则

 为什么要坚持巩固性原则? --如何帮助学生巩固知识?

 *教给方法(尝试记忆、支点辅助、整分结合) **养成习惯(复习、新旧知识联系) ***学会运用

 5.因材施教相结合的原则 (1)意义 (2)措施  教学目标分层次;

 课程的弹性化(同科目分层次,选修课,弹性作业);  教学方式的灵活性:(目标教学、分类指导、小组教学);  评价标准——合格+特长。

 6.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 ——联系什么实际?

(科学知识运用的实际;科学技术发展的实际;本地经济文化发展的实际;学生的实际。)

 ——怎样联系实际? (实践性的教学环节)

 7.教学的有效性(教学最优化)

 现代教学特别强调教学的质量和效益。这就提出了教学的有效性问题,人们总是希望教学能最优化。(如巴班斯基)

 教学最优化

 一,视为教学的一种活动,一个过程,使教学变得更完美;

 二,视为一种状态,一种结果,即优良的教学,成功的教学。

 第四章 教学设计

 第一节 教学设计概述

 学生分析

 学习内容分析

 教学目标分析

 教学策略

 教学评价方案  教学环境

 教学过程

 教学环节 教的活动 学的活动 设计意图

一、教学设计概念

 在进行教学活动之前,根据教学目的的要求,运用系统方法,对参与教学活动的诸多因素所进行的一种分析和策划的过程。即,教学设计是对教什么和如何教的一种操作方案。

 特点:

 指导性

 整体性

 操作性

 创造性

 意义:

有助于突出学习者的主体地位,提高学习兴趣

 有助于增强教学的科学性,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

 有助于增强目标、活动和评价的一致性

二、教学设计的产生与发展

 桑代克:由动物实验建构 学习定律;学习迁移

 杜威:儿童中心

 布鲁纳:认知结构论

 斯金纳:程序教学

 发展历程:

 以教为中心——以学为中心——自动化设计

三、教学设计的依据

 理论依据

 系统科学的原理与方法 

现代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  现实依据

教学的实际需要 

学生的特点 

教师的教学经验

 行为主义学习(教学)理论对教学设计的影响

 观点:

 1.如何为学生的学习提供积极的环境

 2.当学生做出某种反应后教师给予强化

 3.教学过程:

 刺激(学习项目)——反应——强化

 启发:

 1.更多适用于一些较为简单的学习类型

(动物技能训练、联想学习、机械学习等)

 2.设计并安排适当的课堂环境,以保证学生能产生期望行为或削弱不当行为。

(环境的适宜程度对于学生产生怎样的行为具有一定意义)

 3.恰当使用强化

 局限性:

 1.要将学生看作主动发展的个体,所以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和提高学习兴趣具有重要作用。

 2.尊重学生的人格发展也是很重要的,要求教师考虑自己所拥有的权力,考虑教学伦理。

 案例:怎样使用行为主义教学方法

 1.你对你班二年级学生使用行为方法吗?  2.你用什么方法来强化好的行为?

 3.你怎样减少不当行为的发生?你运用惩罚吗?  学生能够强化和矫正自己的行为吗?

四、教学设计的基本程序

 分析教学对象

 确定教学目标

 分析教学内容

 制定教学策略

 选用教学媒体

 设计教学评价

 第四章 教学设计 第二节 教学设计的内容

 分析:教学设计过程模式流程图

 ┌──────┐

 │ ←──┯───修正反馈 ←───────┒

 │ 学 │ ↓ │

 │习│ ┌───────────┐ ┌────┻────┐  │分析 内 │ │ 设计 │ │ 评价 │  │ 容 │ │ │ │ │  │学 →的 │ │ 教 教 教 教 │ │教 │  │习┃ 分 │ │ 学 学 学 学 │ │学 → 形成性评价 │  │需 ┃ 析 │ │ 目 策 媒 过 │ │设 │  │要 ┃ ├→ 标→略→体→程 →计 │  │的 ┃ 学 │ │ 的 的 的 的 │ │的 │  │分 ┃习│ │ 设 设 设 设 │ │评 → 总结性评价 │  │析 →者 │ │ 计 计 计 计 │ │价 │

 │ 的 │ └───────────┚ └────┬────┚

 │ 分 │ ↑ │

 │ 析 ←───┴── 修正反馈←───────┘

 分析阶段

 1.学习需要分析

 学习需要:学习者学习的“目前状态与所期望达到的状况之间的差距”。(Briggs)理想状态-现实状态=需求

 首先要明确学生要达到的理想状态,理想状态由课程标准、教材内容而定。

 其次要确定学生现实状态,明确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生活经验与情感体验。

 最后是确定理想状态与现实状态的差距,这一差距也就是学生的需求,就是教学要实现的目标。 2.学习者分析

 了解学习者的学习准备状态、一般特点、学习风格等方面的情况。 学习者原有的学习准备状态就是新的教学起点。 最典型的起点能力:知识、技能、态度起点。 戴尔(E.Dale)的 “经验之塔”(1969)

