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九单元教学设计
第九单元《 合作 》
科目:语文
年级:二年级
主备人:赵娟娟
授课人:
授课时间:
单元教材内容分析: 本单元以合作为题,编排了两篇主体课文和一篇自读课文,安排了一项综合活动--设计营救计划.还安排了识字.学字.组词.理解成语.词语连线等基础知识的学习.单元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认识20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能正确组词,用词说话。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学会与同学合作学习。
3、在朗读中理解文章内容,通过有感情地朗读体会合作的重要性。单元重点难点:掌握本单元生字新词,理解课文。课时分配:8课时
《 比 本 领 》
教学目标:
1、认识汉字11个,会写8个生字,并理解文中好词、好句。
2、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文理解课文内容。
3、懂得和别人合作,并愿意、学习与他人合作。培养合作意识。教学重点及难点:掌握生字词,理解课文。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及生字卡片。教学课时: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比本领》学习生字。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认识11个生字,能正确组词,用词说话;写会自己喜欢的字词。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学会与同学合作学习生字。教学重点及难点:.识识11个生字,能正确运用生字词。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及生字卡片。教学过程:
一、导入(看图、简笔画的图)
1、师:同学们,这棵树上长满了果实,真诱人,一只小花鹿站在树下,一只猴子面对着一条小河正在发愁,它们都没有摘到果子,大家快帮助它们想个办法。
2、学生自由讲。
3、今天,我们就要学习的课文是:比本领.这个本领肯定与什么有关?(苹果)
二、初知文意
1、自由读课文.2、讲讲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时候事情?
3、慢读课文,画出课文中的生字。
三、认识11个生字
1、自由拼读文中生字表中的二类生字.2、指导学生借助拼音认读生字新词.3、教师指导记忆生字的多种方法。(分析字形记字,形近字记字,词语记忆法,换部首记忆法等。)
4、学生分小组自由认字。
5、指名学生认读生字、集体评议.纠错正音。
6、老师重点指导“摘”“算”“赛”“垂”“猴”“丧”这几个笔画较难的生字。
7、练习组词、用词说话。
8、书写生字:把你喜欢的生字写会,看谁识的字多。
四、在班内展示识字情况。
1、认字、词。
2、写字。
五、自由正确地朗读生字、组词、句子。
六、课堂总结:
本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七、作业:
抄写自己想要写会的生字。板书设计:
比本领
猴
俩
伯
棵
摘
算
赛
垂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比本领》学习生字。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 认识写会个生字,能正确组词,用词说话。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学会与同学合作学习生字。
教学重点及难点:.认识并会写9个生字,能正确运用生字词。教学准备:生字卡片。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1、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认读在课文中画出的生字生词。
3、复习学过的11个生字。
丧
了呀
二、学习生字
1、分小组学习生字“领、都、觉、得、象、考、谁、急”。
2、指名认读生字新词,了解学情。
3、你是用哪些方法记住这些生字的?给同学介绍一下自己记忆生字的好方法吧。(分析字形记字,形近字记字,词语记忆法,换部首记忆法等。)
3、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生字:“象、考、急”的读音与字形,注意“象”的写法。
形近字的比较: 象——像 考——老 得——很 觉——党,注意“见”不要写成“贝”。
4、练习组词、用词说话,集体评议,纠错正音。
5、书写生字,重点指导:“领.得.象.急.觉,谁”的写法。
6、在写字本上描描写写。
三、小组检测识字情况,互相交流展示。
四、在班内展示识字情况。
五、自由朗读课文
进一步记忆自己画出的生字、生词。
六、课堂总结:
本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七、作业: 抄写生字词。板书设计:
比本领
领
都
觉
得
象
考
谁
课后反思: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比本领》学习课文。
教学目标:在朗读中理解文章内容,通过有感情地朗读体会合作的重要.教学重点及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及生字卡片。教学过程:
一、复习生字新词。
1、测读生字。
2、测读课文。
二、学习课文。
急
1、自由读课文真空。
考题:河对岸有结满果子的树,看谁先摘到果子。
比赛:树高梅花鹿摘不到果子,遇河猴子过不去。
结果:两个合作,摘到了果子。
2、大家认为最精彩的在哪里?
3、读第二自然段
①抽读 ②生评 ③师评
师:起先的小花鹿是得意洋洋的,十分骄傲,后来的小花鹿垂头丧气的,要读出不同的语气。
4、谁来读第三自然段?
①师:这一段要读出大象伯伯的慈祥,语调要慢。
④师:现在想一想:它们俩一下子明白了,到底明白了什么?(合作才能摘到果子)
5、填空:(合作)力量大!
6、齐读第一自然段,思考: 鹿和猴子谁的本领大?
师:开头的鹿和猴是骄傲的,结尾的鹿和猴是谦虚的.7.齐读全文.三、延伸:
学了《比本领》大家谈谈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这样的事?怎么办?
四、作业: 1.把故事讲给别人听.2.组词: 轻()伯()准()
劲()
拍()
谁()
五、课堂总结:
本节课你学会了什么?知道了什么? 板书设计:
/
梅花鹿→树高摘不到
比本领
合作→摘到果子
金丝猴→过不了小河/ 课后反思:
《天鹅、大虾和梭鱼》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2.区分“合伙”与“合作”的意思,懂得合作的重要性。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难点:
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知道大车为什么未动分毫,进而懂得合作的重要性。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及生字卡片。课时分配: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生字。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会读9个生字,写会自己喜欢的生字;能正确组词,用词说话。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会合作.
教学重点及难点:.识识9个生字,能正确使用字词。教学用准备:生字卡片。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挂图两幅(略).
2、看一看,告诉老师这两面三刀幅图中哪一幅成功了,哪一幅失败了。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文:天鹅、大虾和梭鱼.他们怎么啦?
3、请自由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
略知内容,并画出课文中的生字新词。
三、学习生字。
1、教师指导识字的方法。(分析字形记字,形近字记字,词语记忆法,换部首记忆法等。)
2、分小组自由拼读、识字。
3、小组内测读,检查认字情况,帮助不会的认会。
4、指各认读,集体评议。
5、向同学介绍自己学习生字的好方法。
6、直一步测读生字。
7、练习用字组词,用词说话。
四、书写生字。
1、教师指导学生把自己想要掌握的生字写下来。
2、在班内展示写字情况,同桌交流。
五、巩固识字
六、课堂总结:
本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七、作业: 抄写生字。
板书设计:
天鹅、大虾和梭鱼
费
烦
虽
靠
朝
竟
管
至
毫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生字。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复习会读9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会合作.
教学重点及难点:认会写会7个生字,能正确组词,用词说话。教学准备:生字卡片。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1、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认读在课文中画出的生字生词。
3、复习学过的9个认字表中的生字。
二、学习生字
1、教师指导识字方法。(分析字形记字,形近字记字,词语记忆法,换部首记忆法等。)
2、分小组学习生字“合、伙、拼、伸、非”(舍——合,伙——伴,伸——神)(“拼”,用手把几个东西并一起就是“拼”)
3、在小组内练习组词。
4、小组检查识字情况,教不会的学会。
5、在班内检测识字情况,纠正错的读音和错的词语。
6、指导学生用词说话练习。
三、书写生字。
1、教师重点指导:“命
伸
弓”的写法。
2、在写字书中描红,并写生字。
四、课堂延伸:
指导学生用生字词练习写话,并在班内展示、交流。
五、课堂总结:
本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六、作业:抄写生字。板书设计:
天鹅、大虾和梭鱼
合 伙
拼
命
伸
弓
非
课后反思: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课文。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朗读了解不合作的后果,在讨论中体会合作的重要性,教育学生学会合作。教学重点及难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道合作的重要性。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及生字卡片。教学过程:
一、复习:
①测读生字。
②测读句子。
二、出示图画,学习课文。
1、自由读课文,质疑(包括不懂的词语、难理解的问题)
2、解决问题。①读第二节诗.
(1)哪几句写天鹅、大虾、梭鱼劲不往一处使?(2)谁告诉大家他们仨这样做想干啥?
(3)对这样的三个人,大家喜欢还是讨厌?(4)请大家带着对它们的讨厌一起读这三句诗.(5)这仨个到底是谁是谁非?(都是错的)(6)大家告诉它们仨应该怎么办? ②讨论:大车现在还在原处吗? 你明白了什么道理?(合作很重要)③读第一节诗,思考: 用什么样的语气读?(错的口气)3.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三、课堂总结:本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板书设计:
天鹅、大虾和梭鱼
天鹅、大虾、梭鱼
大车分毫未动 ↓
↓
↓
↑ 云里钻 往后靠
水里跳 不合作
课后反思:
语文天地
(九)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语文天地。教学目标:
1识字写字,用字组词,选词造句,理解和积累词语。2听故事,激发好奇心。
教学重点及难点:字词句的练习,阅读练习。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一、描一描,写一写。
丁丁提醒我们要注意什么?
二、抄写音节。
先指导学生读音节,体会O和UO的讲法用法后,再抄写下来。
三、用部首写字
1、比一比,写出“刀”字旁的字,看谁写的多。
2、你还可以给它们换什么部首?
