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六课《动物和环境》教案设计(合集)

时间:2019-05-12 17:40:5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粤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六课《动物和环境》教案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粤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六课《动物和环境》教案设计》。

第一篇:粤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六课《动物和环境》教案设计

动物与环境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课本第36-43页。教学目标:

1、了解动物在适应环境方面的具体实例。

2、认识动物的形态和生存本领是与其生存的环境密切联系的。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景:

一幅松鹤延年图激活了对主题任务的思考:丹顶鹤能生活在松树林里吗?

二、新授:

(一)活动一:丹顶鹤适合生活在哪里?

1、引导学生认识沼泽地和松林的环境特点是什么。

2、仔细观察丹顶鹤标本,发现它有那些外形特片适合生活在环境中。

3、把丹顶鹤的外形特征与其他生活在该环境的动物进行对比。

(二)资料:有趣的鸟足。

运用实物投影将各种各样动物的足投影出来,引导学生讨论,这些不同的足主要有什么作用?这类动物为什么要有这样的足?

(三)讨论:动物的外形特征、行为与自然环境有什么关系?

1、教师提供不同的动物标本。

2、学生分小组观察与讨论,探寻这些动物有哪些身全特征、生活习性适应其生活环境。

(四)知动二:奇妙的身体特征与生活习性。

1、布置课前搜集资料获取有关动物捕食、安家、保护自己等本领的信息。

2、组织交流活动。

先小组交流自己的资料,小组将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再组与组之间交流,讨论动物的生活习性与环境的关系;最后全班交流,谈谈自己的收获与体会,发表对动物生存本领的感想。

(五)网上学:动物的特殊本领。

教师指导学生善用网络资源。

三、教学小结。

第二课时

一、目的要求

1.使学生知道动物生活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

2.要求学生初步学会说明“动物生活需要一定条件”的对比实验,培养学生用差异法判明事物因果关系的能力。

3.渗透科学自然观——使学生体会到自然事物是相互联系的。

二、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1.分组实验材料——长方形扁纸盒2个、黑布、塑料薄膜、玻璃片、蚯蚓若干条、干土、湿土。

2.挂图或投影片——热带草原上的动物、热带森林中的动物、南极动物、其他自然环境中的动物。

学生准备:捉蚯蚓。

三、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提问:我们在自然课里已经学习了很多关于动物的知识。说一说,你认识了哪些动物?

(2)讲述: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关于动物的生活方面的知识。

学习新课

1.指导学生认识动物必须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

(1)看图:课本第4页插图。

(2)提问:

①图中有什么动物?

②蝴蝶生活在什么地方?(多在树林、草地、花丛)它多在白天活动还是夜里活动?

③蛾生活在什么地方?(树林、草地、稻田)它多在什么时间活动?

④鱼生活在什么地方?(水里)离开水鱼能生存吗?

⑤骆驼生活在什么地方?(沙漠)在高山、森林、海洋等自然环境中有骆驼吗?

⑥猴子多生活在什么地方?(树林)在草原、海洋、沙漠等自然环境中有猴子吗?

⑦白熊生活在什么地方?(北冰洋)北冰洋的自然环境有什么特点?在温带、热带的自然环境中有白熊吗?

(3)讨论:蝴蝶多在白天活动,蛾子多在夜间活动;鱼终生生活在水中,骆驼可以生活在干旱的沙漠里„„这些事实说明了什么呢?

(4)讲解:

以上事实说明,各种动物都必须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

动物的生活环境包括阳光、温度、空气、水等,其中有的是动物生存不可缺少的条件,例如空气、水,离开这些条件动物就不能生存;有的对动物生活、分布等有很大影响。各种动物所需要的环境不完全相同,有的相差很大。例如,有的动物适宜生活在光线充足的白日,有的动物只在夜里出来活动,还有的终生生活在黑暗的地下;有的动物必须生活在水中,有的动物却可以生存在干旱的沙漠里;有的动物适宜生活在炎热的地方,有的动物适宜

生活在寒冷的地方。

2.指导学生认识适宜蚯蚓生活的环境

(1)讲述:课前,同学们在野外捉了很多蚯蚓。下面,我们就研究蚯蚓适宜生活在什么环境。

(2)讨论:根据你以往的观察说一说,蚯蚓需要什么样的环境?

