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巧——仰卧推起成桥课的教学设计与说明

时间:2019-05-12 17:35:4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技巧——仰卧推起成桥课的教学设计与说明》,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技巧——仰卧推起成桥课的教学设计与说明》。

第一篇:技巧——仰卧推起成桥课的教学设计与说明

技巧——仰卧推起成桥课的教学设计与说明

一、指导思想

本节课依据儿童的心理和生理特点以及认知规律和动作技能的形成规律,遵循体育与健康课程基本理念,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坚持让学生的学习内容、学习活动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在情境中、玩中学,学中练、练中创,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不仅让学生的运动技能得到发展,而且促进学生的学习与创新能力的提高,从而培养学生的终生体育意识和能力,实现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二、教材的选择

主教材“仰卧推起成桥”是技巧平衡类体育项目,它能发展学生的柔韧、协调、力量等素质和平衡、自控能力。经过二年体育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一些简单的单一技巧动作,对技巧练习产生了一定的兴趣。本课在通过学生学习与掌握“仰卧推起成桥”技巧动作要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教会学生学习技巧动作的方法,培养学生体育能力。本课的次教材是 “小猴子爬行接力”游戏,学生在游戏中不仅体会到了集体的合作意识,而且爬行能力得到了提高。

三、学情分析

本节课选用的是二年级的学生,二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活泼好动,善于模仿,容易调动,参与积极性高。但是他们有意注意的时间较短,所以在教学中,采用情境教学为主要手段配合采用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在玩中体验,玩中创造。让学生建立动作表象。保持他们学习的欲望和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四、教学过程 1.准备部分

通过“走进春天”教学情景的创设,引导学生模仿小动物和植物喜逢春天的各类姿态,结合针对本课主教材的内容进行垫上操,巧妙地把诱导性练习融入其中,不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且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为学习新教材做好生理和心理上的准备,同时为学习主教材做好技能铺垫。

2.基本部分

通过“写彩虹”教学情境的创设,充分激发学生学习“仰卧推起成桥”的兴趣,在此基础上,教师遵循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合理采取用“情境设疑”“ 启智引导”、“示范模仿”“评价激励”的方法,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引导学生从直观认识到身体感知,从对动作方法了解到实践感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地学习与掌握技巧动作,在促进学生技能的掌握,体育能力的提高同时,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意识。在此基础上,通过情境小游戏“小桥流水”的练习,为学生创建一个开放式的学练环境,进一步发展学生个性和能力。

小游戏“小猴子”爬行接力赛,充分挖掘、有效利用器材的实用性,让学生在游戏中合作、在游戏中锻炼、在游戏中成长。

3.结束部分

教师从“静”入手,巧妙地运用音乐和有声语言,为学生创设出一种身心放松的意境,通过教师的示范引领,让学生和老师一道,在优美的音乐声中,放松身心,享受学习成功的喜悦,感悟体育的快乐。

五、教学特色

1.教学做到突出一个“情”字,达到一个“趣”字,体现一个“主”字,实现一个“培”字。教师在教学中合理创设教学情境,营造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民主的教学氛围,有效的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参与,合作探究,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意识。

2.做到了体育技能教学的科学性。本课充分遵循运动技能形成规律,教师不仅巧妙把诱导性练习融入模仿和垫上操之中,为学习主教材做好铺垫,而且在主教材教学中,遵循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引导学生在愉悦之中,潜移默化地学习掌握的技巧技能。

第二篇:二年级仰卧推起成桥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

本节课根据《体育与健康的课程标准》提出“健康第一”和“身体心理社会适应三维健康理念”,为指导思想,在体育教学中,通过组织一系列相关的柔韧练习,提高学生的柔韧性,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为主要目标,为学生提供较大的学习空间。引导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相互合作与协调配合、充分展示自我,掌握学习动作方法和基本要领,让学生体验到积极主动参与并获得成功的乐趣。二教材分析

