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六年级下册第五课《装饰画》教学设计

时间:2019-05-12 17:37:0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学美术六年级下册第五课《装饰画》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学美术六年级下册第五课《装饰画》教学设计》。

第一篇:小学美术六年级下册第五课《装饰画》教学设计

小学美术六年级下册第五课《装饰画》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与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了解装饰画的特点,感悟装饰画带给人的美感。

2、通过学习,能用富于变化的线条创作一幅装饰画。

3、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情感及对美术学习活动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装饰画的特点及表现方法。教学难点:如何表现出装饰画的特点。教学准备:图画纸、绘画工具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伴随着轻快的音乐,教师课件展示六副装饰画。(让生初步形成对装饰画的感知)

师:同学们,喜欢这些画吗?这些画有个共同的名字知道是什么吗?装饰画。

板书课题:装饰画

二、新授新课

首先认知装饰画的含义,让学生先猜测,再巩固理解。

1.师:什么是装饰画?你能说一说装饰画的定义吗?看谁表现得最智慧!(教师引导学生回答)

小结:装饰画一般是指具有装饰意义的绘画是一种独立的绘画种类。它与一般的绘画的区别,在于它具有欣赏性和装饰性,其价值在于满足人们装饰的需要。

2.欣赏范画(让生通过观察带动语言表达最后表达出感情,达到感悟装饰画带给人的美感的效果)师:下面要考考你们的审美能力

(1)谁能用优美的语言说一说这张装饰画中表现了些什么内容吗?(学生举手,教师提问)

生:静谧的蓝色密林中,洁白的飞鸟与婀娜的少女相依想戏,引发人们无限美的联想。疏疏密密地交织在一起的金色线条,带给画面一种月色融融的感觉。

师:同学们审美能力真棒!继续加油!接下来再考考你们的眼力!有没有信心?(通过老师的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比较、分析得出装饰画的特点)

(2)★教师课件先出示写实绘画,(让学生对写实性绘画形成印象)师:这是一幅照片还是一幅绘画作品?

师:为什么会有同学认为是照片呢?是不是因为画的太像、太写实了?

师:这就是写实性的绘画

★ 师出示装饰画,师:这是今天我们认识的?装饰画

师:你认为装饰画在表现手法上和写实性绘画相比有什么不同?(技法、色彩、感受方面考虑),学生带问题小组讨论后回答。生:装饰画与写实绘画的不同之处在于,它偏重表现形式的装饰性,多以夸张、变形的手法。注重色彩的象征性及整体的和谐。给人以简洁、明快、强烈的艺术美感。

师:装饰画和写实性绘画的不同之处就是它的独特之处,就是他的? 生:特点

3.装饰画绘画方法

(1)首先来看装饰画构图。(教师引导生回答)

★师:我们来快速看这书上的装饰画,你有没有发现所有的画中都有最重要的主体?这一幅是?这一幅是?

师:说明了装饰画的构图要突出主体,强烈的视觉冲击。(边欣赏书边体会)★装饰画是用点来完成的?还是用线条来完成的?那怎么去画线呢?有什么规律那?

(2)线条要赋予变化,可采用基本的重复、疏密对比方法(结合书上范画讲解)

(3)装饰画的色彩。注重色彩的象征性,整体和谐。这些知识我们会在第6课《装饰色彩》一课着重学习。

三、布置作业:

师:我们认识了装饰画,了解了它的特点和画法,下面就是我们动手的时间了,看谁画的最棒!

要求:1.请用富于变化的线条创作一幅风格别致的装饰画。

2.主体物可以是动物、植物、人物

3.运用装饰画绘画方法,要表现出装饰画的感觉学生练习。(师巡回指导)

四、学生上台展示讲解自己作品,学生和教师作点评。

五、让我们用手中的笔一起装饰我们的教室和校园吧!

