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蒹葭》洪越
《蒹葭》教案
苏州工业园区第七中学
洪越
教材分析:
《蒹葭》是古典诗歌鼻祖《诗经》中的有影响之作,学会阅读《蒹葭》,也就学会阅读了这一类的《诗经》作品。在教学设计上,读《诗经》应该和读唐诗宋词不一样。要抓住《诗经》作为诗歌“源头”的特点,诗歌以写意为主的风格。通过对诗歌的反复诵读,品读来了解《诗经》。抓住语言,从此入手,在反复吟诵中,让学生读出画面、图像,最后读出诗歌深层的意蕴美和朦胧美。
教学目标:
1.在反复诵读与欣赏中体会诗歌独有的美。
2.了解诗歌重章叠句的手法,在反复诵读中读出自己的解读。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后深入体会诗歌内涵的意蕴美和朦胧美。
教学难点:
如何在教师的点拨下,引导学生读出对这首诗深层内涵的意蕴美,学会读懂读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论语》曰“不学诗,无以言。”这里说的“诗”,大家知道指的是哪一部作品吗?
对,这就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诗经》最早被通称为《诗》或《诗三百》,后来儒家把它奉为经典,就被称为《诗经》。因为古人认为经过《诗经》的教化,可以使人“温柔敦厚”。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诵读《诗经》中非常优美的抒情诗《蒹葭》,共同体会其中的无穷魅力。
二、诵读诗文,读出诗韵美
1. 先请同学们认真地听录音中的诵读,注意字音和节奏。
(听了一遍朗读,看看还有没有读不准的字音或者不理解的词、句?请提出来)2.我们一起来把这首诗大声地朗读一遍,注意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3.读诗不仅要读准字音、节奏,还要读出韵味。现在请同学们根据自己对诗的理解,自由地大声地陶醉地自我诵朗,要求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把诗的美读出来,至少读两遍,直到自己满意为止。等一会我们请一些同学来读给全班同学听。现在开始。4.谁愿意朗读给大家听?
同学朗读的时候,其他同学认真地听,看看他什么地方读得好,什么地方还可以改进?
(同学诵读,同学点评。点评时要求说出理由。教师适时地进行诵读指导,注意这首诗 歌的特点,请同学说出这首诗的特点,以及应该如何处理朗读)
教师点拨:
每一首诗的朗诵都要结合这首诗的特点,大家觉得这首诗在形式上有什么特点? ①诗以四言为主,四句独立成章,四字句节奏鲜明而短促。
②这首诗是民间诗歌,是劳动人民创作并流传的。为了容易记忆,便于传播,在结构上就形成了重章叠句的格式。所谓重章,就是指一首诗由若干章组成,而各章字句基本相同,只是对应的变换少数字词,反复咏叹,形成回旋跌宕的效果。当然在这种重复中还是有变化的,往往在反复咏叹中内容上、情感上是逐层推进的,从而更加突出主题。
5.再次全班同学共同吟诵这首诗,要求读出这首诗特有的节奏美、韵律美、重章叠句的美。
三、深入诗文,品出意蕴美
1.事实上,诗歌要读出味道来,最重要的还是要读出感情。这首诗到底向我们传达出一种怎样的情感呢?让我们再一次来聆听诵读,同学们可以闭上眼睛,尽情的想象,看看展现在自己眼前的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听两遍。2.放朗读两遍。
3.在听读欣赏的时候,老师观察到同学们已经深深地沉浸在了《蒹葭》的世界中了。我想请同学说说你此刻对这首诗的感受或理解。
(同学谈自己的感受)
教师点拨:根据内容判断:这首诗写的是什么季节?是一天中的什么时间?(清晨、秋季)引导学生抓住这两个关键的元素。
教师总结:“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诗歌把我们带进了深秋季节。深秋的景色自有一份不能割舍的悠远与悲怆。这首诗就是把暮秋特有的景色与人物委婉惆怅忧郁的相思感情交铸在一起,渲染了妙不可言的意境。
(齐读诗歌)
4.带着这种感受与理解,老师想请同学再次来朗读这首诗,希望在你的朗读中让我们听出你对这首诗的的解读。(教师请一男一女两位同学分别朗读)
教师:谢谢两位同学的朗读。老师此刻已经不想对他们的朗读作技术上的点评了。我相信,同学都是用心在读,都在尽力读出自己对诗的解读,我们也能感受到,两位同学在解读上的差异。刚才在前面老师为大家放的三次朗读录音,我们也能发现,朗读者配的音乐不同,对诗的朗读解读也不同。
我想,真正美的诗歌,就是每个人都能读出自己的感受,能和作品产生极大的共鸣。但是我们又有遗憾,无论欣赏谁的朗读,谁的解读,我们都会感到我们无法完全把心中感受到的那份美,那种特有的意境淋漓尽致的表达出来。
5. 研讨: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魅力,我认为还是诗歌中的“伊人”实在为我们留出了太多的想象空间。那么,诗中的“伊人”究竟美在哪里?诗人是如何传达出这种美的?(幻灯片出示)
