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说课稿[五篇]

时间:2019-05-12 17:53:1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说课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说课稿》。

第一篇: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说课稿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人教版化学实验教科书九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 课题2《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板书),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习目标、重点难点、学情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这七个方面来对本课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

本课题主要研究实验室中如何制取二氧化碳。这是继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后介绍的第二种气体制取,通过两种气体制取对比,使学生掌握运用简单装置制取某些气体的思路和方法,并利用设计的装置制取二氧化碳。最后总结了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思路。本节课在全书乃至整个化学学习过程中,所占有的地位十分重要。上好本节课对培养学生化学基本实验及实验探究能力都有深远的影响。

二、学习目标

根据新课标的精神、教材的编写意图、本节的特点、初三学生的认知水平、心理特点,确定本课时教学目标为:(1)知识与技能 :

了解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并利用设计的装置制取二氧化碳。(2)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和实验装置,让学生初步学习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① 通过实验、问题讨论,培养学生求实、创新、合作的科学品质。

② 通过师生、学生间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体验探究成功的乐趣,激发学生探究欲。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原理、实验装置和制取方法的学习。

重点突破:(1)通过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师生共同确定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反应原理,(2)学生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相结合,及时反馈矫正。

难点:确定实验室取二氧化碳的药品。

难点突破:通过思维的发散和收敛的过程,完成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选择的探究过程。

四、学情分析

已有的知识和能力:学生在前面学习的氧气实验室制法,具备了一些气体制备的实践经验,各项实验基本技能也已经具备,此时,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学生主体,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正是时机。

存在的问题:学生在对一般方法进行归纳概括时仍有主观性和片面性。

五、教法、学法

教学模式主要采用的是导学案与PPT以及小组合作的形式。学案给学生参与提供帮助,关注学生落实情况并及时反馈学习效果;PPT可以展示素材和情境,调动学生多种感官,提高课堂效率;小组合作的形式可以加强同伴互助,调动学生积极性,并利用评价激励学生。

学习方法有两个体现和四个突出。从学生的学习目标,学生活动,学习检测来体现教学设计层次性;从学案导学,科学探究,小组合作,情境体验来体现学习方式的多样化。以实验为基础,突出知识的形成,以练评为手段,突出知识的理解,以思维为核心,突出知识的深化,以习题为载体,突出知识的运用,让学生达到知识向能力的转化。

接下来我重点谈谈本节课的教学过程

六、教学过程

1.教学流程设计如下(本节课主要有6个环节):

情境引入----合作探究-----风采展示----总结提升-----当堂检测

2、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猜谜语:

有一种物质,农民说它是“植物粮食”;消防员赞美它是“灭火先锋”;建筑师称它为“粉刷匠”;环境学家指责它是造成全球变暖的“罪魁祸首”.这种物质是什么呢?(学生回答:二氧化碳)

教师出示一瓶二氧化碳,同学们想亲自动手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吗?实验室中如何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本节课我们就探究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

(二)合作探究(本环节安排了3个探究活动)探究一: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理想原料。

通过回忆前面学过生成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并讨论它们是否在实验室中可行?引出探究活动一,通过学生分组实验,自己动手操作、探究,选出自己认为理想的原料。

(设计意图:给学生一个张扬个性的空间增强学生探究知识的自信心,既让学生认识到对比观察的科学探究方法,又注重了学生获取新知的体验学习,可谓一举两得。)

探究二:探究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

(1)引导学生回忆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学生讨论并思考如下问题: A、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为何反应物不同,装置就不同? B、确定气体发生装置时应考虑哪些因素? C、收集氧气为何可以用这两种方法? D、确定气体收集装置时应考虑哪些因素?

(2)通过氧气和二氧化碳相关性质的比较,了解制备氧气与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与收集装置的异同。在教学中本人将相关比较以表格形式列出,用多媒体展示,一边引导学生回忆氧气制取的装置一边归纳出选择实验室制取气体装置应考虑的因素。

(3)投影教材P111有关实验仪器。让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并选择相关仪器进行组装,鼓励他们设计多种方案。这样的设计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展示自己的成果,展示每个小组设计的方案,并让小组间交流各自的优缺点,反思自己设计装置的不足,进而选出最佳方案。

(设计意图:让成功的学生体验创新发现的乐趣,让思维受限制的同学豁然开朗,并激起思维共鸣,提高学生思维的发散性。)探究三: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1)明确了制取装置后,教师组织学生讨论该如何操作、如何检验、如何验满等问题,在学生回答后,多媒体示范:检验、验满的方法。(2)学生完整的亲自体验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

(设计意图:让学生从探究中获取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的合作、动手能力,培养创新能力。)

(三)风采展示

各个小组派出代表对本组所做的实验从原理,装置的选择,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同时其他同学可以质疑或者补充使知识完整。

(四)总结提升------畅谈本节课的收获

让学生把本节课的收获、感受或者体会与同学们交流,进行总结本节内容。最后教师出示本节知识结构。

(设计意图:澄清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模糊点、疏漏点,构建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五)当堂检测

我设置了5个小题,第1、2题是基础知识,第3题是考察了二氧化碳实验室制取的装置,第4题是一道知识迁移题。第5题是趣味实验:鸡蛋潜水,把鸡蛋壳放入醋酸中,观察现象并探究其中的奥妙。

(设计意图:当堂训练,及时反馈,检测学生掌握及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使化学教学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真正从生活走向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

七、板书设计

简明扼要的板书设计,能加深学生对知识体系的认识,强化重、难点。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药品:大理石和稀盐酸

反应原理:CaCO3+2HCl=CaCl2+H2O+CO2 ↑ 发生装置:固液不加热型 收集装置:向上排空法

验满:用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熄灭则满 检验:倒入澄清的石灰水,振荡变浑浊则是二氧化碳

结束语:

课堂教学中追求的境界:

重在启发,贵在引导,妙在点拨,巧在调动。给学生一个机会,让他们去体验,给学生一些困难,让他们去克服,给学生一个目标,让他们去追求。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大家!

第二篇:二氧化碳的制取研究说课稿

找教案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的说课

一, 教学设计思路

本着以学生为主体,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以原有的经验为基础,(氧气的两种实验室制法)通过梳理,归纳,使学生对知识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从而得出实验室气体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选取的依据.二, 教材分析与处理

本节是新教材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对第二单元课题3中氧气制取的加深认识,是初中的一项最基本的实验技能,通过复习旧知识,使原有的经验再现,由老师引导,在探究实验过程中,加深对所探究问题的体验,同时讨论和交流,使问题得到升华.三,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了解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理想原料,探究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培养动手实践的能力.(二),过程与方法

先提出问题,然后进行探究活动,再通过小组合作,得出所需药品和实验室如何选择仪器.(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设计思路的探究,倡导崇尚科学,献身科学的探索精神.四, 教学重点与难点

通过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并利用设计的装置制取二氧化碳,通过比较归纳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五, 教学理念

根据新课标要求,以促进学生发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际操做能力为目标,在教学中注意下面几点:

(1),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2),鼓励学生完成富有挑战性的任务,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的自信心.(3),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4),让学生在体验成功经验的同时体现自我价值.六, 学情分析与学法指导

对于气体制取的知识,学生掌握的比较零散,他们多以兴趣为主,且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感性认识仍占主导地位.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体验比让它们直接接受更重要.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让他们动手去操作,动脑去思考,通过小组合作,学生之间的交流,归纳,总结,最后得出探究的目标.七,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本节内容就知识而言并不难,关键是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思维,归纳能力和知识的活学活用.考虑到学生的基础及认知规律,结合教学内容,学科特点,通过创设情境,分组实验,学生交流,归纳,使学生在学习中自已去发现问题,主动构建知识,获得新知.

第三篇: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说课稿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说课稿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说课稿1

一、教材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在全书乃至整个化学学习过程中,所占有的地位十分重要。它是培养学生在实验室中制取某种气体时,药品的选择、装置的设计、实验的方法等思路的最佳素材。上好此节课对学生今后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化学基本实验及实验探究能力都有深远的影响。本节知识的学习比较容易,学生在前面学习元素化合物的基础上经过讨论便可解决。本节学习的重点是能力训练。学生在前面学习的氧气、实验室制法,具备了一些气体制备的实践经验,各项实验技术也已经具备,此时,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学生主体,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正是时机。教师提出探究问题、引发学生思考;通过小组合作,设计方案、表达交流、实施方案、总结表达等环节完成整个探究。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并利用设计的装置制取二氧化碳。

(2)了解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方法和设计思路。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室里制取氧气的方法和设计思路,探索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和实验装置,让学生初步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提出假设,实验探究,获得结论)和方法,体验化学实验的方法的科学性;能进行初步的科学探究活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验、问题讨论,培养学生求实、创新、合作的科学品质。通过师生间、学生间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体验探究成功的乐趣,激发学生探究欲。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反应原理和实验装置的选择,并利用设计装置制取二氧化碳。重点突破:通过提问预让学生思考的教材P112第5题已知能产生二氧化碳的反应,师生共同确定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演示碳酸钠粉末与稀盐酸、大理石与稀盐酸及稀硫酸的反应确定反应原理,并提醒学生注意不能用浓盐酸和硫酸;课前布置学生设计实验装置到课堂展示,让部分学生到台上演示实验,教师针对学生演示指出实验注意事项。

教学难点:

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

难点突破:

通过引导学生回忆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实验装置图,让学生分析对比两套装置,从而确定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

四、教学设计思路与教学方法:

教学设计思路:

教材中直接给出了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这样学生虽能一下子记住所用药品,但是过后接触到其它能够产生二氧化碳的药品时可能会混淆,故本人在介绍完教材中所用药品后又初充介绍为什么不用浓盐酸或硫酸代替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而有关发生装置、收集装置的选择则采用探究的方式进行。具体设计如下:

①让学生列举所知道的能生成二氧化碳的反应,分析学生所举例子后直截了当介绍实验室制取CO2的药品、通过演示实验探究反应原理,并投影出相关化学方程式的书写。通过比较演示的方式提醒学生不能用浓盐酸或硫酸来代替稀盐酸制取CO2,原因是浓盐酸具有挥发性使制得的气体不纯,硫酸与碳酸钙反应后产生的硫酸钙微溶于水,会阻止硫酸与碳酸钙进一步发生反应。反应无法彻底进行。也不好用碳酸钠代替石灰石或大理石。从而归纳出实验室在选择药品制取气体时应注意的事项。由此确立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观察和分析问题的意识。

②引导学生回忆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两套装置,学生讨论并思考如下问题:

A、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由哪几部分组成?

B、确定气体发生装置时应考虑哪些因素?

C、收集气体一般有哪两种方法?

D、确定气体收集装置时应考虑哪些因素?通过氧气和二氧化碳相关性质的比较,了解制备氧气与二氧化碳时其发生装置与收集装置的异同。初步确立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与方法。在教学中本人将相关比较以表格形式列出,用媒体展示,一边引导学生回忆氧气制取的装置一边归纳出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方法,用表格归纳出方法并投影出来。

③投影教材P111有关实验仪器。让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并选择相关仪器进行实验。本人在组织课堂的同时依据投影上的注意事项适时提醒学生注意正确操作。如:

A、长颈漏斗末端插在液面下。

B、导管伸入锥形瓶不能过长(<0.5cm)。

C、收集气体时应用向上排空气法,不能用排水法(CO2溶于水)。

D、检验气体是否集满的方法(补充说明检验C02气体的方法)。整个过程让学生体验、反思和完善实验设计,掌握基本技能,体现师生互动。

④随堂小结,结合我校采用讲学案教学的特点。让学生拿出预先发给的讲学案,本人对该节内容进行小结,并指导学生完成随堂练习,并当场讲评。最后布置学生回去完成课后巩固练习。

2.教学方法:活动探究、对比探究、合作交流、讨论归纳相结合的教学法。

五、教具准备:

归纳路,通过灵活选择仪器,创设培养学生类比、归纳、演绎能力的情景仪器:注射器、锥形瓶、平底烧瓶、烧杯、试管、集气瓶、长颈漏斗、双孔(单孔)带直导管(弯导管)的导管、水槽、酒精灯、铁架台、课件。药品:块状大理石、碳酸钠粉末、稀盐酸、稀硫酸、澄清的石灰水。

六、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过的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对于气体的制法与收集较为熟悉,懂得气体的收集方法与物理性质有关,并且学生懂得要制取某种物质,必须通过含有该物质元素的其它物质通过化学变化或物理变化来实现,如何制取二氧化碳学生很快想到的是木炭的燃烧,碳还原氧化铜,除了看书之外不会想到用大理石与盐酸反应来制取,所以要在课前安排学生查览资料,收集能产生二氧化碳的物质。学生的基本情况是:素质参差不齐,一个班级约40人,其中10左右较优秀,基础较差的学生也近10个,中等水平学生约20人。针对这一情况,本人在教学过程中尽量讲一些基础知识,有关提高部分可将课后巩固题作为提高题,让较优秀的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试着做。时间安排上重点放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和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确定,事先让学生根据学案预习并设计方案,鼓励部分学生到台上利用设计的装置制取二氧化碳。

七、教学流程

创设情境组织讨论能生成二氧化碳的反应→通过实验导学并了解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的药品及反应原理→回忆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及装置确定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投影教材制取二氧化碳的相关仪器,让学生设计、展示、并动手完成二氧化碳的制取。→随堂小结,结合讲学案进行。→布置作业。

八、板书设计

二氧化碳气体实验室制取的研究

(一)药品及反应原理药品:石灰石(或大理石)和稀盐酸原理:CaCO3+2HCl===CaCl2+H2O+CO2↑

(二)装置的确定反应物的状态发生装置反应条件向上排空气法排空气法收集装置向下排空气法排水法

(三)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发生装置:固体液体不加热型收集装置:向上排空法验满:用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熄灭则满检验:倒入澄清的石灰水,振荡变浑浊则是二氧化碳

九、作业学案

课后巩固、教材P1121、2、5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说课稿2

尊敬的评委、老师:

下午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中的第六单元课题2《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思考等六个方面进行阐释,请批评指正。首先谈谈教材分析:

一、说教材

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第二单元氧气的制法,初步形成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情况下设置的。通过本课题的学习能使学生尽快地从简单模仿到有目的的选择,从而获得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设计思路。所以此节课不仅在本单元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对培养学生良好地思维能力以及今后化学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初步形成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能设计和完成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验以及学生已有的认识基础,我确定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如下: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所用的药品、反应原理;了解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设计思路,初步学会实验室二氧化碳的制取。

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活动的过程,体验化学实验方法的科学性。了解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创设制取二氧化碳的问题情境,丰富学生的科学体验。

3、教学重点与难点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及教材内容和学生学习的实际,确定如下:

重点: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实验装置及制取方法。

难点:从实验室制取气体装置的设计思路出发,探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方法。

那么,学生的情况又怎么样呢?

二、学情分析

1、学生已学习了氧气的制法,实验的基本技能得到发展,对于常见仪器的操作也比较熟悉。

2、我所教班级的学生课堂上比较活跃,对化学充满兴趣,但由于来自农村,他们实验时的动手能力、分析能力较弱,所以我采用“教师引导,学生合作”的实验探究方法,使他们获取知识,激发学习兴趣,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那么,如何将这些知识让学生轻松、愉快地接受呢?我采用了如下的教学方法并指导他们进行学习。

三、说教法与学法

本节课我采用了合作探究、分组实验、多媒体辅助、讲解、比较归纳等教学方法,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

为了让学生很好地学习本课,课堂上我采用观察发现法、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动手操作法等学习方法,引导学生获取知识,真正做到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四、说教学过程

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调动学生积极性,本课我采用了以下教学模式进行教学:

1、激情导入(约5分钟)

利用意大利——“死狗洞”的画面展示,让学生产生兴趣,然后告诉他们这是二氧化碳过多的原因,那么二氧化碳在实验室中是怎样获得的呢?你们想不想自己亲手制取呀?并让学生回顾可产生二氧化碳的方式,同时我也演示大理石与稀盐酸、大理石与稀硫酸、碳酸钠粉末与稀盐酸几个反应。并让学生分析利用哪一个反应制二氧化碳最为合适?

