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主持人教案第一课时
《少儿口才和小主持人班》
教学内容:语音训练,绕口令练习、诗歌散文朗诵、形体训练、当众表演、节目主持
教学计划:要求学生掌握21个生母的正确发音,并能够按照要求完成形体站姿,主持人上台走姿的标准动作; 能流利的朗读教材里的绕口令和字词朗读练习; 能自信上台做自我介绍并表演节目; 生情并茂的朗诵散文作品并且能主持节目。
第 一 课 时
电视里广播里主持人的口齿非常伶俐,他们说话特别好听。有人说是声音好,声音好只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他们的播音主持的基本功好。另外表达能力强,表述的完整,意思清晰让人听得很明白。这是主持人必须要具备的能力。也许我们长大不一定非要当一名主持人,但是拥有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这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技能,它可以让你更自信,和别人交流更顺畅。【自我介绍】
请分别站到前面来告诉大家你的名字,今年几岁,你的爱好。我们互相认识。如果能快速让别人记住你,可以加上自己的独特 的介绍。
第一部分:【绕口令练习】
绕口令可以锻炼口齿伶俐,嘴皮子好使。是学习语言必须要掌握的基本功之一。
1、大兔子
大兔子,大肚子,大肚子的大兔子,要咬大兔子的大肚子。
2、南南有个篮篮
南南有个篮篮,篮篮装着盘盘,盘盘放着碗碗,碗碗盛着饭饭。南南翻了篮篮,篮篮扣了盘盘,盘盘打了碗碗,碗碗撒了饭饭。
3、炖冻豆腐
会炖我的炖冻豆腐,来炖我的炖冻豆腐,不会炖我的炖冻豆腐,就别炖我的炖冻豆腐。
4、吃葡萄不吐葡萄皮儿,不吃葡萄倒吐葡萄皮儿。
第二部分:【语音训练】
语音规范标准,发音吐字正确,这个人说话听起来就很动听。这是一个复杂的基本功的训练。每次接触一点。
按照发音部位的不同,声母可以分为7大类。口腔操:打嘟噜——让唇齿更灵活。
1、双唇音b p m——发音时双唇紧闭,鼓动气流。这三个声母有一个共同点,都是由下唇紧闭构成阻碍而发出音来的。它们的发音部位是上下唇,所以叫双唇音。
(每个词老师读一遍,大家跟着读一遍)
步兵(bù bīng)
壁报(bì bào)
北边(běi bīan)背包(bēi bāo)
奔波(bēn bō)
冰雹(bīng báo)
乒乓(pīnɡ pānɡ)
拼盘(pīn pán)
偏旁(piān pánɡ)琵琶(pí
pɑ)
批判(pī
pàn)
品牌(pǐn pái)
买卖(mǎi mài)
埋没(mái mî)
门面(mén miàn)美妙(měi miào)
秘密(mì
mì)
面貌(miàn
mào)【举例】
八百标兵奔北坡,北坡炮兵北边跑。炮兵怕把标兵碰,标兵怕碰炮兵炮。
第三部分:【上场下场练习】
上场站稳——问好——行礼——表演节目(讲故事、说个笑话、总我介绍都可以)——谢谢大家敬礼——下场
第四部分:【综合训练】 【诗歌朗读训练】 诗歌的特点是语言非常精炼,往往几个字来表达很复杂的内容。它可以我们的反映语言基本功如何。
诗歌朗读要点:注意诗歌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朗读时要声请并茂,很有感情有变化,有起伏,有抑扬顿挫,不能一个调读下来。
这是一首歌颂祖国的诗歌,要表达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我的祖国》
我的祖国,高山巍峨,雄伟的山峰俯瞰历史的风狂雨落,我的祖国,大河奔腾,浩荡的洪流冲过历史翻卷的漩涡,我的祖国,地大物博,广袤大地上多少璀璨的文明还在熠熠闪烁。
这就是我的祖国,这就是我深深爱恋的祖国。
