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郑和远航 第一、二课时完整教案
郑和远航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7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7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课文的脉络。感受郑和‚启航‛时的雄姿英发。
2.以学定教,凭借对语言文字的品评,通过情境、讨论、朗读、补白等多角度的阅读感悟,引领学生走近郑和,逐渐提高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朗读能力和评价能力。
3.初步感受郑和为促进中国与亚非各国人民的友好往来,不怕困难,顽强探索的精神,激发学生为振兴中华而努力学习的情怀。【教学重点、难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清课文层次。
2.能联系具体的语言环境,初步了解郑和远航的经过,感受郑和远航时‚启航‛的雄姿英发。【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这是2008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一张图片,你能猜一猜这个图片讲述的是什么事件吗?
2.激发学生的兴趣,导入学习
美国学者路易斯〃丽瓦塞斯曾评论道:‚郑和船队在中国和世界历史上是一支举世无双的舰队,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是没有可以与之匹敌的。‛为什么这样说呢?请大家迅速浏览课文。
3.学生交流,出示课文最后一段,朗读,设疑。
4.出示课题:郑和远航 简介郑和的生平
二、初读课文,扫清阅读障碍,理清脉络。
1.自由读全文,要求:字字入目,句句读顺。
学生自主活动,扫除阅读障碍。
2.检查学生朗读情况。
检查字词:
第一组:码头 派遣 仪器 抱拳 赠送 撕裂 范围 魁梧
遣、赠、撕,读音重点。
遣、拳、赠,字形重点。
指导书写。
第二组:积累‚调兵遣将、扶老携幼‛这样结构的成语。
第三组:交流课后第3题成语以及加点字的意思。
第四组:身材魁梧 健步上船 抱拳告别
友好亲切 镇定自若 鬓发全白
第五组:狂风呼啸 奔腾咆哮 波峰浪谷
3.指名按自然段读文,引导学生理清脉络。
第一段(1—5)郑和率领船队第一次远航的情况:
(1)扬帆起航(2)友好交往(3)战胜凶险
第二段(6—7)简要介绍郑和的七次远航的意义与影响。
三、品读感悟,情文相生。
1.出示学程单:
(1)默读课文1-3自然段,边读边想象,你从这部分的描写中体会到了什么?(2)画出令你感受深刻的语句,在旁边做批注。(3)时间:4分钟。
2.交流
(1)课文具体写出‚规模之大‛的文字,关注文字中的数字,具体感受这些数字中所传达的形象。(2)朗读文字。
(3)场面的壮观,规模的宏大,都是郑和出场的背景。郑和的首次亮相,是怎样的?找出相关的语句。
(4)此时,人们眼中的郑和是怎样的?请用四个字的词语来概括。体会‚他双手抱拳向岸上的人群告别‛‚高举令旗,大声喊道:‘启航’‛的内涵。人们对郑和寄予了怎样的希望?你从哪儿读出来的?
(5)体会‚船队像一条巨龙,浩浩荡荡地出发了‛,从中你读出了什么?(6)指导读图:图上的两个人,谁是郑和?你是怎么知道的?(7)如果你是岸上送行的人,你会怎么说?
