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我的第一本书教学设计

时间:2019-05-12 17:32:1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3、我的第一本书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3、我的第一本书教学设计》。

第一篇:3、我的第一本书教学设计

3、我的第一本书

教学目标

1、理解作者对生活的那一份诗意的感悟。

2、培养学生对生活的体验能力,学会思考人生。

3、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

复述“第一本书”的故事。

教学难点

注重激活学生对生活的体验,或者创设情境引发体验。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布置学生预习。教学课时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集体朗读牛汉的《华南虎》。

2、走近作者

作者牛汉,现当代著名诗人,原名史成汉。生于1923年,1940年开始写诗,有诗剧《智慧的悲哀》、诗歌《鄂尔多斯草原》、诗集《彩色的生活》等。

二、默读课文,整体感知

1、思考:文章写了几个人?他们的性格特征? 父亲:温和、善良、乐于助人。我:善良、勤奋、调皮。弄不成:忠厚、没本事。乔元贞:聪明好学。

二黄毛:勇敢、带点傻气。

2、给本文划分结构

开头:(1-2)从一位诗人来访,引出话题第一本书(难忘)。主体:(3-9)第一本书不同寻常的来历。(10)进一步交代这是“真正的第一本书”。(11-13)与第一本书相关的人或事。

结尾:(14)呼应开头,表达对第一本书的珍视铭记之情(不能忘本)。

三、再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1、“我的第一本书”仅仅指那半本课本吗?它有何含义?

“我的第一本书”不仅仅指那半本课本,还可指我踏人生活的一次珍贵的经历,一本人生之书。(这人生的第一课,蕴含着生活的艰辛,人间的温情,同学的友谊和上学的乐趣。)

2、作者是怀着怎样的感情追忆他的“第一本书”的?

作者是怀着敬重、珍爱的感情追忆“第一本书”的,感情复杂,心情沉重,因为那本书里深藏着苦难的生活和恶劣的学习条件与环境,同时也映照着那个时代人们不幸的命运,以及在那种荒寒背景下特别可贵的一点乐趣和温情。

3、当父亲听说我把那一半书给了同学时,为什么“深深叹着气”?“我”的父亲是一位怎样的父亲? 这深深的叹息,既包含着对儿子做法的默许,也为儿子同学家的生活贫困而深表同情。“我”的父亲是一位知书达理,并且非常疼爱儿子的父亲。

4、当父亲听说我把那一半书给了同学时,为什么“深深叹着气”?“我”的父亲是一位怎样的父亲?

这深深的叹息,既包含着对儿子做法的默许,也为儿子同学家的生活贫困而深表同情。“我”的父亲是一位知书达理,并且非常疼爱儿子的父亲。

5、作者的第一本书为什么“值得我用崇敬的心灵去赞美”?

因为作者的第一本书,意味深长。它不仅表明第一次跨进学校大门,走进了知识的世界,更重要的是,那第一本书里镶嵌着父亲的深情、同学的友谊、童年的乐趣和生活的苦难以及在苦难生活中抗争的一段心路历程。它既是求知的第一本书,更是人生的第一本书。

四、小结

第二课时

一、复习

二、研读体会

1、没有课本的乔元贞却考了第一名,父亲也认为他比“我”有出息,作者在文章的结尾处还特意补了乔元贞的一生的“出息”:“他一辈子挎着篮子在附近几个村子里叫卖纸烟、花生、火柴等小东西。”这算得什么“出息”呢?作者为什么要作这样的交代?

没有课本的乔元贞考了第一名,说明他是个聪明好学的孩子,这样的孩子是能成大器的,可是他在最需要学习的时候失学了,人生成长的第一个阶梯就这样永远失去了。再加上当地文化、经济的极度贫困和落后,他一辈子只能在生存的底线上挣扎,还能有什么发展可言呢?