 分析阶段

一、教学目标的设计  认知观的描述方法  行为观的描述方法  内外结合法

 行为观的教学目标描述方法:“ABCD”模式  1.教学对象(A,即Audience) 2.行为动词(B,即Behavior) 3.行为条件(C,即Condition) 4.行为标准(D,即Degree)

 小学三年级下册《谈谈爸爸、妈妈对我的爱》口语交际课时,教学目标:  引导学生在交谈中逐步把话说清楚,说明白,说感人。 引导学生能认真倾听,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他人请教,询问。 培养学生热爱父母的思想感情。 例子:

 通过这一单元共5课时的教学,全班学生都必须学会参照课文例题或其它参考资料在40分钟内独立解答至少10个不同类型的一元二次方程式,解答步骤和答案的正确率至少达到80%。

二、教学内容的设计

 教学内容设计:教师认真分析教材,合理选择、组织教学内容以及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的表述和呈现顺序的过程。

学科教学内容的分类  

分类

教学单元知识的划分  教学内容:

 知识、技能、问题解决  事实、概念、原理

 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 1.陈述性知识的教学设计。

 学习要求重在理解记忆。教学重点放在如何帮助学生有效地理解、掌握这类知识上,注重培养学生对陈述性知识中符号或词语意义获取的能力。(1)提供新知识与原有相关知识连接的“支点”,讲清二者之间的相互联系

(2)确定学生学习的起点

(3)适当引入教学媒体,增强教学内容设计的直观性、形象性和丰富多样性。

 2.程序性知识的教学设计。

学生学习要求重在操作和应用,形成技能技巧,帮助学生形成运用概念、规则和原理解决问题的能力。

 注意以下几点:

(1)明确设计教学内容教与学的程序、步骤; (2)练习设计要充分;

(3)注意正反例练习内容的设计;

(4)正确处理练习时间的分散与集中,以及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5)合理规划、分配讲授与练习的时间,使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与技能训练都能得到有效的保障。

 3.策略性知识的教学设计  注意:

(1)教师要学习和掌握有关学习策略、认知策略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加强策略的训练;

(2)编写包含策略性知识的适合小学教学的教材; (3)注意挖掘教材中的策略性知识内容。

三、教学策略设计

(一)概念

 在教学目标确定以后,根据已定的教学任务和学生的特征,有针对性地选择与组合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技术,形成最有效率意义的特定的教学方案。

 特点: 

(二)教学顺序的确定

 教学顺序是指学习内容各组成部分的排列次序,是对“先教什么”、“后教什么”做出科学的安排。这里主要探讨课时教学目标所要求的学习内容的安排问题。

 ⒈理智技能的教学顺序。

 加涅的从简单到复杂的教学顺序安排;  布鲁纳的发现法;

 奥苏贝尔的“先行组织者”理论。

 ⒉言语信息的教学顺序

 应先提供先行组织者,即简明扼要、高度概括地向学习者提供该课教学内容的结构,然后用逻辑的顺序或根据有意义的上下文组织言语信息。

 先行组织者:

 3.运动技能的教学顺序。 包括三个递进的阶段:

 认知阶段(内容包括知识和动作);  分解阶段;  定位阶段。 ⒋态度的教学顺序

 加涅和布里格斯的观点:观察榜样  启示:

(三)教学方法的设计  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 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演示法、观察法参观法、练习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研究法

(四)教学媒体的设计  教学媒体一般包括黑板、教科书、图片等传统教学工具和投影、电影、录像、电子计算机等现代化教学工具。

 教学媒体的使用:  ①找准最佳作用点  ②找准最佳作用时机  ③教学媒体选用表的编制 

(五)教学组织形式的设计

 教学组织形式就是关于教学活动应怎样组织,教学的时间和空间怎样有效地加以控制和利用的问题

(六)教学环境的设计  1.教学物质环境的设计:  2.教学心理环境的创设

 利用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创设良好的课堂心理气氛;  利用课堂物质环境的变动组合创设课堂心理环境;

 教师注意课下与学生的交流、沟通 

四、教学评价的设计

 第五章 课堂教学

一、当代教学观的演变趋向

 从重视教师向重视学生转变;  从重视知识传授向重视能力培养转变  从重视教法向重视学法转变  从重视认知向重视发展转变  从重视结果向重视过程转变  从重视继承向重视创新转变

二、教学实施

 教学活动过程:

