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度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共5则范文)

时间:2019-05-12 17:22:4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4-2015学年度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共)》,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4-2015学年度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共)》。

第一篇:2014-2015学年度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共)

《公顷和平方千米》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际观察与推算,初步认识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公顷,体会 1 公顷的实际大小,建立1公顷的表象。知道 1 公顷 = 10000平方米,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经历观察、想象、推理、交流等数学活动,并在活动中丰富对公顷的认识,发展空间观念,提高应用意识。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感知1公顷的大小,应用公顷与平方米间的进率进行简单换算。教学难点:建立 1 公顷的表象。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复习面积单位

谈话:我们已经学过哪些常用的面积单位,你能从大到小说一说吗?相邻的两个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2.填上合适的面积单位

(1)课桌的面积大约是24()。(2)1寸照片的面积大约是6()。(3)一间教室的面积大约是50()。

(4)国家体育场“鸟巢”的占地面积大约是20()。先观看图片,想象面积大小,然后组织学生讨论应填什么面积单位。3.揭示课题:看来,“鸟巢”的占地面积20后面的面积单位填“平方米”不太合适,更不可能填“平方分米”或者“平方厘米”了。需要一个比“平方米”还要大的面积单位才能表示出来。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个测量土地面积时,常用的面积单位──公顷(板书课题:认识公顷)。

【设计意图:由学生熟悉的面积单位的知识引入,一方面巩固了学生的知识基础,另一方面也引起了新的认知冲突。当学生在填写“鸟巢”的占地面积时,自然地产生了学习更大的面积单位的需求,有效地沟通了新旧知识间的联系,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延续性。】

二、探究新知

(一)呈现生活素材,初步感知公顷

1.谈话:公顷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我们先来看一组资料。(课件出示)“鸟巢”的占地面积约20公顷;天安门广场占地面积44 公顷;北京欢乐谷占地面积56公顷;香港迪斯尼乐园的占地面积约126公顷。

2.问题:计量这些面积都用到了什么单位?有关公顷,你想了解什么? 学生:1公顷的实际面积有多大?公顷和平方米之间有什么关系?公顷的国际符号是什么?

谈话:下面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一起来认识公顷。【设计意图:利用课件呈现较大的土地面积资料,有利于学生借助直观印象初步体会公顷的适用范围,从而引起学生进一步研究公顷的兴趣。】

(二)推算、想象,加深对公顷的认识 1.唤起经验,认识公顷(1)认识1公顷

谈话:同学们还记得我们是怎样来描述1平方米、1平方分米和1平方厘米这三个面积单位的吗?它们分别有多大呢?

学生回忆梳理(课件演示):

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大约有大拇指指甲盖那么大。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大约有手掌那么大。边长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大约有一块展板那么大。教师:我们同样可以用一个正方形来描述“1公顷”这个面积单位。课件呈现: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公顷。公顷可以用符号hm2 表示。

(2)探索公顷和平方米的关系 提问:你能想象1公顷到底有多大吗?

学生自由表达。,注意引导学生将公顷与平方米建立联系,根据“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公顷”的描述得出结论“1公顷=10000平方米”。(板书:1公顷=10000平方米。)

【设计意图:本环节设计的目的在于唤起学生的学习经验和方法意识,从而引导学生利用前面学习建构“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等面积单位的经验,来建构“1公顷”这一面积单位,最终帮助学生不但在数理层面上将“公顷”与“平方米”取得联系,而且在直观层面上更好地形成“1公顷”的表象。】

2.实践活动,形成表象。

谈话::知道了公顷和平方米之间的关系,想不想亲自感受一下 1 公顷的大小。

(1)围一围:在操场上量出边长是10米的正方形,看看它的面积有多大。想一想:()块这么大的正方形,面积是1公顷。(2)算一算:

1间教室的面积大约是50平方米,大约()个教室的面积是1公顷。(3)说一说:哪些地方的面积大约是1公顷?(400米跑道围起来的部分,面积大约是1公顷;学校的面积大约是1公顷等。)

【设计意图:“公顷”这一面积单位较大,不容易直接感知。因此,设计组织观察想象、实地测量、调查收集等实践活动,有利于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感性经验,初步建立1公顷的表象。】

(三)尝试换算,巩固公顷与平方米间的进率。1.尝试下列问题。

7公顷=()平方米 60000平方米=()公顷 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思考过程。

2.填空。(1)北京的故宫占地面积是72公顷,合()平方米。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宫殿。

(2)北京颐和园的面积约2900000平方米,约合()公顷。学生独立完成后订正,重点介绍思考方法。

【设计意图:本环节是建立在学生初步建立公顷的表象,了解公顷和平方米的进率的基础上进行的。练习中,注重引导学生进行换算方法的说明。正确地进行面积单位的换算,不仅可以巩固学生对两个面积单位之间关系的认识,而且也使学生感受到在计量较大的土地面积时,使用较大的面积单位的必要性和优势】

三、巩固深化 1.判断。

(1)2公顷=200平方米。()

(2)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公顷。()(3)一个篮球场的占地面积大约是400公顷。()

(4)素有“万园之园”称号的北京圆明园的占地面积约350平方米。()完成后说明理由。

2.在下面的○里填上“>”“<”或“=”。4公顷 ○ 400平方米 8999平方米 ○ 8公顷 3000平方米○ 3公顷 5公顷 ○ 50000平方米 独立完成后交流思考方法。3.解决问题。(1)量出学校操场的长和宽,计算出它的面积,看够不够1公顷。(2)游泳池长50米,宽25米。()个这样的游泳池面积约1公顷。法1:1公顷=10000平方米,游泳池的面积为1250平方米,所以10000里面有几个1250,就是有几个这样的游泳池。

法2:根据边长为1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公顷,画图解答。

【设计意图:练习分为两个层次,前面两题为基本练习,关注的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与掌握;而解决问题练习中安排的测量操场面积和计算游泳池的面积,则更具问题解决与经验积累的意图,具有丰富1公顷面积表象的价值。】

四、总结延伸

1.总结:这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公顷”,你有哪些收获?

2.思考:在生活中,你听说过比“公顷”更大的面积单位吗?它有多大?和“公顷”又有什么关系呢?下节课我们继续来研究。

【设计意图:回顾梳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果,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在收获知识的同时积累经验,体验成功。】

《公顷和平方千米》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平方千米,推算、体会1平方千米的实际大小,建立1平方千米的表象。掌握平方千米与公顷、平方米之间的进率,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经历观察、想象、推理、交流等数学活动,并在活动中丰富对平方千米的认识,发展空间观念,提高应用意识。

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进学好数学、应用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感知1平方千米的大小,应用面积单位间的进率进行简单换算。教学难点:建立1平方千米的表象。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资料播报

(1)谈话:上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计量土地的面积单位:公顷。1公顷的面积有多大?(10000平方米)在生活中,你听说过比公顷更大的面积单位吗?(生:平方千米)

(2)师生介绍收集到的有关“平方千米”的信息。学生收集略 教师收集:我国的领土面积大约是960万平方千米;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占地面积约2800平方千米;北京市东城区的面积约42平方千米;北京市总面积约为16810平方千米。

2.揭示课题:通过刚才的信息播报,我们发现在计量比较大的土地面积时,经常用到平方千米这个面积单位。那么1平方千米的实际面积究竟有多大?它与我们学过的平方米和公顷又有什么关系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平方千米”。(板书:认识平方千米)

【设计意图:利用师生共同收集的土地面积资料,使学生感受“平方千米”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另一方面也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储备】

二、探究新知

(一)借助经验,初步感知

谈话:想一想,1平方千米可能是边长为多少的正方形的面积?

预设:边长是1千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千米。平方千米可以用符号km2 表示。(课件配合演示)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计基于学生对公顷的认识,再次激活学生的学习经验,在合理猜想的过程中,主动建构1平方千米的表象。】

(二)推算、想象,加深认识

1.推算平方千米和平方米、公顷之间的关系。

(1)独立探究:1平方千米到底有多大?它和平方米、公顷之间有什么关系?(2)汇报交流:

1平方千米=100 0000平方米 预设:因为1平方千米的正方形边长是1000米,所以面积为1000×1000=100 0000(平方米)

1平方千米=100公顷

预设1:因为10000平方米是1公顷,100 0000÷10000=100,所以1平方千米=100公顷。

预设2:因为1平方千米的正方形边长为1000米,1公顷的正方形边长为100米,1000÷100=10,在1平方千米的正方形里,一行可以摆10个1公顷,可以摆10行,用10×10=100(公顷)

【设计意图:推算、想象的操作活动,有助于学生逐步形成推算更大的物体面积的解决策略。以形助数,有助于学生在沟通“平方千米”与“平方米”和“公顷”的关系的同时,丰富对“平方千米”的感知。】

2.实践活动,形成表象。

(1)读一读:想象1平方千米的大小。

北京的故宫是世界上最大的宫殿,占地面积接近1平方千米。四川卧龙熊猫繁育基地,占地面积约1平方千米。(2)算一算:

天安门广场的面积大约是44公顷,()个天安门广场的占地面积大约是1平方千米。“鸟巢”的占地面积约为20公顷,()个“鸟巢”的占地面积约为1平方千米

(3)想一想:在学校周边,从哪儿到哪儿围成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千米? 课件出示:播放实地考察录像,感受1平方千米的大小。(4)说一说:(完成P37练习六第7题。)如果1平方米能站16人,1公顷大约能站多少人? 1平方千米大约能站多少人?

(三)尝试换算,巩固平方千米与平方米、公顷间的进率 1.完成P37练习六第6题。5平方千米=()公顷

12000000平方米=()公顷=()平方千米 学生独立完成后,介绍思考过程。

2.归纳小结

三、巩固深化

1.在()里填上适当的面积单位。(1)水立方占地面积约6()追问:合多少平方米?是几个学校那么大?(2)香港特别行政区的面积约1100()追问:合多少公顷?