目的:让学生直奔主题营造和谐、轻松的学习气氛,有利于学生学会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诱使他们带着疑问进入下一环节的学习。

2、自学感知(约8分钟)

利用多媒体展示学习目标:

(1)认证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反应原理。

(2)回顾氧气的实验室制法,你认为制取气体时应该考虑那些问题?如何设计?

目的:大家知道自学是一个人一生中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之一,也是一个人“一生中最好的学习方法”。可是当前形势下我们的学生,特别是我们农村中学的部分学生就是不愿意去自学,本来简单的知识,在他们看来都是非常复杂的。

在此过程中我让学生自学,对于不懂的地方可小组讨论,培养了学生互帮互助的良好品质,增强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大概。

3、合作探究(约22分钟)

问题1:学生回答刚才的猜想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复习实验室制取氧气。分析实验室制取气体须考虑的问题,并设计实验方法。

目的:检验自学效果,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做到“温故而知新”,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及组员合作情况,为总结制取气体的设计思路指明方向;培养学生处理和加工信息的能力,使学生学会从个别到整体的分析方法,为突破难点,落实重点做准备。

问题2:实验室如何制取二氧化碳?采用何方法收集二氧化碳?

目的:教材体现了建构主义理论的教学思想,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根据所需搜集的知识,建构成自身的知识网络,以便进一步地学习。

学生分组组装仪器并展示成果,说出不同装置的优缺点,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操作过程,便于学生顺利地完成实验。然后指导学生完成二氧化碳的制取。

目的:通过学生自己动手组装展示和汇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他们亲身体验了自己设计成果的乐趣。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让学生把实物与图示有机结合,使他们能够正确地掌握实验操作步骤。

4、巩固练习(约5分钟)

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习题,学生作答,教师适当解释。

5、课后拓展(约2分钟)

1、利用家庭里的物品,设计并完成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实验。

目的: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培养他们对化学的学习兴趣。

2、上网查找实验室为何不用浓盐酸与大理石制取二氧化碳?大理石与稀硫酸反应为何反应一段时间后又不反应了?

目的:这有利于引导学生学会利用网络进行学习,改变目前我们农村学生只会利用网络聊天、玩游戏的现象,也加强了学科之间的联系。

五、板书设计

一、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及反应原理

药品:石灰石(或大理石)和稀盐酸

原理:CaCO3+2HCl=CaCl2+H2O+CO2↑

二、制取气体装置的确定

固体加热型

1、发生装置由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决定

固液常温型

向上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

2、收集装置向下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

排水法(不易溶于水,不与水发生反应的气体)

注:相对分子质量大于29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反之就小。

三、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1、装置:固液常温型

2、检验:通入澄清的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是二氧化碳。

3、收集方法: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原因:密度比空气大,易溶于水)

3、验满:用燃烧的木条放在瓶口,木条熄灭,证明已经收满。

六、教学思考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我始终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来主动发现结论,实现师生互动,通过这样的教学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我认识到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要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和学习习惯,让学生学会学习,才能使自己真正成为一名受学生欢迎的好教师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说课稿3

一、教材分析

1.本课选自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第二课题,它是在学生学习了氧气的制取后,探究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2.课题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本课涵盖了《化学课程标准》中第一个一级主题:“科学探究”的四个二级主题: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发展科学的探究能力、学习基本的实验技能、完成基础的学生实验,该课题在初中化学中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提高思维能力和实验技能具有重要地位地位。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原理;

2.初步学会实验室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

3.掌握检验二氧化碳的方法。

能力目标

1.学会通过实验原理,选择、使用化学实验仪器;

2.练习装置气密性检验和向上排气法集气等实验基本操作;

3.培养思维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探究意识,培养合作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原理、实验装置和制取方法。

难点: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出发,自主探究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方法。

四、学情分析

本年级学生聪明好学,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探索精神,合作意识强,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能够合作达成本次教学目标。

五、教法分析(根据个人说课效率,适当截取)

1.激励法:创设学习环境,激发学生求知欲望。

2.引导法:通过对教材和学情的正确分析,引导学生学习基本知识、掌握实验基本技能。

3.探究法:采用探究式实验教学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实验能力。

4.归纳法:通过归纳总结,帮助学生消化吸收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

、学法指导(根据时间和个人说课效率,截取)

1.指导学生合作学习,树立合作意识。

2.指导学生探究学习,培养思维能力。

3.指导学生相互交流,互帮互学。

4.引导学生正确操作实验仪器,提高实验操作技能。

5.指导学生分析误差,学会归纳总结,并从中获得进步。

七、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在此环节,为了迅速吸引学生注意力,发学生探究学习积极性,我采用如下方式:同学们,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哪些场景见到、用到、谈到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不是只有好处?或者只有坏处?顺势通过多媒体展示二氧化碳制作舞台效果、利用干冰人工降雨、碳酸饮料等丰富多彩的图片,激发学习兴趣。

二:探究二氧化碳的制取原理

组织学生小组探究学习,回顾所学知识,并且思考有哪些方法可以制取二氧化碳?同学们经过讨论,可以给出很多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但是那些方法能用作二氧化碳的制取呢?

我给出几个原则,供同学们参考:

1:原料是否廉价易得;

2:操作是否简便易行;

3:反应速率是否适中,是否可控

4:气体是否纯净,是否便于收集;

5:过程是否绿色环保等。

通过同学们的探究、对比,在我的提示下,得出采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不会有什么问题。(在次环节,说出不用其他原料的原因。这是重要得分点)

三:总结、归纳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收集的方法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所学的制取氧气的方法,指导同学们思考:制取装置的选取与反应物的状态以及反应条件有关。

1:加热高锰酸钾;(固体反应,需加热)

2: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固体与固体反应,需加热)

3:在二氧化锰作用下,分解过氧化氢。(固体液体反应,不需加热)

气体的收集方法,则需要考虑气体是否易溶于水,以及它们的密度与空气密度大小相比较。(针对二氧化碳具体说一下,这是得分点)通过教师引导,以及学生小组探究学习,学生能够探究出二氧化碳的制取装置和收集装置。在此环节,我不会将答案直接告诉学生,这样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实验能力的提高。

四:探究二氧化碳的验证、验满方法

教师可引导学生回顾所学的二氧化碳的验证方法,此处需要强调的是:澄清石灰水溶质的化学成分是什么?生成物是什么,让学生知道验证二氧化碳的真实原理。

验满的方法,学生可以通过小组探究得出结论:利用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密度比空气大;以及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注意有效表达方式,重音凸显)

五:二氧化碳制取装置的改进及注意事项

引导学生思考本实验装置的局限性:比如二氧化碳容易从长颈漏斗口漏出;二氧化碳的制取量不容易控制;制取二氧化碳的原料稀盐酸有挥发性等,逐步引导学生将实验装置改进完善!

六:课堂练习

课件呈现各种梯度化题目,针对二氧化碳的制取原理,及时复习、应用,让学生及时掌握基本知识,形成学习技能。

七:教学小结(适当截取,不需要都说,时间限制)

临下课前,利用几分钟的时间对本节课进行小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对知识点进行梳理:学生感觉最直观的就是所学的基本知识,对同学们掌握的知识点进行梳理会使学生有满满的收获感。

2.对重点实验技能、分析问题方法进行回顾:学生的思维能力、学习能力、实验技能是逐步培养起来的,及时总结、回顾对学生成长有莫大好处。

3.对学生学习态度进行评价:及时表扬好的学习态度,批评不认真,课堂不积极思考问题等错误行为,对培养学生良好习惯有很大帮助!

八:对小组探究学习态度及能力进行评价(此环节,如果时间不允许,可以省略)

教学结束后,分小组进行实验评价,评价分为学生自评和教师评价。教师只评价实验小组。评价等级分为A,B,C三个等级。

九、板书设计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二氧化碳制取的原理

A.药品: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B.原理:CaCO3+2HCl=CaCl2+H2O+CO2↑

2.装置的确定

A.发生装置:固体、液体不加热型 B.收集装置:向上排空气法

3.检验和验满A.检验:倒入澄清的石灰水,振荡变浑浊则是二氧化碳 B.验满:用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熄灭则已满。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说课稿4

各位老师,大家好,我是今天的××号考生,我说课的内容是《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针对本次说课,我将遵循新课程标准理念,辅于教育教学有关知识为指导,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等七个方面展开说课。

一、教材分析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选自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六章课题二。本节课主要包括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和装置探究,学生之前已经学习过二氧化碳的相关性质,以及氧气的制取,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我将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之后学习其它的相关实验做铺垫。

二、学情分析

我所面对的是九年级的学生,他们拥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和认知经验。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但是这些能力都不够完善,因此我会在课堂中充分结合他们的优势,不断的引导,让学生能参与到我的课堂之中。

(过渡:基于我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确定我的教学目标如下。)

三、教学目标

1.能说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能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选择合适的实验仪器。

2.通过合作探究,总结二氧化碳实验室制取实验的一般步骤,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3.体会实验与化学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增强对化学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重难点

(过渡:教学是生命相遇、心灵相会的过程。本课的教学方法预设如下:)

五、教学方法

六、教学过程

好的导入未成曲调先有情,像磁石一样,牢牢的吸引学生。采取复习导入的形式回忆氧气的实验室制取方式,进一步提问实验室中二氧化碳又该如何制取。引起学生思考,引入新课《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这一部分我会请学生阅读课本思考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制备原理以及相关化学方程式该的书写。

首先,提问制取气体的实验仪器选择需要考虑哪些因素?预设学生能回答出从发生装置考虑有反应物的状态、反应条件,从收集装置考虑有生成气体的密度和是否与水反应以及是否溶于水。

然后,我会组织学生针对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性质比较进行小组讨论装置的选用。引导学生分别从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制取原理、反应物状态、反应条件以及气体产物的密度和是否溶于水以及与水反应等方面进行对比,最终参考氧气的制取装置,给出二氧化碳的制取装置:反应装置是固体与液体的不加热反应装置;收集装置是瓶口向上排空气法。

设置合理的小组讨论,既能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又能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紧接着,我会在多媒体上展示多种实验仪器,让学生讨论优缺点,最后选择最佳的实验装置。

最后,对于二氧化碳检验过程,学生能根据二氧化碳性质总结出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进行检验。至于检验是否盛满,学生可以得出观察集气瓶口燃着的木条是否熄灭来验满。

运用直观的教学手段,建立宏观的表象,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使知识化繁为简,化未知为已知,从而突破重难点。

在本课的巩固与拓展环节,组织小组讨论根据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制取总结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小结:为了了解每个学生对本节课的掌握程度,采取随机提问的方式进行总结。

作业:课后查询资料还有哪些方式可以制取二氧化碳,可以选取哪些实验仪器。

开放性的小结和作业可以检验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同时训练逻辑思维能力。

七、板书设计

最后介绍一下我的板书设计,采取提纲式的板书,本着直观、简洁、清晰、明了原则。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说课稿5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课题2《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初中化学最为完整的学习元素和化合物知识体系的一个单元,而二氧化碳又是本单元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这节课在本书乃至整个初中化学学习过程中都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本节课学习的重点是能力训练。学生在前面学习了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具备了一些气体制备的实践经验,各项实验技术也已经具备,此时,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正是时机。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

(1)了解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并利用设计的装置制取二氧化碳。(2)了解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方法和设计思路。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室里制取氧气的方法和设计思路,探索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实验装置,让学生初步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提出假设,实验探究,获得结论)和方法,体验化学实验的方法的科学性;能进行初步的科学探究活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通过实验、问题讨论,培养学生求实、创新、合作的科学品质。通过师生间、学生间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体验探究成功的乐趣,激发学生探究欲。

三、教学策略

教法分析

1、探究式实验教学法:

教师根据目标提问,学生动手实验,体验实验的过程。教给学生通过实验、观察、探究得出科学结论教学方法。

2、互动式教学法:

教师讲解过程中,学生去猜想,讨论、抢答,在学生的实验过程中有教师的指导、答疑,师生间不断的进行信息交流,有助于学生注意力的集中和学习积极性的提高。

3、竞赛教学法:

根据初中生集体荣誉感强,好胜心强的特点,采用分组竞赛的方法,在竞赛中,提高学生自主参与的积极性,有利于知识的巩固和应用。

通过以上教学方法的使用,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

学法分析

1、探究学习:

学生通过实验来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为何不能使用其它药品,通过研究发生装置,选择其它仪器制取二氧化碳,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分析能力,培养开拓创新的精神。

2、自主学习:

指导学生独立完成探究实验,归纳总结:为什么稀硫酸和浓盐酸不能代替稀盐酸?碳酸钠不能代替大理石?等等。从而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使学生自主地获取知识。

3、合作学习:

利用分组实验和小组讨论,使学生在沟通中创新,在交流中发展,在合作中获得新知。

4、归纳学习:

边实验边记录边归纳总结,在归纳总结中促进思维的发展,并提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的选择,并利用设计装置制取二氧化碳

2、教学难点:通过探究试验归纳、总结,正确的选择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

五、教学设计

1、创设情境

展示鸟巢、水立方的图片及其设计者的设计特点。鼓励学生当一回小设计师,当一回设计小明星。设计的原则:从大处着眼,从微观入手。让学生在伟大的设计师的榜样的感召下投入设计的热情,激发学生设计的欲望。在研究课题引入时,我也曾经考虑过其他办法:1、能立即吸引学生注意,但与本节内容不够贴切2、与本节内容贴切的,离学生有点远3、贴近学生生活的,激不起学生的设计欲望。但最终我还是选择了用鸟巢、水立方的“设计”这一点。因为一位著名的设计师,都是从小培养,从小的设计做起。我们有必要抓住这一教学契机,为学生们上一节有关设计的启蒙课。让学生从小具备设计的意识,从小培养设计师。而本节课恰恰就是以设计为主,设计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培养设计师。因此,我以“设计”为中心,创设了教学情境。

2、活动探究——设计二氧化碳的制取装置

(1)首先直接告诉学生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和反应原理

一、药品及反应原理

1、药品: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

2、原理:CaCO3+2HCl=CaCl2+H2O+CO2↑

(2)合作探讨——研究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引导学生思考制取气体的装置的构成,即发生装置与收集装置。

将学生分为六个小组,给每个小组提供若干打印了仪器的投影片,学生自主设计实验装置。然后根据初中生集体荣誉感强,好胜心强的特点,采用分组竞赛的方法,在竞赛中,提高学生自主参与的积极性,有利于知识的巩固和应用。并且小组内进行交流讨论,互动学习,总结评价各自装置的优缺点。这样的过程,使学生对实验操作和仪器的选择有了一定的认识,为组装设计实验装置创设了良好的铺垫。这个环节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鼓励他们设计更多的方案,让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人, 淋漓尽致地自由挥洒,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

在设计此环节时,我曾考虑过其他方式让学生设计实验装置。1、直接用仪器?2、让学生画图?3、用投影片打印仪器

(3)展示分享:

让每一小组的学生展示自己的设计方案,并让各小组间交流各自的实验状况,分析实验装置的优缺点,反思本组设计的缺陷,最后选出最佳设计,并由设计者发言与大家共同分享设计成果,使同学们彼此间互通有无,激发共鸣,共同提升。