(3)讲解:下面,我们通过实验研究蚯蚓适宜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

(4)实验1——蚯蚓对明暗环境的反应

①讲解:首先研究蚯蚓是适宜生活在明亮的环境还是黑暗的环境。怎样实验呢?如果想办法创设两个在某方面不同的环境——一个适宜蚯蚓生活,另一个不适宜蚯蚓生活,其他方面的环境条件相同,把蚯蚓放在两种不同环境的交界处,通常蚯蚓会爬向适宜它们生活的环境。我们就根据这个想法进行实验。具体方法是:

边平行的口;在桌面铺一块黑湿布,将纸盒底朝上扣在黑布上,使光能从右面的开口照进盒子。这样,盒内的温度和湿度基本相同,但亮度会有不同——左边较暗,右边较亮。

将盒子掀开,把5条蚯蚓放在湿布上,再用盒子扣上,使几条蚯蚓在盒的中间处。

过一会儿,把盒子掀开,观察爬向哪边的蚯蚓较多?

②分组实验。

③汇报实验结果。(多数蚯蚓会爬向黑暗的一边。)

④讨论:以上实验说明,蚯蚓适宜生活在什么环境中?

⑤小结:蚯蚓适宜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

(5)实验2——蚯蚓对干湿环境的反应

①讲述:下面,我们要用实验的方法,观察蚯蚓是适宜生活在潮湿的环境还是干燥的环境。

②讨论:怎样实验才能达到上述实验目的?

③讲解:要观察蚯蚓适宜生活在潮湿的环境还是干燥的环境,可以这样实验:

找一个长、扁的纸盒,在盒底铺一块塑料薄膜,在盆底左边放干土,右边放湿土,干土与湿土隔开一段距离,造成温度、亮度相同,干湿条件不同的环境。

把5条蚯蚓放在干土与湿土之间,用玻璃片盖在盒子上。观察蚯蚓往哪边爬?

④分组实验。

⑤汇报实验结果:爬进干土的有几条?爬进湿土的有几条?(多数蚯蚓会爬进湿土中。)

③讨论:以上实验说明,蚯蚓适宜生活在什么环境中?

③小结:蚯蚓适宜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

(6)提问:通过以上两个实验,你知道蚯蚓适宜生活在什么环境?

(7)总结:蚯蚓适宜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

(8)指导学生填写课文中这个问题的结论。

3.指导学生认识不同的环境中生活着不同的动物

(1)讲解:因为各种动物必须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所以在地球上不同的自然环境中,生活着不同的动物。

(2)出示挂图或投影片——热带草原上的动物。

(3)提问:

①图中是什么自然环境?(热带草原)这里的自然环境有什么特点?

②在热带草原生活着什么动物?除图中画的,你还知道哪些动物生活在热带草原?

(4)出示挂图或投影片——热带森林中的动物。

①图中是什么自然环境?(热带森林)这里的自然环境有什么特点?

②在热带森林生活着什么动物?除图中画的,你还知道哪些动物生活在热带森林?

(6)出示挂图或投影片——南极洲上的企鹅。

(7)提问:

①图中是什么自然环境?(南极)这里的自然环境有什么特点?(寒冷)

②在南极生活着什么动物?为什么在这里看不到海狮、海象、海豹等海洋动物?

巩固应用

1.教师简单概括本课教学内容。

2.提问:动物生活与哪些环境条件有关系?举例说明各种动物都必须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

布置作业

1.观察在什么地方容易捉到蚯蚓。

2.到大自然里寻找一些小动物,观察它们各自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里?