要求学生从文本的词句、手法角度的分析中来读出这种美。教师总结: 全诗营造了特有的意境美、朦胧美。
我们在阅读的时候感受到:伊人在水的那方忽隐忽现,可望而不可及,主人公上下追寻,欲罢不能,历经艰辛,可是伊人只是“宛在”,觅之无踪。诗人追寻恋人如梦如幻、如醉如痴的主观情愫,以及追求无着的惆怅失意心情与深秋一派萧瑟的景象浑然为一。
诗人恰当的设置了作者,诗,读者的审美距离。诗人把伊人放在距离自己较远的位置上,恰到好处,让伊人在特定的情景中体现出一种朦胧美。这种美吸引着诗人也吸引着读者,让读者的心随诗人的思绪的起伏而起伏,也去惆怅,痛苦和冲动。
5.全诗还显得特别空灵悠远,它非但没有具体的事件,甚至连主人公是男性抑或是女性都难确指。正是这朦胧而抽象的美,让历代文人对这首诗有着不同的解读。
大多数人都把它看作是一首爱情诗,叙写了热恋者寻找意中人的情景,抒发了欲见而不得的惆怅之情。也有人认为,“伊人”的可望而不可即,正反映了人类内心存在的一组矛盾,即理想和现实的矛盾。更有甚者认为它是讽刺诗,怀人诗等,对于这首诗歌的多义解读,同学们有兴趣的话,可以在课后做进一步的研读。
四、仿古吟唱,诵出自我心中的美
今天我们共同赏读了这么美的古诗,不由得会想,古人是如何把这种情感借助诗歌吟唱出来的?让我们一起聆听一段仿古的《蒹葭》吟唱,再次走进《蒹葭》的世界。最后,师生共同吟唱(或吟诵)《蒹葭》,在吟诵中结束授课。
五、拓展了解,体会诗歌的影响力
《诗经》作为古典诗歌的源头,对后世文化的传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不仅原作成为不朽之作,甚至受它影响的作品也成为了经典。宋玉《九辩》中的一段描写:“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这里通过对秋天的气象和草木摇落的情状的描写,表达了诗人悲凉凄苦的心情,多少受了《蒹葭》诗的影响。其后的曹丕,从本诗中化出了“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的诗句。
不仅如此,它创造的 “秋水伊人”的形象,不但成为文学典故,而且常被后人翻新运用。曹植所作的《洛神赋》正是这种对梦中情人可望不可及故事的翻版。到了当代,女作家琼瑶由此诗重新演绎的歌曲《在水一方》的歌词,也在人们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由此可见,《诗经》的魅力。
老师想告诉同学们的是,中国古典诗歌源远流长,在我们欣赏后世之作的时候,不要忘了它的源头,最原汁原味的还在原诗。
六、作业
1. 著名作家张恨水的小说《金粉世家》,被拍成电视的时候,有这样一个镜头,欧阳老师教学生念《蒹葭》,原文本是“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但在剧中却被朗诵成“绿草苍苍,白雾茫茫,有位佳人,在水一方”这是琼瑶为邓丽君名曲《在水一方》谱写的歌词。类似这样的错误,在影视剧里出现得比较多。对于这样的现象,你有何感想,作何评价?
2.用学到的方法,熟读《关雎》,直至成诵。
《诗经》设计意图及课后反思
《诗经》是我国古典诗歌的源头,有着无穷的魅力。《蒹葭》又是一首极富魅力的民间诗歌,学会阅读《蒹葭》,对举一反三的阅读《诗经》的其他作品也很有帮助。
既然是诗歌的教学,就要抓住诗歌教学应有的特点,以读为主,在朗读中读出诗歌的韵味,在朗读中品出诗歌的丰富内涵。但是,同是诗歌的教学,古典诗歌的教学要有别于现代诗歌的教学,同是古典诗歌,诗经的阅读又应该有别于唐诗宋词的阅读。所以我在教学中,诗经的诵读不仅仅停留在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节奏,读出情感。而是进一步启发学生观察《诗经》在结构上的特点,学生会注意到《诗经》是以四言为主,四句独立成章的,要读出四字句节奏鲜明而短促的特点。在教师的提示下,学生还能了解到《诗经》重章叠句的特点,这一特点的把握,能让学生在朗读与理解时,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苏教版教材中,《诗经》的阅读是放在“诵读欣赏”板块中的,这就告诉执教者,这样的诗歌教学,既要有别于一般的朗读教学,又要有别于一般的诗歌鉴赏教学,避免过多的内涵解读,也就是要求执教者要恰当的把握诵读与欣赏在课堂中的度。如何处理好这个“度”呢,我还是紧紧抓住“诵读”这一切入口,希望以多样的反复的诵读贯穿全课,然而每一次的诵读又是如同诗经“重章叠句”的特点,绝非简单的重复诵读,而是有层次的递进,每一次的诵读都让学生达到不同的境界与认识的高度。
我们知道,对于《蒹葭》的解读,从古至今文人墨客对他的解读实在是太丰富了,我在处理的时候,删繁为简,让学生从自己的认识高度出发,学会从文本中抓关键词句来解读,如,开始的时候,引导学生,了解诗歌描写的时间与季节,抓住“早晨”“秋天”这些重要元素,打开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进入正确的文本研究角度。