我爱你源远流长灿烂的历史,我爱你每一寸土地上的花朵,我爱你风光旖旎壮丽的河山,我爱你人民的性格坚韧执着。我的祖国,我深深爱恋的祖国。
【散文朗读】
《春》(节选)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他领着我们上前去。
【作业】:
1、回去写200字左右的自我介绍,背诵下来。
2、绕口令多次练习。
第二篇:小主持人教案第二课时
第 二 课 时
【复习上节内容】
双唇音绕口令和字词(15分钟)。
【语音训练】舌尖音d t n l、唇齿音f 导弹(dǎo dàn)
得到(dé
dào)
抖动(dǒu dònɡ)厅堂(tīnɡ tánɡ)
探讨(tàn tǎo)
团体(tuán tǐ)牛奶(niú
nǎi)
恼怒(nǎo nù)
南宁(nán nín)
嘹亮(liáo liànɡ)
冷落(lěnɡ luò)
老练(lǎo liàn)
方法(fānɡ
fǎ)
反复(fǎn
fù)
芬芳(fēn fānɡ)
【绕口令】——脑急口快
1、白石塔
白石塔,白石搭,白石搭白塔,白塔白石搭,搭好白石塔,白塔白又大。
2、粉红墙上画凤凰,凤凰画在粉红墙。红凤凰,粉凤凰,红粉凤凰,花凤凰。
3、一二三、三二一、一二三四五六七、七六五四三二一。七个阿姨来摘果,七个篮子手中提,七盘果子摆七样。苹果、桃子、柿子、石榴、李子、栗子、梨。
【古诗朗读训练】
古诗《静夜思》
【诗歌朗读训练一】
走进大自然,追着小鸟。走进密林,追着小溪。走进深山,追着蝴蝶,追着野花。走进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等你从大自然归来,你会悄悄地告诉小伙伴,什么是纯洁,什么是美好。
【诗歌朗读训练二】
我爱你——村边的——小河。你总是——蹦蹦跳跳,你总是——欢欢乐乐,你——一路——飞花,一路——笑语,一路——欢歌。
【诗歌朗读训练三】
《母亲的手》
那是怎样的一双手?亲切的抚摸我的头。一股慈爱的暖流,顺着那手涌入我的心头。那是怎样的一双手?拉着我一步步往前走。那双手给我温暖,给我勇气和温柔。啊那是母亲的手。
【作业】:挑选自己最喜欢的一段故事背下来站在前面给大家当众表演。
第三篇:小毛虫(第一课时)教案
小毛虫(第一课时)教案
一、导入
1、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新课文,学习之前先来认识一下这篇课文的作者。出示画像,介绍达芬奇。
他的童年并不幸福,一出生就和父亲分开,五岁时又和母亲分开,从来没有享受过父母共同的陪伴,也没有上过正规的学堂,很多知识都是靠自学,就是这样一个孩子,长大后却做出那么多举世闻名的伟大成就,他是怎么做到的呢?也许从他写的课文中我们能找到答案。
2、揭题。齐读课题《小毛虫》
二、初读课文
1、请同学们把书翻到96页,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添字不漏字不改字,生字词语多读几遍。
2、检查
(1)带着拼音的生字宝宝你能读准吗?请同学读;齐读;去掉拼音你还认识吗?一起来试试。
(2)老师想把这些字按照偏旁分类来记忆,你们来帮帮我吧!
(3)我把生字宝宝送进了词语里,你还认识吗?每位同学读一行;齐读;去掉拼音我们开火车读。
(4)老师还有一些短语想送给你们,中间的“的”要读得轻而快。
3、读课文,理脉络
通过预习我们知道这篇课文一共有7个自然段,小毛虫经历了哪些变化?
出示填空:
(1)小毛虫经过了()种形态的变化,一开始它是一条(),后来结成了(),最后变成了美丽的()。
(2)交流后出示3幅图,每幅图分别对应课文的哪些自然段?
1(1-2)2(3-4)3(7)
三、学习1、2自然段
1、这是一只怎样的小毛虫呢?自读1、2自然段,思考。
交流:(1)可怜。你从哪句话中读出来的?(用“——”画一画)
出示:只有它,这个可怜的小毛虫……
(2)老师这里的两句话不够完整,你能把它补充完整吗?
