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调查身边的生物 教学设计
保山曙光学校
七年级生物学(人教版 上)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第二章
主备教师:吴文宝
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 第二章 了解生物圈
第一节 环境与环境的关系
一、内容与分析
(一)教学内容
1.环境中的生态因素 2.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3.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二)内容分析
本节要学的内容是环境对生物的影响,指的是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其核心是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理解它的关键就是要根据探究实验来了解哪些非生物会影响到生物的生存。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能够影响环境。本节的内容与数学、语文有一定的联系,所以在本学科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二、目标与分析
(一)教学目标
1.体验探究实验一般过程,学会控制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举例说出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2.掌握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二)教学分析
体验探究实验的一般过程,学会控制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就是要向学生讲述探究实验的一般过程,区分对照组和实验组;举例说出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就是要在观察、讨论和分析活动中,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积极思考,综合分析能力。
三、问题诊断分析
在本章节的教学中,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是体验探究的一般过程,学会控制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学生还没有形成完整的发散思维能力。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向学生清楚的阐述探究实验的一般过程,区分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关键是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设计
问题一:影响生物的非生物因素
设计意图:通过此题的设计使学生掌握体验探究的一般过程,学会控制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清楚非生物因素有哪些。
师生活动:通过一段影片来让学生全面了解相关环境因素。问题1:影响生物生存的非生物因素有哪些? 阳光、空气、水分、温度等
问题2:探究实验的一般过程有哪些?怎样设计对照实验?
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例题1:“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这句诗描写影响鸭生活的非生物因素是()A、光 B、温度 C、水 D、空气
变式练习:“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主要描写了什么因素对生物的影响()保山曙光学校
七年级生物学(人教版 上)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第二章
主备教师:吴文宝
A、阳光 B、水 C、空气 D、土壤 问题二: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设计意图:通过此题的设计使学生掌握生物因素有哪些。师生活动:教师向学生举出一些实际例子,思考回答下列问题,问题1:影响生物生存的生物因素有哪些? 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
问题2:“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句话描述的是生物和生物之间的什么关系?
捕食
例题1:“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描述了生物间的关系是()A、竞争 B、合作 C、捕食 D、寄生
变式练习:许多蚂蚁一起向一个大型的昆虫进攻,并把它搬运到巢穴中,体现了生物之间的哪种关系()
A、合作 B、捕食 C、寄生 D、捕食 问题三: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设计意图:通过此题的设计启发同学们找出有关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方式与环境相适应的例子。
师生活动:通过影片资料给学生直观的、动态的感知,然后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教材的四幅图片,认识生物的形态结构或生活方式的特点与它们的生活环境的关系。问题1:请你分析书本上四幅图片?
骆驼失水很少和骆驼刺的根长得很长是对干旱的适应;海豹胸部的皮下脂肪很厚是对寒冷的适应,旗形树的树冠是对风的适应。总之,这些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是与它们生活的环境相适应的。
例题1:下列哪项不能反映生物对环境的适应()A、法国梧桐的叶在冬天纷纷凋落 B、松树在冬天生机勃勃 C、蚯蚓在黑暗的土壤中生活 D、白华苗的叶变成白色
变式练习:北极狐的耳朵很小,这与什么环境有关()
A、阳光少
B、温度低
C、水分少
D、食物缺乏 问题2:你能根据书本上四幅图说出生物和环境之间的关系吗? 生物能够影响环境。
例题1:2010年初西南部分省区遭受了罕见的干旱,造成大量农作物干枯死亡,这种现象说明()A、生物能适应环境 B、环境能影响生物的生活 C、生物能影响环境 D、生物能生长、发育和繁殖
五、目标检测
1.在某草原,影响牛生活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属于生物因素的是()保山曙光学校