四、比一比,组词
请学生先运用学过的方法辨析,再组词,集体纠正。
五、读一读
1、想想每个词语的意思(贯穿于课文或句子中)。
2、请学生试着用其中一个成语造句。
六、连一连 :把与这些动物有关的活动连起来。
五、听故事:
《小猴子兄弟盖房子》 说说听完后有什么感想。
六、课后小结:
本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七、作业:
把《小猴子兄弟盖房子》讲给父母听。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语文天地。教学目标:
1看图讲故事,激发好奇心。2自读短文,听故事,完成练习。教学重点及难点:阅读练习。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一、听写词语。
二、学习第七题: 设计营救计划。
1、教师出示图画,指导学生看图。
2、小组讨论,设计出营救小白兔的办法。
3、各组选出代表向全班陈述营救计划,然后评出最佳方案。
三、自读短文
1.自读短文,画出短文中的生字自己想办法认一认。2.了解内容,说说课文中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3.集体交流 :我读了这篇短文知道了……
4、查字典完成练习题。
四、读“金钥匙”的句子
1、说说每句话的意思。
2、读了这些句子你知道了什么?
五、小结:
本节课你知道了什么?学会了哪些知识?
六、作业:
把自己读懂的话讲给父母或朋友听。课后反思:
第二篇:北师大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九单元教学设计
优化教学模式 构建高效课堂 《语文天地九》导学案
科目:五年级上册语文 主备人:刘飞霞 审核人:李周明 授课人: 课型:问题生成课 问题解决课 教学目标:
1.“畅所欲言”练习写描写犯错误时的心理活动的词语。
2.“初显身手”让学生采访身边自己尊敬的人,从真人真事中受到正确面对错误的教育。
3.“金钥匙”告诉学生重视学习中的错误,会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4.熟读课文《礼物》,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的父亲疼爱女儿,女儿敬爱、体贴父亲的真挚情感。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奇怪的圣诞包裹》,学习语言,积累语言。6.结合《千里送鹅毛》故事进行口语交际训练。教学重难点:
“畅所欲言”练习写描写犯错误是的心理活动的词语,这个活动有可能触及学生心灵深处,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放下思想包袱,坦诚面对。教学课时:五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畅所欲言”练习写描写犯错误时的心理活动的词语。导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相信大家经过前面的学习都有了不小的收获。可明理是不够的,还应该与自己的实践相结合,才会对我们有所帮助。
二、理解词语 1.出示词语:
反思 抱歉 后悔 惭愧 内疚 自责 忐忑不安 如释重负 冰释前嫌
2.运用多中方法理解词语。这是一类怎样的表示动作的词语? 你能接着往下写吗?
三、谈体会
1.对于这些词语,哪几个所描绘的感受你的体会最深?选择一个或几个谈一谈。(1)同桌互相谈。(2)指名谈。2.交流自己的想法。
四、小练笔:选择一个写下来。
五、作业设计 预习初显身手。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初显身手”让学生采访身边自己尊敬的人,从真人真事中受到正确面对错误的教育。
3.“金钥匙”告诉学生重视学习中的错误,会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导学过程:
一、明确任务
采访身边的值得尊敬的人。
二、明确采访过程
1.要求:先与同伴交流,发表自己的意见 2.进行这项活动
(1)学会写采访提纲。(2)抓住中心设计采访问题。(3)采访时要有采访记录。(4)采访后,要有活动小结。
3.学生以小组形式,确定被采访对象,编写采访提纲。4.师巡视指导共同参与。5.学生采访过程。(双休日)
三、小组合作交流
1.明确要求:将自己小组的采访记录展示出来,全班交流。2.学生交流时,教师巡视,给予适当指导。3.练写活动小结。
四、活动评价
1.教师要注重过程性评价,在活动的各个阶段给予及时地、激励性的评价。2.评价形式可灵活多样,如口头的当众表扬,授予各种荣誉称号
3.重视学生的自评和互评,引导学生看到各自的优势与进步,意见应中肯。
五、作业设计 预习笔下生花。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礼物》
课时目标:
1、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的父亲疼爱女儿,女儿敬爱、体贴父亲的真挚情感。
2、初步了解倒叙及记叙顺序。
3、边读边想,体会人物内心,并学会心理活动的片断描写。
4、体会礼物不在于价值的高低,而在于送于收者之间的情和意。
教学重难点:
1.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的父亲疼爱女儿,女儿敬爱、体谅父亲真挚情感。
2.边读边想,体会人物的内心,并学习心理活动的片断描写。
教学过程:
一、单元词入手,整体感知
孩子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礼物”这个单元,请孩子们回忆一下,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都收获了哪些礼物?
学生交流
礼物,是一份祝福,一份情意。也许它很平凡、很普通,也许它别出心裁;也许它看得见、摸得着,也许它只能用心感受……,但是无论怎样的礼物,它对赠送的人和收受的人都有特别的心情。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分享一份礼物,感受这份独特的心情。(板书课题)
1.孩子们,通过预习,你能围绕“礼物”,说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吗?
评价(板书)
2.你们在预习的时候,对于课文的写作顺序有没有新的发现或是疑问?
(初步了解倒叙的写作顺序)
3.课文一开始就告诉了我们这份礼物就是自行车,而且是一辆有意义的自行车.那么这辆自行车究竟满载着父亲怎样的情意,就让我们走进故事,去感受、分享。
请孩子们快速浏览课文,一边浏览一边想,文中的父亲和女儿分别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学生自读课文
指名交流,板书
二、品读课文感受父女俩深深的情意。
(一)通过自读、交流感受父亲的爱
是啊,文中父亲对女儿的爱无时无刻不在。于是他决心松女儿一份礼物。父亲为什么要送女儿一辆自行车呢?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呢?相信能干的孩子们一定能从书中找到答案。
1、请孩子们看看学习要求:指名读学习要求。
2、学生自学
3、交流汇报。
(二)通过与人物心灵的对话,体会女儿的体贴
1、面对如此贫穷的家庭,面对如此疼爱自己的爸爸,这位仅仅比我们大3、4岁的姐姐,她又是的怎样体贴父亲的呢?
请孩子们默读课文,找到文中直接描写女儿语言、动作、神态的语句,读一读,每读一处,你都静下心来,与她对对话,体会她的心里面都在想些什么?
找一处最打动你的地方,勾画下来,再仔细的读一读,并把你的感受用简短的语言批注在旁边。
2、指名交流
重点语句:
(1)“女儿的眼睛亮了一下,随即又黯淡了下来。”
(“亮了一下”,说明女儿心中充满了激动和高兴,因为她太需要了,“随即黯淡了下来,说明她想到了生活的困难,爸爸没有钱,不能再给爸爸增添负担。”)
“随即”可以换成什么?为什么她变化的如此之快,想一想,此时,女儿心理变化,前后两次不同的反应,心里都想了些什么?
一瞬间,时间那么短,女儿却为爸爸想那么多,多么体贴爸爸啊,真是家贫出孝子。
(2)两次落泪。
重点体会两次落泪,女儿的心情。
3、学习描写人物的内心活动。
如果你就是文中的女儿,两次落泪时,你都想了些什么?选择一次把你内心的想法写下来?
4、小结:你知道文章怎样打动你了吗?那就是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虽然没有直接描写出女儿的内心想法,但是孩子们都入情入景地走进了她的心灵,与她对话,并把她内心的想法写了下来,让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了女儿对父亲的体贴。你们真棒。学会描写人物内心活动来生动故事情节,这就是我今天要送给你们的礼物。你收到了吗?
(三)升华感情,体会礼物的深层含义。
今天我们一起分享了这篇感人至深的文章“礼物”,那么这份礼物是不是只有这辆自行车?还有没有别的?(鞋子)
鞋子和自行车都是父女双方节省下每一分钱来为对方买的最需要的一份礼物。这都是我们能看见的,那么还有没有什么礼物是我们看不见,但是能够读懂了呢?(相互的爱和体谅)这就是父女俩之间深深的情意。看来,礼物不仅仅可以是实实在在的物质上的,还可以是看不见、摸不着,但能用心感受到的精神上的。
三、整合主体单元,感受礼物的情意
孩子们,我们今天学习的“礼物”这篇课文,正好和我们本单元的主题词相同,你们觉得它们所包含的意思相同吗?说说你的见解?
学生交流
总结:虽然礼物各不相同,送的对象不同、用处也不相同,但是它们却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让我们学会了互相欣赏、互相关心、互相体谅,明白了礼物不在于价值的高低,而在于送与收者之间的情和意。
板书设计:
礼物
疼爱
体贴
父亲
爱
女儿 教学反思:
第四课时《奇怪的圣诞包裹》
课时目标:
1、通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理清文章的写作顺序,学习叙述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语言,积累语言。教学内容: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知道圣诞节吗?每年的圣诞节你是否会收到圣诞老人送给你的新年礼物呢?你最喜欢的圣诞礼物是什么?
有一位久居他乡的老爷爷,他最喜欢的圣诞礼物又是什么呢?
二、自读、交流,研讨、理解:
1、教师:同学们,请用学过的方法快速阅读本文,读准字音,并考虑几个自身想了解的问题或不明白的问题,等会儿在班上提出来。(5分钟)
2、课堂上同学提问,全班讨论回答。(教师可适当对同学提问的方向加以引导)
3、引导同学理解字词的含义。
教师引语:同学们对本文的字词理解方面有什么困难的地方或者是你认为的重点词可提出来?
