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教案

时间:2019-05-15 06:45:5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第四单元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第四单元教案》。

第一篇:第四单元教案

第一课时乘法的初步认识

教学内容:P47—48页例1.例2.及“做一做” 教材编排特点:突出了乘法意义的教学。乘法的意义是学习乘法计算和用乘法解决问题的基础。为了让学生理解乘法的意义,教材提供了大量同数连加的现实情趣,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直观的表象,使学生形成对乘法现实模型的认识。也构架起加法算式与乘法算式之间的桥梁,便于学生将相同数连加的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明确了乘法的意义。教学目标

1.创设活动情景,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乘法的意义; 2.认识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3.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感受生活中有许多相同数求和的问题,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知识与技能: 设活动情景,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乘法的意义。感受生活中有许多相同数求和的问题,激发创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过程与方法:创设活动情景,感受生活中有许多相同数求和的问题,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情境教学,理解乘法的意义,激发孩子的动脑能力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过加法、减法,这一节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始,由于学生没有乘法的概念,加之这个概念又难以建立,在这种情况下,教材一开始就专列了一节“乘法的初步认识”,使学生知道乘法的含义,为以后学习乘法的其它知识奠定十分重要的基础。教学重点,难点:

1.知道乘法的含义,了解到“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2.乘法算式所表示的意思。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

师:同学们,今天咱们先谈谈玩的事情,有趣吗?

谁能说说,你去过哪些地方?(动物园、水上公园、游乐场等。

师:你们去的游乐场有哪些好玩的?现在老师带你们一起去游乐场(出示教材46页情景图)请同学们认真观察游乐场的图中有什么,小朋友在干什么。(学生观察交流,回答问题)

学生提出(小飞机里比小火车里少几人? 过山车和小飞机里共有多少人?)教师有意识的吧相同加数连加的算式写在一起。【设计意图:在轻松的谈话中引出教材中的情景图及学生对情景图的好奇,喂下面的学习创设一个良好的氛围】

二、自主探究

1.教学例1 师:根据同学们的问题,我们写出了这么多的算式,你发现了什么呢? 学生会说出不同的意见,如果学生发现不了的特点,教师可适当引导:(小飞机里共有多少人?小火车里共有多少人?过山车里共有多少人?)根据教师的提示,同学们找到相应的算式。你们发现了什么?这些算式有什么特点? 学生会一个算式一个算式的说,3+3+3+3+3=15这里每个加数都是3。6+6+6+6=24,这里每个加数都是6。教师:概括出每个算式中的所有加数都是相同的。像这样的加法算式,我们把它叫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

师:让同学试着写出这样的连加算式,看看谁写出的加数多。(分别请同学读出这些算式)学生读,教师提问:是几个这样的加数相加呢?

师:像这样的算式我们可以写出很多,算起来很麻烦。今天老师告诉你们一种新的计算方法,可以解决这么麻烦的问题。板书:乘法

师: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加法计算,我们一起算3+3+3+3+3=15,我们看下是几个3连加?(5个3),我们就可以写成5×3.这个乘法算式中有一个新的符号朋友“×”就是乘号,看一看它像什么。介绍乘号和3×5的读法。

师:计算的时候5个3相加,既可以写成3×5,也可以写成5×3.板书范读,并一起读

师:你们能把上面这些算式写成乘法算式吗?看看他们的结果都等于多少? 学生试写,教师巡视。

把同学们写出的算式读一读,问问还有什么写法? 教师提问:过山车里共有多少人?怎样列式? 生:2+2+2+2+2+2+2=14人,谁有不同看法?竖着看过山车又是几个几个地排的?加法算式怎样列?(7+7=14人)这是几个7相加?

刚才我们看的方法不同,先横着看,再竖着看,列出了这两道不同的加法算式,那你发现这两道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吗?(学生讨论、交流)7个2,和2个7,都可以列成乘法算式7×2=14或2×7=14.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师: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单。

【设计意图:为协商自主建构乘法的一样提供空间,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通过交流,认识到用乘法计算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比较简便】 2.学习例2 师:出示情境图,商店门口(有漂亮的小熊气球,一个有几个小熊气球呢?请同学们先写出加法算式,再改写成乘法算式。5+5+5=15 3×5=15 5×3=15 学生作答,教室巡回指导有困难的学生。组织交流,引导学生读乘法算式。

师:加号两边的数叫做加数,那么乘号两边的数也有自己的名称,你们说说叫什么呢?

(很轻松的说出乘数),在一个乘法算式中: 例2 5 + 5 + 5 =15 3 × 5 =15 5 × 3 =15→积 ↘↙

乘数

(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是本节课的知识技能目标)

三、总结提升,练习48页做一做1.2.3题

教学反思:这节课通过创设参观动物学校的情境,以参观校园游乐园,商店将教学内容串成一个完整的故事,让学生在玩中学,玩中探索知识,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多次提供给学生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让学生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从相同数连加起步,逐步理解和掌握乘法的意义,使学生初步体验到乘法的形成过程,初步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思想。2.2~6的乘法口诀,安排6课时。

第一课时(教科书第52页),5的乘法口诀。5的乘法口诀是学生学习乘法口诀的第一节课。例1选用了学生比较喜欢的“福娃”,呈现出五组,提出问题:一共有多少个福娃?教材没有给出5个5连加的算式,而是给出了下面填空形式,要求把每一步计算的结果填在□中,为下面写出算式和总结创造直接素材。然后,给出用每组“5个点”的直观图,分别给出一组、二组、三组、四组、五组,对应点子图写出1×5=5,2×5=10两个完整的算式和相应的口诀,其它三组只给出乘法算式和口诀的前半句。

第二课时(教科书第54页),2和3的乘法口诀。例2选择了一副乒乓球拍有2只的事例,先呈现两副乒乓球拍,又给出2个点的直观图。第一排有1个图,第二排有2个图,对应点子图给出1×2=2和2×2=4两个算式,以及一二得二,二二得四两句口诀。例3,呈现三束棒棒糖,每束有3个,给出了3个点的直观图。第一排有1个,第二排有2个,第三排有3个,对应点子图给出相应的乘法算式和口诀。

课题:5的乘法口诀

教学内容:二年级上册第52页例1及相关内容。教材分析:

1.本节教材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出发,把2---6的乘法口诀编排成5的乘法口诀、2、3、4的乘法口诀和6的乘法口诀三段。

2.由于学生有五个五个数数的基础和经验,很容易得出2个5、3个5、4个5、5个5的和。先出现5的乘法口诀,易凸现归纳乘法口诀的教学。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5的乘法口诀,就为学习2、3、4、6的乘法口诀打下良好的基础。学情分析:

1.本节课是乘法口诀教学的第一节课,由于学生有五个五个数数的基础和经验,很容易得出2个5、3个5、4个5、5个5的和。先出现5的乘法口诀,易凸现归纳乘法口诀的教学。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5的乘法口诀,就为学习2、3、4、6的乘法口诀打下良好的基础。

2.在课前学情调研中已经了解到,少数学生已经会背一部分口诀,但是并不理解意思,因此,这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经历口诀的编制过程,理解口决的意义,探索口诀的记忆方法。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5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知道乘法口诀的来源和意义,知道编制口诀的方法。

2.使学生记住5的乘法口诀,能用5的乘法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3.体会学习乘法口诀的意义,感受我国语言文字的魅力和数学文化。学具、教具准备:课件、点子图模型。

教学重点:使学生经历5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概括并记住5的乘法口诀。教学难点:理解每句口诀的意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活经验 1.激活数数的经验

教师(用课件呈现1盒福娃):数一数,1盒有多少个福娃?

教师(用课件呈现4盒福娃):数一数,现在一共有多少个福娃?

教师:要数出一共有多少个福娃?可以几个几个地数?(5个5个地数)。师生采用5个5个数的方式,共同计数福娃的个数。教师(课件演示):5,10,15,20,25,一共有25个福娃。2.激活相同数连加的经验

教师:根据刚才数数的过程,请同学们将2个5、3个5、4个5、5个5相加的得数分别填在空格里。

学生独立完成下面的填空。5+5=()

教师:结合上图,请同学们分别说出3个5相加的和是多少?5个5相加的和是多少?4个5呢?

(一)利用认知冲突,激发学生学习乘法口诀的需求。1.借助多种经验,探究乘法算式的结果。

(1)以3x5和5x3为例,探究乘法算式的乘积。

教师:要求3盒福娃共有多少个,除了用加法计算,还可以怎样计算呢? 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板书如下。

3×5 5×3 教师:如何计算乘法算式的积?同学们可以根据乘法算式的意义,用手中的点子图代表福娃,动手摆一摆、数一数,也可以根据前面加法计算的结果找到答案。如果你已经算出答案了,可以借助手中的学具,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在学生自主探究的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交流自己的思考过程,并形成如下板书: 3×5=15 5×3=15(2)探究其他乘法算式的乘积。

教师:按照这样的研究方法,你能用乘法算式计算出1盒、2盒、4盒、5盒福娃分别有多少个吗?

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师生共同整理,形成板书如下:

2、交流探究过程中的情感体验,产生学习需求

教师:刚才同学们在计算乘法算式的乘积时,有的要反复看前面连加的结果,有的要看点子图数一数,如果每次计算乘法算式的得数都要这样做,你会有什么感受呢?

教师:看来要想一个好办法,帮我们又快又准的酸楚乘法算式的得数。

(三)经历编制乘法口诀的过程,理解乘法口诀的来源和意义。1.经历过程,理解意义(1)鼓励学生大胆尝试 教师:根据3个5相加的结果,就能算出3与5相乘的得数。为了今后计算方便,我们可以把几个5相加的得数,用简洁的语言记录下来。请同学们试着写一写。(2)学生尝试“创造”乘法口诀,教师巡视,收集典型案例。

(3)教师组织学生交流表达方式,重在说明自己或同学表达的意思,理解意义。预计学生可能会出现如下一些记录方式(略)2.比较交流,逐步规范。

在学生明确意义的基础上,组织学生比较,讨论怎样简洁清楚地进行表达,逐步规范表达方式。在此基础上,教师板书中写出完整的口诀,并告知学生这就是“5的乘法口诀”,板书课题。3.了解历史,加强认识

教师:乘法口诀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为了方便计算乘法,就编出了乘法口诀,一代一代传承下来。这是我国独有的文化瑰宝,因此乘法口诀都是用汉字书写的。

让学生集体诵读乘法口诀,深化理解意义,并感受我国语言文字的魅力。然后给学生一些时间,记忆口诀。

教师:谁能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四五二十”表示的意义?

(四)巩固应用 1.对口诀

两个学生一组,对口诀。2.送数回家。

5×3= 2×5= 5×4= 5×5= 1+5= 5×1=

5 25 6 10 9

3、完成“做一做”第2题。

(五)提升认识,课后延伸。

教师:观察这几句5的乘法口诀,他们之间有什么联系?你发现了什么?

你能根据今天的学习计算出5x6的得数吗?你能在编出一句乘法口诀吗?

(六)课堂总结

教师:同学们,在今天的学习中你有哪些收获?