七年级生物学(人教版 上)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第二章
主备教师:吴文宝
A空气 B温度 C草 D水
2.我国云南的西双版纳地区动植物种类很多,而西北的荒漠地区就很少。你认为影响生物分布的主要因素是()A土壤 B光照 C水分 D温度
3.下列生物之间属于合作关系的是()A草原中的狼和兔 B生活在豆科植物上的菟丝子 C稻田中的水稻和稗草 D蜜蜂采蜜
4.“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描写的是动物之间的哪种关系?()A竞争 B合作 C寄生 D捕食
5.山顶、山腰、山脚生长的植物种类不同,造成这种差异的环境因素是()A营养 B温度 C土壤 D水分
6.对一只蚂蚁来说,同窝的蚂蚁是影响它生活的
生物 因素,它们之间主要表现出 合作 关系,其他窝的蚂蚁是影响它生活的 生物 因素,它们之间主要表现出 竞争 关系;雨水是影响它们生活的 非生物 因素。
7.科学探究是人们获取科学知识、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之一,它通常包括 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8.除光、温度、水以外,影响生物生活的非生物因素还有哪些?如果有,请举例说明。如生活在平原地区的人们去高原地区旅游会出现高原反应,这是受氧气的影响。
9.“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你能对这句诗描述的自然现象作出科学的解释吗? 温度对生物生活的影响。
六、课堂小结
影响生物生活的因素包括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其中非生物因素有阳光、空气、温度、水等;生物与生物之间有竞争、合作和捕食关系。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能够影响环境。
第二篇: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教学设计
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教学设计
知识与能力:
一、教学目标
说出调查的一般方法,初步学会做调查记录,并将你所知道的生物进行归类。
尝试描述身边的生物和他们的生活环境。
初步培养学生的调查能力以及和同学分工合作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引起学生关注周围生物生存状况,从而加强保护生物资源的意识。
二、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举例,总结出调查的一般方法及注意事项。归纳出调查的一般方法及注意事项,进行校园生物调查。
在交流中展示引导,帮助的作用。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生关注周围生物的生存状况,加强保护生物资源的意识。
四、重点
说出调查的一般方法,初步学会做调查记录。培养学生的调查能力以及和同学分工合作能力。
五、难点
试描述身边的生物和他们的生存状态。
能引起学生关注周围生物的生存状况,从而注意保护生物资源。
教学策略
一、教法选择:教师帮助学生分组,确定调查范围,了解调查生物的状况,并查找相关资料。
二、学法引导:学生准备调查表格,确定调查路线。
三、教具媒体组合应用:了解要调查的生物状况,并查找相关资料。
四、课程资源开发利用:周边社区和行政村落 教学过程:
一、调查的一般方法及注意事项 教师活动:如何进行调查?
学生活动:学生跟据经验举例,说说什么是调查。以小组为单位拿出调查我们身边生物的方案,最后通过对比总结,归纳出调查的一般方法和注意事项。
学生根据经验分析,我国在进行人口普查时,都做了哪些工作,从而归纳出调查的一般方法及注意事项。学习内容:通过引导学生举例,说出什么是调查,再以调查我们身边的实物为实例,以小组为单位拿出各自的方案,最后和书上关于调查方法的介绍对比,总结出调查的一般方法及注意事项。
以人口普查为切入点,引导同学们根据经验说出我国在进行人口普查时都做了哪些比较详细的工作,从而帮助学生归纳出调查的一般方法及注意事项。
二、实地调查
教师活动:观看学生调查
学生活动:各组同学根据分工,认真收集材料(做调查记录,拍照)。
注意安全,爱护生物资源,遇到不会的问题向社区管理员请教。
注意爱护农田,有问题向农民伯伯请教。学习内容:根据各地实际情况而选择调查地点。进行校园生物调查,注意引导学生认识他们身边的生物名称,教育学生爱护生物资源。
进行社区生物种类调查。调查中教师应注意安全第一,并注意引导学生爱护生物资源。进行农田生物种类调查。注意引导学生爱护农田。
三、整理统计
教师活动:如何进行整理统计数据?
学生活动:各组同学共同整理,归类书写调查报告。学习内容:教师巡回观察,发现问题及时指导。
四、展示、交流调查报告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展示结果
学生活动:调查报告交流会。各组实物投影仪展示,叙述各自的调查报告,并与其他组进行交流。
调查报告展示会。各组调查报告以板报的形式共同展出,同学互相观摩,从中吸取经验。
学习内容:老师交流中起引导帮助作用。
五、布置课下内容
教师活动:教师布置课后练习
学生活动:写一份调查后的感受。
调查全班同学的身高,体重,并与全国初一学生比较。课后各组整理照片,举办调查身边的生物图片展。
学习内容:提出要求:身高要求是净高,以小组为单位,注意组员间的通力合作。
以班为单位请各小组互相合作。
第三篇:七年级生物《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方面
了解校园或周边的主要生物的分布特点,知道生物对环境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并能影响环境。
2.能力方面
初步学会调查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
3.思想情感方面
通过调查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校园、热爱周边、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
初步学会调查的基本方法,了解校园或周边的主要生物是本章的重点。
组织好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调查活动是本章的难点。
教学手段:PPT文件、调查范例等。
课时安排:
1教学过程设计:
1.教学过程的设计思路:
(1)从周边或校园的生物引入调查;
(2)举例说明调查的基本方法;
(3)分组,教师指导制定调查计划;
(4)实施计划,教师组织指导;
(5)汇报、总结、交流、评议。
2.教学过程
(l)联系实际,引入课题。
本章的教学课题可以从周边和校园的生物引入。在此可以设计一些问题引起学生的共鸣:①你知道我们北京市的市树和市花吗?②我们的校园中有多少种生物?这些生物开花结果吗?它们的花期是几月?