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学生回忆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两套装置,学生思考如下问题:1、确定气体发生装置时应考虑哪些因素?2、收集气体一般有哪两种方法?3、确定气体收集装置时应考虑哪些因素?通过氧气和二氧化碳相关性质的比较,了解制备氧气与二氧化碳时其发生装置与收集装置的异同。初步确立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与方法。整个过程让学生体验、反思和完善实验设计,掌握基本技能,体现师生互动。

(4)归纳总结

在课堂气氛高涨的时候及时引导提问:实验制取二氧化碳在选择仪器时需考虑哪些方面的问题?(例如大的方面要考虑反应物的状态、反应条件。细小方面要考虑节约药品和对反应的控制等。)从而引导学生回归主题,及时的把探究过程中的点滴收获汇总、凝炼、升华。从而得出装置设计的依据。

3、收获

请用你最喜欢最理想的装置,来制取一瓶二氧化碳。因为有了前面的探究,学生们很快的完成了布置的任务,此刻我及时给予了积极的评价,表扬他们认真参与、大胆操作、积极探究的良好品质,鼓励他们再接再励,再创佳绩,让学生在激励声中爬的更高,走得更远。

4、延伸

从现实生活中找一些实验替代品,自己动手设计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并完成制取二氧化碳的家庭小实验,以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升化学实验基本操作能力及探究能力。

整个过程我始终贯穿着“设计“这一主线,着力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活动和谐统一,传授知识和智能开发的和谐统一,德育和智育的和谐统一。

5、板书设计

二氧化碳制取装置的研究

一、药品及反应原理

1、药品: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

2、原理:CaCO3+2HCl=CaCl2+H2O+CO2↑

二、装置的确定

1、发生装置:取决于反应物状态及反应条件

2、收集装置:取决于气体的密度、是否溶于水

六、教学反思

整个教学过程以“设计”为核心。促进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实事求是、敢于创新、热爱科学的情感,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构建了动态的、生成性的课堂,真正实现了课堂教学是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师生生命中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说课稿6

一、教材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在全书乃至整个化学学习过程中,所占有的地位十分重要。它是培养学生在实验室中制取某种气体时,药品的选择、装置的设计、实验的方法等思路的最佳素材。上好此节课对学生今后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化学基本实验及实验探究能力都有深远的影响。

本节知识的学习比较容易,学生在前面学习元素化合物的基础上经过讨论便可解决。本节学习的重点是能力训练。学生在前面学习的氧气、实验室制法,具备了一些气体制备的实践经验,各项实验技术也已经具备,此时,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学生主体,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正是时机。教师提出探究问题、引发学生思考;通过小组合作,设计方案、表达交流、实施方案、总结表达等环节完成整个探究。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并利用设计的装置制取二氧化碳。

(2)了解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方法和设计思路。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室里制取氧气的方法和设计思路,探索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和实验装置,让学生初步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提出假设,实验探究,获得结论)和方法,体验化学实验的方法的科学性;能进行初步的'科学探究活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实验、问题讨论,培养学生求实、创新、合作的科学品质。

通过师生间、学生间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体验探究成功的乐趣,激发学生探究欲。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反应原理和实验装置的选择,并利用设计装置制取二氧化碳。

重点突破:通过提问预让学生思考的教材P112第5题已知能产生二氧化碳的反应,师生共同确定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演示碳酸钠粉末与稀盐酸、大理石与稀盐酸及稀硫酸的反应确定反应原理,并提醒学生注意不能用浓盐酸和硫酸;课前布置学生设计实验装置到课堂展示,让部分学生到台上演示实验,教师针对学生演示指出实验注意事项。

教学难点: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

难点突破:通过引导学生回忆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实验装置图,让学生分析对比两套装置,从而确定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

四、教学设计思路与教学方法:

教学设计思路:

教材中直接给出了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这样学生虽能一下子记住所用药品,但是过后接触到其它能够产生二氧化碳的药品时可能会混淆,故本人在介绍完教材中所用药品后又初充介绍为什么不用浓盐酸或硫酸代替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而有关发生装置、收集装置的选择则采用探究的方式进行。具体设计如下:

①让学生列举所知道的能生成二氧化碳的反应,分析学生所举例子后直截了当介绍实验室制取CO2的药品、通过演示实验探究反应原理,并投影出相关化学方程式的书写。通过比较演示的方式提醒学生不能用浓盐酸或硫酸来代替稀盐酸制取CO2,原因是浓盐酸具有挥发性使制得的气体不纯,硫酸与碳酸钙反应后产生的硫酸钙微溶于水,会阻止硫酸与碳酸钙进一步发生反应。反应无法彻底进行。也不好用碳酸钠代替石灰石或大理石。从而归纳出实验室在选择药品制取气体时应注意的事项。由此确立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观察和分析问题的意识。

②引导学生回忆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两套装置,学生讨论并思考如下问题:A、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由哪几部分组成?B、确定气体发生装置时应考虑哪些因素?C、收集气体一般有哪两种方法?D、确定气体收集装置时应考虑哪些因素?

通过氧气和二氧化碳相关性质的比较,了解制备氧气与二氧化碳时其发生装置与收集装置的异同。初步确立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与方法。在教学中本人将相关比较以表格形式列出,用媒体展示,一边引导学生回忆氧气制取的装置一边归纳出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方法,用表格归纳出方法并投影出来。

③投影教材P111有关实验仪器。让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并选择相关仪器进行实验。

本人在组织课堂的同时依据投影上的注意事项适时提醒学生注意正确操作。如:A、长颈漏斗末端插在液面下。B、导管伸入锥形瓶不能过长(<0.5cm)。C、收集气体时应用向上排空气法,不能用排水法(CO2溶于水)。D、检验气体是否集满的方法(补充说明检验C02气体的方法)。

整个过程让学生体验、反思和完善实验设计,掌握基本技能,体现师生互动。

④随堂小结,结合我校采用讲学案教学的特点。让学生拿出预先发给的讲学案,本人对该节内容进行小结,并指导学生完成随堂练习,并当场讲评。最后布置学生回去完成课后巩固练习。

2.教学方法:

活动探究、对比探究、合作交流、讨论归纳相结合的教学法。

五、教具准备:归纳路,通过灵活选择仪器,创设培养学生类比、归纳、演绎能力的情景

仪器:注射器、锥形瓶、平底烧瓶、烧杯、试管、集气瓶、长颈漏斗、双孔(单孔)带直导管(弯导管)的导管、水槽、酒精灯、铁架台、课件。

药品:块状大理石、碳酸钠粉末、稀盐酸、稀硫酸、澄清的石灰水。

六、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过的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对于气体的制法与收集较为熟悉,懂得气体的收集方法与物理性质有关,并且学生懂得要制取某种物质,必须通过含有该物质元素的其它物质通过化学变化或物理变化来实现,如何制取二氧化碳学生很快想到的是木炭的燃烧,碳还原氧化铜,除了看书之外不会想到用大理石与盐酸反应来制取,所以要在课前安排学生查览资料,收集能产生二氧化碳的物质。学生的基本情况是:素质参差不齐,一个班级约40人,其中10左右较优秀,基础较差的学生也近10个,中等水平学生约20人。针对这一情况,本人在教学过程中尽量讲一些基础知识,有关提高部分可将课后巩固题作为提高题,让较优秀的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试着做。时间安排上重点放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和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确定,事先让学生根据学案预习并设计方案,鼓励部分学生到台上利用设计的装置制取二氧化碳。

七、教学流程

创设情境组织讨论能生成二氧化碳的反应→通过实验导学并了解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的药品及反应原理→回忆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及装置确定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投影教材制取二氧化碳的相关仪器,让学生设计、展示、并动手完成二氧化碳的制取。→随堂小结,结合讲学案进行。→布置作业。

八、板书设计

二氧化碳气体实验室制取的研究

(一)药品及反应原理

药品:石灰石(或大理石)和稀盐酸

原理:CaCO3+2HCl===CaCl2+H2O+CO2↑

(二)装置的确定

反应物的状态

发生装置

反应条件

向上排空气法

排空气法

收集装置向下排空气法

排水法

(三)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发生装置:固体液体不加热型

收集装置:向上排空法

验满:用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熄灭则满

检验:倒入澄清的石灰水,振荡变浑浊则是二氧化碳

九、作业

学案课后巩固、教材P1121、2、5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说课稿7

一、教材分析

本课题主要研究实验室中如何制取二氧化碳。这是继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后介绍的第二种气体制取,通过两种气体制取对比,使学生掌握运用简单装置制取某些气体的思路和方法,并利用设计的装置制取二氧化碳。最后总结了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思路。本节课在全书乃至整个化学学习过程中,所占有的地位十分重要。上好本节课对培养学生化学基本实验及实验探究能力都有深远的影响。

二、学习目标

根据新课标的精神、教材的编写意图、本节的特点、初三学生的认知水平、心理特点,确定本课时教学目标为:(1)知识与技能:

了解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并利用设计的装置制取二氧化碳。(2)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和实验装置,让学生初步学习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实验、问题讨论,培养学生求实、创新、合作的科学品质。

②通过师生、学生间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体验探究成功的乐趣,激发学生探究欲。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原理、实验装置和制取方法的学习。

重点突破:(1)通过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师生共同确定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反应原理,(2)学生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相结合,及时反馈矫正。

难点:确定实验室取二氧化碳的药品。

难点突破:通过思维的发散和收敛的过程,完成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选择的探究过程。

四、学情分析

已有的知识和能力:学生在前面学习的氧气实验室制法,具备了一些气体制备的实践经验,各项实验基本技能也已经具备,此时,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学生主体,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正是时机。

存在的问题:学生在对一般方法进行归纳概括时仍有主观性和片面性。

五、教法、学法

教学模式主要采用的是导学案与PPT以及小组合作的形式。学案给学生参与提供帮助,关注学生落实情况并及时反馈学习效果;PPT可以展示素材和情境,调动学生多种感官,提高课堂效率;小组合作的形式可以加强同伴互助,调动学生积极性,并利用评价激励学生。

学习方法有两个体现和四个突出。从学生的学习目标,学生活动,学习检测来体现教学设计层次性;从学案导学,科学探究,小组合作,情境体验来体现学习方式的多样化。以实验为基础,突出知识的形成,以练评为手段,突出知识的理解,以思维为核心,突出知识的深化,以习题为载体,突出知识的运用,让学生达到知识向能力的转化。

接下来我重点谈谈本节课的教学过程

六、教学过程

1.教学流程设计如下(本节课主要有6个环节):

情境引入----合作探究-----风采展示----总结提升-----当堂检测

2、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猜谜语:

有一种物质,农民说它是“植物粮食”;消防员赞美它是“灭火先锋”;建筑师称它为“粉刷匠”;环境学家指责它是造成全球变暖的“罪魁祸首”.这种物质是什么呢?(学生回答:二氧化碳)

教师出示一瓶二氧化碳,同学们想亲自动手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吗?实验室中如何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本节课我们就探究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

(二)合作探究(本环节安排了3个探究活动)探究一: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理想原料。

通过回忆前面学过生成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并讨论它们是否在实验室中可行?引出探究活动一,通过学生分组实验,自己动手操作、探究,选出自己认为理想的原料。

(设计意图:给学生一个张扬个性的空间增强学生探究知识的自信心,既让学生认识到对比观察的科学探究方法,又注重了学生获取新知的体验学习,可谓一举两得。)

探究二:探究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

(1)引导学生回忆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学生讨论并思考如下问题:A、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为何反应物不同,装置就不同?B、确定气体发生装置时应考虑哪些因素?C、收集氧气为何可以用这两种方法?D、确定气体收集装置时应考虑哪些因素?

(2)通过氧气和二氧化碳相关性质的比较,了解制备氧气与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与收集装置的异同。在教学中本人将相关比较以表格形式列出,用多媒体展示,一边引导学生回忆氧气制取的装置一边归纳出选择实验室制取气体装置应考虑的因素。

(3)投影教材P111有关实验仪器。让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并选择相关仪器进行组装,鼓励他们设计多种方案。这样的设计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展示自己的成果,展示每个小组设计的方案,并让小组间交流各自的优缺点,反思自己设计装置的不足,进而选出最佳方案。

(设计意图:让成功的学生体验创新发现的乐趣,让思维受限制的同学豁然开朗,并激起思维共鸣,提高学生思维的发散性。)探究三: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1)明确了制取装置后,教师组织学生讨论该如何操作、如何检验、如何验满等问题,在学生回答后,多媒体示范:检验、验满的方法。(2)学生完整的亲自体验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

(设计意图:让学生从探究中获取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的合作、动手能力,培养创新能力。)

(三)风采展示

各个小组派出代表对本组所做的实验从原理,装置的选择,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同时其他同学可以质疑或者补充使知识完整。

(四)总结提升------畅谈本节课的收获

让学生把本节课的收获、感受或者体会与同学们交流,进行总结本节内容。最后教师出示本节知识结构。

(设计意图:澄清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模糊点、疏漏点,构建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五)当堂检测

我设置了5个小题,第

1、2题是基础知识,第3题是考察了二氧化碳实验室制取的装置,第4题是一道知识迁移题。第5题是趣味实验:鸡蛋潜水,把鸡蛋壳放入醋酸中,观察现象并探究其中的奥妙。

(设计意图:当堂训练,及时反馈,检测学生掌握及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使化学教学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真正从生活走向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

七、板书设计

简明扼要的板书设计,能加深学生对知识体系的认识,强化重、难点。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药品:大理石和稀盐酸

反应原理:CaCO3+2HCl=CaCl2+H2O+CO2 ↑发生装置:固液不加热型收集装置:向上排空法

验满:用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熄灭则满检验:倒入澄清的石灰水,振荡变浑浊则是二氧化碳

第四篇:《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说课稿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说课稿1

尊敬的评委、老师:

下午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中的第六单元课题2《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思考等六个方面进行阐释,请批评指正。首先谈谈教材分析:

一、说教材

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第二单元氧气的制法,初步形成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情况下设置的。通过本课题的学习能使学生尽快地从简单模仿到有目的的选择,从而获得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设计思路。所以此节课不仅在本单元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对培养学生良好地思维能力以及今后化学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初步形成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能设计和完成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验以及学生已有的认识基础,我确定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如下: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所用的药品、反应原理;了解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设计思路,初步学会实验室二氧化碳的制取。

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活动的过程,体验化学实验方法的科学性。了解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创设制取二氧化碳的问题情境,丰富学生的科学体验。

3、教学重点与难点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及教材内容和学生学习的实际,确定如下:

重点: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实验装置及制取方法。

难点:从实验室制取气体装置的设计思路出发,探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方法。

那么,学生的情况又怎么样呢?

二、学情分析

1、学生已学习了氧气的制法,实验的基本技能得到发展,对于常见仪器的操作也比较熟悉。

2、我所教班级的学生课堂上比较活跃,对化学充满兴趣,但由于来自农村,他们实验时的动手能力、分析能力较弱,所以我采用“教师引导,学生合作”的实验探究方法,使他们获取知识,激发学习兴趣,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那么,如何将这些知识让学生轻松、愉快地接受呢?我采用了如下的教学方法并指导他们进行学习。

三、说教法与学法

本节课我采用了合作探究、分组实验、多媒体辅助、讲解、比较归纳等教学方法,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

为了让学生很好地学习本课,课堂上我采用观察发现法、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动手操作法等学习方法,引导学生获取知识,真正做到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四、说教学过程

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调动学生积极性,本课我采用了以下教学模式进行教学:

1、激情导入(约5分钟)

利用意大利——“死狗洞”的画面展示,让学生产生兴趣,然后告诉他们这是二氧化碳过多的原因,那么二氧化碳在实验室中是怎样获得的呢?你们想不想自己亲手制取呀?并让学生回顾可产生二氧化碳的方式,同时我也演示大理石与稀盐酸、大理石与稀硫酸、碳酸钠粉末与稀盐酸几个反应。并让学生分析利用哪一个反应制二氧化碳最为合适?