第三课时(教科书第55页),4和1的乘法口诀。例4教材选择了盒子装豆沙汤圆的事例;每排4个,共放了3排。和5的乘法口诀一样,先给出在□中填得数的3个4连加的过程。按着用一组4个点直观图,从上往下依次出示一组、二组、三组、四组,对应点子图,给出1×4=4和相应的乘法口诀,其它只给出了乘法算式和口诀的前半句。在总结出4的乘法口诀后,教材提出想一想:1×1=□,和一一(),让学生思考并完成。课题:2、3、4的乘法口诀 教学内容: 2、3、4的乘法口诀;(教材第54、55页)教材编排特点:

其编排体例与5的乘法口诀的编排体例基本相同,同样出现了实物图并将点子图与相应的乘法算式、乘法口诀对照编排。可以让学生结合加法算式来想口诀。由于4的乘法口诀是学生学习的难点,教材“做一做”中的第一题以对口令的形式练习乘法口诀,即提醒教师注意练习形式的趣味性,又通过游戏使学生熟悉4的每一句乘法口诀。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了解2、3、4的乘法口诀的来源,熟记2、3、4的乘法口诀。知识与技能:能正确应用2、3、4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乘法口诀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归纳意识。学情分析:

要善于抓住小学生的心理创设情境,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在教学中,由易到难,层层深入,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使学生能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教学重点:熟记2、3、4的乘法口诀,并能比较熟练地用口诀计算两个数相乘。教学难点:理解每句乘法口诀表示的含义。教学准备:小棒、课件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交流、动手操作观察、学中玩、玩中学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

师: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5的乘法口诀,大家一起背一遍好吗? 学生集体背诵5的乘法口诀。

师:谁能说说“二五一十”这句口诀是怎么来的,根据这几句口诀能写出那几个算式?

学生回忆后回答。

二、自主探究

1.教学例2。(出示课件)

师:一副乒乓球拍有2个,这1个2,该怎么列乘法算式呢?能编一句口诀吗? 生:1×2=2,口诀是一二得二。(板书)

师:真棒!如果2副球拍就是2个2了,又该如何列乘法算式口诀呢? 生:2×2=4,口诀是:二二得四。(板书)2.教学例3。

师:同学们的举一反三能力越来越强了,现在自己用小棒摆一个三角形,看用几根小棒。你能根据这个图形列出乘法算式吗?会编口诀吗? 生:1×3=3,口诀是:一三得三。(板书)

师:自己试着继续摆,并写出相应的乘法算式,编出对应的口诀。学生在小组里讨论研究,教师巡视,了解情况。组织交流,并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师:同学们表现得真棒!下面我们来试试会不会用啊?(课件出示教材第54页“做一做”)

指名学生完成练习,学生回答不正确的及时纠正。并适时作出评价。3.教学例4。

师:(课件出示教材第55页例4图)你能根据图片的提示,自己摆小棒,然后正确填空吗?小组尝试合作完成。组织交流,总结4的乘法口诀并板书。

师:咱们来做个游戏好不好?(师生对口诀的游戏)

三、总结提升

师:同学们学会了2、3、4的乘法口诀,谁能把自己所学的知识在大家面前展示一下呢?

帮助学生巩固复习,强化记忆。

四、随堂练习

学生独立解答第55页“做一做”第2题,教师组织集体订正。板书设计: 2、3、4的乘法口诀

1×2=2 一二得二 2×1=2 4+4→8+4→12+4→16 2×2=4 二二得四 1×4=4 一四得四 4×1=4 1×3=3 一三得三 3×1=3 2×4=8 二四得八 4×2=8 2×3=6 二三得六 3×2=6 3×4=12 三四十二 4×3=12 3×3=9 三三得九 4×4=16 四四十六 教学建议: 1.注意调动学生的兴趣。可通过追问怎样能很快算出乘法算式的得数来激发学生继续学习乘法口诀的欲望。

2.在讲例4时重在理解乘法口诀的来源和意义。应注重几个4逐次累加的过程,让学生经历由加到乘的过程,再通过“对口令、开火车”等形式进行练习。

第四课时(教科书第58页),乘加、乘减问题。在学生学习了2~5的乘法口诀之后,教材利用主题图中旋转木马的事例提出“提出一共坐了多少人?”的问题,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解答。

教材以学生个性化方法交流的方式给出了两种解答方法。(1)先算坐满人的3组有多少人,再加两一组的2个人:3×3+2=11。(2)先按4组都坐满了人算,再减去多算的1人:3×4-1=11。这两种方法都是学生能够想到,能够理解的。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学习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课题:乘加 乘减

教学内容:58页例5及相关内容 教材的编排特点:

1、“乘加,乘减”编排在4的乘法口诀之后,教材编排了乘加、乘减式题,使学生有较充分的时间对亲们所学习的乘法口诀进行练习,并在计算乘加、乘减式题的过程中,逐步提高运用乘法口诀的熟练程度。

2、教材分以下3个层次进行编排。第一个层次呈现了学生坐旋转木马的情境图,并把提出数学问题的机会留给了学生,为学习新知提供素材。第二个层次让学生格局情境图列出算式并计算。第三个层次是由小精灵指出在乘加、乘减算式中运算的顺序。

3、“做一做”的编排目的是巩固学生对乘加、乘减式题运算顺序的掌握。学情分析:

此时学生已初步认识了乘法,学习了2—5的乘法口诀,感受了乘法运算的意义,并初步具有了用乘法来计算的意识。这样从学生已有的认知起点出发,以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事物作为教学切入点,为学生提供了可观察、思考的素材,易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用含有乘加或乘减的算式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2.了解含有乘加或乘减的算式的运算顺序。

3.能够正确地进行乘加或乘减的运算,并通过计算帮助自己记忆乘法口诀。4.进一步学会合作、交流,在合作中建立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教学重点: 1.学会用含有乘加或乘减的算式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2.了解含有乘加或乘减的算式的运算顺序。3.能够正确地进行乘加或乘减的运算。教学难点: 学会用含有乘加或乘减的算式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一群小朋友在玩旋转木马,看他们玩得多开心呀!出示课本图片

[设计意图]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合作探究,学习乘加和乘减 1.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

小朋友从画面上你能收集到那些信息和同桌交流一下。2.引导提出数学问题,解决问题 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一共坐了多少人?

3.这个问题你会解决吗? 想一想可以怎样列式?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3+3+3+2 3×3+2 4×3-1 教师小结。乘加或乘减的算式都是先做乘法,然后再做加减法。[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思考用不同方法进行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领悟乘加或乘减法的运算顺序,学会计算。

三、巩固练习

1、指导完成58页做一做1、2题。

[设计意图] 通过练习巩固对乘加法和乘减法的运算顺序的认识和理解。

四、拓展性学习

1、在口里填上正确的数。

8+9=口×口+口 7+5=口×口+口 9+7=口×口+2 =口×口-口 =口×口-口 8×6=口×口-2 4+6+8=口×3 3+4+5+6+7=口×口

[设计意图]给学生有一定的展示场地,发挥他们的智能。

第五课时(教科书第60页),6的乘法口诀。例6选择了一个在豆角有6个豆子的事例,给出了6个豆荚,以下教材呈现方式和内容与前面有所不同。设计如下的表格,要求把1个、2个、3个、4个、5个、6个豆荚各有多少个豆子粒填在表中。然后,只给出算式和乘法口诀的前半句,其他让师生填写完成。

课题:6的乘法口诀

教学内容:6的乘法口诀,P60—62页 教学目标:

1.编制6的乘法口诀,理解口诀的含义。

2.掌握6的乘法口诀,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使学生在探索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快乐,感受数学的乐趣。教学重点:借助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编出6的乘法口诀.

教学难点:理解6的乘法口诀相邻两句之间的关系,掌握并能熟练运用. 教学过程:课前复习:背诵2-5的乘法口诀

一、激趣导入 1.谜语引入。

师:同学们,今天咱们在远程教室上课,高兴吗?(高兴)老师也很高兴还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有趣的谜语:叶儿圆圆个儿小,全身长满小镰刀,刀子里面结果子,果子可做美佳肴(豌豆)2.揭示课题

师:对了,就是美味豌豆,出示课件:一起来看看:有6个豌豆,每个豌豆有六个豆,我们一起学习6的乘法口诀,高兴吗?(高兴)板书课题:六的乘法口诀

二、探究新知 1.点拨引导

你们看,豌豆来了!

出示课件:1个豌豆。1个豌豆有6个豆,他表示几个几呢?你能用乘法算式表示吗?根据这道算式你能编出一句口诀吗?

2个豌豆。2个豌豆有12个豆怎样列式?你是怎样算的?能编出一句口诀吗? 3个豌豆。3个豌豆有8个豆你是怎么算的?(6+6+6)还有其他方法吗?(二种: 3×6 2×6+6)你能编出口诀吗? 4个豌豆。4个豌豆有24个豆? 2.自主探索

师:在咱们共同的努力下,已经编出四句6的乘法口诀,余下的老师想交给你们自己独立去探索,有信心吗?(有)

师:拿出课前老师发给你们的题卡,看这一面(师举起题卡示意大家是哪一面)分别算出5个、6个、7个、8个、9个豌豆有多少个豆,并根据相应的算式编出口诀,然后同桌交流你是怎样想的。交流后马上坐好!3.指名汇报

教师随机板书算式及口诀 4.发现规律、记忆口诀(1)齐读并用心记忆口诀(2)观察口诀你发现了什么?

上面一句口诀比下面一句口诀的得数少6。

下面一句口诀比上面一句口诀的得数多6。

(3)如果你忘了其中的一句口诀,怎么办?【如四六(),你能不能用最快的方法想起它的得数?(先想前一句三六十八,18+6=24四六二十四;或者先想后一句,五六三十,30-6=24,四六二十四)】相邻口诀之间的关系大家都掌握了,那么下面这道题你能做吗?