第二篇:中学六年级美术下册装饰画导学案

永和中学六年级美术下册导学案

课型:新授

教者:刘月娥

班级:姓名:时间:

课题:第十课装饰画

导入:比一比,哪个环境更温馨,更富有生活情趣。

知识目标:了解装饰画的艺术价值,感受装饰画的艺术特色。初步掌握装饰画的题材、造型、构图、色彩、材质等独特的艺术语言。

能力目标:通过学习,能用富于变化的线条或选用合适的材料创作一幅装饰画

情感态度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及对美术学习活动的兴趣。

学习重点:1选用合适的材料创作一幅装饰画。

2.了解装饰画的构图和造型以及装饰画的形式美感。

学习难点:加强同学们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的协调和应变能力。

自主学习:

装饰画的概念:

运用夸张、变形、概括和修饰等手法绘制而成的图画。

装饰画特点:

1、构图:饱满、装饰感强。装饰画的构图要求结构明确,画面饱满,体现出装饰画表现形式上平面化、图案化、秩序化、理想化的特征

2、造型:夸张、变形。装饰画的造型是依据生活原型,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采用夸张、变形的手法,追求装饰的美感。注重点、线、面的组合。其次因为装饰画具有“从属性”的特点,它的造型设计要服从被装饰物的要求。

3、色彩:大胆而丰富。色彩不拘泥于自然色彩,突出装饰性的美感。重视与被装饰物和周围环境的和谐。

4、技法与材料:自由而多样。工具材料的使用广泛而自由,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肌理特征,可以创造出丰富的视觉效果,突现出材料的美感。材料本身并不具有装饰性,只有当其作为装饰的承载体时,它才会发挥出装饰的功能。

合作探究:

小组讨论:怎样创作一幅装饰画

课堂小练习:

课堂作业:

请利用身边的材料创作一副装饰画。

要求:

1简单概括,夸张变形。

2对比鲜明、夸张强烈、协调融合,细腻微妙。

3可以是绘画作品,也可以用多种材料制作。

4给自己的作品起个好听的名字。

展示交流:

学生展示自己的画,并说出其创作意图。

小结总结:

说说这节课学到了什么?

课后反思:

第三篇:六年级美术下册教学设计

六年级美术下册教学设计

第一课 明与暗

教材分析:本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懂得写实素描石膏几何体写生的意义。了解物体在光的照射下,会产生深浅不同的明暗关系。把这种关系画出来,就能表现具有立体感的物体。

教学目标 1.知识:通过观察、分析、比较,使学生初步掌握物体的明暗发现方法。2.技能:学生能初步运用明暗表现方法去观察、分析、描绘物体的立体感觉。3.情感:培养学生对客观世界存在的自然现象的研究兴趣。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和比较物体在光照射下的明暗变化的原理和规律。

教学难点

初步运用物体的明暗画法规律,表现出物体的立体感。

教具准备 1.球体、立方体石膏模型数个。2.射灯。3.摆放石膏形体的桌子,配以衬布。4.投影仪。5.范画两幅 6.铅画纸一张(4k)、铅笔、美工刀。

学具准备 8开素描纸,绘图铅笔、画板、橡皮

教学评价 1.从学生作业中选出质量较高与较差的作讨论评讲。2.肯定作业中的优点,同时启发学生,指出缺点与改正方法。

3.学生作业时,教师应该全面辅导、督促学生按要求、方法进行练习,发现典型问题时再作补充讲解。

教学过程: 活动一:欣赏导入

(设计意图:给学生营造一个学习氛围,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入新课。)1.同学们,我们看教室两边墙上,这些是美术兴趣小组同学们的素描作品,你们能看这些作品有什么特点? 对,这些作品都是用明暗造型方法表现的石膏体。那么今天我们就跟大家来共同学习新的一课“明与暗”。(出示课题)

活动二:探究新知(设计意图: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有助于学生理解物体明暗的产生。)

1.我们首先来研究研究明暗怎样产生的。

(写生灯)你们来看,这是一张白纸,我们把它放在灯光下,你来观察一下,在它的表面上有没有明暗变化?谁能想办法让这张纸产生明暗变化?(学生上台演示)

你是把它卷了一下,来观察一下在光的照射下发生了什么变化? 总结:有了从明到暗的渐渐过渡的变化。

下面来看这位同学把纸折了一下,我们把它放到灯光下,有了什么变化? 总结:对,明和暗有了一条明显的分界线,对比非常强烈。还有一位同学把纸揉皱了,看看它在灯光下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总结:纸上出现了丰富的明暗变化。

通过刚才的观察,你能总结出明暗时怎样产生的吗?