目的:让学生直奔主题营造和谐、轻松的学习气氛,有利于学生学会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诱使他们带着疑问进入下一环节的学习。

2、自学感知(约8分钟)

利用多媒体展示学习目标:

(1)认证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反应原理。

(2)回顾氧气的实验室制法,你认为制取气体时应该考虑那些问题?如何设计?

目的:大家知道自学是一个人一生中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之一,也是一个人“一生中最好的学习方法”。可是当前形势下我们的学生,特别是我们农村中学的部分学生就是不愿意去自学,本来简单的知识,在他们看来都是非常复杂的。

在此过程中我让学生自学,对于不懂的地方可小组讨论,培养了学生互帮互助的良好品质,增强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大概。

3、合作探究(约22分钟)

问题1:学生回答刚才的猜想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复习实验室制取氧气。分析实验室制取气体须考虑的问题,并设计实验方法。

目的:检验自学效果,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做到“温故而知新”,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及组员合作情况,为总结制取气体的设计思路指明方向;培养学生处理和加工信息的能力,使学生学会从个别到整体的分析方法,为突破难点,落实重点做准备。

问题2:实验室如何制取二氧化碳?采用何方法收集二氧化碳?

目的:教材体现了建构主义理论的教学思想,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根据所需搜集的知识,建构成自身的知识网络,以便进一步地学习。

学生分组组装仪器并展示成果,说出不同装置的优缺点,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操作过程,便于学生顺利地完成实验。然后指导学生完成二氧化碳的制取。

目的:通过学生自己动手组装展示和汇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他们亲身体验了自己设计成果的乐趣。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让学生把实物与图示有机结合,使他们能够正确地掌握实验操作步骤。

4、巩固练习(约5分钟)

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习题,学生作答,教师适当解释。

5、课后拓展(约2分钟)

1、利用家庭里的物品,设计并完成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实验。

目的: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培养他们对化学的学习兴趣。

2、上网查找实验室为何不用浓盐酸与大理石制取二氧化碳?大理石与稀硫酸反应为何反应一段时间后又不反应了?

目的:这有利于引导学生学会利用网络进行学习,改变目前我们农村学生只会利用网络聊天、玩游戏的现象,也加强了学科之间的联系。

五、板书设计

一、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及反应原理

药品:石灰石(或大理石)和稀盐酸

原理:CaCO3+2HCl=CaCl2+H2O+CO2↑

二、制取气体装置的确定

固体加热型

1、发生装置由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决定

固液常温型

向上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

2、收集装置向下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

排水法(不易溶于水,不与水发生反应的气体)

注:相对分子质量大于29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反之就小。

三、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1、装置:固液常温型

2、检验:通入澄清的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是二氧化碳。

3、收集方法: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原因:密度比空气大,易溶于水)

3、验满:用燃烧的木条放在瓶口,木条熄灭,证明已经收满。

六、教学思考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我始终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来主动发现结论,实现师生互动,通过这样的教学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我认识到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要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和学习习惯,让学生学会学习,才能使自己真正成为一名受学生欢迎的好教师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说课稿2

一、教材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在全书乃至整个化学学习过程中,所占有的地位十分重要。它是培养学生在实验室中制取某种气体时,药品的选择、装置的设计、实验的方法等思路的最佳素材。上好此节课对学生今后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化学基本实验及实验探究能力都有深远的影响。本节知识的学习比较容易,学生在前面学习元素化合物的基础上经过讨论便可解决。本节学习的重点是能力训练。学生在前面学习的氧气、实验室制法,具备了一些气体制备的实践经验,各项实验技术也已经具备,此时,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学生主体,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正是时机。教师提出探究问题、引发学生思考;通过小组合作,设计方案、表达交流、实施方案、总结表达等环节完成整个探究。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并利用设计的装置制取二氧化碳。

(2)了解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方法和设计思路。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室里制取氧气的方法和设计思路,探索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和实验装置,让学生初步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提出假设,实验探究,获得结论)和方法,体验化学实验的方法的科学性;能进行初步的科学探究活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验、问题讨论,培养学生求实、创新、合作的科学品质。通过师生间、学生间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体验探究成功的乐趣,激发学生探究欲。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反应原理和实验装置的选择,并利用设计装置制取二氧化碳。重点突破:通过提问预让学生思考的教材P112第5题已知能产生二氧化碳的反应,师生共同确定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演示碳酸钠粉末与稀盐酸、大理石与稀盐酸及稀硫酸的反应确定反应原理,并提醒学生注意不能用浓盐酸和硫酸;课前布置学生设计实验装置到课堂展示,让部分学生到台上演示实验,教师针对学生演示指出实验注意事项。

教学难点:

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

难点突破:

通过引导学生回忆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实验装置图,让学生分析对比两套装置,从而确定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

四、教学设计思路与教学方法:

教学设计思路:

教材中直接给出了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这样学生虽能一下子记住所用药品,但是过后接触到其它能够产生二氧化碳的药品时可能会混淆,故本人在介绍完教材中所用药品后又初充介绍为什么不用浓盐酸或硫酸代替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而有关发生装置、收集装置的选择则采用探究的方式进行。具体设计如下:

①让学生列举所知道的能生成二氧化碳的反应,分析学生所举例子后直截了当介绍实验室制取CO2的药品、通过演示实验探究反应原理,并投影出相关化学方程式的书写。通过比较演示的方式提醒学生不能用浓盐酸或硫酸来代替稀盐酸制取CO2,原因是浓盐酸具有挥发性使制得的气体不纯,硫酸与碳酸钙反应后产生的硫酸钙微溶于水,会阻止硫酸与碳酸钙进一步发生反应。反应无法彻底进行。也不好用碳酸钠代替石灰石或大理石。从而归纳出实验室在选择药品制取气体时应注意的事项。由此确立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观察和分析问题的意识。

②引导学生回忆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两套装置,学生讨论并思考如下问题:

A、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由哪几部分组成?

B、确定气体发生装置时应考虑哪些因素?

C、收集气体一般有哪两种方法?

D、确定气体收集装置时应考虑哪些因素?通过氧气和二氧化碳相关性质的比较,了解制备氧气与二氧化碳时其发生装置与收集装置的异同。初步确立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与方法。在教学中本人将相关比较以表格形式列出,用媒体展示,一边引导学生回忆氧气制取的装置一边归纳出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方法,用表格归纳出方法并投影出来。

③投影教材P111有关实验仪器。让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并选择相关仪器进行实验。本人在组织课堂的同时依据投影上的注意事项适时提醒学生注意正确操作。如:

A、长颈漏斗末端插在液面下。

B、导管伸入锥形瓶不能过长(<0.5cm)。

C、收集气体时应用向上排空气法,不能用排水法(CO2溶于水)。

D、检验气体是否集满的方法(补充说明检验C02气体的方法)。整个过程让学生体验、反思和完善实验设计,掌握基本技能,体现师生互动。

④随堂小结,结合我校采用讲学案教学的特点。让学生拿出预先发给的讲学案,本人对该节内容进行小结,并指导学生完成随堂练习,并当场讲评。最后布置学生回去完成课后巩固练习。

2.教学方法:活动探究、对比探究、合作交流、讨论归纳相结合的教学法。

五、教具准备:

归纳路,通过灵活选择仪器,创设培养学生类比、归纳、演绎能力的情景仪器:注射器、锥形瓶、平底烧瓶、烧杯、试管、集气瓶、长颈漏斗、双孔(单孔)带直导管(弯导管)的导管、水槽、酒精灯、铁架台、课件。药品:块状大理石、碳酸钠粉末、稀盐酸、稀硫酸、澄清的石灰水。

六、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过的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对于气体的制法与收集较为熟悉,懂得气体的收集方法与物理性质有关,并且学生懂得要制取某种物质,必须通过含有该物质元素的其它物质通过化学变化或物理变化来实现,如何制取二氧化碳学生很快想到的是木炭的燃烧,碳还原氧化铜,除了看书之外不会想到用大理石与盐酸反应来制取,所以要在课前安排学生查览资料,收集能产生二氧化碳的物质。学生的基本情况是:素质参差不齐,一个班级约40人,其中10左右较优秀,基础较差的学生也近10个,中等水平学生约20人。针对这一情况,本人在教学过程中尽量讲一些基础知识,有关提高部分可将课后巩固题作为提高题,让较优秀的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试着做。时间安排上重点放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和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确定,事先让学生根据学案预习并设计方案,鼓励部分学生到台上利用设计的装置制取二氧化碳。

七、教学流程

创设情境组织讨论能生成二氧化碳的反应→通过实验导学并了解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的药品及反应原理→回忆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及装置确定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投影教材制取二氧化碳的相关仪器,让学生设计、展示、并动手完成二氧化碳的制取。→随堂小结,结合讲学案进行。→布置作业。

八、板书设计

二氧化碳气体实验室制取的研究

(一)药品及反应原理药品:石灰石(或大理石)和稀盐酸原理:CaCO3+2HCl===CaCl2+H2O+CO2↑

(二)装置的确定反应物的状态发生装置反应条件向上排空气法排空气法收集装置向下排空气法排水法

(三)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发生装置:固体液体不加热型收集装置:向上排空法验满:用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熄灭则满检验:倒入澄清的石灰水,振荡变浑浊则是二氧化碳

九、作业学案

课后巩固、教材P1121、2、5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说课稿3

一、教材分析

1.本课选自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第二课题,它是在学生学习了氧气的制取后,探究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2.课题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本课涵盖了《化学课程标准》中第一个一级主题:“科学探究”的四个二级主题: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发展科学的探究能力、学习基本的实验技能、完成基础的学生实验,该课题在初中化学中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提高思维能力和实验技能具有重要地位地位。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原理;

2.初步学会实验室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

3.掌握检验二氧化碳的方法。

能力目标

1.学会通过实验原理,选择、使用化学实验仪器;

2.练习装置气密性检验和向上排气法集气等实验基本操作;

3.培养思维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探究意识,培养合作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原理、实验装置和制取方法。

难点: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出发,自主探究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方法。

四、学情分析

本年级学生聪明好学,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探索精神,合作意识强,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能够合作达成本次教学目标。

五、教法分析(根据个人说课效率,适当截取)

1.激励法:创设学习环境,激发学生求知欲望。

2.引导法:通过对教材和学情的正确分析,引导学生学习基本知识、掌握实验基本技能。

3.探究法:采用探究式实验教学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实验能力。

4.归纳法:通过归纳总结,帮助学生消化吸收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

、学法指导(根据时间和个人说课效率,截取)

1.指导学生合作学习,树立合作意识。

2.指导学生探究学习,培养思维能力。

3.指导学生相互交流,互帮互学。

4.引导学生正确操作实验仪器,提高实验操作技能。

5.指导学生分析误差,学会归纳总结,并从中获得进步。

七、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在此环节,为了迅速吸引学生注意力,发学生探究学习积极性,我采用如下方式:同学们,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哪些场景见到、用到、谈到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不是只有好处?或者只有坏处?顺势通过多媒体展示二氧化碳制作舞台效果、利用干冰人工降雨、碳酸饮料等丰富多彩的图片,激发学习兴趣。

二:探究二氧化碳的制取原理

组织学生小组探究学习,回顾所学知识,并且思考有哪些方法可以制取二氧化碳?同学们经过讨论,可以给出很多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但是那些方法能用作二氧化碳的制取呢?

我给出几个原则,供同学们参考:

1:原料是否廉价易得;

2:操作是否简便易行;

3:反应速率是否适中,是否可控

4:气体是否纯净,是否便于收集;

5:过程是否绿色环保等。

通过同学们的探究、对比,在我的提示下,得出采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不会有什么问题。(在次环节,说出不用其他原料的原因。这是重要得分点)

三:总结、归纳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收集的方法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所学的制取氧气的方法,指导同学们思考:制取装置的选取与反应物的状态以及反应条件有关。

1:加热高锰酸钾;(固体反应,需加热)

2: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固体与固体反应,需加热)

3:在二氧化锰作用下,分解过氧化氢。(固体液体反应,不需加热)

气体的收集方法,则需要考虑气体是否易溶于水,以及它们的密度与空气密度大小相比较。(针对二氧化碳具体说一下,这是得分点)通过教师引导,以及学生小组探究学习,学生能够探究出二氧化碳的制取装置和收集装置。在此环节,我不会将答案直接告诉学生,这样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实验能力的提高。

四:探究二氧化碳的验证、验满方法

教师可引导学生回顾所学的二氧化碳的验证方法,此处需要强调的是:澄清石灰水溶质的化学成分是什么?生成物是什么,让学生知道验证二氧化碳的真实原理。

验满的方法,学生可以通过小组探究得出结论:利用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密度比空气大;以及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注意有效表达方式,重音凸显)

五:二氧化碳制取装置的改进及注意事项

引导学生思考本实验装置的局限性:比如二氧化碳容易从长颈漏斗口漏出;二氧化碳的制取量不容易控制;制取二氧化碳的原料稀盐酸有挥发性等,逐步引导学生将实验装置改进完善!

六:课堂练习

课件呈现各种梯度化题目,针对二氧化碳的制取原理,及时复习、应用,让学生及时掌握基本知识,形成学习技能。

七:教学小结(适当截取,不需要都说,时间限制)

临下课前,利用几分钟的时间对本节课进行小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对知识点进行梳理:学生感觉最直观的就是所学的基本知识,对同学们掌握的知识点进行梳理会使学生有满满的收获感。

2.对重点实验技能、分析问题方法进行回顾:学生的思维能力、学习能力、实验技能是逐步培养起来的,及时总结、回顾对学生成长有莫大好处。

3.对学生学习态度进行评价:及时表扬好的学习态度,批评不认真,课堂不积极思考问题等错误行为,对培养学生良好习惯有很大帮助!

