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继续教育学院政法教学点做好08级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实施办法
08政法教学点《会计学》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一,会计部分 1.关于会计理论结构的探讨 2.中外会计报告比较及启示 3.对我国具体会计准则的思考 4.关于会计信息真实性的思考 5.关于会计政策的探讨 6.建立我国金融工具会计的探讨 7.关于商誉的会计思考 8.试论重组会计 9.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与会计监督
10.关于破产清算会计若干问题的思考 11.关于会计管理体制的研究 12.论会计目标
13.关于或有事项的研究 14.试论会计学科体系的构建 15.关于会计工作的法律责任 16.企业内部会计制度建议 17.上市公司信息披露
18.关于会计管理体制的探讨 19.合并会计报表研究 20.企业并购会计研究 21.债务重组会计研究
22.会计准则和制度的经济后果研究 23.关于借款费用资本化的探讨 24.试论会计信息的公开制度 25.试论我国的会计准则体系 26.试论会计报告披露的范围
27.试论我国注册会计师制度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28.关于强化会计监督的思考 29.关于期货会计的探讨 30.试论会计环境
31.非货币交易会计研究 32.减值会计研究
33.新《会计法》对会计核算的要求 34.股票期权会计研究
35.会计学专业课程体系研究 二,财务管理部分 1.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实证研究 2.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 3.企业配股财务标准研究 4.资本成本决策研究 5.企业/企业集团财务管理体制研究 6.经营者薪酬计划 7.管理业绩评价体系 8.财务风险评价体系 9.企业营运能力分析体系 10.企业获利能力评价体系 11.企业财务危机预警体系
12.企业/企业集团财务战略研究 13.企业/企业集团财务政策研究 14.企业/企业集团投资政策研究 15.由某公司谈企业战略发展结构
16.企业集团母、子公司利益冲突与协调 17.企业投资决策科层结构体系研究 18.金融互换与资本结构 19.企业集团股利政策研究 20.关于投资财务标准研究 21.关于企业价值研究
22.预算管理与预算机制的环境保障体系 23.企业并构财务问题研究(题目宜具体化)24.企业/企业集团存量资产重组研究 25.企业集团财务总监委派制研究 26.企业/企业集团财务控制体系 27.企业财务目标再认识 28.企业投资结构研究
29.关于财务的分层管理思想研究 30.企业表外融资的财务问题
31.战略(机构)投资者与公司治理 32.自由现金流量与企业价值评估 33.企业收益质量及其评价体系 34.企业信用政策研究 35.企业税收筹划
36.关于财务决策、执行、监督”三权”分立研究 37.关于内部转移价格研究 38.上市公司关联交易分析 39.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
40.上市公司财务信息质量基础分析(题目宜具体化)41.财务学科课程体系探讨 三,管理会计部分 1.变动成本法的应用研究 2.管理会计的假设前提与原则 3.投资决策分析方法 4.关于管理会计师及其职业道德研究 5.预算管理研究,业绩评价体系与方法研究 6.关于均衡计账研究 7.关于ABC法的研究 8.责任会计的研究 9.关于投资项目决策的研究 10.标准成本的研究 11.战略管理会计研究
12.关于内部转移价格的研究 13.关于成本差异分析的研究 14.关于敏感性分析 15.关于成本控制方法 四,审计部分
1.论内部审计的独立性
2.论市场经济下审计的职能与作用
3.论审计在宏观经济调控中的地位与作用 4.论审计目标与审计证据的获取 5.论审计与经济监督系统
6.论我国审计组织体系的健全与发展 7.论我国审计体制的改革与完善 8.论审计的法制化、规范化建设 9.论审计执法与处罚力度的强化 10. 论审计风险及其防范 11. 比较审计初探 12. 论经济效益审计
13. 论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审计 14. 论现代企业制度下的内部审计 15. 论财政同级审计
16. 对验资中有关问题的探讨 17. 对资产评估中有关问题的探讨 18. 审计工作策略探讨
19. 论审计方式方法体系的完善 20. 论企业集团内部审计制度的构建 21. 论审计工作质量的控制与考核 22. 论我国审计准则体系的完善
23. 论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的发展与完善 24. 新会计法实施后企业内部审计建设
25. 独立审计准则研究(可选一个准则进行研究)26. 注册会计师专业课程体系研究 五,会计电算化部分 1.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安全性分析 2.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容错性及可操作性问题 3.会计电算化核算系统的子系统划分研究 4.会计电算化工作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5.会计电算化对会计工作方法的影响探讨 6.会计电算化对传统会计职能的影响研究 7.商业进销存系统模式研究 8.会计电算化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9.网络会计研究
10.对计算机会计信息工作的审计
会计学专业毕业论文选题提示
一、会计部分 1. 关于会计理论结构的探讨
[提示]会计理论研究方法的研究;会计准则研究,如会计准则制定的经济后果分析;构建会计理论体系的要素分析,如会计目标、会计环境、会计方法等;中国特色的会计理论体系研究;知识经济时代的会计理论创新,如人力资源会计、绿色会计等;会计理论结构发展演变过程研究;中外会计理论结构比较/ 2. 中外会计报告比较及启示
[提示]会计报告的涵义及作用;中外会计报告的差异表现;中外会计报告差异的原因分析;进一步改进我国会计报告的对策。3. 对我国具体会计准则的思考
[提示]会计准则的涵义及作用;我国会计准则建设的现状;具体会计准则的制定或实施尚存在的问题研究、成因分析;进一步完善我国会计准则体系的对策。
[提示]人力资源、人力资产与人力资本的涵义;人力资源会计的会计目标、基本假设、会计要素界定研究;人力资源会计的确认研究;人力资源会计的计量研究、包括人力资源成本的计量、人力资源价值的计量等;人力资源会计信息披露的研究;劳动者权益会计。4. 关于会计政策的探讨
[提示]会计政策的涵义及类型;制定或选择会计政策的原则、程序;制定或选择会计政策的动机研究;影响会计政策制定或选择的因素分析;会计政策的选择范围;会计政策的后果;我国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分析。5. 建立我国金融工具会计的探讨
[提示]金融工具会计的研究对象,可分为基本金融工具会计与衍生金融工具会计;衍生金融工具及特征研究;金融工具创新对传统财务会计理论的冲击,包括对会计准则的影响,对传统会计确认理论的影响,对传统会计计量理论的影响;衍生金融工具的确认、计量与报告研究/ 6. 关于商誉的会计思考
[提示]商誉的涵义及特点;商誉的成因分析;商誉会计研究的现状;商誉的确认研究;商誉的计量研究;商誉的会计信息披露研究/ 7. 会计的国家性与国际性
[提示]会计的属性;会计的国家化、国际化的涵义及特征;会计国家化与国际化的关系分析;会计国家化与国际化的冲突与协调研究/ 8. 关于法定财产重估增值的研究
[提示]法定财产的会计属性;法定财产重估的前提;法定财产重估的经济效果;法定财产重估的会计处理方法;法定财产重估的会计信息披露。9. 试论重组会计
[提示]资产重组的涵义;资产重组的方式与资产重组会计的研究内容;重组会计研究的现状分析;重组会计目标、会计假设研究;重组会计的确认与计量研究;重组会计的信息披露。
10. 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与会计监督 [提示]现代企业制度与公司治理结构;会计的目标与会计监督的关系;现代企业制定下会计监督的特点;会计监督在公司治理结构中的地位; 会计监督对公司治理结构的改善。11. 关于破产清算会计若干问题的思考
[提示]破产清算对传统会计理论的冲击,包括对会计目标、会计假设、会计核算原则的冲击等;破产清算会计目标研究;破产清算日的确定;破产清算会计信息披露的原则及方式研究;破产的社会成本分析。14.关于会计管理体制的研究
[提示]关于会计管理体制的涵义及研究对象;我国现有会计管理体制的缺陷及原因分析;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会计管理体制的差异;我国会计管理体制的创新,包括会计委派制、财务总监制、稽查特派制等。我国会计管理体制发展的一般规律研究。15.论会计目标
[提示]会计目标的涵义;关于会计目标的两种观点;决策有用论、委托代理论;会计目标与公司治理结构、与现代企业制度的关系研究;会计目标与会计信息质量;如何构建适合我国实际的会计目标。16.关于或有事项的研究
[提示]或有事项的涵义及特征;或有事项概率的判断、稳健原则的应用;或有资产与或有收益的确认与计量研究;或有事项的会计信息披露研究,如表内、表外披露;如何处理或有事项的信息披露与保护商业秘密的关系。17.试论会计学科体系的构建
[提示]传统会计学科体系的不足;会计教育改革的必要性、紧迫性分析;新形势下(如加入WTO对会计教育的影响、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等)会计学科体系的构建目标,应指明属于哪一层次的教育、大学本科、专科还是研究生等;关于会计手段的改进;会计学科体系效果的综合考核。18.关于社会会计工作的法律责任