我并不比乔元贞聪明,而“我”后来到条件好一些的学校上学去(再后来,“我”读了中学,读了大学,成了诗人)。

2、我的童年没有幽默,只有从荒寒的大自然感应到一点生命最初的快乐和梦幻。作者对童年的感觉是怎样的?联系下文看,“生命最初的快乐和梦幻。”

童年的感觉是辛酸的,因为童年的生活是窘迫的,是艰苦而沉重的,哪有幽默可言?然而与生俱来的童年的好奇、天真和淘气,使他们一和小动物在一起、一回到大自然中、一玩起来,就会充满幻想,就会什么困苦都忘却。这就是生命最初的快乐和幻想。

我的童年生活是艰苦的,但我的第一本书给我的生活带来了乐趣和知识。

3、“我的第一本书实在应当写写,如果不写,我就枉读了这几十年的书,更枉写了这几十年的诗。人不能忘本。”这句话应如何理解?

枉,白白的,无价值的,无意义的。作者的第一本书,不仅是求知的第一本书,更是人生的第一本书。如果这第一本书不写出来,那么这几十年的读书和写书就失去了意义,变得毫无价值,因为你忘记了知识的源头和人生的起点,你忘记了过去,即忘本。

“本”,双关,指那第一本国语教材,也指人生成长历程中最初的最有价值的奠基性的东西。作者所指主要指后者。

三、课内语段阅读:第四段

1、“我”以为父亲会揍我,可是父亲并没揍我,你能说说为什么吗? 因为父亲有同情心,很善良。

2、文中所表现出来的同学、朋友之情可以通过哪两个细节体现出来?

我因元贞家买不起书,把我的书一分两半,一人一半;父亲了解元贞家的苦楚,深深叹着气。

3、父亲为什么说“元贞比你有出息”?

父亲认为元贞家那么贫困,元贞还坚持学习,他有顽强的毅力。

四、阅读感悟

读了“我的第一本书”不同寻常的来历后,你能从中感受到哪些感情? 甜:父亲的深情;同学、朋友间的友情;童年的乐趣(人与狗之间的默契、情趣);生活的苦难。

酸:艰辛的生活,贫穷的生活环境,学习的艰难,人生际遇的差别。

五、学会归纳

(见ppt)

六、拓展延伸

1、知识改变命运。

2、人要善于经营自己的长处。

3、磨难是人生的另一颗太阳。

4、人不能忘本。

七、作业

1、文中的父亲是怎样的一个人,通过什么能够看出来?设想父亲夜晚为“我”修补的情景,展开合理的想象,把它扩写成一段完整的文字,要写出父亲的动作、神态和心理活动。

2、完成课后练习三。

第二篇:3、《我的第一本书》教学设计

3.我的第一本书

牛 汉

教学目的

1.理解作者对生活的那一份诗意的感悟。

2.培养学生对生活的体验能力,学会思考人生。教学重点、难点

1.复述“第一本书”的故事。

2.注重激活学生对生活的体验,或者创设情境引发体验。教学时数 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预习。

同学们默读课文,初步感知文意。标示段序并积累生字、词语。

二、导入。

你读的第一本书是什么样的书?可能有些同学已经记不清了,作者却对他的第一本书永志不忘。因为那本书承载了一段感人的故事。事过几十年后,作者走过了迢迢征途,饱尝了人生甘苦,回首往事,发现那挥之不去的记忆,是一笔终生受用的精神财富。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感受了胡适对母亲以其深细而严格的教育影响自己人生历程的一段追忆。今天,我们将走进牛汉的随笔《我的第一本书》,去感受苦难生活境况中浓浓的真挚情意给诗人的精神给养。)

作者牛汉,现当代著名诗人,原名史成汉。生于1923年,1940年开始写诗,有诗剧《智慧的悲哀》、诗集《彩色的生活》、诗歌《鄂尔多斯草原》等。

三、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整体感知。学生再读课文,揣摩、理解课文内容。

思考:60年前小学一年级的一本“只有下半部分,没有封面,没有头尾”的国语课本有着怎样的经历令作者永志不忘,以致专门著文纪念?