八:对小组探究学习态度及能力进行评价(此环节,如果时间不允许,可以省略)

教学结束后,分小组进行实验评价,评价分为学生自评和教师评价。教师只评价实验小组。评价等级分为A,B,C三个等级。

九、板书设计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二氧化碳制取的原理

A.药品: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B.原理:CaCO3+2HCl=CaCl2+H2O+CO2↑

2.装置的确定

A.发生装置:固体、液体不加热型 B.收集装置:向上排空气法

3.检验和验满A.检验:倒入澄清的石灰水,振荡变浑浊则是二氧化碳 B.验满:用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熄灭则已满。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说课稿4

各位老师,大家好,我是今天的××号考生,我说课的内容是《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针对本次说课,我将遵循新课程标准理念,辅于教育教学有关知识为指导,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等七个方面展开说课。

一、教材分析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选自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六章课题二。本节课主要包括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和装置探究,学生之前已经学习过二氧化碳的相关性质,以及氧气的制取,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我将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之后学习其它的相关实验做铺垫。

二、学情分析

我所面对的是九年级的学生,他们拥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和认知经验。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但是这些能力都不够完善,因此我会在课堂中充分结合他们的优势,不断的引导,让学生能参与到我的课堂之中。

(过渡:基于我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确定我的教学目标如下。)

三、教学目标

1.能说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能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选择合适的实验仪器。

2.通过合作探究,总结二氧化碳实验室制取实验的一般步骤,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3.体会实验与化学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增强对化学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重难点

(过渡:教学是生命相遇、心灵相会的过程。本课的教学方法预设如下:)

五、教学方法

六、教学过程

好的导入未成曲调先有情,像磁石一样,牢牢的吸引学生。采取复习导入的形式回忆氧气的实验室制取方式,进一步提问实验室中二氧化碳又该如何制取。引起学生思考,引入新课《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这一部分我会请学生阅读课本思考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制备原理以及相关化学方程式该的书写。

首先,提问制取气体的实验仪器选择需要考虑哪些因素?预设学生能回答出从发生装置考虑有反应物的状态、反应条件,从收集装置考虑有生成气体的密度和是否与水反应以及是否溶于水。

然后,我会组织学生针对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性质比较进行小组讨论装置的选用。引导学生分别从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制取原理、反应物状态、反应条件以及气体产物的密度和是否溶于水以及与水反应等方面进行对比,最终参考氧气的制取装置,给出二氧化碳的制取装置:反应装置是固体与液体的不加热反应装置;收集装置是瓶口向上排空气法。

设置合理的小组讨论,既能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又能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紧接着,我会在多媒体上展示多种实验仪器,让学生讨论优缺点,最后选择最佳的实验装置。

最后,对于二氧化碳检验过程,学生能根据二氧化碳性质总结出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进行检验。至于检验是否盛满,学生可以得出观察集气瓶口燃着的木条是否熄灭来验满。

运用直观的教学手段,建立宏观的表象,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使知识化繁为简,化未知为已知,从而突破重难点。

在本课的巩固与拓展环节,组织小组讨论根据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制取总结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小结:为了了解每个学生对本节课的掌握程度,采取随机提问的方式进行总结。

作业:课后查询资料还有哪些方式可以制取二氧化碳,可以选取哪些实验仪器。

开放性的小结和作业可以检验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同时训练逻辑思维能力。

七、板书设计

最后介绍一下我的板书设计,采取提纲式的板书,本着直观、简洁、清晰、明了原则。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说课稿5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课题2《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初中化学最为完整的学习元素和化合物知识体系的一个单元,而二氧化碳又是本单元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这节课在本书乃至整个初中化学学习过程中都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本节课学习的重点是能力训练。学生在前面学习了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具备了一些气体制备的实践经验,各项实验技术也已经具备,此时,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正是时机。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

(1)了解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并利用设计的装置制取二氧化碳。(2)了解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方法和设计思路。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室里制取氧气的方法和设计思路,探索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实验装置,让学生初步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提出假设,实验探究,获得结论)和方法,体验化学实验的方法的科学性;能进行初步的科学探究活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通过实验、问题讨论,培养学生求实、创新、合作的科学品质。通过师生间、学生间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体验探究成功的乐趣,激发学生探究欲。

三、教学策略

教法分析

1、探究式实验教学法:

教师根据目标提问,学生动手实验,体验实验的过程。教给学生通过实验、观察、探究得出科学结论教学方法。

2、互动式教学法:

教师讲解过程中,学生去猜想,讨论、抢答,在学生的实验过程中有教师的指导、答疑,师生间不断的进行信息交流,有助于学生注意力的集中和学习积极性的提高。

3、竞赛教学法:

根据初中生集体荣誉感强,好胜心强的特点,采用分组竞赛的方法,在竞赛中,提高学生自主参与的积极性,有利于知识的巩固和应用。

通过以上教学方法的使用,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

学法分析

1、探究学习:

学生通过实验来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为何不能使用其它药品,通过研究发生装置,选择其它仪器制取二氧化碳,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分析能力,培养开拓创新的精神。

2、自主学习:

指导学生独立完成探究实验,归纳总结:为什么稀硫酸和浓盐酸不能代替稀盐酸?碳酸钠不能代替大理石?等等。从而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使学生自主地获取知识。

3、合作学习:

利用分组实验和小组讨论,使学生在沟通中创新,在交流中发展,在合作中获得新知。

4、归纳学习:

边实验边记录边归纳总结,在归纳总结中促进思维的发展,并提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的选择,并利用设计装置制取二氧化碳

2、教学难点:通过探究试验归纳、总结,正确的选择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

五、教学设计

1、创设情境

展示鸟巢、水立方的图片及其设计者的设计特点。鼓励学生当一回小设计师,当一回设计小明星。设计的原则:从大处着眼,从微观入手。让学生在伟大的设计师的榜样的感召下投入设计的热情,激发学生设计的欲望。在研究课题引入时,我也曾经考虑过其他办法:1、能立即吸引学生注意,但与本节内容不够贴切2、与本节内容贴切的,离学生有点远3、贴近学生生活的,激不起学生的设计欲望。但最终我还是选择了用鸟巢、水立方的“设计”这一点。因为一位著名的设计师,都是从小培养,从小的设计做起。我们有必要抓住这一教学契机,为学生们上一节有关设计的启蒙课。让学生从小具备设计的意识,从小培养设计师。而本节课恰恰就是以设计为主,设计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培养设计师。因此,我以“设计”为中心,创设了教学情境。

2、活动探究——设计二氧化碳的制取装置

(1)首先直接告诉学生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和反应原理

一、药品及反应原理

1、药品: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

2、原理:CaCO3+2HCl=CaCl2+H2O+CO2↑

(2)合作探讨——研究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引导学生思考制取气体的装置的构成,即发生装置与收集装置。

将学生分为六个小组,给每个小组提供若干打印了仪器的投影片,学生自主设计实验装置。然后根据初中生集体荣誉感强,好胜心强的特点,采用分组竞赛的方法,在竞赛中,提高学生自主参与的积极性,有利于知识的巩固和应用。并且小组内进行交流讨论,互动学习,总结评价各自装置的优缺点。这样的过程,使学生对实验操作和仪器的选择有了一定的认识,为组装设计实验装置创设了良好的铺垫。这个环节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鼓励他们设计更多的方案,让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人, 淋漓尽致地自由挥洒,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

在设计此环节时,我曾考虑过其他方式让学生设计实验装置。1、直接用仪器?2、让学生画图?3、用投影片打印仪器

(3)展示分享:

让每一小组的学生展示自己的设计方案,并让各小组间交流各自的实验状况,分析实验装置的优缺点,反思本组设计的缺陷,最后选出最佳设计,并由设计者发言与大家共同分享设计成果,使同学们彼此间互通有无,激发共鸣,共同提升。

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学生回忆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两套装置,学生思考如下问题:1、确定气体发生装置时应考虑哪些因素?2、收集气体一般有哪两种方法?3、确定气体收集装置时应考虑哪些因素?通过氧气和二氧化碳相关性质的比较,了解制备氧气与二氧化碳时其发生装置与收集装置的异同。初步确立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与方法。整个过程让学生体验、反思和完善实验设计,掌握基本技能,体现师生互动。

(4)归纳总结

在课堂气氛高涨的时候及时引导提问:实验制取二氧化碳在选择仪器时需考虑哪些方面的问题?(例如大的方面要考虑反应物的状态、反应条件。细小方面要考虑节约药品和对反应的控制等。)从而引导学生回归主题,及时的把探究过程中的点滴收获汇总、凝炼、升华。从而得出装置设计的依据。

3、收获

请用你最喜欢最理想的装置,来制取一瓶二氧化碳。因为有了前面的探究,学生们很快的完成了布置的任务,此刻我及时给予了积极的评价,表扬他们认真参与、大胆操作、积极探究的良好品质,鼓励他们再接再励,再创佳绩,让学生在激励声中爬的更高,走得更远。

4、延伸

从现实生活中找一些实验替代品,自己动手设计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并完成制取二氧化碳的家庭小实验,以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升化学实验基本操作能力及探究能力。

整个过程我始终贯穿着“设计“这一主线,着力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活动和谐统一,传授知识和智能开发的和谐统一,德育和智育的和谐统一。

5、板书设计

二氧化碳制取装置的研究

一、药品及反应原理

1、药品: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

2、原理:CaCO3+2HCl=CaCl2+H2O+CO2↑

二、装置的确定

1、发生装置:取决于反应物状态及反应条件

2、收集装置:取决于气体的密度、是否溶于水

六、教学反思

整个教学过程以“设计”为核心。促进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实事求是、敢于创新、热爱科学的情感,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构建了动态的、生成性的课堂,真正实现了课堂教学是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师生生命中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说课稿6

一、教材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在全书乃至整个化学学习过程中,所占有的地位十分重要。它是培养学生在实验室中制取某种气体时,药品的选择、装置的设计、实验的方法等思路的最佳素材。上好此节课对学生今后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化学基本实验及实验探究能力都有深远的影响。

本节知识的学习比较容易,学生在前面学习元素化合物的基础上经过讨论便可解决。本节学习的重点是能力训练。学生在前面学习的氧气、实验室制法,具备了一些气体制备的'实践经验,各项实验技术也已经具备,此时,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学生主体,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正是时机。教师提出探究问题、引发学生思考;通过小组合作,设计方案、表达交流、实施方案、总结表达等环节完成整个探究。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并利用设计的装置制取二氧化碳。

(2)了解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方法和设计思路。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室里制取氧气的方法和设计思路,探索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和实验装置,让学生初步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提出假设,实验探究,获得结论)和方法,体验化学实验的方法的科学性;能进行初步的科学探究活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实验、问题讨论,培养学生求实、创新、合作的科学品质。

通过师生间、学生间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体验探究成功的乐趣,激发学生探究欲。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反应原理和实验装置的选择,并利用设计装置制取二氧化碳。

重点突破:通过提问预让学生思考的教材P112第5题已知能产生二氧化碳的反应,师生共同确定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演示碳酸钠粉末与稀盐酸、大理石与稀盐酸及稀硫酸的反应确定反应原理,并提醒学生注意不能用浓盐酸和硫酸;课前布置学生设计实验装置到课堂展示,让部分学生到台上演示实验,教师针对学生演示指出实验注意事项。

教学难点: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

难点突破:通过引导学生回忆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实验装置图,让学生分析对比两套装置,从而确定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

四、教学设计思路与教学方法:

教学设计思路:

教材中直接给出了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这样学生虽能一下子记住所用药品,但是过后接触到其它能够产生二氧化碳的药品时可能会混淆,故本人在介绍完教材中所用药品后又初充介绍为什么不用浓盐酸或硫酸代替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而有关发生装置、收集装置的选择则采用探究的方式进行。具体设计如下:

①让学生列举所知道的能生成二氧化碳的反应,分析学生所举例子后直截了当介绍实验室制取CO2的药品、通过演示实验探究反应原理,并投影出相关化学方程式的书写。通过比较演示的方式提醒学生不能用浓盐酸或硫酸来代替稀盐酸制取CO2,原因是浓盐酸具有挥发性使制得的气体不纯,硫酸与碳酸钙反应后产生的硫酸钙微溶于水,会阻止硫酸与碳酸钙进一步发生反应。反应无法彻底进行。也不好用碳酸钠代替石灰石或大理石。从而归纳出实验室在选择药品制取气体时应注意的事项。由此确立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观察和分析问题的意识。

②引导学生回忆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两套装置,学生讨论并思考如下问题:A、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由哪几部分组成?B、确定气体发生装置时应考虑哪些因素?C、收集气体一般有哪两种方法?D、确定气体收集装置时应考虑哪些因素?

通过氧气和二氧化碳相关性质的比较,了解制备氧气与二氧化碳时其发生装置与收集装置的异同。初步确立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与方法。在教学中本人将相关比较以表格形式列出,用媒体展示,一边引导学生回忆氧气制取的装置一边归纳出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方法,用表格归纳出方法并投影出来。

③投影教材P111有关实验仪器。让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并选择相关仪器进行实验。

本人在组织课堂的同时依据投影上的注意事项适时提醒学生注意正确操作。如:A、长颈漏斗末端插在液面下。B、导管伸入锥形瓶不能过长(<0.5cm)。C、收集气体时应用向上排空气法,不能用排水法(CO2溶于水)。D、检验气体是否集满的方法(补充说明检验C02气体的方法)。

整个过程让学生体验、反思和完善实验设计,掌握基本技能,体现师生互动。

④随堂小结,结合我校采用讲学案教学的特点。让学生拿出预先发给的讲学案,本人对该节内容进行小结,并指导学生完成随堂练习,并当场讲评。最后布置学生回去完成课后巩固练习。

2.教学方法:

活动探究、对比探究、合作交流、讨论归纳相结合的教学法。

五、教具准备:归纳路,通过灵活选择仪器,创设培养学生类比、归纳、演绎能力的情景

仪器:注射器、锥形瓶、平底烧瓶、烧杯、试管、集气瓶、长颈漏斗、双孔(单孔)带直导管(弯导管)的导管、水槽、酒精灯、铁架台、课件。

药品:块状大理石、碳酸钠粉末、稀盐酸、稀硫酸、澄清的石灰水。

六、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过的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对于气体的制法与收集较为熟悉,懂得气体的收集方法与物理性质有关,并且学生懂得要制取某种物质,必须通过含有该物质元素的其它物质通过化学变化或物理变化来实现,如何制取二氧化碳学生很快想到的是木炭的燃烧,碳还原氧化铜,除了看书之外不会想到用大理石与盐酸反应来制取,所以要在课前安排学生查览资料,收集能产生二氧化碳的物质。学生的基本情况是:素质参差不齐,一个班级约40人,其中10左右较优秀,基础较差的学生也近10个,中等水平学生约20人。针对这一情况,本人在教学过程中尽量讲一些基础知识,有关提高部分可将课后巩固题作为提高题,让较优秀的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试着做。时间安排上重点放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和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确定,事先让学生根据学案预习并设计方案,鼓励部分学生到台上利用设计的装置制取二氧化碳。

七、教学流程

创设情境组织讨论能生成二氧化碳的反应→通过实验导学并了解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的药品及反应原理→回忆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及装置确定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投影教材制取二氧化碳的相关仪器,让学生设计、展示、并动手完成二氧化碳的制取。→随堂小结,结合讲学案进行。→布置作业。

八、板书设计

二氧化碳气体实验室制取的研究

(一)药品及反应原理

药品:石灰石(或大理石)和稀盐酸

原理:CaCO3+2HCl===CaCl2+H2O+CO2↑

(二)装置的确定

反应物的状态

发生装置

反应条件

向上排空气法

排空气法

收集装置向下排空气法

排水法

(三)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发生装置:固体液体不加热型

收集装置:向上排空法

验满:用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熄灭则满

检验:倒入澄清的石灰水,振荡变浑浊则是二氧化碳

九、作业

学案课后巩固、教材P1121、2、5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说课稿7

各位评委好,我是XXX号考生,今天我说课题目是《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下面开始我的说课,根据新课标理论,我将以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等几个方面进行说明,首先说一下我对教材的认识。

一、说教材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这节课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级化学第六单元课题二的内容。教学内容包括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反应装置的确定。是教材中继氧气的制取后,关于气体制备的第二个实验,本节课十分鲜明的体现了新教材的特点,通过实验探究的方法获得总结思路和技巧,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过渡:这是对教材的认识,下面说一下本班学生的情况。

二、说学情

初中阶段的学生好奇心强,在课堂上比较活跃,对于探究性的课程比较感兴趣,加上前边通过学习氧气的制备已经了解了关于气体制备的相关知识与技能,因此在教师的适当引导下,学生有能力顺利完成本节课的探究学习。

过渡:结合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三、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够说出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与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初步学会利用装置制取二氧化碳。

【过程与方法】通过二氧化碳和氧气有关性质比较,区分制备二氧化碳和氧气时反应装置和收集装置的异同。初步学会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体验探究实验的乐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兴趣。

过渡:下面我再说一下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

四、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原理和制取装置。

【难点】探究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的装置。

过渡: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好的教学方法可以使学习事半功倍,下面谈一下我的教学方法。

