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估算教学设计修改稿(汇编)

时间:2019-05-12 17:21:4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估算教学设计修改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估算教学设计修改稿》。

第一篇: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估算教学设计修改稿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估算教学设计修改稿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8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①使学生能根据情境提出数学问题,并选择适当的算法。

②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能结合具体情况进行估算,判断计算结果的对错,并对结果的合理性做出解释。

③结合具体情境,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掌握估算方法,能正确的进行正确估算。

教学难点:能结合具体情况年进行估算,并对估算结果的合理性作出解释。教具、学具准备

第98、100页采图。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主题

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矿泉水瓶能再利用吗?矿泉水瓶是塑料做成的,属于可回收物质,可以回收进行再次利用。大家看看二年一班一个月来收集矿泉水瓶的情况。(电脑展示例题5;收集矿泉水瓶情况)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①根据统计表收集信息,提出问题。

师:小朋友们,从这个统计表中你了解到了什么信息?

你能根据得到的信息提出数量吗?

学生根据统计表提供的教学信息,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

学生思考并提出:

a.第一周和第二周一共收集了多少矿泉水瓶? b.第四周比第三周收集了几个矿泉水瓶? c.第三周和第四周大约一共收集了多少个?

„„

师:哪个问题我们以前没有遇到过?(第三个问题)现在我们就一起来解决它。

②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估算能力。a.第三、四周大约一共收集了多少个?

师:这个问题用什么方法解决?怎么列式?

板书:192+219=

师:不计算,估一估这两周大约一共收集了多少矿泉水瓶?

组织学生充分交流各自的估算方法,并对计算结果作出预测和解释。

教师板书学生的估计过程:

190+220=410(个)。(把192看做190,把219看做220,一个少看2,一个多看1,结果应该非常接近正确答案)

200+200=400(个)。(192接近200,219也接近200,合起来大约是400,一个少看19,一看多看8,这样会比实际的结果少一些)

190+200=390(个)。(192接近190,把219看做200,两个数都少看了,结果也会比实际少)

教师肯定学生合理的估算方法,并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掌握一般的估算方法:在估算时可以把数看成接近的整十数或整百数。

b.如果每收集500个送一次,大约再收集多少个,又可以送一次?

四人小组讨论,再集体交流,教师板书结果。500-410=90(大约再收集90个,又可以送一次)500-400=100(大约再收集100个,又可以送一次)500-390=110(大约再收集110个,又可以送一次)

③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适机进行环保教育)a.小组讨论

b.全班交流。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并板书学生的问题及解答过程。

上半月大约比下半月多收集几个矿泉水瓶?

上半月:180+340=520(个)

520-410=110(个)(大约多了110个)520-400=120(个)(大约多了120个)520-390=130(个)(大约多了130个)

二年一班一个月大约一共收集多少个矿泉水瓶? 520+410=930(个)(大约一共收集930个)520+400=920(个)(大约一共收集920个)520+390=910(个)(大约一共收集910个)

师追问:二年级四个班一个月大约共能收集多少个?

(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估算,并板书结果)900+900+900+900=3600(个)1000+1000+1000+1000=4000(个)

师再追问:那全校6个年级一个月大约共能收集多少个?(量引导学生讨论,让学生感受到全校一个月能收集非常多的矿泉水瓶)3600+3600+3600+3600+3600+3600=?个 4000+4000+4000+4000+4000+4000=?个

不要求学生能算出答案。师继续追问:全校一个月能收集这么多?你有什么想法?(引导学生讨论,适机进行环保教育)

三、巩固练习,拓展延伸

①估一估,连一连,完成练习二十第5题。

(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体交流,让学生利用投影仪演示结果)

②解决问题:练习二十第6、7、8题。a.第6题

同桌讨论,集交流:你是怎样进行估算的? b.第7题 c.第8题

学生独立思考,小组讨论,最后集体交流估算方法

③说说生活中的估算现象,在小组内交流。

四、总结

你学到了什么?哪部分你最喜欢?

五、作业布置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估算》教学设计指导意见

本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三位数加、减法的估算。“重视估算,培养估算意识”,是《标准》在计算教学方面强调的内容之一。在这一理念的支持下,教师以“估算”为线索,展开教学。

①在解决问题中进行估算。教师在引入主题,展会讨论,巩固练习等五一节上创设了一系列的情境:如收集矿泉水瓶,乘火车和乘飞机,购物,看书等。以生活化的情境为载体,以估算为内容,把解决不同类型的实际问题和估算紧紧联系起来,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估算的实在意义,从而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提高估算能力。

②探索估算方法的多样化、个性化。学生的思维各不相同,想出来的方法也是各有特色。教师在引导学生估算时鼓励学生寻求多样化的合理估算方法,肯定学生独特的想法。如在估算“第三、四周大约一共收集了多少个矿泉水瓶?”时,学生就想出了多种合理的估算方法,这不仅体现了学生真正地投入到学习中,而且也看出他们理解了估算,懂得运用估算。

③发展学生数学表达能力。流利的数学表达能促进更广阔的数学思考。教师重视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述估算过程。学生在表达中加深了对估算过程的印象,对估算理解也更准确。

第二篇: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学设计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教学设计

主备人:张晓开 复备人: 课型:计算课 时间 9.11 教学内容:10页11页例1例2及练习题。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2.培养学生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及根据情况选择恰当方法的意识,感受口算方法背后隐藏的数学思想与方法。

3.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进一点体会加法的意义,感受加法计算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教学难点:熟练掌握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方法。

教学理念:例1例2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两位数加一位数和两位数加整十数的相关知识的基础之上,来进行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学习的,由于学生刚接触两位数的口算,相比以往的口算,难度有所提高,特别是对于把一个两位数分解成一个整十数和一个一位数,并要将这两个数都记在头脑中,对于学生难度不小,所以在教学时,教师尽量让学生通过尝试、讨论、交流、汇报、比较、反思与小结等各个环节,让学生了解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不同口算方法与口算思路,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择优选用,并引导学生认识口算方法背后隐藏的数学思想与方法。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引入新课

课件呈现:赏“上海世博会”的有关图片让学生欣赏。请大家仔细观察,并说一说你从图中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学生自由汇报,教师给予引导或肯定。

师:今天啊,我们就来研究这个学校的同学在参观世博会中遇到的数学问题之一──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设计意图:由世博会的图片引入,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通过让学生寻找主题图中的数学信息,又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

二、引导发现,自主探究

(一)学习例1提出问题:小朋友们马上就要出发了,但需要持票上车,请问:一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车票?

