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牧童》诗词和解释
牧童 [唐]吕岩
草铺横野六七里,解释:广阔的原野,绿草如茵
笛弄晚风三四声。
解释:晚风吹拂着野草,还没见归来的牧童,却
先听见随风听见了笛子的声音。
归来饱饭黄昏后,解释:牧童吃饱饭了,已经是黄昏后了。不脱蓑衣卧月明。休息了。
解释:他连蓑衣也不脱,就躺在月夜的露天地里
第二篇:经典咏流传 诗词解释
明日歌——钱福(明)【原文】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日日待明日,万世成蹉跎。世人皆被明日累,明日无穷老将至。晨昏滚滚水东流,今古悠悠日西坠。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译文】
明天又一个明天,明天何等的多。
我的一生都在等待明日,什么事情都没有进展。
世人和我一样辛苦地被明天所累,一年年过去马上就会老。早晨看河水向东流逝,傍晚看太阳向西坠落才是真生活。百年来的明日能有多少呢?请诸位听听我的《明日歌》。【作者】
钱福(1461-1504)明代状元,字与谦,因家住松江鹤滩附近,自号鹤滩。南直隶松江府华亭(今上海松江)人,吴越国太祖武肃王钱镠(liú)之后。
弘治三年进士第一,官翰林修撰,三年告归。诗文以敏捷见长,有名一时,其著作的《明日歌》流传甚广。著有《鹤滩集》。
临江仙——杨慎(明)【原文】
《廿一史弹词》第三段说秦汉开场词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译文】
滚滚长江向东流,不再回头,多少英雄像翻飞的浪花般消逝。争什么是与非、成功与失败,都是短暂不长久。只有青山依然存在,依然的日升日落。江上白发渔翁,早已习惯于四时的变化。和朋友难得见了面,痛快的畅饮一杯酒。古往今来的纷纷扰扰,都成为下酒闲谈的材料。【作者】
杨慎(1488年12月8日-1559年8月8日),字用修,初号月溪、升庵,又号逸史氏、博南山人、洞天真逸、滇南戍史、金马碧鸡老兵等。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明代著名文学家,明代三才子之首,东阁大学士杨廷和之子。杨慎于正德六年(1511年)状元及第,官翰林院修撰,参与编修《武宗实录》。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复为翰林修撰,任经筵讲官。嘉靖三年(1524年),因“大礼议”受廷杖,谪戍于云南永昌卫。曾率家奴助平寻甸安铨、武定凤朝文叛乱,此后虽往返于四川、云南等地,仍终老于永昌卫。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杨慎卒于戍所,年七十二。明穆宗时追赠光禄寺少卿,明熹宗时追谥“文宪”,世称“杨文宪”。
杨慎在滇南三十年,博览群书。明代记诵之博,著述之富,推杨慎为第一。他又能文、词及散曲,论古考证之作范围颇广。其诗沉酣六朝,揽采晚唐,创为渊博靡丽之词,造诣深厚,独立于当时风气之外。著作达四百余种,后人辑为《升庵集》。
苔——袁枚(清)【原文】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作者】
袁枚(1716年3月25日-1798年1月3日),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祖籍浙江慈溪。清朝乾嘉时期代表诗人、散文家、文学评论家和美食家。
乾隆四年(1739年)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乾隆七年(1742)外调江苏,先后于,历任溧水、江宁、江浦、沭阳任县令七年,为官政治勤政颇有名声,奈仕途不顺,无意吏禄;乾隆十四年(1749)辞官隐居于南京小仓山随园,吟咏其中,广收诗弟子,女弟子尤众。嘉庆二年(1797),袁枚去世,享年82岁,去世后葬在南京百步坡,世称“随园先生”。
秋思——张籍(唐)【原文】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译文】 一年一度的秋风,又吹到了洛阳城中,催我写一封家书,将万重心意与亲人沟通。捎信人即将出发,我又拆开了缄上的信封,赶快再添上几句,说不尽的心事,无奈太匆匆。【作者】
张籍(约767~约830),唐代诗人。字文昌,汉族,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人,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1。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1 《张籍籍贯考辨》认为,韩愈所说的“吴郡张籍”乃谓其郡望,并引《新唐书·张籍传》、《唐诗纪事》、《舆地纪胜》等史传材料,驳苏州之说而定张籍为乌江人。
墨梅——王冕(元)【原文】
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版本一)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版本二)【译文】
我家洗砚池边有一棵梅树,朵朵开放的梅花都显出淡淡的墨痕。不需要别人夸它的颜色好看,只需要梅花的清香之气弥漫在天地之间。【作者】
元代诗人、文学家、书法家、画家王冕,字元章,号煮石山农,浙江诸暨人。出身农家。幼年丧父,在秦家放牛,每天利用放牛的时间画荷花,晚至寺院长明灯下读书,学识深邃,能诗,青团墨梅。隐居九里山,以卖画为生。画梅以胭脂作梅花骨体,或花密枝繁,别具风格,亦善写竹石。兼能刻印,用花乳石作印材,相传是他始创。著有《竹斋集》《墨梅图题诗》等。
登鹳雀楼——王之涣(唐)【原文】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译文】
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作者】