(2)关于调查的基本方法和意义:
①利用录像或投影向学生介绍一些有关科学家进行科学调查的资料,利用投影向学生演示调查活动的范例,从而让学生了解什么是调查,调查的目的、方法和步骤。
②讲解学生记录的方法,强调在活动的过程中如实做好记录的重要性。
如向学生讲清在调查前要制定好调查记录表,随时记录下观察的内容。如生物的种类、数量、生活环境、用途等。在活动中要尽量多地收集所需要的数据和资料,以便调查结束后对调查结果进行准确的分析并把调查内容撰写成调查报告。
③向学生强调调查的意义,切忌将调查作为游玩。
教育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培养自己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把活动作为对自己的挑战去发挥自己最大潜能的机会,从而发挥自己的主动精神。
(3)分组,制定调查计划,为实践活动打下基础。
①建议将班内同学按自愿结合的方式分成若干小组(5~6人一组)。由组长专门负责,制定调查计划。
②可以到学校附近的公园、小花园、生活小区或街道等地去调查。也可以在校园内进行调查。最好选择一条动、植物种类多且有不同生活环境的路线。
③调查的内容力求多样化。
班内的不同小组可以调查不同的内容,各有侧重点。如可以调查园艺花卉生物、蔬菜粮食作物,也可以调在城市的行道树种类等。
(4)实施计划。在课余时间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
①认识调查地段的生物的种类、数量、生活环境、用途等。
②确定的调查路线边走边观察并及时记录下来:身边有哪些生物?它们生活在什么环境中?与生物生活在一起的有哪些动物?树上有鸟巢吗?有病虫害吗?花丛中有蜜蜂、蝴蝶飞舞吗?
要注意观察生物的分层现象,不仅观察高大的乔木、灌木,还要注意观察草本生物和藤本生物。不仅观察高大的生物类群,还要观察一些微小的生物类群,如阴湿树干上的菌类、生活在水中的藻类等。
③教育学生要注意人身安全,要爱护公共场所的花草树木,不要任意攀折花木,尤其要爱护身边的珍稀生物。
④调查限定在几天之内完成。如对生物特别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设立小专题,作进一步的调查。
(5)分析调查结果,撰写调查报告。把调查记录归纳管理,通过查阅资料、访问等形式对调查的内容进一步的充实和完善。
(6)总结、交流、汇报。调查结束后可以与本班的板报小组合作,布置展览,将各小组的调查报告、收集来的图片资料等筛选展出,作班内交流。
第四篇:生物教学设计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这部分内容,从它与人类的生产、生活的联系看,讲的是水产动物;但从动物的形态、结构、生理特点等方面看,主要是以鲫鱼为例,学习鱼类的主要特征。并通过鱼类和虾、蟹等的对比,引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概念。所有这些都是学习后面各脊椎动物的基础。同时也为学习第四章物种的多样性铺垫了必要的知识。
(二)、教学目标:
知识性目标:
1、理解鱼类适于水中生活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
2、总结鱼类的主要特征
3、区别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技能性目标:尝试探究性学习方法。情感性目标:
1、体验与人合作、交流及取得成果的情感。
2、形成动物体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与其生活习性、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基本生物学观点。
3、关注水产动物的生存环境
(三)、教学的重点、难点及确立的依据 教学重点:
1、鲫鱼与水中生活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点。
2、鱼类的主要特征。确立依据:鲫鱼与其生活习性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点是掌握鱼类的主要特征的基础,而这两部分又为学习后面的各脊椎动物奠定了基础。同时,利于学生理解鱼类在进化上所处的位置,所以这两部分知识应确定为重点。
3、教学难点:
1、鳃的结构及鳃内气体交换的过程。
2、探究鱼鳍功能的实验中“做出假设”和“设计实验”两个部分。
确立依据:鲫鱼的呼吸器官:鳃的结构——鳃丝、鳃耙、鳃弓,对学生来说不仅陌生,而且三者之间的关系不易搞清楚。鲫鱼的气体交换过程较为复杂学生理解起来有困难,所以鳃的结构及气体交换的过程应确定为本节的难点。
关于鲫鱼各种鳍的作用的探究实验,是学生学习生物学以来的第一个探究活动,而且各鳍的作用不尽相同,又相互协作,较为复杂,所以,从提出假设到设计实验都是难点,需要教师耐心细致的指导、引导。
(四)、教材处理: 根据教材的重点、难点以及七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等实际情况,这部分内容分两课时讲解。第一课时学习鱼类的特征、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区别、水产动物及其生存状况等。第二课时做探究实验,探究鱼在水中游泳时各种鳍的作用。下面主要说明的是第一课时的教学方法及教学过程。
二、教学方法及手段:
利用实物观察及多媒体演示等,创设形象、生动的教学氛围。同时,应用讲述、启发、分析、讨论、比较等方法,引导学生思考一系列问题,使他们积极地参与到教学当中去。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和总结能力。
三、学情分析及学法指导:
(一)、学情分析:目前学生多半主动学习的能力较差,但却聪明好动、思维敏捷,对观察、实验等充满好奇。因此,通过学生亲自观察、动手操作,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学法指导:本节课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可以给学生提供以下4种机会,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去。