学生跳读课文3至8语段,简要复述“我的第一本书”的不寻常的来历。

四、学生探究研读课文。

质疑、讨论以下问题:

1.“我的第一本书”仅仅指那半本课本吗?你还可以作怎样的理解?

2.作者是怀着怎样的一种感情追忆他的“第一本书”的?

(这两题的答案参见教参P33)

3.如何理解“这就是我的第一本书。对于元贞来说,是他一生惟一的一本书”?

(体会书的珍贵,读书机会的珍贵。)

4.“我真应当为它写一本比它还厚的书,它值得我用崇敬的心灵去赞美”。表达作者怎样的感情?

(我的第一本书对“我”影响非常大,作者要回报它。)5.没有课本的乔元贞却考了第一名,父亲也认为他比“我”有出息,作者在文章的结尾处还特意补叙了乔元贞的一生的“出息”:“他一辈子挎着篮子在附近几个村子里叫卖纸烟、花生、火柴等小东西。”这算得什么“出息”呢?作者为什么要作这样的交代?

(见教参P32-33)

五、品味语言(结合课后“研讨与练习”)

理解下列句子的含义。

1.我的童年没有幽默,只有从荒寒的大自然感应到一点生命最初的快乐和梦幻。

(我的童年生活是艰苦的,但我的第一本书给我的生活带来了乐趣和知识。)2.我的第一本书实在应当写写,如果不写,我就枉读了这几十年的书,更枉写了这几十年的诗。人不能忘本。

(我的第一本书,作为我的启蒙老师对我后来走上文学道路有着深远的影响。)教师小结:本文是诗人牛汉的一篇随笔。作者通过对他的第一本书的追叙,折射出20世纪初中国农村的苦难生活和苦难生活中的人间温情以及生命乐趣。阅读本文,我们不仅为第一本书承载的故事所感动,更多的震撼是由书引发的父子之间、同学之间的浓浓情意,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遥远的乡村荒寒、苍凉的生活境况和作者对生活的那份独特的感受。

六、拓展训练

学生说说自己读“第一本书”的经历、体会,互相交流。

七、布置作业

完成研讨练习三。

第三篇:3、我的第一本书 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准备

1.教学目标

1.了解“第一本书”的深刻意义,理解作者对苦难生活的深刻体察和诗意感悟。2.感悟知识改变命运的深刻内涵,激活生活体验。感悟课文的思想内涵和情感蕴含。

2.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苦难生活对人生的意义,知识能改变命运的内涵。

3.教学用具 4.标签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在今天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谁都离不开书。你的第一本书是什么?今天,让我们一起跟随诗人牛汉去了解,看围绕着“第一本书”演绎了怎样的故事,在体味语言特色的基础上,把握“第一本书”的深刻含义。(板书文题、作者)

一、自主探究——预习与交流

【设计意图:此环节旨在让学生整体感知文本】

1.指导学生积累字词。

(1)朗读课文,找出文中生字词,并注音。)似 掺(chān)脊(jǐ)背 枉(wǎng)读 酷(kù(2)学生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词义。幽默:有趣或可笑而意味深长。凄惨:凄凉悲惨。奥秘:奥妙神秘。

翻来覆去:一次又一次;多次重复。温厚:温和宽厚。

知书识礼:有知识,懂礼貌。指人有文化教养。酷似:极像。

2.作者简介

牛汉,现当代著名诗人,原名史承汉。生于1923年,1940年开始写诗,有诗剧《智慧的悲哀》,诗歌《鄂尔多斯草原》,诗集《彩色的生活》等。

3.背景链接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农村贫穷、饥饿、寒冷,读书在当时是有钱人的事情。他的“第一本书”折射出20世纪初中国农村的苦难生活、人间温情和生活乐趣。

二、阅读课文.合作与探究

【设计意图:通过自主合作学习,质疑、讨论,师生共同解决问题。】

(一)整体感知

1.作者围绕“我的第一本书”叙写了哪些事、哪些人?