总结:对了,有体积的物体在光线的照射下,会呈现出一定的明暗变化。

活动三:观察体会(设计意图:通过对实物的观察理解,加强学生对物体明暗认识与体验,并为下一步进行实践创作做准备。)

1.同学们这里有一个石膏球体,我们来观察,当光线照射的它时,我们会发现什么?(出示石膏球让学生思考、议论后回答)

总结:光照后,球体表面出现了明、暗半球。你们再仔细看看,球体的亮部有没有明暗变化?暗部呢?

总结:球体的明暗变化比较复杂,而且是逐渐转变的,可概括为:亮面(即直接受光面),灰面(即侧面受光面),暗面(即没有受光的面),明暗交界线(区分明暗两部的界限),反光(侧面环境光影响),投影(物体挡住光源产生)。(课件演示)2.刚才我们分析了球体的明暗变化规律,其实任何物体在光的照射下都会产生这些明暗变化,我们来找找看。(出示石膏几何体让学生观察)

活动四:主动参与(设计意图:演示绘画方法,给学生直观印象。)下面老师就用铅笔画素描的形式表现圆柱明暗关系。

1.第一步是整体观察分析,要确立光源方位,找出明暗交界线所在的位置。2.观察好了就可以起稿了,用直线画出圆柱的结构轮廓;接着画出明暗交界线、投影; 3.然后就可以铺大色调了,铺出暗面、投影的基调;(注意:用直线排成块面,顺着球的弧面画;投影注意近实远虚。)

4.最后进行细致刻画:从明暗交接线入手,先画出背光面基本调子;背光面近暗远灰,但不能比受光面的灰调亮;再从明暗交界线向亮调子由深到浅过度;亮调子用较硬铅笔画。

活动五:学生实践(设计意图:给学生营造一个学习氛围,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入新课。)

作业设计:

1.学生选择立方体或圆柱体画出明暗素描,教师进行巡回指导 2.注意把握以下问题: A、灰调过少或高光位置不对; B、明暗交界线不准; C、投影不准; D、排线问题; E、反光太亮。

活动六:欣赏讲评(设计意图:给学生一个师生交流、生生交流的平台。)1.教师把学生完成的作品摆放到前面,全体学生欣赏讨论,然后说出自己的观点。2.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物体明暗变化的基本规律,知道了怎样运用明暗变化表现石膏几何体的立体感,希望同学们能将这些知识运用到绘画中,观察生活中各种不同物体的明暗,并用画笔把他们描绘出来。

第四篇:六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

六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

六 年级 1-6 班

课 题

3、《遥远的地平线》

美术 学科

第 3 单元

第 1 课时

课 型 主备人

6号选手

张紫皓

总 4 课时

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基本的透视规律和原理。

2、能力目标:运用基本的透视规律,进行绘画创作。

3、情感目标:使学生养成认真观察的良好习惯,感受透视效果给画面带来的美感,提高学生的 审美能力。教学重点:运用基本的透视规律,正确表现物体前后遮挡的空间关系。教学难点:能创作出体现物体前后空间感且有一定情境的画面。

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油画棒、黑色水性笔、作业纸。

2、学生准备:油画棒、黑色水性笔。

(一)直观感知,导入课题: 师:(课件出示一张图片)老师请同学们先欣赏一张图片,你们发现蓝天下近处和远处的山峦各有什 么不同?山脚下的小河近处的和远处的发生了那些变化? 师(小结):小河沿着山脚回转,越远越小,消失在遥远的地平线上,这就 是我们在生活中常见到的一些有趣的现象,今天我们就共同来探讨这种现象,一起学习遥远的地平线(板书:遥远的地平线)

(二)观察分析,了解变化:

1、看一看:(课件出示近大远小视觉变化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师:老师收集了生活中许多的图片,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这些独特的视觉 变化,每一张图片中的哪些物体发生了哪些变化? 师(小结):存在于空间中的任何物体被人的眼睛看到后,其影像都会发生近大远小、近宽远窄、近实远虚、近粗远细、近稀远密的变化。

2、说一说: 师:请同学们想一想,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你们还见到过那些物体发生 了这种变化? 师(小结):这种现象普遍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只要同学们平时养成仔细 观察的习惯,就会发现更多有趣的现象。

(三)尝试练习,掌握画法:

1、(课件先出示横着放的一组杯子)。师:老师这里也发生了一个有趣的现象,我这里有一组杯子,实际生活中,这组杯子的大小一样,可是将它们完全横放着摆放成一排,你们发现它们的大 小有变化吗? 师:如果将它们竖着像站队列一样排列成一排,你们发现它们的大小有变 化吗? 师:这组杯子除了有大小的变化外,它们还有前后的? 师:这一组杯子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你们发现了吗? 师(小结):把一个物体放在另一个同样大小物体的后面,就会有前后遮挡。

二次备课

教 学 重点、难点 教具、学具 准备 教 学 过 程

和近大远小的视觉变化!