1、提供观察思考的机会
2、提供探究、尝试、合作的机会
3、提供表达、交流的机会
4、提供成功的机会
四、课前准备:透明鱼缸、活鲫鱼、放大镜
电脑课件:
1、鲫鱼的身体分部
2、鳃的结构
3、鲫鱼呼吸的生理过程
五、具体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入:从课题入手,提出问题:什么是水产动物呢?大多数学生可能回答“生活在水中的就是水产动物”,这时老师通过强调其经济价值明确水产动物不同于水生动物,它是专指生活在水中的,对人类有一定的经济价值的野生或养殖动物,通过这种启发和对比非常的利于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接着让同学举出几种常见的水产动物的实例,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介绍“在水产动物中,鱼类是个大家族”,从而引出今天我们要重点学习的最常见的一种淡水鱼类——鲫鱼。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明确概念,通过举例调动学生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为下一步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观察鲫鱼:1.观察外部形态 2.观察鳃的结构和鲫鱼的呼吸
1、观察鲫鱼的外部形态
设置思考问题(课件展示):鲫鱼与水生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特点有哪些?为什么?
这部分内容是教学的重点,但由于对鲫鱼的生活习性和外部形态,学生是有一定的感性认识的,所以难度不大。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是:第一步分组观察、合作探究;第二步学生小结、教师补充; 第三部师生共同总结。
第一步: 事先准备好放在透明鱼缸中的活鲫鱼,请学生分组观察。观察时,提示学生注意观察的顺序,并要侧重观察体形、体色、体表、感觉器官、运动器官等,并用手抓一下,看看有什么感觉?(同时学生可以参看课本中图)学生观察思考,分析讨论,教师到各组巡视并与学生交流。
设计意图:这种小组合作、探究式的学习形式,把学生的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究,可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共同探索的意识。第二步:
在教师的引导下,由学生进行小结。然后教师做必要的补充:如关于鲫鱼的感觉器官,学生可能答出眼、耳、鼻孔等,但对其特点、作用一般不太了解。这时教师指出鱼没有眼睑,高度近视,耳只有内耳听觉范围很小,鼻孔的主要作用是嗅觉作用,可通过嗅觉寻找食物。并进一步设疑:鱼类大多生活在比较复杂的水环境中,它们是如何绕开那些险滩和暗礁的呢?这时会有一部分同学推测是侧线,但对侧线又不太了解,就要及时组织同学观察侧线的位置,并用放大镜看清侧线鳞上的小孔,然后进一步讲解正是这些鳞片上的小孔排列成行形成了侧线,它的主要作用是感知水温、水流和测定水的方位,它是适应水中生活的又一个比较重要的感觉器官。接着教师演示鲫鱼的外形图,重点显示鳃盖后缘和肛门两处分界线的位置,使学生能正确区分鲫鱼的头部、躯干部和尾部,有助于学习理解鲫鱼身体分部较少,躯干部和尾部肌肉发达并生有各种鳍,比较利于它在水中游泳。
设计意图:学生小结培养了学生的表达交流的能力;教师的补充讲解弥补了自主探究活动所获得知识不够全面这一不足,增加了学生的知识储备。
第三部:
师生共同总结如下鲫鱼适于水中生活的形态特点:
① 体形:背部青黑色,腹面灰白色,不易被敌害发现,为保护色 ② 体色:梭形,减少水中的阻力,适于游泳
③ 体表:有鳞片,起保护作用,鳞片上有粘液,游泳时减少阻力 ④ 鳍:是鲫鱼的运动器官
⑤ 侧线:感知水温、水流,测定水的方位 ⑥ 身体分部:分为头、躯干、尾三部分,鳃盖后之前为头部,肛门以后为尾部,中间部分为躯干部。设计意图:总结出的这些内容是对所学知识系统、直观的再现,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便于学生记忆,同时培养了学生的总结能力。
在第一个探究活动刚刚结束、学生的学习兴趣正浓的情况下,进一步提出:除了形态特点,适于水中生活的还有结构和功能上的特点,从而导入下一个学习内容。
2、观察鳃的结构和鲫鱼的呼吸
3、课件展示思考问题:①观察鲫鱼的口和鳃盖是怎样相互配合动作的?有什么意义?②鲫鱼的呼吸器官是什么?③鲫鱼是如何通过鳃完成呼吸的?这三个问题是这部分的关键问题,也是难点问题。
4、为了突破这些重点、难点,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是:观察推测、课件展示、分析总结。
5、首先针对第一个问题组织学生仔细观察鱼在“吞水”的过程中,口和鳃盖的变化情况,当鲫鱼缓慢游动时,可以在靠近鱼的口前方滴几滴红墨水(不许多),然后仔细观察水是从哪里流出来,学生很快会发现口和鳃盖的交替开闭情况以及水的流入和流出方向,从而推测鱼不停地吞水,可能就是在不断地呼吸。
6、及时引到第二个问题:鲫鱼的呼吸器官是什么?许多学生都能凭生活常识说出是鳃。但是鳃是什么样的?它有什么特点适于气体交换呢?大家都不太清楚,教师展示课件:鳃的结构。通过鳃的结构图就很容易讲清鳃有鳃弓、鳃耙和并列的两个鳃片组成,而鳃片又是由许多鳃丝组成的,鳃丝之所以是鲜红色,是因为它里面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这也正是它适于气体交换的结构特点。
7、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第三个问题:鲫鱼是如何通过鳃完成呼吸的?在指导学生阅读小辞典的前提下,播放鲫鱼的鳃呼吸的连续动画过程,最后在教师的引导下由学生总结出如下内容:
8、氧气
9、含氧较多的水 口 鳃丝中毛细血管
10、二氧化碳
11、含二氧化碳较多的水 鳃孔
