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的责任》教案

时间:2019-05-12 17:54:0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科学的责任》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科学的责任》教案》。

第一篇:《科学的责任》教案

科学的责任

一、教学要求

1.要求能疏通文意,掌握本文的主题。

2.从深层次理解科学对于人类社会的正反作用,深入认识科学的责任。

二、学习要点

1.题解关键词

科学,责任,原子弹,灾难 2.内容提示

文章记录了1945年8月6日美国在日本广岛投下原子弹后,海森堡与周围的德国原子物理学家所进行的关于自身责任的对话,并由此推及对科学的责任的广泛探讨。

三、作者生平

海森堡(1901-1976),德国著名物理学家,量子力学奠基人之一,“哥本哈根学派”代表性人物。1932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他的《量子论的物理学基础》是量子力学领域的一部经典著作。

(一)生平简介

海森堡,W.K.(Werner Karl Heisenberg 1901-1976)德国理论物理学家,量子力学第一种有效形式(矩阵力学)的创建者。

1901年12月5日生于维尔兹堡,出身于一位教古希腊语言的中学教师家庭,从小就受到家庭在古代文学方面的熏陶。1920年中学毕业,进慕尼黑大学学习理论物理学,他在慕尼黑大学时,在索末菲(Sommerfeld)指导下学习理论物理学。1923年在那里获得哲学博士学位。然后,他到哥廷根大学深造,成为玻恩教授和希尔伯特教授的学生,备受玻恩教授赏识。据玻恩回忆:

“海森堡是我所能想象的最敏锐和最有能力的合作者”,“要跟上年青人,这对我一个上了年纪的人来说是很困难的”。1924年,海森堡开始在哥廷根大学讲课。两年后成为哥本哈根大学的讲师。在那里,由洛克菲勒基金发给薪水,在N.玻尔的指导下进行研究。1927年,年仅26岁的海森堡回到德国担任莱比锡大学的理论物理学教授,一直到1941年。1941年至1945年间,他在德国柏林大学担任物理学教授兼任凯泽·威廉(Kaiser-wihelm)物理学研究所所长。1946年他再度到哥廷根大学担任物理学教授并兼任哥廷根的普朗克物理学研究所所长,一直到1958年。在此期间,1955至1956年还兼任圣安德勒斯大学革福特(Gifford)讲座讲师,1955年成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1958年至1970年,在德国慕尼黑担任物理学与天体物理学的普朗克研究所所长兼慕尼黑大学教授。1970年以后成为上述研究所的荣誉退休所长。

1932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学奖金于1933年授予海森堡,因为他创立了量子力学(矩阵力学)。它导致了氢的同素异形形式的发现。此外,他还获得许多其他方面的奖励。

1976年2月1日海森堡教授与世长辞,终年75岁。

(二)科学成就

海森堡在物理学中的主要成就是和别的学者一起创立了量子力学,发现了测不准原理,第一个提出基本粒子中的同位旋概念。

海森堡于1925年七月在德国《物理学杂志》上发表第一篇关于矩阵力学的论文,题目是《关于运动学和动力学的量子力学解释》。海森堡认为量子力学的问题不能直接用不可观测的轨道来表述,应该采用跃迁几率这类可以观测的量来描述。接着,海森堡就和玻恩、约尔丹(1902-)一起进行研究,创立了量子力学的一种表达方式——矩阵力学。

1927年海森堡首先提出了测不准原理,他在《原子核物理学》一书中提出:“有两个参数:微观粒子的位置和速度,可以确定该微观粒子的运动。不过,任何时候也不可能同时准确地了解这两个参数。任何时候也不可能同时了解:微观粒子处于何处,以多大的速度和向哪个方向运动。如果进行实验测量,如精确地测定粒子在特定时刻所处的位置,那么运动即遭到破坏,以致以后不可能重新找到该粒子。反之,如果精确地测出它的速度,那么它的位置图象就完全模糊不清。”后来海森堡还提出,不但坐标和动量,而且方位角和角动量、能量和时间等也都是成对的测不准量。

为了表彰他在科学上的重大贡献——建立量子力学,海森堡获得193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并获得马克斯·普朗克奖章。

海森堡从1930年起作了长期而系统的理论和实验研究,证实了中子和中子、质子和质子、质子和中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都是相同的,是一种特殊的核力。从这个事实出发,海森堡认为质子和中子实际上是同一种粒子的两种量子状态,只是内部坐标不同,这种内部坐标被称为同位旋。

此外,海森堡还对高能粒子的碰撞作用进行过理论研究,创立了S矩阵理论。在铁磁体理论的研究方面,海森堡也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海森堡以两件事著称于世:一是提出了著名的量子“测不准原理”,揭示了微观世界混沌的本性;二是他主持过希特勒的原子弹计划,但未能造出原子弹。尽管海森堡承担了德国的原子弹计划,但他并不认同希特勒。他甚至想由各国科学家之间达成默契以制止原子弹的生产。1939年夏季,海森堡访美,提到:“12个人或许仍可以达成一个相互协定以制止原子弹产生”。但遗憾的是,美、德之间已经相互不信任了。

“科学史”、“二战史”上,一直有一个“海森堡之谜”。战后,海森堡宣称自己是一位科学的英雄,凭借科学家的良知抵制并暗中挫败了希特勒研制核武器的企图。对于海森堡,一种意见认为海森堡并不想造原子弹;另一种意见认为,海森堡根本没有能力制造原子弹。

四、写作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一场劫难。战前,德国人就在秘密寻找更具威力的武器。1938年,德国著名科学家奥托·汉姆和弗里茨·斯特劳斯证实了铀裂变的现象,并掌握分裂原子核的基本方法,这就为制造威力惊人的原子弹提供了条件。此时,苏联、美国、日本纷纷展开原子弹的研究,疯狂的战争使疯狂的人们开始了研制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疯狂竞赛。

由于盟军的强烈干扰和德国科学家内部的思想混乱和研究误差,德国未能制造出原子弹。德国研制原子弹的主要负责人海森堡事实已掌握原子弹制造的关键技术,却避开对原子弹的研究,集中力量研究反应堆和回旋器,显然有意拖延研制进程。1938年12月,费米等人经过原子分裂试验,证明链式反应的可能性。以费米、西德拉、泰勒为首的科学家向美国总统罗斯福起草了一份研制原子弹的建议,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也在建议上签了名。

