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 第四单元 教案[精选五篇]

时间:2019-05-12 17:36:3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九年级化学 第四单元 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九年级化学 第四单元 教案》。

第一篇:九年级化学 第四单元 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使学生掌握用化合价升降法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技能。情感目标: 通过对各种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不同配平方法的介绍,对学生进行辩证思维的训练。教学建议

教学重点: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的原则和步骤。教学难点: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的一些可借鉴的经验。

教材分析: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是正确书写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一个重要步骤,也是侧重理科学生所应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方法有多种,本节介绍的“化便谷升降法”就是其中的一种。教材从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引入,说明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可以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来配平,但对于较复杂的氧化还原反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来配平不太方便,进而引出用“化合价升降法”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措施。本节教材通过三个典型的例题,对三种不同类型的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细致分析;介绍了三种不同的配平方法,培养了学生灵活看待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能力,训练了学生的辩证思维。教材还通过问题讨论,将学生易出错误的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用配平时应遵循的原则—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进行分析判断,强化了配平的关键步骤—使反应前后离子所带的电荷总数相等的原则,培养了学生的能力。教法建议

教学中应注重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利用学生所学的氧化还原反应概念和接触的一些氧化还原反应,学习本节内容。教学中应采用精讲精练、讲练结合的方法,使学生逐步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方法。不能使学生一步到位,随意拓宽知识内容。

1.通过复习,总结配平原则

教师通过以学生学习过的某一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为例,引导学生分析电子转移及化合价的变化,总结出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原则—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2.配平步骤

[例1]、[例2]师生共同分析归纳配平基本步骤:

(1)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分别标出变价元素的化合价,得出升降数目。

(2)使化合价升高与化合价降低的总数相等(求最小公倍数法)

(3)用观察的方法配平其它物质的化学计算数(包括部分未被氧化或还原的原子(原子团)数通过观察法增加到有关还原剂或氧化剂的化学计量数上),配平后把单线改成等号。

该基本步骤可简记作:划好价、列变化、求总数、配化学计量数。

[例3]在一般方法的基础上采用逆向配平的方法。属于经验之谈,是对学生辩证思维的训练,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为使学生较好地掌握配平技能,建议在分析完每个例题后,补充针对性问题,强化技能训练,巩固所学知识。

另外,关于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可组织学生结合教材中的“讨论”、得出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配平要满足原子个数守恒、电荷守恒、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然后组织学生进行适当练习加以巩固。通过设置该“讨论”内容,巩固了氧化还原反应配平的知识,强化了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在学习化学中的重要作用。

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教师可补充配平的另一种方法—离子一电子法,以及不同化合价的同种元素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确定方法:氧化产物中的被氧化元素的价态不能高于还原产物中被还原元素的价态。如:(浓)— 氧化产物是 而不是 或,还原产物是 而不是。

氧化产物 的还原产物。

第二篇:九年级化学第六单元教案

第六单元课题一金刚石石墨和C60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和用途。知道碳单质的化学性质。

知道不同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同一种也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

2、过程与方法

会对展示或演示的资料分析、归纳。

能认真观察,并会对现象分析归纳,总结出重要的知识点。

3、情感与价值观

以发展的观点看待碳的单质

树立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的观点。【教学重点】 碳单质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

碳跟某些氧化物的反应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 【实验准备】

器材:试管铁架台酒精灯带导管的橡皮塞 药品:炭粉氧化铜粉末澄清石灰水 【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情景引入

我们知道不同的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物质,那么,同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物质吗? 展示:金刚石、石墨、C60的分子模型。

介绍:金刚石、石墨、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 讲授新课:

一、碳的单质

1、金刚石(C)阅读课本第104页 小结: 1)、性质:金刚石是无色、透明、正八面体形状的固体,溶点较高,不导电。2)、用途:刻划玻璃,切割大理石,做钻头和钻石等。

2、石墨(C)阅读课本第104页 小结: 1)、性质:石墨是一种深灰色、有金属光泽,不透明细磷片状固体,较软,在纸上划过可留下痕迹,耐高温、导电。2)、用途:可做润滑剂、铅笔芯、电极等。介绍:木炭

[实验6-1] 木炭的吸附性 现象:红色褪去

原因:木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具有吸附能力。

用途:阅读教材,总结焦炭、炭黑的用途:除臭剂、制油墨等做吸附剂。讨论: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碳元素组成的,物理性质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差异? 讲解:这是因为在金刚石和石墨里碳原子的排列不同。金刚石

—碳元素组成 石墨

(两种单质)(一种元素)

(1)一种元素可能形成多种不同的单质,由此可知,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才叫单质。(2)多种单质可能由一种元素组成。例如:

3、C60 阅读课本第104页 小结:

1)结构:一种由60个碳原子构成的分子,形似足球。2)用途:应用于材料科学、超导体等方面.总结:

1、列表比较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

2、碳和炭的区别

碳:指碳元素,只用作化学用语,在表示元素和含碳的化合物时使用。

炭:指具体的物质,如:炭黑、木炭、活性炭等,它们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

二、碳的化学性质(板书)

讨论:我们知道,红磷、白磷都是磷元素组成的,虽然物理性质不同,但其化学性质是相同的。

那么,金刚石、石墨、木炭都是碳元素组成的,虽然物理性质不同,但化学性质是否相同?

1、常温下:

引导学生阅读课文上图5-5,说明碳在常温下的稳定性。讲解:在常温下,碳跟氢气一样,化学性质稳定。

2、点燃或高温的条件下: 1)可燃性

提问:如何证明金刚石、石墨是由碳元素组成的? 讲解:可用燃烧的方法,由此可见,碳具有可燃性。

提问:回忆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并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讲解:当碳燃烧充分时,可生成二氧化碳;

C +

O2 点燃 CO2 当碳燃烧不充分时,生成一氧化碳 C +

O2 点燃CO2(联系生活实际讲解。)

小结:碳跟氢气都具有可燃性,但碳在不同条件下燃烧,其产物不同。2)还原性

实验:演示[实验6-2] 装置:与制氧气的装置比较,并纠错,巩固制氧装置。

现象:试管内黑色固体变成红色,有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产生。原理:C +2CuO 高温 2Cu +CO2

讨论:在烧得很旺的炉子里(产生CO2)添上大量的新煤后,温度为什么会降低?并且还容易有煤气生成?