第二篇:粤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七课《食物链》教案设计

食物链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课本第44-49页。教学目标:

1、了解生态系统中的食物关系。

2、懂得食物链的含义。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景:

主题人物在进行网上学习,鼠尾草、松鸡和羚羊的故事深深地吸引着他们——松鸡和羚羊为什么会消失呢?

二、新授:

(一)活动一:动物吃什么?

1、以小鱼、小猫等为:引入“大鱼吃小鱼”、“小猫喜欢吃鱼”等话题。

2、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教科书上的图,找出图中的所有动物。

3、给找出来的动物找食物。

4、分析它们之间的食物关系。

(二)讨论:动物赖以生存的食物可分成几类?不同食物类型的动物之间有什么关系?

通过讨论,学生将可以区分不同的食物类型的动物,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为认识食物链作进一步的铺垫。

(三)活动二:串起来的食物链。

1、明确本活动的任务。

2、加深学生对食物链的认识,引导学生把纸条粘起来串成环。

3、活动后,指导学生把各小组做好的不同的纸环串放到一起,然后把起始环穿在一根棍子上吊起来。

(四)活动三:断了的食物链。

1、以车链为例,如果断了就不能再带动轮子转。

2、思考:如果食物链断开了会出现怎样的情况呢?

3、分析自己在活动2中用纸环串连成的食物链。

4、剪断其中一个环,观察串连成的食物链会怎样。

5、引导学生讨论如果一种动(植)消失对其他动物有什么影响?

(五)讨论:自然界中,食物链断了会有什么后果?

1、设想:食物链断了。

2、让学生进行充分的讨论,然后作出分析。

三、教学小结。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过程与方法:

▲能结用食物链和食物网描述生物间的食物关系。▲能把食物链中的生物划分为生产者、消费者以及分解者。▲能够分析生物间的食物关系。▲能够分析缺少分解者的后果。▲能够寻找、分析表达食物关系的成语。

(二)知识与技能:

▲知道什么是食物链、什么是食物网。▲知道食物链的组成。

▲知道食物链的营养来自于绿色植物。

▲认识食物链上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作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意识到食物链中每一种生物的重要性。▲体会到自然界中的生物都是相互联系的。

二、教学重难点:

本课重点引导学生研究同一环境内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建立起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概念。难点是能分析食物链中各个角色在整个生态系统中所起的作用。

三、教学准备:

不同种类分解者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媒体出示三种生物:今天,有三位大自然中的朋友来到我们的课堂,请大家来会一会它们!

2.学生指认动植物:猫头鹰、田鼠、玉米

3.说一说:这三种生物之间有什么联系或关系?(能说到“吃”或“被吃”的关系即可)

(二)学习新课

1.认识食物链:

(1)出示“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图片:这你能给这幅图片取个名字吗?(2)提问:你能用箭头表示他们之间的关系吗?

(3)学生画图表示,并说出箭头所表示的意思。(蝉→螳螂→黄雀)

(4)讲述:生物之间以“谁吃谁”或“谁被谁吃”的一种食物关系连接起来,形成了链状的联系,生物学家把它称为食物链。(5)分组游戏体验食物链:

①小组每人写一种动物或植物(至少有一种植物)

②请小组同学根据“吃与被吃”的关系用一根绳子将所写出的生物连起来。(要求:从最弱的传给最强的)

③请学生谈对食物链的看法或想法。

(6)讲解食物链的规范画法。(统一用“→”表示“谁被谁吃”的关系)(7)练习:两个食物链的画法。

①稻谷

蝗虫

老鹰

②老鼠

鬣狗

坚果

(8)比较:食物链有什么共同之处?(从植物开始,到动物结束)再说一说,“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是一条完整的食物链吗?

2.引导学生分析理解食物链中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作用。(1)讲述:生物学家给食物链上的生物起了不同的名字,你知道吗?

(2)讲解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概念。(结合视频、图片,给学生提供感性认识)(3)学生判断生物哪些是生产者,哪些是消费者,哪些是分解者。(4)汇报讨论结果,并说明划分理由。

(5)提问:你认为在食物链中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各自起了什么作用?假如没有了分解者,世界会变成什么样?