王之涣(688年—742年),是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字季凌,汉族,绛州(今山西新绛县)人。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其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名动一时,他常与高适、王昌龄等相唱和,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其代表作有《登鹳雀楼》、《凉州词》等。“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更是千古绝唱。
无题——无名氏(唐)【原文】
春水春池满,春时春草生。春人饮春酒,春鸟弄春声。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君恨我生迟,我恨君生早。人归万里外,意在一杯中。只虑前程远,开帆待好风。自入长信宫,每对孤灯泣。闺门镇不开,梦从何处入。一别行千里,来时未有期。月中三十日,无夜不相思。
三字经(宋版节选)【原文】
人 之 初,性 本 善。性 相近,习相 远。苟 不 教,性 乃 迁。教 之 道,贵 以 专。昔 孟 母,择 邻 处。子 不 学,断 机 杼。窦 燕 山,有 义 方,教 五 子,名 俱 扬。养 不 教,父 之 过;教 不 严,师 之 惰。子 不 学,非 所 宜。幼 不 学,老 何 为? 玉 不 琢,不 成 器;人 不 学,不 知 义。为 人 子,方 少 时,亲 师 友,习礼 仪。香 九 龄,能 温 席。孝 於 亲,所 当 执。融 四 岁,能 让 梨。弟 於 长,宜 先 知。首 孝 弟,次 见 闻。知 某 数,识 某 文。一 而 十,十 而 百,百 而 千,千 而 万。三 才 者,天 地 人。三 光 者,日 月 星。三 纲 者,君 臣 义,父 子 亲,夫 妇 顺。曰 春 夏,曰 秋 冬,此 四 时,运 不 穷。曰 南 北,曰 西 东,此 四 方,应 乎 中。曰 水 火,木 金 土,此 五 行,本 乎 数。曰 仁 义,礼 智 信,此 五 常,不 容 紊。稻 梁 菽,麦 黍 稷,此 六 谷,人 所 食。马 牛 羊,鸡 犬 豕,此 六 畜,人 所 饲。曰 喜 怒,曰 哀 惧,爱 恶 欲,七 情 具。匏 土 革,木 石 金,与 丝 竹,乃 八 音。高 曾 祖,父 而 身,身 而 子,子 而 孙。自 子 孙,至 玄 曾,乃 九 族,人 之 伦。父 子 恩,夫 妇 从;兄 则 友,弟 则 恭; 长 幼 序,友 与 朋;君 则 敬,臣 则 忠。此 十 义,人 所 同。【本书】
《三字经》为中国传统启蒙教材,相传为宋代王应麟所作。取材广范,包括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学、历史、哲学、天文地理、人伦义理、忠孝节义等等,而核心思想又包括了“仁,义,诚,敬,孝”。用简洁通俗的白话讲出了亘古不变的哲理,脍炙人口、广为流传;不受文字限制,用通俗的文字将经史子集等各部类的知识揉合在一起,全文用典极多,全篇充满乐观精神;在它出现之前,蒙学读物都是四个字一句,‘三字经’则以三言形式出现,读起来轻松愉快,更符合儿歌特点,明朝赵南星称其“句短而易读,殊便于开蒙”,故此为蒙学第一书。枉凝眉——曹雪芹(清)【原文】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
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
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
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
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禁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说明】
这首曲子写宝、黛的爱情理想因变故而破灭,写林黛玉的泪尽而逝。曲名《枉凝眉》,意思是悲愁有何用,也即曲中所说的“枉自嗟呀”。凝眉,皱眉,悲愁的样子。【作者】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被钥空房。爱好研究广泛:金石、诗书、绘画、园林、中医、织补、工艺、饮食等。他出身于一个“百年望族”的大官僚地主家庭,因家庭的衰败饱尝人世辛酸,后以坚韧不拔之毅力,历经多年艰辛创作出极具思想性、艺术性的伟大作品《红楼梦》。
声律启蒙(上卷·一 东)【原文】
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
沿对革,异对同,白叟对黄童。江风对海雾,牧子对渔翁。颜巷陋,阮途穷,冀北对辽东。池中濯足水,门外打头风。梁帝讲经同泰寺,汉皇置酒未央宫。尘虑萦心,懒抚七弦绿绮;霜华满鬓,羞看百炼青铜。
贫对富,塞对通,野叟对溪童。鬓皤对眉绿,齿皓对唇红。天浩浩,日融融,佩剑对弯弓。半溪流水绿,千树落花红。野渡燕穿杨柳雨,芳池鱼戏芰荷风。女子眉纤,额下现一弯新月;男儿气壮,胸中吐万丈长虹。【本书】
《声律启蒙》是训练儿童应对,掌握声韵格律的启蒙读物。按韵分编,包罗天文、地理、花木、鸟兽、人物、器物等的虚实应对。从单字对到双字对,三字对、五字对、七字对到十一字对,声韵协调,琅琅上口,从中得到语音、词汇、修辞的训练。从单字到多字的层层属对,读起来,如唱歌般。较之其它全用三言、四言句式更见韵味。这类读物,在启蒙读物中独具一格,经久不衰。明清以来,如《训蒙骈句》、《笠翁对韵》等书,都是采用这种方式编写,并得以广泛流传。
定**·莫听穿林打叶声——苏轼(宋)【原文】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译文】