讲解:C +CO2 高温 2CO(吸收热量)

化学反应放出的热能是一种重要的能源,可以直接供人们取暧、加热,也可以转变为电能、动能等。

小结:碳和氢气化学性质比较

氢气

常温下

化学性质稳定

化学性质稳定

可燃性

空气充足:

C +

O2点燃CO2 空气不充足:

C +

O2点燃CO2

2H2+O2点燃2H2O

还原性

C +2CuO高温2Cu +CO2↑ C +CO2高温2CO

H2 +CuO △

Cu +H2O

练习:学习指要 作业:

【教学反思】

课题二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探究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了解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

2、过程与方法

能合理使用课堂资料,并会利用这些资料设计实验方案。

3、情感与价值观

从设计装置和制取气体的过程中获取成就感,进一步增强学习化学的自信心。【教学重点】

探究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装置,并制取二氧化碳 【教学难点】

探究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装置,并制取二氧化碳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及多媒体 【实验准备】

器材:锥形瓶试管集气瓶带导管的橡皮塞长颈漏斗 药品:石灰石碳酸钠稀盐酸稀硫酸 【课时】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在第二单元我们制取过氧气,今天再来探究制备二氧化碳,首先看以下几则信息。

投影:

1、含碳酸根离子的化合物(例碳酸钠、石灰石等)能与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2、把燃着的木条放入二氧化碳中,木条,把 燃着的木条伸入氮气中,木条。

3、向澄清石灰水中吹气,现象,说明CO2能让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4、在标况下,CO2密度为1.977g/L,空气的密度为1.293g/L

5、CO2可溶于水,且与水反应。讲授新课:

一、实验室制取CO2的原理 活动探究:

步骤

现象

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

迅速产生大量气泡

碳酸钠与稀硫酸反应

迅速产生大量气泡

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

产生气泡,速度适中

碳酸钙与稀硫酸反应

开始有气泡产生,反应逐渐停止

结论: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速度适中,石灰石与稀硫酸反应难于进行;碳酸钠与酸反应瞬间结束,不便于收集。所以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选择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化学方程式: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二、实验室制取气体装置的选择(板书)

投影:实验室制气体的装置包括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两种 固体和固体反应

气体反应物的状态固体和液体反应 发生液体和液体反应 装置

反应条件:是否需要加热、加催化剂

密度比空气大的向上排气法 气体排空气法

收集密度比空气小的向下排气法

装置排水法:不易溶于水,不与水发生反应 活动与探究:二氧化碳制取实验及相关性质比较

反应物的状态

反应条件

密度

溶解度 CO2

O2

分析:制取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各有什么不同。投影:各种仪器供设计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时选择。

设计: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并与同学讨论、交流、分析各自设计的装置的优缺点。活动:各组修改各自的装置。总结:略 练习:

第二课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实验室完成)

讨论:如何利用所设计的装置制一瓶二氧化碳,需要哪些步骤?

三、制取二氧化碳的步骤(板书)

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加入药品

3、制取收集气体。

思考:

1、如何验证所制出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2、如何验证集气瓶中已收集满?

讨论总结:

四、验证二氧化碳的方法(板书)

1、检验方法:将导管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若石灰水变浑浊,由证明生成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2、验满方法: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则说明二氧化碳已收集满。学生活动:制二氧化碳并检验、收集一满瓶二氧化碳。(教师巡视指导)

讨论:实验室制气体的思路是什么? 总结:

1、选择反应原理

2、选择合适的实验装置

3、确定验证气体的方法。练习:学习指要

作业:科学探究报告册 【教学反思】

课题三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性质 2)了解二氧化碳的用途 3)了解并关注温室效应 【教学重点】

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的性质 【教学难点】

二氧化碳与水、澄清石灰水的反应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多媒体教学 【课时】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情景导入:讲述意大利死狗洞的故事 讲授新课: 一、二氧化碳(板书)

(一)物理性质

活动探究:倾倒二氧化碳

现象:底层的蜡烛先熄灭,上层的蜡烛后熄灭 分析: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也不支持燃烧。活动探究:二氧化碳的溶解性实验 现象:塑料瓶变扁了

分析:CO2溶于水后,瓶内的气压减小,大气压把瓶子压扁 小结: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1、无色无味的气体

2、密度比空气大;1.977g/L为空气的1.5倍

3、溶解性:1体积水溶解1体积的二氧化碳

4、干冰的升华:气体的CO2在一定条件下可变成固体,固体二氧化碳叫“干冰”。干冰在常温常压下易升华,升华时吸收大量的热,因此可作致冷剂。放映干冰升华的录像:解释干冰用于人工降雨的原理。

讲解:如果利用飞机从高空中撒布干冰,由于干冰升华吸热,吸收了空气中的热量,水蒸气迅速冷凝成水滴,于是就开始下雨。这就是人工降雨的奥秘。

(二)化学性质(板书)

1、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2、与水反应 活动探究: 编号 2 3 4

操作

石蕊 + 稀醋酸

石蕊 +水

石蕊 +CO2

石蕊试液 + CO2加热

现象

紫→红

不变色

紫→红 红→紫

分析

结论:

(1)石蕊是一种色素,遇酸变红;

(2)水不能使石蕊变红,CO2也不能使石蕊变红;(3)CO2与H2O生成碳酸,碳酸使石蕊变红;(4)碳酸不稳定,易分解成CO2和H2O

反应方程式:跟水反应:CO2+H2O = H2CO3 碳酸的分解:H2CO3 = CO2↑+H2O

3、与石灰水的反应:

CO2+Ca(OH)2 = CaCO3↓ +H2O 检验二氧化碳的方法

讨论: 为了使抹石灰浆的墙壁尽快干,人们常常在室内生个 火盆,这是为什么呢?那为何在刚开始时墙壁反而潮湿? 答:石灰浆的主要成分是Ca(OH)2,当生炭火盆时,炭与 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Ca(OH)2接触,发生反应生成CaCO3沉淀和水,刚开始时由于有水的生成,而且来不及蒸发,所以看上去墙壁反而潮湿,过一段时间,水分蒸发掉,墙壁就干了,整个化学方程式如