3.引导学生分析错综复杂的食物链,建立食物网的概念。

(1)谈话:自然界中存在着丰富多样的生物,它们之间有没有这种食物链关系呢?(2)看图,上面有哪些动植物?你能不能用我们刚才学的画食物链的方法画一条食物链?(3)提问:还有没有其它食物链了?多不多?那怎么才能一个不漏的将所有的食物链画出来呢?请大家比一比,试一试

(4)画出上面所有的食物链,数数看有多少条?(学生之间相互判断与评价:画出的每条食物链是否完整与正确)

(5)提问:你们数过图上有多少条食物链?从图上看这些错综复杂的食物链组合在一起,让你感觉像什么呢?你还发现了什么呢?(6)学生讨论交流并汇报。(7)讲解食物网的概念。

(三)巩固应用

1.出示问题:如今,一些饭店很流行将青蛙作为一道美味佳肴进行食用,学了今天的知识,你有什么自己的想法? 2.学生讨论,交流。

第三篇:粤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十三课《 变废为宝》教案设计

变废为宝

第 1课时

教学目标:

1、根据废旧材料的特点制定材料再利用计划,并动手制作体验有些废旧材料

具有很大的再利用价值。

2、知道大量的使用一次性包装会造成材料的浪费和对环境的严重破坏,初步形

成资源意识和环保意识。

教学准备:

收集一些废弃物品:塑料瓶、易拉罐等。

教学过程:

一、感受生活中的废弃材料

1、交流课前的调查结果,估算材料废弃数量。谈谈自己的感受。(课前调查和统

计自己家一个星期内产生的废弃物品和材料。)

2、了解一个塑料瓶或一个易拉罐的生产过程。讨论在易拉罐的制作过程中,要

消耗哪些宝贵的资源?会产生哪些问题?——环境污染问题。

3、结合以上两个情况,再谈谈自己的感受。

二、我们生活中浪费材料的事例有哪些?针对生活现状,我们该怎么办?

讨论如何节约材料的消耗?

对废弃材料的处理:废物利用。

废物利用的困难:垃圾分类;再制造的技术;再生产过程中的环境问题;法律法

规等,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某一问题展开讨论。

三、废物再利用

1、了解世界各国废物利用的情况和事例:学生介绍和教师介绍。

2、动手用废弃物制作一个物品。

小组选择一个活动方向,制定“变废为宝”的实施计划。

选择材料和工具开始制作。

四、“变废为宝”展览会。

师生评价,说说其优、缺点及怎样制作更好,谈谈自己的想法。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人们在生活中会产生大量成分复杂的垃圾,这些垃圾一经丢弃会给环境带来污染。

调查统计家庭中一天产生垃圾的名称、重量和种类。认识到每个人每天都会产生垃圾,这些垃圾对环境会造成破坏。关注垃圾的去向,提高保护环境的意识。重点难点分析: 教学难点:

布置学生按要求带垃圾来进行称重测量。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对垃圾产量大带来的问题进行讨论。

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提前收集家庭一天的垃圾,每组派一位学生把垃圾带到学校来进行分类和称重统计。

2、收集垃圾堆、垃圾场的图片和垃圾污染河道的图片。

3、教师准备弹簧秤。教学过程预设:

一、课前布置家庭垃圾的收集工作

布置:每组派一名同学把自家一天的垃圾带到学校来做分类统计工作。(如果学生有困难可以在家称量好再把数据带到学校来进行统计,但一定要事实求是。教师也可以把自家垃圾带到学校来做分类和称重演示。)课前布置:

1、调查走读生数量

2、要求将垃圾家庭垃圾带到学校。有条件的学生,可以先自学课本第一课,将垃圾在家里分类后进称重。二、一天垃圾的分类、称重和填写记录表

1、我们每天都要消耗食物和各种各样的生活用品,与此同时,也产生了许多垃圾。我家一天会有多少垃圾?垃圾里有些什么? 教师演示垃圾的分类和称量。

2、学生分组分类,称量并填写“我家一天产生的垃圾统计表”表。(教师提醒学生注意安全卫生。)