2、(课件出示不同位置拍摄的杯子)。师提问:我这里还有三组杯子,请同学们想一想这三组杯子分别是站在什 么位置拍摄的? 师:它们的遮挡部分发生了什么变化? 师(小结):如果我们站的位置不同,看到的视觉变化也会不一样。

3、学生尝试练习。(1)请生上来画(课件出示作业要求,时间为 2 分钟)师:同学们能将学过的知识运用到我们的绘画中来吗?下面我们来动手试 一试,请你们用近大远小和遮挡方法来表现出苹果的前后空间感。谁愿意上来 尝试画一画,其它同学在自己的练习纸上尝试画。(2)作业讲评。师:你们更喜欢那一幅画?说说你们喜欢的理由? 师:真是一位善于观察的同学 师:同学们真不错,这么快就掌握了近大远小的画法,你们觉得这张作业 是一幅完整的画吗? 师:怎么样才能创作出一幅表现物体前后空间感且有一定情境的画呢?

(四)教师示范拓展思维:

1、(课件出示一张图片)。师:接下来请同学欣赏一张画,你们发现这张画表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情境? 师:这张作业运用了哪些方法来表现奶牛的前后空间感? 师:你们认为画面中的主体物是什么? 师:为什么? 师:可是牛奶桶也重复出现在了画面中 师:同学们在画的时候也要把握主次的关系,将主要的物体用近大远小的 方法重复排列在画面中,而次要的物体简单画出 2-3 个。师:看到这么有趣的画面,我也忍不住想来画一画。

2、示范、拓展学生思维。(1)教师示范: 师:我以小兔子为主题!首先从最近的物体画起,画一只最大的兔子,(提 示:我将最大的画在右边,同学们也可以将最大的画在左边或右边)再将兔子 用近大远小和遮挡的方法重复排列在画面中。主体物画好了,要添加什么样的 情境呢? 师:(启发)除了这种情境,你还想到了哪些更简洁有趣的情境? 师:同学们可以添加任意简单有创意的情境,老师就添加一些红萝卜的情 境。师:画完了主体物,添加出相关的情境,最后还要干什么? 师:(出示一幅完整的已经涂好颜色的作品)同学们在上颜色的时候,近处的颜色可以鲜明一些,远处的颜色可以灰暗 一些。师:同学们瞧瞧,一幅有趣的完整画面就出来了。师:谁能概括一下整个的绘画步骤。(2)思维拓展:

师:同学们已经了解了整个绘画步骤,想自己动手来创作一幅有趣的画面 吗? 师:今天我们的作业就以小兔子和小猫为主题,虽然都是画小兔子和小猫,但你们能跟老师或者同学画得一模一样吗? 师(启发):接下来我们有个创意点子大比拼,如果让你来画,你会选择其 中的哪种动物作为主体,你会添加什么情境? 师:谁还有不一样的想法,请说说(点 2-3 个同学回答)。师:今天我们一起来比比,谁最有想法,能画出不一样的简单有趣的外形 和情境来。

(五)学生创作:

1、画一幅风景画草图,要求表现出地平线、消失点。

2、选择一处室内景物,找准它的视平线和消失点,把透视画准确。(课件出示作业要求)。注意:

1、构图要合适,要完整。

2、注意透视规律运用要正确。师:教师及时指出学生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对于近大远小或遮挡方法运用 得很好的学生给予鼓励展示。

(六)展评拓展:

1、展示作品: 师:你最喜欢那些作品,并说说你的看法!师:你们建议这幅画怎样画,画面的前后空间效果会更好呢?