3.朗读第三自然段,体会‚扬帆启航‛的情景。
四、总结,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完成习字册。
2.搜集和阅读有关郑和的资料。【板书设计】
郑和远航
(规模之大 时间之长 范围之广)
扬帆启航 人多 人山人海(宝船)船大 雄伟壮观
船队 浩浩荡荡
《郑和远航》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复述郑和第一次远航的经过。
2、感受郑和为促进中国与亚非各国人民的友好往来,不怕困难,顽强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郑和第一次远航。
教学难点:让学生真正的感受到郑和下西洋的艰难和重大意义。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讲到郑和率领船队扬帆启航了。(生板书)今天,我们继续走进课文,认识这位了不起的航海英雄郑和,了解这一伟大的壮举。反馈、区别:‚起航‛是指轮船、飞机等开始航行。‚启航‛是指轮船、飞机等第一次航行。
2.先检查一下生字新词掌握情况,默词。反馈,订正。
二、精读第四节。打开书,看第四段。
1.过渡:郑和率领船队,出了长江口,驶过东海和南海,破浪西行,出使南洋。南洋在哪里?(看图)当时的南洋指的是现在的文莱以西、印度洋沿岸一代。船队首先抵达占城(越南南部),然后往南到达爪哇、旧港、苏门答腊(印度尼西亚),再往西航行到满剌加(马拉西亚)、古里(印度南部)等国。现在看来这些地方都不算远,乘坐飞机几小时就能到达,但是在当时南洋真的远不可及,很远很远。
2.郑和的船队规模宏大,装备精良,随行人多,显示了当时明朝经济的强盛,那么这是一次什么样的访问呢?(板书:友好交往)
这是一次友好的交往。默读课文,看看这节哪些地方看出这是一次‚友好访问‛呢?
3、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划。
4、师生交流。(出示)这句话很长,仔细品读,分了几部分来写的?你是怎么知道了?(‚分号‛就告诉我们这个句子中的两部分是并列的)
5、与各国君臣交往
★想象一下,郑和来到这个国家,他面见国王,会说些什么呢? 与百姓交往
★ 看见这么宏伟的舰队,当地老百姓会怎么呢?(相机理解‚扶老携幼、惊叹不已‛)
总结:这是一支非常强大的舰队,却没有丝毫的炫耀、威胁,有的只有友好的情感,让我们齐读第四节。
三、精读第五节。(课件出示第5节)
过渡:任何成功之举的背后都藏有鲜为人知的曲折和艰辛,这次航行也不例外,大声地读读第五节,说说这次航行都遇到了哪些困难?
名答(风浪 海盗)分层 ‚然而‛表示转折,过渡句,引出与上文相反的意思;中心句。①险恶的风浪
★自己读读风浪这段话,说说哪些词语表现了风浪十分凶险?(脱缰的野马 咆哮 呼啸等)★请大家留心‚扑‛这个字,为什么要用‚扑‛,你能体会到什么?--环境凶险(板书环境)★指名读
★为什么要这样生动的描写环境的凶险呢?可以衬托出郑和是个什么样的人呢?(板书衬托)(板书:镇定自若)积累近义词:不慌不忙 处之泰然 沉着冷静 从容不迫 ★指名读
★ 是啊,正因为郑和面对凶险的风浪时镇定自若,所以才能一次次战胜凶险,可以从文中的‚化险为夷‛看出。(相机理解‚化险为夷‛,‚险‛指的什么,‚夷‛指的是什么?——在郑和的指挥下,船队一次次战胜狂风巨浪,转危为安。)② 凶恶的海盗
★ 除了凶险的风浪,还有什么其他的凶险?(海盗)
★ 面对海盗的袭击,郑和又是怎样做的呢?又可以看出郑和是什么样的人呢?(板书:有勇有谋)
总结:在漫漫的远航之旅中,像这样的凶险只是沧海一粟,郑和凭着顽强的毅力,智慧的头脑,战胜了一次次凶险。(板书:战胜凶险)
四、复述‚战胜凶险‛。
1、你能再现郑和战胜凶险的场景吗?任意选择一个场景练习复述。我们在复述时可以适当的添加,使课文内容更加具体,也可以进行替换,试表达形式更加多样。
2、指名说,评价。
五、学习最后两节,总结文章写作方法。(课件出示6、7节)
1、同学们,郑和第一次远航,受到各国人民热烈欢迎,在这之后,郑和还多次远洋出使,请大家快速浏览最后两节,看看自己又了解了哪些知识?特别关注文中的数字。
(重点是规模、时间,范围、不怕困难、顽强探索、重要的意义)
2、从大家刚才的了解中,你们是否发现后六次远航有没有像第一次那样写的那么详细呢?这是为什么呢?
