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教案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教案
马坪镇中心中学 赖自强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并利用设计的装置制取二氧化碳。
(2)了解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方法和设计思路。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室里制取氧气的方法和设计思路,探索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和实验装置,让学生初步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提出假设,实验探究,获得结论)和方法,体验化学实验的方法的科学性;能进行初步的科学探究活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实验、问题讨论,培养学生求实、创新、合作的科学品质。
通过师生间、学生间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体验探究成功的乐趣,激发学生探究欲。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反应原理和实验装置的选择,并利用设计装置制取二氧化碳。
教学难点: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
三、教具准备
1、药品、器材:大理石、稀盐酸、锥形瓶、集气瓶、导气管、小试管、澄清石灰水、镊子,大试管,铁架台,水槽等。
2、投影图片:制取氧气的几套装置图等。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是什么? [生答后总结]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是利用高锰酸或氯酸钾(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在加热条件下得到氧气;或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投影]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几套装置图。
[讨论]装置图的适用范围。
[总结]当用固体反应,需要加热产生气体时,可采用加热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当用固体与液体反应,不需加热生成气体时,可采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
[过渡]根据以上思路,我们来学习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板书]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一、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和反应原理。[ppt演示]大理石和稀硫酸反应
[生答]石灰石跟稀硫酸反应一段时间就停止放出气体。
[讲解]放入金属锌有气体产生,说明还有稀硫酸,为什么停止呢?主要是石灰石稀硫酸反应生成的物质覆盖在大理石表面,阻止大理石和稀硫酸接触,反应就停止了,所以不能用稀硫酸与大理石反应
[ppt演示]在一支试管内放入少量碳酸钠,在加入少量稀硫酸。
[结论]不能用碳酸钠与稀硫酸反应。
[ppt演示] 在一支试管内放入少量碳酸钠,在加入少量稀盐酸。[结论]不能用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
[ppt演示] 在锥形瓶内放入少量大理石,在加入少量稀盐酸。[结论]能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
[板书]
1、药品: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强调:大理石、石灰石为混合物)
2、化学方程式:CaCO3+2HCl=CaCl2+H2O+CO2↑
[思考]根据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确定制取二氧化碳可采用什么装置?
[板书]
二、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 [生答后板书]
1、发生装置: [讲解]采用与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相似的装置,指出反应的容器可以是锥形瓶、平底烧瓶、广口瓶、大试管、启普发生器等,并强调装置的正确性和原因。
[讨论、板书]
2、二氧化碳的收集方法:(先设问:氧气的收集方法有哪些?)[板书]
三、二氧化碳的检验方法: [设问]氧气如何验满、验证?
⑴如何证明集气瓶中充满了二氧化碳?
⑵如何检验生成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生答小结]⑴将燃着的火着的火柴置于集气瓶口,火柴熄灭,证明瓶内充满二氧化碳。
[2]将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如果石灰水变浑,则该气体是二氧化碳。
学生分组自主探究实验,教师指导。[练习]
[总结]比较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归纳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作业]课本习题1、2。附:练习题
1、实验室制取CO2的反应原理是()
A、木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B、焦炭与CuO高温生成二氧化碳 C、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D、煅烧石灰石生成二氧化碳
2、实验室制取CO2,应选用的一组仪器()
A、长颈漏斗、广口瓶、导管、酒精灯
B、长颈漏斗、广口瓶、导管、集气瓶 C、长颈漏斗、广口瓶、导管、水槽 D、大试管、导管、量筒
3、实验室制取CO2一般有以下几个步骤:
⑴向长颈漏斗中注入盐酸;⑵向容器中放入几小块石灰石;⑶按要求装好仪器;⑷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⑸收集气体。下列操作顺序中正确的是()A、⑴⑵⑶⑷⑸
B、⑷⑶⑴⑵⑸
C、⑶⑷⑵⑴⑸
D、⑶⑷⑴⑵⑸
附:板书设计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一、制取原理
1、药品:
2、反应原理:
二、制取装置
1、装置:
2、收集方法:
三、检验方法
1、验满方法:
2、验证方法:
第二篇:二氧化碳制取教案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使学生掌握在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原理、装置、检验及验满等知识,同时培养学生逐步学会分析问题,探究实验,设计实验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知道在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过程和方法;
(2)初步学会运用比较、归纳、概括等方法分析问题,获取信息,初步学会设计实验。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探究欲望,培养学生进行实验探究的意识和勤于思考的科学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原理、装置、操作及检验和验满的方法。
难点: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设计与探究。
三、教学用具
实验所需的实验用品:大理石、稀盐酸、集气瓶、玻璃片、澄清的石灰水、大试管、导管、火柴等。
四、教学过程 :
【引言】通过对已经学过的制取氧气和氢气了解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是:
1.首先了解在实验室的条件下,用什么药品,通过什么化学反应制取这种气体。
2.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反应条件和生成气体的物理性质,来设计实验装置,决定采用什么方法收集。
3.需要通过什么实验来验证制得的气体就是所要制的气体。二氧化碳是一种有广泛用途的气体,实验室中如何制取二氧化碳呢?想一想到目前为止,我们在前面的学习中,有哪些化学反应能够放出二氧化碳呢?