五、说教学方法

为了增强学生对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原理及装置选择的整体思路的把握,我采用了如下几种教学方法:观察发现法、对比探究法、小组讨论法、多媒体教学法、演示法、猜想假设法等。并通过使用投影展示氧气制备装置的图片,促进学生对知识的进一步理解和巩固,后边运用视频动画和教师演示使检验和验纯的操作更具体形象。

过渡:下面说一下本节课的教学过程的设计。这节课我准备分为四个环节进行,导入新课,新课教学,巩固提高,小结作业,层次分明,重难点突出。下面我详细介绍我的教学过程。

六、说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导入新课

在导入新课中我通过回顾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并运用“冰川融化”、“地球变暖”、“温室效应”的热点话题,回到生活中我们所关注的环保方面,引起学生对于二氧化碳的了解和认知,自然过渡到新课的讲授。

第二环节:新课教学

引导学生运用含有碳酸根的物质与相应的酸反应可以生成二氧化碳,作为学生探究制取二氧化碳反应原理探究的线索。

1、探究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

(1)在探究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设计中为学生提供探究实验的仪器和试剂:试管四支、试管架、大理石、碳酸钠粉末、稀盐酸、稀硫酸,让各个小组探究制取二氧化碳的最佳方法。老师巡视指导不正确的操作。对于线索的提示,能够有利于学生自主的去探究制备的原理,增强学生的思考能力。最后老师再结合学生讨论结果总结、梳理,确定最佳方案。即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分析排除其他方案的原因。充分尊重的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

(1)装置的确定

运用投影仪展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两套装置,组织各小组讨论关于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构成、确定气体发生装置需要考虑的因素、气体的收集方法等。然后根据学生观点,老师进行总结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由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两部分构成,发生装置需要考虑到反应物状态和反应条件,收集装置有排水法和排空气法,考虑是否溶于水及密度与空气的对比。

(2)氧气和二氧化碳实验室制取及性质比较

设置表格对比氧气和二氧化碳制取的原理、装置和反应条件,通过填写表格让知识更加明了,有助于从氧气制取装置的选择迁移到二氧化碳制取装置的选择中来。让各小组动手组装,确定最佳方案,由小组代表分别说明,解释原因。增强学生的思考和动手能力,提高了实验的技能。

(3)设计制取二氧化碳装置

教师对于B组作为典型代表集体讨论分析两组装置,确立最佳方案,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加强各组意见的融合,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协作。最后确定选择锥形瓶、长颈漏斗、双孔塞、导管、集气瓶、玻璃片、水槽装置。并对制得气体是否是我们所需,提出质疑,提示学生需要进行检验。

(4)检验气体

第三环节:巩固提高

在学生明白制备原理与装置特点的关系后,组织学生亲手做一做这个实验,对前面学到的知识进一步理解。这时老师可巡视指导和纠错。老师对排除用大理石与稀硫酸制取二氧化碳做进一步分析,作为知识的提升。启发学生通过分析反应开始有气泡产生,然后反应逐渐减弱的现象,总结原理,点明硫酸钙阻止了反应的继续发生。

第四环节:小结作业

实验后总结通过实验室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的研究,讨论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学生说明想法,老师补充总结:

(1)确定制取气体的反应原理和条件,选择药品。

(2)确定采用的实验装置。

(3)验证制取的气体。

布置课后讨论习题用浓盐酸代替稀盐酸与大理石反应有哪些缺点,主要考虑浓盐酸挥发的特性,增强学生对浓盐酸的了解。

七、说板书设计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说课稿8

一、教材分析

本课题主要研究实验室中如何制取二氧化碳。这是继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后介绍的第二种气体制取,通过两种气体制取对比,使学生掌握运用简单装置制取某些气体的思路和方法,并利用设计的装置制取二氧化碳。最后总结了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思路。本节课在全书乃至整个化学学习过程中,所占有的地位十分重要。上好本节课对培养学生化学基本实验及实验探究能力都有深远的影响。

二、学习目标

根据新课标的精神、教材的编写意图、本节的特点、初三学生的认知水平、心理特点,确定本课时教学目标为:(1)知识与技能:

了解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并利用设计的装置制取二氧化碳。(2)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和实验装置,让学生初步学习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实验、问题讨论,培养学生求实、创新、合作的科学品质。

②通过师生、学生间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体验探究成功的乐趣,激发学生探究欲。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原理、实验装置和制取方法的学习。

重点突破:(1)通过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师生共同确定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反应原理,(2)学生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相结合,及时反馈矫正。

难点:确定实验室取二氧化碳的药品。

难点突破:通过思维的发散和收敛的过程,完成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选择的探究过程。

四、学情分析

已有的知识和能力:学生在前面学习的氧气实验室制法,具备了一些气体制备的实践经验,各项实验基本技能也已经具备,此时,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学生主体,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正是时机。

存在的问题:学生在对一般方法进行归纳概括时仍有主观性和片面性。

五、教法、学法

教学模式主要采用的是导学案与PPT以及小组合作的形式。学案给学生参与提供帮助,关注学生落实情况并及时反馈学习效果;PPT可以展示素材和情境,调动学生多种感官,提高课堂效率;小组合作的形式可以加强同伴互助,调动学生积极性,并利用评价激励学生。

学习方法有两个体现和四个突出。从学生的学习目标,学生活动,学习检测来体现教学设计层次性;从学案导学,科学探究,小组合作,情境体验来体现学习方式的多样化。以实验为基础,突出知识的形成,以练评为手段,突出知识的理解,以思维为核心,突出知识的深化,以习题为载体,突出知识的运用,让学生达到知识向能力的转化。

接下来我重点谈谈本节课的教学过程

六、教学过程

1.教学流程设计如下(本节课主要有6个环节):

情境引入----合作探究-----风采展示----总结提升-----当堂检测

2、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猜谜语:

有一种物质,农民说它是“植物粮食”;消防员赞美它是“灭火先锋”;建筑师称它为“粉刷匠”;环境学家指责它是造成全球变暖的“罪魁祸首”.这种物质是什么呢?(学生回答:二氧化碳)

教师出示一瓶二氧化碳,同学们想亲自动手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吗?实验室中如何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本节课我们就探究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

(二)合作探究(本环节安排了3个探究活动)探究一: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理想原料。

通过回忆前面学过生成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并讨论它们是否在实验室中可行?引出探究活动一,通过学生分组实验,自己动手操作、探究,选出自己认为理想的原料。

(设计意图:给学生一个张扬个性的空间增强学生探究知识的自信心,既让学生认识到对比观察的科学探究方法,又注重了学生获取新知的体验学习,可谓一举两得。)

探究二:探究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

(1)引导学生回忆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学生讨论并思考如下问题:A、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为何反应物不同,装置就不同?B、确定气体发生装置时应考虑哪些因素?C、收集氧气为何可以用这两种方法?D、确定气体收集装置时应考虑哪些因素?

(2)通过氧气和二氧化碳相关性质的比较,了解制备氧气与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与收集装置的异同。在教学中本人将相关比较以表格形式列出,用多媒体展示,一边引导学生回忆氧气制取的装置一边归纳出选择实验室制取气体装置应考虑的因素。

(3)投影教材P111有关实验仪器。让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并选择相关仪器进行组装,鼓励他们设计多种方案。这样的设计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展示自己的成果,展示每个小组设计的方案,并让小组间交流各自的优缺点,反思自己设计装置的不足,进而选出最佳方案。

(设计意图:让成功的学生体验创新发现的乐趣,让思维受限制的同学豁然开朗,并激起思维共鸣,提高学生思维的发散性。)探究三: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1)明确了制取装置后,教师组织学生讨论该如何操作、如何检验、如何验满等问题,在学生回答后,多媒体示范:检验、验满的方法。(2)学生完整的亲自体验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

(设计意图:让学生从探究中获取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的合作、动手能力,培养创新能力。)

(三)风采展示

各个小组派出代表对本组所做的实验从原理,装置的选择,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同时其他同学可以质疑或者补充使知识完整。

(四)总结提升------畅谈本节课的收获

让学生把本节课的收获、感受或者体会与同学们交流,进行总结本节内容。最后教师出示本节知识结构。

(设计意图:澄清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模糊点、疏漏点,构建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五)当堂检测

我设置了5个小题,第

1、2题是基础知识,第3题是考察了二氧化碳实验室制取的装置,第4题是一道知识迁移题。第5题是趣味实验:鸡蛋潜水,把鸡蛋壳放入醋酸中,观察现象并探究其中的奥妙。

(设计意图:当堂训练,及时反馈,检测学生掌握及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使化学教学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真正从生活走向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

七、板书设计

简明扼要的板书设计,能加深学生对知识体系的认识,强化重、难点。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药品:大理石和稀盐酸

反应原理:CaCO3+2HCl=CaCl2+H2O+CO2 ↑发生装置:固液不加热型收集装置:向上排空法

验满:用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熄灭则满检验:倒入澄清的石灰水,振荡变浑浊则是二氧化碳

第五篇:《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说课稿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说课稿7篇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说课稿1

各位老师,大家好,我是今天的××号考生,我说课的内容是《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针对本次说课,我将遵循新课程标准理念,辅于教育教学有关知识为指导,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等七个方面展开说课。

一、教材分析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选自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六章课题二。本节课主要包括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和装置探究,学生之前已经学习过二氧化碳的相关性质,以及氧气的制取,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我将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之后学习其它的相关实验做铺垫。

二、学情分析

我所面对的是九年级的学生,他们拥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和认知经验。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但是这些能力都不够完善,因此我会在课堂中充分结合他们的优势,不断的引导,让学生能参与到我的课堂之中。

(过渡:基于我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确定我的教学目标如下。)

三、教学目标

1.能说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能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选择合适的实验仪器。

2.通过合作探究,总结二氧化碳实验室制取实验的一般步骤,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3.体会实验与化学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增强对化学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重难点

(过渡:教学是生命相遇、心灵相会的过程。本课的教学方法预设如下:)

五、教学方法

六、教学过程

好的导入未成曲调先有情,像磁石一样,牢牢的吸引学生。采取复习导入的形式回忆氧气的实验室制取方式,进一步提问实验室中二氧化碳又该如何制取。引起学生思考,引入新课《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这一部分我会请学生阅读课本思考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制备原理以及相关化学方程式该的书写。

首先,提问制取气体的实验仪器选择需要考虑哪些因素?预设学生能回答出从发生装置考虑有反应物的状态、反应条件,从收集装置考虑有生成气体的密度和是否与水反应以及是否溶于水。

然后,我会组织学生针对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性质比较进行小组讨论装置的选用。引导学生分别从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制取原理、反应物状态、反应条件以及气体产物的密度和是否溶于水以及与水反应等方面进行对比,最终参考氧气的制取装置,给出二氧化碳的制取装置:反应装置是固体与液体的不加热反应装置;收集装置是瓶口向上排空气法。

设置合理的小组讨论,既能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又能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紧接着,我会在多媒体上展示多种实验仪器,让学生讨论优缺点,最后选择最佳的实验装置。

最后,对于二氧化碳检验过程,学生能根据二氧化碳性质总结出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进行检验。至于检验是否盛满,学生可以得出观察集气瓶口燃着的木条是否熄灭来验满。

运用直观的教学手段,建立宏观的表象,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使知识化繁为简,化未知为已知,从而突破重难点。

在本课的巩固与拓展环节,组织小组讨论根据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制取总结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小结:为了了解每个学生对本节课的掌握程度,采取随机提问的方式进行总结。

作业:课后查询资料还有哪些方式可以制取二氧化碳,可以选取哪些实验仪器。

开放性的小结和作业可以检验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同时训练逻辑思维能力。

七、板书设计

最后介绍一下我的板书设计,采取提纲式的板书,本着直观、简洁、清晰、明了原则。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说课稿2

开场白:

各位评委好,我是XXX号考生,今天我说课题目是《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下面开始我的说课,根据新课标理论,我将以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等几个方面进行说明,首先说一下我对教材的认识。

一、说教材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这节课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级化学第六单元课题二的内容。教学内容包括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反应装置的确定。是教材中继氧气的制取后,关于气体制备的第二个实验,本节课十分鲜明的体现了新教材的特点,通过实验探究的方法获得总结思路和技巧,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过渡:这是对教材的认识,下面说一下本班学生的情况。

二、说学情

初中阶段的学生好奇心强,在课堂上比较活跃,对于探究性的课程比较感兴趣,加上前边通过学习氧气的制备已经了解了关于气体制备的相关知识与技能,因此在教师的适当引导下,学生有能力顺利完成本节课的探究学习。

过渡:结合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三、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够说出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与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初步学会利用装置制取二氧化碳。

【过程与方法】通过二氧化碳和氧气有关性质比较,区分制备二氧化碳和氧气时反应装置和收集装置的异同。初步学会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体验探究实验的乐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兴趣。

过渡:下面我再说一下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

四、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原理和制取装置。

【难点】探究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的装置。

过渡: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好的教学方法可以使学习事半功倍,下面谈一下我的教学方法。

五、说教学方法

为了增强学生对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原理及装置选择的整体思路的把握,我采用了如下几种教学方法:观察发现法、对比探究法、小组讨论法、多媒体教学法、演示法、猜想假设法等。并通过使用投影展示氧气制备装置的图片,促进学生对知识的进一步理解和巩固,后边运用视频动画和教师演示使检验和验纯的操作更具体形象。

过渡:下面说一下本节课的教学过程的设计。这节课我准备分为四个环节进行,导入新课,新课教学,巩固提高,小结作业,层次分明,重难点突出。下面我详细介绍我的教学过程。

六、说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导入新课

在导入新课中我通过回顾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并运用“冰川融化”、“地球变暖”、“温室效应”的热点话题,回到生活中我们所关注的环保方面,引起学生对于二氧化碳的了解和认知,自然过渡到新课的讲授。

第二环节:新课教学

引导学生运用含有碳酸根的物质与相应的酸反应可以生成二氧化碳,作为学生探究制取二氧化碳反应原理探究的线索。

1、探究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

(1)在探究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设计中为学生提供探究实验的仪器和试剂:试管四支、试管架、大理石、碳酸钠粉末、稀盐酸、稀硫酸,让各个小组探究制取二氧化碳的最佳方法。老师巡视指导不正确的操作。对于线索的提示,能够有利于学生自主的去探究制备的原理,增强学生的思考能力。最后老师再结合学生讨论结果总结、梳理,确定最佳方案。即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分析排除其他方案的原因。充分尊重的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

(1)装置的确定

运用投影仪展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两套装置,组织各小组讨论关于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构成、确定气体发生装置需要考虑的因素、气体的收集方法等。然后根据学生观点,老师进行总结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由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两部分构成,发生装置需要考虑到反应物状态和反应条件,收集装置有排水法和排空气法,考虑是否溶于水及密度与空气的对比。

(2)氧气和二氧化碳实验室制取及性质比较

设置表格对比氧气和二氧化碳制取的原理、装置和反应条件,通过填写表格让知识更加明了,有助于从氧气制取装置的选择迁移到二氧化碳制取装置的选择中来。让各小组动手组装,确定最佳方案,由小组代表分别说明,解释原因。增强学生的思考和动手能力,提高了实验的技能。

(3)设计制取二氧化碳装置

教师对于B组作为典型代表集体讨论分析两组装置,确立最佳方案,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加强各组意见的融合,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协作。最后确定选择锥形瓶、长颈漏斗、双孔塞、导管、集气瓶、玻璃片、水槽装置。并对制得气体是否是我们所需,提出质疑,提示学生需要进行检验。