【交流点拨】事件:分书、修书、送书、转学、人与狗的默契。主要人物:我、父亲、乔元贞、二黄毛。

2.文题“第一本书”仅仅指那半本课本吗?还可以做怎样的理解?

【交流点拨】“我的第一本书”,不仅仅指那半本课本,也指“我”人生的第一课。这人生的第一课,蕴含着生活的艰辛,人间的温情,同学的友谊和上学的乐趣。

3.作者是怀着怎样的感情追忆他的“第一本书”的?

【交流点拨】作者追忆“第一本书”的心情是沉重的,他是怀着敬重、珍爱的感情追忆“第一本书”的,同时感情也是复杂的、百感交集的,因为那本书里深藏着苦难的生活和恶劣的学习条件与环境,同时也映照着那个时代人们的不幸命运,以及在那种荒寒背景下特别可贵的一点乐趣和温情。

(二)文本探究

1.作者在“我的第一本书”中读出了生活的“苦”与“乐”,找出“书”中的苦与乐。【交流点拨】“苦”:生活的贫困,学习条件的恶劣,小伙伴的辍学;“乐”:祖母的幽默,父亲的仁慈,老师的宽厚,大狗、小狗的陪伴,对大自然的感应。

2.你觉得“父亲”是怎样的父亲?“我”是怎样的孩子?

【交流点拨】父亲是一位温和、善良、慈爱、有同情心,理解孩子,尊重孩子的友情,对孩子负责,同时也乐于助人,知书达理的旧社会小知识分子。

“我”是一个懂事、爱学习、乐于助人的孩子。

3.没有课本的乔元贞却考了第一名,父亲也认为他比“我”有出息,作者在文章的结尾处还特意补叙了乔元贞的一生的“出息”:“他一辈子挎着篮子在附近几个村子里叫卖纸烟、花生、火柴等小东西。”这算得什么“出息”呢?作者为什么要作这样的交代? 【交流点拨】没有课本的乔元贞考了第一名,说明他是个聪明好学的孩子,父亲以他教师的经验感觉得出,这样的孩子是能成器的,但是,当“我”拿回那半本让父亲装订完整的书时,他哭着对“我”说,他不能再上学了。这样,那半本书或者说父亲为他装订的那本书,就是“他一生唯一的一本书”了。而“我”后来到条件好一些的学校上学去,(再后来,“我”读了中学,读了大学,成了诗人。)而乔元贞这样一个聪明好学的孩子在最需要学习的时候失学了,人生成长的第一个阶梯就这样永远失去了,再加上当地的文化、经济的极度贫困和落后,一辈子只能在生存的底线上挣扎。课文补述乔元贞的命运这一情节,引发我们更深入地思考生活与人生的命题,更深刻地理解“知识改变命运”的现实说法。

(三)语言赏析

品味下列重要语句的含义。

1.“我的童年没有幽默,只有从荒寒的大自然感应到一点生命最初的快乐和梦幻。”作者对童年的感觉是怎样的?联系下文看,“生命最初的快乐和梦幻”是什么? 【交流点拨】作者对童年的感觉是辛酸的,“童年没有幽默”,写其童年生活的艰苦和沉重,不仅自己家的生活是窘困的,几乎所有同学都在生存的底线上挣扎,哪有幽默可言?但是,毕竟是童年,无论生活多么艰苦,也抹不去与生俱来的童年的好奇、天真和淘气,能和小伙伴们在一起,和小动物们在一起,回到大自然中间,就是快乐的,而且童年时代只要玩起来,什么困苦都会忘。这就是生命最初的快乐。这句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总领全文。