(学生讨论,并列举学过的可以得到二氧化碳的方法。教师在黑板上逐一记录)
1.木炭燃烧
C+O2--CO2 2.蜡烛燃烧 石蜡+ O2--CO2+H2O 3.碱式碳酸铜热分解
4.人或动物的呼吸
【教师】:上述第一个反应中反应物碳价格便宜,但反应前必须制备好氧气,操作麻烦,且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很不方便;第二个反应中反应物蜡烛价格便宜,但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中混有较多的水蒸气,且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不好收集;第三个反应操作简单方便,但是含有杂质太多。上述四个反应都不适合实验室制取,查资料发现,用含有碳酸跟的盐与酸反应也可以反应制取CO2,例如:
5、Na2CO3+2HCl=2NaCl+ CO2↑+H2O
6、CaCO3 + H2SO4 ==CaSO4+ H2O + CO2↑
7、CaCO3 + 2HCl ==CaCl2 + H2O + CO2↑
[演示试验]:取三支试管编号A、B、C,A装有碳酸钠与稀盐酸,B装有碳酸钙与稀硫酸,C装有大理石与稀盐酸,观察反应现象,记录。[学生活动]:
①观察A、B两支试管中产生气体的程度,思考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是否容易收集。
②观察A、B两支试管中产生气体,大理石跟稀H2SO4反应一段时间就停止放出气体。(解释:由于CaCO3和H2SO4反应生成的CaSO4微溶于水,覆盖在大理石表面,阻止大理石和H2SO4接触,反应就停止了,所以不能用稀H2SO4与CaCO3反应制取。)
评价每一种制得二氧化碳的方法是否可以作为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最后选择在实验室中可用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
【教师】:通过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的选择,你能从中得到什么启示呢? 【学生】:思考……
然后师生一起总结:在选择制取气体的反应物时应考虑到反应物的价格是否廉价,操作是否简单方便,反应速度是否快慢适中,产生的气体是否容易收集收集等因素。引导学生讨论作为实验室制法的条件是:
1.制取应简便迅速;
2.所制得的气体纯度高,符合演示实验的需要; 3.操作简单、安全,易于实现。【板书】第四节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板书】
1、原理:CaCO3+2HCl=CaCl2+H2O+CO2↑ 【板书】
2、反应装置:
引导学生从熟悉的制取氧气和氢气反应装置来思考,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讲解】因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和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反应药品状态,反应条件类似,故可以采用相似的装置来制取。【教师】:搭建好发生装置 【板书】收集方法:
根据CO2的物理性质,采用什么方法来收集CO2呢?