课件出示:6 × 8 = 6 × 7 +()= 6 × 9-()(4)读两遍口诀,记一记(5)对口令游戏

师生对:老师说前半句,你们对出后半句

生生对:同桌合作,一人说前半句,另一人说后半句

师:口诀对答如流,看来大家对本节课的知识掌握得不错,小豌豆看到同学们收获这么大,高兴极了 巩固练习出示课件:

师:打开题卡的这一面(老师示意学生哪一面)快速完成第一题,要书写工整、大方,做到准确。

第一关 根据口诀填空 一六()()六十二 六()四十二 三六()()六二十四 六()四十八 五六()()六三十六 六()五十四 师:做好后同桌互相检查,比比看哪桌最先完成 第一关顺利通过,来看第二关,要做到又准又快。第二关 看一句口诀写出两道乘法算式

三六十八 六七四十二 六九五十四

师:恭喜大家成功闯过第二关,第三关有点难,看看大家是否都能顺利通过,现在开始

第三关 算一算: × 6= 7 × 6= 4 × 6= 6 × 8= 5 × 6= 6 × 3= 6 × 2= 1 × 6= 6 × 9-6= 6 × 7 + 6=

三、总结提升 出示课件:

1.1片雪花有六个花瓣,2片雪花有12个花瓣,三片雪花就有18个花瓣„„ 2.1个六边形有6条边,2个六边形有()条边,3个5个呢? 1只蚂蚁有六条腿,1只蝉有六条腿,1个“多”字 是6笔写成的,......在生活中有很多问题能用6的乘法口诀来解决,希望同学们能用你那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去发现它、解决它,做一个生活中的有心人,成为生活中的小小数学家!教学反思:创设情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创造机会,让学生自主探索,参与研究。培养了学生合作的精神与自主探索的能力。

第六课时(教科书第63页),用合适的方法解答问题。例7,选择了学生身边的事例,提出两个问题。(1)有4排桌子,每排5张,一共有多少张?(2)有2排桌子,一排5张,另一排4张,一共有多少张?教材设计了“知道了什么?”“怎样解答?”和“解答正确吗?”三个问题,引导解答问题的过程。在“怎样解答?”的问题讨论中,以学生交流的方式给出两个问题的计算方法:(1)题用乘法:5×4=20(张);(2)题用加法:5+4=9(张)。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明明提出问题:两题中都有4和5,为什么解答的方法不同?针对明明提出的问题,教材给出两个问题的图示。在“解答正确吗?”的问题中,提示了检查的方法:先检查图画得对不对,再看看算式是不是正确地表示了图的意思,使学生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课题: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课本第63页例题7及相关内容。教材编排特点:

例7将用乘法解决的问题于用加法解决的问题对照编排,设计了两个情境相似、数据相同、问题相同但数量关系不同的问题,在“解答正确吗?”的环节,以文字出现了回顾检验的内容和顺序——先检查图再检查算式,教给学生回顾检验的方法。

教学目标: 1.过程与方法: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乘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2.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学会分析问题,寻找正确解题方法的技能与技巧。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学情分析:

注重用学生熟悉的事物和事例设计情境,引导学生发现数学问题,探索解决的方法,提供生动有趣的资源。让学生去发现问题,并通过观察、讨论交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就使学生在解决一个个实际问题中,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能获得一些解决简单问题的方法。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乘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方法:创设情境、引导法、练习法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

师:同学们,1~6的乘法口诀都学完了,你们掌握的怎么样呢?我们来玩对口觉的游戏好不好?

师生对口决,复习1~6的乘法口诀。

二、自主探究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请大家帮忙解决两个问题(课件出示教材第63页例7),比较这两道题,你发现了什么?

生1:两道题中都有4和5,但意思不一样。

生2:第(1)小题中有4排桌子,而第(2)小题中只有两排桌子。

生3:第(1)小题中的4排桌子都一样多,没排都有5张桌子;第(2)小题中的两排桌子不一样多,一排是4张,一排是5张。

师:同学们很认真,分析得也很透彻,那么该怎样回答呢?

生;我们可以先根据题意画出图,这样能帮助我们更直观地分析题意,检查思路对不对。

师:对,画图更直观形象,画图的时候我们可以用三角形、正方形、圆形等几何图形代表桌子,现在就试一试吧,然后再解答。学生尝试画图并解答,教师巡视,个别指导。组织交流,注意及时表扬鼓励并板书。

二、总结提升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发现生活中随处可见数学问题,我们要善于观察、分析和思考,把所学的知识应用于生活之中。

三、课堂作业新设计 教材64页第1、2题。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

(1)5×4=20(张)(2)5+4=9(张)

第二篇:第四单元教案

12、夜晚的实验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3、能联系课文语言环境懂得课后作业4中“瞎子”、“穿透”、“听”等词的意思及其所带引号的用法。

4、通过朗读、复述等一系列语言训练,感受并学习科学家细心观察、善于思考、大胆实验、潜心研究、不断利用科学技术造福人类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

1、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感受科学家细心观察、善于思考、大胆实验、潜心研究、不断利用科学技术造福人类的科学精神。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新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学会生字新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教学过程

一、激趣揭题

同学们知道吗,超声波在现代工业、农业、医疗、军事等领域发挥着极大的作用。那么,人们对超声波的研究是怎么开始的呢?这得从意大利——位科学家的实验说起。(板题)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那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

二、初读指导

1.自由读课文,要求:

(1)画出生字,读准字词,读顺课文。

(2)借助字典并联系下文自学生字词。

2.检查自学情况。

(1)指读生字词,相机字音。

(2)指名试读课文,并理解词语掌握情况。

3.通读课文,回答揭题时提出的前两个问题。

4.指导分段

一(第1自然段);二(第2—6自然段);三(第7—9自然段)。

5.质疑问难。

三、指导书写生字。

四、作业。

抄写生字词两遍。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联系课文语言环境,懂得课后作业中词语意思及引号用法。

2、学习科学家细心观察、大胆实验。潜心研究、不断利用科技造福人类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学习科学家细心观察、大胆实验。潜心研究、不断利用科技造福人类的科学精神。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指名按段朗读课文。

二、精读指导。

1.精读第一段。

(1)默读,口头填空:斯帕拉捷 时,常常看到 现

象,产生好奇:。

(2)交流。

(3)朗读这一段,思考:斯帕拉捷身上什么地方值得我们学习?从哪里看出

来的?

(4)指导朗读。

2.精读第二段。

实验的情况怎样?

(1)默读,思考:斯帕拉捷共做厂几次实验?分别是怎样做的?结果怎样?交

流。

(2)一系列实验,怎样写既清晰又简洁,而不使人觉得重刻呢?写的时候要有重点。你们觉得应重点写哪—次实验?(第一次)

(3)轻读第2、3自然段,看看文中是怎样写的。

(4)指导根据板书的提示,看图复述第一次实验的情况。

(5)默读第4—6自然段,思考:与第一次相比,后来几次实验的情况是怎

样简明扼要地写的?交流。

(6)指导朗读。

(7)小结

(8)从这一段的叙述中,你感受到斯帕拉捷的哪些可贵精神?

三、指导复述实验过程。

1.分部分复述:同桌试述,指名复述,评议。

2.完整复述:指名复述,评议后各自练习复述。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继续理解课文,练习复述课文。

2、学习科学家细心观察、大胆实验。潜心研究、不断利用科技造福人类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学习科学家细心观察、大胆实验。潜心研究、不断利用科技造福人类的科学精神。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人。

1.斯帕拉捷是怎样解开蝙蝠夜间飞行的秘密的?(要求:先概括回答,再详细地复述。)

2.读了这个故事,你受到什么启发?

3.过渡:斯帕拉捷的实验有什么重大意义呢?

二、精读指导(第三段)。

1.自由读第三段,概括回答。

2.指名读第7自然段。

3.引读第8自然段和第9自然段的前半部分。

(1)指名将其中的奥妙说一说。

(2)把自己对“超声波”的认识用一句话表达出来。

4.齐渎课文最后一句。说说读懂了什么。

三、总结全文,复述全文。

板书:

看到——好奇——夜晚的实验 凭什么

蒙眼

堵鼻

听觉 涂身 堵耳

教学反思:

13、海洋——21世纪的希望

教学要求

1.学会6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由于”造句。

2.了解海洋与人类社会的密切关系,认识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激发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情感。

3.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领会“人类正在迎来开发海洋、利用海洋的新时代”一句在文章中的作用。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通过阅读课文弄明白“为什么说海洋是人类21世纪的希望?” 教学难点:通过搜集课外资料进一步体会海洋与人类之间的密切关系。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理清课文脉络。教学重点:学习本课生字、新词。教学过程:

一、导人新课,激发兴趣

1.看录像。(大海)

同学们,你们了解海洋吗?海洋与我们人类有哪些关系呢?

2.揭示课题。

(板书:13 海洋——21世纪的希望)

为什么说海洋是人类21世纪的希望呢?

二、初读指导

1.借助拼音自学生字,会读会写田字格中8个生字会读田字格上面两个生字。

2.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低廉威胁大显神威望洋兴叹

慷慨敬畏喜怒无常无穷无尽

3.自读课文,想想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三、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读,齐读。

提示:“矿”是后鼻音,“匮”读第四声。

2.了解词语掌握情况,重点领会下列词语意思。

低廉:(价钱)便宜。

慷慨:大方,不吝惜。

威胁:用威力逼迫、恫吓使人屈服。

敬畏:又敬重又害怕。

望洋兴叹:本指在伟大的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比喻要做一件事而力量不够,感到无可奈何。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4.讨论:

全文共有几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写什么?

全文可分几部分?哪部分写海洋是21世纪的希望?

第一段(第1—3自然段):写海洋与人类有密切的关系年来,人们热爱海洋,又敬畏海洋。

第二段(第4—8自然段):写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正迎来开发、利用海洋的新时代。

第三段(第9自然段):写开发海洋,首先得保护海洋。

四、精读训练

1.自由朗读第一段,画出中心句。

(出示:人与海洋的关系非常密切)

2.课文通过哪些方面来写海洋与人类关系密切的呢?

画出有关语句。

交流:

(1)“海洋给人类提供了航行的便利。”说说自己的理解。

(2)“它慷慨地给予人类丰富的水产品和每日不可缺少说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抓住“慷慨、丰富、每日不可缺”几个词)

这两句之间的分号,说明什么?这两句都是讲海洋给人类带来的益处,因此,千百年来人们——(热爱海洋)

(3)“无情地掀翻船只,冲垮海堤,毁灭沿海的城镇„„”

说说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要求抓住“无情、冲垮、毁灭”等)这句是讲海洋给人类带来的可怕灾难,所以人们在热爱海洋的时,又——(敬畏海洋)

3.引读第3自然段。

4.指导朗读第一段。

要读出千百年来人类对海洋既“热爱”又“敬畏”的复杂心情,及面对它“喜怒无常”的无奈。

齐读第一段。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精读课文,从文中找答案理解为什么说海洋是21世纪的希望。教学重点: 理解为什么说海洋是21世纪的希望。教学过程:

一、听写词语

二、继续精读训练

1.过渡: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已进入信息时代的我们,还会像千百年来的人们那样“望洋兴叹”吗?(指读第4自然段)人类是怎样开发、利用海洋的呢?

2.学习第二段。

(1)齐读第4自然段。这句话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承上启下)

(2)人们是从哪些方面开发、利用海洋的呢?快速读读下面几个自然段,交流。

(3)课文是怎样具体开发、利用海洋的呢?对照课文,根据板书,四人小组逐个自然段讨论。

交流:

①“由于„„都在闹‘能源危机’”、“—座座„„”、“一艘艘„„已驶向„„”、“„„已潜入„„”。

(人类“能源危机”,导致到海底开发矿藏)

看图理解第5自然段最后一句话。

朗读第5自然段。

②“由于„„人类正面临着食物匮乏的威胁”、“21世名的餐桌上„„来自海洋”。

(人类“食物匮乏”,导致到海洋索取高蛋白食品)

朗读第6自然段。

③“潮汐发电站„„价格低廉的电力。”(人类用较少的价钱,获得大能量的电力)

朗读第7自然段。

④“用海水淡化„„缓解„„水荒。”(人类遇干旱,用淡化海水的方法缓解)

“在海底建设城市„„”(人口增长,拓宽生存空间)

朗读第8自然段。

(4)朗读第二段。

3.课文学到这儿,你能回答这个问题吗?为什么说海洋是人类21世纪的希望?

(人类面临困境时,把“目光转向海洋”,科学开发、利用海洋给人类带来了希望)

根据板书,概括地说一说。

自由说、指名说。

4.齐读第三段。

为什么必须保护海洋,珍惜海洋资源?

我们可以怎样保护海洋?