1939年10月19日,美国总统罗斯福签署了研制原子弹的文件。第二年8月,一个权限极大、范围极广的原子弹研究机构成立,即众所周知的“曼哈顿工程”,由世界著名的科学家负责。其间,奥本海默为美国最终成功地制造出原子弹做出了贡献。因此,人们称奥本海默为美国的“原子弹之父”。

1945年7月16日5时30分,美国在新墨西哥州阿拉莫高多沙漠试验场成功地爆炸了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奥本海默望着原子弹爆炸这一壮观但很残酷的景象,心中忽然想起一首古印度圣诗中的诗句:“漫天奇光异彩,有如圣灵逞威;只有一千个太阳,才能与其争辉”。

1945年8月6日,美军在广岛投下了第一颗原子弹,使广岛遭到了毁灭性的轰炸,人员伤亡惨重。据美日资料,第一颗原子弹使广岛死亡71379人,受伤68023人,所有的工业机器都遭破坏。

由于日本没有立即投降,8月9日,美军在长崎投下第二颗原子弹,并迫使日本投降。原子弹使长崎死亡35000人,受伤60000人,失踪5000人,68.3%的工厂被摧毁。

而在德国战败后,被盟军俘获的著名物理学家冯·魏茨泽克在听说美国用原子弹轰炸广岛后,对其他人说:“我之所以没有制成,首先是我们中的大部分人并不真正想搞„„如果我们希望德国获胜,我们不会造不出来”。

在原子弹发明后不久,爱因斯坦曾说过,“除了我们的思维方式外,一切都改变了”。

五、课文讲解

1.课文分析

文章采取的是经典的对话体,首先以叙事开头,为后文的对话引入事由,设置背景;其次,对话不是以封闭式的相互证明的方式进行,而是在多个问题上,对话双方的不同观点进行了激烈的碰撞,直至结束也未让各自的观点达成惯常所见的统一,从而使整个对话具有可以不断延展的开放性特点。最后,对话用的不是日常口语,而是科学语体,虽然直白浅易,但逻辑严密,具有很强的思辨色彩。

在文中,海森堡意识到了科学的不恰当运用对人类造成的巨大危害。他和弗里德利希首先认识到:尽管原子弹的制造利用了科学的成果,但科学家对科学发展所做出的贡献并不是犯罪。现在的任务不是因噎废食,阻止科学的发展,而是促使科学朝着正确的目标发展。具体说来,应如何保证科学前进的正确目标呢?两位科学家从科学家个人的责任和世界秩序两方面讨论了其可能性。弗里德利希区分了发现者和发明者的概念,发现者不能预知其贡献的实践后果,因而不为将其发现运用到实践中的后果负责;而发明者是可以预知实践后果的,他们应该为实践结果负责任。据此,他对发明原子弹的美国科学家提出了谴责。弗里德利希提出了“世界政府”的设想,海德堡则对于寄希望于美国作为超级大国维护世界秩序表示了失望,对于科学家的选择持保留态度。显然,科学的责任是一个有待人们广泛关注并深入探讨的话题。

那么什么是负责任的科学研究呢? 责任的最一般、最首要的条件是因果力,即我们的行为都会对世界造成影响;其次,这些行为都受行为者的控制(自由意志),如果一切行为都出于被迫,就谈不上责任;第三,在一定程度上它能预见后果(认识能力)。由于人有自由意志、有控制能力、有预测能力,人能有效地影响外部世界,因此人的行为要负责任。在任何一个社会中,总有一部分人,例如医生、律师、科学家、工程师或统治者,由于他们掌握了知识或特殊的权力,他们的行为会对他人、对社会、对自然界带来比其他人更大的影响,因此他们应负更多的责任,需要有特殊的行规(诸如希波克拉底誓言)来约束。

科学技术增加了人的预测和控制能力,因而也扩展了责任的范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知识的增长,人的能力增加了,人的行为本性也发生了变化。个人的行为的后果越来越复杂、越严重、越持久而且不易预测。

关于科学家的责任的讨论有不同的角度和层次。一种角度是讨论作为科学共同体的成员,在促进科学知识增长过程中科学家应遵循的行为规范。马克斯・韦伯、默顿等人正是从这一角度提出为科学而科学,普遍性、公有性、无利益性、系统的怀疑主义、独创性、谦虚、理性精神、感情中立、尊重事实、不弄虚作假、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等等。科学家的研究工作本身(比如做实验)还应遵守人道主义原则(比如,1949年纽伦堡法典,强调人类被试的实验要遵循知情同意、有利、不伤害、公平、尊重等原则)以至动物保护和生态保护原则。这些规范保证了科学的自主发展和科学知识生产的正常运行。

另一个角度是从社会大系统来看,考虑科学家在社会中身份的多重性,科学家的行为规范应该增加一条:有责任性,即有责任去思考、预测、评估他们所生产的科学知识的可能的社会后果。由于科学发展使人拥有的力量越来越大,因此科学家对由这种力量导致的行为的后果的责任相应也增加了。如果人们把科学给人类带来的福祉归功于科学家的话,那么科学家对科学导致的其他消极后果是否应该负责?如果说很难要求科学家对应用前景尚不清楚而且不易预测的基本原理的发现的应用后果负责的话,那么对试图把科学理论应用于实际(工业、军事或其它)的科学家(这是当代科学家中的大部分)来说,不管他们的主观动机意愿如何,都应该要求他们对其科学活动的后果作慎重的考虑。

20世纪以来,随着科学在军事和工业中的应用日益增加,科学技术的负面社会影响越来越明显。核战争、基因工程、与科技发展不无相关的生态危机等将对人类的生存起决定作用,科学家们对科学的社会后果再也不能漠不关心。

30年代随着马克思主义者对科学与社会关系的开创性研究,以贝尔纳、李约瑟、C.P.斯诺等人为代表的一批英国进步学者,提出科学家的社会责任问题。他们认为科学家不应该躲在象牙塔中而应该为大众服务、为大众理解,科学与社会紧密相连,科学家有责任用科学为人类造福,以科学教育大众。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科学家们兴起反战和平运动,讨论科学家的社会责任。以爱因斯坦、尼尔斯・波尔、西拉德、鲍林等为代表的科学家们大力呼吁、积极活动为使科学研究的结果应用于和平目的,而不是用于战争。“致力于民众教育,让他们广泛地了解科学空前发展所带来的危险可潜在可能性,是所有国家的科学家的责任。” 2.课文难点讨论