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根据学生的特点:学生年龄小,力量素质较差,控制能力薄弱,因此完成的质量不高。本次课以学生已有的经验为切入点,安排了练习内容和学习方法,主要靠双臂、两腿、推蹬、顶髋、挺腰,使身体拉满弓成“桥”。让学生体会身体倒置的体位感觉和运动感觉,提高控制身体平衡能力,为学习手翻类技巧教材打下基础。三学生分析

水平二的学生,处在长身体的时期,身体发育还没不完善,心理发育不成熟,如果在教学中有效的以各种柔韧来教学,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体验参加体育运动的乐趣,还能培养正确身体姿势,形成很好的身体形态,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四教学方法

1.情景教学法,让学生入境动情,充分调动学生学习、锻炼的积极性。

2.发现教学法,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去探索。3.评价激励法,激发学生进取动机,使学生更积极、更主动、更有信心的进行学习。五设计理念

本单元设计贯彻了课程标准的精神,通过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把获得新的知识经验,运用到实践中。教学中努力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意识,让学生在愉快的学习环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在自我挑战过程中,不断超越自我,体验体育运动获得成功的喜悦。

白天鹅京溪实验小学二年级单元教学计划 题目

仰卧推起成桥

课时预计

学习目标

通过压肩、向后甩腰、体前屈、拱桥等动作的练习,让学生体会到身体倒置时的体位感觉和运动感觉,提高身体平衡能力,发展腕、臂、肩带和腰腹肌肉力量。

课时 课时目标

内容

学习策略

通过双人压肩,跪坐挺髋等柔韧练习发展学生的腕、臂、肩带和腰腹肌肉力量,培养学生相互帮助、相互鼓励、团结合作的学习精神

1、双人压肩

2、跪坐挺髋成桥 一次课完成

讲解、示范,引导学生自选练习伙伴自主练习

继续学习巩固柔韧动作,发展肩部、腰部及腿部柔韧性。培养学生不怕苦不怕累的学习精神

1、双人压肩

2、跪坐挺髋成桥

3、跪躺推起跪立成桥 一次课完成

学生自主练习,互相帮助,纠正动作,合作完成练习,小组展示

进一步掌握拱桥基本动作,提高学生身体平衡能力,培养学生加强自信,自我展示的学习精神

1、双人压肩

2、跪坐挺髋成桥

3、跪躺推起跪立成桥

4、仰卧推起成桥 两次课完成

互相纠正错误动作,相互评价,勇于展示

二年级第二学期体育教案

课次:第 9 周第 3课时执教:陈华远人数:40 教学 目标

1、通过学习拱桥动作,发展肩部、腰部及腿部柔韧性,提高学生的身体平衡能力 2、40%的学生能够自主独立完成仰卧推起成桥,60%的学生能够在同伴的帮助下完成仰卧推起成桥

3、培养学生的相互帮助,团结进取,勇于展现自我的优良品质

场地器材

篮球场 40个垫子

教学 内容

仰卧推起成桥

重点 难点

重点:充分顶肩顶髋

难点:推手、抬头、顶髋、蹬地协调配合用力

教学 流程

课堂常规--热身操--游戏(爬桥接力)--学习仰卧推起成桥--游戏(叠垫比赛)--放松操—小结

顺序

时间

达成目标 学习内容

教师活动

组织与方法

准备活动

培养良好的纪律作风和行为规范。

使身体器官机能兴奋,为进入知识技术学习作好准备,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一、课堂常规

1、体育委员整队报告老师。

2、师生问好。

要求:精神抖擞,朝气蓬勃。

二、热身操

1、头部运动

2、肩部运动

3、腰部运动

4、膝关节运动

5、弓步压腿

6、站立体前屈

1、宣布本次课的学习目标和内容。

2、安排见习生。

3、检查服装

1、语言提示

2、动作示范

组织:四列横队

要求:快、静、齐,精神饱满,注意力集中。

1、动作优美。

2、动作准确,充分活动各关节。

顺 序

时间 达成目标

学习内容

教师活动

组织与方法

基本部分

让学生认真玩好游戏而且相互帮助,培养一切行动听从指挥的集体主义精神

培养正确的身体姿势,促进身体的全面发展,并在同学的帮助下完成动作,建立和谐关系形成合作、自尊、自信、乐观、敢于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乐趣及团结合作精神。