(3)一个教室的面积约63()

【设计意图:结合题目适当追问,既突出了基本技能的训练,也有助于学生问题意识的形成。】 2.下面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六个省、自治区(单位:平方千米)黑龙江:454800 内蒙古:1100000 青海: 720000 四川:485000

西藏:1210000

新疆:1660000 你能按面积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它们的名称吗?

【设计意图:借助土地面积大小的排序,一方面可巩固数的大小比较知识,另一方面也可帮助学生了解一些省、自治区的土地面积,领略祖国山河的辽阔。】

四、回顾总结

1.总结: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2.介绍数学史

谈话:其实,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劳动人民就会计算土地的面积了。阅读课本P35的“你知道吗?”。

【设计意图:结合教学内容,补充数学史的介绍,有助于丰富学生对数学发展及现状的整体认识,培养学生探索数学、学习数学的兴趣。在感受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同时,树立民族自信和学好数学的信念】

第二篇: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第二单元角的度量

第一课时 直线、射线和角

一、教学内容:

P16例

1、做一做,P19练习三第1、2题。

二、教学目的: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线段,认识射线和直线,知道三者之的和别。

2、使学生认识角和角的表示方法,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3、培养学生关于线段、射线、直线和角的空间观念。

三、教学重点: 建立射线的概念。

四、教学难点:

使学生理解角的边是两条射线。

五、教具准备: 投影

六、教学流程: 创设情境,展示目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检查自学情况——教师精讲点播——课堂巩固训练——课堂小结拓展、提升

七、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展示目标

1、复习准备:认识线段的特征。出示线段(长4分米)。提问:谁来告诉大家,黑板上的图形叫什么?(板书:线段)提问:线段要怎样画?(按学生的回答画线段)。画线段时,开始和结束都要注意什么?指出:线段是直的,有两个端点。是有限长的,我们可以用直尺量出线段的长度。

谁能来量一量黑板上的线段,告诉大家,它的长是多少。现在看老师再来画一条5分米长的线段。

2.认识射线。

如果把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老师延长第二条线段)就得到一条射线。(板书:射线)把射线与线段比一比,它有什么特点? 指出:射线也是直的,它只有一个端点。另一方没有端点,可以无限地延长下去,是无限长的。直尺或三角尺可以画出射线:先点一点,再沿着尺的一边画射线。请大家在练习本上画一条射线。谁再来说一说,射线有哪些特点?射线可以量出长度吗?为什么?指出:射线只有一个端点,是无限长的,所以不能量出它的长度。3.认识直线。现在,我们把线段两端无限延长,(边说边把第三条线段延长就得一条直线。(板书:直线)大家把直线和线段、射线的特点比一比,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直线有哪些特点? 谁来说一说,用直尺或三角尺怎样画直线?要不要点上点?为什么?直线可以量出长度吗?为什么? 请大家在练习本上画一条直线。

4.提问:射线、直线是怎样得到的?线段、射线和直线有什么相同的特点?有哪些不同的地方? 你能从延长线段得出直线这样的过程说一说,线段和直线什么关系吗?直线和线段又有什么共同特点? 5.做“练—练”第1题。小黑板出示,让学生判断,要求说明理由。导入新课:

(二)引入课题。

我们已经初步认识过角。谁能说说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见到过的角?今天,我们要一起来进一步学习角。

(三)检查自学情况。认识角和各部分名称。

角是怎样的图形呢?现在仔细看老师画三个角,联系刚才学的知识,想想角是怎样组成的。

请同学们结合下面的问题,看第110页上面的三节。出示小黑板上的三个问题:

角是怎样组成的?

角的各部分名称是什么?请你分别填在书上的括号里。

角用什么符号表示?

(四)教师精讲点播。提问:角是怎样组成的? 从这点(在黑板上点一点)引出两条射线,画一个角? 这个点叫做角的什么?这两条射线呢? 谁能来写一个表示角的符号?教师说明角的符号“∠”的写法,并举例写成∠1,领学生读“角一”。

提问:如果写数字2,应该怎样读?

(五)、课堂巩固训练。

做“练—练”第2题。学生拿出三角尺放在课桌上,一边指顶点和边,一边自己说出名称。出示三角尺,并且手指每个角的三个部分,学生齐说各部分名称。

(六)、课堂小结拓展、提升

今天我们学习了直线、射线和角,你有什么想法。

八、板书设计

直线、射线和角

第二课时 角的度量

一、教学内容:

教材第37~38页角的度量第5~7题。

二、教学目的:

1、使学生认识量角器,知道量角器的刻度结构,能按不同向认识量角器上刻度的排列顺序,知道角的大小的计量单位“度”认识的角的大小。

2、使学生初步掌握量角的方法,初步学会用量角器量角。

三、教学重点: 量角器的认识。

四、教学难点: 量角的方法。

五、教具准备:

投影,红色木条做的一个角,师生每人准备一个量角器。

六、教学流程: 创设情境,展示目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检查自学情况——教师精讲点播——课堂巩固训练——课堂小结拓展、提升

七、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展示目标

1.口算。用小黑板出示,指名学生口算得数。2.判断下面哪些图形是角。

3.引入课题。也许有的同学会说我们可以用尺子进行测量线段的长度,如果能像量线段那样,能用一种单位去量一量,知道一个角的大小,那该多好啊。那么,究竟用什么去量呢?量出的结果用什么做单位呢?怎样去量角呢?这些就是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角的度量。(板书课题)

(二)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认识量角器 1.认识角的计量单位。

说明:量角的大小,要用到量角器。这就是一个量角器。我们先来认识一下量角器。

提问:量角器是什么形状的?我们来看这个半圆,从0开始到180为止。这个半圆被平均分成了多少份? 说明:把半圆平均分成180份,每一份所对的角就叫做1度的角。也就是说,计量角的单位是“度”。(板书:度)写“度”可以用一个小圆圈来表示,此为“1度”,我们这样写。(板书:)领学生读“1’。

追问:计量角的单位是什么?1‘的角有多大?指出:计量角的单位是“度”,用符号“’表示。

2.认识量角器的结构。

(1)把半圆分成180等份,每一份是1‘,这样的10份所对的角是10度的角,这样的60份所对的角是60度的角,这样的90份所对的角是90度的角。

(2)请同学们继续观察,量角器上这个小圆点叫做量角器的中心。再仔细观察,量角器上有几圈刻度?外圈的刻度0~180‘是按怎样排列的?内圈呢? 指出:量角器上有两圈刻度,外圈刻度从左往右按顺时针方向从0~180,内圈刻度从右往左按逆时针方向从0~180。同学们看明白了吗?(3)外圈的刻度线,从左边起看到o’刻度线了吗? 拉出10、30、90、120、180,让学生说出是多少度。

提问:谁能从左边起找出外圈50的刻度线,请你拉这根线来表示。谁再来找出90的刻度线? 再请哪位同学来找出外圈125的刻度线?180呢?外圈的刻度会找到吗?(4)从右边起,内圈的刻度怎样找呢?现在谁用线来拉一拉,表示出内圈0的刻度线?45呢?80?)90呢? 再指名学生用拉线的方法找出140、180的刻度线。内圈的刻度会找了吗?(5)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量角器。与老师这里的一样吗?你的量,角器上的中心在哪里?

(三)检查自学情况。

大家一起来找量角器上的刻度。从左边起,找0刻度线、10刻度线、135刻度线、180颗度线。再从右边起,找0、10、135、180 刻度线。(老师巡视)

(四)教师精讲点拨。

教学角的量法

1.自学课本。我们已经认识了量角器,能指出量角器上的度数。怎样用量角器量一个角的度数呢?请大家看课本。从111页倒数第二行看起,到例1完。看完后告诉老师,量角要分几步,哪几步? 2.提问:量角要分几步进行?哪两步?指出:可以把量角的方法归纳为“两重合,一看数”。

教师用小黑板出示:两重合:量角器中心和角的顶点重合,o刻度线和角的一条边重合。

一看数:看角的另一条边对的刻度数。

3.请大家和老师一起来量这个角的度数。先要把量角器放在角的上面,然后做到“两重合”。

再看另一条边对的刻度数。现在知道这个角多少度吗?你是怎样看出来的?为什么要看内圈?