(1突出了第一次远航的时间之早、意义之大;2符合题意;3避免内容重复、情节雷同。郑和远航前后七次,历时二十八年,途经三十多个国家,如果要巨细无遗地罗列开来,显然是这篇短文不能胜任的。巧在作者采用了点面结合的写法,即以第一次远航为‚点‛,详细描写,有时间,有地点,有船队的情况,有人员组成,有设备仪器等等,还有出发、访问、交往等等情况,给人完整而深刻的具体印象,而以其他六次远航为‚面‛,概括介绍。‚点‛见具体,‚面‛见周到,让读者由点推到面,既不限于一点,又不没有边际,可谓具体周到,详略得当了。)
3、今后,我们在习作时,遇到场面重复出现时,大家可学习运用这一写法。★ 郑和远航历时28年,出洋7次,这么长时间,这么多次远航,在整个世界航海史上是前无古人的!让我们用赞叹的语气一起读6、7节!
七、课外拓展,布置作业
★同学们,这就是我国明朝时期著名的航海家——郑和(课件出示图片),面对着郑和的塑像,你想说些什么呢? 指名说 ★课堂作业:补四
★总结:郑和远航,规模之大,时间之长,范围之广,达到了当时世界航海事业的顶峰,他表现了我国古代人民顽强探索精神,也开阔了中国人的眼界。他的出使,促进了我国和亚非许多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让我们永远记住他——郑和!
板书 郑和远航
镇定自若 扬帆启航 环境衬托
不怕困难 友好交往 点面结合顽强探索 战胜凶险 详略得当
第二篇:11郑和远航 教案
11郑和远航(第一课时)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7个生字,读准字音,查词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派遣、罗盘、炫耀”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清课文的脉络。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归纳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采用详略得当写作方法,并在今后的写作中学会运用。
3、凭借课文语言文字,初步感知郑和人物形象和远航的意义。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生字,理解词语。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清脉络,归纳课文主要内容。
难点:能联系具体的语言环境,清楚叙事类作品的一般方法。初步感知郑和的人物形象和远航的意义。
三、教学准备:
学生:完成预习单,搜集有关郑和的资料。
教师:
1、多媒体课件。
2、课前了解学生预习情况。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 2008年8月8日奥运会开幕式图片:你们猜一猜这个图片讲述了哪一历史大事件?(指名学生说一说。)
美国学者路易斯·丽瓦塞斯曾评论道:“郑和船队在中国和世界历史上是一支举世无双的舰队,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是没有可以与之匹敌的。”为什么这样说呢?学完课文,相信你会找到你要的答案。
2、板书课题。读题。
3、投影郑和图片,说说你了解的郑和?(学生交流资料)期间指导学生要将资料变为自己的话拣最感兴趣或印象最深的地方说一两处。
补充资料,自读:
郑和(1371年——1435年)。我国明代的航海家,本姓马,名三保,在宫内做过太监。
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郑和第一次下西洋的时间比哥伦布早了87年,比麦哲伦早了114年!郑和船队的七次远航,主要活动区域在今天的加里曼丹岛以西海域,旧称西洋,因此这些航海活动总称“郑和下西洋”。
师提醒要会归纳搜集的资料。
说说郑和给你的印象:()的郑和
你对郑和产生了什么情感?我们应该用怎样的语气读?(敬佩)再次齐读课题
4、读了课题,你还想知道哪些问题?(质疑)
二、检查预习(汇报前置任务)互动探究
情景设置:接受考验来过关
1、第一关——读书关:
(1)出示
码头
瓷器
派遣
拳头
撕裂
赠送
范围
桅杆
鬓发
魁梧
珊瑚
炫耀
罗盘
化险为夷
(2)
四组词语全出示
读,想象画面
狂风呼啸 奔腾咆哮
波峰浪谷
严阵以待 镇定自若 化险为夷
读词想画面
联想其他词。读相应第五自然段,评价。再读这组词。
雄伟壮观
浩浩荡荡
奋勇前行