可能出现的被提问的字词有:执拗 仓皇 络绎不绝 瘫痪 蹂躏(引导同学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4、引导同学练习给课文分段,理清本文的写作顺序(1-2):写给叔公寄圣诞礼物成了家明一家头痛的事。
(3-7):回忆了叔公眷恋祖国的两件事。一件是教家明说北京话,一件是站在落马洲山头向北眺望祖国。
(8-15):写全家人反复讨论不能决定给叔公寄什么礼物,最后决定要写信问问叔公。
(16-25):写爸爸妈妈按叔公回信的要求,给叔公寄去了一袋故乡的泥土、一点花种子。
(26-28):写收到叔公的回信,说是这几年来最合他心意的圣诞礼物。
三、深入阅读,体会情感
1、男女生分段朗读课文。
2、小组内讨论交流:为什么说圣诞包裹“奇怪”呢?从奇怪的包裹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四、感情朗读,积累语言
1、指名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互相评议。教学反思:
第五课时《千里送鹅毛》
教学目标:
1. 结合《千里送鹅毛》故事进行口语交际训练。2. 初显身手,设计一份礼物。
3. 笔下生花,写一写自己设计礼物的过程和心情或接受礼物时的心情。4.学会课堂发言。
教学重点、难点:
写一写自己设计礼物的过程和心情或接受礼物时的心情。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谁对作者有了解?
2.这篇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9个)那我就找9个人来读,在他们读的过程中,其他人要认真听,看谁读得又正确又流利。3.课文主要讲什么?按什么顺序叙述的?
二、精读课文,体会深意
1. 说说“礼轻人意重,千里送鹅毛”的道理。2. 联系实际,说说身边类似的故事。
3. 畅所欲言,说说什么是好礼物?
4. 课堂总结:俗话说“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通过这节课的讨论,大家都明确只要 是有意义,包含真情感的礼物,不论轻重都是最好的,课外设计一份别出心裁的礼物,准备送给你最想送的人。
三、初显身手 1. 展示礼物。
(1)在小组内互相展示自己制作的礼物,说说制作礼物的过程以及当时的心情。(2)小组代表发言,评议。
(3)说说你想把礼物送给谁?为什么?想像一下送礼物时的场面和你的心情。
四、笔下生花
收到过礼物吗?什么时候?当时的情景你还记得吗?你什么心情? 1. 互赠礼物,指导学生写片断。
(1)把你制作的礼物送给班上的一个同学。
(2)说说你把礼物送给了谁?接受礼物的同学说了什么?你的心情怎样?(3)把你送礼物的过程写成一个片断,注意心理活动描写。(4)小组内交流,互相评价后修改。
(5)小组推荐朗诵最好的同学读一读。评议。2. 观察礼物,说说你接受礼物的过程和当时的心情。
(1)认真观察你收到的礼物,看看它有什么特别之处,并把它细致地想同学们做个介绍。
(2)说说你接受礼物地过程怎样?接受礼物时地心情怎样? 3.习作。(1)确定自己要写的题目。
2)写作时要做到内容具体,语句通顺,过程要写清楚,特别要注意写好人物的心理活 动。
五、课堂总结:今天,同学们经历了制作礼物,送礼物,接受礼物的过程,心里有话要说,说的是自己想说的。相信同学们能写出一篇具体真情实感的好文章来。教学反思:
第九单元综合检测
一、我能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用“—”标出。(5分)
按(nà nài)捺 争执(zhì zhí)猝然(cù zú)一刹那(shā chà)蓦地(mò mò)肇事(zhào zào)狩猎(shòu shuò)瞬间(shùn shòng)消逝(shì shi)淳厚(chún chóng)
二、我能读准字音,写对字。(8分)
Wěi kàng cóng róng tuān jí kặi xuặn()()()()
jǐng rán yǒu xù
shēng sǐ yōu guān()()
三、我会比较,还会组好听的词。(10 分)
欧()遣()虑()泊()端()
殴()遗()虚()舶()湍()投()溃()虐()柏()揣()例()蜡()俘()陶()吆()
四、我能给带点的字选择合适的义项。(6分)
1、逼:①给人以威胁 ②强行索要 ③靠近,接近④﹙书﹚狭窄
⑴逼迫﹙ ﹚ ⑵ 逼近﹙ ﹚ 逼债﹙ ﹚
2、垂:①低下 ②流传到后世 ③向下流或滴 ④接近
⑴永垂不朽﹙ ﹚ ⑵垂头丧气﹙ ﹚⑶生命垂危()
五、我能按要求写三个四字词语。(6分)
1、形容情况危急的成语
2、表现人的行为、品质的成语
六、句子加工厂,我能按要求改写下列句子。(10分)
1、那位情报部的中尉顺手拿过藏有情报的蜡烛。﹙缩写句子﹚
2、会场上到处是五颜六色的红旗。﹙修改病句﹚
3、同学们几乎全都在八点钟以前来到学校(修改病句)
4.昨天你不是送来一封鸡毛信吗? 陈述句: 感叹句:
七、课文内容我知道。(9分)
1、《“诺曼底”号遇难记》的作者是 国的。文中的主人公是,本文赞美了,你还知道这位作家的那些作品:、。
2、“生死攸关”的意思是:。《生死攸关的烛光》这一课
为叙事主线,赞扬了。
八、畅所欲言。(4分)
在危机时刻,你认为什么品质最重要?为什么?
十、课外阅读。(18分)
我家门前有一片空地,上面种着小草。它们是那样富有(生机 生命),春天一到,一下子就铺开了一片绿色的天地。细看,它们是嫩绿色的,水灵灵的,多么喜人!
一阵风吹过,小草跳起了欢快的舞蹈,时而舒展双臂,时而左右摇摆,时而随风点头。它们像一群会活泼的小女孩儿,天真可爱。这是,你如果有空来欣赏一下,一定会心旷神怡,乐而忘返。
你别看小草这样(软弱 柔弱),可它永远不会向暴风雨低头。有一天,一阵狂风过后,突如其来地下了一场大雨。风雨过后,我赶紧去看小草。呀!小草好像被折磨得奄奄一息了,有的歪歪斜斜,有的身子贴地。但我相信,它们是不会在暴风雨下屈服的。果然,小草又慢慢挺直了腰,尽管脸上还带着晶莹的泪珠!它们好像在骄傲地说:“你看,我们是多么顽强啊!”
小草,没有鲜花那么娇艳,没有白杨那么(挺拔 挺立),可是它的生命力是那么(顽强 坚强)!人们说:“疾风知劲草”,小草是当之无愧的.。1.给短文起个题目,写在横线上。2分
2.用“∕”划去文中括号里用得不恰当的词语。(3 分)
3、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3 分)屈服 : 当之无愧: 心旷神怡: 4.造句2分
突如其来
用“_”画出短文中的排比句。并试着写一句(3 分)
5、读了这篇短文后,你懂得了什么道理?2分
。6提一个问题并回答。(3 分)
第三部分 每一份礼物都代表一份祝福,有的礼物可能有动人的故事,自拟题目,写一写。(28分)。
第三篇: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美丽的秋天 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集体备课参与:杨玉文 孙健 郑云霞 李兮朵
主备:杨玉文
教学目标:
1.学会本单元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正确书写42个一类生字,在书写中能注意字的偏旁和部件的占格位置及间架结构;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牢固识记61个二类生字。
2.学习按偏旁给熟字分类,让学生在识字中掌握识字规律。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秋天的美好和大自然的神奇,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
4.把观察、想象与读文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积累优美的词语和句子。
5.策划一次秋游,分组讨论秋游计划,用商量的口吻向老师提建议,培养口语交际能力。
6.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展示秋天,培养动手、创新能力。教学重点:
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在读中结合观察、想象来感悟。2.自主识字、积累优美的词语和句子。3.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教学难点:品读感悟、积累语言。
教学方法:在读中结合观察、想象来感悟。教学准备:多彩的秋景图片 课时安排:
12课时整合
设计说明:以初读感知、感悟秋天、认识自然、积累提升四个螺旋式上升的板块为依托,展开层层递进的整合教学。
板块一:初读课文,感知单元内容
(2课时)
教学内容:初读各篇课文,整体感知单元教材,初步领略秋天的丰富多彩及大自然的神奇,自主识字,并串插进行园地二“读读背背”教学。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课
小朋友们,火热的夏天悄悄地离开了我们,秋姑娘又带着丰厚的礼物来到了人间,她还邀请我们一起去秋天的乐园游玩,到时你一定会收到她的礼物呢?
板书:多彩的秋天
二、初读课文,感知本单元内容。
1.自读《识字1》三组词语,注意读准字音。指名再读,相机正音。齐读。说说读这些词时,你眼前仿佛出现了什么景象。
2.小声试读《秋天的图画》、《古诗两首》,圈出生字,借助拼音读通读顺。请同学当众大声朗读,正音。
同桌互读,会读的夸一夸,不会的帮一帮。3.说说你知道了秋天有什么特点。4.老师范读《黄山奇石》、《植物妈妈有办法》两篇课文,大自然神奇吗?你知道了它的哪些神奇之处?
5.小结谈话:刚刚读过的这一篇篇优美的课文,向我们展示了大自然的美丽与神奇,让我们走进这些课文来感受自然吧!