[提示]会计的本质与法制化特征的分析;我国相关法律如《刑法》、《证券法》、及〈公司法〉对会计工作法律责任的规定;〈会计法〉单位负责人法律责任的广义及依据分析;各种法律责任的不完善及今后应改进这的方向。20.上市公司信息披露
[提示]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动因;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规范进程及规范体系;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质量要求和原则;针对上市公司首次信息披露(如招股说明书)、定期信息披露(如年度报告、中期报告等)、临时信息披露。21.关于会计管理体制的探讨 [提示]见14 22.债务重组会计研究
[提示]新修订并颁布实施的《债务重组》准则和原《债务重组》准则相比较,发生哪些较大变化;重新界定债务重组含义的原因;债务重组方式的变化;不同债务重组方式下会计处理的变化;《债务重组准则》的国际研究。24会计准则和制度的经济后果研究
[提示]会计准则;会计制度;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关系;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作用;
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对经济活动的影响。25.关于借款费用资本化的探讨
[提示]借款费用的概念及内容;借款费用会计确认的原则;借款费用资本化金额的计算和分析;借款费用会计处理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完善借款费用会计处下的建议。26.试论会计信息披露制度 [提示]会计信息披露的意义;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我国目前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现状;进一步完善会计信息披露的现状;进一步完善会计信息披露的对策及建议。27试论我国的会计准则体系
[提示]会计准则体系的构成(由基本准则和若干具体准则组成);基本准则1992年颁布后,目前应进行修订;当前应就一些新出现的业务加快制定具体准则。28试论会计报告披露的范围
[提示]会计报告;会计报告应披露的内容;会计报告披露的方法;会计报告披露的意义;会计报告披露应遵循的原则。
29.试论我国注册会计师制度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提示]注册会计师制度;注册会计师制度的作用;目前我国注册会计师制度存在的问题;影响注册会计师制度的因素。30.关于强化会计监督的思考
[提示]会计监督;会计监督的目的;会计监督的范围;会计监督弱化的原因;企业内部机制和外部环境对会计监督的影响。31.关于期货会计的探讨
[提示]研究期货会计的意义;期货会计对传统会计理论(包括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冲击及对策;浮动盈亏的会计处理等;中外期货会计的比较研究。32.试论会计环境
[提示]会计与会计环境,可选某一种具体的环境加以详细阐述,如法律环境、政治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教育环境等;会计信息的需求与供给环境分析;会计环境与环境会计;IT时代、网络环境下的会计;会计环境的变化与会计模式的变迁;会计环境的构成要素分析;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体制下会计环境的变化。33.非货币交易会计研究
[提示]非货币交易中换入资产入账价值的研究;非货币交易中的利润操纵现象及其防范对策;关联方企业货币交易研究;现行会计制度中非货币交易中存在缺陷与改进方法;中外非货币交易准则的差异比较,可选择某一国或将中外进行总体比较。34.现代企业治理机制下的内部控制制度
[提示]有效内部控制的构成要素分析;构建现代企业治理机制下三内部控制制度;现代企业制度下的公司的治理思考;企业内部控制目标的构建;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失效的表现、原因及对策研究;公司治理结构与内部控制框架如何有机结合。35减值会计研究
[提示]减值会计理论研究的现实意义;减值会计理论依据;减值会计的确认与计量;减值会计推行的现实困难;减值会计发展的未来展望。36试论新《会计法》下的会计监督体系
[提示]新《会计法》出台的背景;新《会计法》对会计监督内涵的界定;新《会计法》下的会计监督体系;新《会计法》有效发挥会计监督作用的条件。37.新《会计法》对会计核算的要求
[提示]新《会计法》出台的背景;新《会计法》同原《会计法》相比较在会计核算方面规定的区别;新《会计法》有效发挥会计核算作用的条件。38.试论会计法律责任
[提示]会计法律责任的概念及其表现;会计法律责任与审计会计法律责任的区别;会计法律责任的具体表现;典型案例分析;有效规避会计法律责任的对策。39股票期权会计研究
[提示]股票期权会计的产生及其作用;我国企业实施股票期权会计的现状;有效制定并实施股票期权会计应解决哪些方面的问题;进一步完善我国股票期权会计的建议。40.会计学专业课程体系研究
[提示]会计学专业课程体系的现状;高等教育发达国家会计学专业课程体系设置情况分析;会计学专业教育目标与课程体系设置的关系;进一步完善我国会计学专业课程体系的措施。
二、财务管理部分
1.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研究
[提示]从股利政策理论入手,分析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种类、优缺点,结合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的现状,如有分红、受相关政策影响大等,提出制定股利政策应考虑的因素,改善现状的建议等。
2.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
[提示]不同的股权结构会形成不同的治理模式,同时公司治理结构安排又会引起结构的变化。借鉴欧美的市场型公司治理结构和日、德的集中控制型治理结构与股权结构的对立现代关系,探讨我国公司股权结构优化的措施,以及如何建立现代公司治理结构。3.企业配股财务标准研究
[提示]配股是企业的一项重要筹资行为,配股标准的不同会带来企业不同的财务和会计行为。我国目前配股的财务标准存在问题,如企业操纵报表使之符合要求,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如在净资产收益率的基础上增加收益质量指标、现金流量指标等。4.资本成本决策研究
[提示]资本成本的概念;资本成本的经济含义及计量方法;资本成本在筹资决策中的作用,如决定筹资来源、筹资规模;资本成本在投资决策中的作用;资本成本在分配决策中的作用。5.企业/企业集团财务 管理体制研究 [提示](1)企业集团的组建模式:控股式、混合式(包括集权型和人权型)。(2)对两种模式比较:集团公司的决策事项、模式的优缺点、组建目的、总部定位、附属公司与集团公司的关系等。(3)集团公司财务体制的设计原则、设计思路。(4)集团公司财务控制模式的分析。集权与分权的比较与选择。公司不同阶段、吵同战略、不同环境下的选择。6.经营者薪酬计划
[提示](1)设计的目的的与意义。(2)有关经营者激励的理论解释。(3)薪酬计划的框架期权授予时间、授予数量、来源、行权价、考核指标体系、配合案例进行论述。(4)薪酬计划实施中外部环境的配套与支持。7.管理业绩评价体系。
[提示](1)管理业绩评价的目的与作用。(2)区分经营业绩与管理业绩。(3)制定关键业绩评价指标(KPI)。(4)确定主指标、辅助指标、修正指标和否决指标。(5)确定各自的权数与各指标的分值。
8.财务风险评价体系
[提示](1)财务风险评价的重要性。(2)财务风险评价重点。财务保本风险指标:安全边际、保本量、金额、贡献率;偿债力指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现金比率、已获利息倍数;投资利润率指标:销售利润率、资产利润率、流动资产利润率固定资产利润率、息税前利润、净资产利润率、EPS;市场竞争优势指标:本公司销售占可比同行业销售比率、(或增长率)本公司销售占本地区同行业销售比率(或增长率)。现金上划充足率、现金资产的完全性等。(3)财务风险评价应注意的问题。9.企业营运能力分析体系
[提示](1)营运能力分析的重要性。营运能力反映企业资产运用的效率,其分析不仅能揭示资产的流动性,而且能指明提高资产利用效率的方向。(2)影响营运能力的因素。(3)营运能力分析指标体系的构建。包括短期资产营运能力、长期资产营运能力和总资产力。10.企业获利能力分析体系
[提示](1)获利能力分析的重要性。获利能力的概念;获利能力分析的目的;获利能力分析的重要性。(2)影响获利能力的因素。生产能力、营销能力、成本水平、财务状况及风险。(3)获利能力的衡量基础。主营业务利润、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4)获利能力指标体系的构建。生产经营业务的获利能力、总资产获利能力、净资产获利能力及每股收益等。11.企业财务危机预警体系
[提示]财务危机的产生原因及其预警的涵义;财务危机预警指标必须具备的基本特征;财务危机预警指标体系的设置;危机临界点值确定等。12.企业/企业集团财务战略研究
[提示]财务战略的涵义与基本理论;财务战略的基本功能;财务战略目标规划;财务战略成功实施的关键因素等。
13.企业/企业集团财务政策研究
[提示]财务政策的涵义及其能;财务政策的构成内容;财务政策的具体制定;财务政策有效实施的保障体系等。
14.企业/企业集团投资政策研究