(4)检验气体

第三环节:巩固提高

在学生明白制备原理与装置特点的关系后,组织学生亲手做一做这个实验,对前面学到的知识进一步理解。这时老师可巡视指导和纠错。老师对排除用大理石与稀硫酸制取二氧化碳做进一步分析,作为知识的提升。启发学生通过分析反应开始有气泡产生,然后反应逐渐减弱的现象,总结原理,点明硫酸钙阻止了反应的继续发生。

第四环节:小结作业

实验后总结通过实验室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的研究,讨论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学生说明想法,老师补充总结:

(1)确定制取气体的反应原理和条件,选择药品。

(2)确定采用的实验装置。

(3)验证制取的气体。

布置课后讨论习题用浓盐酸代替稀盐酸与大理石反应有哪些缺点,主要考虑浓盐酸挥发的特性,增强学生对浓盐酸的了解。

七、说板书设计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说课稿3

一、教材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在全书乃至整个化学学习过程中,所占有的地位十分重要。它是培养学生在实验室中制取某种气体时,药品的选择、装置的设计、实验的方法等思路的最佳素材。上好此节课对学生今后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化学基本实验及实验探究能力都有深远的影响。本节知识的学习比较容易,学生在前面学习元素化合物的基础上经过讨论便可解决。本节学习的重点是能力训练。学生在前面学习的氧气、实验室制法,具备了一些气体制备的实践经验,各项实验技术也已经具备,此时,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学生主体,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正是时机。教师提出探究问题、引发学生思考;通过小组合作,设计方案、表达交流、实施方案、总结表达等环节完成整个探究。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并利用设计的装置制取二氧化碳。

(2)了解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方法和设计思路。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室里制取氧气的方法和设计思路,探索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和实验装置,让学生初步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提出假设,实验探究,获得结论)和方法,体验化学实验的方法的科学性;能进行初步的科学探究活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验、问题讨论,培养学生求实、创新、合作的科学品质。通过师生间、学生间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体验探究成功的乐趣,激发学生探究欲。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反应原理和实验装置的选择,并利用设计装置制取二氧化碳。重点突破:通过提问预让学生思考的教材P112第5题已知能产生二氧化碳的反应,师生共同确定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演示碳酸钠粉末与稀盐酸、大理石与稀盐酸及稀硫酸的反应确定反应原理,并提醒学生注意不能用浓盐酸和硫酸;课前布置学生设计实验装置到课堂展示,让部分学生到台上演示实验,教师针对学生演示指出实验注意事项。

教学难点:

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

难点突破:

通过引导学生回忆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实验装置图,让学生分析对比两套装置,从而确定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

四、教学设计思路与教学方法:

教学设计思路:

教材中直接给出了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这样学生虽能一下子记住所用药品,但是过后接触到其它能够产生二氧化碳的药品时可能会混淆,故本人在介绍完教材中所用药品后又初充介绍为什么不用浓盐酸或硫酸代替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而有关发生装置、收集装置的选择则采用探究的方式进行。具体设计如下:

①让学生列举所知道的能生成二氧化碳的反应,分析学生所举例子后直截了当介绍实验室制取CO2的药品、通过演示实验探究反应原理,并投影出相关化学方程式的书写。通过比较演示的方式提醒学生不能用浓盐酸或硫酸来代替稀盐酸制取CO2,原因是浓盐酸具有挥发性使制得的气体不纯,硫酸与碳酸钙反应后产生的硫酸钙微溶于水,会阻止硫酸与碳酸钙进一步发生反应。反应无法彻底进行。也不好用碳酸钠代替石灰石或大理石。从而归纳出实验室在选择药品制取气体时应注意的事项。由此确立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观察和分析问题的意识。

②引导学生回忆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两套装置,学生讨论并思考如下问题:

A、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由哪几部分组成?

B、确定气体发生装置时应考虑哪些因素?

C、收集气体一般有哪两种方法?

D、确定气体收集装置时应考虑哪些因素?通过氧气和二氧化碳相关性质的比较,了解制备氧气与二氧化碳时其发生装置与收集装置的异同。初步确立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与方法。在教学中本人将相关比较以表格形式列出,用媒体展示,一边引导学生回忆氧气制取的装置一边归纳出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方法,用表格归纳出方法并投影出来。

③投影教材P111有关实验仪器。让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并选择相关仪器进行实验。本人在组织课堂的同时依据投影上的注意事项适时提醒学生注意正确操作。如:

A、长颈漏斗末端插在液面下。

B、导管伸入锥形瓶不能过长(<0.5cm)。

C、收集气体时应用向上排空气法,不能用排水法(CO2溶于水)。

D、检验气体是否集满的方法(补充说明检验C02气体的方法)。整个过程让学生体验、反思和完善实验设计,掌握基本技能,体现师生互动。

④随堂小结,结合我校采用讲学案教学的特点。让学生拿出预先发给的讲学案,本人对该节内容进行小结,并指导学生完成随堂练习,并当场讲评。最后布置学生回去完成课后巩固练习。

2.教学方法:活动探究、对比探究、合作交流、讨论归纳相结合的教学法。

五、教具准备:

归纳路,通过灵活选择仪器,创设培养学生类比、归纳、演绎能力的情景仪器:注射器、锥形瓶、平底烧瓶、烧杯、试管、集气瓶、长颈漏斗、双孔(单孔)带直导管(弯导管)的导管、水槽、酒精灯、铁架台、课件。药品:块状大理石、碳酸钠粉末、稀盐酸、稀硫酸、澄清的石灰水。

六、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过的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对于气体的制法与收集较为熟悉,懂得气体的收集方法与物理性质有关,并且学生懂得要制取某种物质,必须通过含有该物质元素的其它物质通过化学变化或物理变化来实现,如何制取二氧化碳学生很快想到的是木炭的燃烧,碳还原氧化铜,除了看书之外不会想到用大理石与盐酸反应来制取,所以要在课前安排学生查览资料,收集能产生二氧化碳的物质。学生的基本情况是:素质参差不齐,一个班级约40人,其中10左右较优秀,基础较差的学生也近10个,中等水平学生约20人。针对这一情况,本人在教学过程中尽量讲一些基础知识,有关提高部分可将课后巩固题作为提高题,让较优秀的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试着做。时间安排上重点放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和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确定,事先让学生根据学案预习并设计方案,鼓励部分学生到台上利用设计的装置制取二氧化碳。

七、教学流程

创设情境组织讨论能生成二氧化碳的反应→通过实验导学并了解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的药品及反应原理→回忆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及装置确定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投影教材制取二氧化碳的相关仪器,让学生设计、展示、并动手完成二氧化碳的制取。→随堂小结,结合讲学案进行。→布置作业。

八、板书设计

二氧化碳气体实验室制取的研究

(一)药品及反应原理药品:石灰石(或大理石)和稀盐酸原理:CaCO3+2HCl===CaCl2+H2O+CO2↑

(二)装置的确定反应物的状态发生装置反应条件向上排空气法排空气法收集装置向下排空气法排水法

(三)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发生装置:固体液体不加热型收集装置:向上排空法验满:用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熄灭则满检验:倒入澄清的石灰水,振荡变浑浊则是二氧化碳

九、作业学案

课后巩固、教材P1121、2、5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说课稿4

一、教材分析

1.本课选自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第二课题,它是在学生学习了氧气的制取后,探究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2.课题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本课涵盖了《化学课程标准》中第一个一级主题:“科学探究”的四个二级主题: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发展科学的探究能力、学习基本的实验技能、完成基础的学生实验,该课题在初中化学中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提高思维能力和实验技能具有重要地位地位。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原理;

2.初步学会实验室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

3.掌握检验二氧化碳的方法。

能力目标

1.学会通过实验原理,选择、使用化学实验仪器;

2.练习装置气密性检验和向上排气法集气等实验基本操作;

3.培养思维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探究意识,培养合作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原理、实验装置和制取方法。

难点: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出发,自主探究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方法。

四、学情分析

本年级学生聪明好学,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探索精神,合作意识强,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能够合作达成本次教学目标。

五、教法分析(根据个人说课效率,适当截取)

1.激励法:创设学习环境,激发学生求知欲望。

2.引导法:通过对教材和学情的正确分析,引导学生学习基本知识、掌握实验基本技能。

3.探究法:采用探究式实验教学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实验能力。

4.归纳法:通过归纳总结,帮助学生消化吸收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

、学法指导(根据时间和个人说课效率,截取)

1.指导学生合作学习,树立合作意识。

2.指导学生探究学习,培养思维能力。

3.指导学生相互交流,互帮互学。

4.引导学生正确操作实验仪器,提高实验操作技能。

5.指导学生分析误差,学会归纳总结,并从中获得进步。

七、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在此环节,为了迅速吸引学生注意力,发学生探究学习积极性,我采用如下方式:同学们,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哪些场景见到、用到、谈到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不是只有好处?或者只有坏处?顺势通过多媒体展示二氧化碳制作舞台效果、利用干冰人工降雨、碳酸饮料等丰富多彩的图片,激发学习兴趣。

二:探究二氧化碳的制取原理

组织学生小组探究学习,回顾所学知识,并且思考有哪些方法可以制取二氧化碳?同学们经过讨论,可以给出很多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但是那些方法能用作二氧化碳的制取呢?

我给出几个原则,供同学们参考:

1:原料是否廉价易得;

2:操作是否简便易行;

3:反应速率是否适中,是否可控

4:气体是否纯净,是否便于收集;

5:过程是否绿色环保等。

通过同学们的探究、对比,在我的提示下,得出采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不会有什么问题。(在次环节,说出不用其他原料的原因。这是重要得分点)

三:总结、归纳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收集的方法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所学的制取氧气的方法,指导同学们思考:制取装置的选取与反应物的状态以及反应条件有关。

1:加热高锰酸钾;(固体反应,需加热)

2: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固体与固体反应,需加热)

3:在二氧化锰作用下,分解过氧化氢。(固体液体反应,不需加热)

气体的收集方法,则需要考虑气体是否易溶于水,以及它们的密度与空气密度大小相比较。(针对二氧化碳具体说一下,这是得分点)通过教师引导,以及学生小组探究学习,学生能够探究出二氧化碳的制取装置和收集装置。在此环节,我不会将答案直接告诉学生,这样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实验能力的提高。

四:探究二氧化碳的验证、验满方法

教师可引导学生回顾所学的二氧化碳的验证方法,此处需要强调的是:澄清石灰水溶质的化学成分是什么?生成物是什么,让学生知道验证二氧化碳的真实原理。

验满的方法,学生可以通过小组探究得出结论:利用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密度比空气大;以及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注意有效表达方式,重音凸显)

五:二氧化碳制取装置的改进及注意事项

引导学生思考本实验装置的局限性:比如二氧化碳容易从长颈漏斗口漏出;二氧化碳的制取量不容易控制;制取二氧化碳的原料稀盐酸有挥发性等,逐步引导学生将实验装置改进完善!

六:课堂练习

课件呈现各种梯度化题目,针对二氧化碳的制取原理,及时复习、应用,让学生及时掌握基本知识,形成学习技能。

七:教学小结(适当截取,不需要都说,时间限制)

临下课前,利用几分钟的时间对本节课进行小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对知识点进行梳理:学生感觉最直观的就是所学的基本知识,对同学们掌握的知识点进行梳理会使学生有满满的收获感。

2.对重点实验技能、分析问题方法进行回顾:学生的思维能力、学习能力、实验技能是逐步培养起来的,及时总结、回顾对学生成长有莫大好处。

3.对学生学习态度进行评价:及时表扬好的学习态度,批评不认真,课堂不积极思考问题等错误行为,对培养学生良好习惯有很大帮助!

八:对小组探究学习态度及能力进行评价(此环节,如果时间不允许,可以省略)

教学结束后,分小组进行实验评价,评价分为学生自评和教师评价。教师只评价实验小组。评价等级分为A,B,C三个等级。

九、板书设计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二氧化碳制取的原理

A.药品: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B.原理:CaCO3+2HCl=CaCl2+H2O+CO2↑

2.装置的确定

A.发生装置:固体、液体不加热型 B.收集装置:向上排空气法

3.检验和验满A.检验:倒入澄清的石灰水,振荡变浑浊则是二氧化碳 B.验满:用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熄灭则已满。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说课稿5

尊敬的评委、老师:

下午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中的第六单元课题2《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思考等六个方面进行阐释,请批评指正。首先谈谈教材分析:

一、说教材

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第二单元氧气的制法,初步形成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情况下设置的。通过本课题的学习能使学生尽快地从简单模仿到有目的的选择,从而获得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设计思路。所以此节课不仅在本单元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对培养学生良好地思维能力以及今后化学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初步形成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能设计和完成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验以及学生已有的认识基础,我确定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如下: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所用的药品、反应原理;了解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设计思路,初步学会实验室二氧化碳的制取。

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活动的过程,体验化学实验方法的科学性。了解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创设制取二氧化碳的问题情境,丰富学生的科学体验。

3、教学重点与难点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及教材内容和学生学习的实际,确定如下:

重点: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实验装置及制取方法。

难点:从实验室制取气体装置的设计思路出发,探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方法。

那么,学生的情况又怎么样呢?

二、学情分析

1、学生已学习了氧气的制法,实验的基本技能得到发展,对于常见仪器的操作也比较熟悉。

2、我所教班级的学生课堂上比较活跃,对化学充满兴趣,但由于来自农村,他们实验时的动手能力、分析能力较弱,所以我采用“教师引导,学生合作”的实验探究方法,使他们获取知识,激发学习兴趣,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那么,如何将这些知识让学生轻松、愉快地接受呢?我采用了如下的教学方法并指导他们进行学习。

三、说教法与学法

本节课我采用了合作探究、分组实验、多媒体辅助、讲解、比较归纳等教学方法,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

为了让学生很好地学习本课,课堂上我采用观察发现法、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动手操作法等学习方法,引导学生获取知识,真正做到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四、说教学过程

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调动学生积极性,本课我采用了以下教学模式进行教学:

1、激情导入(约5分钟)

利用意大利——“死狗洞”的画面展示,让学生产生兴趣,然后告诉他们这是二氧化碳过多的原因,那么二氧化碳在实验室中是怎样获得的呢?你们想不想自己亲手制取呀?并让学生回顾可产生二氧化碳的方式,同时我也演示大理石与稀盐酸、大理石与稀硫酸、碳酸钠粉末与稀盐酸几个反应。并让学生分析利用哪一个反应制二氧化碳最为合适?

目的:让学生直奔主题营造和谐、轻松的学习气氛,有利于学生学会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诱使他们带着疑问进入下一环节的学习。

2、自学感知(约8分钟)

利用多媒体展示学习目标:

(1)认证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反应原理。

(2)回顾氧气的实验室制法,你认为制取气体时应该考虑那些问题?如何设计?

目的:大家知道自学是一个人一生中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之一,也是一个人“一生中最好的学习方法”。可是当前形势下我们的学生,特别是我们农村中学的部分学生就是不愿意去自学,本来简单的知识,在他们看来都是非常复杂的。

在此过程中我让学生自学,对于不懂的地方可小组讨论,培养了学生互帮互助的良好品质,增强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大概。

3、合作探究(约22分钟)

问题1:学生回答刚才的猜想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复习实验室制取氧气。分析实验室制取气体须考虑的问题,并设计实验方法。

目的:检验自学效果,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做到“温故而知新”,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及组员合作情况,为总结制取气体的设计思路指明方向;培养学生处理和加工信息的能力,使学生学会从个别到整体的分析方法,为突破难点,落实重点做准备。

问题2:实验室如何制取二氧化碳?采用何方法收集二氧化碳?