三、自主识字
1.自由朗读《黄山奇石》、《植物妈妈有办法》两篇课文。2.圈出两课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3.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方法自主识字,说说哪些字是自己已经认识的,从什么渠道或用什么方法认识的。
4.交流识字方法。
5.指名读《识字1》、《秋天的图画》、《古诗两首》,相机正音。6.自主挑选、识记这三课中的几个生字,互相交流。
7.引导学生分析刚进行这三课中生字的偏旁部首规律,并把相同部首的字进行归类板书,按偏旁归类的顺序读一读。
四、写字指导
1.自主观察《识字1》中的10个生字。
2.你发现哪个生字书写时要注意什么细节,给大家提个建议。3.指名上前板书,同学评议。4.范写:实、华、尽 5.学生练习书写。
五、读读背背《秋天到》
1.指几名同学比赛园地一中的《秋天到》,相机正音。2.能谈谈你读诗时的感受吗? 3.比赛背诵。
板块二:领略秋天的美好
(3课时)
教学内容:联系生活经验,以观察、品读、想象相结合的方式,将《识字1》、《秋天的图画》、《古诗两首》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引领学生朗读、感悟,领略秋天的美好与多彩。并串插进行园地二的“口语交际”练习。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课 1.词语听写
尽力
山谷
壮美
上层
果实
丰收
金色 金秋时节
春华秋实
景色宜人
2.比赛背诵《秋天到》,说说秋天是个怎样的季节?
谈话:凉爽、彩色、丰收„„这些都是秋天的代名词,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课文,去领略秋天的美好吧!
二、朗读、识字、写字
1.自主朗读两篇课文:《秋天的图画》、《古诗两首》。2.识字练习。
①让学生在课文中画出带生字的词语,自主认读、识记。②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方法自主识字,说说哪些字是自己已经认识的,从什么渠道或用什么方法认识的。③游戏巩固:从两课“我会认”和“我会写”的生字中,选择几个,分组进行组词比赛,哪组组词多,哪组获胜。
3.让学生观察两课田字格中的范字,而后描写。
4.教师让学生进行板演,进行评价。
5.让学生在生字本上抄写生字,教师巡视指导。
三、领略秋天的美 1.颜色美
秋天是多彩的,请快速浏览《识字1》、《秋天的图画》、《古诗两首》三课,找找秋天都有哪些颜色?你是从哪句话中读出来的? 美美地读读这些句子。你觉得秋天还有哪些颜色? 闭上眼睛想象这个彩色的季节。2.收获美
秋天意味着丰收,快速浏览三课,找找秋天会收获哪些果实? 出示句子,男女生对比朗读:
①梨树上有金黄的灯笼,苹果像红红的脸颊,稻海像金色的波浪,高粱像燃烧的火把。
②梨树挂起金黄的灯笼,苹果露出红红的脸颊,稻海翻起金色的波浪,高粱举起燃烧的火把。
你认为哪句好,为什么? 配上动作朗读。
想象一下,秋天的田野里,还有什么也成熟了? 背诵《识字1》第三组词语:
五谷丰登、瓜果飘香、春华秋实、秋收冬藏 3.勤劳美
谁使秋天这样美丽?找一找课文中的句子。思考:“勤劳的人们”指哪些人?
想象一下,此时,梨树、苹果、稻海、高粱会对他们说些什么? 4.你还知道了秋天的哪些特点?
结合课文与自己的生活经验,畅所欲言,互为补充。
5.带着对秋天、对人们的热爱和赞美再次朗读《秋天的图画》。
四、能力展示
1.比赛朗读两首古诗:《赠刘景文》、《山行》。2.试着说说诗句的意思。
3.配乐范读,闭上眼睛想象画面。说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4.感情朗读,挑战背诵。
五、巩固练习
完成第3、6页“我会读”、第17页“我会填”。
六、口语交际——秋游
秋天是一个美丽、丰收、喜庆的季节,同学们想走进自然去感受秋天吗?不过啊,秋游得先有一个计划,现在,我们就一起商量商量,怎么来组织这次秋游活动。
1.分组讨论,提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制订计划: 秋游的时间:几月几日几点到学校集合。秋游的地点:某山、某村、某公园„„
秋游的准备:联系事宜,发通知,明确纪律要求,注意安全„„ 秋游的活动内容:浏览、做游戏、登山比赛„„ 2.各小组推荐代表发言,师生共评。
可从计划是否合理、完善,口头表达是否清楚,活动安排是否适宜等方面来评议。
3.评选最佳代表。
4.讨论交流,进一步完善计划。
七、动手创作
鼓励学生动手,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赞美秋天。
画一幅秋天的画,写几句秋天的话,用落叶做一个漂亮的书签„„
板块三:认识神奇的大自然
(4课时)
教学内容:将《黄山奇石》、《植物妈妈有办法》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引领学生朗读、感悟,并拓展延伸,认识神奇的大自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课
1.生字卡片认读练习。
2.比赛背诵《识字1》《古诗两首》。3.激趣导课 大自然是个神奇的魔术师,它用充满魔力的双手,创造出了美丽奇特的万物,每一个动物,每一株植物,甚至每一块石头,都是大自然的杰作。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课文,去领略大自然的神奇。
二、读题质疑
板书题目:《黄山奇石》、《植物妈妈有办法》
齐读课题,你对这个“奇”字是怎样理解的呢?植物妈妈的办法是什么?
再读,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吗?
三、自读感知
1.出示读文提示,带着问题按照你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 标上自然段序号。
选择你喜欢的办法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
找到能概括全文主要内容的一句话,用你喜欢的线画出来。2.学生自读课文。
请小朋友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遇到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要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小组轮流读课文,达到读得正确、读得流利的,由小组长为他打上“☆”,没有达到要求的,再把课文多读几遍。
开展“我会读”的竞赛。鼓励学生走上讲台读自己最喜欢的段落,读后评议。
3.讨论:两篇课文分别主要写了什么? 【设计意图】 通过听读、自读、互读、赛读等多种形式的读,不仅强化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感知,而且可以让学生在读书活动中分享学习的快乐,提高“我会读”的自信心。
四、品读探究 《黄山奇石》
1.四种奇石中,你对哪种最感兴趣?课文中有两幅插图,看看是什么奇石的图片呢?
2.引导学生先重点学习第三自然段:
在一座陡峭的山峰上,有一只石猴。它两只胳膊抱着腿,一动不动地蹲在山头,望着翻滚的云海。这就是有趣的“猴子观海”。(1)观察:看,这是什么?猴子在哪呢?他在干什么?(出示图片)(2)读文:看看课文哪个自然段描写的是“猴子观海”?谁来读给大家听?和小伙伴讨论一下,哪些词语用得好?
如果把这句话改为:在面对着云海的山峰上,有一块大石头,这就是“猴子观海”。好不好?
请同学们学生做动作体会一下。
(3)想象:一名学生读短文,其他同学看图片。想象:为什么猴子这样望着翻滚的云海?
(4)有感情地再读课文。
过渡:刚才我们按照“观察、读文、想象”的方法学习了课文。这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接下来我们就继续按照这种方法学习。
3.按照“观察——读文——想象”的方法自学第2、3、5自然段——“仙桃石”、“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然后把你想象到的内容写一写或者画一画。
学生自学、交流收获:通过刚才的自学,你有什么想法?可以说说观看图片的感受;也可以读读课文,说说课文哪里写得好;还可以说说自己想到了什么?
4.创造提升
读最后一自然段:黄山的奇石还有很多,像“天狗望月”“狮(shī)子抢球”“仙女弹琴”……那些叫不出名字的奇形怪状的岩石,正等你去给它们起名字呢!
想象:“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是什么样子的?省略号是什么意思?还会有什么样的奇石?
5.由衷地赞美一句黄山吧!
6.带着赞叹之情读读自己最喜欢的一段。《植物妈妈有办法》
1.你认为哪位植物妈妈最聪明,她传播种子的办法好在哪里?找伙伴一起朗读课文2、3、4节,把你的想法说一说,互相问一问、评一评。
板书合作学习方法:读、说、问、评
2.全班交流,教师相机点拨,引导探究、感悟、朗读。(学生说哪种植物,就讲读哪一节)
相机质疑解难:
“降落伞”到底指什么?“乘着风”是什么意思?
你觉得这情景美吗?和同桌一起有感情的把这一节练读一下,讨论怎样才能读好这一节。
“带刺的铠甲 ”是什么样的?怎样挂住动物的皮毛的?
豌豆娃娃怎样离开妈妈的?把自己想象成小豌豆,读读这一节。3.小结:请大家想想,蒲公英、苍耳、豌豆这些植物妈妈都是靠什么送自己的孩子去旅行的呢?
4.植物妈妈是不是只有这几种办法?自由读第5节,边读边想:从这一节中你知道了什么?
五、拓展延伸,培养学生语文综合实践的能力
1.植物妈妈的办法还有很多很多,你还知道哪些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椰子树利用自己的位置优势,果实成熟后靠流动的海水传播种子;柳树的柳絮也是靠风来传播的……
2.读一读下面几段小诗,说一说你从这几段小诗中知道了什么?
柳树妈妈准备了降落伞,把它送给自己的娃娃,只要有风轻轻一吹,孩子们就乘着风纷纷出发。
凤仙花妈妈很聪明,它给孩子穿上一件容易破的衣裳,小朋友用手一碰,孩子们就蹦着跳着离开妈妈。
椰子树妈妈有办法,它把家安在大海边,只要孩子成熟了落下来,就能跟着海水到岸边发芽。
樱桃妈妈给孩子穿上了漂亮的衣服,小鸟喜欢它吃下它,一拉出粪便,小樱桃种子就在地里发芽啦!
3.植物妈妈传播种子的方法这么多,那这首诗可以再写长一点,你能照着第2、3、4小节的格式自己写一段诗吗?