C+O2点燃 CO2

CO2+Ca(OH)2=CaCO3↓+H2O(三)CO2对生活影响

1、做灭火剂: 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又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当二氧化碳与空气同时存在时,二氧化碳在下层,从而隔绝空气与物体的接触所以二氧化碳可用做灭火剂。

2、做致冷剂人工降雨

3、工业原料

(四)CO2对环境的影响

1、温室效应

(1)产生: CO2、臭氧(O3)、甲烷(CH4)、氟氯代烷(2)危害

3)防止措施:阅读课本 总结:略

第二课时一氧化碳 【教学过程】

1、复习提问:

写出碳单质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

2、导入新课:(情景设计)从一氧化碳的毒性导入

3、讲授新课: 分析: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在分子组成上的差异,这种差异会给两种碳的氧化物的性质带来什么差异? 一、一氧化碳的性质(板书)

1、物理性质(板书)

提问:二氧化碳具有哪此物理性质? 阅读:课本第79页

小结:列表从颜色、状态、密度、溶解性等方面比较

2、化学性质(板书)

(1)可燃性(与氢气、二氧化碳比较)展示:多媒体动画[实验6-7] 观察: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原理:2CO +O2点燃 2CO2 小结:一氧化碳和氢气都具有可燃性,属于可燃性气体,点燃应检验气体的纯度。

讨论:如何用化学方法区别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如何用化学方法区别一氧化碳和氢气?(2)一氧化碳的还原性(与氢气、碳单质比较)展示:多媒体[实验6-9] 观察:黑色的氧化铜变成红色;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原理:CO +CuO △

Cu +CO2 分析:对比氢气与氧化铜;碳单质与氧化铜的反应,判断反应类型。并分析装置的不同。

3、一氧化碳的用途(板书)

提问:根据一氧化碳的性质说出用途。小结:冶炼金属的还原剂,燃料

3CO + Fe2O3高温2Fe + 3CO2

4、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的相互转化(板书)2CO + O2点燃2CO2 CO2 + C高温2CO 二、一氧化碳的毒性(板书)阅读:课本第117页 讨论:

(1)煤气中毒的生理过程?

(2)有人用炉火取暖,为防止煤气中毒,在火炉在放一盆水,这样做行吗?(3)有人说他不会煤气中毒,一闻到煤气味就把火炉搬出去,这种说法对吗? 三、一氧化碳对空气的污染(板书)

讨论:在做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时,应如何处理尾气,减少对大气的污染?请对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装置进行改进。

小结: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差异,一氧化碳与氢气性质的相似性。练习: 作业:

【教学反思】

第三篇: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四单元课题1爱护水资源 教案

第三单元 自然界的水

课题4

爱护水资源

【设计理念】设计这样一堂课,主要依据《化学课程标准》中的一些精神,使学生“懂得运用化学知识和方法去治理环境污染„„增强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引导“学生从已有经验出发,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总之,通过学习化学,要让学生逐渐学会“用”化学,以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自然的关注程度,为他们成为环保“小卫士”提供一些智力支持和实践机会。

【教材分析】本课题主要介绍两部分内容,一是水资源概况,二是水资源保护,每部分内容又都是从两方面入手。

水资源概况,一方面从储量上说明水的丰富,另一方面从可直接利用的淡水量上说明水的短缺。这种从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来认识事物的方法,不仅有利于学生对水资源状况形成全面、正确的认识,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辩证思维的能力,学习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因为在丰富的水储量与有限的淡水这一现实情况中,本身就蕴含着相对性、辩证性的思想,同时随着海水淡化等水处理工艺的发展,可利用水的短缺状况又是变化的、动态的,因此这里又蕴藏了发展、变化的观点。所谓“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形式之一,“它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以可持续发展为据,以未来人类的继续发展为着眼点,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就中国目前的现状而言,就是要不断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建立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不断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爱护水资源,是建立生态文明的第一步。

节水只是以举例的方式简要给出工农业生产、生活中的节水思路;防治水污染则只从污染源角度简明概括引起水污染的原因、水污染的危害及防治方法。也就是说这里只给学生关于节水和水污染问题的最基本、最主要的概念和思想,具体的内容留待学生在课内外的一些活动中自己去寻求、获得。本课题后的调查与研究和习题就是在引导学生进行这类活动。这样既体现了本课题最基本的教育目的,又给教师的发挥和学生的探索留下了较大的发展空间。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世界和我国水资源状况

培养学生关心社会,能够运用课本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相关问题 培养学生制法懂法的能力,能够运用相关法律维护自身权益

2、方法与过程

通过调查采访、查阅文献、网上搜索等方法,收集有关水资源及其利用、保护等信息;对收集的信息进行整理、分析、提炼和归纳。

3、情感与价值观

学习用辩证的方法看待水资源的丰富和有限,了解加强水资源的保护是实现生态文明的核心。

在学习活动中增强团结、协作的合作意识,以及关心社会、为社会做贡献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知法守法的观念 【教学重点】:

1、用辩证的方法看待水资源的丰富和有限。

2、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教学难点】:

1、水污染和防治的相关资料的收集。

2、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方法】:

讨论探究

多媒体教学 【课时】;一课时 【课前预习】:

调查小关水库形成的原因以及危害 自学本节课的知识点 【教学过程】:

【播放】多彩贵州纪录片

【教师】看了多彩贵州的记录片你们有什么感受?是否感到心情舒畅呢?贵州的山美水美,人也美,今天我们在座的各位老师就是来自贵州省的各个地区,让我们用掌声对他们的到来表示欢迎。

【教师】作为一个贵州人,我们自豪于贵州美丽的自然风光,但也有不美的地方。【视频展示】小关水库蓝藻爆发水质恶化 【教师】这段新闻是10月15日在贵阳电视台直播贵阳播出的。看到这段新闻之后我的心情也非常沉重。我和同学们一起对小关湖的水质恶化情况进行了调查。现在请这些同学上台向大家介绍一下你的调查成果。