(五)、课堂巩固训练 P38页,5、6、7题。

(六)、课堂小结:

说一说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八、板书设计

角的度量 量角器的认识 量角器的使用方法

第三课时 量角的练习

一、教学内容:

教材第116页练习二十二第8一12题。

二、教学目的: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量角的方法,能正确、熟练地度量不同方位的角的度数。

三、教学重点: 量角的方法

四、教学难点: 量角的方法

五、教具准备: 投影仪,量角器。

六、教学流程:

创设情境,展示目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检查自学情况——教师精讲点播——课堂巩固训练——课堂小结拓展、提升

七、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展示目标

复习旧知 1.角的量法。

提问:谁来说一说,度量角的方法是怎样的?(板书:两重合一看数)2.量出下面角的度数。(用投影仪)提问:刚才量角用的是哪一圈的刻度?请你们拿出自己的量器,沿内圈的0刻度线起,10、20„„一起数到180。

再沿外圈,从0刻度线起,10、20„„一起数到180。3.下面的图形都是角吗?为什么? 4.揭示课题。

上面量的角,都有一条边是水平方向并且向右的,如果把角方向改变一下,像这里图中的角,我们也可以按照“两重合,一看数”的方法量出它的大小,这就是今天量角的练习内容。(板书课题)通过练习,要进一步掌握“两重合,一看数”的量角方法,能正确、熟练地量出各种角的度数。

(二)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量角练习

量出下面角的大小。投影出示:

老师作示范量角,强调量角器的中心和角的顶点重合,o刻度线与一条边重合,再让学生读出角的大小的刻度。

在学生读刻度时,提问学生要从量角器哪一边起,看哪一圈的度数。指出:量上面这些角的度数,还是要按照“两重合,一看数”的方法来量角。在看刻度数时要特别注意,先弄清要看哪一圈的刻度,再读出是多少度。

(三)检查自学情况 练习四第4题。

现在请同学们看一看练习四第4题,先想一想,每个角的度数要从量角器哪一边看起,看哪一圈的,再告诉大家,每个角是多少度。

指名学生口答角的度数。

请同学们再看一下,这里用量角器量角时,量角器的半圆是对着角的哪个方向的? 指出:在把量角器中心和角的顶点重合,o刻度线和角的一条边重合时,量角器的半圆要对着角的“开口”。

(四)教师精讲点播 练习二四第7题。

(1)现在请同学们按上面的方法,自己来量下面第9题里的角。量角器按书上的位置放,注意半圆对着角的“开口”。量出度数后,写在角的下面。(老师巡视指导)(2)这几个角是怎样量的呢?现在请同学们跟老师再量一遍,看自己量得对不对。

用投影仪投影出第7题,逐个量角,得出每个角的度数。

提问:你能说一说刚才按怎样的方法量角的吗?摆量角器时,量角器的半圆要怎样摆?读数时要特别注意什么?

(五)、这节课练习了什么内容?量角的方法是怎样的?按照这样的方法量角,还要注意哪两个问题?(半圆对着“开口”,读数看清是哪一圈。)

第四课时

角的分类和画法

一、教学内容:

教材第41—42页

二、教学目的:

1.使学生认识角的分类,掌握直角、平角、周角和锐角、钝角的特征,能判断一个角是什么角;帮助学生建立不同的角的空间观念。

2.使学生能掌握用量角器画角的方法,能用量角器画指定度数的角。

三、教学重点: 角的分类

四、教学难点: 角的画法

五、教具准备: 投影

六、教学流程: 创设情境,展示目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检查自学情况——教师精讲点播——课堂巩固训练——课堂小结拓展、提升

七、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展示目标

复习旧知

1.量出下面各角的度数。(投影出示)提问:谁来说说量角的方法是哪几步? 上面哪个角是90?哪个角小于90?哪个角大于90? 2.引入新课。

我们看到,角是有大有小的。那么,根据角的大小能不能把它们分成几类呢?可以不可以根据角的大小把它画出来呢?这就是今天要学习的角的分类和画法。(板书课题)

(二)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1.认识直角的度数。

(1)提问:你还能说一说见过的哪些角是直角吗?(板书:直角)(2)请你指一指三角尺上的直角。

直角是多少度呢?请大家用量角器量一量三角尺上的直角,然后告诉老师,你量出直角是多少度。

直角是多少度?(板书:直角是90)提问:数学书封面的一个角是多少度?课桌面的一个角是多少度?黑板面的一个角是多少度?为什么这些角都是90? 你知道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每一个角都是多少度吗?为什么?(3)画出下列图形。

提问:这个角多少度?为什么?你是怎样知道它是直角的? 指出:我们已经学过,凡是标有这个符号“司”的角就是直角。2.认识平角。

(1)再请同学们想一想,怎样的图形叫做角? 请看老师来画一个角。先点一个点,再用直尺,从这点出发向相反的方向画两条射线。

提问:这个图形是角吗?为什么?(边提问边在上面表示出)(2)谁来指一指,这个角的顶点在哪里,两条边在哪里? 这个角与以前看到过的角比较,你能看出它的两条边有什么特点? 现在请大家看一看,这个小木条组成的角,(把两条小木条旋转成一个平角)它的两条边也有什么特点?

像这样,两条边在一条直线上的角,就叫做平角。(板书:平角)(3)一个子角是多少度可以怎样知道呢? 请大家一起来量黑板上的平角,看看是多少度。

请大家在练习本上画一个平角,再量一量自己画的平角是多少度。提问:你们量得平角的度数都是180吗?

指出:平角是180。(板书:平角是180)(4)你能想出一个平角的度数等于几个直角的度数吗? 请同学们每人拿出准备的一张纸,先对着折一下,再对着折一下,使刚才折出的边重合。

提问:现在折出的这个角是什么角?它是多少度? 现在我们把第二次折的打开,现在以折痕相交的点作为顶点,这是一个什么角?它由几个什么角组成? 提问:1平角等于几个直角?(板书:1平角=2直角)请你们在课本第113页上“1平角=()直角”的括号里填上数。3.认识锐角和钝角。

(1)我们已经知道了直角和平角,还知道了直角是90,平角是180。请同学们仔细比较下面角的大小,你能不能根据这些角的大小,把它们分成几类呢? 小黑板出示图:提问:你把这里的角分成几类?你是怎样分的?(2)同学们分得很好。现在来看一下,∠

1、∠5是什么角? ∠

2、∠6的大小有什么特点? ∠

3、∠4有什么特点?那么,像∠

2、∠6这样小于90‘的角叫做什么角呢?像∠

3、∠4这样的角,不光大于90,而且小于180,它们又叫做什么角呢?请同学们自己看课本第113页最后两节。先量一量这里每个角的度数,再看一看各叫什么角。

(3)提问:谁来说一说,看书后你知道了什么?(板书:锐角钝角)小黑板出示锐角、钝角的定义,让学生读一读。4.认识周角。

(1)如果把这一条边继续按这样的方向旋转,这是不是一个角?这个角从哪条边到哪条边? 把这一条边继续按这样的方向旋转,(演示)当两条边重合时,这还是一个角。(用手势指示:o);提问:想一想,从刚才开始到旋转成现在的角,这一边绕端点旋转了多少? 指出:这一条边绕它的端点旋转了一周,所成的也是一个角。这样的角,我们把它叫做周角。

(2)现在我们用这里的两根小木条的角来旋转,如果把每根小木条都看作一条射线,看看每次得到怎样的角。

依次演示出直角、平角,分别让学生说一说各是什么角。

如果把这条射线继续旋转,(演示)这是不是一个角?(用手势指示:)为什么? 我们继续把这条射线绕着端点旋转,(演示)当这条射线绕着端点旋转一周,所成的角叫做什么角?(3)根据刚才用小木条角旋转成的周角,周角可以这样画出来。(画图)指着图说明:一条射线绕着端点旋转一周所成的这个角,是周角。每个同学自己说一说,什么样的角叫做周角,再看一看书上怎样说的,然后告诉老师。

出示周角定义。

(4)说明:周角是360。(板书:周角是360)请大家把周角的度数与直角、平角的度数比一比,一个周角等于几个平角?等于几个直角?(5)用小木条组成的活动角演示,从锐角起,旋转出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让学生说明每次是什么角,为什么。

(三)检查自学情况

(1)“做一做”第1题。请同学们说一说第1题里每个角各是什么角,为什么。

(四)教师精讲点播

教学角的画法

1.自学画角的步骤。我们已经能根据角的度数判断它是什么角了。如果知道一个角的度数,怎样画出这个角呢?请同学们看书第114页上的内容。看完后告诉老师,画角要分几步?哪几步? 2.提问:画角要分几步?哪三步?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1)先画射线;(2)两个重合,对准点点;(3)再画射线。3.画角。

提问:例4的要求是什么?画65 的角要怎样画?(学生回答,老师在黑板上按步骤画出65 的角)小结画指定度数角的步骤。

(五)、课堂巩固训练

“做一做”第2题。

指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画在练习本上。用量角器检查板演画出的角是否正确。

(六)、小结:

说一说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第三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5.《我给江主席献花》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朗读,激发学生爱戴国家领袖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知识能力: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中的6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会用“秩序井然”、“爱抚”造句。能按照提供的段落大意给课文分段。

3、过程方法:学会提出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学会自主、合作、探索地学习方式;学会查阅、搜集、整理有关资料,以“前进中的香港”为题先在小组后在全班汇报、交流。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在香港回归之时的自豪感以及给江主席献花时的幸福感;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第九自然段的反问句,引导学生体会香港人在洗刷了百年耻辱之后回到祖国怀抱的欣喜若狂、激动万分的心情,激发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理解“我就像……流遍全身”这个打比方的句子,深切感受香港同胞的欣喜和幸福。

教学准备:课文配套录音带、有关“香港回归”的录像带,投影仪、录音机、明胶片若干张、生字卡等。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自学质疑,初步体会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中的6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按照提供的段落大意给课文分段。

4、学会提出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学会自主、合作、探索地学习方式。

教学重点:读通读顺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质疑问难

1、我们曾学过一篇课文《“东方之珠”》,同学们知道“东方之珠”指哪儿吗?(香港)

2、你知道有关香港的知识吗? 学生介绍:香港的风景、历史、回归日

3、你知道香港现任行政长官是谁?学习生字“董”记住“董建华” 4、1997年6月30日,江主席等中央领导来到香港和英方政府举行交接仪式,在香港的启德机场,中央代表团受到了香港各界人士的热烈欢迎,香港的一位少先队员姜咪咪(板书:姜咪咪)代表香港青少年给江主席献花(板书:给江主席献花),事后姜咪咪写下了一生

中最难忘的作文《我给江主席献花》。(板书:我)

5、读课题,学生质疑问难,激发学习兴趣。

二、自读课文,扫清障碍

1、学生自愿组成学习小组,教师投影出示自学要求: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中的6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请你按照“冒雨等待”、“激动献花”、“幸福忘不了”给课文分段。

2、学生自学,教师臵身其中,起到引导的作用。、全班交流。各组发表意见,主要说说小组内解决了哪些问题,是怎么解决的。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又发现了哪些新的问题,这些问题想解决吗。