三月七日,在沙湖道上赶上了下雨,拿着雨具的仆人先前离开了,同行的人都觉得很狼狈,只有我不这么觉得。过了一会儿天晴了,就做了这首词。
不用注意那穿林打叶的雨声,不妨一边吟咏长啸着,一边悠然地行走。竹杖和草鞋轻捷得胜过骑马,有什么可怕的?一身蓑衣任凭风吹雨打,照样过我的一生。春风微凉,将我的酒意吹醒,寒意初上,山头初晴的斜阳却应时相迎。回头望一眼走过来遇到风雨的地方,回去吧,对我来说,既无所谓风雨,也无所谓天晴。【作者】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元)【原文】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译文】
天色黄昏,一群乌鸦落在枯藤缠绕的老树上,发出凄厉的哀鸣。小桥下流水哗哗作响,小桥边庄户人家炊烟袅袅。古道上一匹瘦马,顶着西风艰难地前行。夕阳渐渐地失去了光泽,从西边落下。
凄寒的夜色里,只有孤独的旅人漂泊在遥远的地方。【作者】
马致远(1250年-1321年),字千里,号东篱(一说字致远,晚号“东篱”),汉族,大都(今北京)人,另一说(马致远是河北省东光县马祠堂村人,号东篱,以示效陶渊明之志)。他的年辈晚于关汉卿、白朴等人,生年当在至元(始于1264)之前,卒年当在至治改元到泰定元年(1321—1324)之间,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是我国元代时著名大戏剧家、散曲家。
乡愁四韵——余光中 【原文】
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酒一样的长江水,醉酒的滋味,是乡愁的滋味,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给我一张海棠红啊海棠红,血一样的海棠红,沸血的烧痛,是乡愁的烧痛,给我一张海棠红啊海棠红。给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信一样的雪花白,家信的等待,是乡愁的等待,给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母亲一样的腊梅香,母亲的芬芳,是乡土的芬芳,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作者】
余光中(1928.10.21-2017.12.14),男,1928 年出生于南京,祖籍福建永春。因母亲原籍为江苏武进,故也自称“江南人”。
余光中一生从事诗歌、散文、评论、翻译,自称为自己写作的“四度空间”。至今驰骋文坛已逾半个世纪,涉猎广泛,被誉为“艺术上的多妻主义者”。其文学生涯悠远、辽阔、深沉,为当代诗坛健将、散文重镇、著名批评家、优秀翻译家。现已出版诗集 21 种;散文集 11 种;评论集 5 种;翻译集 13 种;共 40 余种。代表作有《白玉苦瓜》(诗集)、《记忆像铁轨一样长》(散文集)及《分水岭上:余光中评论文集》(评论集)等。
第三篇:毛泽东诗词解释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猷。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沁园春(词牌)∶由东汉的沁水公主园得名。
长沙∶1913-1918毛泽东就读于湖南第一师范学校。
同学少年∶毛泽东于一九一八年发起新民学会,入会有蔡和森、何叔衡。猷∶劲
毛泽东《菩萨蛮-黄鹤楼》
一九二七年春
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黄鹤知何去?剩有游人处。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
题解∶此词意景可对照王维的《江汉临眺》∶“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江流天 地外,山色有无中。”
菩萨蛮(词牌)∶唐朝女蛮国进贡者。他们梳有高高发髻,戴金饰帽子,挂珠玉项圈。黄鹤楼∶长江南岸武昌。传仙人子安骑黄鹤过。唐崔(景页)的《黄鹤楼》∶“昔 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 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龟蛇∶龟山在汉阳;蛇山在武昌。
酹(lei4)∶祭奠,浇酒于地。苏轼《念奴娇》∶ “一樽还酹江月”。毛泽东《西江月-井岗山》
一九二八年秋
山下旌(jing1)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威然不动。
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西江月(词牌)∶李白《苏台怀古诗》∶“只今唯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 井岗山∶在江西西部及湖南东部,方圆五百里。
毛泽东《清平乐-蒋桂战争》
一九二九年秋
风云突变,军阀重开战。
洒向人间都是怨,一枕黄梁再现。
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
蒋桂战争∶蒋介石—桂系李宗仁战争(1929年2月)一枕黄梁∶唐沈既济《枕中记》之卢生。汀江∶流经福建长汀,上杭。金瓯∶古喻国家江山完整无缺
毛泽东《采桑子-重阳》
一九二九年秋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采桑子(词牌)∶本于古乐采桑曲。重阳∶阴历9月初9。
人生易老天难老∶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天若有情天亦老。” 毛泽东《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
一九三零年冬
漫天皆白,雪里行军情更迫。头上高山,风卷红旗过大关。
此行何处?