我们从小受到的教育就是“长大后要做一个科学家”,想的是尽量发明更多更高级的东西,我们有没有像文章的作者那样思考过科学的负面影响,思考过作为一个科学家的责任,请谈谈你的看法。

讨论要点:科学是一把双刃剑;科学家的社会责任感;科学家的人文关怀和人文修养。

六、练习

1.选择题(1)《科学的责任》的作者是著名核物理学家()

A.海森堡

B.奥本海默

C.玻尔

D.海因茨

答案:A

(2)《科学的责任》采用的叙述方式是()

A.举例式

B.对话式

C.铺陈式

D.推理式

答案:B

(3)《科学的责任》中,与作者进行对话的学者是()

A.玻尔

B.弗里德利希

C.爱因斯坦

D.威尔兹

答案:B 2.填空题

(1)海森堡是()国的著名物理学家。

答案:德

(2)海森堡因为其对量子力学的贡献获得了1932年的()

答案:诺贝尔奖 3.简答题

简述海森堡对于广岛原子弹爆炸的看法。要点:是一场悲剧,无论对于发明家还是受害者;科学可以导致恶果,甚至是灾难;科学必须有正确的目标;谴责美国科学家发明了原子弹。

七、研习与思考

1.在文章结尾,海森堡说:“我仅仅感到在这一特殊方面我们碰巧比大西洋那边的我们的朋友更幸运些。”此处“幸运”指的是什么?

答:“幸运”所指的意思是多重的,文章的最后3个自然段包含了这一问题的答案。可指导学生在理解全文的基础上,重点把握后三段的意思,也可参照课文“评析”进行分析。

2.海森堡认为科学与技术的进步将对世界局势与科学家个人带来怎样的影响? 答:海森堡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是“辩证”的,他注意到了“不利”和“有利”两个方面。如何化“不利”为“有利”,这不仅是“科学的责任”,而且更是“科学家的责任”。具体分析这一问题时,可参考课文“评析”及“延展资料”中的相关分析。

3.试以“科学的责任”为题,结合本文的有关讨论,谈谈你的观点。答:本题可灵活处理,目的在于引起学生对科学的责任伦理与道德的关注。“延展资料”部分提供的资料,可以直接作为参考。

八、相关艺术作品展示

话剧《哥本哈根》

由英国著名编剧迈克·弗雷恩创作的《哥本哈根》,问世以来即引起轰动,各国竞相上演,2000年还连获普利策、托尼两项大奖。该剧以后现代拼贴的手法,通过海森堡、波尔及其夫人玛格丽特三个灵魂的对话,引出了现代科学史上的“哥本哈根”之谜,这个至今没有揭开的谜对于二战期间原子弹的研制与付诸实战、今天世界所面临的核威胁及未来科学与人类生存等都产生了影响。

话剧《哥本哈根》,讲述了历史上著名的两个核物理学家海森堡、玻尔及玻尔的夫人玛格丽特的“亡魂”聚会在哥本哈根的故事。三个幽灵谈论了1941年的战争,谈论了哥本哈根9月的一个雨夜,挪威滑雪场的比赛,纳粹德国的核反应堆,同盟国正在研制的原子弹;谈论了量子、粒子、铀裂变和测不准原理,谈论了贝多芬、巴赫的钢琴曲;谈论了战争时期个人为国家履行的责任和义务、原子弹爆炸后城市里狼藉扭曲的尸体。原子弹的研制和爆炸使两位物理大师深陷精神地狱,他们背负道义的重压难以解脱。

在叙述中,正常的时空被打破,人世的回忆、天堂里的现实互相穿插,这使剧目看起来断续、颠倒,也成为理解该剧的一大障碍。整部剧还充满了思辩的魅力,探讨了人类在满足物欲、追求功利的同时,是否应该保持内心的良知。导演王晓鹰介绍说,上演该剧就是为了让观众知道,戏剧艺术除了娱乐大众外,还有着“非娱乐性”的欣赏快感,比如对生活、对世界、对人类的超乎功利的关注。

白色的椭圆形舞台,白色的墙壁,嵌在白色墙壁里可以随时打开的两扇门。

这两扇门隔开了两个世界,门外是金色的白桦林,那是人的世界;门内是白色的冥界,灵魂游走聚首之地。

一株枯索的白桦树,三只象牙般洁白的椅子,三个死后聚首的灵魂。

这就是《哥本哈根》的戏剧场景。《哥本哈根》试图解开物理大师海森堡1941年去哥本哈根拜访老师玻尔所留下的历史谜团。

海森堡,德国物理学家,犹太人,1932年获诺贝尔物理奖。他以两件事著称于世,一是提出了著名的量子“不确定性原理”,揭示了微观世界混沌的本性;二是主持过希特勒的原子弹制造计划,但未能造出原子弹。科学史上一直有一个“海森堡之谜”,一种意见认为海森堡凭借科学家的良知抵制并暗中挫败了希特勒研制核武器的计划;一种意见认为海森堡没有能力制造原子弹。

玻尔,丹麦物理学家,犹太人,创造了互补性理论,被誉为“量子论之父”,1922年获诺贝尔物理奖,30年代末,玻尔致力于原子核的研究,提出核裂变并释放巨大能量的“核反应模型”。1939年,二战爆发,丹麦被德军占领,玻尔逃亡美国,与费米、奥本海默等科学家一起投入原子弹的研究,最后研制出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玻尔与海森堡既是师生,又是忘年交,情同父子。两人曾在哥本哈根共事,进行量子物理理论的研究。“二战”期间,海森堡与玻尔身处两大敌对阵营。1941年“哥本哈根会谈”之后,两人的友谊宣告结束。

《哥本哈根》1998年由英国皇家国立剧院在伦敦首演,并连获普利策和托尼两项国际大奖。《哥本哈根》在纽约上演,开始并不受重视,但随着国际局势日趋动荡,这部戏开始在北美引起轰动。2002年中国国家话剧院北美戏剧顾问胡开奇把《哥本哈根》的舞台脚本和演出录像带给中国国家话剧院副院长王晓鹰,这部严肃的科学剧带给王晓鹰的是少有的“震撼”。

《哥本哈根》的创作是对“非娱乐性快感”的一次深度体验。在小剧场的白色椭圆形舞台上,表演三个幽灵的三个演员在舞台灯光亮起时就开始内心独白。主演过话剧《和氏璧》、《唐璜》、《死里逃生》的梁国庆扮演海森堡,主演过话剧《第十二夜》、《老妇还乡》的何瑜扮演玻尔,主演过《高加索灰阑记》、《屋外有花园》和《渴望》的杨青扮演玻尔夫人玛格丽特,他们寻找、回忆、思辨,不断回到前生,回到往昔,求证他们想要的答案。