[提示]投资政策的涵义及其功能;投资政策的构成内容、投资领域、投资方式、投资质量标准、投资财务标准的界定;投资政策有效实施的保障体系等。15.由某公司谈企业战略发展结构
[提示]通过若干公司的比较,提出战略发展结构这一成败的决定性因素;战略发展结构的涵义及其功能;战略发展结构定位;战略发展结构有效贯彻实施的保障体系等。16.企业集团母、子公司利益冲突与协调
[提示]母、子公司矛盾的焦点及其表现;母、子公司矛盾产生的根源;协调处理母、子公司矛盾遵循的基本原则;母、子公司权、责、利关系的制度安排等。17.企业投资决策科层结构体系研究
[提示]投资决策的战略意义;公司治理结构与投资决策科层结构体系确立的原则;投资决策权限的划分;提高投资决策高利率的保障体系,等。18.金融互换与资本结构
[提示]金融互换的涵义与种类;(不同种类)金融互换的功能 与风险收益特征;金融互换与资本结构的关系及其利弊影响;金融互换与资本结构调整的基本策略;金融互换风险的防范等。19.企业集团股利政策研究
[提示]股利政策的涵义及其功能;较之单一法人制企业,企业集团股利政策的基本特征;企业集团股利政策目标定位;企业集团股利政策决策权限;母、子公司有关股利政策取向方面 的矛盾及其协调等。
20.关于投资财务标准研究
[提示]投资财务标准的涵义及其功能;投资财务标准构成方面;确定投资财务标准需考虑的基本因素;具体财务标准的制定与标杆值的选定等。21.关于企业价值研究
[提示](1)企业价值研究的目的。(2)企业价值估价程序。(3)企业价值估价方法贴现法:自由现金流量贴现法、收益现值法等。非贴现法:账面净值法等。(4)每种方式的特点运用及需注意的问题。(5)探讨提升公司价值的途径(财务的、非财务的)。22.预算管理与预算机制的环境保障体系
[提示](1)研究预算环境保障体系对预算实施的意义。(2)组织结构的优化整合。传统组织结构;职能结构、分布结构、地区结构、矩阵结构,该组织结构的弊病菌与预算管理的矛盾。组织结构的流程化整合:整合的原则、程序和方法(作业分析,消除不增值作业、面向市场迅速作出反映)。(3)重构:预算组织体系的创新。责任中心种类各中心预算内容与整理。(4)建立预算管理委员会。23.企业并购的财务问题研究 [提示]应侧重某一方面:(1)对目标公司并购的估价。(2)并构的方式。(3)并构的目标选择。(4)并购的支付方式。(5)并购后的整合。(6)并购后对集团公司的业绩评价。(7)要结合具体案例写。
24企业/企业集团存量资产重组研究
[提示](1)目前集团企业存量资产的现状;金额、控制、周转情况、获利情况等。(2)现状说明何问题?(3)盘活存量资产的路径:分拆、重组、剥离、回购、分离。(4)每种模式具体操作内容、优劣、适应范围。(5)每种模式比较。(6)运用案例加以说明。24.企业集团财务总监委派制研究。
[提示](1)为何要采取该制度。研究的目的及现实性。(2)财务总监委派制具体实施的步骤。(3)目前已采取该模式的企业存在哪些问题?如何处理好与被监督企业的关系:权限、控制度、矛盾、监控范围。(4)这此问题反映出哪些内外部环境配套措施问题。(5)你认为如何解决?
25.企业/企业集团财务控制体系 [提示](1)集权与分权的选择。(2)集团财务控制体系的控制点。集团公司对子公司的预算控制;筹资与资产使用控制;成本与现金控制;信息控制与盈余管理;经营者与业绩评价薪酬计划。(3)要求配合实际例子,写出现状、问题与你的解决思路。26.企业财务目标再认识
[提示](1)研究企业财务目标的现实意义。财务目标决定了财务管理的内容和职能。(2)关于财务目标的几种主要观点及评价。利润最大化、每股收益最大化和股东财富最大化。(3)有关财务目标的基本假设。(4)个人观点。27.企业投资结构研究
[提示](1)投资结构的含义。投资总额中各种性质投资的构成和每种性质投资在总投资中所占的比重。(2)研究投资结构的目的与意义。(3)影响投资结构的因素。包括市场需求、市场竞争、产业政策、行业性质和企业自身条件等。(4)投资结构决策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收益原则、风险分散原则等。(5)投资结构调整的基本方式。28.关于财务的分层管理思想研究
[提示](1)企业制度。即企业组织形式与权责利的制度安排。(2)公司治理结构理论。股东大会、董事会、总经理责权利的划分。(3)财务分层管理的框架。出资者财务、经营者财务和财务经理财务。(4)出资者财务、经营者财务和财务经理财务的管理目标、管理对象、特征和权限。29.企业表外融资的财务问题 [提示](1)表外融资的动因。(2)表外融资的特点与主要形式。长期租赁、合资经营、资产证券化和创新金融工具等。(3)表外融资的决策。包括方式选择、收益与风险分析等。
30.战略(机构)投资者与公司治理 [提示](1)战略(机构)投资者的含义。(2)公司治理的概念。(3)公司治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4)战略投资者对规范公司治理的作用。(5)发展战略投资者的策略。31.自由现金流量与企业价值估价
[提示](1)常用的并购目标企业的价值评估方法及评价。资产价值基础法、收益法和贴现现金流量法。(2)贴现现金流量法下影响企业价值的基本因素。(3)使用自由现金流量的优势。(4)自由现金流量的含义、经营现金流量、企业自由现金流量和股东现金流量。
32.企业收益质量及其评价体系
[提示](1)收益质量的概念。收益的概念、收益质量的概念。(2)收益质量评价的重要性。(3)影响收益质量的因素。会计政策的选择、会计政策的运用、收益与经营风险。(4)收益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收益的现金保障程度、收益的结构分布、收益的稳定性等。
33.企业信用政策研究
[提示](1)商业信用的功能。(2)商业信用的成本。机会成本、管理成本和坏帐成本。(3)信用管理的主要内容。(4)信用分析的方法。(5)信用政策的制定与实施。信用标准、信用条件、信用限额和收账政策等。35,企业税收筹划
[提示](!)税收筹划的目标与意义。税收筹划的概念、税收筹划的目标、税收筹划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意义。(2)税收筹划的基本原则与主要程序。(3)税收筹划的分析方法。36.关于财务决策、执行、监督“三权”分立研究
[提示](1)企业制度。即企业组织形式与权责利的制度安排。(2)公司治理结构理论。股东大会、董事会、总经理责权利的划分。(3)企业财务管理与财务管理权限。(4)财务管理权限的划分。(5)财务管理“三权”分立的必要性。(6)“三权”分立的实际操作。37.关于内部转移价格研究
[提示](1)内部转移价格及在责任会计制度中的作用。(2)内部转移价格的定价原则。(3)主要内部转移价格的制定方法与适用范围。市场价格、经协商的市场价格、以成本为基础的内部转移价格、双重内部转移价格。38.上市公司关联交易分析
[提示](1)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的主要类型及影响。(2)上市公司关联交易分析的取数。(3)上市公司关联交易分析的方法。(4)上市公司关联交易分析的侧重点:关联关系的判断;交易价格的公允性;关联方之间承担的债务与费用及对企业的收益与风险的影响。(5)关联交易对利润的影响分析。39.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
[提示](1)上市公司财务分析的特点。(2)上市公司财务分析使用的资料。招股说明书、上市公告、定期财务报告、临时报告及证券市场的其他信息。(3)上市公司财务分析的主要指标。每股收益、每股净资产、市盈率等。(4)上市公司财务分析指标分析应特别注意的事项。
40.上市公司财务信息质量基础分析
[提示](1)上市公司财务信息质量的含义。(2)上市公司财务信息质量分析的重要性。(3)影响上市公司财务信息质量的因素。包括:外部环境;政策法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会计政策选择及变更等。(4)上市公司财务信息质量基础分析的方法。41.财务学科课程体系探讨
[提示]指示当前财务学科课程体系存在的主要缺陷;在对专业培养目标进行定位的基础上,结合社会发展对人才素质及其知识结构的要求,展开相关课程体系的设置;说明存在的主要障碍与解决建议。
三、管理会计部分 1. 变动成本法的应用研究
[提示]变动成本与完全成本的异同分析;变动成本法与存货成本计算比较分析;变动成本法与损益计算原理;变动成本与产品价格关系研究;变动成本法在短期经营决策中应用研究;变动成本法的应用环境分析;如何实现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融合;变动成本法的改进与发展趋势的探讨。2. 管理会计的假设前提与原则
[提示]管理会计的假设前提的含义与意义;管理会计假设前提与财务会计假设前提的区别分析;管理会计基本假定内容构成研究;管理会计原则探讨。3. 投资决策分析方法
[提示]投资决策的概念与意义;如何把握资本预算;投资决策经过哪些程序;投资决策方法体系;投资决策应该考虑哪些因素;项目现金净流量的计算方法;投资必要报酬率;投资风险计量与防范;投资决策贴现法的应用要求;投资回收期的计算与应用;投资报酬率的计算与应用;净现值法的计算与应用;现值指数法的计算与应用;内含报酬率法的计算与应用;如何进行更新改造决策;如何进行租赁与购买决策;如何进行投资规模决策;如何进行不确定性投资项目分析;如何进行限量投资决策。4. 关于管理会计师及其职业道德研究
[提示]管理会计师的职业能力与素质要求;现代企业管理框架中的管理会计地位探讨;会计职业道德与管理会计职业道德研究;诚信与管理会计师。5. 预算管理研究
[提示]预算管理概念分析;预算管理与计划管理的关系研究;如何理解预算管理的内容体系;如何构造预算管理的运行体系;全面预算与财务预算的差异分析;在公司治理下预算流程的设计;公司战略如何制约预算目标;预算编制方法(定期预算、零基预算、弹性预算、滚动预算、滚动预算与概率预算)的应用分析;预算控制原则与方法;预算控制的几种形式;预算调整制度建设问题;预算考评制度的建立与完善。6. 关于ABC法的研究
[提示]作业成本计算与作业成本管理的概念;作业与作业过程的初步研究;成本元与驱动因素的初步认识;作业成本计算的环境要求分析;作业成本计算的基本程序;作业成本管理的程序;推行作业成本管理的难点与对策。7. 责任会计的研究