这几个词语让你想到了怎样的画面呢?哪几个自然段直接写了郑和的宝船船队?指名读,说说第一印象,感知列举数字说明方法。读出气势。再读这组词。
扶老携幼
惊叹不已
名扬海外
读第四自然段,读出自豪感,正音。
再四组词语全出示,读。
指名读第6、7自然段,概括段意,体会艰辛和意义。
2、第二关——写字关。
指名读生字。结合课前了解的情况投影订正易错字。板书 “看准字形,注意字的间架结构 ” 在空白格中再写一个。
表扬预习单完成情况好的同学。强调姿势。
3、第三关——词意关。
说说自己在预习过程中知道了哪些词语意思?(重点桅杆
鬓发
魁梧
珊瑚
炫耀
罗盘)
你知道下面几个词的意思吗?先解释加点字。指名答,说说解词方法。
扶老携幼
严阵以待
惊叹不已
【“化险为夷”1,平坦,平安;2,破坏建筑物(使之成为平地)例:夷为平地;3,灭掉,杀尽,例:夷族。选择】
4、第四关——段落关
(1)浏览课文,思考:郑和七次下西洋,作者重点写了哪一次远航? 随学生回答,板书 详
略
概括段落大意
(2)默读课文1-5自然段,你能根据这三个小标题,把第一段分分层吗?
(板书:扬帆启航、友好交往、战胜凶险)
三、检验目标达成
快速默读课文,归纳课文主要内容。先思考,再讨论交流,指名汇报。
有困难时点拨方法:题目扩展法
(老师有个小诀窍,想听吗?有的题目高度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对题目稍加扩展充实,就得到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本课的题目《郑和远航》,稍加扩展,如:郑和什么时间,从哪出发开始远航的?远航的过程中经历了什么?做了什么?远航取得了什么结果?这样我们就能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了。)
交流反馈:本文记叙了1405年7月11日,郑和率领船队从刘家港出发,沿途经历了许多艰难险阻,到达了亚非各国,受到各国欢迎,并进行货物交换。就这样先后七次远航,促进了我国和亚非许多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
四、整理回顾提升:
根据板书小结课文内容。
故事讲到这儿,相信你们对郑和的第一次远航以及远航所产生的影响有了一定的了解,你现在还想知道些什么吗?(自由说)
作业 :
1、推荐阅读《上下五千年》。
2、完成新课堂的练功房部分。
附板书设计:
11、郑和远航
(1-3)扬帆启航
(1-5)第一次远航(详)(4)友好交往
(5)战胜凶险
(6—7)七次远航概况及远航意义(略)
第三篇:《郑和远航》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归纳课文主要内容,初步懂得详写月略写的作用。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凭借课文语言材料,感受郑和与我过古代人民为促进与亚洲各国人民的友好往来,不怕困难,顽强探索的精神,激发为振兴中华而发奋努力的情怀。
教学重难点:读懂郑和第一次远航的内容。感受郑和下西洋的艰难和重大意义。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作业:抄写词语,扩展练习1组词,根据本课写一则读后感。
板书: 郑和 第一次 扬帆起航 友好交流 战胜凶险
远航 二——六次 开拓 探索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揭题导入
2、检查自学效果。
3、理清课文条理。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在世界上有许多著名的航海参家,有哥伦布发现新大陆,麦哲伦环球航行,而在中国的明朝也有一位著名的航海家,他第一次下西洋的时间比哥伦布早了87年,比麦哲伦早了114年呢!他的名字说叫郑和。(板书课题)
你对郑和知道多少,来说说看。
二、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词语。
派遣太监魁梧抱拳扶老携幼
瓷器脱缰野马撕裂威胁
2、指名读。
字音:“瓷”、“撕”是平舌音。
“梧”声调是第二声,不是第三声。
字形:“拳”上半部分两横,不是三横。
“魁”的“鬼”的“竖弯勾”要写得大一些,是一个半包围结构的字。
3、指名分小节朗读课文,教师相机指导,正音。
4、指导分段。
(1)课文哪几个小节,写了郑和第一次下西洋的内容?(第1~5自然段)
(2)课文的第6~7自然段又写了什么?