【调查小组呈现】小关湖水库在2000年以前曾是贵阳市的饮用水源,后来因为污染严重加上降雨较少,就没有作为饮用水源了。其中污染包括居民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水库)、养殖废水、洗车场、豆腐作坊、小餐馆(将洗碗的有油的水排到水库里)、橡胶厂(橡胶厂处的主管入口被泥沙堵塞),排污管堵塞还致使村民生活生产污水不能进入截污管。小关截污管的三个泵房的泵由于超期服役而经常坏,不能有效工作,致使大量污水直排入水库。【教师】总结污染原因:工业上的废渣、废水的任意排放

农业上养殖场的污水未经处理排放 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教师】小关水库污染的原因:天灾和人祸,所谓的天灾是指近年来贵州省的降雨都比较少,造成的水资源短缺。对于天灾,我们的能力有限,但由于污染造成的人祸是可以改变的。面对小关水库的污染该怎么办呢? 【学生】将这些污染企业全部关闭

【教师】这样做法是不是合理呢?公不公平呢?

【学生】养殖户:非常不满,要维护我们经营者的权益,我们要生存,不能关闭

周边有700多户的养猪户,超过一万头猪,这是我们主要的收入来源。我们要养的猪年底卖了才能给小孩交学费。你看那边的那位同学,你来说说,要不是天天吃到我们养的肥美的猪肉,你能长得这么俊俏嘛~大家评评理,是不是这个道理啊~少了我们,你们餐桌上,又要少了多少鲜美可口的菜啊???而且,我也看书了,没有猪肉,人就长得不好了~~~

豆腐作坊:你们金阳好多菜市场卖的豆腐都是我们提供的,要是把我们关闭了,你们吃什么?没有这些白白嫩嫩的豆腐补充植物蛋白,你们怎么做到营养均衡~而且,一块豆腐就几毛钱钱的利润,你还要让我们这样那样的,我也想啊,可是,你还让不让人吃饭,生存了?我也是上有80岁老母,下有还在换尿布的娃娃啊,现在的奶粉、尿布哪一样便宜啊?我哪里有多余的钱处理污水啊。

橡胶厂:我们也知道橡胶产生了很大的污染,连我们自己在生产时都害怕毒副作用,谁不想活得健健康康,天天没事谈谈低碳,聊聊环保,可是,并不是,坐着就有饭吃,就有钱拿,就能活得无忧无虑,开开心心。我们还要养家糊口,还要促进自己以及大家的经济发展,我们并没有只是污染,我们厂为小关湖周边的市民提供了工作岗位,每年我们还要交十多万元的税,也算是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的。至于,污水处理,我们不是不知道,也不是没考虑,只是,我们实在没有这个能力来完成啊,你们看吧,我们能怎么办?你们要我们怎么办?

洗车场:我们洗车场为住在小关湖周边的市民提供了多少方便啊,如果把我们关闭了,你们到哪去享受24小时全天无休的洗车服务。【教师】通过上面大家的发言,他们对社会都有贡献,不能关闭,那让他们继续污染下去吗? 【学生】环保人士:作为一个热心环保的市民,我有必要给你们普及一下保护水资源的相关知识。贵州省正在创建全国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每个人都需要了解环保知识。国家还有专门的标志来提醒大家注意环保。(展示标志)。而且联合国将每年3月22日定为“世界水日”。

由于水库周边的污水直接排到水库里,造成氮、磷等营养物质大量进入水体中,蓝藻常于大量繁殖,并在水面形成一层蓝绿色而有腥臭味的浮沫,称为“水华”,大规模的蓝藻爆发,被称为“绿潮”。绿潮引起水质恶化,严重时耗尽水中氧气而造成鱼类的死亡。因此我们才会在新闻里看到大片的绿色漂浮物。

水库周边的小作坊和小企业全部关闭是不现实的,应该将他们产生的污水处理之后再排放,而且必须达到相关的排污标准。就算是条件达不到的企业,也应该将污水排到排污渠里。

贵阳市民只要发现任何的环境污染问题,都可以拨打12369进行举报!

法律人士:(发放法律知识宣传单)我国为了保护水资源,还专门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发》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第二十条 国家实行排污许可制度。

直接或者间接向水体排放工业废水和医疗污水以及其他按照规定应当取得排污许可证方可排放的废水、污水的企业事业单位,应当取得排污许可证;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的运营单位,也应当取得排污许可证。排污许可的具体办法和实施步骤由国务院规定。

禁止企业事业单位无排污许可证或者违反排污许可证的规定向水体排放前款规定的废水、污水。

第二十四条 直接向水体排放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工商户,应当按照排放水污染物的种类、数量和排污费征收标准缴纳排污费。

第四十九条 国家支持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建设畜禽粪便、废水的综合利用或者无害化处理设施。

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应当保证其畜禽粪便、废水的综合利用或者无害化处理设施正常运转,保证污水达标排放,防止污染水环境。

第六十三条 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水环境保护的需要,可以规定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采取禁止或者限制使用含磷洗涤剂、化肥、农药以及限制种植养殖等措施。

第七十八条 违反本法规定,建设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小型造纸、制革、印染、染料、炼焦、炼硫、炼砷、炼汞、炼油、电镀、农药、石棉、水泥、玻璃、钢铁、火电以及其他严重污染水环境的生产项目的,由所在地的市、县人民政府责令关闭。

【教师】各位同学听了各位代表的发言以后有什么感受?你认为污染问题应该怎么解决? 【学生】工业上污水处理后排放

农业养殖业所产生的废水要处理后排放

生活污水处理后排放,不在水库洗东西,不将剩饭剩菜倒入水库 【教师】通过同学们的发言,我们了解了一些造成水污染的原因和治理方法,接下来老师再补充几点

农业上要合理使用化肥、农药 生活中不使用含磷洗衣粉

学完本节课,希望同学们能明白,只有科学合理地利用化学知识,才能不对环境造成污染,才能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第四篇: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一单元教案

[新授课]第1周授课人:

绪言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情境导入:

1、课前在一张白纸上用无色酚酞写上“化学”两字,将纸张贴在黑板中央。让学生将碱溶液喷向白纸,出现红色的“化学”两字。(创设趣味性化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2、要求学生看教材中插图、图1-9及图 l-10看图片思考

教师小结:这些精美的图片都与化学密切相关,都是用化学方法制成的特殊材料产生的神奇效果。这节课,我将与大家一起走进化学世界,领略化学魅力。

合作探究:组织学生阅读教材,并思考下列问题:

(l)什么是化学?