赣江风雪迷漫处。命令昨颁,十万工农下吉安。
减字木兰花∶由《木兰花令》减字变韵而成。广昌∶江西南丰县南,汝水上游西北岸。吉安∶江西中部。
毛泽东《蝶恋花-从汀洲向长沙》
一九三零年夏
六万天兵征腐恶,万丈长缨要把鲲鹏缚。赣水那边红一角,偏师借重黄公略。
百万工农齐踊跃,席卷江西直捣湘与鄂。国际悲歌歌一曲,狂飙(biao1)为我从天落。
蝶恋花(词牌)∶又称“鹊踏枝”,宋晏殊改之。题解∶作于1930.6进攻南昌后不久
鲲鹏∶《庄子逍遥游》∶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 知其几千里也。
黄公略∶1898-1931。1928参加平江起义,1930任红三军军长;六月,编入第一军团。1931年10月牺牲。
毛泽东《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
一九三一年春
万木霜天红灿漫,天兵怒气冲霄汉。雾满龙岗千嶂暗,齐声唤,前头捉了张辉瓒。
二十万军重入赣,风烟滚滚来天半。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不周山下红旗乱。【原注】
【原注】∶关于共工头触不周山的故事∶《淮南子天文训》∶“昔者共工与颛 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 满西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国语周语》∶“昔共工弃此道也,虞于湛乐,淫失其身,欲壅防百川,坠高 堙庳,以害天下。皇天弗福,庶民弗助,祸乱并兴,共工用灭。”(韦昭注∶ “贾侍中[按指后汉贾逵]云∶共工,诸侯,炎帝之后,姜姓也。颛顼氏衰,共 工氏侵陵诸侯,与高辛氏争而王也。”)《史记》司马贞补《三皇本纪》∶“当其(按指女娲)末年也,诸侯有共工氏,任智刑以强,霸而不王,以水乘木,乃与祝融战,不胜而怒,乃头触不周山崩,天柱折,地维缺。”
毛按∶诸说不同。我取《淮南子·天文训》,共工是胜利的英雄。你看,“怒而 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西南,故水潦 尘埃归焉。”他死了没有?没有说。看来是没有死。共工确实是胜利了。渔家傲(词牌)∶本于晏殊词∶“神仙一曲渔家傲。”
第一次大“围剿”∶1930年蒋介石在结束与冯玉祥、阎锡山战争后,进攻赣南,闽西的中共中央根据地。
张辉瓒∶国民党第十八师师长,围剿前线总指挥。
毛泽东《渔家傲-反第二次大“围剿”》
一九三一年夏
白云山头云欲立,白云山下呼声急,枯木朽株齐努力。
枪林逼,飞将军自重霄入。
七百里驱十五日,赣水苍茫闽山碧,横扫千军如卷席。
有人泣,为营步步嗟何及!
第二次大“围剿”∶1931.5.10 至 5.30。何应钦为总司令,总兵力二十万。白云山∶在江西吉安、东固。
飞将军∶《史记·李将军列传》∶“广居右北平,匈奴闻之,号曰汉之飞将军。” 为营步步∶蒋介石在第二次大围剿采用“稳扎稳打,步步为营”方法。
毛泽东《菩萨蛮-大柏地》
一九三三年夏
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 雨后复斜阳,关山阵阵苍。
当年鏖战急,弹洞前村壁。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
大柏地∶江西瑞金城北
毛泽东《清平乐-会昌》
一九三四年夏
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
会昌城外高峰,颠连直接东溟。战士指看南粤,更加郁郁葱葱。
会昌∶1930.1 红四军从闽西 转入江西南部会昌 县,开辟赣南根据地。郁郁葱葱∶《后汉书·光武帝纪》∶“气佳哉,郁郁葱葱然!” 毛泽东《忆秦娥-娄山关》
一九三五年夏冬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苍山如海,夕阳如血。
忆秦娥(词牌名)∶李白诗∶“秦娥梦断秦楼月。”
娄山关∶遵义县之北.从贵州入四川的要道。工农红军 长征中,1935年1月4 深夜占领遵义。
娄山关(激战)∶ 遵义城外,长征以来第一次胜利。
毛泽东《十六字令》
1934年到1935年
山,快马加鞭未下鞍。
惊回首,离天三尺三【原注】。
其二
山,倒海翻江卷巨澜。奔腾急,万马战犹酣。
其三
山,刺破青天锷未残。天欲坠,赖以拄其间。
【原注】∶民谣∶“上有骷髅山,下有八宝山,离天三尺三。人过要低头,马过要下鞍。
题解∶作于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锷∶剑锋。
天欲坠,赖以拄其间∶《淮南子·天文训》∶“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 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 毛泽东《七律-长征》
一九三五年十月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长征∶一九三四年十月从江西、福建出发,于一九三五年十月到达陕北。行军二万 五千里。
五岭∶大庾(yu3)岭,骑田岭,都庞岭,萌渚岭,越城岭,或称南岭。横亘(gen4)在江西、湖南、两广之间。
走泥丸∶《汉书》∶“阪上走丸”。铁索∶大渡河上泸定桥。
岷山∶又称大雪山,在四川西北,海拔五千米以上。
毛泽东《念奴娇-昆仑》
一九三五年十月
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飞起玉龙三百万【原注】,搅得周天寒澈。夏日消溶,江河横溢,人或为鱼鳖。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说?