[提示]责任会计的概念分析;责任会计的发展阶段与每个阶段的特征;责任会计的理论基础;责任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异同;责任会计中心的特征与类型分析;投资中尽的性质与特征;利润中心的特征、类型与适应范围;成本中心的特征与适应范围;责任会计的报告体系;责任会计的核算程序;单轨制与双轨制;集团公司责任会计体系的建设。8. 业绩评价体系研究
[提示]业绩评价制度的内容分析;业绩评价制度的建立依据与原则;业绩评价指标体系;财务评价与非财务评价;平衡计分卡;如何运用经济增加值(EVA)与市场增加值(MVA);战略业绩评价要点;业绩评价与薪酬制度的关联性分析;如何构建综合业绩评价体系。9. 标准成本的研究
[提示]标准成本的概念;标准成本的类型;标准成本的作用;标准成本的作用;标准成本的种类与选择;直接材料标准成本;直接人工标准成本;制造费用标准成本;价格标准;用量标准;标准成本单。10. 战略管理会计研究
[提示]战略管理会计的定义与形成发展过程;战略管理会计的理论基础;战略管理会计的内容体系;战略管理会计的基本方法; 11. 关于内部转移价格的研究
[提示]内部转移价格的定义与功能;内部转移价格的类型;以市场价格为基础的内部转移价格的特征与适用范围;以“成本”为基础的内部转移价格的特征与适应范围;以协商定价的特征与适用范围;双重内部转移价格制度。
12. 关于成本差异分析的研究
[提示]成本差异与差异分析;有利差异与不利差异;价格差异与用量差异;直接材料成本差异;效率差异与耗费差异;双差异分析法;成本差异的账务处理;成本差异的期末结转。
13. 关于敏感性分析
[提示]敏感性分析;本量利分析中敏感性分析;投资决策中的敏感性分析;敏感性分析应用条件与局限性。14. 关于成本控制方法
[提示]成本控制目标分析;现代企业制度下的成本控制制度体系的内容与结构;成本控制原则;定额成本控制制度的适用范围与优缺点分析;质量成本控制制度;即时成本控制系统的理论意义与运用条件。
四、审计部分 1. 论内部审计的独立性
[提示]独立性含义的界定;影响独立性的因素;我国内部审计的独立性的现状;如何提高内部审计的独立性。2. 论市场经济下审计的职能与作用
[提示]审计活动的多样性,在不同的范围内,所表现出的职能和作用有所不同。审计的基本职能是监督;监察、鉴证和评价三个具体职能;审计在国家财政关系中的作用;审计在市场经济契约性关系中的作用;审计在协调管理关系中的作用。3.论审计在宏观经济调控中的地位与作用
[提示]国家审计在宏观经济管理中属于监督保障系统的一部分;国家审计能否发挥作用,关系到国家的宏观经济调控是否有效;国家审计机关成立以来,为国家加强和改进宏观经济管理提供了有益的信息和意见,但从宏观经济调控角度来看,国家审计的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明确国家审计在宏观经济管理中的重要职责;解决各种矛盾,是国家审计发挥作用的关键。4.论审计目标与审计证据的获取
[提示]任何审计报告的出具都必须是以合理的审计证据为基础;而审计证据的取得是紧密围绕审计目标进行的,审计证据必须和审计目标保持相关性。5论审计与经济监督系统
[提示]审计属于所有权监督形式;所有权监督和经管权监督的不同;所有权监督与经管权监督共同构成经济监督系统。
6.论我国审计组织体系的健全与发展
[提示]我国审计组织体系的三种形式;审计组织体系的设立依据、职责和权限;组织体系健全完善的标准;健全与发展的措施。7.论我国审计体制的改革与完善
[提示]我国审计体制的现状;改革与完善的必然性和现实可能性;完善现行审计体制,加强审计工作的对策。
8.论审计的法制化、规范化建设
[提示]现阶段研究审计的法制化、规范化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审计的法制化、规范化与审计风险控制、审计组织质量控制的关系;加强审计的法制化、规范化建设的方案研究。9.论审计执法与处罚力度的强化
[提示]分析当前国家审计执法与处罚力度弱化的原因;新形式下强化国家审计执法与处罚力度的重要性;强化审计执法与处罚力度的方案研究。10.论审计风险及其防范
[提示]国内外审计风险的相关准则;审计风险的构成要素及定性与定量分析;审计风险的特性与成因分析;防范审计风险的具体措施。11.比较审计初探
[提示]比较审计产生的背景与发展趋势;比较审计的特性;实施比较审计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比较审计的程序、内容、方法及审计结果的运用研究。12.论经济效益审计
[提示]经济效益审计存在的客观必然性;经济效益审计的特性;经济效益审计实施主体、程序、方法、内容及其评价指标的研究。13.论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审计
[提示]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审计的实施范围、相关规定与必要性分析;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审计的特性;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审计的程序、方法与内容及其实施方案的研究。14.论现代企业制度下的内部审计
[提示]现代企业制度下的内部审计的发展趋势;我国内部审计的现状及典型问题分析;新形势下完善内部审计的方案设计。15.论财政同级审计
[提示]国家审计体系,上审下与同级审,理顺审计体系,促进依法审计;目前同级审存在问题及导致原因分析,在新的财政经济形势下如何开展好同级审,同级审方法的改进,同级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
16.对验资中有关问题的探讨
[提示]验资作为注册会计师的法定业务内容,风险高、问题多。导致的原因既有注册会计师本身在执业过程中形成的,也有社会环境、法规制度等方面的原因。针对验资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注册会计师应采取的应对措施,加强验资风险防范;审计组织对验资质量的控制和相关法规制度的健全。
17.对资产评估中有关问题的探讨
[提示]当前资产评估问题的提示;导致众多问题的原因分析,评估结果的不确定性与评估结果使用的重要性协调,资产评估方法的改进;资产评估风险的防范。18.审计工作策略探讨
[提示]在制度基础审计和风险导向审计系统下,受审计成本与效益原则和制约,在审计工作过程中选择适当的审计策略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新的条件下,审计策略的制定和运用的现实意义;结合审计工作论述制定审计风险的控制策略、运用审计程序策略和确定审计范围及审计重点策略。
20.论审计方式方法体系的完善
[提示]审计方式方法体系的构成内容及其演进过程;新的形势和审计环境对现行体系提出的挑战;适应新的形势提出审计方式方法体系的完善和创新。21.论企业集团内部审计制度的构建
[提示]企业集团内部审计制度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的内部审计作用的发挥,内部审计制度与集团内部控制制度、内部审计制度与公司治理结构的关系;现有企业集团内部审计机构设置模式的比较与选择。
22.论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
[提示]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成因;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含义;有关法律对法律责任的规范;如何避免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23.论审计工作质量的控制与考核 [提示]审计工作质量的重要性;审计工作质量的控制要点;审计工作质量的考核机制的设计;完善审计工作质量的控制与考核机制。24.论我国审计准则体系的完善
[提示]我国审计准则体系的构建过程;目前我国审计准则体系的构成内容;与国外审计准则体系的比较;我国审计准则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建议。25.论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的发展与完善
[提示]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的发展;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模式;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的不足;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的完善。26.新会计法实施后企业内部审计建设
[提示]新会计法中对内部审计的规定;企业内部审计的重要性;企业内部审计的设立模式;企业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的关系与协调。27.独立审计准则研究
[提示]独立审计准则的规范内容;独立审计准则存在的问题;审计准则对审计工作质量的作用;与国外审计准则比较中得到的启示;独立审计准则的改进措施。
五、会计电算化部分 1.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安全性分析
[提示](1)从构成电算化系统的硬件部分分析此系统的安全性问题。(2)从构成电算化系统的系统软件部分分析此系统的安全性问题。这里的系统软件主要指的是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3)从构成电算化系统的应用软件部分分析此系统的安全性问题。2.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容错性及可操作性问题