(2)化学与人类的关系?

阅读教材后,分小组讨论,交流对化学的认识。

归纳总结:普通铜制品和纳米铜的性质与用途,提高学生对“组成、结构、性质、变化规律” 的认识。

从人类衣、食、住、行的角度,列举大量的事实,说明化学与人类发展密不可分的关系。

变式训练:让学生列举生产、生活中与化学有关的现象或事例。

[假设]:如果没有了化学,彩图中的猫、小鸟、汽车等将怎样变化?

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学好化学,用好化学,能造福人类,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拓展提高:

1、绿色化学的主要特点。

(1)充分利用资源和能源,采用无毒、无害的原料。

(2)在无毒、无害的条件下进行化学反应,以减少废物向环境排放。

(3)提高原子的利用率,力图使所有作为原料的原子都被产品所接纳,实现“零排放”。

(4)生产出有利于环境保护、社区安全和人体健康的环境良好产品。

2、了解几种高科技的化学产品 , 如具有超塑延展性的;隔水透气的高分子薄膜;小猫安详地坐在高温火焰加热的平板上,也是高分子化学材料,其特点是具有绝热的性质;超强拉力的尼龙绳等。

3、家庭小实验:(请每位同学回家都动手做一做)

将一个鸡蛋洗净后,放入装有食醋的杯子中,观察到的现象原因是因

为明鸡蛋壳中有物质。

活动与作业

(1)阅读“绿色化学”。

(2)预习课题2。

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情境导入:我们知道在物质世界里,各种物质之间存在着多种相互作用,也不断发生着变化。例如,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变成水蒸气和冰、炎热的夏天食物易腐败、燃料能燃烧、钢铁制品在潮湿的环境会慢慢生锈等。认识物质的性质及其变化的特点,掌握其规律,对于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是至关重要的。现在我们就来学习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板书]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教师小结: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许多化学概念、化学基础知识都是通过实验形成的,因此必须学会观察实验的方法。

合作探究: 下面请大家观察几个演示物质变化的实验,主要观察变化前后物质的颜色、状态,列表记录。

演示[实验1-1]

水沸腾,有大量水蒸气冒出,玻璃片上有小水滴附着。

演示[实验2]首先展示胆矾晶体

蓝色块状固体研碎后成为蓝色粉末

[提问]实验1、2有什么共同特征?

以上两个实验在变化过程中只是形状或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其他物质生成,像这种变化叫做物理变化。

[板书]

一、物质的变化

归纳小结:物理变化

1.概念: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物理变化。

2.特征:没有其他物质生成,只是形状、状态(气态、液体、固体)的变化。

演示[实验1—3] 由学生描述并记录实验现象

两支试管都形成蓝色溶液,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立即生成蓝色沉淀。

这里的蓝色沉淀是氢氧化铜。这个过程是胆矾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作用生成了新的物质氢氧化铜。演示[实验1—4]由学生描述并记录实验现象

加入盐酸后立即有气泡产生,石灰石逐渐变小。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摸一下试管感觉到发热。

[提问]实验3、4有什么共同特征?

这两个变化都有新的物质生成,这种变化叫做化学变化。

我们日常看到木材燃烧,铁生锈等都是化学变化。

在化学变化过程中除生成其他物质外,还伴随发生一些现象,如放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等。这些现象常常可以帮助我们判断有没有化学变化发生。

[板书]

(二)化学变化

1.概念: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又叫化学反应)

2.特征:①有新物质生成,常表现为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

②常伴随能量变化,常表现为吸热、放热、发光等。

[讨论] 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应依据什么?

[练习]口答课本第10页1、2。

[引入]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物质的性质。我们将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

[板书]

二、物质的性质

(一)化学性质

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

[讲解]例如,我们刚刚做的实验3、4中,胆矾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有氢氧化铜蓝色沉淀生成,石灰石与盐酸反应有二氧化碳气体生成。这里物质表现出的性质都是化学性质。

请同学们举一些日常生活中物质的化学性质的例子。

蜡烛(纸张、木材等)能燃烧;铁在潮湿的空气里易生锈,在干燥的空气里难生锈;

[小结]化学变化和化学性质的联系

在叙述物质的性质时,往往有下列字:能、会、可以、易、难等。

例如:

(1)木柴燃烧—化学变化

木柴能燃烧—化学性质

(2)铁生锈——化学变化

铁(在潮湿的空气里)易生锈——化学性质

铁(在干燥的空气里)难生锈——化学性质

(3)胆矾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化学变化

胆矾溶液可以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化学性质

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

(二)物理性质

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

这里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有两层含义:一是不需要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一是在物理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例如,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等都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

演示[实验1—5]

[讨论与交流]氧气和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变式训练: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我们不仅要掌握这些概念,更重要的是要分清哪是物理变化,哪是化学变化,这就需要我们抓住两者的本质区别,多做一些练习。拓展提高:

习题1、2、3、4、5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情境导入:

1、引导设问:我们的生活处处都离不开化学,化学使我们的生活多姿多彩。那么化学又是以什么为基础建立的呢?