在学生初步理解的基础的上,又进一步引导学生,挖掘“伊人”形象的丰富性,在解读中,仍是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与欣赏的方法,从文字中读出作者的思想,读出自己的解读,缩短文本、作者与读者的距离。这种深入阅读,绝非给学生一个固定的答案,而是打开学生思维的天地,引导他们注入自我的情感与理解,用自己的解读与生活经验进一步丰富“伊人”的形象。从而理解诗歌的朦胧美与意境美。也引导学生从课内走向课外,在自我解读的高度上,激发学生的强烈兴趣,让他们能主动地在课外去进一步了解他人的解读,从而丰富补充自己的认识高度。
曹宗祺教授谈到诗歌教学,非常重视让学生读出画面,我在阅读中也设计了这一环节,让学生自我阅读、聆听欣赏他人阅读,让学生深深沉浸在诗歌的氛围中,慢慢展开自己的联想与想象,走进诗歌的画面,学会描述诗歌的画面。描述,事实上就是学生最原生态的对诗歌的解读。在反复吟诵中,让学生读出画面、图像,最后读出诗歌深层的意蕴美和朦胧美。
我在课堂上始终想告诉学生,学习诗经,就要明白《诗经》作为古典诗歌源头的魅力,这也是执教诗经作品与读唐诗宋词所要达到的不同效果,在课堂的结 尾,我选择了让学生聆听仿古的吟唱,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学生由起初聆听时感到好笑、有趣,到慢慢自己也跟着摇头晃脑的哼唱,似乎一起与老艺人回到了诗经的时代,感受到古人吟诵的魅力。在这个时候,我又适时的把后人受《蒹葭》影响的经典诗文抛出,告诉学生,《诗经》作为古典诗歌的源头,对后世文化的传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不仅原作成为不朽之作,甚至受它影响的作品也成为了经典。最终让学生明白,中国古典诗歌源远流长,在我们欣赏后世之作的时候,不要忘了它的源头,最原汁原味的还在原诗。
然而,《诗经》的阅读实在太丰富太美了,就像我在课堂中,点评学生的朗读时说到的一样:真正美的诗歌,就是每个人都能读出自己的感受,能和作品产生极大的共鸣。但是我们又有遗憾,无论欣赏谁的朗读,谁的解读,我们都会感到我们无法完全把心中感受到的那份美,那种特有的意境淋漓尽致的表达出来。同样,诗经的教学也是如此,无论怎样的设计,都觉得仍是一种遗憾,似乎还是无法把那一种美,最真切的在课堂上传达给学生。
在这里,再一次感谢曹宗祺教授和苏州市教研室的信任,让我有机会来尝试这样一堂有挑战的课,我想,我会带着遗憾继续研究《诗经》,研究诗歌的教学。
镜头剪切建议:
为了体现课堂的完整性与流畅性,建议选取课堂最后25分钟的内容,其中可以删去部分学生讨论、朗读的时间,以及最后作业布置的环节。
第二篇:蒹葭教案
《蒹葭》讲课稿
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1、知识能力目标:(1)把握诗歌内容,准确朗读并能熟读成诵;
(2)把握“追求者”和“伊人”的形象;
(3)体会景物描写的作用,感受诗歌优美的意境。
2、过程与方法目标:
⑴感受《诗经》重章叠句的写作特点;
⑵培养阅读诗歌的能力,品味诗歌美的语言。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他们创造美的动力。重点:把握诗歌内容,领会全诗的情感。难点:分析伊人形象,体会优美意境。教具准备及课时安排:多媒体教学,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多媒体播放《在水一方》)
你们听过这首歌吗?知道是什么歌吗?(对了,这是邓丽君的歌曲《在水一方》)
这么优美动听的歌,它最初的原型是什么呢?(这首歌是台湾作家琼瑶根据《蒹葭》改编的。)让我们追溯到它的源头,伴随着婉转悠扬的乐曲,来共同欣赏《诗经》中的名篇《蒹葭》(板书课题)
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1、复习旧知,找一个学生简介《诗经》的基础知识。(对了,《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那就让我们通过朗读,再次来感受它的魅力)
2、朗读诗歌(1)、学生大声自由的朗读诗歌,用笔把新认识的及不认识的字词标记出来;(2)、出示生字词;考查学生学得怎么样?(指名读-齐读生字词)(3)、指名读诗歌—评价(语速太快、沉住气、读准确)--齐读诗歌(看来大家把字词都掌握了,就让我们完整的读一读这首诗歌吧!你读的很准确,声音很动听,老师都禁不住想试一试了。)(4)、老师配乐诗朗读;(要朗读好诗文,要注意读好它的节奏,要读出诗歌的音乐美,下面,请同学们认真看书,听老师朗读课文。(在钢琴曲《在水一方》背景音乐下,老师配乐朗读,朗读基调滞缓悠长,一唱三叹,苍凉婉约,其情戚戚切切。)(5)、(出示全文的停顿标识: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诗歌以四言为主,两字一停顿,字后小短横是音的延长)学生自由朗读全诗两遍,--指名读—男女分行读两遍--学生齐读,并思考诗歌讲了什么内容?