(郑和下西洋的次数和意义)
(3)学生划分段落,归纳大意。
5、同座位互读全文。
三、指导书写
1、撕:左中右结构的字,结构要紧凑。
2、魁:半包围结构的字,“斗”要被“魁”包住,“”写得小一些。
3、监:上大下小。
四、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的描红和临写。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归纳课文主要内容,初步懂得详写月略写的作用。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凭借课文语言材料,感受郑和与我过古代人民为促进与亚洲各国人民的友好往来,不怕困难,顽强探索的精神,激发为振兴中华而发奋努力的情怀。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听写词语。
派遣魁梧扶老携幼脱缰野马
二、精读课文
1、学习第1段(第1~5节)。
(1)郑和第一次远航的时间和地点是什么?(1405年7月11日;苏州府刘家河码头)
(2)自读第一段,边读边想。
为什么把“远航的大船”叫做“宝船”?
交流,反馈。
(①这些船大,最大的长150米,宽60米,可乘1000多人;②船上有指南针、航炸弹图等当时最先进的航海设备,这些都是能远航的条件;③船上载着瓷器、丝绸和茶叶。)(3)将近中午,郑和登船准备起航,自读第三自然段,从文中的字里行间你体会到什么?
(郑和十分自信,十分威武)
师:这是一个多么威武而自信的人,你该怎么通过读来体现?
训练学生朗读。
过渡:宝船起航了,郑和在航行中和各国进行了哪些友好交往?在途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又是如何克服的?这些都是我们关心的问题,让我们一起去看看课文的第4、5自然段。
(4)生自学4、5自然段。
小组交流。
①抓住体现各国人民友好态度的词语。
②训练学生在读中表现文字中流露出来的友好感情。
③出示表现海上风险浪恶的句子,从中你体会到什么?边谈边读。
④还有什么困难?这种惊心动魂的场面你能表现出来吗?
训练朗读。
⑤这时,你对郑和又有了什么认识?
生各抒己见。
2、讲读第6、7自然段。
生自由读这两个自然段。
这时你对郑和又有什么新了解?
三、回顾全文
1、你能谈谈郑和远航的意义吗?
(具体的内容可以从第4自然段中挖掘)
2、讨论:为什么略写其余六次的远航呢?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3、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先小组讨论,再全班反馈。
四、课堂总结
郑和在众人的欢呼声中“扬帆起航”,途中和各国友人“友好交流”、一次又一次“战胜凶险”,真是令人回味无穷。今天,我们再读到这激动人心的一幕幕,还能为以郑和为代表的中国古代人民的开拓、探索精神而感到自豪。
五、作业
有感情朗读课文
写一则读后感受
第四篇:《郑和远航》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一、设计理念
《郑和远航》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的一篇寓人文性、思想性为一体的课文,由于学生对历史比较疏远,知识积累不够,要让学生真正感受郑和这一伟人,感知郑和远航的伟大事件,激发学生为振兴中华而努力的情怀,成为了本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教学中,我依托文本,借助多媒体,引领学生亲近课文,走近郑和,走进历史,努力追求着学生语文素养、人文素质的双赢。
我以《郑和远航》最后一个自然段为基点:先立足文本,抓住重点,然后超越文本,开展读书交流活动,最后再回归文本,深入理解郑和远航的意义。这堂课的出发点是课本,回归点也是课本,超越文本是为了更好地立足文本,接近文本。课上以疑导学,激发兴趣,再以趣激情;课后以情促趣,引导学生课外学习,拓展深化。通过“读”与“写”的结合,调动学生的生活经历和生命体验于阅读解读过程,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为学生的自主参与创造有利条件。
二、教案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凭借课文语言材料,感知郑和人物形象和了解郑和远航的历史事件,激发学生为振兴中华而努力的情怀。
重点难点:
凭借课文语言材料,感知郑和人物形象和了解郑和远航的历史事件,激发学生为振兴中华而努力的情怀。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郑和远航(生读题)
让我们跨越时空界限,认识这位了不起的航海英雄——郑和(生);让我们了解这段振奋人心的历史——郑和远航(生)。
二、了解历史地位,感受航海之最。
1、郑和远航是发生在600多年前的事了,然而直到今天,它仍然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奇迹!书上这句话给郑和远航以高度评价:
(1)出示句子“郑和远航,规模之大,时间之长,范围之广,达到了当时世界航海事业的顶峰!” 来,一起读!