引导分析:让学生说说“一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车票”是什么意思? 列出算式:那如何列式?让学生独立列式。指名汇报,教师根据汇报板书出算式:35+34=。

1.请大家想一想:35+34应该怎样口算呢? 2.独立思考,交流汇报: 教师板书,可能有:

方法一:先算35+30=65、再算65+4=69 方法二:先算30+30=60、再算5+4=

9、最后算60+9=69 方法三:先算30+34=64、再算64+5=69 3.观察比较:

(1)你们看看这三种方法,哪两种方法比较相似?引导学生发现:第一、三两种方法比较相似:都是将一个两位数分成一个整十数和一个一位数,再让它们分别与另一个两位数相加,不同之处在于:第一种方法是拆分第二个加数,而第三种方法是拆分第一个加数。

(2)那你们能看出第二种方法与其他两种方法的不同之处吗?引导学生发现:第二种方法是将两个数现时拆分成一个整十数和一个一位数,分别相加之后再将两个结果相加。

4.小结:

这三种方法都是先通过转化,再利用我们以前学过的两位数加一位数和两位数加整十数的知识,进行口算。

【设计意图:先让学生独立探究方法,再利用观察比较与反思小结,让学生明真正理解口算方法,初步感受转化思想的运用及其重要性。】

(三)再次探究:

1.呈现情境图:提出问题二:二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车票?(1)让学生独立列出算式,老师巡视指导。(2)独立口算,小组内交流口算方法。(3)指名说出自己的口算方法。2.解析过程,深层感知:

如果有学生是利用想竖式来想口算的方法的,教师也要给予肯定。这道题与第一道题有不同之处吗?让学生发现:这题需要进位。3.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的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你觉得哪种方法更适合自己,你就选用哪种方法。

【设计意图:让学生再次经历独立思考、交流汇报以及观察比较与小结反思等学习活动,来巩固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二)学习例2 例2的第(1)题:普通快客的票价比动车贵多少元?(1)分析解答:我们已知什么?要求什么?怎么列式?

(2)独立计算:学生尝试独立口算,教师巡视,注意个别指导。(3)交流汇报:先让学生在小组内内交流每个人的算法,而后教师指名回答,引导学生完整表述出算法,可能有:

方法一,先算65—50=15,再算15—4=11; 方法二,先算65—4=61,再算61—50=11;

方法三:先算65—60=5,再算60—54=6,最后算5+6=11; 方法四:先算5—4=1,再算60—50=10,最后算10+1=11。

教师要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如:方法一,先减整十数,再减一位数;方法二,先减一位数,再减整十数;方法三,找一个整十数做中间数;方法四,相同数位相减,既列竖式计算。可能有些同学还会说出其他的算法,只要是合理、正确的,教师都应给予肯定。

2.重点呈现:

谁来说一说:为什么要把减数54分成50和4两个数来分别减呢?因为这也是降低口算难度,同时利用转化和迁移的数学思想,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了。【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独立的去解决问题,在学生经历了独立思考、主动探究、汇报交流的基础之上,再引领学生比较反思,最后教师重点介绍一种主要方法,帮助学生形成表象,再次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

(三)再度探究,建构方法

1.课件呈现问题(2):世博专线大巴的票价比普通快

自主探究解答,并用自己喜欢的口算方法计算出结果,注意个别指导。2.观察比较:

(1)本题与上一题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发现:本题是有退位的减法,上一题不用退位。

(2)比较相同点:都是利用转化与迁移的数学思想方法,将复杂问题简单化。

(四)巩固练习:我是保龄球高手!

课件呈现:P11的“做一做”,学生独立在书上完成。而后集体核对,注意让学生说出口算方法。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再度探究中,通过自主选择口算方法,比较方法、反思小结以及反馈巩固等各个环节,逐步形成自己的口算方法,从而完善对两位数减两位数口算方法的建构。】

三、巩固提高

(一)完成教材P10的“做一做”。

1.课件分步呈现第(1)(2)两上题,让学生独立完成,交流汇报时,着重让学生说出口算的过程。

【设计意图:通过本题的练习,巩固学生对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方法的进一步掌握,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同时,掌握所学知识。】

2.错例分析:教师选取几道有代表性的错题板书进行展示(不要说出出错孩子的名字)。让学生说一说,他们分别都是在哪些地方出错了。

3.我是小小营业员:课件演示练习二的第3题: 【设计意图:通过有趣的比赛形式的练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设计一个错题展示与分析环节,给学生一个必要的提醒,让学生减少或避免出现同样的错误,最后再通过两个情境练习,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与问题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达到将所学知识巩固提高的目的。】

四、全课小结,促进内化

(一)学生谈体会:让学生说说,这节课学习了什么知识?

(二)师生共同回顾:本节我们学习了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如何把一道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转化成若干道连续的、已经掌握的、比较容易的口算。(同时点击课件,进行演示)这种数学思想,我们以前也经常用,以后还要经常用。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能用好这把学习数学的金钥匙!