三、关于垃圾的讨论

1、请学生说说各种垃圾的来源。

2、教师在黑板上画一张大表格,统计全班所有家庭产生垃圾的总重量。

3、学生汇报后填写表格,计算平均每人每天产生垃圾的大致重量。

4、分组交流你对垃圾产量的一些想法。

5、全班交流,教师引导至少提炼以下几点:(1)人们的家庭生活会产生大量的垃圾。

(2)工业生产和农业生产、商场、学校也会产生大量的垃圾。

(3)大量的垃圾丢弃后,会给环境造成严重污染,从而影响我们的生活和健康。(4)垃圾需要科学的处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课堂生成: 课堂小结:讨论并记录通过学习懂得的与垃圾相关的知识,也记录下学习了这节课产生的一些思考。

第3课时

教学目标:

目前主要处理垃圾的方法有填埋和焚烧,简单的填埋和焚烧同样会造成环境污染,设计合理的垃圾填埋场可以有效减少对环境的污染。通过填埋垃圾的模拟实验观察分析简单填埋垃圾的危害,从而考虑设计合理的垃圾填埋场。

引导学生对垃圾问题的进一步关注和思考,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对垃圾问题的进一步关注和思考,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教学准备:

1、分组实验材料:广口瓶、洗净的小石子和沙、纸巾或废纸、墨水、塑料瓶(瓶盖上打一些小孔)。

2、现代清洁垃圾填埋场构造图。

3.、填埋场垃圾处理过程的视频资料。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几张露天堆放垃圾的照片,引导讨论:生活中的垃圾如果露天堆放会造成什么问题?

2、学生讨论交流后教师讲解:人们通常用挖坑填埋的方法处理垃圾。出示垃圾填埋场图。

二、简单垃圾填埋的研究

1、教师讲解:让我们用实验的方法来研究简单垃圾填埋。

2、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内容,分析填埋模拟实验:(1)这个实验模拟的是什么?

(2)实验的各个部分分别代表了什么?

3、学生进行模拟实验,并注意仔细观察,描述其现象。

4、汇报交流:我们观察到了什么现象?说明了什么?如果是真正的垃圾处理场,还会对周围的环境带来哪些危害?

三、探索减少污染的垃圾填埋场

1、为了有效地防止垃圾对环境的污染。我们能设计一个更好的垃圾填埋场吗?

2、学生思考,提出解决问题的主要方法:把垃圾和环境隔离起来。

3、分小组尝试设计,记录设计的重点。

4、汇报交流各小组的设计,大家评价。

5、观察真正的垃圾填埋场的构造图,分析它是怎么防止垃圾污染环境的。

6、这样的垃圾填埋场就永远安全了吗?能在上面种植庄稼、建造房屋吗?

四、垃圾焚烧的分析

1、还有什么方法可以处理垃圾呢?

2、提出焚烧垃圾的方法,分析其优点和缺点。

3、提出思考,怎样做才是解决垃圾处理问题更有效的办法呢? 课堂生成:

课堂小结:整理目前垃圾处理的方法及其利弊,记录解决垃圾问题的有效办法。

第4课时

教学目标:

1、减少垃圾很重要,它是从源头上解决垃圾问题的办法。过度包装会造成资源浪费且产生大量垃圾,滥用塑料袋也会造成的环境污染。

2、研究包装盒是否过度包装,探索减少丢弃和物品重新使用的一些方法。

3、能用实际行动减少垃圾,做力所能及的保护环境的事,养成废旧利用的好习惯。教学准备:

1、学生分组收集月饼、茶叶或酒的礼品盒和其他简易商品包装袋。

2、教师准备过度包装的包装盒和简易商品包装袋。称重的弹簧秤。包装绳一根。再利用的小用品或工艺品,如空罐做的笔筒、饮料瓶做的花瓶等。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1、谈话:我们已经知道垃圾会污染环境,处理起来十分困难。怎样才能更好地解决垃圾问题呢?请同学们分组讨论后做汇报。

2、归纳:解决垃圾问题要从各方面努力,但最重要的是从根源上减少垃圾,做到再次利用。(板书:减少丢弃及重新使用。)

二、减少丢弃的探讨

1、提问:

减少垃圾的数量是从源头上解决垃圾问题的好办法,日常生活中哪些垃圾是可以减少的?