朗读第三段。

三、总结全文

1.朗读全文。

海洋与人类有密切关系,我们现在就要努力学习,将来更好地开发、利用海洋,让它真正成为人类新世纪的希望。

四、练习

指导造句“„„由于„„”。板书

开发矿产资源

索取高蛋白食品

利用水力发电

淡化海水缓解水荒

建设海底城市

教学反思:

14、学会合作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在熟读的基础上练习当众演讲。

2、学会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所举两个事例的作用和它们所强调的重点的不同。激励学生树立团结协作、自我牺牲等可贵的合作精神。教学重点、难点: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所举两个事例的作用和它们所强调的重点的不同。激励学生树立团结协作、自我牺牲等可贵的合作精神。教学准备:课件、实验的材料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3、初步体验“只有学会合作,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教学重点:读通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教学准备:游戏材料。教学过程:

一、课前游戏:渡船

1、讲清要求:老师这儿有一张报纸,我把它铺在地上。这张报纸就是一条小船,报纸外边就是河水。老师请一组同学到前面来,你们要一起站在这条“小船”上,谁也不要落水。哪个组愿意试一试?

2、请一组同学到前面来参与游戏。

3、小结:做了这个小游戏,你有什么感想?

(在大家的共同合作下,再大的困难,也能被克服,合作才有力量!)

二、揭示课题

1.看来,有些事情光靠个人的努力是办不成的,需要大家的合作才能成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合作的文章。(板书课题:学会合作)2.齐读课题后,提问:你们都想知道什么?

三、初读指导

1.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在文中寻找答案。出示自学要求:(1)默读课文,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2)将文章读正确,读流利。2.检查自学效果。

(1)指名分小节读课文,检查生字词的读音。

(2)读完了课文,谁能告诉老师,你能解决几个问题。孤立:1得不到同情和援助;2同其它事物不相联系 典范:可以作为学习、仿效标准的人或事物。悠扬:形容声音时高时低而和谐。

倾泻:课文指美妙的乐曲好似从乐师的嘴唇边、指缝里飞扬出来。和谐:配合得适当、匀称。

协作:若干人或若干单位互相配合来完成任务。顾名思义:看到名称而想到它的含义。卓有成效:成绩、效果显著。

情不自禁:抑制不了自己的情感。

(3)生谈谈如何合作才能取得最佳效果(合作为了提高效率)。齐读生字词。3.听了同学的合作心得,就让大家再来合作一回:默读课文后分段,概括段意。第一段(第1~3自然段):说明生活在世界上大家都离不开与别人合作。

第二段(第4~6自然段):通过具体事例,说明具有协作精神和自我牺牲的精神,才能合作得好。

第三段(第7自然段):指出只有学会合作,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

4、小结

三、布置作业

1、生字描红

2、练习朗读课文。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结合课文容理解“我从你们身上看到一种可贵的合作精神”的意思,懂得课文所举两个事例的不同侧重点,领悟这两个事例在文章中的作用。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在熟读的基础上练习当众演讲。

3、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获得“只有学会与别人合作,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的感受,培养学生团结协作,自我牺牲的精神。教学重难点:

1、结合课文内容理解“我从你们身上看到一种可贵的合作精神”。2、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与感受,获得“只有会与别人合作,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教学准备:

《西班牙斗牛士》交响乐磁带,七个彩球与玻璃瓶。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主旨

师: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课文《学会合作》,通过学习,你知道作者围绕“合作”主要阐述了哪几个观点? 1)、快速浏览课文,说一说。2)、指名回答。

1、配乐曲《致爱丽丝》读文。2、板书:离不开合作 怎样卓有成效的合作

二、朗读、探究课文

(一)探究“离不开合作”。

1、为什么离不开合作,合作有什么重要意义呢?自读课文第1——3节,找出相关部分。(边读边画)2、指名说。(1)学生、工人、军人作为社会上各行各业的人,请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离不开合作的原因。

(2)对于以上观点是否认同?你能举出反例吗?

3、师小结:看来社会上的确离不开合作,那么“合作”有什么重要意义。(1)指名说(小合作有小成就„„不合作就没有什么成就)。(2)指名说对这句话的理解(引出这句话成为一个生道理)。

(3)师:如想取得成功,就必须学会合作,同学们好好读一读这一段,记住这个人生道理。(要求读出味来)自读、指名读。

(4)师:谁牢牢记住这个人生道理了,谁起来告诉大家。指名合书说、齐说。

过渡:我们认识了合作的必要性,知道了在人与人之间离不开合作,那么怎样才能使合作的效果更好,也就是怎样才能卓有成效的合作呢?

课文通过两个具体的事例向我们阐明,同学们自由朗读,找出问题的答案。

(二)学习探究“怎样卓有成效”地合作。1、自由读(边读边作笔记)。2、学习第一事例。

(1)指名说说第一个事例的内容。(2)谈谈你对交响乐团的认识。

生交流回答(人数多,乐器的种类多)。

(3)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演奏的乐曲如何呢?(师播放交响乐《西班牙斗牛士》)

指名说,师提示结合课文内容。

那么他们为什么能合作的这样完美呢?读读课文找一找。说一说,这主要依靠„„协作精神。

(4)师:这就是课文要向我们表明的观点。那么怎样读,才能体现这种协作精神。

3、学习第二事例(1)谈谈这个实验

A、小组交流,探讨实验的目的与其中所面临的困难。B、小组互相指点朗读,抓住人物与事件的特点。(2)感受这个实验

A、师:实验最后成功,外国专家说了一句话,请同学们读出自己体会的语气。B、指名读。

C、分析什么是“合作精神”。(亲自做实验来体会)

师引出说出“在合作过程中要心中有他人,心中有集体,有自我牺牲精神。”(板书:自我牺牲精神)

(3)升华“自我牺牲精神”。生小组交流,集体自由谈感受。

(4)有感情朗读这一事例,读出“中国小学生可贵的合作精神”。

(5)师小结:可见,卓有成效的合作,不但要协作精神,还应有自我牺牲的精神。

A、自读课文第六小节,边读边画出具有意义的句子。B、齐读这一小节。

(三)师总结

现代社会,是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也是一个更加需要合作的社会,只有学会合作,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板书:成功)

请同学各抒己见,谈谈自己的感受,集体交流。

三、迁移运用 1、合作“演讲”,要求:小组进行合作,做好一次演讲。2、小组训练,师巡视指导。3、展示自我。

四、课外拓展

作业:

收集有“合作”的名言警句、歇后语等。

板书设计:

14、学会合作

教学反思:

统一目标

协作精神

自我牺牲精神取得成功

习作4

文题:记一次实验

写作目的要求:选择一个科学课上的实验,将经过写下来,或者自己设计一个实验,边实验、观察边做记录,然后将实验的经过、结果写下来。作前准备:开展实验活动,组织观察交流。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揭题:记一次实验

二、指导习作:

1、课前做好写作的准备:

布置学生注意面容科学课上的实验,并记录下实验的经过和结果,或自己动手做一个实验,做好记录。2、完成习作:

A、让学生拿出记录,回忆实验情景,和同桌说一说实验的经过和结果,可以说自己亲手所做的实验,也可以说科学课上观察得来的实验,要求一定要说清实验的步骤和结果。

B、明确要求,完成作文初稿。

a、在学生实验、观察、记录并简单叙述实验经过和结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帮助学生明确习作要求;

b、在完成习作的过程中,教师巡视指导。C、交流作文初稿,师生评点。

a、教师点名或小组推先代表在班上交流,对于实验步骤清晰,实验结果阐述清楚的学生,教师及时表扬鼓励;

b、评点细化,以起到对学生的指导,提高的作用。D、根据个别点评,学生再次修改。

E、誊写作文,要求字迹工整,格式正确。

第三篇:第四单元教案

动手做做看

教材简说: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科学家朗志万在培养孩子们的科学精神和实践能力上,可谓煞费苦心。他把一个错误的结论告诉孩子们,再问孩子们为什么,目的是让孩子们知道,“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要动手做做看”。在这些孩子中,伊琳娜是个肯动脑筋的孩子,她不盲从,不懂就问。伊琳娜的妈妈也很会教育孩子,她不是直接把答案告诉孩子,而是让孩子亲自实践,从实践中获得正确答案。朗志万和伊琳娜的妈妈都非常重视培养孩子们的科学精神、科学思维方法和实践能力。这样的教育环境,是非常有利于培养孩子们的科学素养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会认15个生字,会写12个字。

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故事的趣味,并从故事中受到启发。

情感态度价值观:唤起不迷信权威、不轻信盲从、要勇于实践的意识。教学重难点:

1、重点:正确掌握生字的音形义。

2、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故事的趣味。并从故事中受到启发。课前准备:课件、生字卡、科学家说过的一些名言。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方法。时间安排:2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初步谈话:

同学们,你喜欢发明创造吗?敢于怀疑科学家的话吗?

2、谈话质疑:

同学们,你们看老师这里有一个装满水的杯子。我放进一颗石子,水就会怎样?(观察后回答)如果我放进一条金鱼,水却不会满出来,这是为什么呢?想不想知道你回答的对不对?好,请同学们读一下课文吧。答案就在课文中。

二、初课文,学习生字。

1、自主选择读书方式自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轻声读课文。要求:边读边画出生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句子做上标记,多读几遍。

3、同桌互相检查读课文。没有读通的句子再读几遍,然后听听学习伙伴是怎样读的。

4、合作识字。在小组内讲一讲自己会认的字。然后读音并组词,并告诉小伙伴你用什么方法记住它?

识字方法引导:

(1)换偏旁识字:慢----漫、篇----骗(2)偏旁归类识字:哎、哄(3)利用形声字特点识字:琳、娜。(4)联系学生生活识字:考试的“考”。(5)编写字谜识字:士兵的心(志))

5、课件出示带音节的生字词。检查生字词的认读情况。

6、去掉音节。用多种形式检查认读生字词的情况如:抢摘“丰收果”“夺红旗”“猜字谜”等。

7、全班交流汇报:你认识了哪些字,是怎样记住的?

三、感悟课文内容

1、自读课文,思考以下两个问题:(1)“动手做做看”是谁给我们的建议?

(2)为什么要强调动手做?

2、结合交流以上问题,朗读课文有关段落。

要求:让学生反复读一下“妈妈说:不能光想,你动手做做看!”体会“光”在句子中的意思,并用这句话随时提醒自己。

3、出示伊琳娜生气和微笑两张头像,带着“伊琳娜为什么生气”和“为什么又笑了”两个问题自己读书思考。

(1)、读出写伊琳娜生气和微笑的有关段落,然后说说对上面两个问题的理解。

(2)、结合上下文理解“哄骗”并说说理由。

(3)、在交流“伊琳娜为什么生气”的过程中教师相机指导学生用肯定、想当然的语气读好伊琳娜的话。妈妈说的话要用鼓励的语气来读。

(4)、在交流“伊琳娜为什么又笑了”的问题时,引导学生练读科学家说的话。了解他这样做的用意,使学生明白善意的哄骗能激发孩子动手操作的欲望;不过也要谨防生活中恶意的哄骗,提醒学生正确区别对待。

4、围绕郎志万的话,进行发散思维训练。

(1)、读课文结尾郎志万的话,说说应该怎样理解这句话。

(2)、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

提示下面几种理解:

a、科学家讲的话我们都应该尽可能的去试一试。

b、我们要怀疑科学家讲的话。

c、当我们对科学家的话有怀疑时,一定要想办法证实一下。→→→

d、我们应该好好学习科学家的科学态度和思维方式。

四、拓展延伸:

从课外书或者网上搜集科学家说过的一些名言,想想对我们有什么指导意义。

五、布置作业:

实践天地:

你心中曾有过新奇的想法吗?你想过让它变为现实吗?请你的家长协助你,动手试试看,你的想法能不能实现!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1、出示生字卡、用开火车读、齐读、分组读、男女赛读的方法认读要认识的字。

2、分段指名朗读课文

二、指导学生掌握好要求会写的字

1、出示要求会写的字然后轻声读一下。

2、指名分别读出要求会写的字音。

3、四人小组合作分析字形以及记忆方法。

4、小组代表汇报记字方法。

5、教师补充记忆方法。

三、指导学生书写生字

1、让学生指出自己感觉哪个字比较难写然后教师重点指导。

2、学生练习书写生字。

四、指导学生正确运用生字

1、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你在哪里见过它们?