4.扩展阅读《捕食昆虫的植物有办法》。
植物妈妈只会传播种子吗?不,植物妈妈的办法多着呢!你听说过吗?植物妈妈还会捕食昆虫呢!不信,请你读一读《捕食昆虫的植物有办法》一文,想一想:捕食昆虫的植物是怎样捕食昆虫的?它们各采用了什么办法?
5.小结归纳:植物王国千姿百态,植物王国趣事多多,希望你做细心的孩子,做有心人,你就会在大自然的怀抱里发现更有趣的事物和现象,得到更多的乐趣。【设计意图】:让学生将平时观察到的有关植物知识,进行仿说、仿写可以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能力;扩展阅读,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让学生加深对“植物妈妈有办法”的理解,还可以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
六、指导学生进行生字的识记与书写。1.交流两课生字识记方法。
2.让学生观察两课田字格中的范字,而后描写。
3.教师让学生进行板演,进行评价。
4.让学生在生字本上抄写生字,教师巡视指导。
板块四:积累与提升
(3课时)
教学内容:完成园地一“我的发现”、“日积月累”,进行课文中优美词句的背诵积累,展示自主创作的秋天的作品,并进行测试及拓展阅读。
教学过程:
一、背诵比赛
1.同桌比赛背诵《识字1》《古诗两首》《秋天到》。
2.挑战同学:我会背课文中描写秋天的优美的句子,你会吗? 3.背诵展示:我还会背诵其它描写秋天的古诗。
二、完成园地二“我的发现”、“日积月累” 1.我会认。出示多媒体课件(两组汉字错落排列)引导同学读一读,看看哪两个字可成为好朋友。
找找每组中两个字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引导同学发现这是用了什么识字方法?(熟字减偏旁)
你还能用其他方法来记住这几个字吗? 多种形式读生字,给你喜欢的字另组词。你能用这种方法还认识哪些字?进行交流。2.我会读。多种形成读词语。
3.我会写。
认读生字,想想它们有什么规律?这些字都和什么有关? 自己再写几个相同偏旁的字。比比看,谁写的多。
三、秋天来到我们班——展示台
我们学习了关于秋天的课文,读了关于秋天的小诗,到野外寻找了秋天的足迹,欣赏了秋天的风光。秋天就像一位朋友,带给我们许多知识和美的享受。下面,我们就来展示一下自己创作的秋天作品。
1.向同桌展示自己的作品,互为介绍。
2.当众展示,并说说自己关于此创作的动力或原因。3.利用课余时间,一起动手,用作品装扮教室。
四、拓展阅读:《四季的脚步》《秋天》
五、进行本单元测试,讲评。
六、写话练习
写一段话,赞美秋天。
第四篇: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单元教学目标:
1、认识49个生字,会写46个生字。
2、了解形声字的构子规律,了解汉字形旁表义的特点,学习部首查字典的方法。
3、培养学生自主识字和积累语言的能力。
4、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朗读能力。
识字2 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积累词语,体会词语的节奏感。
3、留心观察校园生活,体验课余生活的多彩与乐趣。教学重点、难点:
识字写字、感悟动词的韵律。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时数:两课时
教学点:
1、练习动词与名词的搭配。
2、练习一字组多词。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认识生字,学习课文。教学过程:
一、看图引入:
1、学生观看校园生活的图,议一议,说说图上都画了什么?
2、说说自已的学校生活经及自已的感受。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小组合作,认读词语。
a.你们认识这些新朋友吗?请你大声地喊喊它们的名字吧!(生自由操练)。b.小组合作学习,做猜字游戏,巩固生字的读音。c.汇报:指名朗读词语(请2-3个学生读词语)齐读
2、探究识字 刚才,我们认识了好多词语宝宝,那么这些生字宝宝你们认识了吗?
(课件出示“棋、弹、钢、琴、胡、戏、喂、鸽、养、航、模”等11个生字。)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记一记。(生自由操练)a请一位小朋友做小老师带读,其他小朋友领读。
b哪些热心的小朋友想提醒大家怎样记住这些字?(请小朋友用猜谜、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等方法说一说记字的方法。)3)游戏巩固字词
3、再读课文,深入探究
三、朗读感悟。
1、自己轻声读一读词语,把不认识的字划出来。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字时,你会怎么做?(请教书下的大苹果、问同学和教师)
2、①生自由读词
②同桌互读、听、(生生互读、纠错)
③指读词语 词语都会读了吗?还有不会读或觉得难读需要老师帮忙的吗?现在就来考考你!
课件示词,分行读。随时纠错,相机理解每一行的内容:
齐读词语
3、请你们再仔细地观察黑板上的这些词语,看看这些词语有什么共同点,四人小组可以讨论一下。(小组交流,各抒己见 汇报)【落实教学点1】
4、练习美读。【扣点练习】
①拍手读,读出词语的节奏:练--书--法X--X--X
你发现了什么?(3个字的词语)
练习(示填空题)
()二胡()钢琴()电脑()天气
()鸽子()京戏()花草()象棋
②你发现()里填的都是表示什么的词语?(练--书法X--XX
你也能说说这样的词语吗?示题:在()里填上表示动作的词。
()足球()手工()舞蹈()草坪()国旗
③一边读词语一边想像画面。你好像看到了什么?你能选用下面的一个句式来说 吗?
5、出示句式练习。
(1)课余时间,同学们有的____,有的______,有的______。
(2)同学们的爱好各不相同,有的喜欢_____,有的喜欢______,有的喜欢______。指名说。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写“胡、戏„„”等生字,复习巩固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出示生字,指名认读。
2、齐读课文。
二、指导书写,识写结合。
1、交流识记的方法板书“记字方法”
2、请你读一读,仔细观察,看你有什么发现--交流
3、你认为哪个字难写?
4、指导“琴、养”:观察:这两个字有什么特点?
a都是上下结构
b都有“撇和捺”,这两笔要写得舒展些c这2笔写法有区别
5、范写“琴、养”介绍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起笔、笔画特点
6、学生描红、临写、师巡视指导
7、展示作业,评议,取长补短。
8、形近字组词。
【落实教学点2】【扣点练习】
棋()刚()湖()观()其()钢()胡()现()
三、课外拓展,联系巩固
1、请小朋友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找找这样的词(师指着板书)。
2、选择你喜欢的活动来充实自己的课余生活。板书设计:(词语卡片贴在黑板上)
识字二
下象棋 练书法 画图画 弹钢琴 拉二胡 唱京戏 栽花草 喂鸽子 养金鱼 做航模 学电脑 观天气 爱生活 讲科学 求创意 一株紫丁香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对课文的吟读领悟,体会老师工作的辛苦,激发崇敬老师的感情。教学重、难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老师工作的辛苦。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点:
1、积累好词好句。
2、练习朗诵。
3、练说“又„„又„„”词语。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认读生字,学习课文。教学过程:
一、情境渲染,启动情感。
1、配乐《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教师用深情的语言导入:老师像一支粉笔,画出的是彩虹,洒下的是汗水;老师像一艘航船,载着我们驶向知识海洋,看着辛勤工作的老师,有一群可爱的孩子们为老师栽下了一株紫丁香,这是为什么呢?让我们一块儿学习课文《一株紫丁香》。
2、板题《一株紫丁香》。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提出自读要求:
A、看清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B、画出生字,生词。C、把不理解的为词句或问题标出来。
2、学生汇报自读情况。
A、同桌互读课文,检查读音是否正确。
B、小组合作学习,互相认读生字,新词,把自己不理解的内容或问题提出来讨论。C、抽检识字和朗读情况
三、读中悟情、抒情。
1. 自由读:想一想,“我们”为什么要在老师窗前栽一株紫丁香?紫丁香为老师做了些什么? 用„„画出相应的句子
2. 教师范读:读出师生之间的真挚情感。
3. 小组合作学习:任选一节朗读,说说这一节都写了什么?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4. 小组进行展示,表现出师生情,全班评读。5. 品味词语。【落实教学点1】 “绿叶沙沙”像什么? “盛开的花儿”像什么?
6、看图想象说话:夜深了,连星星都困得眨眼,可老师还在工作,想想应该对老师说些什么呢? 用怎样的语气去劝老师休息呢 ?