4、继续解决学生发现的问题。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愿选择课文片断读,其他同学说说听了全文有什么感想。

2、学生发言。

四、指导书写

重点指导“毯、频、董”

五、布臵作业

1、继续朗读课文,争取做到有感情朗读。

2、查阅、搜集、整理有关资料,以“前进中的香港”为题先在

小组后在全班汇报、交流。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会用“秩序井然”、“爱抚”造句。

3、通过朗读,激发学生爱戴国家领袖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4、学会提出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学会自主、合作、探索地学习方式;学会查阅、搜集、整理有关资料,以“前进中的香港”为题先在小组后在全班汇报、交流。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在香港回归之时的自豪感以及给江主席献花时的幸福感;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第九自然段的反问句,引导学生体会香港人在洗刷了百年耻辱之后回到祖国怀抱的欣喜若狂、激动万分的心情,激发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理解“我就像……流遍全身”这个打比方的句子,深切感受香港同胞的欣喜和幸福。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观看录像

1、读题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可以用哪些词语形容当时人们特别是姜咪咪的心情?(板书:激动万分、无比兴奋、欣喜若

狂、热泪盈眶、幸福)

3、观看录象,展现香港回归的过程。

教师语言导入:1897年到1997年,整整一个世纪过去了,香港就像一个失去母亲的孩子,倍受欺凌。今天,香港回归到祖国的怀抱,香港人民多么激动,让我们和香港人民一起来体会。

4、观看后,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

二、自学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1、自学课文,体会激动、高兴的心情。把能表现香港人民激动兴奋心情的句子,用波浪线划下来。

2、四人小组讨论,交流,小组长进行总结。

三、师生对话,深入体会香港人民的思想感情。

1、学习“等待”一部分。

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人们激动、喜悦的心情?(1)师生交流:秩序井然兴奋激动竟

(2)理解:我捧着准备献给江主席的鲜花,又是兴奋,又是激动,竟顾不得擦一下脸上的雨水。

a、谁来把“我”的心情读出来。(指导有感情地朗读)b、想一想,此时“我”的心情为什么这样高兴、激动? c、人们仅仅是今天在等待吗?

d、过渡:长久等待了一个世纪,来了,来了,中央代表团的专机出现了,人们的心情更加激动,谁来读。

2、学习“献花”部分

过渡:人们站在红地毯两侧,心情是一样的,他们都在兴奋而激动地等待着江主席的到来,竟顾不得擦去脸上的雨水。盼着,盼着,中央代表团乘坐的专机降落了,此时此刻他们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呢?

(1)说说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当时人民的激动的心情?

(2)理解“沸腾起来了”:你仿佛看到什么?听到什么?

(3)理解“欢迎!欢迎!热烈欢迎!……”

a、如果你是香港的百姓,你会怎样说?(展现情景)

b、将自己的感情宣泄表达出来,再有感情地朗读。

c、让我们看看当时欢迎的场面。(中间可以插入录象)

d、再次有感情地朗读。

(4)理解“在回归的日子里,洗刷了百年耻辱的香港人,受次迎接自己的国家元首,怎能不欣喜如狂、激动万分呢?”

a、请看这些资料:

1840年英国发动侵华的鸦片战争

1842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永久割占香港岛。

1860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北京条约》,永久割占九龙半岛以南。

1898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强行租借九龙半岛和新界,租期99年。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

b、看了这些,你有什么感触? c、指导朗读

d、读了这段话,你知道了什么?体会到什么?(百年耻辱、自己国家的、怎能)

e、指导朗读。读出自豪的心情。

3、学习“忘不了”部分

(1)“我”代表二百万青少年献花,心情更加激动,从哪里可以看出?

(2)理解“我就像一个失散多年的孩子重又回到了母亲的怀抱,顿时感到一股暖流流遍了全身。”

a、体会我的心情:“失散多年”原指什么?现在指什么?“母亲”指什么?

b、有感情地朗读。

c、仅仅是“我”感到幸福吗?

读:我、千千万万的香港同胞、香港就像一个失散多年的孩子,……

d、看录象,体会香港人民的喜悦的心情。

(3)此情此景,我代表千千万万的香港同胞,我……多么幸福啊!

4、总结:为什么忘不了这一天?(我激动香港回归祖国)

5、延伸:十六大(图片)、澳门、台湾等。

四、总结课文,布臵作业

1、总结课文。

2、布臵作业:

(1)有感情朗读课文;

(2)围绕“香港的昨天、今天、明天”出一期手抄报,或开一个主题班会。

6.天安门广场

教学要求:

⑴学会本课19个生字,其中田字格中生字,不仅要注意读准字音,辨析字形,还必须书写正确、工整。

⑵读懂每一自然段,概括自然段意思。

⑶认真阅读课文,赏析重点片段,并结合有关词语理解句子,了解天安门就是新中国的象征,激发学生爱国的思想感情。

⑷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4—6段。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⑴能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⑵说出第一段在文中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⒈同学们知道我国的首都北京有哪些风景名胜吗?

⒉那你们知道世界上最大的广场是那个广场吗?

⒊板书课题,简介“天安门”。

二、初读课文

⒈根据课后生字表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⒉检查自学情况:⑴出示部分容易读错的生字词,强调“矗、曙、政”等字的读音。⑵重点字词的记忆训练。“碑”的关键笔画“ノ”,“袖”的偏旁是“衣字旁”,“沸”字右半边的正确笔顺。

⑶轮读有关生字词,要求读正确;教师范写部分生字,学生描红。

⑷指名读课文,引导读顺长句,教给停顿方法。

三、多种形式,再读课文,熟悉内容

四、默读课文,整体感知,理清层次,质疑问难

五、讲读第一段

⒈指名读,其余思考:这段讲了什么?

⒉讨论:这一段讲了什么内容?在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

⒊朗读。

六、作业、⒈朗读课文。

⒉抄

字,注

构。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⑴能有感情朗读课文。

⑵能背诵课文4—6段。

教学过程:

一、听写词语 :领袖 宣告 纪念碑 雕梁画栋

政府 沸腾 博物馆 尽收眼底

二、讲读课文2、3自然段

⒈指名读2、3段 ⑴天安门广场是什么样的?(讨论后回答,理清方位)

⑵出示挂图,重点理解文中的方位词“北端、前、两旁、中央、南端”,同时注意观察点的不同。

⒉小声读课文的2自然段,你觉得天安门怎么样?是从哪儿看出它雄伟壮丽的?

重点理解“雕梁画栋、潘龙花纹、挺拔”等词,同时抓住描写颜色的词语体会天安门的壮丽。在此基础上朗读。

⒊自由朗读第3段,想象文中所描写的宏伟的天安门广场。

⑴从哪些词句中感受到他的壮观?讨论自学。

⑵理清有哪些建筑物,分别如何描写,抓住“眺望、矗立、高大、金光闪闪、巍峨壮丽”等词,读中评析

三、讲读课文第四段 指读,为什么说天安门是新中国的象征?

⑴“向往”是什么意思?

⑵看图激情,毛泽东主席是怎样宣告?训练朗读。

⑶想象广场上的群众,再次体会“无比向往”的含义。

⑷齐读第4自然段。

四、讲读5、6自然段

⒈小声读,分别描写了天安门广场什么时候的情景?

理清两段的主要内容分别是①清晨升旗仪式;②节日之时。

⒉再读第5自然段,升旗仪式怎样进行的?

画出最振奋人心的句子,“五星红旗与旭日一同升起”体会句子中的深刻含义。

训练朗读。

⒊小声读第6自然段。

⑴通过朗读评析指导,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读中生情,同时积累丰富的词汇。

交流:谁能把我们带到节日的天安门广场?你们看见了那热闹的场面了吗?哪些词语和句子让你眼前出现了一幅幅画面?

在读中重点理解“花团锦簇、姹紫嫣红、五彩缤纷、华灯初放、彩灯辉映”等词的意思及所描绘的意境

⑵背诵第六自然段。

五、总结全文,课堂练习

⒈练习背诵。

⒉课后小练笔:描写一处景物,要求按方位顺序。

7.徐悲鸿励志学画

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徐悲鸿学画的主要过程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学习给课文分段,说出段落大意。

4.教育学生以徐悲鸿为榜样,从小立志爱国,矢志刻苦学习,长大为国争光。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学习给课文分段,说出段落大意。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扣图引题。

(1)出示徐悲鸿的《奔马图》。

(2)引导讨论。图上的马画得好吗? 你知道这幅画是谁画的?

徐悲鸿为什么会画得这么好你想知道吗?

2.板书课题,解题。讨论:“励志”是什么意思?请同学们查字典理解。(励,激励;志,志向。“励志”的意思是:为了实现某一志向而激励自己刻苦努力)指名连起来说说题目的意思。

3.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徐悲鸿为什么要立志?立了什么志?结果怎样?)