海森堡、玻尔及玛格丽特的亡魂重聚在一起,谈论1941年的战争,谈论哥本哈根9月的一个雨夜,挪威滑雪场的比赛,纳粹德国的核反应堆,同盟国正在研制的原子弹;谈论量子、粒子、铀裂变和测不准原理,谈论贝多芬、巴赫的钢琴曲;谈论战争时期个人为国家履行的责任和义务、原子弹爆炸后城市里狼藉扭曲的尸体。

原子弹的研制和爆炸使两位物理大师深陷精神地狱,他们背负道义的重压难以解脱。

因为房间里被安装窃听器,他们的谈话无法展开无法深入。这次神秘的会见对以后的原子弹研究和制造,对以后的战争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但海森堡到底跟玻尔说了什么,他们的亡魂无法说清楚。

“哥本哈根会见”被三个幽灵演绎了4次,每一次都提出不同的可能性。他们不断地重回1941年的傍晚,面对当年的困惑,但结果总是陷于迷雾,直到最后都没能找到确切的答案。

《哥本哈根》对戏剧观众是个挑战“这部戏没有正常逻辑的时空概念,没有时间线状连贯性,全剧呈现出破碎、断续、颠倒、重复的状态。观众习惯或者认定戏剧应该有的线性情节、逻辑和线性人物发展都消失了。”

九、延伸阅读

科学家的科学研究与社会责任的认识

对科学家社会责任的认识,并不是在科学家社会职业出现时开始的,也不是由于认识到科学技术的双刃剑的结果,而是人们在寻找解决科学技术带来的不良后果的办法时,才认识到的。

在科学技术广泛应用于社会的过程中,人们曾陶醉于科学技术给我们带来利益、福音。但是,科学技术的负面影响逐渐显现,使人们再也不可能无视这一点时,在科学界,开始把思维的视角集中在科学家本身。人们对科学技术性能的定位发生了变化,即由开始的中性的逐渐转变为非中性的。开始,人们普遍认为,科学是中性的,技术也是中性的,科学技术的负影响是使用不当造成的。随着原子武器,纳粹人体试验,伦敦烟雾事件,石油危机,基因重组技术,切尔诺贝利事件,温室效应,臭氧层空洞,“多莉”与“深蓝”的相继出现,人们开始反思科学技术的价值,确立了科学技术是非中性的价值观,打破了人们关于科技中性论的传统看法。

认识到科学技术不是绝对中立的,它和政治、经济、军事、社会因素紧密结合在一起,科学研究不是在世外桃源进行,绝大多数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时要涉及到各种社会因素。这样,科学家进行创造,也要为创造的后果承担责任。要把科学家的科学研究与科学家的社会责任联系起来。

1945年,原子弹科学家致美国战争委员会的报告就反映了这种思维,“过去,科学家可以不对人们如何利用他们的无私的发现负直接责任。现在,我们感到不得不去采取主动的态度,因为我们在发现核能的研究中所取得的成功充满了危险,这是比以往任何所有发明所带来的危险都要大的多。”而且,现在人们认识到科学的社会功能越大,科学家的社会责任越大。一个科学家不可能是一个“纯粹”的数学家,“纯粹”的生物学家,因为他不可能对他工作的成果究竟对人类有用,还是有害漠不关心,也不能对科学应用的后果究竟使人们的境况变得更好,还是更糟采取漠不关心的态度,不然,他不是在犯罪,就是一种玩世不恭。美国物理学家萨姆·施韦伯指出:“科学事业现在主要涉及到创造--设计以前从来没有的存在过的物体,创造概念框架去理解能从已知的基础和本体,体现其中的关系性和新奇。明确地说,因为我们创造这些物体和表述,我们必须为它们承担道德责任。”

从仅仅重视科学家的科学研究是如何可能的、怎样进行的,到关注科学家的科学研究与社会责任的关系,这种认识的产生反映了社会对科学发展的要求,对科学家的创造活动的要求。同时在科学外部认识到科学家的科学研究与社会责任的关系远不如在科学内部的这种认识更有意义。从事科学研究活动的主体,由于他们掌握专业的科学知识,对科学知识可能的应用前景,可能的正负面影响,要比其他人预见得更准确更全面,这比在应用的负效应出现以后,在加以研究抑制负价值的手段更有效。此外,科学家本身对其研究有责任意识是一种自律的过程。

把科学家的科学研究和社会责任联系起来,这种认识有重要意义。

其一,科学家是职与责的统一。既然科学家是一种社会职业,他几乎已经等同于普通的公务员或是行政人员,就应该遵循社会职业规范,即实行职与责的统一。这如同电影导演这一职业一样,如果导演只负责导出一部电影或电视剧,而不管播出后公众对其的反映,或者是它对公众可能产生的思想上和心理上的导向,这种结果是不幸的。科学家特别是技术发明家,在为自己的研究成果获取精神和物质奖励的同时,也应该对其可能的应用后果承担责任。

其二,科学研究是真与善的统一。长期以来,认为求真是科学研究的目的,在这个旗帜下任何探索都是合理的。但在科学技术应用的后果严重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的今天,要求科学对知识的创造和应用应该负有完全的责任。科学研究的整体目标和首要任务是造福人类确保人类社会公正、合理的持续生存和发展。这样,对事物奥秘和真相的探索,必须在与最高目标不相抵触的情况下进行,科学家的好奇心必须服从责任心,求真是手段,求善才是最高目标。所以,对科学家研究的评价应该具有真伪和善恶两套标准,互相补充,保证科学达到的成果既真实准确又安全可靠。其三,科学研究中的奖励与惩罚的统一。对科学研究的成果的奖励措施在不断加大和完善,而且奖励是巨大的和眼前的。而惩罚似乎是不可能与科学研究联系起来的,若有的话,也是长远的,这种奖励与惩罚的不对等性,也从某种程度上削弱了科学家的社会责任意识。当前科学的发展,一方面仍然需要社会加大力度支持科学的发展,科学家应该由于对社会文明的进步所作的贡献而获得很高的社会地位,另一方面,科学也应该有所为有所不为,同时,社会也应制定出相应的惩罚措施,对那些可能给社会带来不良影响的科学研究进行限制,对那些只为个人利益而不顾社会利益的科学家加以惩罚。

——任玉凤《科技日报》

第二篇:责任教案

责任

【教学目标】

1.运用有效的识字方法,选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会本课生字。

2.运用字典、生活积累或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宽恕”“欣慰”“感触”等词语的意思。

3.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犯了错要有勇气承担责任。

【教学准备】

师生共同搜集有关为自己行为负责的小故事或关于里根的小故事。

【教学过程】

一、介绍主人公,导入新课。

(出示图片)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特殊的朋友,请看大屏幕。他是美国总统里根,他在回忆自己小时候的一件事时,深有感触地说了这样一句话:出示,生齐读。哪是一件什么样的事让他深有感触呢?大家想知道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

34、责任。(师书写课题,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生自由读课文,师检查预习。

1、我会读。

胸膛 宽恕 原谅 索赔 餐馆 承担

2、我会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3、读了课文你有什么问题要问?