而今我谓昆仑∶不要这高,不要这多雪。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 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
【原注】前人所谓“战罢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天飞”,说的是飞雪。这里借 用一句,说的是雪山。夏日登岷山远望,群山飞舞,一片皆白。老百姓说,当年 孙行者过此,都是火焰山,就是他借了芭蕉扇扇灭了火,所以变白了。念奴娇(词牌)∶念奴是唐朝天宝时歌女。
昆仑∶位于新疆于阗 河上源。从帕米尔高原 起,沿新疆西藏边界向东延伸,最 高峰公格尔山,海拔7719公尺,是我国最大的山脉之一。人或为鱼鳖∶《左传·昭公元年》,刘定公说∶“微(没有)禹,吾其鱼乎!” 玉龙三百万∶见【原注】。“前人”指宋张元。
倚天抽宝剑∶宋玉《大言赋》∶“方地为车,圆天为盖,长剑耿耿倚天外。”李白 《大猎赋》∶“于是擢(zhou2)倚天之剑。” 毛泽东《清平月-六盘山》
一九三五年十月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六盘山∶甘肃省南部。
红旗∶在《诗刊》创刊号上发表作“旄头”。1961年9月改为“红旗”发表在10月7日 《光明日报》影印。
苍龙∶《后汉书-张纯传》∶“苍龙甲寅”。注∶“苍龙,太岁也”。太岁为凶神恶 煞,太岁在地上,与天上岁星相应。
毛泽东《沁园春·雪》
一九四六年二月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馀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原注】 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昔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原注】“原”指高原,即秦晋高原。
题解∶一九四五年八月二十八日,毛泽东从延安飞重庆,同国民党进行了四十三天的 谈判。此间,柳亚子有诗赠毛,毛则作此词。发表在周恩来的《新华日报》上。莽莽∶杜甫《对雨》∶“莽莽天涯雨。” 秦皇汉武∶秦始皇,汉武帝。唐宗宋祖∶唐太宗,宋太祖。风骚∶自《国风》、《离骚》,泛指文学。
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一九四九年四月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胜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钟山∶南京中山门外紫金山。
虎踞龙盘∶《三国志》诸葛亮与孙权论金陵说,“钟阜龙蟠(pan2),石城虎踞。” 慨而慷∶曹操《短歌行》∶“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追穷寇∶《孙子兵法·军争篇》∶“穷寇勿追。”
天若有情天亦老∶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毛泽东《七律-和柳亚子先生》
一九四九年四月二十九日
饮茶粤海未能忘,索句渝州叶正黄。三十一年还旧国,落花时节读华章。牢骚太盛防断肠,风物长宜放眼量。莫道昆明池水浅,观鱼胜过富春江。
柳亚子∶名弃疾,字安如,号亚子。第一次与毛泽东交往于一九二五年至二六年。饮茶粤海未能忘∶柳亚子一九四一年诗寄毛泽东∶“云天倘许同忧国,粤海难忘共 品茶。”
索句渝州叶正黄∶指致柳亚子的诗《沁园春·雪》。渝州∶重庆。牢骚太盛防断肠∶一九四九年三月二十八夜柳亚子作《感事呈毛主席一首》(“华章”)∶“开天辟地君真健,说项依刘我大雄。夺席谈经非五鹿,无车弹铗 怨冯灌。头颅早悔平生贱,肝胆宁存一寸丹!安得南征驰捷报,分湖便是子陵滩。” 分湖为柳亚子家乡。意为他要回家隐居。毛泽东和的是另一首诗。昆明∶指北京颐和园昆明湖。昆明湖取名于汉武帝在长安凿的昆明池。富春江∶指东汉初年,严光不愿出来做官,隐居在浙江富春江边钓鱼。
毛泽东《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
一九五零年十月
一九五零年国庆观剧,柳亚子先生即席赋《浣溪沙》,因步其韵奉和。
长夜难明赤县天,百年魔怪舞翩跹,人民五亿不团园。
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诗人兴会更无前。
浣溪沙(词牌)∶唐教坊(音乐学校)里曲子的名称。赤县∶战国时称中国为赤县神州。翩跹∶跳舞状。
一唱雄鸡天下白∶李贺《致酒行》∶“雄鸡一声天下白。” 于阗∶汉朝西域国名,在今新疆。
毛泽东《浪淘沙-北戴河》
一九五四年夏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
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
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
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幽燕∶古幽州及燕国,在今河北省北部及东北部。滔天∶《书经·尧典》∶“浩浩滔天。”
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魏武帝曹操于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北伐乌 桓(huan2),路过碣石山。碣石山在北戴河外,靠近渤海,汉朝时还在陆上,到 六朝时已经沉到渤海里了。曹操登临碣石山,遗传下来《步出夏门行》组诗,其第二首∶“东临碣石,以观苍海。”
萧瑟秋风∶曹操《步出夏门行》第二首∶“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毛泽东《水调歌头-游泳》
一九五六年六月
才饮长江水,又食武昌鱼。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
