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教学设计

时间:2019-05-12 17:16:5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教学设计》。

第一篇: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教学设计

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教学设计

岑村小学 王斌霞

教学内容 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册教科书第72---74页。教材简析

该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约数和倍数的意义”、“质数和合数、分解质因数”、“最大公约数”等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既是对前面知识的综合运用,同时又是学生学习“通分”所必不可少的知识基础。因而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本册教材的核心内容。本课的教学,对于学生的后续学习和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借鉴前面的学习方法学习后面的内容是本课设计中很重要的一个教学特色,这样设计不仅使教学变得轻松,而且能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掌握一些学习方法,这些学习策略和方法的掌握,对于今后的学习是很有帮助的。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目标:初步建立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

2.基本技能目标:理解算理并学会计算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3.思维能力目标:通过对最小公倍数算理的探究,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4.思想品德目标:培养学生用科学的方法研究问题的意识和刻苦钻研的精神。教学重点 建立几个数的公倍数的概念,学会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教学难点 理解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算理。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

老师:我们刚刚学习了最大公约数的意义和求法,同学们还记得我们是怎样探究最大公约数的意义的?

根据学生的回答归纳:(1)先分别写出两个数的约数;

(2)然后观察它们有没有公约数;

(3)最后从它们的公约数中找出最大的一个,就是最大公约数。

这节课我们将在以上学习的基础探索最小公倍数的意义和求法。

板书课题:最小公倍数

(二)激思引探,教学新知

1.几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教学:(1)分别写出4和6的倍数

4的倍数:4、8、12、16、20、24、28„„

6的倍数:6、12、18、24、30„„

(2)观察哪些数既是4的倍数又是6的倍数?(3)4和6都有的倍数,你能给它们取个名字吗?

4和6的公倍数:

12、24„„

(4)4和6的公倍数有几个?你能找出最大的和最小的吗?为什么?

其中最小的一个:12(5)归纳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意义,看书对照。

(6)介绍公倍数的集合圈表达形式。看教科书第72页例1图。(7)完成教科书第73页的“做一做”。2.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算理和方法探究

教师:刚才我们用列举法,找到了4和6的最小公倍数,但这种方法太麻烦了!能否像求最大公约数一样,也找到一种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呢?我们来试一试。

(1)出示例2:求18和30的最小公倍数

(2)把18和30分别分解质因数:

(3)引导学生找出18和30的公倍数与两个数所含的质因数之间的关系。①提问:18包含哪些质因数?18的倍数必须包含哪些质因数? 接着问:30包含哪些质因数?30的倍数必须包含哪些质因数? 继续问:18和30的公倍数必须包含哪些质因数? 2×3×3×2×3×5=540 ②思考:这个数是18和30的最小公倍数吗?为什么?

18和30的公有质因数:

2、3;独有质因数:3(18的)、5(30的),所以要使公倍数最小,公有质因数该怎么办?

(4)引导学生思考18和30的最小公倍数与它们的质因数间有什么联系? ①理解要使公倍数最小,公有的质因数2和3各取一次就可以了;

②除了18和30公有的质因数外,18包含哪个独有的质因数?要不要取这个3,为什么? ③30包含哪个独有的质因数?要不要取这个5,为什么?

分析得出:2×3×3×5=90 即:18和30的全部公有质因数与各自独有质因数的乘积=它们最小公倍数。

(5)验证结论

找出18和30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3.教方法,促概括: 老师:同学们能用更简单的方法表达刚才的过程吗?

(1)用合并式短除法求最小公倍数:

18和30的最小公倍数是:2×3×3×5=90

(2)概括:用短除法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请学生阅读教科书第74页的内容。)

4.理思路,求“内化”:

(1)让学生再读课本,领悟求法,掌握求法;

(2)请学生质疑问难,例如求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三)练习应用,总结梳理:

(练习是理解知识,掌握知识,形成技能的基本途径,又是运用知识,发展智能,完善认知结构的重要手段。在教学中,教师应精心设计练习,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参与练习,受到锻炼,得到不同层次的发展。在本课教学中,我设计了以下几个层次的练习。)

1.基本练习:

填空:①A=2×3×5

B=3×5×7

A和B的最小公倍数为:()

②A=2×2×5

B=()×5×()

A和B的最小公倍数为:2×2×5×7=140

2.巩固练习:

(1)教科书第73页“做一做”;

(2)教科书第74页“做一做”。

3.深化练习:

求15和20的最小公倍数和最大公约数,比较异同。

(四)课堂小结

通过学习,你学会了哪些知识?有哪些体会?