一.游戏

《爬桥接力》 规则:

将垫子在拼成直板桥,各组进行接力比赛,爬桥时不能中断,爬到对面时与对方击掌,另一个同学接力。

二.学习仰卧推起成桥: 1.双人压肩

2、跪坐挺髋成桥

3、跪躺推起跪立成桥

4、仰卧推起成桥 游戏《叠垫比赛》

讲解游戏规则,并提醒注意安全

1、教师讲解、示范动作要领

2、巡回辅导

3、个别指导,强调重难点

4、学生示范

1、讲解游戏规则

2、评价与奖励:对优秀学生或优胜队进行表扬与奖励 要求:团结协作,奋勇拼搏

组织:

积极参加游戏,体验乐趣。

1、友伴分组、自主练习

2、互相帮助完成动作

3、自我展示动作 积极参与,团结合作

结束部分

放松整理

1、放松身心。

2、树立新目标。

1、放松操

2、回收器材

1、语言引导。

2、动作示范

3、总结:本课情况,表扬突出人物和事件,指出改进内容和努力方向。

1、集体练习,口令伴奏。

2、认真放松,动作柔和

3、自我评价,相互学习。

预计运动负荷:中等偏高

平均心率:125—135次/分

预计练习密度: 45%±70%

教师课 后 小结

第三篇:《仰卧推起成桥、技巧大比拼》说课稿

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来自 育才外国语学校的体育教师,我叫应霞云。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仰卧推起成“桥”、技巧大比拼>>,授课年级是小学二年级学生,二年级的技巧教学应该是整个小学阶段重要学习的内容之一,它是学习复杂技巧动作的必要基础。二年级的学习内容是一些简单的技巧动作,本学期包括滚翻和仰卧推起成桥两部分内容。为此,我改变原有教学内容缺少主线的教学结构,以利用身体摆一座“桥”为主线,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学生完成“仰卧推起成桥”。

接下来我将在以下6个方面谈谈我的这次课。首先来说说本课的教材

仰卧推起成桥属于平衡性技巧,主要靠双臂、两腿、推蹬、顶髋、挺腰,使身体拉满弓成“桥”。让学生体会身体倒置的体位感觉和运动感觉,提高控制身体平衡能力。在本课教学中,从“心”着手,在发展学生上肢力量的同时,相应要有下肢力量的活动,同时也为展示所学的动作,故设计技巧大比拼的游戏。

有人说过一堂好课不仅要备教材,还要备学生,下面我就二年级学生情况做简单分析: 这个阶段的学生的身体形态和机能发生着很大的变化,学生骨化过程尚未完成,骨骼比较柔软,对简单的动作有所控制;可学生的力量还比较差。但他们已初步具备在会做单一的体操动作的前提下,作出仰卧推起成“桥”的动作能力。据了解该班级有小部分学生接触过下腰,特别是练过舞蹈的女生,有的会躺着下腰,有的会跪着下腰,甚至还有的会站着下腰。但是男生接触的较少,考虑到男生和一部分女生没有接触过,而且上肢力量较弱,于是我运用了“羊角球”这一辅助器材来帮助那些有困难的学生能愉悦的学习,并更快的掌握仰卧推起成“桥”的动作。

结合本次课的教材和学生的情况,我确定了以下三个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使学生了解仰卧推起成“桥”的名称和方法,形成动作概念。2.技能目标:使学生能够在保护帮助下完成动作,发展学生柔韧性和手臂支撑力量。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互帮互助、协作配合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根据以上教材和学生的特点,我确定了本节课的重、难点是