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余。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今世界殊。
水调歌头(词牌名)∶水调本为一曲子。歌头∶曲子开头部分。
游泳∶一九五六年六月一日,毛泽东从武昌游过长江到达汉口。六月三日,第二次 游过长江,从汉阳穿过长江大桥桥洞到武昌。四日,第三次游过长江,也从汉阳到 武昌。
才饮长江水,又食武昌鱼∶三国吴孙皓时民谣∶“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反对孙皓从建业迁都到武昌。)
子在川上曰∶《论语·子罕篇》∶“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巫山云雨∶宋玉《高唐赋》,称楚襄王梦见神女,神女说她“旦为行云,暮为行雨。” 天堑(qian4)∶南北朝的陈朝的孔范,称长江为天堑。西江石壁∶指长江西部的一道拦河坝。
毛泽东《蝶恋花-答李淑一》
1957年5月11日
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扬直上重霄九。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
原题∶《游仙》
李淑一∶湖南长沙第十中学语文教师。
杨∶杨开慧(一九三零年红军退出长沙后为军阀何健所杀)。柳∶柳直荀,毛泽东之友。一九三三年在湖北洪湖战役中牺牲。
吴刚∶《酋阳杂俎》∶汉朝西河人吴刚,学仙犯错,被罚在月宫砍桂树。树高五百丈,刚砍过的地方立刻长好,因此他一直在砍。
附∶郭沫若曾将此词译成新体诗∶ 我丧失了杨,你丧失了柳,杨柳的忠魂,向月夜高空飘飘走。吴刚啊,你有什么来款待他们呢? 吴刚捧出了他的桂花酒。寂寞的嫦娥展开长袖,为了安慰忠魂,在万里长空翩翩起舞。他们忽听到人间降龙伏虎的消息,那激动的泪水啊,刹时间化为一天大雨。
无怪乎毛泽东在1958年3月20日说∶我反正不读新诗,除非给我一百块大洋。
毛泽东《七律二首-送瘟神》
一九五八年七月一日
读六月三十日《人民日报》,余江县消灭了血丝虫。浮想联翩,夜不能寐。微风拂晓,旭日临窗,遥望南天,欣然命笔。绿水青山枉自多,华佗无奈小虫何!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天河。牛郎欲问瘟神事,一样悲欢逐逝波。
其二
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
余江县∶在江西。
枉自多∶杜甫《征夫》∶“十室几人在,千山空自多。” 华佗∶三国时名医。遗矢∶遗屎。《史记·廉颇列传》∶使者诳报道∶“廉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倾之,三遗矢矣。”
鬼唱歌∶李贺《秋来》∶“秋坟鬼唱鲍家诗。” 尽舜尧∶《孟子·告天下》∶“人皆可以为舜尧。” 红雨∶桃花雨。李贺《将进酒》∶“桃花乱落如红雨”。三河∶黄河、淮河、洛河。泛指河流。
毛泽东《七律-到韶山》
一九五九年六月
一九五九年六月二十五日到韶山。离别这个地方已有三十二年了。
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王鞭。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逝川∶指时间。《论语·子罕篇》∶“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菽∶豆类。
毛泽东《七律-登庐山》
一九五九年七月一日
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笼四百旋。冷眼向阳看世界,热风吹雨洒江天。云横九派浮黄鹤,浪下三吴起白烟。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
四百旋∶庐山盘山公路三十五里,有近四百处转弯。九派∶长江到浏阳(九江)分九条支流,称九派。陶令∶陶渊明。曾作彭泽令八十八天。桃花源∶陶渊明《桃花源诗并记》。
毛泽东《七绝-为女民兵题照》
一九六一年七月二日
飒爽英姿五尺枪,曙光初照演兵场。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mao-zedong.029 毛泽东《七律·答友人》
一九六一年
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斑竹一枝千滴泪,红霞万朵百重衣。洞庭波涌连天雪,长岛人歌动地诗。我欲因之梦寥廓,芙蓉国里尽朝晖。
九嶷山∶《史记·五帝本纪》∶舜践帝位三十九年,“南狩”巡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即九嶷山)。
帝子∶指唐尧的两女娥皇与女英言。《楚辞·九歌》中有咏湘夫人之歌,《湘夫人》首句∶“帝子降兮北渚。”
芙蓉国∶指湖南省。唐谭用之有“秋风万里芙蓉国”。长岛∶桔子洲。*mao-zedong.030 毛泽东 《七绝·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
一九六一年九月九日
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
李进∶即江青。*mao-zedong.031 毛泽东《七律·和郭沫若同志》
一九六一年十一月十七日
一从大地起风雷,便有精生白骨堆。僧是愚氓犹可训,妖为鬼蜮必成灾。金猴愤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今日欢呼孙大圣,只缘妖雾又重来。
背景∶此诗作于中共与苏共分裂公开化之时。
鬼蜮∶妖怪变成人叫鬼蜮。*mao-zedong.032 毛泽东《七律·冬云》
一九六二年十二月二十六日
雪压冬云白絮飞,万花纷谢一时稀。高天滚滚寒流急,大地微微暖气吹。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梅花喜欢漫天雪,冻死苍蝇未足奇。
背景∶此诗作于中共公开指责苏共赫鲁晓夫为修正主义。当时苏联撤出古巴导弹(受到中共的嘲笑);对中国加紧逼债,撕毁了所有互助合同;蒋介石在沿海一 带也加紧反攻大陆的活动。