(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不论我们选教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掌握该学科的基本结构。”为此,在课尾通过以上设问,引导学生梳理本节课的探究内容和过程,让学生系统整理所学知识,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

(五)布置作业:

练习十五的第1—4题。(第2题让学生任选2—4个做)

2007.4.17

第二篇:《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完成练习四的第5~8题。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发现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一些简捷的方法,并能根据两个数的关系选择用合理的方法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2、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教学重、难点: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一些简捷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基础练习

找出下面每组数的最小公倍数。4和6 3和7 5和9 10和6

二、完成第25页的5~8题

1、第5题

⑴①让学生观察左边4题,说说这几组数有什么共同的特点。②找出每组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③比较和交流:有什么发现?

(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就是它们的乘积。)⑵独立完成右边4题,再比较交流发现了什么?

2、第6题

先由学生独立完成。

然后说说分别是什么方法求出每组上数的最小公倍数的?

3、第7题

先让学生用列表的方法找出答案,并通过交流使学生体会到列表的过 程实际上就是求7和8的最小公倍数。

4、第8题

先让学生说说求几月几日小林和小军再次相遇,可以先求哪两个数的 最小公倍数,再让学生独立解答。

三、小结

通过今天这一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四、思考题

提示:先用列举法找3、4和6的最小公倍数。

第三篇:如何求最小公倍数

如何求最小公倍数

1、列举法

例如:求6和8的最小公倍数。

6的倍数有:6,12,18,24,30,36,42,48,……

8的倍数有:8,16,24,32,40,48,……

6和8的公倍数:24,48,……其中24是6和8的最小公倍数。

这种方法是先分别写出各自的倍数,再找出它们的公倍数,然后在公倍数里找出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2、分解质因数法。

我们也可以利用分解质因数的方法,比较简便地求出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例如:求60和42的最小公倍数。

60=2×2×3×542=2×3×7

60和42的最小公倍数=2×3×2×5×7=420。

这种方法是把60和42分别质因数后,观察相同的质因数只取一个(如2,3),把各自独有的质因数全部乘进去,所得的积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3、短除法。

用短除法求18和24的最小公倍数。

21824…………先同时除以公因数2

3912…………再同时除以公因数3

34……除到两个商只有公因数1为止。

把所有的除数和最后的两个商连乘,得到:18和24的最小公倍数是2×3×3×4=72,可表示为[18,24]=2×3×3×4=72。

用短除法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一般都用这两个数除以它们的公因数,一直除到所得的两个商只有公因数1为止。把所有的除数和最后的两个商连乘起来,就得到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4、肉眼判断法。

(1)如果a.b是互质数,那么a.b的最小公倍数是a×b。

如:求4和5的最小公倍数。

4和5是互质数,那么4和5的最小公倍数是4×5=20。

(2)如果两个数中,较大的数是较小数的倍数,那么较大的数是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如:求16和8的最小公倍数。

16是8的倍数,那么16就是16和8的最小公倍数。

|

第四篇:《求特殊情况下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教案设计

关键词:观察、分析、猜测、推理、验证与交流;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第十册P67-73求特殊情况下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

课堂实录:

一、复习:

1、求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各是什么?

2、求出每组数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用短除法)

20和2436和5428和1413和40

[评析:复习用短除法求每组数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体现了教学新旧知识的联系,又体现了知识的循序渐进。]

二、导入新课:

前面我们学习了用短除法来求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那么是不

是对所有求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的题都要用短除法呢?这就是我们本节课所要研究的内容————求特殊情况下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板书课题)。

[评析:学源于思,思源于疑,人类思维活动往往是由于解决当前面临的问题而引发的。因此,设置疑问导入新课,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起学生的求知欲,开拓学生的思路,使学生兴趣盎然地去探求知识。]

三、新授:

1、电脑出示下面几组数,让学生判断每组数成什么关系?