重点:手脚撑地成“桥”,协调用力。难点:推臂、蹬腿、挺腰

为了能够突破本节课的重难点,达到教学目标,下面来说说本节课的教学步骤,我将本课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准备部分 时间安排10分钟

一、课堂常规 2分钟

二、准备活动

1辅助练习、音乐渲染

学生听音乐在跑动的过程中,一听见的哨声快速模仿教师的一些垫上的动作。运用这样的方式活动学生的各个关节,激发学生的兴趣;集中学生注意力。

2、专项练习、身体造桥(图1):人体十字形(图2):垫上手抓脚。让学生感受手推、挺髋、抬头、挺胸等动作,即达到了热身的效果又为完成用身体造桥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二、基本部分 在基本部分中我分类2个环节进行教学

1、仰卧推起成“桥” 时间安排是18分钟

教师边拿图纸提问: 刚才我们练习的手抓脚动作倒过来,像什么?学生回答:桥。使学生轻松愉悦的进入到课的基本部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出示挂图讲解动作要领,学生示范,通过教具演示、示范、使学生对《仰卧推起成桥》有了直观的认识。

两人互助练习:一人在垫上,另一人帮助他摆好姿势,在他起的时候给他的腰一点力量,把他扶起来,培养学生团结互助的精神。

★学生带球练习:运用了“羊角球”辅助教学来帮助那些有困难、害怕的学生更快的学习仰卧推起成“桥”。更有利学会手臂支撑的动作,对动作方法有了初步了解。

背口诀无球练习:教师在教学中把《仰卧推起成桥》技术动作编成口诀:一躺、二蹬腿、三挺,使学生对动作技能有准确的认识,让学生很快的理解动作要领,便于教师指导;在大部分同学都能独立完成动作的前提下。

比一比、钻一钻:哪座“桥”造得最美丽?哪座最牢固?

2、游戏:技巧大比拼 时间安排8分钟

在发展学生上肢力量的同时,相应要有下肢力量的活动,同时也为了把今天所学的动作展示出来,故设计了技能大比拼的游戏。

游戏:游戏方法是在一定的区域内,把学生分成四组,引导学生把今天说学的动作放在10米处的3分区、12米处6分区、16米处的10号区展示出来,游戏开始,各队排头跑到任一分区定时3秒完成动作,失败零分后跑回拍第二个人的手,第二个依次进行。

三、结束部分

在紧张激烈的活动下,我将带领学生进行放松性练习,目的是让学生的身心在柔和音乐的帮助得到放松,消除疲劳,为其他课的学习做准备。放松后我将组织学生进行小结,复述口诀:一躺、二蹬腿、三挺。让今天的课堂教学得到有效的延伸,让学生从课堂走向课后,回家展示,练习。

根据认识事物的规律和人体生理机能变化的规律,本课的教学特色有: 特色一:器材资源合理开发 特色二:运用口诀教学法 特色三:音乐渲染营造气氛

根据本节课所设计的要求,需要的准备的场地是篮球场1个,需要准备的器材有垫子18块,羊角球16个、健身圈20个、播放器一台。

第四篇:《桥》的教学设计与说明

执教 林淑玲 指导老师 林秋田

作者简介:

林淑玲(1976-),女,福建安溪人,本科,小学高级,教龄18年,福建省安溪县第九小学。

林秋田(1972-),男,福建安溪人,小学高级,教龄21年,福建省安溪县第九小学。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咆哮、狂奔、狞笑、拥戴、沙哑、放肆、豹子、呻吟、搀扶、祭奠、乱哄哄、跌跌撞撞、势不可当”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老支书在危难面前所表现出来的无私无畏、不徇私情、英勇献身的崇高精神。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调动情绪。

1.让学生说说身边的好人好事。

2.播放几组解放军战士抗震救灾的真实镜头,讲述2008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武文斌的事迹,让学生的情感在真实的情境当中自然而然地升腾。

【设计意图:由于学生的年龄小,经历少,文章中所描述的人和事离学生的生活太遥远,他们对这类人与事感触并不深刻。引导学生寻找身边的好人好事,了解抗震救灾中的真实事例,通过“热身”活动,使文本逐渐贴近学生的生活。】