2、小结: 师:同学们今天的收获真多,学会了运用近大远小或遮挡的方法来表现画 面物体的前后空间,3、拓展: 师:(课件出示欣赏名家的美术作品)其实这些有趣的视觉变化在绘画中运 用很广泛,像大家都熟悉的世界著名的荷兰画家,梵高在自己的很多的作品中 也运用了这种近大远小或遮挡的方法来表现物体的前后空间感,我们一起去瞧 瞧!师:同学们课后还可以去了解更多视觉变化,只要你们善于观察,就会发 现在我们的身边有很多不一样的视觉美。你们还可以用摄影的方式将这些有趣 的现象记录下来。教学反思

第五篇:七年级美术下册第五课《真情传递》教学设计

《真情传递》教学设计

课题:第五课 真情传递

学习领域:设计 运用

课时:1课时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江西美术出版社七年级美术下册第五课《真情传递》,属于“设计·应用”这一学习领域。这是一堂设计课,学习如何设计并制作贺卡,通过教材分析,我认为首先要学生了解贺卡的起源、种类,形式,再掌握贺卡的制作方法,通过自己制作贺卡增进与同学、老师、家人和朋友之间的情谊。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基本的美术素养和动手制作的能力了,并且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望,但是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制作方法。因此,从激发学生兴趣入手,让学生欣赏贺卡,分析贺卡的艺术特色,亲自制作贺卡,体验到学习美术带来的快乐。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贺卡的功能,初步掌握贺卡的设计制作方法、了解各种贺卡的含义。通过让学生亲自设计制作贺卡,培养他们的创造思维、设计制作及造型表现等功能,提高动手能力。

2.过程与方法:在上课过程中通过采用欣赏法、讨论法、演示法、讲授法进行互动与学习,让学生在动手、动脑和动眼上全面结合,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实践能力等方面的综合能力。让同学们能在一个轻松的环境中掌握本堂课知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美术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使学生更关注生活,热爱美术。通过本课的学习增强学生与亲人、朋友间的情感交流。

教学重点:了解手工贺卡的特点,感受它的艺术美,利用合适的材料进行手工贺卡的设计与制作。

教学难点:如何在教学中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创意思维,综合运用各种材料创作出新颖有趣、独具个性的作品来。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教学、贺卡

学生准备:卡纸、彩色笔、剪刀、小刀、尺子、废旧材料(吸管、毛线、豆子…)胶水等工具。

教学方法:主要采用讲授法,讨论法,学生自主学习,以实例、课件为线索,提出问题,学生讨论总结问题,小组抢答问题。以交流法,演示法为辅助教学方法。让课堂活起来动起来,达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学生:初步感知——乐中体验——讨论研究——知识扩展——互动,引导观察——情景创设——启发点拨——汇总归纳

三、教学过程

(一)营造自由情景,激发学习兴趣,导入新课。

导入:猜谜语——身着缤纷花衣裳,无翅飞入你手中。携带支言语片语,暖暖祝福送给你。

生:贺卡。

师:贺卡是做什么的?——传递情感的。

师:一张精美的贺卡,几行倾注深情厚意的话语,既能唤起人们对往事的回忆,又能带去诚挚的问候和祝福。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用贺卡传递真情。(课件:真情传递——设计与生活)

板书课题:《真情传递》

(二)贺卡的起源和特点。

贺卡的起源(学生回答)贺卡起源:起源于西汉,唐代时唐太宗用贺卡给大臣拜年,贺卡初期叫“名帖”,以介绍自己为主,西汉称之“谒”,今天贵宾相见还在说“拜谒”,东汉后叫“名刺”,名刺一词日本至今仍在使用,就是我们说的贺卡。贺卡是人们在喜庆的节日或事件的时候互相表达问候的一种卡片,上面带有祝福的话语。能表达人们美好的祝愿,是传递亲情、友情的桥梁。

(三)贺卡的种类。

贺卡的种类(学生回答)(节日卡、生日卡、尊师卡、邀请卡、友情卡、电子贺卡等)

(四)贺卡的内容。

图形、文字、色彩

(五)贺卡的表现形式(学生做游戏)。

(1)平面式

(2)折页式

(3)立体式

(4)抽拉式

(5)异形式。

(课件展示贺卡的种类)

(六)贺卡制作方式(学生做游戏)。

(1)手绘法:即直接绘制的方法。

(2)拼贴法:用不同颜色、不同肌理的材料如:皱纹纸、花布、毛线、糖纸、挂历纸、吸管、各种米等进行拼贴。这些材料都有美丽的颜色或花纹,若能巧妙利用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3)剪纸法:用剪纸作为图案粘贴到贺卡上去的方法。