(2)理解“顶峰” “什么是顶峰?”(山的最高点)
“郑和远航达到当时世界航海事业的顶峰,说明了什么?”(地位高,独一无二)
(3)质疑过渡:究竟是多大的规模,多长的时间,多广的范围才能被称之为“顶峰”呢?
2、学习规模大
(1)自由地读1—3自然段,圈画出表示规模大的词句,读一读。
(2)交流(指说)相机出示“其中六十多艘大船,特别雄伟壮观,……先进的仪器。”师红显数字,渲染宝船的大“让我们来想象一下,以我们所在的这幢教学楼来作比,宝船大概有这么大:两个五层楼叠起来的高,两幢教学楼连起来那么长,三座教学楼那么宽!我们全校一千多名师生都可以乘坐在这一艘宝船上!宝船的雄伟壮观由此可见一斑!”
(3)指导朗读:谁来读出宝船的雄伟壮观?
指名读(规模之大,仪器之先进,真不愧是宝船呀!)
(如果你能把这些数字读好,宝船的气势肯定会更雄伟!)
(呀,你读出了心中的赞叹!)
(4)六十多艘宝船,多庞大的航海队伍啊!但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其他的船只随行!他们分工明确:(出示其他船只图片)有负责装载粮食的粮船,有运输淡水的水船,有拴马匹的坐船……总共二百多艘!(此处最好再扣到文中“像一条巨龙”这句话)上面载有二万七千多人,(引读)他们有的是医生,有的是……
3、时间长
(1)规模确实非常庞大!(板书:规模之大)那时间到底有多长呢?快速浏览文章。
(2)指名交流:1405至1433年,达7次
(3)历时28年,多达7次,这么长时间,(板书:时间之长)这么多次远航,在整个世界航海史上是前无古人的!(出示第六节)让我们由衷的赞叹!(生齐读)
最后一次远航,郑和在返回途中以身殉职,病逝于古里,再也没有回到祖国!让我们带着怀念之情再读!
4、范围广
(1)郑和下西洋到底到了哪些地方?范围有多广呢?(板书:范围之广)让我们来看一段资料介绍。
(2)播放录象
三、学习航海过程,感受郑和其人。
1、友好交往
(1)郑和远航,促进了我国和亚非许多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那么都进行了哪些交往呢?请大家阅读文章第四节,然后用简洁的话来说一说。
(2)指名交流(互赠礼物,商品交易)
(3)出示“各国君臣看见船队规模宏大,使者的态度友好亲切,……个个惊叹不已。”再读,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4)小结:郑和所率领的船队是和平的使者,是本着与别国进行经济文化交流、友好往来而去的,绝无侵略扩张之意,所以一路上受到了各国人民的热烈欢迎。(出示“郑和出使,促进了……友好往来。”)齐读
2、战胜风险
(1)成功的背后,道路是坎坷的。速读第五节,想想航行中都遇到了哪些凶险,郑和是怎样克服的?
(2)交流(风浪,海盗)
(3)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郑和是怎样与风浪搏斗的?