只有它,这个可怜的小毛虫,()不会唱,()不会跑,()不会飞。
只有它,这个可怜的小毛虫,既不会(),也不会(),更不会()。
真是一只可怜的小毛虫啊,试着用“既……也……”说句话。
(3)是呀,可怜的小毛虫只能安静地趴在一片叶子上,那其他的昆虫在干什么呢?请你找到相关的句子用波浪线划出来。
出示:大大小小的昆虫……
这些昆虫有的会唱,有的会跑,有的会飞,有的既会跑又会唱,甚至拥有更多本领,大家在一起真热闹,这就叫“生机勃勃”。一起读好这个词语。
但这生机勃勃并不属于小毛虫。
出示句子:大大小小的昆虫……
只有它……
师生分读,再交换读,体会小毛虫的可怜。
(4)真是一条可怜的小毛虫!还有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这只小毛虫很可怜?请你用“——”划出来。
出示:小毛虫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挪动了一点点。
理解“九牛二虎之力”,九头牛加两只老虎的力气,力气大不大?这说明小毛虫使出了浑身的力气,却只挪动了一点点,真是太可怜了!谁能用“九牛二虎之力”来说句话?
出示句子:大大小小的昆虫……
只有它……
小毛虫费了……
师生分读句子。
(5)如果你是小毛虫,此时此刻你会想些什么呢?
交流:换做我们会羡慕别人,换做我们难免会对自己失望。
课文中的小毛虫真的是这么想的吗?请你们来读读这句话。
出示:当它笨拙地从……周游了整个世界。
它是怎样地爬?板书“笨拙”
周游世界是多么快乐的事情啊!小毛虫虽然爬得很慢很慢,虽然动作笨拙,虽然只是从一片叶子爬到另一片叶子,它却有了周游世界的乐趣。你发现这个小秘密了吗?让我们一起再来感受小毛虫的这份乐趣。这样隐藏秘密的句子在第一自然段里还有一句,你找到了吗?
出示:一条小毛虫趴在一片叶子上,……周围的一切。
看,这句中“新奇”这个词语,你能给它找个近义词吗?(好奇)
虽然只能安静地趴着,但小毛虫却依然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对一切都充满新鲜的感觉,我们一起再来感受一下这只小毛虫的乐观。怪不得作者说:
出示:尽管如此,它并不悲观失望,也不羡慕任何人。男女生读,齐读。
那么小毛虫到底是怎么想的呢?又是怎么做的呢?我们下节课再学。
四、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
2、本课学习“纺、织、编”
五、板书
小毛虫
可怜
笨拙 乐观
第四篇:15小露珠第一课时教案
《小露珠》(第一课时教案)
单县高老家乡韦洼小学
杨香娟
一、教材内容
《小露珠》是苏教版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三册的一篇课文。这是一篇优美的童话。写的是小露珠由形成到消失的过程,以及小动物和植物对小露珠的喜爱。
二、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越来越„„越来越„„”造句。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凭借对课文的朗读感悟,知道小动物都喜欢小露珠,感受大自然的和谐、融洽和美丽。
三、教学重难点: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凭借对课文的朗读感悟,知道小动物都喜欢小露珠,感受大自然的和谐、融洽和美丽。
教学准备:课件 气球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猜谜语导入
1、同学们,今天来咱班作客的可不止听课老师呦,还来了位神秘的小客人!(出示谜语)读一读,猜一猜,它是谁?(课件展示)
闪亮透明小圆球,不大不小像豆豆。花草、树叶作摇篮,摇来摇去真自在。太阳出来去无踪,那是自然一奇观。(板书:小露珠)指导“露”字的书写。师: 由“小”字你能联想到哪些呢? 师:这些事物,只要带上“小”字,就让人感觉特别亲切可爱,谁能亲切地读读它的名字?(小露珠)
2、这么亲切可爱的小露珠同学们喜欢吗?唐代诗人白居易也曾写诗夸小露珠呢。可引背: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二)播放动画,认识露珠。
1、老师播放动画片《小露珠》。
过渡:既然大家都喜欢小露珠,今天老师就把小露珠请到了我们的教室,请欣赏,看完后,能用一个词语美美地来形容一下你眼中的小露珠是什么样子的吗?(生汇报)
2、过渡:同学们的词汇量可真丰富,现在就让我们到课文中去找一找那可爱的小露珠吧!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下面请小朋友们打开课本翻到82页,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读时注意。出示投影:
(1)借助拼音读课文,划出课文中的生字新词
(2)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长句子或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3)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检查自学情况。
(1)检查读音,指名读,开火车读。强调读音特殊的词语。
①降临
草秆
俊俏
(前鼻韵母)②
珍珠
植物
水蒸气(翘舌音节)钻石(多音字)有两种读音,分别读什么,组个词。④喇叭花
早哇
笑盈盈(轻声)
(2)理解词语 重点理解:俊俏 笑盈盈
3、过渡: 会读也要会思考,说说文中都写了谁喜欢小露珠?指导学生概括为一句话:动物和植物都喜欢小露珠。(概括是一种重要的语文能力)
(四)精读感悟
精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过渡: 小朋友这么棒,小露珠可喜欢了,它要出来和大家见面了。
1、谁自愿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其他同学思考:这段话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小露珠形成的时间和过程)
2、理解词语:夜幕降临(天快要黑的时候、傍晚、太阳下山了)、黎明(天刚刚亮)
3、再读这段话,你认识了怎样的小露珠?(调皮的、活泼的)重点指导朗读“小露珠爬呀,滚呀,越来越大,越来越亮,到黎明的时候,已经有黄豆粒那么大了。”
齐读 你们能用“越来越„„越来越„„”造句吗? 先让学生做个游戏表演吹气球 练习说话
4、出示句子填空,试着背诵。精读课文第二至第四自然段
过渡:这么美丽、调皮、可爱的小露珠,你们喜欢吗?不但我们喜欢,小动物们也喜欢。
1、请同学们快速地读一读课文第二至第四自然段,说说你们发现了什么?
课文中都写了哪些小动物,请在小动物的名字下面加上点。
它们是怎么夸赞小露珠的,用“——”画出有关的句子。同桌之间可以交流一下。
2、指导朗读 重点讲解第二自然段,第三四自然段根据第二自然段的读法自己试读。
3、(出示课件)理解“闪亮 透明 圆润”,提示动作“蹦 爬 落”。
4、四人小组表演读 角色分工:旁白、青蛙、蟋蟀、蝴蝶。
师生配合:老师读旁白,同学们每人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读。
5、谁能把动物们喜欢它的原因连起来说一说? 可用“因为„„所以„„”也可用“„„是因为„„”的句式练习说话。
6、拓展练习:用句式【“早哇,像__那么__的小露珠。”__的__对小露珠说。】
说一句话,小组之间可以交流讨论一下。过渡:由此可见,小动物们的确是非常喜欢小露珠的,那么,其他植物为什么喜欢小露珠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五)指导学生写字。
1、看,美丽可爱的小露珠还给我们送来了礼物呢?
2、出示本课重点指导的生字: 临 粒 珍
(1)我们在写这些生字时需要注意些什么?左右结构的字,左窄右宽。
(2)学习生字“临”(1)读音(2)部首(3)生活中在哪里见过或听说过这个字?你是怎样记住的?请小老师说说。
4、师范写,学生描红,要看清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然后临写两个。师提醒写字姿势。
(六)布置作业:
1、课下把剩下的几个字再练习写一写。
2、背诵课文第1--5自然段。总结
第五篇:《诸葛亮和小皮匠》第一课时教案
《诸葛亮和小皮匠》第一课时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10个生字,积累有关的词语。
2.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重点指导读好有关描写乌江特点的句子。积累“三个小皮匠,赛过诸葛亮。”这句民间谚语。
3.读懂课文,能根据板书和图片用几句完整、连贯的话来简单介绍课文的部分内容。
教学方法
小组讨论法、引读法、自我探究法
课前准备
课件,生字卡片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课
1.介绍诸葛亮
师:今天,老师要为大家介绍一位在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请你借助拼音来读出他的名字。(指名)2.诸葛亮姓?名?