一、读题激趣,猜“桥”文意 1.板书课题:“桥”,然后回忆以前曾经学过的有关“桥”的课文,并简要说说分别写的是什么内容。

2.预测文意:这篇课文仅用一个“桥”字做题目,作者会写些什么呢?这又是一座怎样的桥呢?让我们走进课文,一起来感受一下。

【设计意图:从题目导人让学生展开想象,大胆预测文意,然后再去读文,这样做,既能够通过阅读期待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又有助于培养学生根据题目揣测课文内容的能力。】

二、理清脉络,初析“桥”意 1.默读课文,整体感知。

快速浏览课文,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是分几个层次讲的? 2.认读字词,联想画面。

出示词语:

咆哮、狂奔、狞笑、放肆、势不可当

拥戴、沙哑、豹子

呻吟、乱哄哄、跌跌撞撞

搀扶、祭奠

指名读,齐读,提问:每一行的词语让你联想到课文的哪些画面? 3.问题导向,启发探究。

初读课文后你认为这是一座怎样的桥?能用一个字或一个词概括吗?(窄窄的桥、生命之桥、希望之桥、死亡之桥)窄窄的木桥留给人许多感触,请同学们分层认真读课文,抓住那些感动人们的地方,细细品味,你一定会有更深的感受。

【设计意图:加强整体把握是“整体性”教学观念的体现。本环节要求学生快速浏览课文,既从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结构,又从感情上对老汉有个初步印象。词语教学注重结合课文内容,让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理解词语,既复习了课文的生字新词,又为深入学文做了铺垫。】

三、分层品读,深悟“桥”意

(一)扣紧第1—6自然段,感受故事背景,体会“希望之桥”。

1.感受故事背景:借助课件出示山洪的图片和视频,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和抓关键词语理解词义、句义,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想象,感受到当时情况的危急,体会到人们的惊慌和恐惧。2.体会“希望之桥”:品读句子“东面、西面没有路。只有北面有座窄窄的木桥。”理解句意,感受语言的表达特点。

3.领会潜在危机:晶读句子“人们跌跌撞撞地向木桥拥去。”思考“拥”是怎样的情景?会产生怎样的后果?理解在生死危机的关头,村民们争先恐后地拥向木桥,使这座唯一的逃生之桥危机四伏。

(二)学习第7—23自然段,感悟人物形象,体会“生命之桥” 1.默读批注,想象感人画面。

找出描写洪水水变化的语句,并想想在洪水变化的几个瞬间,你都看到了哪些感人的画面,把你的感受写在课文旁边。2.分层品读,感悟人物形象。

画面一(7—13自然段。水没腿深,老汉如山。)通过抓重点句“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感悟:一个“盯”字,你读懂了老汉的心吗?他心里想的是什么?为什么说“他像一座山”?

画面二(14—16自然段。水齐腰深,揪出加塞。)通过抓住重点句“老汉凶得像只豹子。”体会(1)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会有什么后果,让老汉这么“凶”?(2)把句中的“老汉”换成“父亲”,把“一个小伙子”换成“儿子”,再读一读。(3)假如你是他的儿子,你有什么话想问你的父亲?(4)一个个问题像一把把尖刀刺在老汉的心里。让我们走近老汉的内心,替他回答吧!

画面三(17—23自然段。水齐胸深,父子牺牲。)通过抓重点句(1)“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思考:从“用力”这一“推”,你感觉到老汉心里想的是什么?(2)“老汉似乎要喊什么”,你能帮他喊出了吗?(3)这一“揪”一“推”,写出老汉怎样的矛盾心理?