2、让学生试着组词或说一句话。

板书设计: 动手做做看

伊琳娜

生气→→哄骗→→动手做了做。

伊琳娜

笑了→→不是哄骗→→明白一个道理。

(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要动手做做看。)反思:

但在教学时,出现了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比如在问学生一些问题时,学生并没有像我所预设的那样回答,我在引导他们时,虽然学生的回答接近我的教学设计,但同时也有点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以后要多听课,多学习,从而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邮票齿孔的故事

教材分析:

这是一个发明带齿孔的邮票的故事,一个由发明家阿切尔身边的偶然小事引发的发明故事。这篇课文告诉我们的,不仅仅是带齿孔邮票的发明经过,它还告诉我们,发明并不神秘,并不遥不可及。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留意身边的事,多动脑筋思考研究,每个人都有发明创造的机会。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会认13个字,会写12个字。

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带齿孔邮票的发明过程中受到启发。体会栽花种草的价值,认识到为别人创造幸福,自己从中也能得到快乐。

情感态度价值观:懂得生活中要留心观察,乐于发现,善于探究。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认字、写字、朗读课文。

2、难点:养成留心观察,乐于发现,善于探究的好习惯。教学方法:自主探究识字、小组合作检查。教学准备:投影仪、生字卡片、邮票的图片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出示不带齿孔的最早的“黑旋风”邮票的图片问:这是什么?

板书:邮票。

2、再出示带齿孔的邮票问:两张有什么区别?一张有齿孔,另一张没有。

板书:齿孔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邮票齿孔的故事。

4、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认识的字问问下面的小鱼。

2、标出自然段。

3、你喜欢谁?为什么?

三、识字、写字。

1、出示要求认识的生字,让学生看看哪些字已经认识了,讲讲是怎么认识的。把它挑出来,并读给别的小朋友听。

2、结合语句认识生字:伦敦、研究。

3、借助汉字特点识字。

(1)借助汉字表义的特点识“裁”“撕”。

(2)借助汉字表音的特点识“究”“政”。

4、运用多种方式巩固识字。

(1)“我说你找”。

一个同学说出课文中含生字的词语,另一个同学在文中找出来。

(2)“我指你认”。

一个同学指生字,另一个同学快速读出来,再说出课文中的词语或用字组词。

(3)“找一找”。在生活中找一找本课的生字。

5、写字指导。

刀、仍、便,是新认的字。“刀”字便”二字与“使”字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写好单立人。“仍”字右边第一笔是“横折折折钩”,第二笔是撇。“便、使”右边十分相似,重点如下:上横宜短,“口、曰”要扁,撇应先“竖”捺须伸展。“英”字第七笔撇上边要出头。“式”字的第四笔是提,不是横,斜钩要写美观。

6、学生练习写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认读词语:求助、举动、吸引、整齐、研究、立即、仍然。

二、朗读感悟课文。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顺。

2、学习第一段(略讲)

A、自读。(要求读顺。)

B、想一想:这一段告诉我们什么?(抓住“正式”让学生明白邮票最先是在英国发行。)

C、齐读。

3、学习第二、三、四段。

A、以“阿切尔被那个人的举动吸引住了。”为突破口。

问:那个人做了什么样的举动,以至于阿切尔被他吸引住?理解“吸引”一词,使学生感受到阿切尔能细心观察生活的细节。齐读此句话。

B、从课文中哪些句子可以看出那个人和阿切尔都很善于动脑筋?怎样读这些句子才能突出他们在用心思考呢?组织学生进行比较读。

(让学生用铅笔尖,刺一刺白纸,然后撕一撕,体验有了齿孔之后所带来的方便。)

C、“英国邮政部门立即采用了这种机器。”中“立即”一词可以换成什么词?通过这个词你知道了什么?

D、“直到现在,世界各地仍然在使用邮票打孔机。”从“仍然”一词你又知道了什么?用敬佩的语气读第四自然段中的后两句。

三、明理导行

1、邮票的齿孔还给我们现在的生活带来了启发,你能说说我们身边类似的例子吗?

如:卫生纸之间的空隙,一些食品的包装袋,药品的包装袋等等。

2、一个是用别针刺孔撕开邮票的先生,一个是发明家阿切尔,你喜欢谁呢?为什么?

有的学生可能喜欢那位不知名的先生,因为他遇事能动脑想办法,说话彬彬有礼;有的学生可能喜欢阿切尔,因为他能细心观察,用心思考,并且能把自己的想法付之行动,发明了邮票打孔机,给更多的人带来方便。随着学生的思路,相机引导。牛顿到爱迪生,从伊琳娜到阿切尔,无一不告诉我们:发明并不神秘,并不遥不可及。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留意身边的事,多动脑筋思考研究,每个人都有发明创造的机会。

四、积累运用

1、课文中表示数量的词语有哪些,找出来读一读,再说出几个这样的词语。(如,一大张邮票 一枚别针 一台机器 一家小酒馆 一位先生)还可以说“一枚”、“一家”什么呢?在生活中找找看。完成课后练习“读读填填”。

2、觉得课文中哪些词语用得好,找出来和小朋友交流一下,再记到小本子上,或者用这个词依照书上的句子说一句话。

3、积累以下词语:求助、举动、吸引、整齐、研究、立即、仍然。

五、实践活动。

1、读课后“我知道”的内容,了解邮票的一些常识。响应学生伙伴的提议,去收集一些邮票2、2、作业布置:找一找、讲一讲受生活小事的启发,从而有所发明创造的故事,比如《瓦特发明的蒸汽机》、《牛顿发现万有引力》。板书设计:

邮票齿孔的故事

阿切尔看到:拿翻找摸求助取刺撕会观察

阿切尔想到:机器打孔肯动脑

阿切尔做到:研究造出勤动手

反思:本次教学不足之处,就是课堂时间有限,没能让每个孩子都有展示的机会.在课堂上有多

次的说话训练,但没有让学生当场做小练笔.画风

教材简说:

“画风”,这个题目引起了课本中的小朋友思考,也引起了我们的思考。风看不见,摸不着,怎么画呢?课文中的三个小朋友一起画画,本来陈丹说:“风,看不见,摸不着,谁也画不出来。”看了赵小艺的画后,陈丹却说:“我也会画风了。”三个好朋友互相启发,互相激励,结果他们用不同的办法画出了风。学生分析:

学生喜欢宋涛,因为他敢想。善于提出问题;我们也喜欢陈丹,她敢于修正自己的错误认识,善于向别人学习;学生更喜欢赵小艺,你瞧她,“眨眨眼睛,想了想”,她敢于迎接挑战,善于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让我们的学生在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中,去体会课文中三个孩子的思想;去学习他们敢想敢做、相互协作的精神;想出别的、更多的画风的办法。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会认7个生字,会写12个字。

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会文中小朋友的创意。

情感态度价值观: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遇事要善于动脑筋想办法。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字、写字、朗读课文。

难点:朗读感悟。

教学准备:投影仪、生字卡片、课件。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猜谜激趣:

看不到,摸不着;花儿见它点头;小草见它弯腰。(板书:风)

2、你知道哪些风?

学生畅所欲言。

3、今天我们就来画画风。(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识字

1、老师带来了3位小朋友。粘贴三个小朋友的头像,请小老师领读他们的名字。

2、号召学生和他们三个做朋友,与他们三个打招呼,作简要的自我介绍。

例如,宋涛、陈丹、赵小艺,你们好!我叫×××,很想和你们做朋友。

3、卡片认读“宋、涛、陈、丹、赵、艺”六个生字了。

4、想一想、找一找:“宋、涛、陈、丹、赵、艺”这几个字在我们身边哪些人的名字中出现了。

5、想知道这三位小朋友是怎样画风的吗?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有不认识的字互相请教。

2、出示生字“显”,多音字“旗杆”、“呼呼地转”

3、出示课文的新词,认读词语。用自己喜欢的颜色在文中把词语涂好。

4、指名分段读课文,正音。

5、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四、自读自悟。

1、他们是怎样画风的?默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画出答案。

2、全班交流。

① 随学生回答出示有关句子:

⑴她在房子前面画了一根旗杆,旗子在空中飘着。

⑵她在大树旁边画了几棵弯弯的小树。

⑶他把画上的太阳擦去,画了几片乌云,又画了几条斜斜的雨丝,说:“下雨了,风把雨丝吹斜了。”

⑷她画了个拿风车的小男孩,风车在呼呼地转。

② 句子中的“她”“他”分别指什么,代进去读一读。

③ 请学生上黑板画画文中的景色。

④ 请学生给学生所画的景物配上文中的话,同时指导朗读。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① 小组合作分角色朗读课文

② 指名一小组展示朗读成果。

③ 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朗读课文。

五、指导写字

1、不要多笔画:“丹”字只有一点。“乌”字中间没有点,加迠就成了“鸟”字。“丝”字上边的两绞丝没有点。

2、不要少笔画:“忽”字下面的三点,不能少。

3、结构。“显”字上小下大、上短下长。“忽、丝”二字上长下短。“杆、眨、涛”左窄右宽“杆”左高右低,“眨、涛”左短右长。“艺”字草字头的横宜略长,下面的“乙”字“折笔”应尽量向左边斜,“弯”应写平,“钩”直上。

4、生练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游戏引路,复习巩固生字。

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你喜欢文中的3个小朋友吗?为什么?

三、实践活动

1、你有更好的画法吗?