【设计意图:通过总结与归纳,为学生创造更多的锻炼口头表达能力的机会,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整理归纳的能力和灵活选择策略与方法的能力,从而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方,为下节课的学习在知识与方法的迁移上做足准备。】

板书设计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两种主要方法:

两位数加(或减)整十数再加(或减)一位数;

两位数加(或减)一位数再加(或减)整十数。

加法是将其中的一个两位数分成一个整十数和一个一位数再连续加,减法是将减数分成一个整十数和一个一位数,再连续减。

教学反思

第三篇:《万以内加法》教学设计

《万以内数的加法》的教学设计

克井五小 于利利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计算万以内数的方法,并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与别人合作学习的能力。3.培养学生对比、分析的能力。教学重、难点

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熟练地进行计算。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是一个资产丰富的国家,在我们的祖国,有许多珍奇的动物,你能说出几种吗?

除了同学们说的这几种外,在我们的祖国,还存在着这样几种珍奇动物:东北虎、丹顶鹤、蜥蜴、青蛙。这几种动物分别属于哺乳类、鸟类、爬行类、两栖类。你想不想知道这四类动物在我们国家存在的具体情况?好,请同学们看屏幕

仔细观察这个统计图表,看看你能从中了解什么? 学生1:我知道了哺乳类一共有110种。学生2:我知道了两栖类一共有30种,爬行类一共有25种,还知道鸟类有98种。

根据你知道的这些,你能提出怎样的数学问题呢? 学生1:哺乳类和鸟类一共有多少种? 学生2:爬行类比两栖类少多少种?

学生3:鸟类、爬行类和两栖类一共有多少种? ……

刚才,同学们根据这个统计表提出了各种不同的问题,有些问题用我们以前学过的知识自己就能解决,还有一些问题等以后我们再学,今天这节课我们主要来研究一下这两个问题。

出示:

1.鸟类和爬行类一共有多少种? 2.鸟类和两栖类一共有多少种?

你能根据这两个问题列出两个正确的算式吗?

二、小组合作研究题的做法

师:请同学们看这两个算式里面,你喜欢哪一个,就以小组为单位研究一下,看看应该怎样做。每组挑选一个,在小组内合作探究题的做法。

我们小组做的是98+25这道题,我们先用100+25=125,因为多加了2,所以再用125减去2,就等于123。

哪个小组的做法和他们不一样?

我们是先十位和十位相加,90+20=110,然后个位和个位相加,8+5=13,最后,用110+13=123。

可以用竖式。

小结:刚才,同学们通过自己的努力,想出了几种方法解决98+25这道题,哪个小组的同学想说一下98+30这道题的做法。

三、巩固练习

刚才通过同学们的努力,解决了这两个问题,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知识那现在就用学到的知识来解决几个问题,好吗?

1.你能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吗? 找四生板演,其余学生在练习本上练习。

2.找树叶。你能给下面的葵花找到合适的叶子吗?试试看!将树叶上两个数的和和相应的得数连接起来。

3.星期天,小明的妈妈给他买了一个地球仪和一个书包,你知道妈妈一共花了多少钱吗?可以列出一个怎样的算式?(师点屏出示图)

生解决完后汇报。4.出示养鸡场图

这是光明小学的养鸡场,仔细观察这个养鸡场,谁想来说一下你看到的情景?

我看到养鸡场里有59只公鸡,77只母鸡,还有85只小鸡。根据你看到的情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呢?

生提出各种不同的问题(可以是加法,也可以是减法),然后解决。

四、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万以内数的加法,想一想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希望同学们用今天学到的知识解决我们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2014年10月

第四篇: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学反思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学反思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学反思1

教学目标 :

1、使学生能根据情景提出数学问题,并选择适当的算法。

2、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能结合具体情况年进行估算,判断计算结果的对错,并对结果的合理性作出解释。

3、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提出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估算方法,能正确的进行正确估算。

教学难点:

能结合具体情况年进行估算,并对估算结果的合理性作出解释。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同学们,你知道矿泉水瓶可以回收吗?矿泉水瓶是用塑料作成上午属于可回收物质,可以回收再次利用。大家看看二年级一班一个月来回收矿泉水瓶子的情况。出示主题图。

收集矿泉水瓶子的情况

第一周 180个

第二周 340个

第三周 192个

第四周 219个

二、自主探究。

1、发现信息,提出问题。

让学生观察主题图,提出数学问题,学情预测:

第一周和第二周一共收集多少个矿泉水瓶?

第四周比第三周多收集多少个矿泉水瓶?

第三周和第四周大约一共收集多少个矿泉水瓶?

…………

哪一个问题是我们以前没有遇到过的'?现在就来解决它。

2、解决问题,培养估算能力。

第三周、第四周大约一共收集多少个?

怎样列式?

板书:192+219=

不计算,估一估得数是多少?

小组合作讨论,再交流,汇报各自的估算方法。

①192接近190,219接近220,190+220=410

②192接近200,219接近200,200+200=400

③192接近190,219接近200,190+200=390

教师要肯定每一种估算方法,并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掌握一般

估算方法:

在估算时,可以把书3看成接近的整十数或整百数。

提问:如果没收集500个送一次,大约再收集多少个有可以送一次?讨论交流,汇报结果。

①500-410=90

②500-400=100

③500-390=110

3、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小组合作,交流汇报。

一个月能收集这么多矿泉水瓶,你有什么想法?引导学生讨

论,适时进行环保教育。

三、应用拓展。

1、估一估,连一连。

完成练习二十第5题。

2、估算。

583+417= 719+179

631-409= 529-247=

3、解决问题。

①北京到大连,飞机票620元,火车票147元,乘火车比乘飞机大约便宜多少钱?

②一本书又37页,看了142页,大约还有多少页没有看?

③电风扇245元,电饭锅187元,妈妈有400元,够吗?