2、简单小结学生的讨论如(1)双面打印可以节约纸张。(2)自带喝水杯外出,少买瓶装饮料。(3)尽量少用或不用一次性用品以减少纸和塑料的丢弃。„„

3、提出焦点问题:刚才我们了解了生活中的一些垃圾是可以减少(教师出示一简易商品包装盒),那请问商品包装可以减少吗?(引导归纳商品包装的作用:便于保存、运输、计量、标识等、卫生、美观等。)

4、教师出示一礼品商品包装盒提问:请问你们对这样的商品包装盒有什么想法吗?(学生充分发表自己对此商品包装的意见。)

5、教师谈话:

刚才有同学认为这样的商品包装比简易包装的商品浪费了很多资源,下面我们就来做个礼品包装盒和简易商品包装盒重量的对比实验。

6、教师演示测量礼品包装和简易商品包装盒的重量并收集数据进行分析。

7、讲解:

一些国家规定企业必须把包装成本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如果超出标准就判为“过度包装”,应该受到处罚。像今天我们看到的这样一些礼品盒的包装的体积超出商品总体积的50%以上的包装垃圾,我们称之为过度包装。城市调查表明,垃圾中的30%-40%都是商品过度包装。

8、分组讨论:

过度包装盒用什么材料制作的,有利于环境吗?我们怎样来看到厂家过度包装的行为,你想对商品生产厂家说点什么?我们在购物时应该怎样选择商品包装?

9、学生汇报、小结:

过度包装既浪费了纸张、木材等宝贵资源,又增加了垃圾量产生环境污染,同时还增加了消费者的负担,包装在生产过程中还耗费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资源,真是得不偿失,我们应该改变消费观念,购买绿色环保的商品包装,坚决抵制过度包装。(板书过度包装的害处。)

10、填写给商品生产厂家的建议。

三、废弃物品重新使用的研究

1、谈话:有些东西已经用过,好像可以丢弃,仔细想想,会不会还有其它的用处呢?

2、教师出示一根包装绳:你能举出10种重新使用一根包装绳的方法吗?

3、引导学生继续交流生活中一些物品重新使用的方法。

(如:玻璃瓶、塑料袋、旧报纸、空罐头、旧图书、旧玩具、旧衣服等。)

4、思考问题:物品的重新使用有哪些好处?

5、小结:如果我们注意收集一些废弃物品进行创意制作,不但省钱,还节约资源,减少垃圾,更具特色,作为礼物的话,还能表达自己的诚意。

课堂生成: 课堂小结: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和感想?(板书课堂收获)

2、课堂思考:有人说“世界上本没有垃圾,只有放错了地方的财富”。你同意这句话吗?你是怎样理解的。

3、介绍国际环保理念“三R”减少浪费(Reduce)、物尽其用(Reuse)、回收利用(Recycle)。

板书设计:

减少丢弃及重新使用

商品包装的作用:便于保存、运输、计量、标识、卫生、美观。

过度包装:浪费人力物力资源、增加消费者负担、增加垃圾量、造成环境污染

课堂收获:减少商品的包装以及废弃物品重新使用可以大大减少垃圾的数量。

第5课时

教学目标:

垃圾中的一些原材料可以重新回收利用,这样可以减少垃圾、节约资源。调查当地废品回收情况。

培养强烈的资源意识和环保意识。

重点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

正确区分可回收与不可回收垃圾,并学会分类、分装的有效回收方法。【教学难点】

正确区分可回收与不可回收的材料,正确处理有毒垃圾。

教学准备:

1、有回收标志的不同品种的塑料瓶,如聚醋塑料饮料瓶、高密度聚乙烯塑料酱油瓶其他可回收的不同材料的物品。

2、回收垃圾的有关图片。

3、教师在校园一角选定安放堆肥箱的场地,并放置好空堆肥箱。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已经发现生活中一些看似可以废弃了的物品进行创意设计后,马上就能变废为宝,或为我们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或为我们的生活增添几分情趣,切切实实地减少了垃圾的产生。更多的情况下,有一些物品我们明知道它们进行处理和再次加工后仍可再利用,却苦于手上没有掌握一些必要的设备和技术,不得不将他们废弃。你们知道老师说的是哪一类物品吗?

学生思考、汇报。

二、识别可回收利用的垃圾 谈话:生活中有许多废弃物通过回收,是完全可以重新加工利用的。比如:金属、塑料等。生活中,你还知道有哪些垃圾可以回收利用?怎样回收利用它们呢? 学生交流、汇报

1、垃圾回收调查小组的汇报 课前,老师派一小队同学做了一次调查活动,让他们调查废品回收站或询问废品回收工作者,他们都回收些什么?这些物品回收后有什么用处?让我们一起来听听调查小组同学的汇报吧!调查小队的汇报。

师生共同评价调查活动的开展情况

2、了解回收利用垃圾的方法及好处

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塑料、金属、玻璃、金属回收利用的方法和好处。

归纳小结:生活中可以回收利用的垃圾很多,包括纸、金属、塑料、玻璃等。回收垃圾中的废旧材料再加以利用,可以节约资源、节约能源、节约成本、减少垃圾、减少污染,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好事。

3、家庭垃圾中可回收材料的识别

提问:在家庭垃圾中,你发现都包含了哪些可以被回收利用的材料呢?

学生分组讨论并完成76页的表格,结合家庭生活经验,进一步识别哪些材料属可回收垃圾。

各组派代表交流。

三、垃圾的分类和分装

1、垃圾有效回收的探讨 提问:

(1)平时,我们家庭垃圾中的一些可回收材料是否都得到了有效的回收和再加工利用呢?为什么?

(2)你认为垃圾应该处理才便于有效回收? 学生思考、讨论,汇报

归纳:垃圾的回收利用,需要把其中可利用的材料区分和集中起来。要有效地回收,必须改变垃圾混装的旧习惯,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和分装。

2、垃圾的分类

提问:你们家的垃圾分装了吗?有没有存放废纸、玻璃、金属和塑料的地方? 大家认为可以把垃圾大致分为几类来分装?每一类包含的是哪些垃圾? 学生思考汇报。出示垃圾分类表格,向学生做简单介绍,使之进一步明确科学处理垃圾过程中的垃圾分类方法。

谈话:垃圾分类、分装还便于对有毒垃圾的处理。大家知道生活中有哪些有毒垃圾吗? 学生汇报 课堂生成:

课堂小结:垃圾分类、分装并不难!只要我们人人参与,养成良好的习惯,我们周围的环境一定会变得更加清洁和美丽。

第四篇:粤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计划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复习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在科学这门学科的学习上,他们的水平层次区别很大,全班大多数同学的理解能力和独立学习的能力比较好,只有少数同学由于平时学习习惯的养成不好导致学习能力的不足。

同时,在科学意识方面,男生强于女生,他们的理性思维比较突出。在学习习惯的养成方面,女同学相对于男同学来说,要好一些。

二、复习目标:

通过本册教材的学习,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运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了解、掌握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尝试运用于科学探究活动,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具体分为“物质的变化”、“ 生物与环境”、“ 遗传与进化”、“ 保护环境”四大领域。通过单元梳理和自拟的试卷体现,便于学生整体有序把握科学知识。

三、复习内容:

1、物质的变化

2、生物与环境

3、遗传与进化

4、保护环境

四、复习措施:

1、加强思想教育,提高学生对复习重要性的认识,特别是学困生,师生都要特别关爱。

2、认真上好复习课,提高复习效率,精读精练,加强小组自主交流,合作学习,取长补短。

3、对平时缺课未做实验的学生要调查摸底,及时查漏补缺。

4、加强复习间的过程评价,提高后进生的学习兴趣。

5、先对课本基础知识进行复习理解,然后做练习进行巩固。

6、让学生在练习中学会做题的方法,学会学以致用。

五、复习安排:

(一)单元安排:

1、物质的变化。(1课时)

2、生物与环境。(1课时)

3、遗传与进化。(1课时)

4.保护环境。(1课时)

5、综合训练。(2课时)

(二)专题训练:

1、基础知识训练:侧重一些概念,实验及其结论。

2、解决问题训练。

(三)针对性练习:

1、作业本错题整理。针对容易发生错误的题目进行练习。

2、科学学习的评价。运用多元评价机制展开评价,采用表扬鼓励为主的评价原则。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兴趣

第五篇:粤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这一学期我继续担任六年级的科学课。六年级有人数182人,男生106人,女生76人。从学生学习情况来看,这一学段学生比较活泼,好奇心强。学生对科学活动十分地感兴趣,并能以自己的方式观察到许多细节的地方,研究气氛浓厚。但由于一部分学生对科学课的研究方式不适应,不知道如何最有效的观察、探究、描述、总结、不会实际应用实际。通过学习,学生对科学学习有了很大的变化:课堂学习的注意力集中了,小组合作探究更加融洽了,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也更强了,对于“科学”也很有自己的见解。不是说孩子是天生的探究者吗?所以我们要创造更多的机会,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待改进的是学生课堂学习的规范性和个别学生的学习习惯。另外科学探究小组的探究态度和习惯。

二、教材情况分析:

六年级上学期,将是小学生小学科学课学习的一个重要学期。通过前面三年来的学习,他们已经经历了许多典型的观察、研究、认识周围事物和周围环境的科学探究活动。在接下来的这个学期里,我们期望学生们向什么方向发展呢?进一步打开他们观察、研究、认识事物的窗口,引导他们开展相对独立的科学探究活动,就是六年级下册教材的基本设计思路。在这一册《科学》教材里,学生将学习物质的变化、生物与环境、遗传与进化、保护环境、等四个单元。

三、教学指导思想 与总体目标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打好基础。

1、用“任务驱动”形成学习目标

2、用“任务驱动”统整教学内容

3、用“任务驱动”增强学习动力 4用“任务驱动”促进自主学习

四、具体措施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

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7、各班建立科学学习合作小组,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助、研讨中学习;

8、给学生提问和假设机会,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经过思维加工,自己得出结论,并把自己的认识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

9、充分运用各类课程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

五、教学计划进度表 篇二:粤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

六年级科学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在全面实施新课程过程中,加大力度、教改力度,深化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的研究。正确处理改革与发展创新与质量的关系,继续探索符合新课程理念的小学科学理论联系实践的教学方式和自主化多操作学习方式。

二、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物质的变化、生物与环境,遗传与进化,保护环境等四大板块内容。

三、学生情况分析: 六年级共有学生55人,大部分学生对科学比较感兴趣,接受能力较强,学习态度较端正。也有部分学生自觉性不够,不能认真听讲、严肃实验纪律及客观分析、认真讨论、充分理解的学习态度,对于学习科学有一定困难。所以在新的学期里,在端正学生学习态度的同时,应加强培养他们的各种学习科学的能力,其中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实验操作能力、理解能力显得尤其重要。

四、教学措施:

1、努力钻研教材,认真学习教学大纲,加强自身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2、表扬先进,鼓励差生,积极调动学生积极性,全班平衡发展。

3、重视形象直观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有意识的逐步培养学生分析推理能力。

4、加强实验演示、实验操作、充分理解。

5、适当布置练习作业,认真批改及时订正。

6、分单元、分阶段验收学生学习效果,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

下载粤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六课《动物和环境》教案设计(合集)word格式文档
下载粤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六课《动物和环境》教案设计(合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