(三)学习第24~27自然段,感受不朽灵魂,体会“永生之桥” 1.配乐朗读,升华情感。2.情境说话,抒发情意。

假如你就是搀扶这位老太太的人,你想对她说什么?引导学生表达内心的感受,激发学生对老支书的崇敬之情。

【设计意图:本环节重点引导学生从最能表现老汉特点的三段话为侧重点和突破口,借助问题导向,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抓住关键词句进行品读感悟,深人人物内心,与文中人物进行心灵对话,感受人物形象,理解“桥”的内在涵义。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学会在角色体验中披文人情的感悟方法,同时受到老支书崇高精神的熏陶和感染,从而受到一次深刻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的教育。】

四、通读思辨,明析“桥”意 1.读文辨析,领会人物品格。

自由有感情朗读全文,读后辨析:老汉是个怎样的人?他是一个好父亲吗?

小结:老汉是村支书,他爱村民;老汉是父亲,他爱自己的儿子。但生死攸关之际,他无私地选择了大家。正是因为老汉危难之时不徇私情,英勇献身的无私无畏的行为,才使原本会成为“死亡之桥”的窄木桥变为人们得以逃生的“生命之桥”。虽然老支书离去了,然而他在人们的心中筑起了一座永恒的心桥,2.再读课题,点明“桥”的含义。危难时刻,心系群众,他就是一座镇定如山、通往希望的——桥,紧急时刻,不顾私情,他成了一座刚正无私、超越生命的——桥,悲痛时刻,精神永恒,他化为一座浩气长存、永生不朽的——桥。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的主题,领会人物的高尚品格,通过排比式的引读,点明题意。】

四、延伸课堂,思“桥”文道

1.思考:课文为什么以“桥”为题?课文那么短,为什么要用那么多的篇幅描写洪水的威胁?为什么读到课文的最后,我们才知道老汉和那个年轻人是父子?这些问题,我们留到下一节课探讨。

2.阅读课后选读课文《丰碑》,比较两篇课文的相同点。

【设计意图:作业设置引导学生思考文章以“桥”为题的用意,启发探究本文的写作特色,并指导学生阅读课后的选读课文比较异同。一方面激发学生课后阅读探究的兴趣,另一方面为下节课“感悟文章表达方法”做好准备。

叶圣陶先生说过:“文字是一道桥梁。桥的这边宛如站着读者,桥的那边宛如站着作者。通过这一道桥梁,读者才和作者会面。不但会面,而且了解了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本课时着重引导学生依托文本,反复品读,积极思维,从课文中的动情点上细读感悟、合理想象,恰如其分地把激情传递给学生,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受,掀起他们的情感波澜,并通过指导朗读,使学生人情入境,从而领悟文章的思想感情。】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有感情朗读,深化感悟,升华情感。

2.领悟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初步了解小说的表达方式。

【教学过程】

一、读文写话,升华感受 1.互动交流,深化主题。

交流上节课留下的问题:课文为什么以“桥”为题? 2.通读课文,抒发情感。

让我们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再一次走近这座桥,走近这位高大如山的村支书。3.练习写话,深化认识。

从2004年开始,我国每年要评选出“十大感动中国人物”,并举办专门的颁奖晚会。每个“感动中国人物”的颁奖词,仅100字左右,却高度概括了获奖者的感人事迹或突出贡献。下面是2008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的武文斌的颁奖词,“天崩地裂之时,绿色的迷彩撑起了生命的希望,他树起了旗帜,自己却悄然倒下,在那灾难的黑色背景下,他26岁的青春,是最亮的那束光。”请你为《桥》的主人公——那位令世人感动的老支书撰写一段这样的颁奖词,然后读给大家听听。

【设计意图:勤动笔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和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本环节主要通过小练笔,深化对于老汉这一人物形象的认识,体会一位普通共产党员的伟大情怀。另外,通过诗歌优美凝练的语言,提升人物形象,升华学生情感。】

二、研读品悟,学习写法

再读读课文,想想课文是怎样表现人物特点的?(板书:人物)1.感受环境描写。

指名读1—6自然段,思考后交流:课文那么短,为什么要用那么多的篇幅描写洪水的威胁?