学生畅所欲言

2、小组合作,擅长画的同学画,擅长写的同学写文。

3、全班展示作品。

四、写字指导

“眨”左边是目字旁,不能少一横。“涛”字左边三点,右下还有一点。“杆、眨、涛”左窄右宽,“杆”字左高右低,“眨、涛”左短右长。

写字教学让学生自己发现规律。板书设计:

旗子 飘

小树 弯

画风

雨丝 斜

风车 转

反思:《画风》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十五课。课文主要讲三个小学生一起动脑筋想办法,把无形的风,生动地展现在画纸上的故事。本文贴近儿童生活,语言简单朴实。在教学实践中,我遵循以下理念。

一、加强读书实践“以读为本”,抓住重点词语和句子教学。《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和文本三者对话的过程”,让学生充分的读,在读中阅读,在读中理解、体验,感悟、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所以在教学中我注重学生感悟语言文字的美。例如:在教学4-8自然段时,设计问题“三个小朋友是怎样画风的呢?”学生带着问题多样式的读,争当文中小朋友。接着我通过飘动的旗子、弯弯的小树、斜斜的雨丝。利用学生的肢体语言去感悟风的存在,找到风的影子。随后相机指导朗读,带着兴奋的心情,自信的口气读。在多次阅读中。让学生理解宋涛、陈丹、赵小艺动脑筋学画风的过程。认识到风与其它事物之间的联系,懂得遇到问题要善于动脑、学会合作、勇于创新。从而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阅读的积极性,让学生有更多的学习空间。

二、学科整合、读写结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建构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在拓展延伸、启发联想环节,我把绘画引入语文教学之中,以此激情、领悟、延伸、拓展,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想风、说风、画风、写风,通过句式张洁问:“你想怎样画风?”我说:“。。。”把文章的理解想象与写作融为一体,培养了学生对事物的独立见解,从而达到学用结合、课内课外结合。同时在愉快的气氛中,他们求新求异的思维得以发展。当然,课堂教学是遗憾的艺术,这节课也不例外。首先教学内容局限知识面窄。如在作业布置中鼓励他们把“声音、气味”用自己的奇思异想用画笔画出来。再者,学生的活动面不够广。个别学生发言次数过多。以上就是这节课给我的点滴启示,教学是需要老师用心一点一滴的去学习积累的,教师要善于联系生活。善于利用学生的生活体验,拓展启发学生,构建知识体系,促动学生主动发展。让课堂生动、精彩。今后我会不断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和教学实践能力。

16充气雨衣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科普性较强的略读课文,主要讲小林细心观察生活,勤于动脑动手发明充气雨衣的事,情节清晰。但识字任务较重,共要认识14个生字,有些字存在识记难点,如“旋”、“囊”等。因此,在教学本文时,必须将识字教学放在显要的位子。要注意调动学生识字的积极性,让学生借助拼音和上下文自主识字,并安排生动有趣的读书和巩固识字的活动。同时还要充分利用默读速度快的优势读书,引导学生在默读中识字,在默读中感悟。教学中需把握的一个主方向——这是一篇语文教学的文本,而非科普材料,因此应竭力突出语文性。另外,教材中为我们提供了两幅色彩鲜艳的插图,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起来,让学生 来观察对比,帮助课文内容的学习。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会认14个字。

过程与方法:学习默读课文,粗知故事的大意。爱科学童话故事,能从童话故事中吸取力量,陶冶情操。

情感态度价值观:想想生活中还有哪些日常用品需要改进。教学重难点:

1、重点:学会默读课文。

2、难点:想想生活中还有哪些日常用品需要改进。教学方法:自主探究识字、小组合作检查、默读感悟。教学准备:投影仪、卡片。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下雨时,看到你们穿着五彩缤纷的雨衣在雨中嬉戏真像一幅美丽的画。不过,美中的足的是,雨水总是会顺着雨衣的下摆流到裤腿上。你们想过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吗?有一个叫小林的孩子,就动脑动手想了一个好办法。

二、识字

1、自主识字、读中识字。

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不认识的字,请教教材中的“小鱼儿”,如果“小鱼儿”不能告诉你,就去请教“字典老师”。

2、合作识字、游戏识字。

(1)互做监督员:俩人合作,一人读一自然段,互相监督字音是否读准,互相帮助正音。

(2)“开火车”全班轮读生字。

(3)“悄悄话”。同桌俩人合作,一人指字,另一个人悄悄读给对方听。

(4)“接力赛”。四人一组,第一个同学说出一个字的某方面特点,第二个同学在字卡中快速找出,并大声读出来。第三个同学说出或读出在课文中的词句。第四个同学再用这个字组一两个词语。

3、指名分段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导入

1、小朋友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充气雨衣,请小朋友们跟老师写课题,齐读课题,小朋友们读了它以后有什么问题吗?

2、通读全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引读:

(1)下午放学的时候,随着一声春雷,下起了大雨„„小林的雨衣--

(2)晚上,小林躺在床上想:--

(3)怎样才能解决这个难题呢?自由朗读第四、五自然段。

(4)在儿童用品展览会上,--

二、质疑解难,探究学习

1、默读课文,画出不明白的地方。

2、开火车接读课文。(思考:读了课文后知道了什么?想说什么?)

3、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随机播放课件。

课件演示

普通雨衣→旋转起来的裙子→塑料救生圈→充气雨衣

4、小结:小林遇到难题肯动脑筋,善于观察,想办法解决问题,真了不起。

5、思考、讨论。

(1)你还有比小林更好的办法吗?

(2)怎样才能使设想变为现实?

三、朗读品味,表达情感

1、画出文中自己喜欢的句子,反复练读。

2、组内赛读。

3、出示课件(小孩子穿着充气雨衣),指导朗读。

漂亮、实用的充气雨衣穿在身上,可真神气!让我们一起来夸夸小林吧!

四、想象创新,激励延伸

1、你们一定也想成为小小发明家,想一想:日常生活用品中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思考、讨论、交流)

2、同学们,只要你们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亲自动手实践,一定会成为了不起的发明家。老师等着使用你们发明的新产品,相信这一天一定会到来!

五、课后实践,劳动体验

动手做做,改进一下你认为不太好用的一种日常生活用品。

板书设计:

充气雨衣

旋转起来的裙子

塑料救生圈

?→

(板画)?

(板画)

称赞

雨衣

充气雨衣

(板画)

(板画)

反思: 小林是孩子们学习的榜样,学习课文后,说一说小林为什么值得我们学习呢?他是个生活的有心人,当生活中遇到难题时,他就积极开动脑筋,连晚上躺在床上还在想“得把雨衣改一改,为了解决这个难题,小林一直在想啊想,并从徐徐张开的裙子和吹气的救生圈上受到启发。实用的充气雨衣终于制成了。学习这篇课文,就是让学生感受,生活中遇到困难可以自己解决。

在教学最后,我说:“你们生活中有遇到问题的吗?”孩子们提出了很多,闫朗说:“我每天系红领巾,我都系不好,我想发明一种带拉锁的红领巾,只需一拉,问题就解决了。”我马上启发说:“就有这样的领带,叫易拉得。”这孩子真聪明,能结合自己遇到的问题,来动脑筋思考,看来每天系红领巾,也确实成了他的一大难题。但愿他能按照这一想法来试一试。由此,我想到了孩子们的日常生活,确实有许多孩子,红领巾系不好,带在脖子上,不美观。如果真的发明了易拉得红领巾,这一问题不就解决了。

语文园地四

教材分析:

《学习园地四》有四大部分组成。

一、我的发现:这一项训练旨在引导学生发现词语的特点,进一步体验祖国语言的丰富和发现的乐趣,积累词语。其中包括两大组词语,它们的共同特点是每组词语的两个字都相同,只是交换了前后的位置。第一大组“奶牛、牛奶、蜜蜂、蜂蜜、水池、池水”都是表示事物名称的词,因为颠倒了字的顺序,所以表达的意思不同了。第二大组的第一竖行“图画、牙刷、山上”是表示事物名称或地理位置的词,交换了字的位置“画图、刷牙、上山”就变成了表示动作的词。

二、日积月累:这一部分包括“读读认认”、“我会填”和“我会读”三项内容。其中“读读认认”教学重点是认识“肤、胆、姓、厕、毕、斧、驾、警”八个生字,积累由这些生字组成的新词。“我会填”是选择近义词“发明、发现”和“优美、美丽”的填空练习。“我会读”是阅读《鲁班造伞》这篇短文,目的是让学生增加阅读量,积累语言,激发动手创造的欲望。

三、口语交际:这次训练是以“我们的小制作”为主题开展口语交际,是对本组专题的扩展和延伸。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实践能力,同时在交际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与人协作的能力。

四、展示台:这次展示台安排了两项内容:一是展示自己收集到的邮票、二是展示自己收集的名言。其实这只是一个范例,教学时应鼓励学生从不同方面、用不同方式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和才能。还可以结合口语交际活动办个“小制作展览”,给学生创造相互交流和学习的机会,搭建充分展示自我的平台,培养他们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使他们体验到自主学习的快乐。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识记,能发现相同的两个字调换顺序后组成的词,所表达的意思不一样。2.通过“加一加”和游戏识字等方法,能自主根据形声字特点进行识字。多次复现积累运用词语。

3.通过自主阅读,能自己读懂小故事《鲁班造伞》,明白“留意生活中许多不起眼的小事,勤干思考,会增长许多智慧”的道理。

4.以“我们的小制作”为主题开展口语交际。初步练习用“先„„接着„„再„„然后„„最后”说话

5.通过展示邮票、名言、书法作品、小制作等,使同学们互相学习,乐于展示。教学重点:认字、口语交际、积累词语

教学难点:近义词词义的区分,练习用“先„„接着„„再„„最后”说话。课前准备:投影仪、生字卡片、收集资料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我的发现

1、游戏导入。

师:我们先来比一比,谁的脑子最灵活,老师说一个词,请同学们把它倒着说出来。如:“好人——人好”,“领带——带领”等。

师:书中也有几组类似的词语,大家看看,你发现什么了?

2、出示词语。

奶牛 牛奶 蜜蜂 蜂蜜

水池 池水 图画 画图 牙刷 刷牙 山上 上山

3、自读词语,小组交流自己的发现。

4、全班交流

它们的共同特点是每组词语的两个字都相同,只是交换了前后的位置。第一大组都是表示事物名称的词,因为颠倒了字的顺序,所以表达的意思不同了。第二大组的第一竖行是表示事物名称或地理位置的词,交换了字的位置,就变成了表示动作的词。

5、你还能说出类似的词语吗?以小组竞赛的方式,看哪一组说得多。

随学生回答教师板书,然后用多种方法朗读。示例:

算盘 盘算

到达 达到

展开 开展

网上 上网 喜报 报喜

喜欢 欢喜 上海 海上 故事 事故

二、日积月累

1、读读认认

①学生自读课本,拼读生字,同桌互相正音,并想想两个熟字与新字的联系。

②出示生字,请学生谈自己的发现。(形声字;用熟字加熟字的方法识记新字。)举出几个从课外学到的类似的字,介绍给大家。(虾、烤、吐、理、湖、蝴、清、松、城、渔、狸、情、描、纺 放、花、箱、盒、圆、病、赶、近)③游戏识字。

*任意抽卡片认读生字,并当“小老师”领读。强调“姓、警”的正确读法; *送信游戏。

*扩词练习:给字宝宝找朋友。*同桌互读,全读对的给同桌画颗星。

2、我会填

①学生自读两组词。说说每组的两个词是什么关系。(近义词)

②小组讨论,试着把每组的两个词填入句中,看哪个词更准确一些。③教师组织学生交流、订正,并读句子。

④结合生活分别用这两个词造句。

3、我会读

①学生默读明意,自主识字。

②朗读感悟:鲁班是怎样造伞的?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你还有什么问题?(鲁班善于思考,动手创造。)

③拓展:再谈谈鲁班的其他发明及趣事。(如:《鲁班造锯》相传有一年,鲁班接受了一项建筑一座巨大宫殿的任务。这座宫殿需要很多木料,鲁班就让徒弟们上山砍伐树木。他的徒弟们用斧头砍伐,但效率非常低,工匠们每天起早贪黑拚命去干,也砍伐不了多少树木,远远不能满足工程的需要,眼看着工程期限越来越近,这可急坏了鲁班。为此,他决定亲自上山察看砍伐树木的情况。上山的时候,由于他不小心,无意中抓了一把山上长的一种野草,却一下子将手划破了。鲁班很奇怪,一根小草为什么这样锋利?于是他摘下了一片叶子来细心观察,发现叶子两边长着许多小细齿,用手轻轻一摸,这些小细齿非常锋利。他明白了,他的手就是被这些小细齿划破的。