7、师总结:这一群小朋友在浓绿的小院中栽下的这一株紫丁香,给老师送去了绿叶紫花的美丽,也送去了小朋友对老师的感谢与关怀。
8、学生自由读、指名读、全班读并背诵下来。
9、我会填。
【落实教学点3】【扣点练习】
又 又 又 又 又 又
四、积累背诵,加深感悟。【落实教学点2】
1、自读自背。
2、借助多媒体演示尝试背诵。
3、尝试背诵。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复习巩固,指导写字。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1、出示生词,指名认读。
2、指名背诵(选择其中一段背诵)
二、指导写字。
三、识字写字
①猜字谜:舌头尝出甘蔗味(甜)。一人站在大树旁(休)。
②小组自学要写的字:歌、牵、院、您、除、息、困。重点记字形,理解字义。
③通过谈话,交流各自是怎么记住这些字的,教师强化常用的记字方法。注意“歌”的右边是“欠”,不是反文旁。
④练习书写。
院、除:左右结构,左窄右宽,都有双耳旁。
“休”要和“体”区另字形。
休、伸:左右结构,左窄右宽,都有单人旁。
息、您:上下结构,上窄下宽,都有心字底。
歌:第一、六两笔横要短,给右边的“欠”留出位置。
牵:上边的“大”要写得小一些,中间的秃宝盖要写得宽一些。
⑤学生先观察每个字在四字格中的位置,描一个,写两个。注意规范学生的书写姿势。
⑥用实物投影仪展示学生写的字,进行评议。
三、练习巩固。(扣点练习)
1、认读课后的“我会读”。
2、比一比,组词。
休()伸()歌()院()体()神()哥()完()板书设计:
5、一株紫丁香
夜夜作伴 关心
我们(同学们)消除疲倦 热爱 老师
感谢挂牵 尊敬
教学反思2: 在生字教学中,我设计了这样几个环节:集中识字,以和汉字娃娃交朋友的形式将文中的生字集中呈现出来,开展自读,纠正;指名读,纠正;小组读,开火车读,齐读等方式,巩固生字的准确认读;接着以教师说谜语,学生猜字的形式识记生字的模样,同时也让学生自己想办法识记,学生方法多多,识记得兴致高涨;而后我出示了一首儿歌让学生认读:踮起脚尖,走进小院,放下书包,给树除草。牵牵小手,唱唱儿歌,笑声甜甜,不觉疲倦。本首儿歌中涵盖了本课所要认识的6个生字。在有趣的朗读中,生字也得到了再次的复现与巩固,学生学得不亦乐乎。最后,让学生将生字放回到课文中再次朗读。整个生字教学过程,节奏紧凑,而且学生的热情始终处于高涨状态。
6、我选我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员、青”等10个生字,认识“委、补、室、宁、愣、切、集、掌”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学会生字,理解重点句子。
教学难点:通过了解同学态度的变化,体会同学对“我选我”的认同,明白王宁为什么要选自己。
教学准备:课文录音。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点:
1、进行“是”字句子的练习。
2、进行多音字组词练习。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初读课文,认读生字,指导写字。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课件导入,板书:我选我。
2、齐读课题,质疑。(“我”是谁?他选自己干什么?他为什么要选自己?)
二、初读、识字,扫清阅读障碍。1. 播课件情境朗读。
2、自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汉字的读音。
3、小组接力读:每人读一个自然段,读准字音。
1)、出示卡片,组织各种形式的认读。(小老师带读、开火车读、齐读、小组赛读。)2)、小组合作识字。3)、口头扩词。
三、再读感知课文内容。
1、自由读课文:“我”指的是谁? 2. 王宁为什么选自己? 3. 小组按自然段读课文。
4. 学生质疑:提出不懂的问题和想了解的内容。
四、巩固练习。
1、同桌互相当小老师,检查生字的认读情况。
2、齐读这些字在文中组成的词。
五、完成“我会写”。
1、看清这些字在方格里的布置情况。
2、老师重点指导:青 下面“月”第一笔是竖
教 右边不是折文旁
切 左边不是“土”
3、学生练写,投影评议。
4、多音字组词。
【落实教学点2】【扣点练习】
Níng安宁 qiâ一切 宁 切
Nìng宁可 qiē切开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学习课文,练习巩固。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整体感知。
1. 指名读课文,回忆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2. 自由读课文,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儿不懂? 二.理解内容,体会情感,读出语气。
1、学习第1自然段。1)、指名读。
2)、读后交流:你从文章中知道了什么? 3)、学句子。比较句子有什么不同。【落实教学点1】
李小青是我们班的劳动委员。我们班的劳动委员是李小青。4)找规律:读句子,圈“是”,前后部分交换位置。5)仿例写句。【扣点练习】
① 刘爽是我的好朋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 王老师是我们班的语文老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 王音是我的好朋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学习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2)、出示第①句话,问:“大家在想什么?带着你的想法读一读”
选谁呢?教室里静悄悄的。
出示第②句话,想一想王宁会用什么样的语气说?能把这种语气读出来吗?
“选谁呢?”读出思考的语气。“我选我。”读出坚定的语气。
3、学习第3自然段。
1)、请同学们自己读第3自然段。
2)、指名谁来读一读
3)、分别指导三句话读法
4、三人一组分角色读
5、小结:大家表演得很好,读得很棒,那么现在你们知道了吗王宁为什么自己选自己呢?
6、对于王宁自己选自己王宁班同学怎么看?你从哪句话看出来的?
7、从“一片掌声”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同学们信任王宁,对王宁勇于展示自我、热爱集体的品格表示赞许。
8、关于王宁“我选我”一事,说说你的想法?
三、自由读、小组读、全班展示,读出语气。
四、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语气。
五、实践活动。假如你竞选班干部,你想说什么? 板书设计:
6、我选我
热爱劳动
王 宁 大方自信
关心集体 一分钟
教学目标:
1、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能认识“钟、零”等8个字,会正确书写“欠、元”等8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在读、议、演中理解课文,在阅读中积累语言。
4、在读中体悟到时间的重要,不能因为个人的喜好而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要做遵守纪律的孩子。
教学重难点:理解、感悟一分钟的重要。教学准备:闹钟一只 生字词卡片 课件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点:运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识字。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认读生字,学习第一段课文,指导写字。教学过程:
一、活动激趣,导入新课
1、做游戏:全体同这立正站好两臂侧平举,一动不动地站立,坚持一分钟。你们觉得一分钟长吗?
2、小结:是啊,一分钟可以说很短,但有时也觉得很长,就象刚才,我们坚持一分钟也是不容易的。今天我们学了课文《一分钟》以后,对“一分钟”的体会一定会更深。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词,将生字词多读几遍。
2、指名读生字词-开火车读。
3、小组交流识字记形情况。
4、给生字口头组多词,并选词说句。
5、再自由读课文,标上自然段序号,将喜欢的段落多读一读。
6、指名分段读-评议-齐读。(重点放在正音上。)
7、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学生自由说。
三、拓展延伸
1、课后练习“找找说说”是组字练习,用偏旁“门、口、”和“尺、欠、合、中、市、又、井”等字可以组成:闹、哈、吹、钟、迟、进等字。如果学生用合、中、市、又、井等字,如果学生用“门”和“口”组成“问”.也应给予肯定。【落实教学点】
2、:加偏旁,组成新字,再组词。【扣点练习】
市()()又()()尺()()中()()合()()包()()每()()交()()
四、课堂评价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复习巩固,指导写字。教学过程:
一、复习生字、新词。
“开火车”认读生字、新词,自评、正音。
二、自学课文2~3自然段
1、自由读:教师个别指导。
2、汇报:自己读后知道些什么?
3、观察书上32页的图,用书上的一句话来说一说元元此时的心情。
4、投影显示句子:“元元非常后悔。”(1)理解“后悔”的意思。(2)元元因为什么而后悔。
(3)元元是不是迟到了以后进教室才后悔的?找出能表现元元后悔的句子,读一读。(4)朗读下面三句话,读出相应的语气:
A:元元打了哈欠,翻了个身,心想:再睡一分钟吧,就一分钟,不会迟到的。B:他叹了口气,说:“我要是早一分钟就就好了。” C:他又叹了口气,说:“要是早一分钟就好了。”
三、拓展课文,实践体悟。
1、你们有没有和元元类似的经历?
(也许也是起床耽误了一分钟,还可能是什么情况耽误了?)
2、你想对元元说些什么呢?
3、大家愿意演一演编故事吗?题目“第二天的元元”。故事发生时间段为:闹钟响了„„到学校上课。学生自由编、演。
4、汇报演出(在演中议一议)。
四、指导写字。
1、指导写字分两步进行。
(1)、写字之前要仔细观察要写的九个字,把部件和笔画看清楚,保证把每个字写正确。
(2)、仔细观察字的部件和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把字写得匀称、美观。
2、师范写,生练习。
3、小组同学互评学写得最好的一个。
五、选词填空。【扣点练习】
坐 座
1我()在草地上看书。2这()桥每场壮观。
到 道
1秋天()了,树叶黄了,燕子飞到南方去了。2这()题可真难呀!
六、实践活动
组织学生从活动中体会“一分钟”的价值。
(1)通过查找资料说明,人们一分钟能做多少事(如农民、解放军、清洁工)。
(2)以“我一分钟能做什么”为主题,交流自己的切身感受,体会时间的宝贵。
板书设计:
一分钟
多睡一分钟→迟到20分钟→时间宝贵
教学反思3:
本节课主要就是通过朗读来体会元元的心情,从而教导学生要珍惜时间。在这个环节中,我本来设计的是,抓住重点词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为朗读打下基础。咋一看,朗读的点还真不少,哪一句都可以有滋有味地读上一番。在仔细品读后,我决定抓住元元的两次叹息为朗读的亮点。但要读好这两次叹息,联系上下文揣摩体会主人公的心理活动是前提,也是基础。虽然设计的很好,可是由于在教学时,对学生放手放的过大,以至于出现了网放出去了,却收不回来的现象,正因为上述的问题,使我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都没有很好的引导学生朗读课文,体会元元的心情,学生体会不到元元的心情,自然也就不能理解为何要珍爱时间。难忘的一天
学习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10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小作者的激动、紧张和对邓小平爷爷的崇敬之情。
3、激发对计算机的兴趣,认识自己肩负责任的重大。教学重难点:
识字、写字,朗读感悟;体会邓爷爷的话语,感悟自己肩上的责任。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生字词卡片。
2、搜集有关邓小平爷爷的图片、资料和小故事,了解关于计算机的知识。教学时数:两课时
教学点:
1、词语搭配,如:高兴地()
2、积累好词。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认读生字,读通课文。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小朋友,你还记得邓小平爷爷植树的身影吗?还记得他说过“植树绿化要世世代代传下去吗?”今天我们又要和邓小平爷爷见面了,他会是什么样子呢?