2.“我的第一本书实在应当写写,如果不写,我就枉读了这几十年的书,更枉写了这几十年的诗。人不能忘本。”怎样理解“枉读了这几十年的书”“枉写了这几十年的诗”?“人不能忘本”的“本”在这里指什么? 【交流点拨】这里“枉”字可以理解为:白白地,无价值地,无意义地。作者的第一本书,既是求知的第一本书,更是人生的第一本书。如果这第一本书不写出来,那么这几十年的读书和写书(诗)就失去了意义,变得毫无价值,因为你忘记了知识的源头和人生的起点,你忘记了过去,即忘本。作者最后说“人不能忘本”,巧妙地运用了双关的修辞手法,“本”这里既指课本,那第一本国语教材,也指人生成长历程中最初的、最有价值的奠基性的东西。作者所指主要是后者。

课堂小结

一本书,让人难忘;一段情,让人感动;一段岁月,让人留恋......《我的第一本书》让我们明白了知识的重大意义。

课后习题

1、完成课后练习

2、学习本文之后,你可能对书有了新的认识,请谈一谈你对书的理解。

板书

第四篇:3、我的第一本书 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准备

1.教学目标

1. 理解、积累“幽默、凄惨、奥秘,翻来覆去”等词语。2. 品评含意丰富的语句,养成正确的语感。3.理解作者对生活的那一份诗意的感悟。4.培养学生对生活的体验能力,学会思考人生。

2.教学重点/难点

1.品评重点语句,深透理解作品的人文内涵,理解作者对苦难生活的深刻体察和独特感悟。

2.注重激活学生对生活的体验,或者创设情境引发体验。

3.教学用具 4.标签

教学过程

一、导语: 同学们,7年级下学期我们学了诗人牛汉的一首诗《华南虎》,不知大家是否还记得他笔下那威武不屈、勇于抗争的华南虎形象。(教师引领学生诵出:我羞愧地离开了动物园,/恍惚之中听见一声/石破天惊的咆哮,/有一个不羁的灵魂/掠过我的头顶/腾空而去,/我看见了火焰似的斑纹/和火焰似的眼睛,/还有巨大而破碎的滴血的趾爪!)今天,我们将学习他的一篇随笔《我的第一本书》,去感受下承载着人生历程和独特感悟的“第一本书”,去思考人生命运这个鲜活的话题。

二、作者简介:

牛汉,原名史成汉,现当代著名诗人,1923年生,山西定襄县人。40年代开始诗歌创作,是“七月诗派”的重要成员。1955年由于受胡风事件的牵连,遭到两年的拘捕囚禁。“文革”期间,又被关入“牛棚”,从事强制性劳动。70年代初,创作了不少诗歌作品,其中比较著名的有《华南虎》《悼念一棵枫树》《半棵树》等。已出版诗集《彩色的生活》《祖国》《爱与歌》《温泉》《海上蝴蝶》及自选集《蚯蚓和羽毛》等。

三、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初步感知文意。(5分钟)检查预习情况:(1)给下列词语注音:

酷似 凄惨 奥秘掺和 脊背(让学生在书中把这些词都画下来。)(2)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幽默:有趣或可笑而意味深长。凄惨:凄凉悲惨。奥秘:奥妙神秘。

翻来覆去:一次又一次;多次重复。

温厚:温和宽厚。掺和:掺杂混合在一起。

知书识礼:有知识,懂礼貌。指人有文化教养。酷似:极像。

2.学生再读课文,揣摩、理解课文内容。

思考:60年前小学一年级的一本“只有下半部分,没有封面,没有头尾”的国语课本有着怎样的经历令作者永志不忘,以致专门著文纪念? 学生跳读课文3至8语段,简要复述“我的第一本书”的不同寻常的经历。提示:注意其中由书引发的父子之间、同学之间的浓浓的真挚情意。

四、研读与探究:

(1)文题“我的第一本书”仅仅指那半本课本吗?还可以作怎样的理解? 第一本书包含了怎样的感情?

(2)作者是怀着怎样的一种感情追忆他的“第一本书”的?(3)“我真应当为它写一本比它还厚的书,它值得我用崇敬的心灵去赞美”。表达作者怎样的感情?