4、开放题

调查你的家庭收入:爸爸月收入( )元,妈妈月收入( )元。

每月的家庭开支情况。节余情况。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学反思2

本单元的《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是在学生会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基础上编排的。主要教学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其包含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和进位加法,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和退位减法,两位数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以及两位数加减法估算等内容。小学生如果对数学有浓厚的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才会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来.因此,在教学中创设情景是非常重要的。下面,我谈谈这节课设计的几个想法。

一、注意创设学生熟悉的情境,用闯关游戏的形式把学生引到学习活动中来,把枯燥无味的练习课上得生动有趣。

二、引导学生了解数学来自生活。例如:我设计的.第四关,看图解决问题,再找出数学问题,这样的练习,有助于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加对数学的亲近感,体验用数学的乐趣。

三、以“小老师”为动力,调动学生积极探索。

众所周知,每一个孩子都爱当小老师,以雪亮的眼睛观察题目,根据孩子的这种心理,我采用小老师的形式,让他们帮小马虎改作业,学生积极性可高了,在好奇中思考,在思考中得到逐步提高。这样反复进行几次,加法满十进一,减法不够减向前一位借的意义就更明确了。

四、在闯关比赛中增长信心,培养竞争意识。低年级的学生好强,爱表现自己,所以要经常创造机会让学生充分表现,让他们在心理上得到满足,要不断鼓励他们树立信心,从而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不足之处:

1、课堂调控能力不是发挥得很好。

2、教师的评价较少,大多都是让学生鼓掌。

3、最后都是五朵智慧花,讲的不好,应该鼓励他们说“都很厉害,都很聪明”,而不是说“怎么办?”

在教学《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时,虽然注意了知识间的相互迁移,重视了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构建新的知识内容,消除了学生对新知识的陌生感,希望使学生易于接受、理解。而且也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用摆小棒的方法,力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又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抽象算理。但错误的情况依然存在。

存在错误情况有:(1)横式上的得数漏写。(2)笔算中进位“1”没有写,做时没能在十位上加“进1”。

又如《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是本单元的一个重难点,对于退位减法,在课堂中我也鼓励学生动手实践操作,自己发现退位算理。其实,在课堂中学生的算法多样化,如有学生从问“十位算起”可以吗?通过比较优化,最后选用最基本的算法(从个位算起)。其二,也把方法通过一定的练习加以巩固。但学生的错误还是有。如:(1)倒减。(2)无退位。(3)全部做成退位。

面对这样的错误时,我想重要的是将这一错误资源整顿。通过学生板演,我和学生一起抓典型的错例,和学生一起分析错误的所在,是粗心的错误,还是方法的错误,或还是其他的错误。让学生也在作业中反思自己的错误,以便在今后的作业做更能避免这样的错误。因为计算题的内容毕竟有别于其他内容的学习,他更要学生养成细心做题的习惯。所以,纠正错误,在揪错的道路上让学生更好地养成学习的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还有,上本单元我们三位老师感受最大的是学生作业的正确定率不高。一次作业下来,做全对的学生不多,究其原因,学生计算的正确率不高。还有做口算的速度不快。我想这也是正常的吧,因为学生刚学会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马上让学生口算,速度和正确率可想而知是没有的。结合本学期要进行口算能力的测试,还是要加强口算的练习,但是如何加强,还是值得我们探讨吧!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学反思3

本单元是在二年级下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的基础上教学的,学生在二年级已经学习了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本单元主要学习三位数加、减三位数中连续进位加和连续退位减,这是学生学习笔算加、减法的难点。第一节课下来,我就有点不知所措了。计算错误五花八门,而且速度很慢,很多孩子20以内的加减法还不够熟练,也有个别孩子得不停地掰着手指。总体感受,效率很差。而后的几节课,我在教学设计上又下了功夫,针对计算难点,容易混淆的地方,特别作了个详细的对比并进行了重点强调。对计算的注意点,每节课伊始都让学生反复强调。整个单元上完,经过考查,还是让我大失所望。到底是什么原因,使计算教学这么失败呢?认真地回忆、细细地分析,我想可能应该归因于以下三方面吧。其一,练习的量不够。计算毕竟是一种技能,要提高学生的计算水平,我觉得还是应该通过大量的练习。新教材的计算教学全部是贯穿于解决问题中进行的,每节课的巩固练习最多只安排2至4道题目。再加上配套的作业本难度偏大,得由老师在课堂上扶着做,因此,每天作业本上的作业都弄得师生筋疲力尽,课外也就没有时间好好地补充一些练习。这样,仅仅靠课本和作业本上少得可怜的几道练习题,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学生的'计算不熟练,导致了在计算时不可避免地出现了错误。其二,缺少良好的计算习惯。我们天天要求自己要“授之以渔”,而实际上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培养还是很不够的。刚开学,我就非常注重学生作业书写的习惯,要求他们把字写端正,列竖式要用尺划直等,一段时间下来,孩子们在这方面还是做得比较好的。但读题的习惯还存在问题。有的孩子对解决问题的题目只读一遍就匆匆动笔,导致方法错误。有的孩子拿到题目就列竖式,导致抄错数字的现象相当严重。再如,对加减法的验算,虽然教师一再强调验算的目的与方法,可绝大部分的孩子还是为了验算而验算,所以验算结果与原题目中的数不同也不会察觉。另外,做完作业后不会检查也是导致计算错误的一个重要原因。

其三,对学困生的指导还不够。孩子毕竟是有差异的,课堂上老师讲的方法、同学讲的方法,其实有些孩子是听得一知半解,但在课堂上能运用最多只能算一种正迁移,一种短时记忆。于是,例题后的几道对应练习,他们还马马虎虎能应付过去,而在独立练习中,各种题目混为一体,量又相对较多,他们就乱了手脚。虽然孩子经常在强调“相同数位要对齐,连续进位加法不要忘了加进上来的1,计算减法时,个位不够减就要从十位借,别忘了点退位点。十位计算时得减去退掉的1”等等。但在实际练习中,部分学困生往往不能与强调的联系起来,一不注意就问题百出。看来,为学生开小灶是不可避免的,有时教师的提醒还是会起到一定的作用的。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学反思4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能结合具体情况进行估算.我在上课时引导同学们看例题:第三周收集了192个矿泉水瓶,第四周收集了219个,问同学们这两周大约一共收集了多少?让同学们自己先讨论一下该怎么样进行估算,然后全班交流.有的同学一时反映不过来,积极性不高,我开始引导同学们可以先把192这个准确数转换成一个接近192并且是整百的或者是整百整十的一个数,那192可以看成190 或者200,219 就可以看成220 或者200,但是对于去掉19个数变成200有一些同学有些不理解,觉得去的`太多了,在做练习题时有很多同学只是把一个准确数看成几百几十想不到去掉十几个数变成几百,甚至还有的同学刚开始做估算题时直接把结果写成准确数了.