罴∶或称人熊,比熊大。*mao-zedong.033 毛泽东《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
一九六三年一月九日
小小寰球,有几个苍蝇碰壁。嗡嗡叫,几声凄厉,几声抽泣。蚂蚁缘槐夸大国,蚍蜉撼树谈何易。正西风落叶下长安,飞鸣镝。
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要扫除一切害人虫,全无敌。
背景∶苏共在六二年二十二大以后,与中共矛盾加剧。在中印边境冲突时,军事上 支持印度。从这一年十一月起,苏共赫鲁晓夫指挥欧洲五个党围攻中共。中共发表 了著名的“九评”,与苏联公开决裂。一九**年在中国爆炸第一颗原子弹时,赫 鲁晓夫也刚好下台。
蚂蚁缘槐夸大国∶唐李公佐《南柯太守传》∶有个叫淳于棼的人,一天喝醉梦见自 己在“大槐安国”当了驸马,做了南柯郡太守,醒来才知是梦。后来他在屋后发现 一个白蚂蚁穴,还建有王城,原来这就是“大槐安国”。
蚍蜉撼树谈何易∶唐韩愈《调张藉》∶“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西风落叶下长安∶唐贾岛《忆上吴处士》∶“闽国扬帆去,蟾蜍亏复园。秋风生渭 水,落叶下长安。”
鸣镝∶响箭,汉匈奴的武器。古喻落叶如中箭败阵。*mao-zedong.034 毛泽东《卜算子·咏梅》
一九六二年十二月
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卜算子(词牌)∶骆宾王诗用数名,人称卜算子。山谷词“似扶著,卖卜算”,取卖卜算命的意思。
陆游咏梅词∶陆游作词万余首,咏梅的有百首以上。毛泽东指的是下面一首∶
陆游《卜算子·咏梅》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辗作尘,只有香如故。*mao-zedong.035 毛泽东《虞美人》
1920年
堆来枕上愁何状, 江海翻波浪.夜长天色总难明, 无奈披衣起坐薄寒中.晓来百念皆灰烬, 倦极身无凭.一勾残月向西流, 对此不抛眼泪也无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摘自<<世界日报>>1992.2.8.欣赏之余, 还望各位同仁指正与确认.晓波
刘济昆编的<<毛泽东诗词全集>>注: 一九五七年五月十一日, 毛泽东给李淑一的回信中提到:“开慧所述那一首不好, 不要写了吧.”指的就是这首<<虞美人>>.林玮(wlin@byron.u.washington.edu)*mao-zedong.036 毛泽东《贺新郎》
一九二三年底
挥手从兹去。
更那堪凄然相间,苦情重诉。眼角眉稍都似恨,热泪欲零还往。知否会前书语。
过眼滔滔云共雾,算人间知己吾与汝。人有病,天知否?
今朝霜重东门路,照横塘半天残月,凄凄如汗。汽笛一声肠已断,从此天涯孤旅。凭割断愁思恨缕。要似昆仑崩绝壁,又恰像台风扫寰宇。重比翼,和云翦。
第四篇:泊船瓜洲诗词解释
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作者简介:王安石----“唐宋八大家”之一。字介甫,号半山,今江西省抚州人,宋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他在宋神宗时曾两度为相,推行新政变法,但由于保守派的反对,收效不大。注释: 泊:停船。
瓜洲:也叫瓜州,在今江苏省长江北岸,扬州市南面。京口:现在的江苏镇江,在长江南岸。一水间:这里的水指长江。间,间隔。钟山:今南京紫金山。
数重:几层,是说钟山和瓜州之间只隔了几层山。绿:吹绿了。还:回家。赏析:
本诗写于王安石第二次赴任途中。是中表达了他愉快的心情,也有对居住地钟山的留恋。首句“京口瓜州一水间”写了望中之景,诗人看到南边岸上的“京口”与“瓜州”这么近,中间只隔一条江水。次句“钟山只隔数重山”暗示诗人归心似箭的心情。第三句一个“绿”字便写出春风给整个大地带来的勃勃生机。结尾句“明月何时照我还”揭示出诗人强烈思念家园的心情。
这首诗后两句借景抒情,“春风有绿江南岸”代表了新法实施给国家带来的新气象,诗人想赶快回朝执政的热切愿望以在字里行间表露出来。翻译:
京口和瓜州只隔着一条长江,我所居住的钟山与这里也只隔着几重山了。和暖春风啊,又一次吹绿江南的田野,明月啊,你什么时候才能照我回来呀?
第五篇:《牧童》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2个生字,会写2个认识的字。理解“弄、蓑衣、卧”等词语在诗句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词,能用自己的话表达诗词的意思。
3.想象诗词描写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感情,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并在说的基础上改写成短文。
教学重点:理解诗词意思,体会诗词意境,练习感情朗读。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用词的生动传神,感悟诗词中童年生活的快乐。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很多古诗,老师很想和大家一起来读读,大家愿意吗?你们喜欢哪一首?我们一起读。
1.大家读得真好!很有感情,看来大家都非常喜欢古诗。
2.今天我们还要继续学习一首古诗,是一首有关牧童的古诗。
3.请同学们看老师写“牧”字,写“牛”字应该特别注意哪一笔呢?“牧”的部首是什么?谁来给牧字组词。
4.老师板书牧童,牧童是做什么的?(放牛,放羊)
5.哦!放牛,放羊的孩子就叫牧童,请大家齐读课题。
二、读通诗句。
1.过渡: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这首诗的作者是吕岩,是我们熟悉的吕洞宾。
通过课前预习,你对吕岩有哪些了解?谁能用一两句话向大家介绍。
2.指答。
3.同学们了解的真多!诗人吕岩因为向往自由自在的生活,所以被称为“逍遥大仙”。
4.接下来,请大家自由读这首诗,注意读准诗中的每个字、词。
5.(手势,双手向下)非常好!大家都读得很投入,谁想来读一读。谁来评一评。
6.太好了!同学们都能把诗读得字字准确,句句通顺,老师也想读读,想听吗?