2、讲述:大家是否还记得《西游记》中太上老君的炼丹炉?我们不要小看这个炼丹炉,其实古代炼丹和炼金的作坊就是今天的化学实验室的前身。

教师小结:

导入新课: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许多的化学成果与创造都是在实验室中反复地实验而得出的,所以说要想学好化学就必须重视化学实验。(板书:课题二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合作探究:

1、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组织学生进行实验研究,讲述:在点燃蜡烛前,请大家开动脑筋,运用各种手段仔细观察蜡烛的组成、形状、颜色、气味、质地、密度等,并做好详细的记录。(提示学生用水作为参照物来研究蜡烛的密度)

[(1)蜡烛是石蜡和棉线做的灯芯组成的;一般蜡烛为圆柱形、乳白色、固体;特殊的蜡烛,如生日蜡烛,有多种颜色和形状,但那是添加染料后形成的;蜡烛一般都具有轻微的气味。(2)如果用小刀切下一块蜡烛放入水中,会发现蜡烛浮在水面上,说明蜡烛的密谋比水小。]现在请大家熄灭蜡烛,会发现有一缕白烟从灯芯飘出,立即用点燃的火柴去点白烟,看看有什么现象会发生。[火焰会顺着白烟重新将蜡烛点燃]

2、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

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始探究以下问题,提醒学生作好实验记录。(1)分别向一瓶空气和一瓶呼出的气体中滴入澄清石灰水,并振荡,两个瓶子中分别会发生什么现象?说明了什么?[滴入澄清石灰水后,两只瓶子中的石灰水都会变浑浊,但是呼出气体瓶中的石灰水更浑浊一些;说明了在空气与人呼出气体中都含有二氧化碳,但人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更高。]

(2)将燃烧着的小木条分别插入空气和人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分别有什么现象发生?说明了什么?

[插入空气集气瓶中的小木条比插入人呼出气体集气瓶中的小木条燃烧更旺,且燃烧时间要长;说明了空气中氧气含量大于人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或者说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小于人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3)取两块干燥的玻璃片,对着其中的一个玻璃片呼气,有什么现象产生?说明书了什么?[对着干燥的玻璃片呼气后,玻璃片上会产生极小的水珠;说明人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水蒸气。]

归纳总结:总结本课时的教学内容。

拓展提高

1.某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请填写下列空格

(1)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人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

(2)点燃蜡烛,观察到蜡烛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层。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的火焰中(如右图)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处最先碳化。

结论:蜡烛火焰的层温度最高。

(3)再将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水雾。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人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结论:石蜡中一定含、元素。

2.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了()

A、水B、二氧化碳C、水和二氧化碳D灰烬

3.人呼出的气体中的主要成分是()

A、水蒸气B、二氧化碳C、二氧化碳、水和氧气D、氧气

4.能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

A、氧气B、二氧化碳C、水蒸气D、石蜡

5.方便面拆封后放置一段时间会变软,这是为什么?

6.在本课题的实验探究中,我们使用了排水收集二氧化碳,这说明了二氧化碳具有什么性质?

7.在人工呼吸的时候是吸气还是呼气?请说明理由。

课题3走进化学实验室

情境导入:教师引导学生回忆以前学习物理或生理实验时的一些注意事项。

合作探究:

一、初中化学实验常用用仪器和药品的取用规则

(一)初中化学实验常用用仪器

可直接受热的:试管、蒸发皿、燃烧匙、坩埚等

能间接受热的:烧杯、烧瓶(加热时,需加石棉网)

常、细口瓶(液体)、滴瓶(少量液体)、集气瓶(气体)

用 加热仪器:酒精灯

计量仪器:托盘天平(称量)、量筒(量体积)

仪分离仪器:漏斗

取用仪器:药匙(粉末或小晶粒状)、镊子(块状或较大颗粒)、胶头

器滴管(少量液体)

夹持仪器:试管夹、铁架台(带铁夹、铁圈)、坩埚钳

其他仪器:长颈漏斗、石棉网、玻璃棒、试管刷、水槽

1.(1)用途:a、在常温或加热时,用作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

b、溶解少量固体c、收集少量气体

(2)注意事项:a、加热时外壁必须干燥,不能骤热骤冷,一般要先均匀预热,然后才能集中受热,防止试管受热不均而破裂。

b、加热时,试管要先用铁夹夹持固定在铁架台上(短时间加热也可用试管夹夹持)。

c、加热固体时,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且未冷前试管不能直立,避免管口冷凝水倒流使试管炸裂。d、加热液体时,盛液量一般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防止液体受热溢出),使试管与桌面约成45°的角度(增大受热面积,防止暴沸),管口不能对着自己或别人(防止液体喷出伤人)。

2. 试管夹

(1)用途:夹持试管

(2)注意事项:①从底部往上套,夹在距管口1/3处(防止杂质落入试管)

②不要把拇指按在试管夹短柄上。

3. 玻璃棒

(1)用途:搅拌、引流(过滤或转移液体)。

(2)注意事项:①搅拌不要碰撞容器壁②用后及时擦洗干净

4. 酒精灯、胶头滴管、滴瓶、铁架台(包括铁夹和铁圈)

(1)

5、烧杯、量筒、集气瓶、蒸发皿

(二)实验室药品取用规则

1. 取用药品要做到“三不原则”①不能用手接触药品 ②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特别是气体)的气味 ③不得尝任何药品的味道(采用招气入鼻法)。

2. 注意节约药品。如果没有说明用量,液体取用1~2ml,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

3. 用剩药品要做到“三不一要”①实验剩余的药品既不能放回原瓶 ②也不能随意丢弃 ③更不能拿出实验室 ④要放入指定的容器内。

(三)固体试剂的称量

(四)连接仪器装置

1. 玻璃导管插入塞子

2. 玻璃导管插入胶皮管

3. 塞子塞进容器口

二、药品的取用

1、固体药品的取用;

2、液体药品的取用

三、物质的溶解

四、物质的加热

五、仪器的洗涤

拓展提高:

1. 把碳酸钠粉末装入试管,正确的操作是()

A、用镊子B、用玻璃棒C、用药匙或纸槽送入D、直接倒入

2.实验时,不宜用作反应容器的是()

A、烧杯B、烧瓶C、试管D、量筒

5.下列实验操作:①用量筒量取溶液时,将量筒放在水平的桌面上,右手握试剂瓶(标签向手心)慢慢将液体倒入量筒中;②用完滴瓶上的滴管要用水冲洗后放回滴瓶中;③实验室里有两个无标签的试剂瓶中均装有白色固体,为了分清哪瓶是白糖,哪瓶是食盐,可取少量固体品尝味道。其中()