指名3到4人回答,梳理归纳:小里根的过失指什么?他怎样为自己的过失负责的?(过度:同学们提出这么多有价值的问题,如果能解决这些问题就更了不起了。老师告诉大家一个解决问题的方法,那就是认真读书,用心体会,从书中自己找答案。)请看大屏幕。

三、提示引路,自读探究。

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边读边想:小里根的“过失”指什么?他怎样为自己的“过失”负责的?在课文中用你喜欢的符号画出相关语句,并把自己的体会批注在旁边。(这是学习批读课文的一种方法。)

2.学生自学,教师巡回。

四、全班交流,读中悟情

1.小里根的“过失”指什么?

(1)小里根的“过失”指什么?谁能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小男孩无意间打碎了老奶奶家的玻璃,并主动承认错误。)而老太太的态度怎样?(宽恕、宽恕的意思)那又是如何处置的呢?找出相关句子。(出示)

(2)真是认了错就该得到原谅吗?抽读旁批的问题:小男孩已经向老太太认了错,老太太为什么还不原谅他呢?

交流体会,小结:有的错误并不是认了错就可以了结的,还必须付出相应的代价,承担相应的责任,比如钱物的赔偿,心灵 的不安。

(3)带着我们的体会读“可是”这句话。小里根当时的感受怎样?

过度:是呀,小男孩委屈地哭了,他知道自己闯了大祸,而自己是拿不出这么大一笔钱的,于是,他只好(引读:出示:回家向父亲一五一十地报告了实情。)

2.小男孩向父亲报告了实情后,父亲是怎样说的。(引读)

(1)这是一位怎样的父亲?(严厉)

(2)你还从什么地方看出父亲对小男孩很严厉?在最能体现父亲严厉的词语下面做记号。(严肃、借、必须)(出示)请同学们带着自己的体会读相关语句,读出父亲的严厉。抽读。里根听了父亲的话,他的心情怎样?(委屈而为难)

(3)对于父亲的做法你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吗?请把你批下的问题说出来。交流问题,引入讨论:父亲为什么有钱不给、借了必还呢?

汇报,小结:严是爱,宽是害。父亲这样做是对儿子的一种严厉的爱,一种深沉的爱。

(4)师生分角色读第3段或同桌练习并抽生表演男孩与父亲的对话。

3.小男孩无意间打碎了玻璃,他有了过失,又是怎样承担过失的?

(1)指名读句子。(出示)

(2)你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出小男孩很辛苦?投影重点句,学生交流体会,并读好这一句。

(3)想象着小男孩打工挣钱的情境读句子,读出他的艰辛,体会出他的自豪。(创设情境读)

(4)当小里根把钱交给父亲时,父亲是怎样说的?(出示)理解“欣慰”,想一想:父亲为什么感到欣慰?读父亲的话。

4.父亲的用意达到了吗?读最后一段,你从哪些词句中能体会到?(总统、深有感触)读里根的话。长大以后,他明白老奶奶这样做其实也是:(齐读)学了课文,你们也知道“责任”是(再读)

五、回归课题,升华激励

谁能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有哪些责任?作为学生、孩子、朋友、总结:(围绕板书)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知道小里根打碎玻璃有了过失,但他能勇于承担过失,靠自己辛勤打工挣钱来赔偿,结果成为一个有出息的人,成了美国总统。让我们牢牢记住里根小时候的故事,希望大家都能像里根学习,只有勇于承担责任,才能成功。

第三篇:责任教案

班会主题:了解责任、勇于承担责任,班级:高一6班,班主任:田茂成

“了解责任、勇于承担责任” 主题班会教案

一、班会背景

现在的高中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从小被溺爱,致使他们任性,以自我为中心;在学校缺乏集体意识,对班集体漠不关心,对同学只知挑剔;在家里唯我独尊,缺乏对家人的关爱,不能承担责任。因此,本次主题班会想让学生正确认知责任,从而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

二、活动目的:

1.明确责任的含义,引导学生做一个有责任的人。2.培养学生的责任感,让学生认真做事,勇于承担责任。

3.通过交流学习,使学生明确对国家、对社会负责的内涵和要求,从而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的精神。

4.通过交流学习,让学生意识到:只有有责任心的人,更好地发展、提升自己。

三、班会准备:

1.让学生注意观察班中及学校里做事负责与不负责的事例; 2.搜集有关责任方面的材料; 3.讨论交流,互相提高认识; 4.多媒体配合。

四、班会过程: 1.班会的引入:

老师们,同学们,下午好!高一(6)班主题班会——“了解责任、勇于承担责任”现在开始。首先,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来参加我们班会的各位老师和领导。当前我国正处在改革的攻坚阶段和发展的关键时期,社会情况发生了复杂而深刻的变化,影响着青少年学生的价值取向,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等消极腐朽思想给青少年学生带来了消极影响。一部分学生在社会和学校表现不同,在学校与在家庭不同,教师在与教师不在不同,人前人后也不同。集体观念、劳动观念缺失,道德认知与责任行为剥离严重,特别是道德责任认知内化为道德责任行为有很大空白。怎么改变这种现状呢?我认为只有提高个人的道德修养增强责任心,敢于承担责任。

2、那什么是责任?请同学们谈谈一谈自己的看法?(几个学生回答)

总结:对责任的理解通常可以分为两个意义。一是指分内应做的事,如职责、尽责任、岗位责任等。二是指没有做好自己工作,而应承担的不利后果或强制性义务。通俗的讲责任就是明白个人、家庭、社会还有国家对自己的期望并且切实做到。更具体的说:就是做好份内应做的事。