[提示](1)从数据输入错误和操作错误两个方面考虑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容错性。(2)从操作的一致性、界面的一致、与手工操作习惯是否一致等方面考虑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可操作性。3.会计电算化核算系统的子系统划分研究 [提示(]1)会计电算化核算系统要完成的主要任务是业务管理与财务核算一体化的系统。(2)会计电算化核算系统划分子系统的原则。(3)各子系统之间的关系。4.会计电算化工作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提示](1)现代信息技术作为会计电算化的主要工具,发展及其迅速。使用者需要学习、适应。(2)从工作环境、操作流程、管理方法等方面分析可能产生的问题。(3)针对上述问题,提出预防和解决的对策。5.会计电算化对会计工作方法的影响探讨
[提示](1)蒸汽机、电动机的发明,引发了第一、第二次产业革命。现在信息技术,也正在并将继续对作为信息系统的会计产生重大的甚至是革命性的影响。(2)分析因工具的进步引起会计实务中人事安排、岗位责任、组织机构、工作流程等方面的变化。(3)探讨会计信息系统与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关系的演变。(4)借鉴发达国家的有关经验。(5)进行理论上的归纳。6.会计电算化对传统会计职能的影响研究。
[提示](1)对传统会计职能进行分析:必要性、可行性、实现性、效果等。(2)因现代应用,所开发出的新的职能空间以及对原有空间的更有利的支持。(3)对新职能的较为详细的分析:目的、意义、实现方法、与其它职能的关系。(4)对传统会计职能进行再认识。7.商业进销存系统模式研究
[提示](1)无论是商业企业还是工业企业,对进销存的管理都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因为它貫穿于企业经营活动的全过程,涉及到企业的资金流和物流的管理问题;(2)从优化进、销、存三个环节的业务流程入手,去探讨进销存系统模式。8.会计电算化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提示](1)从用户应用的角度去总结和分析我国会计电算化的现状;(2)随着WTO的加入,国内各行业的企业由于面临国外企业的竞争,必须加强内部管理,改善管理手段,规范企业动作,加强企业信息化建设,这种变化也预示着会计电算化的未来发展趋势必须是以满足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需求为发展方向。9.网络会计研究
[提示]现代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与信息技术引入企业会计工作对传统会计工作带来了重大的影响。这些影响包括改变了会计工作方式,从而也影响和改变了会计和企业财务管理的模式。网络会计为提高企业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的效率和效果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也带来了一些系统安全问题。因此研究网络会计对会计工作的影响和作用、网络系统的安全问题和解决的对策网络会计研究的重要方面。10.对计算机会计系统工作的审计
[提示]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改变了传统会计工作的数据处理方式、数据处理流程,从而使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体系与手工系统具有很大的区别。为了保证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工作安全、可靠,数据真实、准确,需要有有一套适合计算机系统工作特点的系统内部控制体系。因此对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的审计研究主要集中在:(1)计算机对传统会计工作的影响。
(2)如何针对计算机会计系统的特点建立一套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3)如何评价计算机会计系统内部控制系统的有效性并发现其中的不足。(4)对计算机会计系统进行审计的方法。
(5)如何引入先进的工作方法,提高对计算机会计系统的审计效率和效果。
第二篇:继续教育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工作管理规定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继续教育学院
本科生毕业论文工作管理规定(试行)
毕业论文是大学本科人才培养计划中的重要环节,是实现专业理论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重要途径。为进一步推进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现我校办学特色,特制定本规定。
一、教学目的毕业论文教学环节,旨在对学生全面运用所学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技能进行综合性训练。根据成人大学生的学习特点,以成人大学生工作实际为基础,引导学生结合工作单位实际寻找和发现现实工作环境中的问题,对其进行分析、探讨,指导学生将书本理论知识转化为解决现实问题的手段,以学生解决现实问题或改进工作方法为目标,切实提高学生的独立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二、形式与内容
本科毕业论文的形式,可以是理论研究性论文、实践型报告、方案设计报告等。
1、理论研究性论文。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对本学科某一问题进行独立研究探讨。内容一般包括研究综述、理论与实务分析、应用研究等。
2、实践型报告。指导学生基于工作单位或具体岗位实际情况,从企业面临的实际问题中选题,经过调查、分析和总结等程序,撰写实践型报告。实践型报告一般包括单位(公司)基本情况介绍、相关工作现状调研、运用所学理论对所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的方案、毕业论文自我总结、单位主管领导评语及盖章等。
3、方案设计报告。经管类专业的方案设计报告可以是企业创业设计、企业运营策略设计、内部控制设计报告等。内容一般包括方案设计的目的或目标、方案设计方法或策略、方案设计的分析评价、应用的范围与预期取得的成效、相关单位主管领导评语及盖章等。
二、时间进程安排
为确保毕业论文质量,作如下时间进程的原则性安排,指导老师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调整:
1、五月毕业环节工作开始启动。
2、六月底完成毕业生毕业论文选题工作。
3、八月底、九月初进行毕业论文中期检查,掌握毕业生毕业论文的开题与撰写情况,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问题。
4、十月中旬完成毕业论文初稿,并交指导教师审阅。
5、十一月中旬论文定稿并装订成册上交。
6、十二月初组织毕业论文答辩。
7、十二月上旬之前指导老师上报毕业论文成绩。
8、次年一月上旬完成毕业论文补考,并上报补考成绩。
三、毕业论文的选题
1、论文选题与内容应与所学学科专业相关,一般不应脱离所学专业,必须局限于经济管理类领域。鼓励学生撰写有具体实际内容的、源于企业实践的实践型报告、方案设计报告等。
2、毕业论文原则上要求一人一题。
3、学生确定选题后,应拟定毕业论文的写作提纲,递交指导老师审核,审核通过后正式开题,否则应予以修改。
四、毕业论文的指导
毕业论文实行指导教师责任制,每位指导教师应明确职责,认真负责地完成毕业论文指导的全过程。
1、指导教师的条件
(1)思想作风正派,具有高度的敬业精神、认真的工作态度和良好的个人素质。
(2)有较丰富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经验。
(3)有一定的科研能力、设计能力或管理经验。
(4)一般应具有中级或中级以上职称,初级职称的教师一般不独立指导毕业论文,可协助指导教师工作。
(5)每位指导教师指导的学生人数一般不应超过20人。
2、指导教师的职责与作用
(1)指导学生正确选题;
(2)指导学生拟订论文写作提纲;
(3)介绍参考书目,进行文献检索指导;
(4)按照继续教育学院的要求,论文指导期间至少四次师生见面指导。
(5)每周1~2次检查学生论文进展情况,进行具体指导,指导方式可以采用见面、电话或电子邮件等;
(6)审阅论文初稿,指导学生进行修改,写出正稿;
(7)指导老师要对学生毕业论文严格把关,借助反抄袭软件,严禁学生抄袭。
(8)督促学生进行毕业答辩准备,指导学生顺利完成毕业论文答辩。
(9)对所指导的论文进行评分,写出评语。核算学生毕业论文成绩并上传,将学生毕业论文材料整理交继续教育学院归档。
(10)评阅参加补考学生提交的毕业论文,核算、上报成绩并做好补考论文归档。
五、毕业论文的答辩
1、参加答辩学生的选定
参加答辩学生重点以撰写理论研究性论文的学生为主;指导老师推荐参加优秀评选的论文必须参加答辩;除此之外,继续教育学院与指导老师有权利随机抽选确定参加答辩学生名单。凡被抽选到的学生无特殊情况都必须参加论文答辩。
参加答辩学生的毕业论文成绩包括指导老师打分和答辩小组打分两个部分。参加答辩学生名单于答辩前一周上网公布,无故缺席不参加答辩的学生,论文成绩仍按照两部分计算,答辩部分得分为0。
2、答辩安排与实施
继续教育学院负责制定毕业论文答辩工作计划,内容包括答辩时间、地点、程序、答辩学生名单、答辩顺序和答辩要求等;相关安排于答辩前一周上传至继续教育学院网站学历公告。