二、初读课文 1 .自读课文.要求:

(1)认读生字表上的字:读准每个生字的音。

(2)在课文中画出带有生字的词,想想词义。(对不理解的词注上记号)(3)逐段练读,把句子读通顺。

2.试读课文。

指名逐段试读,师生共同纠正读错的地方。

长句指导:靠争论/是无法改变别人的无知/和偏见的,必须用事实/让他们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徐悲鸿/在巴黎高等美术学校/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结业考试。

要求学生读长句子时,要注意中间的停顿,不能读破。4.互相交流理解词语的情况。

提示:你学会了哪些词?是通过什么方法学会的?(联系上下文、查字典)还有哪些词不

5.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段落。(1)自由读课文。2)思考讨 ①徐悲鸿的志向是什么? ②为实现这一志向,他是怎么做的? ③结果怎样?(3)练习分段。①再读课文

思考:几个自然段写徐悲鸿立志?哪几个自然段写他为实现志向而努力?哪几个自然段写他努力的结果? 6.指名按逻辑段落朗读课文。

三、作业

1.朗读课文。2.多音字组词。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教育学生以徐悲鸿为榜样,从小立志爱国,矢志刻苦学习,长大为国争光。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指读生字词。

2.口头组词。悲()()()

怒()()():

技()()()

二、细读课文

1.细读第1自然段。

a.指名读第1自然段。读了这一段你知道了什么?

b.第2自然段中还有哪些词句说明外国人看不起中国人?(很不礼貌、冲着)

c.指导读第2自然段。

(抓住“很不礼貌”、“冲着”、“别认为”、“天堂”、“成不了’’等词读出外国学生傲慢、欺人的语气)个别练读,指名试读。

d.学习第3自然段。请一位同学来读第3自然段。读完后提问:你有什么感受?指导学生开始要用愤怒的语气读,后面要用坚决的

语气读

指名有感情地读第3自然段。

e.“必须用……中国人”。

这里“真正的中国人”指的是什么样的人?(是指能显示足够的聪明才智且使外国人十分佩服的中国人)

(3)小结。(徐悲鸿立志成才,要为中国人争气)

2.细读第二段。

(1)细读第4自然段。

①指名读课文第4自然段。为什么要说他“更加”奋发努力?(联系第一段理解)②比较句子

从此,徐悲鸿更加奋发努力。

出示:从此,徐悲鸿更加奋发努力,他像一匹不知疲倦的骏马,日夜奔驰,勇往直前。

指名读这两个句子,说说第二句与第一句有什么不同。、、、、③指导朗读。过渡:徐悲鸿是怎样奋发努力的?我们一起来看下文。

(2)细读第5、6自然段。

①自由读第5自然段。边读边画出徐悲鸿奋发努力的词句。读后交流:指名有感情地朗读第5自然段。

②指导读第六自然段。徐悲鸿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学习的呢?

出示:

徐悲鸿的生活()。他只租了(),经常每餐只用()和(),为的是省下钱来()。自读课文后,练习填空。

3.细读第三段。

(1)指名读课文。

(2)说说徐悲鸿取得了什么成绩,外国人的态度是怎样的?(相机理解“优异、轰动”等词

指导朗读。(“鞠了一躬、承认、很有才能、错误”要重读,要读出郑重、钦佩的语气)(4)小结.悲鸿以优异成绩轰动了画界,改变了外国学生的偏见)

三、作业

1.读句子,回答问题。(课后习题4)

2.给课文分段,说说段落大意。(课后习题5)

第三课时

【教学要求】抓住徐悲鸿学画的主要过程复述课文。【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名说说各段的意思。

二、总结课文 1.齐读课文。

2.讨论:徐悲鸿学画为什么能取得优异成绩?学习了这篇课文后,你懂得了什么?

三、指导复述课文

1.默读课文.读边画出表示时间顺序的词语。(1919年春天、一天、从此、三年过去了)2.轻声读课文。

边读边记忆在不同时间里发生的事情的情节。

3.四人小组练习复述。

4.指名当众复述。要求:态度大方,声音响亮,尽量用上课文中的有关词语

四、教学生字

1.引导学生自学生字字形(田字格里的生字)。

2、指导书写。

五、课堂练习1.描红。

2.抄写词语。(课后习题3)3.照样子加偏旁组字,再组词。

(波)(波浪)

(组)(组织)皮()()

且()()

4.写出带有下列偏旁的字。

心()()()()()()

禾()()()()()()

潜心

(努力

8.虎门销烟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9个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8个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用“先……再……然后……”表示顺序的词语写一段表示动作的话。

4、认识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培养学生爱祖国、拒外辱的精神。重难点、关键

重点:读懂课文,理解销烟的主要经过。难点:懂得虎门硝烟的伟大意义。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1.课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教具准备:学挂图、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出示挂图,这幅图上的人物是谁?你了解他吗?师补充简介林则徐。

2、板题、解题

介绍虎门的地理位臵、鸦片的危害,理解“销烟”。

3、读了课题后,你想知道什么?

二、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三、检查自读情况。检查生字词。

1、出示,指名领读、提醒注意: 寨

(翘舌音)

(后鼻音)讯

(前鼻音)

2、出示讨论:

(1)“喝啊,叫啊”的“啊”读轻声;

“身着朝服”中的“着”读“

”,“朝”读“

“倒下去”的“倒”读“

“分外”的“分”读“

“一担担”的“担”读“

”;“应邀”的“应”读“

”(2)长句子的朗读

礼台下,| 一侧 | 是身着朝服的 | 文武官员,| 另一侧 | 是应邀前来观看的 | 外国商人。

3、指名分节读课文,师生评议。思考:事情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大致经过怎样?

四、质疑,适时解答部分疑问

五、指导写字

1、“讯、轰、侮”按笔顺描红

2、“寨、轰、抛”结构要均匀,笔画要紧凑,范写

3、学生描红、临写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用“先……再……然后”表示顺序的词语写一段表示动作的话。

3、认识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培养学生爱祖国、拒外辱的精神。教具准备

教学挂图、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讲讲课文主要内容

二、精读课文

1、(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2)说说这一自然段告诉我们什么?(3)什么样的日子“值得纪念”。(即不同寻常的日子,发生重大事件的日子,应该记住的日子)

2、学习第6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第6自然段。

(2)理解有关词语。壮举:伟大的举动。嚣张:邪恶势力上涨。气焰:比喻人的威风气势。

(3)说说这一段告诉了我们什么?(打击嚣张气焰,表明不可欺侮)

(4)学习这两段,你想知道什么?(这一天发生了什么事?这件事有多重要呢?林则徐是怎样打击外国侵略者的嚣张气焰的?从

哪儿看出中国人民不可欺侮?)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学习剩下来的文章。

3、学习第二自然段

(1)轻声朗读第二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想,说说读了这一段你体会到了什么。

(2)指名说说从哪儿看出虎门寨这一天不同寻常。

(场面轰动: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挤得水泄不通;彩旗林立,场面庄重,身着朝服的文武官员,应邀前来观看的外国商人都整齐地战立在台下两侧。)相机板书:水泄不通、彩旗林立

(3)指导朗读,读出兴奋、激动的语气,体会壮观的场面。(4)讨论

1)为什么来到海滩的人这么多?(说明禁烟大快人心)2)文武官员到场说明什么?(说明政府禁烟决心很大)3)为什么邀请外国商人到场观看?(让外国人看看中国人民的威风)

(5)齐读第二自然段

4、学习三—五自然段。

(1)指名读第3自然段,其他同学考虑哪几句写下令禁烟,哪几句写硝烟经过

1)学习第一层(第一至三句)

自读体会哪些词语最能突出中国人的气势。(健步、礼炮轰鸣、群情沸腾、一声令下、震惊中外)

2)学习第二层(第四、五句)指名读第四句话。

用笔画出这句话,读一读。再对照文中的插图,说说当时工人是怎样销烟的。(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出三步:撒盐、抛鸦片、倒生石灰。再让学生读一读,看看课文用什么词表示这三步的先后顺序,并用“先……再……然后……”这几个词语复述工人是怎样销烟的。)2)指导朗读第4自然段。

害人的鸦片被销毁了,同学们高兴吗?那当时的在场的老百姓高兴吗?为什么我们和当时在场的老百姓一样高兴?

让学生结合“礼炮轰鸣”“群情沸腾”“成千上万”“激动得跳啊,叫啊”“响彻”等词语的理解,想象当时欢声雷动的场面,体会到虎门销烟得民心,顺民意。

(3)细读第5自然段。1)指名读

2)销烟持续了23天说明了什么?销毁了二百多万斤说了什么?(说明销烟的时间长,数量多,销烟的战果辉煌)

烟渣被卷进咆哮的大海暗示着什么?(暗示中国人民的力量压倒了外国侵略者的气焰。)

5、返读全文,为什么说“1839年6月3日是中国历史上值得纪念的日子呢?”(虎门销烟大得人心、大快人心,震惊中外,所以这件事被称为——伟大的壮举,它沉重的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嚣张气焰;它向全世界表明——中国人民是不可欺侮的。这件事情意义中

大,而它又发生在1839年的6月3日,因此我们说这一天是——中国历史上值得纪念的日子)

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三、指导复述课文

1、提示方法:理清每一自然段的要点,看板书提示。

2、学生各自练习。同桌练习。

3、指名复述。

四、指导写话(要求:课后题5)

1、指导。先指名读文中带有“先……再……然后……”这几个词语的句子,再引导学生想一想生活中分三步以上按先后顺序做的事。

2、学生练写。

3、交流。

板书设计

8、虎门销烟——伟大壮举

销烟前

水泄不通

彩旗林立

销烟后

礼炮轰鸣

群情沸腾

先撒盐

再抛鸦片 然后倒生石灰

《习作2》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自选或自拟文题,通过一两个具体事例,写写自己最得意的长处、本领。写时能做到语句通顺,表达清楚。

2、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别人听,能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用具体的事例表现自己的长处或本领,内容要真实,有一定的感染力。

【教学准备】

提前安排学生自我总结自己的长处或本领,然后说给爸爸妈妈听,也可以请家长或朋友说说自己的长处或本领,为习作作准备。

【教学过程】

一、作前指导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你们了解自己吗?想不想让别人了解你呢?能不能说说自己最得意、最具闪光点的地方?

2、看来,每个同学都有与众不同的地方,那就是自己的长处或本领。(板书:长处 本领)如果把这些用笔记录下来,熟悉你的人一听作文内容就知道是你,那么你就成功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作2》,写一写自己的长处和本领,板题。

(二)学习例文,明确写法

1、启发谈话,激起写作欲望

怎样才能把自己的长处或本领介绍得更具说服力呢?