A、只有①正确B、只有②正确C、只有③正确D、全部错误

第五篇: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十一单元教案

第十一单元盐化肥 教学策略

对于生活中常见的盐可在课前安排学生调查并了解一些常见的盐的用途,特别是氯化钠,认识化学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

粗盐提纯实验部分操作在上学期已经学习过,但由于练习不多,相隔时间又较长,应要求学生作好预习,对实验中出现的新仪器和操作技能,教师要加以指导。

对于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碳酸钙可先简单介绍其用途,再回忆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从而自然引出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与盐酸的反应,再讲解碳酸根离子的检验。总结盐的化学性质,引出复分解反应的概念。对于盐的溶解性,教材没有特别说明,所以在教学中可先补充讲解后再讲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知识目标:

了解氯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碳酸钙的组成及在生活中的主要用途。

通过对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的探究来认识酸、碱、盐之间的反应能否发生。掌握碳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

学会过滤、蒸发等操作技能并综合运用相关操作来分离、提纯固体混合物。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总结、归纳、概括的能力。

培养学生交流和表达、提取有用信息以及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情感目标

通过对盐、化肥的学习,进一步认识到化学与生活的联系。教学重点:

盐、化肥与生活、生产的关系。酸、碱、盐的反应。

过滤、蒸发等分离提纯物质的基本操作技能。教学难点:

复分解反应及发生条件的探究。碳酸根离子的检验。课时安排:4 实验用品:

(第一课时)铁架台、烧杯、漏斗、滤纸、玻璃棒、酒精灯、蒸发皿。(第二课时)碳酸钠、碳酸氢钠、盐酸、导管、石灰水、试管、教学过程:第1课时 氯化钠

师:盐是我们非常熟悉的物质,根据你们的了解,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盐有哪些?它们在生活中都有什么作用?

生:食盐、净化水用的明矾、做豆腐用的石膏

师:我们生活中做菜用的食盐与化学上所说的盐是否等同? 生:思考,参看书第70页,食盐与我们所说的盐不同。

师:曾经多次有人将工业用盐亚硝酸钠(有毒)误认作食盐当调料,引起中毒事件。看来了解这些常识性知识对我们个人的健康及社会大有裨益。通过学习下面的内容我们将进一步了解生活中几种常见的盐。师:介绍氯化钠的用途 生:相互交流、补充

师:食盐可以从粗盐中提取,但粗盐中含有较多的可溶性杂质(氯化镁、氯化钙等)和不溶性杂质(泥沙等),通过什么方法除去杂质,得到纯净的食盐呢? 生:溶解、过滤、蒸发 师:讲解,演示实验 学生实验:活动与探究(第2课时)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常用的盐有很多种,除了食盐外还有碳酸钠、碳酸钙、碳酸氢钠等,请同学们根据教材内容和生活常识举例说明碳酸钠、碳酸钙、碳酸氢钠在生活中的主要用途。简介侯德榜制碱 生:讨论,回答

师:在学习二氧化碳的制法时,我们已经知道碳酸钙可以与盐酸反应,请同学们写出化学方程式

生:练习写化学方程式 师:比较碳酸钙、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化学式有何相似之处?那么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是否也能像碳酸钙一样与盐酸发生反应? 师:演示实验11-1和11-2 生:观察现象,记录在73页表格内

师:通过实验可以说明,碳酸钠、碳酸钙、碳酸氢钠都可以和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由此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结论:

碳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取样品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稀盐酸,若有气体生成,把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若石灰水变浑浊,则证明此样品为碳酸盐。师:厨房里有两瓶调味瓶都放有白色固体,只知道它们分别是精盐()、()中的某一种。请你利用家中现有的条件将它们区分开来。生:可用食醋进行区别 第3课时

师:讲解盐的分类

生:看111页溶解性表 师:讲解并归纳盐的溶解性 盐的化学性质

盐+金属===新盐+新金属 举例

盐+酸===新盐+新酸 举例

盐+碱===新盐+新碱 举例

盐+盐===新盐+新盐 举例

引导学生观察上述反应的特点,引出复分解反应的概念

复分解反应: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列举几种化学反应 生:写出化学方程式并判断 第4课时

师:复习复分解反应 生:判断

师:酸、碱、盐之间是不是都能发生复分解反应呢? 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只有当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物中有沉淀或有气体或有水生成时,复分解反应才可以发生。写出几个反应

生:判断反应能否发生,并说明理由 板书设计 第1课时

氯化钠(NaCl)

氯化钠的组成:钠离子、氯离子

氯化钠的用途:工业、农业、医疗、生活 氯化钠的分布:海水、盐井、盐湖 粗盐提纯 装置和仪器

操作步骤:溶解、过滤、蒸发、计算产率 操作注意事项 误差分析 第2课时

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钙 组成、物理性质和用途 化学性质

CaCO3+2HCl===CaCl2+H2O+CO2↑ Na2CO3+2HCl===2NaCl+H2O+CO2↑ NaHCO3+HCl===NaCl+H2O+CO2↑ 碳酸根离子的检验

取样品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稀盐酸,若有气体生成,把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若石灰水变浑浊,则证明此样品为碳酸盐。第3课时

盐的溶解性规律

钾、钠、铵盐、硝酸盐 完全溶解不困难

硫酸盐中钡和铅不溶,Ag2SO4、CaSO4微溶 碳酸盐中可溶只有钾、钠、铵 盐酸盐中AgCl不溶 盐的化学性质

盐+金属===新盐+新金属 Fe+CuSO4===FeSO4+Cu 2Al+3CuSO4===Al2(SO4)3+3Cu 盐+酸===新盐+新酸

AgNO3+HCl===AgCl↓+HNO3 HNO3+BaCO3===Ba(NO3)2+H2O+CO2↑

3、盐+碱===新盐+新碱

2NaOH+CuSO4===Cu(OH)2↓+Na2SO4 3NaOH+FeCl3===Fe(OH)3↓+3NaCl

4、盐+盐===新盐+新盐

NaCl+AgNO3===AgCl↓+NaNO3 Na2SO4+BaCl2===BaSO4↓+2NaCl 复分解反应: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第4课时