2、板书:《难忘的一天》,齐读,说说读了课题你现在最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感知,整体感悟。
1、通读全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同桌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互相读文,大体了解文中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检查自读情况。
1、出示生字,小组内认读。
2、读准字音:指名读,领读,比赛读,重点指导读准:“算、怦、容、灿”几个生字。强调“兴奋”的读音“xīng”
3、交流识字方法。说说自己怎样记住这些生字。
4、组词,造句展示。
5、长句子的朗读指导:
出示语句,并用“/”做上自然停顿的符号。如:① 我为邓小平爷爷/做了/电了计算机表演。② 想到马上就要/见到邓爷爷,我又紧张/又激动,心怦怦地/跳个不停。③ 我沉着地/操纵着计算机,顺利地打出/各种各样的图形来。
范读,读完后告诉学生:画“/”处要做自然停顿处理。这些地方的停顿要比逗号短,只是声音断开或稍微拉长即可,不必在自然停顿处换气。
三、朗读课文
我们轻声把这篇文章一起读一读,好吗?
1、学生自由读课文,做到不加字、错字、漏字。
2、请六个同学各读一个自然段,其它同学听听,看他们是不是读正确了。
四、我会填。
【落实教学点2】【扣点练习】
()的日子()的笑容()的图形()的微笑()的心情()的阳光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学习课文,指导写字。教学过程:
一、复习生字、新词。
1、“开火车”认读生字、新词。
2、分段朗读课文。
一、理解课文,指导朗读
1、学生自已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并将句子读通顺,读流利。
2、说说自已的体会,再读课文提出最想知道的问题。
3、边指导朗读,边重点解决两个问题:
1)为什么我一开始比较紧张,后来就平静了下来?
2)文题对照,说说“我”为什么忘不了这一天。
围绕第一个问题,着重体会“我”紧张而激动的心情和邓爷爷的和蔼可亲,抓住“怦怦地”、“慈祥的微笑”、“高兴地”、“紧紧地”、“和蔼可亲”等词语进行品读。
围绕第二个问题,着重体会“我”在这一天的最大收获是得到邓爷爷的鼓励,认识到肩上责任的重大。可引导学生朗读课文,谈谈自己的看法或进行小组讨论。引导学生从“见到了邓爷爷”、“邓爷爷和蔼可亲”、“我受到了邓爷爷的称赞”等比较表面的理解,上升到“忘不了肩上担负的责任”;抓住“沉着地”、“顺利地”、“仔细地”、“赞许地”、“兴奋地”、“计算机的普及要从娃娃抓起”等词句进行品读。对于“肩上担负的责任”,学生不易理解,学生需懂得要从小学好计算机,从小树立远大理想就可以了。
最后一段,细读,理解“天,仿佛格外的蓝;阳光,仿佛更加灿烂”这一句的写作意图。是不是天和阳光真的变了呢?为什么和开始的不一样了呢?
二、指导写好10个生字。
1、出示要写的生字,学生认读。
2、观察这些字的字形、结构,分析写字应注意的地方并交流。
3、教师范写,指导重点笔画。如“及”的笔顺,“身”字的第六笔右边不出头,最后一笔右边要出头等。
4、学生练习,同桌互相点评。
四、拓展性学习。
1、读“我会读”。说说自己发现了什么?
2、:照样子,写一写。【落实教学点1】【扣点练习】(1)邓爷爷仔细地看了我的表演。
仔细地——(2)我高兴地表演了计算机画图。
高兴地——
板书设计:
8、难忘的一天
和蔼可亲
激动──────平静
感到重任
语文园地二
教学目标:
1、学习“加一加”的识字方法,归纳带提手旁字的共同特点,培养识字能力,激发识字兴趣。
2、积累音近字、形近字,学习部首查字法。
3、口语交际“我的想法”。
4、展示学生课外生活中的收获。教学重难点:
学习“加一加”的识字方法;归纳带提手旁字的共同特点;学习部首查字法。教学准备:
1、师生每人准备一本字典。
2、学生准备一个课外活动中的拿手节目准备露一手。课时安排:三课时
教学点:
1、练习部首查字典。
2、认识其他的姓氏字。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我的发现、日积月累。教学过程:
一、我会认
1、出示多媒体课件(两组汉字错落排列)引导学生读一读,看看哪两个字可成为好朋友。
2、找找每组中两个字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引导学生发现这是用了什么识字方法?(熟字加偏旁)
3、你还能用其他方法来记住这几个字吗?
4、多种形式读生字,给你喜欢的字另组词。
5、你能用这种方法还认识哪些字?进行交流。
6、【扣点练习】加偏旁组新字,再组词。
市()()田()()平()(自()()木()()羊()(二、我会读
1、读读加点的字,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2、多种形成读词语,想一想提手旁的字和什么有关?
3、你还能说出其他类似的字吗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日积月累。教学过程:
一、日积月累
(一)读读比比。
1、分小组比赛读,要求读准字音。
2、指读每组词,比较带点的字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3、用喜欢的方式读。
4、你能为加点字再组词吗?汇报交流。
(二)读读记记 姓氏歌。【落实教学点2】
1、学生同桌互读姓氏歌。
2、能举其他的例子。
3、多种形式反复读。
4、读读写写。【扣点练习】
古月(胡)十八子()立早()耳东()))草头(言午())木土()双口()弓长()三横()双人()口天()
(三)学习查字典。【落实教学点1】
1、复习音序查字典的方法,查下面这些字:区、仙、好,比一比谁最快。
2、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一种利用字的部首来查字典的方法——部首查字法,教师介绍部首的含义。
3、教师举例,示范部首查字的方法。
4、全班分成几个组,各请一名会部首查字的小老师引导组员查以下生字:悟
5、引导学生归纳部首查字法的步骤。
(确定部首 找部首页码 数剩下笔画 查找生字)6比赛进行书中练习。评出“查字典小能手”。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口语交际、展示台。教学过程:
一、口语交际。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A、出示多媒体课件(《我选我》课文插图)观看,引导学生说出这是怎样的画面。王宁选自己当劳动委员,对这件事,你有什么看法?(学生自由谈)B、王宁选自己当劳动委员得到了大家的支持,谁来说说原因。
2、设定岗位,组织竞选。(1)如果班里改选干部,你会不会选自己?(2)设立岗位,启发竞选。(针对班级的实际情况来进行,也可以假设岗位。)(3)小组内选定岗位,进行练习。
3、竞选展示。小组内进行交流,选出优秀代表,上台“演说”,台下同学进行评议
二、展示台。
这次的展示台是“露一手”。内容不限,形式不拘一格,是学生展示才能,相互学习的良好时机,在整个过程中要让学生真正能展示自己,体验快乐。要引导学生选好展示的内容和方式,并且要为展示做好准备,展示时让每人都能“露一手”,这项活动可不受时间所限,以后也可以不定期的进行。
第二单元练习设计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巩固教学点的知识,使学生有所收获,不断进步。设计目标:
1、积累词语,内化训练。
2、检测本单元课文重点的学习情况。训练重难点:字词句的训练。课时安排:一课时
一、我会拼会写。(8分)
tián qí
jí xì
香lǐ 下
gē 普
唱 yǎng
shēn
貌 声 体 花
hā qian xuã xiào jiào shì zǐ xì
二、我会组词。(6分)
元(无(欢()次()))
外(处())
三、字词练习。(30分)
四、照样子,写句子。(9分)
第五篇:二年级上册语文第十单元教学设计(定稿)
第十单元
丁丁冬冬学识字
(二)科目:语文
年级:二年级
主备人:赵娟娟
授课人:
授课时间:
单元教学目标:
1、认识本单元36个省字,准确把握字型,大致了解字意,规范书写31个一类字,认识7个偏旁
2、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各词,了解意思,并能正确运用跟身体有关的各个汉字
3、通过朗读交流进行学习
4、培养对语文兴趣的同时,进行爱护身体的教育 课时安排: 6~8课时
第一组(看图识字)
教学目的: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能够认读身体各部分的名称
2、掌握通过插图达到认读的目的
3、培养兴趣。教学重难点:
认识7各省字,会写7各省字,能够认读身体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准备:
识字卡片、挂图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今天丁丁冬冬又来跟我们一起学习生字了(出示挂图)
二、板书课题
(指名读齐读课题)
丁丁冬冬为了感谢大家的欢迎,要跟大家做一个“我说你指”的游戏,愿意吗? 老师也想来指一指,谁愿意说一说呢?
同学们可真棒不仅说的好,贴的也棒!丁丁冬冬着急了,想来参加游戏,谁愿意帮他们说一说、指一指?
三、怎样能记住这些字呢?
谁愿意当小老师带领大家读一读?(请小老师领读)小组内再读一读,接受老师的检查 倾听 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忆 小组交流
四、巩固练习
为了验证同学们是不是真正认识这些字了,老师还特意编了一首儿歌想不想读一读/ 我有一个布娃娃,我们每天同起床,宽宽额头长头发,转转脖子抬肩膀,弯弯眉毛眼睛大,伸伸胳膊弯弯腰,红红面颊红嘴巴,收起肚子捶后背,洁白牙齿高鼻梁,踢踢腿来跺跺脚,两个耳朵真好看,天天活动身体好。
谁感觉自己已经把这些字都认读下来了,请起立读一读
请观察,我们认识的这些字当中,哪些偏旁最多?它又与什么有关?