针对这些情况我又在做题时又慢慢讲解,通过几次做题下来,大部分同学对于估算基本掌握了大部分同学能根据题目要求把一个准确数变成这样一个数也可以看成那样一个数了.只是还是有同学在做估算时把握不好.我需要再做进一步的努力.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学反思5

最新文章 在学校开展的以级为单位的达标课推优活动中,我讲授的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过三种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的(口算、笔算、估算)的基础上进行了,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计算基础,因此本节课适合采用用旧知识迁移的方法来让学生自主突破新知。现将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思路总结如下:

1、在备课时,我在思考根据教材36页内容,能够让学生感觉到难度的是什么,从自身认知出发,我发现对于情境图的理解算是本节课的一个难点,情境图是学生感兴趣的动物图案,在课本提供的数学信息中还有学生很想知道却又不知道的几个词语“湿地、哺乳类、爬行类、麋鹿”等,当我拿到课本吸引我的也是这些东西,我在想学生会不会也有相似的心理好奇需求呢?于是本节课的导入部分我决定把时间放置在10分钟左右,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然后再去完成对知识的求知欲。

2、由于是计算课,所以在定位学习方法的时候,我首先想到的是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所以各个环节问题的解决,都是以学生的做为先,然后再在评价环节引领学生掌握竖式计算的`计算方法和竖式计算中的注意事项。

3、对于课堂学习活动,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安排了三个数学活动,活动一是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提出数学问题。活动二是以“啄木鸟”的角色来寻找大树(竖式)生病的原因是什么,引导学生掌握计算方法和计算时候的注意事项。活动三是争当班级“计算小能手”。

本节课的优点是:

1、设计理念中发挥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动性。

2、课堂学习活动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课堂评价用语不随意,能够基于学习目标的达成具体的进行表扬与建议。

本节课的不足之处是:

1、由于教师的很多想法是突发奇想的,所以往往是只有想法却没有对这个想法的预设和生成情况的各种可能性的提前预案,因此在处理的时候难免会出现赶环节,走流程的情况发生。例如:在让学生根据情境图中的数学信息来提出数学问题的时候,学生把自己想要提的问题以及可以提的问题书写在学习卡上,当时郝宇佳同学第一个汇报所提的问题是“鸟类和爬行类的动物一共有多少种?”老师只是肯定了这个学生所提问题很好,却用了不恰当的语言过渡了一下“好,同学们提的问题都很好,下面我们开看看人家所要让我们解决的问题”,等于把学生所提的问题没有解决而暂时搁置了,回想起来,觉得如果这样的处理的话“好,我们就先来解决这个数学问题”,我想这样会更恰当。

2、因为对很多预设的处理不到位,没有关注到细节,所以导致课堂各个环节的衔接处有点脱节,连贯性不够强。

3、没有及时的板书课题,对于这一点,我是觉得本节课提出课题《不连续进位加法》学生难以理解掌握,准备在第二课时学习了《连续进位加法》之后经过对比,让学生了解此类万以内数加法的特征。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学反思6

本单元主要教学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笔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以及加、减法的估算。共安排了4个例题。这部分内容是在万以内数的认识以及100以内的加、减法基础上教学的,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一方面通过口算和笔算,复习了数和计算的有关知识,另一方面也为进一步学习万以内的数与计算起了铺垫作用。学生已经认识了万以内的数,掌握了10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学会了竖式计算的法则,本单元的教学是对以前学过的计算法则的延伸,因此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就能很好地解决类似的教学问题。

1.使学生能够正确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和在100以内),会正确计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

2.使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加、减法的估算,培养估算意识。

3.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一)充分利用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学习新知识。本单元的内容是在前面内容的基础上教学的,如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本质上都是两位数加减一位数、整十数两种情况的组合。而笔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是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笔算的拓展,它们的算理完全相同,可以通过迁移类推来学习。因此教学时,应注意相关内容的复习。

(二)注意把握好计算教学的要求。本单元计算教学的内容呈现算法多样化的特点,在教学时,一方面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允许他们采用不同的算法进行计算,同时也应注意把握好教学要求,如教学几百几十的加、减法时,主要以教学笔算为主,口算时作为另一种算法出现,因此对于这类计算,只要求学生掌握笔算,对于口算不作共同要求。

(三)重视估算意识的培养。重视估算,培养估算意识。随着计算内容的进行适时安排一些估算,逐步培养估算意识是本套教材的一个特点,本单元教学应结合几百几十的加、减法,进一步学习根据具体情境运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学反思6

1、基础计算不过关。如经过一个暑假有不少同学记不清6+7等于几,导致计算错误

2、书写规范问题。如数位没对齐,加号忘记写,书写顺序不对或进退位的记号搞错等;

3、不能正确进位或退位。该进位或该退位时不进或不退,不该进位或退位时却退了;

4、审题不仔细。有的学生是在写竖式时将题目数字抄错,有的学生是加减混淆,在同一题中一会算加一会算减。

针对这样的种种错误,我认为在平时的笔算教学可以做以下的努力。

一、基础口算要过关。

口算作为一种技能是孰能生巧的。一段时间不练就生疏了,因此在平日的教学中或课后练习中要加强对基础口算的练习。尤其是对于20以内的加减法要保持不假思索、脱口而出的状态。