每个人,一生都是一个被牵挂着的风筝儿时,你是父母手中的风筝。无论何时,你都人小心大,总认为自己什么都可以做,干什么都行,总埋怨父母对你什么都管,对你什么都不放心,把你当风筝,既想让你在蓝天下飞翔,手中又 班会主题:了解责任、勇于承担责任,班级:高一6班,班主任:田茂成

牢牢攥紧了那根系在你身上的长线。可是你是否明白,那根线是一种责任,是一份父母对子女最无私的爱。上学后,你成了老师手中的风筝。上学前,父母嘱咐你,到学校要听老师的话,要遵守学校的纪律,实际上,是父母把那根系在你身上的长线交给了老师。所以老师总是管这管那,而你一直都不是心甘情愿地接受老师的管教,叛逆成了你最正当最合理的借口,你总是努力想方设法摆脱老师手中的那根线。可是你是否也明白,那根线是一种责任,是一份老师对学生最深切的关爱。

3、下面请朗诵下列的名言名句:

刘易斯【美】:尽管责任有时使人厌烦,但不履行责任,只能是懦夫,不折不扣的废物。

林肯【美】:每一个人都应该有这样的信心:人所能负的责任,我必能负;人所不能负的责任,我亦能负。如此,你才能磨炼自己,求得更高的知识而进入更高的境界。

维克多·费兰克【英】:每个人都被生命询问,而他只有用自己的生命才能回答此问题;只有以“负责”来答复生命。因此,“能够负责”是人类存在最重要的本质。

列夫·托尔斯泰【俄】:一个人若是没有热情,他将一事无成,而热情的基点正是责任心。

梁启超【中国】:人生须知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尽责任的乐趣。

4、同学们,你们认为:人身上的最美好的品质有哪些呢?(学生自由回答)

确实,坚持、诚信、正义、善良、乐观、勤奋、高尚等等都是人生美好的品质。而勇于承担责任是一种最好的品质。事例:

A、1920年,美国一个年仅11岁的男孩在踢足球时踢碎了邻居的玻璃,人家索赔12.5美元。当时12.5美元可以买125只下蛋的母鸡,闯了祸的男孩向父亲承认错后,父亲让他对自己说:对过失负责。可他没钱,父亲说:钱我可以先借给你,但一年后还我。从此,这个男孩就开始了艰苦的打工生活。半年后,他终于还给了父亲12.5美元。这个男孩就是后来成为美国总统的里根。我不知道,没有经历这件事里根还是不是现在的里根。但我知道,他父亲的所作所为是为了让他懂得:犯了错就该勇于承担后果,不逃避,也不推卸责任。一个有责任心的人就拥有了至高无尚的灵魂和坚不可摧的力量。

B、鲁迅改稿:鲁迅先生提倡写文章“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他自己身体力行着这一主张,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在他生命的最后两天中所写的《因太炎先生而想起的二三事》一文的修改上,清楚地表现了这一点。当时,他“已经没有力气了”,但他仍坚持修改,在这篇最终未能完成的仅有2600多字的短短文稿中,修改的痕迹竟达53处之多。

C、被誉为“最美司机”舍命保住24乘客““最后一刻”震撼全国。发生在5月29 班会主题:了解责任、勇于承担责任,班级:高一6班,班主任:田茂成

日中午高速路上的这一幕,以每小时90公里的速度行驶在高速路上,一块数斤重的铁片从天而降,在击碎挡风玻璃后直接刺入大巴司机吴斌的腹部,导致其整个肝脏破裂、多根肋骨折断。虽剧痛难忍,吴斌却仍完成了靠边停车、拉手刹、打开双闪灯等保障安全的动作。24名乘客无一受伤,年仅48岁的吴斌却在6月1日因伤势过重而去世。

同学们,在漫长的人生之路上,我们在探索,在追求,我们在不断地充实、提高自己,我们也在不断地完善自己,我们希望自己拥有更多的美好的品质。而像吴斌他只是一名平凡的公共汽车驾驶员,他在生命的最后时刻的表现让全中国人记住他的名字,为什么?是因为他有一颗闪光的责任心!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牢记着自己的责任!正是这份责任心,挽救了乘客的生命。相信同学们从这个几则故事中,已经知道什么是责任。

5、提问:请同学们一起来回答一些问题:

(1)今天,你为何来读书呢?(2)为什么没交作业?(3)为什么没考好?(4)你今天为何迟到?(5)你为何违反学校的纪律?

等等以上的很多很多就是缺乏责任心的表现,是啊!没有责任心的同学在校园里屡见不鲜为什么呢?

下面请同学们交流,不负责的人的特点是什么?(交流回答)

那么,负责任的人的特点又是什么呢?(交流回答)

请看下面这几则漫画:

在人生的路上,我们每个人都背负着各种各样的十字架在艰难前行。它也许是我们的学习,也许是我们的工作,也许是我们必须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但是,这也是这些责任和义务,构成了我们在这个世界上存在着的理由和价值。

第一幅漫画中,每个人都背负着一个沉重的十字架,在缓慢而艰难地前行!班会主题:了解责任、勇于承担责任,班级:高一6班,班主任:田茂成

途中,有一个人忽然停了下来。他在想着什么!

他想,上帝啊,这个十字架太沉重了,我可以把十字架砍掉一块!

于是他动手砍了起来!

砍掉之后走起来,的确是轻松了很多,他的步伐也不由得加快了。

就这样走啊走啊!走着走着,他觉得肩上的十字架还是很沉,很重!班会主题:了解责任、勇于承担责任,班级:高一6班,班主任:田茂成

他祈求道,上帝啊,请你让我再砍掉一截吧,我会走得更轻松!

于是,他又砍掉了一截!

感谢上帝,这样一来,他感到轻松多了!

如此,他毫不费力地就走到了队伍的最前面。当其他人在吃力地负重前行时,他却轻松地哼起了小曲!

啊哈!谁料,前边忽然出现了一个又深又宽的沟壑!沟上没有桥,周围也没有路。也没有蜘蛛侠或者超人出来解救他„ 班会主题:了解责任、勇于承担责任,班级:高一6班,班主任:田茂成

后面的人都慢慢地赶上来了,他们用自己背负的十字架搭在沟上,做成桥,从容不迫地跨越了沟壑。

他也想如法炮制。只可惜啊,他的十字架之前已经被砍掉了长长的一大截,根本无法做成桥帮助他跨越沟壑!