哪位知道讲了什么内容?(一个男子执着的追求一个美丽女子。)
3、理解诗意:
是这样的吗?为了更深入的理解诗歌内容,让我们来译读诗歌。(1)、学生结合文下注释,译读全诗。注意重点字词的意思,自己先大声朗读,并翻译,然后四人小组合作。(提示:翻译形式自由,翻译内容不必字字落实,可知道大概内容就好。诗歌分三章每小组任选一章节翻译,相邻的小组选择要不同。先找小组代表指出重点字词。再小组合作翻译。)
(2)学生指出重点字词的解释,4-5人。(可由学生提出字词,其他小组人员抢答。)看来大家的学习效果很好,积极性很高,让我们展示一下我们的成果吧!(3)、四人小组合作翻译,(师作适当评价:你们描绘的画面很唯美,语言细腻动人,形象很逼真等。)大家发现没有?他们的翻译内容很相近,是的,河畔道路——崎岖难行,险阻重重。秋水——柔和,沉静,澄明,清冷。
晓雾——拂晓之时水边晨雾朦胧更添迷离之感。
5.现在你能否说说诗歌通过这些景物描写创设了一种怎样的氛围? 清冷、孤寂、凄美、迷离
【师生共同感受:】试想:深秋的清晨,霜浓雾重,在青苍的天际下,河畔那一大片丛生的苍苍蒹葭,在萧瑟的秋风中起伏摇曳,茫茫秋水之上,晓雾朦胧,烟水迷离……
四、把握形象,拓展延伸 1.主人公的形象:
这时候,主人公出现了,他时而痴痴凝望,时而上下追寻,飘摇的芦苇丛中伊人身影若隐若现。请学生思考以下问题:(屏幕出示)(1)、结合诗句体会一下主人公追寻伊人时的心情是怎么样的? 教师准备:
①白露为霜 白露未唏 白露未已
都是写清晨的露珠,有什么变化吗?时间的变化:描绘出朝露成霜又融为秋水的渐变过程,形象地描绘出时间的发展轨迹。说明主人公天刚放亮就来到河畔,直呆到太阳东升。试想,他独自一人久久徘徊在清冷索寞的旷野,面对茫茫秋水,等人不见,寻人不着,其心情该是何等焦急和惆怅。
②在水一方、在水之湄、在水之俟
一个:“在”字,主人公确信“伊人”就在水的那一边。③溯洄从之、溯游从之
匆忙而连续的动作中,可以感受到主人公的焦急,急迫。
④“宛”字,好像、仿佛之意
追寻而不得时心情如何?失望、怅惘、痛苦 ⑤只剩一人伫立水边时感受怎样?孤独寂寞 【小结明确:】对于主人公来说惊喜是暂时的,失望痛苦却是绵长的,那萧瑟的秋景正是主人公这种心绪的外化。这叫什么写法?【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2)、你感觉主人公是一个怎样的人呢?依据是什么?
【热烈向往爱情,不畏险阻,百折不挠,执著追求,坚贞不渝的人。】 【小结明确:】任山重重,任水重重,一片痴心,一份执著,主人公追寻的脚步从未停歇过。也许他会继续“从之”,“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也许他会愁肠百结,相思无尽头,“剪不断,理还乱”,也许他终于得见伊人面,抱得美人归,然而无论结果怎样,我们更看重的是主人公追寻的过程以及在那个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执著无悔,那是一种至真至纯至美的人性。
2.伊人形象:
让主人公千辛万苦执著追求的伊人有什么样的魅力呢?此时我们脑海中一定已有了伊人的形象,她是怎样的? 【教师准备:】
① 美丽?外在?内在?气质高雅、温婉动人、可敬、可爱、令人心驰神往。
② “伊人”一定是美丽的,然而诗歌没有直接描写,我们却感觉出来了,这叫什么写法?【侧面
烘托】
诗中是怎样进行侧面烘托的?