 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与总结

 教学实施:教师将教学设计或构想付诸教学实践的

 过程。

三、课堂教学过程技能

(一)导入技能  直接导入  旧知识导入

 直观教具导入(演示) 巧设实验导入  生动实例导入

 故事导入:锡塔和锡拉的故事(***709551615) 问题导入  要求:

 针对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导入目的明确  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有启发性  导入与新知识联系紧密  进入课题自然合理

(二)提问技能

 教学片段分析:41-test-1 

(三)讲解技能

 要求:

 明确目的,突出重点;  实例丰富,新旧联系;  深入浅出,启发思维;  及时巩固,联系实际。

(四)演示技能

 要求:  精心选择  明确重点  充分感知  及时总结  明确结果

(五)板书板画技能

 1.提纲式板书:

 小学语文第十册《桂林山水》一课的板书设计:  ┌ 静: ┐  ┌ 漓江的水┤ 清: │

 桂林山水┤ └ 绿: ├ 舟在碧波上  甲天下 │ ┌ 奇: │ 人在画中游  └ 漓江的山┤ 秀: │  └ 险: ┘

 2.语词式板书

 《渔夫和金鱼的故事》板书设计:  贪—→贪—→贪—→贪—→贪(一无所得) 3.表格式板书

 如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田忌赛马》一课的板书:

 4.线索式板书

 5.图示式板书

 如小学品德课本第十二册《败不馁》一课的板书 

┌ 强者 → 奋斗 → 成功 

│ ↙ ↓ ↘  失败 ┤ 前进 继续 发奋  面前 │

└ 弱者 → 消沉 → 失败  ↙ ↓ ↘  倒退 中断 气馁

 6.简笔画、示意图

 《小蝌蚪找妈妈》,如何运用简笔画激发学生兴趣? 

(六)组织教学技能

1、管理组织教学:课堂秩序管理、个别学生的管理 

2、指导性组织教学:阅读指导、观察指导、 课堂讨论的组织指导 

3、诱导性组织教学:热情鼓励、设疑激发

(七)结束技能

 归纳式

 〖例〗一年级数学教完10以内数字后的 课堂总结概括为儿歌 “1像铅笔细长条,2像小鸭水上飘,3像耳朵听声音,4像小旗迎风飘,5像称钩来卖菜,6像豆芽咧嘴笑,7像镰刀割青草,8像麻花拧一遭……”

 活动式:

 〖例〗一位教师在教完谜语诗《画》,问小朋友都愿意回家背诵给家人听后,提议先在课堂上演习一下,并自己扮演年老的老奶奶。

 生:奶奶,我们今天学了一个谜语,你能猜猜吗?  师:好,我很喜欢猜谜语呢。你说说着。 生:“远看山有色……”

 师:什么?远远地就能看到山上有蛇?这蛇一定是大蟒蛇吧?生:不是蛇shé,是色sè。

 师:好好,奶奶耳朵不太好,“色”是什么意思?  生:色是颜色的色。就是远远看去山上一片青翠的颜色……  拓展延伸式:

 〖例〗《蝙蝠和雷达》课堂结束设计:

 师问:“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发明了雷达。你还知道人们从什么地方得到了启示,发明了什么?”

 生答:……

师问:“你从什么得到启示,觉得可以发明什么?”  悬念式:蔡加尼克效应   “结尾是文章完了的地方,但结尾最忌的却是真个完了。”

 ——叶圣陶语

 如有位教师讲完等差数列后,下节课要讲等比数列,在结束时提出:数列20,10,5,2..5,1.25……的第10项是多少? 

(八)应变技能(教育机智)

 “一般地说来,教育学是最辩证、最灵活的一种科学,也是最复杂、最多样化的一种科学”

 ——马卡连柯  思考:

 我国中小学常用课型及其策略是什么?

 第六章 教学模式

一、概念界定

 界定一:

 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教学过程的各要素构建起来的相对稳定的结构体系。

 界定二:是在一定教学思想和教学原理的指导下,围绕某一主题,为实现教学目标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规范化教学程序和操作体系。

二、教学模式结构与特点

(一)教学模式的结构 

1、理论基础 

2、教学目标 

3、教学程序 

4、运用策略 

5、评价体系

 材料分析:教学模式的特点  凯洛夫综合课的六环节

 第一环节(1-2m): 学生入座,准备东西  第二环节(3-8m):查阅学生作业

 第三环节(5-10m):讲解新课的题目目的、确定与已学功课的练习 第四环节(10-20m):讲述与说明新教材  第五环节(10m): 巩固新教材  第一环节(1-2m):布置新的家庭作业 