目的:教材体现了建构主义理论的教学思想,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根据所需搜集的知识,建构成自身的知识网络,以便进一步地学习。

学生分组组装仪器并展示成果,说出不同装置的优缺点,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操作过程,便于学生顺利地完成实验。然后指导学生完成二氧化碳的制取。

目的:通过学生自己动手组装展示和汇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他们亲身体验了自己设计成果的乐趣。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让学生把实物与图示有机结合,使他们能够正确地掌握实验操作步骤。

4、巩固练习(约5分钟)

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习题,学生作答,教师适当解释。

5、课后拓展(约2分钟)

1、利用家庭里的物品,设计并完成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实验。

目的: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培养他们对化学的学习兴趣。

2、上网查找实验室为何不用浓盐酸与大理石制取二氧化碳?大理石与稀硫酸反应为何反应一段时间后又不反应了?

目的:这有利于引导学生学会利用网络进行学习,改变目前我们农村学生只会利用网络聊天、玩游戏的现象,也加强了学科之间的联系。

五、板书设计

一、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及反应原理

药品:石灰石(或大理石)和稀盐酸

原理:CaCO3+2HCl=CaCl2+H2O+CO2↑

二、制取气体装置的确定

固体加热型

1、发生装置由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决定

固液常温型

向上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

2、收集装置向下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

排水法(不易溶于水,不与水发生反应的气体)

注:相对分子质量大于29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反之就小。

三、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1、装置:固液常温型

2、检验:通入澄清的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是二氧化碳。

3、收集方法: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原因:密度比空气大,易溶于水)

3、验满:用燃烧的木条放在瓶口,木条熄灭,证明已经收满。

六、教学思考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我始终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来主动发现结论,实现师生互动,通过这样的教学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我认识到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要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和学习习惯,让学生学会学习,才能使自己真正成为一名受学生欢迎的好教师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说课稿6

一、教材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在全书乃至整个化学学习过程中,所占有的地位十分重要。它是培养学生在实验室中制取某种气体时,药品的选择、装置的设计、实验的方法等思路的最佳素材。上好此节课对学生今后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化学基本实验及实验探究能力都有深远的影响。

本节知识的学习比较容易,学生在前面学习元素化合物的基础上经过讨论便可解决。本节学习的重点是能力训练。学生在前面学习的氧气、实验室制法,具备了一些气体制备的实践经验,各项实验技术也已经具备,此时,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学生主体,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正是时机。教师提出探究问题、引发学生思考;通过小组合作,设计方案、表达交流、实施方案、总结表达等环节完成整个探究。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并利用设计的装置制取二氧化碳。

(2)了解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方法和设计思路。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室里制取氧气的方法和设计思路,探索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和实验装置,让学生初步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提出假设,实验探究,获得结论)和方法,体验化学实验的方法的科学性;能进行初步的科学探究活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实验、问题讨论,培养学生求实、创新、合作的科学品质。

通过师生间、学生间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体验探究成功的乐趣,激发学生探究欲。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反应原理和实验装置的选择,并利用设计装置制取二氧化碳。

重点突破:通过提问预让学生思考的教材P112第5题已知能产生二氧化碳的反应,师生共同确定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演示碳酸钠粉末与稀盐酸、大理石与稀盐酸及稀硫酸的反应确定反应原理,并提醒学生注意不能用浓盐酸和硫酸;课前布置学生设计实验装置到课堂展示,让部分学生到台上演示实验,教师针对学生演示指出实验注意事项。

教学难点: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

难点突破:通过引导学生回忆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实验装置图,让学生分析对比两套装置,从而确定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

四、教学设计思路与教学方法:

教学设计思路:

教材中直接给出了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这样学生虽能一下子记住所用药品,但是过后接触到其它能够产生二氧化碳的药品时可能会混淆,故本人在介绍完教材中所用药品后又初充介绍为什么不用浓盐酸或硫酸代替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而有关发生装置、收集装置的选择则采用探究的方式进行。具体设计如下:

①让学生列举所知道的能生成二氧化碳的反应,分析学生所举例子后直截了当介绍实验室制取CO2的药品、通过演示实验探究反应原理,并投影出相关化学方程式的书写。通过比较演示的方式提醒学生不能用浓盐酸或硫酸来代替稀盐酸制取CO2,原因是浓盐酸具有挥发性使制得的气体不纯,硫酸与碳酸钙反应后产生的硫酸钙微溶于水,会阻止硫酸与碳酸钙进一步发生反应。反应无法彻底进行。也不好用碳酸钠代替石灰石或大理石。从而归纳出实验室在选择药品制取气体时应注意的事项。由此确立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观察和分析问题的意识。

②引导学生回忆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两套装置,学生讨论并思考如下问题:A、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由哪几部分组成?B、确定气体发生装置时应考虑哪些因素?C、收集气体一般有哪两种方法?D、确定气体收集装置时应考虑哪些因素?

通过氧气和二氧化碳相关性质的比较,了解制备氧气与二氧化碳时其发生装置与收集装置的异同。初步确立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与方法。在教学中本人将相关比较以表格形式列出,用媒体展示,一边引导学生回忆氧气制取的装置一边归纳出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方法,用表格归纳出方法并投影出来。

③投影教材P111有关实验仪器。让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并选择相关仪器进行实验。

本人在组织课堂的同时依据投影上的注意事项适时提醒学生注意正确操作。如:A、长颈漏斗末端插在液面下。B、导管伸入锥形瓶不能过长(<0.5cm)。C、收集气体时应用向上排空气法,不能用排水法(CO2溶于水)。D、检验气体是否集满的方法(补充说明检验C02气体的方法)。

整个过程让学生体验、反思和完善实验设计,掌握基本技能,体现师生互动。

④随堂小结,结合我校采用讲学案教学的特点。让学生拿出预先发给的讲学案,本人对该节内容进行小结,并指导学生完成随堂练习,并当场讲评。最后布置学生回去完成课后巩固练习。

2.教学方法:

活动探究、对比探究、合作交流、讨论归纳相结合的教学法。

五、教具准备:归纳路,通过灵活选择仪器,创设培养学生类比、归纳、演绎能力的情景

仪器:注射器、锥形瓶、平底烧瓶、烧杯、试管、集气瓶、长颈漏斗、双孔(单孔)带直导管(弯导管)的导管、水槽、酒精灯、铁架台、课件。

药品:块状大理石、碳酸钠粉末、稀盐酸、稀硫酸、澄清的石灰水。

六、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过的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对于气体的制法与收集较为熟悉,懂得气体的收集方法与物理性质有关,并且学生懂得要制取某种物质,必须通过含有该物质元素的其它物质通过化学变化或物理变化来实现,如何制取二氧化碳学生很快想到的是木炭的燃烧,碳还原氧化铜,除了看书之外不会想到用大理石与盐酸反应来制取,所以要在课前安排学生查览资料,收集能产生二氧化碳的物质。学生的基本情况是:素质参差不齐,一个班级约40人,其中10左右较优秀,基础较差的学生也近10个,中等水平学生约20人。针对这一情况,本人在教学过程中尽量讲一些基础知识,有关提高部分可将课后巩固题作为提高题,让较优秀的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试着做。时间安排上重点放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和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确定,事先让学生根据学案预习并设计方案,鼓励部分学生到台上利用设计的装置制取二氧化碳。

七、教学流程

创设情境组织讨论能生成二氧化碳的反应→通过实验导学并了解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的药品及反应原理→回忆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及装置确定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投影教材制取二氧化碳的相关仪器,让学生设计、展示、并动手完成二氧化碳的制取。→随堂小结,结合讲学案进行。→布置作业。

八、板书设计

二氧化碳气体实验室制取的研究

(一)药品及反应原理

药品:石灰石(或大理石)和稀盐酸

原理:CaCO3+2HCl===CaCl2+H2O+CO2↑

(二)装置的确定

反应物的状态

发生装置

反应条件

向上排空气法

排空气法

收集装置向下排空气法

排水法

(三)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发生装置:固体液体不加热型

收集装置:向上排空法

验满:用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熄灭则满

检验:倒入澄清的石灰水,振荡变浑浊则是二氧化碳

九、作业

学案课后巩固、教材P1121、2、5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说课稿7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课题2《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初中化学最为完整的学习元素和化合物知识体系的一个单元,而二氧化碳又是本单元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这节课在本书乃至整个初中化学学习过程中都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本节课学习的重点是能力训练。学生在前面学习了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具备了一些气体制备的实践经验,各项实验技术也已经具备,此时,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正是时机。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

(1)了解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并利用设计的装置制取二氧化碳。(2)了解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方法和设计思路。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室里制取氧气的方法和设计思路,探索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实验装置,让学生初步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提出假设,实验探究,获得结论)和方法,体验化学实验的方法的科学性;能进行初步的科学探究活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通过实验、问题讨论,培养学生求实、创新、合作的科学品质。通过师生间、学生间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体验探究成功的乐趣,激发学生探究欲。

三、教学策略

教法分析

1、探究式实验教学法:

教师根据目标提问,学生动手实验,体验实验的过程。教给学生通过实验、观察、探究得出科学结论教学方法。

2、互动式教学法:

教师讲解过程中,学生去猜想,讨论、抢答,在学生的实验过程中有教师的指导、答疑,师生间不断的进行信息交流,有助于学生注意力的集中和学习积极性的提高。

3、竞赛教学法:

根据初中生集体荣誉感强,好胜心强的特点,采用分组竞赛的方法,在竞赛中,提高学生自主参与的积极性,有利于知识的巩固和应用。

通过以上教学方法的使用,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

学法分析

1、探究学习:

学生通过实验来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为何不能使用其它药品,通过研究发生装置,选择其它仪器制取二氧化碳,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分析能力,培养开拓创新的精神。

2、自主学习:

指导学生独立完成探究实验,归纳总结:为什么稀硫酸和浓盐酸不能代替稀盐酸?碳酸钠不能代替大理石?等等。从而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使学生自主地获取知识。

3、合作学习:

利用分组实验和小组讨论,使学生在沟通中创新,在交流中发展,在合作中获得新知。

4、归纳学习:

边实验边记录边归纳总结,在归纳总结中促进思维的发展,并提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的选择,并利用设计装置制取二氧化碳

2、教学难点:通过探究试验归纳、总结,正确的选择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

五、教学设计

1、创设情境

展示鸟巢、水立方的图片及其设计者的设计特点。鼓励学生当一回小设计师,当一回设计小明星。设计的原则:从大处着眼,从微观入手。让学生在伟大的设计师的榜样的感召下投入设计的热情,激发学生设计的欲望。在研究课题引入时,我也曾经考虑过其他办法:1、能立即吸引学生注意,但与本节内容不够贴切2、与本节内容贴切的,离学生有点远3、贴近学生生活的,激不起学生的设计欲望。但最终我还是选择了用鸟巢、水立方的“设计”这一点。因为一位著名的设计师,都是从小培养,从小的设计做起。我们有必要抓住这一教学契机,为学生们上一节有关设计的启蒙课。让学生从小具备设计的意识,从小培养设计师。而本节课恰恰就是以设计为主,设计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培养设计师。因此,我以“设计”为中心,创设了教学情境。

2、活动探究——设计二氧化碳的制取装置

(1)首先直接告诉学生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和反应原理

一、药品及反应原理

1、药品: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

2、原理:CaCO3+2HCl=CaCl2+H2O+CO2↑

(2)合作探讨——研究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引导学生思考制取气体的装置的构成,即发生装置与收集装置。

将学生分为六个小组,给每个小组提供若干打印了仪器的投影片,学生自主设计实验装置。然后根据初中生集体荣誉感强,好胜心强的特点,采用分组竞赛的方法,在竞赛中,提高学生自主参与的积极性,有利于知识的巩固和应用。并且小组内进行交流讨论,互动学习,总结评价各自装置的优缺点。这样的过程,使学生对实验操作和仪器的选择有了一定的认识,为组装设计实验装置创设了良好的铺垫。这个环节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鼓励他们设计更多的方案,让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人, 淋漓尽致地自由挥洒,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

在设计此环节时,我曾考虑过其他方式让学生设计实验装置。1、直接用仪器?2、让学生画图?3、用投影片打印仪器

(3)展示分享:

让每一小组的学生展示自己的设计方案,并让各小组间交流各自的实验状况,分析实验装置的优缺点,反思本组设计的缺陷,最后选出最佳设计,并由设计者发言与大家共同分享设计成果,使同学们彼此间互通有无,激发共鸣,共同提升。

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学生回忆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两套装置,学生思考如下问题:1、确定气体发生装置时应考虑哪些因素?2、收集气体一般有哪两种方法?3、确定气体收集装置时应考虑哪些因素?通过氧气和二氧化碳相关性质的比较,了解制备氧气与二氧化碳时其发生装置与收集装置的异同。初步确立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与方法。整个过程让学生体验、反思和完善实验设计,掌握基本技能,体现师生互动。

(4)归纳总结

在课堂气氛高涨的时候及时引导提问:实验制取二氧化碳在选择仪器时需考虑哪些方面的问题?(例如大的方面要考虑反应物的状态、反应条件。细小方面要考虑节约药品和对反应的控制等。)从而引导学生回归主题,及时的把探究过程中的点滴收获汇总、凝炼、升华。从而得出装置设计的依据。

3、收获

请用你最喜欢最理想的装置,来制取一瓶二氧化碳。因为有了前面的探究,学生们很快的完成了布置的任务,此刻我及时给予了积极的评价,表扬他们认真参与、大胆操作、积极探究的良好品质,鼓励他们再接再励,再创佳绩,让学生在激励声中爬的更高,走得更远。

4、延伸

从现实生活中找一些实验替代品,自己动手设计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并完成制取二氧化碳的家庭小实验,以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升化学实验基本操作能力及探究能力。

整个过程我始终贯穿着“设计“这一主线,着力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活动和谐统一,传授知识和智能开发的和谐统一,德育和智育的和谐统一。

5、板书设计

二氧化碳制取装置的研究

一、药品及反应原理

1、药品: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

2、原理:CaCO3+2HCl=CaCl2+H2O+CO2↑

二、装置的确定

1、发生装置:取决于反应物状态及反应条件

2、收集装置:取决于气体的密度、是否溶于水

六、教学反思

整个教学过程以“设计”为核心。促进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实事求是、敢于创新、热爱科学的情感,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构建了动态的、生成性的课堂,真正实现了课堂教学是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师生生命中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

下载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说课稿[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说课稿[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实验分析:本实验采用学生分组实验和教师指导来完成。该实验是培养学生在实验室制取气体时,对药品的选择、装置的设计、实验的方法等思路形成的较好范例;做......

    九年级化学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说课稿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说课稿 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今天的课题进行分析:教材分析,教法分析,学法指导,教学过程分析。首先我来谈教材分析: 一、教材地位和作用 本单元是初中化学最为......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教案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教案马坪镇中心中学 赖自强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并利用设计的装置制取......

    二氧化碳制取教案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使学生掌握在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原理、装置、检验及验满等知识,同时培养学生逐步学会分析问题,探究实验,设计......

    教学案例: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教学案例: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一、案例背景通过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学习,学生已基本掌握了通过实验制取氧气的一般思路和方法,并自己做了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分组实验。因此学生对实验......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教学反思

    1、导入新课:让学生回忆实验室制取氧气及思考能生成二氧化碳的方法导入新课。2、新课讲解内容一:探究制取二氧化碳的理想原料我给出浓盐酸、稀盐酸、稀硫酸、碳酸钠、碳酸钙等......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教学设计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一、教材内容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安排在学生学习了碳的单质和化学性质之后,起着由浅入深的作用。它是培养学......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教案(表格式)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教案(表格式) ★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了解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 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并利用设计的装置制取二氧化碳 了解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