12、设计意图:通过问题的层层递进,静、动态课件的演示,使得复杂问题具体化,抽象问题形象化,较轻松地突破了教学的难点
(三)总结鱼类的主要特征
教学方法:在教师的引导下由学生自己总结。设计意图:这样既能反映出学生对前面所学内容的理解程度,又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四)通过比较,区别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13、教学方法:采取鲫鱼和其他水产动物对虾、河蟹等对比,引导内学生自己总结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概念。
14、设计意图:通过对比,引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可以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教给学生学会对比的学习和记忆方法。
15、(五)关注水产资源的生存环境
16、教学方法:通过布置学生课前自己去搜集一些由于水污染造成水产资源受到破坏的事例,课上指导学生阅读(实际用)等,深入理解水产资源的生存现状及保护措施。设计意图:提高学生对水产资源的保护意识的同时,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
17、(六)、反馈练习
课件展示习题内容,学生当堂答题,教师点评。设计意图:通过这两道重点习题,可及时反馈教学效果,做到查缺补漏,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课后反思〉 实践证明,在教学中能否引导学生进入一种最佳的学习情境,是教学成败的关键。在讲授鱼类适于水中生活的形态特征时,将知识传授与学生的探究活动结合起来,充分调动了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使他们在一次次解难中感受学习的快乐,学会与人合作的方法。在讲授鳃的结构及呼吸过程时,应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把抽象问题形象化,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给学生创设了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从而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第五篇:生物教学设计
初中生物教学设计 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态系统
1.1知识目标
(1)列举不同的生态系统;
(2)描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3)概述生态系统的组成;
(4)解释某些有害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5)阐明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1.2能力目标
(1)通过“观察与思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资料分析”,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3)通过“进一步探究”,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4)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3情感目标
(1)认同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2)确立保护生态系统、保护生物圈的意识;(3)增强爱护生物、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情感。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的确立
既考虑到新课标的具体内容标准中要求“理解”的知识点,难度较大,又考虑到学生升入七年级以来进行的探究活动还不够多,因此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确立为:(1)概述生态系统的组成;
(2)解释某些有害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3)阐明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4)通过“观察与思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通过“资料分析”,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通过“进一步探究”,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考虑到学生往往对生产者的社会学概念和生物学概念的不同之处把握不到位,对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食物关系判断不准确,因此将本节课的教学难点确立为:
(1)理解生产者概念的内涵
(2)正确书写并分析食物链。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
想想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农田,我们并不陌生。那影响水稻生长的有哪些生态因素?回顾上一小节内容:生态因素包括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然后再组织学生观察“想一想,议一议”看图,并相应的出示思考题。(1)图中影响牧早生存的环境(非生物)因素有哪些? 意图:复习旧知了解生物与环境的关系。(2)这些环境因素是怎样影响牧草生存的?