学生畅谈阅读体会,老师提示:

(1)作者的“第一本书”意味深长。如果说课文主体部分写的“不同寻常的第一本书”是人生第一课的话,那么写父亲领“我”离开本村到崔家庄念书则是交待“真正的第一本书”,也即走进求知的世界。这贫困境遇中的人生第一课,蕴含着生活的艰辛、同学的友谊和上学的乐趣。父子之情,父亲温和、善良、负责,理解孩子,尊重孩子的友情,乐于助人。B.同学、朋友之情,送书给乔元贞;老师不责罚“我”。C.人与狗的情趣。

(2)作者追忆“第一本书”的心情是沉重的,他是怀着敬重、珍爱的感情追忆“第一本书”的,同时感情也是复杂的、百感交集的,因为那本书里深藏着苦难的生活和恶劣的学习条件与环境,同时也映照着那个时代人们的不幸命运,以及在那种荒寒背景下特别可贵的一点乐趣和温情。

(3)我的第一本书对“我”影响之大,作者要回报它。

五、品味文中的重要语句。

(1)“我的童年没有幽默,只有从荒寒大自然感应到一点生命最初的快乐和梦幻。”

作者对童年的感觉是怎样的?联系下文看,“生命最初的快乐和梦幻”是什么?(2)“我的第一本书实在应当写写,如果不写,我就枉读了这几十年的书,更枉写了这几十年的诗,人不能忘本。”怎样理解“枉读了这几十年的书”“枉写了这几十年的诗”?“人不能忘本”的“本”在这里指什么?(3)没有课本的乔元贞却考了第一名,父亲也认为他比“我”有出息,作者在文章的结尾处还特意补叙了乔元贞的一生的“出息”:“他一辈子挎着篮子在附近几个村子里叫卖纸烟、花生、火柴等小东西。”这算得什么“出息”呢?作者为什么要作这样的交代?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1)作者对童年的感觉是辛酸的,“童年没有幽默”,写其童年生活的艰苦而沉重,不仅自己家的生活是窘困的,几乎所有同学都在生存的底线上挣扎,哪有幽默可言?但是,毕竟是童年,无论生活多么艰苦,也抹不去与生俱来的童年的好奇、天真和掏气,能和小伙伴们在一起,和小动物们在一起,回到大自然中间,就是快乐的,而且童年时代只要玩起来,什么困苦都会忘。这就是生命最初的快乐。

(2)这里“枉”字可以理解为:白白地,无价值地,无意义地。作者的第一本书,既是求知的第一本书,更是人生的第一本书。如果这第一本书不写出来,那么这几十年的读书和写书(诗)则失去了意义,变得毫无价值,因为你忘记了知识的源头和人生的起点,你忘记了过去,即忘本。作者最后说“人不能忘本”,巧妙地运用了双关的修辞手法,“本”这里指课本,那第一本国语教材,也指人生成长历程中最初的最有价值的奠基性的东西。作者所指主要是后者。

(3)没有课本的乔元贞却考了第一名,这说明他是个聪明好学的孩子,父亲以他教师的经验感觉得出,这样的孩子是能成器的,但是,当“我”拿回那半本书让父亲装订完整时,乔元贞哭着对“我”说,他不能再上学了。这样,那半本书就“是他一生唯一的一本书”了,而“我”后来到条件好一些的学校上学去,而乔元贞这样一个聪明好学的孩子在最需要学习的时候失学了,人生成长的第一个阶梯就这样永远失去了,再加上当地文化、经济的极度贫困和落后,一辈子只能在生存的底线上挣扎,还能有什么发展可言呢?还能有多大“出息”?在这里,这就促使我们更深入的思考了。总之,作者对那个时代的苦难进行着辛酸的“诉说”,对苦难生活中小伙伴们寄予深切的同情,也让读者从乔元贞的命运中严肃思考着生活与人生。

这部分先抽一学生回答,然后视情况适当点拨。

课堂小结

同学们,文中“第一本书”不同寻常的经历,给了作者终生受用的精神财富。的确,恰如一位哲人所说,生活是—所大学。无论其中是不幸,还是喜悦,那都是记忆中挥之不去的风景,我们只要用心去体悟,亮色总是会有的,而且是扩展着的。这难道不就是人生的本色吗?