一是从主人公炽热执著的追求中可以感受到,如此深深吸引主人公的“伊人”一定是内外皆美的; 二是秋水白露晓雾朦胧这美丽的景致侧面烘托出来的。
3、“伊人”的丰富内涵:
这是作为爱情诗我们所理解的“伊人”形象,实际上“伊人”的内涵可以有更为丰富的理解:人生中有许多美好的东西是我们执著追寻和向往的,你能举个例子吗?学生自由谈
爱情、事业、亲情、友情、理想、自由,还可以把伊人看作是一个尽善尽美的境界。
【小结明确: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追寻者,而伊人就是我们的目标。就我而言,我是学数学出身,却来教语文,可以说在语文教学这条路上,一切从零开始,我一路摸索前进,跌跌撞撞,但从未放弃,因为我的“伊人”就在不远的前方,他就是你们啊--在座的每位同学,你们的进步、成长就是我的骄傲。愿你们在未来的道路上更优秀、更辉煌!】
五、朗读背诵,总结提升
现在我们对诗有了一个整体的理解和把握,我们再来朗诵这诗。据提示背诵诗歌。(齐读-自由背诵-指名背-齐背)
蒹葭___,白露___。所谓伊人,在水______。溯洄从之,道阻且__。溯游从之,宛在水中__。苍苍萋萋采采为霜未晞未已一方之湄之涘长跻右央坻沚
六、作业:搜集并朗读《诗经》中的其他诗歌。
七、课堂总结: 总结:《诗经》是人类文明的春天,是初生天地的源头清水,开阔、丰盈、简单、洁净。那个袅袅娜娜的女子从诗经中走来,款款盈盈游历在平原秀野风和日丽中。痴情的少年千回百转,却找不到她的堤岸。就让我们常常与这素心相通,吟诵这优美的文字,传唱这古老的歌谣!
八、板书设计
蒹 葭
主人公——————
艰险(美丽)(执著)伊人
追求
第三篇:《蒹葭》教案
蒹葭
教学目标:
1、掌握《蒹葭》中起兴手法运用以及了解重章叠唱特点,体会(本诗艺术)手法对情感表达及主题深化的作用;
2、探讨诗歌中“伊人”的多义性,从而发掘出诗歌主题的多义性。
教学重难点:
1、“伊人”多义性探究
2、赏析多主题诗歌
教学过程:
一、朗读欣赏
(一)听录音播放
要求学生: 1.找出韵脚字 2.给生字注音
(二)教师指导
(三)配乐,让学生朗读
要求学生体会诗的感情,读出诗的感情。
二.诗意理解
1.教师讲解疏通诗中重点词语。
2.学生发挥联想想象,谈谈第一节诗的大意,再现诗的美丽画面和优美意境。
3.教师点拨(诗歌大意投影显示)
三.分析诗歌
1、诗歌写的是哪个季节的内容呢?依据是什么?
教师准备:秋季而且是深秋。白露为霜。
俗语说:白露秋分夜,一夜凉一夜。曹丕《燕歌行》中也说: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2、在大多数人的眼中,秋天是一个什么样的季节呢?
秋天是一个令人感伤的季节。仿句说如:秋天是一个萧瑟肃杀的季节。秋天
一个思念的季节。秋天是一个凄凉的季节。……
小结:自古以来,在多情人眼中,秋景肃杀,最为伤悲。自古逢秋悲寂寥,它凄美而令人感伤。
3、大家能否看出是一天中哪个时间呢?
清晨(拂晓)
白露未唏 白露未已
4、诗歌中都描写了哪些景物?所写景物有怎样的特点?写景有什么作用?
明确:芦苇、有什么变化?
首章的“苍苍”,次章的“凄凄”,末章的“采采”,把深秋凄凉的气氛渲染得越来越浓,烘托出诗人当时所在的环境十分清冷,心境十分寂寞。
白露,是怎么样变换的?
“为霜”、“未晞”、“未已”的变换,描绘出朝露成霜而又融为秋水的渐变情状与过程,形象地画出了时间发展的轨迹,说明诗人天刚放亮就来到河滨,直呆到太阳东升。试想,他独自一 人久久徘徊在清冷索寞的旷野,面对茫茫秋水,等人不见,寻人不着,其心情该是何等焦急和惆怅!
河畔道路——崎岖难行,险阻重重
秋水——柔和,沉静,澄明,清冷。成语有望穿秋水 一汪秋水
晓雾——拂晓之时水边晨雾朦胧更添迷离之感
小结:诗歌通过这些景物描写创设了一种清冷 孤寂 凄美 迷离的氛围,5、我们来感受一下诗歌的意境吧!
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听,想像
深秋的清晨,霜浓雾重,在青苍的天际下,河畔那一大片丛生的苍苍蒹葭,在萧瑟的秋风中起伏摇曳,茫茫秋水之上,晓雾朦胧,烟水迷离……
这时候,主人公出现了,他时而痴痴凝望,时而上下追寻,飘风的芦苇丛中伊人身影若隐若现。
提问:伊人位置有何变化?