7和218和912和3614和19

生:7和21,12和36,成倍数关系;8和9,14和19成互质关系。

师:那么成互质关系或倍数关系的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不用短

除法大家能很快求出来吗?

生:能

生:不能

生:能

师:下面我们共同来研究一下,看哪些同学说的对。

师:请分别找出8,9的约数和倍数。韩晓斌严春花

学生回答完后电脑出示:

8的约数:1,2,4,8

9的约数:1,3,9

8的倍数:8,16,24,32,40,48,56,64,72,80,88,96……

9的倍数:9,18,27,36,45,54,63,72,81……

师:请同学们先找出8和9的最大公约数,再找出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生:8和9的最大公约数是1。

生:8和9的最小公倍数是72。

师:请同学们再观察8,9,72这三个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生:8和9都是72的约数。

生:72是8的倍数,也是9的倍数。

生:8×9=72,即:72是8和9的乘积。

师:大家都说得对,但是,有一位同学观察得更仔细,思考得更认真,他发现72是8和9的乘积,而72是8和9的最小公倍数,也就是说8和9的最小公倍数是它们的什么?

生:8和9的最小公倍数是它们的乘积。

师:又因为8和9成互质关系,那么我们从中能得出什么呢?

生:成互质关系的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是它们的乘积。

师:那么是不是所有成互质关系的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都是它们的乘积呢?

师:写出几组成互质关系的两个数,让学生自己去验证(师边巡视边低声指导)。

例如:7和94和53和

5最后讨论得出:如果两个数是互质数,那么这两个数的积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师:我们还知道8和9的最大公约数是1,下面请同学们联系前面那个结论的推导过程,想一想,然后分组讨论,看从这句话中能得到什么?

生:成互质关系的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是1。

同样让学生自己验证,最后讨论得出:

如果两个数是互质数,它们的最大公约数就是1。

2、请同学们分别找出7、21的约数和倍数。

学生回答完后电脑出示:

7的约数:1,7

21的约数:1,3,7,217的倍数:7,14,21,28,35,42……

21的倍数:21,42,63……

师:下面请同学们先找出7和21的最大公约数,再找出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生:7和21的最大公约数是7。

生:7和21的最小公倍数是21。

师:请同学们观察7和21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再和原数进行对照,想一想,有什么规律?

生:7和21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就是这两个数。

生:7和21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分别是这两个数当中的一个。

生:7和21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与这两个数有关系,即:7和21的最大公约数是这两个数中的较小数7,它们的最小公倍数是这两个数中的较大数21。

生:因为7和21成倍数关系,所以,成倍数关系的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是这两个数中的较小数,它们的最小公倍数是这两个数中的较大数。

生:求成倍数关系的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时,大小,对

小大。

这时,学生们的思维都非常活跃,而且回答的内容逐渐趋向完整、准确,此时,教师让学生们根据以上同学的回答,看哪个更加完整、准确,如何概括成一句简练的话?

这样,经过学生们的分组讨论,轻而易举的就得出了结论:如果两个数成倍数关系,那么它们的最大公约数就是两个数中的较小数;它们的最小公倍数就是两个数中的较大数。

同时,让学生自己举例验证得出的结论是否正确。

最后让学生打开课本,阅读完书上的结论后进行比较,看与自己总结的是否一样,进而分享由自己的劳动成果所带来的喜悦。

[评析:以学生的观察、分析、猜测、推理、验证与交流为认知结构,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化,从而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情趣。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真正理解和掌握了求特殊情况下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同时获得了更为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四、反馈练习:

很快说出每组数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

9和367和1329和3013和5236和725和17

[评析:通过反馈练习,不仅能锻炼学生的观察、思维、判断、表达等能力,而且无形当中也就提高了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问题的能力。]

五、总结:

你有什么感想和收获?