第五篇:3我的第一本书

3、我的第一本书

牛汉

【教学设计】

本文的作者是一位诗人,在严酷而荒诞的年代里,他清醒地感觉到、认识到了作为一个诗人的神圣的历史职责。他的诗更多地带有反抗现实而义无返顾地奔赴“革命”理想的特点。时代的苦难使它对生活有着深刻的体察和独特的感悟,让他产生了创作的激情。作者追忆《我的第一本书》时,以口语化的语言、幽默的笔调把苦难的生活渲染得充满温情,把恶劣条件下的学习写得趣味横生。在荒寒的背景下,不尽是辛酸,也有着抹不去的乡间村邻的友好淳厚的情义。初中阶段是学生树立人生观,价值观的良好时期,更是思想初步成型的时期,在这阶段的语文教学中应注重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让学生学会感动。在进行《我的第一本书》的教学设计时,要注意到学生的思想渗透,抓住文章中渗透出的“情”来安排教学。只有让学生与作者同呼吸共命运,才能使学生领悟到

作者童年时期的苦与乐,才算达到了语文教学上的最佳效果。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以引导学生体会情感,认识生活的底蕴,感悟读书对于人生的意义为目的,按感知内容──捕捉情感──体验感悟的步骤进行。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文意,了解叙事性作品的文体特征。

2、激活生活体验,感悟作者内心情感。

3、加强联想与想像能力的培养,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1、联系自己的学习经历,感悟知识改变命运的深刻内涵。

【教学难点】

2、理解作品展示的苦难生活境遇,品味苦难对人生意义。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同学们,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在今天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从小到大,我们已经读了不少的书。想一想,你读的第一本书是什么?不少同学对自己读的第一本书已经记不清了,那是因为我们的第一本书没有什么故事。但诗人牛汉对自己读的第一本书却永志难忘。今天,我们将走进牛汉的随笔《我的第一本书》,去感受作者给我们带来的美好回忆。

检测预习情况:

1.认读字词:幽默 凄惨 奥秘 酷似 掺和 磨磨蹭蹭 翻来覆去

2.交流有关牛汉的材料。

二、感知内容

学生默读课文思考:

1、课文围绕书写了哪些方面的内容?

2、课文中作者写到了哪些与书有密切关系的人物?这些人物与书又有怎样的关系?

明确:

1、看书──逼书──送书──读书

2、父亲、乔元贞、我父亲改订书→我送书→乔之贞

三、捕捉情感

学生自读课文,合作学习、自由讨论发言:

1、说说你从叙事中体会到了作者的哪些感情?

2、课文中哪些语句写出了作者对这一本书的难忘之情?

3、你认为作者在文中说的“人不能忘本”本是什么?

明确:

1、父子之情:父亲发现那本“凄惨的课本”只是叹气,在昏黄的油灯下为“我们两个的半本书修修补补,装订成了两本完完整整的书。”可见父亲是一个知书达理、温和、善良的人,是一个既理解、尊重孩子,又对孩子负责的好父亲。

友情的珍贵:元贞的家太穷,买不起书,“我”便把这惟一的一本书分为两半,一人半本。在困难时伸出援助之手,使同学之间淳厚的友情显得弥足珍贵,温暖人心。

人与狗的乐:是我早已调教好的,只要主人下令,大狗便汪汪叫几声,来一个人狗合演“双簧戏”,给恶劣的生活处境带来一丝乐趣。

2、“可是这一本却让我一生难以忘怀,它酷似德国卜劳恩的《父与子》中的幽默,不过看了很难笑起来。”