①在不一方 在水之湄 在水之俟
虽然位置有变化,但一个:“在”字,主人公确信“伊人”就在水的那一边
提问:但主人公追求到伊人吗?
(没有,一水盈盈,河道阻隔,可望而不可及,于是徘徊往复,此时主人公追寻而不得时心情如何?
(失望 怅惘 痛苦)
小结:对于主人公来说惊喜只是暂时的,失望怅惘痛苦却是绵长的,那萧瑟的秋境正是主人公这种心绪的外化,这叫什么写法?(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6、你感觉主人公是一个怎样的人呢?依据是什么?
热烈向往爱情,不畏险阻,百折不挠,执著追求,坚贞不渝的人
小结:任山重重,任水重重,难阻意重重,一片痴心,一份执著,主人公追寻的脚步从未停歇过。也许他会继续“从之”,“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也许他会愁肠百结,相思无尽头,“剪不断,理还乱”“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也许他终于得见伊人面,抱得美人归,然而无论结果怎样,我们更看重的是主人公追寻的过程以及在那个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执著无悔,那是一种至真至纯至美的人性。
7、让主人公千辛万苦执著追求的伊人有什么样的魅力呢?此时我们脑海中一定已有了伊人的形象,她是怎样的?
教师准备:①美丽? 外在?内在? 气质高雅 温婉动人
②“伊人”一定是美丽的,然而诗歌没有直接描写,我们却感觉出来了,这叫什么写法?
侧面烘托
诗中是怎样进行侧面烘托的?一是从主人公炽热执著的追求中可以感受到,如此深深吸引主人公的“伊人”一定是内外皆美的;二是秋水白露晓雾朦胧这美丽的景致侧面烘托出来的。
③“伊人”是美丽的,然而这种美又是朦胧的,在主人公的视线中若隐若现,时有时无,似水中月,雾中花,这种美是怎样产生的呢?距离产生美。
小结:诗歌中有很多诗句描写的就是这种距离之美如:朝愈的“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杜牧的“南朝四百八十四,多少楼台烟雨中”。还有(大屏幕配乐显示以下内容)印度诗人泰戈尔说: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不是生和死 而是我站在你面前 你不知道我爱你
④同学们结合自己对本诗的理解,也采用泰戈尔诗的形式仿写几句。(配乐屏显):
㈠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㈡世界上最美的距离
不是——————
不是生和死
而是——————
而是———————
————————
—————————
教师准备:㈠世界上最美的距离,不是紧紧相依,而是那盈盈一水间的,脉脉不得语。
㈡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和死,而是你就站在那里,我却永远追寻不到你。
小结:“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伊人”的这个形象深深的根植于中国人的潜意识中,她
遥远而又美丽,可望而不可即,构成人们心灵中一个永远怅惘的情结,而距离和朦胧正是她的动人之处。
⑤这是作为爱情诗我们所理解的“伊人”形象,实际上“伊人”的内涵可以有更为丰富的理解:人生中有许多美好的东西是我们执著追寻和向往的,你能举个例子吗?
爱情 事业 亲情 友情 理想 自由 还可以把伊人看作是一个尽善尽美的境界。
小结: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追寻者,而伊人就是我们的目标,它指引我们在平庸琐屑的生命历程中不断前行,上下求索,不论成败与否,只要执著地追求,我们的生命就会因此而诗意精彩。
8、朗读比较:《关雎》与《蒹葭》的写法上的不同。
[明确]
①《关雎》一诗重在叙事,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小伙子从爱上窈窕淑女后追求她,追求不到又在幻想中得到她这样一条线索。《蒹葭》却没有明确的故事,第一章就写到主人公隔水远望,伊人正姗姗而来,仿佛就在不远处的水中陆地上,若即若离。后面两章是前面的反复咏叹,突出追寻的艰险与漫长,渲染主人公感情的绵长持久。与《关雎》相比,情感韵味更浓郁。
②在艺术手法上,《蒹葭》比《关雎》“兴”的特点更加突出。“蒹葭”“水”和“人”的形象交相辉映,浑然一体,用作起兴的事物与所要描绘的对象形成一个完整的艺术世界。
四、归纳小结
五、布置作业
第四篇:蒹葭 读后感