[评析:总结的设计,是本课教学的升华。在此,教师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充分动脑、动口、表现自我的平台,不仅是所学知识的反馈,更是有效地促进数学课中学生口语表达的训练。]

六、作业:(略)

教学反思:

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使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类比、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我在教学“求特殊情况下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这一课时,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促使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挖掘学生的思维潜能,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猜测、推理、交流能力,真正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学习。

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最容易被理解,也最容易被掌握。因此,整堂课我始终以学生的活动为主,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其中的规律和联系,我只是适当点拨、引导而已。显然,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在快乐的气氛中轻松地学到了知识,发展了能力,同时也获得了成功的体验。

反思本课教学,最大的启示是: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只要我们转变教学观念,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之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就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人人有所得,个个有收获。

教学需改进之处———进一步处理好师生之间“教”与“学”的互动关系,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彻底改变习以为常的传统教学观念,为培养出数量多、素质高、能力强的跨世纪人才拼搏奋进!

第五篇:《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求两个数的公因数和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第二课时。教学目标是进一步理解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比较熟练地求出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包括两种特殊情况。这节课上的非常顺利,课堂气氛活跃,师生互动和谐,取得了较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上课的第一环节,是复习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在复习的过程中,我不是单纯地让学生复述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而是让学生举例说明。学生说出了许多组数,找出了它们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在学生举例的过程中,对它们的意义有了更深的理解。我择其四组板书在黑板上:4和5,5和6,5和7,7和9。让学生观察,这四组数有什么特点。我的本意是让学生发现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一种特殊情况,即两个数的公因数只有1,那么它们的最大公因数就是1。“我发现两个数中只要有一个质数,它们的最大公因数就是1。”这是一个大胆的猜测,虽说是出乎意料,但更使课堂充满了生机。我让学生判断他的观点是否正确。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有学生提出了质疑,“这个观点不对,比如2和4,2是质数,但它俩的最大公因数不是1。”又有学生提出3和6,5和10等。我接着又让学生观察,这几组数又有什么特点。通过通论观察,完成了本节课的另一个教学任务,发现了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另一种特殊情况,即两个数是倍数关系,那么它们的最大公因数就是较小的数,学生发现了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几种情况,当两个数都是质数时,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1;当两个数是连续的自然数时,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1;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1,这两个数可以是质数,也可以是合数,还可以一个是质数,一个是合数,等等。

下载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教学反思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因数、倍数概念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是为下续学习约分作准备。教材先创设了一个剪纸的问题情境,从实际生活中抽象出概念。这样处理的好处便于揭示......

    求一个数的几倍教学设计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五图街道五图小学 刘淑霞 【设计理念】 低年级的数学教学要逐步培养学生开放的思维能力,学会用数学的思维分析问题,并通过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等方式......

    《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练习(一)》教学设计(5篇可选)

    《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练习(一)》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完成练习五的第6~11题。 教学要求: 1、通过练习,使学生发现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一些简捷的方法,并能根据两个数的关系选......

    求两个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

    《求两个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 教师目标: 1、通过具体操作和合情推理,探索发现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或少多少)用减法计算。 2、能用探索到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

    《最小公倍数》教学设计

    《最小公倍数》教学设计 《最小公倍数》教学设计1 课时:1教学准备:教学目标:1、复习、整理本单元的基本概念,在练习中进一步理解公因数、最大公因数、最简分数等概念。2、通过输......

    《最小公倍数》教学设计

    《找最小公倍数》教学设计 胡集小学刘媛媛 教学内容 最小公倍数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理解最小公倍数的概念,理解求两个数最小公倍数的算理,掌握用短除法求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最小公倍数教学设计

    《最小公倍数》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本节课教学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是在学生理解了倍数的基础上教学的。本课要让学生理解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的含义,学会找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

    最小公倍数教学设计

    《最小公倍数》教学设计 公园路小学转龙藏分校 王淑梅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70页 教学目标: 1 .理解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意义。 2 .通过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