“这是我的第一本书。对于元贞来说,是他一生惟一的一本书。”

“还应当回过头来说说我的第一本书,我真应当为它写一本比它还厚的书,它值得我用崇敬的心灵去赞美。”

“我的第一本书实在应当写写,如果不写,我就枉读了这几十年的书,更枉写了这几十年的诗。人不能忘本。”

3、“本”运用了双关的修辞手法,既指课本,那一本国语教材,也指同学的友情、父亲的深情、童年的乐趣,人性中的善良、淳朴。

四、体验感悟

有人说,苦难是人生的一所大学,许多人正是在逆境中奋发,成就了一番惊天动地的伟业。你怎样看待人生中的苦难?

参考示例:苦难是人生的一笔财富,苦难是流动于地底的地火,苦难是在磨砺你的品格,屈服于苦难,那就在认命的同时也毁灭了自己;不屈服于苦难,用坚强作锄,用乐观作铲,用深邃的思索作锹(qiāo),坚韧不拔地挖掘,苦难的背后肯定会有惊喜和意外发现。大禹治水迎风沐(mù)雨,勾践卧薪尝胆终吞吴;孙膑受刖(yùe)足之刑而成兵法,韩信受胯下之辱而成大器挥师百万;屈原饱受艰辛而成《离骚》;司马迁致残殚(dàn)尽竭虑完成《史记》;曹雪芹户牖(yǒu)瓦灶而成《红楼梦》„„从古到今,俯拾皆是,不胜枚举。人生在世,酸甜苦辣都是营养,风雨雪霜皆为滋润,苦难成了奋进的动力,前进的基石,向上的台阶。

五、教师小结:

作者从第一本书中不仅得到了知识,而且从中感悟到了人生的价值,上了不同寻常的人生第一课。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要深刻的体会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情”。作业布置

请你以“人生第一课”为题写一篇读后感

下载3、我的第一本书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3、我的第一本书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3《我的第一本书》教学实录

     《我的第一本书》教学实录及评点     作者: 来源: 时间:2011-8-27 14:29:41 阅读74次 【大 中 小】 《我的第一本书》教学实录及评点 (执教/刘宏业 评点/余映潮)一、巧妙导......

    我的第一本书教学设计

    《我的第一本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筛选信息,感受作者对“第一本书”的独特情怀。 2、整合信息,了解围绕“第一本书”所发生的一些事情。 3、理解信息,把握“第一本书”所......

    《我的第一本书》教学设计

    《我的第一本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多角度阅读,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2、体会“第一本书”的深刻含义。 3、学会在生活中体验、思考人生,体味情趣。 教学重点 1.复述“第......

    我的第一本书教学设计

    我的第一本书》是诗人牛汉写的一篇散文随笔。作者通过“第一本书”的故事的追叙,写出了自己对20世纪初中国遥远的乡村荒寒、苍凉的苦难生活境况的深刻体察和独特感受,这份体察......

    我的第一本书教学设计

    《我的第一本书》 教案教学设计 黑龙江省宁安市渤海中学路荣秋 教学目标: 1、理解并品味文中含义丰富的语句。 2、融入自己的体验,体会本文的思想感情。 3、珍惜现在的生活,努......

    我的第一本书教学设计

    我的第一本书 一、导语设计 设计(一) 同学们,提及诗人牛汉,我们自然会联想到他笔下的那威武不屈、勇于抗争的华南虎的形象。(教师引领学生诵出:我羞愧地离开了动物园,/恍惚之中听......

    《我的第一本书》教学设计

    3 《我的第一本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识记字词,整体感知课文 2.抓住重点语句把握人物心情。 3.了解第一本书的深刻含义,感悟作者的内心情感。 4.引导学生从人物思想中受到......

    《我的第一本书》最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自读课文,复述关于“第一本书”的故事。2、理解“第一本书”中包含的感情,体会作者的情感。3、品味语句,赏析课文语言。4、调动自己的人生体验,获得人生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