在学习《诗经》 秦风蒹葭后 明白《诗经》广泛地反映了当时。。生活和感情。此诗写的主要内容是:芦苇密密又苍苍,晶莹露水结成霜。我心中那好人儿,伫立在那河水旁。逆流而上去找她,道路险阻又太长。顺流而下寻她,仿佛就在水中央。芦苇茂盛密又繁,晶莹露水还未干。我心中那好人儿,伫立在那河水边。逆流而上去找她,道路崎岖难登攀。顺流而下去寻她,仿佛就在水中滩。芦苇片片根连根,晶莹露珠如泪痕。我心中那好人儿,伫立在那河水边。逆流而上去找她,路途艰险如弯绳。顺流而下去寻她,仿佛就在水中洲。这是一首优美的爱情诗。在这个秋天的早晨,芦苇上霜露浓重,诗人冒着秋寒在岸边徘徊,寻找所思念的人儿。她(他)在哪里呢?在水的另一边。河道回曲盘纡,道路艰难遥远,远远望去,所思念的人儿“宛在水中央”,可望而不可及。表现了满腹的憧憬、追求、失望和惆怅。诗写得情景交融,迷离恍忽,正像那间中人不可捉摸,给人咫尺天涯之感。然而,无论多久,也无论是路的崎岖、漫长,更有险阻,也无论白露、凝霜,终日照晒,追求者依然不放弃,真是感人至深,而这全在诗人的情景描写透露出来,含蓄慰藉,无限生情。
在这首诗中,诗人巧妙地利用芦苇、霜露、秋水等景物渲染出一种凄迷气氛,以此来烘托所思不见的怅惘心情。每章开头两句写芦苇上霜露的变化,以此来暗示时光的流逝,使人意会到他(她)已经在秋水畔徘徊了一个清晨。
全文的开头以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为开头作用是渲染气氛,暗示主题。各章均以蒹葭与白鹭起兴,渲染了一幅深秋清晨水边的图景。本文以无望的追求来抒发“隔水相望,可望而不可即”的伤感。其经过两番模拟:溯回和溯游 三次反复:道阻且长、道阻且跻、道阻且右。
来表现。
这里的蒹葭指的是无望的追求朦胧 空濛 缥缈 虚幻 可望而不可即,全文三段是以时间变化来展开描写的,写出了男子的凝望与追求。作品运用了悲秋与白露来渲染悲凉的气氛。全文多次反复重叠是回环往复一唱三叹的艺术效果,记忆需要,时空变换,感情经历,生命体验。多次反复 “宛在水中”表明追求的落空,全诗极力渲染的是一种可望而不可及可求而不可得的失落意境。诗中所表达的最表层的意义,是诗人追寻他的恋人的一种心境和努力。然
而借
助于爱情,诗呈现出自身与人类精神最重要的联系:对人生美好价值的无限珍
惜,对人生理想境界的无限向往、无限追求,以及这一追寻过程中一种极可贵的执着与顽强。这是爱情对人类诗性心灵的敞亮,也是诗赋予爱情的超乎其
自身的意义。
这首诗在艺术上以四言为主。含蓄。
第五篇:《蒹葭》教案
《蒹葭》教案
一、解题
《蒹葭》选自十五《国风》的《秦风》,属秦国民歌。“秦风”多言车马田猎,粗犷质朴,而本诗却神韵缥缈,引人遐想,也是一首优美的怀人诗作。蒹葭的意思是 芦苇,皆生于水边。
二、朗读全诗,整体感知
蒹 葭 苍 苍,白 露 为 霜。所 谓 伊 人,在 水 一 方。
溯 洄 从 之,道阻 且 长。溯 游 从 之,宛 在 水 中 央。蒹葭:芦苇
苍苍:茂盛的样子
伊人:那人,指所爱的人 溯洄:逆流而上
洄:上水,逆流
从:追寻
阻:艰险
溯 游:顺流而下
宛:好像、仿佛
蒹 葭 萋 萋,白 露 未 晞。所 谓 伊 人,在 水 之 湄。
溯 洄 从 之,道 阻 且 跻。溯 游 从 之,宛 在 水 中 坻。萋萋:茂盛的样子
晞:干
湄:岸边,水草交接的地方 跻:登,上升
坻:水中小洲
蒹 葭 采 采,白 露 未 已。所 谓 伊 人,在 水 之 涘。
溯 洄 从 之,道阻 且 右。溯 游 从 之,宛 在 水 中 沚。采采:茂盛,众多
未 已:还没有完
已:停止 涘:水边
右:弯曲
沚:水中沙滩 现代文译文:
芦花一片白苍苍,清早露水变成霜。心上人儿她在哪,人儿正在水那方。
逆着曲水去找她,绕来绕去道儿长。顺着直水去找她,像在四面不着水中央。
芦花一片白翻翻,露水珠儿不曾干。心上人儿她在哪,那人正在隔水滩。
逆着曲水去找她,越走越高道儿难。顺着直水去找她,像在小小洲上水中间。
一片芦花照眼明,太阳不出露水新。心上人儿她在哪,隔河对岸看得清。
逆着曲水去找她,曲曲弯弯道儿拧。顺着直水去找她,好像藏身小岛水中心。(余冠英译)
三、思读全诗,把握文意 以第一章为例: 一、二句以兼葭起兴,展现一幅河畔秋色图:河水淼淼,芦苇苍苍,露水结霜。这情景,是在清冷寂寥中略带凄凉哀婉色调,对诗中所抒写的执著追求、可望难即的爱情,起到了很好的气氛渲染和心境烘托作用。三、四句写中心意象:抒情主人公在河畔徘徊,企慕追寻河对岸的“伊人”。这“伊人”是他日夜思念的意中人。“在水一方”是隔绝不通,相会不易,形成一种可望难即的境况。诗人心中荡漾起无可奈何的情绪和空虚惆怅的情致。五、六句写“在水一方”的一种特定情境:逆流追寻,艰难险阻无穷,征途漫漫无尽,终不可达。这是可望难即境况的常见情境之一,追寻者的怅惆情绪也因此而增强。七、八句写 “在水一方”的另一种特定情景:顺流追寻,行程处处顺畅,伊人时时宛在,然似真而幻,亦终不可近。追寻者的怅惘情绪也因此而更加强烈。
1、本诗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这首诗描写了一个热恋者对意中人的急切追求和可望而不可即的惆怅失望之情。
2、如何表现男主人公的相思之苦和追求过程?