二、加强对算理的.教学。

课本中出示了摆小棒和拨计数器的活动让孩子理解算理,但考虑到课堂教学的时间和秩序,在平日的教学中我都没有让学生实际独立操作小棒或计数器,而是让一个孩子在投影仪下代为操作或者直接课件演示。事后想想这似乎有些得不偿失。如果每个孩子都能有机会亲自操作小棒,有了把小棒满10根捆成一捆的经验,对于理解个位满十进一的道理就数到渠成了,我想对不该进位却进位的这种现象应该会有所帮助。

三、加强检查。

教给学生一定的检查方法。如粗查。先看看有没有漏写的,如横式的答案等,或利用估算做初步的检查。细查一对、二算、三查。先对题目是否抄错,然后蒙住答案重新想计算过程,再和先前答案校对,最后查看是否规范,如数位是否对齐等。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学反思7

我校三年级是从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讲起的。这个单元的总情境是去“世博会”参观,因此我制作了一个简单的小片带着孩子们一起观看,对于上海世博会有了一个简单了解。然后出示了9页主题图,让学生找“你都了解了哪些信息?”

例1是利用图中的数学信息进行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学生在一二年级有了一定的口算基础。本节课我创设了以下两个空间:

空间一:口算接龙。在这里我出示了一些两位数加一位数、两位数加整十数、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选取了几个典型的算式进行追问,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反思:对于比较简单的口算,大部分学生都能准确第算出结果。对于涉及到进位的算式则出现了一些错误。口算采取的计算方法也比较集中在相同数位相加的方法上。

空间二:探究算理。对于例1的`问题:一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车票?学生都能正确列式,我让学生同桌两个人一组,互相说一说你是怎样进行口算的?再集中交流展示。我发现大部分学生用的是先算30+30,再算5+4的方法。个别学生用的是两位数加整十数的方法。

在交流与集中展示之后,我跟进了课时练第5页中的相应练习。学生们完成的不好,这反应了学生对算理掌握得不扎实。

反思:这类需要学生分步地写出算理的题在一年级接触的比较多,由于二年级计算的重点放在了乘除法上,所以有一些同学出现了计算不准确、分步不会写的情况。针对这个问题,我又集中带领学生梳理了分步的计算过程,引导学生不要操之过急,要一步步地看清谁和谁算、运算符号是什么,又拓展了相应的口算练习。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学反思8

学生在进行100以内加减法的笔算时错误颇多。主要错误类型有:①基础计算不过关。如经过一个暑假有不少同学记不清6+7等于几,导致计算错误②书写规范问题。如数位没对齐,加号忘记写,书写顺序不对或进退位的记号搞错等;③不能正确进位或退位。该进位或该退位时不进或不退,不该进位或退位时却退了;④审题不仔细。有的学生是在写竖式时将题目数字抄错,有的学生是加减混淆,在同一题中一会算加一会算减。

针对这样的种种错误,我认为在平时的笔算教学可以做以下的努力。

一、基础口算要过关。口算作为一种技能是孰能生巧的。一段时间不练就生疏了,因此在平日的教学中或课后练习中要加强对基础口算的练习。尤其是对于20以内的加减法要保持不假思索、脱口而出的.状态。

二、加强对算理的教学。课本中出示了摆小棒和拨计数器的活动让孩子理解算理,但考虑到课堂教学的时间和秩序,在平日的教学中我都没有让学生实际独立操作小棒或计数器,而是让一个孩子在投影仪下代为操作或者直接课件演示。事后想想这似乎有些得不偿失。如果每个孩子都能有机会亲自操作小棒,有了把小棒满10根捆成一捆的经验,对于理解个位满十进一的道理就数到渠成了,我想对“不该进位却进位”的这种现象应该会有所帮助。

三、加强检查。教给学生一定的检查方法。如“粗查”。先看看有没有漏写的,如横式的答案等,或利用估算做初步的检查。“细查”——“一对、二算、三查”。先对题目是否抄错,然后蒙住答案重新想计算过程,再和先前答案校对,最后查看是否规范,如数位是否对齐等。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学反思9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有了一定的学习基础,此类题大多学生都会算。所以我们要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自己去探究,去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作为教师不要去为学生设计“过渡题”“样板题”,这样容易把学生带入教师预设的方法中。应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比较,分析,选择适合自己的计算方法,或心服口服的认同书本上相对较好的方法。

如《万以内加法与减法》的例3,被减数中间和末尾都有0的减法。因为被减数只有三位数,所以笔算原理与例2相同。在这里,教材安排了用多种方法计算,即竖式和口算,体现算法多样化的思想。算法多样化是问题解决策略多样化的一种重要思想,它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基础。就计算教学而言,提倡并鼓励算法多样化,不仅纠正了“计算方法单一,过于注重计算技能”的教学方法,主要是鼓励了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学习。并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计算经验,让他们继续去探究、发现、创造不同的算法。

因此在教学时,我先让学生独立口算,并在小组内交流,充分展示学生的.学习的成果,体会到自主学习所带来的成功。出现了这样几种口算方法:

(1)把185看作200,500-200=300,因为多减了15,所以300+15=315。

(2)把185分成100和85,500-100=400,400-85=315。此外还有这样一种方法,虽然学生没有想到,我还是提示学生相处了第(3)种方法:把500看作485,485-185=300,因为被减数少了15,所以,300+15=315。当然,例3还可以用笔算的方法,有了例2的基础,例3的笔算也就不成问题了。我完全让学生自己独立完成,并让学生自己上来把你的算法说说同学听听,再让有不同意见的同学说说他的理由。

此节课,我也深深的感到,作为一名教师要有耐心,要把机会让给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孩子在启发中互相创新,在启发中激起探究的热情。因为这种动态生成的效果正是我们所追求的。虽然对一时的“创造发明成果”还没有马上转化,但在这过程中学生思维的发展,共同促进学习氛围的形成。对学生今后的发展,都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吧。