出示“在大海上,……化险为夷。”
男同学读第一句,女同学读第二句。
男同学你们体会到了什么?女同学你们体会到了什么?(此处,老师应极力渲染风浪之险恶,使学生在朗读中感受到风浪的恐怖,从而深刻地体会到郑和的智勇双全)
有这样镇定自若,大智大勇的领导者,还惧怕什么?让风浪来得更猛烈些吧!齐读
(4)引读“智擒海盗”这一句
(5)小结:在漫漫的航途上,这样的凶险只是沧海一粟。然而郑和没有屈服,他凭着顽强的毅力,智慧的头脑,将中国的美名顺利地传播到了亚非各国。他代表的不仅仅是他自己,还代表我们整个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探索精神!齐读“它表现了我国古代人民……开阔了眼界。”
3、总结:郑和远航,规模之大,时间之长,范围之广,确确实实达到了当时世界航海事业的顶峰,(板书:达到了当时世界航海事业的顶峰)而且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让我们整齐而响亮地齐读最后一段。
四、升华情感
1、出示郑和图像。从古至今,许多名人都高度赞誉过他。旁显梁启超诗作,师生齐读。
2、让我们也用自己的方式来赞一赞郑和和这段历史!老师课前也准备了一首小诗。(屏显)师配乐朗诵“天记得你,海记得你;山唱着你,海唱着你。七下西洋美名扬,六百春秋长流芳。”
3、相信大家有比老师更好的方式,更美的语言,请大家思考一下,写在书上。
4、交流
5、总结:同学们,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位航海英雄——郑和;让我们永远铭记这段光辉的历史——郑和远航!
五、作业
点击《郑和远航》专题站,去了解更多这位英雄,这段历史。
六、板书
规模之大
郑和远航 时间之长 达到了当时世界航海事业的顶峰
范围之广
推荐理由:解读文本,巧用中心段落引领,打破原文结构,目标明确,问题开发,激起学生思考。
第五篇:郑和远航教案
郑和远航教案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 1.选择正确的读音
太监(jiàn jiān)
魁梧(wú wŭ)
抱拳(quán
juàn)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这篇课文主要写了郑和远航的经过及意义)3.这篇课文是如何来写郑和远航的经过的?(重点写了郑和第一次远航)
二、精读课文
1.郑和第一次远航的时间、地点、人物是什么?他们在途中和各国进行了哪些友好交往?他们还遇到了哪些困难?又是如何克服的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第一部分,画出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或者读这一段你知道了什么)
2.交流
(1)郑和远航的时间是1405年7月11日,地点是苏州府刘家河码头,人物是郑和及随行的人员(人山人海)。
(2)大船之所以成为宝船的原因是:
A.这些船大,最大的长150米,宽60米,可以乘1000多人; B.船上有指南针、航海图等当时最先进的航海设备,这些都是能远航的条件; C.船上满载着瓷器、丝绸和茶叶。
(3)在航行的途中,他们还和各国进行了友好的交往:赠送礼品、交换产品等。
(4)他们还战胜了很多的困难。
3.郑和的船队在远航中遇到了哪些困难?
又是如何克服的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课第五节。4.小组内交流汇报。5.班内交流汇报。(1)险恶的风浪
在大海上,船队好几次遇上了险恶的风浪。狂风呼啸着,海水像脱缰的野马,奔腾咆哮,巨浪花疯狂地扑向船队,仿佛要把船只撕裂。
郑和表现:镇定自若、奋勇向前、化险为夷。结果:战胜了风浪。(2)海盗的袭击
郑和表现:严阵以待、迅速、包围、丢、烧着。结果:俘虏了海盗。
6.郑和经历了重重困难,完成了第一次远航的任务,那么郑和远航有何重大意义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第七节。
7.交流。
8.齐读课文最后一节。
9.郑和远航的意义太广泛了,郑和真是一个了不起的航海家!难道你不想对他说几句吗?