3.你们瞧,图上的这个人就是诸葛亮。
4.诸葛亮是谁呢?下面让我们来听记一句句子,仔细听,用心记: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著名的军师,他足智多谋、聪明过人。
5.交流,理解“足智多谋”“聪明过人”富有智慧,善于谋划,比一般的人聪明的就是足智多谋”“聪明过人
介绍小皮匠
1.就在诸葛亮生活的那个年代,还有一些人,他们整天穿街走巷,忙忙碌碌,让我们 也来认识一下。(拼读音节,出示:小皮匠)
2.学“匠”:看笔顺框书写。匠指的就是有手艺的人,了解“木匠、花匠、皮匠”。3.皮匠和刚才我们提到的木匠、花匠一样在当时的社会中是再普通,再平凡不过的老 百姓了,所以人们也把他们叫做?(小皮匠)(出示:平凡普通)。引出课题:
1.今天我们要学的这个故事就发生在聪明过人的诸葛亮和平凡普通的小皮匠之间。而且就因为这个故事,民间还流传下一句话呢。(出示:三个小皮匠,赛过诸葛亮。)2.赛过是什么意思?你能不能换个词语,但句子的意思保持不变呢?
过渡:有什么问题是聪明过人的诸葛亮解决不了,而平凡普通的小皮匠却能解决的呢?就让我们带着这份好奇和疑惑走进今天的课文。3.揭题、读题
展示学生课前搜集关于“红围裙”的照片和小故事,播放“学乐师生”精彩的导学作业。
[设计意图:由课题入手,让学生带着疑问去读书,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好奇心和参与积极性,体现了兴趣先导。]
二、新授
(一)自读课文。检查自学效果
学生轻声读课文,圈出不认识的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师:我们一起在课文里找找答案吧,请小朋友们翻开课本,读一读。
1.听课文朗读,初步感知课文。说说你听懂了什么?
2.初读课文,标出自然段、本课生字词,读准字音。
3.同桌互读课文,听听谁读得最准确、最流利。
[设计意图: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别和不同需求,选择自身喜欢的学习方式,综合运用已掌握的识字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独立识字能力。](二)学习生字,识记生字。
1.播放生字,让学生说说自己在初读中或平时中已识记了哪些字,学生试读生字。其他学生可提出意见,如:易读错的字音。
2.老师范读,学生跟读。
3.学生当小老师带读,齐读,开火车读。(各种形式读)(三)指导写字,巩固识字。
1.指名认读要求会写的字。(指名回答)
2.相互议议,怎样才能记住这些生字,并为这些生字组词。
3.播放生字书写。4.学生描红,掌握字在田字格的位置。
5.写生字,老师巡回指导。
交流易写错的生字,老师板书于黑板上,并把易错的部分用其他颜色的粉笔表示出来,带领学生书写
(四)初读第一段课文,把握内容。
自由轻声读,读读想想:诸葛亮领兵打仗,在乌江边,遇到了什么困难? 1.汇报交流,出示相关句子。
出示句子:乌江水深流急,江中还有礁石,挡住了他们的去路。
2.分组学习第一段中出现的生字:士、兵、击、礁、挡。交流生字学习情况。3.引读第一节,结合插图理解:水深流急、礁石。启发想像,感受危险,指导读出语气。4.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三、练习1.我会填空
三国时,诸葛亮带领士兵追击敌人,一直追到乌江边。乌江水深流急,江里还有礁石,挡住了他们的去路。2.我能写生字
匠
士
兵
击
挡
3.我能认一认 筏——竹字头
篮
箱
筑
笑
四、总结
1.部首查字法
定部首,数几笔,部首目录找到它; 部首外,再数数,检字表中找门牌; 快快快,快快翻,找到正门找到家。
2.足智多谋的诸葛亮究竟想出了什么办法过乌江呢?结果怎么样呢?
五、作业
1.完成第二课时学案。
2.足智多谋的诸葛亮究竟想出了什么办法过乌江呢?结果怎么样呢?
尝试阅读课文并解答。
六、板书
诸葛亮和小皮匠
聪明过人
平凡普通
水深流急 架人桥乌江(架不成)还有礁石 用木筏(撞坏了)过江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