【教师】气体收集方法主要取决于气体的密度和气体在水中的溶解性。
结论:所以二氧化碳采用向上排空气法,不能用排水法。
【教师】:搭建好收集装置
【提问】:(1)如何检验生成的气体是二氧化碳?(2)如何证明集气瓶中充满了二氧化碳? 【教师】:实验演示,收集二氧化碳 【板书】 二氧化碳的检验方法
1.检验方法:将生成的气体通人澄清的石灰水中,如
果石灰水变浑浊,则证明该气体为CO2。
2.验满方法:将燃着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木条熄灭,证明瓶内充满CO2。
【教师】:实验演示,检验、验满二氧化碳
五、布置作业
课后思考:如何正确选择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
(从比较H2、O2、CO2的实验室制法来思考)
第三篇: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实验分析:本实验采用学生分组实验和教师指导来完成。该实验是培养学生在实验室制取气体时,对药品的选择、装置的设计、实验的方法等思路形成的较好范例;做好本实验对于提升学生化学实验基本操作能力及实验探究能力,都会产生很大影响。学生在前面学习了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具备了一些气体制备的实践经验,各项实验技术也初步具备。此时,正是课堂教学中体现学生为主体,真正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的良好时机。
实验的教育功能和价值: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自主、求实、合作、创新的学习品质。体验科学探究乐趣,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通过教师指导,学生自主操作,增加学生亲身体验的快乐感,并建立良好融洽的师生关系。
包含的学习方法:
1、探究学习:学生通过实验来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为何不能用其他药品,通过研究发生装置选择其他仪器制取二氧化碳,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分析能力,培养开拓创新的精神。
2、自主学习:指导学生独立完成探究实验,归纳总结;为什么稀硫酸和浓盐酸不能代替稀盐酸?碳酸钠不能代替大理石等等。从而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使学生自主地获取知识。
3、合作学习:利用分组实验和小组讨论,使学生在沟通中创新,在交流中发展,在合作中获得新知识。
教学过程采取的策略:
1、探究式实验教学法:教师根据目标提问,引导学生动手实验,体验实验的过程。教给学生通过实验、观察、探究得出科学结论的教学方法。
2、互动式教学法:教师讲解过程中,学生去猜想、讨论、抢答,在学生实验过程中有教师的指导、答疑,师生间不断地进行信息交流,有助于学生注意力的集中和学生积极性的提高。
第四篇: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教案(表格式)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教案(表格式)
★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1)了解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
(2)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并利用设计的装置制取二氧化碳
(3)了解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
过程和方法:(1)通过对获得二 氧化碳气体的途径的讨论与分析,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理想药品,树立多角度、多层次的观察和分析问题的意识。
(2)通过对二氧化碳和氧气有关性质的比较,分析装置的不同,初步确立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3)让学生设计、组装实验装置,体验、反思和完善设计,掌握基本实验技能。
情感价值观:(1)增强学生对实验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2)培养学生合作、勤于思考、大胆实践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原理、实验装置和制取方法。
难点:从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出发,学习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方法。
★教学模式(或方法)
实验探究法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组织小组讨论与交流: 碳+氧气、呼吸、碳还原氧化铜、蜡烛燃烧等反应能否用于在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简要说明理由。分析得出:不理想。(取材不便,条件限制,气体不纯,不利于收集等)创设情境营造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
激发兴趣,进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的教育
(导入新课并板书)
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多媒体演示并实验)
实验1碳酸钠和稀盐酸的反应
实验2石灰石和稀硫酸的反应
实验3石灰石和稀盐酸的反应
比较这三个实验,分析哪个比较适合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为什么?学生实验或仔细观察实验 讨论分析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理想的原料
让学生在观察与讨论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从中培养科学的观察、规范表达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第五篇:二氧化碳的制取研究说课稿
找教案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的说课
一, 教学设计思路
本着以学生为主体,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以原有的经验为基础,(氧气的两种实验室制法)通过梳理,归纳,使学生对知识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从而得出实验室气体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选取的依据.二, 教材分析与处理
本节是新教材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对第二单元课题3中氧气制取的加深认识,是初中的一项最基本的实验技能,通过复习旧知识,使原有的经验再现,由老师引导,在探究实验过程中,加深对所探究问题的体验,同时讨论和交流,使问题得到升华.三,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了解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理想原料,探究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培养动手实践的能力.(二),过程与方法
先提出问题,然后进行探究活动,再通过小组合作,得出所需药品和实验室如何选择仪器.(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设计思路的探究,倡导崇尚科学,献身科学的探索精神.四, 教学重点与难点
通过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并利用设计的装置制取二氧化碳,通过比较归纳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五, 教学理念
根据新课标要求,以促进学生发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际操做能力为目标,在教学中注意下面几点:
(1),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2),鼓励学生完成富有挑战性的任务,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的自信心.(3),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4),让学生在体验成功经验的同时体现自我价值.六, 学情分析与学法指导
对于气体制取的知识,学生掌握的比较零散,他们多以兴趣为主,且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感性认识仍占主导地位.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体验比让它们直接接受更重要.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让他们动手去操作,动脑去思考,通过小组合作,学生之间的交流,归纳,总结,最后得出探究的目标.七,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本节内容就知识而言并不难,关键是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思维,归纳能力和知识的活学活用.考虑到学生的基础及认知规律,结合教学内容,学科特点,通过创设情境,分组实验,学生交流,归纳,使学生在学习中自已去发现问题,主动构建知识,获得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