(二)教学模式的特点  稳定性  整体性  简约性  可操作性  理论性  中介性

三、常见教学模式的介绍

 一)我国小学基本的教学模式  赫尔巴特:五段教学法  预备(提出问题,说明目的) 提示(提示新课程,讲解新教材) 联系(比较) 总结  应用

 五环节”教学模式  组织教学  复习旧课  讲授新课  巩固新课  布置作业

 二)我国小学教学模式的改革  1.情境教学模式  思想来源:  目标:  操作程序:

感知:创设画面,引入情境,形成表象 

理解:深入情境,理解课文,激发情感 

深化:再现情境,丰富想象,神话感情  优点:

 调动了学生的情意因素

 符合语文教学特点,很好发展了儿童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 增强了教学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 缺点:

 对教师素质和学校教学条件要求很高,不适用于不发达地区

(二)尝试教学模式  操作程序:  基本训练(5m):  导入新课(2m):

 进行新课(15m):出示尝试题、自学课本、尝试练习、 学生讨论、教师讲解  试探练习(6m):  课堂作业(10m):  课堂小结(2m):  优点:

 符合儿童好奇心强的心理特点  教学的逻辑顺序符合中差生的需要

 兼顾了一般能力、自学能力和探索能力的培养  缺点:

 要求学习者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和习惯, 不太适用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 对以概念学习为主和实践性强的课业不太适用

 观点点评:“我生平不仅永远不把同样的东西重复许多次,而且,哪怕是两次吧,我也绝不逐字逐句

去重复。我上的每一节课,都跟另一节课有不同的特点,尽管它们的课题是相同的……如果有人告诉我,我三四十年在学校是重复着同样的工作,那么,我将大吃一惊,而且,无论如何也不愿再做教师了

 第七章 教学评价

一、教学评价概念

 评价  测量

 教学评价:依据教学目标和一定的价值标准,运用一定的手段和方法收集教学系统各方面的信息,对教学活动及其效果进行价值判断的活动。

二、教学评价的历史发展

(一)古代的发展  中国古代的考试:

 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

(二)现代的发展  ⒈测量阶段  ⒉目标模式阶段  ⒊目标参照测验阶段  ⒋人本化阶段

 总体发展过程:口头评价→书面评价→标准化评价→综合性评价。

(三)教学评价的发展趋势

 日益注重发挥评价的“形成”作用  日益重视自我评价在评价过程中的作用  日益强调进行“全方位评价”  资料的收集日益重视定性与定量结合  开始注意对被评价对象的消极影响

三、教学评价的种类 诊断性评价——学习前的评价 形成性评价——学习中的评价 终结性评价——学习后的评价 相对评价法 绝对评价法 个体内差异评价法

四、学业成就评价的内容与方法

(一)学生学业成就评价的目标体系 1知识目标因素:

2技能目标因素: 3能力目标因素:

4情意目标因素: 

(二)学业成就评价的基本方法  测验:  等级评定:  表现性评价:  成长档案袋:

 学习材料:标准化测验的误区

下载初中英语“学讲”阅读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实施word格式文档
下载初中英语“学讲”阅读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实施.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学导式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实施模式论文

    1.课堂教学结构模式教学改革,特别是课堂教学的改革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目前,目标教学的研究已全面展开并取得可喜的成果,在此基础上,山东省肥城市教委教研室董家新等教师......

    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设计与实施

    摘 要:本文主要论述在一体化教学的改革中,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开展与实施,并以车刀体设计制作为例,讲述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设计,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要培养学生专业技......

    初中英语阅读课教学模式5篇

    初中英语阅读课教学模式 阅读能力是英语四会中最基本的能力之一,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有助于扩大词汇量,丰富语言知识,提高运用能力。同时英语教学目标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提出......

    初中英语互动教学模式初探(5篇)

    初中英语互动教学模式初探 一、英语课程教学的特点的要求 英语教学过程本身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它必须通过教师营造一种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初中英语阅读课教学模式研究[模版]

    初中英语阅读课教学模式研究摘要:阅读教学是中学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阅读能力是英语学习中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那么,教师怎样指导学生进行阅读,才能收到良好的学习效......

    初中英语听说课教学模式

    初中英语听说课教学模式 预习词汇:布置学生预习词汇,能够根据音标读出并了解汉语意思即可,养成学生自主学习词汇的习惯。课前朗读:朗读本课新单词、短语等,同时巩固预习效果。教......

    初中英语阅读模式教学案例

    初中英语阅读模式教学案例 一、背景 牛津初中英语教材具有很多的优点,但由于学生认知水平的发展具有规律性,教师只有充分认识和掌握这种规律,并结合教学实际,合理设计教学程序,充......

    初中英语听说课教学模式

    初中英语听说课教学模式 高青双语郭淑琴 适用于每单元的Section A 1a—Grammar focus 和Section B 1a—2d两部分教学。 (一) 课前预习、前置自学 布置学生预习词汇,能够根据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