小结:课文一开篇就对突如其来的大雨和洪水进行了细致的描述,并且把这一环境描写贯穿始末,看来故事的展开,人物的描写是离不开特定的环境。(板书:环境)2.感受独特情节。

师配乐深情朗读故事结尾的24—27自然段。引导讨论交流:为什么作者直到最后才揭示老汉和小伙子的关系呢?最后一段“五天以后,洪水退了。老汉的妻子,被人搀扶着,来这里祭奠。她来祭奠两个人。她丈夫和她儿子。”结尾处为何连续用了三个“她”字,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小结:这是典型的“欧亨利式结尾”,作者利用短段间的停顿来充分表达悲情,“她”字的反复运用更使这种悲情得到充分渲染。作者利用这样充满悬念的情节,这样独特的构思,读起来才让人揪心,让人震撼。(板书:情节)3.感受语言特色。

这篇课文大量运甩短句,以及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对洪水的肆虐、人们的表现等进行间接描写。你能试着找出这些句子读一读,品味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突出情况危急,衬托老汉的形象)

4.总结课文写法。

环境、人物、情节是小说的三要素。这篇课文是一篇小小说,或者叫微型小说。小小说篇幅非常简短;小小说的构思都很奇特,总能让你感到出乎意料,可仔细想想,却又在情理之中,这就是小小说的语言魅力。

【设计意图:体会文章的表达方法是本课教学的难点,突破这个难点必须在充分理解课文内容,深入感悟文章思想感情的基础上得以实现。本环节设置分层读悟,有利于写法的分析和归纳。】

三、拓展阅读,丰富体验

浏览选读课文《丰碑》,交流阅读体会:《桥》与《丰碑》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拓展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舍己为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个体受到高尚价值观的教育。同时,两篇课文相似的表达方式也让学生在对比阅读中丰富体验,加深认识。】

四、迁移写法,指导写作

这节课我们着重从表达方式的角度来品味《桥》这篇感人的小小说。其实现实生活才是文学创作的源泉。只要你留心关注,这样感人的故事在我们生活中随时可见。让我们再回过头去看看2008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武文斌的事迹,你能否运用《桥》这篇文章的一些写作手法,试着将武文斌的事迹写成一篇感人的文章呢?(生交流,课后试写)

【教学意图:本单元的学习主题是“他们让我感动”,本环节的设置,主要是让学生把学习的触角由课堂伸向生活,也是为本单元的口语交际和习作做好铺垫。】

【板书设计意图:本课时板书着重体现文章的表达方式和文体特点。】

【第二课时设计说明:读和写是个互逆的过程。它们之间既相对独立,又密切联系着。读是理解的吸收,写是理解的表达。在本课时教学设计中,我让学生为老汉写“颁奖词”,以期对老汉精神的感悟更深一层;我还让学生试着将2008年感动中国的十大人物之一——武文斌的事迹写成一篇感人的文章,以期将本课学到的表达方法运用到写作中。

第五篇:桥 微课教学设计(推荐)

《桥》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咆哮,狂奔,狞笑”等词语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文章内容,体会思想感情,感受人物崇高的人格魅力 4,领悟课文在表达方法上的特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令人感动的地方,感受老党员的无私无畏。不徇私情。

教学难点:理解题目蕴含的深意

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生活中有很多桥,比如:木桥,拱桥/石头桥……但是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看一座特别的桥,它是一座生命的桥。(板书课题)请学生齐读课题2遍。二,初步感知

1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一遍,并带着一个小问题去读,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小村庄里,洪水来临,党支部书记——也就是全村人都拥戴的老汉冒着生命危险组织村民有序地过桥逃离,最后自己和儿子却被洪水卷走了)

板书:老汉,洪水,群众

2,是的,洪水来了,我们看到大屏幕,这是洪水来临的景象,我们可以看到,洪水汹涌澎湃,肆虐泛滥,我们再回到课文,请同学们找出描写大雨和洪水的句子。

a,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

b,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中狂奔而来,势不可挡(比喻)c,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跳舞了(拟人)(请同学们带着感情读一读这些句子)

三,精读品味

1,洪水如猛兽,死亡在逼近,在这种情况下,你们害怕么?(生:害怕)是的,这个村的村民也害怕了,求生的本能让大家惊慌失措逃跑,辣么,他们找到逃生的路了吗?哪位同学告诉我?