3、对答辩的具体要求
每个答辩组教师数人,包括一位主答辩,多位协助答辩,一位负责记录。参加答辩的学生应提前30分钟报到候场。答辩开始时,首先由答辩学生自述论文的主要内容,再由主答辩和协助答辩教师提问并让学生回答问题。
答辩评分时,答辩教师要依据答辩评分工作底稿上所列出的要素打分,并核算出每位学生的答辩成绩。
在答辩工作实施过程中,继续教育学院管理人员应走访各答辩现场,随时解决出现的各种问题。
六、毕业论文的成绩评定
1、毕业论文的成绩评定要本着严格要求、实事求是的原则,根据学生在毕业论文中的工作态度、独立工作能力、任务完成情况、论文质量和答辩水平,着重考核学生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的程度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答辩时回答问题的情况,进行成绩评定。
2、参加答辩学生毕业论文成绩包括指导老师打分(总分60)和答辩小组打分(总分40)两个部分,两部分得分之和为毕业论文总成绩;不参加答辩的学生论文评定成绩即为指导老师打分(总分100)。
3、毕业论文成绩中,各类成绩的比例控制一般为:90分以上的不宜超过10%,80分~89分的不宜超过30%。
4、毕业论文成绩评定为不及格的,必须修改或重写,按照规定时间和要求参加补考,仍不及格者不予毕业,经申请插入下一年级重做论文。
5、指导老师负责核算学生论文总成绩,于答辩结束后三天内通过网络将毕业论文成绩上传至继续教育学院。
七、优秀论文评选
1、继续教育学院根据指导老师推荐和毕业论文的综合成绩,选出毕业论文总数的1%~2%作为优秀论文。
2、优秀论文必须要经由指导老师推荐,填写优秀论文推荐表;所有优秀论文都要经过论文答辩环节,且答辩得分不低于35分(总分40分)。
3、优秀论文一经选出,获奖名单将在立信继续教育学院网站上予以公示(公示内容包括学生姓名、学号、班级、指导老师、论文题目等),并在毕业典礼上予以表彰。
4、优秀论文一般应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1)在毕业论文撰写期间,态度认真,恪守学术规范,遵守各项纪律,表现出色。
(2)能正确理解国家有关方针、政策,综合运用所学基本理论与专业有关知识、技能;
(3)选题适当;观点明确,中心突出;论据充足,数据可靠;层次分明,逻辑清楚;文笔流畅,结构严谨;
(4)资料收集全面,能运用科学方法进行加工整理;
(5)能密切联系实际;分析问题正确、全面,表现出较强的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实际工作或学术研究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6)论文答辩时,能够简明正确地阐述论文的主要内容,重点突出,能够准确流利地回答答辩小组提出的问题,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八、存档
1、各指导老师负责将所指导学生论文的归档材料收齐上交继续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负责收齐整理好毕业论文相关资料,检查论文的存档资料是否完整,将毕业论文文本按专业和班级进行分类排序,交档案室归档。
2、继续教育学院负责检查学生上交论文电子文档的完整性,以“学号+姓名”作为文件名称在电脑中进行汇总,最后刻录成光盘送交继续教育学院档案室保存。
3、本科生毕业论文版权归学院所有,在继续教育学院集中管理,任何个人不得擅自对外交流、转让或开发。
九、其它
1、毕业论文补考仍不及格的学生,在有效学习年限内可申请插入下一年级重做论文。
2、本规定自公布之日起执行,由继续教育学院负责解释。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继续教育学院
二〇一一年五月
第三篇:继续教育学院开展学生安全工作自检自查报告
继续教育学院开展学生安全工作自检自查报告 根据《关于在全校范围内开展安全自检自查的通知》精神,继续教育学院安全领导小组对学生安全工作展开了全面、认真的自检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领导重视、提高认识
学院领导班子成员牢固树立校园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的思想,增强责任感,层层落实,并认真学习了组织机构成员每个应尽的职责,对安全工作的重要性进一步加以宣传强调。
二、健全制度,层层落实
在学院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的指导下,学院副院长带领学生工作办公室同志、辅导员(班主任)和学院团委学生会学生干部于6月21日召开学生安全工作会议,组织学习、认真研究安全制度,逐条做到加细加密,坚决杜绝了制度上的遗漏导致的失误,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对日常检查中发现的薄弱环节,立即采取了措施予以加强、完善,切实落实了岗位责任制。健全了日常检查制度和值班制度,并把各项制度落到实处。安全工作实行责任追究制。
三、全面排查,消除隐患
1、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安全工作不可一日不提,更不可一时不防。我院高度重视安全教育工作,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安全预防及养成教育。经常性开展安全教育活动,增强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护自救能力。利用学院网站通知、召开学生大会等形
式加强宣传教育,辅导员(班主任)利用学生活动、班会活动等形式加强宣传教育。组织学生开展防震、灭火、疏散逃离等相关知识学习。
2、校舍安全情况。继续教育学院学生寝室为学生公寓,学院定期对学生寝室进行检查,检查过程中严格按照《大学学生公寓管理规定》要求,确保学生寝室安全。
3、消防安全情况。学院认真落实《消防法》和消防安全工作职责,严格执行消防安全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有火灾事故应急预案,定期组织学生进行消防安全学习,必要时将联系消防部门进行消防演练。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用电习惯,在检查过程中重点排查与学生生活紧密相关的学生寝室等场所有无私拉乱接电线等现象,有无私自使用热得快、电炉子、电褥子等电器的现象,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将一切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4、交通安全情况。经常对学生进行交通安全教育;要求学生严格遵守交通规则文明出行;教育学生不坐报废车、超员车、证照不全车及载货车等。
5、设施设备使用维护安全情况。教育学生正常使用和爱护学校、寝室等场所的公共设施,做到不认为损坏、私自迁移,如发现问题及时上报。
6、饮食安全情况。加强对学生饮食安全教育,号召学生健康饮食,杜绝不良饮食习惯。
7、学校周边环境安全情况。学院加强对学生日常管理,要
求学生远离学校周边游戏室、网吧等存在一定安全隐患的场所。
8、内部治安防范情况。学院加强对学生安全防范意识教育,要求学生寝室人走门锁,不在寝室放置贵重物品,在教室不用贵重物品占座。如遇可疑人员,及时上报。加强对学生日常管理,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通过心理辅导、谈心、交流等多种形式,及时化解学生之间的矛盾。
9、安全教育与应急管理情况。学院学生安全工作是经常性工作,能够认真学习和落实《辽宁省学校安全条例》等相关文件精神和要求。建立健全了安全工作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建立健全了安全工作的规章制度;实行了安全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制定了各类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四、整改措施
1、对学院学生安全工作定期检查,并加强检查的力度,强化第一责任人意识,常抓不懈。
2、对于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时处理,杜绝安全隐患。我院从保护学生的角度,从维护学校稳定的高度,一定做好安全工作,警钟长鸣,常抓不懈,确保学生安全和学院正常教育教学秩序,防患于未然。
继续教育学院
2013年6月25日
第四篇:继续教育学院业余学生党建工作实施细则(试行)
继续教育学院业余学生党建工作实施细则
(试行)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发展党员工作方针,进一步规范发展党员工作,应广大业余学生和业余学生党建工作者要求,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和《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试行)》的规定及中组部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将参加党课培训班学员的选送工作和发展党员工作的基本程序及手续要求制订本细则。
一、党课培训班学员的选送要求
为了坚持和完善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落实好入党前党校培训制度,以及进一步拓宽党课培训的覆盖范围,更好地满足广大业余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的学习要求,继续教育学院特地为在读的华南理工大学业余(函授)学生开办党课培训班。