2、研读例文,探究写作方法

(1)请大家轻声读例文,看看文中的两位小作者有什么长处或本领?他们又是怎样介绍自己的长处或本领的?学生读例文,思考后交流。

例文《我真棒》主要写了男孩抱西瓜,说明他是一个力气大,活泼的小男孩。

例文《我是个会跳舞的小姑娘》,主要写了小姑娘会跳舞。(2)小作者是怎样把自己的长处或本领介绍清楚的?细读例文思考,交流。

例文《我真棒》注意把人物的动作写具体。小作者为了说明自己是个活泼、有力气的男孩,把抱西瓜的动作写得非常精彩。例文《我是个会跳舞的小姑娘》重点是描述学习跳舞过程中的心理活动,由胆小害怕,到成功喜悦。这是作者的心理活动。

(3)读了这两篇例文,你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A、内容上不拘一格:是自己最得意、自豪、超出别人的就行。此时再回头看自己课前确定的长处,是不是范围定的太窄了,自己是不是还有更特别的长处呢?

B、方法上:通过一两件事例来写,内容要真实、具体。C、可以分两段来写,先写自己的长处、本领是什么?再具体写一两件事来反映自己的优点。

3、教师小结,明确习作要求

(1)出示习作要求

(2)要想把自己的长处或本领向别人介绍清楚,就得抓住自己最得意的一个方面,通过具体的事例来介绍。(板书:一两件具体事例)

4、自由表达,学习写作方法(1)学生自由练说

哪些事情最能表现你的长处或本领呢?先静静地思考,然后同位互说。注意:说的时候,要先讲清楚你的长处或本领是什么?然后再通过一两件具体的事来说明?一个同学讲完后,同位可以提出自己的建议。

(2)集体交流评议

谁愿意来说一说?请同学们认真听,看他选的事例是否有说服力?听完以后我们要提出自己的意见或建议。学生评价,教师相机点拨,拓宽思路。

二、下笔成文

1、先想想自己最得意的长处或本领是什么,然后再想想要通过什么事情来表现,想好后把它写下来,要一气呵成,不会的字加上拼音。

2、学生习作,教师巡视

教材分析:本次练习安排了五项内容。“处处留心”、“读读背背”、“写好钢笔字”、“口语交际”、“学写毛笔字”。教学目的:1.学习如何写线路,了解当地地名的由来。

2.读背成语和名言。

3.写好带有木字旁的字,注意它的变化。4.口语交际:介绍我的朋友。

5.学写毛笔字。教学重点、难点:画出家庭住址示意图,说说附近地名的由来。成语的熟记、理解。能用流畅的语言向爸爸妈妈介绍朋友。教学准备:图片、小黑板教学时间: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写出自己的家庭住址和走法,能画出示意图。介绍附近地名的由来。

教学过程:

一、处处留心读小芳写的住址和走法。思考:小芳使用了哪些关键词儿来讲清楚走法?小结:地名、方位词、数量词。

二、学生试写自己家的住址和走法并介绍。

三、你家附近有哪些地名?选一个谈谈它得名的由来。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熟记成语和名言,理解成语的意思。

2、写好钢笔字。教学过程:

一、读读背背 1.自读成语。2.抽读,正音。

3.说说成语的含义。4.背诵。5.读名言。

6.介绍其时代背景和含义。7.背诵。

二、写好钢笔字

1.观察这三个字有什么特点? 2.读小提示。3.书写。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能用流畅的语言向爸爸、妈妈介绍自己的朋友。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把朋友带到自己家中,怎样向爸爸妈妈介绍朋友的情况呢?思考:介绍些什么? 朋友的名字、年龄,就读学校,家住哪儿?

2.朋友的优点。第一次做客该怎样做?

二、分组练习。

三、集体交流,评议。

四、布臵作业1、写四个描写英雄人物的成语。2、设计一张家庭地址的“名片”,上面要有家庭地址,走法及示意图。

第四篇: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教学反思

第二单元《角的度量》教学反思

“角的度量”是课程标准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内容。这节课历来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难点。学生学习这个知识常见的问题有二个:一是量角器的摆放,二是利用内外圈的刻度正确读出角的度数。针对学生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我们教师常常抱着习以为常的心态,要求在熟记量角“点重合、边重合、读刻度”的三大步骤的前提下,组织学生进行大量的技能训练。在教学角的度量中,觉得学生有一定的难度,特别是中下层的学生,掌握的较难,在课前,我也预设到了这节课学生的难度,但是课上了以后还是不尽人意,如量角器的度数分内圈和外圈,学生看量角器时,不论角的一边对的是哪一圈的“0”刻度线,他们习惯看的是外圈的度数;有的即使外圈内圈看对了,但是在读刻度的时候,有时把四十几读成五十几,从哪边读过来在他们的头脑中比较模糊。

第五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课题 线段 直线 射线和角

课型:新授

主备人:田文娟

授课时间: 2016 年

《直线、射线和角》这节课是新课标人教版六年制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材

第二单元的教学内容,这部份内容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线段和角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几何形体知识中最基本的概念之一,也是今后进一步 分析

认识三角形、长方形等几何图形和进一步学习几何形体知识的基础

学情

学生在二年级已经对线段、直角、锐角和钝角有了一个简单的认识,本分析 节课就要深入系统的学习直线、射线、线段的特征,并进一步认识角,为今后学习几何图形做好铺垫。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设计 动手操作去探究发现、分析比较地构建和获取,与人合作交流才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本课我主要从构建主义理论和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理念 点出发,选择合适的教法来体现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

1、知识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线段,认识射线和直线,知道线段、射线,和直线的区别;进一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含义,能用角的符号表示角。

教学

2、能力目标:通过“画一画”、“数一数”等活动,初步感悟射线、直 目标

线的特性。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比较以及抽象、概括的能力。

教学

掌握直线、线段、射线的区别与联系。掌握角的特征。

重点

教学

直线、线段、射线之间的联系、角的形成。

难点

教具 活动角、尺或三角板 多媒体课件激光笔 学具

教学过程设计 三个 学习内容 阶段

【课前谈话】

教师行为 预期学 生行为

师:谁来

自 主 学习阶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宝贝,想知道是什么吗?说一说线(出示激光笔)段是怎么

样的?

师:这是什么?(出示激光灯,射向墙壁)它的光线是从哪儿发出的?射向了哪儿? 指名学生

回答,教师:如果我们把灯泡和墙壁上的亮点看作两个点的师画出线话,那这条光线可以用数学的眼光看作是一条什么段 线? 你为什么这样认为?

师小结:

2、你能用一把长尺量一下这条光线的长度吗,你也就是说准备怎么量呢?

3、按下激光笔的开关,把激光笔线段有两伸到窗外让学生观察激光笔的光线。个端点,可以度

量。

灯泡与墙上的光点可以看成线段的两个端点,两个端点间的光线可以看成是线段

一、情景导学 揭示主题

1、生活中射线的例子

出示自主自学课本第探究问题 35、36页,2、直线(电视画面上向远方无限延伸的铁轨)用红笔勾画

出疑惑点;注意直线的端点、方向,长度 独立思考完

成自主学习

3、画一条射线和一条直线。任务。

4、角的定义及相关概念。

5、角用什么符号表示?

二、自主探究,尝试解决

1、看书完成下面的表格 名 称 图形 不同点

端点长度 个数

线段

两个 可以测量 射线

一个 一端无限长 直线

没有 两端无限长

相同点

线段、射

线是直线的一部分

巡视学生自学情况

学生能填写表格

2、角的概念及角的各部分名称

3、画出一个角,让学生在这个角上标出各部分的合 作 交 流 阶 名称。

三、讨论交流,合作解决

学生小组在汇报时,下面的学生能够认真倾听,并及时补充发言。学生能自由畅谈

1、探究问题1:你能正确的表示线段,直线,射线

吗?

师:哪个

2、探究问题2:

小组愿意

把你们的.按要求画一画。你发现了什么?请在小组内说一学习成果说。汇报给大

家?

·

· 在出现不

同答案

· 时,鼓励

学生各抒

· 己见,阐

明理由。(1)经过上面的任意一点画直线。

教师适当点拨,指(2)经过上面的任意两点画直线。

正。

哪个小组愿意把你们的学习成果汇报给大家?

四、展示评研,归纳提升 段

学生小组汇报,教师适当点拨。

学生小组在汇报时,下直线上任取两点,两点之间的一段就是线段。它有面的学生能两个端点,可以测量。在出现不够认真倾

同答案听,并及时 时,鼓励补充发言。

学生各抒

己见,阐学生能自由明理由。畅谈

如果把一条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就得到了一条射

教师适当线。它是无限长的,只有一个端点

点拨,指正。

五、检测达标,拓展深化

1、第一关(基础题)。

巩 固 达 标 阶 1.射线有()个端点,线段有()个

端点。

2.一个完整的角是由一个()和两条

()组成的。

3.下图中从一点引出了三条(),组成了

()个角

4、判断对错。

(1)一条直线长1.5米。

()

(2)一条射线比一条直线短。()

(3)线段有两个端点,射线只有1个端点,直线没

有端点。()

学生独立完

成限时5分钟

小组合作完成提升题

2、第二关(必做题)。课本39页做一做

3、第三关(提升题)数一数下面图形中有几条射

线、线段和直线?

从同学们灿烂的笑脸中,老 师知道你们今天一直线()条

射线()条

线段定收获多

多,问:()条

今天学习六.课堂小结,畅谈收获

了什么内

容?你知

七、课堂评价 道什么?

你还有没

有什么疑

惑?