(4)押花法:用干花、树叶标本装饰制作而成。

(七)贺卡的设计制作方法。

1.学生尝试分析贺卡制作步骤。

2.微课播放贺卡制作方法。

3.贺卡制作步骤

(1)构思设计

(2)选材配色

(3)剪裁拼接(绘制)

(4)书写赠言

(八)德育渗透——资源循环再利用。

制作之前老师还有一个问题请同学们思考,现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无时无刻都在消耗资源,贺卡也如此,我们可以用什么材料制作贺卡减少资源的消耗呢?(学生回答)

废旧材料制作贺卡是环保行为,变废为宝,减少垃圾污染,保护环境,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制作有自己格调追求的,传递真情的贺卡。

正值六盘水创文的机会,我们可以利用垃圾分类中的可回收物制作贺卡,对资源回收再利用,为创文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九)大显身手。

1.现场制作:小组合作用环保材料设计制作一张贺卡,送给创文工作者,并写上真挚的赠言。

2.设计与制作要求:目的明确、主题鲜明、构思巧妙、形式新颖、造型优美。

3.使用工具注意安全。

(十)课堂练习。

1.在设计时我们应该先考虑赠送的对象和时间,再选择恰当的图案和文字及贺卡的类型。

2.裁取纸张,折叠成贺卡形状,打稿、上色,修剪外形或开挖窗口等。

3.填写贺词、赠言。

4.构图要注意疏密、虚实关系;配色要确定色调。色彩符合贺卡主题。(在巡视过程中要对设计有困难的学生个别辅导,启发他们的创造思维,从而顺利完成作业。普遍性问题得集体辅导,及时纠正。发现有特色的作品及时展示。)

(十一)作品展示。

1.作品贴到黑板上,请作者从构图、色彩、表现手法、表现心情等方面讲解设计思路。说想法:“说一说你的贺卡最想送给谁?为什么要送给他?学生伴着舒缓的音乐有感情的讲故事或朗读赠言(向学生渗透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是最宝贵的,我们要珍惜这份纯朴的爱。)

2.与学生一起分析、讲评作业,并对优秀作业进行表扬。

3.学生自愿互相赠送贺卡。

(十二)拓展。

请柬是邀请人对被邀请人的一种诚挚友好的正式的书面邀请。

(十三)小结。

请同学们把今天制作的贺卡送给你身边为创文工作做出贡献的人,送出同学们的真情和祝福。

下载小学美术六年级下册第五课《装饰画》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学美术六年级下册第五课《装饰画》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五年级美术下册 第五课《静物写生》教学设计

    五年级美术下册 第五课《静物写生》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了解写生的意义,培养学生认真观察事物的习惯及重 要性。2.通过学习活动,学生初步掌握写生的方......

    《装饰画》初中美术教学设计【优秀】[本站推荐]

    《装饰画》初中美术教学设计【优秀3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以下......

    美术小学二年级下册第五课教学设计三个小伙伴(共五篇)

    美术小学二年级下册第五课教学设计 《三个好伙伴》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和了解“三原色”的重要作用。 2、能力目标:培养孩子们对色彩敏锐的感受力和运用色彩大胆表......

    小学六年级下册美术教学工作总结

    2014-2015年度新湘小学六年级美术下册教学总结 小学六年级美术教学工作总结 本学期由于学校实际工作需要,我承当了六年级的美术教育教学工作。现对一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学......

    小学六年级下册美术教学工作计划

    六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计划 一.教学目标: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

    装饰画教学设计

    人民美术出版社六年级下册美术 装饰画 【教材分析】 装饰画和一般的绘画不同,主要偏重于表现形式的装饰性。装饰画教案,它常用于装饰性的壁画、壁挂、广告画等。装饰画注重形......

    装饰画教学设计[推荐]

    装 饰 画 ——美化生活的另一种绘画语言 一、课程背景 装饰画以独特的表现形式和装饰趣味深受大众的喜爱,在当今越来越注重家居装潢和生活品位的时代,为美化家居起到了重要的......

    《装饰画》教学设计

    美术教案 《装饰画》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的一个学习内容,也是线条系列的一部分,多选择的是线条比较丰富的装饰画。目的是让学生在进一步体验造型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