意图:分析实例来理解生态系统的内涵。并过度到“生态系统的组成”这一内容。(3)用网罩起来的草几乎被蝗虫吃光了,而未加罩的生长的良好,这是什么原因呢?说明了什么呢?
意图:让学生充分的想象和理解并回答问题。带动学生的积极性和答题思路。二.引入新课
1.板书生态系统的概念。(学生倾听,并看书画出重点概念)结合插图进行“资料分析”,找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并讨论它们之间的关系;教师组织学生分组扮演动物、植物、细菌和非生物,并帮助学生寻找其中的关系。(板书生态系统的组成)并阐述各扮演的角色的作用。2.食物链和食物网
进行“观察与思考”时,教师先讲清楚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概念。再让学生尝试连接食物链,数图中食物链的条数,并写出所有的食物链;
做练习,发现自己处在食物网的最高位置。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把自己近一段时间所吃的食物连接成食物网,观察自己在食物网中的位置;引导学生讨论分析动物、植物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弄清楚食物链的画法和规律,掌握技巧。注意食物链的最前端一定是生产者,关系只存在吃与被吃的关系,然后按箭头指向依次下去,直到最高的营养级别,而不能中途停止。一条食物链是由生产者和消费者构成。
3.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尝试分析食物链中某种生物的增减会引发其他生物怎样的变化:分析时,运用动态的、联系的观点进行分析。例如,在“草→鼠→蛇→猫头鹰”这条食物链中,如果蛇的数量减少,食物链中那些生物数量会发生变化?联系实际并解答。从而引出: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不可能无限制的减少或者增多,但是这种自动调节能力也有一定的限度。进行“资料分析”,学生思考问题:比较出哪种生物体内有毒物质多,分析在食物链中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越多的原因。说明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4.形成保护生态系统的意识
阐明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增强爱护生物、保护生物的情感,确立保护生态系统、保护环境的意识;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合作交流的能力;能解释某些有害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树立保护生态系统、保护环境的意识。
阅读并讲解关于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系统的实例,最终还是危及到我们人类自身,故使学生形成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的意识。三.巩固小结
小结:人类活动会通过食物链影响生态系统;要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不应该随意把有毒物质排放到生态系统中!出示巩固练习题;
小结反馈。学生做相关练习题。意图: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四.自我点评
本教学设计重视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理解,倡导探究性学习,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养成。全面贯彻落实了课程目标。“生态系统”这节内容中,概念、术语多,教学任务繁重。教者能依据新课标、教科书,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梳理了外显的知识目标,挖掘出了内隐的能力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树立了三维目标并围绕其展开教学,符合新课程理念和课改精神。引导学生进行了丰富的自主性探究学习。充分利用了教材中的插图、“观察与思考”“资料分析”等,引导学生进行丰富的自主性探究学习,鼓励学生自己观察、思考、提出问题,鼓励学生创造性地进行自主探究,着力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科学探究能力。
重视了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在指导学生学习重点、难点知识时,如数食物链条数,书写食物链,分析食物链中某种生物的增减会引发其他生物怎样的变化等知识,能授学生以“渔”,使学生顺利地突破难点、掌握难点。
重视联系生产生活实际。从学生熟悉的农田生态系统引入课题,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探究我们自己在食物网中的位置”,加深了对“食物链和食物网”的理解和认识;并了解和阐述“关于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系统的实例”,引导学生列举发生在身边的实例并进行分析,培养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把案例中“课件”“巩固练习”内容有所展现,将具有更好的实用性。
松阳中学
陈思
2013年9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