他受到很大启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他想,如果把砍伐木头的工具做成锯齿状,不是同样会很锋利吗?砍伐树木也就容易多了。于是他立即下山,请铁匠们帮助制作带有小锯齿的铁片。鲁班和徒弟各拉一端,在一棵树上拉了起来,只见他俩一来一往,不一会儿就把树锯断了,又快又省力,锯就这样发明了。这告诉我们一个道理,留意生活中许多不起眼的小事,勤干思考,会增长许多智慧。锯发明以后,鲁班又发明了许多木工工具.)④把这个故事讲给小朋友或家长听。

第二课时

口语交际

一、小制作

1.谈话导入:我知道我们班的小朋友又聪明又能干,会剪纸、会画画、会折纸,还会捏橡皮泥娃娃。今天,就请大家用你们灵巧的双手来展示你的才华吧。

2.动手做小制作。用准备好的材料做自己喜爱的小制作,可以合作。

二、示范说话

老师:老师也非常喜欢小制作,昨天也回家做了一个,大家来看看这是什么?(高兴地出示圆头小娃娃)大家想不想知道它是怎么做成?那好,请同学们认真地听老师介绍,待会儿也请你们像老师一样把自己的作品介绍给大家。

老师手拿小制作向大家介绍,学生仔细看作品,认真聆听。(我的小制作是圆头娃娃。它的材料有线球、彩色毛线和针线。我是这样做的:先找一个圆圆的线球做成娃娃的头,再用彩色毛线缠起来连在娃娃头上,做成娃娃的身子,接着在身子两边用毛线做成娃娃的手,最后把一根根黑线缝在娃娃的后脑勺上,做成娃娃的头发。这样就做成了圆头小娃娃。我可以把它挂在墙上、也可以挂在包上作装饰。)

三、指导表述

1.刚才你们听明白老师是怎么介绍的吗?(对了,老师作品的名字,作品的材料、形状、颜色、用途和制作方法。)

2.老师介绍制作方法时按照一定的顺序用了哪些连接词?(先„„再„„接着„„最后„„)

3.说话时还要注意什么?(注意说话要清楚、完整、态度要自然、大方、有礼貌。)

四、学生按要求练习说话

1.课件出示说话要求。

2.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汇报制作过程。小组练习说话,教师播放背景音乐相继巡视指导。

3.每组评出说得好的同学,选派出来介绍给大家听。4.评出“最佳解说员”

五、作品展示

将教室布置成展览馆形式,学生自由欣赏、品评作品。

第三课时

展示台

导语:小朋友们,在我们的生活中当你碰到美的东西你会怎样?(生交流)

一、展示邮票

1.老师简介邮票的种类

邮票有很多种。只是因为自其诞生之日起,邮票被赋予越来越多的用途,可分类归纳为:

普通邮票——发行量大,图案比较固定。往往多次印刷,有多种版别。纪念邮票——是为某一事件或场合特别发行的邮票。

特种邮票——为宣传特定事物而发行的邮票,基本上只要不是普通邮票和纪念邮票的邮票都属于此类,范围比纪念邮票更加广泛。

福利邮票——又称附捐邮票,是为福利、健康、赈灾、慈善等事业而发行的邮票。公务邮票——是政府机关单位用于支付公务邮件所使用的邮票。航空邮票——航空邮票适用于空运邮件,因此也被称作“空运邮票”。2.小组展示自己收集的邮票,介绍其内容。3.小组推荐新颖的邮票在班上展示,并做有关介绍。

二、展示名言

1、同学读自己收集的名言,可以说一说作者和自己为什么会收集它?

2、老师出示收集的一些名言。如:

★有存在,便有希望,有希望,便是光明。—— 鲁迅 ★冬天已经到来,春天还会远吗?—— 雪莱

★辛勤的蜜蜂永没有时间悲哀。—— 布莱克 ★志当存高远。—— 诸葛亮

★一个能思想的人,才真是一个力量无边的人。—— 巴尔扎克 ★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马克思 ★成功=艰苦的劳动+正确的方法+少谈空话。——爱因斯坦 ★合理安排时间,就等于节约时间。——培根 ★不经巨大的困难,不会有伟大的事业。——伏尔泰。★坚强的信心,能使平凡的人做出惊人的事业。——马尔顿 ★故立志者,为学之心也;为学者,立志之事也。—— 王阳明 ★今天应做的事没有做,明天再早也是耽误了。——裴斯泰洛齐 ★科学的每一项巨大成就,都是以大胆的幻想为出发点的。——杜威 3.开展互赠名言活动(小组成员之间)。

三、展示自我

近期的优秀作品(如书法或美术作品,小制作或作文等)。

四、展示其他作品

1.通过出示条幅、书法作品、雕刻作品、搜集到的其他图片与材料。(内容不限)等展示,并说明喜欢它们的原因。

2..教师与学生一起介绍其他有意义的课外学习内容,鼓励学生拓宽展示内容,从多方面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全班交流自己的搜集途径。(展示剪报本、健康有益的课外读物;有趣的兴趣小组活动;课外活动等。)

五、总结

每个人交流一个苹果,得到的还是一个苹果;每个人交流一个思想你便得到许许多多的思想,愿同学们时时处处不忘留心美的事物,不忘将美与他人分享。

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四

(先„„再„„接着„„最后„„)

留心美的事物

第四篇:第四单元教案

Unit 4Where is my car?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学习的主题是描述物体的位置,分A、B、C三部分。以A、B部分Let’s talk中谈论位置和方位交际用语为线索,和A、B部分Let’s learn中有关方位位置的单词为线索,及A部分Let’s spell中的单词和发音教学为辅助,B部分中的位置活动为落实点,连同C部分贯穿整个单元。单元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够听懂、会说句型Where is…? It’s inonunder… Is it inonunder…?Yes,it is.No,it isn’t.3.能够

听、说、认

:deskchairinonundercapballcarboatmap 4.知道元音字母o在单词中的短音发音。能力目标: 1.能通在图片、实物或情境的帮助下运用句型Where is…? It’s inonunder…询问物品的位置并回答。

2.能通在图片、实物或情境的帮助下运用句型Is it inonunder…?Yes,it is.No,it isn’t.询问物品的位置并回答。

3.能够正确说出元音字母o在单词中的短音发音,并能够根据其发音规律拼读学过的语音例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养成自己收拾书包和收拾玩具的好习惯,并能够逐步做到见到符合发音规律的词能拼读,听到符合发音规律的词能拼写。单元教学重难点

重点:

1.句型:Where is…? It’s inonunder… Is it inonunder…?Yes,it is.No,it isn’t.2.词

汇deskchairinonundercapballcarboatmap 难点:underball的发音。课时安排: 六课时

第一课时:A Let’s talk Look and say 第二课时:A Let’s learn Let’s chant 第三课时:A Let’s spell

第四课时:B Let’s talk

Look and say 第五课时:B Let’s learn Let’s chant 第六课时:B Start to read Let’s check 单元反思:

课 题 Unit 4 Where is my car?

:教学内容: Part A Let’s learn & Let’s talk(P38--P39)

型 :会话教学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听懂会说:日常用语Where’s …? 及其 It’s in/on/under ….2.让学生学会提问和回答物品所在的位置能在实际情境中运用.过程与方法:

1.通过大声朗读,能理解对话大意,用正确的语音语调朗读对话。2.通过观察图片,能利用图片,操作本节课重点Where is …?/It’s in/on/under…来询问和回答物品所在的位置。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育学生正确放置物品,养成良好地生活习惯,培养讲礼貌的优良品质。

教学重点 :能够运用本课所学的重点词语进行简单描述,用Where is …?/It’s in/on/under…来询问和回答物品所在的位置.教学难点 :under的发音,需要多次练习;Where is my…一句与后面表示某物的单词的连贯朗读,并能熟练询问物品所在位置。

教学手段与方法:情境导入法,游戏教学法,活动教学法,合作学习法,情景教学法

教学准备 :单词卡片,学习用品,教学挂图,录音机

教学过程

Period 1

(一)热身Warming-up

1、师生日常用语问候

Good morning,boys and girls.How are you?

评价:Very good,you are very clever.I like you.2、Let’s do

Show me your....Put your...on/in/under....(二)新课Presentation

Let’s learn

1、创设情境,引出教学内容。

Boys and girls,Let’s begin our English class now.Uh-oh!Where is my English book?I can’t find it.Can you help me? 师做找的动作:Where is my English book?

On the desk ?

生:No.In the desk ?

生:No.师:Uh-oh!Look,It’s under the desk.拍拍自己的头:silly me.2、教育学生正确放置物品

Where are your English book?On the desk ? Yes,you are good boys and girls.You put your things in the right places.3、教师把一些学习用品放在不同的地方,如:铅笔盒放在讲桌内,铅笔放在书本下面等。然后教师对学生说:I can’t find my pencil box.Where is it?引导学生回答“在桌子里”,教师说:Yes.It’s in the desk.教师板书并教读句子Where is my pencil box?和It’s in your desk.4、教师把找到的铅笔盒打开,拿在手上,说:Uh—oh!Where is my pencil?引导学生回答出“在书下面”。教师按照学生提示移开书本,说:Oh,yes!It’s under the book!教师板书并教读句子Where is my pencil?和It’s under your book!

5、教师可用book,ruler,pen等学习用品与学生进行替换练习,巩固学生对句型的掌握,如:

T:Where is my book?

S:It’s in your desk.T:Where is my ruler?

S:It’s under your book!

...6、展示学习Let’s talk。

(1)出示Let’s talk 图片:Shool is over.Zhang Peng and John will go home.板书“Let’s go home.”领读。

Just then ,something happen.Please,listen carefully and answer the questions.Where is Zhang Peng’s pencil box? Where is Zhang Peng’s pencil?(2)听Let’s talk并跟读。

(3)学生自读、集体分角色读、小组内分角色读Let’s talk。

(4)学生小组合作模仿对话内容,到台前表演。(学生拿出自己的铅笔盒,他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用品,放在铅笔盒或桌子的里面或上面,用in,on,under进行如下对话:

A:Where is my pencil? B:It’s in the pencil box.)

(三)趣味操练 Practice

完成A部分Let’s play活动。教师准备三个夹子,第一个夹子装有文具类图片,第二个夹子装有in,on,under三个词,第三个夹子装有desk,chair图片。教师自己在第一个夹子中抽出一张图片贴在黑板上Where is my…?句子中的省略号的位置上,然后请两位学生分别从第二个箱子和第三个箱子抽出一张图片,分别放在It’s…the…中省略号的位置上,请全班读出这些奇怪的句子。

(四)小结Summary 师生一起看板书,引导学生根据板书设计总结本节课的重点,总结过程中关注学生能否熟练认读和是否会应用所学语言。小组自评互评。

(五)作业Homework

1、跟读并表演对话。

2、描述书包文具的位置。板书设计:

Unit4 Where is my car?

Where is my pencil box?

It’s in your desk.Where is my pencil?