华南理工大学成人高等教育和网络远程教育的教学站(中心)都应严肃、积极地向学院输送符合条件的入党积极分子,于每年的三月、九月向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报送参加党课培训班的学员名单,学院指派专人(辅导员)负责每期党课班的相关工作。
(一)选送学员的具体要求
选送参加党课培训班学习的学员必须符合以下几点要求:
1、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2、积极向党组织靠拢,有着强烈的入党意愿,已向党组织递交入党申请书,并自愿参加党课培训班的学习;
3、在校学习期间,学习成绩良好,所有课程没有补考记录;出勤率达90%以上,无旷课、早退等不良现象;班级工作积极负责,能主动参加各项文体活动;
4、模范遵守学校(院)各项规章制度,没有违纪现象;
5、学院学生会及班级的学生干部优先考虑。
(二)选送的程序要求
各教学站选送积极分子参加党课培训班学习必须严格按照相关程序开展进行:
1、符合参加党课培训班学员的条件要求,并由本班班主任或两名班委推荐产生;
2、认真填写《华南理工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党课培训班报名表》;
3、班主任确认并签名,以班为单位上报教学站负责人审核并加盖公章;
4、各教学站汇总上报名单后,连同个人的登记表送学生工作办公室初审;
5、初审合格名单由本期负责老师报送学院党委,审定符合要求的学生为学院报送学校党校办公室。
二、参加党课培训班的相关要求
(一)纪律要求
1、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有事要提前上交书面请假报告,由教学站(中心)老师或班主任签署意见。不得弄虚作假,不得事后补假,病假需出具医院证明;
2、迟到10分钟或迟到两次为旷课,旷课一次扣10分,旷课两次或者请假三次取消考试资格;
3、上课期间穿戴整洁,注意仪表仪容,不得穿背心和拖鞋到课室听课;
4、严格遵守课堂纪律,专心听讲,不得做与上课无关的事情。手机等通讯工具一律调为静音,上课期间严禁接打电话;
5、如出现违反课堂纪律的现象,由班级负责人登记上报辅导员,每次扣2分,超过三次者将取消考试资格;
6、有反动言论、考试作弊、弄虚作假等严重违反课堂纪律行为者除名并取消在校期间党校培训资格。
(二)课程类型
1、听讲座、观看视频课堂,围绕课程内容展开讨论;
2、调研实践(参观)、案例分析报告;
3、学院书记座谈会;
4、网上“求是园”学习;
5、自学《大学生入党培训创新教程》。
三、发展党员的基本程序及手续规范
(一)确定入党积极分子
(1)本人提出入党申请
1、申请入党。一般要由本人向党组织正式提出书面申请,由本人亲自书写,用电脑打印的或因本人没有书写能力而请人代写的,申请人一定要亲笔签名盖章。
2、递交自传。自传一般包括五项内容:⑴本人的基本情况;⑵本人的履历;⑶自己的思想演变过程;⑷家庭主要成员的情况;⑸主要社会关系的情况。
3、团组织推优。是团员的,原则上都要经过团组织推荐,团组织应该把受团员青年拥护的优秀团员推荐给党组织。
(2)确定入党积极分子
1、准备工作。党支部审阅申请人的入党申请书,了解申请人的政治倾向、入党动机和对党是否忠诚老实,了解申请人的思想、工作、学习、作风等方面的情况,了解家庭主要成员、主要社会关系等方面的情况;个别听取党员对申请人的评价,征求党小组和支部委员会对申请人能否列为入党积极分子的看法;是团员的,要经过团组织的推荐。
2、召开支部委员会。确定入党积极分子,一般要经党小组提名,支部委员会(不设支委的支部大会,下同)根据申请人的表现,依据入党积极分子的条件讨论确定,形成《关于同意xxx同志成为入党积极分子的决议》并公示,在支部大会上宣布,并报上级党组织审查。
(3)培养教育考察
1、培养教育。入党积极分子确定后,党支部要及时建立入党积极分子考察登记表,并指定两名正式党员做其培养联系人,负责对其进行培养、教育、考察,将考察情况按期如实填入登记表。党支部每半年要对要求入党的积极分子进行一次考察,基层党委每年要对要求入党的积极分子队伍状况进行一次分析,针对存在问题,采取改进措施。
2、集中培训。入党积极分子在培养教育考察期间必须参加党校办举办的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的统一培训,并进行培训结业考试,对考试及格的发放结
业证书,不及格的不发放,凡是未参加统一培训或考试不及格者,不能确定为发展对象。没有经过培训的,除个别特殊情况外,不能发展入党。
3、建立档案。入党积极分子档案的内容包括:入党申请书、自传、思想汇报、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的决议及公示、入党积极分子考察登记表、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结业证书等材料。档案由党支部妥善保管;入党积极分子毕业时,及时传递给相应的单位党组织或户口所在地的居委。
(二)确定发展对象
(1)根据入党积极分子的实际情况,党支部对经过一年以上的培养教育,认为基本符合党员条件的,可以考虑列为计划发展对象。
(2)发展程序和方法:
1、听取党小组的意见。党小组对本小组内的入党积极分子是否列为发展对象进行讨论,形成意见,向党支部汇报。
2、听取培养联系人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过程的汇报及其意见。
3、群众大会票决。听取党内外群众的意见,召开群众代表会议(由党员和群众参加)进行票决。群众代表会议参加的对象可视单位具体情况确定。
4、支部委员会根据群众代表会议票决结果,研究确定发展对象。被表决对象得赞成票超过应到会代表的半数方可确定为发展对象;赞成票未过半数的,不得作为发展对象,继续考察培养;
5、对拟发展对象进行公示;
6、召开支委会,根据公示情况,全面分析研究,以党员标准衡量每一个入党积极分子,形成统一意见,明确发展对象,并将《关于同意xxx同志成为发展对象的决议》及公示整理入档,以备上级党委审查。
(三)政治审查
政治审查除特殊情况或特别重大的问题应由上级党组织负责外,一般应由申请入党人所在的党支部负责。凡没有经过政治审查的,不能发展入党。
(1)政审内容。
1、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态度;
2、本人政治历史和在重大政治斗争中的表现;
3、直系亲属和关系密切的主要社会关系的政治情况。
(2)政审的方法。
1、同本人谈话;
2、查阅被审查对象的档案材料;
3、向外单位有关人员和组织进行函调;
4、必要时派专人外出调查,在听取本人介绍和查阅有关材料后,情况清楚的可不再函调或外调;
5、取好证明材料。
证明材料是以组织或个人名义,证明某人身份、经历、表现或有关条件的真实情况的专用材料。
(3)形成综合性政审材料。其内容一般包括四个部分:
1、本人的基本情况;
2、政审中提出的问题;
3、调查的结果;
4、结论意见(落款处须盖上支部章)。政审材料需要肯定、明确、扼要、准确。写好后,应与本人见面并签署意见。
(四)预审
(1)党支部向上级党委报送相关材料。
(2)基层党支部向学院党委报送相关材料。
(3)学院党委预审。
(五)预备党员的接收
(1)确定入党介绍人。
(2)填写《入党志愿书》。
(3)召开接收预备党员大会。
(4)学院党委指派专人谈话。
(5)学院党委审批。
(六)预备党员的教育、考察和转正
(1)预备党员宣誓。
(2)预备期的培养考察。
(3)转正。
中共华南理工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委员会
二○○九年十二月十二日
第五篇:内蒙古医学院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实施办法
内蒙古医学院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实施办法
内医院发[2006]19号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是实现本科培养目标和任务的重要阶段,是教学计划中的一个综合性教学环节,也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过程。学生的毕业论文不仅检验学生的综合素质,也是检验学生的创新能力的重要标志;不仅反映学生的学习质量,也反映了学校的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为了进一步强化我校本科毕业论文工作的科学管理,完善各个教学环节的规范要求和标准,提高学校的整体教学水平,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规定。
一、组织管理
建立健全学校、学院(部)、教研室和临床实践实习基地三级管理机制;学校主管教学工作的校长全面负责领导,教务处主管,各二级学院(部)负责组织管理,各教研室和临床实践实习基地具体实施,合理分工、协调工作。
(一)学校组织管理的职责(教务处工作职责)
1、负责学校毕业论文的宏观管理和指导工作,贯彻落实教育部及自治区教育厅对毕业论文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
2、布置实施全校的毕业论文工作任务,负责组织安排、监督检查全校论文工作的进度。
3、教务处将不定期地对各院(部)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情况进行检察评估。
4、校级优秀论文由教务处颁发证书予以表彰,并在该论文(学生为第一作者)发表时给予适当的版面费资助。
(二)二级学院(部)工作职责
1、本科毕业生毕业论文是一项长期的教学工作,各二级学院(部)要纳入各自的常规教学管理和教学运行之中,此项工作由各二级学院(部)的院长和分管教学的副院长负责,具体工作由各二级学院的教学办公室和学工办负责。
2、各二级学院要根据各自专业及学科情况制定本专业毕业论文工作实施细则;布置本学院毕业论文工作任务。
3、遴选并安排指导教师,根据学科需要成立答辩委员会和专业答辩小组。
4、审定和落实毕业论文立项申请表。
5、定期检查、督促本学院毕业论文工作的执行情况。