板 直线、射线、角

书 线段

两个端点

有限长 设 射线

一个端点

无限长

计 直线

没有端点

无限长

从一点到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课题: 角的度量

课型:

新授

课时: 2

总课时:

主备人:田文娟

审核人:

授课时间: 2016

****年**月**日

角的度量是在学生认识了直线、线段、射线和角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

教材先引入量角器,指出角的计量单位是“度”,再讲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并通过实际操作说明角的大小要看两边叉开的大小,与角的两边 分析

画出的长短没有关系。

学情 学生在二年级已经对线段、直角、锐角和钝角有了一个简单的认识,本节课就要深入系统的学习直线、射线、线段的特征,并进一步认识角,分析 为今后学习几何图形做好铺垫。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设计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理念 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1、知识目标:认识量角器,会用量角器量角。知道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教学

2、能力目标:学生能够熟练应用量角器准确量出角。

目标

3、情感态度价值观:利用教师的情感特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学

会用量角器量角。

重点 教学

量角的方法。

难点

教具 活动角、尺或三角板、学具

教学过程设计

三个学习内容 教师行为 预期学阶段 生行为

1、【课前谈话】多媒体演示:指出下面各个角的各

部分的名

问:这些角你能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给它们排一下队吗? 自

教师指着∠1和∠2,继续问:你知道它们相差多少吗? 主

2、教师:如果我们能够度量出每个角的大小,以上问学 题就可以解决了。你们想不想知道它们究竟相差多少呢?(揭示课题:角的度量)习

一、情景导学 揭示主题 段

1、认识量角器

观察量角器,你发现了什么?

2、阅读课本第37页内容 怎样用量角器量角呢?

3、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学生排队,集体

板书课题 订正。

师:哪个

小组愿意把你们的学习成果汇报给大家? 在出现不同答案时,鼓励学生各抒己见,阐明理由。教师适当点拨,指正。

二、自主探究,尝试解决

1、完成下面填空

①、角的计量单位是(),用符号()

表示。

②、把一个圆平均分成()份,每一份所对的角就是()记作()。③、量角的步骤是:

(1)两角器的中心与()重合,0度刻投影自主学生汇

度线与()重合。

(2)另一条边在量角器上所对的刻度是多少,这个叫就是多少度。

三、讨论交流,合作解决

测评题

报自学

结果

学生小组在汇报时。下面的学生能认真倾听并及时补充发言。学生能自由畅谈

1、探究问题1:量角时,什么时候读外圈的刻度?什么

时候读内圈刻度?

2、探究问题2:量一量44页各角的度数,你发现了什合 么? 作

流 阶

四、展示评研,归纳提升

学生小组汇报,教师适当点拨。

量角时要 注意什说明:量角时量角器的中心要和角的 顶点对齐,角的么?角的能认真一边要和0刻度线对齐。读刻度时看准内外刻度。角的大小与啥倾听其大小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与两条张开的大小有关,张有关呢? 他小组开得越大,角就越大。代表发

言,并能

做合理

补充

五、检测达标,拓展深化

1、第一关(基础题)。

课本41页做一做1,2,3题

2、第二关(必做题)。课本44页2,3题

3、第三关(提升题)课件出示一组能力题

师指导学顺利完

生完成 成第一,第二关

提升题

六.课堂小结,畅谈收获

七、课堂评价

巩 固 达 标 阶 段

板 角的度量 书 步骤: 设 注意事项: 计

课题: 角的分类

课型:

新授

课时:

总课时:

主备人:

审核人:

授课时间: 2016

年月

本节课是在学生初步认识角、会用量角器量角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根据角的读数,区分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和周角。通过观察、动手实践、探究掌握锐角、直角、钝角、平角、教材 周角之间的关系,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内容是现实的、有意义的,从而体会“学数学”、“做数学”的乐趣。

分析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了大小不同的角,但对于常见的角的分类的知识生活中接触较少,显得比较抽象。小学四年级的学生的抽象思学情 维虽然有一定的发展,但依然以形象具体思维为主,分析、综合、归纳、概括能力较弱,有待进一步培养。

分析

1、让学生体验数学分类的过程,体验从简单到复杂再到简单的过程,突出探究活动,重视合作学习。

设计 理念

2、把握激励的时机,适当、适量的使用激励性语言表扬激励学生,让他们通过自身的情感体验,树立坚定的自信心,从而在数学学习中体验、享受学习的成功。

1、知识目标:理解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和周角的定义。

2、能力目标:理解各种角之间的相互关系,并能正确地将角进行分类

3、情感态度价值观:

3、通过动手分一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感受成功的体验。

理解各种角的意义

重点 教学

区分周角与射线、平角与直线

难点

资源 青龙一小校园网央管资源 使用

教具 量角器、活动角、三角板 学具

教学 目标 教学

教学过程设计 三学习内容 个 阶段

【课前谈话】

在黑板上画两个角

1、请同学们说一说这两个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学

2、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习

3、如果老师在黑板上再画一个角会是什么样的? 阶

1.角是有大有小的。那么,根据角的大小把它们分段 成角、角、角、角和

角五类。

2、平角的两边在一条

上。

3、直角和平角之间有什么关系?平角和周角呢?你能用填写它们之间的关系吗?快试一试吧,相信你能行!

教预师期行学 为

生行为

生教能师准适确当的引表导。达。

1平角=()直角

1周角=()平角 所以:

1周角=()平角=()直角

一、情景导学 揭示主题

在二年级的时候,我们已经认识了直角,知道比直角小的角叫锐角,板比直角大的角叫钝角。我们还通过测量知道了直角的度数是90度。书学生今天这节课我们将进一步认识角把角分类

二、自主探究,尝试解决

观察上图,你们认识平角和周角了吗? 1.转一转。

用活动角旋转出下面的图形,写出它们的名称。

()角

()角

(角

()角

()角2.量一量。

用量角器依次量出上面各角的度数。

()

())

()

(3、你能把上面5种角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出来吗?4.说一说。

生活中你在哪里见过平角和周角?

三、讨论交流,合作解决、探究问题1:

()角

明的确分本类

节课所学内容。

学影生展能示课自下主自学学习完卡

成填空题)

1、想一想:

合1)锐角、钝角、直角、平角、周角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作2)一条直线是平角吗?

交2、探究问题2: 指出下列个图形中的角各是哪种角? 流 阶 段

四、展示评研,归纳提升 全班汇报。

1、锐角小于90度。

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巡视中帮助

2、钝角大于90度而小于180度。

3、直角等于90度。教小

师组

4、当角的一条边旋转到与另一条边在一条直线上时,构成平角。平适代角等于180度 当表

点总

5、当角的两条边重合时是周角。周角等于360度。拨 结

五、检测达标,拓展深化

1、第一关(基础题)。、我会填。

生)()叫做锐角。

1独()叫做钝角,立

完90°的角叫做()。成 巡基2)角的两边成一条直线,这样的角叫()角。视础 检题 3)平角等于()度,周角等于()度。查

4)1平角=()直角,1周角=()平角=学

()直角。

2、我是公正的小法官(对的画√,错的画×)

!)大于90°的角是钝角。()

2)一条直线是一个平角。()

3)一条射线是一个周角。

()巩

3、请给下面的角分类。固

80°

26°

150°

91°

180°

130°达

179°

360 °

标 36°

107°

106°

23° 阶

2、第二关(必做题)。课本练习七9,12题

3、第三关(提升题)

只量一个角的度数你能知道其它三个角的度数吗?图

角的分类 书 设

锐角

直角

钝角

平角

周角

小于90°

等于90°

大于90°

成情

90°教师

在黑

板上

画图

等于180° 等于

360° 而小于180° 1平角=2直角

课题: 认识平方千米 课型: 新授 课时:

总课时: 2

主备人: 审核人: 授课时间: 2016 年 10 月 日 通过让学生课前先收集资料的方式对土地面积有所了解,课上提出要解决的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广阔而真实,真教材 实而有意义的情景。让学生联系图片初步感知平方千米是一个很大的面积单位。

分析

上一节课学生已经了解到测量土地面积的常用单位公顷,知道公顷与平方米之间的进率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了。本节课将在原有认识基础上进学情 一步体会平方千米,平方米,公顷三种面积单位及换算关系。分析

设计 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练习,能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培养主动探索的习惯。

理 念

在教学中多结合学生熟悉的建筑物,结合图片吸引学生注意尽最大能力降低枯燥感。让学生快乐学习。

1、知识目标:

1、使学生知道平方千米,知道平方千米公顷和平方米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使学生能借助计算器,应用相关面积公式和积单位换算的知识解决一

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

2、能力目标:

3、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主动探索和相互合作的能力

目标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主动探索和相互合作的能力

教学

认识平方千米的含义,体会1平方千米的实际大小。

重点 教学

公顷和平方千米的换算

难点

资源 一小校园网资源 使用

教具 多媒体课件 学具

教学过程设计 三个 学习内容 阶段

自 主 学习阶 段

教师行为 预期学 生行为

【课前谈话】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板书课题:认识平初步感知存在必公道面积单位有哪些?公顷一般表方千米

顷更大的面积单位 示较大的面积,那还有没有比公顷更大的面积单位呢? 出示例2的题图。提问:你从图中了解了什么内容?指出:今天我们共同认识平方千米这个面积单位。

一、情景导学 揭示主题

我们在测量和计算大面积的土板书:k㎡ 地时,通常用平方千米作单位。平方千米也可以用符号“k㎡ ”表示。

二、自主探究,尝试解决

1.现阶段你知道了哪几种面积单

位?

2.你们知道我们国家领土总面积

是多大吗?

唤起学生对面积单

位的认知经验引发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能说出几种。

三、讨论交流,合作解决

指出:我国领土总

面积居世界第3位。

1、探究问题1:1平方千米有多平方千米,公顷和

大?平方米之间有什么

边长是1千米的正关系?

方形面积是1平方

千米

2、探究问题2: 1平方千米是多少公顷?