本节课让学生了解每一种计算方法,目的是从小就培养学生“多种选优,择优而用”的科学研究态度。同时当学生自己创造的算法被肯定时,他们幼小的心灵所萌发出的自我价值、学习信心、主动挑战意识等不也是课堂教学的成功所在吗?我认为这些才是提倡算法多样化乃至教学改革的真谛。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学反思10

这节课我首先改变了原有的学习方式,充分利用课本资源,把静态的情境化,把哪两个班可以合乘一辆车这一现实的生活问题呈现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先通过独立思考、大胆猜测、自主探究、小组合作交流等活动方式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由于学生的生活背景和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有的用口算,有的摆小棒、有的想到了竖式计算。孩子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积极主动,而且充满自信,从而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从心理上得到了满足。在交流时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说说第一个算式的计算过程,从而引出用竖式计算结果。由于一年级时学过竖式计算。

“个位相加满10需向十位进1”是已有知识,以让学生尝试计算第一个算式。在第一个算式中出现十位满十要向百位进1时,我注重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学习,说说计算过程,然后再进行分析小结。而在解决第三个算式时,则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索。最后通过互相说一说,加法计算时要注意些什么,使学生进一步领悟用竖式计算时数位对齐与从个位加起的合理性,以及哪一位上满10要向前一位进1的必要性,从而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笔算加法的方法。我们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把学生从“被动地接受知识”向“自主探究”转变,把自己放在一个合作者、组织者、引导者的位置上,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教与学真正融为一体。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学反思11

1、《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是主要教学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它包含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和进位加法,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和退位减法,两位数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以及两位数加减法估算等内容。

2、《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是本单元的一个重难点,对于退位减法,在课堂中学生的算法多样化,如有学生从问十位算起可以吗?通过比较优化,最后选用最基本的算法(从个位算起)。但学生的错误还是有的。如:倒减、无退位、全部做成退位。

3、面对这样的错误,我想重要的是将这一错误资源整理。通过学生板演,让学生抓典型的错例,教师分析其错误的所在,是粗心的错误,是知识的错误、还是方法的错 误。让学生在今后的作业中能尽量避免出现这样的错误。因为计算题的内容毕竟有别于其他内容的.学习,它更要让学生养成细心做题的习惯。所以,养成细心计算的 学习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4、教学这一单元后,我感受最大的是学生作业的正确定率不高。一次作业下来,做全对的学生不多,究其原因,学生计算 的正确率不高主要是基础知识不扎实,造成计算上的错误。还有做口算的速度不快。我想这也是正常的吧,因为学生刚学会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马上让学生口 算,速度和正确率可想而知是没有的。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学反思12

本单元的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是在学生会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基础上编排的。主要教学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其包含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和进位加法,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和退位减法,两位数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以及两位数加减法估算等内容。这些内容不论在计算难度,还是在计算的方法上,有相同之处,但也不乏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在课堂中要注重知识间的联系和对比,以便学生更好的掌握计算的方法。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以下一些方面:

一、注重课本资源的利用,让学生灵活获得本领。

我们常说新课程的内容很活,是因为它更注重了学生的自主发展,让学生有了更为广博的空间,更能展示学生的个性。教师如何利用这样的有效资源,更好地体现学生的个性,让学生更好的发展,是每个教师所无限追求的目标。例如《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一课中,教师可充分利用课本资源,把静态的情景动态化。在主题图“乘车”的问题上,以“哪两个班可以合乘一辆车”为活动目标,将这一现实的生活问题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大胆探究,合作交流等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不仅学会了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笔算,还初步接触到排列组合的内容。

又如:《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一课中,注重了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通过一张卫生评比栏,让学生根据图上小朋友的对话,推理出条件信息。即二(1)班16面红旗,二(2)班比二(1)少3面,并通过分析信息,解决二(2)班有几面红旗的问题。依此方法,解决其他各班有几面红旗的问题。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例如让学生寻找不同的条件,选择不同的条件,解答某班得的红旗面数。由于条件不同,解答算式便也不同。从中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让学生不但会根据问题选择条件,也会根据不同条件来解答问题。

二、注意错误资源的整顿,在揪错的道路上反正。

课堂的教学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的,学生的思维也总是有别于成人。看似一个很简单的.知识或许却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如在教学《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时,虽然注意了知识间的相互迁移,重视了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构建新的知识内容,消除了学生对新知识的陌生感,希望使学生易于接受、理解。而且也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用摆小棒的方法,力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又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抽象算理。但错误的情况依然存在。存在错误情况有:

(1)横式上的得数漏写。

(2)笔算中进位“1”没有写,做时没能在十位上加“进1”。……

又如《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是本单元的一个重难点,对于退位减法,在课堂中我也鼓励学生动手实践操作,自己发现退位算理。其实,在课堂中学生的算法多样化,如有学生从问“十位算起”可以吗?通过比较优化,最后选用最基本的算法(从个位算起)。其二,也把方法通过一定的练习加以巩固。但学生的错误还是有。如:(1)倒减。(2)无退位。(3)全部做成退位。……

面对这样精心准备的课堂,面对这样的错误时,我们该怎么办?除了以后我们更应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去思考外,更重要的是目前要将这一错误资源整顿,我们可以抓典型的错例,和学生一起分析错误的所在,是粗心的错误,还是方法的错误,或还是其他的错误。让学生也在作业中反思自己的错误,以便在今后的作业做更能避免这样的错误。因为计算题的内容毕竟有别于其他内容的学习,他更要学生养成细心做题的习惯。所以,纠正错误,在揪错的道路上让学生更好地养成学习的习惯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切不可放弃这样的教学资源。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学反思13

本单元以学生的发展为主,着眼于学生计算能力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通过创设现实情境,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激发学生探求新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提出数学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中学习数学,引导学生亲历探索方法的过程,体验算法多样化,培养学生自觉检验的意识和习惯,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方面得到和谐发展。