6、组织评选交流和论文成绩的评定工作。
7、做好本学院毕业论文等文档资料的保存工作,其中特别优秀者,院(部)要积极向有关专业刊物推荐发表。
(三)教研室工作职责
1、组织实施并确保学院(部)下达到教研室的论文教学任务按时完成。
2、及时了解教研室承担的教学课题的研究进度。
3、组织教研室的毕业论文答辩工作。
(四)临床实践实习基地工作职责
1、负责接收我校应届本科毕业生的全部临床生产实践实习任务。
2、每2名本科毕业生中需安排1名指导教师。
3、按照实习大纲要求,检查督促学生完成全部实习实践的教学内容。
4、带教老师负责所指导的学生,在实习实践结束前,完成毕业论文素 材的收集整理、分类选题等工作。
二、选题原则和要求 恰当的选题是搞好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基础。毕业论文(设计)的选题可在符合专业培养目标的前提下,根据专业特点及教学内容等有所不同,遵循以下几项原则:
1、选题应符合专业培养目标,力求有益于学生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理论知识与技能。
2、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先进性,在保证掌握本学科的基础上尽可能安排做一些提高性的拓展性的研究专题。
3、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可以由指导教师提出,也可以由学生和指导教师讨论确定。
4、毕业论文(设计)题目的选择应遵循一人一题、以中小型为主的原则,题目不宜太宽泛,论文的量要适当。应使学生在规定时间内经过努力能基本完成全部内容,或者能有阶段性的成果。既不能使学生承担的任务过重,不能按期完成,又不因任务过少,造成学生空闲,达不到基本训练的要求。
三、对毕业论文(设计)格式的要求
(一)内容要求
完整的毕业论文(设计)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标题:标题应简短、明确、有概括性,字数要适当。
2、论文摘要:应以精炼、概括的语言,概括研究的内容、方法和观点以及取得的成果和结论。摘要以150~300字为宜。
3、关键词:对毕业论文(设计)起着关键作用的概念列为关键词,数量一般控制在3~5个。
4、正文:正文是作者对研究工作的详细表述。它占全文的绝大部分,其内容包括:问题的提出,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对问题的分析、计算,模型的建立,解决问题的方法、措施、应用,研究得出的结果,以及对结果的讨论等。
5、结论:结论集中反映作者的研究成果,表达作者对所研究问题的见解,是全文的思想精髓,是文章价值的体现,结论要概括、简短、精炼。
6、注释、参考文献与附录:引用他人的观点与话语,必须在文中后面加以注释。参考文献反映毕业论文(设计)的取材来源、材料的广博程度和材料的可靠程度,一份完整的参考文献也是向读者提供的一份有价值的信息资料。
7、中英文期刊杂志类,注文的样式为:作者.文章题目.期刊杂志名.年份及期数:页码.(二)字数要求
毕业论文(设计)内容要求字数在3000~5000左右,各专业学科可根据各自特点制定相关的要求。
(三)书写要求
1、毕业论文(设计)撰写必须用A4纸,并打印成文,其标题采用三号黑体字,小标题采用四号黑体字,正文内容采用五号宋体。毕业论文(设计)按要求装订,各种资料标准的运用和引用符合各学科(专业)国家标准和规定。
2、毕业论文要力求文题相符、项目齐全、概念清楚、内容正确、结构严谨、条理分明、语言流畅。
(四)封面要求
本科生论文(设计)封面统一用教务处设计的《毕业论文(设计)封面》。
四、完成论文者需具备的条件
(一)本人必须是我校正式录取注册的本科应届毕业生。
(二)按规定修完前期的理论内容,考试考查和综合测评成绩合格。
(三)完成全部临床生产实习实践项目,实践技能考核合格。
五、对指导教师的要求
(一)指导教师应具有中级以上职称,或实践经验较为丰富的高级技术专门人才。
(二)必须熟悉自己所指导的课题内容,掌握有关资料,并提前做好准备工作。
(三)在指导过程中,应注重启发引导,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和积极性,始终坚持把对学生的培养放在第一位。
(四)确定学生的任务,指导学生制定工作计划,介绍选题有关的研究现状,指导学生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
(五)指导教师要保证有足够的时间与学生直接见面,为学生答疑。在毕业论文(设计)全过程中,指导教师既要在论文写作过程中起到指导和把关的作用,同时在具体细节上,又要大胆放手,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其独立工作的能力。
(六)审阅毕业论文,认真书写审阅意见,明确指出其中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并综合学生的表现给予评分,指导学生作好答辩前的准备工作。
六、对学生的要求
(一)熟练掌握毕业论文(设计)所需的基本理论与专门知识,刻苦钻研、勇于创新,保质保量按时完成任务。
(二)充分调动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倡导科学、求实、勇于创新、团结协作的优良学风,不准弄虚作假或抄袭他人成果,否则将严肃处理。
(三)学生必须在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前两周将定稿的毕业论文(设计)交指导教师审阅,于答辩前一周交评阅教师审阅。
七、对答辩委员会及答辩小组的要求
(一)以二级学院(部)为单位成立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会,由5~7人组成,答辩委员会下设若干答辩小组(一般按专业组成)。
(二)答辩委员会的主要职能
1、审定学生毕业的答辩资格。
2、组织、主持并监督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工作。
3、答辩前开会研究,统一答辩要求和评分标准。
4、审定并给出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的总评成绩。
八、毕业论文(设计)答辩程序及要求:
(一)答辩过程分为学生陈述和教师质疑两个环节。每名学生答辩的时间一般为30分钟,其中学生陈述限定在20分钟以内,教师质疑一般安排在10分钟左右。
(二)答辩结束后,答辩小组对学生的毕业论文及答辩情况进行书面评价,并评定出成绩。
九、毕业论文(设计)评分要求
(一)答辩小组根据答辩情况书写评语并给出答辩成绩。答辩委员会参考指导教师的评分及答辩小组给出的答辩成绩,确定毕业论文(设计)总评成绩。
(二)毕业论文(设计)总的评分采用五级分制:A(优秀90分以上)、B(良好80~89分)、C(中等70~79分)、D(及格60~69分)、E(不及格60分以下)。
优秀:能正确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所学技能,圆满地完成所作题目,具有很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一定的实用意义,文章逻辑严密,图表计算正确,完整美观,文字表达清晰流畅。答辩语言准确,思维明晰,解答说明透彻。
良好:较好地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较好地完成所做题目,具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图表计算完整、正确,文字通顺,答辩时概念清楚,能较好地回答问题。
中等:能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完成所作题目,有一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图表及文字报告一般,答辩时能回答主要问题。及格:尚能运用科学知识和技能完成所作题目,无原则性错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一般,图表、计算有个别错误或模糊之处,文字表达尚可,答辩时尚能回答所提问题。
不及格: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判为不及格。毕业论文(设计)中有明显的原则性错误;基本没有完成任务书中指导教师规定的任务;没有参加论文答辩;弄虚作假,抄袭他人成果。
十、毕业论文(设计)的装订与保存
(一)毕业论文结束后,各二级学院(部)将当年的毕业论文按照统一标准(封面、目录、中文摘要、正文、结论、参考文献、英文摘要先后顺序)进行装订保存。
(二)二级学院(部)应将毕业论文(设计)分别装入专用的文件袋中,内容包括毕业论文的全文、毕业论文立项申请表、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教师审阅意见表及毕业论文(设计)答辩结果表等一式两份,一份院、部留存,一份送交学校档案室保存。
(三)由各院(部)毕业论文保存期限一般不低于三年,有关毕业论文的实验记录、原始数据、图片、样品实物、电子版资料等学生均不能带走,个人如需要,可复印。
十一、其他事宜
(一)本规定自2007年5月1日起执行。
(二)本规定适合预防、法医、生物技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医学英语、临床医学(运动医学方向)、公共卫生事业管理、应用心理学及中医类、蒙医类、药学类、护理类等各专业。(各二级学院可根据各自专业特点及需要适当修订补充该规定,并以书面报告的形式报教务处备案)
附件:
1、内蒙古医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排版规范
2、内蒙古医学院毕业论文(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