从内容来看,每章前两句写景,点明节令,烘托气氛;后六句写寻求“伊人”的情况。全诗回旋三叠,反复歌咏。诗人热烈地追求其所爱慕的“伊人”,虽然在大河上下反复寻求,可望而不可即,仍然神魂颠倒,执著专一。
四、品读全诗,探究特色 《蒹葭》的结构内容:
全诗共三章,每章前两句写景,后六句写人。
写景的作用:萧瑟冷落的秋景图,既有烘托环境气氛的作用,又有主人公凄婉惆怅感情的流露。
写人:每章三四句,写心上人可望而不可即,表现主人公的惆怅之情。
每章五到八句,写道路的险阻,表现主人公对爱情的执着追求和怅惘情怀。全诗三章
一、用水岸边的秋景起兴,抒发了主人公与日夜相思的心上人欢会的艰难之情。(隔水远望)
二、用反复咏叹方法,更深入一层把主人公企求和失望的情绪推向高潮。(苦苦追寻)
三、反复咏叹,表现了依然是可望而不可会晤,深沉的相思之情。
(咫尺天涯,无限惆怅)事物变化顺序
蒹葭:苍苍—凄凄—采采,秋景愈加萧瑟。
白露:为霜—未晞—未已,表示时间变化,体现诗人焦急和惆怅的心情。道路:长—跻—右,追寻的道路越来越艰险。
伊人所在:方—湄—涘、央—坻—沚,空间推移,伊人身影更模糊,更扑朔迷离。《蒹葭》的艺术特色及艺术美感: 情景交融 虚实相生
重章叠句(复沓)起兴手法 含蓄美
1、文字简约:没有直接抒写主人公对心上人的思念之情,只写他左右求索、寻找恋人的行动,但那痴心的迷恋、刻骨的相思和失望的痛苦都含蓄地表现出来。
2、形象可感:虽未刻画双方形象,但主人公的执着、“伊人”的高洁我们可以清晰感知。
3、余音饶梁:只写追求之难,伊人“宛在”,结果如何,给读者留下想象余地 朦胧美:
作品没有直叙心情,而采用曲笔作写意式的远距离的勾勒。距离产生美感。主人公和伊人的身份、面目、空间位置都是模糊的,给人以雾里看花、若隐若现、朦胧飘渺之感。意境美:
1、烟水迷离的景和主人公如醉如痴的情难解难分
2、深秋一派萧瑟的景象和主人公惆怅失意的心情 浑然一体。
3、主人公的执着追求和伊人宛在、觅之无踪的境界相互映衬。
4、“伊人”高洁而有魅力的气质被蒹葭露白、秋水澄明的景致烘托出来。
五、对《蒹葭》主题的理解:
这首诗歌抒写了对意中人的倾慕之情,以及欲见而不可得的惆怅之情。歌者思念的对象可能在遥远的地方,只能怀想而无法见面,因而心情惆怅,无法抑制。时间越久,阻隔越远,感情越深。
六、拓展阅读:
《在水一方》歌词(根据《蒹葭》琼瑶填词): 绿草苍苍,白雾茫茫,有位佳人,在水一方。绿草凄凄,白雾迷离,有位佳人,靠水而居。
我愿逆流而上,依偎在她身旁,无奈前有险滩,道路又远又长。我愿顺流而下,找寻她的方向,却见依稀仿佛,她在水的中央。我愿逆流而上,与她轻言细语,无奈前有险滩,道路曲折无已。我愿顺流而下,找寻她的踪迹,却见仿佛依稀,她在水中伫立。
雨 巷(戴望舒)
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
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
撑着油纸伞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
默默行着
冷漠,凄清,又惆怅。
她静默地走近走近,又投出太息一般的眼光,她飘过 像梦一般地,像梦一般地凄婉迷茫。
像梦中飘过 一枝丁香地,我身旁飘过这女郎;
她静默地远了,远了,到了颓圮的篱墙,走尽这雨巷。
在雨的哀曲里,消了她的颜色,散了她的芬芳,消散了,甚至她的 太息般的眼光,丁香般的惆怅。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飘过
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