四、展示评研,归纳提升平方千米添上()个0转换成公

合 作 交 流 阶 顷

公顷去掉()个0转换成平方千

投影转换图片

平方千米添上()个0转换成平

巡视小组研讨情况

方米

平方米去掉()个0转换成平方千米

平方米添上()个0转换成公顷

学生小组合作完成

公顷去掉()个0转换成平方米

五、检测达标,拓展深化

1、第一关(基础题)。课本35页做一做 课本36页3,4,题

巩 固 达 标 阶 段

能独立完成基础题 必做题

2、第二关(必做题)。37页第8

3、第三关(提升题)

如果1平方米能站16人,公顷大

约能站多少人?1平方千米大约

能站多少人?

教师巡视帮助学困

小组,发现问题小

组结合错误纠正提

小组合作完成提升

六.课堂小结,畅谈收获

七、课堂评价 这节课你认识了哪

几种面积单位?能

和大家交流一下你的收获吗?

板 书 设 计

课 后 反 思

认识平方千米

平方千米(k㎡)

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100公顷

生谈收获,再次加深记忆几种面积单位之间的换算。

认识公顷 课题:

认识公顷

课型:新授

课时:

总课时:

主备人:

审核人:

授课时间: 2016 年

教材利用前面的学习建构“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等面积单位的经验,来建构“1公顷”这一面积单位最终帮助学生不但在数理教材 层面上与“平方米”取得联系,而且在直观层面上更好的形成“1公顷”的表象。

分析

从学生身处的教室作为导入的切入口,让学生自然而然的对学习的内容产生兴趣,明确感受到能够学以致用.简单的复习一下以前学过的面积单学情 位,回忆每个面积单位的实际大小

分析

设计 把握激励的时机,适当、适量的使用激励性语言表扬激励学生,让他们通过自身的情感体验,树立坚定的自信心,从而在数学学习中体验、享理 念 受学习的成功。

1、知识目标:是学生了解测量土地时常用的面积单位公顷和平方千米,知道并理解公顷,平方千米与平方米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单位换算。

教学 目标 教学

让学生认识1公顷,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重点 教学

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

难点

资源 青龙一小校园网站央管资源 使用

教具 多媒体课件 学具

教学过程设计 三个 学习内容 阶段

2、能力目标:理解公顷,平方千米与平方米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单位换算。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经历从实例到表象建立的过程,丰富直观经验,初步形成1公顷的表象。

教师行为 预期学 生行为

自 主 学习阶 段 【课前谈话】

在以前的学习中,我们认课件出示。识了哪些面积单位?

一、情景导学 揭示主题

课件出示情境图(鸟巢)引入课题

(生:平方米、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复习一下以前学过的面积单位,回忆每个面积单位的实际大小,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自主探究,尝试解决

同学们交流了很多,老师这里也准备了

一些资料,一起来看学生自由报

一看。

我们的学校的占地面积大约5.出示几组图片:7000平方米,你觉得大吗?根课件出示,让学生齐据你收集的资料能说出一个比读

咱们学校面积更大的地方吗? 世界园艺花卉公园

—昆明世博园占地面积约是218公顷。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主体育场“鸟巢”占地面积约是20.4公顷。

美丽的台湾日月潭面积大约是827公顷

邯郸龙湖公园的占地面积约是 41.7公顷

三、讨论交流,合作解决

1、探究问题1:

自己读读图片中的文字,这些对,“公顷”是测量土文字中都使用了什么面积单地面积单位的专用位? 单位

2、探究问题2: 比平方米大

合 作 交 流 阶 段

得多的单位。在测量和计算较大土地面积时,除平方米外,通常用公顷作单位。

你对公顷已有哪些了解,你还想知道些什么?

四、展示评研,归纳提升

这是边长100米的正方形图,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请你算一算。指名交流。因为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1公顷的面积有多大

呢?数学中规定: 出示:边长100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积是1公顷。

100×100=10000(平方米)指出:10000平方米就是1公顷

五、检测达标,拓展深化

1、第一关(基础题)。课本练习六第2,5题 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5公顷=()平方米

2000000平方米=()平方千米=

()公顷

2、第二关(必做题)

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面积单位

课件投影

3、第三关(提升题)学校附近有一块长方形菜地,长75米,我们一起认识了“公

巩 固 达 标 阶 段 宽20米。多少块这样的菜地面顷”这一常用的测量 积约为1公顷? 土地面积单位。让我们再一次走进生活,六.课堂小结,畅谈收获

去感受公顷在生活

中的广泛应用吧。

七、课堂评价

板 书 设 计

课 后 反 思

认识公顷

边长100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积是1公顷。1公顷=10000平方米

课题:

认识平方千米

课型: 新授

课时:

总课时:

主备人:

审核人:

授课时间: 2016 年

通过让学生课前先收集资料的方式对土地面积有所了解,课上提出要解决的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广阔而真实,真教材 实而有意义的情景。让学生联系图片初步感知平方千米是一个很大的面积单位。

分析

学情 上一节课学生已经了解到测量土地面积的常用单位公顷,知道公顷与平方米之间的进率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了。本节课将在原有认识基础上进分析 一步体会平方千米,平方米,公顷三种面积单位及换算关系。

设计 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练习,能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培养主动探索的习惯。

理念

在教学中多结合学生熟悉的建筑物,结合图片吸引学生注意尽最大能力降低枯燥感。让学生快乐学习。

1、知识目标:

1、使学生知道平方千米,知道平方千米公顷和平方米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使学生能借助计算器,应用相关面积公式和积单位换算的知识解决一

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

2、能力目标:

3、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主动探索和相互合作的能力

目标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主动探索和相互合作的能力

教学

认识平方千米的含义,体会1平方千米的实际大小。

重点 教学

公顷和平方千米的换算

难点

资源 一小校园网资源 使用

教具 多媒体课件 学具

教学过程设计 三个 学习内容

教师行为 预期学

阶段

自 主 学习阶 段 【课前谈话】

生行为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板书课题:认识平初步感知存在必公道面积单位有哪些?公顷一般方千米

顷更大的面积单位 表示较大的面积,那还有没有比公顷更大的面积单位呢? 出示例2的题图。提问:你从图中了解了什么内容?指出:今天我们共同认识平方千米这个面积单位。

一、情景导学 揭示主题

我们在测量和计算大面积的板书:k㎡ 土地时,通常用平方千米作单位。平方千米也可以用符号“k㎡ ”表示。

二、自主探究,尝试解决

1.现阶段你知道了哪几种面积

单位?

2.你们知道我们国家领土总面

积是多大吗?

唤起学生对面积单

位的认知经验引发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能说出几种。

三、讨论交流,合作解决

指出:我国领土总

面积居世界第3位。

1、探究问题1:1平方千米有多

大?

平方千米,公顷和边长是1千米的正

平方米之间有什么方形面积是1平方

关系? 千米

2、探究问题2: 1平方千米是多少公顷?

四、展示评研,归纳提升

平方千米添上()个0转换成公

公顷去掉()个0转换成平方千

投影转换图片 米

作 交 流 阶 段平方千米添上()个0转换成平巡视小组研讨情况

方米

学生小组合作完成

平方米去掉()个0转换成平方千米

平方米添上()个0转换成公顷 公顷去掉()个0转换成平方米

五、检测达标,拓展深化

1、第一关(基础题)。课本35页做一做 课本36页3,4,题

巩 固 达

能独立完成基础题 必做题

2、第二关(必做题)。37页第8题

3、第三关(提升题)

如果1平方米能站16人,公顷

大约能站多少人?1平方千米大

约能站多少人?

教师巡视帮助学困

小组,发现问题小

组结合错误纠正提

小组合作完成提升题

六.课堂小结,畅谈收获

七、课堂评

这节课你认识了哪

几种面积单位?能和大家交流一下你 的收获吗?

认识平方千米

平方千米(k㎡)

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100公顷

生谈收获,再次加深记忆几种面积单位之间的换算。

板 书 设 计

课 后 反 思

下载2014-2015学年度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共5则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4-2015学年度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共5则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练习题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练习题 一、填空(34分) 1.边长是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公顷,边长是1千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 )。 2.在里填上适当的面积单位。 (1)“水立方”占地面积约6(2)香港特别......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教案

    第二单元 线与角 单元教学目标: 1. 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认识直线、线段、与射线,会用字母正确读出直线、线段与射线。 2. 通过动手操作的活动,认识平面上的平行线和垂线,能用三角......

    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第二单元 小数除法 课题一:小数除以整数(一)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6页例1和 ‚做一做‛,练习三的第1~2题. 教学目的: 1.掌握比较容易的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会用这种方法计......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教学设计

    第七单元 数学广角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中的内容,是一节数学活动课,这也是新课程标准新增的内容,这些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

    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画角》教学设计(精选5篇)

    学习目标: 1. 在掌握角的分类和度量的基础上,掌握角的画法,会用量角器正确地画指定度数的角。 2. 会用三角尺画一些特殊度数的角。 3. 通过动手操作,初步培养作图能力和空间......

    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教学小结

    第二单元教学小结 “公顷”“平方千米”是两个比较大的土地面积单位,建立表象比较困难。因此,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丰富学生的感性经验是基本途径。教学中,我组织了以下的实践......

    小学四年级英语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PEP 小学四年级英语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Unit 2 My Schoolbag (Period 1 P.A Let’s learn P.C Let’s sing ) 一.教学内容与目标: 教学内容:1. Let’s learn,2.Let’s d......

    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PEP四年级上册 Unit4第2课时 教学设计 备课: 张建媛 修订:张茜 杨迎春 二次修订:马新鸽 二次修订时间:2015.7.17 教学内容: 教材: A let’s learn&Let’s do 词汇:bed room ,stu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