于是,当其他人都在朝着目标继续前进时,他却只能停在原地,垂头丧气,追悔莫及„„

从以上几幅画得出:生活中每个人都背负着属于自己的十字架,的确是这样,漫画中的每个人,都是背负着属于自己的十字架,而当沟壑出现时,他们也只能利用自己背负的十字架去跨越沟壑,继续前进。所以,请不要埋怨学习的繁重,今天不学、不做作业,明天不学也不做作业,到考前才知学习的可贵,因为真正的快乐,是奋战后的结果,没有经历刻苦的努力,我们也就体会不到成功的快乐!

总结:相信同学们都喜欢做有责任的人,都想和有责任的人交流、相处。其实,对别人负责,对自己也有好处。责任时时处处都存在,有了它,生活就能幸福和谐;缺少它,生活将寸步难行。确实,作为炎黄子孙,不仅要对学校负责,家庭负责,也要对国家负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顾炎武;“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俺; “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周恩来,他 班会主题:了解责任、勇于承担责任,班级:高一6班,班主任:田茂成

们为了中华民族的振兴,抛头颅,洒热血。一部中华史就是一部以责任为最强音,以爱国为主旋律的雄壮乐章。如今,时代不同了,我们能为国家做些什么呢?

(学生回答)

感悟:我们是学生,我们要做好身边的每一件事,我们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为自己、为家庭、为学校、为国家承担起我们的责任吧!也,愿责任永驻我们每一位同学们的心头!让我们拥有一双隐形的翅膀,让我们拥有美丽的明天,让我们的梦想都开花,让我们勇敢的从现在开始努力学习提高自身的素质吧!同学们,时间真快啊!不知不觉中班会课将要结束了,接下来请听《隐形的翅膀》老师们,同学们,美妙的歌声结束了短暂的40分钟,让我们从此牢记:勇于承担责任!

高一(6)班主题班会到此结束!谢谢!

教学后反思:

第四篇:责任教案

一、导入新课

李隆的事迹之所以让我们感动让整个国家感动是因为,在生与死的抉择面前他勇敢的承担起了自己作为一名消防官兵的责任,他积极负责的行为不仅给了受难者生的希望,也让我们对这个社会充满了希望,对我们的国家充满了希望

谈到了责任,我们首先应当对他有一个简单的理解。

1、责任是什么?(学生回答,教师归纳总结)责任有两层意思:一是指分内应做的事情。二是指没有做好分内的事,而应承担的不利后果或强制性义务。(比如说因考试作弊被学校通报批评受到处分)

2、(那么我们的责任又来源于哪里呢)责任的来源?责任来源于父母对我们的养育之恩(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何况是人),来源于我们做出的承诺(要信守承诺,言必信行必果,有了责任就有了承诺)、来自于我们的职业要求(每一个职业都有职业道德,职业规范)、来源于法律的规定(法律要求做的事我们必须去做)、、、、3、古希腊人说,人的一生总是背着包袱走路的,包袱里有家庭,事业,友情,儿女-----历经艰辛却无法丢弃其中任何一件。因为这上面写着两个字:责任。通过这句话我们不难想到,人的一生总要生活在这样那样的社会关系之中,比如我们刚才提到的家庭,事业,友情,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之中我们的社会身份社会角色也是会随之发生变化。比如回到家里我们是父母的子女,来到学校我们是学生,那么除了学生,子女的身份之外,你还能说出你都有哪些身份吗?(活动2同桌商量找一行同学发言其他补充)

(作为班级体的一员,作为一名游客,作为他人的朋友,作为社区成员等等。)把这些身份可以进行分类,分成四类,家庭成员,集体成员,社会成员,国家公民,当我们在扮演这些不同角色的时候我们都需要承担哪些责任?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随着角色的变化,我们的责任也会发生变化。角色不同,责任不同。

播放李隆的视频二

通过这个视频我们可以看到承担责任意味着什么?李隆在抗震救灾过程中,持续的战斗使他没时间回家(付出时间),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连续奋战几昼夜不休息,出来的时候胳膊不能动了,(承受心理压力,耗费体力和精力,影响健康)至妻儿于不顾,甚至将自己生死置之度外,冒着生命危险抢救受难者的生命,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承担责任意味着要付出代价,比如说:()但是同时,在取得抗震救灾战斗的胜利之后,他被评为2008年感动中国人物,并获得了一系列的荣誉,可见承担责任同时也意味着回报。首先对个人来说,一个负责任的人可以赢得别人的信任,得到别人的帮助和支持;承担责任可以赢得自尊和自信,获得社会的承认和赞誉;可以增长才干、获得知识、技能和宝贵的经验。对社会来说,人们只有各自承担起自己的责任,才能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稳定和谐的社会秩序,促进社会的文明进步和发展。(如果人们都自私自利,只会逃避责任,警察躲着罪犯,医生躲着病人,社会将成什么样子可想而知)通过刚才的分析我们看到,承担责任意味着代价与回报,那么不承担责任又有什么后果呢?比如说同样发生在在汶川地震中的范跑跑们,你会信任这样的人吗?我们的家长会信任这样的教师吗?(不仅不会信任还要对他进行道德上的谴责。)当然,更有丧尽天良者甚至利用地震的机会发国难财,对如此恶劣的行径仅仅从道德上谴责就远远不够了,要从法律上严惩。

好了,通过刚才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承担责任意味着代价与回报,而不承担责任则会失去人们的信任、受到道德谴责,有时还会受到法律惩罚。可见,一个人的行为与后果具有一致性,人人都应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因此我们要做一个负责任的人。

活动:办公室的对话:师:今天早上为什么不搞值日

生:我是来这儿读书将来做大事的,不是来当清洁工的

这位学生的观点是否正确?(1)不正确,因为他没有认清自己的责任,打扫校园卫生是我们作为学生应当承担的责任(2)另外这位同学说读书是用来做大事的,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你连个清洁工的苦都吃不了,将来怎么做大事啊?

所以,我们作为一个青少年首先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清醒的认识到自己应负的各种责任,并积极承担自己的责任。并且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

当然,在日常生活中,由于处在各种社会关系之中角色不同,责任不同,这就要求我们分清责任的主次和轻重缓急,考虑履行责任的时间要求,科学地安排时间,学会统筹兼顾。

师:那你上课为什么看漫画书不好好听课? 生:学不学是我的自由,与别人无关

师:叫家长!

家长:你要好好念书!你不好好念书,将来就不能出人头地,你必须努力奋斗好好读书,你才有前途,读书是为了你的幸福,读书是为了你的前途!读书一切是为了你!