小组读 齐读 带动作读
引导说出“月”字与人的身体有关
五、总结延伸
下课找一找跟“月”字有关的字
六、指导书写
这节课,我们不光认识了很多生字,还有一些要求会写的生字,快来找一找 观察生字在田字各种的位置,独立书写,小组检查
七、口语交际
谁能说一说你最喜欢身体哪个部位?为什么?
全班交流
八、作业:
同桌两人完成你指我说游戏 板书设计:
丁丁冬冬学识字
额
眉
鼻
颊
齿
脖
肩
膀
朵
肚
背
课后反思:
丁丁打针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学习克服自己的弱点的勇敢精神。
2、会认18个生字,会写8个字,会读本课字词 教学重、难点:
3、会认18个生字,会写8个字。
4、鼓励学生自主识字。课时计划: 三课时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能把课文读正确。
2、会认本课10个生字。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谈话:我们每个人都会生病,那平时大家生病时最怕什么?(吃药、打针)
2、教师小结导入:是呀,吃药很苦,打针很疼,可不吃药,不打针病就好不了。丁丁生病了,他和你们一样怕打针。让我们一起去听听《丁丁打针》的故事。
3、学生跟老师书空,板书课题并齐读两遍。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己试着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照着课文后边的生字表拼一拼,如果还不认识,就圈起来。
2、同桌互相合作,问一问圈起来的字,如果两个人都不认识,就先放一放。
3、自由读
4、开火车识词:打针、勇敢、舒服、准备、量体温、揉揉、捏捏、按按
5、认字:生字宝宝急着跳出来,它们想让你们认识它们,这样吧,请几位小老师考考同学们。把卡片发给几个同学,他们随机抽查。
6、再读课文:如果把生字宝宝送回家,你们会认出他们吗?(1)抽读评价
(2)比赛读
三、小结:齐读生字词语 板书设计:
丁丁打针
针
大
舒
量
肺
准
备
揉
捏
按
夫
疼
病
体
检
脸
张
士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教育学生爱护身体,争做健康、勇敢的孩子。
一、导入: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丁丁打针》,请同学打开课本63页。
二、朗读课文,了解事件。
1、自由轻声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分段指名读课文,评价。
3、了解故事内容。
(1)丁丁为什么要打针?
A、指名发言。
B、引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C、联系自身经历,读懂第二自然段内容,了解生病时的症状。
(2)丁丁怕打针吗?从哪看出来?
A、指名说
B、引读课文第1、3自然段,体会丁丁对打针所产生的害怕与紧张的心理。
C、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3段。
(3)为什么这次打针之后,丁丁不怕打针了呢?
A、学生默读课文4、5自然段。
B、指名说
C、集体评议,根据文中内容进行纠正或改错,体会护士的善解人意以及高超的打针技术。
D、有感情的朗读4、5段。
三、拓展延伸:
假如自己生病了,需要打针,应该怎么办?(说一说)
四、教师总结:
打针并不可怕,打针是为了治病,我们大家都应该爱护自己的身体,做一个健康、勇敢的孩子。
分角色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板书设计:
丁丁打针
勇敢
特别
大夫
舒服
浑身
必须
医院
体温
检查
喉咙 紧张
准备
聊天
肩膀
屁股
针管
其实
已经
又酸又疼
课后反思:
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指导写字
1、学字。
⑴出示“大”:请学生添一笔,能变成什么字?(犬、太、天)出示“夫”,请学生组词。
⑵出示“疼、病”观察: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出示有关病字框的字,发现带有病字框的字的规律。
⑶出示“检、脸”观察:有什么相同的地方?给这两个字组词并换部首,变成新字。
⑷出示“士”:和那个字像?比一比“士、土”并组词。
⑸出示“张”:请一位学生认读,并说一说在哪见过?请班上姓张的学生说说自己的名字,再说说“张”除过当姓还能组哪些词?
⑹出示“体、休”观察,比较。
⑺出示“护士捏捏丁丁的肩膀,按按丁丁的腰,接着又揉揉丁丁的屁股。”请学生联系上下文猜一猜“按”的读音,并请班上会查字典的学生通过查字典证实“按”的读音。
2、给生字找朋友并选一个自己喜欢的词造句。
3、读字词,做开火车的游戏。
4、描一描,写一写。
二、当堂检测:
听写生字,请后进生到讲台上板演,其他学生在下面听写。板书设计:
丁丁打针
拼一拼
问一问
比一比
猜一猜
找一找
查一查
听一听
课后反思:
第二组(“身”“月”部首)
教学目的:
1、认识8个生字,能正确流利地认读生字,并能正确书写本课生字,认识“身”“月”两个偏旁。
2、培养学生想象力、观察力、创造力和合作精神。教学重难点:
认识8个生字,能正确流利地认读生字,并能正确书写本课生字,认识“身”“月”两个偏旁。
教学准备:图片、字卡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丁丁冬冬今天又给我们带来了两位新朋友,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身”字旁和“月”字旁
2、看老师书写这两个偏旁 看笔顺,书空
认识生字 今天“身”字旁和“月”字旁还带来了他们的几个伙伴呢!出示生字“区、尚、弓、朵、夫、几、方、旦、匈、堂、旨”
3、他们见到小伙伴们可高兴了,就 跟小伙伴们拉手照相,你们看(身字旁与月字旁分别于其他字组合)
4、你们见过这些字吗?如果不认识,能猜出他们的名字吗? 请学生给大家介绍你都认识哪些生字
5、小组交流
6、小老师领读
二、巩固识字
1、玩猜字游戏
2、指导书写 丁丁冬冬来和我们一起比赛写字了,老师看看谁写的最好
3、说一说怎样才能写好这些生字
4、独立书写
三、全课总结
其实“身”字旁和“月”字旁的小伙伴有很多他们组成的字宝宝可多了,猜一猜这些字念什么?
虽然有些同学已经认识了这些字,但是为了考验大家,我们来举一个查字典比赛好吗?看看哪个同学又对又快,正确写出这些字的字音
希望大家利用我们学过的方法认识更多的“身”字旁和“月”字旁的生字 全班交流,互相说一说。板书设计:
第二组(“身”“月”部首)月:躯体
躺下
鞠躬
躲藏 身:皮肤
肌肉
肥胖
胆小
课后反思:
第三组(“页、耳、目”部)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识字,学生学习书写4个字,认识10个字,并能利用流利地朗读各词,教学重难点:
通过学习识字,学生学习书写4个字,认识10个字,并能利用流利地朗读各词,并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 教学准备:卡片、挂图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看看丁丁冬冬给我们带来的新生字
2、你们认识这些生字吗?在哪里见过或者学过带有这三个偏旁的生字
同学们知道的可真多呀!今天我们就和丁丁冬冬一起来学习带有“页、耳、目”这些偏旁的生字,比一比看哪位同学学的最认真 观察
3、互相说一说
二、自主识字
1、出示12个生词,引导学生说出用什么方法认识他们的
2、组织全班交流,分别读每一行词,读后发现了什么?
3、还能举出有这三个偏旁并且分别与头、耳、眼睛有关的字吗?
刚才同学们叫了许多生词朋友,谁愿意到讲台上教一教大家?(小组为单位,用学过的一些识字方法认识生字,人人正当小老师,挑选自己会认、喜欢的字介绍给其他同学)
4、找学生认读各词
5、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说说读后的发现
三、巩固识字
同学们把这些词和字都读得很好,老师为了奖励大家,给大家送来一棵“智慧树”,看谁摘到的“聪明果”多 学生读词
四、书写生字
1、看谁书写最棒
2、重点知道“、聪、闻”三个字 观察
五、作业
课下找一找与“页、耳、目”有关的生字 小组交流 板书设计:
第三组(“页、耳、目”部)页:额头
面颊
头顶
领子 耳:见闻
听取
聊天
聪明 目:睁眼
瞪眼
盼望
理睬
课后反思:
第四组“手”、“反”“爪”部
教学目标:
通过认识生字,学习与手有关的“手”字旁、“反”文旁、“爪”字头和“提手”旁,并熟练认读11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同时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以及对知识的积累能力
教学重难点:
学习与手有关的“手”字旁、“反”文旁、“爪”字头和“提手” 教学准备:卡片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丁丁冬冬来跟大家一起学习了
二、自主识字
1、出示11个生词。引导学生说出用什么方法认识他们
2、组织学生交流。分别读每一行生词,读后发现了什么?(重点指学生发现这些部首与什么有关系)
3、扩展:除了认识这些字以外,还有什么与“手”有关的字?介绍给大家听
4、学习11个生字。出示11个生字,引导学生想办法记住他们。
5、引导学生找这些字的特点
6、扩展:带有“踢手”旁的 字还有哪些?比一必看你一分钟能写多少带有提手旁的字。
三、指导书写
1、开展你问我答的游戏
2、出示5个要求会写的生字,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怎样写好这5个生字
3、指导书写
四、作业
回家找一找带有这些偏旁的字 板书设计:
第四组“手”、“反”“爪”部 手:
拳头
掰开
拜年 反:
秋收
敬礼
攻打 爪:
采摘
舀水
接受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