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复分解反应

发生的条件

反应物

生成物

酸+碱===盐+水

有沉淀或气体或水生成酸+盐===新盐+新酸

碱+盐===新盐+新碱

两种反应物都可溶

盐+盐===新盐+新盐

两种反应物都可溶

判断下列反应能否发生,并说明理由。Cu(OH)2+HCl Na2SO4+MgCl2 BaSO4+HNO3 KCl+AgNO3 课题2 化学肥料 教学策略

对于有关化肥的知识介绍,可让学生通过报纸、书刊、网络等媒体获取有关化肥和农药使用利弊与合理使用等信息,了解化肥在农业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农业生产中常用化肥的种类、作用和鉴别方法等,感受化肥与农业的关系。知识目标

了解化学肥料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及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了解化肥、农药对环境的影响。能力目标

培养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在了解了化肥、农药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地位后,懂得“科学种田,越种越甜”的道理。通过分析化肥、农药对环境的利弊,树立关注环境、热爱自然的意识。教学重点

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氮肥的特效及施用注意事项。教学难点

常见化肥的化学式书写。

通过探究实验学会区分氮肥、磷肥和钾肥的方法。课时安排 2 实验用品

碳酸氢铵、氯化铵、磷矿粉、过磷酸钙、硫酸钾、氯化钾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师:人的生命活动离不开水、食物等营养物质,植物的生长也是一样,需要充足的养分。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77页1、2段并思考、讨论下列问题: 农作物所必需的营养元素有哪些? 农民经常使用的化肥有哪些? 生:(1)农作物所必需的营养元素有:碳、氢、氧、氮等 常用化肥有:氮肥、磷肥、钾肥 师:演示实验,填写下列表格

氮肥

磷肥

钾肥

碳酸氢铵

氯化铵

磷矿粉

过磷酸钙

硫酸钾

氯化钾

外观

气味

溶解性

氮肥

演示实验,填写上述表格

组织学生阅读教材有关内容,回答氮肥对植物生长的作用 生:氮肥:尿素、氨水、铵盐(碳酸氢铵、氯化铵)等,它促使植物的茎、叶生长茂盛,叶色浓绿。植物缺少氮肥时叶片枯黄。

师:我们知道,空气中含有大量的氮气,植物能不能将空气中的氮气直接吸收并转化成氮肥呢? 生:不能 师:大部分植物不能将氮气转化成可吸收的氮肥,但豆科植物利用根部的根瘤菌却能将氮气转化成可吸收的氮肥,这类植物无需或只需少量施肥,因此,有经验的农民常把其他植物与豆科植物种在一起。这种将氮气转化成氮的化合物的过程叫氮的固定。

2、磷肥

演示实验,填写上述表格

师:组织学生阅读教材有关内容,回答磷肥对植物生长的作用。

生:磷肥,它参与重要的代谢活动,与植物细胞分裂、生长及有机物的合成和转化等有关,能增强作物的抗寒、抗旱能力,促进植物早熟。植物缺少磷时,生长迟缓,产量降低。师:钾肥:演示实验,填写上述表格 生:钾肥:

具有保证各种代谢过程的顺利进行、促进植物生长、增强抗病虫害和抗倒伏能力等功能。师:总结,讲解复合肥料,组织学生阅读79页 生:讨论农药、化肥的利与弊 第2课时

师:上节课我们讲了几种重要的化肥,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探究如何区分氮肥、磷肥和钾肥。(板书:

二、化肥的简易鉴别)生:活动与探究1 师:指导学生实验,组织学生讨论分析下列问题: 桌上的几种化肥从颜色上看有哪些不同? 闻一下气味,想一想哪些肥料会有特殊味道? 各取少量溶于水,观察溶解情况。

各取少量分别加少量熟石灰研磨,能否闻到气味?为什么? 生:实验,填写表格

氮肥

钾肥

硫酸铵

氯化铵

硫酸钾

氯化钾

灼烧

加熟石灰研磨

师:总结三种肥料的鉴别方法 板书设计

一、常见化肥的名称、化学式及作用 氮肥 磷肥 钾肥 复合肥料

二、化肥的简易鉴别 物理方法

外观、气味、溶解性 化学方法

灼烧或加熟石灰研磨

作业:83页习题1、2、3 教学反馈:

下载九年级化学 第四单元 教案[精选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九年级化学 第四单元 教案[精选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九年级化学第7单元教案

    实验活动3 燃烧的条件 【知识与技能】 (1)加深对燃烧条件的认识,进一步了解灭火的原理。 (2)体验实验探究的过程,学会运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实验探究。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活......

    九年级第四单元材料题

    第四单元 1、 材料一:2012年9月11日,日本政府不顾中方一再严正交涉,宣布“购买”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实施所谓“国有化”。日本政府公然侵犯中国领土主权,严重伤害中国人民感情。......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四单元课题2水的净化教案

    课题3 水的净化平山县北冶乡中学 齐亚静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了解自然界中的水与纯水的区别。 2. 了解沉淀、吸附、过滤、蒸馏等净化水的方法,初步学会过滤操作的基本技......

    九年级政治第一单元----第四单元教案(合集5篇)

    九年级政治第一单元----第四单元教案 九年级政治第一单元 承担责任 服务社会 第一课 责任与角色同在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知道责任的含义;知道的责任的来源 ;懂得人因不同的社会......

    语文版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案13--16

    13、《故乡》 教学目标: 1、理解肖像描写刻画人物的手法2、了解对比手法 3、体会通过人物描写表现中心 教学课时: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导语: 小学时,我们学过一篇......

    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案 机缘巧合(推荐5篇)

    ——第四单元机缘巧合—— 麦琪的礼物 [教学目标及重点] 1.领会小说层层设置悬念的精巧结构。2.通过对主人公内心感情世界的探究分析,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的爱,学会去爱他人......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六单元复习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六单元复习教案 复习目标: 1、 记住常见的碳单质、性质、用途 2、 掌握二氧化碳的性质、制法、用途 3、 掌握一氧化碳的性质、用途、污染 知识要点: 一、碳......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复习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复习教案 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能将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化学性质物理性质区分2、能熟练操作实验并能运用实验原理自如的做一些书面习题3、了解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