It’s under your book.教学反思:

题 Unit4 Where is my car? 教学内容: 课

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听说认读以下单词及句型:on, in, under, chair, desk, Where A Let’s learn Let’s do

词汇教学

is the ruler?

2、能听懂指令,并根据指令作出相应的动作。

过程与方法 :通过演示,说唱哥窑等形式来反复练习三会单词及句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学生要学会整理自己的物品。

教学重点 :掌握三会单词及句型。教学难点 :on,in,under的正确运用。

教学手段与方法:直观教学法,动作反应法

教学准备 :单词卡片,学习用品,录音磁带

教学过程

Period 2

(一)热身/复习(Warm-up/Revision)

1、Guess: Where is my …?

一个孩子藏起一样东西,孩子们猜测:In your bag?/…

让孩子们真实的寻找一下,找到的孩子说出自己的答案。

2、Where is it? 教师拿出一个球,随意抛到不同的位置,让孩子根据情况描述一下:“Where is it?”(It’s under the desk./…)

(二)呈现新课(Presentation)

1、出示主题图(把单词去掉),提问:“What can you see?” 让孩子根据自己的情况尽情的说(如果出现本课新词汇教师就指着图种物品特意多重复几遍)

2、让孩子根据图自由的提问:“Where is the pencil/…?”,请其他孩子回答。

在孩子的提问回答中出现了本课新词汇,教师就将相应的单词卡片贴在图旁,带着孩子多次重复认读。

3、出示单词卡片,开火车认读。

听录音,跟读练习。

小组比赛认读,看谁说的又快又准。

(三)趣味操练(Practice)

1、Listen and point Point to the lamp/…!

(四)扩展性活动(Add-activities)

Talk about the picture.板书设计:

Unit 4 Where is my rule car?

(A)Let's learn on in under chair desk 图片 词卡

教学反思:

题 Unit4 Where is my car? 教学内容: Let’s spell 课

型: 词汇教学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Let’s spell 本部分通过listen, repeat and chant 达到对单词拼写的练习2.Circle 圈出听到的单词 3.write,练习书写四个简单单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能够逐步做到见到符合发音规律的词能拼读。

教学重点 :

1、能掌握四会单词dog ,box,orange,body的听说读写

2、能了解元音字母o在单词中的发音

教学难点 : 能了解元音字母o在单词中的发音 教学手段与方法:直观教学法,动作反应法

教学准备 :单词卡片,学习用品,录音磁带

教学过程

Period 3

(一)第一次先学后教 自学指导

1.播放Let’s spell的录音,让学生听歌谣。2.让学生跟着动画学说歌谣,同时可用手打节奏。3.播放Let’s circle的录音,让学生圈出正确的单词

4.听音后反复读四个单词,在此基础上进行描红,达到书写格式正确的目的(二)后教

让学生读let’s spell的发音,并纠错; 检查Let’s circle的作业情况 检查四个单词书写是否正确。

(三)当堂训练

出示磁卡,让学生拿图片,拿的快的积分。计算最后结果,给与优胜小组奖励。

(四)Homework 板书:

Unit 4 where is my car?

dog ,box,orange,body 教学反思:

题 Unit 4 Where is my car? 教学内容 :B Let’s talk Let’s play

型 :会话教学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够听、说、读Where is my…Is it in your bag? Is it…?”Yes,it is./No,it isn’t.Have a good time!

过程与方法:通过用卡片来反复进行替换以达到灵活运用的目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学生要养成讲礼貌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句型:Where is my…Is it in your bag? Is it…?”Yes,it is./No,it isn’t.Have a good time!教学难点 :理解并在具体情境中运用新句子

教学手段与方法:情景教学法,替换法

教学准备 :图片,录音磁带

教学过程

Period 4

(一)热身/复习(Warm-up/Revision)

1、A部分Let’s do的歌谣。

说一说,演一演

2、listen and do

教师发出口令:“put your book on the desk;put your pencil on you book;put your ruler in your pencil-case…”

3、show me your book/…

Teacher:“ show me your book/…”(引导孩子回答):“No problem.Here you are.”

(教师走到教室中,提问多个孩子,让孩子们都能理解含义,并对答句基本掌握。)

(二)呈现新课(Presentation)

1、教师拿出一张纸,用黄色的彩笔画一笔,让孩子猜猜是什么?(尺子)教师这是寻找自己的红色彩笔,边找边说:“Where is my red pencil? Can you help me ?”孩子们纷纷动脑子出主意:“Is it on your bag?Is it…?”教师给以答复。

2、在一番寻找找不到时,教师走到一个孩子面前说:“Excuse me.Can I use your red pencil?”学生根据情景回答:“No problem.Here you are.”教师顺利完成图画。(在向孩子借黄、蓝、绿色的的铅笔。反复出示本课时的主句型)操练新句型,孩子分角色跟读

(三)趣味操练(Practice)

1、Let’s practice

guess, where is my car…(学生运用自己的单词小卡片,巩固复习A部分Let’s learn 部分的单词。)(四)扩展性活动(Add-activities)

孩子们小组为单位编对话。各小组展示

板书设计:

Unit 4 where is my car?

(B)Let's talk Where is my…Is it in your bag? Is it…?”Yes,it is./No,it isn’t.Have a good time!

教学反思:

题 Unit 4 Where is my car? 教学内容: B Let’s learn Let’s do

型 :词汇教学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 1.认读新词:cap ball car boat map通过听听做做的活动,让学生练习并运用所学的词汇。

2.了解一些简单的指示语,要求学生能听懂并按照指令做出相应的动作。

过程与方法:利用实物教学,通过自编歌谣来反复操练单词,通过改变无题摆放的位置来反复操练句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学生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教学重点 :掌握三会单词。

教学难点 :灵活运用所学句型来询问,回答物品所在位置。教学手段与方法:导入法,动作反应法

教学准备 :单词卡片,录音磁带

教学过程

Period 5 热身、复习(Warm-up/Revision)(1)用游戏来复习Let's do 的指令活动

(2)全班分两大组来唱第一单元的let’s chant。呈现新课(Presentation)(1)教师cap的图片教cap,并带读,并将图片和词卡贴在黑板上。

用同样的方法教 ball,car, boat ,map。

(2)让学生听Let’s learn的录音,一边听,一边指着书上相应的图,力求做到“眼到,手到,口到,心到。”

(3)让小学生站起来,一边听Let’s do 的录音,一边做动作。教师通过动作示范,强调bounce fly hold drive blow up的动作。3 趣味操练(Practice)选词竞赛

将学生分为两大组,每组每次各派一个选手,教师说七个新词中的一个,选手快步到讲台上找到所说词的图片,并举起图片大声读出单词,谁先完成即为胜利者。猜猜看

每次请一个同学在黑板上画一种刚学的物品,他每画一笔,就请班上的同学用英语猜他画的是什么。如猜得对,就请下一位同学再重新开始画另一种物品。

让学生听录音,边说边做Let’s do部分的活动。

教师将Let’s do 中的图卡打乱顺序,贴在黑板上,教师说一个指令,请学生指出正确的图片。

4、课堂评价(Assessment)

(1)听录音,仿读会话,(2)将所学的有关物品,用英语说给家长听 板书设计:

Unit 4 where is my car?

(B)Let's learn

cap

ball

图片

car boat map 教学反思:

题 Unit 4 Where is my car? 教学内容 :B Start to read Let’s check Story time

型 :巩固练习课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运用所学知识来完成相关的练习。

2、会场英语歌曲:Where is the toy car?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判断、听音练习等形式来综合运用知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学生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 :灵活运用三会单词及句型 教学难点: Start to read 教学手段与方法:练习法

教学准备 :单词卡片,录音磁带 教学过程

Period 6

1.热身/复习(Warm-up/Revision)

(1)复习对话

Where is my…Is it in your bag? Is it…?”Yes/No,… Have a good time!。

(2)出示图片,学生认读,并提问学生回忆 单词。

(3)放A部分Let’s chant的录音,学生有节奏地跟唱歌谣。

2.新课展示(Presentation)

放Start to read部分的录音,学生画出正确的句子。做书上Let’s check检查学习情况。

3.复习所学的单词及句型 进行对话练习

4.课堂评价(Assessment)

课外活动(Add-activities)

将学会的国家名字说给家长听。

5.播放Let’s sing 学生听后反复跟唱 6.Story time

(1)本故事表现的是Zip, Zoom的故事。

(2)要求学生理解故事大意,能听懂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Unit 4 where is my car?

(B)Let's check Where is my…Is it in your bag?

Is it…?”Yes/No,… Have a good time!

第五篇:第四单元单元教案

第四单元加和减

教学内容:

1、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

2、两位数减两位数口算。

3、含有两个已知条件的两步实际问题。

4、练习五。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口算方法的过程,能正确口算和在100以内的两位数加两位数以及相应的减法;能正确口算需要进位的整百数加整百数以及相应的减法;能合理估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结果。

2、让学生经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初步学会画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探寻解题思路,提高用两步计算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进一步形成独立思考、探究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点:

1、能正确口算和在100以内的两位数加两位数以及相应的减法;能正确口算需要进位的整百数加整百数以及相应的减法;能合理估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结果。

2、初步学会画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探寻解题思路,提高用两步计算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

初步学会画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探寻解题思路,提高用两步计算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课时安排:7课时

1、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1课时

2、两位数减两位数口算……………………………………1课时

3、含有两个已知条件的两步实际问题……………………2课时

4、练习五……………………………………………………3课时

下载第四单元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第四单元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第四单元教案

    4、塞北江南 葡萄沟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葡萄沟是个好地方以及好在哪些方面。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课文生字词。 3、学习用“五光十色”、“热情......

    第四单元教案

    第四单元 主备人:徐秀虹 教学内容:塞北江南 单元说明: 本单元编排了《葡萄沟》《小镇的早晨》《日月潭的传说》三篇主体课文,体现了我们祖国地域辽阔、物产丰富的特点。学习本单......

    三年级第四单元教案

    Unit 3 Look at me! Part A. Let’s learn 教学目标: 1. 能够听说,认读face, eye, ear, mouth, nose 等关于身体部位的词,并能用英语介绍自己的身体部位。 2. 进一步巩固How are......

    第四单元教案[模版]

    《云南的歌会》 (二)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2)解释下列词语。引经据典:引用经典中的语句或故事。扶摇而上:形容直往上升。 熹微:形容阳光不强(多指清晨的)。 别开生面:另外开展新的局面......

    第四单元道法教案

    第四单元 家是最温暖的地方 父母多爱我 教学目标: 1.了解父母为自己的成长付出了许多的心血,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疼爱,唤起学生对父母由衷的爱。 2.通过自主思考与合作探讨,学生......

    第四单元复习教案

    五年级上册语文四单元复习教案 一.单元复习目标 1.掌握本单元的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2.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领会作者从生活中得到了哪些启示; 3.抓住关键词句,体会这些......

    初三化学第四单元教案

    4-1 原子的结构 教学目标: 1.了解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 2.初步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并会查相对原子质量表 3.进行世界的物质性,物质的可分性和辩证唯物主义......

    第四册第四单元教案

    《廉颇蔺相如列传》教学设计 【学情说明】这是必修4的古代人物传记单元。通过必修1——3的文言学习,以及《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的学习,学生已经有了文言阅读的经验,积累了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