在学习验算之前,设置了一个买衣服和鞋子的情境,在学生列出了算式并算出了得数后,很自然的有一个疑问:“算得对不对呢?”从而产生了验算的要求,使加法的验算对于学生来说是很有必要学习的。

在新授的教学中,因为验算是学生第一次碰到,学生在讨论验算方法的时候还是出现了问题,学生感觉有点不知所措,无从下手。所以我结合情境,让学生分析一套运动服的价钱、一双运动鞋的价钱、付的总钱数三者之间的`关系,然后分小组讨论验算方法,并让学生尝试着去写验算的方法,给每个学生以充分的思考时间和空间,然后再让学生交流方法。这种体验的过程更有助于学生理解算法、算理。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学反思14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能结合具体情况进行估算。我在上课时引导同学们看例题:第三周收集了192个矿泉水瓶,第四周收集了219个,问同学们这两周大约一共收集了多少?让同学们自己先讨论一下该怎么样进行估算,然后全班交流。有的同学一时反映不过来,积极性不高,我开始引导同学们可以先把192这个准确数转换成一个接近192并且是整百的或者是整百整十的'一个数,那192可以看成190或者200,219就可以看成220或者200,但是对于去掉19个数变成200有一些同学有些不理解,觉得去的太多了,在做练习题时有很多同学只是把一个准确数看成几百几十想不到去掉十几个数变成几百,甚至还有的同学刚开始做估算题时直接把结果写成准确数了。

针对这些情况我又在做题时又慢慢讲解,通过几次做题下来,大部分同学对于估算基本掌握了大部分同学能根据题目要求把一个准确数变成这样一个数也可以看成那样一个数了。只是还是有同学在做估算时把握不好。我需要再做进一步的努力。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学反思15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是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的第7单元,学习完这个单元后,我也深深的感到,作为一名教师要有耐心,要把机会让给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孩子在启发中互相创新,在启发中激起探究的热情。因为这种动态生成的效果正是我们所追求的`。虽然对一时的“创造发明成果”还没有马上转化,但在这过程中学生思维的发展,共同促进学习氛围的形成。对学生今后的发展,都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吧。

本节课让学生了解每一种计算方法,目的是从小就培养学生“多种选优,择优而用”的科学研究态度。同时当学生自己创造的算法被肯定时,他们幼小的心灵所萌发出的自我价值、学习信心、主动挑战意识等不也是课堂教学的成功所在吗?我认为这些才是提倡算法多样化乃至教学改革的真谛。

以上是我对《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教学反思,请各位小学数学老师们批评指教。

第五篇: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学反思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学反思

--------周中权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有了一定的学习基础,此类题大多学生都会算。所以我们要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自己去探究,去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作为教师不要去为学生设计“过渡题”“样板题”,这样容易把学生带入教师预设的方法中。应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比较,分析,选择适合自己的计算方法,或心服口服的认同书本上相对较好的方法。

如《万以内加法与减法》的例3,被减数中间和末尾都有0的减法。因为被减数只有三位数,所以笔算原理与例2相同。在这里,教材安排了用多种方法计算,即竖式和口算,体现算法多样化的思想。算法多样化是问题解决策略多样化的一种重要思想,它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基础。就计算教学而言,提倡并鼓励算法多样化,不仅纠正了“计算方法单一,过于注重计算技能”的教学方法,主要是鼓励了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学习。并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计算经验,让他们继续去探究、发现、创造不同的算法。

因此在教学时,我先让学生独立口算,并在小组内交流,充分展示学生的学习的成果,体会到自主学习所带来的成功。出现了这样几种口算方法:

(1)把185看作200,500-200=300,因为多减了15,所以300+15=315。

(2)把185分成100和85,500-100=400,400-85=315。此外还有这样一种方法,虽然学生没有想到,我还是提示学生相处了第(3)种方法:把500看作485,485-185=300,因为被减数少了15,所以,300+15=315。当然,例3还可以用笔算的方法,有了例2的基础,例3的笔算也就不成问题了。我完全让学生自己独立完成,并让学生自己上来把你的算法说说同学听听,再让有不同意见的同学说说他的理由。

此节课,我也深深的感到,作为一名教师要有耐心,要把机会让给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孩子在启发中互相创新,在启发中激起探究的热情。因为这种动态生成的效果正是我们所追求的。虽然对一时的“创造发明成果”还没有马上转化,但在这过程中学生思维的发展,共同促进学习氛围的形成。对学生今后的发展,都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吧。

本节课让学生了解每一种计算方法,目的是从小就培养学生“多种选优,择优而用”的科学研究态度。同时当学生自己创造的算法被肯定时,他们幼小的心灵所萌发出的自我价值、学习信心、主动挑战意识等不也是课堂教学的成功所在吗?我认为这些才是提倡算法多样化乃至教学改革的真谛。

下载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估算教学设计修改稿(汇编)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估算教学设计修改稿(汇编).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教学反思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有了一定的学习基础,此类题大多学生都会算。所以我们要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借助已有......

    万以内加法和减法-三位数加法教案

    万以内加法 一、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第36,37页 二、 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利用旧知,学会三位数加三位数(不连续进位加)的......

    教案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教学设计(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培养学生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及根据情况选择恰当方法的意识,感......

    万以内的加法与减法 教学设计(精选5篇)

    万以内的加法与减法(教学设计) 单元目标: 1、 使学生会计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 2、 使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进一步领会加、减法估算的基本方法,增强估算意识。 3、 使学......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课时教学设计

    9月份教学设计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教学设计 兰光小学 余祥风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能较灵活.熟练地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计算。......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学设计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材一年级下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的复习”。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经历单元知识分类和整理的......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学设计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采用4C乐高教学法——联系、构建、延续、反思结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加法意义及算理,并会计算。 2、......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学设计(范文模版)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 一、教学目标: (一) 知识目标:让学生明白100以内的加法包括不进位加法和进位加法,体会进位加法与不进位加法的不同,掌握两者的不同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