(北面一座窄窄的木桥)2,大家想一想,如果村民们都自顾自往桥上走,大家能全部撤离么?(不能)

3,死亡的气息在逼近,大家都嫉妒恐慌,然而有一个人例外,那是谁?在这个生死关头他做了什么抉择?请同学们找到相关语句,你认为老汉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以下句子:

老汉沙哑着喊话:“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面!“

老汉:临危不惧,不徇私情,威严,冷静,党员后离开——稳人心

3,可党员也是人,随着洪水涨到腰上,这时候有一个年轻的党员按耐不住了,那老汉是怎么处理的呢?请同学们找到相关句段,圈画出老汉的动作(冲上前去,揪,吼,凶得像只豹子)

请同学们读一读这一自然段,读出老汉的生气愤怒

4,这个小小的木桥终于承受不住洪水的攻击了,痛苦地呻吟着,洪水已经到了胸膛,所幸的是村民们都撤离了,只剩老汉和小伙子。他们互相谦让逃生的机会,然而,来不及了,无情的洪水把他们都卷走了。

5,故事读到最后,我们知道了,老汉和小伙子其实是什么关系?(生:父子)这个结局让我们意外,却更震撼。的确,老汉是党员,在人民群众的生死关头,老汉冷静地像一座山,而他严格要求儿子后又谦让生机,这更是父爱如山!

四,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故事读完了,老汉的光辉形象永远活在我们心中。洪水退了,村民得救了,木桥塌了。但令一座桥却立了起来,这座桥就是——老汉!这更是哦像老汉这样的共产党员关心,爱护群众的生命桥!

五,课后作业

课后请同学们把想对老汉说的话写下来。

六,板书设计

16,桥

临危不惧 不徇私情 无私奉献

(生命之桥)

老汉

洪水

群众

下载技巧——仰卧推起成桥课的教学设计与说明word格式文档
下载技巧——仰卧推起成桥课的教学设计与说明.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桥》朗读课教学设计

    《桥》朗读指导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 2、过程与方法:抓重点语句进行多种形式朗读,运用以读促悟的方法,体会文章的思......

    体育与健康课技巧教学设计

    体育与健康课(水平四)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 本课以《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学生“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体育与健康课程水平四教学目标为依据,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根......

    《桥》教学设计与反思

    《桥》 一、教材分析《桥》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学期第四组的一篇感人的文章。作品成功地塑造了一位把生的希望让给群众,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的老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作者为这一......

    《桥》教学设计与反思

    《桥》教学设计与反思 李俊琴 (山西省沁源县王和中心校) 一、教材分析 《桥》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学期第四组的一篇感人的文章。作品成功地塑造了一位把生的希望让给群众,把死......

    《桥》教学设计与反思

    《桥》教学设计与反思 《桥》教学设计与反思1 再次播放桥的各种图片。请你读一读课文的第二小节。你会有什么收获?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请一名同学朗读课文的第二小节。评价朗......

    说明方法复习课教学设计

    说明方法复习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提高辨识和分析说明方法的作用的能力。2、提炼答题技巧,并在实践中加以巩固运用。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回忆旧知......

    《平均数》教学设计与说明

    《平均数》教学设计与说明 【教学内容】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92-94页。【教学目标】 1.在丰富的具体问题情境中,感受求平均数是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需要,并通过进一步的操作......

    愚公移山(教学设计与说明)

    《愚公移山》 一、教材分析 《愚公移山》是上教版《品德与社会》学科四年级第一学期第三单元《人地和谐》中的第一篇课文。这一单元主要是让学生探究人与自然的关系,初步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