7.想。(注意:听老师怎么读。)师范读。
8.老师哪里停顿了,指名答。
9.对呀!读诗的时候,如果能注意停顿,就能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味。谁来试一试。
10.读得真好!我们一起再读读吧!(师前四字,生后三字,倒过来,师后三字,生前四字)
三、理解第一、二句诗。
过渡:这是一首描写牧童的诗,牧童出现之前,诗人首先描写什么?听到了什么声音?你是从哪个诗句知道的?(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1.同学们真会读书。
2.请大家再认真读这两句诗,边读边想:从这两句诗中你知道了什么?(原野辽阔)
3.哦!你知道了原野辽阔,你是从诗句中哪些词知道的?(六七里,横)
4.这六七里是不是指原野实际的长度?(不是)
5.对了,这原野不是真的六七里长,这六七里要形容从原野的这一头到原野的那一头很广很广。这六七不是确切的数字,其实,古诗中像用到这类虚指的诗句很多: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三千尺”指什么?(指瀑布很长)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千尺”也是要形容桃花潭水很深。
1.原野真大啊!让我们再来读一读,感受一下原野的辽阔。
2.同学们读得不错!这里的六七里怎么读,才能突出原野之广。老师想用两种不同的读法来读,同学们听一听,哪种读法更能体现原野的广。
3.我们就照第二种读法,再来读一读。(老师觉得不够大,再大些)(再大些)
4.如果你站在这辽阔的原野上,还会感受到什么?(美,绿,平坦等)诗中哪一个字体现呢?(铺)
5.“铺”字什么意思?(铺开,铺展)
6.这广阔无垠的原野上,绿草如茵,草木茂盛,多张一张铺开的巨大的绿地毯。这铺字用得太好了!
7.让我们再来感受一下原野的大与美吧!(全班齐读)
四、理解第二句诗。
1.师:置身于这绿地毯式的大原野中,怎能不让人陶醉呢?此时此刻,原野上传来了什么声音?(笛声)
2.那是什么样的笛声?(悠扬,优美,隐隐约约,断断续续)
3.吹笛的人是谁?你是怎么知道的?(题目是牧童,善于从题目入手,理解诗意,很好的学习方法。)(课文插图,懂得利用插图,理解诗意。)(诗句中的弄,懂得抓住重点词,理解诗意。)
4.你还可以从哪句诗中知道是牧童在吹笛?(笛声晚风三四声)
5.这诗句中的“弄”是什么意思?(逗弄)你是怎么知道的?(借助注释,弄清诗意,很好的学习方法)
6.是啊!晚风中的牧童骑在牛背上,不停地逗弄着手中的笛子,伴随着晚风吹来,笛声时而高,时而低,时而长,时而短,时而快,时而慢,时而有,时而无。
7.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句诗,读完这句诗,你觉得他是一个怎样的牧童?(天真,可爱,调皮)
8.多可爱的牧童啊!谁再来读读这句诗。(真棒!同学们读出了牧童的可爱,调皮,天真。)
9.现在,我们把这两行诗连起来,男生读第一句,女生读第二句,看谁更能读出诗的韵味。
10.读得太棒了!(把掌声送给自己。)
五、理解三、四句诗。
过渡:瞧,牧童上场了,他在干什么?
1.谁来说说你从图上看到什么?
2.相机教学“蓑衣”,你们知道什么是蓑衣吗?你能从图上指出来吗?蓑衣有什么作用?
3.对了,其实,蓑衣还有御寒作用,它还能散发出一种气味,防蚊虫叮咬。
4.谁再来说说你从图上还看到了什么?
5.广阔的原野,一个可爱的牧童,戴着斗笠,披着蓑衣,悠闲地躺着草地上,静静地欣赏着天上皎洁的明月。这种情景,诗中怎么写?(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6.这两句诗还告诉我们什么?
7.师小结:牧童放牛回来,吃饱了饭,已经是黄昏后,他没有脱下蓑衣就躺在草地上美美地欣赏皎洁的明月,谁能美美的读读这两句诗。
8.老师也想读读这两句诗,请听好,“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睡月明。”
9.你们发现了什么?(把“卧”改成“睡”)
10.把“卧”改为“睡”不好吗?为什么?(说得真好!)
11.对啊!牧童选择了这种最舒服的仰卧姿势,欣赏着天上皎洁的明月,此时,他可能会想起什么?把你的想法在小组里和同学交流交流。
12.学生小组交流。(师下去巡视)
谁来说说,此时,牧童可能会想些什么?
13.同学们的想象真丰富!如果让你用一个词概括牧童的生活,你会用哪个?
师:牧童的生活多么悠闲啊,读————
牧童的生活多么自由自在啊,读————
牧童的生活多么快乐啊,读————
六、小练笔。
1.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这首诗,你们能不能选择这首诗中你最喜欢的一句诗句,用自己的语言写出来。
2.生动笔。
3.交流。
七、指导背诵。
同学们展现的这一幅幅画多美啊!白天有牛、笛为友,晚上有明月作伴,真如世外桃源的生活,难怪诗人吕岩会有感而发,写下这首《牧童》诗。让我们带着对这种生活的向往,把它好好地背下来。
1.生自由背。
2.老师相信大家已经能熟读成诵了,想不想接受一个挑战。
①谁来背。(老师想配上音乐,更能表现我们的感情,更能走进牧童)
②全班背。(指名,男生,女生,全班)
八、拓展:这节课,我们一起欣赏了山村原野的迷人景色,同时认识了一个自由自在的牧童,其实不少诗人也写过有关牧童的诗,你们知道这样的诗吗?老师带来几首,大家一起欣赏。
九、作业:
1.把《牧童》改写成一篇优美的短文。
2.背诵《牧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