活动设计:情景辩论

:学生和家长的观点对不对?为什么?(略)

第五篇:科学是什么-教案

《什么是科学》

主讲 童康玲 课型:新授课 课时:1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到科学需要的精神-不断探索和勤于思考

2、科学处处有科学,科学不仅仅是科学家的事。过程与方法:

1、通过了解科学家们的故事,了解科学需要的精神。

2、通过观察实验与游戏,培养科学概念。

情感与态度:认识到生活处处有科学,只要善于观察,我们也是一名小小科学家。

二、教学重难点:

学会观察生活中的现象,认识到我们身边处处有科学,我们生活离不开科学。

三、教学过程

上课前检查用具排放整齐情况。

上节课老师让同学们思考:科学是什么?谁来回答一下。【同学们回答】„„

【玩游戏】玩中学 游戏中的科学

【讲解】那么关于科学是什么,大家都有着不同的理解。那么大家的理解是否都正确呢,带着这个疑问我们进入今天的学习。

首先,我们大家一起来先来玩一个游戏,名字叫做《谁是大力士》

【游戏过程】

1、排除一对吸盘的空气,请同学们过来拉开。体验拉开吸盘需要的力。顺便选出力气较大和较小的同学进行下面的实验。

2、“站立”体验──谁是大力士。(1)实验指导。

听老师的口令:起立、坐下、起立、坐下。(学生反复做几次,感到起立坐下非常容易。)

经过刚刚的实验,我们请力气较大的同学,可以为力气较小的同学来做一下较量。让力气最大的学生端坐在讲台前的椅子上,双脚往前放。让力气最小的同学用手指抵住他的额头,不让他的身子向前倾。猜一猜,这位同学能站起来吗?(2)学生体验。

【思考分析】在这两个游戏中,第一轮力气大的同学居然被一个力气小的同学用一个手指就可以压在凳子上起不来。【同学们猜想】„„

那么这两个游戏里面看似简单,但是却蕴含着一定的科学道理。至于究竟怎么回事,大家猜想得对不对,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会解决这个问题。那么做这两个游戏的目的是想告诉同学们:生活处处有科学,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科学。

【名人故事】聆听科学家故事,感受科学的力量

电视上许多科学节目,许多小朋友在搞一些小发明!那么发明是不是一种科学活动呢?“你们知道灯泡是谁发明的吗?”我会边指边说着教室里面的灯泡问。“是爱迪生吧!”有同学回答。“对,是美国科学家爱迪生发明的。他发明的灯泡对我们有什么好处呢?” 【学生思考回答】“灯泡给我们带来了光明!”

“有了电灯我们才能在阴天的时候看清黑板,才能看书写字。“有了台灯我们才能够在夜晚自由的活动。”。。。。

【讲解】赞扬。要知道,如果不是爱迪生发明了电灯,我们也许现在是还靠着煤油灯或者柴油灯生活着。那么当时我们我们的科学家爱迪生发明我们的电灯泡可不是一帆风顺的,他可是经历了整整几十年的时间,使用了一千多种材料,经历了1001次的实验才获取成功的。那么爱迪生的这个发明过程告诉了我们什么? 【学生思考回答】

【讲解】发明是需要持之以恒,不断探索的精神的。所以同学们啊,不能够一遇到困难就想着放弃,我们要迎难而上,这样才能取得成功。为了同学们更好的理解科学,我再来问同学们一个问题:“当你看到飘落的树叶,果子你会想到什么?”“你知道世界上最出名的一个苹果是哪个苹果吗?” 【牛顿的故事】400多年前,英国有位科学家叫牛顿。一天,他正在苹果树下看书,忽然树上有个苹果掉在地上,这种司空见惯的现象引起了牛顿的思考。牛顿想,为什么苹果会落到地上,而不是向天上落呢?” “不仅如此,牛顿还做出了更大胆的想象,如果这棵苹果树长到月亮那样高,那么这个苹果还回落向地面吗?后来牛顿继续思考,终于发现了著名的万有引力定律。„„”讲完故事后,我问:“听了这个故事,你们受到了什么启示?” 【学生思考并做回答】。。【讲解】“说得好!当我们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并思考为什么时,科学探究活动就开始了。”

【科学探究】体验科学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刚刚爱迪生的故事说明实验也是科学,那么我们为什么要实验呢?这个问题的回答前我们先一起来做个实验。

1、准备一个空杯,一个稍微硬点的纸片,水,大水杯。

2、空杯加上纸片,180度翻转。猜想:纸片会掉下来吗?

3、杯子装满水,180度翻转。猜想:水会倒出来吗?

4、装满水的杯子,盖上纸片。180度翻转。猜想:水会露出来吗?

【讲解】以上这些实验,同学们的猜想不一。只有通过我们的实验,才证明了我们的想法,是吧。所以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而任何看起来多么有道理的猜测,都可能是错误的,都必须经过实践的检验!”

【小结】经过这节课,同学们应该知道,科学是无处不在的。大科学家们的观察、思考、实验是科学。我们的平时的观察和小实验也是科学。所以说科学是无处不在的。只要我们留心观察我们身边的事物,我们也是一名小小的科学家。

下载《科学的责任》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科学的责任》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责任》班会教案[精选合集]

    《做有责任感的人》主题班会教案 设计背景: 每个学生都应肩负着对自己、对他人和集体、对家庭、对社会与国家等的责任。在众多优良品质中,责任感是那样朴素而又十分可贵。但......

    《责任》教案1

    《责任》教学设计 合川久长街小学 裴红 【教学理念】 “批读课文”的课型被定位为精读课文。它是在“精读课文”学习的基础上,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逐步掌握阅读的要领,学......

    科学一上教案

    第一课 走近科学课 教学目标: 1、初步感知观察、实验是学习科学、探究科学的主要方法。2、善于观察对象的外部形态特征及现象。3、在教师指导下,能 提出感兴趣的问题。教学重......

    科学活动教案模板(最终定稿)

    精选科学活动教案模板5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科学活动教案5......

    关于科学活动教案模板[大全]

    关于科学活动教案模板7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科学活动教案7篇,欢......

    【精华】科学活动教案模板范文大全

    【精华】科学活动教案模板10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

    科学活动教案模板[大全]

    【精选】科学活动教案模板十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

    科学活动教案模板集锦范文大全

    科学活动教案模板集锦九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科学活动教案9篇,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